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dz 语文有效教学摭谈
语文课有效教学摭谈
● 从节约生命谈起
(一)课堂容量不够。
(二)对教学内容的施教安排与时间分配不合理。
(三)在一些无意义无价值的问题上纠缠不休。
(四)偏离目标的课堂狂欢。
(五)班级教学中的隐性浪费。
一、关于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理论研究流派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国内研究者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虽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大的关注。2001年以后,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始与推进,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成为一大热点。从1998年至2008年的10年里,我国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现有文献来看,迄今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上已发表学术论文121篇,出版专著2部,撰写博士、硕士学位论文70余篇。
(二)有效教学的内涵与研究意义
●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
1.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
2.有效率--即以少量的投入换得较多的回报,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
3.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的程度。
●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
有效学习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这也是我们要着重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
有效教学 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 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 有效教学的几个问答:
a、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认真,是有效教学吗?
b、教师按计划完成了教学内容,自己也很满意,是有效教学吗?
c、课堂很活跃,学生很高兴,是有效教学吗? d、课堂教学目标完成得很好,是有效教学吗? ▲修辞教学 ▲ 《跳水》 e、有效教学的对立面是什么?
f、有效教学与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是什么关系?
二、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在新课改实践中的变种:
a、泛语文 b、反文本 c、无效讨论 d、教师不作为 e、无中心拓展 f、去知识化 g、多媒体化
三、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解决少慢差费的几种策略
(一)先学后教
▲江苏洋思中学
蔡林森
先学后教
▲江苏东庐中学
陈康金
讲学稿
轻负担,高质量
▲山东杜郎口中学
崔其升
教师只讲5分钟 四壁黑板 圆桌
▲河南焦作许衡中学
张璧宏
学案导学轻负担,高质量
(二)改弦更张,“离经叛道”(挤去水分,借鉴传统)
▲魏书生
▲窦桂梅
韩兴娥
▲洪镇涛
▲李希贵
▲王泽钊 严凌君
▲王财贵
▲丁慈矿
对课
◆ 炎冰之 澳大利亚语文(英语)课堂
(三)课堂教学创意设计(略)
▲郑国民
海
▲钱梦龙
赵州桥
▲幻方 ▲马老师
标点符号
▲任为新 拔苗助长
▲简易方程
(四)语文奠基工程
字 :5000 词 : 25000 句 : 2000 篇 : 300
(五)“两个凡是”
凡是 学生自己能够看懂、解决、说出的,凡是经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能够自己看懂、解决、说出的,教师绝不主动“告诉”。
(六)教→不教
1、关于学科素质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2、关于三二四教→不教语文素质教学模式
(七)素质教学与应试策略相结合
1、关于素质教学
2、关于应试策略
(八)轻负担 高效率
1、现实教育生态环境下的“六字真言”
2、与“轻负担,高质量”
(九)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1、怀疑与发现
2、批判与创新
3、“创”与“造”
4、张扬个性与教学民主
四、保证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法宝:
教得学生爱语文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第斯多惠
附录一:
语文教学实践的个人经验
一、坚持两个点:
1、下点笨功夫(劳动含量)
2、耍点小聪明(智慧含量)
二、追求两种力:
1、逻辑征服力
2、艺术感染力三、一个小窍门:
先声夺人
出奇制胜四、一条大秘诀:
用最偷懒的办法,做出最优异的成绩。
五、两个小建议
1、找到理论通往实践的桥梁
2、打通了做语文
六、两项大原则
1、勇作敢死队员(冒险突围
绝处逢生无限风光在险峰)
2、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七、三个着力点
1、培养语文兴趣
2、完成“原始积累”
3、训练创新思维
八、语文教师“三热爱”
1、热爱语文
2、热爱语文教育
3、热爱学生 附录二:
值得借鉴学习的优秀语文教师语文专家:
一、小学
窦桂梅(清华附小)
丁有宽(广东)
于永正(徐州)
霍懋征(北京)
斯霞(南京 已故)
支玉恒(张家口)
贾志敏(上海)
高林生(江苏)
包全杰(辽宁丹东)
二、初中
魏书生(辽宁盘锦)
钱梦龙(上海)
欧阳黛娜(辽宁鞍山)程翔(北大附中)
杨初春(湖南)
章熊(北京)
史绍典(湖北)
武镇北(新乡)
