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教师快乐成长三部曲
新教师快乐成长三部曲
时间: 2010-11-23 作者: 杨淑娟 陈俐娜 单位:浙江杭州市萧山区幼儿教育管理办公室 来源:早期教育
随着幼教事业的快速发展,大批新手教师进入幼儿园,新课程对新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力水平提出了挑战。如何让新教师快速成长并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是切实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当务之急,也是对园本教研提出的更高要求。作为教研管理者,努力在教研的层面上创设有利于新教师成长的平台和氛围,是促进新教师成长的重要工作。我们的做法是:
一、理解—一让新教师轻装上阵
1.叙事分享
新教师往往缺乏自信,不敢把自己的困惑和真实想法说出来。为此,我们设法鼓励新教师坦言自己的困惑和想法,说出自己的专业诉求。一是在教研活动中,让新教师说说对所研讨问题的思考,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帮助,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包括希望采用怎样的教研方式等,然后由老教师给予建议和帮助;二是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让新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再现教育过程中的典型场景,将自己的困惑与想法讲出来,通过对真实案例的讨论,发现教育现象背后的问题,找到最佳的个别指导方式,从而在观察与分析、讨论与交流中切实转变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三是在业务学习时留出一点时间让新教师讲述一周工作中最让自己开心的事,以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2.包容鼓励
新教师刚踏进幼儿园,教育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差,一切都处于起步阶段,教研能力自然也相对较弱,对此,我们要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们的不足,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以增强新教师的信心,促进他们的主动成长。例如,小许是一位毕业不久的新教师,因为曾在教研活动中遭遇失败,所以她对自己一直缺乏信心。后来她又组织了一次公开教学活动,在点评时,我看到她一直低着头,很不安的样子,就鼓励道:“作为一名新教师,许老师能完整地组织好这个活动,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值得肯定。在活动过程中,许老师教态亲切,语言优美,小朋友都很喜欢她„„”说话间,只见许老师低下的头慢慢抬了起来,目光中闪动着感激和自信。从此以后,在教研活动中,许老师不再惴惴不安,不再低头不语,而是主动请教,积极交流,她的专业成长速度自然也加快了。
二、支持—一引领新教师进入航道
1.提供现场示范
新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老教师的支持和帮助,而现场示范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在教研活动中,我们经常请老教师展示教学活动,并组织点评研讨,由老教师剖析活动的设计理念及实施过程,以拓宽新教师的视野。我们还组织一批在班级管理、学科教学等方面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给新教师作专题报告。这些报告也许并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大多是老教师平时积累的教育教学小窍门和金点子,但贴近教师的工作实践。许多办法便于新教师直接运用到工作中,这对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很有帮助。如,学期即将结束时,幼儿园举行了“我身边的故事”专题演讲活动。小五班的朱老师讲述了如何管理班级日常工作的故事,中五班的马老师讲述了她像妈妈一样爱班里孩子的故事,中一班的於老师介绍了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方法„„这些身边的故事贴近教师的生活,使新教师获益匪浅。她们感慨地说:“这些方法比专家讲座更管用。”
2.组建读书会
新教师要想获得专业成长,除了向老教师学习以外,向书本学习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然而,读什么书以及怎样读书,成了新教师的困惑。为此,我们经常组织“园长荐书”活动,即由园长推荐有助于新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然后组织读后交流活动,让新教师在分享中感受读书的魅力,逐渐爱读书、乐读书。
