幼儿早教老师:浅谈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

时间:2019-05-12 05:2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早教老师:浅谈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早教老师:浅谈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

第一篇:幼儿早教老师:浅谈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

浅谈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

幼儿早教老师

活动区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区域活动中,许多教师在“怎样指导幼儿游戏”、“教师何时介入”、“教师怎样与幼儿互动”等方面存在困惑,针对这些问题,我园教研围绕“区域活动的开展”这一园本教研课题,在“教师介入活动的时机”、“在区域游戏中教师是如何进行观察指导的”、“在区域活动中提高师幼互动的水平”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作为观察者、引导者、促进者,应该如何指导区域活动呢?下面就我自己的实践谈一点体会:

1、记者采访式的指导,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

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他们能比较系统地叙述生活见闻,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能与人进行对答。同时,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水平明显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很多地方适当放手让孩子去做,为他们创造适当的条件,提供了更多练习说话的机会,增加幼儿间的交流。因此在幼儿游戏时,我经常以记者身份出现在孩子们身边,这时,孩子处于放松状态之中,没有心理压力,思维想象也活跃,可以大胆放开地说,此时对孩子进 行有意识的语言训练其必定会乐意接受,而且完成的速度与质量都会 更快更好,说话也自然。比如语言区里,幼儿在玩《小动物过冬》。我发现孩子们的活动杂乱无章,有唱歌的,有看图片的,有拿着动物

讲解的,没有顺序,于是我就扮演记者的角色,以采访的形式指导区域活动,记录幼儿的活动过程,再以新闻发布会的方式进行评价。我拿着话筒、纸和笔微笑地来到孩子们的身边,对他们说:“我是七色光电视台的记者,今天我要采访你们。请问你们在做什么?唱的是什么歌啊?你手里拿的是什么材料?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接着,我把话筒交给幼儿,让他们轮流讲讲各种动物的不同的过冬方式,介绍自己手中所选材料的玩法,并进行原文朗诵、选图创编、绘画创编,我就象记者一样边记录他们的操作进程,边不停地鼓励他们,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在这样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精神放松,想说、愿意说、敢说,并且感受到了说的快乐,就很乐于大胆地表现。“采访”完后,我接过话筒说:“采访结束了,你们的表现真不错,我写了一篇报道,现在要进行新闻发布了。”然后,我就将刚才记录的过程用 生动的语言讲述一遍。他们会很认真地倾听,感受到自己也是一位名人,当说到李泽锋的事情时,他还会偷偷地笑。在播新闻的环节中,我先评价幼儿表现好的地方,再根据幼儿掌握诗歌的情况,加上一两句建议,幼儿会欣然接受,并在接下来交换玩的环节中玩的更好。我通过记者的身份,不仅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大胆地表达自己,还使孩子们的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共享,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游戏兴趣,同时,还为今后的游戏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开展游戏。

2、共同探究式的指导,搭建幼儿互动平台

共同探究式即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站在同等的地位上,象朋友般的引导,帮助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纲要》中对教师有这样的要求,教师要允许幼儿在反复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对科学现象进行语言概括,不要替他们说出他们能够说出的初步结论。比如在科学试验区玩“沉浮”游戏时,我让孩子们自己操作、摆弄,有的孩子就把所有材料都扔到水里,他们发现有的沉到水里,有的浮在水面,几乎每次都是一样,在操作时,有的孩子就动脑筋说:轻的浮在水面,沉的就到水底,这种认识得到了全体同伴的认可。有一次,李泽锋把折好的纸船放到水盆里,他兴奋地说:我的小船在水里行驶喽。正当孩子们围着观看时,不一会儿,纸船渐渐渗水,慢 慢下沉,沉到水底,孩子们一下乱了,“纸船沉底了”,“快捞”。“怎么办”,孩子们七嘴八舌,乱哄哄的,有的孩子就说“纸船漏了进水了”,在孩子们的议论中我马上用一张厚纸折了一条船,放到水里,孩子们又兴奋起来,可毕竟是纸船,当纸被渗透,船又沉底了,孩子们说“老师,船沉底了”,这时,我启发孩子们:怎样让船不沉底呢?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孩子们,并鼓励孩子们回家和父母一起想办法解决。过了几天,一条条木制小船、有刷上漆的纸船、玩具船等,五花八门的小船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孩子们将搜集到的相关知识也介绍出来,在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回答了上一次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初步让孩子们明白了有关“沉与浮”的知识,了解了大船为什么能在海上行驶等粗浅知识。像这样的活动有很多,如冰的溶解,在操作中,孩子会发现冰块在热水中融化较快些,在冷水中融化的比较慢。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了许多经验和知识。

