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散文春的教学有效性
谈散文《春》的教学有效性
散文教学作为一种审美阅读,课堂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所以,我们在进行散文教学时既要关注其文学表达,又要关注其思想情感,两者不可偏废。
无论课堂教学的时效与长效,只要是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发展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堂就是有效的;只要是立足于学生的知识、能力、人格的和谐发展,这样的课堂就是有效的。反思阅读课堂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其有效性至少应该是这样的:有兴趣、有参与体验、有情感共鸣、有思维活动、有诵读感悟、有交流碰撞。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对散文阅读教学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实践与思考,试图让我们的阅读教学美丽起来,有效起来。
一、精心设计教学切入点,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我始终认为,所谓“精心”的设计就是“不落窠臼”。对于《春》这篇文章,大多数教学案例都以盼春——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颂春这一结构来处理文章脉络,这对学生整体感知有好处,但是散文的神韵在于情感的体验和作者文化品位及人文精神的感悟,重在品位赏析而不是对作品的分析。我在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跳出这个框架,构建了一种新的欣赏方式,即从作者情感和学生自主阅读入手,牵出两条线索:一是朱自清喜欢“春”,因为“春”美在______;二是我喜欢《春》,因为《春》美在_______。由此把握作者的情绪,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对课文的解读发掘出自己的情感和个性体悟,这样,学生的视野就开阔到作者笔下的整个春天,也调动了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
二、合理评价学生,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课堂在读上做了很好的蓄势,让学生带着这种被感染的激情用自己的语言咏春,描绘春,在“品”字上下了功夫。本环节开展自主探索、合作性学习,我和全体同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合理的评价,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的沟通和信息交流,让师生思想撞击出智慧火花,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力,使他们在动手操作、探索交流中进行学习,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非常有利于对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培养。
三、拓展学习空间,激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在我对《春》的课堂教学上,我别出心裁的拓展课外文化资源,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时时引经据典,我认为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向,充分拓展课外资源,充实课堂也开阔学生视野,传统的文化积淀和文字魅力的熏陶让语文更有艺术,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很有帮助。比如,学生讨论春草时,我引导学生:春草是历代文人争相歌咏的对象,你还知道哪些写春草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谈到春雨时,我出示杜甫的《春夜喜雨》,通过二者的比较凸显《春》中雨的特点,这就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在对比中突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完美统一,借助别人的评价来读朱自清的文章特点也是另辟蹊径。
四、寻找美点,让语文课奉献一份美丽的心灵鸡汤
《春》一直以来都是著名的优美散文,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至纯至美,使我们的心仿佛被春风吹醒了一样沉醉在美妙的春天里。《春》一文意境非常优美,让人读来如同正在欣赏一首悦耳动听的歌曲,一幅富有意境的图画。所以我在讲这一课时,首先问学生“你喜欢什么样的春天”这一问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当学生兴致高昂的描述自己心中的美好春天时,将学生引导到诗词中春天里去,这一引导是将现代语言美与古典诗词美相结合,使言中有画,诗中有景。在引导学生欣赏《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迎春图》我并没有死板的一一讲解,而是先从朱自清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入手,进而拓展到学生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我讲解这五幅图的环节中,我发现了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巧妙,也看到了学生畅所欲言中的激情。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放手让学生自己品味,揣摩,欣赏文章中语言,才能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才能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五、注重感悟,让语文课绽放一束美丽的理性之花 在《春》的教学中,我将对语言美的感受作为了学习的重点。在《春》中,他时而运用比喻,时而运用排比,语言丰富、生动,将旖旎的春色尽情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实在是美。从语言的美入手解读课文,让孩子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去文章中找到自己认为是美的地方,细到品读文中的词、句子、段落、修辞、写作方法、文章的结构等等,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言美,构思美去感悟,最后得出文理美,最终真正领悟课文。
