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时间:2019-05-12 08:0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第一篇: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南宁市青秀区教育局教研室 宋美华 【关键词】农村中学 语文教师 专业成长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28-02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终生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专业化过程。而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则是在语文教学领域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的过程。

笔者近几年在农村中学语文课堂听课调研的过程中,感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师专业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课堂上仍以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忽视学情研究,忽视把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接受方式作为教学的起点和调节因素;教师对现代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知之甚少,实践上也缺乏突破自我、与现代教学接轨的信心和决心;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重压,农村教师不仅习惯“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而且固守惯性,信奉经验,在潜意识中较为淡漠理论学习和专业引领;教师缺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师者应有的人格精神与学识修养,导致在解读课文时捉襟见肘,与教学的目标要求距离较大;教师多年来习惯于闭门造车、各自为教,虽置身于教师群体中却缺少专业发展的互助氛围,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学手段单一,习惯于“一本书、一支笔”的传统教学方式,懒于尝试多角度、多渠道启迪学生学习的现代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较少使用多媒体设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如何提升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确实成了一个绕不开的难题,笔者略谈个人的一些浅见。

一、静心阅读——农村语文教师语文素养提高的基石 教育家朱永新认为:“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也是整个教育的前提。”终身学习已成为当今各行各业专业提高的必然趋势,但为数不少的农村语文教师却因教学工作繁忙,而逐渐忽略了读书的重要性。在一项对乡镇中学和城乡结合部中学的语文教师的调查中,接近65%的从业人员在一年内阅读整本刊物少于三本。换句话说,除了课本,半数以上的教师整整一年都没读过什么书,导致他们的视野越来越窄,思想也日渐贫乏,这对与社会现实、与学生心灵联系紧密的语文教学是十分不利的。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语文课,教师上的是泰戈尔的《金色花》,在课堂上,教师用心地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意境,学生也很投入地朗读,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但这时,一位学生举手提问:“老师,我觉得泰戈尔的文章真美,听说他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你能推荐他的几部作品给我们看吗?”这位教师顿时无语。课后,笔者了解到这位教师本人除了这篇《金色花》,也未看过泰戈尔别的文学作品。这个案例说明即便是围绕教材进行的拓展性阅读,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学校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激发教师读书学习的热情,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夯实教师的学问基础。例如,充实学校阅览室的藏书,增加一些优秀文学作品,购置一批新的教育理论书刊,向教师开放;提高教师的阅读热情;语文教研组在每个学期里,都应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逐一设立学习模块,并搜集与模块相关的文章,组织教师学习交流,探讨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结合的途径;学校应积极创设条件,组织关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各种报告会,为教师“充电”;组织骨干教师和新教师参加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座谈会;开辟黑板报专栏,定期刊发教师学习理论的心得体会;每学年举行一次理论知识考核,营造浓厚的读书研究氛围。

二、自我反思——农村语文教师语文素养提高的动力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这表明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伴随职业生涯始终的自我反思。教学反思不仅有助于改善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而且有助于在学校形成教育研究的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农村学校要积极鼓励教师通过写自我反思、教育随笔、教学小结等,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使教师的教学摆脱低水平的重复。例如,可以把上课的成功之处及课堂教学中的关键环节记录下来,以便日后作为备课参考;可以对授课时的不足之处进行梳理、回视,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剖析,使今后的教学更上一层楼;还可记录教学过程中师生思维碰撞出的“智慧的火花”,捕捉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的瞬间灵感,为精彩的教学提供不绝的“光源”。总之,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进行反思和记录,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做个“有心人”,将课堂教学的珍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使课堂教学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农村语文教师还应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勇于摒弃落后的做法,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与学有机互动、和谐统一的观念。应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放开手脚,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获得知识的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只有不断反思、积极改进,才能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三、教学科研——农村语文教师语文素养提高的关键

科研,曾经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名词,不少一线教师总觉得只有大学教授或硕士、博士才能做科研。其实,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育科研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平民化”。“教改要深化,科研为先导”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语文教师要提升专业化水平,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必须边学习、边教学、边研究,把教学的过程变成研究的过程。但毋庸讳言,在当前不少农村中小学中,教育科研仍处于低水平状态,绝大多数教师缺乏科研意识,认为那都是些没用的花架子,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对提升教学水平的促进作用。

