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欣赏课,以对学习、理解美术和对视觉现象审美有普遍意义的内容为基础,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之能会欣赏又能评述美术作品。初中美术书每册第一展开页都有中外经典作品欣赏,使学生能从广泛的文化背景中理解美术作品,又为学生提供了如何“欣赏、评述”美术作品的示范。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让学生能珍视人类文化遗产,民族情感,爱国主义,对多元文化包容的现代人格特质,关注美术。
在美术欣赏中,教师往往让学生看着作品图片,便一讲到底,造成老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课堂教学容易步入枯燥无味的“注入式”教学,灌输也便成了常用的教法。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的欣赏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美国学者贺拉斯曼说:“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想要硬塞的教师,不过是在锤打冰冷的铁。”这句名言鞭挞了灌输教学模式,也向我们昭示: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充满热情,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将专业性较强具有一定难度的艺术理论知识变得易懂好学,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教师必须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努力调动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说,动手触摸。经自己的探索实践证明,有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是可运用的。
1、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前期,应尽量调动学生的直观感受,对作品进行感性阶段的评价。在讲述过程中,也可以不断提出思考题目,不断启发学生发挥他们的独立分析能力,相互补充。如:现代作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画中的各种造型令初见者费解,学生往往会觉得画面乱,看不懂,是抽象画。这时老师就应该多引导学生去看里面的人和动物的造型,让他们数一下有几个人和几个动物,然后提问每个人分别在干什么,牛和马的表情有何不同?这时学生都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的分析画面内容。接下去,可简单说一下具象与抽象的区别,让他们了解到牛头是残暴与黑暗的象征,马是民众的象征,孩子的哭嚎挣扎的形象以及立体主义的基本造型方法与法则。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吸收学生新鲜的,独立的,哪怕是一些幼稚的见解。充实教师的结论。
2、讲故事的教学方法:我们所面对的中学生还处在少年期半儿童状态,所受到的美育教育极有限,而美术作品涉及到的面却又相当广泛而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如何用浅显的方法来讲述深刻的道理,让学生在面对这些绘画作品时不觉得乏味、无聊,就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春》,就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古希腊神话故事,与维纳斯相关的金苹果的故事,墨丘利的传奇,丘比特的金箭和铅箭等,从而讲到画面的构图,在用线用色方面如何表现。还可讲与作品相关的一些轶事。比如:《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是如何寻找犹大的模特儿,反映了他科学的、现实的绘画观念,是对中世纪僵硬的、概念的造型手段的革命,从而讲到什么是人文主义,什么是文艺复兴。再比如:当德国军官问毕加索《格尔尼卡》是谁的作品时,毕加索是怎样回答的。这些小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感到充实,他们的思维会更活跃,热情会更高。
3、对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经常将不同的作品对比着看,运用范畴、类型、模式和风格等知识,逐步建立起学生自己的审美系统,这才算真正地学会欣赏。比如:毕加索不同时期作品的赏析,学生往往对毕加索立体派时期、超现实主义和变形时期的作品难以接受,而对他早期的写实风格作品还非常认可。这是上欣赏课常见的一个现象,学生评价欣赏一幅画时只会用“像与不像”这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绘画作品,在这种认识方法中,丝毫没有审美的气息,也和艺术品的创作和欣赏背道而驰。教师应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建立“真实”的概念。在不同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真实有着不同的理解。19世纪在西方照相术的产生对绘画的影响,由此影响到整个艺术观念的转变,最终导致现代艺术的产生。应让学生知道艺术的价值并非在于精准的摹写事物的表象,而在于表现出事物的本质以及传达作者对事物的理解和情感。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到这些,就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把十九世纪前后的作品进行对比,讲明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共同点。学生就会领会到为什么毕加索、梵高的代表作都不是写实风格的作品。再比如:在欣赏唐代人物画《捣练图》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仕女图,让他们了解不同时期人物画造型、用线、用色的特点,以及不同时期人们不同的审美倾向,服饰的特点等等。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印象,从而让他们有保护文物的意识。这种对比的教学方法能丰富课堂内容,加宽学生的知识面。在美术欣赏中,我们要经常变换角度,互换方位地去观察、分析,就会明白许多道理。用学生熟悉的现象去解释他们不熟悉的道理,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接触实物的教学方法:在欣赏的作品中有油画、国画、版画等,学生对这些名词熟悉,但大部分都不知道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出来的,都没亲眼见过。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互动。教师在讲油画时,可以准备一幅油画作品,让学生用看、猜、触摸等方法了解油画的材料和工具。讲国画时可准备一幅国画。比如我讲《捣练图》时给学生展示了一幅自己临摹的绢本《步辇图》,让学生亲身体验绢这种材料,以及画工笔画的工具和一些基本技法。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对各个画种的区分以及制作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算是给学生增长了一些美术常识。
初中美术欣赏课常常被认为是最难组织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多地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技能,学校教育才能培养出一大批高水准的未来人才。
第二篇: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心得体会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心得体会
每个学期的第一单元都是欣赏课,在美术教学中占用的课时虽然最少,但教与学的矛盾却常常比较突出,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形式, 知识含量高、内容深广,很有探究性,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那么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呢?认真反思之后,我想,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经典的美术作品,不仅体现着艺术家高超的创作技巧,同时也反映出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学好这类课首先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学习的欲望。
1、把知识融入故事当中,用故事来吸引学生,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调整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艺术熏陶。
3、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欣赏课变成一门集声音、图像、动画、电影等融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理选择欣赏的作品
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二是范图的欣赏,三是同龄人的优秀作品欣赏,四是其他门类的欣赏,如雕塑、建筑以及剪纸、编织、印染、拼贴等工艺制作。在选择欣赏对象时,我觉得应该尽量选择难度不大、不冷僻、形式感强、体现鲜明个性的作品,还可以选择一些有故事情节、宗教或历史背景的作品。
三、教会学生欣赏的方法
