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题研究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实践探索

时间:2019-05-12 06:1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课题研究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实践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课题研究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实践探索》。

第一篇:以课题研究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实践探索

以课题研究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实践探索

浙江省洞头县教育局教科室(325700)叶文生

摘要: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个突破口,我们通过充分发挥教科研室的教科研引领作用,引导教师明确课题研究的“两化”策略;搭建课题研究“三台”;奏响课题研究“四步曲”; 以“七抓”来提升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使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应用有机结合。使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有效策略得以推进和应用,从而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课题研究 教育教学能力 教科研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教学能力是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是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题研究是教科研中最重要的形式。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可以通过教师课题研究来得以体现,教师的课题研究主要包括课题的选择、课题计划的落实、课题的文献研究、课题实践课的操作、课题的总结汇报和课题相关论文及案例的撰写等方面的技能,课题研究的过程往往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学校通过课题研究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已成为学校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中小学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活动,是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之一。课题研究活动,促进教师教育理论的钻研,推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增进对教育教学问题的兴趣,还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尽快找到改进办法,总结经验,寻找和创造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不仅如此,它对教育理论的发展,也会作出一定程度的贡献。

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纷纷开展课题研究。由于我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存在着一些困惑,主要表现在课题研究的功利性、浮夸性与无效性。一些教师仍存在着把课题研究等同于写一篇教科研论文。课题研究与撰写科研论文的不同在于它的计划性和实践性,课题研究需要严谨的科研方法和技能,更需要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因此,我们深切地呼唤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要注重方法和过程,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为工作思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着力点,创新教学研究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校本教学研究的开展,推进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从而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做法及措施 1.加强对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

课题研究是校本研究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校办学层次最有效的途径。为了强化课题意识,提高广大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水平,我们借鉴《杜郎口教改经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深入推行《进一步加强校本教学研究的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课题研究与我们的日常教学密切相关,教学中的问题即课题。使广大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课题研究离自己并不遥远。开展教学改革实验,实验教师不应该是一个课题研究被动的实施者,而应该是主动的实践者。2.充分发挥县教科研室的教科研引领作用

选题是开展课题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搞好课题研究的关键性环节。县教研室学科研训员要引导学校学科教师进行科学选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研究传统、研究优势等确定研究题目,并将研究题目阶段化,明确每个学期的研究重点。对县级及以上立项课题,县教科研室要加强过程管理,要定期开展课题负责人培训会(每年4月)、课题研究汇报会(每年3月)、课题成果展示会(每年10月)、课题相关论文(案例)评比(每年12月)和不定期检查或抽查等形式,以促进和帮助教师实施课题研究,提升课题研究的质量。

县学科研训员要将研究题目明细化,使学校每个教研组都有自己的小课题,使每个实验教师都有一定的研究任务。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突出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围绕“优化教学流程,构建有效课堂”这一中心课题,逐步形成“课题到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的良好风气。

3、明确课题研究的“两化”策略(1)大课题研究专题系列化

“以学定教,以学论教”。把一个重大课题做好、做实、做活,往往可以在短短的几年内打造出一批名校,培养出一批名师。为此我们以 “区域推进小班化教育的行动研究”作为全县小学的重点实验课题;以“优化课堂教学流程,构建活力课堂”作为全县中学的重点实验课题。努力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制定各学科教学建议,强化“以学定教,以学论教”的理念。教师讲解不超过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低于30分钟。强调学生自学,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做到六行并举,即“真听、实练、勤思、善问、能议、敢评”,同时掌握和推行练习的基本方式:提问、对话、复述、争辩、阅读、默写、摘抄、作业、实验、设计、小结、表演、游戏等。

要注重教科研形式的创新。围绕“优化教学流程,构建有效课堂”研究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研究常态课、执讲示范课、参评优质课,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大胆探索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的课堂教学新思路,在提高学生自 学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同时提高教学能力;我们还要引导教师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健全心理品质的研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心态和符合自身实际的理想,在促进学生知能情意行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引导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选择教学情境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小课题。开展团队式的集体课题行动研究,集思广益,群力群策,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解决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切实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打造优秀的研究团队。

要强调活动推进,典型带动。教科研室要进一步发挥青年教师研修班的教学引领作用,进行教学视导以及教学能手、课堂教学双十佳、优质课评选等活动,认真督促教学建议的落实,及时召开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学校要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各学校要结合实际,明确教学改革的主攻目标,确定教学研究的课题,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和评价方案。经过三年的努力,全县形成以一些学校为代表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先进典型。要组织各级教学能手、县市级以上课堂大赛的获奖选手、名师、市级教坛新秀等优秀教师,与农村青年骨干教师结成“师徒”,签订带徒协议,明确双方责任目标。(2)小课题校本科研教学一体化