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农村学校可以采取“课题牵动”的策略。学校应要求教务处、教研组引导教师将教学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转化为课题,把课题研究融于日常教学之中。例如,我区有一所农村学校的语文教研组根据本校壮族学生占多数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壮族民俗文化对促进作文教学的研究》,教研组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做好分工,鼓励老师和学生搜集壮族的民俗文化,充实写作素材,促进了身边浓厚的文化氛围与作文教学的良性互动,结果教师教得来劲,学生的作文进步也很快,教学研究使教与学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语文教学的科研范围很广泛,文本研习、教学反思、行动研究、个案分析等,均可成为语文教师的研究对象。每一个语文课堂中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很小的疑问,也可以作为研究的内容。只要勇于研究、善于研究,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完全可以找到新的支撑。

四、专业引领——农村语文教师语文素养提高的保障

当然,教学研究如果只靠农村学校教师本人或本教研组教师之间封闭的交流研讨,难免会造成低水平复制,教学问题的研究也往往会停留在“就事论事”层面,出现典型的“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的现象,使教师的成长受到制约。农村中学应鼓励教师主动“攀高亲,结远缘”,组织教师上网与专家交流,邀请专家、名师来校示范指导,走出去与名家、名师交流,落实学习上的“走出去,请进来”,充实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从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近年来,南宁市青秀区在培训农村语文教师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作专题讲座;邀请市名师到校上示范课;请教研员来校指导学科教学;加强市区骨干教师对农村教师的引领作用;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等。同时,还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学薄弱学校的扶助力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资源共享,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些做法的成效十分显著,语文教师的整体素养有较大的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也显著提高,得到广大家长的充分认可。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解决问题的发展过程,是一项关乎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发展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以学校为基础,以教师为根本,立足农村实际,认真树立专业意识、更新教育观念、营造学习氛围、注重课题研究、加大培训力度,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也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第二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其中课题研究是非常常见也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然而,中小学教师虽然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高、人数多,可他们普遍缺乏研究的基础和经验,更难以自己申请到规划课题,只能参与到高等院校或各教科研机构的课题中。这些课题研究虽然大多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和深刻性,却也往往远离课堂教学实践,难以比较直接地解决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中所遇到的困惑、问题,也不能充分发挥中小学教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势。加上教师所做的研究工作只能是研究中的一小部分,对课题的研究整体认识不足,对教育科研的感受不深,得到的收获也就有限。特别是难以通过课题研究,实现自我反思、自我重构,来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教育教学规律,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实现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经历了多年的课改,结合自身和同事们的经验,笔者感到自主课题研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适合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所谓自主课题是相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规划课题而言的。规划课题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规划、申报、评审、管理、验收,具有较强行政色彩和较高的组织程度,其研究成果主要是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依据。而自主课题是教师个体在教育主体意识充分觉醒状态下,积极地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解决教师发展中的难点为根本目的所展开的教育科学研究。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对策即方法、成绩即成果,有助于实现教育科研通俗化,科研内容个性化、研究者普及化。

一、自主课题的特征

1.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由于教师的分工不同、所教科目不同,年龄不同,专业水平不同,教师对教育科研的需要也不同,他们更需要适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对改进自己教育教学直接有用,能够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课题。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需要演示实验支持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揭示、问题的检验,因此,实验教学的优化就可以作为每一位物理教师的自主课题选题领域之一。

2.灵活性、可变性突出。自主课题是教师自主选择的,课题负责人是个体,主动权在教师自己手里,课题进度快慢,研究深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策略,包括制定方案与随时修订方案,均由教师个人自主灵活掌握。如新课程实施后我们发现物理教师特别注重科学探究研究,发现众多探究方式中,实验探究最适合物理学科,而且落实起来也符合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发展程度。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体会到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中,实验探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手段和方法无法取代的。尤其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能力方面是有效的教学手段。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进行了自主课题研究,并在自主研究的基础上,申请到了吉林省教育科研“十五”规划课题:《挖掘生活用品丰富实验课程资源作用的研究》。

