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谈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常州市荆川小学
许龑
当前,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有“七个”——一是过度“开发”,弱化文本;二是过度“主体”,弱化“主导”;三是过度“活动实践”,弱化“双基训练”;四是过度“张扬个性”,弱化“价值取向”;五是无节制地合作学习,弱化“自主“;六是无目的地整合资源,弱化“本色”;七是无标准地加于肯定,弱化“正确引导”等。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应循着这个话题探索到小学语文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及任务是什么?还得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方能对“有效性”的问题作一些探究。
一、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究,也就是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性的探究。
语文课程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这个基础也就是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个基本的语文素养,能够满足学生现在和将来的社会生活基本需要,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基本保障。听、说、读、写样样本领都少不了。比如说,一个孩子在应聘工作时较好的通过了笔试,但到了面试的时候却木讷慌张、吞吞吐吐、辞不达意,不能落落大方地与人交往,可能就遭到了淘汰。反之也是一样。所以我们语文教师最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加快提高孩子们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速度,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崔峦老师曾经说过:“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牢记语文教学姓‘语’,不管怎样创新,要体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课不能上得华而不实,甚至哗众取宠。改革的决心要大,但具体到一节课,又要实事求是。”杨再隋教授也曾说过: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是“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课程,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其基本策略的课程,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的课程,这就是语文课程的特点,不能变也不应该变!否则,语文课程就变味了,变形了,变质了,异化了,就不再是语文课了。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识字写字;通过读书学会读书;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词语,品读词语;在读书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等,不但不能变,还要抓住不放,做得更好。一句话,语文课就是要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里学习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这就是语文课上的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白白浪费时间去干别的什么,而不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课能算是语文课吗?
二、探究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研究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艺术性。
把握和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太重要了!“居高” 才能“临下”,“游刃”才能“有余”。教学设计是对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第一线工作的能力最大的考验了,我们要增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意识,提倡积极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科学的教学设计,使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能互相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当然,最重要的是老师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根据学生的状况,更要根据《语文教学标准》的精神,独树一帜,百花齐放。这里,仅仅谈谈可参考的一些基本做法。
1、三维设计,相互渗透,螺旋上升。
一般说来,过去的语文教学设计,是平面的,比较单一的,因而显得比较单薄,较片面。语文知识部分,教师们比较容易把握;至于能力,则较为笼统;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层,就可管可不管了。而新课标采用了三个维度的设计。这样,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共同构成了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体——语文素养。
这里有必要说一说我们应怎样看待语文知识,语文知识的生命力是极强的。相对来说,它的老化程度是比较慢的;它的更新面是比较小的。语文知识不像电脑,随着时代发展更新极快,语文知识有着永恒的生命力。一两千年前的作品,我们不是现在还在欣赏、学习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只是“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不是涉及到知识都不能讲,不敢讲,我们要注意到这一点。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设计中,要巧妙的把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通过科学的过程与方法三维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三维设计的最大特点。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三维整合,是具有整体性,交融性的,是不可分割,水乳交融的。那种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割裂开来,甚至在备课时也明显分为三点来备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于永正老师在上《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就在同学们一段一段汇报朗读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每读一段抓住其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它们的深刻含义。如抓住了“重担”“翻山越岭”,让学生体会这“重担”不仅仅只指肩上的担子,还指生活的重担,“翻山越岭”还指人的一生的崎岖坎坷这样的双重含义;抓住“一次”与“无数次”两个词语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自己仅仅只抱了病中的母亲一次,母亲就那样满足,流下了欣慰的泪水,而自己从小到大,母亲抱了自己无数次却不以为然;抓住了“八十多斤”与“一百多斤”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身体瘦弱,一辈子只有八十多斤的母亲挑起一百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是多么艰难„„学到这里,于老师情不自禁地朗诵起一首古诗中赞美母亲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把我们此时此刻的敬爱与感谢通过你的朗读抒发出来吧!”“于老师和大家一起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心得吧!”,老师和学生一起动笔,一起诵读起自己的读书心得来。学生情不自禁,对母亲的赞美溢于言表。于永正老师就是这样平平实实但又有创意的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有机的糅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通过读书活动,以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为主线,穿起一颗颗读书方法的珠子,让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渗透在其中,达到三维目标的有机揉合。
2、直奔重点,辐射全文,整体升华。
“直奔重点,辐射全文”这样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主要是使学生有了读书、思维的自由和空间,便于长文短教,中心突出,避免平推式和繁琐的分析,更避免牵着学生,使之完全没有了学习的自主性。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以后,引导学生直奔重点,明确主旨,“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整体感知出发,再联系上下文读书。培养学生养成读书时善于抓住重点词句的良好习惯,掌握阅读方法。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抓住重点,辐射全文,整体升华是变“填鸭式”,“灌输式”,“注入式”为“启发式”,“探究式”,“发现式”的有效的教学设计。
