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注、追随、推动——龙岩市幼儿园
关注、追随、推动
— —
龙岩市幼儿园落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工作情况分析与反思
龙 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刘伟丽
2012年 10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 旨商)颁布,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普教室贯彻落实 旨南》文件要求,我市确立新罗区、漳平市 2个 省级 旨南》实验区和 6个基地园,在市教育局统一部署,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密切配合下,经过两年多实验与实施,初见成效。
1.分阶段稳步推进。
在 2013年 4月 到 12月 的准备阶段,开展 旨南》理论的省、市、县级培训,制订市、实验区和各基地园具体实施方案。市普教室幼教教研室申报立项龙岩市级课题 “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研究 ”,7个县(市、区)实验园及市儿童保育院列为试点园。从 2014年 1月 起的实施阶段,在基地园之间、实验区之间落实 旨南》工作会议暨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研究专题研讨系列活动。2015年 4月,为及时总结实施阶段的典型经验,促进县(区)、园所间相互学习交流,发挥实验区以及基地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龙岩市实验幼儿园召开 旨南》阶段工作总结暨幼儿园区域活动专题研讨会。
2.多形式持续推进。
(1)多种研训促观念转变。颁布两年来,我们组织了 7场 计 350余 人的研训活动。多式的研训强有力地 >中击 园长、教师们的思想观念,促使其教育理念大幅度转变。(2)寻找资源以形成合力。市教育局和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省幼儿教师培训中心、省学前教育师资远程培训中心合作共推龙岩市原中央苏区县学前教育连片振兴工程项目,开展龙岩市幼儿园教育活动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课题系列活动。教师们在远程网络互动平台中与异地幼教同行同一时间共同直面具体问题探讨解惑。3.课题研究引领,助力 《指南》实施。配合 旨南》的贯彻实施,市教研室以市级课题 “幼 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 ”为切入点定期开展课题研究。市教研室有关教师每学期、每月定期下园与课题成员和一线教师面对面,立足园所、班级,蹲班蹲点跟踪观察幼儿区域活动情况。以观摩研讨、问题诊断、现场案例分析、话题座谈、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探讨科学合理创设活动区环境、材料投放、内容选择、教师观察5-)-析、适时介入支持等,探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区
域活动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4.在线视频研讨。便捷直观高效。
建立龙岩市幼儿教师 QQ群,组织开展网络在线视频研讨是实施 旨南》新举措,效果显著。在省普教室鞠远方、林媛媛老师的指导下,市教研室组织各县(市、区)教研员、旨南》实验基地园骨干教师、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研究课题成员以及部分乡镇中心园教师同时在线,上传幼儿园活动现场拍摄的视频片段,如小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 “水果玩具 ”、混龄班运动性活动区游戏 “有话好好说,别打架 ”,并抛出焦点问题 “区域设置与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 “区域 活动过程中幼儿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等,从年龄特点、语言发展、情绪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解读幼儿行为以及教师介入时机和方法。大家备抒己见,达到观点交流、思维碰撞、最大化地共享资源的目的。
二、阶段推进工作初显成效
1.教 育理念转变,想幼儿所想。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践行者,教学质量的提升关
键在教师。在 旨南》精神引领和课题研究稳步推进下,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从教师主导的 “我 想让孩子怎么玩游戏 ”,转变为以幼JL为主体的 “我 想知道孩子怎么玩游戏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努力去了解幼儿,从幼儿的发展角度出发,不断调整教育行为,顺应幼 JL学习与发展的需求。
2.课程结构重组,单一变多元。
我市省级示范性幼儿园作为贯彻 旨南》基地园,率先进行大刀破斧的改革,打破原有课程结构,减少集中教学活动比重,增加活动区游戏的时 间和份量,优化整合幼儿园一切可利用资源,科学
灵活安排幼儿生活、游戏与学习的时间。同时,我们将集体教学、小组活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等相结合,以 “一 日活动皆课程 ”的理念来安排幼儿 在园 “运 动、生活、游戏、学习”四大内容。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使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创设适合不同特质幼儿发展的多元化课程。如 龙岩实幼倡导 “快 乐玩,有效学 ”,开 展以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为主的活动。
3.优化整合资源,室内拓展到室外。
根据园本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重新规划幼儿园室内外空间环境,将活动场地从室内拓展到室外是幼儿园另一大改变。如,漳平实幼户外场地宽 敞,但之前功能单一,仅是幼儿运动的场所。旨南》出台后,他们对户外活动环境进行整改,从运
动功能上划分不同的户外区域性体育活动区— — 骑行区、民间游戏区、主题运动区、综合运动区、平衡区、爬爬区、投掷区、合作挑战区;从活动区游戏功能上划分种植区、户外角色区、树屋游戏区、劳作区、沙水区、表演区、涂鸦区、美术创意区、亲子阅读区等。这充分保证了幼儿有两小时以上户
外 自主活动时间,打造融锻炼、探索、游戏、学习为一体的园本特色户外活动环境。龙岩实幼是所老园,场地小、室内外活动空间都不足。他们把园里的楼道、大厅、拐角、活动室及操场、楼顶等共有场所改造设置成共享游戏区,开辟适合两个年龄班活动的游戏区域,就近班级区域活动空间共享,开展大带,J、游戏活动等优化整合有限的空间,同时实
行小中大班错开时间段开展活动。诸多措施既有效
地缓解活动空间拥挤的压力又丰富了游戏内容,促进了幼儿游戏水平、交往能力、责 任感等的提高。
4.挖掘材料价值,适量、多元、开放。
课程结构改变后,教育 目标物化在操作材料中,因此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对幼儿的学习有效性至关重要。适量多元的材料、适宜有序地投放、调整与更新等都是研究的要点。在开展 “各年龄段区域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 的专题探讨后,教师们梳理出小中大年龄段材料投放规律 :小班幼儿具有独自游
戏的特点,喜欢模仿、容易受环境和同伴影响,因此角色性、趣味性、生活化是材料投放的原则,同时,同~区域中要多投放平行、简单的同类材料,生活类材料应成为/1\班阶段主体材料,以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提高自理能力。随着年龄增长,中大班幼儿认知经验、能力和自主合作交往意识不断提高,同类材料要相应减少,增加跳棋类、扑克牌、“社 区科学馆 ” “智 力广场 ”等合作性、操作性较强的材料。特别是大班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因此具有较强的探索性、挑战性和拓展性的多元化材料,要成为大班主导材料。同时,加大低结构材料的投放来引发幼儿的游戏行为,激发幼儿自主学习。
5.活动方式变封闭为开放。
从之前的整日封闭在班级组织集中教学,改变为开放性的区域活动是现在幼儿园一个显著的改变。幼儿在丰富的、有准备的情境中学习、游戏、生活。如,龙岩实幼小(二)班以 “我爱我家 ”为题,把整个活动室打造成幼儿的 “家 ”,把 各 领域
学习内容融入情景,幼儿在主题情境下扮演角色、模拟生活情景、参与生活实践,在情景中游戏,在玩中学。不同活动区内容自然融合,有效地交流互动。这种开放性区
域环境让幼儿身心放松,在愉快 游戏中构建相关经验。
三、反思与建议 回顾与反思本阶段 旨南》实施情况及取得的初步成效,下阶段各县(市、区)教
育行政与教研
部门、各级各类幼儿园领导和教师将收集、整理、提升已探究出的具体有效做法,总结汇编阶段经
验,厘清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制订下阶段具体实施方案。将继续坚持以理论学习为先,不断完善教
研平台,持续开展课题研究,建构园本课程,扩大实验范围,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各级备类幼儿园贯彻实施 旨南》。
第二篇:六福建省龙岩市民政局调研报告 - 关注弱势群体
关注弱势群体 促进社会和谐
