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巴中中学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小编推荐)
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 校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
实施素质教育 浇开艺术之花
四川省巴中中学
四川省巴中中学前身系公元1868年(清同治七年)创建的云屏书院,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川陕省委机关和川陕苏维埃第四次党代会会址所在地,平民教育家晏阳初从这里走向世界,徐向前、李先念、刘伯坚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办公、求学。1982年被评定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2004年被评定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省级文明单位”,2007年被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2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2013年成功申报为“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连年高中教学质量评估列巴中市第一,鸿志生重本率超96%,全校本科率达70%,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输送优秀学生。2009年董伟摘取全省高考理科第一名,2012年张晓勇夺亚洲跆拳道青年锦标赛金牌。学校现有云屏和龙湖两个校区,占地204亩,有教学班118个,学生7607人,教职工457人,400名专任教师。
近年来,学校以邓小平“三个面向”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秉承“崇文弘道、砥砺自为”的校训,坚持“厚德载物、树人强邦”的办学思想,以“建美丽校园,做幸福 师生”为奋斗目标,强力推进“四大建设”,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不断强化艺术教育,力争把巴中中学打造成一所现代、文明、品质、生态的秦巴山区中心示范学校。现将巴中中学三年来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达共识,构建艺术教育管理网络。纵观古今,我们发现,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有艺术。文明与艺术同时产生,艺术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丰富着我们的经验。没有艺术,我们的生活就缺少色彩和光泽,艺术是时代精神的敏锐导体,文明变迁的内在动力,它直接关系到我们教育的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能否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艺术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实施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艺术教育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由校长负总责,分管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年级部主任和艺术教研组长、艺术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学校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实施了《巴中中学艺术发展规划》《巴中中学艺术教师工作职责》《巴中中学艺术管理考核方案》等系列规章制度。在艺术教育具体工作中,做到年初有计划,活动有方案、有要求,期末有总结;在活动开展中,有专人负责、有内容、有目标、有详细流程,有活动保障,有管理评价,逐步形成了从校长到老师上下齐抓共管的艺术教育管理网络,使艺术教育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效能化。
二、强培养,提升艺术教育师资水平。艺术教师是艺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的教育思路、教育艺术及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艺术 教育的成效,因此学校十分重视艺术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规范教学要求。学校规定每个艺术教师严格教学“六认真”,做好底线工作的同时,每学期必带不少于15个美术音乐专业学生,每学期完成一幅高质量的创作画,或每年创作一首歌曲,或举办一个专场演唱演奏会,每年度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承担一个有价值的艺术教育研究课题。
(二)营造教研氛围。学校推行“五定”(定人、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目标)集体备课,每周二上午为艺术教研活动时间,以年级为单位,分管校长、主任亲临指导,开展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集体研讨艺术教学最优方案。实施“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为新教师指派优秀指导教师,从课堂管理、教学设计、活动开展、师生交流、艺术指导等各个方面进行帮扶,并签订《师徒结对帮扶协议书》,对师徒的教学业绩、教科研成果进行捆绑考核,确保新分配到我校工作的艺术教师“一年入门、二年过关、三年胜任”,同时推动新、老教师相互学习、两相促进、共同提高。
(三)拓宽培养渠道。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方面,要求我校艺术老师到城区其他学校上示范课,指导全市中小学美术、乐队、合唱队、舞蹈队训练。鼓励在全市各种艺术活动中担任指挥、合唱、舞蹈、伴奏、评委等工作。另一方面,分批指派艺术教师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到艺术教育开展得好的省内外兄弟学校学习取经,聘请省内外知名艺术教师、教授到我校指导、兼职,以提高艺术师资业务素养和学术研究水平。
(四)制定激励机制。学校规定,所有艺术教师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绩效工资等方面均与文化课教师同等。在经费安排上,无条件满足艺术学科教师购置器材的需要;艺术学科教师课余时间的专业辅导都计入教学工作量,给以相应报酬;对艺教工作成绩显著的教师,学校建立了相应的奖励制度。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调动了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了学校艺教工作的全面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学校艺教水平。我校每年都有教师参加国、省、市各级论文比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已经拥有了一支适应现代艺术教育改革需要,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学养深厚、相对稳定的学习型、专业型、创新型艺术师资团队。
三、抓课程,普及艺术教育专业知识。艺术教育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心智的完善。我校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置艺术课,开设选修课,举办艺术班、挖掘校本课,普及艺术教育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激发学生艺术创造力,提升学校办学品味。
艺术课是普及艺术教育的主阵地。按大纲要求开足开齐音乐、美术、舞蹈课。艺术教师要面向全体,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将艺术知识及基本技能传授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学校教务处、年级部制定了艺术教学督查、考核规则,其检查、考试与语数外等文化课均同。
选修课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每周开设了两节艺术教育选修课,学生自愿报名,重新组班。以艺术教材学习内容为基础,逐步加 强音乐、美术鉴赏、创作的比重,并且做到竖笛、口风琴等器乐进课堂,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会一两件乐器的演奏,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将自制贺卡、陶艺等工艺品引进课堂,满足学生对艺术创作的欲望,为每一个有艺术爱好的学生提供艺术特长展示的空间与舞台,为他们艺术的终身修养打下基础。目前,我校有素描、油画、器乐、民族音乐、指挥、影视等15 个兴趣小组。
