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因此,我校根据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李实施方案:
一、加强学校绿化、美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学校绿化:
汤垟乡校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优势,因此学校为充分得用好资源,提出建设校园即花园的花园式学校开展绿化工作,建起了校门口50余米的绿色长廊,校中10余个花坛星罗棋布,花坛中的各种花草争奇斗艳。
新建项目:
1、篱笆墙文化建设:
在学校进校门靠右冬青树花坛下建设约50M、小学后教学楼筑篱笆墙,在篱笆墙下种植绕藤花卉如:牵牛花。
2、操场绿化建设:
操场周围用砖围成环形跑道,跑道内约150平米操场种草,跑道外侧应地美化。
(二)、学校美化
学校重视挖掘校园文化的潜在教育、教学因素,做到墙壁能说话,将校训“自信、厚德、乐学”挂于醒目处;设置了教师形象窗、学生形象窗,学校遴选了30余幅师生书画作品,张挂在室外走廊内;绘有三棋解说图与三棋石桌跟篮球场、羽毛球场、天梯、三位扭腰器等器材遥相呼应;各教室整齐规范,寝室美化、办公室美化。
新建项目:
1、文化墙建设
古诗文化墙建设:在学校操场旁建2M高约20米长的文化墙。在墙上写上小学生必学的古诗。
班级文化墙建设:每班教学楼过道墙面上,精心制作了内容丰富的“文化墙”来营造教育氛围,为学生在课间休息时提供精神食粮。每学期开展布置评比活动,由班主任确定主题如:大世界、音乐桥等。
科研成果展示墙:在现鱼塘旁建设一块展示市课题一等奖成果的展示墙,并成课研成果加以推广。结合课题,分为课题背景、实施过程、成果展示、后续等四大版块内容。
2、校牌文化
校门口右侧运一块约2M高的石头,在石头上刻上学校校名。
二、书香、歌声、社团、花香四项文化活动建设,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1、书香润校园
汤垟乡校近年来为解决山区学生阅读课外书少,阅读精品课外书更少的局面,在汤垟乡政府的牵线下,由周丽菊女士捐资3万元,购买桌、椅、柜以及近2000册新图书,建起了具有现代气息的阅览室。
学校为更能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博览群书;改变教师长期输出没有输入的局面,制定和实施《汤垟乡校“书香润校园”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分为学生读书和教师读书两部分,学生读书:每周每班开出一节“读书课”,由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分类,通过摘录、剪贴做好读书笔记,并在每节语文课前3至5分钟进行朗读巩固;广播站开设“读书专栏”,每天在课间播出2-4篇优秀文摘片段或学生习作等,要求全校师生静听做笔记;除此之外学校还开展“献两本看百本”、“主题周记”、“读书交流”、“读书小报”、“作文竞赛”、“成语积累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读书:制定读书计划,在每周利用例会前20分钟由2位教师选取优秀文章组织教师学习;每周三开放阅览室、电脑教室组织教师学习,并做好读书笔记。
2、歌声满校园
定时。每周一歌每周唱,每次五分钟左右,每日三次:早晨时间,下午首课前,放学前。每周前两日可适当调节时间。
定员。班级每周一歌要全员参唱,班级文艺委员总负责,班主任为顾问,负责督导。教唱者由文艺骨干轮流,任务要落实到人头。教唱者务必在前一周掌握预教的歌。
定内容。每周一歌的内容确定要做到一个宗旨三个适应。一个宗旨是:活跃思想,陶冶情操,促进求知,培养特长。三个适应是:适应儿童年龄特点,适应季节需要,适应社会形势。每周歌曲的确定,采取同学点歌、推荐和指定等方法,每前一周末在全班发布新词曲内容。
定标准。每周一歌的学唱要有别于音乐课的教唱,要注意它的群体性和实效性,坚决贯彻一个宗旨、三个适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能背下歌词,唱好歌,歌词是浓缩的文学;要广泛运用音乐课等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手段,多种形式教唱、习唱、演唱;要难度适宜,尽量适合学生年级段的承受负荷,必要时班主任、音乐教师主持每周一歌的教唱。
3、社团溢校园
学校由团委、大队委牵头,建有棋社、书社、美社、音社四个社团组织,在每周一三四第三节课由专门教师组织,开展三棋(象棋、国际象棋、围棋)、硬笔书法、剪纸、水彩画、电子琴等教学活动,每学期开展各种比赛及表演活动,每学棋要求每个协会社团做到一次展示活动,不断提高各同学水平,扩大协会本身影响力,吸收更多更为优秀的会员参加。每学年学校组织庆元旦书画展、庆五四文艺演出等大型活动起引导作用,引起家长、社会的强烈反响。上学年五四演出共用30余个节目参与展示,并制成VCD置于学校服务器上供学生点播;元旦书画展共有400余人次作品参展,收到书法、绘画、手工、剪纸、手抄报等五个类别计300余件,并将部分优秀作品装裱永久展示于学校走廊之中。每年根据节日开展元旦书画展、学雷锋、五四文艺演出、六一游园活动、教师节感恩活动。
4、花香飘校园
在四、五年级开展养花活动,四年级开设一节养花知识的地方课程,五年级开设一节种花的实践课程,在后操场建设一个“花卉实践种植园”(地点可设在现种植蔬菜的那块地皮,并加以整理)。每学期进行一次养花评比。
每学期可以根据需要设立:读书周、唱歌周、艺术周、养花周等具有特点的专题周活动,以营造浓厚的氛围。
三、教室、寝室、办公室三室文化阵地建设,加强文化阵营建设
1、寝室打造为自理生活的生活文化阵地
我校有寄宿18人,学校为打造寄宿生“自理能手”的生活文化,学校为寄宿生配备的责任心强的保育员,每周日晚上,坚持组织体寄宿生集中开会,由值周教师主讲生活常识,教会寄宿生生活自理、懂得生活护理、学会同学相处、明白做人道理,由保育员总结上周工作情况,落实整改措施,制定实施本周工作重点;每周一次热水澡;加强寝室一条线管理;开展寝室美化;落实营养餐等等措施,让学生在学校里学会自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教室打造为自信乐学的学风文化阵地
学校依托办学理念“让每个孩子充满自信”建有《我自我成长学生评价体系》,并根据本方案开展实施,于2005年5月确立为市课题研究课题,于2006年9月结题,课题《在农村中小学实施我自信我成长德育模式研究》获了市级一等奖,成为全县首个获市科研成果一等奖的农村学校。学校根据本实施方案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依托档案袋管理模式,每学期开展“课前演讲”、我是特长生的评选活动,每学年开展庆元旦书画展、庆五四文艺演出,并创新的运用“鼓励卡”方式鼓励学生成长。通过近两年的实践,通过一个个平台,初显成效,完成了学生由胆子小不敢讲、不愿讲到现在敢讲、敢说、敢做的转变,由我不行到我能行的转变。
乐学是我们学校的校训,也是我们一贯所提倡的。学校每周下发有关学习方法的指导文章,在每周班会课由班主任组织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成功中产生兴趣,每学期各班级至少组织3次以上的展示活动,让每个学生在都参加,体验生活,体验快乐;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产生兴趣,每学期由团队组织“孝敬活动”、“植树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书包背回家,学校要求回家必须把所有的书本带回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学校加强教师的培训引导,以形成全校师生乐学的氛围。
