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在“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背景下,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其实践活动的反思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不仅是重构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教师的自我反思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研究方法不同于传统教育研究中的经验总结法,它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活的行为,反思切入点的多样性使得反思活动本身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反思
凡是对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过的实验教学现象都要进行的一番认真思考。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行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反思之后用自己的观点、看法,评价用于自己的实践教学就是改进教学的行动。一边教学一边反思,教学与反思研究相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逐渐适应实验教学模式。
二、教师要提高反思能力
1、提高自我监控能力:提高自我的观察、判断、评价和设计的能力。
2、提高教学监控能力。在教学活动内容中,教师从“一案三单”的准备,课堂教学的实施,课堂训练、课后作业的布置,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明确教学课程内容、学生兴趣和需要,学生发展水平、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
3、提高课堂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在课堂上密切关注所有学生的反应,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随时准备应付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4、提高师生对话交流能力。教学中,师生言语互相沟通,教师要努力以自己积极的态度感染学生,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5、提高评价学生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回答、作业、交流、操作等学习行为进行及时评价,或指导学习主体或同伴对学习行为进行评价。
三、教师要写教学反思
1、坚持写教学反思。课上完后,对自己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把它记录下来。
2、完善反思形式,丰富反思内容。在反思形式上,做到三结合,即“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相结合,口头反思与书面反思相结合,改进计划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让反思既具有实践成效,又具有理论价值,让教师在反思中实现自我发展。在反思内容上,教师不仅要反思教学结果;更要反思教学过程;不仅要反思教学行为,还要反思教学理念;不仅反思教学内容,还要反思教学策略;不仅反思自己的教,也要反思学生的学等等。
2、拓宽反思平台,畅通反思渠道。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研究阵地,进一步开拓灵活的教研平台(如研究课、交流课,举办课改研讨会)。
3、建立健全机制,使反思成为习惯、学校要完善评价机制,将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数量和质量纳入考评体系,增强教师反思的自觉性,使反思成为良好的习惯,最大程度地发挥反思的作用,调动教师反思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反思水平,使反思真正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机制。
4、反思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当中,而不是某一个阶段的特殊任务。所以要求每一堂课后写一写简短的教后记。每学期写四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上交学校存档。
庆安中学 二0一一年四月
第二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其中课题研究是非常常见也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然而,中小学教师虽然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高、人数多,可他们普遍缺乏研究的基础和经验,更难以自己申请到规划课题,只能参与到高等院校或各教科研机构的课题中。这些课题研究虽然大多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和深刻性,却也往往远离课堂教学实践,难以比较直接地解决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中所遇到的困惑、问题,也不能充分发挥中小学教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势。加上教师所做的研究工作只能是研究中的一小部分,对课题的研究整体认识不足,对教育科研的感受不深,得到的收获也就有限。特别是难以通过课题研究,实现自我反思、自我重构,来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教育教学规律,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实现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经历了多年的课改,结合自身和同事们的经验,笔者感到自主课题研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适合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所谓自主课题是相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规划课题而言的。规划课题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规划、申报、评审、管理、验收,具有较强行政色彩和较高的组织程度,其研究成果主要是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依据。而自主课题是教师个体在教育主体意识充分觉醒状态下,积极地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解决教师发展中的难点为根本目的所展开的教育科学研究。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对策即方法、成绩即成果,有助于实现教育科研通俗化,科研内容个性化、研究者普及化。
一、自主课题的特征
1.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由于教师的分工不同、所教科目不同,年龄不同,专业水平不同,教师对教育科研的需要也不同,他们更需要适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对改进自己教育教学直接有用,能够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课题。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需要演示实验支持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揭示、问题的检验,因此,实验教学的优化就可以作为每一位物理教师的自主课题选题领域之一。
