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送教兄弟学校
送教兄弟学校、互帮互助、共促成长
2015年6月10日, 伴着六月的夏风,郑州一中汝州实验中学选派李永刚、高国欣、丁文献三位优秀教师,走进兄弟学校——南阳镇平张林镇中学的课堂,为该校学生送去了如何备战中招考试的专题课程。
我校李永刚老师以中招考试中数学科目压轴题22、23题解题技巧为主题、高国欣老师以如何在中招考试语文科目作文题中拿高分为主题、丁文献老师以中招考试物理科目物理实验专题为主题分别进行了授课。他们对课堂都做了精心准备;一个个问题的设计、一次次课内的引导,三位老师都非常认真地对待,赢得了听课学生及老师的好评。
李永刚老师是2014年汝州市中招状元班班主任,多次荣获“教学质量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高国欣老师曾被平顶山市政府授予“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曾获“语文优质课教学奖”。物理丁文献老师曾在“主题课堂探索课”比赛中获理科组一等奖。
此次送教活动宗旨为“两校联谊,备战中考,共促成长”,与兄弟学校老师分享、交流教学经验,我们共同成长。
第二篇:学校送教上门工作计划
xxx小学校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计划(, —, 学)
根据《xxx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为落实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对象的确定。
1、对全县未入学少年儿童进行摸底调查。
以辖区学校为主体,以残联提供的残疾儿童少年数据为依据,入户调查残疾少年儿童的情况,收集基本信息,照片,视频等资料。
2、遵循“能进全进”的原则确定对象。
审阅入户调查的资料,遵循“能进全进”的原则,将部分通过支持能够进入特教学校和随班就读的学生纳入学校管理,将不能进入学校学习的残疾少年儿童确定为送教上门对象。
二、服务管理。
(一)、信息收集和管理责任学校将义务教育阶段送教上门对象纳入学籍管理,非义务段服务对象信息由责任学校建立档案进行管理。
(二)、队伍建立和管理
区域内的责任学校选派送教上门教师和服务人员组成送教上门团队,并对送教上门教师和服务人员开展培训(三)、服务督导和评价
送教上门团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送教上门对象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使用多类评估信息做出多种教育决策,运用评估结果发现学生特殊需要,制定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并根据送教上门对象持续的学习进步调整教学。特殊教育中心每学期对学校送教上门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向县教体局反馈评价情况。
三、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施框架
(一)在县特殊教育学校选取一个典型个案,个案兼顾教育、康复、医疗、职业重建等教育需求,探究送教上门的策略,引领送教上门工作的开展。
(二)送教人员组成。送教上门教师由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或随班就读教师组成。各校根据实际也可以邀请社会专业志愿者参与。
(三)送教上门工作的保障
1、组织保障:各校要成立送教上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2、人员保障:各校要选择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优秀骨干教师承担送教上门工作,合理安排送教上门教师的工作和休息时间。
3、经费保障:各校按照残疾学生公用经费规定的使用范围将送教上门所需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等纳入安排。送教学校根据本学年的预算,足额安排工作经费、教材教辅及辅具等,保证送教上门工作切实开展。
第三篇:2017年学校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2017年坛洛镇丰平小学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总结
坛洛镇丰平村卢桐芸,女,出生于2009年12月7日,智力一级,现居住在丰平村孙茂坡,孩子不会说话,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不能自由行走,生活不能自理。目前属于我校二年级1班学生。卢俊权,男,出生于2000年10月22日,智力二级,现居住在丰平村花周坡,孩子不会说话,能走路,生活不能自理,目前属于我校六年级1班学生。这两位学生都不能到校接受系统教育。我校决定成立帮教小组,采取“送教上门”的形式,对两位残疾学生进行送教帮教。为了将“送教上门”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送教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送教上门”的规划制定、计划实施、监督执行等工作,对“送教上门”开展情况进行具体检查指导。详细了解残疾儿童身体、心理、残疾程度、家庭境况等,本着学校推荐、个人自愿的原则,经过层层甄选,最后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确定了责任心强、热爱学生、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教师组成志愿团队,他们上网查找资料,从各个渠道了解特殊儿童教育的相关知识,学习特教方法、积累特教经验。针对残疾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点,采用个性化家庭教育训练方式,计划实施每月1次的“一对一”、“二对一”“多对一”帮扶教学活动。