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卓越绩效管理[合集]

时间:2019-05-12 05:4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案例—卓越绩效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案例—卓越绩效管理》。

第一篇:案例—卓越绩效管理

解码中铁建设集团“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作为一家率先在行业内导入国际先进管理模式——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继2005年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之后,2009年岁末又荣膺“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30周年优秀企业”和“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30周年杰出管理者”两项大奖。集团公司董事长汪文忠,与青岛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上海宝钢集团原董事长谢企华等企业家一道受到张德江副总理接见。

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进入后工业时代,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不能与之同日而语。但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并不一定全盘适应中国的企业。为使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创新企业的管理模式,中铁建设集团整整用了8年时间,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终于铸就打上中铁建设印记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兵改工20多年来,中铁建设集团四任领导班子不断开拓进取,在企业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的突围中摸索一条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持续保持行业领先的出路。2002年,当国家启动“全国质量管理奖”之后,一向站在时代前列的中铁建设集团领导立即作出了“争创全国质量管理奖”的决策,在企业中导入了被称为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和方法。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借鉴、吸收了欧美、日本等世界级企业成功实践的经验,把以往局限于产品、服务的质量概念,拓展到追求经营质量、管理质量更高的层次上。该模式强调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经营结果7个方面,实现企业整体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在随后的几年里,中铁建设集团依靠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与自身管理模式的嫁接,塑造了企业组织生命力,各项管理工作逐步进入了一个由物到人、由静态到动态、由结果到过程的新境界,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等各项经济指标始终位于中国建筑业前列。截至2009年9月底,企业完成承揽90多亿元,实现营业收入59亿元,分别比前年同期增长了42%、37%;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200多万元,居国际先进水平。闭环管理、动态维护成就制胜发展战略

一个具有活力的企业组织,其生命力是否常青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有无前瞻性的企业战略以及超前的战略调控力。有了科学的战略规划,企业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抓住机遇,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2002年在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之后,中铁建设集团决策者逐渐意识到,光有好的战略和执行力还不够,还必须具有强大的战略改进力。为此,他们引入PDCA循环理念(PDCA分别代表计划、行为、分析、改进),强调战略规划的动态控制和持续改进,闭环式的战略管理确保战略优势运行。

他们逐步健全了闭环式战略管理流程,成立战略规划项目组,收集各方信息并充分利用分析工具,确定发展方案并最终确定发展战略,在部署战略中实行动态维护,过程监控,通过对执行过程中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查找自身不足,持续改进,提升企业战略的调控力。

2007年,摆在走马上任的中铁建设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汪文忠,总经理赵伟等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前的并不是一片坦途,原先赖以生存发展的北京基建市场在后奥运时期明显萎缩,迫使集团公司必须与时俱进,重新梳理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制定适应市场新变化、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市场战略,以保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过决策层半年时间的深入调研和科学决策,反复比较外部的机会和风险、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中铁建设集团于8月出炉了“三三发展规划”:即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提高职工收入三大发展方向;立足房建施工、做强专项施工、培育房地产开发,打造三足鼎立的企业经济支柱;巩固京内市场、拓展京外市场、开拓海外市场的三大市场战略架构。

围绕“三三”发展规划,中铁建设集团整合各方资源,在房建施工主业方面连走4步妙棋:以合作共赢理念加大培育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力度,同恒大、和泓等大型房地产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与恒大地产集团年合作量达500万平方米房建工程,与北大、清华、北工大等高等院校紧密合作,十进北大校园,四度牵手中科院,稳定的工程任务来源,节省了工程承揽成本;抢抓铁路建设黄金期,积极进军铁路站房市场,承接了10条铁路线上的33座站房,合同额达90多亿元,扩大了施工领域,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大力开拓京外市场,实现市场区域的多元化,并明确区域市场定位,北京市场是大本营,天津市场为第二战场,西安和山西市场持续发展,华东区域重点关注,全力培育广东、海南等其他地区市场;以巴布亚新几内亚四星级酒店工程为“桥头堡”,稳妥推进海外市场。

在实施战略规划的同时,中铁建设集团积极沿建筑产业链向上下两端延伸,稳妥进入与主业关联度密切的房地产开发以及市政、设备安装、装饰装修、物流业等领域,努力做长做粗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集团采取联合、合作、控股、股权置换的方式,先后在徐州、北京、西安、信阳购地,开发和储备的土地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此外,在市政工程总承包、大型设备安装、弱电工程、装饰装修设计施工一体化、钢材和二三类材料集中采购上都有新的斩获。

2009年底,中铁建设集团规模突破100亿元大关,站在新起点如何发展的课题再一次摆在他们面前。他们请来架构专家——攀成德咨询公司,协助集团制定架构调整方案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持续改进发展战略。12月28日,架构调整方案正式实施,中铁建设集团走上以战略为引导、以指标管理为核心的集团化发展轨道。在2010年2月3日的年度工作会上,23个二级机构负责人与集团公司总经理赵伟签订了绩效考核责任书,企业又迈上新的征程。优化流程、强化管控实现过程管理升级

管理创新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石,现代成功企业无不把管理的创新作为发展的主题。中铁建设集团在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后,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了大胆创新,再造和建立起独特的管理体系,其中对过程管理的改造和升级,成为他们的一大亮点。

没有卓越的过程,卓越的结果是得不到保障的,也不会长久。中铁建设集团突破以往建筑企业只关注施工生产和服务的传统管理思维模式,用纵向视角把产品价值和服务实现过程的各个环节用完善的管理体系来保证,通过对两个过程中的流程、环节实施规范化管理、关键点控制,达到“规范管理、快速复制”的效果,使企业生产经营在高效、健康的状态下运转。在经营承揽上,集团改变以往承揽奖励单纯跟数量走的做法,将承揽奖励与工程利润、资金到位情况、是否是标志性、有影响、政府或大型国企投资工程等承揽质量联系在一起,并且把工程款回收,二次、三次经营创效成果与之挂钩,从源头上保障了经营质量。在目前中铁建设集团承揽的工程中,资金到位工程、政府工程、规模工程、有影响力的工程已占承揽任务总量的83.5%。

