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初任教师职业适应力及调查分析
小学初任教师职业适应力及调查分析
摘 要
在知识、信息飞速发展,文化、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肩负着保存、传承、创新文化的艰巨使命,为此,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教师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必须要面临现实的冲击、角色的转化、能力的累积,同时还要置身于骤然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繁重的工作之中,这对于刚入职的初任教师来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如何适应这一系列的变革对日后教师形成正确合理的角色认同、提升教育教学与综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以及保持工作满意度、留任率和职业持久性都会产生根本且深远的影响。为此,了解初任教师的职业适应性水平、探寻包括基本心理需求满足水平在内的各种因素对适应性的影响,从而帮助初任教师快速、有效地进行入职适应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很大意义。
本研究提出了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策略,以帮助初任教师顺利渡过职业生涯关键期,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为使研究结果更具有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研究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咸阳当地的若干所小学的初任教师,并通过调查结果总结出了小学初任教师普遍面临的职业困境,并对初任教师职业不适应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最后基于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增强小学初任教师适应力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小学初任教师;职业适应力;职业困境;对策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occupation adaptability
Abstract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information,culture,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e rapidlytoday,teachers shoulder the preservation,inheritance,innovation and cultural mission,therefore,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In the meantime,teachers must face the reality of the imp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ole,the ability of accumulation,but also in a complex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hard work,this is a daunting challenge for the newly recruited teachers for primary.How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a series of effective role identity,promote edu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work properly and keep working satisfaction, retention rate and occupation persistence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of fundamental and far-reaching future teachers.To this end,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the level of occupationadaptability for beginning teachers,including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level,understanding of adaptability,so as to help the novice teacher quickly,effectively andentry adaptation for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This study put forward thetheory and strategy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help novice
teacherssmoothly
through
the critical
period of occupation career, grow up to be a qualified teacher.In order to make the research results more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his
research mainly adopts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a number of local Xianyang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nd the results summed up theoccupation plight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generally
face, and not
suited
to
the novi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per,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bout how to enhance the resilience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Keywords:Primary school teachers;occupation occupation adaptability;
difficulties;Measures
目 录
一 引言..................................................................................................................5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5(1)选题背景......................................................................................5(2)选题意义......................................................................................6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6(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6(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7
(三)概念界定............................................................................................8(1)初任教师......................................................................................8(2)职业适应力................................................................................9 二 小学初任教师的调查分析及职业困境..................................................9
(一)关于初任教师的调查分析................................................................9
(二)小学初任教师困境........................................................................11 三 初任教师职业不适应的原因分析................................................................12
(一)师范教育理论脱离实践..................................................................12