3、办公室打造爱岗敬业的教风文化阵地
学校着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每学期暑期政治学习中加入师德学习内容,开展“树、创、献”活动、“我为山区献青春”演讲比赛,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为教师谋利益,通过一系列活动,让教师能深深爱上这份责任重而又光荣的职业;加强制度建设,抓实教学五认真,强化校本培训、落实“传、帮、带”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逐步形成敬业的教风文化。申报市师德师风顺利通过评估,市工会目标考核到我校进行考核,评估组对我校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篇:艺术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教育绽放奇葩,版画特色独树一帜
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经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宝桥小学艺术教育犹如一朵艳丽的奇葩,绽放出夺目的光芒,得到了上级认可,社会好评。学校先后被宝鸡市命名为“特色学校”,被陕西省教育厅命名为“艺术教育师范学校”。学校秉持“全面发展打基础,不拘一格与人才”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现代化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把艺术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上,认真落实素质教育,将德、智、体和美育有机地统一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全面实施艺术教育。学校主要开设了剪纸、刺绣、围棋、版画、书法、机器人、电脑制作等多门特色活动课,使学生人人接受艺术教育,个个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发挥了艺术教育在育人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了一批具有桥小特色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尤其值得桥小人引以为豪的是,这些年,在各级领导亲切关怀下,宝桥小学版画教育独树一帜,在桥小人的努力探索中,走过了光辉的发展历史,享誉三秦大地。
学校坚持以“深化素质教育,弘扬版画艺术”为己任,把版画定位于特色课,充分利用校内文化资源,挖掘版画爱好者潜力,给孩子们搭建艺术成长的平台,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时间,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在版画制作过程中找到童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实践证明,开展版画教学是非常必要和切实可行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在版画教学上,学校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程、细心组织教学、耐心辅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创新精神,打消神秘感,激发学习兴趣。在版画的学习方法上,要求学生先从创作木刻“小品”入手,在“创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多年来,很多学生给母校留下了精美的艺术作品,让人倍感欣慰。
二十多年来,学校多次与美国、日本、法国等国际友人展开友好交流,学生版画作品先后在全国、省市区各类书画大赛中屡屡获奖,对当代学校版画教育的开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从1998年11月,学校被中国少年儿童版画学会、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少年儿童版画研究会授予“少年儿童版画教育基地”以来,刘云山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学校参观指导工作,对学校的版画教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每学期,学校坚持开展版画教育特色活动,争取让更多有版画爱好的学生沐浴艺术的阳光,陶冶性情;学校每学期举办学生版画作品展,由各个版画学习小组拿出自己的绝活参加展览,给学生搭建展示
第三篇: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学生系统传授卫生知识,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我校一直非常重视健康,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并将把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我们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要求,在全体师生中持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统一领导。我校一直以来十分注重抓好包括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等在内的综合教育,把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生整体素质来抓。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调整和确定健康教育的目标,认真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等有关健康教育及卫生工作的政策法规,掌握学校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使之逐步进入科学化的轨道。
二、改善环境和健康教育硬件,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为搞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千方百计改善学校健康教育的硬件设备,提高校医和健康教育老师的业务水平。近年来,学校每年都要保证一定的资金投入,购置健康教育教材和教具。学校的教室采光照明、黑板和课桌椅符合标准要求,学校学生饮水、洗漱和厕所设施基本达标。
三、立足课堂,营造氛围,学校健康教育成效逐步显现