3.“小”、“专”、“短”。“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这样比较容易驾驭,从局部具体,微观考察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的问题具体化,研究结果可操作性强,效果明显。这样的自主研究课题也许就是一个很小的实验技巧,如,在做力学浮力实验时,多数老师用正方体的蜡块,先放在烧杯中,再加水时,此时蜡块并不浮起来,以此进行演示。但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问题。经探究发现,蜡块与烧杯底之间总是有水进入,因此保证不了实验成功。而如果用等大的玻璃片做正方体外表面,那么它与烧杯底这两个玻璃面比较吻合,没有水进入,实验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

“专”,就是研究内容上专

一、研究对象唯

一、方法的单一。如,玻璃在高温下导电实验的方法,按配套教参的建议,使用废灯泡芯来做。由于废灯泡芯的导线间的玻璃厚、绝缘程度高,使用低压电源无法演示成功,而使用照明电压做电源,在操作上带来了不安全因素。为此,前郭蒙古族中学的物理教师进行了研究,最后用学生熟悉的贺年片中的音乐集成电路,结合自制的易导电的玻璃球,进行了成功的演示。该教学方法还被专业刊物采纳发表。

“短”,即周期短。它不需要固守三五年的研究周期,需要研究了就开始研究,什么时候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什么时候结题。并且课题研究的结果可以马上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得到运用。

4.持续反思性明显。教师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对所从事的实践工作进行长期探讨,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研究,今年得到一部分经验,明年找到一个规律,这样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实践进行持续评价和反思,一旦发现较为肯定的结果,即刻应用到教育实践中。这样,教师个体长期关注着某一个领域,坚持反思,能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可能在这个领域中有深入的研究成果。如对浮力产生原因的教学,笔者历经6年多次改进后,设计了3个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案和装置,将研究结果撰文分别发表。又基于具体研究成果,加以扩充提升,于2006年申请到了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生活资源的实验探究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

二、自主课题研究的过程

1.课题选择——身边的教育现象。课题的选择是教育科研的第一步,从国家、省规划、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课题中选题,虽比较简捷、方便,但很难找到与自己专业相适应、与自己研究的方向相一致的课题,很难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实,只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从自己熟悉的教育教学工作出发,以解决各种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落脚点,教学与科研相协调,定会选到好的课题。当然,课题的选择,应尽可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其策略是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解决具体实践问题、再上升到规律性研究。

2.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虽然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以叙述为主的行动研究对一线教师而言显然是易于掌握且比较实际的教育研究方法。所谓的行动研究法,是指研究者从实际工作中发现课题,并在实际工作中借助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从而认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步骤为:

(1)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发现实际工作中一个有价值的教育问题,是自己工作中的想解决的问题。对问题进行确认,诊断其原因,确定问题的种类、范围、性质、形成过程及可能影响。

(2)拟定行动方案。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考虑问题如何解决,拟出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

(3)实施行动和积累资料。根据方案进行研究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调查、阅读等研究方式,不断搜集各种资料和数据,并根据行动中得到的信息,不断对方案内容加以改进。

(4)评价行动结果,撰写行动报告或经验论文。将获得的所有材料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当然,行动研究法不是唯一的,在遵循科学性原则下,教师可采用灵活性、适效性强,比较适合自己的其他研究方法。

3.研究工具——教育日记。教育科研的过程是比较艰辛的,要有从现象中挖掘本质的耐心和恒心。要知道每一个教育现象和问题的背后都潜藏着这样或那样的复杂因素。朱永新先生提出,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鼓励教师写教育日记,把这一颗颗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非常美丽的“教育科研项链”。日后对这个“项链”细细欣赏、解读、反思就是每个教师可以自主进行的教育科研。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用日记的方式,从他的孩子出生之日起,连续观察808天,积累了研究材料,最后写出了著名的《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三十年如一日,跟踪记录数十个班级数百名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学习生活,积累了丰富素材,也取得了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和辉煌的教育成就。这些都是运用教育日记的成功范例,值得我们学习。

4.研究成果——经验总结加升华。教育科研是一种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性劳动。因此,我们对教育科研过程中的教育日记,要深入反复地分析,透过现象抓本质,透过局部看整体,从偶然的背后发现必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笔者曾经研究过一个很小的课题——饮料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将每次使用的方法、现象、技巧都记录下来,把众多的实验改进记录进行整理归纳,撰写文章发表在《物理教学》杂志上。而后又进一步把自己研究设计的各种成功的实验装置,进行分类总结,提炼深化,撰成《提高演示实验可见度的方法》一文,同样被物理教学的权威专业刊物采纳发表。