此外,我们还组织新教师读书会,鼓励新教师每学期研读1~2本好书,每月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这一做法颇受新教师欢迎,他们通过听同伴的解读,能够间接了解其他好书,获得更丰富的信息。有位新教师在工作随笔中这样写道:幼儿园学习氛围日益浓厚,我在双休日也常跑书店和图书馆。书籍犹如明灯,给我指引方向。如我认真研读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后,也尝试着调整自己的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
3.模拟教学现场
教学现场是干变万化的,新教师常常因为缺乏应变能力而导致活动无法收场。为帮助新教师较快地掌握相关的教学技能,学会解决活动现场出现的一些突发问题,提高新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我们对新教师开展了“模拟培训”,帮助新教师了解孩子,了解活动的组织策略。一位扮演幼儿的新教师在参加模拟培训后说:“我扮演了孩子后才明白孩子是多么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如果这点愿望都得不到满足,将直接影响孩子活动的情绪,我以后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组织活动的沈老师坦言:“这是我组织得最累的活动,因为‘孩子’的想法都外化了。有个‘孩子’说‘这个活动不好玩,我早就认识这些图形了’。‘孩子’的话让我明白了,在设计活动时,教师首先要了解孩子,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层次,以满足孩子的不同需求。”这样的培训对于组织活动的新教师来说,能获得诸多收获,相当于开展了多次教研活动。
三、推动——引领新教师快乐出行
1.亮相展示
新教师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经过一次次的历练。因此,在每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都会安排“新教师亮相活动”。我们一般先采用“你设计,我上课”的形式,让新老教师合作进行。即老教师设计活动方案,把教学智慧告诉新教师,新教师发挥自己的优势,执教老教师设计的活动。这样的教研形式可让新老教师的优势互补,从而使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最优化,加速新教师教学技能成熟的进程。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再让新教师独立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新教师的亮相活动一般第一年每学期安排两次,开学一个月后举行一次,学期结束前再举行一次,以便新教师通过前后比较感受自己的进步,产生不断学习的动力。
2.话题研讨
一般来说,新教师的教研能力相对较弱,为了激发新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和自信心,我们针对新教师的特点,在教研组开展“话题研讨”活动,让他们从研究小问题入手,提升教研信心和能力。我们要求新教师每周收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小问题,再由教研组长把这些问题汇总起来,经过分析、梳理,找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支持、引导新教师深入研究。当新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碰到困难时,我们就会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大胆尝试,或组织更大范围的教研活动,借助群体智慧帮助新教师解决问题。
总之,我们应让新教师在学习中成长,在激励中成长,在关爱中成长,在反思中成长,在研究中成长。管理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制度不是约束人,而是激励人。在宽松和谐的教研氛围中,教师是幸福的,孩子是快乐的,幼儿园也因幸福的教师和快乐的孩子而更加温馨而富有生气。
第二篇:项目经理成长三部曲
相信任何一个成功的项目经理,都会经历失败的郁闷,成功的喜悦。经常在论坛上会出现某某项目经理的辛酸泪控。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时时发生,处处发生。项目的压力就象一座大山一样压在项目经理的头上,不断的夜战,项目不停的延时,不停的捉虫几乎成了每一个项目经理的必然道路。就在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高层的领导忽然宣布,撤消项目计划。一切Game over!本人也跟大多数项目经理一样,经历的这种风霜的洗礼。我相信,大多数有思想的人都会在努力的寻找项目成功的方向。今天,我并不算是一个成功的项目经理,但以仅有的经验希望与大家共享。同时,有一句话我觉得很重要,也很关键:你的项目失败了吗,请更多的在自已身上找失败的原因!在众多的项目中,实践证明,一个成熟的项目经理应该要经过三步曲。第一步:基础篇--技术