感受语言美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读中欣赏美文与享受文中的道理。《春》的语言就朴生动,秀雅清新。在阅读教学中,我利用“我喜欢《春》,因为《春》美在______”的句型轻松的完成了“钻“、“闹”、“散”、“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斜织”、“薄烟”、“逼” 等关键词语的教学,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春天的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有了美的体验。
散文的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思想内涵,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学生关闭的心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想学语文,会学语文,热爱语文,学好语文。
第二篇:散文教学有效性初探
散文教学有效性初探
——《白蝴蝶之恋》课堂增值案例
上外静中盛丽萍
案例背景:
《白蝴蝶之恋》是刘白羽晚年之作,与他以往刚健豪放,意境阔大的风格不同的是,这是一篇文笔优美,情感细腻丰富,表现自我更真切、复杂的散文。初读文章,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自认为找到了一篇好教材,也能让学生喜欢的好读本。
文章具有三大亮点:首先是它的文学性。本文语言优美、生动,极富表现力,文中对白蝴蝶外貌的刻画,作者的心理活动及景物描写都极为细腻、生动,可以让学生在品读、感悟的基础上积累大量的词句,培养语感。其次是主题的深刻性。文章虽然讲的是“我”对一只受伤的白胡蝶的怜悯和救助,是一个关于自然界中小生命遭受厄运的故事,但折射的主题却是对生命意识的关注,对爱的感悟,对战胜逆境的思考,如此丰富、深刻的主题,可以激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再者是作品的人文性。人物内心情感的复杂、多样性,有助于唤起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作者对白蝴蝶不幸遭遇的怜悯到它生命复苏时的喜悦,及为它展翅高飞时的赞美,最后又因为它的离开而惆怅。人物情感的丰富、多变,拓展了作品的深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同情、关心弱者的美好心灵。
本着对作品的喜欢,去年的公开课上我潇洒走一回。今年,我在原教案的基础上,又作了精心的设计、反复的修改,受到了极好的课堂效果。不仅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了大容量的教学目标,超越了原有的教学思路与风格,而且对学生探究知识、提高质疑能力、感悟生命的意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案例过程:
导语:昨天,同学们预习了《白蝴蝶之恋》,文中一只孤苦无助的白蝴蝶时时牵动着作者的心,它勇于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也一定在同学们的心中泛起阵阵涟漪或激起阵阵波澜。这位作者是?(以自己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的体验)
一、介绍:作者、作品、背景
作家: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生于北京。一生戎马生涯,参加多次战
役,是一位老革命、老战士、老作家。
作品:以散文为主,是个多产作家!《红月》、《长江泪》、《红玛瑙》、《五
台山下》、《火光在前》、《刘白羽散文集》等。
风格: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笔墨雄健、粗狂豪迈、意境阔大形成独有的抒情风格。《白》与他众多作品相比,独树一帜。
二、《白蝴蝶之恋》的恋字饱含着作者对白蝴蝶怎样的情感?(带着问题朗读)
1.分角色配音朗读。(三位同学分别读两个自然段,集体读最后一段。)
2.我对白蝴蝶的情感?
(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出作者的情感线索:怜悯——喜悦——赞美)
三、多角度品味:
《白蝴蝶之恋》是篇优美的散文,欣赏这一类散文,我们可以对文中的好
词、佳句、段落等表现手法方面任选一处,进行品味。
(体现了自主阅读、自主体验的真实阅读原则。)
词语:痴痴地:专注,现作者对白蝴蝶投入很多情感。
捏:轻轻的拿,表现作者对白蝴蝶的小心呵护。
缓缓地:慢慢地,与句中的“蠕”相呼应,表现白蝴蝶努力与命
运抗争的过程。
句子:可能找出外貌、心理的句子。(以读带讲)
段落:景物描写作用:交待环境、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白蝴
蝶的不同命运。(通过集体朗读感受情节的发展,作者丰富的情感。)
四、我的疑问:(对有疑问的句子进行筛选。)
如:白蝴蝶飞出来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像有一滴圣洁的水?
灵魂在呐喊什么?
五、遐想园:
1、白蝴蝶终于勇敢地飞向空中,渐渐消失了,此时作者的情感又是怎样?
请为文章补上一个结尾?
2、学生想象、小组讨论。
3、教师总结:同学的结尾大致有祝愿式、祈祷、担忧。
4、出示原结尾(朗读原结尾)。
5、望着远去的白蝴蝶,作者的情感为什么会惆怅?