课题研究校本化。从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的实际出发,为了解决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困难,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选取相关问题作为课题,挖掘学校潜力,利用学校及社区的资源展开研究。将课题研究与常规性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将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理论学习、问题探讨、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渗透到日常的教研活动中,让常规性教研服务于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让教师们做到教学中研究,研究中教学,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教学。

4、搭建课题研究“三台”(1)搭好网络学习与交流平台

现在,电脑网络正以方便、快捷、容量大、交互性强、直观等优势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电脑网络是我们学习与研究的有力工具。我们要充分利用本县教育教研部门和学校网络,为广大教师构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尤其是在我县教师研修网上开设了“教育科研”版块,及时展示了我县教科研的最新资讯和最新成果。同时鼓励教师们建立个人主页或博客,主动地将自己在教学与教研中的认识、做法、体验和反思发表在上面,加大交流和学习的力度,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2)搭好课堂展示与切磋平台

课堂既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科研的主渠道。我县各学科研训员要积极开展了“说课比赛”和“教学案例”评选。要举办好“各学科集体备课会”。把课堂做为课题研究的主要 空间,让实验教师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见解,运用在研究中所掌握和领悟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创新能力。(3)搭好成果收集与呈现平台

我们的课题研究虽重于过程,但也不忽视其结果。积极收集、整理研究过程的资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课题本质的理解与认识,有助于我们对课题成果的总结与推广。同样,重视对课题成果的收集与归纳,有助于我们对课题的全面了解与深化。我们要不惜花费经费收集、整理、出版《学科优秀教学案例集》、《优秀课题研究相关论文和教学案例集》等。

5、奏响课题研究“四步曲”

通过这一课题研究的开展,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弹奏好课题研究的“四步曲”,才能让教师在研究中幸福成长。

(1)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基础

通过自主读书、校本培训、专家引领,教师接触了与课题研究密切相关的一些教育理论,学习了一些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掌握了一些开展课题研究所必备的知识与能力。(2)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关键

教育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大凡成功的教师都注重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只有注重实践应用的学习,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只有将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们的实践就是教育教学活动,就是在实践中进行课题研究。(3)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动力

“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做研究型的教师是新时代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只有以教师为主体的群体性教育科研,才能使教育科研与学习培训、教育教学实践有效地沟通起来,才能使广大教师感受到发现与探究所带来的喜悦与乐趣,也才能让一般的教师成为骨干教师,成为学科带头人,成为研究型教师。(4)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保障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即强调教师从反思入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 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

6、以“七抓”来提升教师课题研究能力

教科研的实践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教师科研知识的掌握运用程度,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坚持“以课题带动课改,以课题提升课改”的理念,推行《洞头县教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及《洞头县教科研成果级别认定办法和奖励条例》等制度,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推广案例(叙事)研究方式,切实优化落实课题的过程研究与管理,提高科研实效,形成新的教学改革增长点。

一抓课题的选题方向。教科研课题的选题,是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第一步,也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一环。我们根据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难点、我县教育发展的县情、教师专业成长的兴趣点和疑难点等因素确定了《洞头县教科研课题选题指南》,引领教师投身课题实践、取得成功。另外结合实际,确定了县二大主干课题,学校主干课题也进行子课题的研究,形成系列化,把课题做实做深。

二抓课题方案的落实。课题申报立项后,我们要邀请了教科研专家教授等来洞头开展教科研知识培训,召开教科处长会议和课题负责人培训会议,这样将课题的计划纳入学校总体的教学教研计划和教师的自觉行动中。使课题的实践操作有纲可循,有序可做,使课题的研究方案得以有效落实。

三抓课题的学习准备。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主要是指进入文献研究阶段和反思计划方案阶段。如何促进教师在课题研究阶段的学习呢?我们在工作形式上要根据教科研部门内部重组人员的特点和优势,开展以新课程实施、校本研训、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题的专题调研活动,将课题调研的工作重心从关注理念的培训转向学校、教师实践行为的提升。总之,教师在课题研究的学习准备是进行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

四抓课题实践课的质量。课题实践课就是围绕教科研立项课题的研究主题和操作要素而设计的,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课例。上好课题实践课是开展课题研究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科研课题实施过程的集中表现。课题实践课的质量,关系到课题研究的成效,关系到教师有效应用课题理念和操作方法的水平。因此,我们开展课题实践课展示交流和课题实践课说课稿评比活动,力促课题出精品。