姜东瑞(新乡)
三、高中
李吉林(南通)
孙双金(江苏)
白金声(黑龙江双城)
张化万(浙江)
韩兴娥(山东潍坊)
于漪(上海)
宁鸿彬(北京)
余映潮(湖北)
韩军(清华附中)
陆继椿(上海)
孙春成(山西 深圳)
姚竹青(新乡)周丽君(新乡)10
洪镇涛(武汉六中)
黄玉峰(复旦附中)
程红兵(上海建平)
李镇西(成都)
赵谦翔(清华附中)
李希贵(山东潍坊)
吴非(王栋生 南京)
洪宗礼(江苏泰州)
王泽钊(青岛)
严凌君(深圳育才)
袁卫星(江苏)
陈日亮(福州)
何杰(北京)
语文专家
叶圣陶
吕叔湘
顾黄初
刘国正
张寿康
张定远
巢宗褀
顾振彪
倪文锦
雷实
崔峦
饶杰滕
李海林
孙绍振
温儒敏
钱理群
周正逵
顾之川
王晓春
蔡伟
王鹏伟
王显槐
唐江彭(无锡锡山)
高万祥(张家港)
程少堂(广东)
张志公
朱绍禹
郑国民
方智范
曾祥芹
王尚文
王荣生
陆志平
戴汝潜
吕达
唐建新 11
●
附录三:
需要经常翻阅的业务杂志报纸和书籍
(一)杂志
1、《中学语文教学》(北京)
2、《语文学习》(上海)
3、《语文建设》(国家语委)
4、《语文教学通讯》(山西)
5、《语文教学参考》(陕西)
6、《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7、《小学语文教学》(山西教育报刊社)
8、《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9、《课程·教材·教法》(北京)
10、《人民教育》(国家教育部)
(二)报纸
11、《中国教育报》(国家教育部)
12、《中国教师报》(北京
中国教育报刊社)
13、《教育时报》(河南)
14、《光明日报》(北京)
(三)书籍
15、《语文教研论文集》1989年 方渭泉
16、《中国语文忧思录》1999年
17、《审视中学语文教育》1999年 孔庆东等
18、《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
19、《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002年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
20、《语文教育展望》 2002年 钟启泉
倪文锦等
21、《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2003年 倪文锦
22、《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年 倪文锦
23、《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2003年 郑国民
24、《语文课程新探》2002年
陆志平
25、《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2005年
王荣生
26、《李海林讲语文》
李海林
27、《言语教学论》李海林
28、《走进语文教学之门》
王尚文
29、《语文教改的三个浪潮》
王尚文 30、《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31、《中学语文教学建模》2003 查有良
伊道恩
32、《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 2000年 张正君
33、《美国语文》2004年 马浩岚编译
34、《语文教学探索》 1990年 魏书生
35、《教海弄潮——洪镇涛语文教学改革历程描述》1998年 马鹏举
36、《窦桂梅与语文教学的三个超越》 窦桂梅
37、《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于永正
38、《大语文教学法》
姚竹青
39、《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
2000年
王增昌 40、《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综述卷、理论卷、小学教学卷、中学教学卷等)2007年 王荣生等
41、教育家成长丛书《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等
42、《语文课如何是好》 2009年 王晓春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钟启泉 《我的教育理想》 朱永新 《教育新理念》2002年 袁振国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2001年
朱慕菊
《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2003年
傅道春
《教师创新行为案例与评议 》 傅道春
《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2003年 《人民教育》编辑部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2004郑杰 《不跪着教书》
吴非(王栋生)《反思中国教育》2006 莫志华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2006年
李希贵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2007年
孙云晓 《素质教育在美国》1999年
黄全愈 《培养智慧的孩子》2006年
黄全愈
《放飞美国》2001年 矿矿
《教育的国际视野》2005年 上官子木 《我在美国教中学》2006年 方帆 《学与教的心理学》 邵瑞珍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苏)《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捷)
朱永新
肖川
[美]杜威
李希贵
李镇西
高万祥
《新教育之梦》《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民主主义与教育》《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与青春同行》
《我的教育苦旅》 《玫瑰与教育》
窦桂梅
《校本研修面对面》
陈大伟