福建省龙岩市民政局课题组
一.龙岩市低收入群体的现状
1.低收入群体的划分标准
低收入群体是一个比较意义上的概念,指相对于一般水平,收入处于较低层的居民家庭,由贫困人口及贫困边缘人口组成,其主体是贫困人口,同时包括初步解决温饱、但基础还不稳固随时可能返贫的贫困边缘人口。划分低收入标准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1)绝对值法。将总体平均收入的1/2或1/3定为低收入线。(2)比例法。将住户按人均收入从低到高排序,把那些处于最低层的5%、10%或20%的居民家庭定义为低收入户。(3)贫困线拓展法。将贫困线按一定比例扩大,例如扩大到115%、125%、135%或150%等。(4)日美元标准。世界银行提出人均每日消费1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各国按照购买力平价测算出本国贫困标准。
目前,我国对低收入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界定标准,综合考虑各种划分标准,结合民政工作职能,本调研报告以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作为划分低收入群体的标准,对收入低于保障线的城乡困难群体进行分析研究。
2.龙岩市低收入人口的规模及分布
(1)城市方面:2007年末,全市有城市低保对象17421人,占全市非农业人口的2.03%。从地域分布和占当地非农业人口的比例看:新罗区4019人,占1.3 %;永定县2539人,占2.5%;上杭县1581人,占1.8%;武平县2519人,占3.5%;长汀县3884人,占2.7%;连城县1257人,占2.5%;漳平市1622人,占1.9%。按低保家庭成员分类,在职职工623人,占3.6%;离岗人员4010人,占23.0%;离退休人员272人,占1.6%;失业人员7636人,占43.8%;“三无”人员1105人,占6.3%;其它人员3775人,占21.7%。按保障对象所在单位性质划分,国有企业职工7364人,占42.3%;集体企业职工4208人,占24.1%;其它人员5849人,占33.6%。从行业分布看,低收入群体就业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些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行业,如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等,相对而言,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业、卫生体育、教育文化艺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且比较稳定的行业中,就业的比重明显偏低。
(2)农村方面:2007年末,全市有农村低保对象10.966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5.4%。从地域分布和占当地农业人口的比例看:新罗区4613人,占2.8%;永定县18656人,占5.1%;上杭县18591人,占4.7%;武平县16808人,占5.7%;长汀县19957人,占5.7%;连城县22712人,占8.2%;漳平市8318人,占4.5%。从致贫原因看:五保对象11574人,占10.6%;因残致贫家庭22113人,占20.2%;因缺乏劳动力致贫家庭23918人,占21.8%;因病致贫家庭25686人,占23.4%;因灾致贫家庭15258人,占13.9%;其它原因致贫家庭11106人,占10.1%。
3.龙岩市低收入群体的主要特征
特征之一:规模逐年下降。在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的前提下,全市低保对象规模呈逐年缩小趋势。2004年全市城乡低保对象13.48万人,2005年为13.17万人,2006年为12.85万人,2007年,在城乡低保标准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全市城乡低保对象人数为12.71万人,目前又降至12.6万人。这是我市低收入群体规模变化的基本趋势。
特征之二:收入明显提高。我市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收入提高幅度较大,生活得到有效改善。城镇住户调查资料显示,最低收入居民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004年为3303.8元,2005年为3457.0元,2006年为4721.4元,2007年为4579.6元。这是我市低收入群体收入状况的主流,是研究低收入群体收入问题必须把握的基本观点。
特征之三:收入增长偏缓。与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增长水平相比,低收入群体增长偏缓。从增长率上看,2004—2007年4年间,城镇最低收入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了1.39倍,年均递增11.5%,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了1.38倍,年均递增11.4%,两者基本持平。但从增加值上看,城镇最低收入组增加了1275.8元,而全市平均水平增加了3897.8元,是前者的3.06倍。特别是2007年,我市城镇最低收入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现负增长,与上年相比,减幅3.0%,而同期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2%。这是我市低收入群体收入问题的突出点,也是分析研究的重点。
特征之四:生活质量较低。由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有限,微薄的收入基本用于日常生活支出,满足生存需求特征显著,恩格尔系数较高。2007年,我市1000元以下收入组农户人均消费支出2190元,仅为全市农村居民平均水平3911元的56%;城镇最低收入组家庭人均消费支出3940.4元,仅为全市城镇居民平均水平10155元的38.8%,恩格尔系数高达59.08 %,比全市城镇平均水平36.05%高出23.03个百分点。这是我市低收入群体收入状况的直接表现。
4.龙岩市社会救助工作现状
近几年来,龙岩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把它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制体制,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完善,初步建立了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专项救助相配套,以应急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全市城乡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
(1)社会救助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成效
一是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我市1998年启动城市低保工作,经历了全面推进、扩大保障面、稳步发展三个阶段,2002年以来持续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市低保标准原则上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33%~40%之间确定,做到既能保障城市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又有利于促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积极就业。各地现行保障标准在160—210元/人.月之间。2007年下半年以来,针对副食品价格上涨和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城镇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影响,龙岩市采取发放临时补贴、提高补助水平等措施积极应对,较好地保证了城市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家庭的基本生活。2008年9月份,全市发放城市低保金214.78万元,人均月补助123元,比2007年6月全市平均补助额66.7元增长56.3元,比增84.4%。二是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我市从2004年1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和实施了农村低保制度,将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市7个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统一按照省定标准执行,2004—2006年,按照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1000元确定(即每人每月83元),从2007年起提高到1200元(即每人每月100元)。目前,全市有农村低保对象108543人(含五保对象11711人);2008年1—9月发放保障金(不含五保供养金)4749.04万元,9月份人均补助60.8元。