我校的健康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规定,继续开设健康教育课,每周一课时。学生们通过学习,了解掌握了青春期生理、心理等方面生长发育的特点、变化,青春期常见病的预防;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合理营养的概念,以及健康的概念,近视、脊柱弯曲、神经衰弱、龋齿等中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常识。并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讲授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讲授交通安全、用电安全、体育锻炼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介绍一些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措施,使学生遇到中暑、触电、烧烫伤、狗咬伤、煤气中毒等突发事件时,能冷静对待,正确地处理。
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学生比较缺乏心理健康知识的现象,编写了《心理健康》讲义。在教学的同时,对遇到的学生心理上的问题的疏导和进行力所能及的处理、治疗
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橱窗、黑板报等载体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工作,定期组织食堂、小买铺的工作人员学习食品卫生法,使食堂、小买铺的工作人员掌握了有关的健康知识,防止病从口入。目前我校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开展美化、绿化、净化工程,为全体师生建立健康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是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校园建设。多年来,学校多方努力,积极筹集资金,加大了校园建设力度。种草种树,进行墙壁的亮化、环境的美化、绿化和净化工程,校园环境大大改善。通过努力,我校的校园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个花园式的校园已现雏形。二是教育全体师生爱护校园环境。学校党、政、工、团队共同组织开展 “爱我校园,从我做起”系列活动,要求全体师生做校园的主人,严格自律,不乱扔垃圾,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自觉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保护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三是进一步完善值周制度,加大对师生在校内行为的监督力度,特别是对加强校园卫生的检查。
为使健康教育开展得更好,我们将更加努力,使健康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健全的学生的教育中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第四篇:校园的景观规划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荐)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家园,校园景观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塑造学
生的良好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舒适、恬静、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为师生提供
修身养性的场所,还能够使师生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在观赏形态各异的植物和巧夺天工的景
观的同时,呼吸新鲜空气,调剂大脑神经,消除身心疲劳。把握梅山一中校园文化的特质,建造梅山一中的环境特色,使梅山一中成为最具育人环境的园林式生态乐园。
基本状况:
1、目前梅山一中围绕教学楼和行政楼有较为平整的绿地四块,自然草坪足球场一块;沿学
校围墙有两块坡地,一块在教学楼后面,一块在学校南面大操场边上;另外还有一些边角零
星的小块绿地;沿主干道铁栏处还有长长窄窄的一条花圃;绿化面积大约占整个学校面积的40%。
2、围绕教学楼和行政楼较为平整的四块绿地上种有香樟、法桐、桂花、雪松、腊梅等乔木
树种,有攀爬植物紫藤一株;有榉木、海桐、石楠等灌木树种和多年生草本毛鹃,园圃内用
醡浆草、麦冬、黑麦草等贴皮。自然足球场的草种大部为巴根草,其它是零乱的杂草。教学
楼后面的坡地以阔叶棕榈为主,另有水杉数株和一些不知名的杂树杂草。学校南面坡地种有
较大面积的雪松,目前长势良好。边角零星绿地大部分是小块草皮,沿主干道铁栏处有长长
窄窄的一条花圃,上面全部种植迎春花。
现状分析:
1、由于学校长期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学校绿地所占面积较大,绿植种类较多,园圃内整洁、干净,绿化维护较好,植株长势良好,区域划分合理,注意了绿植与景点的配合和点缀。
2、由于学校有近一半的围墙与居民住宅区相邻,部分居民为方便向学校里倒、扔垃圾,给
学校的卫生、绿化等管理带来诸多困难。
3、由于历史原因,学校绿植栽种带有较多随意性,植株种类分布零乱,缺乏主体性和主题
性,因而不能较好地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挥学校景观的德育功能。
4、学校种植的各类花草树木,没有逐一介绍各植物名称以及习性等的树名牌和有关的校本
读物,因而,降低了学生对自然环境认知和热爱的程度。
5、路牙与绿植间没有明显的隔离带,学生一不注意就可以进入践踏,妨碍了植株的生长,因此,有些绿地正在退化,泥土裸露。
6、藤蔓型的植物量较少,不能形成错落有致的立体景观。
7、人造景点有三处,但都不在校园最显眼的位置,并且没有相对应的主题,不能成为学校
标志性景观。
8、由于学校植物栽种随意,散乱,不能达到春有香、夏有阴、秋有果、冬有花的效果。
第五篇:大学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社会,大学肩负着重要使命;建设和谐校园,应该是高等教育探讨的重要问题。建设和谐的校园,主要是建立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是大学的主体,没有大学生的学校就不能称之为大学,没有高素质的学生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随着我国招生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综合素质有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犯罪率上升,自杀率上升,考试作弊现象增多等趋势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的学生自身需要出现偏斜,单纯为了追求享乐而违法违纪,一旦经济“吃紧”,向家里伸手难以满足时,便产生盗窃的动机;有的是为了满足报复,打架斗殴、伤害他人等;有的为了寻求刺激,往往会迎合那些情调低下的东西或满足自我畸形的求新求奇的心理。有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在工作中不能脚踏实地工作,缺乏实干精神;有的大学生缺乏团队精神,以个人为核心的自我意识显现的比较突出;有的大学生对社会和单位索取的较多。总的说,有些大学生名不符实,与社会的期望值反差较大,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建设和谐校园首要任务