在工程管理上,集团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了“双百”方针,即所有施工项目100%达到当地优质结构工程标准,施工现场100%达到当地文明安全工地标准,从而确保了集团在建工程形成名优规模效应。

在项目成本核算上,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鼓励项目部多创效、多盈利,集团公司规定了明确的奖励办法。项目部超额完成集团公司核定的目标利润后,按超额部分的30%奖励项目部。这笔奖金的25%用于奖励项目经理,10%用于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项目部人员,65%奖励项目部其他员工。这种分配方式,将项目管理人员的经济收入同企业收益结合起来,使员工个人利益与对企业的贡献紧密相连。

在物资设备管理上,钢材、水泥等大宗物资和机械设备实行集中采购,统一供应或调拨,不仅降低了成本费用,而且大大提高了物资设备的使用效能。比如,2009年中铁建设集团对电线电缆、直螺纹套筒等8种二、三类材料实行集中采购后,分别比市场价降低了10%-20%。

在财务管理上,中铁建设集团建立起资金调度中心,实施资金统一管理,各单位在调度中心设立账号。各单位每花一笔钱,都要通过资金调度中心支付,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乱花钱及开支上的漏洞。

在风险管理上,将风险控制工作前置,搭建起对事前、事中管控、事后追究一个完整的管理链条。为此,集团公司专门成立了风险管理部,从战略、财务、运营、市场、法律五个方面,对风险源进行识别,构建风险管理体系。2008年,有100多万平方米存在各种风险的工程被重新洽谈后修订合同,有的项目被否决,规避了经营风险。而承揽到手的500多万平方米工程,资金状况良好率有了大幅提升。2009年集团收回3年以上工程欠款1.41亿元。

中铁建设集团依靠精细化管理和创造性思维,将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体系理念推广到过程管理之中,这就是中铁建设集团管理的魅力所在。绩效优先、全员考核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中铁建设集团在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然而,中铁建设集团的决策者并未止步,而是把制度建设延伸到发展人的更高层次上,着眼于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调动员工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企业发展与人的发展同步推进。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激励控制”三个环节,使绩效管理成为撬动员工积极性、进取精神的杠杆,从而实现企业最佳绩效。

2007年,中铁建设集团在“三三”发展战略目标确定之后,将绩效目标层层分解,从集团高层、集团总部、二级公司、项目部四个层面推进绩效考核,并逐级传递落实到各单位、部门和个人,高层通过每季度一次的经营分析会、座谈会、总结会等方法及时评审公司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和能力,对员工和组织的绩效进行准确的衡量。

为了保证测评的公开、公正,集团公司每月5日通过内部网站下发总部本月重点工作计划和上月重点工作计划完成情况,每月29日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会议,每名领导在会上对本月工作进行述职,下月5日之前会议内容在内部网站上发布。透明管理既让职工清楚了集团公司的发展现状,又对领导层形成了舆论监督,增强了领导层工作的自觉性。

集团总部的绩效考核明确区分了部门绩效和部门负责人绩效,不会因部门负责人的不称职而否定整个部门的工作成绩,并将部门绩效与部门所有成员绩效工资挂钩,将部门内部员工作为一个整体,大家休戚与共,员工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得到显著提升。

中铁建设集团对二级公司的绩效考核内容主要由绩效指标、监控指标及否决项组成,并将绩效指标分成必保目标值、基本目标值和挑战目标值三个值,按照基本目标值把二级机构划分为A、B、C、D、E、F六类,以此作为其责任人薪酬的基本依据。

工程项目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中铁建设集团把绩效考核的重点放在项目部,制订出一套完善的项目绩效考核办法。集团公司对项目部的过程管理绩效考核结果,直接与该项目部的岗位工资、过程绩效奖金挂钩。因项目部自身的原因有3大类指标完不成时,撤换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项目管理绩效考核结果存入项目经理个人档案,作为选拔、聘用依据。为保证绩效考核的公正性,集团规定所有考核结果只有通过了内部审计,才能实行奖惩。

正是中铁建设集团绩效管理注重管理者和员工的互动和责任共担,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领导与员工心更齐了,气更顺了,干劲更足了。3年来,集团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攀升,六大业务板块争奇斗艳,工程项目遍布国内50多个大中城市和2个海外地区。2009年底,资金余额比2006年同期增加3.45倍。

制度的创新、流程的再造和管理的嫁接,使中铁建设集团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持续发展、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科学高效、具有中铁建设集团特色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企业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第二篇:卓越绩效模式管理案例解析

卓越绩效模式管理案例解析

某大型国有建筑企业1996年率先在山东建筑业企业中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一次性通过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大整合型体系认证,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全,实现了企业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2003年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开始走卓越之路。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来,给该企业带来最大的变化是公司上下统一了思想,管理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企业绩效大幅提升。2008年获得全国质量奖,创奖过程既是公司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是公司改革创新的过程,更是公司重塑再造的过程。

卓越领导倡导卓越理念、培育优秀文化

在公司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开拓创新一直是公司领导团队的精神核心,在历任领导团队的带领下,公司经历了四次发展变革,分别为:1952年~1983年的创业发展阶段,该时期以部队文化为核心,主要负责承建国防和地方基础设施;1983年~1995年的转轨变型阶段,该时期主要借鉴地方企业的经验,完成从部队到企业的转变;1995年~2003年的创新提升阶段,确立了“市场为大、经营为先、过程精品、集约求进”的经营方针,坚定不移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2003年~至今的追求卓越阶段,这一时期创新了项目管理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精心打造卓越管理品质,持续创造卓越经营绩效。最终确立了“成就旗舰企业、铸造优质品牌“的企业愿景、“建时代广厦、筑卓越品质”的企业使命以及以“诚信、创新、团队、和谐”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理念,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四位一体(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视觉文化)的企业文化体系,并通过多种宣传手段(企业网站、办公平台、企业文化手册、愿景集、建设学习型企业手册、管理与技术、未来报、企业故事、企业宣传画册等)将企业一系列优秀企业文化成果向广大员工和相关方进行传递。企业文化的作用逐步加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显化于视,为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精神保障。