很难想象,一个不懂技术的项目经理如何能把自已负责的项目做好。有很多会画窗口和接数据库的项目经理,认为自己是技术牛人。这类人往往会不加分析,将别人的代码贬低一下,然后,觉得自已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我想这样你会成功吗?要掌握好的技术我想从下面几个角度阐叙。
一、从学习的角度来说:要想掌握好技术,除了有好的理解能力外,勤奋、谦虚、愿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个人品质。关注知识面,倾斜知识点,这是获得高技术的一条途径。否则,世界上就很可能又会多一个夜郎。
勤奋:相信在这个行业里的人都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如果不够勤奋的话,我相信很难在这个行业取得成就,技术天天一个样,如果不前进,就意味着后退。从项目经理的角度来说,如果项目经理本身不勤奋,不仅会影响项目进度,项目质量,很可能会影响项目成员的精神面貌。谦虚:谦虚的人绝对不会轻而易举,不付责任的对别人的代码狂批一顿。谦虚的人,一定会去寻找和学习别人的闪光点。只有不断的吸收别的先时的东西才能丰富自己的东西。千万不要不加分析,只看了几行别人的代码就开始自大起来。这样,即使有金子,也会因为自大而丢失。其实,虚心的听取别人的意见,认真的看别人的产品或者代码,才能真正的更快的学到好的东西。如果,您还是一个入门级选手,请不要一天到晚的谈创新,可以说没有模仿,就几乎不可能有创新,也就是说如果您不愿虚心接受别人的东西,您就很难有创新。沟通:沟通,也许在各行各业都已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在一、二十年前,也许您会经常听到某位大侠单独完成了某种创举,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可今天,这种大侠,已经很难有生存空间了。代而取之的是,某军团,又攻克了一座什么样的宝垒。这样,沟通,可以说已经变得无比的重要。在软件业,沟通可以说是快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达到技术上的更高层次的最佳途径。记得我在大二时,对电脑技术非常感兴趣,几乎夜夜为它为而忙,当然,也有游戏的兴趣,呵呵。现在回忆那段时光,用6个字总结:勤奋、自大、炫耀。由于我的勤奋,当时应该算得上“技术高手”了。喜欢批评别人的代码,批评别人的界面。甚至会为自已写的一个屏
保,而觉得风光无限,晕倒!而跟同学交流时,炫耀大于学习。没想到我当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夜郎。今天,象我当年一样的夜郎还不断的在涌出。我想,如果想真正的掌握技术,请拒绝夜郎。
二、从技术的深度来说:
技术的深度需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来确定在某一个知识点上的深入。成为某领域的真正专家。如果项目小组是专攻这个方向,这样的技术深度对项目经理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很好的带领团队攻破技术难关。如:图形处理技术、网络传输技术、设备驱动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等。
三、从技术的广度来说:
一个成熟的项目经理,他必须拥有非常广的知识面。谈到知识面,就会有人说,我会Java、VC、VB、Delphi等,学习了n多的编程语言,这样我的知识面可以说非常广了吧。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一定要走出来。
技术的广度,并非指学习语言的多寡而论。广度应该包含两层含义:
1、技术的学习广度。如果学习了Delphi语言,应该要关心各种相关知识面:
如:delphi的发展动态、windows的消息处理机制、相关数据库的编程知识、各种网络协议、分布式集中式的处理等。
2、技术的应用广度。技术的应用广度,是指你可以用你掌握的工具,来实现各种各样的应用。如:可以开发分布式的处理软件(中间件),也可以做各种网络传输软件等。
第二步:提高篇--业务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技术已经觉得没什么难度了。然而,行业软件的开发,决非技术可以解决问题的,要想成为项目经理,您仍需努力,提高业务知识,势在必行。谈到业务,就会谈到国内的ERP软件。可以这样说,国内的ERP软件厂商大都是失败的,我敢说失败的原因绝非技术,而败的大部分原因都取决于业务。
相对于ERP软件来说,国内的其它行业软件却要成功得多。如:财务、银行、证券、医疗、保险等行业软件。ERP软件本身的业务是非常复杂的,不象其行它行业软件一样,有很多的规范可以参照,正因为ERP软件业务的复杂性和灵活性,所以ERP软件是非常难以开发的,绝非几个程序员就可以闭门造车。根据国内外行业软件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应用软件,应该是应用在先,软件在后,一个好的项目经理,必须要理解这个软件的业务应用,并且应用自已掌握的技术才能够开发出成功的软件。这个项目组的项目才有可能成功。
建议,一个在技术上已经有基础的工程师,应尽量找些机会上一些工程,参加一些业务学习的机会,以提高自已的业务能力。从而能真正把握好业务需求,指导项目组的成员进行正确的项目开发。一个好的项目经理,总能很好的理解客户的业务应用,掌握好业务模型。
第三步:艺术篇--管理
