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谈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期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应该以言语教育为手段,以一日生活为途径,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灵活、随机地引导幼儿的语言活动。使他们乐意地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他们积累运用语言的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品德和思维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幼儿期的语言学习与发展,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质,才能表达思想,吸收知识,才谈得上今后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幼儿园语言教育改革研究有不少突破性的进展,但在现实中,语言教学的低效益现象仍然较普遍。如何改变现状,变苦干为巧干,努力提高语言教学的效益,这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说,幼儿语言教育问题,是现在和今后一段时期幼儿教育中的重要问题。
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语言教学小学化。有些教师模仿小学语文的授课方式,对幼儿进行“语文教学”,有的甚至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学习材料提前到幼儿园大班使用;
2、在语言教育中只重视教师讲,忽视幼儿的口语表达。还有些教师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把教学重心放在教幼儿识字方面。另外在口语表达方面也只注意到简单的对话与重要或模仿,体现不出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3、在语言教育中体现不出教学内容的有序性,无一定计划与目标,有的是即兴发挥,有的是年年照搬,不去注入新的内容,新的方法,不能利用幼教的研究新成果;
4、孤立地进行语言教育。只知在语言课中进行语言教育,不知在其它学科与活动中进行语言教育,不懂得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其它方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和语言本身的综合性和通用性特性;
5、在语言教育中缺乏创造性因素。我们在听课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只能按预先的备课方案展开一节语言课,在遇到幼儿的发言或听课表现有“意外”时,不能因势利导,转化为课的内容。至于从备课到讲课体现教师的创造性因素,则更少。
二、活动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目标表述不当。自从新《纲要》颁布以来,就有专家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过程体验。具体到语言领域,有时就不得不将一些空泛的诸如“体验与人用语言交流的乐趣”等等之类的废话充当第二个维度的目标。这么写的时候就总是在怀疑,作为教师又如何可能确定孩子“体验”到了什么呢?看起来是从儿童的角度在提出所谓的“发展性”目标,实则是太过笼统而很难在教育过程中操作并对教育结果加以评价。
2、目标内容不细。虽然目标要从三个维度来提,但是又不是完全按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内容来的,而是仅采用了其前两项,即认知和情感,但在动作技能方面,则以过程体验置换了。第一维度的知识技能来说,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包括了六个不同水平的层级,即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而我们的通常做法是将这些不同水平的目标混在一起。可以说有些教材编写者本人,对每一篇语言材料,在认知方面幼儿应达到怎样的水平,有时也未必真的非常明晰。
第二篇:谈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谈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尽管我们知道,幼儿的一日生活皆是课程,语言主要不是通过集中教学活动而获得的,但集中的语言教学活动还是目前绝大多数幼儿园无法摒弃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尽管我们关注着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但总会发现一些“悄然静坐”的孩子被“忽略”;虽然他们不是大多数,但语言教学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教学活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更多的孩子参与?需教师精心的营造、深情的唤醒与热情的激励。
一、为什么会有孩子悄然静坐
在园内一段时间的听课研讨活动中,我开始注意到了兼课班级自始至终静坐的那几个孩子,幼儿6号、13号、17号:文静、内向、沉默,始终一言未发;20号:神情漠然、懒散,索然无味地呆坐;3号、7号:胆小、怯懦、怕羞,不敢主动举手;这六个孩子没有影响到整个教学活动,也没有给老师增添任何麻烦,但是可以断定: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他们自身语言、思维能力以及性格的健康发展。
除了个别孩子天生“低调”,不爱表现;多数幼儿退缩行为是因为个性以及心理层面的原因造成的。父母的过分溺爱、迁就和照顾,给孩子过多的生活限制,使孩子性格内向、意志脆弱。他们一见到生人就手足无措,显得胆小、被动,更不敢在集体活动中表现自我。一旦犯了错误或遇到挫折,就会情绪低落。这些孩子在班级集体活动中,常常表现得怯懦而犹豫、自信心不强。