三、自主课题研究的注意点

1.以研究的意识,关注自己的工作。中小学教师每天都要进课堂,时间紧,任务重。要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必须从科研的角度关注教学过程,才能实现工作即研究,对策即方法,成绩即成果。如:怎样开发本节课的课程资源?怎么创设有效的情境?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调控,是否实现了探究任务?实验成功还是失败,原因何在?学生学习方式方法对吗?当然,自主课题的选择还要结合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在自由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尝试研究方法、体验研究过程、收获研究经验,享受研究成果。

2.避免放任随意,“规范化”管理自主课题。自主课题是中小学教师从内心自愿想研究的课题,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敷衍了事。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最难管理的就是自己,在自主课题研究中,教师要时时规范自己的研究过程。大的方面要有一个三到五年的“规划”,小的方面对一个自主课题确定下来就要规范操作。确定课题研究后,就要查寻搜索资料,衡量课题价值,思考实践意义,开始研究时,要有一份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注重实际操作;研究的过程中,注重积累材料,包括学习的材料、搜集的文献、自己相关的学习笔记、教育随笔、相关的调查数据、与同行讨论的记录等。这些材料是课题的必要支撑。课题研究结束后,要撰写一份课题研究报告。

在研究报告的撰写上,自主课题虽然没有外在的强制要求,但教师也要规范要求自己。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标题;署名;内容提要与关键词;正文(要阐明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时综述前人研究成果,明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目标、步骤,研究内容、方法等。重点在于研究的结果与分析,并得出研究结论,态度鲜明地展示观点);今后努力的方向(自我评价研究特点、价值、出现的新问题),参考文献;附录材料(不便列入正文的原始材料等,可以附在结题报告后面,写明份数、名称、来源等)。把上述的材料用一个档案袋统一保存起来,以便查用,也为深入研究打下基础。这样做看起来有些繁琐,但它有助于教师研究态度的端正、研究习惯的养成、研究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有助于教师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当教师需要以此为基础申报相关的规划课题时,所写的论证报告会充分、明晰、可操作性强、目标具体,成功的可能性就大。

自主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有效学习教育科研的可行方式,是形成独特教学风格和研究方向的重要手段,更是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一种方法,值得我们尝试。

第三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如何架设自己专业成长的通道?如何提升自己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如何成为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宰?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校本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它以发生在学校教学现实场景的真实问题以及提升教学常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等方面为研究内容,深深根植于学校与教师的现实需求。校本研究不仅可以促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思想行为方式乃至生命存在方式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培植一种学校文化,强调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团队精神,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形成对话机制,为教师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业会谈、展示自我提供平台。每一所学校的校情不同,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与环境也不同,因此,突出“以校为本”,开展校本研究是一种有效选择。

1、课题研究。基于校本的课题研究应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编成研究方案——根据方案去行动——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围绕同一专题多次多人反复研究,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从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其优势在于:(1)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师、教学之中,以“面对真问题,展开真行动,获得真发展”为目标,教师兴趣浓厚,参与热情高,可以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教育技巧的把握,强化了教育科研的能力。(2)克服了以往个人课题盲目性、随意性。可以以学科组、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可以三人五人自由组合成“志同道合”的研究组,将零散的研究整合起来,将“单兵作战”变为“集体攻关”,把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培养了教师团队协作的精神,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教科研的实体。(3)课题组老师共同探讨,交流与分享,得到大量的信息,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就是组内成员一个互助互学互进的过程。