思想素质制约着人对社会的作用以及自身价值的大小。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思想建设和思想引导将在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建设和谐校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也越来越重要。
设和学校德育工作,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出发,教育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具体要求,在高校大学生中经常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并把此项活动与师德教风建设和“勤俭自强”创建文明校园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动员、典型教育、自我反思、检查督导,大力提高师生自身素质,促进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上台阶。
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和谐校园中心内容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根本所在,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建设和谐校园的中心内容。不仅需要从正面对全体大学生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还要从反面对迷恋网络游戏、高消费、迷信、愚昧、伪科学等活动进行揭露和打击,消除其对人们心灵上的毒害。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实质上是一场两种世界观的激烈搏斗和较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文化素质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人的整体素质状况,通过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通过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使大学生传承优秀的校园文化,吸收有益中西方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使毕业的大学生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继承人和传播者,这样的大学校园才是真正的和谐校园。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做好必要知识储备。60分万岁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做好专业知识的储备。专业知识包括专业课程、计算机、外语知识、哲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实践以及就业等知识储备。此外良好的语言表达、文字综合、组织协调、艺术审美等多种知识和能力,这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是建设和谐校园潜在因素
具备通达应变的本领及科学的思维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有效地应对新困难并使自己走出困境的高层次素质要求。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建设和谐校园,就必须培养大学生要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知难而进、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将来走向社会,才能应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创新精神还包括提高大学生智慧素质。智慧素质是指人们能够对客观现实做出高速特效的应对能力总和,以人的悟性和创造性为特征、表现为高度机敏灵活的特殊个体特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智慧素质才能较好地对问题做出判断,它是存在于大学生本身特有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内在创造力。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是建设和谐校园重要途径
大学生只有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社会作用。所以,搞好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使所学的知识能真正有所用。另一方面大学生要了解社会,了解人才市场动态和不同单位用人需求及要求。还要具有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既是人谋生也是创业的条件和工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素质日益成为成功大学生的事业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加强大学生的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技能熟练程度,成为安置就业、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突出问题。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对社会和将来做出反应和处理,才能适应富有挑战性和压力的社会生活环境。
加强校园文明行为管理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