6、再次分角色配音朗读。
六、作业:课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给了你哪些启示?(深层次感悟)
案例分析:
本节课的有效性在于:
1、精心设计是成功的关键。
我在把握课标要求,反复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精要而富有个性化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个体感悟—双向质疑—合作交流—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在个体感悟中以赏读作为教学突破口,让学生从喜欢的字词句切入,把
学习的镜头直接聚焦在对文本中的好词佳句、结构段落、修辞手法的赏析上。如:学生对文中的簌簌颤动、楚楚动人、痴痴等词语的品读,体会出作者对纤细、柔弱的白蝴蝶的同情。通过对文中多处景物描写的赏析,使学生理解了景物描写不仅交待季节、环境特点,渲染气氛,还暗示了白蝴蝶的命运,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通过揣摩作家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情感的线索,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同情弱者的美好心灵。最后拓展延伸部分——为文章补结尾,更是达到了高潮,有祝愿白蝴蝶有美好的生活;有为它的将来祈祷;有赞美它的勇气;有流露失落惆怅情绪的„„这一环节的设计很好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打开了他们想象的翅膀。作业设计尤为成功,带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有的从强者与弱者角度来思考应同情弱者;有的从关爱生命角度引发对生命的思考;有的美的追寻者角度来阐发,成功者将付出艰辛,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2、还学生真实的阅读。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二期课改的新理念,没有学生的参与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就不会有深层次的师生互动,更谈不上提高语文的素养。语文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而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是由教师来精心设计问题,学生读的是教师的提问而不是自己的需要。而让学生自主提问,则体现了发现学习的新理念。只有让学生在充分阅读与思考基础上的自由提问,学生才会真实表达自己的困惑,教师才能恰到好处地给予指导,基于这个认识,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质疑,如:学生所提的:“白蝴蝶飞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一滴圣洁的水指什么”?“我的心灵给一道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这句话的含义?等问题,通过合作讨论交流,把它作为推进教学进程、解决课堂质疑的策略和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真实性,才能如实地反映了学生阅读中的困惑,解决问题才有针对性,课堂教学才有实效性。
3、朗读让学生品出滋味。
朗读是最原始、最基本的读书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朗读不仅可以帮助读者准确理解文本,培养语感,还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高雅的阅读趣味。尤其是这样的美文,语言的韵律、语义的意境、节奏的把握,情感的变化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品悟。朗读成了教学过程的主旋律。如:教学开始的配乐朗读,用如泣如诉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为背景音乐,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文章的由凄凉到明朗气氛,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中间部分的赏析词、句则采取散读、集体读。文中景物描写的多处变化,则用集体朗读,通过语调的抑扬顿挫,节奏的轻重缓急来表现情节的变化,在深情的朗读中,学生感受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融入了对白蝴蝶终于战胜困境,飞向光明的赞美之情。最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次用分角色配音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再次沉浸到文本中,用自己的声音来体验语言的和谐感、情味感,体验作品的意境美,感悟作品丰富的主题。同学们声情并茂、淋漓尽致的朗读感染了所有听课的老师,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案例反思:
教学之后,反思其中的得与失,感受颇深。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更是让学生享受语文之美的引路人,是“平等中的首席”,回想课堂上学生积极的思考、激烈的讨论、精彩的发言、独到的见解、激情的朗读、满足的微笑,这也许就是语文老师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20102、6
第三篇:名家散文教学谈(推荐)
如何进行小学名家散文的教学
上饶市第十一小学 陶丽玲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纵观全国各个版本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还是人教版、北师大版、浙教版,散文已成为主导类文本。而这些散文中,名家散文居多。例如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繁星》、《鸟的天堂》、老舍《母鸡》《养花》《林海》,、茅盾《天窗》、郑振铎的《燕子》、《别了,我可爱的中国》,丰子恺的《白鹅》,萧红的《祖父的园子》、《火烧云》、林海音——《迟到》《冬阳 童年 骆驼队》等,也有现代作家肖复兴的《捅马蜂窝》《珍珠鸟》《花边饺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冯骥才的《花的勇气》、贾平凹的《太阳路》、《风筝》、梁晓声的《慈母情深》等。
读一篇优美的散文,如品一杯茗茶,馨香淡雅而令人回味无穷。小学阶段,如何进行扎实有效的名家散文教学呢?
一、全景式解读文本
教师要对文本作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的细究与深读。文本细读要靠教师的一双慧眼去发现,去捕捉,找到作者的情感脉搏。同时,教师还需走出文本,读现实生活中的作者,真正地走进作者,去理解作者的灵魂,才会获得更深地感动和感染。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生命生命》一文的作者杏林子,如果我们不走进她,不了解作者12岁就患上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叫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的关节坏死,如何去理解作者对生命的珍爱与珍惜;如果我们不走进她,不知道她12岁患病到61岁去世,整整50年的时间里,她腿不能动、腰不能转、臂不能抬,保持着一种姿势坐在轮椅上,如何去理解在作者的眼中,生命是奋力求生的飞蛾、是不屈向上的瓜苗、是有节奏的心跳;如果我们不走进作者,不知道作者在50年的时间里,她写下了40多本著作,让她成为台湾最有影响力的作家和十大杰出女青年,又如何去感悟文章中的那句“要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
有了解读文本的意识,还要有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高低,决定着课堂达到怎样一种状态。
教学《落花生》一文,几位上课教师同样问:“从落花生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做人要像像落花生那样,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有的说:“我觉得做人要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不但外表好看,而且实用。”
一位教师果断下了结论:“做人要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虽然不起眼,但是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一位教师理性总结:“向谁学习没有对错之分,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要么做像落花生一样默默无闻的人,要么做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