第二篇:“因材施教”摭谈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由此之由乎。”《学记》中的这段话从一个侧面,客观的分析了教学结果与教学目的相悖的主观原因,精辟的论证了善教与乐学的辨证关系,其中所反映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和艺术特性,至今还闪烁着不灭的光辉。可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却仍然存在着忽视学生原有素质,在淡化学生的个人欲望、个人情感的前提下,主观地“呻其占毕,多其讯言”,致使学生“隐其学”、“苦其难”,从而泯灭学习兴趣,甚至“疾其师”而荒废学业。这正像夸美纽斯批评有的教师不顾学生领会与否,只是尽其所愿教的错误做法时指出的,“这犹如向仄口瓶子猛灌多量的水一样,结果大量的水都流到了外面,最后瓶子中所得之水比缓缓注入的还要少。”
我们也明白:教学本身就是“双向”的“互动”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见《学记》)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从这种“教中有学、学中有教、以教促学、以学促教”的普遍道理中,受到深刻的启迪:作为一名教者,在教学中必须杜绝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凝固僵化。因为教学不同于物质生产,教学对象(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具有潜在能动性。“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和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语)教育者就要认真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并以此为根据,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他们各有所得,各有长进。譬如,我县在“目标教学实验”和“生态创生实验”教学中,就把研究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教学方法探究目标之一,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熟悉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志趣、个性特征,特别是他们的原有素质和知识底蕴,并依次分层、划段,设计训练作业。要求学生尽其所能,独立思考,协作探究,拾级而上。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树起自己的尊严,在乐学中步入属于个性的天地。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墨子也反复强调:“必择物而从事焉”,“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公孟》)并说:“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撙其撙。”(《大取》)古人的这些言论无不反映了“因材施教”的基本内涵,实践也告诉我们:只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的教学才能实现真正的归宿。
诚然,“因材施教”要立足于研究学生,但更重要的是研究“教法”和“学法”。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努力去教,使你的学生逐渐不需要你的教育,也就是要他们渐渐地越来越多地得到一种能力,能使自己成为自己的教育者。”美国的布鲁姆也指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考虑到个别差异,但又确实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为了实现不需要教的教,找到促进学生最充分发展的最佳途径,就要研究“教法”和“学法”。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由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结合而成的。教涉及到的目标要求、内容方法、程序步骤,以及学涉及到的知与不知、能与不能,大都是变量,并没有固定的界限,且这诸多变量都是围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质量互变规律而展开。因此,教师要把握教学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或引导,在具体的教学情景里,及时而敏锐地洞察学生变化的趋向与程度,适时适度地设计或演绎出促进学生发展变化的教学方法及唤起学生自我运动的学习方法。所谓“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也正是这个道理。
毫不忌讳地说,教学改革,春风化雨,教法、学法,异彩纷呈。不论北京宁鸿斌的卡片启迪教学法、上海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辽宁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还是我县在“分层异步达标”、“生态创生模式”实验中提出并得到肯定的教学法……都无不是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着眼学生成长、发展的趋势,注重教学的阶段性、层次性,突出“教法”“学法”的研究。尽管他们教法各异、学法有别,但殊途同归,曲径通幽。如果深层次分析一下,种种教学模式乃至具体的教法、学法的产生、发展、定型,都是教育者的教育个性和教育风格的综合反映,都是教育者在不同教学情境、学科内容中发挥多维价值功能,探索开启学生心扉的途径和方法的必然产物。所以教法学法具有差异性、独特性的特点,它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此,“因材施教”就不能一味地追求某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或机械地模仿某种先进的教法学法。而应该立足实际,探索创新。在“同中求异”中追求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在“异中求同”中促进自己的更高层次的发展。