(二)任职期间学习支持不够..................................................................12
(三)职业期待过于理想..........................................................................13 四.小学初任教师提升适应力的策略...............................................................13
(一)师资培养应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13
(二)构建积极的校园文化,开展相应的初任教师培训活动..............14
(三)教师群体应发挥同侪互助作用,促进初任教师尽快适应工作 14
(四)初任教师积极反思,努力自我成长............................................15 参考文献:..........................................................................................................15 附录......................................................................................................................16
一 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国家发展的原动力是教育,教育发展的原动力在教师[1]。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揭示了了教师工作的本质,指出教师队伍必须高度职业化:“老师应被视为一种专门的职业,老师必须在这种专门的职业要求下不断进步、被评估,才能具备职业专门的职业素养”。1996年,在日内外召开的世界教师大会中,有人指出“专业化是提高教师能力和地位的可行性战略”[2]。1998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 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教师的专业化问题被再一次强调。至此,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国际共识。
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新手,初任教师的专业性有待加强、具体的职业能力有很大上升空间,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进步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因此,初任教师的主要任务便是如何获得专业能力的进步渠道[3]。新课改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地,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初任教师也就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包括如何在教学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如何能更生动地授课?现有的专业素养能否能够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上述问题都需要初任教师逐一理解、体会,初任教师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才有可能成为推进新课改的重要力量。教师职业生涯的起点正是初任教师,初任教师也是教师生涯中最具可塑性的阶段,如果学校以及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为初任教师提供和谐协作的工作氛围,在必要时刻给他们提供必要的专业指导,帮助他们提升工作能力,就会使初任教师最快程度地进入教师的角色,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初任教师虽然已经获取了教师资格证,但是距离真正胜任教学教育工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他们由师范院校毕业踏入新的工作岗位,面临着许多新困难和新挑战。包括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全新的工作环境、不足的教学经验、较差的工作能力等等[4]。
(2)选题意义
小学初任教师属教师队伍中较为特殊的群体,作为教师,他们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都需要不断进步。开展此项研究,意在深入了解小学初任教师的现状、初任教师面临的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促进其专业发展的策略,最终促成初任教师向成熟教师的角色转变[5]。因此,本文深入研究了初任教师的发展结构、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以促进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提出相关见解。
现今的小学初任教师都是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他们毕业于全国范围内较好的师范院校,因而文化知识、理论知识都较为丰富。由于他们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因而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在教育教学中不会受传统教育框架的束缚,敢于提出自己想法,敢于实施自己的教育理念,但是其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并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所以在这一关键时期,如果能对初任教师提供正确的支持和帮助,如指派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初任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对于初任教师的职业成长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初任教师从学生转变为教师,往往会有很多不适应,面临非常多的现实问题,他们能否适应教育工作,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都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职业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美国教育学者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解读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纵向上可把教师专业发展看成为一个不间断的、包含职业生涯的终生过程,在横向上教师专业发展可看作一个复杂的、充满了不断学习的动态过程[6]。日本教育界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包括专业理念和专业道德、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还应有自主管理权[7]。此外,本国的教师专业发展机构应该革新:包括中小学校应兼备培养学生和教师的职能;设立教师职业培训机构。总的来看,发达国家的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要好于发展中国家,其中日本、德国、美国在教师专业发展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基于以上现状,美国、英国、日本对于教师职业的发展开展了一些列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终身的过程,初任教师刚入职所接受的培训和指导对于整个教师生涯来说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8]。早在1972年,英国有报告明确提出了教师培训的三个阶段,包括个人教育、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1999年,英国正式引入初任教师培训体系,该体系不仅要求初任教师完成入职培训的全部内容,而且在培训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接受指导教师的监督和评估,最后地方教育局根据指导教师的最终评估决定初任教师是否进入学校开展教学工作,英国的职前培训为初任教师起到了良好的职前过渡作用[9]。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也包含针对初任教师的培训阶段,在该阶段初任教师可以得到充分的职业锻炼,学校也可以初任教师在培训阶段的表现遴选出优秀的初任教师,使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产生良性循环[10]。德国的教师入职教育被称为“见习阶段”,在见习阶段,初任教师可以深入系统地学习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并通过试讲获得学生的反馈、评估[11]。印度的职前培训期长达两年,初任教师会在培训期经历课堂教学表现、教育态度和教学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只有在达到标准后才能被录用[12]。
