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下的教师素质之我见
新课改下的教师素质之我见
小尖中学 杨中仕
【摘 要】 眼下新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可是作为新课改的当事者、负责教书育人的教师的素质,却不那么令人满意,旧思想、旧观念、旧知识、旧方法、旧师德仍然束缚着我们的老师,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顺应新课改潮流,用崭新的一套教育方法来面对新时代、新课改。
【关键词】 师德 理念 反思 合作
【正 文】:
一、目前教师群体的现状分析。目前我们的教师全体存在五大问题,它与新课程理念格格不入,与新课改要求背道而驰。五大问题分别是:
1、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裹足不前。
2、教师的知识结构面临危机
3、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不强。
4、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在有些地区和有些学校已经走到了非常危险的边缘。
5、教师较为普遍地缺少深层次的合作发展意识。
而这五大问题的解决正是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的体现,那么该背景下对我们老师素质的要求的到底是怎样的呢?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素质要求。
(一)师德是教师职业的根本。师德的真谛是师爱,师爱的本质内涵是责任。师德就是师爱加责任 有人说过:教育的真谛,就在 于以仁爱之心点燃希望这火,以信任之剑斩断心灵的枷锁,以唤醒之手开启知识的大门。对每个学生都充满仁爱之心,这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师德的最启码的标准。
学生和我们每个成人一样,都渴望受到尊重和理解,盼望得到赏识与信任,希望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对话,每一个学生都像一座休眠的火山,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只有以仁爱之心才能将其唤醒,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深刻的教育,爱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归宿,是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是教育的技巧和策略。
师爱的本质内涵是责任:不以师爱为出发点的责任就将成为一种负担、一种包袱、一种心理压力。但不以责任为本质内涵的师爱又是肤浅的,毫无意义的爱。只有师爱和责任完美的结合,才能构成师德的最高境界。这里所说的责任是指:对学生思想进步负责;对学生学业提高负责;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潜能开发负责;对学生终身成长与发展负责;对学生未来一生的幸福负责。只有将对学生的爱转化成这些具体的责任,贯穿于我们每一项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这种爱才是真实的、深沉的、有价值的。
可是,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师,他们把师德肤浅地理解为只要自己衣服穿整洁,不说脏话,不打骂挖苦体罚学生,就很不错了,可是在他们内心深处缺乏对学生的激情和爱心,缺乏对自己工作的热情和对学生的责任感,他不太关注自己的工作是否真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起了责任。更有严重的,把自己的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去,以牺牲学生的学业为代价来渲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情 绪。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缺乏师德的做法,就犹如医生自己不高兴时就在你身上随便动刀子一样。这样的教师,你将会从此失去学生及家长对你的信任和尊重,因为你已经失去了一个教师最启码的职业道德。这样的教师,不管你专业水平有多高,能力有多强,你都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二)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理念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根本和基石,没有正确领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是纯经验型的,面对新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面对新时期新的学生,甚至是盲目的。教师就很难看到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就很难听得进别人的建议和忠告。更不能适时进行深刻地自我反思和校正。就容易形成我们经常看到的:观念落后、思想僵化、固执保守、又处处固步自封的教师。
在新形势下,教师要做到观念更新,必须在以下几个问题上进行深入的思考。
1、对“教育”二字的真正理解。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究竟是一味地管教、苛求、束缚?是培养出一批批只会应考的机器?是按成人的标准“克隆”出一个个整齐划一的产品?还是以仁爱、信任、引导把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出来,提升他们的修养与智慧,使他们成为丰富多彩的人?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重新审视和思考的问题。
事实证明:严厉的管教,只会束缚受教育者的心灵的自由,屏蔽思想空间的开放,严重的会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产生对立与隔阂。我 们都应该深刻地反思,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我们是否真正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看待,而不是一个机器或产品。如果是人,就应当有他的自尊、自信,有人作为个体的鲜明的个性与差异、有人的喜怒哀乐,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自尊与自信,是否做到了能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的喜怒哀乐。
在一节语文课上,教师要求学生就自己的未来理想写一篇作文,一个平时非常顽皮的学生洋洋洒洒地写出了他有史以来最长的一篇文章,道出了他喜欢动物,想成为一名生物学家的愿望,教师看后,找到这名学生,告诉他:你的理想太不切合实际,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你只要好好的学习,将来能初中毕业已经不错了。教师的话听起来似乎语重心长,教师也可能认为这也是他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可学生眼中原本闪烁的希望之光渐渐暗淡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卑、冷漠和敌意。果然不出教师所料,这名学生没有读到初三就辍学了,当然,这名学生最后的结局也不一定全因教师这句话而起,但我们想一下,如果当初这位教师能用另一种观念来看待这名学生,能够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结果又会如何呢?