一位教师则不断地引导点拨学生深入思考:“落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很可贵,但她一味等待别人来发现的思想不可取,因为如果没有人发现,不就埋没一生了?因此,该要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时候,就得有苹果、桃子、石榴那样的勇气。该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时候,就要踏实工作,不炫耀,不张扬,像落花生一样。”最后教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张扬也好,内敛也罢,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做人要做有用的人。”
文本原始的价值取向是要像落花生那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可人们的价值观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当时的观念已很难被现代人所接受,但“做有用的人”这一点却是永恒的,如果教师不能体会到这个层次,面对学生的精彩就会捉襟见肘。教学中如果不能恰当及时地进行引导、点拨、指正,那么有时“无知成了有趣”,“独特体验”不知不觉中就成了荒唐和肤浅的保护伞。
二、以一篇带多篇,进行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
教学名家散文是就可以以一篇带多篇,进行群文阅读。例如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通过文本解读我们了解到作者肖复兴是一位中国八十年代创作活跃,作品丰厚的作家。他的作品朴实无华却感情真挚。这篇文章是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课题象征着叶老先生对我的谆谆教诲使“我”终生受用,难以忘怀。这件事对“我”的影响之深,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也是这篇文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体会这一点,可以让学生课前阅读肖复兴的另一篇作品《母亲》。这篇文章用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连缀起了一位善良而又可敬的继母的一生。学生阅读之后,一定能感受到文章真挚的情感。于是,教师适时入题:“肖复兴能成为著名作家,写出如此感情真挚的文章和他童年得遇良师——叶圣陶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叶圣陶先生为什么对肖复兴有如此深厚的影响呢?让我们走进这篇文章。”
学生很快能从叶老先生给“我”作文的评语中找到了佐证:“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学生们能很快理解到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了肖复兴写作的信心,也正因为这样的肯定,感情真挚、亲切自然才成为肖复兴作品的写作特点。
继续研读文本,会发现这篇散文选编进课文是进行了改编的。此时可让学生阅读原文,通过对比阅读帮助理解课文。例如课文的第二件事是写肖复兴到叶老先生家做客。课文把他们见面写得很简单,这样的初次见面会给肖复兴带来怎样的感受呢?教学时,先让学生猜测他们可能聊些什么?学生们都认为他们聊的和写作有关。此时,教师出示原文: “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活指南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期望。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深刻地感受到了叶老先生待人随和与亲切。
课文还有一个重难点,就是三次写到爬山虎,借爬山虎来抒发肖复兴对叶老先生的敬佩、思念和感激之情。
第一次是我作为一名中学生到叶老家作客在里院看到的。这是真实的描写,表达我激动的心情,并成为我记忆中叶老的四合院。
第二次是我和叶老见面交谈后,我的心被融化了,在客厅看到映衬在玻璃窗上的爬山虎,如一片浓浓的湖水。这是想象描写,表达作者敬慕的感情,而成为我一生记忆中的叶老形象。
第三次是后来我每次回想与叶老见面,总想起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那墙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结尾点题,意韵悠长,余味无穷,表达作者的无限追思,代表了我记忆中的叶老对我的谆谆教诲。
作者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对叶老的思想和情怀作了十分虔诚的赞美,以文学的语言给予了高度评价。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教学时可带领学生阅读肖复兴的另一篇文章《前方遭遇塌方》。这篇文章是写作者一次去九寨沟路上遇到塌方的惊险历程。学生很快找到了其中两处写景的句子,了解了作者如何借写景表达当时情况危急,体会到了人们心中的恐惧和焦虑。
以一篇带多篇地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帮助理解了文本内容,还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多篇的文章的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深入思考,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三、反复品味语言,细细提炼文本。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光是走“从内容上寻求”这一步,不是完整的语文课,必须“着眼于语文形式方面”,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让学生认识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怎样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的。因此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反复品味语言,揣摩课文的表达形式,体会表达效果。
例如《慈母情深》一文以对话、抒情为主,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其中,作者眼中母亲辛苦工作的三个镜头,成为作者情感发展的线索,这三个镜头值得反复品味。
镜头一:“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人,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 其中的“极其瘦弱”、“脊背弯曲”、“头凑近”将一位承受生活重担,辛苦劳作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镜头二:“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倒装的排比句式强调了这就是“我”亲眼看到的母亲,她疲惫、劳累。母亲吃惊地望着“我”,“我”又何尝不是吃惊地望着母亲,如果“我”不到母亲工作的地方,也许永远不知道母亲是这样辛苦地赚钱养家。
镜头三:“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四个“立刻”写出了母亲抓紧工作,不辞辛劳。
作家用质朴的语言抒写人间真情,三个镜头是课文的重点,只有通过仔细品味、朗读,方能体会作家笔下流淌着的真挚感情。
四、利用名家散文指导学生习作
崔峦老师说“创造语文课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要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获得习作方法,形成习作能力。
1.从课文中学习写题。