2、案例研究。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优化和提高”,从而给出“问题解决”的示例的一种研讨活动。案例研究把先进的理念通过课例为载体进行研究,强化了教师实践智慧,发展了教师反思能力。研讨内容包括:教师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展开方式有:一人同课多轮、多人同课循环、同课异构、互动式观课、诊断式观课和反思式观课等。让教师始终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教学研究时,同组三名教师都选同一内容上课,第一位教师上完课后集体评议,大家肯定优点,分析问题。第二位上课的教师通过比较及反思,根据新情况对自己原先设计好的教案进行调整,课上完后,再进行评议。第三位教师根据前两位教师上课的情况,对自己的设计进行重新审视、调整,然后上课、评课。这样,同一内容三位教师上出了不同风格,其教学结构及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一课三人上”是组内所有人员围绕一个课题发挥各自特长,执教者个体反思,辅以同伴互助来逐渐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教育沙龙。一种由志趣相同的教师参加的可以自由发言的专题讨论会。教育沙龙营造出的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让大家在“品一品,尝一尝,聊一聊”中探讨课改中的“疑点”“难点”“热点”“焦点”话题。每次可就一个课改话题展开讨论,不强求统一的结论,旨在开阔思路,引导思考,加深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寻求更多的教学策略,探索课程改革中的新方法、新模式。如以“合作学习大家谈”为主题的教学沙龙,教师们围绕着“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有什么特点” “如何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你有什么金点子?”“目前实施过程中你有哪些困惑?”等问题进行自由发言。通过交流,教师们加深了认识,形成了新的教学策略,收集与交流了许多信息与资料,用于指导教学实践。此种教研活动特别适用于教师不易理解或存在争议的问题的澄清,或是对教学最优化的讨论。

校本研究实际上是把学校的教育实践过程变成一种研究的过程,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构建,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研究的实体、文化的实体。校本研究由于问题的现实性、参与的广阔性、内容的丰富性而成为培养教师集体专业扎实成长的一块沃土。

二、读书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细心的教师常常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学习,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少教师写论文时总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好不容易凑出来一篇文章也是干巴巴的,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平时学习不足、缺少知识的积累造成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那里来?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学习。教师作为世人眼中的“文化人”,理应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

1、阅读书籍。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提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学一些教育理论经典书籍,特别需要经常读一些大师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让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探索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在不断的社会进步中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识来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有阳光的午后,在春雨绵绵的假日,在万籁俱寂的夜晚,读书的日子会很宁静,也会很浪漫。与大师平等对话,与另一个自我赤诚相见,你的眼光会变得平和,你的内心会变得坦然,你的生活会更加丰满,你的思想会更加成熟。同时,在看书、读报时,要特别关注那些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好的文句要做一些笔录,好的文章可以把它剪下来做成剪报收藏好,并且在有空的时候经常翻出来看看,以使自己经常受到激励和启迪。

2、远程培训。教师培训是促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有力措施,要想使培训有力、有效,最重要的是使培训贴近教师的工作实践,使培训能真正满足教师的有效需求,尤其是最需和急需。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中小学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校联合福建师范大学开通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远程培训”,能很好地实现上述目的。(1)解决了工学矛盾。教师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更新、补充新知识。但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经常性地参加脱产学习与培训,是不现实的。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自主选择时间和地点的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模式正好能满足这种需要。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从而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2)满足了个性化学习需求。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打破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所表现出的“场所封闭、计划预设、教材固定、教法单一”等方面的局限,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供学习者选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学习内容,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查看或下载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从常规教学单向、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适应个人的自主化学习。

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广大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的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三、上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我们就是在听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也是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哪位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他的成长就快一些;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哪所学校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如果没有公开课,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缓慢的”对于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许多教师深有体会。

从公开课的类型上看,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校内的公开课,一种是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校内公开课的作用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研讨情境,大家互相听课、互相借鉴和研讨,并从中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发现的快乐,也有创造的快乐。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被赋予代表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教学水平的重任,往往是一节公开课倾注了全体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因为每一次开课学校都会成立一个备课小组,备课组总是力求完美,有时为了一个情境创设争论得脸红耳赤,有时为了一句过渡语言苦苦思索、细细推敲……就这样,不断学习着身边教师的优秀经验,不断汲取着先进的思想和智慧。精心雕琢的过程,也是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启迪、全面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的好机会,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日益精进。公开课一般都要经历同课多轮的锻炼,这个过程是教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义、不断改进的过程,它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课所无法比拟的。当教师不辞辛劳地打造公开课的时候,公开课也毫无疑问地打造了教师。经过公开课的打磨,教师对如何把握教材、如何把握学生、如何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就会变得十分清晰,上完课以后,也可以从评课老师那里反馈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多了一份专业引领。如果教师把公开课写成课例研究报告,那对专业发展大有裨益。从实际来看,公开课确实也锻炼和打造了不少教学名师,上过公开课的教师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辛苦,但收获多多。可以说,在公开课的磨砺中渐渐生长,大大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是成就名师不可缺少的磨炼。