2.灵活性、可变性突出。自主课题是教师自主选择的,课题负责人是个体,主动权在教师自己手里,课题进度快慢,研究深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策略,包括制定方案与随时修订方案,均由教师个人自主灵活掌握。如新课程实施后我们发现物理教师特别注重科学探究研究,发现众多探究方式中,实验探究最适合物理学科,而且落实起来也符合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发展程度。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体会到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中,实验探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手段和方法无法取代的。尤其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能力方面是有效的教学手段。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进行了自主课题研究,并在自主研究的基础上,申请到了吉林省教育科研“十五”规划课题:《挖掘生活用品丰富实验课程资源作用的研究》。
3.“小”、“专”、“短”。“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这样比较容易驾驭,从局部具体,微观考察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的问题具体化,研究结果可操作性强,效果明显。这样的自主研究课题也许就是一个很小的实验技巧,如,在做力学浮力实验时,多数老师用正方体的蜡块,先放在烧杯中,再加水时,此时蜡块并不浮起来,以此进行演示。但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问题。经探究发现,蜡块与烧杯底之间总是有水进入,因此保证不了实验成功。而如果用等大的玻璃片做正方体外表面,那么它与烧杯底这两个玻璃面比较吻合,没有水进入,实验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
“专”,就是研究内容上专
一、研究对象唯
一、方法的单一。如,玻璃在高温下导电实验的方法,按配套教参的建议,使用废灯泡芯来做。由于废灯泡芯的导线间的玻璃厚、绝缘程度高,使用低压电源无法演示成功,而使用照明电压做电源,在操作上带来了不安全因素。为此,前郭蒙古族中学的物理教师进行了研究,最后用学生熟悉的贺年片中的音乐集成电路,结合自制的易导电的玻璃球,进行了成功的演示。该教学方法还被专业刊物采纳发表。
“短”,即周期短。它不需要固守三五年的研究周期,需要研究了就开始研究,什么时候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什么时候结题。并且课题研究的结果可以马上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得到运用。
4.持续反思性明显。教师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对所从事的实践工作进行长期探讨,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研究,今年得到一部分经验,明年找到一个规律,这样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实践进行持续评价和反思,一旦发现较为肯定的结果,即刻应用到教育实践中。这样,教师个体长期关注着某一个领域,坚持反思,能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可能在这个领域中有深入的研究成果。如对浮力产生原因的教学,笔者历经6年多次改进后,设计了3个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案和装置,将研究结果撰文分别发表。又基于具体研究成果,加以扩充提升,于2006年申请到了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生活资源的实验探究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
二、自主课题研究的过程
1.课题选择——身边的教育现象。课题的选择是教育科研的第一步,从国家、省规划、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课题中选题,虽比较简捷、方便,但很难找到与自己专业相适应、与自己研究的方向相一致的课题,很难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实,只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从自己熟悉的教育教学工作出发,以解决各种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落脚点,教学与科研相协调,定会选到好的课题。当然,课题的选择,应尽可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其策略是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解决具体实践问题、再上升到规律性研究。
2.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虽然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以叙述为主的行动研究对一线教师而言显然是易于掌握且比较实际的教育研究方法。所谓的行动研究法,是指研究者从实际工作中发现课题,并在实际工作中借助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从而认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步骤为:
(1)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发现实际工作中一个有价值的教育问题,是自己工作中的想解决的问题。对问题进行确认,诊断其原因,确定问题的种类、范围、性质、形成过程及可能影响。
(2)拟定行动方案。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考虑问题如何解决,拟出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
(3)实施行动和积累资料。根据方案进行研究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调查、阅读等研究方式,不断搜集各种资料和数据,并根据行动中得到的信息,不断对方案内容加以改进。
(4)评价行动结果,撰写行动报告或经验论文。将获得的所有材料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当然,行动研究法不是唯一的,在遵循科学性原则下,教师可采用灵活性、适效性强,比较适合自己的其他研究方法。
3.研究工具——教育日记。教育科研的过程是比较艰辛的,要有从现象中挖掘本质的耐心和恒心。要知道每一个教育现象和问题的背后都潜藏着这样或那样的复杂因素。朱永新先生提出,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鼓励教师写教育日记,把这一颗颗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非常美丽的“教育科研项链”。日后对这个“项链”细细欣赏、解读、反思就是每个教师可以自主进行的教育科研。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用日记的方式,从他的孩子出生之日起,连续观察808天,积累了研究材料,最后写出了著名的《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三十年如一日,跟踪记录数十个班级数百名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学习生活,积累了丰富素材,也取得了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和辉煌的教育成就。这些都是运用教育日记的成功范例,值得我们学习。
4.研究成果——经验总结加升华。教育科研是一种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性劳动。因此,我们对教育科研过程中的教育日记,要深入反复地分析,透过现象抓本质,透过局部看整体,从偶然的背后发现必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笔者曾经研究过一个很小的课题——饮料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将每次使用的方法、现象、技巧都记录下来,把众多的实验改进记录进行整理归纳,撰写文章发表在《物理教学》杂志上。而后又进一步把自己研究设计的各种成功的实验装置,进行分类总结,提炼深化,撰成《提高演示实验可见度的方法》一文,同样被物理教学的权威专业刊物采纳发表。