经过帮扶小组精心的准备,在2017年3月14日组成两个帮扶小组开展送教活动,马雪琴、马雪萍和梁丽金三位老师到卢桐芸同学家中开展教育帮扶活动;卢福娥、黄珍艺、马佳桃三位老师到卢俊权家中开展送教帮扶活动,他们父母很高兴我们的到来,随即带我们来到,女儿的住处,我们送教老师热情的过去想跟她亲近,卢桐芸见到我们送教帮扶老师后,感觉受到惊吓,出现强烈的排斥反应,转身躲到母亲背后,后来经过父母的安抚,情绪缓和了一点,但是对于我们送教老师这些陌生人还是不太接受。卢俊权见到我们送教老师靠近后也是很惊恐、害怕,反应激烈,伸手过来抓老师们,有攻击性,根本不听送教老师讲什么话,拿出糖饼拿给他之后,情绪好了一点。但是还是不给我们送教帮扶老师靠近,送教帮扶成效不好。后来经过与两个孩子父母的沟通交流,了解到这两个孩子都是智力残疾,智力比较低下,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孩子从小就是这样,害怕陌生人靠近,易受惊吓,平时村里人也没人能够靠近他们;最后两个孩子的父母都跟我们送教老师说,孩子们也没有沟通交流的和接受学习辅导的能力,为了不打扰孩子的舒心平稳的生活环境,送教老师不需要再上门开展送教活动了,送教帮扶老师都表示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
第四篇:学校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xxx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相关要求,切实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施一人一案,保障所有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切实保障残疾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根据残疾儿童少年的实际情况,结合“送教上门”的工作要求,特制定xxx“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一、服务对象
(一)送教上门服务对象。xxx户籍或符合务工子女随迁政策,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或多重的残疾儿童少年。
(二)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确定:持有残疾证。
二、教学管理
(一)实施主体。县教体局整体规划送教上门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对送教上门的管理和指导。县特殊教育中心根据“就近原则”,原则上安排距离送教上门对象最近的学校,针对服务对象组成个性化的服务团队实施该项工作。
(二)送教人员。送教上门教师由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或随班就读教师和社会专业志愿者组成。
(三)教学原则。对送教上门的学生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实施个别化教育。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心理、生理缺陷的矫正、补偿。
(四)教学计划。送教学校为每一名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儿
童少年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
(五)教学实施。每学期为每一名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服务不少于10次,教学主要内容应包括学科知识、心理辅导、家长培训、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心理、生理缺陷的矫正、补偿等,确保送教上门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估考核应有利于其自信心的培养和提高,积极乐观面对生活,帮助残疾学生奠定生存基础---能自我生存;帮助残疾学生选择生活方式---能享受生活;帮助残疾学生提升生命高度---能呈现价值,从而提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幸福人生。
(七)教育管理。教师应在每次送教上门时填写《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情况反馈表》,填写《送教上门教师工作手册》,每次送教上门时接受家长满意度测评。学校每学期要形成送教上门工作总结,上报特殊教育中心,接受相应考核。
(八)学籍管理。接受送教上门的残疾儿童少年的学籍纳入所在送教学校进行管理。
(九)资料报送。各送教学校将相关资料及时报送县特教中心。
xxx小学校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工作计划(—
学)
根据《xxx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为落实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对象的确定。
1、对全县未入学少年儿童进行摸底调查。
以辖区学校为主体,以残联提供的残疾儿童少年数据为依据,入户调查残疾少年儿童的情况,收集基本信息,照片,视频等资料。
2、遵循“能进全进”的原则确定对象。
审阅入户调查的资料,遵循“能进全进”的原则,将部分通过支持能够进入特教学校和随班就读的学生纳入学校管理,将不能进入学校学习的残疾少年儿童确定为送教上门对象。
二、服务管理。(一)、信息收集和管理
责任学校将义务教育阶段送教上门对象纳入学籍管理,非义务段服务对象信息由责任学校建立档案进行管理。
(二)、队伍建立和管理
区域内的责任学校选派送教上门教师和服务人员组成送教上门团队,并对送教上门教师和服务人员开展培训
(三)、服务督导和评价
送教上门团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送教上门对象进行及时有
效的评估,使用多类评估信息做出多种教育决策,运用评估结果发现学生特殊需要,制定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并根据送教上门对象持续的学习进步调整教学。特殊教育中心每学期对学校送教上门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向县教体局反馈评价情况。