在美术欣赏课中,我们教师往往一讲到底,这样会造成教师的热情投入换来学生的漠然的尴尬局面,欣赏课变成了“讲赏”课。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我们不可能讲遍美术史上的名作,要想让学生欣赏更多的作品,就应让学生学习欣赏的方法。在培养学生欣赏能力方面就让学生首先从感观上去体会,然后通过介绍不同的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欣赏不同美术作品时观察点,并在实践中总结,使学生具备学习的主动性。
对于一件美术作品,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欣赏:
1、了解作品欣赏程序,学会欣赏经典美术作品。
(1)看到了什么?能够对画面直观的形象进行赏析,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2)细致观察。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它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
(3)了解相关背景。了解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能够加深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
2、学会运用美术语汇。
(1)描叙——形状、质感、空间、形体„„(2)分析——节奏、均衡、动势、对比„„(3)解释——内容、题材、感觉、象征意义„„
(4)判断——视觉传达、观念、风格、审美价值、实用价值„„
3、从欣赏中学会创作。围绕欣赏,获得艺术的再创造,借鉴艺术家的思维灵感,使学生学会创作。总之,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就是艺术的感知和体验过程,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体验、情感感知、与其共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艺术的快乐并积累审美的经验。希望今后我的课堂能够做到快乐教学,快乐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体会到美术带给他们的全方位的享受。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心得体会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欣赏?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常常思考着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有如下看法:
一、恰当选材,关注重点
教师在选材时,要选择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欣赏内容,不可过深。让学生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如某一点某一处的用色、线条、构图、明暗等。不仅如此,欣赏时还要有重点,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不同。有些作品以艺术特色、绘画技法欣赏为主,像风景画、静物画;有的作品最突出美点分析须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应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等。此外在选材上也要有主有次,教师要把欣赏的重点放在那些有代表性的、风格独特的名作上,以加深学生对著名作品的印象。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宽容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的身心能够自由的表现和舒展开来,鼓励学生从每个不同角度欣赏和感受,不要轻易批评学生的欣赏不正确、欣赏水平低下,让每位同学都能轻松地讲出自己的感受。
三、欣赏手段多样化
欣赏课要避免教师空洞枯燥的讲解、学生干巴巴听的现象。可以采用故事、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还可以充分发挥挂图、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法,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乐学、想听、爱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总之,美术欣赏教学涉及面广,对教师的素养期待较高,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对教学的认识、思考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努力进行欣赏教学方面的尝试,积累有益的经验,探寻有效的方法,让美术欣赏课不再成为美术书里被遗忘的角落。
第三篇: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课题实施方案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欣赏”作为美术新课程中的一个学习领域,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老师忽视,一方面,欣赏课内容多,涉及面广,如何把握美术欣赏教学的方法,教师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不够,往往对欣赏课兴趣不浓,课堂参与少。具体说来,在目前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以下误区,从而导致美术欣赏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美术作品欣赏活动的着力点不正确。有些教师,往往以美术家的介绍、以“文学性”的解释、以作品的社会影响等讲述代替美术作品本身的欣赏,忽视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语言、风格、审美价值的赏析;
(2)课堂中基本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很少参与讲述,师生互动少;(3)初中生对美术欣赏课兴趣不浓。
本选题旨在通过对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研究,探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努力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加强师生互动,切实提高美术欣赏课课堂教学成效。
2、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课题研究的意义: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音、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一直是教育教学的目标所在。素质教育的提倡又一次为其搭建了跳跃平台。要完成上述目标,就要上好美术欣赏课,也就是美术欣赏课的意义所在。美术欣赏课的意义在于不仅能提高同学们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而且也便于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加强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知识面的扩大。美术鉴赏课的意义和重要性,能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完善学生的知识修养支持。
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1)有利于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2)有效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3)促进教师重新审视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研究使教学各要素、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教学流程展现等方面更优化。从而发展自我,有效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现代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与环境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儿童在不断与环境的接触中建构知识和行为策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能动的建构过程。在这个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受个人兴趣、需要以及外部环境的推动表现为主动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受本人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情感品质等制约,在对信息的内部加工上表现为独立性和创造性。
(2)新课程的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成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使教师能正确把握美术欣赏课教学活动的着力点,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审美能力培养的关系。
(2)克服以往欣赏课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创设开放、和谐的教育环境和适宜的教育情境,实现课堂的良性互动。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着重进行以下方面的研究:(1)初中美术欣赏课活动着力点的研究;
