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摭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管理方式的变革
摭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管理方式的变革
——以“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一课为例
张树虎(江苏省宿豫中学
江苏宿迁
223800)
【摘 要】本文对“控制与服从”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管理方式案例进行分析,并对“交流与沟通”为特征的和谐课堂进行探讨,以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课堂教学 课堂管理 生物教学
课堂教学管理方式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仅可以维持良好课堂教学秩序,约束控制有碍学习的“违纪行为”,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是一堂市级高中生物研讨课(《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苏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课后研讨摘录:①课堂提问:这堂课回答问题共38次,共16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其中只有1个问题是一位同学回答,其余问题都是2个以上同学回答。多位同学回答同一问题时的答案雷同,学生无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有2位同学每次问题出来后都积极举手,但是教师从未提过一次。②教学节奏:在一节课前32分钟掌握比较合理,第33分钟教学“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学生几乎没有思考讨论时间,教师谈得头头是道,自问自答一气呵成完成教学任务,可是学生听得云雾缭绕。③“想象实验”的设计: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当出现两位同学回答与“教参”答案相比较远时,教师立即终止学生的回答。„„ 现象归因
1.1 教师为完成当堂任务,控制教学进度
新教材容量大,尤其本节教学内容作为科学史方面的教学内容,教材中提供的文本资料有限,学生在很多知识点无“前概念”,因而教学难度大。因此,教学时一般予以补充相关的素材,比如教学“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距离下课有12分钟,教师采取直接教学教材内容,学生一脸茫然。该教师沿用教参或老教材教学进度,总认为上课是为完成既定教学计划赶进度(本课的教学任务:“肺炎双球菌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顾不上关照学生学习情况。这种做法在江苏不少学校常见,由于江苏采取的高考模式,学生对生物学科极其不重视(学生在高二选课,生物是可选可不选的学科)。大部分学生只是在高二第二学期3月份参加全省学业水平测试,各校在排课时一周2节,导致高
一、高二课时不足,因而教师只好赶进度。这样容易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其实这又是在无端的耗费课时。这种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赶进度的课,当然顾不上关注和照顾学生。
1.2 教师为完成教学预设,控制学生“出错”
曾经在教师中做过这样一个调查:“课堂上,尤其是在公开课中,你最怕出现什么状况?”结果有93%的教师回答惊人的相似:“怕学生‘打横炮’,怕难以回答学生的问题。”正如上述这位教师在课堂上尽管看到有两位学生早早地、高高地举起了手,可教师就是不请他发言,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他”发言常常会“打横炮”[1]。还有的教师上课时遇到学生出错时,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不悦,迅速采取否定的处理方式,学生纠结着这份“丢面子”,接下来的课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此后,为了不再体验那种难以承受的尴尬和羞愧,就会想法设法去找教学参考书,并将上面的答案抄下来,因为老师问的问题很多与教学参考书是一样的。有的教师总是希望教学能一次性完美地完成认识过程,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为了避免“出错”,教师惯常的做法是在课堂教学前进行精细的“磨课”,将教学的内容、过程精细化、程序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严密的推导、详细的讲解以及不惜“越位”的提示或暗示,使得教学活动按照预设的轨道按部就班运行。学生则被要求顺着教师搭设的台阶拾级而上,不能脱离预定的“轨道”,以使教学活动变得简捷而顺畅[2]。
1.3 教师课前准备过程中,忽略学情差异
学情是指学习者在某一单位时间内或某一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它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诸多要素。因此,课前教师要细致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掌握班级基本状况,整体基础水平,学生个性特征、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接受能力,充分掌握学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学习的主体,学习主体的多元化就决定了学情的多样性。而学情的多样性就是个体差异存在的根本原因,忽视学情就会忽视个体差异。行动策略
上述课堂管理方式以“控制与服从”为特征,容易造成一种“对抗型”的课堂气氛。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创造力被扼杀。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管理方式是以“交流与沟通”为特征的和谐课堂,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探究态势。
2.1 师生认同感是高中生物和谐课堂教学管理的基础
新的教学观认为,课堂是一种积极地师生交往过程。高中生物作为“小科”,有以下诸多原因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江苏大多数高中生仅仅将其作为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其次,在目前高中极具扩招情况下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等素质普遍下降;第三,高校扩招后带来新教师的综合素质在下降。„„
基于以上因素,如何打造和谐课堂?如何让学生以积极状态投入生物学习中?这是摆在高中生物教师面前及其迫切的、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进行交流与合作。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工具之一,教师最需具有的思想是如何时自己变成学生最欢迎、使用最顺手的工具。教师需要考虑的是对学生个人发展的影响,而不能仅停留在关注某种教学管理方式对于数字化成绩的消极影响。借用笛卡尔的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师思故师在,不思则不在。教师一思考,上述“现象归因”还能存在吗?