五抓课题的汇报工作。在课题专题调研中,我们要求学校定期召开课题研究负责人汇报会,交流科研体会,这是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

六抓课题相关论文的撰写。要求教师像撰写教研、教育日记那样,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探索。经常撰写课题的研究相关论文和体会,充实和丰富课题研究的内容,不断提升自己的科 研水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从而增强研究者的自信心。

七抓课题材料的整理。我县教科室于2003年开始实施课题材料档案袋管理制度,要求每一个县市规划立项课题都必须建立 “课题档案袋”。及时收集、整理、归档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开展者和参与者所取得的成果,并作为课题结题时,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重要凭证。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年来,我们全县19所中小学1000多余名教师,100%参与校本研训,90%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15%个人立项承担科研课题,中青年骨干教师(中级职称)申报课题研究的比率占研究总数的75%。各学科在温州市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评比中一等奖获奖人数占参赛总人数的60%,初中有六个学科获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数学、科学等四个学科均获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其它学科也均获得二等奖靠前名次,这样的总体成绩在市名列前茅,今年我县教科研成果认定显示: 全县中小学教师省市级以上获奖及发表的论文案例达342篇,比往年平均数提高了50%,特别是我县教师在省级以上正式刊物发表的论文达19篇,比去年多12篇,提高了171%。

我们要充分发挥教科研室的科研引领作用,通过引导教师明确课题研究的“两化”策略;搭建课题研究“三台”;奏响课题研究“四步曲”; 以“七抓”作为教科研培训的突破口,以课题调研来指导教师课题研究,力求体现课题研究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使课题研究与教育实践应用有机结合。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有效策略的推进和应用,将成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提高我县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起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在今后的教师发展过程中,我们要认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关键问题,要从我县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强化以课题研究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实施策略。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为目标,实施“教科研兴教、教科研强校”战略,按照“务实、管用、先导、求精、创新”的思路,从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开展教科研工作,深化素质教育,强化质量管理,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以科研促质量,以科研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铁军,陈敬朴 《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3 [2]杨单宏,张化万《小学教师教育研基础》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8 [3]叶文生,中小学课题相关论文的撰写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7 [4]叶文生 以课题调研来引领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8 作者单位:洞头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姓名:叶文生

联系电话:0577 63485025 手机:***

邮箱:wzdtjks@163.com

第二篇:提升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实施阶段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提升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实施阶段个人课题研究计划工作目标:

1、本人以激情饱满地工作,津津乐道地品位职业的幸福,对自己的教学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努力去工作,才会创造出精彩,才会流动生命的美感。

2、制定学习计划,确立小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学期立足本班级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状况,我确立了这个专题。重点放在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上,使学自己会整理分类、合作探究、反思提升,为学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学生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在激活思维,激发兴趣,开展多种活动中才会有效提升。如预习能力、读书思考能力、演讲诵读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在此基础上才会有创新能力的提升。

4、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情思激荡,让激情点燃课堂,“声声有情,句句有法”在语文课堂上抓住经典课文进行有效指导。激情活思,写下自己独有的内心感受,作为积累笔记的一大板快,以提高孩子的语文学习兴趣及写作能力。课堂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引领学习20分钟,自主学习20分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实施策略及行动效果预测

1、研究学生,坚持“尊重的教育”理念,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场思考有关的策略和方法,遵循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也依据教育的规律,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

2、学会反思,学会研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惑进而形成自己的思想。

3、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读书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新特征,明确重点难点、关键。阅读相关书籍。

作为教师要学会感悟反思和体验已有教学内容的本质,尤其找到真正感悟中小学课堂教师那些拟订的内容,及时反思,自觉体验和不断完善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并与他人及时沟通交流,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第三篇:申报材料——以创业教育提升就业课题研究(创业实践部)

以创业教育提升就业课题研究

一、核心概念界定

本课题为“以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以现阶段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为背景,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现阶段创业教育的内容及模式以及国内外创业教育的比较分析,旨在为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及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创业教育一直是当今高教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创业教育的发展在国内外发展势头良好。自1947年哈佛商学院的Myles Mace教授率先开设新创企业管理课程以来,美国的创业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1968年只有4所大学开设创业方面的课程,到1997年,全美至少开设一门创业课程的商学院已超过400家,其中开设4门以上课程的有50家以上。美国的创业教育不仅限于本科教育,许多一流的商学院已把创业学设为工商管理硕士的主修或辅修专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和宾州大学已经开始培养有关创业学方向的工商管理博士,其中哈佛大学商学院有十几位教授专门从事创业学研究。美国创业教育一方面是创业实践的蓬勃兴起的结果,同时,创业教育的研究也提升和促进了美国创业教育及其实践的发展。