区域活动的指导方法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实践、积累。科学地、正确地指导区域活动,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使幼儿和材料产生积极有效的互动,从而更好地实现区域目标。

第二篇:教师如何有效开展和指导幼儿区域活动

教师如何有效开展和指导幼儿区域活动

纬十附属幼儿园

魏萌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与其他活动相比: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最近发展区确定主题,甄别、筛选、提炼活动目标,投放适宜的材料,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的教育价值势在必行。因为活动的材料可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质量,关系到幼儿的发展速度和方向,所以说要善于根据教育意图制定教育目标,采取适宜的教育策略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近年来,我园为了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教育宗旨,打破了传统的空间布置格局,突出了区域活动的地位,想方设法为幼儿创设开放、自由、平等的发展空间,投放幼儿喜欢的材料,满足幼儿的需要。但教师如何能根据材料的教育价值进行有效的指导,是我们几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

二、区域活动的目的

(一)缩小幼儿之间的差距,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2、因为区域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缓解了教师上课时因幼儿人数过多而不能全部照顾的局面,既方便了教师的个别指导,又能使上课没有解决的问题得以延伸和解决;

3、幼儿在积极愉快的精神状态下自主的参与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升华。

三、案例描述

周三下午,无疑是大班孩子们最高兴的一天,因为这一天他们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在自己最感兴趣的游戏区尽情玩,甚至还像个小大人似的指挥别人。当我们循着叽叽喳喳的嬉笑声走进大一班的活动室时,被眼前的一切吸引了:三位教师正在和幼儿有序而又忙碌的准备区域活动的材料。一边是科学区:老师为孩子们准备着充气玩具;一边是操作区的材料:服装设计;一边是运动区的材料:有毽子、沙包、跳绳。当老师拿出科学探索区的充气福娃时,孩子们大叫起来,看,是福娃,话音刚落,小朋友们高兴的鼓起了掌。哇,还有毽子、跳绳、沙包,惊喜的叫声一声高过一声。瞧!那边还有环保衣服!随着明明清脆的叫声,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集中过来。活动就这样在老师精心的准备和小朋友惊奇的发现中开始了….四、指导策略

(一)明确区域活动的目的区域活动的目的是不尽相同的,到底该为幼儿准备什么材料?这是每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最爱问的问题,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停的研究幼儿的心理变化、技能的掌握程度。本次活动中就是依据开放教育模式中,幼儿的主动学习被看作是发展过程的核心,幼儿学习的效果与其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直接程度有关。当老师呈现出所有的材料时,幼儿的积极主动性达到了极致,兴趣高涨,他们的创造力可想而知。反之,如果老师只是随心所欲的准备一些材料,幼儿在极为勉强或不情愿的状态下进行活动,何谈积极、发展、创造?

(二)明确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与指导

1.围绕目标创设活动的区域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知识结构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因此,活动区域的创设不仅仅是多增加一个区域,更重要的是创设能够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实践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活动区域的设置要体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力求使区域活动的内容、材料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决定活动区的种类。这既要求教师对各类活动区域的功能有清楚的认识,也要求教师准确了解本班幼儿的兴趣、水平和需要。本案例中老师仅为幼儿设置了三个常见的区:操作区、运动区、科学区,但投放的材料却是新颖的,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再加上幼儿与老师共同准备了材料,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幼儿知道这些材料是什么?能做什么?在这样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幼儿是没有机会敷衍塞责的,也就听不到大声说话的声音,看不到无所事事的这边转转,那边瞧瞧的现象。老师的辛苦得到了认可,幼儿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1)区域活动的材料要紧扣目标。

目标是为材料服务的,材料的投放和使用是围绕目标展开的。因此,根据目标提供操作材料,通过材料调控幼儿的操作行为,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做法。