四、教育博客: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教育博客以其技术上的低门槛、情感上的人本化、使用上的开放性、经济上的零成本优势,以及个人电子出版物的亲和形式走进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使教师乐于在教育博客上记录教学经历和教学心得,乐于反思、学习与自我完善,乐于欣赏自己的才华、成就与发展,使新课程引发的学习、交流的需要与教师主体意识融为一体。教育博客是教育工作者的网上家园,是知识管理、行动研究、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平台。

1、知识共享。教师可是随时随地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让全社会可以共享自己的知识和思想。通过访问其他教师的博客,看到发生在别人课堂上的事件及他们的思考,进而开始以一种审视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教学,去思考其中的问题与困惑。同时,可以有效实现同行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借鉴和效仿新鲜的教育教学信息,减少许多重复性的工作。

2、同行互动。一个精彩的贴子,往往起到“招凤引蝶”的效应——吸引众多的博友光临、引发众多的自由评论。在博客里,我们可以突破身份、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界限,把远隔千里外的同行聚在一起,形成即时互动式交流,通过参与回复、讨论,可以体验他人思想、分享他人经验,使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圈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知识结构实现跨越式的提升和发展。博客的交流以作者观点为主,其他人围绕这个主题思想进行各种讨论,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某种思想,使得在这里的交流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使思想得到实践的检验,认识得到不断的升华。

3、专业引领。博客是一个远程技术帮助的平台,针对特定的专业领域开设的博客网站,通常都是由该领域的专家或造诣较深又热衷于技术和网络、乐于奉献的学者充当博客。他们会千方百计地把该领域的精华搜集整理,不断向读者展示该专业最核心的问题、最新的趋势和发展、最重要的人物和成果、最新的产品、最好的文章、期刊和网站等。

教师博客,让所有的教师有话能说,它是一种高效、民主、平等的新型教研文化和自由、开放、温馨的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普遍欢迎和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正在成为当前形势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助推器。

五、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

任何一个教师,那怕是一个高明的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

1、教后记。教师上完一个课题之后,及时分析总结这一课的成败,重新认识和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后记是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结晶。教后记写作内容涉及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它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或补充,对课时计划的安排,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教学策略的抉择,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对教学程序的编排,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媒体的运用,对教学现象的分析,对典型问题的探讨,对学生学习的设计,对学生反映的思考,对教学效果的检评,等等。这些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择其一二进行小结,或批注点评,或连缀成篇。教后记的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常见的有:批注式、提纲式、摘记式、随笔式。教后记的类型有:小结得失型、反馈信息型、探讨问题型、分析原因型、拾遗补漏型、纠正过失型、取长补短型、研究学生型、拓展扩充型、抓住“亮点”型。教后记的写作要做到迅速及时、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否则就会失去灵魂,失去价值。

2、群团反思。教师的个人反思与“个人理解”毕竟有一定的局限,如果有同事参与相互讲座、共同分析,提供“不同意见”、“多种声音”,可以促使教师借助集体的智慧,不断矫正个人理解的偏颇,从而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使教师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如年级组进行单元教学反思、学科组进行期中、期末反思,并将反思汇编成册。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专业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每一所学校都要根据校情、师情、生情的特点,努力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寻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让教师专业水平与新课程改革齐头并进。

第四篇:教师专业成长的12种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成长的12种有效途径

1、钻研教材——教师专业成长的主渠道。

2、了解学情——教师专业成长的好帮手。

3、上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演练场。

4、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5、阅读经典——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6、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7、教学会诊——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

8、明确目标——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源。

9、学会合作——教师专业成长的活水池。

10、现代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撑棒。

11、学习名师——教师专业成长的指路灯。

12、积极心态——教师专业成长的幸福源。

第五篇:特岗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特岗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特岗教师刚参加工作,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好多时候还是学生的眼光去对待教育,有时教学活动收效甚微。所以特岗教师必须寻找适合专业成长的途径。参加教研活动就是其中的一个良好的途径。