当然,教育教学作为一项复杂的人的工程,“因材施教”除了强调教师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学法的主观努力外,还要启动学生的心志,诱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就必须顺着学生生长、发展的趋势,及时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使之在一次次的成功喜悦中激发学习兴趣。从而避免“苦其难而不知其益”、“教之不刑”的结果,收到“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的效果。
总之,“因材施教”放之四海而皆准,其中所蕴涵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开放的、发展的,它凝结着古今中外教育大家和广大教师的智慧、机智和创造性,闪烁着唯物辨证法的思想光辉。请记住“教育应该永远追随着生活的进步。”(第斯多惠语)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拘一格、博采众长,“从有限中找到无限,从无限中找到永久,从而使永久得到确定。”(马克思语)在张扬个性中,遵循人的生长、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第三篇:“因材施教”摭谈
“因材施教”摭谈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由此之由乎。”《学记》中的这段话从一个侧面,客观的分析了教学结果与教学目的相悖的主观原因,精辟的论证了善教与乐学的辨证关系,其中所反映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和艺术特性,至今还闪烁着不灭的光辉。可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却仍然存在着忽视学生原有素质,在淡化学生的个人欲望、个人情感的前提下,主观地“呻其占毕,多其讯言”,致使学生“隐其学”、“苦其难”,从而泯灭学习兴趣,甚至“疾其师”而荒废学业。这正像夸美纽斯批评有的教师不顾学生领会与否,只是尽其所愿教的错误做法时指出的,“这犹如向仄口瓶子猛灌多量的水一样,结果大量的水都流到了外面,最后瓶子中所得之水比缓缓注入的还要少。”
我们也明白:教学本身就是“双向”的“互动”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见《学记》)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从这种“教中有学、学中有教、以教促学、以学促教”的普遍道理中,受到深刻的启迪:作为一名教者,在教学中必须杜绝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凝固僵化。因为教学不同于物质生产,教学对象(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具有潜在能动性。“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和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语)教育者就要认真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并以此为根据,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他们各有所得,各有长进。譬如,我县在“目标教学实验”和“生态创生实验”教学中,就把研究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教学方法探究目标之一,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熟悉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志趣、个性特征,特别是他们的原有素质和知识底蕴,并依次分层、划段,设计训练作业。要求学生尽其所能,独立思考,协作探究,拾级而上。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树起自己的尊严,在乐学中步入属于个性的天地。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墨子也反复强调:“必择物而从事焉”,“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公孟》)并说:“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撙其撙。”(《大取》)古人的这些言论无不反映了“因材施教”的基本内涵,实践也告诉我们:只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的教学才能实现真正的归宿。
诚然,“因材施教”要立足于研究学生,但更重要的是研究“教法”和“学法”。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努力去教,使你的学生逐渐不需要你的教育,也就是要他们渐渐地越来越多地得到一种能力,能使自己成为自己的教育者。”美国的布鲁姆也指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考虑到个别差异,但又确实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为了实现不需要教的教,找到促进学生最充分发展的最佳途径,就要研究“教法”和“学法”。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由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结合而成的。教涉及到的目标要求、内容方法、程序步骤,以及学涉及到的知与不知、能与不能,大都是变量,并没有固定的界限,且这诸多变量都是围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质量互变规律而展开。因此,教师要把握教学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或引导,在具体的教学情景里,及时而敏锐地洞察学生变化的趋向与程度,适时适度地设计或演绎出促进学生发展变化的教学方法及唤起学生自我运动的学习方法。所谓“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也正是这个道理。