学生们能更好地学习、生活,需要一个优美和谐、秩序井然的环境。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理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建设美好校园而做出我们自己的一份贡献。为此,学校学生处、校团委、学生会应向全校的同学们发出“建设和谐校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倡议,切之弊病,正身立己,不断提高素质文明,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大学生扫除不良行为习惯的关键在于自身思想上的认识与重视。只要同学们有恒心、有毅力,就没有攻不破的难关;只要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发扬优点,正视缺点,并且敢于改正缺点”、“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就一定能引领大学校园新风貌,扫除“丑陋”、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德才”和谐发展的人,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实行校园管理民主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实现校园管理民主化应该进一步扩大民主实现渠道,妥善高效解决学生所反映的民主问题。建立健全高校民主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解决校内民主只重思想不重内涵的问题。学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的意义在于民主的教育与实践,单向式的教导民主的概念是苍白的。让学生参与校园管理,通过认识校园内部管理中的诸多不足,客观考量学校的民主管理程度,将会有利于高校民主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深化民主思想的真正内涵。进一步培育和开拓学生民主思维,通过各种积极地民主管理作风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管理中来。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进一步开拓民主思维的主要方式。而民主的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应尤其运用民主的管理作风积极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对于民主的理解,尝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管理,激发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兴趣。实现校园管理民主化应进一步将高校民主具体化,使大学生民主权利在学校的全面落实成为可能。要做好校务公开工作,除了要健全高校民主管理体制外,更需要着重落实大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学校领导应真正树立民主开放的观念,准确、全面、及时地公开校务信息,并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保障学生有序、平等地行使参与学校管理和政策方针的制定,通过监督,使权力的运行过程公开、透明,让学校实施的管理行为置于广大学生的监督之下。
总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就会加快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使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生成为真正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五,是生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作为共同的受教育者,他们首先有着很多共同的利益关系。但由于学生的思想状况十分复杂,所以彼此间的矛盾时常引发。这既严重伤害学生间的感情,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有悖于和谐校园的生成。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扬互助互爱的精神,共同战胜困难,圆满完成学业。作为学生自身要珍惜同学间的友情,遇事要多方面的考虑,尤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问题的来由。同学间一旦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一定要先检讨自己,后宽容别人。这样,构建和谐校园的愿望就会实现。
第六,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主要矛盾是教师对学生施加的教育和影响与学生能否接受这种教育和影响的矛盾。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又一关键。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国大学生是很重感情的。以情感为基础,沟通师生间的思想,适应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苏联教育家马里延科说:“每个学生都可能发展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但是每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不同的,这是由他们所处环境中的种种关系决定的。”具体来说,就是需要一种心理相融的新型师生关系。心理相融使得教师的思想、言行更深刻地在学生心灵上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苏联的另一位教育家加里宁也曾讲过,优秀品德的培养不能“借助漂亮的说教或空洞的鼓动性的喊叫,它们只能以同志间的交往为基础,在日常的看不见的影响下,在整个生活过程中深深地被灌输到意识中去。”这两位教育家都强调了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师生关系是我们构建和谐校园所应关注的重要内容
五、大力强化爱校意识
所谓和谐,不仅表现为人与人的和谐,也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构建和谐校园的问题上,具体体现为广大师生员工爱校意识的强化,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以及所有的教学设备。前者属于人工自然环境的范畴,它可以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刚性的条件措施,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爱护它,而不应随意地践踏与毁坏。后者是学校这一组织实现其组织目标所应具备的物质条件,同样需要人们珍视,倘若校园内到处出现损坏教学设备的行为现象,这怎能与和谐校园联系在一起呢?