三、自主课题研究的注意点
1.以研究的意识,关注自己的工作。中小学教师每天都要进课堂,时间紧,任务重。要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必须从科研的角度关注教学过程,才能实现工作即研究,对策即方法,成绩即成果。如:怎样开发本节课的课程资源?怎么创设有效的情境?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调控,是否实现了探究任务?实验成功还是失败,原因何在?学生学习方式方法对吗?当然,自主课题的选择还要结合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在自由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尝试研究方法、体验研究过程、收获研究经验,享受研究成果。
2.避免放任随意,“规范化”管理自主课题。自主课题是中小学教师从内心自愿想研究的课题,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敷衍了事。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最难管理的就是自己,在自主课题研究中,教师要时时规范自己的研究过程。大的方面要有一个三到五年的“规划”,小的方面对一个自主课题确定下来就要规范操作。确定课题研究后,就要查寻搜索资料,衡量课题价值,思考实践意义,开始研究时,要有一份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注重实际操作;研究的过程中,注重积累材料,包括学习的材料、搜集的文献、自己相关的学习笔记、教育随笔、相关的调查数据、与同行讨论的记录等。这些材料是课题的必要支撑。课题研究结束后,要撰写一份课题研究报告。
在研究报告的撰写上,自主课题虽然没有外在的强制要求,但教师也要规范要求自己。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标题;署名;内容提要与关键词;正文(要阐明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时综述前人研究成果,明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目标、步骤,研究内容、方法等。重点在于研究的结果与分析,并得出研究结论,态度鲜明地展示观点);今后努力的方向(自我评价研究特点、价值、出现的新问题),参考文献;附录材料(不便列入正文的原始材料等,可以附在结题报告后面,写明份数、名称、来源等)。把上述的材料用一个档案袋统一保存起来,以便查用,也为深入研究打下基础。这样做看起来有些繁琐,但它有助于教师研究态度的端正、研究习惯的养成、研究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有助于教师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当教师需要以此为基础申报相关的规划课题时,所写的论证报告会充分、明晰、可操作性强、目标具体,成功的可能性就大。
自主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有效学习教育科研的可行方式,是形成独特教学风格和研究方向的重要手段,更是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一种方法,值得我们尝试。
第三篇:“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随州市曾都区何店中心学校王卜东
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呢?究竟哪一种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呢?
“课内比教学”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行动,是加速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它能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利于引导广大教师把精力集中到改进课堂教学上,有利于加强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切磋。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教学”可以比出教师的工作热情,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比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弥补不足;通过比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共同进步;通过比培优辅差,全面提高。所以说,“课内比教学”既不是一次简单的赛课,更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是我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工程;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育艺术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应该全面推进,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目前,“课内比教学”活动正在各校如火如荼的开展。曾都区何店中心学校从学校实际出发,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教务处牵头,由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活动的落实和检查,在落实岗位练兵活动的同时,以教研组为单位,以教学骨干为先导,以教学比武为平台,开展了开门讲课、推门听课活动。校长、主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学校在全员参与、全科覆盖、全程督导、全面提高的目标下,努力营造“人人说课、人人讲课、人人听课、人人评课”的良好教研氛围,帮助全体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本人参与制定了“何店中心学校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几乎每周都深入到学校各个教研组的活动中了解活动落实情况,并
且亲自参加了我校语文组教学比武活动全过程。在语文组教学比武活动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何店中心学校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参与比说课、比备课、比讲课、比评课、比反思等一系列的“教学大比武”活动。
这里说说参加学校讲课竞赛活动的收获:
我经常在网上看名师的讲课实录,体会他们如何一步步引导学生,如何提出一个个问题,如何信手拈来引用资料,感觉名师准备的就是细致,讲解的就是精彩,非常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也能够得心应手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活动中,作为学校教务主任,九年级的语文老师,给老师们奉献一堂好的语文课,更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义务。
至少,和老师们“比”,教务主任不能太丢人吧。老师们是文化人,让他们搞活动你就应该搞的他们看一看!(这也许就是比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吧。)
因此,我在“教学大比武”时选择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一首现代诗作为比赛内容,我按照“以学生读为主”的思路设计了教学流程:
一初读诗歌,预习课文。
二品读诗歌,研习课文。
三诵读诗歌,探究课文。
四美读课文,仿写课文。
我本来想让学生在熟读课文后就让他们讨论回答这些问题,可心中又有些担心:他们能答对吗?要是答不出来,冷了场,没有学生发言,还不得我来说?
