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进行人体艺术欣赏课教学
浅谈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进行
人体艺术欣赏课教学
作者:张秀
学科:美术
单位:中岗中学
日期:2012-3-27
题目: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进行人体艺术欣赏课教学
姓名:张秀
单位:中岗中学
摘要: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能力是中学美术课的要求,而美术欣赏单元中有不少关于人体艺术的内容,那么如何让人体艺术教学能够很好的开展?如何让学生很自然的接受人体艺术欣赏课?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本文从
一、课堂教学反思,二、教师端正自身态度
三、导入、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浅谈我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如何进行人体艺术欣赏课。
关键字:美术教学 情感教育 初中美术 课堂教学 人体艺术欣赏 教学机智
正文:人体艺术是全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之一。在世界美术史中,优秀的人体艺术作品数不胜数。艺术家们神奇地描绘出了男性的健壮、女性的柔媚,并以史诗式的思绪使之达到了奇迹般的极致。他们在用自己的作品对人类心灵和人性进行无与伦比的歌颂。“人体艺术”不是中国的发明。它最早起源于15、16世纪后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和法国,利用古代神话题材进行艺术创作,一方面是表现人体本身的美,另一方面是借以表达社会和人性的真善恶。
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能力是中学美术课的要求,而美术欣赏单元中有不少关于人体艺术的内容,那么如何让人体艺术教学能够很好的开展?如何让学生很自然的接受人体艺术欣赏课?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对于大多数像我们一样的农村中学的人体艺术课应该怎么开展?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受当前电视、电影、书刊、杂志,特别是网络等各种媒介的影响,他们对人体内容的接触较以前的学生要多。对于农村的孩子们,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更不要说得到父母的引导教育,所以,老师的引导教育就非常重要。有学生单纯的认为,裸体就是人体艺术,在欣赏书中的人体雕塑时,带着懵懂的,羞愧的,甚至略带兴奋的心情去看。更有一些学生由于缺乏抵抗力因而受不良影响走上犯罪歧途的。所以,在欣赏人体艺术作品的同时,我先给学生端正态度,告诉他们,其实,裸体并不一定就是人体艺术,这是两个不同概念。
一、课堂教学反思
在进行人教版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这一课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特别的现象,当同学们打开书本的时候,班级里顿时出现了短时间的骚动,有的同学捂着嘴偷偷的笑,有的同学在小声议论着,有的同学低着头不说话等等。我马上就意识到,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课本第一页的《创造亚当》、《维纳斯的诞生》两幅作品而产生的各种反应。应该怎么处理这样的情况呢?考验我的教学机智的时候到了,其实在备课的时候我也想到可能会出现一些状况,但是,这一节课我没有处理的很得到。考虑到农村地方特点,孩子们小时候大部分都有过和妈妈去女澡堂洗澡的经历,所以,在课堂中我可以把这个他们曾经的经历当做一个切入点来教学。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不会对人体产生太大的神秘感!而是让大家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来认识我们自身,让他们认识到,人体就是一个有各种功能的器官组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很常见的。
二、教师端正自身态度
根据普通中学美术课本中美术欣赏是整个美术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作品欣赏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美术欣赏单元中有不少关于人体艺术的内容。然而,由于我们自古至今的传统式的教育,特别是在性教育方面困乏。要现在初中课堂中很好的进行人体欣赏课教学有点难度,上好人体欣赏课,老师的心态非常重要,只有健康的心态,才能引导孩子正确了解人体艺术知识。我认为,人体艺术欣赏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身心成长至关重要,老师在讲解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如果教师自己都对人体艺术作品避而不谈、遮遮掩掩的话,后果,就是给学生做了一个反面的榜样。他们会认为你看我们美术老师都是这样的态度,说明这是不正当的东西。我认为应该采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如讲故事,忆童年等,将概念化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应该着力破除学生对人体的神秘感和羞涩感。教师在表达时要像说一加一等于二一样轻松自然,还可以拿我们在大学里上人体课时的经验,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大家传递一种轻松的信息。为同学们创设一个活泼、轻松的氛围。
三、导入,教学过程
课后我认真的进行了反思,做了大量的功课。通过几个班的实验教学我感受到上好一节人体艺术课,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导入(轻松的导入会让同学们在一个开放的、轻松的空间里···)教师: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生日吧?