(2)同一内容各年龄班制定的活动目标各不相同,幼儿园各年龄班现有的活动能力和活动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同一种活动区域的同一种活动内容在各年龄班活动的目标往往是不同的。同样是科学区的充气玩具,小班幼儿的活动目标就要制定的简单易于操作,如气球:小班只是让幼儿通过玩气球,知道气球是充气玩具,掌握它们的玩法;中班制定目标时就要考虑气力与充气玩具瘪、满的关系;大班幼儿根据年龄和自己的需要就要让他们去探索如何充气。另外还可根据同一年龄段幼儿发展的不同情况,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比如:大班的服装设计区,就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指导他们去设计新颖的款式,能力稍弱些的幼儿可以引导他们去装饰设计好的服装;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让他们参与到材料的整理、清洗、分类上。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探索欲望,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教育功能。

(3)活动区的活动目标尽可能与其他目标相联系。当然,这种联系是自然而不是勉强的。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对主题背景下的活动目的很明确,这三个区有很大的联系性。不管是服装设计区也好,还是运动区也罢,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为幼儿创设一个相互交流,合作的学习的平台。所以在指导时就显得游刃有余了。

2.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还要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根据需要提供适度的帮助。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始终要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扮演好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1)观察者

要指导幼儿,首先就要了解幼儿。了解幼儿就要进行观察。教师进行观察的目的是为了准确的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给幼儿作出适当的帮助,向幼儿提出有效的建议。在准备材料时,我们首先认真分析幼儿的需要,观察幼儿最近在哪些方面需要教师帮助。同样是运动区,要考虑幼儿是否会跳跳绳?能跳几个?沙包有几种玩法?然后投放适当的材料,教师与幼儿共同活动,对确实不会的幼儿给予及时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必要时还要采取整体观察的方法,整体了解幼儿的活动,了解投放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还有幼儿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材料、适合于自己的活动方式。随时发现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以满足幼儿的需要。比如:好多幼儿对服装设计区投放的废旧材料不感兴趣,我们先是去了解原因,知道他们不感兴趣是觉得废旧材料不新颖,制作出来的衣服不能穿。于是我们指定专人指导服装设计,把制作出来的衣服进行装饰,配以活泼、欢快的音乐进行服装表演,不但深化了活动的主题,而且也锻炼了孩子的胆量,培养了自信,体验到了成就感。当然整体观察时不但要注意幼儿做了什么,更要了解幼儿是怎样做的,还需要什么帮助。观察要有目的性和连贯性,只有经过多次观察,才能正确地估计幼儿的活动水平。因此教师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什么因素影响幼儿的发展?二是教师如何帮助每个幼儿发展?

(2)指导者

一是个别指导。教师对不同的幼儿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重点应落在一两个幼儿身上,使不同的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玩给福娃充气的游戏时,亮亮小朋友刚开始怎么吹也吹不起来,向周围环视了一圈,发现没人看见自己的无能,放下玩具就走。这时正好被一位教师看见,她刚准备上前帮忙,忽然意识到我们最近正在搞什么(子课题:何时介入幼儿的活动效果最佳),于是走到亮亮身边,轻声问道:你怎么不吹了?我不想吹没关系,你再试一次,把嘴对准使劲吹,绝对能行的。在老师的鼓励下,亮亮终于把福娃气球吹起来了,他拿着气球高兴地对客人老师说:这是我自己吹起来的。脸上洋溢着说不出的喜悦和自豪。同时对认知水平有限、动手能力差、有难度的幼儿要降低要求,提出建议。在服装设计区,晓旭因胆小,始终不敢动手,每次区域活动,他总是拿着剪刀剪纸。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老师发现他不是不愿动手,而是怕做坏了老师会斥责他,小朋友嘲笑他。了解了他的心里压力,我们先是创造机会鼓励他大胆操作,接着给他一些固定的模式练习剪,时间长了,他用剪刀的技巧越来越好,动手能力越来越强,现在它不但能够自己独立完成简单的长方形剪法,而且对一些轮廓明显的图案也能够剪贴。对不认识操作材料、操作中出现错误的幼儿,应引导他们重新认识材料,探索最佳的操作方法。操作区的纸盒大比拼,这是男小朋友最感兴趣的,把形状相同的纸盒拼起来,摆成一个个形状怪异的机器人、大卡车。每到这时,嘉翔小朋友最容易把菱形的纸盒做卡车的轮子,其他小朋友总是和他争得面红耳赤,大家都认为,车子的轮胎变成菱形不但费油,而且行驶起来很不安全,但他总说这是下一个世纪的新型卡车。针对卡车的轮子是菱形的与卡车的运动关系,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然后给他一个准确的答复。对那些认知水平较高、能熟练操作但不感兴趣的幼儿及时提高要求,增加难度。