(2)美术欣赏课中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参与性调动的研究;(3)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4)美术欣赏课常用教学方法的研究;(5)美术欣赏课中师生互动环节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学习与研究,了解初中美术欣赏课一般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
(二)行动研究法。通过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揭示,加强自我导向性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发展自我。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
(三)调查研究法。针对美术欣赏课中学生学习兴趣不强、课堂参与性不高等现象,将通过调查研究摸清问题症结所在,使研究工作具有针对性和成效性。
(四)对比研究法。针对本课题选两个条件相当的班,进行比较,一个班采取某种措施,另一个班按常规教学,然后比较结果。
将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展开详细论述,使研究工作深入细致,且有说服力。
(五)经验总结法。对各种典型经验及教学进行总结并上升为理论。
六、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完成:
(一)准备阶段(2016年6月-2016年7月)
1.通过课堂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学习欣赏课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确立研究方法,制定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申报工作。同时开展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2.利用图书和网络资源进行大量的资料查阅和整理工作,为欣赏课教学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帮助。并结学生实际,初步进行尝试教学,为下一步的研究积累经验。
(二)实施阶段(2016年8月-2016年10月)1.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进行了解。
2.研究进入实施阶段。这一时期我们根据微课题研究的规定,针对课题研究的内容,结合教学活动,定期撰写教学反思并上传到网上,与其他课题组成员进行网上交流,相互学习课题研究经验。
3.精心备写教案,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修改教案,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积极书写教学反思、认真收集资料。
4.研究告一段落,对学生的收获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试验结果,证明了试验研究的预期效果。
(三)总结阶段(2016年11月-12月)
对本课题的试验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对平时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所积累的教学反思和阶段性小结等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七、预期成果
本课题研究后,拟取得以下成果:
1、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2、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3、课题研究的阶段计划和总结;
4、围绕课题研究形成的论文;
5、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等;
6、课题研究的工作报告及结题报告。
第四篇: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课题工作报告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课题工作报告
课题工作报告
2016年7月30日,我的微课题研究已经完成了课题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的工作,并进入总结阶段,现将半年来我的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为了搞好此项课题研究,按照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我的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6年6月—2015年7月)
本阶段主要完成了以下的相关工作:(一)理论学习
我认真学习了课题的相关理论,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明确了课题的研究方向,提高了自我认识。
(二)设计课题研究总体方案
收集整理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制定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6年8月—2016年10月)
本阶段开展的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申请开通新浪博客。
(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开题报告, 并上传至新浪博客。
(三)制定课题研究的阶段(月)活动安排。
(四)对学生进行摸底问卷调查。设计第一次学生问卷调查,并写出第一次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上传至新浪博客。
(五)设计针对不同课型,完成《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和课例研究,上传至新浪博客。
(六)总结第一阶段的工作,并上传第一阶段工作总结及心得体会。
(七)制定第二阶段工作实施计划并上传至新浪博客。
(八)为了解课题研究的欣赏课教学方法的实践效果,对学生进行第二次的问卷调查,并写出第二次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上传至新浪博客。
(九)继续进行欣赏课教学方法实践,完成《外国风景画、静物画欣赏》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和课例研究,上传新浪博客。
(十)广泛听课,搜集有效的课堂欣赏教学方法并汇总。
三、课题研究总结阶段(2016年11月—2016年12月)(一)总结第二阶段的工作,并上传第二阶段工作总结。
(二)根据课题研究的情况,制定第三阶段的课题研究计划,上传至新浪客。
(三)撰写研究报告
在以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课题的研究报告,作为对这项课题的系统总结,研究报告的成果将在对比班和其他班级进行推广应用教学,从而更广泛地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的效率,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四、课题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在课题研究的实验中,不断进行总结和调整,写出阶段性总结。
最终成果:课题研究报告,研究心得和研究论文。
五、对课题研究的思考和打算
总的来说,我校课题组是认真按照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和安排,遵循教育研究的基本规律开展的,按计划完成了既定目标。应该说,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下一步,我们将在教学中全面实践我们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完善它。
第五篇: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新美术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概念,其目的是强调通过学生亲自参与美术活动来体验和感受活动的价值,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和价值观念。美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来感悟美术作品,这种活动更需要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都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目的的状态上,遇到欣赏课,也仅对于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等,很少引导学生去进行分析、评论,这无疑就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知识修养的不足,能对美术作品积极主动地欣赏是比较困难的。