艺术班是艺术苗子专业提高途径。举办专业艺术班,潜心于各类艺术苗子的培养,让学生的强势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校高中年级建立了专门的艺术班,集中了美术、音乐、舞蹈、播音主持类等艺术方向发展的艺术特长生。每天除了有专职的艺术老师授课、辅导,还聘请省内外著名画家、歌唱家、指挥家对学生进行悉心的指导,同时还带领他们参加大型音乐演唱会及书画展览。艺术特色教育对学生,对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我校每年向高等学校输送高水平艺术专业学生100名以上,音乐、美术、播音主持类均有学生达到全省前列水平,成为全市知名的艺术特色学校,毕业生已在社会上崭露头角,也受到音乐美术等专业机构的充分肯定。
校本课是艺术教育特色的展示窗。走进巴中中学,犹如走进了艺术教育的无声课堂,处处蕴含着丰富而隐蔽的课程资源,陶冶情操,滋养心灵的假山、文化石、名人雕像、八角楼、小桥流水、感恩林、文化长廊等,都是艺术教育课程的隐形资源。学校还通过“文明宿舍”、“文明餐桌”和“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使整个校园环境美化得到进一步提升。校广播站定时播放名曲,学校橱窗、黑板报定期展 览的学生书画,美妙音乐的铃声,亲切的警示标语等温馨的人文关怀荡漾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我校还自编了12本艺术教育校本教材,如《阴林山石刻》《巴山父老》《写意光雾山》《巴中民歌》等书、画、摄影、歌曲深受学生喜爱。
四、重活动,增强艺术教育文化熏染。为了给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发现和培养特长生,丰富校园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在校园艺术活动方面开展得有声有色。
一是组建校园艺术兴趣组。学校成立了“云屏”艺术团、“云屏”书画社、“云屏”摄影组等,艺术社团紧扣学校月德育主题,周工作重点,精心编排话剧小品、歌舞演奏、诗词朗诵、演讲辩论、书画摄影,并在学校各班级班团会上巡回表演或展览,凡精美精彩的艺术节目推荐到全校性文艺活动中演出。因此,一个个德育主题,通过艺术活动无声地呈现。德育在艺术的土壤中开花,艺术在德育的引领下升华。
二是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是校园文化的集中展示,是同学们向老师的激情汇报,更是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每年五月,我校都要举办“鲜花艺术节”,至今已开展了十七届。文化艺术节多以“文明、和谐、奋进 ”为主题,开展师生书法绘画手工制作比赛、中英文演讲比赛、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校园十佳歌手评比、文艺节目汇演、摄影展评、“变废为宝”创新设计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高扬生命的智慧,飞翔思想的翅膀,抒发喷薄的情感,舞动青春的旋律,展示横溢的艺术才华,让校园文化艺术节成为学校艺术教育 的成果盛会。
三是开展“一二·九”歌咏比赛。为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我校每年都举行高初中一年级歌咏合唱比赛。以班为单位,歌唱祖国,歌唱生活、歌唱未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爱校爱家情怀,教育他们忆苦思甜、珍惜拥有,勤奋攻读,乐观向上。同时,合唱比赛不仅陶冶学生的心智,还强化了学生班级意识,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四是挖掘文化课美育因素。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艺术教育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仅是专业教师的责任,而且各个学科都应认真挖掘教材美育因素,把学科内容、音乐、美术(影视)有机地融在一起,以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激发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美的熏陶,既增长知识又提高能力和艺术修养。
五、美环境,营造艺术教育文化氛围。环境建设不仅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也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非常注重艺术之美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有机结合。通过建设一流的校园环境,构建生态自然、绿色环保、清新雅致、功能完善的环境之美和培育一流的校园文化,构建健康高雅、温馨怡人、意蕴丰富、独具特色的人文之美,营造校园艺术教育文化氛围。
第一,建立艺术专用教室。我校投入了大量资金,专门建立了艺术创作欣赏室,有绘画室12间、剪纸室5间、音乐室8间、演播厅4间,多功能展示厅2间。并按要求为艺术老师配备了电脑、数码相机等专用器材。在间间艺术创作欣赏室中,学子们尽情放飞思绪,任意 挥毫泼墨,剪纸、唱古乐、诵经典,插上想像的翅膀,让情感驻足心灵,让灵感挥洒激情。一幅幅、一首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艺术作品就在这里诞生。
第二,强化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是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营造育人氛围的基本要件,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校紧扣“建美丽校园,做幸福师生”的工作要求,大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推动学校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抓住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历史机遇,重建教学楼、办公楼、学生食堂,新建多功能会议室、图书馆,塑胶化两个校区400米田径运动场,新开辟大量绿地,添植数十棵大树,并对校园景致进行总体规划打造,建设纪念林、主题雕塑、文化走廊等文化景点,优化育人阵地整体布局,注重网、站、板、屏等宣传阵地的整体功用,提高场、馆、室、中心等活动阵地的使用效益,让学生在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艺术活动感到快乐、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
在艺术教育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艺术教育是一项发展工程、和谐工程、系统工程。只有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形成上下联动的教育格局,艺术教育才能获得强大的动力,只有着眼学校的发展、认真规划,积极融入学校各项工作,艺术教育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紧扣课堂、依托活动,始终坚持办人民满意的艺术特色教育这个目标不动摇,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众手浇开艺术之花,艺术教育才能结出殷殷硕果。
第二篇:发展艺术教育特色
发展艺术教育特色,打造特色高中
作者: 课题组 来源: 本站原创 录入时间:2011年11月07日
株洲市四中建校于1957年,位于株洲市荷塘区新华东路80号。1997年2月,学校成为株洲市首批规范化完全中学之一。2003年6月,省教育厅发文确认学校为“湖南省重点中学”,2004年9月,改授“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牌匾。学校占地118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29人。2009年学校被评为省“模范职工之家”,2007、2008、2009连续三年被株洲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株洲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作为株洲市教育系统唯一代表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单位”。2009年9月,学校申报的课题《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特色可持续发展实践研究》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教育部规划课题,学校成为“全国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校”。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湖南省优秀事业单位法人”、“湖南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株洲市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株洲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称号。