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倾向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心理素质将在人的一生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胆小怯懦缺乏自信的孩子是需要关注、干预的。只有及早发现,及早纠正,才有利于幼儿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长。从这个角度看,在语言教学中,让那些游离于集体之外的孩子回到语言教学的“活动”中来,不仅能让每个孩子的语言都得到发展,而且涉及到儿童个性健康发展的问题。
二、精心营造宽松的集体氛围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或是一个不良心理品质的纠正,在集体活动中完成的效果会大大优于喋喋不休的个别说教。幼儿在集体中,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而当他们完成某一项任务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时,往往会大大增强其自信心,当再度面临问题时,就能充满自信地克服困难了。因此,要解决幼儿“敢于说话”的问题,首先必须创设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班级集体,使幼儿在这个集体的学习活动中,感到舒心、欢愉、无拘束。一般来说,老师们总感觉到,集体教学与个别教育,面向全体与因人施教是矛盾的。提到个别教育问题,往往会丢掉集体教学,浪费课堂教学宝贵的时间去与几个“不敢说话”、“不善交流”的孩子“纠缠”。其实,这样的做法,收效甚微。在沉闷、压抑气氛中是不可能出现孩子们的积极与活跃的,特别是性格内向,心理发展有障碍的孩子。相反,在非常活跃的群体中,在一种非常宽松的气氛下组织的学习活动,即使是那些处于封闭状态的孩子,也会释放出热情来,也会产生某种交流的愿望,甚至出现“奇迹”。
在我的语言集中教学活动中,从不试图让那些“爱说话”的幼儿少说几句,腾出时间让其他孩子发言。正相反,我继续鼓励他们去“畅所欲言”,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我认为这时候教师要做的是注意那些沉默寡言的孩子的“动静”,悄然而有意地关注他们。当他们的情绪被集体气氛鼓动起来的时候,教师立即以极大的热情鼓励他们,深情唤醒悄然静坐的孩子,例如:自编有趣情节《红帽子》,我假装戴了一顶红帽子,然后夸张地吹一阵风“呼——”“咦!我的红帽子呢?”东张西望,四周找找,一幅“真不知道”的模样,神情夸张,表演逼真。孩子们一下活跃起来,“能说会道”的孩子你一句我两句编得热火朝天,“小狗捡到了,当碗装肉骨头了。”“小鸡捡到了,放在河里当小船”„„.孩子们思维的闸门打开了,整个集体的氛围轻松、愉快、热情高涨。在这种自然、有趣的集体气氛中,每位幼儿的情绪都深受感染,我特别注意那几个静坐不语的孩子,也是一脸灿烂的笑容,暂时忘记了“平时的自我”,也争着举起了小手。“小猫捡到了,这顶红帽子真不错,我把它当摇篮吧!挂在两棵小树上,谁知风一吹绳子断了,红帽子不见了„„”这就是最不爱发言的7号幼儿编的情节。热烈的集体活动的“热度”使幼儿的心理受到牵引,教师的深情唤醒使幼儿的心理处于一种“高峰体验”,体验快乐的愿望是他们突破自身性格的局限,浑身洋溢着参与的意识和表现自我的愿望。在这个时刻,平时沉默的幼儿也会感到坚强自信,善于表达,更具有创造性。
三、热情激励胆小怯懦的孩子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偏爱”那些“不善言谈”、胆小怯懦的孩子,用自己生动形象、妙趣横生的语言,热情激励他们,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绝大部分幼儿的积极性,激起他们的表现欲。
特别有效的是运用体态语,通过举止神态传出的热情,感染幼儿,刺激其兴奋。有时用自己的表情、眼神、手势,对幼儿传达出赞赏、鼓励、信任。如竖起大拇指,高度惊喜、赞叹地直点头,有时故意忘记、背错、拍拍脑门,假装冥思苦想。有时即兴模拟,假装我是奶奶,咳咳嗓子说句:“乖孙子,太棒了!这么难的问题也会呀?”同时表现出膛目结舌的惊讶。这些独特的形式,新鲜的模拟,充满情趣,营造了一种完全放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吸引了每一个孩子。那些胆小怯懦的孩子,热情也会被完全地释放出来,在集体氛围的感染下也充分地动脑、动口,活跃起来了。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提问技巧,把内容易答的问题让给这部分孩子,并及时肯定、鼓励,让胆小怯懦的孩子多次尝试成功的体验。如“故事中有谁呀 ?”只要答对一种,就给予肯定;只要大声、响亮、不胆怯就表扬。需要动脑思考的问题让幼儿互相讲讲、议论,再回答。开放式的问题,则让幼儿积极动脑,畅所欲言,没有统一答案,不管孩子们的方法多么幼稚可笑,也要用赞赏、信任、惊讶的目光,让他们消除顾虑,充分展开思维。有时因教学需要,问了一个不好答的问题,要马上换角度,多侧面地启发思维,谆谆善导。如:看图讲述活动《兔子搬家》时,被集体气氛所感染的13号小朋友也举起了小手。我很欣喜地叫了她,结果她马上面红耳赤,不知如何回答“兔子是怎样搬家的?”这样一个空洞而不明确的问题。这时,如果很快换一位幼儿替她作答,她一定会产生一种挫败感,自信心会受到打击。因此我马上换一个角度,用轻松的语气,提示她看看图上小兔的模样,满头大汗,“这几只在抬什么?”“那只呢?”这样一问,她马上答出“这四只兔子在抬桌子,那只兔子在搬椅子。”老师在集体中对她肯定的评价,小同伴们热烈的掌声,让她低下头,红着脸笑了。或许就是因为这一次回答问题的成功,让她增强了自信心,变得活泼、大胆起来了。
在学前阶段,幼儿的自我意识是朦胧、肤浅的。他们往往通过成人的言语、行动来认识自己,从老师、同伴的态度中评价自己。教师的评价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教师有意识地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对这些孩子的关注和肯定,唤醒了这些悄然静坐的孩子,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带动其他幼儿来注意和接纳这些暂时不善言谈的小伙伴,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可爱温暖,尝试到表现自己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自信和进步。