3、研读对话,注重过程,共同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研读对话式的教学,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与体验,教师的任务不只是讲课,更不是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悟与体验。主要的任务是创设一种学习、研讨、对话的氛围和平台,使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无拘无束的状态下参与教学活动,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走下“讲坛”,成为学习的一分子。成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学生自主读书发表见解的空间和自由很大,在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之中,有效性得到提高。要实现研读、对话学习的有效性,我们要注意的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要充分对话。
首先,教师要充分地与文本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不就是“备课”“钻研”教材吗?没错。但强调“对话”,能使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首先是个读者,是阅读的主体,是要用整个心灵去浸润文本的。他与一般读者又不同的是,在与文本对话时,还要加上对文本的中心思想、篇章结构、教学重点进行分析,而不是忙于抄备课手册或教案集。教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震撼甚至批评,是对文本意义的重构,是教师一个全新视角的诞生。但现在很多课学生往往还没有来得及去充分地感悟,教师就让他们谈感悟,作表演,当导游,话变画,貌似热闹的小组讨论„„殊不知,咬文嚼字,静心会文,圈点勾画,才是学生渐入佳境的享受语文,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这样与文本对话的良好阅读习惯一旦养成,那才是受益终身的呀!要强调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必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老师的点拨指导决不是可有可无,需要讲的时候就要讲。有的课为了体现以读代讲,却缺失了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和敏锐感悟,浅尝辙止,甚至有些学生读书时滥竽充数,有口无心。这样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学生却没有真正地读进去。有的老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因势利导的小结和深入地诱导。
在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都已充分对话了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展开三者之间的对话了。此时,大家都已是“不吐不快”了。然而,综观当前的阅读教学,“霸权对话”仍屡见不鲜,教师因在认知、情感等方面占有优势,就认为自己比学生高明,常常主宰学生的对话;而学生中的“优势群体”垄断对话,成了课堂交往中的“贵族”,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怕说错,不敢说,仍得不到关注,得不到锻炼自己的机会。这一点是要引起我们的足够注意的。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对话教学其实不仅是一种教学的艺术,更是一种教学精神,是对当代社会对话,合作精神呼唤的回应。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过程中的知识生成,意味着师生关系的人性化,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的彼此接纳。对话是民主的平等的,沟通的合作的,创造的生成的,以人性为目的的教学!
三、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开展自学式教学科学化研究。
自学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自学的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阅读过程是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就像别人为你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要你去咀嚼、消化、吸收所需要的营养一样,需要自我反省,即自我反馈、内化活动。学会自学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自学方法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一把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举一反三。
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上了几千节语文课,到末了还是不会读不会写。问题是讲得太多太细,占去了学生读和写的时间,如果用这些时间指导学生去读、去写,效果又会如何呢?阅读是一种综合吸收,有些东西读过后,要在肚子里慢慢“发酵”,慢慢地“领悟”,突然哪一天他会悟到些什么。习作由学生去写,写了改,改了再写;由模仿到创造,由不想写到非要写,由量变到质变,自然就会写了。为什么有“厚积薄发”这么一说呢?同时,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自学是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学习的良性循环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不仅是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不仅是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方法。“会学”和“方法”是智慧的象征,是从自学的过程中得到的。教规律,教方法,教给学生一把把智慧的金钥匙。也许知识可以被遗忘,但能力却将伴随着你的终身。
四、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处理好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关系。
1、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需要。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和提高其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毋庸质疑的人文作用。当然,它一定是在语言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实现的。就这一点来说,我认为,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始终应以文本为先,以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或思想感情为先。是“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文本作为客观事物、社会、世界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体现了时代精神、现代意识,具有典范性。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独特的内涵,都包含着许多的真、善、美,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教材的编者也是精挑细选、斟酌再三才将其选入。反过来说,一旦教材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那么就会因为其生命力的耗尽而消亡。这样的作品,在教材中自然是决不会入选的。比方说,歌颂赖宁舍身去保护森林的文章就不再会编入教材,因为用生命去做无谓的牺牲不应该提倡,人的生命的价值是珍贵的,是要珍惜的等等。只有在教学中尊重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才谈得上实现有效的统一,也才谈得上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作者的写作意图,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文本本来具备的价值取向,怎么能因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而弃之不顾呢?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教学过程也是社会化的过程,青少年是未来的公民,教育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应尽的各种社会责任。”我们的语文课堂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正确引导,正是语文学科所具备的人文性的需要,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任务之一。
2、怎样使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达到有机统一呢?教师在课改形式下的角色定位《语文课程标准》说得很明白:“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还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在尊重文本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达到有机统一这一点上,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应该充分发挥的。” 不分对错的肯定学生的独特体验就算尊重学生了吗?不能算,那是误人子弟!那么怎么处理呢?这里,提出一些做法,与老师们切磋。