课题引领,发展学校特色
一、问题的提出(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教育选择多元化特点愈益明显。高中教育长期存在的“同质化”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与人才个性化发展趋向、人才类别多样化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不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失败的学校、失败的教育的现象就难以避免。建设特色学校,发展特色教育,给家长和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为学校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扎实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要求。
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小学艺术教育普遍重视。90年代初美国把艺术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并颁布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提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艺术可以使多种智能得到同时和协调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对艺术教育的培育目标、功能和具体的教学形式等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一直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直到本世纪初在素质教育大改革背景下才逐步繁荣。
从目前国外艺术教育研究的成果和现状来看,主要重视理论上的整体构建和研究,重视对艺术教育共性问题的探究和研究;对学校具体艺术教育过程中的微观研究较少,特别是在不同条件下的学校如何开展艺术教育,落实教育功能等研究相对缺乏。就国内研究而言,主要集中在一些艺术教育学科建设和特色培育及艺术教育实施途径、方式的策略等具体问题上。
国内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发展研究比较注意已经形成的学校特色,而往往忽视学校教育特色的发展过程;注重对特色的培育探究研究,缺乏对已有特色从理论上进行论证以及现有特色今后再创性提升研究,艺术教育特色“短命化”现象较为突出;研究内容肤浅化、片面化,强调实用艺术技术教育和“特长生”培养研究,忽略人文教育和创新教育研究;研究局部性特征明显,研究对象以城市中优质高中为主,农村学校极少,城乡结合部高中几乎没有。
株洲市四中创办于1957年,地处株洲市明照乡八角亭,办学之初仅有6个初中班,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全体四中师生52年的风雨兼程,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36人,学生2454人,校园面积77981.77㎡,教育教学质量稳居株洲市前三。由于城市化的进程,学校地理位置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校目前地处城乡结合部,东临明照乡,北接龙头铺乡、云田乡,西、南面为株洲市市区。学生来源于城市和农村(目前仍有近1/3的学生来自周边农村)。
二、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城市边缘地区。
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是指地处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城市边缘地区,生源为城市与乡村混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艺术教育特色:在本课题中主要是指我校经过长期积累和发展而成集理念、机制、评价等为一体的我校独有的艺术教育风格、形式。
可持续发展:在本课题中主要是指传承弘扬我校长期以来形成的艺术教育特色,结合时代变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实际,进行再创造,实现现有特色的拓展、延伸和深化。
三、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对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问题成因的调查与分析,探索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开展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以“学校为中心,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学校、家庭与社区相结合,普及艺术素养与培养专业特长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体系;创新艺术课程教学模式和课外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切实提高师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营造良好艺术氛围和学校文化,提高师生的生活品质、文化品位和幸福指数;夯实我校传统艺术教育特色,塑造艺术教育品牌,促使艺术教育特色与学校整体健康、和谐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形成较为鲜明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创建特色学校。
四、课题研究内容
1、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调查研究。
2、构建以“学校为中心,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学校、家庭与社区相结合,普及艺术素养与培养专业特长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3、艺术教育与师生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的研究。
4、艺术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5、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创新研究。
6、艺术教育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五、课题实施的主要工作
1、因才分工,实现项目负责制
姜野军(课题总负责人):负责课题方案、研究报告的撰写;指导课题组其他成员完成相关研究任务;侧重于新课程背景下艺术教育特色发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艺术教育特色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的研究、学校文化促特色发展的研究等)。
章帆(课题项目负责人):潘民华:负责艺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并进行分析提炼。汪瀛: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熊景明:负责课题研究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研究工作的安排、活动记录、资料积累和整理,并协助课题组组长做好课题方案、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贺新民、张波:负责音乐、美术课程教学创新研究。包括课堂教学艺术,教师与学生评价机制,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张军红(课题项目负责人):艺术班的建设与学生素质的发展。官孟琼、欧阳敏:重点进行构建以“学校为中心,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外与课内相结合,普及艺术素养与培养专业特长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肖向晖、姜婷:负责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调查研究。郭克勤、刘芳:负责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创新研究。
