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摭谈语文教学的趋无定势
摭谈语文教学的趋无定势
河池市金城江区东江镇加道小学
覃晓娴
俗话说“教无定法”,也就是说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尤其语文学科,它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目标,我认为:
首先教师要自我破除思维定势。
因为在平日的课堂中我们教师常会有这些习惯:喜欢充当表演者的角色,喜欢课堂活动完全按照自己预先设计的进行,喜欢提问成绩好的学生,喜欢听到学生说出自己心目中的所谓正确答案(这种习惯在上公开课时尤为突出),喜欢用课时安排紧凑、学生反应良好、课堂活动进行得很流畅等词语来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其实,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学生也各有各的优势,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衡量一堂课的好坏也不是老师上了多长时间,讲了多少内容,课堂活动多顺利,而是学生获得了多少,有多少人获得了。如今年四月下旬南宁之行,参加“两岸四地”教学观摩研讨会,聆听了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校长上《牛郎织女》一课,让我耳目一新。在整堂课上教师采用的是聊天式教学法,问题都是从学生口中来,教师只是做适当的调解员,在师生或生生的相遇与交集点开展教学,实现化学反应,实现光合作用。她的课堂看起来是粗糙的,是开放的,但实际上学生却在实践中领悟到《牛郎织女》这一神话小说的文化内涵,获得了方方面面的知识。为此,今后我们老师备课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身上,因为备课的目的就是为了不备,课堂上那怕是公开课,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不要担心学生回答得不好,不要担心学生占用课时,多给学生思考回答的空间,尽管在学生反应良好的时候,也不要忘了问一问,哪个同学不懂,哪个同学还有不同意见。我想,只有这样做,才真正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活动,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进程。
其次是要引导学生打破思维方式。
通常我们的课堂,有的学生不喜欢发言,究其原因,除了性格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长期以来形成这样一种思维习惯:上课是教师的事,我们坐着就是了;回答问题是成绩好的同学的事,我们听着就是了;教师说的是对的,大家共识的是好的,自己发言准不行,说不定还会挨批评。为了打破学生的这种思维方式,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互动的,鼓励他们多发言,肯定他们的见解,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逐步让学生敢于发言,享受发言带来的喜悦。教学中要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做到“同”中求“异”。如在一次作文课时,老师问:“雪融化后是什么?”允许学生作合理想象。大部分同学回答“水”,老师肯定了这个答案。然而一位同学却写道“春天”。试想一下,雪融化之后,万物复苏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图画。我们不禁要为这位同学的“奇思异想”拍案称绝。可老师却否定了这个答案,发散性思维的火花便这样被扑灭了,共性又增加一分,个性又减少了一分。教师不仅要具备这样的观念,而且要积极主动地改善教学环境,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不要让学生的创造性“产品”受到其他同学嘲弄。宽松的环境一旦形成,会极大地促成学生智慧的发挥。
三是授课方式要吸人眼球。
记得以前我们教古诗,通常都是让学生先读读诗句,再理解诗意体会意境,然后练习背诵,最后是默写诗歌。但几月前听了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戴建荣老师(上海市魅力教师,特色教师)执教古诗《咏雪》和《静夜思》时,我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古诗教学已不再老套,戴老师一改传统的古诗教学方式,运用吟唱教学法,引领学生通过“读、唱、吟、舞”法,让学生感受古诗的平仄音律、音韵之美。借助手语,引导学生高声诵读、低吟慢唱,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慢慢引领学生走进诗境,感悟诗意,触融诗情。整堂课下来学生的神情都为之一振,人诗合一,美轮美奂,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其高涨。
纵观这堂课始终会发现戴老师注重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他以崭新的教学方式展现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风貌,在他的教学中不仅充分展示了教学内容的显性因素,而且发掘了隐性情感因素。他能恰到好处的把教学内容隐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以情生情。
四是大胆将课堂交给学生。
课堂上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主人翁思想。这样才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建立了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可目前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中还有许多传统的教育思想,即“师道尊严”,教师权威不可冒犯等正统思想在教师心目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如上半年我镇举行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自己听了好多老师的课,学习了好多好的教学方法。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课堂气氛过于严肃,且不少教师的表情严肃,整堂课没有一丝笑容,只有教师的一言堂;二是低年级教师在上课时动不动就要求学生“小小手,平平放;小眼睛,看黑板”,学生是坐端正了,课堂纪律是好了,可是学生心在课堂吗?这样“捆绑式”的教学,带给学生的是疲劳、禁锢和压抑。试想:学生连转转头、做做手势的自由都没有,还有什么主体地位可言呢?