学生:我是某年某月某日。。(大家在争相回答)
教师:我们落地的那一刻,是不是像贾宝玉那样嘴巴里衔块宝玉落地的? 学生:哈哈!不是(大声的回答)
教师:那我们是不是光着小屁股来到这个世界的呢? 学生:呵呵!是的。(同学们齐声回答)
教师:我们每个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来这个世界上都是赤裸裸地来,没有一丝牵挂,可以这么说我们每个人对人体并不陌生,所以我们在面对人体艺术作品时,就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了。古代奥运会上的裸体竞技者被称为人体完美的状态。自古至今艺术家们神奇地描绘出了男性的健壮、女性的柔媚,并以史诗式的思绪使之达到了奇迹般的极致。他们在用自己的作品对人类心灵和人性进行无与伦比的歌颂。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认识人体艺术作品吧。
(2)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想听故事吗? 学生:想!想!想!教师:“上帝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耶和华在东方立了一个伊甸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课本上第一页有美术作品——《创造亚当》就是利用壁画的形式把上帝赋予亚当生命力的瞬间!大家一起来欣赏 教师:同学们从亚当的眼神可以感受到什么吗? 学生:渴望、憧憬~~~~ 教师:恩!表达的非常准确!老师也有和大家一样的感受呐!同学们看到的亚当的身躯是不是非常的健壮的呢!学生:是的!很健壮!肌肉发达!
教师:那大家思考一下,米开朗琪罗为什么把亚当描绘成这般健壮的身躯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为了表现他的身材好!因为亚当是男人!因为他是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如果他不强壮的话,怎么繁衍后代?(同学们的回答多种多样,但是,又仿佛也都合情合理。我感叹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丰富的,)
教师:真是太喜欢你们了,真是感叹大家的想象力真的丰富极了!老师都自愧不如!(孩子们得到老师的认可,会更加积极、专注去欣赏作品)学生:呵呵!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幅画吧,画的右上方是一位富有智慧的长者,在天使们的簇拥下,飞向亚当;画的左下角是亚当,他全身裸露,倚躺在一座绿色的小丘上。米开朗琪罗在创作这幅画时,对原来的故事情节稍稍作了一些改动,他把原来应由上帝将生命的灵魂吹到亚当身上这一情节改变为上帝将手伸向亚当,以与亚当向上帝伸出的手相接。画面上的亚当似乎刚从睡梦中醒来,抬头望着主神,身体的上半部也由于主神的到来而微微抬了起来,目光中流露出渴望得到智慧和力量的神色,左手正缓缓地伸向主神,几乎就要与主神向他伸出的手相接触,那生命的火花即将要从主神的指尖跳到亚当的指尖。这是创造人类生命最关键的一刹那。可是那两个指头之间的那么一丁点儿空隙却被米开朗琪罗永远地保留下来了。他让观赏者用自己的思维去填补它。神与人的手指象接电似的相互交流,这里表现了充满精力的老人和年轻而美丽的生命的诞生。体现了创造者的权威和被创造者的信心。
教师:下面我们分小组,一小组为单位对作品《创造亚当》进行表演,利用你丰富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及我们最初对作品的理解,看看哪一个组能够真切的体会画家的创作意义!······
(以游戏表演的形式来进行人体艺术欣赏)
四、总结
本文是通过我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遇见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感而发,浅谈我对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进行人体艺术课的几点看法。在我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孩子们由以前的懵懂、羞愧变得自然、大方。美术课本的人体作品的画面上再也没有大面积的涂鸦、乱写乱画的现象了,在此之前由于美术课本是循环使用教材,百分之五十的课本在人体绘画作品的地方都会有学生写的或者是画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每次看到这些涂鸦,我都深刻的意识到我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引导。但是,采用我以上的教学方法之后,这种现象几乎被杜绝了。这是我感到欣慰的地方,可以说这是一个敏感的地带,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利用美术课教学的机会,利用人体艺术作品欣赏的机会,对孩子们做很妥当的引导教学,对孩子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尹少淳 《美术及其教育》 湖南美术出版社
[2] 尹少淳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蒋 良 《美术的教学选择》 湖南美术出版社
[4] 陈洛加 《外国美术史纲要》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版
第二篇: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欣赏人体艺术
关于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欣赏人体类作品的几点看法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有一种现象就是每当课程涉及到有关人体的作品时,课堂气氛立刻变得异常活跃,有的学生怯怯私语、有的学生小声议论、有大胆的学生则直接喊出“耍流氓”。这是每一位初中美术教师面临的很现实的课堂场面。学生往往对设计人体方面的艺术作品特别关注,面对这种局面有些教师就会无从下手,在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中方法不得当不知如何引导学生欣赏。甚至面对言语过激的学生教师会训斥一番这个孩子,或者对作品做简单评述就敷衍过去了。面对这样的课程内容我们应如何,确实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道课题。一方面是学生非常的关注与期盼另一方面又是教师的“冷”处理,显然这之间出了一些问题。
(教师改变)要想找到解决的方法,教师应首先摆正立场。教师有义务为学生解答这方面的问题,也应对学生关注的热点加以关注,不能冷漠处之。