中国大学创业教育兴起较晚。1997年,清华大学发起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拉开了创业教育的序幕。1999年1月教育部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002年4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北京召开的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我们选择“共青团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以提升就业研究”作为调研课题,主要依据当前严峻的就业创业形势以及共青团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发挥的桥梁与平台的作用。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困难重重,就业难把很大一部分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吸引到创业浪潮中来。2008年的经济危机使大学生的就业倾向发生了明显变化,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大学生的比例由2008年的6.3%增长到现在的21.6%。但是大学生创业面临着众多瓶颈:自主创业科技含量低、成功率低;缺乏经验、资金、项目、人脉、危机意识等。所以虽然创业热情高涨,但参与者为少数。

缺乏各种资源的大学生在就业创业中面临重重困难,亟需共青团的引导,这使共青团的支持和扶助显得特别重要。共青团作为重要的“枢纽型”组织,为广大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这是共青团履行服务青年和服务党政工作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共青团的重要历史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目前,各级团组织就业创业等的途径和机制还处在完善成熟阶段,这一点阻碍了共青团发挥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作用。

就业创业是青年工作的重点: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做出了许多重要指示。就业创业已然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共青团如何全面细致地建立起就业创业的机制显得格外重要。

因此,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就具备了十分迫切的时代意义。

(一)、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意义

1.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2.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共青团事业在新时期实现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3.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增强共青团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4.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培养自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

(二)、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优势

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涉及思想教育、教学管理、就业指导等多个部门,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性质和工作内容决定了其在这一系统工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联系和团结青年的桥梁纽带,共青团组织有着自身特有的优势。

1.政治优势。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组织首先具备的是政治优势。高校共青团作为思想性、政治性很强的组织,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优秀青年培养有着重要的传统和经验,具备了一定优势。

2.组织优势。高校共青团具有完备的组织体系,覆盖面广泛,组织结构严密。在纵向上,从学校团委到各个班级团支部,层层推进;在横向上,各个系部和班级的团组织,相互联系,环环相扣。

3.资源优势。一是人力资源社会化。高校团组织联系面广,能通过各行业系统的团组织、青联组织、青年企业家协会的桥梁作用与社会各行各业建立联系,搜集招聘信息,推荐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搭建就业信息平台。二是活动阵地社会化。高校团组织可通过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的功能和领域,利用社会实践的阵地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排练舞台,也可将有潜在机会的社会实践基地逐渐建设成为就业实习基地乃至现实的就

业渠道。

4.载体优势。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载体十分丰富,共青团牵头或参与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的同时,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 深入了解目前我国创业教育现况,发现现行体制下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并给出有

效改进方法和建议。

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武汉高校学生创业状况及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针对

这些困难给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 力求先在武汉地区建立更加有效和权威的创业教育机构,鼓励大学生创业,并给以

正确的引导和支持,改善局部地区就业困难的现状。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巨大压力,结合政府、高校、社会的相关政策和举措,主要探讨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途径和机制。在调查我校的同时,对其他高校的途径和机制进行了解、对比和分析。同时在比较得出的经验、问题的基础上,到就业创业政策起步早、开发好的高校、地区开展实地调研。主要包括考察交流、资料分析、实地调研的结果等。其具体内容如下:

 武汉各高校共青团促进创业研究及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就业落实的现状和前景

分析

 基于高校共青团政策扶持的环境下,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就业落实的资源建设和

研究重点

 基于以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带动就业提升的新模式与以就业浪潮推进创业的传统

模式相互对比分析研究

 基于信息化资源库,对校共青团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在不同

高校的大学生群体中进行调查和分析

五、研究假设及拟创新点

(一)、研究假设

1、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机制的完善和政策的支持,使得各类信息资源可以共享、普及和推广,能够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在正确方针的指导下将理想的创新和现实的条件相结合,从而使以创业教育带动就业率提升成为可能。

2、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应用,可能促进未来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市场的变革

众所周知,普通高校共青团在引导大学生创业时,其本身是没有任何资源的,但高校共青团更重要的作用是要联系各个部门争取资源,然后给予大学生锻炼的机会。这些资源包括向社会上联系一些能孵化创业项目的企事业单位。在促进创业这方面,团委更多的是呼吁。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直接沟通大学生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将给大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来把握自己的人生轨迹。同时,在就业市场上,通过高校共青团的媒介作用,聚广大企事业单位的资源优势或人才空缺,直观的反应给大学生,由大学生自主选择,或应聘或创业,可引发由大学生就业方式的转变到就业市场的转变,促进就业市场的多元化。