毫不忌讳地说,教学改革,春风化雨,教法、学法,异彩纷呈。不论北京宁鸿斌的卡片启迪教学法、上海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辽宁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还是我县在“分层异步达标”、“生态创生模式”实验中提出并得到肯定的教学法……都无不是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着眼学生成长、发展的趋势,注重教学的阶段性、层次性,突出“教法”“学法”的研究。尽管他们教法各异、学法有别,但殊途同归,曲径通幽。如果深层次分析一下,种种教学模式乃至具体的教法、学法的产生、发展、定型,都是教育者的教育个性和教育风格的综合反映,都是教育者在不同教学情境、学科内容中发挥多维价值功能,探索开启学生心扉的途径和方法的必然产物。所以教法学法具有差异性、独特性的特点,它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此,“因材施教”就不能一味地追求某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或机械地模仿某种先进的教法学法。而应该立足实际,探索创新。在“同中求异”中追求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在“异中求同”中促进自己的更高层次的发展。
当然,教育
第四篇:《逍遥游》阅读教学摭谈
◎李 波 王东志
《庄子》散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鲁迅语),被誉为第一才子书。而《逍遥游》是其中最具文学色彩的一篇,影响了历代文人学者。新课标人教版将其选入必修课文颇具意义。然而庄子神鬼莫测,其文亦是难读难懂,而《逍遥游》一文的线索又最为隐秘,读之让人如游武夷九曲,摸不着头脑。不要说一般读者,就是专业研究者也未必真能理清这篇文章的头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老师理解还是学生阅读皆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庄子的逍遥游思想,领略庄子及其《逍遥游》一文独特的艺术魅力,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
一、创设情境,还原生活化的庄子
历史是一条时间长河,三千年前的先秦诸子时代离我们太遥远,以至今天大多数人的头脑中早已将他们符号化、抽象化,更有甚者几乎对他们一无所知。因此,要求一群十几岁的孩子们来读懂几千年前先人们留下的文本的确困难重重。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情境,从特定的时代背景出发对历史进行还原,引导学生穿越时空,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创作动机,激发学生的兴趣。阅读《庄子》,尤要如此。庄子是先秦时期一个默默无闻的草根知识分子,一位隐士,史书文献对之记载甚少。这就要求教师在广泛阅读和掌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庄子,了解庄子的生活时代和庄子其人,使学生能触摸到庄子,对之产生感性认识,拉近与庄子的距离,产生阅读《庄子》文本的兴趣和动力。笔者以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工作。第一,将庄子放在时代风云中,还原庄子生活的时代大背景。教师要适当介绍一下春秋战国历史,让学生了解庄子的生活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儒家价值崩溃、诸侯割据、武力兼并、尔虞我诈、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同时庄子生活的时代还是一个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兴起的时代,庄子与孟子同时,但他却有没像孟子等诸子那样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没有干预政治的热情,他只做过漆园吏,基本过着隐居生活,生活范围狭小,在政治上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等等。有了这样鲜明的历史画面感,学生自然容易将庄子融入到那个时代中,感受到一个鲜活的庄子,对其有更直观的认识。第二,认识庄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解读庄子个性化形象。教师可以结合初中学过的“庄周梦蝶”、“濠梁之辩”等内容,再补充如鼓盆而歌、庖丁解牛、运斤成风、螳螂捕蝉、日凿混沌七日而死、望洋兴叹、朝三暮
四、庄子却聘等寓言故事,组织学生讨论庄子个性,从而让他们了解庄子富有童真、喜好自然、充满浪漫色彩、具有诗人气质而又自命清高、愤世嫉俗、超脱达观等性格特点,还原出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庄子形象。第三,让学生了解《庄子》一书的独特风格。对于此问题,教师没有必要让学生了解非常专业的知识,但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庄子》与其他诸子创作风格的不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格,庄子当然也受到了时代的影响,在不少方面表现出了与时代相同的共性。但庄子又是那个时代独一无二的人物,个性色彩极为浓厚。正因为庄子有其独特的个性,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文如其人,著作独具特色。庄子认为这个世界太污浊了,不可救药了,甚至和世人正儿八经地讲道理也变得毫无意义,“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故将自己的想法寄予荒唐怪诞的寓言故事中,用“三言”的方式创作了这部作品,形成了荒诞奇诡的风格。历史上只有天才人物才能创作出天才作品,庄子、李白、苏轼等皆为此类人物。后世的曹雪芹创作动机和庄子颇为相似,教师可以用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写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例子进行讲解,则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对《庄子》会有较为宏观的认识。