(了解学生)首先要分析中学生的特点,初中学生由于其年龄小,具有儿童与青年的共同特征,因此对人体虽有一定认识,但尚处于朦胧状态。加之受当前电视、电影、书刊、杂志等各种媒介的影响,他们对人体内容的接触较以前的学生要多。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思想解放,但作为成年人的家长也极少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造成了他们在性别、人体知识方面的神秘和空白,这就更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填充。
如何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中的人体艺术作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第一、从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方面进行积极引导
人体美首先表现在身体样貌的美。人体美属于形式美、自然美范畴,但带有社会性。人体的自然性因素来自先天的遗传禀赋,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态。
人体美包括两方面,就人的形体、体态、容貌而言,由形式美法则决定,要求人体线条挺拔,富于变化,匀称,有魅力,各部分的比例以及肤色、动作、姿态符合人类的普遍尺度。就人体美的本质而言,它是健、力、美的统一,展现出人的活泼、勇敢、热情、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
人体美的发展同社会条件密切相关,不同时代、民族的人对人体美的审美标准有同又有异,文明的社会环境、美好的社会生活和长期的锻炼、保养为人体的日益美化提供了可能性。人体美是人的重要的审美对象,能使人愉悦,坚定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自信。第二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身体结构 教师在涉及到人体结构的教学中,除了要讲解骨骼、肌肉的名称及男女形体的差异外,还要告诉他们,这个世界由男女两性组成,学习人体结构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内在结构及外部形体。男性由于骨骼大、肩宽、肌肉发达,因此男人体形给人以强健的力量感。而女性由于骨骼较孝肩窄、皮下脂肪较多,给人以丰腴的曲线美之感。第三引导学生认识健康健美是人体美的基础
健美是人体美的根本标志,健康仿佛是一面镜子,它可照见附着在人体美上面的阶级偏见、民族偏见、传统偏见,并教育那些有偏见的人,服从健康的原则,放弃自己的偏见。
人类自从认识到自身性的差异,千百年来,对男性人体美及女性人体美的认识便有了某些标准。在西方,人们将其分别归为崇高(壮美)和优美(秀美)的对立范畴,在中国则以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来形容。如果说男性人体犹如一首交响乐,那么女性人体就是一首小夜曲。从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和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再从中国汉代画像砖、北魏石窟造像中的男人体和唐代巨天的造型上,就可得到确证。我在教学时将“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与“掷铁饼者”及“大卫”挂图挂在一起,介绍画家及作品,尤其加深对美神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讲解,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希腊人对于人体十分崇尚,认为只有健全的身体才能有健全的精神。
在世界美术史中,优秀的人体艺术作品数不胜数。只要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加深
了解和认识,就会有收获。
第三篇:在美的情景中进行数学教学
在美的情景中进行数学教学
和顺县任元汗小学程彦平
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对数学学科只致力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逻辑思维的教学与研究,而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美来感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失去学好的信心。美的事物具有诱惑力、感染力,令人爱慕、喜悦,可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在教学中精心提炼数学美的特征,可诱发学生内心的美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数学美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处处可见。那么什么是数学美?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位小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途径的研究。
一、在教材中感悟美
人们常说数学是万花筒,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现行的数学教材正确处理了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认知规律、德育与智育、教与学、减轻负担与提高素质等方面关系,把数学的抽象美、符号美、数的神奇美、数的和谐美和概括美、猜想美、浓浓的时代生活气息美、开放灵活美等融入在里面。我认为,挖掘和提炼教材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感知数学美的存在,是激发学生情感,陶冶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如在许多几何图形中就充满着无穷无尽的美,闪烁着美的风采。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圆》时,我一走进教室,教室里所有学生的目光都聚集于我的胸前。“哇”有的学生忘乎所以地叫了来:“王老师,你今天真漂亮!”我就问:“为什么,今天老师看起来这么漂亮呢?”学生马上叫起来:“老师的衣服上贴
了各种各样的粘纸,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学生被我这一举动一下子吸引住了,所以在接下去的学习中他们学得特别带劲。离下课还有近五分钟时,我布置了一个节目:“请小朋友们把发下来的卡片制作成一张明信片,正面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粘纸进行组合拼贴,设计一幅美丽的图画,然后送给你最好是朋友。”学生特别兴奋,直到下课都不愿停手。在教学中我们要让数学成为“人的数学”,让数学充满生命的活力,要挖掘数学内在的美,使学生喜欢上数学。