⑴、要重视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的整体把握。这也就好比唱歌时先定好调,在大海里航行把握了航向一样,对全文的基调的把握非常重要。“整体——部分——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感受——理解——积累——运用”是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学习过程。其中,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交流初步感受,并提出问题和困惑,这一个环节必不可少。
⑵、吃透文本的价值取向必须对文本的语言文字的咀嚼。吃透文本的价值取向就得咀嚼、吃透语言文字,在与文本充分对话中方能获得。这里涉及到的就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必须与工具性结合,达到水乳相融,相得益彰。教学中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应得到老师尊重的,也正是新课程在传统教法的继承上的创新之一。但是这独特体验必须是在充分地与文本的对话,对语言文字的咀嚼的基础上。现在的课堂上,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辩论的机会更多了,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成了师生的生命共同向前跃进的乐园!这真是令人可喜的新局面。但是,教师与学生的“浮躁”之气也有了一些苗头。与文本充分对话的读书活动中,孩子们不是浮光掠影的而是深入的读书、咀嚼,所以他们的心被文中人物的精神深深打动、震撼着的情感不是通过老师灌输给他们的,而是通过关键词句的咀嚼,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再创造的想象,是自己从心灵深深地悟出来的。
五、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心理品质引进教学。
有经验的老师一定都有深深的体会,课上得好固然重要,但学生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预习习惯,良好的听讲习惯,做笔记习惯,良好的书写、检查、完成作业等学习习惯,以及兴趣、动机、情绪、意志、自信心、独立性、吃苦耐劳、踏踏实实、精心思考、坚强勇敢、沉着理性等等非智力因素,在一个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中占有相当的一席之地,成为学生有效性学习不可缺少而终身受益的因素。不仅学生是这样,即使是老师,我认为也同样不可缺少对自身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要有很好的素质和表现力能上好一节公开课,也能自觉地、默默地、不厌其烦、吃苦耐劳地批改每一个作业本,进行每一次作业讲评,辅导每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的教学要有效性,绝对少不了学生和老师都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我们要提高教学质量,一个最好的做法就是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把课上精上到点子上;一个是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规范训练,严格要求;一个是自己精心备课,认真批阅作业,耐心分层辅导。我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这两者缺一不可。
第二篇:试谈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试谈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组 符海燕
高中语文教学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高考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考分差距也不是很大,加之其它原因,高中语文学习在学生心理的地位堪忧,语文课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学这门学科?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语文教学走出尴尬的一条途径。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和发展。那么到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课前精心准备
1.了解学情,强化课前预习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学生的学情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落点。这种“生本”理念必须在教学的设计之初就应该得以体现。在教学之前,我们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年段要求,深入研究学生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才能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当然学生课前也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如果学生对于课堂上要学的知识在课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准备,他们在课堂上就很难与老师交流,很容易使课堂演变成一言堂,影响课堂的效率。所以从学生入校学习开始就要求他们必须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预习。2.整合资源,研发、创生语文课程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语文教材作选择性的取舍、补充,特别要删掉学生和教师读来生厌的文章,要增加进教师与学生都十分喜欢的好文章,让语文课程充满语文味。把师生都喜欢的语文利用到极致,这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益的一个好思路。教师要善于从宏观上驾驭课程,构建自己的阅读教学序列,写作教学系列。要高度重视对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和资料的收集、储备、整理和提炼。在执教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教版)第二单元的古典诗词时,就对其中的篇目进行了集中和重组,如咏史怀古诗有《蜀相》《石头城》《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过华清宫》《桂枝香•金陵怀古》等。写相思爱情的有《锦瑟》《雨霖铃》《鹊桥仙》《一剪梅》等。通过这些并联组合,让学生品读、归纳各类诗歌的思想感情构成与常用表现手法。这样一来,不就是举一隅而以三反吗?知识的系统化是内化成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理解了内容,掌握了方法,形成了能力,这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效率。3.明确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制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语文教学,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节课,教学之前,教师都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教参中的有关提示,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4.明确课堂教学重难点,避免随意盲目
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优秀而且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浓浓的人文气息,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但是我们教师在进行每一篇文章的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明确本篇文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那种兴之所至的即兴发挥极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创设优美的课堂意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造诗意的情趣氛围——这是吸引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先决条件,是让学生产生学习期待的必需,这种情境驱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一节语文课学生只有在和谐诗化的氛围中才能产生身心的愉悦和学习的冲动,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所以语文教师要特别要注意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体验的互动平台,让学生在诗意的氛围中轻松快乐有兴味地学习。那么如何创设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氛围呢? 1.运用优美的导语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
语文课堂的导入是一种精彩的开课,教师要善于运用导语激趣煽情,形成课堂的势能。精彩的课堂导语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不可企及的范本,又能起到唤醒学生潜能的作用。