和谐课堂追求在课堂管理观念上确立“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作为课堂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尺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只有相互认同、密切配合,增强彼此认同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管理内容上要多关注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获。从而营造出人性化的课堂心理氛围,重视班级社会、心理和生理环境建设,努力创建在情感上互相支持、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的课堂微观生态环境[3];在管理形式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在课堂上应该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厚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做到“四多”即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呵护;在方法上做到“四多、四少”即优点多表扬几次,缺点少批评几次,上课发言多叫几
次,课下少留几次,作业多批几次,“×”号少打几次,谈心多做几次,家长少请几次。
2.2 依据课堂错误资源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孔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也有类似的观点:“每个学生都难免犯错误,甚至就像最伟大的思想家也不例外。”即便是“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的教师不可能完美无错,又怎能奢望发展中的学生不出错呢?其实每位从事教学工作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会:错误,是课堂教学的本真体现,是课堂教学的资源。
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某种尝试,是他们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暴露。教师必须在宽容、接纳学生错误的同时,做到“究错”而“纠”,把握动态生成。例如,上述例子中教师要求学生对“格里菲斯的第四组实验”中遗传物质是什么提出猜想。一学生回答的是染色体。此时教师对于学生的答案不予任何回应,显然对于这个答案教师很不满意。因为学生的答案远离预设运行的轨道,这是静态的封闭的课堂管理,是以“教”为中心的格局。其实,这种错误是课堂资源,教师课前在预设中如能研究学生可能的答案,课堂上才能有效把握。这就是现代教学观强调的课堂管理由调控“教情”转向调控“学情”,用教师的教来引导、帮助、校正学生的学。教师要依据课堂实际随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师可依据学生课堂上出现的错误,研究错误的性质及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促使学生改正错误并从中获得启迪。例如,上述学生回答错误后,教师可借题发挥复习细菌的成分、结构,并将问题抛给学生:如果你是当时的科学家,你还有哪些猜想?此时正是发挥学生想象力的绝佳时机,让他们在课堂上讨论。在众多答案中,哪一个正确?或者都正确吗?现在我们能想到的这些,当时格里菲斯想到没有?为何格里菲斯只得出了一个结论?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讨论气氛一下子又热闹起来[4]。另外,预设问题的思维含量较大,也难以催生预期的课堂生成,容易引发学生出错。例如,在教学“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教师设计的问题是:理解教材中两组实验现象为什么不同?放射物集中的部位不同为什么不同?这样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思维范围,造成学生学习迷茫,甚至导致学生因难以生成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因而课堂教学必须及时作出调整。课堂教学进度要符合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校情、学情,具体可行,不得盲目追求教学进度。真正做到讲学生之所难,解学生之所疑,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建构主
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是知识的不断构建和累积,又是经验的不断拓展和提升。所以在探究新的问题时,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创设前科学概念情境,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例如,补充噬菌体的基础知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实验中的搅拌与离心的目的等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的问题则符合学情基础,利于促进学生动态生成。
2.3 课堂教学注重教学对象个别化,关注和照顾个体差异
主要表现为教师从关注学生个别差异以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立场出发,在备课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备课,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和方式,激发和促进他们学习。在教学设计时采取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分为基础差、中等生、优生等三个层次,为不同学生设计和筛选不同的训练题;在课堂教学中将每个学生当作具有独特生命价值的个体来看待,区分学生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发展。例如,在课堂上围绕某一难题,给学生探讨不同答案留有空间,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说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在课堂上留意学生的不同表现,对这些表现进行原因探寻并给出不同的教学安排;在课堂上允许并鼓励学生坦陈己见,等等。这就是实施个别化教学。