可一让学生观看课文的视频朗读文件之后,他们就刹不住了,不知是因为诗写的动人,还是现代诗通俗易懂,学生一个个都听的那么专注,读的那么动情,以至于我都不忍心打断他们。
我忽然想,为什么不让他们和老师比一比朗读这首诗,然后再回答要求探讨的问题呢?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许读熟了,感情体会出来了,就更容易理解诗中意象的含义了。于是我改变了计划,范读一遍后让他们推选学生朗读这首诗,接着背诵这首诗,果然效果很好,半节课下来,连平时背的最慢的也背过了。后面再进行探讨问题就容易多了,对课堂提问,学生都能答个八九不离十,我也感觉很轻松。
九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够积极主动,但是这节课一点儿也不沉闷,看着同学们兴趣盎然的场景,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到很高兴,有老师感叹说:学生的积极性还是要靠老师引导呀!虽然这节课由于教学过程临时变更而导致最后一点内容没有处理完,但在评课时老师们仍然给予了充分肯定,综合评分达到95.6分,通过这节课,我深刻的认识到:学生熟读文本是最关键的一步,他们通过读体会了解课文内容并能解决相关问题,这比老师挖空心思给学生提问题并滔滔不绝地讲解要好得多。学生如果能真正多读课文,进入文本,即使老师不讲,效果也一定不错。最后,我写了一篇教学反思《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真情》。在诗歌教学中“学生多读,老师少讲”是我这次讲课的收获,也是学校语文老师的共识。
通过这节课的准备、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我真切的认识到:“课内比教学”活动对老师是促进,更是帮助;是挑战,也是机遇;是压力,也是前进的动力。
事实证明:我校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之后,不仅锤炼了教师教学基本功,而且带动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强有力的促进了全体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有了明显提高。通过“比”培养出一批业务素质精良的优秀教师,打造了部分业绩突出的骨干教师。
2011年10月14日叶新老师的《温度计》一课在随州市中学物理优质课竞赛中以精美的课件和完美的教学设计获得评委一致肯定,荣获比赛一等奖;2011年11月17日,谢金平老师自主创新的化学实验《物质燃烧条件演示实验创新》在参加湖北省“化学创新实验”大赛时,因为实验设计科学、操作简便、环保节能、效果明显,从七十二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一等奖,其关于该创新实验的论文也被与会专家评定为省一等奖,何店中心学校也因此被湖北省教育学会授予“2011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在11月14日至16日曾都区教学协作区联片的“课内比教学优质课竞赛活动”中,何店中心学校的袁红梅、施云峰、黄波、江正兵四位老师均荣获一等奖;2012年3月17日袁红梅老师的思想品德课《珍惜学习机会》荣获曾都区“教学比武”大赛一等奖。
曾都区何店中心学校沐浴春风,积极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比出了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全面提高了学校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收获了丰硕的教科研成果,在比中“教”,在比中“学”,升华教育艺术,提高办学质量,很好的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教学相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些都告诉我们要勤于学习,大胆实践。“比”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相信我们如果加强学习,不断在“比”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一定会探索出适合新课标要求,符合学生特点,适应时代发展的更好的教法,一定能让自己的教学艺术更上一层楼。
通信地址:曾都区何店中心学校
邮编:441330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wangbudong@yahoo.cn
第四篇: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郓城县教育局
我县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现有330余所中小学校,在校生达15万人,专任教师七千余名。自二00二年我县进入省新课程改革实验区以来,始终把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中心位置。我们曾聘请七十余名省内外专家来讲学,并先后委派三百余名中小学校长、教师代表赴济南等地学习、考察,这对于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县经济欠发达,教育经费不足,单靠请进来、走出去,还不能满足每位教师的研修要求。为此,我们审时度势,提出广泛开展校本教学研究,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本,以关注学校、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展群众性的教学研究活动,以期整体提高我县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确保课程改革工作顺利进展。现将有关校本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县、乡、校三级教研组织
为把广大教师组织起来,畅通教研信息交流渠道,首先成立了县学科中心教研组,由教研室专职教研员任组长,每学科吸收20—40名中小学教研组长、各级教学能手代表为成员,负责全县教研活动的组织工作。其次,以各乡镇中心校为基地,成立乡镇中小学中心教研组,担负本乡镇教学研究和经验推广工作。各中学、中心小学、定点小学成立了学科教研组,由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负责本学校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的开展。为补充教研力量,去年秋,我们聘请了十九名高中兼职教研员,他们不脱离教学第一线,专题研究教学改革,并把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及时给县教研室反映。去年年底,成立了“郓城县教育学会”,吸收会员1500余名。各级教研组织正在开展群众性教研活动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依据省市教研室关于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于2005年秋制订了《郓城县关于开展校本教研的意见》。坚持“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原则,以教研活动为抓手,把校本教研工作开展起来。
1.在中小学教师中间开展“五个一”活动