科学制定企业战略,保障企业持续发展

设立战略管理机构,明确战略管理流程。战略管理组织机构完善,董事会下设投资与战略委员会,下设八大职能战略组,制定了《战略管理程序》,形成了闭环的完善战略管理体系。战略委员会组织高层领导,分析宏观经济、建筑业发展趋势和公司资源现状等,提出公司使命、愿景、战略目标;战略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运用科学分析方法,集思广益,提出战略备选方案;战略委员会组织高层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评价、选择、确定战略方案;战略委员会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战略部署;总经理班子组织职能部门、基层单位进行战略实施控制;战略委员会在内外部信息收集基础上,每年定期评价公司战略规划,必要时进行战略调整。项目管理者联盟

内外分析、科学定位,制定企业战略。根据公司使命和愿景,结合收集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运用SWOT分析,确定出公司四种战略组合,同时对关键成功因素和主要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以高端房建为主干,以基础设施、钢结构、高级装饰、机电设备安装等专业市场和海外市场为两翼,打造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平台,提高总承包管理能力,成就旗舰企业,铸造优质品牌,实现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新腾飞”的公司发展战略,同时确定了八大职能战略,即高端市场战略、文化制胜战略、精细化管理战略、财务与投资战略、人才兴企战略、科技领先战略、知识信息化战略和品牌战略。

有效实施战略部署,确保战略目标指标实现。公司按照“战略目标—长期规划—计划”分解战略目标,将实施战略规划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公司关键绩效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位员工,以支撑战略目标地实现。

以顾客和市场为驱动追求卓越

充分了解顾客期望和需求,有效确定目标市场。依托公司三级管理体系,形成公司总部、区域公司(事业部)、项目部三级市场经营体系,形成以公司领导为中心,以经营部为主体,以区域公司和项目部为依托的三级市场体系,通过广泛市场调查、信息收集与分析,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按照对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对各个细分市场,从竞争态势、市场壁垒、市场吸引力和价值链形成四方面的综合分析,进行市场布局和开拓。通过多年积累,公司已形成“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的市场营销策略,项目多为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社会影响大的地标性建筑。产品涉及国防、电力、交通、文教卫生、大型公建、基础设施等十几个领域,已形成以广电、会展、文体场馆和污水处理厂四大高端系列,业务范围基本涵盖我国重点发展区域和经济发达区域,并成功开拓利比亚市场。2005年到2007年,公司市场合同额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增长率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

控制营销过程,防范风险的四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收集信息。有效了解顾客需求与期望,预防不符合公司战略、竞争对手强势项目的控制;第二道防线:项目营销立项审批。有效预防营销效益低、跟踪不到位、业主资金信誉差等项目的控制;第三道防线:投标可行性分析。有效预防工程付款条件差、顾客资金情况不良等项目的控制;第四道防线:建立投标文件审批表。有效预防项目亏损,是对细节成败的控制。

以顾客为中心,合作共赢。坚持“诚信守法,优良服务,以满意回报顾客”的管理方针和“专业、贴心、高效,成为顾客永远的伙伴”的客服理念,竭诚为顾客提供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的最优质“5S”服务。公司编制并执行《顾客服务手册》,开通了“客服之窗”,持续完善了公司顾客服务体系;按照工程类别、竣工时间等要素建立了顾客档案,对公司顾客进行跟踪服务;从工程开工前,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交付使用后,工程长期使用中四个阶段开展产品全寿命周期服务;制定了严密的顾客投诉处理流程,建立了两小时快速反应机制,开通全国免费服务热线电话,并与部门工作人员建立了呼叫转移,保证顾客24小时的信息查询和投诉,确保顾客查询和投诉及时解决,及时进行顾客反馈调查;采取自行调查和第三方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开展顾客满意度测量工作;与长期合作的重点顾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合作伙伴提供合理优惠报价,及时解决顾客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其创造更大价值,达到合作共赢。

加大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发展观,确立科技创新工作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核心作用。公司按照《技术管理制度》,对施工中技术难题进行立项攻关。近年来,先后开发了原浆混凝土施工技术、大体积砼微机自动测温系统、复杂道路全积分法曲线坐标计算软件、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等专有技术,引进仿真建模软件、国外大型仿真有限元分析软件,实现了工程施工方案的精确仿真分析和合理优化。通过技术成果的研发与积累,形成了自有的技术体系,其中有污水处理成套技术、会展成套技术、体育场成套技术等,为以后类似工程积累了丰富经验。

以人为本,为员工创造美好生活

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岗位定员定编:明确各岗位的责、权、利和相互关系,公开任职条件,通过岗位竞聘、岗位轮换,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授权、创新;建立了五大管理机制:领导负责机制、培养培训机制、价值导向机制、引进开发机制、优胜劣汰机制;项目管理者联盟

五个留人策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文化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

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公司按照技术、管理、操作三大类建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帮助员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员工可以直线发展,也可旁线晋升或平级流动。2008年公司建立了《员工成长档案》,每年年初由员工本人和其领导对其能力进行评价,提出当年目标和应采取措施、方法,记录一年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后,由员工和领导进行年终评价。该档案系统记录员工培训需求、职业生涯发展和学习成长情况,提升了人力资源工作和培训工作。加大人力资源培养。公司近年来加大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培养,建设“十支人才队伍”(复合型领导人才、项目管理人才、技术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工程造价人才、财务管理人才、质量管理人才、安全管理人才、物资管理人才)和每年三个“一百个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领先的项目管理体系,强化过程控制