3、创业教育的建设与应用,可能促进大学生对创业和就业认知水平的深化

创业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开展,可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在校创业和社会创业的不同,充分认识到未来创业或就业与当下学业的紧密联系,从而更加深化大学生在创业和就业层面上的认知水平。

在校攻专,出世则言商。国家自2008年出台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以来,宏观的方针是难以配套到大学生当中来的。而学校在给予大学生创业支持的时候,更多的是在经验、理念上的灌输。理念是第一位,即创业的思维,如何去创业。在创业中要具备资本运作的能力,从100块钱到1个亿,教导大学生提升对资本运作的能力。

(二)、拟创新点:

1、逆向思维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从以就业浪潮带动创业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创业教育带动就业的新模式,思维方式的转换不仅可能促成就业方式和就业市场的变革,更是对当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一个更高要求的标准,符合时代潮流的趋势。按照教育部“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建设出可操作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创业教育体系与教学资源,将得到学生乃至大众的认同。

2、应用体系的实践性

通过实践,探索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并最终促成就业体系应用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共享资源和成功案例。

六、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次课题以“创业教育”为核心,以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大学生毕

业→就业或创业→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学校、团委或国家可以给与的支持→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创业教育为主线,并就以上问题以问卷调查、个案分析和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科学的数据统计,分析研究,以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摸索出促进大学生创业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二)、研究方法:

 问卷调查法在高校中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

 文献资料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查阅大量纸质资料和网络信息,借鉴和使用,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和资料。

 案例研究法对大学生正在创业的个人或团体进行采访

 实地调研法赴高校团组织进行实地调查,交流经验、总结问题

七、实施步骤:

1、这阶段主要工作是在武汉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的高校作为调研比较对象。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考察调研、意见搜集、网上调研、观察走访等形式,就高校的就业创业形式、政策、途径、机制进行资料的总结整理,找出其中的异同点,为调查问卷的制作做准备。

2、调查问卷、个案采访阶段(×年×月×日)

通过资料的对比,有针对性地制作调查问卷。调查问卷针对在校学生和自主创业者,通过实际调研和网上调研两种方式进行发放。

(1)、在该校发放问卷,回收问卷,统计数据。

(2)、在得到基本数据后,采访创业工作相关负责人,了解该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政策制定、政策宣传、选拔模式、管理方法、资源来源等方面的内容。

(3)、实地调研该校创业实践中心、企业孵化园,了解其具体职能、特色活动以及实际运转情况。

(4)、对学校的创业典型团队进行个案采访,了解其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得到的帮助。

3、调研初步总结阶段(×年×月×日)

针对问卷调查、个案采访、各高校交流的成果进行调研结果的初步总结。在这些基础上探讨各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把经验和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结论。

4、总结撰文阶段(×年×月×日)

在调研走访得到初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把得到的问题和实地调研的成果进行比较。

在充分讨论总结之后,针为高校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和可行性措施,进行调研实践的报告撰写。

第四篇:浅谈如何提升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浅谈如何提升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摘 要】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必须坚持合理“双师”化,企业的实践、校企合作和行业专家等方法。文章从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现状入手,结合自身多年第一线教学经验和思考,论述了提升这一群体实践教学能力的几种方法和途径,给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主要是指基于专业技术和社会实践的教学、实验实训的综合能力。现阶段,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多为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未有长时间的企业工作经验,对企业、行业、职业的理解不够,成为现阶段专业教师缺乏实践教学能力的主因。

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驱动下,建设一支既有深厚扎实理论功底,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学队伍迫在眉睫。在此,笔者试将对如何进提升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做一些探讨。

一、坚持专业教师合理“双师化”

一般来说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双证”:即,有工程师、经济师等技术职务同时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说明,专业教师能考证、拿证,并不代表其实践教学能力一定有多高。但作为教师要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参加培训取得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确实是一个现实且有效的途径。

为什么说要合理“双师化”?现今各类职业认证体系纷繁复杂,以国际商务专业的“单证员”为例:外经贸企业协会的国际商务单证员,还有商业技师协会的国际贸易单证员,认证的名字都几乎一样。各类下放到行业协会颁发的前资格认证:如报关员、报检员等也是林林总总。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加以区分和鉴别。应多参加在行业里有知名度、被企业所认可且与学生今后就业密切相关的项目参加培训考核。