全县统一要求每一位专任教师每学期“选择一个教研专题”,树立问题即专题的意识,立足于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本人特长,队于困扰素质教育开展的教学领域中的问题展开研究。我县设立山东省“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十七项,其中重点课题七项;规划课题十项。“读一本理论专著”,结合个人选择的教研专题,努力丰富教育理论知识,为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近年来,县教研室向广大教师推荐了《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与校本教研工作》《新课程与教师教学理念转变》《给教师的建议》等十余种著作。“执教一次公开课”,每人每学期执教一节公开课,让执教者精选一节代表个人专题研究方向、展示教改闪光点的课例,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教师共同听课评课。“拟定一份学生考试试卷”。配合章节、单元过关测试以及期中期末考试,安排中青年教师分担不同的命题执笔任务,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开放性、适应性、创新性等原则,每人拟一份能体现个人教学风格的试卷,在教研组内交流的基础上,择优使用。“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专题研究报告”,每学期都要对个人的研究专题予以总结,或以案例、或以心得、或以叙事、或以论证思辨的形式,提炼升华,尽力让研究结果转化为成果。
2.开展集体备课
为集思广益,发挥群体优势,使重点问题得以突破,近几年来,坚持“三定”“、五统一”的备课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单元集体备课。“三定”即:定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时间地点。“五统一”即:分学生不同认知基础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材难点,教学资源,达标试题。县中心组每月一次集备;乡镇中心组每两周一次集备;学校教研组每周一次大型集备,每天上课前有小范围集备。为发挥集体智慧并鼓励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坚持“个人备”—“集体备”—“个人备”的程序,倡导借鉴与创新的教研风气,通过集体备课,交流了研究成果,互通教改信息,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3.举办观摩教学
每学期,县、乡、校都分别举办不同层次的观摩教学活动。今年十月底,在省级教学示范校东关小学举办了“教学开放周”活动,有语文等九门学科三十余名中青年教师执教了公开课,涉及新授、复习、习题课、实验课、综合实践活动等课型,来自全县21个乡镇六百余名小学教师参加了观摩教学活动。各乡镇以中心小学为基地,每学期举办一次观摩教学活动,以各级教学能手执教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展示为主,兼顾学生学习活动展示。召集本乡镇全体教师参加,县教研室教研员参与听课,并于听课之后,组织评课,由教研人员、校长、教师代表,就各位执教人的课堂教学的闪光处给予点化,并提出改进意见。
学校每学期举办数期观摩教学,每位教师坚持“1+1”评课制度,即:对执教人讲一条优点,讲一点改进意见,增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样以来,一是为优秀教师展示教学艺术提供机会,二是交流、推广了优秀教学经验。近年来,我县中小学课堂气氛活跃了,师生互动多起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体的原则体现得充分了。在教师中间初步探索出“问题导学法”、“探究式实验教学”“开放式教学法”、“做中学”教学法,我县教师张爱花首创的中小学英语“TPR”识词法于2005年荣获山东省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初中语文‘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荣获省二等奖。4.推行教学反思
我们的许多教师自觉进行不同教学环节中的自我反思。课前反思:在备课时,反思上届学生学习本单元知识的难点和解决方法,给本届学生提供凭借;课堂反思: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跟备课时预设相比较,对于备课时设计的不相宜的教学环节,教学方式随时做出调整。课后反思:下课后,认真反思当堂教学的成败环节及其原因,归纳整理课堂生成资源,并在教案的课后反思栏记录有关成功与失误的教学事件,进而形成教学案例或教育叙事,为今后改进教学工作提供资料依据。
在学生中间推行一日五省,问自己一天学了多少,问了多少,做了多少,错了多少,改了多少,让自省做为学业进步的脚手架,一步步得到发展。
实践表明,自我反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业进步的有效办法。
三、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管理
为鼓励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工作,要求各学校将此项工作考核结果纳入教师业绩考核方案。县教育局每学年开展一次专题督导检查,并把检查结果形成通报发至各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县级检查优质课、优秀课件、优秀教学论文、优秀教案评选,各学科开展美文诵读,快速作文等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并把评选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做为教师评优晋职的重要依据。
几年来,通过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转变,认同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教师的教学研究热情高涨,专业素质得到发展,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目前,我县有两名齐鲁名师培养对象,省教学能手17人,市教学能手130名;“菏泽名师”培养对象3人,省教学示范校3所,市教学示范校5所。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和高中教学质量名列全市前列,基础教育实施水平逐年提高。
第五篇: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摘要】教师要适应发展和变革,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强化反思意识,明确反思内容,掌握反思方法,养成反思习惯,努力提升反思力,实现自我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学反思;实践反思;专业发展;