好题如好茶,细细品之,回味无穷。一篇文章如果标题新颖别致,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线,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课文的题目,让学生认识文章命题各有特色,通过启发学生进行题目归类,使他们初步认识课文命题的规律,同时感受标题带来的心灵感应。如《桂花雨》馥郁芳香,《乡下人家》恬静温情,《花的勇气》让我们看到柔弱生命的刚强。然后模仿给自己的作文拟题。2.从课文中学习遣词造句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就开始学习组词、造句,可以说,单独让学生组词或造句,学生或许都能组一个很好的词和说一句比较完整而又有新颖的句子。可是如果让学生在写作文时准确运用平时组过的词或造过的句子,我想大部分学生会觉得很难。他们不知道在句中怎么去运用学过的词语和句子。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读课文时,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用得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加以理解和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和句子是什么意思,好在哪里,在自己作文时,怎样去运用好的词语和句子。另外,在读课文时,还要学习作者修辞手法的运用,掌握一些常用句式。例如课文《三峡之秋》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让人们有如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三峡秋天如仙境般的迷人景色。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通过多读课文来学习作者的这些生动形象的句子。在作文时,进行模仿,把别人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3.从课文中学习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它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好的细节描写,逼真、生动、鲜明、具体,常常是一篇文章的闪光点,也是文章借以显示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一种技巧。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细节描写。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段细节描写: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这段描写形象地体现了伯父和爸爸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扶、蹲、跪、夹、洗这一系列细小动作的描写充分说明了伯父的细致、热心。
“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段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而且把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凸显出来,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活。
名家散文都是作家诸多作品中沉淀下来的、意蕴隽永的作品,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独特而精准的语言表达。只有恰当的运用教学策略,才能最大程度的利用好名家散文,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篇:谈如何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
谈如何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
宜川中学
胡瑞英
通过这几年的高三化学教学,我发现,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是听着都懂,但一说就错,一做不会。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怎样才能事半功倍?作为教师,应通过设计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让其积极思考,活跃思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通过教学中的一些实例,对此作些初步的探讨。
一、通过明确范围,提高概念的掌握水平
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概念是教学的基础,但在实践中,在概念的使用范围上,学生经常忽略前提而得出错误概念,还不知错在何处。
例:还有些学生对于勒沙特列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不完整,对勒沙特列平衡移动原理的适用对象未搞明白。比如,2004上海高考题24题第(4)小题,要求判断附图中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加了催化剂、缩小容器体积、降低温度、增加SO3的物质的量四种情形中的一种或几种,很多同学漏选了催化剂选项。
对此,教师可设计两个情景:一,对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有何影响?二,对还未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有何影响?对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对还未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平衡继续朝正反应方向移动,其实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是不影响的,若不看前提,学生可能会误解为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深化。例如:当生成物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变化先增大后减小,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那么生成物的含量最高点是达到平衡点,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应该看后半段。最后可以得出结论:勒沙特列平衡移动原理的适用对象是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从而让学生做到对象明确,审题清楚,不做无用功。
二、通过比较辨析,区分易混淆的概念
经常对易混淆概念进行辨析和整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在有序的结构中去提取明晰的概念,思维必然是迅速而准确的。
例如:针对学生对平衡移动和平衡常数K变化的关系混淆,可设计以下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逐步深化对这两个概念之间联系和差别的认识。
(1)由 温度 变化引起的平衡向 正反应 移动,K增大;(2)由 温度 变化引起的平衡向 逆反应 移动,K减小;(3)由压强、浓度变化而引起的平衡移动,K不变;(4)K值越大,表示 正反应进行的越完全。平衡向右移动,K值 可能增大可能不变 ;(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可能增大可能不变”)
(5)温度升高,K值 可能增大可能减小。(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可能增大可能减小”)
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K只与温度有关,只有温度变化引起的平衡正向移动,K值才增大。
还有其它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可以简短归纳总结为:中和≠中性,酸性溶液≠酸溶液,电离≠电解,电解质≠导电,强电解质≠导电性强,金属键≠金属活泼性,分子稳定≠熔沸点高,平衡右移≠转化率高,平衡右移≠K增大,温度升高≠平衡右移等等。
组织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辨析,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结论,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对知识点的准确掌握,做到思路清晰,思维敏捷,从而在解题时既快又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
三、通过观点比较,帮助分清是与非
教学不是简单地教学生记住结论,而是要引导学生追根究底,学会思考,学会辨别、分析、证明和判断观点的正确性。让学生在经历不同观点辨析比较的同时,活跃和激发思维,学会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例如:对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移动的学习,可以设计如下:对HAc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Ac≒H+ + Ac-,加入NaAc后平衡移动情况,甲认为Ac-浓度增大,平衡左移,碱性增强是平衡左移的结果,乙认为Ac-水解出的OH-中和H+,[H+]减小,平衡右移,碱性增强是Ac-水解的结果。对此,可让学生来判断哪种观点正确,又如何通过设计实验来证明?