2、对教育的肤浅与深刻的认识。
在回忆学生时代的校园往事时,人们对有些课程觉得如过眼烟云,已经淡忘,而对有些课程,甚至课堂上的有些细节(如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个眼神),却往往印象深刻,念念不忘。何以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如果不考虑学的因素而只从教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是由于教育的肤浅与深刻之差别所致。
在一节美术课上,教师要求学生画太阳。一个羞怯内向的小男孩把太阳涂成了绿色,并给太阳戴上了帽子,围上了围巾。他的作品引起了周围同学的哄堂大笑:“多可笑的太阳啊,怎么会有绿色的太阳呢?居然还戴着帽子和围巾!”小男孩在同伴的嘲笑声中慢慢地低下了头。这时教师闻声走来,拿起他的画,目光在画上停留了几秒钟后,深深地注视了他片刻,然后猛地大说到:“同学们,这幅画是我所见到的最有创意的作品!你们能猜出作者的意图吗?”教师的一番话使孩子们陷入了沉思:“他画的也许是一个冬天里的太阳,冬天很冷,所以给太阳戴上帽子,围上围巾。”“他也许希望地球上多一点绿色,所以就把太阳涂成了绿色。”在同学们的议论声中,小男孩又自信地昂起了头。
多少年以后,小男孩儿长大成人,学校中的许多往事都已忘记,惟有这节课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这是因为,是这节课帮他找回了自信,使他体验到了爱,懂得了欣赏与宽容;这是一节让他终身受益的课。
一堂平平常常珠美术课,一个偶然出现的小插曲,经过教师的巧妙处理,成为沟通心灵、学会关爱、完善人格、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契机。能从孩子忽闪的大眼中看到他们的渴求,能从他们“古怪”的行为中读懂他们的天真,能从点滴小事中发掘他们的潜能。这是什么?这就是教育的深刻。
肤浅的教育只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它仅仅有教育的形式,而无教育的本质;仅有教育的躯壳,而无教育的灵魂。它不触及人的心 灵,不会有真情实感的交流与体验,不能带给学生愉悦、期待和追求。因此,这样的教育是沉寂的,交往是被动的,气氛是凝固的。当有学生讨厌学校、厌恶学习时,我们是否想到这可能是因我们教育的肤浅所致? 深刻的教育是无条件地尊重每个学生的尊严,并通过教师的教育行为去挖掘和彰显学生鲜活的生命价值。深刻的教育是对沉睡潜能的唤醒,是对封存记忆的激活,是对禁锢情愫的释放。它能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明天的期待。所以有句话说:一流的教师教人;二流的教师教书;三流的教师教学生应试。
3、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时代意义,全面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评价观。
(1)本次课改的主要任务以及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单
一、学生学习被动、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这是本次教学改革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主要表现为: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知识观,具有开发构建课程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能体现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具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倡导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主动体验、敢于创新,主动地自我发展;具有面向每个学生的能力,能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方式和技巧,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和发展;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的能力,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2)新课程倡导新的教学观
A:教学过程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在传统的教学论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故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的事,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规定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于是才有“教书”和“读书”这种说法。
在新课改下的课程就不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个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和解读,从而对其不断变革和创新并不断地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过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再只是教书)。这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教学观,B、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 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构建,它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在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C、教学结论与教学过程、方法并重
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勿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法,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 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要结论,更要重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的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D、新课程教学关注的核心着力点是人和人的发展
现行的中小学教学是以学科载体进行的,学科教学的重心在学科还是在人?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它突出表现为:
第一,重认知轻情感。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 情感体验,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教学的非情感化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缺陷。