管理是一门艺术,这话一点也不假,大到国家管理,小到项目组的管理。当拥有了技术和业务两种素质以后,更高的层次应该是学习管理这门艺术。既然是艺术,就可以想象它的难度有多大了。管理的重要性,我想这里也不必多叙说了。以本人有限的经历在这里斗胆讨论一下项目管理艺术的几个方面。
1、有效的团队组织。
提高团队组织的工作绩效,提高组员的团队精神。这非常有利团队有效,有序的工作。有效的团队建设,这是管理的重要内容。
2、小组成员的沟通。组员的沟通,可以很好的加强团队组织的凝聚力。可能更好的让项目良性的进行。而陪养这种气氛,形成有效的沟通,这也是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
3、小组成员的考核。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中,我想管理是不能缺少考核制度的。有效的考核有利于提高组员的积极性,同时,能形成一种竞争的气氛。当然,如果不能很好的应用考核,就会导致负面的效果,由此可见,考核是管理的一个关键点。
4、团队的学习。
学习是创新和发展的能源,注重团队的学习,才能让团队不断的发展。作为小组的领导者,一定要组织团队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把握学习的方向。这种组织团队学习的能力也必须是管理者要掌握的。
5、小组成员的发展。每一个人都会希望自己能做出好的成绩,能在公司有好的发展,如果自已看不到发展的曙光,就会影响到团队的工作。因此,项目经理还必须学会让组员获得发展的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
第三篇:优秀教师成长三部曲
磨课、读书与写作
——优秀教师成长三部曲
江永职业中专
王彬
受父亲的影响加入教师的行 列已有十多年。十多年间,聆听了许多老教师的教诲,也见证了许多优秀教师的成长。结合他人与自己的切身体会,我越来越感觉那些优秀教师的成长都与磨课、读书、写作的良好习惯有着紧密的关系。
一、“宝剑锋从磨砺出”
“磨课”即指老师们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并集中组员智慧的课以及上公开课前的反复推敲试讲过程。一个„磨‟字道出了其中的反反复复的修改斟酌和耗费教师的大量汗水。不过,这磨课的“磨”字就如侠客十年磨一剑、修炼得道一样,道出了一节成功好课的艰辛和不易。
教育智慧是一种实践智慧,这种实践智慧你要掌握它,仅仅靠先知前贤们的告知是不够的。我们今天讲的许多教育理念,比如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等,孔子两千五百多年前说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陶行知说过,我们老师人人都耳熟能详,但为什么依然不会做或者做不好?因为它是一种实践智慧,你不在课堂上去实践,你是悟不到它的真谛的。磨课就是把这些先知前贤已经得出的教育真谛通过实践内化为你自己的智慧。你不磨,就悟不到真谛;你不磨,就不会有那种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比如为了参加教学比武,我把同一篇课文《三峡》上了八次,八个
班不同的学生,八次不同的磨课,让我深深体会到真正了解学生并不容易,“因材施教”这简单的四个字需要我们用一生去领悟。所以,磨课是对教育智慧的一种内化。
磨课,就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反反复复地推敲、打磨课。在磨课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问题,发现矛盾,发现盲点,当然也不断发现教育教学的规律,不断发现知识特征和知识的美,不断发现教师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不断发现学生的个性„„这种发现不断为我们打开一个又一个新的天地,它让我们的智慧和才华汇聚到这里,让我们产生一种成就感、价值感。
当然磨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永远是一个过程。不能说磨一节课、几节课或磨一年课就完成了我们的专业成长,它应该是我们伴随职业生涯始终的长久过程。因此,一位教师想要从普通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从卓越走向教育家,磨课是其必备的素质。
二、“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古今中外的人类文明史告诉人们:作为人类精神和灵魂的结晶,书籍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事物无法相比的。人类离不开书籍,离不开知识,书是人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在各个领域都至关重要,在我们教育领域里更是如此,人们常说:“校园是知识的摇篮”“校园是培养人才的基地”,而人才基地除了要有好学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师资雄厚的知识传播者和人才培养师。也许大多数人都认为“认真读书”是学生们身上的专用词,而教师则只需照本宣科即可。可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有这种思想的人往往会被社会无情的淘汰。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呢?我认为:“只有知识型的教师才更受学生、学校、社会的肯定”,而读书,就是取得知识的最好途径。