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得到统一的结论,甲的观点是准确的,关键是抓住主要因素。加入NaAc后,[Ac-]的增大远远大于Ac-水解出的[OH-],主要考虑Ac-本身的影响,若加入的物质原平衡体系中没有,才考虑加入的物质反应后的成分的影响。最后可在原平衡体系中加入酚酞,将加入的NaAc改成中性的NH4Ac,若甲的观点正确,则考虑的是Ac-的作用,同样平衡左移,碱性增强,溶液红色加深;若乙的观点正确,则考虑NH4Ac中性,平衡不移动,碱性不变,溶液红色不加深。
在此基础上,可以将题目中的HAc改成NH3•H2O,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 + OH-,加入NH4Cl后平衡又是如何移动的?如何证明?通过举一反三来灵活迁移,巩固学生思维的正确性。
在此基础上,可以再让学生思考,当将0.2molCO2通入0.3molNaOH溶液中,HCO3-和CO32-的浓度谁大?在分析中,首先明确能反应的先反应,得到等物质的量的HCO3-和CO32-。在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和电离等影响离子浓度的反应中,CO32-第一步水解 > CO32-第二步水解 = HCO3-的水解 > HCO3-的电离,其中 CO32-第一步水解程度最大,是主要因素。根据主要因素CO32-+ H2O≒HCO3-+ OH-,学生可以得到结论:CO32-的浓度减小,HCO3-的 浓度增大,[HCO3-]> [CO32-]。
因此,当体系中有多种因素同时需要考虑时,抓住主要因素,就可以做到主次分明,结果立现。
四、通过自我设计,实现融会贯通
除了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设计方案,也可提示或者引导学生设计方案来证明结论,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提高思维的缜密性。
例如:在学习酯化反应时,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反应机理,指导学生设计了下列问题:(1)CH3COOH和 C2H518OH酯化反应时,18O会在哪个产物中?(2)CH3C18OOH和 C2H5OH酯化反应时,18O会在哪个产物中?
学生自行讨论得出,根据酸脱羟基醇脱氢,(1)题18O会在酯CH3CO18OC2H5产物中,(2)题18O会在酯CH3C18OOC2H5产物中。显然,第(2)题的结论不正确,主要问题出于学生对羧酸的共振结构没有概念。为此,通过教师说明当CH3C18OOH电离出CH3C18OO-时,CH3C18OO-≒CH3CO18O-,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从而得出(3)题
O会在酯CH3C18OOC2H5和H218O中的正确结论。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犯合理性的错误,当告知第(2)题的结论不正确时,让学生感到好奇,急切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时,乘势引入新的知识——羧酸的共振结构,然后让学生在新的前提下再作新的思考。
此外,还可以在复习元素金属性比较和元素的非金属性比较的知识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金属性Fe>Cu,Na>Al,非金属性Cl>S。在复习了弱电解质的知识后可设计实验证明醋酸是弱酸。通过对方案的自行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实现对已学知识点的灵活应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组织、引导和激励的作用,通过设计问题、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五篇:谈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谈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常州市荆川小学
许龑
当前,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有“七个”——一是过度“开发”,弱化文本;二是过度“主体”,弱化“主导”;三是过度“活动实践”,弱化“双基训练”;四是过度“张扬个性”,弱化“价值取向”;五是无节制地合作学习,弱化“自主“;六是无目的地整合资源,弱化“本色”;七是无标准地加于肯定,弱化“正确引导”等。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应循着这个话题探索到小学语文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及任务是什么?还得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方能对“有效性”的问题作一些探究。
一、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究,也就是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性的探究。
语文课程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这个基础也就是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个基本的语文素养,能够满足学生现在和将来的社会生活基本需要,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基本保障。听、说、读、写样样本领都少不了。比如说,一个孩子在应聘工作时较好的通过了笔试,但到了面试的时候却木讷慌张、吞吞吐吐、辞不达意,不能落落大方地与人交往,可能就遭到了淘汰。反之也是一样。所以我们语文教师最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加快提高孩子们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速度,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崔峦老师曾经说过:“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牢记语文教学姓‘语’,不管怎样创新,要体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课不能上得华而不实,甚至哗众取宠。改革的决心要大,但具体到一节课,又要实事求是。”杨再隋教授也曾说过: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是“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课程,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其基本策略的课程,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的课程,这就是语文课程的特点,不能变也不应该变!否则,语文课程就变味了,变形了,变质了,异化了,就不再是语文课了。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识字写字;通过读书学会读书;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词语,品读词语;在读书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等,不但不能变,还要抓住不放,做得更好。一句话,语文课就是要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里学习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这就是语文课上的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白白浪费时间去干别的什么,而不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课能算是语文课吗?