在语言教学中,调动那些悄然静坐的孩子的积极性,诱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让他们在语言交流的实践中亲身体验,感受到乐趣,这是“让每个孩子的语言都得到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由于我在语言教学中努力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采取顺应幼儿学习心理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悄然静坐、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孩子明显少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原来在课堂上爱沉默的幼儿还能积极动脑,举手发言,大声回答问题,语言表达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这部分孩子的进步,又使群体更加活跃起来,使得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三篇:也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也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幼儿园的教学过程是复杂的,因此教学过程要体现出程序的阶段性,但又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想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依靠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经验和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如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引导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反思,帮助教师采用什么方法和步骤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我园当前园本教研的重点问题。我园在这次优质课评比的基础上,采取课后和老师们进行互动和研讨的方式,从改革课堂教学的现状和提高课题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上,对教师在课题教学中的片段进行评价、分析和反思,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案例描述和分析】
一、幼儿已有经验与有效教学
案例描述:
场景1:由于中班的幼儿对故事《狼来了》都非常熟悉,当老师一开始引入的时候,幼儿就叫起来:老师,这个故事我听过了„„上课的教师一下子就懵了,但是教师稍微缓了一下却选择忽略幼儿已有经验的这个问题,还是按预设的方案把活动上下来。
场景2:小、中班的幼儿都知道怎么说“悄悄话”,可在大班音乐活动“悄悄话”中,教师却花了一定的时间让幼儿多次反复地演练两个人说悄悄话的形态,结果幼儿不听指令,故意捣乱。
分析:如何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及唤醒、启发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参与学习、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与能力,这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显然场景中所描述的两位老师在课前没有很好的研究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也没有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导致了以上所描述的无效教学。怎样做到才能达到呢?其核心是“一切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就是说要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等来设计活动。
二、教学内涵的把握与有效教学
案例描述:
大班散文诗《画房子》,“用绿色的笔画一个碧水荡漾的池塘送给青蛙作房子,用蓝色的笔画一片蓝色的天空送给星星作房子„„”教师只从表象的“用什么笔画什么送给谁作房子”去分析、理解原诗,而未能在“为什么”上下功夫,即引导幼儿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去思考、联想。于是在仿编时,幼儿说的都是“我用绿色的笔画绿房子送给小羊”,我用蓝色的笔画蓝房子送给小兔”„„
分析:该教师由于对教材的钻研不透彻,只注意到教材表层所叙述的事件、描述的词句,很少考虑教材自身较深层次的内涵。所以,把握不住揭示内容的主线,启发引导就很难到位。
三、教学形式的创新与有效教学
案例描述 画符号记录
中班科学“有趣的转动”,老师请幼儿参观玩具超市后,预测超市里摆放的玩具是否会转动:“请你把认为回转的和不会转的玩具,用两种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画在记录单里。”结果,幼儿画的记录符号五花八门:有用蝴蝶结表示会转,花儿表示不会转;有用花表示会转,小草表示不会转;有用树表示会转,月亮表示不会转;有的甚至画了太阳、白云、小鸟三种符号在记录单上;有一位女孩子先用“√ ”表示会转,用“× ”表示不会转,但一看旁边的孩子都在画不同的符号,随即将“√ ”、“ × ”符号改为小草和花朵„„由于孩子们热衷于画不同的符号,而忘记了活动的任务,当教师请小朋友“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符号表示的?”好多孩子画好后自己也说不清楚画中所表示的是会转的还是不会转的。