上好每一堂课之前,都要精心备课,但这些都是自己的思维,不一定成熟,所以应参加本校语数教研组。这就是集体备课。虽然在农村老师数量少,基本都是每个老师一个班级。但集体备课的活动必不可少。集体备课时,首先由自己将备课的重难点及教学思路呈现出来,再由其余教师针对备课中各个环节提出不同的看法,让自己对教学设计进行有效补正、补充和创新。集思广益这良好的教研活动使教学设计优化,在整体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要敢于上公开课,既然要上公开课,就要精心准备课堂,很能锻炼老师的胆量。因为要得到许多老师的考验,所以授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底细设计好,还要预设突发情况,如何恰当处理。比平时的备课要精细很多,自然也就备出了水平。上公开课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老师的语言表达、板书、教学演示能力等,更有利于教学中的合作探究,融洽教学的有效氛围。

(2)公开课结束后,就是所有听课老师集体反思,交流教学思想,各老师从不同的方面对某个教学环节给予肯定,同时也对不尽人意的地方提出合理的建议,来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提高。同样对某些教学疑问,通过交流或许豁然开朗。就算是不成功的地方,和许多老师切磋 后,定会找到最佳的教学方式,这种暗思涌动的过程就提升在自己的教学水平。

授课,本身就是这三个环节,提高自己就可以切实从这三个环节入手,积累教学经验,不断丰富自己,以促使特岗教师顺利专业化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如何架设自己专业成长的通道?如何提升自己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如何成为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宰?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校本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它以发生在学校教学现实场景的真实问题以及提升教学常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等方面为研究内容,深深根植于学校与教师的现实需求。校本研究不仅可以促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思想行为方式乃至生命存在方式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培植一种学校文化,强调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团队精神,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形成对话机制,为教师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业会谈、展示自我提供平台。每一所学校的校情不同,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与环境也不同,因此,突出“以校为本”,开展校本研究是一种有效选择。

1、课题研究。基于校本的课题研究应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编成研究方案——根据方案去行动——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围绕同一专题多次多人反复研究,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从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其优势在于:(1)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师、教学之中,以“面对真问题,展开真行动,获得真发展”为目标,教师兴趣浓厚,参与热情高,可以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教育技巧的把握,强化了教育科研的能力。(2)克服了以往个人课题盲目性、随意性。可以以学科组、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可以三人五人自由组合成“志同道合”的研究组,将零散的研究整合起来,将“单兵作战”变为“集体攻关”,把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培养了教师团队协作的精神,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教科研的实体。(3)课题组老师共同探讨,交流与分享,得到大量的信息,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就是组内成员一个互助互学互进的过程。

2、案例研究。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优化和提高”,从而给出“问题解决”的示例的一种研讨活动。案例研究把先进的理念通过课例为载体进行研究,强化了教师实践智慧,发展了教师反思能力。研讨内容包括:教师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校本研究实际上是把学校的教育实践过程变成一种研究的过程,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构建,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研究 3 的实体、文化的实体。校本研究由于问题的现实性、参与的广阔性、内容的丰富性而成为培养教师集体专业扎实成长的一块沃土。

二、读书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细心的教师常常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学习,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少教师写论文时总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好不容易凑出来一篇文章也是干巴巴的,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平时学习不足、缺少知识的积累造成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那里来?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学习。教师作为世人眼中的“文化人”,理应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

1、阅读书籍。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提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学一些教育理论经典书籍,特别需要经常读一些大师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让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探索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在不断的社会进步中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识来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有阳光的午后,在春雨绵绵的假日,在万籁俱寂的夜晚,读书的日子会很宁静,也会很浪漫。与大师平等对话,与另一个自我赤诚相见,你的眼光会变得平和,你的内心会变得坦然,你的生活会更加丰满,你的思想会更加成熟。同时,在看书、读报时,要特别关注那些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好的文句要做一 些笔录,好的文章可以把它剪下来做成剪报收藏好,并且在有空的时候经常翻出来看看,以使自己经常受到激励和启迪。