2.借助多媒体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
现代多媒体手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听感觉,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合理地利用它可以为语文课堂创设诗情画意的美学氛围,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全新的手段,为语文教学创设情境。
3.通过巧妙设问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
爱因斯坦说过,“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善于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用精、少、实、活的提问将学生吸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从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4.联系生活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
生活是五光十色的,生活中有诗质,教师要动脑子,让生活走入课堂,让课堂进入生活;让语文贴近学生的感性实际,在课堂上让学生动乎情,悦乎心,用生命去诠释语文。5.依托课堂活动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
课堂活动是一种动态的语文训练、语文实践。精彩的课堂活动课堂里的珍珠,让语文课堂闪光。所以教师要善于设计课中的细节活动,通过课堂活动来进行以读写为核心的语文训练,逐步地提高语文能力。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那么么怎样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呢? 1.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课堂的心理地位。
语文教师应该知道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能力,就必须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课堂的心理地位,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自觉的形成学习的能力,同所有的同学一道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个体同整体形成一种和谐的统一体,从思想上重视课堂活动,对课堂产生情感依赖。2.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语文教学组织。语文课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形成师生“互动流”。二是语文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优化语文教学艺术。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3.尊重每一位学生,给所有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
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除了组织正常的课堂教学,更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就学生个体及小组的学习品质、态度、方法和习惯的培养,而不是像传统教学,一切由教师包办;教师的作用也不是对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内容的重复。所以,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要实现学习方式的价值,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入手,最终达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职的目的。在个体学习中疏通文意,落实字词,解决基本问题,记录疑难问题和学习感受,小组合作学习是对基本知识的检查,经验心得的交流和对个体学习存在问题的解决,并提出新的问题,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共同解决,使个体、小组、教师的经验认识、智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交流、提升。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做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进行学习方式的有效性研究,方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以问题为纽带,巧妙设计教学内容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启迪学生的思维,首先必须善于提出目标明确、新颖有趣、难易适度、发人深省的问题来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然后教给学生思考的方向和线索,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并掌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1.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趣”。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地引入直观材料或轶闻趣事或谜语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
2、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悬”。好奇心是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源泉。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认真分析教材,寻找最佳处创设悬念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急于追下去的心理,因而注意力倍加集中,求知欲倍加旺盛。3.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巧”。现代教学的事实表明:语文教师通过提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而且好的提问还可以触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因为问题问的巧妙,学生会受教师问题的激发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在对新问题的发掘和解决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不断加强。这样,问题教学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语文教师的教学也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精”。教学问题设计的“精”,是指语文教师在设疑时围绕中心、总体设计,在“关键”(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决不随心所欲、在不重要的地方胡乱设疑。创设的问题要小而具体,讲求过程、不重结论,具有可思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体味思路,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思维的层次性。
六、提高教师感召力
1.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有情感的投入。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热情,更指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因此,课堂里有感情的浪花,师生就会精神振奋,独特的感悟、别有情味的语言就会如泉水叮咚,汩汩流淌。首先,要先感动自己。即教师要情动于中,要深入文质兼美的一篇篇课文中去,深受感动。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再者,字字句句总关情。上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验感悟作品中个性各异的丰富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绝不是靠外加什么东西,穿靴戴帽,也不是为情而情,矫揉造作,装腔作势,令人作呕,更不是虚情、假情、浮情。教学,就是求其真,教师真爱学生,真倾心与语文,真受到课文中优美的景物、崇高的思想、精辟的间接、珠玑的语言的感染,必然精神抖擞,真情实意伴随着语言流淌,扣击学生的心扉,在学生心灵深处弹奏,引起悦耳的共鸣。2.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化
良好的语言呈现是有效教学的关键。一堂语文课的成败,很关键的一点是教师的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是否简洁、清晰、声音高低是否适中、是否富有幽默感等都对课堂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以上我所谈到的仅是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方面。相信只要我们每个教师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一定会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坚实的阵地!