全面实行项目风险抵押责任制管理模式。在项目管理上,公司勇于创新,在行业内率先引进并创新运用项目风险抵押管理模式,模拟股份化模式运行,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前提,将项目管理责任与个人利益捆绑运行。员工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项目工期、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管理更加有序,成本进一步降低,顾客满意度逐年提升,并促使一大批项目管理人才脱颖而出。

通过竞争上岗,优化组合项目管理班子。对项目进行“标价分离”,确定项目经营效益、管理效益和责任成本。对项目管理目标进行策划。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约定项目工期、质量、安全、成本、利润、奖罚等责任目标,超额完成利润目标,全额或分成奖励,达不到目标赔偿。对项目全员实行风险抵押,风险抵押金总额按项目合同额的一定比率缴纳。对《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责任进行分解,并且捆绑运行。项目管理工作每一项内容都与项目人员的个人利益挂钩,任何一项工作未完成,所缴纳的风险抵押金都不能返还,同时对超额利润奖励兑现也将受到影响。一般工程项目按±0.001以下、主体封顶、竣工三个阶段考评,以此检验项目管理目标责任过程中的完成情况,达到对项目全过程监控、全方位管理的目的。工程项目交竣工,总、分包结算已经审定,实际成本已经核准,债权债务已经确认,项目应收、应付帐款已经核实,即可进入考评兑现程序。

落实法人层次管项目的管理理念。公司坚持“分级负责、充分授权、制度化管理”的原则展开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根据《资金管理办法》,坚持“资金收付集中管理;资金统筹调度,有偿使用;先计划,后付款”,将所有工程款集中收入到公司总部,按照区域公司及项目部谁的钱进谁的账,供谁使用,以收定支,在总部按照资金计划统一支付,在集团系统内第一家真正实现法人层次的资金收、支管理;根据《合约管理办法》规定,将合同签约权全部集中在公司法人层次,重大合同必须经过合约评审委员会评审。项目坚持没有合同不进场,没有合同不付款,没有合同不结算的原则;对项目总分包结算实行项目、区域、公司三级审核,结算的速度和质量明显提高。项目一改过去只干不算的传统陋习,先算后干、边干边算、干完算完、算完审完,特别对分包结算,干完一项、结算一项,既堵死分包结算的后路,又防止了效益流失,从源头堵塞了多年来未能堵塞的项目效益流失的黑洞;根据《物资管理办法》规定,坚持大宗物资由公司集中采购,零散物资限价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强化过程控制,实现过程精品。以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大管理体系为基础,以卓越绩效管理为指引,对项目管理各环节实施过程控制,实现过程精品。形成“总部技术、服务和监督,项目适度授权和精确核算,专业施工队伍和施工能力保障”的项目管理格局;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从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合约、技术、物资、环保等方面细化经营管理目标指标,加强过程考核监控,严格实行“PDCA”管理循环,实施管理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精细化管理”运行机制。实施绿色施工,倡导环境保护,建设环保工程。2007年在集团系统首家引进ERP管理系统,ERP系统贯穿于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公司项目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

诚信、创新、卓越、和谐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愿景的基础,公司把承担公共责任、参与公益活动作为自觉行动,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体现了国有大型企业的风范和境界,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三篇:卓越绩效管理

申报省长质量奖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应知应会内容

1、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来源

答:卓越绩效模式源自美国波多里奇奖评审标准,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管理理念。我国于2001年启动全国质量管理奖,并于2004年参照美国的波多里奇奖制订了国家标准,即《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配套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于2005年开始实施,它既可用于企业自评同样也可用于质量奖的评审。

2、卓越绩效的理解

答:又称高绩效,是指通过系统的绩效管理方法,使企业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企业的整体业绩和能力,为顾客和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企业获得成功法杖的结果。

3、集团何时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答:我集团于2007年底导入该管理模式,进行全员培训。

4、推行作乐绩效管理的意义

答:推行卓越绩效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更新管理经验、不如现代化优秀企业行列意义重大。通过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可实现公司与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模式接轨,成功借鉴他们的管理经验。

2)对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意义重大。通过建立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建立完善的标杆管理体系并实施推进,对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3)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整合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效率、完善绩效 1

评价意义重大。

4)创建全国质量奖,树立卓越品牌形象,意义重大。

5、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答:(1)企业使命

回报股东、惠及员工、贡献社会。

(2)发展愿景

利华益集团致力于发展成为一个资产精良、科技领先、知名品牌、环境友好、富有崇高远景和可持续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3)价值观

利华益集团的核心价值观是“人和、无私、自主、自觉”。人和:诚信为本、人之同心、和而不同;

无私:公平正义、乐善好施、取之有道;

自主:开拓创新、自我管理、自强不息;

自觉:崇高觉悟、爱岗敬业、知恩图报。

企业精神:自强不息,不断超越。

企业作风:雷厉风行,节奏高效。

质量理念:追求卓越,用户至上。

诚信理念:以信立企。以诚待人,知行合一。

环保理念:爱护自然就是爱护自己。

人才理念:人人是人才,成长需竞争。

管理理念:人和是管理的最高境界,自主是管理的最高目标。

6、集团的长、短期经营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该目标公司采取

什么具体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你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答:短期目标: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力争200亿元; 长期目标: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

集团为实现目标制定了“一大集群、两大基地”的发展方针,即:有机化工产业集群,中药新药产业基地和高端纺织基地。

在实际工作中,我会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做好工作,同时发扬主人翁精神,关心公司各项工作,力争工作的主动性、创新型,以合理化建议等形式积极参与企业管理。

7、你受到何种培训?是否有用?谁确定你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培训?如何将培训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工作中(企业提供的条件)?公司给你们做过职业规划吗?