分析:教师预设的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并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一种即方便而又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的符号”。但是,由于该要求不贴近中班孩子的实际且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本来一、二分钟就完成的预测,却花了十多分钟,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在验证预测结果时由于记录不一致幼儿难以比较说明自己原先的猜测与实际探究的结果是否一致。
像这样的“探究记录”----教师给予的不恰当的任务,即浪费时间又没有价值,我们应该尽量避免。
四、活动的操作性与有效教学 案例描述 装饰面具
大班美工----用各种材料装饰面具。提供人手纸袋一个,各种费旧材料若干(如书页、毛线、旧报纸、蜡光纸、皱纸等)。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介绍了制作的材料,简单交代一下操作要求,便以“做得不一样”请幼儿用桌子的材料制作面具。可能是教师想让幼儿自己作主,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所以对如材料的多样性,材料搭配的和谐美、画具独特构图等要求,一概没提。从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看,每个孩子都在制作,且都制作了一个面具,其差别就是动作快的,装饰的材料多一些,慢的则少一些。然而,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幼儿都是随意的拿什么贴什么,或看着教师的、或是看着同伴的,极少在边思考边操作。
分析:主动学习意为积极主动而又有效的学习。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动手做了,但像这样只动手不积极动脑的参与,对大班幼儿的能力的发展是没有帮助的。事实上,这个活动的设计与提供的材料都非常好,但活动原本应有的教育功能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它们潜在的教育资源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类似这样的教学活动不少,一个教学活动下来教师非常辛苦,而幼儿在操作教师花大量时间准备的材料到底学到了多少东西,却值得怀疑。
教学中,仅满足让幼儿动口、动手是很不够的,必须让幼儿的思维参与其中,或让幼儿先思考后操作,或边思考边操作。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促进幼儿智能的发展。同时,教师应注意不适当地强调幼儿的自主将会使教育失去有效性。
五、真实的兴趣与有效教学
案例描述 猜一猜
场景1: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师出示用包装纸包着的时钟:“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礼物,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于是,幼儿绞尽脑汁拼命地猜想:图书、好玩的玩具、天线宝宝、礼物„„可是,当老师揭开谜底(打开礼物)是,随着一声长叹“唉„„”刚才津津乐道的孩子一下变得没精打采了。
场景2:大班语言“点子公司”,老师:“小刺猬做了许多鞋子,可是没人来买,仓库里的鞋子越堆越多,有什么办法让大家都喜欢他的鞋来买他的鞋子呢?小狐狸微微一笑,马上就想出了好办法。你们猜猜,小狐狸可能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幼儿:“叫卖”、“发广告纸”、“买一送一”、“在电视上打广告”„„
分析:类似场景1中的情形“猜一猜”,我们并不陌生。初看,教师的意图好象是在引发幼儿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活动做铺垫,但是,幼儿的这种兴趣是表面的兴趣,幼儿的好奇心会随着“神秘”东西的出现而很快的消失。像这种毫无头绪、不着边际的猜测,不仅不能达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目的,而且是时间的隐性浪费。而场景2中的猜一猜,是让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如“小兔—高兴”、“鞋子积压—推销出去”,围绕主题(问题)展开。这样,给幼儿思维和推理“搭脚手架”的猜测,不仅能调动或支持幼儿的已有经验参与学习,有效地促进幼儿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为后继的学习后代做了有效的铺垫,这才能激发幼儿真实的兴趣。
六、教具的使用与有效教学
案例描述:
场景1:大班数学“感知长度守恒”第一课时的第一个环节,教师选用红、黄、蓝三根不等长的丝带,让幼儿判断:①并列摆放:“这三根丝带一样长吗?”幼儿:“不一样长”。②变换方向:“这三根丝带一样长吗” 幼儿:“不一样长”。③ 改变形状:“这三根丝带一样长吗” 幼儿:“不一样长”。
场景2:小班健康活动“走钢丝”,教师准备了一根成人拔河用的绳子作为“钢丝”。在幼儿自由玩绳、教师示范、个别尝试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在“钢丝”上练习直走和侧走,不要从“钢丝”上掉下来(保持平衡)。由于提供的“钢丝”实在是太粗了,教师示范直走是,也不能保持平衡,更何况是小班第一学期的孩子。结果,没有一个孩子在尝试直走,侧走也成了“垫脚”走。
分析:作为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具,在选用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它所蕴含的对本教学活动的价值,即能有助于幼儿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和发展能力等;其次,选用什么样的教具,要与本活动的内容及幼儿的年龄相贴切;最后,教具的选用要考虑到其简便有效,尽可能就地取材、一物多用。