这种知人论世的文学研究方法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未必完全适用,但像《庄子》这样的经典著作,教师还是应该知其人论其世,从外围入手,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背景,开拓视野,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地安排这部分教学内容,而不必面面俱到。
二、细读文本,深入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 审美鉴赏力是文学修养的重要标志之一,并非一日之功,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意加强,注意引导,特别是对于经典作品,则要充分挖掘,使学生能真切地领略到其中的艺术魅力,培养起学生阅读欣赏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逍遥游》这样的文章,就像一瓶千年陈酿,需要细细品味,才能了解其中三昧。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偏重于对于此篇思想的讲解,而忽略了其独特的文学价值。笔者以为,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带领学生进入到庄子的艺术世界中。
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虽然教材中的《逍遥游》只是节选部分,但不影响结构的完整性。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在结构安排上有几个特点:(1)“比兴”式的思维结构。即文章在整体构思上类似《诗经》的比兴手法。《逍遥游》篇从开头到“此小大之辨”极尽渲染之能事,其实只是将鲲鹏与小鸟小虫作对比来说明“小大之辨”的道理,下文由物及人,点明主题,才是作者真正的目的。前面是影子也是引子,亦是一个大譬喻,后面才是论点所在。这种结构在思维上与《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比兴手法相似。这样的理解既符合实际,学生也容易接受。(2)藕断丝连式的行文线索。庄子行文变幻莫测,跳跃性很强,《逍遥游》尤为如此,特别是文章开头一大段,时而鲲,时而鹏,时而南溟,时而《齐谐》,时而野马、尘埃,时而水与大舟,时而蜩与学鸠,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不知所云。这正是庄子文章的魅力所在。其实这段文字以鹏飞万里一线贯之:庄子一开始杜撰了鲲化为鹏高飞的寓言故事,怕人不信,故用《齐谐》一证,接着用野马尘埃来说明大鹏高飞九万里之情形,继而以水负舟之喻来说明大鹏待风而行的道理,接着又续《齐谐》未完之语,引出蜩鸠之讽,得出小知不知大知的道理;庄子恐人还不信,又用“汤之问棘”二证,点明小大之辩,一箭双雕,收束全文,又启下文。文章有开有合,收束自如,充分展现了庄子文章的断续之妙。清人赞之曰“殆得飞之机”、“草蛇灰线之妙”、“藕断丝连之妙”,皆为精当。这段文字奥妙无穷,教师应尽量开拓学生思路,打开他们的思维空间。
其次,欣赏庄子文章独特的艺术特色。由于受课时所限,教师可能没有时间详尽地分析《逍遥游》一文的艺术特色,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尽量选择庄子与众不同的地方作鉴赏。笔者抛砖引玉,以为以下几个方面就很有意义。第一,超凡的艺术想象力。《逍遥游》一开始就塑造了大鹏的形象,这只大鸟是由一条“不知几千里”大的大鱼变化而来,单就它的背就“不知其几千里”,其体积之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生活经验,震耳发聩。大鹏展翅高飞的画面,意境开阔,气势雄伟。但庄子语不惊人死不休,只有大的形象还不行,他又塑造了多个极小的形象,蜩与学鸠、斥鷃等小虫小鸟的形象与大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视觉上强烈冲击。不仅如此,庄子还塑造了冥灵、大椿等大的形象与朝菌、蟪蛄等极小形象放在一起,将大小对比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饱亨视觉盛宴。此外,鲲本是鱼子,但庄子却以至小为至大,不可思议。凡此,皆说明了庄子超凡的艺术想象力。第二,以文为戏的创作方法。与先秦时期其他诸子一本正经大谈救国治民的大道理不同,庄子散文表现出了对庙堂思想的疏离与颠覆,他用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表现出了对传统的蔑视,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叛逆者的异端形象。他笔下既有鸟兽鱼虫风花雪月的故事,又有髑髅、魍魉魑魅等丑陋形象的戏分。他不仅化腐朽为神奇,将畸人理想化,又别出新裁地戏弄儒家圣人,将它们蹂躏得面目全非。他以戏说的形式,否定了一切,打破了一切,幽默诙谐,表现出了庄子寓庄于谐、寓诞于玄、以文为戏的创作特色。具体到《逍遥游》,教师可以从此角度入手多作发挥,学生必会有浓厚的兴趣。此外文章形式方面的特色,如意中出意、言外立言、喻中设喻、笔法飘渺等,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引导学生来学习。