二是共同参与。在活动中,幼儿得到反馈越多,就越能积极探索,增强好奇心和主动性,获得新的经验。假如教师只提供一些材料,没有和幼儿交往,对幼儿不作出反应,就会影响幼儿的探索积极性。为了带动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活动,我们随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适时、适当的评价,因为教师的赞许和强化、对幼儿活动的具体参与、指导和帮助,可促使幼儿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活动后的反思

区域活动表面看来是比较散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似乎是在玩,但是在玩的背后却渗透着无穷的教育力量。通过每一次的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幼儿面对问题时的态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的发展状况。如面对困难有些幼儿找借口逃避,有些幼儿则坚持尝试,潜移默化中他们从同伴身上获得了坚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态度。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尽可能创设最佳的教育环境,让幼儿自己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激发他们的潜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把促进孩子的发展作为我们追求的真谛。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概念

区域活动,也称区角活动、活动区活动等,它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以及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将活动室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美工区、积木区、表演区、科学区等,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点

自由性——每个幼儿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活动。自主性——按照自身发展水平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伙伴。个性化——不同的活动区从不同的侧面促进幼儿的发展。指导的间接性——依靠环境、材料为媒介,以语言为媒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意义:

一、区域活动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提供有效途径

通过积累“非正式学习”中的经验、感受实现良好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动手能力的提高等。

二、区域活动可以给幼儿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经验,使他们在一种没用压力的环境中主动学习

区域活动的内容是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和教育目标的要求设置的。如为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识,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可组织幼儿郊游、参观农贸市场、游动物园等活动,然后在建构区增设各种小动物,角色区增加“小市场”等。活动中幼儿通过联想,“动物园”、“小市场”等活动就出现了。可以说有些知识不是靠他人传授的,而是自己观察、自己发现的。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了亲自探索和发现的机会,使幼儿能在自己的认知水平、操作水平上进行学习,把环境中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真正的现实价值,得到课堂时得不到的东西。

三、区域活动是幼儿分组学习和个别学习的主要场所,能促使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幼儿园课程形式可以分为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各有其应用价值和意义。儿童在区域活动中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自由游戏中学习、个人学习、与同伴一起学习等。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价值

角色区:巩固加深生活印象,使有关的社会生活知识和经验系统化。

学习人际交往规则。学习社会角色行为。学习理解他人的情感。增进同伴关系,发展合群性。学习自我控制。

发展语言增进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礼貌用语,遵守游戏规则和公共秩序。发展社会认知能力。学习想象、表征能力。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活动,激发创造潜能。

建构区:认识基本形状,学习分类、排序等。形成大小、多少、长短、宽窄等概念、感知比例关系体验创造与成功的喜悦,培养专注力。学习协商沟通等人际交往技能,学习与人合作、分享。有利于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和收放玩具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表征能力。

美工区:使幼儿认识各种材料的性能并掌握绘画、泥工、剪贴、小制作等技能。对自然、艺术广泛接触,增强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陶冶美的性情和品格。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幼儿小肌肉动作和协调能力。

操作区:认识各种操作材料和工具。培养幼儿为自己和他人的服务意识,增强自信心,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感受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

益智区:认识各种棋类,掌握他们的玩法;学习数概念,几何形体概念,理解长度、形状、空间方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学习分类。培养幼儿竞争意识,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幼儿谦让等良好品格。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科学区:在观察、操作和科学小实验中,了解简单的物理化学等现象及简单的科学常识。激发幼儿的操作与探索的兴趣。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和忍耐力。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创造能力。

语言区:丰富幼儿各种知识,发展幼儿创造讲述的能力。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新闻消息,且乐于表达。培养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爱护图书、互相谦让等良好品德。启迪幼儿的智慧;学会看书的方法。