三是农村五保供养扎实推进。我省(市)在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时将五保对象纳入保障范围,给予全额享受农村低保待遇。今年初,龙岩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意见》,五保供养工作得到有效的推进。目前,各地集中供养标准在170—300元/人.月之间,分散供养标准在130—150元/人.月之间。全市11711名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其中集中供养1752人,分散供养9959人;2008年1—9月发放五保供养资金1552.2万元,人均月供养水平148.2元。
四是城乡医疗救助全面实施。2005年启动农村医疗救助试点,2007年启动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到2008年全市全面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和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农村救助对象为:农村低保对象(含五保对象)、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含革命“五老”人员)。2005年以来,全市共有7766人(次)享受农村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402.78万元,人均救助518.6元。城市医疗救助对象为:城市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含革命“五老”人员)、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三无”人员。2007年以来,全市共有81人(次)享受城市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12.63万元,人均救助1560元。
五是其他专项救助有序建立。为帮助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其他方面的特殊困难,推动社会救助全方位、立体化发展,民政部门协同有关部门建立了住房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制度,充实了社会救助的内容,使广大特殊困难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和保障。六是创新实施农房统一保险。从2006年起,龙岩市全面实施农民房屋统一保险制度,由政府全额出资为所有农村住户的房屋进行统一保险,同年8月在福建全省推广。保障标准逐年提高,2006年全市统保时为3000元,全省统保后提高到5000元,2008年起又提高到10000元。据统计,2006年至今,全市共理赔16834起,向受灾农户支付赔款2770.33万元。农房统保有效地保护了农村群众特别是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利益,提高了灾民自救能力。(2)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各专项救助制度间的衔接配套还不够完善,影响了救助资源综合效能的发挥。因此,必须衔接整合各单项社会救助制度,使各单项社会救助制度互通、互联、互补,构成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才能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效能。此外,对低保边缘家庭的救助政策缺失,又形成了新的不公平。
二是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现行体制多头管理、条块分割,不仅增大了相互协调的任务和难度,影响了救助工作效率和效果,也容易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救助资源重复和浪费。
三是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救助工作的法律基础薄弱,制度不够健全,在一些方面责任还不明确,职能还有交叉,工作缺乏衔接,问责和激励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工作的整体合力不强。基层网络平台薄弱,救助机构不健全、队伍不健全、经费不足、力量薄弱、设施简陋等问题日益突现,影响了社会救助政策在基层的落实。
四是资金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一方面财政投入不足,社会救助投入占各级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过小,一些地方财政存在列而少支、列而不支、拨付迟滞现象;另一方面社会捐助资金少之又少。
二.低收入群体成因分析
低收入群体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体制原因,也有政策原因。我们主要通过内部、外部两方面因素的分析,来寻求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的措施。1.内部因素——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共性因素
低收入家庭人口负担、素质的差异,直接导致效率的差异,进而导致收入结果的差异,造成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
一是家庭人口多,负担系数高。低收入户在劳动力上虽有“量”的优势,但“质”的劣势更为突出。据2007年全市49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年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组家庭户均人口数5人,比全部样本户均人口4.01人多了0.99人;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3人,略高于全部样本的2.69人,但其平均每一劳力负担人口为1.7人,比全部样本的1.49人高出0.21人。据2007年全市360户城镇住户调查资料显示,10%最低收入组家庭户均人口数3.48人,比全部样本户均人口数3.15人多了0.33人;平均每户就业人口数2.17人,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为1.66人,比中等收入家庭负担人数0.92人高出0.74人。而5%贫困家庭户均人口数3.22人,比全部样本户均人口数3.15人多了0.07人;平均每户就业人口数2.45人,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为3.18人,比中等收入家庭负担人数0.92人高出2.26人。同时,低收入家庭成员中老人、儿童比例偏高,家庭教育及赡养负担较重。据统计,在全市农村低保对象家庭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达24.1%,比全市农村60岁以上人口比重高了9.23个百分点。
二是劳动力素质低,从业能力弱。劳动力素质与收入密切相关,可以说劳动力素质的差距是贫富差距的核心。低收入家庭成员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缺乏专业技能和竞争优势,导致其就业难度大且收入不稳定,就业难、就业率低严重影响其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使低收入家庭陷入了“贫穷→受教育程度低→知识技能少→从业能力弱→贫穷”的恶性循环。
三是思想观念落后,接受新事物能力弱。突出表现在思想落后、观念陈旧,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新事物能力弱,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等。一些企业职工认为自己为企业工作了多年,不愿也不想离开企业进入市场寻找工作,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一些农民对新观念、新技术和致富信息接受慢,缺乏劳动致富的信心和积极进取的勇气。
四是因病、因残等致贫。据统计,龙岩市农村低保对象中因病、因残致贫家庭人数占43.6%,这些家庭部分成员长期患病,医疗费用不断累积,债务居高不下,而其他家庭成员则长期陷入照顾护理,均呈现出疲惫不堪、无能为力的状态,更不用说腾出精力去创造条件来改善家庭环境,摆脱困境了。
2.外部因素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别,因此,造成城乡低收入群体致贫的原因也完全不同,本文分别作分析。(1)农村方面
一是自然环境因素制约低收入群体增收。龙岩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林地多,耕地和平地少,人均耕地0.85亩,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1.2%。受山区地理环境偏僻、交通不便,自然资源贫乏、经济基础薄弱,信息闭塞、劳动就业机会少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对耕地的依赖性较强,特别是大多数低收入农户只能在本乡本土从事传统的单一种植业,寻找新的致富门路难度很大,收入长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同时,我市也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现象比较严重。据统计,我市农村低保对象中因灾致贫家庭人口占总数的13.9%。