2.4 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追求“动起来”的高效课堂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尽管课改的号角吹响了十几年,但当今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依然是教师唱独角戏,更为可怕的是接受新课改教育的学生依然如此。要么是一讲到底,要么是一问到底,要么一读到底,要么一写到底,要么是讨论到底,根本起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实效,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或者根本就没有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表现为少数人(尖子)动,多数人不动;教师动,学生不动;形式上动,本质上(大脑)不动;毫无秩序的乱动。有的时候老师讲得很精彩,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但整节课下来,老师是表演者,学生是听众,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和合作。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依赖性,等着老师讲而不愿独立思考,丧失学习的主动性。
鉴于当下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只有推行新的教学模式才能逐步改变这种课堂低效的现状,必须改变这种让人窒息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动起来”。经过多年的实践,“三动一测”课堂模式比较利于突破目前课堂教学状况。
“三动一测”指“问题驱动、小组互动、师生联动、检测调控”课堂四个环节。“问题驱动”中的“问题”指的是课本(教材)中的知识点,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驱动”指用动力推动、带动、发动。问题驱动是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习欲望,引发深入思考,驱动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也就是用系列问题引领学生自学,驱动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小组互动”是指组内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相互评价,组际间相互竞争,理解识记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发现新的问题或疑问,并能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师生联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时空内,通过师生共同研讨、探究,对重点概念、学生疑难问题和典型例题进行剖析等交互作用和影响,求得课堂生成问题的最佳方案。“检测调控”是指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达成情况,实现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动一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预设的问题和课堂生成的问题驱动下,促进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求得问题的初步解决并生发疑问;通过学习小组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更进一步认识,对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再通过组际间、师生间共同探究、研讨来求得问题的真正解决,通过对重点知识、典型例题的剖析,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最后通过练习与检测,促进学生实现能力的提升。
该模式四个环节不是孤立的四个部分,而是相互交融、相互关联的有机体,它们的关系是:“问题驱动”是前提,问题(学生生发问题、教师整合问题、课堂解决问题、生成新的问题)是主线,是贯穿各教学环节推动教学深入发展的显性要素;小组互动、师生联动是课堂“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动态生成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重要环节,是四个环节的核心;检测调控是促成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最终体现,是课堂教学的归宿。
【参考文献】
[1]陆敏刚.动态生成性生物课堂教学意识摭谈[J].中学生物教学.2009(8):16—18 [2]李允.教学错误资源:理性认识与有效开发[J].中国教育学刊.2011(4):40—42 [3]孙秀鸿.中外基础教育课堂管理方式比较研究[J].科技信息.2009(19):111—112 [4]许东升.渗入科学猜想 提高思维能力[J].中学生物教学.2011(7):14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一五”课题《高中生物新教材文本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批准号:D/2009/02/176),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二五”重点课题《“三动一测”高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批准号:B-b/2011/02/18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张树虎(1970—),男,中学高级,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材开发与教学研究。
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市名教师、市生物学科教学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区首席教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劳动模范、十优园丁。近3年来发表在教育类省级以上刊物的论文32篇,其中发表在中文核心刊物、中文社科核心期刊的论文11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全文转载2篇(《“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节内容的教学处理》一文,2011年7期,原文发表于2011年3期《中小学教学研究》;《高中生物新教材“问题探讨”栏目应用策略》一文,2012年4期,原文发表于2011年11期《生物学通报》)。
作 者:zhangshuhu 工作单位:江苏省宿豫中学
通讯地址: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
邮政编码:223800
联系电话:***
E-mail:zg8061@126.com