场景1中,幼儿的答案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孩子是真正的理解了还是瞎猜的?无从知晓。教师选用的教具本身就是不等长的,并列摆放、变换方向、改变形状当然还是不等长的。场景2,该活动的低效,“钢丝”罪责难逃。其一,“走钢丝”其实就是一样假想的情境活动,根本不需要实物道具,在地上画条粗线即可,教师花大力气搬来的器材是多此一举。其二,小班第一学期的孩子,平地走路保持平衡尚需锻炼,教师此举偏离了幼儿的年龄特点,自然是徒劳无效了。
七、教师语言指导的针对性与有效教学
案例描述 变魔术
大班“复习几何图形”教学活动,老师设计了“变魔术”这一操作活动,即用一张长方行的纸变各种图形。操作前,老师:“下面请小朋友当魔术师,用这张纸变图形,看哪个小朋友变得又多又好。请小朋友拿起剪刀,开始变。”不一会儿,每个幼儿都剪出了好多图形。当老师请幼儿说说都“变”了哪些图形时,幼儿说的最多的是三角行,其次是梯形,正方形很少,长方形没有一个,而说不出的碎片占了相当一部分。在“变”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要求不明确,多数幼儿不知道先想后剪,于是,剪到哪算哪,剪成什么是什么,很少在考虑要变出不同的图形。因而,不仅“变”出的图形很单调,而且这样的操作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效能。
分析:由于教师的教学思路不清,语言指向不明确,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不明白“怎么剪”、“怎么变”。如果教师这样说:“下面请小朋友当魔术师,用这张纸变图形。但是有一个要求,只能剪一刀,想一想:怎么剪,能变出两种不同的图形?怎么剪,可以变出两个相同的图形来?”然后再层层推进“剪两刀,变出多个多种图形”„„在这样的语言提示下,幼儿势必要先经过考虑“变什么”,然后去寻找怎么变的方法。这样,才能既可达到图形转换的教学目的,又能让幼儿在“变”的过程中手脑并用,有效地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八、教学的灵活性与有效教学
案例描述 快乐学“Finger”
这是一个围绕单词finger组织的英语活动,活动前,教师根据英语教材详细地编写了教案,并且准备了手指卡片。活动中,教师首先出示了手指卡片实施“Follow me”、“One by one ”一系列教学环节,最后在复习巩固这一环节中,有的孩子开始坐不住了„„但是教学活动还没有完成,于是老师灵机一动改变了教学方法,根据前不久刚学的儿歌《手指谣》„„何不用“finger”替换“手指”边念儿歌边做游戏呢!在老师的示范下,幼儿的注意力被重新吸引了回来。由于幼儿对这首儿歌非常熟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大家边念边做动作,几遍下来,幼儿已经能够把儿歌完整地表述出来,而且“finger”发音准确。
分析:从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活动环节及时调整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智,为持续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起到了推动作用。首先,实施教学活动,教师不能完全照搬方案,不能凭主观预设而完成教学过程,教师要仔细地观察幼儿的反映,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教师要善于利用多方信息,充分寻找结合点。《手指谣》是幼儿们熟悉的儿歌,手指游戏是他们爱玩的游戏,把“手指”替换成“finger”,形成了两种语言的结合。教师从幼儿生活实际出发,挖掘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并有效地加以利用,既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复习巩固的目的。【反思】
教学是精心安排的外部条件或环境,用以支持、激发、促进和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展开和学习结果的有效达成。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在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即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提高,学有创意,学有追求。革新传统教学观念,促成主动、开放、有效的教学,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明显趋势,面临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要求,综观当前幼儿园的教学,我们应该努力去做到有效教学。
在对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活动中,教师们逐步转变了观念、但是教师在教育理论应用和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课堂调控能力的提高上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还需要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园本教研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才能真正提高我园的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篇: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研讨活动总结