另外,现阶段很多培训,如行业协会组织的培训均会请行业专家授课且有实践环节。这就要求在取得证书的同时,应抓住一切机会,与业内人士交流沟通,获得一手信息和资料也是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重点。

二、专业教师须进入企业锻炼

以2015上海职教工作会议的要求为例,中职专业教师每五年必须下企业实践一年。这说明教育主管部门越来越重视企业实践的重要性。下面具体谈一下这一做法的好处和可能产生的问题:

(一)可以克服教学空对空的弊端。很多教师对理论教学颇有心得,但对实践教学就力不从心。学生一句“公司里是这么做的么?”就可以把老师给难倒。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教师不明就里,学生如何驾轻就熟呢?来到企业能直接的了解真实业务是如何操作的;岗位的工作职责是什么;有突发情况应该如何解决;学生应具备哪些职业素养。回到课堂,教师可以把自己在业务中的实际操作转化为课堂的教学手段。教师应该是一个唐僧,去取经,然后回到课堂“传道、授业、解惑”。

(二)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案例的匮乏,是任务引领型教法至今推而不广的原因之一,工作案例基本靠编,操作工序基本靠想,这会造成教学中出现一些贻笑大方的错误,也可能将学生引入歧途。来到企业,教师可以获得第一手的业务资料,可以亲身体会企业的管理及工作规范。教师能把这些材料加以改造,成为教学资源。另外与学生言明这是真正的,发生过的业务,某种程度上也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可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了解企业用工需求,有利于教师确定教学方案。以外贸结算为例,一直以来信用证在外贸企业中的使用就偏少,多用电汇等支付手段。企业对员工工作能力的要求其实一目了然,而学校教学内容缺长期“信用证化”。在企业第一线锻炼的教师,可以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调整教学的方案,真正符合企业的“订单”。

(四)可能产生的问题。下企业顶岗对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巨大的帮助,但其开展也有难度。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1)教师任课量较高,无连续时间可下企业;(2)教师下企业薪资如何计算;(3)企业对于教师下企业的热情不高,如何激励企业与校方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企业共商解决机制。如,规定一个专业教研组每学期送一名或两名教师到一线锻炼,尤其是年轻教师,这样可以不破坏常规教学秩序;在经费上给予支持,鼓励教师主动下企业。如何把制度做好,是前文提到“五年必须下企业实践一年”这一规定落到实处的要点。

三、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将企业项目引入课堂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合适的定位是将企业职前培训在学校完成,促进学生就业能力,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形成双赢。根据这一想法,将与学校有合作关系企业的某些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实践学习过理论知识的,这对学生的好处不言而喻,但对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有什么帮助呢?

试想,企业将工作项目引入课堂,其管理主体必然仍是专业教师,而企业仅负监督指导职责。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项目时扮演的其实是企业“项目主管”的角色。在此过程中,教师将会遇到和企业工作环境中一样甚至更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无法预测和模拟,处理解决这些问题考验着教师的实际应对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完成整个工作任务,教师其实完成了一个大型且真实的实训课程,任何教学设计都无法做到这点。

另外,企业将工作项目引入课堂也可理解为教师下企业锻炼的一种形式。

四、聘用行业专家成立专业教学咨询机制

学校层面应聘请专业相关行业专家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定期对教学标准和计划的修订给予指导。教学标准和计划是教学的总纲,纲举则目张。很难想象教师在一个落后陈旧的教学标准下能有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行业专家可定期召开讲座和座谈,从面上对教师进行指导。这一机制长期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必然能收到效果。

参考文献

[1] 富吉祥.关于提高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几点思考――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作者简介:金麟,上海市商业学校,讲师。

第五篇: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探索

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探索

广州市矿泉中学李丽华

摘 要:如何提升学生语文素质是当前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急迫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学的根本失误在于学生阅读太少。纠正这一失误,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办法是将学生从繁琐的课文分析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做阅读的主人。为此,教师要善用“删增法”,充实课内阅读教材,精讲多读;让学生扎实的“读”,教师行之有效的“导”;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互相交流、切磋。

关键词:语文教育;语文素质;课外阅读;实践探索

当前中学语文教改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各门各派的语文教改专家(包括广大语文教师)在努力研究如何革除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改变学生语文素质低下的现况。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及卓著的教学成果,但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未转化为实效的也为数不少,学生的语文素质依然堪忧。我认为纠正语文教学失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办法就是将学生从繁琐的课文分析中释放出来,让学生好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做阅读的主人。