表演区:掌握一些歌舞剧、木偶剧、童话剧等良好的表演技能。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和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发展幼儿连贯性语言。了解人世间真善美,假丑恶,知道正义一定战胜邪恶。培养幼儿的创造表演能力。

第三篇:--浅谈大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浅谈大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计划

一、指导思想:

《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而区域活动因其具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因而能满足幼儿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需要,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而在当今的区域活动中,教师永恒的课题就是如何捕捉适时的教育时机,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采取适度的教育手段,把握适宜的指导力度,在幼儿最需要的时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给予最及时、最准确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本学期我们开展“浅谈大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的专题研究,希望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 提高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活动效果。

二、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但是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他们不会善于协商,初步的分工与交流还在培养中,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幼儿间的能力差异较大,有些能力强的幼儿对所提供的材料兴趣十足,而相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就兴趣缺缺,甚至不愿去尝试;有些幼儿的持久性不够,往往玩了一下就换个地方等等,因此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目标:

1、有目的性地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并适时的给于帮助和引导。

2、有针对性地观察个别幼儿的活动,提出更适宜的要求。

四、措施:

1、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注意挑战性、层次性和多样性。

2、教师要有递进性地观察,要根据该区域的阶段目标,有连续地跟踪观察,并进行相应地调整活动的要求。

3、教师介入指导要适宜,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要有过程性地观察,观察幼儿区域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包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专注程度等等,给于幼儿更加客观地评价或分析幼儿的活动情况。

第四篇: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总结

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总结

邱永秀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通过自由选择、自主展开、沟通交流的一种主动活动过程,使幼儿兴趣与需要得到满足,个性与天性得到表露,创造性与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幼教改革的一个方向,幼儿个性化教育最佳手段。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依托于操作材料、情境的创设,决定了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更多的只能是以间接的方式来进行。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出现的问题,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确。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问题。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指导”是有别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式指导”的,也就是从活动的台前到后台,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正确指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催化剂”或共同学习者的角色,而不是引导学习或塑造幼儿行为,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一、学会等待,适时介入

在活动中教师要至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要急于介入,而应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只要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如在智力区幼儿探索排序的方法时,重点是要求幼儿自己寻找出物体间的规律,进行简单地排序。好长一段时间的探索结果却不外乎于AB、BA这几种方法,幼儿的探索的热情也慢慢地消退。这时,教师适时地介入幼儿的活动,指导幼儿尝试AAB、ABC的排序方法,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发现可以根据物体的规律进行多种方法的排序。教师的适时介入拓宽了幼儿的探索途径,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恰当引导,适时促进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要经常加入幼儿的探索过程,成为幼儿探索、发现过程的目击者和共同参与者。因此,教师对幼儿要抱有具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教师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只在幼儿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在接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起到介入的目的。我在美工区中投入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废旧纸盒,鼓励幼儿制作玩具。幼儿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盒子思索着,拿起笔添画上眼睛、鼻子、嘴巴成为了盒子娃娃后,高兴地展示给老师看。在肯定幼儿的同时,启发幼儿将盒子组合创作出更多的玩具。幼儿在老师的启发下制作出了手机、汽车、小轿车、卡车┄┄。教师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创意,对于幼儿只是单一的盒子绘画造型给予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而进一步尝试空间思维的探索,激活了幼儿天性中的大胆想象,从而取得了丰富的和更有价值的创作成果,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发展。

三、观察指导

活动区是幼儿自主活动的场所,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幼儿自己的活动,教师可以轻松一些,实际上开展区角活动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指导技巧,适时适度地发挥师生间的互动作用,才能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活动起促进性的作用。幼儿活动时,教师处于隐性指导地位,幼儿处于显性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牢记自己不是导演,而是活动的观察者、引导者。教师的指导是一门艺术,如何把握指导要领呢?