沂南县第二实验小学于3月10日—4月10日举行了“自主发展课堂”——之“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研讨活动,本次研讨交流活动历时一个月,共67节课,现场录像58节,讲课教师从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到年近50的老教师全员参与,观课教师在徐校长和高主任的带动下积极参加,本次课堂体验活动主要从“教学语言在课堂上的用时和有效性”两个维度来评价课堂,上学期的“学习型小组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同时评价,目的是通过本次活动,继续优化教师课堂行为,把课堂还给学生。整个活动紧张、有序、高效,让每一位参与的教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
本次活动采取开门研讨交流,3月28日举行了“沂南二小---砖埠---湖头小学”自主发展课堂校际研讨活动,县教研室的张玉庆主任、朱建淑老师和李莉老师应邀参加,深入课堂进行了面对面的指导,首先张主任肯定了这次研讨的成绩,称赞我们的切入点准确,强调教师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指出一节课“成也语言,败也语言”,称我们的课堂是“五好课堂”即:理念好、效果好、常规好、设计好、素质好,明确指出教师教学语言要简洁、准确、有节奏、有启发性、引领性、还要有针对性。兄弟学校的观课老师对我们的课堂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四月上旬,各科根据本学科的进度分学科研讨交流,上课教师和观课教师分别谈了自己的收获和困惑,最后徐校长作了精彩发言,指出上学期进行的“学习型小组建设”是“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的载体,提出教师在课堂上的发言“三要”,即:导入时、提要求时、小结时教师一定要交代清楚;“三不要”,即:学生思考时、小组讨论时、学生做题时老师一定不要说话,以防打乱学生的思路。并提出一个供大家思考的问题:教师是选择适合教学思路的学生还是选择适合学生思路的教学。最后提出下一步研讨的切入点——问题的设计。
自主发展课堂,我们有目标、有计划、有行动,大家群策群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越打磨越精彩,自主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第五篇:谈如何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
谈如何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
宜川中学
胡瑞英
通过这几年的高三化学教学,我发现,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是听着都懂,但一说就错,一做不会。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怎样才能事半功倍?作为教师,应通过设计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让其积极思考,活跃思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通过教学中的一些实例,对此作些初步的探讨。
一、通过明确范围,提高概念的掌握水平
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概念是教学的基础,但在实践中,在概念的使用范围上,学生经常忽略前提而得出错误概念,还不知错在何处。
例:还有些学生对于勒沙特列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不完整,对勒沙特列平衡移动原理的适用对象未搞明白。比如,2004上海高考题24题第(4)小题,要求判断附图中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加了催化剂、缩小容器体积、降低温度、增加SO3的物质的量四种情形中的一种或几种,很多同学漏选了催化剂选项。
对此,教师可设计两个情景:一,对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有何影响?二,对还未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有何影响?对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对还未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平衡继续朝正反应方向移动,其实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是不影响的,若不看前提,学生可能会误解为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深化。例如:当生成物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变化先增大后减小,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那么生成物的含量最高点是达到平衡点,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应该看后半段。最后可以得出结论:勒沙特列平衡移动原理的适用对象是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从而让学生做到对象明确,审题清楚,不做无用功。
二、通过比较辨析,区分易混淆的概念
经常对易混淆概念进行辨析和整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在有序的结构中去提取明晰的概念,思维必然是迅速而准确的。
例如:针对学生对平衡移动和平衡常数K变化的关系混淆,可设计以下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逐步深化对这两个概念之间联系和差别的认识。
(1)由 温度 变化引起的平衡向 正反应 移动,K增大;(2)由 温度 变化引起的平衡向 逆反应 移动,K减小;(3)由压强、浓度变化而引起的平衡移动,K不变;(4)K值越大,表示 正反应进行的越完全。平衡向右移动,K值 可能增大可能不变 ;(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可能增大可能不变”)