第二篇:摭谈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摭谈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观、教学观与评价观,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课堂教学要营造一种崇尚真知、探寻真理的氛围,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为人师表,和谐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的作用,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是一个良好学生的真正体现,学生只有在老师给予的宽松、愉悦的环境下,才能健康地茁壮成长。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并且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将期望传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尤其在处理学生问题上,要善于巧妙地用一句俏皮话、一个小小的玩笑话、一个对学生善意的揶揄、一次轻轻地抚摸,这样使紧张的空气得到缓和,使学生能直抒胸臆,感受不到压力,既有助于问题的处理,又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信任和尊重。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有了这样的能力,课堂教学何尝不会有效呢?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精神的首要条件。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二、调整课堂结构、丰富教材内容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内认为:“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这是最好不过的动机。”以学习材料作为刺激的“诱因”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这种动机的产生,它的选择和设计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在选择和设计课堂内容时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而一堂课中教材的合理运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如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所长,突破难点进行教学。在大纲中,学生对耐力跑教材不感兴趣,也是最难教的内容,学生一听上课内容是耐力跑就害怕,不愿跑。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将跳绳作为发展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的重要手段,再与耐力跑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中长跑的技术,克服了“厌跑”心理,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奔跑兴趣。根据教材特点适当安排活动性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所学的技术。如在弯道跑技术教学时,单纯叫学生做50m弯道跑,学生兴趣不大,而结合圆周接力跑游戏。这样不仅运用了弯道跑技术,发展了速度素质,也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授课要循序渐进,引导到位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快乐教学为宗旨,时刻都在想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把快乐带入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学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都有所得,有所发展,有所提高。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从有利于学生的“乐学”、“乐练”为出发点,力争人人爱体育运动,人人爱上体育课,达到学生“会学”的目的。
如:在田径教材中跑的内容教学时,跑这一项目是枯燥的、单一的,且易疲劳,学生积极性不高,练习不认真。针对这一项目的特点,我就采用各种游戏跑、接力跑、越野跑、障碍跑、合作跑等练习,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当然在跑的练习中也不要千篇一律地重复某种方式、手段,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练习提出不犯规为胜,第二次练习提出既不犯规又跑得快为胜,第三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调动学生。所以,教学方法的改进有利于学生的“乐学”、“乐练”,有利于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四、重视过程激励,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应给学生多一点激励,少一点责怪;多一点表扬和肯定,少一点批评和否定。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地运用科学、恰当、富有情感的期待性激励语去鼓励评价学生,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产生教育学中的“暗含期待效应”,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引起学生做出积极的响应,而且能诱发和鼓舞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激情,促使学生向老师所期待的方向发展。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对自我身体、意志品质的挑战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害怕、紧张、情绪低落等反应,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将激励性语言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方法很多,如:语言激励、竞争激励、影响激励和评价激励等。在活动中使用语言激励,如:“快!加把劲!”“我相信大家经过努力应该完成得相当出色!”“你一定行!” “好样的!”„„这些充满鼓励、期望和启发的语言,就会给学生营造一种快乐向上的氛围,给学生增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大胆创新精神。