1.适时适度。活动中教师介入指导要适时适度,即什么时候介入,指导到何种程度等,都要灵活掌握。一般情况下幼儿没有向老师求助时,老师不要主动去教,也不要时常去赞美和表扬,更不要用无关的语言打断孩子的工作,只有在幼儿活动发生困难、缺少玩具材料、发生纠纷而有求于您时才介入。指导时要留有余地,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去学会,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诉幼儿,使幼儿失去探索的机会。如果幼儿活动兴趣不大,应分析其原因,通过改进材料来提升幼儿兴趣。总之,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巧妙地引导活动过程。

2.间接指导。游戏性区角应多用间接指导,如设计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扮演被动的角色,促使幼儿想办法;提出层层深入的假设,引导幼儿去自我解决;或者根据幼儿活动的进程,适时地为之提供所需要的材料,以玩具材料为媒介,引导活动的深入。

3.鼓励引导。鼓励能树立自信心,激发求知欲。当幼儿做错时,不要说“你错了”,这句话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使他在同伴中没面子,下次他就不敢主动去做。这时老师要尽快地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概念或正确的行为动作,如告诉他这是×××,或再次正确示范一遍。当幼儿做对或成功时,不要用过多的语言来赞扬,只要用赏识的目光,如一个微笑、一个点头或一个成功的手势来赞赏。

4.同伴互助。教师还可发挥幼儿间的互动作用,让同班幼儿相互交流帮助。若是混龄班则可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大龄幼儿象哥哥姐姐帮助年龄小的,能力弱的。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要纵观全局,避免只顾及某一区角或某几个幼儿的活动,而忽视了对各区角的宏观调控。

四、实施科学评价,发挥分享环节评价的促进作用 实施以鼓励为主,开放式的评价,能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升华、自尊心的建立、自信心的发展、个性的张扬,能为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评价方式有很多,可以全班进行,也可以分组讨论,也可让幼儿自己评价,可以由老师指点迷津等,不论何种形式的评价,都不应只侧重于结果,而更应侧重于活动的过程。

1.幼儿的自主评价

幼儿学习活动的种种反馈信息,不仅对幼儿活动方式有改进和调节作用,而且还能激起幼儿再学习的愿望的需要。区域评价是为下次活动出谋献策,鼓励幼儿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幼儿协作创新,发挥区域活动的魅力。教师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这不仅能增强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同时也使幼儿间有更多交流的机会,教师以鼓励性言语来引导幼儿。如你搭建的楼房可真高,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搭建经验吗?你游戏玩的很开心,把你游戏中最快乐、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好吗?这样既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又能激起幼儿想说的愿望以便更好地向幼儿介绍或展示各种成功的经验。我们通常请幼儿主动评价:“我有快乐的事要和大家分享;我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还应该做些什么?我觉得谁玩得好,谁玩得不好?”让幼儿清楚了解自己和同伴遵守规则和活动能力情况,互相交流、互相反馈,知道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树立榜样或改进缺点,提高积极性,提高合作交往意识。

2.教师的全面评价

区域活动的讲评,一方面以针对个别的方法,用“迁就”幼儿的姿态,另一方面本着渗透教育目的的动机和面向全体的意图,以“集体”的形式存在的教学。它是教师通过对幼儿活动的观察,发现能体现自己教育目的的内容,快速地进行一定的组织后开展的,有一部分是即兴的,对教师的灵活机动性要求比较高。教师要抓住幼儿的闪光点(创新)进行重点讲评,加以鼓励,或指出幼儿在创新方面应努力的方向;也可就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大家提出讨论,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商量解决问题等。首先,可从多角度评价。

(1)从区域活动规则上进行评价:

今天谁玩区域活动时声音小?哪一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更换区域的时候,没有将原来的区域玩具收拾好再到另一个区域去,下次活动中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了。等;

(2)从区域活动的创意上进行评价:

你学习了什么新本领?幼儿在游戏中常常会发现一些困难或发现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幼儿对一些困难或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幼儿的进一步思考。如为什么报纸很快就浸透水,而挂历纸就不容易浸透水,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做呢?为了使下次游戏玩得更开心,还需要做什么?这些问题提出就能激发幼儿进一步主动探索的愿望。

(3)将幼儿的区域活动评出等级:

如评选出“最佳区域”:操作最认真区、成果最显著区、最安静区、材料投放最整齐区、收拾玩具最好区等。

教师应该注重把集中活动和区域活动相互融合,利用集中活动的讲解,演示介绍并提供榜样,引发幼儿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遵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性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因此,评价通常采用集体评价,集体评价是对区域形式的完善,有助于平衡个别指导和集体教学,充分激发同伴之间的学习,还可以根据幼儿兴奋点产生新的主题项目。要多问幼儿“你学习了什么新本领?向谁学的?”为幼儿提供互动学习的机会。一般是针对区域活动中一些较为普通的问题在全班幼儿面前提出来,如“发现有的小朋友频繁地更换区域,下次活动中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了。”还可采用个别谈话法,对待某一幼儿出现某一不良行为时,要与之进行讨论和分析,帮助他认识问题,提高规则意识,以免犯类似的错误。还要善于发现他的优点及细微进步,指出不足之处,鼓励他发扬优点,争取进步。