总之,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望广大师生员工,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求真务实,为使我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迈出新步伐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生与教育环境之间、大学生人际关系之间的协调和谐,都有赖于大学生校园文明程度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大学生群体面对的道德生活环境是相同的,不同的价值观、境界只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具备比较高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意志水平和心理品质;比较注重自己的公众形象,愿意提高自己的道德人格水平,具有进行道德选择、自制和自我修养的能力;他们有强烈的上进心,对外界事物有高度的敏感性,有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有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责任心。大学生在追求崇高理想、陶冶高尚情操、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过程中,会得到一种自我肯定和超越现实的满足感,并最终达到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目的。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意识、理解力、判断力、意志力都较同龄人深刻成熟,在各种诱惑、多元价值取向的相对主义道德环境中,可能有过困惑,但完全有能力并且应该作出自我意志抉择,保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既不能把责任归咎于外部环境,开脱自己;又不能步人后尘,丧失自我。由于大学生主体的特殊性,在构建和谐校园活动中,应该强调大学生主体加强理论学习,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自身不文明言行,充当构建和谐校园的主力军。大学生应该明确构建和谐校园须始于自我,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
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需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风要严谨,文明和谐校园,文明的举止需要从点滴小事做起,而这点滴小事却关怀我们的未来
思想道德素质
反馈的信息看,很多用人单位选人重才更重德, 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政治思想素质较高,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吃苦奉献精神的毕业生成了首选目标。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事业心和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等方面。(1)较高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不仅表现在政治立场、观念方面的远见和洞察力,还表现为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敏锐性,对国家宏观政策的预测把握能力及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2)事业心和责任感。许多用人单位在人才的要求上强调要有事业心、责任感,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希望并要求毕业生把选择的工作当作长期追求、投入的事业,要与单位同甘苦,共患难,荣辱与共,而不仅仅是赚钱谋生的职业和临时落脚点。惟有敬业的大学生才能积极进取、胸怀大志,才能开发蕴藏在自己身上潜在的创造性,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这是创业者应有的精神风貌,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会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曲折和坎坷,这就需要毕业生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前进。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干才,能踏踏实实工作,有吃苦精神,而不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2.科学文化素质
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识的今天,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1)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贮备。现代社会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的要求愈来愈多,对知识技能共性的要求愈来愈多,不仅要具备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必须具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要求从业者的知识程度高、内容新、实用性强。(2)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要做到围绕自己选择的就业目标,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合理组合、恰当调配、形成知识系统。(3)要有更新知识的能力。即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4)要有创新能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更是衡量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当前,在社会就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大学生一味地指望找到一个理想的就业位置已不太现实,社会迫切需要有一大批大学生利用自己的学识自主创业,也为他人创造出更多的就业位置。有不少大学已开始意识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科技创业。
3.身体、心理素质