第三篇:谈如何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
谈如何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
宜川中学
胡瑞英
通过这几年的高三化学教学,我发现,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是听着都懂,但一说就错,一做不会。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怎样才能事半功倍?作为教师,应通过设计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让其积极思考,活跃思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通过教学中的一些实例,对此作些初步的探讨。
一、通过明确范围,提高概念的掌握水平
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概念是教学的基础,但在实践中,在概念的使用范围上,学生经常忽略前提而得出错误概念,还不知错在何处。
例:还有些学生对于勒沙特列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不完整,对勒沙特列平衡移动原理的适用对象未搞明白。比如,2004上海高考题24题第(4)小题,要求判断附图中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加了催化剂、缩小容器体积、降低温度、增加SO3的物质的量四种情形中的一种或几种,很多同学漏选了催化剂选项。
对此,教师可设计两个情景:一,对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有何影响?二,对还未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有何影响?对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对还未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平衡继续朝正反应方向移动,其实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是不影响的,若不看前提,学生可能会误解为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深化。例如:当生成物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变化先增大后减小,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那么生成物的含量最高点是达到平衡点,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应该看后半段。最后可以得出结论:勒沙特列平衡移动原理的适用对象是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从而让学生做到对象明确,审题清楚,不做无用功。
二、通过比较辨析,区分易混淆的概念
经常对易混淆概念进行辨析和整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在有序的结构中去提取明晰的概念,思维必然是迅速而准确的。
例如:针对学生对平衡移动和平衡常数K变化的关系混淆,可设计以下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逐步深化对这两个概念之间联系和差别的认识。
(1)由 温度 变化引起的平衡向 正反应 移动,K增大;(2)由 温度 变化引起的平衡向 逆反应 移动,K减小;(3)由压强、浓度变化而引起的平衡移动,K不变;(4)K值越大,表示 正反应进行的越完全。平衡向右移动,K值 可能增大可能不变 ;(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可能增大可能不变”)
(5)温度升高,K值 可能增大可能减小。(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可能增大可能减小”)
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K只与温度有关,只有温度变化引起的平衡正向移动,K值才增大。
还有其它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可以简短归纳总结为:中和≠中性,酸性溶液≠酸溶液,电离≠电解,电解质≠导电,强电解质≠导电性强,金属键≠金属活泼性,分子稳定≠熔沸点高,平衡右移≠转化率高,平衡右移≠K增大,温度升高≠平衡右移等等。
组织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辨析,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结论,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对知识点的准确掌握,做到思路清晰,思维敏捷,从而在解题时既快又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
三、通过观点比较,帮助分清是与非
教学不是简单地教学生记住结论,而是要引导学生追根究底,学会思考,学会辨别、分析、证明和判断观点的正确性。让学生在经历不同观点辨析比较的同时,活跃和激发思维,学会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例如:对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移动的学习,可以设计如下:对HAc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Ac≒H+ + Ac-,加入NaAc后平衡移动情况,甲认为Ac-浓度增大,平衡左移,碱性增强是平衡左移的结果,乙认为Ac-水解出的OH-中和H+,[H+]减小,平衡右移,碱性增强是Ac-水解的结果。对此,可让学生来判断哪种观点正确,又如何通过设计实验来证明?