第二,重教书轻育人。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这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的最大失职。总之,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在强化和突出学科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位,学科本位的错误不在学科本身,而在于指导思想,学科教学依然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它意味着: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子者莫如 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积?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3)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学行为变革
A、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及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只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 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B、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C、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能力。
D、教师应该成为面向社区的开放型教师
(4)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观。
“木桶效应”:原本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意指决定一个木桶装水 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那一块木板,由此引“短处决定论”。在教育教学中,“木桶效应”常被教育者引用,用来强调对学生薄弱点的关注,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著名的心理学家H.加德纳于1983年在他出版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对智力给出了定义:“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加德纳认为,人类拥有八种智力: 语言智力(个体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节奏智力(个体对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音乐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数理智力(个体对事物间各种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空间智力(个体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动觉智力(个体控制身体动作、对事件做出身体反应以及利用身体语言等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自省智力(个体意识自身的情绪、欲望、个性等并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交往智力(个体觉察他人情绪、欲望和意图并能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认识自然的智力(个 体认识自然并据此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我们认为,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要老用“木桶效应”去过多地强调学生的短处,而应自觉地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来端正自己的评价观,用全面的、客观的、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我们每一个学生,做好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工作。两个基本原则:
A: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富有教育意义的,是建立在对学生抱有期望、给予激励的基础上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孩子,认为孩子将一事无成,在学校不会有所作为,那么,他不仅会使孩子们痛苦,而且也会使自己终身都感到痛苦。”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罗森塔尔效应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经由激励性的教导和评价促使学生认识和学业提升的“魔力”。
因此,教师在任何教育教学环节中,都要始终对学生抱有期望,相信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相信发展性评价应该、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B:教师的评价应建立在师生之间有效沟通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三)“反思”是教师不断进步的必要手段
A:学会寻找教育的遗憾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每一个教师都会或多或少地留下一些遗憾,有的可能还对学生造成过伤害。对这些遗憾,有的我们并不在意,或者已经淡忘,然而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在学生脆弱而敏感的心灵中,已经刻下了深深的印记,留下了难以忘却的阴影。因教师的一句 话、一个暗示、一个表情而影响学生终生的事例并不少见。然而在平时的忙忙碌碌当中,我们总是抱着“都是为了学生好”的心态,总是在顾及所谓的“师道尊严”,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留下的遗憾,很少能静心下来认真地反思总结一番。我们总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学生也不会计较。正因为如此,不少教师不仅不能很好地从遗憾中总结得失,吸取经验教训,而且还一直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通过寻找教育的遗憾,对自己的教育过程作一次全面的回顾和反思,无疑有助于教师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教书匠”走向教育家。可以说,寻找遗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升华自己的过程,就是走向教学民主、提升教育理念、完善人格塑的过程。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教师教了几十年的书,仍没有多大长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了一个寻找遗憾——反思提升的过程。不去寻找自己已有的遗憾,就看不到差距,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当然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因此,不断使自己处于寻找遗憾——反思提升的过程中,不但能及时校正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向,做到对所有的学生负责,而且还能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B: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
记成功的经验:及时记下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好的课堂结构、好的教学措施等。
※
记学生的创新:及时记下学生的新方法、新思路、新见解等。※