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加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生产实际用工量大量减少与农村劳动力供给量的增长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消除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使农业中的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然而,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加剧,一方面,城市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空间越来越小,而且低收入群体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制约了他们的择业能力;另一方面乡村企业由于面临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变弱。在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压力下,土地无法实现规模经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甚至下降,非农产业收入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度的加大,低素质劳动力首当其冲,对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是社会转型期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不利因素增多,影响程度加深。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因素越来越多地影响收入分配。市场机制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拉开了收入差距,扩大了社会差异。市场机制在个人收入分配上的作用,主要通过市场竞争按个人资源禀赋进行分配体现出来。在目前状况下,农村低收入群体在获得资源禀赋的机会和条件上明显处于劣势,一些不利于低收入群体的因素增多、影响程度加深。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需要资金,农户普遍存在贷款难,对低收入群体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已经难以与当今的大生产、大市场相适应,不仅无规模效益,而且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所有这些对以农业收入为主的低收入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其社会经济基本特征决定了他们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与形势发展变化要求的差距越来越大,增收难度更加凸显。(2)城市方面
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变的重要转型期,表现为一系列的制度变迁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社会资源重新配臵、社会利益结构重新调整的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的社会资源分配由政府决定,社会资源的平均化程度相对较高;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企业或单位对个人的经济和就业作用逐步减弱,社会资源的获得受制于个人及家庭因素大大增加。城市低保对象主要包括三类人:一是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失业人员、下岗职工、离岗职工;二是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三是“体制外”人员,即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过,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残疾人和孤寡老人。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过程中,国有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进行资本重组、股份制改造、拍卖、租赁甚至破产等。在各种形式的改革中,企业都将“减员增效”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使相当一部分年龄大、技术差、文化低的劳动者下岗分流,特别是“4050”人员下岗后的处境比较困难,容易成为城市低收入群体。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末,我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1.1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5%。
二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已逐步步入了高科技、信息化时代,资金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加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高科技含量增加,这对于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的一线工人来说,难以适应现代化的企业生产,被作为“分流”对象也在所难免。同时自动化的生产线使一线工人大大减少,在提高企业效益、增加企业利润的同时,也减少了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和收入机会。
三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收入分配形式也由单一的按劳分配向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转变,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那些缺资金、无技术,仅凭体力吃饭的劳动者便容易成为社会的低收入群体。
四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教育、医疗的过分市场化,以及住房的商品化,更是加重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而养老、失业、医疗等各种保障措施的建立滞后,使低收入群体失去了保护伞。
五是物价上涨使城镇居民多支出,这部分开支对高收入群体来说生活质量不受影响,但对处于中低收入水平的家庭来说,本来维持基本生活尚属勉强,由于物价的上涨,加重生活负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导致一部分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六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社会转移分配制度的建设在我国还没有及时跟上,大量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现象的产生,形成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急剧拉开的局面,客观上加大了低收入群体的困难程度。
三.低收入群体保护的对策思路及建议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阶段,新的形势对做好低收入群体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保护好低收入群体,对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造血”,努力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 做好新形势下的低收入群体保护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发展第一、为民发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低收入群体工作,不断提升“造血”能力,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
(1)要以宽广视野谋划低收入群体增收。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贫困,其实质就是发展慢。因此,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西建设、支持老区发展三大历史机遇,按照“四求先行”实践方向,围绕在“两个先行区”建设中求先行当前锋的目标要求,加快推进生态型经济枢纽和海西重要增长极建设。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把促进社会发展与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紧紧围绕增收这个中心,着力激活内在发展动力这个根本,通过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提高收入水平,减少贫困群体,使低收入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协调发展、共同富裕。