我们教师必须抓住阅读教学主阵地,给每个学生创造出公平合理的机会,人人参与的机会,做到“书让学生自己读,问题让学生自己提,话让学生自己说”的实践过程。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仅仅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起解决个别疑难的作用。只要我们弃旧求新,勇于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断创新、改革自己的课堂教学,着力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就一定能落在实处。
总之,课堂教学是多姿多彩的智力活动,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要依据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灵活使用适合的教学方式。因为语文学科涉及到方方面面,语文教学可谓趋无定势,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习名师们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唯有多读书,多研究,披文以入情,才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才能展现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才能开辟出一套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二篇:dz 语文有效教学摭谈
语文课有效教学摭谈
● 从节约生命谈起
(一)课堂容量不够。
(二)对教学内容的施教安排与时间分配不合理。
(三)在一些无意义无价值的问题上纠缠不休。
(四)偏离目标的课堂狂欢。
(五)班级教学中的隐性浪费。
一、关于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理论研究流派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国内研究者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虽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大的关注。2001年以后,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始与推进,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成为一大热点。从1998年至2008年的10年里,我国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现有文献来看,迄今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上已发表学术论文121篇,出版专著2部,撰写博士、硕士学位论文70余篇。
(二)有效教学的内涵与研究意义
●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
1.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
2.有效率--即以少量的投入换得较多的回报,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
3.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的程度。
●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
有效学习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这也是我们要着重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
有效教学 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 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 有效教学的几个问答:
a、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认真,是有效教学吗?
b、教师按计划完成了教学内容,自己也很满意,是有效教学吗?
c、课堂很活跃,学生很高兴,是有效教学吗? d、课堂教学目标完成得很好,是有效教学吗? ▲修辞教学 ▲ 《跳水》 e、有效教学的对立面是什么?
f、有效教学与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是什么关系?
二、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在新课改实践中的变种:
a、泛语文 b、反文本 c、无效讨论 d、教师不作为 e、无中心拓展 f、去知识化 g、多媒体化
三、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解决少慢差费的几种策略
(一)先学后教
▲江苏洋思中学
蔡林森
先学后教
▲江苏东庐中学
陈康金
讲学稿
轻负担,高质量
▲山东杜郎口中学
崔其升
教师只讲5分钟 四壁黑板 圆桌
▲河南焦作许衡中学
张璧宏
学案导学轻负担,高质量
(二)改弦更张,“离经叛道”(挤去水分,借鉴传统)
▲魏书生
▲窦桂梅
韩兴娥
▲洪镇涛
▲李希贵
▲王泽钊 严凌君
▲王财贵
▲丁慈矿
对课
◆ 炎冰之 澳大利亚语文(英语)课堂
(三)课堂教学创意设计(略)
▲郑国民
海
▲钱梦龙
赵州桥
▲幻方 ▲马老师
标点符号
▲任为新 拔苗助长
▲简易方程
(四)语文奠基工程
字 :5000 词 : 25000 句 : 2000 篇 : 300
(五)“两个凡是”
凡是 学生自己能够看懂、解决、说出的,凡是经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能够自己看懂、解决、说出的,教师绝不主动“告诉”。
(六)教→不教
1、关于学科素质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2、关于三二四教→不教语文素质教学模式
(七)素质教学与应试策略相结合
1、关于素质教学
2、关于应试策略
(八)轻负担 高效率
1、现实教育生态环境下的“六字真言”
2、与“轻负担,高质量”
(九)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1、怀疑与发现
2、批判与创新
3、“创”与“造”
4、张扬个性与教学民主
四、保证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法宝:
教得学生爱语文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第斯多惠
附录一:
语文教学实践的个人经验
一、坚持两个点:
1、下点笨功夫(劳动含量)
2、耍点小聪明(智慧含量)
二、追求两种力:
1、逻辑征服力
2、艺术感染力三、一个小窍门:
先声夺人
出奇制胜四、一条大秘诀:
用最偷懒的办法,做出最优异的成绩。
五、两个小建议
1、找到理论通往实践的桥梁
2、打通了做语文
六、两项大原则
1、勇作敢死队员(冒险突围
绝处逢生无限风光在险峰)
2、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七、三个着力点
1、培养语文兴趣
2、完成“原始积累”
3、训练创新思维
八、语文教师“三热爱”