记学生的问题:及时记下学生的疑问、由此进行判断和分析,找到学生产生问题的根源,然后针对原因予以解答。
※
记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及时记下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分析处理的成败得失。
※
记教案的修改:及时记下教案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弄清哪些地方需要调整、修改、补充或删减。
※
记失败的原因。
(四)强化合作是教师成长的捷径
A:认识合作的好处。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明白,合作有利于保持教师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合作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合作能弥补教师的缺陷、积蓄能量、有利于教师个人事业的成功;教师间的合作还有利于造就学生的完美人格。
B:教师要树立“双赢”的意识。要改变教师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非赢即输”的思维定式,植物界有一种“共生效应”,即某种植物单独生长时会枯萎死亡,而与另一种植物一起生长时两者都会生机勃勃。教师之间合作得好也会产生这种“共生效应”。大家应在试图满足自己的需求的同时,也主动考虑其他教师的需求,肯定其他教师的能力、贡献,主动帮助其他教师。
C:强化全局观念。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间只有协调合作、团结一致,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每一个教师都应树立全局观念,把自己摆在全局的恰当位置上,才能增强相互合作的自觉性。
第二篇: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之我见
随着信息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国民对英语的热情空前高涨,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因此,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没有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可以这样说,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
从事初中教学工作的我,结合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一、注重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才能积极主动,才能在课堂上,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才会有高效的学习。英语课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注重和学生情感的交流。在英语教学中要抓住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共鸣之处,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创设学习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如在《牛津英语 7A》 Unit5 Going shopping 中有许多事物的名词,可以带一些相关物品到课堂上,诸如:teddy bear,comic book,Walkman,hair clips,CD 等等,然后问学生 Where can you buy these things? 再利用一些有关商店名称的图片electric shop,bookshop,supermarket 配合句型 We can buy...from...来讨论,并创设实物购物等情景来巩固所学的单词,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单词的兴趣,而且寓教于乐,使死记硬背变为轻松记忆单词。
同时,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善于抓住学生在学习中的闪光点,适时适宜地表扬鼓励。比如一段好的对话,一次测验的好成绩,都可以成为表扬他们。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用鼓励性语言,如对回答问题好的学生竖起大拇指,并口头表扬“Very good!”有时甚至还可以借用于同学的掌声进行鼓励。十次批评,不如一次表扬。多次的鼓励性的刺激,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进而产生兴趣。
二、转变课堂模式,变被动为互动。
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每个教师应改变传统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既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不能忽视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路人,鉴于此,在新课堂改革的大背景下,应尽可能采用探求、交流、合作的互动方式。
1、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对学生作适当引导,如展示图片、播放录音,或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问及趣味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跟着教师步入新课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学习任务,他们根据教学任务自主学习中去发现不足、去研究问题、去探寻知识。
2、学生互动。
学生自主学习后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自己就自学过程中的疑点,用英语进行讨论、争论,使其获得思想碰撞,最后由小组组长总结,这样不仅可以使小组成员相互交流、集思广益,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课堂达到有效学习英语的目的。
3、小组互动。
通过小组讨论,对小组作业的结果展开组际交流,各组对知识的理解、看法予以汇报,并由其他组作出判断、补充、释疑、评价,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和解答,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此时,老师不是旁观者,在必要时刻进行必要指导,对争论不休的问题进行点评、归纳、总结达成一致意见。
4、评价互动。
教师根据一定的评价准则,对学生所学知识,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进行评议,通过互评、互议、互动的形式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比如说,书面表达,该给多少分,同一篇文章由不同人来评阅,互阅试卷来查看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等等。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采取互助、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学,应是新形式下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三、注重英语口语的培养。