(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者对于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如下看法:一是初任教师难以完成顺利的角色转换。初任教师的年龄往往是成人后不久,他们难以适应从学生到老师突然的角色转变[13]。二是理想与现实的反差[14]。三是在入职后要面对无法避免的社会压力和同行激烈的竞争[15]。此外,社会对教师都具有较高期望,有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会苛求初任教师,这会给初任教师带来恐惧感和不安全感[16]。四是教师进修学院培训存在问题:如培训内容不合理,难以满足初任教师的需求;培训方法单
一、侧重于单向集中式培训;培训效果不理想,难以符合初任教师的期望。、五是校本研修存在问题:如学校领导重视不够;研修方法过于倚重讲座、听评课,忽视其他方法的应用;研修内容不够全面,针对性不强;校本研修开始成为初任教师的负担[17]。
针对初任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认为应采取多层次的措施促进初任教师更好地适应教师角色[18],主要对策包括:(1)对初任教师予以特殊关注,提出具体指导。(2)密切关注初任教师教学现状。可通过视频案例的方式,从中发现问题,如组织教学、教态、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不足,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3)同伴互助与专业引领。对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应提供足够的有组织的支持,经由资深教师指导,专家协助,合作教学,学习小组等形式进行各种入职培训[19]。(4)师徒结对。师徒结对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培养模式。为优化师徒结对的效果,一是要坚持双向性与针对性结合;二是要强化培训,夯实导师带教能力;三是要体现层次性,注重发展性;四是强调初任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五是要注重形式创新,盘活导师队伍资源。(5)校园文化正向影响。校园文化往往会成为初任教师能否顺利完成过渡的重要因素,如果校园文化足够积极向上,初任教师可以受校园文化的影响,可以实现职业认同与自我激励,顺利完成过渡。(6)自我成长。初任教师自我成长的策略主要包括:始终将自己看作是学习者,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反思中提升能力,初任教师可以通过反思日记和教育叙事对自己的教学经历进行回味和反思,从而获得思想的升华;主动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增强职业归属感,建立合理的角色期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情绪,敢于直面问题、思索对策[20]。(7)个性化培训。一是避免给初任教师过大的压力;二是加强初任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三是尽量以非正式的形式给初任教师提供工作帮助;四是重视初任教师的常规训练;五是重点考察和培养初任教师管理班级的能力;六是尽量保证初任教师的个性职业发展。国内外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很多,不过以初任教师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并不多,本研究以小学初任教师实际面临的困境为出发点,积极探讨了适合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策略,也算对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微薄的研究贡献。
(三)概念界定
(1)初任教师
初任教师,也被称作新教师。根据国外学者的观点,初任教师已经完成了入职前的培训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包括实习阶段的培训,也包含教学实践的指导;初任教师多被授予临时证书,并已经被学校聘用;初任教师的责任与那些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所负有的责任种类和数量是相同的;同时,初任教师多指师范 8
类毕业生迈入工作岗位的第一年。国内学者认为,初任教师是指刚刚取得教师身份并将其作为主要职业的新入职教师,时间范围的界定与国外相较有所不同,是独立从事教学活动后的第 1-3 年。还有学者认为,初任教师一般指依据相关的教育法律和法规已经取得教师资格,但任教时间在三年或三年以内的教师。
依据已有的研究,本文中对初任教师的概念界定为:初任教师是指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并已经成功走上教学工作岗位,但专业发展处于初期阶段,任教时间在0-3年的教师。(2)职业适应力
职业适应力不仅代表一种面对职场的能力,同时也包含新入职人员面对职场的心理状态变化,职业适应力的核心词“适应”,从社会学层面来解读,适应指的是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就职业适应力而言,上述定义中的环境即为工作岗位的氛围和工作岗位对新入职者提出的能力要求,职业适应力包含三个方面:第一,个体,职业适应过程中的主体,即从业者;第二,环境,环境与从业者个体相互作用,既是从业者个体提出的自然和岗位的要求,也是从业者实现自己需要的来源,这其中也包括了人际关系;第三,改变,为职业适应力的核心环节,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从业者需要通过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二是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适应来影响环境,使环境为自己的职业成长更好地服务。
二 小学初任教师的调查分析及职业困境
(一)关于初任教师的调查分析
问卷法是本研究采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又称问卷调查法。为获得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详细信息,笔者根据研究目的和教师专业发展维度编制了《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见附录一),从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需求四方面展开调查,先后向咸阳市秦都区、渭城区共五所小学的全部初任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共31份,从中获得了大量的信息与数据,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近八成的初任教师选择教师作为职业是因为“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从这里能看出来大多数初任教师对于自己的职业定位有清晰的认识,都是带有较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踏上了教师工作的岗位;有73.2%的教师都表示对学生与教学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但是也有85.3%的初任教师表示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疑难时难以总结出问题所在。综合看待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初任教师都有较强的责任心,但是都会面临教学困难,而且亟待学校、指导教师的帮助。
除了调查问卷外,笔者还对一些初任教师进行了采访,从下面两段非常具有典型性的访谈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初任教师在工作时所面临的困境。
访谈一:
我已经失去了对这个班级的控制,这是我最不愿意面对却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当我教学的时候,我不能让学生把注意力转到我身上—我已经尝试了各种办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是不起任何作用。我会与很多学生的家长电话沟通,还主动学校领导定期来观察我的班级,但是改观真的有限。当学校领导在教室里的时候,学生们能安心听讲,但是一领导他离开,学生又会是老样子。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我想训斥这些学生!我想大声杭议!我恳求他们!除了跪下来求他们,我什么都做了。我真的很沮丧,很抑郁,我没法把心思放在教学上。我忙于去维持纪律。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访谈二:
我是一名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数学老师,在一次月底的数学单元测试中,我带的班级成绩非常不理想,这不仅让一向要强的我颜面尽失,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水平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十分着急的我取消了班级设在每周四下午的体育活动课,取而代之的是分析考试卷。结果当我拿着卷子走到班级门口时,意外地发现班级门窗都被紧锁,我试着推了推前门和后门,结果都被学生反锁了。班级内的同学有看书的,也有趴在桌子上睡觉的,还有交头接耳小声说话的......当我看到