胡新铭(课题项目负责人):吕国祎负责教师队伍的艺术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育研究。赵中华、贺志华:负责艺术教育特色成果的宣传和艺术教育特色网站的建设。
2、对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进行培训。
为了保证研究的质量,课题组对参加课题的成员进行了多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对本课题的理论认识;把握研究的内容和目标;研究方法的介绍;如何进行个案研究;如何对结果进行分析等。培训形式包括聘请省市课题专家来校培训、派课题主要成员外出学习、课题主持人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课题组成员相互研讨交流等。提高培训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研究水平和研究的实践能力。
3、以我校为重点,对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进行问卷调查。
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源、教师队伍、教学条件、教学资源等都有其区别于城市高中和农村高中的实情,因而在艺术教育工作中不能生搬硬套不同类型学校的经验和模式。只有在充分了解自身现状实情,明确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实施应对策略,确保工作的实效。基于上述考虑,我校课题组研究人员决定对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进行问卷调查,他们精心编制问卷,通过现场调查和网上调查的形式,对我省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近20所进行调查,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
4、全面开展艺术教育具体实施策略实践探索。
首先精心开设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开足开齐艺术欣赏课,为学生奠定一定的艺术素养;开设专业基础课,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其次改革现有的分班培训模式,逐步实行分类培训、分层选择的策略,使培训指导更加精细化,更好的适应学生的个体需求。完善艺术班专业培训模式,提升艺术类竞技水平,建立艺术人才培养机制,完成专业培养模式向高端化的转型。第三建立专业教学质量测控体系及标准,完善艺术专业成绩数据库的建设。第四大力发展校外艺术培训,逐步建立艺术生源的初中基地,改善艺术生源质量。
5、以艺术课堂为中心,创新课堂教学。
学生享受美、体验美的艺术素养的培育是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然而,由于传统艺术教学以简单的唱唱、画画为主,教学内容简单、肤浅,教学方式重说教,轻实践体验,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艺术教育在艺术素养养成的教育功能缺失。我校对艺术教育课堂进行改革。以“学科能力”提升为导向,以 “精致课堂”、“高效课堂”为目标,全面探索“四导一评”教学模式,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尝试生活化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艺术形象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临摹教学与创造教育相结合,有效激发学生动手实践和创作的能力;
6、创新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拓展艺术教育空间。
课外活动则是艺术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它是将课堂内外与社会相连接的纽带,能有效加强学生回归社会主流的原望,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学校以提升艺术教育实践活动品牌的辐射度和知名度为指导,广泛开展书法、美术、舞蹈、声乐、器乐、摄影等艺术活动,使学校的艺术教育渠道得以拓宽,使更多的学生能有机会参加艺术特长教育,提高艺术教育的普及率;除单项艺术活动外,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的艺术节,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艺术活动。做好“春之声”音乐会的提质改版和“金画笔”美术节的改进创新工作,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艺术活动。
7、挖掘校本资源,总结艺教经验,开发、编写艺术教育系列校本课程。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受到关注的程度日益突出,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课改的一个重大热点和亮点。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精心对校内外的环境进行分析,制定具有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并依靠各方力量,制定了完善的课程结构,有计划地开发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艺术教材。最终建立艺术教育精品课程。在学校现有音乐、美术必修课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艺术教育形式,逐步形成必修课与选修课相联系,特长生培养和社团活动相结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交叉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六、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1、统一思想,牢固树立“一个思想二个保障三个平台四个品牌”的艺术教育工作思路。
一个思想是“让高雅艺术走进学生,让高雅艺术伴学生成长”的艺术教育指导思想。两个保障是建立株洲市四中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有组织机构保障;制定《株洲市四中艺术教育工作章程》,有制度保障。三个平台是学生开展艺术活动的场所,成立了艺术教育部、艺术班和系列艺术团体(春之声”民乐队、合唱团、舞蹈队、“金鸣”音乐培训班、“尚艺”画室)。四个品牌是在校内和社会都广有声誉的活动节目: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春之声音乐节、金画笔美术节和对外交流活动。
2、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序列化、生活化、群众化,艺术教育得到有效的拓展和延伸。
每年,学校都要组织三大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春之声音乐节和金画笔美术节。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进行班级合唱比赛,举行元旦文艺汇演,这些活动让师生们尽情地享受一道道精神大餐,沉浸在艺术与文化的浓浓熏陶中。每年4、5月份举行的“春之声”音乐晚会面向社会公演,引起了教育部门、社会各界、家长、各新闻媒体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已成为株洲市民文化生活中的一大亮点。金笔画美术节里的学生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美术教师的创作作品展、校园现场书法赛已成为师生展示艺术才华的重要舞台。学校的三个艺术社团活动红红火火。管弦乐团、舞蹈团、合唱团多年来一直活跃在株洲市的大小舞台上,参加过很多重要的赛事活动,一直获得市级最高奖励。舞蹈团曾受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和央视之邀晋京参加全国第四届校园春节联欢晚会;株洲市春之声学生管弦乐团曾接受市教育局领导的亲自授牌;合唱团代表株洲市参加过全省的第二届艺术展演比赛。
3、艺术师资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初步打造了一支进取心强,敬业精神强、专业水准高的艺术教育团队。