学生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用英语这个工具与人交流。因此,从学生的未来考虑,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口语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这就要求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且在上课时,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的英语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用风趣、幽默,往往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受标准发音的熏陶,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让学生想说英语,增强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老师在教学中也要经常让学生听标准的英语发音,并模仿其语音、语调。这样做,学生可以纠正自己的语音、语调,说出更地道的英语。老师还应注意随时随地给学生创设最佳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们感到英语无处不在,随时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以此来弥补缺少语言环境的遗憾。老师可以在教室的墙壁、板报等地方贴上一些英文的标语,写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例如:Genius only means hard-working all one's life.(俄国化学家门捷列耶夫)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toil tears and sweat.(英国政治家丘吉尔.W.)等,学生们课余时间可以“目睹”、“口说”,受到环境的感染和熏陶。在口语训练过程中允许学生出错,纠错时多激励少训斥。肯定他们的参与性,不挫败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学习语言的成就感,不惧怕当众说英语。
四、补充课外阅读,拓宽视野,与时俱进。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报纸、杂志、广播或电视等多种渠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师不仅 要重视教材单元内的阅读文章的教学,刻不容缓地重视课外阅读材料的补充,丰 富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让学生充实知识、把握时代脉搏。总之,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本,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激发阅 读课堂活力,增强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语感,训练学生思维,发展阅读策略,提升人文修养,使学生变“阅读”为“悦读”,达到语言学习和人生成长双体验。
综上所述,作为当代的英语教师,必须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同时,树立一种“大英语教学观”,让英语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着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第三篇: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之我见
戴文娟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必然会对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角色、提高素质,而且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都产生相应的变化,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反思,以期达到“双赢”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 新课程 教学
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及实践,需要完成区别于旧课程理念的四大转变:第一,完成由单纯传授知识向信息化、社会化、现代化的英语教育观的转变;第二,完成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思维模式的转变;第三,完成由研究英语教法为主向研究英语学法为主的转变;第四,完成以考查知识为主向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评价系统的转变。在这四种转变的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为应对这样的挑战,英语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综合素质和协调能力?我发表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师德,时刻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这是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里的信念不仅包含了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也包含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把握。无论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怎样的困难,教师都应该始终坚信课改方向,并积极查找、分析问题的原因,克服困难,积极推动课改的进程。高尚的师德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做到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既要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真诚地爱护学生,与学生彼此信赖,培养深厚的情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对待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因势利导,利用情感教育燃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状态,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发展。因此,高素质的教师能协调好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与影响,能够有计划地组织好教学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每个学生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次,教师应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英语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也在映射着世界的潮流、社会前进的节奏。因此英语教师不但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尽快领悟新课改的精神,还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不断了解并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做学科教学的带头人。