班级里有几名平日里很淘气的男生笑着看我时,委屈的情绪一下涌至心头。没能进入班级,只能返回到办公室。我想不通,我这样上心地教导学生,希望他们都能有一个好成绩,但是最终却换来一顿“闭门羹”,真的是满腹委屈。
(二)小学初任教师困境
1.个人教学、管理经验不足
初任教师的备课往往会忽略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会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感到迷茫等等。综合来说,大部分初任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仅仅是备课,只重视教材的教学内容,却忽略了学生的因素;在教学手段方面,则呈现出教学手段单一的不足;另外,初任教师在课堂上不太会应对突发情况,难以掌控课堂节奏;还有的初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或流于表面。
2.难以融入校园文化
很多初任教师在进入小学工作后都会面临学校文化的融入问题。大多数初任教师所在的师范大学都是相对宽松、自由和融洽的校园文化,在步入工作岗位后,难以适应管理相对严格,管理相对规范的小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经常会有很多文体活动、晚会等娱乐内容,但是这些在小学校园中是鲜见的。
除了日常的文体活动外,校园文化还包括生活秩序、管理理念等方面。初任教师不仅要适应任职校园的文化环境,在工作时的价值观与处事方式也应与任职学校的精神内涵一致。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很多初任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并不一定都会在任职学校实习,这导致初任教师对于任职学校的了解来源于书本和他人描述,在初任教师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其心理适应状况往往欠佳,对任职学校的日常作息制度、课程安排特点以及工作环境都缺乏适应力。校园文化背景下的人际关系不仅包括初任教师与同事、学生的日常关系,还有与领导的人际互动与深层交往,而这,恰恰是初任教师普遍难以适应的。
3.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欠缺
教师的职业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而初任教师经常在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两方面的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出现问
题。人际关系是初任教师在入职初期所遇各种困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初任教师认为与家长的人际关系最难维护。大多数家长认为初任教师没有经验,对初任教师多有不宽容、抵触的情绪。因此很多初任教师在和学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遭遇各种挫折。一般来说,初任教师有效率地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并被家长所接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教师与学生关系的问题则是很多初任教师刚开始对待学生是用宽松、自由的教育方式。然而不久,初任教师就发现学生不把老师当回事,开始挑战教师的权威。有许多初任教师就转向严厉对待学生,这又导致了师生关系紧张生疏。因此初任教师往往迷茫于用何种方式对待学生。
三 初任教师职业不适应的原因分析
(一)师范教育理论脱离实践
目前,师范教育已成为大多数初任教师接受职前教育的主要形式,他们在师 范学校学习了较为系统、全面有关教育学方面的课程。除了教育学课程外,师范生还要学习心理学以及具体科目教学方法的相关课程,因此,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一般都掌握了一定的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某一门学科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但是在我国,师范教育是以大学为基地,基本上排除了中小学在教师培养中的实质作用。使学生在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后仍然难以胜任实际的教学工作,出现了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严重问题。
(二)任职期间学习支持不够
一般来说,初任教师都会受到任职学校的重视,尽管是刚刚入职,但很多初任教师都会马上担任班主任的职务,甚至有的初任教师除了担任班主任外,还要负责其他工作,比如少先队辅导员、代表学校参加讲课比赛等等。任职学校往往忽视了初任教师刚刚毕业,对任职学校、全新的教学环境还不适应,需要时间来调整的客观事实。大多数初任教师都缺少教学经验,缺乏能力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很多普通的教学活动可能要付出几倍于老教师的努力,因此初任教师其实很需要任职学校在过渡期间的帮助。而很多任职学校却对入职阶段在整个教师专业发展 12
过程中的地位认识不足,忽视了初任教师的特殊需要,不仅对新教师的指导缺乏针对性,而且对初任教师分派任务过重。困难的课堂任务和工作进度往往使初任教师压力过重,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计划和反思,从而导致初任教师焦虑和不安。
(三)职业期待过于理想
初任教师对教学、学生和工作环境经常会有不现实的期待和信念。类似信念多在大学读书期间形成,这些信念也让这些初任教师在工作前对教师工作充满了理想与憧憬。许多初任教师在大学期间就开始立志于投身基础教育,成为小学教育领域中勇于开拓创新的教师,他们带着工作的激情与美好的憧憬来到教学岗位上,但是在教学现实中遭遇的各种复杂的教育实践以及艰巨的工作任务往往让他们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抱负,甚至会产生挫败心里。部分初任教师还会因为教学物理环境与理想中的差距让他们对学校、自己的教师地位失望;学生的复杂化与多面化让他们出乎意料,学生的问题让他们措手不及;教学周期的长久与教学效果的缓慢让他们不断地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质疑自己的教学能力。职业期待与教学现实的巨大反差使他们面对种种困扰,而这些困扰导致初任教师产生焦虑、紧张、失落、迷茫、不安和沮丧等不良情绪,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工作的开展。
四.小学初任教师提升适应力的策略
(一)师资培养应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
从长远角度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应该被重新规划设计,尽管国内师范学校很注重对师范生从事相关专业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但更多还是侧重理性思考、学术培养。而且有很多师范院校过于学术,结果忽视了对师范学生的师范教育培养,导致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工作需要。因此,师范教育应既重学术也重师范教育,充分重视教师的职业培养,加强对师范生的各种职业训练,才能使师范生在走出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后平稳地度过过渡期。
(二)构建积极的校园文化,开展相应的初任教师培训活动
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的凝练,它虽然不会通过很多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里的每个教师和学生。初任教师作为学校集体中的新成员,积极的校园文化无疑会对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提供积极的影响。所以,积极的校园文化不仅包括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还应有合作进取的教学团队、积极深入的教研探讨。以上校园文化元素均能使初任教师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升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并学会与他人合作、提升从事教育工作的自我认同感和积极性。
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经验丰富的教师、专家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从初任教师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其所在学校就应为他们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支持团队,这个支持团队将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和保持对初任教师的密切关注,并且持续不断地为初任教师尽可能地提供帮助。支持团队的成员需要校长、副校长、本校的优秀教师、区内名师和学科教研员的共同参与。该指导团队的主要工作如下:定期了解初任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对初任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指导、为初任教师提供课堂分析报告、指导初任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指导初任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提供其他技术性信息与支持、对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做出阶段评价。团队的成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学校要求独立开展指导行动,也可有组织地对初任教师进行集中指导与帮助。