1、热爱语文
2、热爱语文教育
3、热爱学生 附录二:
值得借鉴学习的优秀语文教师语文专家:
一、小学
窦桂梅(清华附小)
丁有宽(广东)
于永正(徐州)
霍懋征(北京)
斯霞(南京 已故)
支玉恒(张家口)
贾志敏(上海)
高林生(江苏)
包全杰(辽宁丹东)
二、初中
魏书生(辽宁盘锦)
钱梦龙(上海)
欧阳黛娜(辽宁鞍山)程翔(北大附中)
杨初春(湖南)
章熊(北京)
史绍典(湖北)
武镇北(新乡)
姜东瑞(新乡)
三、高中
李吉林(南通)
孙双金(江苏)
白金声(黑龙江双城)
张化万(浙江)
韩兴娥(山东潍坊)
于漪(上海)
宁鸿彬(北京)
余映潮(湖北)
韩军(清华附中)
陆继椿(上海)
孙春成(山西 深圳)
姚竹青(新乡)周丽君(新乡)10
洪镇涛(武汉六中)
黄玉峰(复旦附中)
程红兵(上海建平)
李镇西(成都)
赵谦翔(清华附中)
李希贵(山东潍坊)
吴非(王栋生 南京)
洪宗礼(江苏泰州)
王泽钊(青岛)
严凌君(深圳育才)
袁卫星(江苏)
陈日亮(福州)
何杰(北京)
语文专家
叶圣陶
吕叔湘
顾黄初
刘国正
张寿康
张定远
巢宗褀
顾振彪
倪文锦
雷实
崔峦
饶杰滕
李海林
孙绍振
温儒敏
钱理群
周正逵
顾之川
王晓春
蔡伟
王鹏伟
王显槐
唐江彭(无锡锡山)
高万祥(张家港)
程少堂(广东)
张志公
朱绍禹
郑国民
方智范
曾祥芹
王尚文
王荣生
陆志平
戴汝潜
吕达
唐建新 11
●
附录三:
需要经常翻阅的业务杂志报纸和书籍
(一)杂志
1、《中学语文教学》(北京)
2、《语文学习》(上海)
3、《语文建设》(国家语委)
4、《语文教学通讯》(山西)
5、《语文教学参考》(陕西)
6、《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7、《小学语文教学》(山西教育报刊社)
8、《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9、《课程·教材·教法》(北京)
10、《人民教育》(国家教育部)
(二)报纸
11、《中国教育报》(国家教育部)
12、《中国教师报》(北京
中国教育报刊社)
13、《教育时报》(河南)
14、《光明日报》(北京)
(三)书籍
15、《语文教研论文集》1989年 方渭泉
16、《中国语文忧思录》1999年
17、《审视中学语文教育》1999年 孔庆东等
18、《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
19、《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002年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
20、《语文教育展望》 2002年 钟启泉
倪文锦等
21、《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2003年 倪文锦
22、《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年 倪文锦
23、《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2003年 郑国民
24、《语文课程新探》2002年
陆志平
25、《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2005年
王荣生
26、《李海林讲语文》
李海林
27、《言语教学论》李海林
28、《走进语文教学之门》
王尚文
29、《语文教改的三个浪潮》
王尚文 30、《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31、《中学语文教学建模》2003 查有良
伊道恩
32、《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 2000年 张正君
33、《美国语文》2004年 马浩岚编译
34、《语文教学探索》 1990年 魏书生
35、《教海弄潮——洪镇涛语文教学改革历程描述》1998年 马鹏举
36、《窦桂梅与语文教学的三个超越》 窦桂梅
37、《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于永正
38、《大语文教学法》
姚竹青
39、《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
2000年
王增昌 40、《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综述卷、理论卷、小学教学卷、中学教学卷等)2007年 王荣生等
41、教育家成长丛书《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等
42、《语文课如何是好》 2009年 王晓春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钟启泉 《我的教育理想》 朱永新 《教育新理念》2002年 袁振国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2001年
朱慕菊
《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2003年
傅道春
《教师创新行为案例与评议 》 傅道春
《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2003年 《人民教育》编辑部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2004郑杰 《不跪着教书》
吴非(王栋生)《反思中国教育》2006 莫志华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2006年
李希贵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2007年
孙云晓 《素质教育在美国》1999年
黄全愈 《培养智慧的孩子》2006年
黄全愈
《放飞美国》2001年 矿矿
《教育的国际视野》2005年 上官子木 《我在美国教中学》2006年 方帆 《学与教的心理学》 邵瑞珍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苏)《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捷)
朱永新
肖川
[美]杜威
李希贵
李镇西
高万祥
《新教育之梦》《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民主主义与教育》《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与青春同行》
《我的教育苦旅》 《玫瑰与教育》
窦桂梅
《校本研修面对面》
陈大伟
第三篇:摭谈小学生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摭谈小学生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我们对学校三年级100名同学进行了习作方面的调查,并作了分析和总结:①“你习作的素材一般来自哪里?”,结果有近百分之六十的学生选择“仿照作文选”,近百分之二十选择“捏造的或是听来的”,只有近百分之十的同学选择“亲身经历的”。②“写作文之前你会编列提纲做到意在笔先吗?”,结果有近百分之七十的同学选择“会想一点”,有近百分之二十五的同学选择“不知道”,只有百分之五左右的同学选择“会仔细地想想”。③“写作时,你会迁移曾经积累的好词佳句吗?”,结果有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选择“一般没有”,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同学选择了“经常使用”。