一、语文教学的根本失误是学生读得太少

众所周知,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对于新时期的中学生而言,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他们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成为教育要达成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语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归根到底在于平时的积累,而积累又主要来自大量的阅读,通过阅读大量精美的文章,积累语言材料,获得语感,进而形成语文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千古名言早就告诉我们,广泛的阅读对提高语文能力是何等的重要,而我们学生的阅读状况如何呢?高中的不说,单以初中来讲,一个学期下来,仅仅学习二十几篇课文,大量的课时花费在过深过多过细的分析中,学生没有时间去A己读书,腹中空空如洗。学了多年的语文课,读的就是那百来篇课文,而课文又良莠不齐。到毕业了,书不会读,也没有兴趣读,写篇文章内容空洞、错字百出、句子不通者比比皆是。复旦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对此作了生动的比喻:“这就好比吃饭,整整十二年,可怜我们的孩子天天在分析研究为何“吃饭”,分析研究“饭”里有什么营养成分,可就是没有真正地扒上几口!无怪乎到头来个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偶尔有几个稍稍健壮的也是得益于课外,自己吃的。”显然,语文教学的根本失误就在于学生读得太少,没有积累,没有感悟,说和写成了空中楼阁,无源之水,又何来语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呢?

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教育部重编教材,增添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名篇,教学大纲明确指定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读书目,这些举措无疑对推动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起到积极的影响。可是仅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书目推荐了,书也出版了,但如何使学生自觉、自愿去读书,如何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摸着门路,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道迫需解决的难题。再则,如何使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抽出时间来坚持阅读,在文学的世界汲取丰富的养料,值得好好研究探讨。下面,我不揣冒昧谈谈自己的实践探索。

(一)善用“删增法”,充实课内阅读教材,精讲多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扩展学生的阅读量,单靠一本语文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外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引入一定数量的文质兼美的名篇来充实课内阅读教材,同时删减统编教材中的一些“平庸文章”,力求提供给学生的都是充足的、高质量的精神食粮。教材篇目增多了,而课时不变,这两者的矛盾应如何解决才不会额外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呢?那就要提倡精讲多读,教师每节课的讲授时间严格控制在15分钟,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品味、去写、去背。语言运用的能力是靠学习主体通过不断的、反复的实践“练”出来的,而不是听繁琐的分析听出来的,因此,教师必须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少些自以为是的分析、微言大义的阐述,真正落实精讲多读这个教学原则。

(二)学生扎扎实实的“读”,教师行之有效的“导”

要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除了增添课外教材,关键要给学生开列书目,让学生博览群书,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真正的阅读天地,通向文学殿堂的重要桥梁。教学大纲指定的课外书目数量比较少(三年初中读12本名著,平均每学期读l本)还达不到“博览”的程度。阅读一定要有相当的数量,读够一定数量的书方能由量变到质变,提高个人的语文素质。培根说:凡有所读,皆成性格。读什么,读多少,对形成人格,提高素质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再补充其他古今中外的名著。

首先,要解决读什么的问题。初中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弱于抽象思维,思辩能力比较差,指导他们去读的名著不宜太深,太抽象,应在注重作品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的前提下,挑选一些语言精美,形象鲜明,情节引人入胜的书籍给学生看。中国文学名著除了教纲指定的《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繁星春水》、《家》,还要让学生读《论语通译》、《唐诗三百首》、《朱自清散文集》、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汪曾祺短篇小说选》、《傅雷家书》、周国平的哲理美文„外国名著除《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要

读《培根论人生》、《蒙田随笔集》、《爱的教育》、《简爱》、《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巴黎圣母院》、《高老头》、《莫泊桑短篇小说选》、高尔基的《母亲》、马克.吐温的《汤姆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倡导学生多看童话作品、儿童文学作品。

第二,是读多少的问题。读课外书需要课余时间,时间从哪里来?大量删减不必要的练习,省出时间来,用于阅读上。具体来说,可以这样安排学生课外阅读的量:规定学生每月读一本名著,一学年10个月,再加上寒暑假,学生坚持三年下来,起码能读上几十本书,那是相当可观的阅读量了。读书重在积累,积累离不开熟读、背诵,初中三年还应熟背三百首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如此丰富的积累,何愁学生的语文素质上不去?