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得到统一的结论,甲的观点是准确的,关键是抓住主要因素。加入NaAc后,[Ac-]的增大远远大于Ac-水解出的[OH-],主要考虑Ac-本身的影响,若加入的物质原平衡体系中没有,才考虑加入的物质反应后的成分的影响。最后可在原平衡体系中加入酚酞,将加入的NaAc改成中性的NH4Ac,若甲的观点正确,则考虑的是Ac-的作用,同样平衡左移,碱性增强,溶液红色加深;若乙的观点正确,则考虑NH4Ac中性,平衡不移动,碱性不变,溶液红色不加深。
在此基础上,可以将题目中的HAc改成NH3•H2O,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 + OH-,加入NH4Cl后平衡又是如何移动的?如何证明?通过举一反三来灵活迁移,巩固学生思维的正确性。
在此基础上,可以再让学生思考,当将0.2molCO2通入0.3molNaOH溶液中,HCO3-和CO32-的浓度谁大?在分析中,首先明确能反应的先反应,得到等物质的量的HCO3-和CO32-。在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和电离等影响离子浓度的反应中,CO32-第一步水解 > CO32-第二步水解 = HCO3-的水解 > HCO3-的电离,其中 CO32-第一步水解程度最大,是主要因素。根据主要因素CO32-+ H2O≒HCO3-+ OH-,学生可以得到结论:CO32-的浓度减小,HCO3-的 浓度增大,[HCO3-]> [CO32-]。
因此,当体系中有多种因素同时需要考虑时,抓住主要因素,就可以做到主次分明,结果立现。
四、通过自我设计,实现融会贯通
除了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设计方案,也可提示或者引导学生设计方案来证明结论,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提高思维的缜密性。
例如:在学习酯化反应时,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反应机理,指导学生设计了下列问题:(1)CH3COOH和 C2H518OH酯化反应时,18O会在哪个产物中?(2)CH3C18OOH和 C2H5OH酯化反应时,18O会在哪个产物中?
学生自行讨论得出,根据酸脱羟基醇脱氢,(1)题18O会在酯CH3CO18OC2H5产物中,(2)题18O会在酯CH3C18OOC2H5产物中。显然,第(2)题的结论不正确,主要问题出于学生对羧酸的共振结构没有概念。为此,通过教师说明当CH3C18OOH电离出CH3C18OO-时,CH3C18OO-≒CH3CO18O-,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从而得出(3)题
O会在酯CH3C18OOC2H5和H218O中的正确结论。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犯合理性的错误,当告知第(2)题的结论不正确时,让学生感到好奇,急切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时,乘势引入新的知识——羧酸的共振结构,然后让学生在新的前提下再作新的思考。
此外,还可以在复习元素金属性比较和元素的非金属性比较的知识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金属性Fe>Cu,Na>Al,非金属性Cl>S。在复习了弱电解质的知识后可设计实验证明醋酸是弱酸。通过对方案的自行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实现对已学知识点的灵活应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组织、引导和激励的作用,通过设计问题、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四篇:谈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
谈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
---曹妮妮
一、从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考察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是实现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的手段,对于教师和儿童而言,主要解决的分别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符合的程度,是与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者所持有的价值取向能否被得以实现有着直接关联的。在考察幼儿园教学活动有效性时,是不可能不涉及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的。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内容有不同的取向,不同取向的教学内容,反映了人们对教学内容的不同理解,在其背后,体现的是不同的教育目的取向。在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首先涉及的是对教学内容取向的思考,随后才是有关教学其他方面的问题。在考察和评定幼儿园教学活动有效性时,不是去考察和评定不同教学内容取向孰是孰非,孰优孰劣,而是考察和评定在确定某种目标取向和内容取向的前提下为教学活动所选择内容是否“对路”。
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的组织有不同准则,有与此准则相一致的组织方式。教学活动内容的组织,是与教学活动的目标相一致的,也是与教学内容的取向相匹配的。在考察和评定幼儿园教学活动有效性时,不是去考察和评定不同教学内容的组织准则和组织方式孰是孰非,孰优孰劣,而是考察和评定在确定某种目标取向和内容取向的前提下为教学活动所采用的组织准则和组织方式是否“对路”。
二、不同的目标、内容取向,不同的内容选择方式
幼儿园教学活动由于活动中所包含游戏成分的多寡而呈现活动的不同结构化程度,在一个从“纯教学”到“非教学”(即纯游戏)的连续体上,各种教学活动(注:在理论上,不包含纯游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纷繁复杂。
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存在不同的取向,教学内容的不同取向会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较为常见的内容取向有“内容即教材”、“内容即学习活动”和“内容即经验”等。
将教学内容看作教材的取向,是与将教学内容看作为向儿童传递的知识这一基本点联系在一起的,而知识的传递是以教材为依据的。在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中,尽管较少采用儿童使用教材的形式,但是,对教学内容持这一取向,会使教
学活动设计者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教材上,会较多地考虑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使之成为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基本材料,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运用教材,将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儿童。
教学内容即教材的取向,将教学内容作为是预设的东西,规定了教师应该教什么,儿童应该学什么,其长处在于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强,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据可依。由于这些长处,使这一取向在幼儿园经常被人采用。但是,这一取向使教学内容成为了规定儿童必须接受的东西,而这些教学内容不一定是儿童需要的和感兴趣的东西。
将教学内容看成是学习活动的取向,把其关注点放在儿童做些什么方面,强调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儿童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对教学内容持这种取向,会使教学活动设计者设计和安排大量的活动,并让儿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去探索和发现。
教学内容即学习活动的取向关注了儿童的活动,但是,这往往是儿童的外显活动,尽管这些活动在表面上可能很活跃,但是,这往往不是儿童对教学内容的同化,不会从根本上引起儿童深层次的心理结构的变化。