(2)全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龙岩是传统农业大市,加快工业化特别是新型工业化进程,是欠发达地区摆脱落后、赶超先进地区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贫困人口收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一要积极创办工业园区,按照大项目进经济开发区、小项目进乡镇工业集中区的要求,立足实际,通过创办各类工业小区,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和乡村工业,实现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率“双赢”。二要大力推广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定做和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三来一加”模式,充分发挥农村闲臵劳动力资源优势,使广大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做到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务工两不误,以提高贫困群体的收入。三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一些适于农村经营发展的小项目进乡村,鼓励外来资金项目进入农村,参与或激活农村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为贫困户就业、增收、脱贫拓宽渠道。(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创新机制体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要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流动。要跳出传统“三农”界限,因地制宜地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增收项目,拉长和加粗农业产业链条,放大增值环节,扩大增收渠道。要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策划,加快以一村一品、几村一业、一乡一业规模化发展为思路的农业产业化步伐,按照“围绕龙头、突出特色、依托市场、连片开发”的思路,抓好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要继续推行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大力倡导和扶持贫困户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种植、家禽养殖,力所能及地开辟增收项目,确保低收入户在产业化经营中直接收益。要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组建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实现强强联合、强弱合作、弱弱相助,形成“聚合”效应,增强贫困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组织化程度。
(4)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低收入群体整体素质。实行扶持、扶技和扶智相结合,高度重视劳动技能培训,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使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户都能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脱贫致富能力。要继续抓好劳动力资源开发,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创业,以创业促脱贫,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要落实培训优惠扶持政策,采取“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办法,在全市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岗前熟练工”、“绿色证书”、“自主创业”四大培训工程,把引导性培训与技工培训,吸引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与自主创业培训,农业技术培训与核心农户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适合不同农村劳动力需要的培训方式,免费帮助贫困农户子女学会一门以上实用技术。要加快建立健全劳务信息体系、技能培训体系、劳务市场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和劳务输出管理服务体系,扩大劳务输出渠道,促进农民非农就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外部增收空间。
(5)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扩大低收入群体就业。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将逐渐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因此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为社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低收入群体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一是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特点,要把增加社区就业岗位,如家庭服务、社区保安、生活护理和修理维护等工作作为低收入群体新的就业渠道;二是要大力加强和完善就业服务,从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多渠道兴办规范的就业服务机构,免费定期提供各种快捷、方便的就业信息,加强对低收入者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实施再就业援助行动等多方面,尽可能地为低收入群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要继续认真落实好现有的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讲求实效,提高针对性,凡享受低保的人员,自主创业可以享受税费减免等有关优惠政策,帮助低收入群体走出贫困;四要建立和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主要采取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等政策措施,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他们再就业的质量和稳定性,形成一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公正和谐的就业环境和正常的生活秩序。
(6)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帮扶实效。要对低收入群体致贫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并分类,然后从发展的角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研究具体的工作措施,区别对待,分类扶持,提高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的效率。一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条件。要加大移民开发力度,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使贫困农民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支农惠农政策要更多地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各项富民工程、科技项目,应优先考虑低收入家庭,确保资金到位、技术到位,让低收入家庭得到更多的实惠。二要抓好挂钩帮扶工作。建立部门、干部,农村能人、大户挂钩帮扶制度,推行扶贫到户的方法,采取“专家会诊”的方式,逐户帮助低收入家庭确定致富项目,做到长、中、短相结合。要推广“小额联保贷款”,不断提高贷款规模,适当增加农户贷款金额,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
2.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着力“输血”,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权益 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这是保护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水平的“社会安全阀”,也是维护其社会可承受能力的底线,它始终是政府解决低收入群体问题的基础和依托。