我校艺术组老师以这次课题研究为契机,充分利用学校专门搭建的艺术教师工作室这一平台,扎实开展校本教研,积极参加较高层次的专业进修与培训,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和教研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不少老师的教学论文、艺术作品在评比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在各级各种教学比赛中艺术组的老师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张波等3名艺术教师成为市级学科带头人,5名教师成为省市级骨干教师,4名教师进入了省市专业学会担任领导工作,8名教师获得省市级教学比赛一等奖,6位老师的作品参加过全国美展。
4、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提高。
我校学生广泛接触了中外优秀艺术作品,拓宽了艺术视野,增加了对优秀文化的理解,提高了艺术鉴赏能力。大多数学生自主参加了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发展了思维能力,学会用艺术的方式帮助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为高校提供了优质生源,为社会培养了大量艺术人才。艺术专业考生本课录取率保持在70%以上。近年来,向高校输送二本以上艺术专业生900多人,有18名艺术专业生被中央美院、中国音乐学院录取,在省、市三独比赛中,100多人获得三等奖以上奖励,300多人参加美术书法作品比赛中获市级三等奖以上奖励。
5、编写出适应新课改要求的艺术选修课校本教材,精品艺术教育课程初步成形。
紧扣“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特色可持续发展实践研究”这一研究主题;以素质教育观为指导;以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为依据,科学制定了《株洲市第四中学“艺术特色学校建设”校本课程系列教材开发方案》,科学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创新能力。目前《装饰剪贴画》(美术)、《合唱指挥》(音乐)、《舞动人生》(音乐)等校本课程经过专家论证和教学实践验证,几修其稿,即将出版。
6、初步了解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明确了艺术教育发展方向。
课题组通过现场和网络问卷调查、随机访谈、座谈会和实地考查的形式,就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课程开设、课堂教学、师资建设、组织管理、课内外艺术活动开展、学生艺术素养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对调研资料的初步统计、分析后,课题组总结了各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一些好的、成功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代表性的共性问题。集中表现有: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艺术教育边缘化;艺术教育缺乏必要的思想指导和制度保障;艺术教育课堂组织松散,教学效率低下;热衷于少数专业特长生的培养和训练,群众性、普及性艺术教育严重缺乏;艺术教师专业成长缓慢,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欠缺。
7、初步总结出效果明显、操作性强艺术教育实施策略。
学校不是校长个人的学校,而是全体教师的学校;学校不仅是全体教师的学校,更应该是学生的学校;学校不仅是师生的学校,还应该是社会的学校。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要取得实质性的可持续发展,学生艺术素养要取得群体性的提升,光靠几节课的时间,几个专业艺术教师的努力和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想办法让广大教师和广大家庭积极参与其中,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社区和学生家庭的教学资源,必须拓宽艺术教育渠道、拓展学生艺术实践空间。学校从问题入手,从实际出发,从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着想,科学构建了以“学校为中心,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学校、家庭与社区相结合,普及艺术素养与培养专业特长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策略。
整体筹划 创建特色学校
有了学校特色不等于就成为了特色学校,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学校特色指的是学校工作的某个方面形成特色,是局部特色,称之为特色项目或优势项目,而特色学校则是特色渗透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体现出独特的整体风貌。学校特色可以发展为特色学校,但是一个由局部向整体推进的漫长的艰辛的过程。为贯彻落实“打造成全省一流的优质高中和国家级特色高中”的发展目标,扎实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对学校各项工作作出具体的规划和安排。
一、统一思想,整体规划。
科学制定《株洲市四中2011—2013年中期发展规划》,对学校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作出实事求是的回顾、总结和反思,对学校未来发展作出清晰的规划和设计,提出“建设国家级特色高中”的学校整体发展目标。以特色高中建设为中心,对学校管理、德育、教学、教师队伍教师、校本课程建设、校园建设等具体工作作出安排。并组织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分项规划,即《株洲市四中2011-2013年中期德育实施规划》、《株洲市四中学科及教师中期发展工作方案》、《株洲市四中基础设施建设及校园提质攻坚计划》、《株洲市四中教育装备建设规划》。
二、分项实施,重点突破。
1、改革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强化人文关怀,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的人文化和效能化,切实提高教职工幸福指数和生活品位。探索“基于全面发展理念的全员参与式学校管理”模式。坚持上级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学校党政工团、德智体美、人事劳资、总务后勤等工作制度,坚持按制度按程序办事。实施科部室组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专项工作项目管理制。
2创新方式,增强德育实效。加快工作型、引导型德育转型,全面提升德育水平,实现德育工作艺术化,以美育德、以美养心。抓好正面教育,培养示范群体。建立健全特色班级的管理体制,完善特色班级建设的组织形式、评价方式,以德育“创新案例”“精品工程”评比为抓手开展特色班级建设,打造具有校本德育特色、专题德育特色的德育品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塑造正、善、慧、美的四中学生形象,创建多个学生示范性群体,实现德育艺术化、课程化、序列化、生活化,进一步强化四中德育特色。
3、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学科中人文精神、艺术精神和科学精神,建设研究型、发展型学科组,打造品牌学科,提升教学水平,实现教学艺术化。教研组和备课组要在不同层次上开展工作,通过“压担子,指路子”培养年轻教师,通过提升备课组在教学中的责任意识,提高集体备课内涵和质量。着力课程建设,挖掘、整合、完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落实学校文、理、艺学科三年教学实施方案,提高校本化实施水平。加大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建设精品校本课程,初步构建科学、文化、艺术系列校本课程框架,形成高质量的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在全国特色学校建设课题引领下,推进“特色班级建设”课题研究,开展“学科分层教学”课题研究,并获得“十二•五”课题的申报立项成果。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全面实施“四导一评”教学模式,创设以教促学,以教助学,以学提教,以学富教的动态生成性课堂,提高教学的效益和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素质全面发展。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学校发展基础。教师队伍“数量基本稳定,结构更加优化,素质显著提高”。塑造勤、和、智、艺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本校名优特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不断促进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引导教职工积极投身课程改革,成长一批在省、市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型教师。