(三)教师群体应发挥同侪互助作用,促进初任教师尽快适应工作
初任教师在学校接触最多的群体,除了学生之外就是教师,所以,同时身份的教师群体对于初任教师从入职到适应全新教学环境、融入校园文化,到开展教学工作,都会产生正向积极的指导作用。教师群体不仅有指导教师,也包括其他教师。一方面,初任教师可以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学实践。指导教师也应主动地、积极地处理与初任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除了告知初任教师的一些基本规定外,还应提供大量机会让初任教师来听课,达到观摩教学的目的,此外指导教师也应经常去听初任教师的课,如此一来教学相长,初任教师能迅速提高课堂授课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在教学计划方面,指导教师应指导初任教师共同完成,规划好时间,尽可能地帮助初任教师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培养他们在教学方面的独立性。这样一来,初任教师面临的工作困境不仅得到了缓解,也使指导教师在指导初任教师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实现了共同进步。另外地,老教师应该基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尽可能地为初任教师提供教学帮助,增强初任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四)初任教师积极反思,努力自我成长
初任教师要想真正走出各种各样的工作困境,还是要靠自己。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初任教师凭着自己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克服了刚踏上教师岗位遭遇的种种困难。因此,如果每一个初任教师都能有坚定的信念和以及充足的自信,在积极地主动学习下不断地充实自身,认真备课,积极学习有经验教师的各种教学经验,主动与学生及其家长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那么初任教师都能较为平稳地度过职业过渡期。除了自身的不断努力外,初任教师还应在工作初期加强自我总结和反思能力,以老教师为榜样或参照物,无时不刻地总结和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不足,只有这样,初任教师才能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自身成长。
参考文献:
[1]单中惠.《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
[2]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五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6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 [4]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5 [5]芭芭拉·L.布洛克,玛丽琳·L.格雷蒂著.《校长如何指导新教师》[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0
[6]傅建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7]何齐宗,胡青,胡平凡.《高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12
[8]佐藤学.《学校的挑战
创建学习共同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9]李尉.《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4
[10]何雪峰.《初任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11]林润之《学会教学—论促进新教师成长的访问观察式学习法》[J]贺州学院学报,2009.12 [12]顾正刚,刘艳,薛祖华,戴琛.《基于视频案例的新教师成长模式研究》[J] 新课程研究,2011.12
[13]陈海凡.《初任教师的适应与思考》[J] 学科教育, 2003.4
[14] 冯家传.《优化“师徒结对”的实施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1
[15] 王忠玲,阮成武.《学校文化激励与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初任教师“存活”的三个维 度》[J]中国教育学刊.2007.11
[16] 张勇.《初任教师自我成长的挑战和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20期
[17] 傅红娟.《尝试个性化培训
促进新教师成长》[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8 [18] 陈婧婷.《小学初任教师入职适应的社会支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19]蒋苏勤.《初任教师工作困扰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张素玲.《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与策略》[J]辽宁教育研究,2003.8
[21] 刘新华.《探析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范式和实践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
附录
附录1
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为了解您的专业发展现状与需求,更好地为您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促进您的专业成长,特设计本问卷。问卷所得资料严格保密,并将成为我本人开 展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重要依据,因此特别希望得到您的真实回答。对于您 的理解和支持,我本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1、您的工作时间属于下面哪个范畴:
A 0-1 年
B 1-2 年
C 2-4 年
2、您目前的最高学历是:
A
本科
B 硕士及以上
C 其他
3、您的毕业学校是
所学专业是
4、您是否担任班主任工作?
A
是
B 否
5、您任教的学科是:
A 语文
B 数学
C 英语
D 音乐
E 美术
F 体育
G 科学
H 信息技术
I
品生或品社
J 写字
6、您开设公开课的情况是:
A 开设过(□市级
□区级
□校级
□年级组)
B 未开设过
7、您选择教师这一职业主要是因为:
A 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
B 教师社会地位较高
C 教师福利待遇好
D 就读师范专业,迫于无奈
8、您对待教育教学工作:
A 责任心很强
B 有较强的责任心
C 一般
D 缺乏责任心
9、您喜爱您的学生吗?
A 很喜欢
B 比较喜欢
C 一般
D 不怎么喜欢
10、在教育工作中,您是否能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A 总是能
B 有时能
C 不能
11、您认为自己的专业发展:
A 很重要
B 比较重要
C 一般重要
D 不重要
12、您觉得您现有的教学经验丰富吗?
A 很丰富
B 比较丰富
C 还可以
D 不丰富
13、在教学工作中,您觉得您最欠缺的是哪方面知识?
A 教育教学理论
B 学科知识
C 相关学科知识
D 教学经验
E 教育学知识
F 心理学知识
G
教学法知识
14、在课堂教学中,您能不能以简洁准确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
A 完全能
B 有时能
C 不太能
D
不能
15、在课堂教学中,您是否能与您的学生有效互动与交流?
A 完全能
B 有时能
C
不太能
D 不能
16、当您在教学中遇到疑难问题时,您能不能通过行动研究等方式找出问题的答案或是整理出相关的研究成果?
A 总是能
B 有时能
C 不太能
附录2
小学初任教师访谈提纲
访谈时间: 地点: 被访者信息:
姓名:年龄:性别: 工作单位:
学历:职称:工作年限: 参加工作的年限: 任职年级:访谈问题:
1.能介绍一下您所在学校学科组的情况吗?
D 不能
教授科目:
2.教学生涯中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3.在教学过程中,您和学生的关系如何? 4.谈谈教学过程中的苦与乐。5.您经常家访吗?
6.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您和学生家长的关系怎样?
7.每位教师都会有一些难忘的经历,您能分享一下您的故事吗? 8.在当教师的过程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哪些人?哪些事?