二、在情景中感受美
在小学各科的教学中,都需要情境教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尤其需要情境教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很幼稚,对事物充满好奇感,适宜在“玩”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创设种种情境与机会,鼓励学生探索、实践,寻找知识、情感与个体心灵的结合点,将生活与自我融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
数学课本中的一些教学内容,可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数学源于生活,必须融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之中。课堂表演就是要创造一定的生活环境,给孩子一份自由发展、自由发挥的天地,使学生通过虚拟情景表演创造出行为美、语言美。小学生的表演欲望都是很强烈的,不管是低年级的孩子还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都乐于参与、乐于交际,喜欢在各种情景中再现学习内容,把书上的知识用到生活中来。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我就让学生扮演顾客和营业员表演一番,学生的积极性可高了,争先恐后的举手要求参加。我让他们分组,每组都有不同商品的价格,每个同学都配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活动开始后,教室里买卖声不断,就像在生活中一样。又如:第一册教材《统计》一课中,利用多媒体创设出大象伯伯过生日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来数一数大象伯伯家来客人的情况,从而得出来了哪些动物,哪家动物来的多,哪家动物来的少,渗透出统计知识。这样选择和设计与当今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联系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处理,将画面、声音等于一体,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这一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把学生带入新奇的境界之中,学生由“奇”而生“趣”,由“趣”而生“惑”,心生疑惑,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美。
三、在活动中体验美
在“数学活动中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是数学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重要理念。数学教学要在数学知识和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数学中美的因素得以体现。大家都知道,仅仅凭借对美的事物的感知,所得的美感只停留在表面和潜层,是不深刻的,必须在感知美的过程中产生相应情绪体验,才能通过各种美的体验和品评鉴赏深化对美的形象认识与感知,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所以要精心的组织好真切的体验活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
如在《认识物体》时,我设计了“摸一摸,说一说”的游戏。把操作活动和表达结合起来,让学生摸一个物体并说出它的名称,也可以先给名称再去摸出相应的物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通过这种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四、在教学评价中展现学科人文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种以“人的发展”为目标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值得我们反思和研究的。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以增进情感体验为导向,加大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现实中,教师总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将评价的着力点放在学习的结果与水平上,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的评价,以至于评价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以增进情感体验为导向,在作业批改中适当的运用一些激励的评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信心,展示数学的人文美。
例如,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注意对学生平时表现记载,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让学生评学生,学生评老师,老师评学生,让学生在民主评议的气氛中激励自己。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检测,我们不光用一张试卷来考查学生,还应当增加一些面试、口试的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把自己最“得意”的技能表现出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能急于指出错误,而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宽容学生的错误,给学生自我纠错的机会。在学生表达不清或者不能准确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教师的话尽量让学生自觉纠错于无痕之间,凸现宽容,体现人文的关怀。
我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并在美的气氛中体验美的乐趣,享受美的快乐,在美的陶冶中主动、生动的发展,达到理性感知和情感活跃的和谐一致。数学的美育功能正是这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数学中到处都是美,只有我们教师与学生多去发现,多尝试,多创造,一定能在数学审美教育中得到大的收获。让我们有数学的美去营造更强烈的美育氛围,去塑造一代美的人,创造一个美的世界。