【 作者简介】吕西峰1965年出生,男,陕西大荔县人,在职研究生 中学一级,陕西省数学学会会员。曾荣获市首届中学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现任渭南市临渭区数学教研员。多篇教学论文曾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研究、探求和创新能力欠缺等问题,已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凸显,特别是在当前实施新课程以及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日益广泛应用的背景下,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已成当务之急。教学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与特征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专业行为和活动、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持有的专业观念、所做出的行为和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对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批判性,即用批判的眼光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当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用“不满”的心态,对教学进行冷静的思考、分析,去发现和研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化的总结与提升。二是创造性,即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寻找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理论的支持与指导下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观点,以此来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三是自主性,即用自主、自觉的态度去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而言,是一种高度自觉和自主的自我研修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工作方式。四是发展性,即能使教师得到发展。反思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促使教师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其中得到提升与发展。教学反思的真谛应该使教师敢于怀疑自己,正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高目标迈进。
二、教学反思的价值与功能 1.彰显自我,突出主体
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是教师自己主动思考教学现象、教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是促使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自主性的过程,是教师自主、自律、自发的行动。同时,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批判的眼光全方位地审视自己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审视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困惑,客观公正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是实践内化为意识的过程,也是充分彰显自我的过程。
2.增长知识,丰富理论
反思使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积极的、深入的反思,对教学中自己的活动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在不断实践、反思中、增长知识,丰富理论。
3.和谐关系,共享资源
反思实践不仅仅是对自我的反思,还包括实践中的各种关系,如自身与同伴的关系、活动与背景的关系等。集体同伴反思是高效能反思的要素之一,经常采取正式的或非正式的、伙伴式的考察、交流、切磋、协调、合作、讨论、分析和反思,既能够加深同事情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不断地获得和整合更多的信息资源和专业经验,不断地超越自我,更新和完善自我。
4.提升能力,提高水平
教师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诸要素、诸环节的再认识、再研究、再整合的过程,是教师思维再活化、再碰撞的过程。它能帮助教师及时捕捉、分析和研究各种教学现象、得失和灵感,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新问题,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从而作出更更有效、更合理的教学决定,提升教学实践的实效性,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三、对策与措施:教师进行有效反思的几个关键问题
教师应强化反思意识,明确反思内容,掌握反思方法,养成反思习惯。因为只有养成了一定的反思意识,反思才有可能;只有明确了一定的反思内容,反思才会有的放矢;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反思方法,反思才能高效;只有养成了反思习惯,反思才能持续不断。
(一)、强化反思意识
一个不懂得反思的教师,是一个不成熟的教师,是一个缺乏理智与创新发展的教师。考尔德希德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因此,教师要自觉增强教学反思的意识,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二)、明确反思内容
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简单地分为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教学效果的反思三个方面。其中,教学理念侧重于理论,教学行为侧重于实践而且只有当理论和实践能够以一种统一的方式被教师自我“否定”的时候,教学反思才是可能的和有效的,教师的自我建构才是有意义的。
1、教学理念的反思。首先,教师要敢于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质疑,挖掘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其次,教师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贯穿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是否内化为了教学行为,克服就操作论操作的错误做法。第三,教师要以开放的姿态接纳新思想,积极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通过不断实践、思考、构建新的教学理念,从而克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2、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师应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仅从教学观念、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方面进行反思,而且从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等方面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