第二篇:教师职业分析
教师职业分析
涂浩
作业选题:分析一种职业,介绍它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人格特质。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
教师职业是伴随着学校的产生而产生的。原始社会早期是原始部落的首领或有生产经验的人承担了教师的职责,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也有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春秋时,孔丘创办私学,这样在中国和世界上第一次正式出现了教师职业。二.教师职业的发展
古代教师:官学贡献较大,私学也功不可没。近代的教师职业:制度化
现代的教师职业: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价值观的冲突中寻找着自身的出路 三.教师职业的特点
教师职业具有专业性。教师职业具有多角色性。教师职业具有复杂性。教师职业具有创造性。教师职业具有示范性。教师职业具有长期性. 四.新时代教师职业的知识,技能认识
欧美人士认为,未来教师角色应具有人文特质,要指导学生过智慧型生活
1、由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思想上的转变和教学方法上的转变。从文化知识传授者的传统角色中解脱出来。教学方法由灌输转变为启发构建。
2、由课程计划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的缔造者
• 教师要自觉研究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理论的发展趋势,优化自身的课程理论素养。
教师在充分解读教科书的基础上,有责任对已审定使用的教科书进行适当的“裁剪”,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
• 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任务,主动、有效地参与课程的研制。• 在课程评价阶段,教师要担负起课程评价的职责,明确计划是否满足了课程目标的要求,弄清计划是否是正确的、确切的、可行的,是否满足了学习者的需要等等。
3、由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威转变为师生关系的协调者、合作者
• 树立新的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相互信任的新型平等、民主、合作关系。• 教师应具备与学生沟通、交往的能力。
• 反思能力,反思有助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4、教师即终身学习之学习者
• 终身学习是指人的一生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活动来求得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变化,不断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社会经验和从业能力的过程。在教育领域,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要求教师必须重新树立新的学习观,即终身学习的学习观,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新的变化。五.教师的人格特质
1.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素质
2.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职业认识、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3.良好的职业道德态度。教师对职业规则的信奉和职业规范的遵守是教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
4.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是教师从教的基本素质。
适宜的职业道德行为。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用适宜的职业道德行为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威信和地位,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宽厚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是教师实施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保证。•
5教育能力素质
•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
• 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师的语言应当清楚明白、准确生动,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 信息获得能力。获取、加工、处理和运用信息是现代教师的基本功。• 组织管理能力。教师要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恰当的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 教育科研能力。时代呼唤科研型教师。
六.教师资格条件(所需知识,技能)
1、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2、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
(1)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必须具备幼儿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必须具备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是否属于师范教育教育专业应根据省教育行政部门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省教育行政部门验印的毕业证书来确定),其他中专毕业学历应视为不合格学历。
(2)申请认.定初中、初等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
(3)申请认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含中专、职业中专、职高、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等,下同)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
(4)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且应具有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其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5)申请认定高校教师资格,应具备研究生或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3、教育教学能力条件:
(1)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解决教学和学生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课程实施、实现教学目的、掌握课程内容、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资源等能力和使用普通话提问、板书和讲解的技巧。
(2)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3)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知识要求:非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的人员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必须要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国家承认学历的师范院校补修教育学、心理学,并取得相应的单科结业证书。已在高等学校、师范院校或者通过国家自学考试等途径,学习了相应层次的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并取得单科结业证书者,可免修。
4、身体条件:应当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二职业认识
1、行业分析:教育事业在国家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状态是积极向上的,可以说是属于永远的“朝阳产业”,而且随着国家的强大,教育投资肯定加大,人才需求量更大,这就更需要优秀的教师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2、职业分析:教师这个职业工作环境单纯,且假期较多工作轻松,但对教师本身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社会地位和待遇都相对较好。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师人数已经饱和,可提供的工作岗位较少,且对应聘者要求越来越高。
第三篇:教师职业前景调查
教师职业前景社会调查报告教师职业前景社会调查报告
古语有云:志不定,天下无可成之事。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每个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我们制定了明确的调查,我们才会有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才能时刻检验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才能为自己谋得精彩人生!职业兴趣:我的职业兴趣是当一名教师,理想的职业岗位是大学英语老师。我希望自己简化来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而教师无疑是最佳选择,我现在是一个英语专业大二的在读本科生,想考本专业研究生。
我相信通过大学四年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英语专业方面,我的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我已经考过了普通话,走出了一小步。
经过调查,教育事业在国家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状态是积极向上的,可以说是属于永远的“朝阳产业”,我选择教育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也是考虑到了它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的。教师这个职业工作环境单纯,对教师本身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社会地位和待遇都相对较好。唯一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师人数已经饱和,可提供的工作岗位较少,这就要求应聘者必须具备更为突出的条件。
企业分析:学校,尤其是高校,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学术气息,易于形成良好的心态,而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普遍较高,可以自己的修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调查得来的数据主要有以下:调查中有41.1%的人认为教师供过于求,有31.6%的人认为供求平衡,还有27.3%的人认为供不应求。考虑地区差异(偏远地区急缺教师)教师目前基本供求平衡。
调查中我了解了一些必要的法律法规,职业价师资格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2、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
(1)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必须具备幼儿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必须具备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是否属于师范教育教育专业应根据省教育行政部门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省教育行政部门验印的毕业证书来确定),其他中专毕业学历应视为不合格学历。
(2)申请认.定初中、初等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
(3)申请认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含中专、职业中专、职高、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等,下同)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
(4)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且应具有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其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5)申请认定高校教师资格,应具备研究生或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3、教育教学能力条件:
(1)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解决教学和学生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课程实施、实现教学目的、掌握
课程内容、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资源等能力和使用普通话提问、板书和讲解的技巧。
(2)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3)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知识要求:非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的人员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必须要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国家承认学历的师范院校补修教育学、心理学,并取得相应的单科结业证书。
已在高等学校、师范院校或者通过国家自学考试等途径,学习了相应层次的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并取得单科结业证书者,可免修。
4、身体条件:应当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我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最重要的一点是喜欢并可以胜任这份工作,我认为教师是一个比较适合我的工作,工作环境相对单纯。同时,可能是当了太多年学生的缘故,我特别喜欢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我认为处在一群求学的学生当中,可以保持一种进取的心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有时间,有能力,也有优势进一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我所就读的学校不是特别著名,在社会上竞争能力相对较弱,这也是我决定考研究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作为一所远程开放教育大学,它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网络资源,一个极其宽广的平台。学校在硬、软件设备上都为我们创造了优厚的条件。但是在实践经验方面,学校提供的机会不是太多,导致我们不能迅速适应社会。所以自己的事毕躬行尤为重要!