(5)温度升高,K值 可能增大可能减小。(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可能增大可能减小”)
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K只与温度有关,只有温度变化引起的平衡正向移动,K值才增大。
还有其它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可以简短归纳总结为:中和≠中性,酸性溶液≠酸溶液,电离≠电解,电解质≠导电,强电解质≠导电性强,金属键≠金属活泼性,分子稳定≠熔沸点高,平衡右移≠转化率高,平衡右移≠K增大,温度升高≠平衡右移等等。
组织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辨析,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结论,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对知识点的准确掌握,做到思路清晰,思维敏捷,从而在解题时既快又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
三、通过观点比较,帮助分清是与非
教学不是简单地教学生记住结论,而是要引导学生追根究底,学会思考,学会辨别、分析、证明和判断观点的正确性。让学生在经历不同观点辨析比较的同时,活跃和激发思维,学会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例如:对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移动的学习,可以设计如下:对HAc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Ac≒H+ + Ac-,加入NaAc后平衡移动情况,甲认为Ac-浓度增大,平衡左移,碱性增强是平衡左移的结果,乙认为Ac-水解出的OH-中和H+,[H+]减小,平衡右移,碱性增强是Ac-水解的结果。对此,可让学生来判断哪种观点正确,又如何通过设计实验来证明?
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得到统一的结论,甲的观点是准确的,关键是抓住主要因素。加入NaAc后,[Ac-]的增大远远大于Ac-水解出的[OH-],主要考虑Ac-本身的影响,若加入的物质原平衡体系中没有,才考虑加入的物质反应后的成分的影响。最后可在原平衡体系中加入酚酞,将加入的NaAc改成中性的NH4Ac,若甲的观点正确,则考虑的是Ac-的作用,同样平衡左移,碱性增强,溶液红色加深;若乙的观点正确,则考虑NH4Ac中性,平衡不移动,碱性不变,溶液红色不加深。
在此基础上,可以将题目中的HAc改成NH3•H2O,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 + OH-,加入NH4Cl后平衡又是如何移动的?如何证明?通过举一反三来灵活迁移,巩固学生思维的正确性。
在此基础上,可以再让学生思考,当将0.2molCO2通入0.3molNaOH溶液中,HCO3-和CO32-的浓度谁大?在分析中,首先明确能反应的先反应,得到等物质的量的HCO3-和CO32-。在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和电离等影响离子浓度的反应中,CO32-第一步水解 > CO32-第二步水解 = HCO3-的水解 > HCO3-的电离,其中 CO32-第一步水解程度最大,是主要因素。根据主要因素CO32-+ H2O≒HCO3-+ OH-,学生可以得到结论:CO32-的浓度减小,HCO3-的 浓度增大,[HCO3-]> [CO32-]。
因此,当体系中有多种因素同时需要考虑时,抓住主要因素,就可以做到主次分明,结果立现。
四、通过自我设计,实现融会贯通
除了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设计方案,也可提示或者引导学生设计方案来证明结论,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提高思维的缜密性。
例如:在学习酯化反应时,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反应机理,指导学生设计了下列问题:(1)CH3COOH和 C2H518OH酯化反应时,18O会在哪个产物中?(2)CH3C18OOH和 C2H5OH酯化反应时,18O会在哪个产物中?
学生自行讨论得出,根据酸脱羟基醇脱氢,(1)题18O会在酯CH3CO18OC2H5产物中,(2)题18O会在酯CH3C18OOC2H5产物中。显然,第(2)题的结论不正确,主要问题出于学生对羧酸的共振结构没有概念。为此,通过教师说明当CH3C18OOH电离出CH3C18OO-时,CH3C18OO-≒CH3CO18O-,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从而得出(3)题
O会在酯CH3C18OOC2H5和H218O中的正确结论。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犯合理性的错误,当告知第(2)题的结论不正确时,让学生感到好奇,急切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时,乘势引入新的知识——羧酸的共振结构,然后让学生在新的前提下再作新的思考。
此外,还可以在复习元素金属性比较和元素的非金属性比较的知识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金属性Fe>Cu,Na>Al,非金属性Cl>S。在复习了弱电解质的知识后可设计实验证明醋酸是弱酸。通过对方案的自行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实现对已学知识点的灵活应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组织、引导和激励的作用,通过设计问题、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