从以上分析来看,当前农村小学生有三点可谓是“重中之重”,一是构思,二是积累,三是生活。我们针对这三个难点作了探讨,总结如下。
一、加强构思训练
没有构思,写作就如同盲人摸路,走完这一步,就不知下一步怎么走。许多学生常常受此困扰,即使开始下笔能行云流水,文章过半之后便不知所云,甚至忘了中心,忘了重点,最后草草收笔。这就要求老师作文教学时,注重作文构思的训练。作文构思一般包括题目的构思(你能从文题或相关提示中获得什么信息?)、中心的构思、选材的构思、结构的构思等。我们不仅应关注篇的构思,针对中低年级更应注重段的构思。篇的构思要注意整体布局,段的构思,也就是一些具体的“人、事、景、物”的具体写法,是中年级老师们常常忽略训练的地方,这是小学生构思意识和构思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只要加强作文构思的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可以提高。如我在上作文课时,一学生说:“我准备写家乡的小河。”我问:“你为什么要写家乡的小河呢?”帮助学生拟定中心,积淀情感。再借机提问:“你准备从哪几方面写家乡的小河呢?”帮助学生选择材料表现中心,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二、加强积累
要加强培养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意识,并且努力培养他们在习作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习惯。不管是教材学习,还是课外阅读,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迁移。如四年级下册五、六单元的课文,写景的词语“枝繁叶茂、多姿多彩、清香袅袅、月明人静、辽阔无垠”等,写动物的“神气十足、默默无言、成群结队、悠然自得”等。好句子:“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在教学这两单元的课文时,我就针对性地安排一篇写景的作文,促进积累向运用的转化。结果学生表现出来的天赋让我大吃一惊,如:“蚕豆花的花瓣是圆形、灰白色的,在花瓣的边缘像是有人故意涂上了蓝色的花边。花瓣左右分开,一层层,像是一只只轻灵的蝴蝶在舞蹈。”“成群结队的蜜蜂在油菜花之间流连,无数的彩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再看那油菜花,每一株都神气十足,傲然挺立,光亮夺目。我使劲地闻着油菜花的清香,突然好想扑进这无边的花海,但是,我犹豫了,我不忍心破坏它。”
三、走进生活
目前,大多数小学生写作的材料一般都是来自作文选或是捏造的,而不是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习作方面的构思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向更高水平的发展。这就要求老师鼓励学生要写亲身经历,反对那种仿写或凭空捏造的作文,形成务实的文风,做到:真实、独特、新颖。具体做法有:
1.观察生活,体验他人之体验。比如观察父母的工作,体察其劳作过程,行诸成文。教师鼓励学生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有意观察,并做出自己的思考。经过几个星期的观察,然后让学生写成文章,相信学生都能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2.亲身经历,体验心理之体验。相比于听别人说或静止的观察,亲身参与活动是形成活动体验的最重要的途径。因此,我们经常组织一些主体性活动。比如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调查本校学生的阅读情况。又如通过实验演示和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实验人和旁观者的内心活动,以及实验的结果。这类实验很多,如火烧手帕、鸡蛋浮起来了、纸片托水、看不见的字,等等。
3.营造气氛,体验虚拟之体验。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体验不能持续。我们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设置虚拟体验弥补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的不足。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紧紧地抓住“构思、积累、生活”以布局谋篇和段落构思能力的训练为首,以积累好词好句和表达方法为重,坚持“写实”和“多练”原则。我想,在解决学生习作的三大困难以后,学生一定会爱上作文,一定会写出更多更精彩的文章。
第四篇:小学语文论文倡导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摭谈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倡导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摭谈人教版新课标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宜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课本和课堂教学中,而应将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袤的时空,与生活、与社会链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因此,我们倡导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活,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一、反映生活。使文本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对当前语文教材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的语文教材是科学的、严谨的,教师应该相信教材,但不能迷信教材,应该用好教材,但不能只教教材。教材的编写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难以使教学内容符合不同地方的生活实际。这种地域不同产生的、风俗的差异、生活的差异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使之更具生活化。
1.根据教材状况。大胆地“删”
教材的更新周期与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更新相比显得要长一些。我们从教材,尤其是一些老教材中,不难发现,有一些教学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脱离现实生活。即使是新教材中,也难免有些课文不符合学生现实生活状况的。像这些教材内容就可以大胆地“删”。
2.根据教学需要。适度地“增”