教学内容即学习经验的取向把教学内容看成是儿童的学习经验,认定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主要方面是儿童而不是教材,换言之,儿童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获得教学内容,主要取决于儿童已有的心理结构,取决于儿童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交互作用。根据这种取向,知识是儿童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教学内容应由儿童决定,而不是由学科专家支配。对教学内容持这种取向,会使活动设计者关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和儿童学习经验的获得,会使他们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作为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的出发点。但是,儿童的经验主要还是儿童自己的心理体验,这是一种主观的东西,活动设计者难以把握,容易使教学内容出现泛化,甚至被异化的状态,从而有可能使教学活动出现低效、无效,甚至有害的问题。
不同的内容取向,对活动内容有不同的选择方式。活动内容选择的准确性,即活动内容选择与活动目标、内容取向的一致性,才是考察和评定幼儿园教学活动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不同的目标、内容取向,不同的内容组织方式
在涉及幼儿园教学内容的组织时,必然会涉及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这三个基本准则。所谓连续性,是指教学内容如何直线式地陈述;所谓顺序性,是指教学的后继内容如何既以前面内容为基础,又为以后的内容打下基础;所谓整合性,是指各种教学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因为教学内容的这三个基本准则都是教学内容组织中必然要涉及的问题,需要通过权衡,通过决策,确定教学活动内容的组织主要采用的是逻辑顺序还是心理顺序,采用的是纵向组织方式还是横向组织方式,采用的是直线式组织方式还是螺旋式组织方式等问题。
例如,教学活动内容的组织如若主要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就应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教学内容,就应强调学科本身的逻辑顺序,而不是强调这种逻辑顺序与儿童之间的联系。这种组织教学活动内容的原则,是与教学活动目标的目标取向相一致的,是与“内容即教材”的内容取向相匹配的。
又如,教学活动内容的组织如若主要采用的是心理顺序,就应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就应给予教学内容的组织留有空间,充满弹性,而不是主要考虑这种心理顺序是否具有学科逻辑。这种组织教学活动内容的原则,是与教学活动目标的过程取向相一致的,是与“内容即经验”的内容取向相匹配的。
在幼儿园,“分科教学”将教学内容分成各种学科,如语言、计算、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并按每门学科内在的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内容,使这些内容保持连续性和顺序性,这种内容的组织方式往往是以学科专家对学科本身的理解而确定的。相反,“综合教育”则倾向于是一种以心理顺序组织内容的方式,它打破了学科界限,以儿童心理顺序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使各种教学内容之间保持整合性,这种内容的组织方式往往是教学者根据儿童的经验设计的,或是儿童自己生成的,并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儿童对教学内容的反应而加以调整的。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按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内容,还是按心理顺序组织教学,都存在相当的困难和问题。即使是学科专家,也很难就某一学科本身的逻辑顺序达成一致的意见,这就是说,迄今为止,人们对许多学科的基本结构的认识尚缺乏深度。根据儿童心理特征组织教学内容的做法存在更多的问题,这不仅是因为人们对儿童心理特征的认识还很肤浅,而且还因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学内容要适合每一个心理特征各不相同的儿童就更为困难。
事实上,所谓“分科教育”或“综合教育”只是教学的组织形式,而究竟是按学科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内容,还是以心理顺序组织教学内容,这才是实质。例如,打破学科界限只是“综合教育”的外显形式,如若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仍然过多地顾及每个学科的逻辑顺序,那么,即使学科的界限被打破了,教学内容组织的实质却依然与“分科教育”没有差异,而且,还可能因为对学科逻辑顺序考虑的削弱,而使这种“大拼盘”式的“综合教育”反而显得低效或无效。
按逻辑顺序或心理顺序组织教学内容各有其长处和弱点,使两者取长补短,以达到和谐的统一是组织幼儿园教学内容的一种做法。“条条道路通罗马”,有无数种途径可以达成这样的做法,但是要真正达成“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和谐统一”是不容易的,衡量的标准不是其外部表现形态,而是教学的有效性。
四、在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中,活动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在考察幼儿园教学活动有效性时,必然会涉及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在涉及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时,必然会涉及活动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中会包含各种活动材料,包括故事、儿歌、歌曲、舞蹈、图画等等。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一定要选择和运用品质好的活动材料。品质好的活动材料,一般是经由“千锤百炼”的东西,而不是可以由哪个编制活动材料的人心血来潮信手拈来的东西凑合而成的。具体地说,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故事要好听,要有趣,要富有内涵;运用的儿歌要简洁,要压韵,要朗朗上口;运用的歌曲要优美,要有表现力,要富有激情;„„。如果选用的活动材料不好,一个教学活动就不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活动
第五篇: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高效课堂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改进,然而学生的学业负担却依然沉重,学习效率仍然不高,这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自信,主动投入,自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发展方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情绪高涨,能够充分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实现教学目的的同时,教学还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开展有效的教与学,使语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即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谈自己浅薄的一些认识。
一、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是一门比较枯燥、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要不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思想、情绪,使学生产生兴趣,才能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 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 就看你能不能点燃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因此在课堂上充分采用各种手段, 激发学生积极性,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才不会感到学习是件苦差事,激起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自觉的投入学习中,从心里乐学语文,想学语文