我们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引路人,我们是不是该尽最大努力地追寻胸罗万象呢?没有书籍的滋润,何来深厚的学养,何来传道授业解惑。“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的是一条流动的河流”。让我们用读书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吧,一本书、一支粉笔,远离喧嚣和浮躁,静静的回归自我,体验烦躁背后的冷静,繁华落尽后的从容,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以读书为支撑,教师可以立足课堂,从从容容播种传道,以读书为信仰,教师可以积极坦然而宁静,明朗的面对人生;以读书为生活,教师可涵养自己的丰富的感情、健全的理性、敏锐的判断和不竭的创造力,更好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以读书为己任,可使教师的生命之树常青,无声的润泽学生也悄悄的葱茏自己。
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写作是思想的积淀,是成长的记录,是智慧的反思。一个优秀的教师要用研究的眼光与态度来看待自己的工作,不断地阅读与思考,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养成及时写作的习惯,因为写作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
首先,写作会使你更加用心地去品味生活,洞明世事,去捕捉工作中、生活中有意味的现象和信息,会自觉地去积累学识和经验。
其次,写作会帮助你梳理思绪。培根说:“写作使人精确”,写作是非常有效的认知加工的过程。它能使你的头脑变得井井有条,使个体经验概念化。
再次,写作会帮助你深化认识。如果你不就某个具体的问题写成文章,你的认识可能是一星半点或者是肤浅的,而写作会迫使你对问题作彻底的思考,从而深化和丰富认识。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并把这付诸于行动。他的日记是他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刚刚踏进校门,开始自己的教育生涯的第一天,就开始记的。正是有了这些第一手材料,经过不断的写作——反思——写作,他找到一系列的教育教学规律,并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最终成为一代大家。
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教师几乎每天都在进行教学实践,写作的题材十分广泛,诸如某一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备课札记、教法改革等都在可写
之列。教学实践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第一手材料。老师们,拿起你手中的笔吧,有意识地去创作,把你的感动、你的困惑、你成功的探索、你的希望与梦想变成文字,写成文章。你会发现你的气质、情怀、你的内心世界,慢慢地、慢慢地,变得纯净,澄明,变得细腻和丰富。我相信,真诚的文字,能够将平淡如水的岁月定格为永恒;我更相信,真切的语言,能将你的人生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第四篇:新教师成长
路漫漫其修远 汉小新教师在求索
为了进一步促进新教师的发展,汉旺学校于10月9日下午在三楼会议室就上周新老师的见面课开展总结会议。校长徐利,分管教学副校长陈旭兴,教导处副主任黄生华以及各学科的调研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参加会议的所有老师都对青年教师的进步给予肯定:见面课准备充分,可塑性强,态度端正。也指出所存在的问题:对课标和教材的研读还不够而导致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重难点;未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课堂用语还需锤炼,教态还不够自然大方。
针对以上青年教师所出现的问题,陈旭兴校长向青年教师推荐“三本书”:教材+课标+《小学数学/语文教师》并给出三点建议: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放低身份,虚心学习,同步成长;要有充分的预设,关注生成。徐利校长也对青年教师给出几点建议:备课要与教学形式和学生的学情相结合;根据学生和学科的特点来突破重难点;营造有效课堂;合理利用多媒体;注重教学方法的总结......青年教师在听了各位前辈老师们的建议之后都受益匪浅,谨记徐利校长的三句嘱托:成大事从小事做起;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关注国家的教育方向,要有教育情怀。并将这些建议付诸于实践,争取快速成长,为汉小的发展添砖加瓦!