5、营造艺术教育氛围,加强艺术品牌建设。更加重视群众性艺术活动与艺术素养提高培训工作,保持和发展现有的艺术常规活动、赛事,继续办好春之声音乐会、金画笔美术节、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春之声音乐广场秀活动,建立经典艺术团队,形成特色艺术活动模式。认真抓好艺术班的专业教学管理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推进与国际艺术高校和国内艺术院校的联系,将高校重点学科项目引进学校挂牌教学;充分利用本土艺术教育资源实行交流合作,多途径、多形式地建设校外艺术生源基地。塑造艺术团队品牌,通过做好艺术模块的校本课程开发,不断提升艺术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档次,探索并实施美术、音乐教师工作室制度,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管理的需要,引进优秀艺术专业教师。
6、以“教育化、标准化、精致化”为目标,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校园文化设施,进一步改善师生生活条件,启动普通教室和功能教室的标准化建设,维护设施设备完好,塑造美丽校园、精致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
第三篇: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管理办法
四川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管理办法》、《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管理办法》的通知
川教〔2014〕7号
各市(州)教育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强学校体育、美育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加强对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和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以下简称两类学校)的管理,推进两类学校的建设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全省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中的示范作用,经研究,特制定《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管理办法》、《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规范两类学校的申报程序
申报省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和省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中小学要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在自查合格的基础上,经县(市、区)、市(州)教育局逐级审核合格后由市(州)教育局向我厅申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审核、严格把关。
二、加强对创建两类学校的工作指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创建两类学校的工作指导,要着重对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办学特色、办学条件等进行考察和指导,特别要加强对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制度建设、过程管理和实际效果的考察,促进学校进一步提升体育、艺术教育水平,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目的。
三、强化对两类学校的日常管理
各地要加强对两类学校的日常管理,督促两类学校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两类学校不搞“终身制”,省和市(州)对已命名的两类学校要加强平
—1—
时考察和不定期抽查,对命名后管理不力、工作滑坡、无相应特色,不能发挥示范作用的两类学校,我厅将取消其相应称号。
我厅将根据《评估细则》每三年对已命名的两类学校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查。
四、发挥两类学校的示范作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两类学校在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方面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传播先进的管理和教学经验,为其他学校提供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课程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带动其他学校共同进步,促进全省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四川省教育厅
2014年1月14日
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有关精神,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加强对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以下简称省级艺术特色学校)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学校艺术教育方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省级艺术特色学校是指达到《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评估细则》(以下简称《评估细则》)要求,经省教育厅命名并授牌的中小学校。
第三条 省级艺术特色学校行政隶属关系和管理主体不变,接受省、市(州)、县(市、区)教育部门管理和指导。
第二章 申报命名
—2—
第四条 省级艺术特色学校申报和命名程序
申报学校应为市(州)已命名的艺术特色学校,学校根据《评估细则》在县(市、区)教育局指导下进行分项自查;自查合格后形成自查报告,由县(市、区)教育局签署意见后上报市(州)教育局;市(州)教育局对条件成熟的学校依据《评估细则》组织现场评估,确认其达到《评估细则》要求的,向我厅提出书面申报。市(州)申报所附材料须包括学校对照《评估细则》自查打分情况、学校创建主题汇报材料、市(州)教育局评估意见、A级指标分项评估表。分项评估表必须有参与评估人员的签名。
省教育厅对学校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对符合《评估细则》的学校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评估,形成专家组评估意见,报请省教育厅党组通过的授予学校“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称号。
第三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省级艺术特色学校实行分级管理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省级艺术特色学校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和评估标准;组织对申报学校评估;负责省级艺术特色学校督查管理;组织开展省级艺术特色学校业务培训、专题研讨、应用交流及成果推广等工作。
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市(州)省级艺术特色学校发展规划;组织区域内申报省级艺术特色学校的初评和向省申报工作;对本区域内省级艺术特色学校进行日常管理、指导和督查,每年定期按要求上报省级艺术特色学校资料;组织开展本区域内省级艺术特色学校业务培训、专题研讨、应用交流及成果推广等工作。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县(市、区)省级艺术特色学校发展规划;具体组织区域内申报省级艺术特色学校的创建、向市(州)申报工作;对本区域内省级艺术特色学校进行日常管理、指导和督查;依托省级艺术特色学校组织开展业务培训、专题研讨、应用交流及成果推广等工作。