再次,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尤其是在具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施之后,英语教学更应该不失时机地与多媒体结合,体现英语学习灵活、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教师需要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在彻底掌握所要讲授的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设计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学生才会更容易、更主动地接受。比如我们经常引入课堂的情景设置、悬念设置,在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必须掌握的知识外,还可以用来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创设相应的语言情境帮助学生感知,理解英语中抽象的概念,运用电教媒体,不失为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最后,教师要善于不断总结、反思,在经验教训中取得进步。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成果的客观评定,离不开教师的反思。所谓教学反思,其实就是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与总结。我们主张教师反思,不是空谈理论,空喊口号,更不是不切教学实际的盲目争辩,而是为了让反思的成果成为一种经验,一种智慧,以求更好地指导和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我们教师队伍的反思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反思的角度很多,我认为不妨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自己取得的教学效果着手,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在此基础上查找漏洞弥补缺口,这样得来的经验既真实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能够大幅度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第二,可以通过虚心请教榜样教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促进自身的成熟。这种间接经验一经用于实践,也可以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第三,可以通过听取家长和学生的意见(比如召开家长会和班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教法,也会对自己今后的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我们不能否认教师的重要作用,但学生的学习态度、状态以及努力程度也不容忽视。在很大程度上,教学效果的好坏依赖于学生的刻苦程度和重视程度。特别是在当前新课改的形势下,新的理念要求我们完成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从小学步入初中,这是一个转折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学生应尽快适应这种飞跃,以不同的方法、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来学习。初中阶段的英语主要侧重点在英语知识和语法的学习上,英语知识似乎变幻莫测,但万变不离其宗。重点的知识是系统的,也是规整的。因此学生要活学活用,以不变应万变,加强对交际用语及语言使用的掌握和理解。
此外还要讲究学习策略,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从新学期伊始就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种思辨的能力。英语学习是一种积累,结果或许见于一时,但工夫却是下在平时。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一经掌握,便不会轻易失去,而且一定会受用终身。
最后,学生一定不要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教师教的初衷在于引导,或者说是指引,而不是替代。教师帮助学生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方式,发掘学生的潜力,保证学生前进的方向,为学生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而学生是主人。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践这种转变,学生也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推动改革的进程。
第四篇:新课改下音乐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如何上好音乐课
莘县实验小学赵先华
摘要:新课标着重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从音乐艺术的审美感知角度上看,培养兴趣爱好是重要的一面,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情境,是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关键词:兴趣,情景,体验,情感
新课标着重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从音乐艺术的审美感知角度上看,培养兴趣爱好是重要的一面,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新课改则突出音乐技能教学的主渠道,改变了以往音乐教学的“唱歌”教学的这一旧模式,充分挖掘教与学的主导与主体的想象,创新和感知、鉴赏的能力。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必须积极地探索、学习实践,充分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选择得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音乐欣赏,歌唱的兴趣,正面引导进行探究式学习和创新学习,让学生主动地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得到精神愉悦,力求全面提升素质。因此我认为在新课改教学的今天上音乐课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教学情境 优化审美教育
情境,是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教师要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冶性情。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尽量采用开放式教学,努力创设生动活泼、新颖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沐浴在优美的情境里,充分的感受美,情感得已激发和深化。例如低年级教材中《大鹿》一课,内容和曲调都很简单,讲的是大鹿保护被追赶的小兔子,体现出了小动物之间团结互助的友爱之情。于是,根据内容从情感入手,我是这样设计和按排的:课前在黑板上画出一幅大森林图案的背景,然后准备一些鲜艳生动的图片,如大鹿、小白兔、大灰狼、小鸟、房子、猎人等,把他们贴在以森林为背景的画面上,最后再把音乐教室的纵列座位摆成“U”形。这样,学生一走进教室,没有了那种课堂的约束感,仿佛置身于轻松、有趣、美丽的大自然之中,黑板上生动的画面打动并感染着每一双眼睛。孩子们井井有条地坐在座位上,目不转睛地看着生动而丰富的画面,可谓出神入化了,于是不用任何一句组织教学的语言便进入正题。我轻轻地问:“同学们,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呀?”--“美丽的大森林”。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回答。随后我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过程:发声练习、节奏训练„„而是让学生们讲一讲大森林里发生了什么故事。举手的学生跃跃欲试,丰富的情感激起活跃的思维,孩子们自由的畅想在美的世界里。他们的想法新奇各异,十分有趣,不知不觉中歌词的内容已被学生们自己讲了出来。在讲故事的同时我在钢琴上轻轻弹出了歌曲的旋律,在无意识中学生们接受了《大鹿》这首歌的曲调和歌词,渐渐地唱会唱准并领悟了歌词的意义。在孩子们全身心投入表演时,那歌声、动作、表情无不表达出互助友爱、惩恶扬善的爱心。在这种愉快的气氛中,淡漠了教师教的痕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对优化审美教育效应起着一个重要的铺垫,烘托和促进作用。