(1)加强制度衔接配套,增强救助整体功能。要加强“三个衔接配套”:一是社会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要加强最低生活保障、灾民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援助等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并注意建立和完善临时生活救助制度,着力解决低保边缘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特殊生活困难。二是社会救助与其它民生保障之间的衔接配套。要加强社会救助与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就业再就业政策、扶贫开发之间的衔接配套,适当保持距离,形成梯次保障结构。三是城乡社会救助之间的衔接配套。要在继续坚持分类指导的基础上,适时加大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统筹力度,着力推动城乡社会救助事业的协调发展;密切关注户籍制度改革、失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对社会救助工作提出的要求,积极探索有效的救助措施和办法。通过加强这“三个衔接配套”,促进各相关政策措施在保障对象、保障政策、保障标准、保障资金、服务管理网络等环节的互联、互动、互补,增强整体功能,发挥“两个作用”,即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保障作用”和“促进作用”,既要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更好地解决社会成员的特殊困难;又要有利于促进救助对象积极就业、发展生产、自立自强,在政府和社会扶助下通过自身努力逐步摆脱贫困。(2)理顺管理体制,整合救助资源。针对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实际情况,按照全国救灾救助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理顺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体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归口管理(民政牵头或协调)、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一要健全领导机构。各级政府都要成立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或协调委员会,并确立其权威和领导地位,明确协调委员会的职能,确定重大事务上会制度。全局性的社会救助工作,如何分工负责,具体怎么做,都由社会救助工作协调委员会集体会议决定后实施。二要统筹社会救助管理。明确民政部门在社会救助中的综合协调职能,整合政府资源,将各部门的救助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使救助资源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产生的作用实现最大化。三是要加快慈善事业发展。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推进社会救助工作。
(3)完善运行机制,强化规范操作。要重点抓好“四个环节”:一是“操作环节”。要严格执行救助的申请、调查、评议、审核、审批、公示等程序,保证救助对象评定和救助数额确定的民主和公正。二是“管理环节”。要制定和完善社会救助实施办法、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管好、用好、发好救助款物。特别要加强对基层管理,加强基层力量,提高基层干部素质和能力,保证救助制度有效落实。三是“监督环节”。要切实加强内部行政监督,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监督,高度重视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四是“考评环节”。要建立对社会救助工作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考核评估的工作制度,力争将考评结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作为党政部门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和落实相关的奖励制和问责制。
(4)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是社会救助工作的责任主体,必须逐步加大财政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投入,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投入机制。对于经常性救助项目,财政应当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投入比例,实行刚性约束。建议参照困难群体总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来确定财政投入总数占总可用财力的比例;对于临时性救助项目,建议结合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及时安排。要充分发动社会力量,拓宽救助帮困资金的筹措渠道,建议对捐赠、资助社会救助事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组织及个人,在税收政策上进一步给予优惠,多渠道、多层次壮大救助资金,增强社会救助能力。
(5)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完善服务工作网络。一是要加强乡镇(街道)民政机构建设,配齐配强乡镇(街道)民政工作人员,建议按街道和乡、镇辖区救助对象的一定比例配备工作人员,确保有人办事。二是要在城乡基层社区设臵社会救助服务岗位,由社会工作者应聘上岗,政府按岗位需要购买服务。三是要落实基层工作运转经费,建立按上低保支出总额或按低保对象人数的一定比例安排工作经费的机制,确保有钱办事。
第三篇:关注幼儿园的孩子
家长应关注上幼儿园时期的孩子
上幼儿园是孩子生活中的重大转折,宝宝对与母亲的分离会产生焦虑 很少有孩子真正喜欢幼儿园的生活 作为父母要理解这种心情 幼儿园不是家 没有家中的自在 也不能轻举妄动,做父母的首先要理解孩子 然后对于孩子一些顽劣的行为不能简单粗暴的进行教育 要了解宝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 也许孩子会认为她在幼儿园表现不好就可以不用去了 也许是有些其他的什么原因 做家长的首先要充分信任她 先肯定她的优点 表扬她做的很好的地方 取得了她的信任 当她知道你不是要批评她的时候再了解她真正的原因 不光是孩子 即便是大人 知道你张嘴就是要批评自己 也不爱听啊 孩子的感觉很敏锐的四岁的宝宝脑容量在骤增的阶段 她的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都在快速的发展 所以大人要学会和宝宝以一种尊重的态度进行沟通 和她讲道理 言传身教在这个时候起到了最大的作用 关于你说到宝宝好发脾气的问题 首先要找到她爱发脾气的原因 是孩子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表现能力差?还是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缺乏判断能力?首先 家长需要检查一下大人对孩子的态度是否一致,特别是当孩子发脾气时,周围的人是一味袒护她,还是教导她?假如一味袒护,就会使他尝到甜头,这实际上是一种负强化,他以后会闹的更凶。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该让孩子懂得并记住一个道理;吵闹发脾气是没有用的。这样就可以使孩子明白用“哭闹发脾气当武器”不起作用。经过几次这样的教育,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就会有所改变。家长平常要注意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关注他跟别的小朋友之间的交往。多方面了解别的小孩在玩什么、想什么、要求什么等等,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家长就比较能体会孩子的心情了,再加以开导和耐心的说明,是能够消除或减轻孩子发怒的情绪的。千万别认为“孩子好发脾气是天生的”,甚至有的父母在孩子发脾气时,也跟着发脾气,以暴制暴,绝对无法改变孩子好发脾气的习惯,即使有所收敛,青春期的时候,暴戾的性格也特别容易再度出现。也有些母亲认为孩子好发脾气拗不过他,就把他推给父亲管教,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妈妈对他发脾气毫无办法”,以后他会变本加厉。注意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做事情的灵活性,孩子的能力发展有关键期,学习绘画宜在3-4岁;学习音乐宜在5-7岁之间。因此,兴趣的培养不要过早,也不宜过晚。孩子的兴趣特别容易转移,不要只根据家长的意见来决定,而应听听专业人员和孩子本人的意见。
我的感觉天才-宝贝-四步曲里的“冯式早期教育法”,比较适合家庭,应对家庭不同对象都可以轻松自如地学习和实施立体教育的方法。讲座VCD光碟可以方便给家长们在电视机前观看,也方便文化水平较低的孩子祖辈们共同学习
第四篇:关注幼儿园教学专题征文
关注幼儿园教学专题征文