《逍遥游》一文,千古无二,是经典中的经典,教师对其文学价值的分析不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似的一笔带过,更不可随便引用几句评论敷衍了事,要细读文本,力透纸背,全方位地品评鉴赏,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针对问题,探讨文章主题思想 根据新课标阅读教学目标要求,作为哲理散文的《逍遥游》,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针对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更要引导学生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用准确的语言、严密的逻辑得出科学的观点,探讨其深刻的思想。《逍遥游》一文的思想,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理解,聚讼纷纭。笔者以为,教师可以设定以下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深化对庄子逍遥游思想的理解。第一,《逍遥游》一文的主旨是什么?如何认识庄子的逍遥游思想?这些问题是课文最基本的,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第一问要求学生紧密地结合课文材料,通过分析文章思路和结构线索,得出符合庄子本真思想的、较为科学的观点,这并非难事。但庄子的论点太玄虚了,学生不容易理解。故解决第二问就显得尤为重要。按照庄子的意思,随顺天地万物自然的变化,游于无穷无尽的大道,无所依赖就是真正的逍遥游。有人称之为“无待即逍遥”,庄子以为要达到逍遥,就要做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庄子分别用了大量寓言故事对这三点进行了阐释,表达了无为即逍遥的思想。至此,学生产生了疑惑,为何庄子的观点前后不一致?由于课文并未将后半部分选入,故造成了学生们理解的困难。其实庄子关于逍遥游的思想前后并不矛盾。“无待即逍遥”是说要摆脱对外界的任何依赖,与宇宙大道合一,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是一种形而上的概念。“无为即逍遥”是讲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要摆脱功名之心,忘记自我,不以天下为念,从现实生活中解脱出来,达到逍遥游的境界,是一种形而下的实践。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可多加引导,有重点地进行讲解。
第二,如何理解小大之辩,庄子是肯定大否定小吗?这是一个困惑了学者们几千年的问题。从文章结构上来看,庄子的确是通过多个对比,得出了小大不同的结论,似肯定大否定小,而且文章后面强调要善用大瓠、大树、大牛。有的学者甚至说文章通篇以“大”为线索。怎么认识此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发言,然后总结。笔者以为,联系庄子对知效一官、行比一乡者们、宋荣子和列子的层层否定,庄子所肯定的“大”是无穷的大道。庄子典型的思维方式是否定之否定,他对大与小的肯定只是相对的,是为了行文的需要,我们得意忘言即可。对于此问题,学生们可能有不同的认识,也可能似懂似懂,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正常的,可以激发学生们的读书兴趣和探索精神。
第三,大鹏与小鸟的逍遥问题。这也是一个千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论题。有的认为大鹏是逍遥的,小鸟是不逍遥的,有的认为二者都不是逍遥的,有的认为二者都是逍遥的。其实,结论并不难。从无待即逍遥的观点出发,学生自然不难理解大鹏待风而行不能算是逍遥的道理,而小鸟自以为是、目光短浅,离逍遥甚远。但教师教学不能仅限于此结论,要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大鹏形象。其实,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庄子笔下的大鹏未达到逍遥游的至高境界,但庄子眼中的大鹏又绝非是一个与蜩鸠等而同之的形象,在它身上寄托了庄子强烈的思想感情,故它那“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磅礴气势震撼了历代文人学者。千百年来,大鹏已成为无数文人骚客人格精神的化身,从李白到毛泽东,皆对之无限向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将大鹏展翅、鹏程万里作为祝福寄语送给朋友同学。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突破文意,启发学生不但要学习大鹏那种厚积薄发的精神,更要学习大鹏那种志存高远的理想。总之,教师教学中要灵活处理,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庄子是什么,不是什么,更要引导学生了解庄子可能是什么,还可以是什么,为什么,从而领悟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庄子》散文精妙绝伦,思想博大精深,文与意交织在一起,分不清哪是文哪是意,其文超脱,其意缥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开掘出一些新的东西,运用细读法,加强对文章的阅读鉴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他们的思路和视野。笔者不揣鄙陋,仅发表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正确与否,请批评指正。
第五篇:幼儿园图本阅读的有效策略摭谈
巧用图本 享受阅读
江苏省如东县
陈永红
幼儿语言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之中的,一个集彩图与故事一身的图本会给幼儿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促使他们萌发语言表达的欲望。好的图本给孩子阅读提供了物质基础,如果加上教师或家长正确科学地引导,巧妙地运用图本,则能更高效地进行阅读。
一、巧妙导入,有效激发阅读兴趣
怎样引起幼儿阅读兴趣,怎样引出阅读内容,是教者首先要考虑的。因此在此之前要认真深入地研究图本,根据不同内容不同特点的图本采用不同的导入阅读方法,激发幼儿探究愿望并引出阅读内容。
1.经验导入法。幼儿的原有经验是阅读活动的起点,原有经验包括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幼儿是否对该图本的内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哪些是熟悉的?哪些是不熟悉的?阅读方法掌握了哪些?在了解这些的基础上,可以从幼儿熟悉的或喜欢的事物着手导入。如《我喜欢》首先从孩子喜欢的小动物入手,让孩子说说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喜好。这样的导入因为孩子有丰富的经验,有话可说,对自己充满信心,阅读积极性就高,而且能很自然地联系到图本的内容。