2、远程培训。教师培训是促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有力措施,要想使培训有力、有效,最重要的是使培训贴近教师的工作实践,使培训能真正满足教师的有效需求,尤其是最需和急需。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中小学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校联合福建师范大学开通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远程培训”,能很好地实现上述目的。(1)解决了工学矛盾。教师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更新、补充新知识。但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经常性地参加脱产学习与培训,是不现实的。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自主选择时间和地点的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模式正好能满足这种需要。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从而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2)满足了个性化学习需求。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打破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所表现出的“场所封闭、计划预设、教材固定、教法单一”等方面的局限,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供学习者选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学习内容,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查看或下载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从常规教学单向、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适应个人的自主化学习。

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广大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的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三、上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我们就是在听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也是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哪位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他的成长就快一些;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哪所学校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如果没有公开课,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缓慢的”对于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许多教师深有体会。

从公开课的类型上看,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校内的公开课,一种是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校内公开课的作用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研讨情境,大家互相听课、互相借鉴和研讨,并从中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发现的快乐,也有创造的快乐。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被赋予代表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教学水平的重任,往往是一节公开课倾注了全体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因为每一次开课学校都会成立一个备课小组,备课组总是力求完美,有时为了一个情境创设争论得脸红耳赤,有时为了一句过渡语言苦苦思索、细细推敲……就这样,不断学习着身边教师的优秀经验,不断汲取着先进的思想和智慧。精心雕琢的过程,也是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启迪、全面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的好机会,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日益精进。公开课一般都要经历同课多轮的锻炼,这个过程是教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义、不断改 进的过程,它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课所无法比拟的。当教师不辞辛劳地打造公开课的时候,公开课也毫无疑问地打造了教师。经过公开课的打磨,教师对如何把握教材、如何把握学生、如何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就会变得十分清晰,上完课以后,也可以从评课老师那里反馈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多了一份专业引领。如果教师把公开课写成课例研究报告,那对专业发展大有裨益。从实际来看,公开课确实也锻炼和打造了不少教学名师,上过公开课的教师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辛苦,但收获多多。可以说,在公开课的磨砺中渐渐生长,大大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是成就名师不可缺少的磨炼。

四、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

任何一个教师,那怕是一个高明的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

1、教后记。教师上完一个课题之后,及时分析总结这一课的成败,重新认识和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后记是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结晶。教后记写作内容涉及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它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或补充,对课时计划的安排,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教学策略的抉择,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对 教学程序的编排,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媒体的运用,对教学现象的分析,对典型问题的探讨,对学生学习的设计,对学生反映的思考,对教学效果的检评,等等。这些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择其一二进行小结,或批注点评,或连缀成篇。教后记的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常见的有:批注式、提纲式、摘记式、随笔式。教后记的类型有:小结得失型、反馈信息型、探讨问题型、分析原因型、拾遗补漏型、纠正过失型、取长补短型、研究学生型、拓展扩充型、抓住“亮点”型。教后记的写作要做到迅速及时、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否则就会失去灵魂,失去价值。

2、群团反思。教师的个人反思与“个人理解”毕竟有一定的局限,如果有同事参与相互讲座、共同分析,提供“不同意见”、“多种声音”,可以促使教师借助集体的智慧,不断矫正个人理解的偏颇,从而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使教师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如年级组进行单元教学反思、学科组进行期中、期末反思,并将反思汇编成册。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专业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每一所学校都要根据校情、师情、生情的特点,努力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寻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让教师专业水平与新课程改革齐头并进。

下载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随笔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学随笔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酒泉五中刘锡邦 一、写课后反思 上完一节课后及时写上课反思。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节课之后,利用课后一些空闲时间,进行简单的记录,有话则......

    “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随州市曾都区何店中心学校王卜东 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呢?究......

    浅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浅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乍浦中心幼儿园 柴筱燕 [摘要]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是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根本保证,更是幼儿园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

    浅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浅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一、问题的提出: 皮亚杰指出:“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

    农村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农村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侯新红 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当下教育发展的一个永恒话题。,我们深知,一所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不发展,学生也不能发展。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5篇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在“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背景下,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郓城县教育局 我县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现有330余所中小学校,在校生达15万人,专任教师七千余名。自二00二年我县进入省新课程改革......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定稿)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 我是农村中学的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通过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倦怠,时常感觉力不从心,下面我就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