幼儿园开展反思性教学的一些尝试与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每个幼儿园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学习与幼儿的学习一样,不是靠外部的灌输,而是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发现,不断吸收同化各种信息,从而建构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能力的过程。基于这样的理念,并结合我园实际情况,我园提出了《反思性教学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这一课题,成立了课题小组,制定了科研活动制度、科研奖励制度等,切实开展科研活动,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与实践。
二、我园的做法
反思性教学指的是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的研究,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这个定义反映了反思性教学的本质和主要特征是:为了教育教学研究,在教育教学中的研究。根据反思性教学的本质特征我园主要开展了以下一系列活动: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反思性教学的理论
要开展反思性教学研究,首先要让大家明白什么是反思性教学,了解反思性教学的特征及本质,因此我园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了华东师大熊川武教授的《反思性教学》、斯坦福大学丽莲〃凯兹教授的《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行动研究法》、《做善于反思的幼儿教师》等书籍及相关文章,使教师们对反思性教学的起源、定义、特点等有了详细的了解,对课题涉及的相关理论也有了深入的学习。
2、结合实际,找准反思的切入点
反思性教学是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而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包括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家园互动、一日常规等许多方面,鉴于我园刚开始对反思性教学进行尝试,我们组织课题组教师对“反思的主题如何确定”进行了研讨,最后达成共识:主要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反思。
在课题研究初,我们的科研计划中是不仅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还对幼儿园举行的各项教育活动(如半日开放、技能技巧赛、区域布臵、运动会、节日庆祝活动等)也进行反思,在学习了反思性教学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后,大家觉得当初的科研计划不够妥当,涉及的面太广,不利于课题的纵向深入,处处蜻蜓点水式的研究,还不如集中精力攻一方面更见成效。于是,我们及时调整科研工作计划,将重点放在反思教学活动上。
3、共同设计出反思性教学活动方案
根据反思性教学的特征,课题组教师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共同设计了我们的科研活动的方案:一课三研。
“一课三研”活动是指课题组针对同一活动主题,由两位教师同时进行多次实践研究的活动。
一研:选主题→ 撰写活动设计→课前反思活动设计→ 第一次实践课 →第一次研讨反思。
二研:修改活动设计→ 再次实践活动→ 再次研讨反思。
三研:再次修改活动设计→ 第三次实践活动→ 第三次研讨反思→ 形成较合理的活动的设计。
“一课三研”活动,充分激发了教师的自主性、创造性。在“一课三研”活动中(大班科学活动-下落百分百,小班科学活动-水变雨,小班语言活动-雨中诗歌),课题组首先对活动设计进行集体课前讨论,然后对实践活动进行全程录像,让教师对教育行为进行更好的反思。每一轮实践课前,课题组教师们共同围绕“如何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活动中师幼是如何互动的”、“通过活动幼儿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是否促进幼儿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与反思,让教师们带着问题去观察、去体会,在课后与执教教师进行交流、探讨,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在研讨中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重难点的把握是否到位,教学方法是否有效,从幼儿的各种具体表现来分析教师教育行为的适宜性,并调整策略。教师通过反复反思和实践,比较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逐步解决了教学中的困惑与存在的问题,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教师们在这样一个不断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再反思、再改进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获得不断的发展和提高。
“一课三研”活动的开展,激发了教师参与研究的兴趣,能不断反思修正自己的教育行为,体验到了大胆尝试研究的成功感,“一课三研”使大家了解他人,剖析自己,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智慧,解决教学中的困惑。最关键的是培养了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推进了教师群体的自主发展,在研讨过程中形成了团结、合作的氛围,大家深深体会到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帮助。
4、撰写反思笔记,提升反思能力。
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对自己教育实践的反思及探究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在于愿意去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为了提高教师们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们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课题组要求每位成员每周撰写一篇反思笔记,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
思,反思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随意杜撰,这就要求教师的反思贯穿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始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尝试反思,把自己持续不断的定反思作为一种研究方式,并在反思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自己把教学实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刚开始教师们对如何撰写反思笔记,在思路上还不够清晰,手头有丰富的案例素材,但缺乏将自己的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的能力。于是课题组收集相关资料,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如何写出质量高的反思笔记。通过相互启发、经验共享等方式,教师们明确了写反思笔记的几个重要环节:细致、客观的观察有效、规范的记录及时的分析、反思。明确了进行有效反思的五个关键点:1)反思对象—教师自身的教育行为;2)反思问题—这些行为适宜还是不适宜;3)反思重点—为什么适宜或不适宜;4)反思结果—对适宜的行为做出总结和提升,在实践中加以巩固和发展。对不适宜行为找出症结,在实践中加以调整;5)反思落点—幼儿的发展。
通过撰写反思笔记可以促使教师们多去思考自己“正在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求理论支撑,这样坚持下去,定可以使教师们不断地由实践者向研究者靠近。
三、几点体会与思考
1、反思性教学的开展以教师的师德水平为基础。
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行为的前提和基础,而教师能否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开展反思性教学的关键。因此,要让教师逐渐将反思变成一种态度、一种习惯,尽快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显得尤为迫切。
2、反思性教学的开展促使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每次观摩了实践课后都要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反思,大家发言踊跃,积极交流自己的看法,但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多数教师能看出某教育行为不够妥当,需要进行调整,但却说不出为什么不够妥当,为什么要做出如此调整,在写反思笔记时也往往是卡壳在这一环节。随着反思性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们越来越感觉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迫切需要提高!于是教师们很快行动起来,上网查资料、借书、购买专业书籍、订阅专业杂志书刊等各种形式齐上阵,活学活用,将教育理念转化成自己的教学实践,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找理论支撑,使教师们尝到了理论学习的甜头。