三、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施框架
(一)在县特殊教育学校选取一个典型个案,个案兼顾教育、康复、医疗、职业重建等教育需求,探究送教上门的策略,引领送教上门工作的开展。
(二)送教人员组成。送教上门教师由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或随班就读教师组成。各校根据实际也可以邀请社会专业志愿者参与。
(三)送教上门工作的保障
1、组织保障:各校要成立送教上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2、人员保障:各校要选择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优秀骨干教师承担送教上门工作,合理安排送教上门教师的工作和休息时间。
3、经费保障:各校按照残疾学生公用经费规定的使用范围将送教上门所需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等纳入安排。送教学校根据本学年的预算,足额安排工作经费、教材教辅及辅具等,保证送教上门工作切实开展。
第五篇:“送教下乡”受援学校工作总结_[推荐]
“送教下乡”受援学校工作总结
楼 子 营 小 学
2014.7
2014年受援学校工作总结
经河曲县教育局安排和组织,南园明德小学成为我校的友好结对学校。现就2014年的结对受援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规划有序。为了尽快缩小我校与城区学校办学水平的差距,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教育局 “结对帮扶”工作的布置安排,两校行政领导召开了 “结对帮扶工作会议”,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具体明确了工作职责:
1、每学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宣传 “结对帮扶”工作的相关精神。
2、负责与南园明德小学建立对口联系,组织协调每学期“结对帮扶”的相关事宜。
3、负责督促 “结对帮扶”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给予指导解决。
二、精心组织,周密实施。本次“送教下乡”工作,坚持做到“三有”,即有组织领导,有日程安排,有活动材料。活动初始,就进行整体规划,往后每天的工作日程安排均提前一天具体化,对做课、观课、议课时间、地点、科目、内容等进行规划,努力做到使整个活动有序、有效、有条不紊。
三、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一是领导互访,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教师互访,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讲座课为载体,来提高我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四、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活动结束,要求相关教师写受援心得,使经验理论化,理论实践化,课堂高效化。我校教师大多为新毕业生,虽受过高等教育,知识量丰富,有工作激情,但经验不足。这次“送教下乡”活动对我校新任教师必有很大的触动与收获,及时总结、实践,必会受益匪浅。
五、感受与启发:一是我们有了新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目标。二是受援学校的教师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乐于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三是处在困境中的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渲染。四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促进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六、存在问题和建议
城乡支教工作已开展了多年,他所带给农村教育应当是立足长远的发展,这一活动正在逐渐显露出它的价值。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个别学校对这一活动的长远目标没有做到整体、全面的把握,因而在落实、执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产生,从而在执行的各种环节上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对此,我们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上述问题:一是强化学校领导对支教工作的认识。引导教育各校领导树立教育整体发展、均衡发展的观念。二是建立、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各校中高级职称以及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开展支教工作;三是加快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和学科配套建设步伐,调查、掌握各校学科教师资源配置情况平均资源,合理调配、利用资源,为支教工作提供具体的规划目标。
总之,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举措,支援学校为薄弱学校带来了诸多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使支教学校和受援学校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为逐步改变我们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