教学与游戏的结合必须突破传统的授课形式,要给教师更多的自主发展和设计活动的空间。必须博采众长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通过创造→学习→再创造,使教育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第五篇: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性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性

[摘要] 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赋予了孩子们更多的个体活动空间,幼儿能按照自己的兴趣与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在自由、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所以自主性区域活动的开展已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它的潜在的教育价值也在不断地挖掘出来,那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注重幼儿的自主性发展呢?我觉得应注重在目标的制定、环境的创设、幼儿的活动、教师的指导等方面考虑。[关键词] 幼儿 区域活动 自主性

一、制定目标

制定教育目标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种在教学活动之前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即教师预先设定学生在学完这一课题后应达到的标准。它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它影响教学过程的设计;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它制约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决定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所以很容易出现忽视幼儿主体性作用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充分的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和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例如在“美工区”开展“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纸张、橡皮泥、油画棒、剪刀、浆糊等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自由选择泥工、绘画、粘贴等不同的表现方法。这样,能力较差的幼儿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完成活动内容,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完成活动内容,达到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作用的目标。

二、环境的创设

1、为区域活动创设物质环境

我们根据幼儿健康、社会性领域、语言、艺术等方面发展的需要,逐步设立了“娃娃家”、“宝宝看一看”、“宝宝动一动”“宝宝玩一玩”、”美工角”、“建筑区”“钓鱼岛”本着合理布局,便于流动的原则,根据活动室的特点,我们将建筑区、宝宝看一看、娃娃家等区域设为固定区,其余设为活动区,在区域活动环境的刨设方面,我们认识到区域活动必须刨设船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

2、提供多样、有趣的操作材料

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合适的活动材料,为孩子自主性探索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如何有层次性地投放材料、使孩子各有所获是十分重要的。孩子们的发展水平和探索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投放材料时,一定要考虑材料的层次性。所以在选择、提供操作材料时,我们根据本班幼儿动作发展规律和发展水平进行投放。首先围绕同一教育目标,提供多种材料,如为了认识小动物,我们在饲养角进行饲养小动物、认知区设有图片、益智区进行动物分类等;其次,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提供适宜的不同层次的材料,如在益智区中,能力强的幼儿可选择颜色、图形两种分类法,能力弱的幼儿则可选择一种分类法。这些既给予了幼儿极大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支配控制自己的行为的空间,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又使大部分幼儿都能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自主性的形成。

3、做好进区计划

区域活动吸引孩子的关键在于能让孩子体验到自由和自主,体验到乐趣: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和决定去哪个区,玩什么,和谁玩,可以自己决定使用材料的方式和方法,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乐趣,容易交流、沟通,他们之间也需要交往合作。活动中,他们喜欢模仿成人的劳动,扮演成人的角色,因此能主动地学习处理人际关系,解决矛盾纠纷等。这就需要孩子们有一定的规则意识,而不是任意地活动。幼儿也在活动中增强了怎样和同伴共同合作的能力

三、发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是自主活动的,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的指导目的不是为了干扰幼儿的游戏,而是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丰富自己的行为表现,教师主要是通过改变环境,投放不同的材料来影响孩子的学习,更好地开展游戏。

1、充分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

通过观察,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如给幼儿提供的游戏空间是否合适,游戏行为有否发展,该丰富哪些经验,新投放的游戏材料是否被使用,是如何使用的,没使用的原因是什么等等;经过观察分析决定指导的对象和方式,重新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2、指导。

(1)平等交往中的隐性指导

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的活动为前提,进行隐性的指导。如幼儿未有战果而准备放弃时,教师可以加入他们的行列,以自身的行为带动他们继续努力,也可以用“自言自语”的方式道出幼儿的心声、给幼儿以暗示。