再补充几点,很多人都认为教师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是从现在的社会现状看来,一个好的教师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非常可惜的。身体毕竟是革命的本钱。还有目前教师的工资并不高,导致很多教师不得不偷偷的开补习班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只一点科学的来说是非常好不利于下一代成长的,但是我相信不久之后肯定会有改善的。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普遍出现找工作难的问题。应对这一问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加强专业技能修养,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四篇:教师职业发展情况调查
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调查和分析
洞口县黄桥镇中心校 张琼
(参评科目:教学理论及综合)
当下社会面临着急剧的变化,信息的高效传输和汇集造就了一个知识爆炸化累积发展的时代。在这个人类社会面临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难以想象,如果教师在这个时代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眼光狭隘,他们的学识素养怎么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他们的学生又怎能赶上社会的发展脚步。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当下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决策部门的重视。在当代教育改革实践中,教师的工作职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性质。没有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专业上的成长,教师的历史使命便无法完成。教师的发展是历史进步使然,是信息时代的教育改革使然。
针对这种教育发展趋势,我就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做了一次调查。通过这次调查,我希望发现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特点。调研工作采取座谈、征求意见、访谈等形式进行。发出调研表格共625张,收回有效表格608张。调研的教师对象主要包括洞口县黄桥镇中心校,洞口县石江镇中心校,洞口县杨林乡中心校。之所以选择这三个中心校,是因为三个中心校在洞口县有样本意义。石江中心校
是洞口县教学质量最好地区之一,曾在多年的教学质量检测中排列第一;杨林乡是洞口县的山区独立乡,教学设施,人员配备等相对石江镇落后很多;黄桥镇是近年发展比较快的乡镇,教师缺口很大。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三个中心校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1.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分析 :
(1)年龄结构:教职工总数1033人,专任教师982人,35周岁以下372人,35—45周岁 330人,45周岁以上的 331。(2)教龄结构:3年以下的122人,3—5年的210人,6—10年的240人,十一年以上的461人。(3)性别结构:男教师440人,女教师593人。(4)学历结构:本科及以上的706人。(5)职称结构:高级教师23人,占2%,中级职称736人,占71%,初级职称的104人,占10%,见习期教师12人,占1%。(6)骨干教师结构与学科分布:三个中心校中,黄桥中心校,石江中心校在近年各层次教学骨干教师的评选中,上选人数居同类学校前茅。县教坛新秀6名,县名校长1名、县名班主任3名,市级骨干教师7名,各个学科都有一名以上骨干教师。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机分析a.为了评职称。调研教师中,占比76%的教师选取了该项;在35岁以上教师中,有87%的教师认为专业发展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晋职;在35岁以下的教师中,有31%的教
师选取了该项;b.应对考核。现在教育部门推行了教师培训学分登记计划,许多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感到了一些压力,所以该项有92%的教师选取;c.实现个人价值。在35岁以下教师中,有86%的教师选取了该项,但在35岁以上的教师群体中,仅有26%的教师认为专业发展能够实现个人价值。(2)教师专业成长途径分析a.自学。教师专业发展中,有86%的教师是通过自学实现的。b.外出培训。有近96%的教师认为,外出培训对提升个人专业发展有着明显的帮助。c.校本培训。在该项中,教师对校本培训评价不高,只有46%的教师认为校本培训促进了个人发展。(3)专业发展情况分析。在35岁以上的教师群体中,居然有42%的教师在3年内没有进行任何培训,自认为自己的专业素养没有任何进步。让人忧虑的是,这个群体中有86%的人认为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不大”,仅有不到3%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很快”。35岁以下教师群体中,情况要好一点,但也有36%的教师认为3年里专业素养“提升不大”。
三、调研分析和总结。
通过此次调研,发现了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一些问题和特点,主要体现如下:
1、教师的专业情操弱化、专业信念淡漠。由于社会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在应试教育的效应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教师地位事实上的偏低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自己所从事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丧失了光荣感、自豪感和事业心.责任感和义务感也相应降低。
在对新进教师的谈话、走访调查中,想当多的教师不认为当教师是很光荣的。其实,从历年的教师招聘就可以看出,很少有男生愿意从事教师行业,原因就在教师的职业发展不大,“一辈子就只能是个老师”是很多男生不愿选择教师的重要原因。在黄桥镇中心校招进的特岗教师中,三年招进的72人中,仅有15人为男生,而且三年的男生比例是逐年下降的,在2012年新招教师中,32位特岗教师没有一个是男生。而在35岁以上教师群体中,有高达35%的教师“厌倦工作”,有75%的教师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用处很少”,有30%的教师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没必要”。在和教师的谈话中,大部分老教师在承认教师专业发展对教育教学有用的同时,也直言教育教学素养的发不发展一样教书。“教师专业发展再怎么提高还是一个老师”是很多老教师的看法。在这种看法影响下,教师大都不注重教育观念或教育理念的构建。对教育教学没有或很少提出过自己的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观点与看法.对诸多的教育教学观念或理念随波逐流,即不作自我选择,也不追寻教育发展潮流。围绕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部分教师缺乏摒弃传统观念中与新课程精神不相符的东西的意识和勇气.很少有人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重新构建自己的专业信念体系。
2、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欠缺,不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长期的应试教育,以成绩主导一切的评价方法,使教师脱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从而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相当一部分教师专业责任感不强.“自我更新”的意识淡薄。一是原理规则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没有得到及时的调整与更新;在35岁以上教师群体中,有42%的教师3年来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没有任何动作;二是不善于或不主动积极地积累大量的专业案例知识和可供借鉴、反思的实践案例;三是策略性知识欠缺。即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不能够灵活运用原理规则.不能高效地整合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四是作为一名专业的学科教师.不具备相当水平的当代科学和人文基本知识。新课程倡导综合实践活动。这必然要求教师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新课程强调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因此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也很有必要。