3、反思性教学中同伴互助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反思性教学研究过程中,自我反思、集体反思始终贯穿整个环节。自我反思是教师个体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它只是单纯的内省,而集体反思则充分发挥了同伴互助的重要作用。每位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同、经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她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看待问题,认识肯定也是不同的。在集体反思活动中,意见不同甚至激励的争论是常有的,然而正是在这种多角度的对话交流和思想碰撞中,每个人相互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与智慧,共同合作分享,使自己心中的困惑得到更深入、更全面的分析,能更好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伴随着同伴互助,大家共同成长。
4、园内专业引领亟待加强
在教研活动开展中若能有高校专家或是专业教研员的指导与参与那真是太好了,然后现实却需要我们清醒地面对:专家们总是很忙,没有时间下到基层与我们一起摸爬滚打,然而我们的教研不能因此而停步不前呀,毕竟我们仍是教研的主体,因此我们亟待加强园内的专业引领。
园领导不再是科研工作的指挥者、命令者而应是合作者。我园领导自始至终与教师们一起共同经历科研的每一个环节,共同感受、反思教师们的困惑,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但同时园领导还应担负一个更重要的责任-专业引领。专业引领重在把握教研工作的方向问题,例如在开展反思性教学“一课三研”的研讨过程中,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仅仅是反思教学实际,解决教师如何学会教,幼儿学会如何学的问题吗?不是,还应将重点放在教师通过进行反思性教学获得了哪些方面的成长。这就需要园领导首先要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对整个教研活动的架构进行科学设计,对大家的讨论进行归纳和总结提
升,引领大家齐心协力开展科研工作。
5、教研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需要重视
在开展教研工作时,人们总会忽视对教研资料的收集、归纳、整理工作,往往在教研活动过后什么也没留下。其实科研活动中大家的讨论、发言、反思教学过程中孩子的作品,教学实录等都是十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将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佐证。在科研活动中还应及时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便于及时调整策略。
对于反思性教学我们也是刚开始尝试,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在实际探讨中还有不少困惑。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勇敢地、踏实地迈出步伐,总会在前进的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脚印。我们将坚持不懈地探索反思性教学在幼儿园的开展,与教师们携手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第五篇:1用心关注,用爱教育,用力推动
用心关注,用爱教育,用力推动
——学习最美教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老实说,我不是一个喜欢看新闻的人,但当身边大会小会以及大街小巷都在传阅着衢江四小三位老师勇救学生一家三口的感人事迹时,我不得不打开电脑搜索相关信息,观看相关视频。在了解了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后,我被感动了,也被震撼了。
或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一次偶然,一次巧合。但我们是否反过来想过,如果我们的这三位老师在整个事件的任意一个环节也偶然地没有如此上心,比如班主任老师没有注意到学生没来;又或是看到了随口问问也没太当一回事,权当普通的迟到;又或是通知家长,但因电话没人接也不了了之等,试问,事情的结局还会如此吗?所以说,这绝对不是一次偶然,更不是一次巧合。它是衢江四小陈霞、姜文、江忠红三位教师最美教育的最真实的体现。
我校教师也掀起了向“最美教师”学习的热潮,老师们都深深地被“最美教师”的义举所打动,纷纷表示要学习“最美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心。许多老师认为,“最美教师”的义举正是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他们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可亲可敬的榜样。
作为职校的教师,学习“最美教师”的先进事迹,面对被层层考试挫败下来的这批学生,我觉得我们更应该用心关注,用爱教育,用力推动。
首先,从最美教师的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中,我懂得了,作为一名教师需要用心关注我们的学生。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学习成绩不好,行为习惯也较差,他们基本上是小学老师眼中的“多动生”,初中老师眼中的“后进生”,父母眼中“不成钢的铁”,因此,这些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最美老师,美在责任。她们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她们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向她们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作为职校教师的我们,更要用心关注这些学生,要有一种“蹲下来”的姿态,走进他们的心灵,用心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情感。为此,校长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特意强调了“五心”教育,即爱心、尽心、责任心、恒心、上进心。
其次,从最美教师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的精神中我体会到了教师不仅要用专业知识去教导学生,更中重要的是用爱去教育我们的学生。
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而言是一群缺少爱的学生,他们从小被父母用来和隔壁某某某相比,从小被老师所忽视甚至冷眼相对。在比较、忽视以及冷眼中,他们感受不到被爱,渐渐地他们也开始淡漠,淡漠与同学之间、与老师之间甚至是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对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坚守着可以没有大师,没有大楼,但绝不能没有大爱的坚韧的信念和价值。为此,我校提出了向最美教师学习,就是要传承中华的美德,弘扬大爱精神,本着爱学生、爱学校、爱社会的博大情,扎扎实实的做好为教育服务的各项工作,努力把我校打造成为充满爱心,人人向上的和谐之校。
最后,从他们的先进事迹中,我领悟到了,教育事业需要我们团结合作用力推动,而这个“力”就是团队的力量。
学校教育事业中处处体现着团队模式,学生方面,如一个社团、一个班级、一个年级;教师方面,如一个教研组、一个处室、一个队伍。最美教师,美在团队。正是因为学校的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谱写了这曲感人的赞歌。向她们学习,就要增强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强化工作的合力。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大集体、一个大家庭,每个人在这个家庭中都有自己的一个位置,都有自己要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职业学校的专业课老师每个都有自己的能力和特色,学生也都自己的性格和特点,但培养目标只有一个——不是更多的清华北大生,而是合格乃至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要坚定信念,师生合力共创职业中专的美好明天。
最后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老师,我想对自己以及我的同仁说: 或许,你的付出社会不一定都会有回报,但学生一定看得到; 或许,你的努力学校不一定都会肯定,但学生一定会认定; 或许,你的用心领导不一定都能体会,但学生一定会领会。让我们用心关注,用爱教育,用力推动,一起成为学生心中最美的教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