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已成为人才竞争的物质资本。人们普遍认为德、才、学、识、体是人才的内在因素,而体是最基本的东西,是成长、成才的物质基础。同时, 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多种思想文化的激荡,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激烈的竞争、物质生活的悬殊,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不协调等,无不冲击青年学生的心灵,引起了部分学生认知失调、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这都影响了毕业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也不利于就业求职。因而大学生必须加强心性修养,提高心理素质,要能正确评价自我,胸襟开阔、豁达大度、积极乐观;要正确对待挫折,克服期望值过高的心理,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要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心理调试能力,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挑战。
知识是形成素质的基础,高素质人才必然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这里所说的专业基础是全面的,全面的专业基础应是指融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于一体的广博的学科基础知识,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融会贯通的综合知识结构,才能透彻地研究高深学问,这本身就是一种素质。精神是素质的内在本质。大学生的专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必须遵循政治和道德的规范,没有政治和道德的专业理想和生活理想是社会和人所处的群体不能容许的。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坚定的政治目标可以激发人无穷的奋斗精神,无私奉献是精神的最高形式。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素质高必能力强,在一定意义上讲,能力是衡量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一个人的才能与从事的活动的关系表现在,如果人的才能与活动要求相符,并具有较高水平的,从事某种活动时就可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反之,才疏学浅、能力较差的人,做事就会感到力不从心,事倍功半。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知识的吸收,但决不是知识的堆砌,而在于知识的运用。
大学生在培养自身综合素质过程中可以从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入手:(1)充分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在内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2)完善社会交往能力。学生步入社会,能像一个社会活动家一样,正确、有效在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3)初具组织管理能力。要求大学生必须能从全局的角度加以协调处理好工作中涉及日常的行政、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千头万绪、具体繁杂的工作中有条不紊,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4)做出正确决断的能力。良好的决断能力可以实现对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最佳选择。(5)沉着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及策划能力。大学生要有耐心、有毅力、有很好的应变能力,做到急而能安、缓而不缀,既忍让又不失原则,沉着冷静、灵活应变地处理问题;适应能力是其素质、能力的综合反映,要求大学生对社会、对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屈服,更不是对落后、消极现象的认同,甚至同流合污。适应要同发展结合起来,要同改造联系起来;实际操作能力是人的智力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借,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实践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作用的发挥;策划能力要求大学生在日常工作中,抓住有利时机,把握有效空间,筹办和开展形式各异的介绍宣传和业务活动,使工作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6)锻炼自控能力。遇到不顺的事能否压下心头的怒气,冷静处理,是对大学生素质高低的一种考验, 避免因小事而引起大错,导致工作的失误。素质发展的创新性要求,是当代人才素质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核心要素。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人立足于现实的必备素质。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强烈的好奇心,细致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超前的预测力,大胆设想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质发展的个性化要求,是在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人的个性张扬,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迫切需要当代大学生强化自我竞争意识,并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性特点,努力挖掘个人潜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和发展个人素质。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他求职择业的层次与自由度。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靠毕业前的突击武装能解决的。它要求大学生要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在整个大学期间,按高要求有针对性、分阶段地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择业竞争中的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