答:在工作中,主要培训室实效技能培训,有专职培训员根据个人实际操作水平,加大弱项的培训力度;还有外出到其他企业培训以及公司组织的各种理论及技术培训,培训确实有效: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丰富理论及实践知识,提高绩效成绩。

一般由部门机企管部根据工作绩效考核情况,通过反馈,有针对性的给我们提出培训计划。

公司会根据我们培训内容及培训后的考核情况,综合考虑岗位设置对技术能力的要求,给我们设置合适的工作岗位,从而将我们培训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工作中。另外通过公司的QC小组等形式将培训知识用于生产。

公司会根据员工的情况结合绩效考核等对我们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同时也帮助员工自己进行职业规划。

8、你在工作中做过什么决定?你试利用什么数据和信息来帮助做这些决定?这些数据和信息容易获得吗?

答:根据具体岗位回答:比如在质管岗位可以做出合格产品放行,不合格物料不能流入下工序、不能出厂的决定;销售员可以做出给客户发货的决定等;生产岗位可以做出是否继续下工序生产或禁止操作的决定。

生产主要是通过岗位职责、岗位说明书,操作规程,检验报告,设备自带的信息数据系统以及车间统计员统计的信息,来帮助自己做出决定。

这些数据和信息易于获得。

9、你在哪些活动或工作中得到了什么认可或奖励?为什么?这些认可奖励制度是否持续、一致吗?公平吗?实现顾客满意是你工作中的关键部分吗?你所得奖励和认可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对顾客满意的贡献?

答:职务提升、安全奖、先进工作者、QC活动、节能降、技能大赛、优秀员工等(据实际情况回答某一方面)。

公司认可奖励制订是持续一致的。是再充分沟通基础上制订的,能体现公平性。

实现顾客忙一是我工作的关键部分,公司所有工作都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我所获得的奖励、认可在一定程度上都与顾客满意有关,都为顾客满意做出一定贡献。

10、你是如何对你地工作过程进行改造的?改造的一句是随机的还是根据系统的评价?

答:根据自身工作岗位实际回答。

质量上:QC活动,科技攻关,质量问题解决,纠偏措施等; 营销上:目标对不改进;

研发上:标杆对比科技攻关;

设备上:维护计划的改进,设备改进等;

生产上:工艺改善。

另外,还要清楚你正在改进的工作。

11、管理人员是如何鼓励员工们创新的?

答:制订集团科技奖励办法,创新奖,鼓励开展“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窍门、小技术、小创新)活动,在职务晋升方面将创新能力列入要求。

12、企业做了哪些工作来改善工作场所的健康、安全和人体功效学因素?

答: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MP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配备了劳保用品、定期进行体检,除尘除废气等设施,设立岗位休息室,配置空调等。

13、你地主要顾客有哪些?有什么特别的给你印象最深的需求、期望和偏好?

答:石化:中石化山东省石油公司、上海华谊等,要求供货及时。纺织:鲁泰、雅戈尔、田歌等,要求产品质量高。

制药:北京万荣、山东九州通等,要求产品质量好、价格低。

14、通过何种方式你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

答:公司网站、职代会、公司全体大会、利华益报、文件、座谈会、广播等形式。

15、企业如何了解员工的满意情况

答:每年两次工会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在工作环境、员工权益、学习与培训等方面对公司现状的满意程度。

第四篇:卓越绩效管理

卓越绩效管理

我们看到企业有很多绩效不佳的原因。一个是企业文化不健康。每个公司都会讲:“我们非常重视人才”。但是,你看公司实际上的运作,就会发现,公司里面的文化不是这么回事。尤其是参加一些会议,讲话最多的,声音比较大的,都是那些职位比较高的人,底下的员工基本上在旁边唯唯诺诺,这不是好的企业文化。一个有思想、有抱负的真正的人才,不愿意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工作。

另外的一种情况就是绩效制度不良。我们看了很多在业界来讲是很好的公司,可是你去看他们的绩效管理制度,员工在公司三年,不知道他的等级是什么,是甲是乙还是丙,没有人告诉他。对公司里面的绩效管理制度,怎么运作不了解。在评估的过程中,也没有让员工参与。

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包括宏基在内,就是绩效的结果和加薪、奖金没有直接的关联。也许乙等的比甲等的拿的还要多,按照这样,这个考级制度还不如没有。结果,等级低的人,反而加薪加的高。这种黑箱作业,欠缺沟通,是非常大的一个问题。

高绩效公司如何运作

我们来看看高绩效的公司,它有一些共同的特性。这是我这几年观察了一些公司,所做的总结。

第一,一定要有一个远景规划,就是我们希望五年、十年、二十年后,把这个公司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另外,绩效的衡量目标一定要从上而下,而且,需要跟流程制度配合在一起。目标的确定,一般来讲是很高的,从远景怎样变成任务,变成现实,这需要非常紧密地结合起来。

第二,员工非常重视的一点就是工作反馈。我今天在一个地方做,哪怕我做得不好,也希望你告诉我,但不要忽视员工的存在,如果做了三个月,都没人对他的工作能力做出评价,对于一个员工来讲,他会觉得不受重视,这是他的基本权利,主管不能够忽视这一点。

第三,员工一定要很清楚地了解他们的任务和目标。越明确的目标,出来的效果越好。

过程一定要公正、合理。公开很重要,不能够黑箱作业。把员工的优点、缺点很明确地告诉他,到年底,要做考级,员工自己先打自己的考级。这样出来的结果,是应该比较公正、合理的。另外,员工一定要得到及时的回馈,一定要和员工谈,他对他的结果要负完全的责任。做了这些事情后,到时候你做不出来,你不能怪你的主管,你要负责任的。我们直接跟加薪、升迁挂钩,我们后期又把这些制度做了一些改善。一定要谈未来的发展,把员工个人的生涯目标跟绩效结合在一起。这样员工就感觉,我在整个公司里有希望,因为只要我做得好,就会反映在我未来的生涯规划里面。同时,为员工所规划的未来还必须跟公司的接班人计划接轨。