二、探究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研究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艺术性。
把握和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太重要了!“居高” 才能“临下”,“游刃”才能“有余”。教学设计是对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第一线工作的能力最大的考验了,我们要增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意识,提倡积极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科学的教学设计,使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能互相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当然,最重要的是老师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根据学生的状况,更要根据《语文教学标准》的精神,独树一帜,百花齐放。这里,仅仅谈谈可参考的一些基本做法。
1、三维设计,相互渗透,螺旋上升。
一般说来,过去的语文教学设计,是平面的,比较单一的,因而显得比较单薄,较片面。语文知识部分,教师们比较容易把握;至于能力,则较为笼统;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层,就可管可不管了。而新课标采用了三个维度的设计。这样,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共同构成了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体——语文素养。
这里有必要说一说我们应怎样看待语文知识,语文知识的生命力是极强的。相对来说,它的老化程度是比较慢的;它的更新面是比较小的。语文知识不像电脑,随着时代发展更新极快,语文知识有着永恒的生命力。一两千年前的作品,我们不是现在还在欣赏、学习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只是“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不是涉及到知识都不能讲,不敢讲,我们要注意到这一点。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设计中,要巧妙的把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通过科学的过程与方法三维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三维设计的最大特点。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三维整合,是具有整体性,交融性的,是不可分割,水乳交融的。那种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割裂开来,甚至在备课时也明显分为三点来备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于永正老师在上《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就在同学们一段一段汇报朗读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每读一段抓住其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它们的深刻含义。如抓住了“重担”“翻山越岭”,让学生体会这“重担”不仅仅只指肩上的担子,还指生活的重担,“翻山越岭”还指人的一生的崎岖坎坷这样的双重含义;抓住“一次”与“无数次”两个词语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自己仅仅只抱了病中的母亲一次,母亲就那样满足,流下了欣慰的泪水,而自己从小到大,母亲抱了自己无数次却不以为然;抓住了“八十多斤”与“一百多斤”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身体瘦弱,一辈子只有八十多斤的母亲挑起一百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是多么艰难„„学到这里,于老师情不自禁地朗诵起一首古诗中赞美母亲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把我们此时此刻的敬爱与感谢通过你的朗读抒发出来吧!”“于老师和大家一起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心得吧!”,老师和学生一起动笔,一起诵读起自己的读书心得来。学生情不自禁,对母亲的赞美溢于言表。于永正老师就是这样平平实实但又有创意的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有机的糅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通过读书活动,以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为主线,穿起一颗颗读书方法的珠子,让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渗透在其中,达到三维目标的有机揉合。
2、直奔重点,辐射全文,整体升华。
“直奔重点,辐射全文”这样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主要是使学生有了读书、思维的自由和空间,便于长文短教,中心突出,避免平推式和繁琐的分析,更避免牵着学生,使之完全没有了学习的自主性。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以后,引导学生直奔重点,明确主旨,“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整体感知出发,再联系上下文读书。培养学生养成读书时善于抓住重点词句的良好习惯,掌握阅读方法。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抓住重点,辐射全文,整体升华是变“填鸭式”,“灌输式”,“注入式”为“启发式”,“探究式”,“发现式”的有效的教学设计。
3、研读对话,注重过程,共同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研读对话式的教学,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与体验,教师的任务不只是讲课,更不是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悟与体验。主要的任务是创设一种学习、研讨、对话的氛围和平台,使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无拘无束的状态下参与教学活动,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走下“讲坛”,成为学习的一分子。成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学生自主读书发表见解的空间和自由很大,在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之中,有效性得到提高。要实现研读、对话学习的有效性,我们要注意的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要充分对话。
首先,教师要充分地与文本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不就是“备课”“钻研”教材吗?没错。但强调“对话”,能使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首先是个读者,是阅读的主体,是要用整个心灵去浸润文本的。他与一般读者又不同的是,在与文本对话时,还要加上对文本的中心思想、篇章结构、教学重点进行分析,而不是忙于抄备课手册或教案集。教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震撼甚至批评,是对文本意义的重构,是教师一个全新视角的诞生。但现在很多课学生往往还没有来得及去充分地感悟,教师就让他们谈感悟,作表演,当导游,话变画,貌似热闹的小组讨论„„殊不知,咬文嚼字,静心会文,圈点勾画,才是学生渐入佳境的享受语文,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这样与文本对话的良好阅读习惯一旦养成,那才是受益终身的呀!要强调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必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老师的点拨指导决不是可有可无,需要讲的时候就要讲。有的课为了体现以读代讲,却缺失了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和敏锐感悟,浅尝辙止,甚至有些学生读书时滥竽充数,有口无心。这样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学生却没有真正地读进去。有的老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因势利导的小结和深入地诱导。
在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都已充分对话了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展开三者之间的对话了。此时,大家都已是“不吐不快”了。然而,综观当前的阅读教学,“霸权对话”仍屡见不鲜,教师因在认知、情感等方面占有优势,就认为自己比学生高明,常常主宰学生的对话;而学生中的“优势群体”垄断对话,成了课堂交往中的“贵族”,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怕说错,不敢说,仍得不到关注,得不到锻炼自己的机会。这一点是要引起我们的足够注意的。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对话教学其实不仅是一种教学的艺术,更是一种教学精神,是对当代社会对话,合作精神呼唤的回应。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过程中的知识生成,意味着师生关系的人性化,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的彼此接纳。对话是民主的平等的,沟通的合作的,创造的生成的,以人性为目的的教学!