第五篇: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三部曲
专业的成长沉淀的历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其实这话也同样适合我们农村语文教师,那就是“语文教师的真正的成长是自我的成长”。我所在的学校,我们语文学科在诸多学科中质量还过的去,但因为组内教师都十分年轻,经验缺乏,在学校教导处的指导下,我们通过读、写、研三结合的教研方式来提升全体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取得不错的成绩。下面,我就我校语文教研组围绕语文教师自我成长而实施的读、写、研三结合策略,谈一些我们的做法与体会。
一、阅读是构建语文教师文化底蕴的基础
听了很多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报告,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读书。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我们语文教研组大力倡导语文教师进行阅读,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其一是语文教研组大力开展好书推介活动,积极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为了保证每位语文教师能及时读上新书好书,教研组与学校图书室联合开展了向语文教师推荐好书活动,使我们语文教师及时、优先读到好书。其次,是规定每位教师每月向组内其他成员推荐1至2本或文学或教育的书籍。通过好书推荐活动,调动了语文教师的阅读热情,在读书过程中,许多教师体会到,没有理论的支撑,教学与反思都是肤浅的,是没有深度的。通过读书活动,促使教师真正成为反思型教师。
其二是师生共同阅读,打造书香校园。随着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建设工作在我区的蓬勃开展,学生们越来越喜欢读书了,但向学生推荐好书的任务也落到了语文教师的肩上。于是许多语文教师意识到,只有自己多读书,才能从众多的图书中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推荐给学生;教师只有自己多读书,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家长如何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有了这个正确的认识,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我校语文教师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师生共同阅读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班级建立图书角,阅览室也成了学生的最爱,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其三是举行读书交流和展示活动,提升读书品位。教研组定期举行读书交流、展示活动,促进语文教师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让读书成为有滋有味的生活。
此外,为了激励更多的教师与书为伴,学校还为教师免费订阅书报、购买教育理论书籍,要求教师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化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学校工会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教研组活动,组织教师进行读书活动,做好读书笔记,交流读书体会,排解教育教学中的疑惑。
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反过来说,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因为她知道一个有功底、有思想的语文教师,她的教学决不以教材的分析、教法的选择为本,她深知真正的教学内力取决于他读书的质量与数量,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教师读书就是最好的素养备课。每天不间断地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使教师养成读书的职业习惯,构建语文教师的精神底色,才能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实践是沉淀语文教师知识积累的最有效的途径
如果说阅读是吸收、积累,那么写作这一实践活动则是自我吸收积累的外化,是教师自我成长、专业自我的发展阶梯。语文教师的写作一般有生活感悟、教育叙事和教学随笔三类,目前我们教研组主要写的是教学随笔,也就是教学反思。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那么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写作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写语文教学成功之处。这些成功之处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诸多内容,我们语文教师要把它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精益求精。
二是写语文教学的不足之处。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面对不断变化着的教学主客体,难免会有疏漏失误之处,这就是我们常说问题,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作好记录,让它们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服务,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服务,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服务。
三是写语文课堂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这种课堂教学机智是最宝贵的教育财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就会对我们的教学造成损失,此时进行写作记录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是写学生创新。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成为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五是写教学再设计。一节课下来,教师总会有一些新的体会和收获,比如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在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进行教学再设计,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三、相互探究是加固语文教师理性观念的沟通桥梁
有了阅读奠定的基础,写作积累的思考,研究其实就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理论的支撑,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因此我们语文教研组充分认识到研究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课堂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所以我们语文教研组主张我们语文教师把研究的视角锁定课堂,关注教育教学中真实存在的问题,一起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研究学生。
教师教学研究是一项很辛苦也很具挑战的工作,需要专家引领指导和团队配合协作。我校是舟山市教科研基地学校,有充足的教育科研经验和条件,在学校教科室的引导下,多部分语文教师们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目前,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有一项研究课题,如低段语文教师研究的《让正确的书写姿势成为一种习惯》与中段《新课程背景下阅读与习作教学研究》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甚至我们还与其他学科开展了联合研究,获取双赢,如校级课题《从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的结合点寻找美术的人文性》。这些基于常规研究,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都很强,所以教师们在研究时也不再拘泥于一个完美的设计,而是更注重于思考的实践和问题的解决。
阅读、写作和相互探究,这三者是互相促进,互相成长的。当我们能真正把这三者融合在一起的时候,语文教学才真正从课堂走进了学生的心里,也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