绩效考核制度应把主观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因为绩效评估制度到现在为止没有标准,完全看老板的喜恶,所以最好用各种不同的方式。

一、卓越绩效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目标和导引

企业的永续发展,必然要紧随生存环境的变迁而变革内部的管理模式与运做机制,以明晰企业各项业务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引领并敦促员工的行为符合企业的战略准则。从海尔的组织结构重组、营销渠道整合,到诺基亚的业务战略转型,无一不印证了“变”是企业永续发展最根本的保证。

管理变革是企业永续发展的主题,而绩效管理再造是企业管理变革的核心,只有高质量的绩效管理再造,才能打造出企业新的、高品质的管理模式与运做机制,从而使企业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上获得超强的竞争优势和长足发展。绩效管理是企业整体范围内的一种长期的管理内容,它提供了一种将公司战略统一、连续地得到贯彻执行的有效方法。绩效管理将公司各项业务管理、部门职责和公司战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确保各业务单位和部门的个别利益与公司整体战略保持高度一致。

绩效评估(PERFORMANCE MEASUREMENT)是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必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之一,单独的绩效评估不能构成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将公司的战略、资源、业务、和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即关键业绩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

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使业绩考评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之上。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指标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卓越绩效是企业存在和各项管理的追求目标,并以此为导引。建立一套合理的绩效管理与考核体系,使领导者的智慧资源、管理者的知识资源、操作者的技能资源充分倾注在企业卓越绩效要求上,避免企业人力资源的无端耗费与偏差是企业管理变革成功的关键。

二、薪资设计是管理体制变革的关键推动力

面对未来竞争激烈且快速变迁的经营环境,传统的薪酬设计理念将不足以满足需求,如何强化薪酬的激励功能,已成为薪酬设计的焦点。薪酬不应该仅仅是企业为获得劳务所支付给员工的成本,更应该同时具有诱导员工顺从与激励员工行为的多种功能。因此唯有在薪酬设计上以岗位绩效与个人技能等激励性要素为基础,建立工资总额随企业效益上下浮动、个人工资随个人业绩上下浮动的运行机制,同时改进福利理念,将人事成本做最有价值的应用,才能发挥薪酬应有的策略性功能。

追求公平是激发员工动力的基本原则。组织要能够吸引、激励和留住有能力的员工,必须力争薪酬公平。大多数员工对内部与外部薪酬公平都很关心,根据员工关系的特点,内部薪酬公平可能更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思维逐渐植入人们的大脑,公平一词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平均主义的公平理念已经让位于价值导向的公平理念。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依据岗位和个人的价值贡献和业绩水平来设计企业薪资体系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社会发展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员工需求的多元化。由于有了相对更多的选择空间,每个员工将依据个性选择自己的价值体现方式。这就是包括福利在内的360度薪酬结构产生的根源。该模型包括一个整体薪酬项目的所有内容。它既包括直接的经济薪酬(工资)和间接的经济薪酬(福利),又包含了非经济的薪酬(工作及环境),是物质薪酬与精神薪酬的统一。由于不同员工会有不同的需求和爱好,而且展望未来,员工需求将愈多元化,传统的福利制度已不能满足需要,企业就要提供多样化的福利项目,让员工自由选择,甚至建立自助餐式的福利政策,由公司给予员一定福利点数,员工可在点数范围内随意挑选喜欢的福利项目,使福利的效用最大化,以最终实现薪酬管理的支持和激励功能。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要有相应激励机制的支撑,而以上几个方面是目前企业界薪资体系设计的基本指导原则。

三、企业需要建立基于绩效考核的薪资管理体系

通常情况下,薪酬的意义在于:不仅是对员工贡献的承认和回报,还是把企业的战略价值观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的计划,促使形成上下一致共同实现企业目标的局面,激励员工的上进心、责任感和价值意识。

如果一个企业给予员工有吸引力的报酬,就希望获得良好的绩效是不现实的。只有找到企业成功的关键绩效指标,并把关键绩效指标的结果和促成这些结果的行为同员工利益进行挂钩,这样的薪酬设计才能实现其对公司战略的引导和对员工行为的驱动。也就是说薪酬做为个人的利益,应该与员工的行为和因此而导致的企业绩效结果相联系。要做到这一点,设计的薪酬结构要能够正确的表达企业需要员工做什么和如何做的信息。就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去考核员工,把行为的结果用关联的方式与薪酬结合起来。这就是设计基于绩效管理的薪资体系的出发点。因此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设计绩效目标及考核方法,以使这些绩效目标的结果与员工个人的薪酬相挂钩。

比如,在一家高科技信息技术企业中,现有的一线销售人员工资结构是:基本工资+销售提成,只有结果绩效而没有过程绩效管理。在市场形式很好的时候,有足够的提成来鼓励员工去做销售额,而管理的规范等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却被忽略了。随着技术转移,市场萎缩,这种严重的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企业面临销售额连续几年没有突破,又面临老市场的萎缩和新产品、新市场开拓的挑战。

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薪酬体系、绩效考核体系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观来调整。建立基于岗位和个人绩效的薪资体系,可以使个人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紧密的联系起来,真正的形成利益共同体。同时也体现了企业与员工个人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奉献与回报对等的现代内涵下的公平关系。