对教材,教师要充分地理解和把握,应根据教学需要,增加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结合火热的生活,把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纳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如教学《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结合国庆55周年“大阅兵”的通讯报道来学习。当学生将课文中描写的“阅兵式”与当前军事装备正规化、现代化对照起来读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体会到祖国的强大、伟大。这样的教学,拓展了文本,超越了文本,同时把文本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糅合在一起。3.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地“换”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材,它只是为教师教学提供依据。现行语文教材大体上是整齐划一的,而实际生活情况却是各不相同,再加上我国地域辽阔,教材中的课文并不是每学生都是熟悉的,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灵活地调换教材,善于“用教材教”。如浙教版六年制十一册第四单元原选编的《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一课现换成《叶欣荣获南丁格尔奖章》一文,这可能是编者基于对学生的安全以及对“禁止未成年人救火”的考虑,换成了具有时代感、有强烈的生活气息的课文,避免了原教材对学生的负面影响。由于都经历过“非典”这一特殊时期,学生们更能理解抗非典英雄——叶欣这一活生生的典型。由此,教师可得到启发,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机动、灵活地处理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从而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开发好教材,发挥教材的最优效应。
二、走向生活。使语文实践生活化
“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为了全面推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必须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让他们在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让社会这个大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
1.让学生在走向自然中学语文
教师要沟通学生与自然的联系,组织学生走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研究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吸纳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如教学《我的家乡秋白梨》这一课后,学生掌握了本文状物的方法。可以迁移运用写家乡的特产。
2.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用语文
社会生活五彩缤纷。教师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让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资源,拓展学习语文的天地。如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社会调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去观察调查,去撰写宣传。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交际和社会实践能力。3.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练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家庭的特点巧妙地设计语文实践:有的家长是卖衣服的,则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家长是卖家电的,则可以让学生写一写使用说明书;有的家长是卖水果的,可以让学生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知识等等。
第五篇:建构主义支架式理论运用于中学古诗词教学摭谈
建构主义支架式理论运用于中学古诗词教学摭谈
【摘要】建构主义支架式理论为中学语文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思路。本文将以杜甫的《登高》为例,从搭建支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阐述支架式教学理论如何运用于中学古诗词教学。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模式;最近发展区;具体操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30-02
古典诗词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标对古诗词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读懂”之外、更强调“鉴赏”和“运用”。然而,古诗词鉴赏方法缺失、学生学习方式被动、教学模式僵化枯燥、学生学习兴趣淡漠的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理论为古诗词教学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一、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内涵
支架理论在维果斯基(Vygotsky)“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维果斯基说:“‘最近发展区’是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者在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过程中,通过解决问题所决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①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和经过成人或同伴的帮助可以到达的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因此,要给学习者提供帮助,成人不仅要了解学习者的现有水平,还需预设学习者潜在的发展水平。而搭支架,就是创造条件让学习者朝“最近发展区”迈进。支架理论提出者布鲁纳(Bruner)说:“支架式创设情境的过程,使儿童容易进入或获得预期结果,随着儿童技能的娴熟,逐渐撤回并将职责交给儿童。”②支架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当学生无法自己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为他们提供帮助,随着学生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师提供的帮助便逐渐减少,从而把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这与我国中小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支架式教学具体有五个教学环节:搭建支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一一效果评价。③下面以杜甫的《登高》为例,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作过程。