(2)直接建议式的显性指导

当教师发现极好的教育契机时,可以直接点拨幼儿以建议和帮助。如:在益智区,个走迷宫时,觉得没什么好玩,往往很快就放弃了,如果这时教师给予个别的显性指导“×××,好像往下走一点你就快到了”这时幼儿走迷宫的兴趣又会被调动起来,这样既获得了感性经验,又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探索精神。但应注意的是,这种显性指导必须以不影响幼儿活动为基本条件。

(3)特殊情况下的特定指导

这是指在活动过程中的一些意外事件,通常是指活动中出现的不安全倾向和过激行为,影响了幼儿的正常活动,这时就需要教师的介入和指导,这也是教师必须会的指导。

3、积极的评价与自发交流。

评价是发展幼儿自信的重要手段,幼儿往往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在区域活动中,我们总是积极采用纵向评价使幼儿每次活动后都有一种成功感。自发交流是游戏同伴间对自己游戏的交流,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的交流,通过自发交流,让幼儿共同分享游戏的体验,探讨游戏中的问题,提高游戏水平。交流时我们多用谈话的方式,集思广义解决问题或推荐有创意的方法;还经常采用设问方式,作为活动的延伸,为下一次活动铺垫,激发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如在认识水果与干果时,幼儿边玩边感知,当他们得到一些有关果实的知识经验后,我们就让幼儿互相交流观察心得和发现,“你有什么好方法要向大家介绍?”“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做呢?”等,再谈谈“是怎么发现的?”“你是怎么想的?”等,使幼儿了解别人的视角与思维方式,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然后引导幼儿归纳概括水果与干果的各自特征,这样当幼儿看到陌生的果实时,就能主动分辨出它们是水果还是干果,最后以“下次你准备观察什么”“你还想怎么玩”等设问方式激发幼儿参与下次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提供开放的区域活动空间、时间、让幼儿在活动中满足独立的需要

1、空间的安全性。

小班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相对较弱,要减少和清除环境不安全因素是对区域环境的量基本要求。

2、空间的方便性。

提起卫生人们就会与干净、整洁联系在一起,而对于幼儿的活动环境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采光。光线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视力,增设的区域宅间必须光线充足。

3、空间的动态性。

区域活动具有动态性,孩子在自然状态下由—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增设的空间必须方便幼儿进出。

在时间安排上,一方面,要将完成新活动自主权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决定一周内完成新活动的时间,只要他们完成即可,教师不作硬性规定。另一方面,除每天安排的集体区域时见外,其余只要是非集体括动、游戏、课间、饭后幼儿都可以自由进出各区域,或玩新活动继续末完成的探索„.开放的区域活动时间空间.既使教育目标在活动中实现,又满足小班幼儿探索的愿望和独立的需要。

总之,幼儿是活动区域的主人,我们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尊重幼儿,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才能使自主性区域活动更有意义,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

下载幼儿早教老师:浅谈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早教老师:浅谈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区域活动总结:浅谈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区域活动(优秀范文五篇)

    区域活动总结:浅谈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区域活动 浅谈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区域活动10月30日,我有幸观摩了我园小、中、大班三个区域活动视频,为自己的一片“净土”(对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

    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 区一幼中二班 袁芳 摘 要:区域自主活动是一个丰富多彩、多功能、多层次的游戏活动,它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并给予幼......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王彩霞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第一幼儿园) 摘 要:区域活动是教师利用游戏特征创设环境,让幼儿以个别或小组的方......

    幼儿园区域活动,老师如何介入指导

    幼儿园区域活动,老师该怎样介入指导?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等大城市率先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改革,尝......

    幼儿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

    幼儿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 泗洪县曹庙乡中心幼儿园陈静 摘要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活动区内进行的以自由游戏为特征的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活动,学前儿童的组织构建必......

    浅谈音乐在早教活动中的影响

    晋中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本(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浅谈音乐在早教活动中的影响 院 系 晋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专 业 经济学 姓 名 ### 学 号 ## 学习年限 20##年#月至20##年#月......

    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摘要:幼儿绘画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幼儿绘画的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本文以幼儿绘画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幼儿绘画的定义和意义,描述了......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初探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初探 [摘 要]:美术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多少个画家和艺术家,而是在于启迪幼儿的思维打开想象力,每个幼儿都具有创造的天赋和潜能,教师应为幼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