经过此次调研可以看出,教师专业发展建设方面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教师专业发展的迟滞不前,不仅仅在于教师本身的原因。造成这种局面的客观原因很多,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不认同,教师收入相对不高都让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评价很低。教育主管部门缺乏提升教师荣誉感的手段和方式,同时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都削弱了教师追求专业发展的愿望。就教师本身来说,不能深刻认识教师职业的重大价值,追寻浮躁社会的浮躁心态,不会也不愿埋头教育教学实践,从中感受单纯的幸福和满足。这让部分教师永远也成不了最幸福的人!这让教师在使自己怨天尤人的同时也让教育的前程变得暗淡。
第五篇:教师职业特点分析
教师职业特点分析
1.工作任务的全面性和艰巨性。教师的劳动不只是“单一”地传授知识,而是要从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出发,培养人的目的出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不仅教书,而且要育人,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将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科教学的知识,以一种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且要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学生的特点以及发展规律,了解不断发展的社会对人的不断发展的要求,并把它贯彻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这就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全面性和艰巨性。教师的工作包括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科研工作等。教师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必须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和其他相关的举措知识及其最新发展动态,了解学生的特点,钻研和革新教学方法。
2.工作方式的个体性和独立性。教师也要集体备课、相互学习,但其目的也是要使个人工作任务完成得更好,它不能代替教师个人的独立工作。学校的各科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一个个教师的个人工作来独立完成的,每个教师的工作方式都各有其特点。教师虽然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工作任务和教学内容,但是每个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教师自己的自我要求,自我监督和创造性。教师的工作主要是脑力劳动,包括精神财富的占有和输出,这些都是由教师本人来完成的,带有明显的个体特点和独立性。
3.工作对象的主体性、多样性和发展性。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群体,每个学生都是有主体意识的个体,每个学生在身体、心理、智力水平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学生可能获得的发展需要和发展潜力都有所不同,每个学生可能获得的发展也会不同。教师的工作必须针对这些不同有的放矢。教师的工作对象既不是没有生命的自然材料,也不是一般的有生命的动物而是一群有思想、意志、情感和性格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之间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别,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而且正处于多变化的阶段,又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有主体存在,并要求得到别人承认的强烈愿望。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只有于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的活力配合默契时,才能真正实现其教育目的;另一方面,不仅要以其思想、知识和人格作用于教师,即所谓:“教学相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随时了解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注意随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做到因材施教,因时施教。
4.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教师的工作过程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是一个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不断转化、渐进的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的教育活动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一个学生从入学校到接受教育到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要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所以,教师的工作周期比较长。另外,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要把一定的科学知识教给学生,并且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品格,而且要排除多种因素的干扰,需要经历一个极其复杂多变的过程,同时社会在不断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社会对人的要求在不断变化,作为受教育的学生也在不断变化,这一切决定了教师工作过程的复杂性。
5.工作价值的迟效性和间接性。教师的工作价值就是学生的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这不像直接地创造物质财富的工作那样可以立竿见影。教师工作的价值最终转化为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但这种转化不能立刻显现出来,也不能直接显现出来。在学生未走向社会服务之前,教师工作的价值处在一种潜在状态,只有当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时,教师的价值才会显现出来,而且是通过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间接地表现出来的。
6.工作成果的集成性和社会性。教师工作的成果是指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方位的发展。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不同教师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的结果,而且都需要在班级集体中形成。教师工作成果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工作成果的要求是由社会决定的;教师的工作成果的出发点总是引导学生服务社会;教师工作成果的优劣最终取决于学生在社会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