二、激发情趣使音乐课丰富多彩 音乐教学的情趣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就是要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在教学中体现形象性,趣味性,愉快性等一系列原则。音乐教学方法的情趣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使“唱得多”变为“唱得好”变“苦学”为“乐学”真正体现“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至理。
任何有趣的事物,对儿童来说都存着极大的吸引力,这是由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感倾向,以各种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吸引儿童,使他们自觉地主动的参与音乐审美活动和音乐学习。例如:在五年级《花蛤蟆》(山东民歌)歌曲教学中,学生饶有兴趣地听着用山东方言朗诵的歌词,并通过积极主动的模仿学习,加上打击乐器蛙鸣筒的伴奏,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一种情趣,在自觉地,主动参与的情况下,在愉快的情绪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这一教学现象明显的表现了审美化音乐教学的情趣特征。音乐教学情趣性,体现了教学美的属性,愉快而有益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愉悦,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音乐的更大兴趣和强烈的喜爱,这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理想教学效果。
三、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感官认识
低年级学生对音乐语言处于感知的初级阶段,对较为抽象的音乐表现形式难以理解。因此,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根据音乐教学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营造与教学内容相融、相近或一致的情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唱《国歌》时,我不采用直接引入法,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通过计算机播放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手捧奖杯,仰望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的激动人心的画面,通过这些形象、动画、声音,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不得不被这动人心魄、扣人心弦的乐曲所渲染,使他们亲身体验到国歌韵律的神圣和庄严,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显然,在这样的情景中再进行学唱《国歌》可以受到良好的效果。,在学校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应得以更加广泛的应用。
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升华 我们音乐老师是艺术美的传播者,是情感美的培育者。除了应有挖掘素材的能力外,还需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常用“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这一句话来启发指导学生唱歌。为了激发小学生生“情”,教师必须运用多种手段方法营造特定的情感氛围,来打来学生的情感的闸门,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氛围中,直接体验特定的情感。如在教学、《小雨沙沙》一课时里面,老师通过边表演边朗诵:“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呦呦,我要发芽~~~~~~~~~~~”老师抑扬顿挫,有声无声的声音,营造了特定的氛围,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情感,调动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这个时候再让学生配上常用的手势语言:拍手,拍腿,跺脚等,不但烘托了一种热烈欢快的气氛,而且仿佛进入了春雨沙沙的真实情感世界里面,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歌曲情景,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五、把握好重难点,突出学习的体验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激发他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而体验是培养兴趣的基础,因为良好的情感体验总会伴随着兴趣的生成。而兴趣、好奇心才是学生学习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学生获得发展的真正动力。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设计了多种歌唱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在熟悉曲调之后,教师让学生一遍一遍地演唱,但每次演唱前都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位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运用歌声、表演等方法,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加深他们对歌曲情感的理解,进而准确地抒发情感,表现歌曲的形象。学生在课堂中反复演唱多次,在反复体验中,学生不只是依靠歌词去理解音乐,而是从歌曲的音乐旋律、速度、力度等诸多表情手段去体验、表现音乐,感受歌曲在内容上、形式上、情感上的美感,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情感。通过粗唱、细唱、精唱,使情感抒发步步深入,让学生从感性的愉悦层面上升到理性的情感共鸣、审美层面,审美情感的进一步调动、激发,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审美体验。
总之只要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从以上五个方面入手,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每个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以最大的兴趣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学海无涯‘乐’作舟”,让音乐课堂成为了学生精神上的家园,从而使他们真心地喜欢上音乐,我们就能上好音乐课了。参考文献:《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周刊》