实施

卓越绩效管理 增强企业竞争活力

编者按:追求卓越的绩效管理,是二十一世纪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已成为世界成功企业公认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我国企业在新形势下经营管理努力的方向。为了推动我国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树立我国追求卓越质量经营的 典范,培育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增强我国产品、服务和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最终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国家的竞争能力,我们摘编有关专家学者对于卓越绩效管理的论述,指导企业不断创新和提高绩效,以获得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指导企业创建尊重社会责任和道德的环境,以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为了实现卓越绩效,其领导层必须首先承担义务或任务,领导的工作对于企业实现卓越绩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而言,一个企业要构筑起有效的领导体系,必须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确立企业所遵循的准则和所追求的方向。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必须明确企业所遵循的价值观、使命和愿景,这是管理一个企业的逻辑的出发点,为企业的成员指出方向。第二,将企业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进行有效的沟通。在范围上要沟通到全体员工,乃至关键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和顾客方面。在时间上应当是持续不间断的。第三,创造一种有利的环境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绩效改进,促进创新,促进员工的学习和企业的学习。第四,企业高层领导者应该以身垂范,表达对于卓越绩效所体现的各项价值观的追求。第五,评估企业绩效的状况,把握强弱优劣,设定改进的优先次序,确定改进的重点和分配相应的资源。第六,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治理体制。确保有效的治理对于实现利益相关方及社会的信任以及企业的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七,确保和促进企业的行为,恪守商业伦理和道德规范。第八,承担社会责任,支持各种公益事业。

人力资源是企业实现卓越绩效结果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个企业要取得卓越绩效,其人力资源管理就必须表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要将人力资源计划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整合起来。企业的人力资源中蕴含着巨大的潜能,要使其转化为现实的能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必须被看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管理职能,必须服从并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的要求。

第二,工作和职位的设计应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学习、创新和灵活性。工作设计和职位设计的方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能,影响着个人的满意程度。企业职位的设计必须均衡地满足顾客、雇员以及企业的利益。第三,企业的绩效管理、薪酬和奖励制度要与员工的激励和高绩效的工作相适应,以使人们保持充分而持久的追求卓越绩效和顾客满意的动机。

第四,要重视并促进团队合作。

第五,要将事关质量和顾客满意的决策授权于员工和团队,以使他们更具有主动性。充分的授权不仅仅只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也是管理的目的之所在。

第六,要在培训和教育上进行巨大的投资。在过去20多年中,培训已经成为了实现卓越绩效的一个关键战略,许多场合下甚至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

第七,要营造安全、文明、有益于员工发展的工作环境。

第八,要监测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并衡量雇员的满意状况,以便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促进持续改进。

过程管理是提高绩效的基础

中国质量协会卓越国际质量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龚晓明

过程管理是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重要内容之一,涵盖了企业的所有活动,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并聚焦于关键过程。

过程管理包括过程策划、过程实施、过程监测(检查)和过程改进(处置)四个部分,即PDCA循环四阶段,是企业落实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实施持续改进和创新,为利益相关方创造平衡的价值,进而履行企业使命和实现组织愿景的基本途径。

过程的策划。这是过程管理PDCA循环的P阶段。第一步是过程的识别以及关键过程的确定,分为价值创造过程和支持过程两类。第二步是过程要求的确定。第三步是过程的设计,应当根据过程要求进行过程设计。

过程的实施。包含了过程管理PDCA循环中的“D:实施”和“C:检查”两个阶段,并要求“有效和高效地实施”。“有效”指过程应当按照过程的设计运行,达到过程的要求。“高效”指过程应当追求高效率,即追求单位资源的最大增值。

过程的改进。这是过程管理PDCA循环的“A:处置”阶段,包括对过程的评价、改进、创新和分享。企业应对过程的效果效率进行诊断式的评价,识别出其优势和改进机会,进行过程改进和创新,使过程与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相一致,达到更好的绩效和减少波动性。

综上所述,过程管理是卓越绩效模式的重要基础,企业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要进行过程的策划、实施和改进,通过卓越的过程创取卓越的绩效。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市场竞争愈加激励的今天,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导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而“卓越绩效模式”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最佳管理实践的完美结合,这个管理模式从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中取得绩效,并持续改进其业绩,使企业不断地评价自己的管理业绩从而实现卓越。

企业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对更新管理理念、步入现代优秀企业行列具有重要意义。

卓越绩效模式是世界成功企业管理经验的结晶和我国优秀企业的共同追求,也是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于卓越绩效模式的导入,可实现公司与世界一流的管理模式迅速接轨,成功借鉴世界一流公司的管理经验。

(二)、对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建立完善的标杆管理体系并实施推进,对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对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整合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效率、完善绩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四)、争创全国质量管理奖,树立卓越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篇:卓越绩效管理实施方案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精细化管理,倡导质量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推进产业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根据有关要求,结合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关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工作部署,以做大做强为目标,加快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步伐,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为顺利实现 “十二五”发展规划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

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集团组织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方向盘”。通过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树立核心价值理念,引领企业发展方向,使企业的组织领导、市场开发、资源配置、过程管理及策略分析围绕战略开展,明确企业发展目标,保障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的“诊断仪”。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对照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在各工作领域开展自我评价,有利于查找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利于评价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成熟度,为企业提升管

理水平创造条件。

(三)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粘合剂”。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在确定组织的目标、愿景后,对照标杆,坚定信心,使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向目标前进,横向能密切配合,纵向能整体推进,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发挥整体效益。

(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的“整合器”。企业管理经过长期积累,各领域、各板块都采用了不同的管理工具,采取了多种管理方法,形成了各种管理体系。实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有利于减少管理过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和资源浪费,有利于提高管理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三、工作目标

围绕提升企业“大质量”的工作要求,树立卓越绩效管理理念,引导各单位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为导向,以标杆管理为核心,以文化、战略和市场为驱动,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过程运行效率,强化过程管理,关注经营结果,注重持续改进,通过不断地PDCA循环,追求企业经营业绩持续提升。争取通过2-3年时间的努力,使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抵御风险和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实现管理水平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四、成立协调推进机构

(一)领导机构。成立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卓越绩效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领导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推广应用工作,审定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施方案,监督协调实施方案的落实,批准对工作优异单位(部门)的表彰奖励。

(二)协调推进机构。办公室作为卓越绩效管理协调推进机构,主要职责是起草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施方案,做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工作推进、组织培训交流、开展管理自评、撰写自评报告及奖项申报工作。领导做好日常监督检查和组织协调工作。