省级艺术特色学校按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和规定,认真履行省级艺术特色学校职责任务,根据《评估细则》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艺术教育,接受省、市(州)、县(区)艺术教育部门业务管理、指导和督查评估。经省命名后的中学省级艺术特色学校可招收艺术特长生。
—3—
第四章 学校任务
第六条 省级艺术特色学校任务
(一)科学制定和实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艺术素质发展为目标,制定学校艺术教育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在组织管理、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经费和条件保障等方面予以落实。
(二)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提高艺术课教学质量。按部颁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音乐、美术课,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和学科特点,注重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关注学生艺术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保障艺术课质量。
(三)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艺术教育师资水平。艺术课教师应配备学历达标的专业专职教师,制定艺术教师培训计划,鼓励和支持艺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和各类培训,积极选送优秀教师参加各级艺术教学课评比和教学基本功比赛,培养一批艺术骨干教师。艺术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选先、培训等方面应和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艺术教师组织、辅导艺术课外活动应合理计入工作量。
(四)加强艺术教育教研、科研工作。定期组织艺术教研、科研和教学交流活动,形成良好的科研和教改实验风气,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
(五)大力开展艺术活动,提高学生艺术实践能力。每周开展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艺术活动,组建形式多样的校级艺术社团。每年举办一次全体学生参与的内容丰富的艺术节活动,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艺术节活动,在艺术节活动中起带头示范作用。学校每年7月15日前将学年工作总结和开展艺术节活动的视频资料报送市(州)教育局,由市(州)统一收集后在7月25日前报送省教育厅体卫艺处。
(六)省级艺术特色学校要结合本地和本校实际,积极弘扬优秀传统艺术,培养优秀传统艺术的欣赏者和传承人。
(七)保障学校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在学校经费中确保一定比例用于学校艺术教育,保证专用教室和活动场地,及时补充和更新艺术器材设备,确保艺术教育和活动正常开展。
(八)营造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强化校园美育功能。对校园进行整
—4—
体规划、分区布置、以美育人。通过雕塑、文化墙、经典作品和师生艺术作品展览悬挂、校园绿化等多种形式美化校园;校园广播、电视系统在课间、课余播放经典音乐作品,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
(九)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主动传播艺术教育先进管理和教学经验,为其他学校提供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课程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带动其他学校共同进步。
(十)艺术教育应切实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每个学生毕业时至少掌握一项艺术特长的目标。
第五章 复查警示
第七条 省级艺术特色学校督查方式、程序和结果警示
按照“定期督查、不定期抽查、不搞终身制”的原则,每三年对省级艺术特色学校进行一次督查,并通过省、市(州)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加强对省级艺术特色学校管理。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在进行管理、指导和督查时,对指出问题而不予改进的学校,可向省报告对学校进行专项督查。
在督查和不定期抽查过程中有下列情形的,予以批评教育,限期一年整改,整改后申请复查,复查后不达标的取消省级艺术特色学校称号。
1、未按照《评估细则》配备学历达标的专业专职教师的;
2、未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程的;
3、工作严重滑坡,达不到《评估细则》要求的。第八条 省级艺术特色学校督查程序
在学校自查评分、县(市、区)、市(州)逐级审核基础上,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组织实地督查,形成督查结论意见。对督查评估不合格的学校限期一年整改,整改后申请复查。督查结果报教育厅。
第九条 督查评估结论为不合格、且在规定时间内整改不到位的学校,取消其省级艺术特色学校资格,并通报全省。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30日后执行,有效期5年。由四川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5—
第四篇:幼儿园艺术特色教育实施方案
幼儿园艺术特色教育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幼儿园办学水平,增强教育实力,激发艺术教育活力,努力创建艺术特色品牌幼儿园,根据本园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全面发展,注重个性特长培养的理念,以幼儿“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宗旨,努力打造我园艺术教育品牌,不断提升特色育人水平,全面提高幼儿整体素质。
二.艺术特色教育的内容、目标
(一).艺术特色教育内容: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结合幼儿自身素质特点和本园教育资源优势,开展舞蹈(学习基本功、节奏练习、舞蹈等)、美术(手工 泥工 绘画 剪纸等)语言艺术(发音练习、表演、快板、绕口令、童话剧等)兴趣小组活动,幼儿可根据自身特点自主选择。
(二).艺术特色教育目标:
1.加强特色育人工作,重视艺术教育教学,培养幼儿审美意识,陶冶情操,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2.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学习兴趣,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培养艺术素养,完善人格。
3.尊重个体差异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整合幼儿园、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相适宜符合自身素质特点的艺术活动项目,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活动。4.切实利用特色课时间专门培训,努力打造我园“艺术教育”品牌。
(三)定期开展“舞蹈、美工、语言艺术”系列展示活动
1、举行幼儿舞蹈、美工比赛。
2、举行我园“美工”画展竞赛活动。聘请家长、教师参加“美工”画展竞赛。
3、举办“我是小小舞蹈家”展示活动。
三.组织机构
1.幼儿园艺术特色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王利军 副组长:郑晓丽 成 员:各班班长
2.幼儿园艺术特色教育兴趣小组:
(1)舞蹈小组辅导教师:毛欢欢、曹梦婷、郝梦雅(2)美工小组辅导老师:高丽君(3)语言艺术辅导老师:毛欢欢
四、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分工协作,制定计划,确定专人进行指导并组织实施,有组织、有目的、有指导性地开展各项活动。