第三,是怎样指导学生读的问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教师应如何行之有效地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读书,是关乎课外阅读能否真正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挖掘学生的感悟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操作:

1.课内精要指点读法

教师在课内着重指导学生精读教材,点拨阅读技巧、方法、思路,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学会文学欣赏,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能通过课内方法的习得,举一反三,运用到课外的白读中去。在传授方法的过程中,教师的分析要力求言简意赅,点拨富于启发性,能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其他作品的强烈欲望和兴趣。

2.开设“读前导引”讲座,指点课外

学生在精读课上习得了阅读方法,燃起了读的兴趣,教师就得因势利导牵引他们根据书目博览群书。开设名著的读前导引讲座是引领学生登堂入室的好方法。学生每月读一本书,那么,每月的第一周开设该作品的读前讲座就尤为重要了。讲座仍然遵循“授之以渔”的原则,点拨阅读思路,指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去体味,用脑袋去思考,要敢于提出个人见解,发表评论。教师作足了“导”的工作,这时放手让学生去白读,读就不会流于形式,而是踏踏实实的,有效果的。

3.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深化。读写结合,能有效地纠正初中生读书不求甚解、走马观花的毛病,把阅读理解引向深入的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布置学生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或评论文章,把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收获形诸于文字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读书就不能“眼睛在书本上跑过”般“潇洒”了,而必须细致研读,潜心思考。为写好评论文章,他们还得根据教师的指导去参阅相关的资料和文学论著,筛选信息,在这一读——思——写的过程中,学生动眼动脑动手扎扎实实地读书、钻研、写作,也许他们的读后感、评

论文章还比较浅、比较幼稚,但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陈述见解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将会获得很大的提高,视野大大开阔,学问大大增长,从而实现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

(三)定时交流、汇报、总结

学生日积月累读了那么多书,写了那么多读书文章,胸中定然积淀了不少心得、体会,教师就要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互相交流、切磋,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读读自己的文章,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中碰撞思想的火花,借鉴别人的经验,一起进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办“读书报”,推介美文好书,抒写读书快意。将学生的好文章,刊登在校办刊物上或鼓励学生投稿发表,让学生深切体验创作的成功感和喜悦,更加坚定“开卷有益,读书成才”的信念,养成一辈子爱读书、自愿自觉读书的好习惯。

三、实践探索的成效

当孩子爱上读书时,当读书将成为了他们一生习惯的时候,我们的国民素质将发生根本改观。事实也证明,让学生回归阅读、做读书的主人,确实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复旦大学附中特级教师黄玉峰、吉林特级教师赵谦翔开设的以读书为核心的教改试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学生的读写能力、文学修养、审美能力尤为突出,赢得了北大、清华教授们的交口赞誉。

笔者在过去两年的教学实践中类似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效果是什么?)

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要侧重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优化阅读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探索。当然,进行这样的教学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要胜任学生“导师”,取得像上面两位教师那样骄人的教学成果,教师须有广博的学识水平、独到的眼光和魄力、开放的教学思想、灵活的组织能力。有志于在语文教学中创出一番新天地的教师,何不迎难而上,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修养,引领学生一起畅游书海,游向“语文素质”的彼岸?

李丽华:

题目修改了,并 加了小标题,这样更体现文章的内容与层次。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着重对最后一部分进行修改,主要补充自己的工作效果,字数不用太多。专家的意见。

苏洁波

下载以课题研究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实践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课题研究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实践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开展课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课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内容摘要:在高级中学中开展课题研究,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新事物,我们的经验还十分有限,如何选择设计课题研究的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如何评价课题研......

    教师年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小结

    教师年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小结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能结合《纲要》,不断探索、研究、领会其中的精神,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个孩子,能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

    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个人魅力

    课 题 研 究, 提 升 教 师 个 人 魅 力!——听“以微型课题推动课堂改革、课程建设和教师成长”讲座有感 黄市中心小学邱忠琴 2013年1月寒假教师培训,我认真聆听了进修校理论室......

    课题研究加强英语教学反思,提升教师教学智慧

    加强英语教学反思,提升教师教学智慧房晓玉 的工作室加强英语教学反思提升教师教学智慧一、教学反思的定义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或困惑时,通过不同程度的......

    《提高中学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沾益县第三中学 《提高中学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沾益县第三中学课题组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和意义 1、研究的背景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一个以......

    《乡村中老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课题可行性分析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1、网络所带来的庞大的信息流、和强大的共享资源、超乎想象的跨时空交互性,可以营造和优化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环境,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能力和......

    立足校本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实践探索

    《立足校本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实践探索》 开题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当前,在基础教育领域新的课程改革在进一步推进,校本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三级课程体系之一逐步......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心得体会(合集)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暑假期间我参加了学校组织奔赴西南大学关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的培训,通过专家老师老师们精湛的理论论述以及生动的实例,在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