教学是复杂的,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每一个受教育者健康、和谐地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不断实践和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第三篇:“因材施教”摭谈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由此之由乎。”《学记》中的这段话从一个侧面,客观的分析了教学结果与教学目的相悖的主观原因,精辟的论证了善教与乐学的辨证关系,其中所反映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和艺术特性,至今还闪烁着不灭的光辉。可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却仍然存在着忽视学生原有素质,在淡化学生的个人欲望、个人情感的前提下,主观地“呻其占毕,多其讯言”,致使学生“隐其学”、“苦其难”,从而泯灭学习兴趣,甚至“疾其师”而荒废学业。这正像夸美纽斯批评有的教师不顾学生领会与否,只是尽其所愿教的错误做法时指出的,“这犹如向仄口瓶子猛灌多量的水一样,结果大量的水都流到了外面,最后瓶子中所得之水比缓缓注入的还要少。”
我们也明白:教学本身就是“双向”的“互动”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见《学记》)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从这种“教中有学、学中有教、以教促学、以学促教”的普遍道理中,受到深刻的启迪:作为一名教者,在教学中必须杜绝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凝固僵化。因为教学不同于物质生产,教学对象(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具有潜在能动性。“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和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语)教育者就要认真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并以此为根据,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他们各有所得,各有长进。譬如,我县在“目标教学实验”和“生态创生实验”教学中,就把研究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教学方法探究目标之一,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熟悉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志趣、个性特征,特别是他们的原有素质和知识底蕴,并依次分层、划段,设计训练作业。要求学生尽其所能,独立思考,协作探究,拾级而上。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树起自己的尊严,在乐学中步入属于个性的天地。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墨子也反复强调:“必择物而从事焉”,“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公孟》)并说:“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撙其撙。”(《大取》)古人的这些言论无不反映了“因材施教”的基本内涵,实践也告诉我们:只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的教学才能实现真正的归宿。
诚然,“因材施教”要立足于研究学生,但更重要的是研究“教法”和“学法”。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努力去教,使你的学生逐渐不需要你的教育,也就是要他们渐渐地越来越多地得到一种能力,能使自己成为自己的教育者。”美国的布鲁姆也指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考虑到个别差异,但又确实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为了实现不需要教的教,找到促进学生最充分发展的最佳途径,就要研究“教法”和“学法”。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由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结合而成的。教涉及到的目标要求、内容方法、程序步骤,以及学涉及到的知与不知、能与不能,大都是变量,并没有固定的界限,且这诸多变量都是围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质量互变规律而展开。因此,教师要把握教学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或引导,在具体的教学情景里,及时而敏锐地洞察学生变化的趋向与程度,适时适度地设计或演绎出促进学生发展变化的教学方法及唤起学生自我运动的学习方法。所谓“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也正是这个道理。
毫不忌讳地说,教学改革,春风化雨,教法、学法,异彩纷呈。不论北京宁鸿斌的卡片启迪教学法、上海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辽宁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还是我县在“分层异步达标”、“生态创生模式”实验中提出并得到肯定的教学法……都无不是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着眼学生成长、发展的趋势,注重教学的阶段性、层次性,突出“教法”“学法”的研究。尽管他们教法各异、学法有别,但殊途同归,曲径通幽。如果深层次分析一下,种种教学模式乃至具体的教法、学法的产生、发展、定型,都是教育者的教育个性和教育风格的综合反映,都是教育者在不同教学情境、学科内容中发挥多维价值功能,探索开启学生心扉的途径和方法的必然产物。所以教法学法具有差异性、独特性的特点,它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此,“因材施教”就不能一味地追求某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或机械地模仿某种先进的教法学法。而应该立足实际,探索创新。在“同中求异”中追求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在“异中求同”中促进自己的更高层次的发展。