有时经验导入法在发掘图本深层内涵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如《跳芭蕾舞的牛》,可以从欣赏一段芭蕾舞表演录像导入,幼儿通过观看录像知道芭蕾舞跳起来真好看,还可以看出跳芭蕾舞的演员身材都比较苗条。而后引出图本中跳芭蕾舞的胖乎乎的牛,孩子们会想,这么胖的牛怎么会跳芭蕾舞呢?它怎么学跳舞的呢?强烈的反差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拓展了语言想象的空间。
2.猜想导入法。给予一个猜想的空间,能够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诱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如:小班的图本《熊熊》,通过一个小朋友画出熊熊的各局部,逐步看到一个完整的形象——熊熊。幼儿从颜色和绘画
顺序两方面去解读,边感知边猜测。幼儿在看书时看到的每一页都是局部的熊熊,没有整体体会。在教学中穿插了一个小游戏“展示熊熊”,将画有熊熊的图片卷起,可从上至下开始逐步展开展示熊熊,也可从左至右开始逐步展开展示熊熊,在这样的游戏中,展示熊熊的过程充满了神秘,展示也带有幼儿的猜测和验证过程,幼儿不仅可以感知到熊熊面部的五官,而且也与自己的五官部位及空间方位有了准确的联系。
3.游戏导入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游戏化导入使幼儿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下,这些外部的教育要求逐渐转化为幼儿自身学习内部的需要,调动了幼儿的内在求知欲望、探索热情,从而使幼儿获得自主感、胜利感、自信心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小班的图本《虫虫虫虫爬》,书中运用“爬、飞、跳、游、跑”等,教师可设计游戏情境,布置游戏场景—夏天的大池塘,让幼儿观看游戏情景表演。然后再读图本,最后幼儿自己扮演角色模仿表演。通过观看表演、参与表演,幼儿很快就在游戏的情境之中学会了这些动词的运用了。
二、变化形式,有效感受语言魅力
相比较而言,第二次阅读是相对枯燥单调的阅读,怎样才能改变阅读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从而从图画到文字呢,可采取以下三种变式阅读的方法。
1.验证语言猜想与文字。在第一次看图猜想的基础上,我们出示图本里的文字。这个过程其实也是验证第一次猜图的结果,对应猜想是否正确,如猜想跟文字是有很大的同一性的,文字是图画内容的提升总结,应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知文字。正因为幼儿猜图的内容与文字吻合性,幼儿就能一下对应认识这些字,对文字的兴趣陡增,这为幼儿以后学习文字有很大的帮助。
2.感受文字韵律。多次朗读的重复、体味能让幼儿感受文字的韵律与优美,这一过程不仅对大书进行集体完整朗读,还要发放小书让幼儿个别朗读,要让幼儿读到自动化的程度,可以直接感悟、体会文字的韵律性、重复性、美感。例如读本《上床睡觉》,里面就讲小蛇上床去睡觉、斑马上床去睡觉、大象上床去睡觉„„句式重复简单,便于小班幼儿理解感受。
3.与同伴共读,理解图本。第二次阅读的重点就是理解图本。教者可与幼儿共同分析理解图本的内容,让幼儿深入到图本中去,并通过提问解答进一步理解图本内容。与同伴共读是一个分享的过程,幼儿之间对画面的理解不尽相同,幼儿可从同伴那里学到一些阅读的方法及对阅读内容的不同理解。如《听》,幼儿对听的内容肯定不同:“小鸟在唱歌”、“小虫在细语”、“风儿在说话”„„互相阅读与交流后,幼儿对“听”的想象丰富了,理解丰满了。
三、延伸拓展,有效丰富阅读想象
拓展活动是阅读的延续与升华,目的在于引领幼儿对图本的内容与生活形成一个衔接。根据不同的图本内容要选不同的形式,但是不管选择什么样的延伸活动,都应该是紧紧围绕主题活动进行的,应使孩子的语言得到更好的发展。
1.表演图本。为孩子制作一些头饰、胸饰,准备一些道具,布置角色表演的场景,让幼儿将故事搬上小小的舞台,进行故事表演。在表演故事的过程中幼儿进一步熟悉了故事,语言能力与自我表现能力得到提高。如《狐狸与小鸡》准备狐狸、小鸡的头饰,幼儿分别扮演狐狸、小鸡、农民等角色,并准备树枝等道具,让孩子自己通过表演体验角色的性格,领悟动物的心理变化。
2.歌唱图本。分享阅读图本中很多内容文字重复并富有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如果将它填上歌谱演唱也很有韵味。如图本《我喜欢》将它配上抒情的音乐进行演唱,孩子们不仅得到美的熏陶,还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进一步掌握。
3.创编图本。在接触一个新的故事时,如果有意识地鼓励孩子依据看
到的图画内容和能理解的文字,自选编撰故事情节,想象细节内容,把故事叙述完整,就可以锻炼儿童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体会到语言叙述的内在逻辑顺序,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如《我喜欢》,让幼儿想想还有哪些动物喜欢在哪里干什么?将图本进行创编,丰富体验创编的快乐。
4.制作图本。让幼儿创编故事并且画下来制作成图书,创作、制作小书活动。为激发幼儿再创作的兴趣、唤醒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渗透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巡视指导中应注意观察幼儿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用得当的启发性语言,随时引导幼儿回忆、提取与本次活动相关的爱狗、照顾狗等生活经验,运用已有的绘画、手工技能,表达自己的创作内容;同时,要及时帮助幼儿解决操作活动中遇到的技能障碍。
总之,作为语言训练的有效载体,图本在增长幼儿语言知识、开拓语言想象空间及陶冶情操方面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只有巧妙运用图本,挖掘图本的特点及深层奥妙,运用多种阅读指导方法,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阅读,产生阅读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