二、有效的备课保障,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而且考虑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再根据学生在课上表现情况对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难点及时诱导、点拨,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以最佳的教学设计换取最大的教学效益。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这个过程中,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三、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而言,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灵活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适当的教学方法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游戏引趣”、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等这些教学方法的使用,效果是相当明显的。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能充分理解一些他们不能深切体会的词汇,或是文章内涵。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学习,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勤于请教;能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讨论研究,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2.情境式教学。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枯燥的教学中转化学习方向,树立新的学习观念,使学生爱上语文,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认识能力。问题情境提出时,要把握服务原则,它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认识语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来,利用多媒体穿射情境往往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
3.探究式教学。教师要主动引发学生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思考。
四、学习方式的灵活多样,提高教学效率。课堂中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是有效性教学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协调,对学生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如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学生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其次,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完善。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大组的交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的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学们互相学习,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除此之外,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功能,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向,学有方法。
五、重视课外阅读,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1.培养学生的阅读的兴趣。
首先,以身示范。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章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老师的讲述自己读书的收获与体会,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阅读的欲望,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其次,利用榜样的力量,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地去阅读。故事人人都爱听,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奇特的、令人感动的、悬念百出的故事,让他们产生想读书的欲望。优美的形象刺激着学生的情绪,影响学生的情感活动,还可以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最后,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传授阅读方法,使学生会读书。
1.要求学生有目的、与选择的读书,这样既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也不会给学习带来负面影响,而且效果会很好的。
2.让学生从开始读书便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每个学生都用一本专用的笔记本,在平时阅读中将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优美的修辞,好的词语都可以摘录下来,在空闲时可以拿出来琢磨琢磨,以加深记忆,循序渐进,阅读中积累一些原始的东西。引导学生写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之类的,加强对内容的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恢复记忆。
3.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比如: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抓精彩重点语段用情去琅琅地读;抓意境描写,发挥想像去读。经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养成阅读的习惯。这样就使学生的文化底蕴不断厚实,从而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阅读的兴趣进一步增强。
总之,教师要多引导学生的阅读内容,鼓励学生阅读好的书籍、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并给学生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读书氛围,同时要给学生松绑、减负,让学生与书为友。在小学六年学习中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感与趣味的熏陶,张扬自己的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充分把握一切契机,借助多种途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展开自由创新的翅膀, 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 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是学习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