第五篇: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之我见
胡锦超职校 政治组:孙玉梅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已经拉开了帷幕。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目标和项目、任务教学一起成为课改三原则。政治课首当其冲率先进行教改试验,教学思想得到很大解放。政治课教学如何贴紧自身学科实际,趁着改革之机,彻底摆脱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恶性互动,真正达成政治学科目标,体现学科价值,这是当前紧迫的任务。今天的政治课已经逐渐摆脱传统严肃冰冷的说教面孔,但政治课究竟教什么,怎样教,还有待一线老师在理解教改精神后于实际教学中不断尝试和调整,摸索和总结。本文拟就此略作探讨。
一、“推寻善端”,德育之本
政治课究竟要教什么?这个问题提出似乎有点可笑。政治不是一门新学科,政治课的课程设置也由来已久。为适应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课程设置也有了相应调整,同时配套了新的教材。然而,本文仍要郑重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其一:确定教学目标才能知道一堂课的努力方向,不至于热热闹闹45分钟后结果却是莫名其妙。教学目标之于一堂课的重要性无须我多言。其二:政治课究竟应该追求怎样的教学目标不是有了新教材就自动有了答案,毕竟教课不是教书。这仍然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在我看来,政治课堂究竟教什么取决于对政治课的最终定位。恰好是我们的政治课长期以来没有更科学可行的定位,从而导致政治课自身优势难以发挥,陷于不文不武,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我们想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生什么,这是非常关键的。现在的政治教学,老师们大多不会再唱高调,教空话,任凭课本社会两张皮了。比较务实一些的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从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角度来定位德育课。新一轮的课改精神,让我相信这个问题也许可以有新的答案了。课程改革要求构建新型课程体系,推行新的教学模式,明确把德育课同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区分,转而与体育、艺术一样定位为素质课。这就很重要了。文化课,即使在注重能力和应用的今天,我们首先想到的还是有多少知识性的东西必须掌握,这是前提。可是作为素质课,就是把先天禀赋通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培养起来并使之相对稳定。“人之初,性本善”,从几千年的儒家学说“推己及人”的观点看来,作为素质课的政治教学只需要恰当地引导,把学生一代的善性引导出来即可,其后,则要允许他们的创造性和各自发挥。个人认为,新的定位是合理和科学的。变德育课为假大空当然不行,只作为外在行为规范,其弊端也显而易见。社会上所谓“斯文败类”,“衣冠禽兽”越来越多,他们缺的就是内在的善性。德性本来为一种内在素质,所以有文盲然而道德高尚者。德育正是要引导这种善性,有了“善性”这一出发点,德行的培养和积累便有可能成为自然而然,与日俱增的事。
当然,教育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因此,明白教什么不难,难的还是如何教。
二、“注重践行”,体验生活
基于对德育课作为素质课的新定位,我个人认为,在德育课的教学上必须“探寻善端”与“注重践行”相结合。总的来说,就是强调行,强调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实践。教师提供给学生真实或类似的生活情境,让他去参与、去感受、去选择、去践行,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培养和提高素质。例如,学《职业设计》,就让学生去看人才市场,去看每年的各种招聘会,去捡一摞一摞求职者精心制作、招聘者随手丢弃的简历,去到不同类型的单位,去看看不同的岗位任职者都在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回来再和他们谈他们天天挂在嘴上的李嘉诚。学《法律基础》,带学生去法院旁听审判,跟宣传队一起进行普法宣传活动,拿本地的几个实例让学生尝试断案。有这样许许多多的实践在一起,课堂教学才能生动得起来。也只有真实的生活,才能因其立体和深刻而触动学生,让教育不流于表面,可以直达学生的内心,从而才有可能把学生的善性启发出来。强调“探寻善端”,同时隐含一层“留有余地”,更多的思考和行为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选择,自觉行为。德育从来必须从内而外才能真实有效,只有不被念叨不被强迫的自觉选择,才能够发自内心。
以上是就大的方向而言。具体到一堂课的设计,政治课堂依然要遵循一般课堂教学规律,结合自身特点,力求做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三、技巧课堂,艺术人生
一堂政治课,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双主体互动。然而教师毕竟不只是课堂的参与者,他同时还是组织者,更肩负着对整个课堂进行正确导向的任务。因此,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技巧性设计与处理,这种处理又因为是做人的德育工作而更需要具有艺术性。兼顾到心理与艺术,政治课堂也可以很精彩。
紧扣教学目标,不拘形式与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为上。例如,这堂课为了论证和说明某个道理,教师准备有丰富的材料。可是如果学生偏偏不感兴趣,半途插嘴,教师可以考虑用学生提及的问题做材料进行分析,甚至稍稍示弱,鼓励学生完全表达他的观点,之后教师本人或者怂恿其它同学进行辩论和反驳。这样的探讨,效果会比每次课前中规中矩的分成小组,然后组内讨论、小组学习好得多。当然,前提是,教师始终记住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做好引导。
强化环节意识,注重课堂节奏。一堂政治课不能是笼统的混乱,更不能是流水账样的无聊,否则很容易让人感觉沉闷。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有清晰的环节意识,而每个环节在形式上要具有变化性。同时,考虑到课堂上学生视觉听觉的结合。同样一份材料,教师可以用讲述的办法,也可以用文字,或者视频,或者图片,每一种形式有自身的优势,关键是课堂不同环节在形式上要讲求变化。否则,再好的形式也会让人疲劳甚至麻木。例如,刚才一环节是热烈的辩论,接下来可以设计大段的文字,学生也能较好地阅读。小组讨论过后,可以是以组为单位发言,却也可以是每个同学结合讨论,写下自己的看法作为课堂作业。动静结合,追求沉淀。
教师讲课要留有余地。如同中国画作和摄影都讲求的“留白”,有“留”才不因太满而显得压抑,有“留白”才能吸引人的目光自然而然注意“主体”。一般科目都是这样,政治课就更加如此。教师讲的学生知了未必信,信了未必行。更多时候教师要注重“适可而止”,这反倒有点余味,令人愿意去继续。这也是前文讲到的德育课启发善端,更多的留给学生去想象和发挥。毕竟,作为一种素质的德性,任何教师都是无法为学生包办的,只有通过个体生命去感知,去体验,去践行。
前文所及还只是个人认识,具体的课堂教学部分算是实践的总结,但更多思考还只停留在理论。值此教改之机,惟愿能兴一大讨论,为政治课教学觅得更明亮的一条道路,政治教师可以为培养学生一代的良好德行真正尽到一己之力。作为人民教师,才能施施然、欣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