第四篇: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课题总结.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课题总结
学会欣赏美术作品——了解欣赏美术作品
1、直观描叙主体视觉形象;
2、分析解释形式美感特点;
3、情感表达对作品的判断。(喜欢程序、价值评价)
学会欣赏经典美术作品
1、对作品造型的直观描述
2、对作品形式特点的分析
3、对作品内容意义的解释
4、对作品价值的判断评价
学会运用美术语汇
1、描叙——形状、质感、空间、形体……
2、分析——节奏、均衡、动势、对比……
3、解释——内容、题材、感觉、象征意义……
4、判断——视觉传达、观念、风格、审美价值、实用价值……
具体做法
1、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
2、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初步的感觉)
3、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给人的情绪上去细细的体味。4、对于欣赏中提出的一些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价,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分三步走。课前做好准备、课堂生动有趣、课后发挥想象。
首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根据初中生特点,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集与欣赏作品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作品的距离。授课时以历史时间顺序为主线,以各画派为支线,针对作品的分析,我借鉴美国费德门教授的欣赏程序,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在具体介绍作品时教师还可参插一些作者的生平趣事或作品创作时的小故事,但是内容不能太多。
课后我开展一些趣味性的作业.教学中我们只要充分估计到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掌握适当的教学方法,由死到活,由分到全体,循序渐进,能正确把握方向,初中的美术欣赏课就一定能上好。
一般说来,常见的美术欣赏教学有以下四种类型。
1、解说型-----教师对美术或是对美术欣赏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讲解、说明。
2、问答型-----教师就作品或欣赏知识、原理提问,学生回答。
3、讨论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教师作为援助者。
4、自由型------学生在学校内外自发地、自由地欣赏美术作品。
解说型的美术欣赏教学的类型最常见。一味由教师讲解,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容易陷入知识灌输型的模式之中。但是,如果能在欣赏话题方面下功夫,对作品作出好的选择,并具有高超的解说技巧,那么,这可以克服上述缺点。问答型和讨论型的方法有相互关联之处,但相比之下,讨论型的欣赏教学方法更理想。
自由型的欣赏方法的优点在于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时间、喜欢的作品,按自己的方式来欣赏。这种方法是最理想的,但是很可能导致这样的结果,那就是只有一部分的学生掌握了欣赏的能力,而另一部分的学生由于缺乏引导,欣赏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2011年7月11日
第五篇: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情境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下面谈谈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一、生活展示情境“音乐源于自然”。
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比如:课外郊游时,带领同学们在森林里漫步,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吗?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随着这美妙的自然音响哼唱起来,曲调清新、自然、淳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
二、图画、录音再现情境
在歌曲教学中,适当给学生设置情境,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我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播放春景幻灯片和“鸟语泉鸣”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烂漫的山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然后再教唱此歌,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学的非常认真,曲调掌握也非常快。有的同学还能伴着音乐边歌边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表演体会情境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大鹿》这首歌曲,从歌曲曲调上看比较平淡,而且音准不容易掌握的“4”多次出现,如果直接教唱,学生不易学会。根据这种情况,我先给同学们介绍了歌曲的内容,然后找两个同学分别扮成小兔和大鹿,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表演。扮演小兔的同学充分表现了兔子为了逃命的那种急切心情,扮演大鹿的同学也表现出那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游戏表演进行的顺利而愉快,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分组表演后,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随后教师在同学们情绪高涨时进行歌词教唱,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