3、教学效果的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教学也有遗憾之处,而科学、有效地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因此,教师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成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同时,教师要学会用遗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结果,用辩证的眼光看失误的问题。这样,通过“由教反思到学、由学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误、由失误反思到发展、由现象反思到本质”的多次循环,就会使教师的教学实践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掌握反思方法
要提高教学反思的效果,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教学反思的方法很多,但为了便于掌握和运用,我们可以将教学反思分为内省反思法和交流反思法。
1、内省反思法
内省反思法是指教师主动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根据反思对象及反思载体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 日记反思法。主要是指教师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通过写反思日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予以总结、反思的方法。反思总结的内容可以是自己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也可以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灵感顿悟和教学活动中的关键事件,还可以是学生的反馈意见和独特的见解等。
* 录像反思法。即通过录像再现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这种方法能让教师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教学过程,达到“旁观者清”的效果。具体操作可采用以下程序:上课和录像—观看录像—反思评价—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此循环反复,能更好地强化教师已有的经验,改造和弥补自己的不足。
* 档案袋反思法。即以专题的形式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在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反思的专题,如 “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程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程度”等。然后由教师本人根据这一专题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教学行为,并记录下自己过去的状况、现在的状况、自己的进步以及尚需努力之处等。档案袋建立的过程,就是教师对已有经验进行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
2、交流反思法
交流反思法就是通过与同伴交流研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更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自己专业素养的方法。实践证明,教师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学习与实践反思,更需要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与模式。因此,教师应经常与同事及时交流、与专家共同研讨。这样不仅可以反观自己的意识与行为,还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在互助合作中进步,在互补共生中成长。
(四)、养成反思习惯
教师专业成长是建立在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反思基础上,并逐渐积累富有个性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一位追求成功、善于反思的教师来说,每堂课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要设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对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学中的每次师生互动、教学冲突都会激发新的思考和创造。因此,教师要养成对每堂课进行反思的习惯,而且将反思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做到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的有机结合。教学前反思起点是否合适、难点是否突破、讲练是否透彻,据此编写出符合实际而又风格鲜明的教学设计;教学中反思学生在课中的参与、学生在课中的交流、教学的目标达成,从而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学后反思自己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教学的应变、教案的修正等。
现代教师发展的研究表明,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思考产生变革,变革带来发展。教学反思,是教学实践中一个过程的结束,同时又是新的教学实践的开始。只要我们对教学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反思,就一定能不断提高对教学的认识,发展教学实践智慧,在“反思——实践——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① 王春光.郭根福.反思性教学实践与教师素质的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4. ② 易森林.教师专业发展基本途经的探索.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4.
③ 郑金洲.教育反思——教育研究方式与成果表达形式之四.人民教育.2005.1. ④ 黄学友.教学反思—误区与对策.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07年01期. ⑤ 刘莉.加强反思,促进成长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06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