当然,教育教学作为一项复杂的人的工程,“因材施教”除了强调教师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学法的主观努力外,还要启动学生的心志,诱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就必须顺着学生生长、发展的趋势,及时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使之在一次次的成功喜悦中激发学习兴趣。从而避免“苦其难而不知其益”、“教之不刑”的结果,收到“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的效果。
总之,“因材施教”放之四海而皆准,其中所蕴涵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开放的、发展的,它凝结着古今中外教育大家和广大教师的智慧、机智和创造性,闪烁着唯物辨证法的思想光辉。请记住“教育应该永远追随着生活的进步。”(第斯多惠语)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拘一格、博采众长,“从有限中找到无限,从无限中找到永久,从而使永久得到确定。”(马克思语)在张扬个性中,遵循人的生长、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第四篇:“因材施教”摭谈
“因材施教”摭谈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由此之由乎。”《学记》中的这段话从一个侧面,客观的分析了教学结果与教学目的相悖的主观原因,精辟的论证了善教与乐学的辨证关系,其中所反映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和艺术特性,至今还闪烁着不灭的光辉。可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却仍然存在着忽视学生原有素质,在淡化学生的个人欲望、个人情感的前提下,主观地“呻其占毕,多其讯言”,致使学生“隐其学”、“苦其难”,从而泯灭学习兴趣,甚至“疾其师”而荒废学业。这正像夸美纽斯批评有的教师不顾学生领会与否,只是尽其所愿教的错误做法时指出的,“这犹如向仄口瓶子猛灌多量的水一样,结果大量的水都流到了外面,最后瓶子中所得之水比缓缓注入的还要少。”
我们也明白:教学本身就是“双向”的“互动”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见《学记》)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从这种“教中有学、学中有教、以教促学、以学促教”的普遍道理中,受到深刻的启迪:作为一名教者,在教学中必须杜绝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凝固僵化。因为教学不同于物质生产,教学对象(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具有潜在能动性。“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和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语)教育者就要认真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并以此为根据,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他们各有所得,各有长进。譬如,我县在“目标教学实验”和“生态创生实验”教学中,就把研究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教学方法探究目标之一,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熟悉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志趣、个性特征,特别是他们的原有素质和知识底蕴,并依次分层、划段,设计训练作业。要求学生尽其所能,独立思考,协作探究,拾级而上。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树起自己的尊严,在乐学中步入属于个性的天地。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墨子也反复强调:“必择物而从事焉”,“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公孟》)并说:“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撙其撙。”(《大取》)古人的这些言论无不反映了“因材施教”的基本内涵,实践也告诉我们:只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的教学才能实现真正的归宿。
诚然,“因材施教”要立足于研究学生,但更重要的是研究“教法”和“学法”。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努力去教,使你的学生逐渐不需要你的教育,也就是要他们渐渐地越来越多地得到一种能力,能使自己成为自己的教育者。”美国的布鲁姆也指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考虑到个别差异,但又确实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为了实现不需要教的教,找到促进学生最充分发展的最佳途径,就要研究“教法”和“学法”。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由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结合而成的。教涉及到的目标要求、内容方法、程序步骤,以及学涉及到的知与不知、能与不能,大都是变量,并没有固定的界限,且这诸多变量都是围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质量互变规律而展开。因此,教师要把握教学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或引导,在具体的教学情景里,及时而敏锐地洞察学生变化的趋向与程度,适时适度地设计或演绎出促进学生发展变化的教学方法及唤起学生自我运动的学习方法。所谓“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也正是这个道理。
毫不忌讳地说,教学改革,春风化雨,教法、学法,异彩纷呈。不论北京宁鸿斌的卡片启迪教学法、上海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辽宁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还是我县在“分层异步达标”、“生态创生模式”实验中提出并得到肯定的教学法……都无不是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着眼学生成长、发展的趋势,注重教学的阶段性、层次性,突出“教法”“学法”的研究。尽管他们教法各异、学法有别,但殊途同归,曲径通幽。如果深层次分析一下,种种教学模式乃至具体的教法、学法的产生、发展、定型,都是教育者的教育个性和教育风格的综合反映,都是教育者在不同教学情境、学科内容中发挥多维价值功能,探索开启学生心扉的途径和方法的必然产物。所以教法学法具有差异性、独特性的特点,它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此,“因材施教”就不能一味地追求某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或机械地模仿某种先进的教法学法。而应该立足实际,探索创新。在“同中求异”中追求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在“异中求同”中促进自己的更高层次的发展。