五、实施步骤

今年,将分四个阶段系统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实施。

(一)方案制定和理念导入阶段(3月份)

1、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各单位要成立相关组织机构,制定卓越绩效模式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确定工作关键点、时间控制点、责任部门及具体责任人。

2、组织培训,强化学习。组织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培训,重点对《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进行系统学习,强化理念导入,理清工作任务,明确评分要求,为推行和应用打好基础。各单位要结合实际,采取自学、研讨、邀请专家授课、到先进单位参观考察学习等形式进行应用培训。

(二)管理自评阶段(4-6月份)

1、做好标准的分解及自我评价计划的制定。4月上旬,各单位、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情况,制定自我评价计划,明确评价时间、内容、工具方法,组建企业内部评审员小组。

2、开展管理自评工作。4月中旬,各单位要依据《卓越绩

效评价准则》,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开展管理自评工作。

(1)管理评价内容:各单位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七个方面。各部门针对分工事项进行自评。

(2)评价方法:对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分别结合《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中方法-展开-学习-整合四要素和水平-趋势-对比-重要性四要素的要求,针对每项工作分五个阶段确定评分标准,判断管理处于何种阶段,量化打分。其中,完成前一项评分标准规定内容是开展后一评分标准内容的前提。

(3)评价原则:一是全面性,要评价评分项的所有方面,重点关注顾客要求、竞争环境、战略规划及目标等关键经营因素;二是适合性,要判定公司在每个评分项上达到的水平总体上“最适合”哪个分数范围;三是客观性,针对每项标准,各单位要准备好充分的材料,作为评分依据,同时,评分过程中还要对相关内容进行抽查,实地观看工作效果,并将落实效果作为重要的评分依据之一。

3、撰写管理自评报告。自评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织概述和评价要求两个方面。在组织概述方面,主要对企业进行描述,分析企业面临的挑战。在评价要求方面,对《卓越绩效评价准则》4.1-4.7的各项内容进行评价,包括对企业关键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识别差距、挑战、优势、改进机会以及分数,形成综合性的自我评价报告。

(三)优化和改进管理阶段(7-9月份)

1、制定优化及改进方案。7月份,各单位要召开内部讨论会,分析评价工作实施过程及自评结果,完善战略制定、市场定位和细分、资源优化配置、过程管理等几个方面工作,对各单位优势劣势进行分析,确定改进优先次序,制定改进方案及措施,配置适当资源以满足改进需求。

2、管理优化和改进。8-9月份,各单位要根据改进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优化改进配档表,并组织实施,明确改进目标、改进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限、验收标准,确保改进工作取得成效。不能立即改进的事项,应说明原因,专门列出,转入下一轮改进工作内容。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开展各层次管理知识培训活动,掌握战略分析工具、平衡计分卡、标杆管理(水平对比法)、6σ、精益生产等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四)管理模式测评与持续改进阶段(10-11月份)10月份,对各单位、各部门卓越绩效模式的建立及实施情况进行统一测评。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一年来的实施情况,建立卓越绩效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每年组织评审一次,循环改进,持续提升。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使广大员工深刻把握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实质内涵,培养员工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使推广工作深入人心,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二)领导带头,扎实推进。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领

导带头是关键。各级领导人员要高度重视,带头学习,带头实践,做好表率。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要结合实际、注重成效,要强化各阶段的检查和督促,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三)逐块实施,系统关联。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将问题分成若干“块”,编制推进计划,循序渐进,逐步实施,推进过程中注意前后关联和系统协调。

(四)软硬配套,信息管理。卓越绩效关联模式的推行,离不开软硬件基础条件。对信息、知识的有效管理既离不开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支持,更离不开相关软件的配套和应用。各单位要在OA系统扩展和新软件开发两个方面认真比较,因地制宜,在尽量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积极做好软硬件的配套工作。

(五)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整合企业资源、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经营效益的有效载体,同时它又是一个评价—改进—再评价—再改进的循环提高的过程。各级企业管理部门要以此为载体,常抓不懈,不断优化和完善,持续追求企业的卓越绩效。

下载案例—卓越绩效管理[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案例—卓越绩效管理[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卓越绩效管理学习心得

    卓越绩效管理学习心得 通过参加卓越绩效管理与评价培训了解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通过对卓越绩效管理体系的运用与分析改进使组织逐渐达到卓越的过程。它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

    卓越绩效

    关于学习贯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努力追求卓越绩效的通知 为提高企业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有效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正确进行组织绩效的自我评价,特将国标《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卓越绩效

    1.简述 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与 GB/T19580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主要区别:要求比较评价的准则满足要求——符合性评价 比较的结果(打分)质量管理经营管理产品质量经营质量......

    绩效管理案例

    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 第四章 绩效管理 案例一 韩国某企业集团是世界上著名的跨国公司,在世界66个国家拥有233 000名员工和340多个办事机构,其业务范围包括电子、机械、航空、通......

    绩效管理案例

    HRM/绩效管理案例第 1 页 共 7 页 案例1“匆匆过客”般的绩效评估 T公司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绩效评估工作,人力资源部顺其自然地充当项工作的组织者与协调员。人力资源部将一些......

    卓越绩效管理范式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卓越绩效管理范式分析 作者:杜媚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03期 摘要:卓越绩效管理范式能够综合体现当今世界现代管理观念和方式,是适应我国市场经......

    卓越绩效管理的真面目

    卓越绩效管理的真面目 “质量管理”概念起始于单纯的产品质量控制,其鼻祖理论“六西格玛”“诞生”于摩托罗拉时仅是生产控制的方法,包含企业流程设计、改造和优化技术等与产......

    卓越绩效管理总结(精)

    浙江恒泰科技有限公司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一年运行情况总结 浙江恒泰科技有限公司在 2010年导入卓越绩效准则,于 2011年全面实施,开始了从优秀 到卓越的征程。 一年来, 运用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