三、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开展自学式教学科学化研究。
自学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自学的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阅读过程是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就像别人为你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要你去咀嚼、消化、吸收所需要的营养一样,需要自我反省,即自我反馈、内化活动。学会自学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自学方法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一把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举一反三。
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上了几千节语文课,到末了还是不会读不会写。问题是讲得太多太细,占去了学生读和写的时间,如果用这些时间指导学生去读、去写,效果又会如何呢?阅读是一种综合吸收,有些东西读过后,要在肚子里慢慢“发酵”,慢慢地“领悟”,突然哪一天他会悟到些什么。习作由学生去写,写了改,改了再写;由模仿到创造,由不想写到非要写,由量变到质变,自然就会写了。为什么有“厚积薄发”这么一说呢?同时,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自学是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学习的良性循环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不仅是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不仅是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方法。“会学”和“方法”是智慧的象征,是从自学的过程中得到的。教规律,教方法,教给学生一把把智慧的金钥匙。也许知识可以被遗忘,但能力却将伴随着你的终身。
四、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处理好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关系。
1、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需要。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和提高其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毋庸质疑的人文作用。当然,它一定是在语言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实现的。就这一点来说,我认为,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始终应以文本为先,以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或思想感情为先。是“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文本作为客观事物、社会、世界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体现了时代精神、现代意识,具有典范性。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独特的内涵,都包含着许多的真、善、美,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教材的编者也是精挑细选、斟酌再三才将其选入。反过来说,一旦教材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那么就会因为其生命力的耗尽而消亡。这样的作品,在教材中自然是决不会入选的。比方说,歌颂赖宁舍身去保护森林的文章就不再会编入教材,因为用生命去做无谓的牺牲不应该提倡,人的生命的价值是珍贵的,是要珍惜的等等。只有在教学中尊重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才谈得上实现有效的统一,也才谈得上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作者的写作意图,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文本本来具备的价值取向,怎么能因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而弃之不顾呢?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教学过程也是社会化的过程,青少年是未来的公民,教育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应尽的各种社会责任。”我们的语文课堂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正确引导,正是语文学科所具备的人文性的需要,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任务之一。
2、怎样使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达到有机统一呢?教师在课改形式下的角色定位《语文课程标准》说得很明白:“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还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在尊重文本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达到有机统一这一点上,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应该充分发挥的。” 不分对错的肯定学生的独特体验就算尊重学生了吗?不能算,那是误人子弟!那么怎么处理呢?这里,提出一些做法,与老师们切磋。
⑴、要重视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的整体把握。这也就好比唱歌时先定好调,在大海里航行把握了航向一样,对全文的基调的把握非常重要。“整体——部分——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感受——理解——积累——运用”是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学习过程。其中,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交流初步感受,并提出问题和困惑,这一个环节必不可少。
⑵、吃透文本的价值取向必须对文本的语言文字的咀嚼。吃透文本的价值取向就得咀嚼、吃透语言文字,在与文本充分对话中方能获得。这里涉及到的就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必须与工具性结合,达到水乳相融,相得益彰。教学中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应得到老师尊重的,也正是新课程在传统教法的继承上的创新之一。但是这独特体验必须是在充分地与文本的对话,对语言文字的咀嚼的基础上。现在的课堂上,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辩论的机会更多了,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成了师生的生命共同向前跃进的乐园!这真是令人可喜的新局面。但是,教师与学生的“浮躁”之气也有了一些苗头。与文本充分对话的读书活动中,孩子们不是浮光掠影的而是深入的读书、咀嚼,所以他们的心被文中人物的精神深深打动、震撼着的情感不是通过老师灌输给他们的,而是通过关键词句的咀嚼,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再创造的想象,是自己从心灵深深地悟出来的。
五、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心理品质引进教学。
有经验的老师一定都有深深的体会,课上得好固然重要,但学生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预习习惯,良好的听讲习惯,做笔记习惯,良好的书写、检查、完成作业等学习习惯,以及兴趣、动机、情绪、意志、自信心、独立性、吃苦耐劳、踏踏实实、精心思考、坚强勇敢、沉着理性等等非智力因素,在一个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中占有相当的一席之地,成为学生有效性学习不可缺少而终身受益的因素。不仅学生是这样,即使是老师,我认为也同样不可缺少对自身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要有很好的素质和表现力能上好一节公开课,也能自觉地、默默地、不厌其烦、吃苦耐劳地批改每一个作业本,进行每一次作业讲评,辅导每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的教学要有效性,绝对少不了学生和老师都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我们要提高教学质量,一个最好的做法就是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把课上精上到点子上;一个是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规范训练,严格要求;一个是自己精心备课,认真批阅作业,耐心分层辅导。我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这两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