2.营造师幼全员参与的氛围,鼓励和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活动项目。
3.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艺术学科课程。认真制定艺术教学计划,要求做到目标任务到位,落实安排到位,方法措施到位,严格规范实施。充分挖掘并发挥幼儿园艺术教育优势,积极开发园本课程。
4.鼓励幼儿人人参与,坚持面向全体,兼顾个体差异,力求幼儿人人具备所选项目的简单技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所发展,快乐发展。
5.积极开展艺术竞赛活动,为幼儿特长的发挥,为幼儿展示才艺本领搭建平台。利用六
一、艺术节、小主持大赛等各种比赛活动,引领幼儿边学边练,以练促赛,以赛促练,发展幼儿的综合艺术素质,培养审美和创新能力。
6.平时,通过作品展示展览、书画、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全面参与,在活动中乐于展示自我。
7.抓好目标分层管理,分工协作,各负其职,分类指导,强化养成训练。加强督导、检查与考核。重视艺术教研,分析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措施。
五、活动要求
1、辅导教师精心计划,严格按计划教学,定期汇报教学进度。舞蹈班和美工班要结合幼儿实际,认真制定班级幼儿舞蹈和美工计划,把特色教育抓在实处。
2、深入调研,完善制度。幼儿园开展一次幼儿舞蹈美工能力的摸底调研,有针对性地设计辅导计划,形成相应的辅导制度;要建立特色班检查评比制度,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要建立文明特色班例会工作制度,定期交流经验,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提高幼儿园特色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丰富载体,狠抓落实。要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使特色教育的活动形式多样、教育内容丰富,取到实效。
4、上课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使孩子在每堂课上有所收获。
5、在园组织的大型文艺、画展活动中,舞蹈班要拿出较好的节目,美工班要拿出孩子像样的作品。
5、注重“三结合”,做好“三个抓”,丰富特色班建设内容。
“三结合”:
1、特色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2、特色教育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紧密结合。
3、特色教育与文明班级评比紧密结合。
4、幼儿的美术作品与园所的环境布置进行有效结合,形成显明的园所特色。
“三个抓”:
1、抓情景教育,使幼儿从情感上懂得特色教育的意义。
2、抓区域和区角活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间的合作、观察、想象的能力。
3、抓重大活动教育。利用“教师节”、“六一”、“艺术节”等节日,让幼儿学会观察,用自己的特长(绘画、舞蹈)表达出来。
第五篇:艺术教育特色建设工作总结
艺术教育特色建设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一直注重开展特色教育,针对镇中心校活动要求,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精”的理念,发动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低年级以韵律体操为主、中年级接触乐器、高年级巩固提高,并开展书法、绘画提高班),从目标、策略、过程、成果中严格要求,同时通过作品展示,比赛评选,层层选拔优秀苗子,进行强化训练,巩固提高。充分体现了学校的魅力和生命力,彰显了学校品牌。
首先,明确一个目标。我校制定了特色教育的总目标,那就是:树立特色教育的观念,培养特色教育的兴趣,研究特色教育的规律,探索发展个性的门路,争创一流特色教育。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制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分三步走的特色教育发展规划:第一步是探索特色教育特点;第二步是争创区、市特色教育学校;第三步是跻身于一流特色教育学校行列。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实现特色教育的载体,它与学科课程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动手动脑,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其次,在方法与步骤上,我校采取了校级及班级两级兴趣小组。在校级兴趣小组中开设了书法、舞蹈、乐器、美工、剪纸等兴趣小组;班级开展有朗读、数学乐园、猜谜语、成语接龙、社会实践、科普知识等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了活动。
第三,注重活动过程。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式,必须通过严格的管理,才能使其逐步纳入规范的轨道。因此,我们通过摸索初步形成了“三定、三有、三结合、五坚持”的管理办法。
三定:一定时间;二定地点;三定小组成员。采用打乱原班级界限,依学生兴趣、特长划分小组进行活动的编班方式。
三有:一有辅导教师;二有教学计划;三有活动记录;每学期末,对学生兴趣小组活动成绩采用才艺展示的方法,并适当给予学生精神及物质鼓励。
三结合:第一,两种课程结合。使学科课程和兴趣小组活动相互补充,互相渗透形成整体,做到基础与特长并进。第二,课堂内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结合创建和谐校园开展社会调查。第三,活动评价与学科课程评价相结合。
五坚持:
一、坚持每周活动,二、坚持自由选项,三、坚持因材施教,四、坚持科学辅导,五、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
1、普及型:以班级为单位,要求学生全员参与。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提高不同要求,开展不同的科技活动。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科技意识,普及科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创造实践机会,提高动手能力。①四、五年级以竖笛、折纸、剪纸、制作、绘画表达对大自然热爱等活动为主; ②六年级以素描、水彩、设计科技小报写科普小论文等活动为主。
2、提高型: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学校组织一批对艺术活动兴趣浓厚、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个性特长的才艺苗子,给予特殊辅导,让他们有更丰富的想象空间,为他们铺垫展示才艺的舞台。辅导老师在指导过程中注意学生主动发展,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兴趣爱好获得满足,每个学生的个人潜能得到和谐、自由发展。
我们本着“全面普及、兴趣提高、能力创新”的阶梯式培训方式,也分两个层面进行。在有艺术特长的学生中进行的主要是集中训练,提高培训,电子琴、水彩、素描等兴趣小组,在专任音乐、美术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程度有所提高和巩固,并尽力为他们多创造一些校内外演出、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展示特长。在其他学生中,主要是进行艺术兴趣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力争在艺术环境的整体氛围中得到熏陶。
成果及未来:
通过本学年的兴趣小组活动,我校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发展了兴趣和特长,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校特色教育不仅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他们展现兴趣、爱好,提供足够的空间。学校连续几年举办“小小俱乐部”,培养出了上百名“小歌手”、“小舞蹈家”、“小画家”、“小书法家”、“小演奏家”等有艺术特长的学生。一年来,兴趣小组为学生们提供了平台,学生在兴趣小组的学习中学到书本学不到的知识,得到课后的延伸、发展,学生们能按自己的个性、兴趣、健康的成长。
成绩是喜人的,但付出也是艰辛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相信来年的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收获。邵南小学正在向更高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