(一)搭建支架
此环节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向学生提供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支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支架可以是范例、问题、图表等等。范例支架,就是举例子,在学生进行新的任务之前,教师为学生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具体事例,以便学生受到启发。问题支架是指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或者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关键之处。图表支架,指通过图示和表格,将信息直观地展示出来。如在《登高》一诗的教学中:
范例支架――教师示范如何从意象的角度分析首联的情景关系,要求学生从意向的角度分析其余三联的情景关系。该支架为学生提供一个分析景和情关系的范例。
问题支架――教师提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你觉得诗人的心情如何?该问题群一步步引导学生走向诗歌分析的关键。
图表支架――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诗人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指出诗人写作此诗时所处的人生阶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解读诗歌情感。该支架为学生提供背景材料,让学生知人论事。
(二)进入情境
此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过渡的重要作用。进入情境,指教师将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生活经验与教师所创设的情境相互作用。如在《登高》的教学中,韩军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
师:同学们愿意听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为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切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乞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音乐《二泉映月》,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④
在这个案例中,韩军老师娴熟地将故事支架、音乐支架、朗诵支架巧妙融合,将学生顺利引入诗歌情境。
(三)独立探索
这一阶段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进行单独探索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要适时提供额外的支架、让学生顺利地展开学习。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如学生对《登高》一诗有了整体感知后,教师应该让学生单独探索诗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越来越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能够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四)协作学习
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学习小组之间合作学习、展开讨论。支架式教学理论强调学生在自主探究之后进行合作交流,主张在讨论中理解和把握知识。在学生对《登高》诗中诗人为何会产生这种感情,这种感情在诗句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进行了独立探索之后,小组合作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五)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支架理论认为,评价应与学习者在新的具有挑战性的语境中运用和组合多种能力相契合。支架式教学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学习的评价。评价内容除了是否完成老师的任务,还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比如《登高》一诗,课堂结尾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思考教学内容,看看是否完成学习目标,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看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引导学生反思其学习过程是否自觉,和同学的合作是否积极,和老师的沟通是否主动。
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学古诗词教学课堂可以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这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支架式教学对语文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清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次,教师搭建的支架既不能承包太多、又不能撤离太晚。总之,教师应该合理搭建支架,让学生能够逐步攀登,跨过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
注释:
①Vygotsky,L.S..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Psychological Processes[M].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②Bruner,J..Child's Talk: Learning to Use Language[M].NewYork: Norton,1983.③张景焕.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④韩军.《登高》课堂实录[Z].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