对于初中美术课型中的欣赏课,学生每次都感到无所适从,不知从哪入手,教师讲解很累。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掌握一种规律或方法,真正体会到艺术的魅力,同时减轻教师的负担。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现代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与环境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儿童在不断与环境的接触中建构知识和行为策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能动的建构过程。在这个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受个人兴趣、需要以及外部环境的推动表现为主动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受本人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情感品质等制约,在对信息的内部加工上表现为独立性和创造性。(2)新课程的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成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拟在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不仅如此,还力争达到以下目标:
1、寻找适合学生上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积极实现教师上欣赏课教学方法的创新,为课堂教学注入创造的活力。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初中美术欣赏课活动着力点的研究;
(2)美术欣赏课中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参与性调动的研究;(3)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4)美术欣赏课常用教学方法的研究;(5)美术欣赏课中师生互动环节设计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将整合各种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开展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与具体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15年6月—2015年7月)
2、实施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0月)
3、总结阶段(2015年11月-2015年12月)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与做法:
1、准备阶段(1)理论学习
从课题申报起,我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知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明确课题研究方向,提高自我认识。(2)撰写课题研究总体方案
从课题被批准立项后,我从多方面认真收集、查询、整理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制定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
2、实施阶段
课题研究中,实施阶段是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本阶段的研究主要以所任教的七八九年级学生为研究的对象,在教学中进行探索、研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欣赏课教学方法。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分三个阶段来进行:(1)初级探索阶段(2015年6月—2015年7月)
摸底调查。主要对七八九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在教学中,利用观察法、调查法等进行调查,采用听课的方式,收集相关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
欣赏课教学方法调查。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实施欣赏课教学方法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程度,学生对欣赏课教学方法满意程度等情况,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资料,并写出学生关于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第一次反思: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在第一阶段的课题研究中,我确立了调查对象七八九年级学生,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具体措施。决定先从调查入手,找出学生对美术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课学习兴趣的方法,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及时段划分,知晓良好的欣赏课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师生共同介入课题研究。
(2)中期探索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0月)
用新的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
对所上的新课,和其他美术教师进行讨论,运用恰当的欣赏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探究。将精心设计的欣赏教学案例运用到七八九年级实际的教学中,进行欣赏教学实践,并写出相关课题的课堂教学设计和课例研究。
到其它美术教师的课堂听课,收集有效的欣赏课教学方法。
参加各种公开课和赛教课,请有经验的教师一同探讨不同的美术欣赏课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第二次反思: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效地利用欣赏课教学方法能让一节课充满活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浓,注意力集中了,课堂的氛围也活跃了,课题研究成果已具雏形,形势喜人。不足之处:教师还应继续深入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要求进行美术欣赏课教学。此外教师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在教育方面,方法和手段上还需要不断的努力。
(3)终极探索阶段(2015年11月-2015年12月)
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改进和完善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并对欣赏课教学进行系统的总结,汇总研究成果。
继续听课,搜集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并汇总。
成果验证。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在七八九年级进行推广应用教学,从而更广泛地提高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第三次反思:通过课题研究,我将研究中形成的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运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效果良好,而且我把这一教学方法也推广运用到了其他班级,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课题研究成果显著。新的美术课教学方法正在推广验证,效果较佳。不足之处: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对有的章节的运用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3、总结阶段(2015年12月)
①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全面反思、总结,撰写课题研究论文,研究心得。
②认真撰写课题的工作报告、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五、课题研究成果
(一)形成的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2、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3、课题研究的阶段性实施计划和阶段性工作总结
4、课题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
5、围绕课题研究形成的研究论文及研究心得
6、课题研究资料汇集(调查问卷及分析报告、课堂教学设计、课例研究、课题研究过程记录,课题研究活动安排等)
(二)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成果论述:
我在课题研究中,尝试运用了如下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学习与研究,了解初中美术欣赏课一般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
行动研究法。通过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揭示,加强自我导向性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发展自我。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
调查研究法。针对美术欣赏课中学生学习兴趣不强、课堂参与性不高等现象,将通过调查研究摸清问题症结所在,使研究工作具有针对性和成效性。
对比研究法。针对本课题选两个条件相当的班,进行比较,一个班采取某种措施,另一个班按常规教学,然后比较结果。
经验总结法。对各种典型经验及教学进行总结并上升为理论。
六、后续研究工作
1、提高研究的深度。
2、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