当然,教育
第五篇:技术创新与管理方式变革
技术创新与管理方式变革
技术创新对管理方式变革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某种程度说,技术创新本身就是管理者管理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技术创新直接融入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及管理组织之中。当然,技术创新并不是以原生形态进入管理方式,而是转化为或内化为管理方式的构件才得以体现。所以,技术创新存量塑造管理方式,技术创新的增量则驱动管理方式的变革。技术创新驱动管理方式变革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第一,驱动管理观念发生变革:
(1)驱动企业对内管理观念的变革。企业对内管理观念主要包括对委托人、员工及委代关系、磨合关系的观念。近年来,美国企业界利用磁盘系统建立了一种员工培训及考核的工作体系,利用该系统可帮助实现员工配置的最优化。
另外,信息技术也改进了现场管理观念,现场管理中的“现场”不一定是指实际中的现场,而有可能是指显示屏上的“现场”,“实际现场”与“屏幕现场”尽管有许多差异,但就管理效率而言,后者似乎较前者成本更小。
(2)驱动企业对外管理观念的变革。企业对外管理观念主要体现为竞争观念及营销观念。技术创新效应体现最为充分的可以说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技术创新一方面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加速了企业的成功与失败的动态进程,驱使管理者更为重视企业竞争,更为重视技术创新引致的危机意识的培育;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又在竞争之中不断地注入合作,强化了企业的兼并意识和联合意识。这样,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驱使企业超越传统的从零和博弈中获得竞争中优势的旧竞争观,取而代之的是构建以协作加联合共同获取增和博弈的竞争优势的新竞争观。在营销观念方面,技术创新效应使得管理者能够从主要以价格及质量赢得顾客变革成主要以个性、价格及质量赢得顾客的观念。现在波及全球企业界的根植于技术创新的“企业再造风潮”,其最为核心的观念即为“顾客导向”观,以“顾客导向”观重新审视企业及企业行为。这也表明,由技术创新引发的“企业再造风潮”更要求管理者更新观念,用完全意义上的“顾客导向”观替代“生产导向”观及不彻底的“顾客导向”观。
第二,驱动管理方法发生变革
在技术创新效应中,管理方法是首先受到冲击并相应作出变革反应的。技术创新不仅驱动成文性管理方法发生变革,而且对非成文性管理方法产生着较大的影响。技术创新使新的管理硬件加速替代旧的管理硬件,同时使管理主体的操作技能也变换成适应新管理硬件的形式,这样,体现以电脑技术为主体的新的管理硬件系统及其相配套的软件系统的新的管理方法,正在或已经在冲击和改变着主要以人工及简单硬件为主体的旧的管理方法。这种新管理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接收、整理及传输的方法。传统的信息接收及处理主要依据听取汇报、看汇报材料、现场走访及人工整理等方法,这种传统方法具有许多限制性约束,而新的管理方法则有可能弱化或消除这些约束:
(1)成本约束。听取或阅读汇报材料,对管理者而言,也许只花费少量时间,但对提供材料的下属,则有可能要花费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新的管理方法只要求管理者对电脑输入一定的指令,就能很便利地在成本非常小的前提下获取所需信息。
(2)时空约束。传统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管理者的活动范围,限制了管理者的信息来源,引致管理者只能是平面的而不能是立体地接收信息。新的管理方法则有可能解除大部分时空约束,使管理者能 够立体的、随意的、超越时空地或全方位或单维度地接收信息。具体地讲,管理者在办公室中可以随意进行与“实际现场”无异的“屏幕现场”走访,也可以在“屏幕现场”走访期间立即对其相关信息加以电脑整理和输出,这样,原本要经过多重必经之途的信息只须经过简单程序操作就可完成。
(3)可信度约束。传统的管理方法很容易使管理者接收到的信息在经过多重过滤和改造之后已经面目全非,这样接收的信息就很难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在信息的传输方面也可能因噪音影响而使其失真,表明传输的信息同样难有高的可信度。新的管理方法由于采用人-机系统接收信息,因而就有可能减少在信息接收及传输过程中的失真,从而使信息的可信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必要提出的是,新的管理方法也不可能完全排除信息的失真,甚至有可能较旧的管理方法引致更低的信息可信度。不过,总的来讲,由于减
少接收和传输环节,弱化了人的主观影响,新管理方法接收及传输的信息应比旧管理方法接收及传输的信息的可信度要高。
(4)质量约束。管理方法以人工为主,接收信息的范围较窄、数量有限及整理信息的技术落后,这样就使信息处理质量处在高位的概率不是很大,依据质量不是很高的信息作出相关决策,就有较大可能引致企业走向失败。新管理方法以电脑及现代通讯工具为主,接收信息的范围较宽、数量较多及处理信息的技术先进,这样就使信息处理质量相对较高,依据较高质量的信息作出的决策,就可在一定程序上增加正确决策的可能性。
第三,驱动管理组织发生变革:
(1)组织结构方面,由非信息化组织向信息化组织转化。由于电脑及通讯技术的应用,使得许多程序化工作能大部分甚至全部由电脑完成,引致在非信息化组织中主要从事信息收集、整理、传输等非决策性事务的员工基本上被电脑所替代,同时又引致许多繁杂的控制事务转型为简单的电脑控制,使得监控的范围加宽,所以,在信息化组织中,管理者管理幅度加宽,组织层次减少,也使非信息化组织的“高耸结构”(tall stucture)转变为信息化组织的“扁平结构”(flat stucture)。
(2)在组织性质方面,由单一的实体组织转型为实体组织与虚拟组织的共存。实体组织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组织,由实体组织构成的企业具有法人资格。虚拟组织即是指近年来才出现的“虚拟公司”,这种合作形式能更大限度地利用自身资源,实现企业想实现而又难于实现的目标,而且可一定程度上发挥共享收益和分担风险的作用。具体我们可将企业内部事务划分为“核心业务”和“内部服务”两类,利用“外包”将“内部服务”转移出去由专门的公司加以处理,企业将主要精力专注于“核心业务”,这样既提高了企业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又可借助专门公司处理专项业务的专项技术提高“内部服务”的效率及效果。所以,服务外包可从企业总体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一定意义上减弱企业内部存在的非效率性。由此也缩减了企业规模,精炼了管理组织,使管理组织在明晰目标的导引下利用先进技术的耦合优势更有效率地运作。企业家精神即为创新精神,企业没有创新就只有消亡。企业创新受制于组织的约束,所以,要持续不断地获得创新,用创新来赢得竞争优势并推动企业不断走向发展,就必须培育创新型管理观念、构建创新型管理组织、实施创新型管理方法。换言之,在企业之中必须要驱动管理方式不断地向创新型管理方式变革。创新型管理方式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激励技术创新,延伸一点讲,激励技术创新主体自主选择较高的努力程度投入到技术创新。这样,我们就可从三个方面把握创新型管理方式的基本特点:
第一,创新型管理观念的培育。
创新型企业较常规企业要冒更大的风险,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要具有旺盛的创新热情及对创新的支持态度;要在思想上经常关注创新,抓住和认识创新机会。所以创新型管理观念就应包括创新支持观、创新接受观、创新风险观。
(1)管理者不仅要自己率先培育创新型观念,而且要在企业深入地帮助和引导员工培育创新观念,即在企业中构建隐含和显见的创新型企业文化。只有这样,企业才不会因管理者的个人偏好而决定创新的命运。对此,德鲁 克曾指出:“我知道还没有一个企业在它的创办人离开后能够继续保持企业家型的风格,除非他已经为组织制定了企业家型管理的政策和实践。如果缺少这些,企业最迟在几年之内就变得失掉信心和停止不前”。
(2)企业不仅要关注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动,激励员工投身于创新,而且要关注企业外部的新活动,准确及时地收集、整理有关企业外部创新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纳入企业的大创新活动之中,利用这些信息来帮助企业赢得或强化竞争优势,同时又不能有损于创新源,至少应该使企业利用外部创新的活动成为能引致相关方效用水平均有所提高的帕累托改善行为,否则将或是抑制了外部创新源的创新积极性,或是使创新源为竞争对手所利用,两方面的结局都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3)企业不仅要关注显性的创新活动,而且要关注隐性的创新活动。显性创新活动,一般是指已纳入企业整体计划或整体战略之中的按正常程序进行的创新活动。隐性创新活动,一般是指没有经过企业管理层批准因而也没有纳入企业整体计划或整体战略之中的、按非正常程序(通常体现为业余、“地下”)进行的创新活动。应该说,两种创新活动对企业而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显性创新活动的激励及支持是必要的,但对隐性创新活动也应给予一定程度的激励和支持,至少不反对、不故意设置障碍。总的来说,创新型管理观念有助于关注创新、激励创新、捕捉创新和利用创新。
第二,创新型管理方法的实施。
创新型管理方法体现在非成文性管理方法中,主要是指管理层对创新者投身创新活动的态度支持。创新型管理方法体现在成文性方法中主要是指通过成文性方法使创新主体能够构建确定性的收益预期。创新主体根据创新型管理方法的运作对自我创新活动进行成本收益核算,这样有利于创新者理性地选择创新或不创新。创新型管理方法是力求使创新主体的预期纯收益大于0,从而激励创新者积极地投身创新,增加企业创新总量。在此,我们主要以美国3M公司为例阐述创新型管理方法的要点。
(1)时间支持。任何创新都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所以创新型管理方法必须内含时间支持的内容。3M公司制订了一个15%的上班时间来搞创造发明。
(2)财务支持。创新必然要花费成本,对创新主体而言,资金约束往往是最为关键的限制因素。所以,创新管理方法应内含财务支持方案。3M为鼓励员工投身创新活动,当年发放90多项5万美元的吉尼斯专款,以保证开发新产品资金需要。公司规定,谁要有创新意图,在得不到部门资助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吉尼斯专款,这样就保证了尽可能多的新点子、新设想能不断地及时地转化为利润源。
(3)选择支持。创新主体所进行的创新活动,并非总是受到所有主管部门的支持,为了使创新不至于因得不到本部门支持而未能实施或半途而废,创新型管理方法应该支持创新主体自由选择的方法,即支持创新主体自主选择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也可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而不受地方制约自主作出资助或者不资助的决定。这样就加大了创新项目受盗助的概率,同时也刺激着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竞争,共同引致创新活动的持续推进。3M公司规定,如果员工有创新点子,首先找他的直接上级要求资助,若上级不批准,员工就可找其他部门;若再被拒绝,则继续寻找。即使被所有相关的部门拒绝,他还可以申请吉尼斯专款。
(4)奖励支持。创新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活动,创新主体投身创新活动,同样是投入成本的行为。并且,创新主体的成本投入不仅包括有形的投入,还包括无形的非货币投入(时间、精力、声誉等),加上创新同时又是高风险活动,如果得不到相应的激励,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就有可能慢慢弱化甚至成为阻碍力量来抵制创新。所以,在创新型管理方法中,应该包括对员工创新活动的奖励的具体措施。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在低风险环境中勇于创新和积极创新。3M公司的做法是,创新成功者受奖励,创新失败者不处分。公司保护那些勇于开拓进取的员工,并选择适当时机对他进行提携奖励。
第三,创新型管理组织的构建。
“创新是要人来做的,而人总是工作在一个组织之中的”(彼得·德鲁克,1985)。创新型管理组织是创新型管理观念的载体,也是创新型管理方法的中介,所以创新型管理组织具有某些共同性:
(1)对创新员工及创新团体具有强亲和力。创新型管理组织能够为创新提供适宜的小 环境,从而使创新活动受到全方位支持,不受内外因素的干扰。
(2)创新型管理组织确保创新员工或创新团体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一般来讲,创新大都体现为团体行为,不过团体行为有可能存在“搭便车”行为及其他弱化因子,特别是当团体由组织构建时,其负面效应更大。所以,创新型组织应确保创新团体的自由组合和自主运作,这样就有可能获取相容性的激励效果,提高团体运作效率。
(3)创新型管理组织在现代更多体现的是扁平型结构。扁平型结构是技术创新的引致结果,同时反过来因其管理层次少、信息传输快、决策迅速等特点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创新作出相关的决策。对于大中型企业创新活动而言,创新型组织一般体现为对稳定和自由组合的矩阵型组织。
不难得出这种结论,创新型管理方式与常规型管理方式一样,管理观念是灵魂,管理方法及管理组织是体现,三者之间同样存在着有机的配套和机械的结合等多种可能性。所以,我们构建创新型管理方式,应尽可能配套建立,但也不排斥分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