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好教会、学好学会[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06:4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教好教会、学好学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教好教会、学好学会》。

第一篇:如何教好教会、学好学会

为学好学会而教——“教好教会,学好学会” 有感

如何“教好教会,学好学会”,我一直在思索着,我想首先应搞清楚好和会的内涵,其次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明确教与学的目标,进而确立教与学的策略,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教学”一词,从学理上看,表明“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的有机统一。二是以“学”来统“教”,“学”是中心,“教”是为“学”服务的,为“学”提供支撑的。为学好学会而教,是属于后者的,教是为学服务的,教是为了不教。

一、从学生的学的角度理解“好”与“会”

“好”是着眼未来;“会”是立足当下。为此,学会:从学科、学段上说,无论怎么考察都会、都对,都正确,一般而言,是显形的,是容易考察的;学好:从综合、长远上说,考察的、没有考察的或无法考察的同样都会、都对,都正确,都好,是一种可持续的终身发展的,隐性的,是缄默的,是不容易考察的。

四、为学好学会而教的思考

1.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全部技巧就是一个字——“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生命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甚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教育家夏丐尊先生于1924年在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译者序中的这段话,充分道出了教育之为教育的真谛。爱不仅是教育的工具,更是鉴别教育的尺度(别林斯基语)。确实,“教育是根植于爱的”(鲁迅语),“爱是教育的原动力”(雅斯贝尔斯语),教育的过程就是爱的过程,真正有效的教育也只能是爱的教育。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唯有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工作当作乐趣来从事,它能使教师感受到每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都在敲打他的心,引起他的思考、关怀和担心。”只有在爱的鼓舞下,灰心丧气、意气消沉的学生重新燃起了希望,正是在爱的儒染中,学生内心久积而成的不满“坚冰”被深情地溶化,也正是在爱的指引下,学生一步步迈向了智慧的殿堂。一句话,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

2.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兴趣是人要做好每件事的原动力。人只有对做好某件事有兴趣,才能主动的、自觉的、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去做,并力图做得完美。因此,教师要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喜欢你所教的这门学科,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就必须首先激发起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也可以说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因为兴趣产生好奇,好奇产生动力,动力产生勤奋,勤奋产生成就。我认为教学最重要的工作重点是突出一个“趣”字。“趣”即重点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既而对学习由喜欢到投入极大的热情。

兴趣的保持相对于兴趣的激发就复杂得多。当人们饶有兴趣地做起某件事时,由于缺少别人的关怀和支持,或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这种兴趣往往就会衰减乃至最终丧失。所以,当学生对你这门学科开始感兴趣的时候,教师的关怀、鼓励、支持并随时准备热心地帮助他们就显得尤其重要。兴趣得以保持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使学生能够经常处于一种“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不断进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之中。在这种情感之中,他们享受着胜利的愉悦,增强着取得更大成功的自信心,他们学习才会更自觉、更积极、更主动,从而激发起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疑激趣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如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可要学生边读边想,尤其在“想”字上下功夫,学会设疑、释疑,以境引趣,教师带领学生进人课文情境中,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在教学时,可充分利用挂图、灯片,再现情境,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描述中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以情生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最佳的心境自学。在习作教学中,激趣既表现在习作前,还贯穿于习作的全过程之中。“激趣”,让孩子们迸发出了乐于习作的欲望,生发了敢于习作的自信;“激趣”,也唤醒了学生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及对未来世界的憧憬;“激趣”,还开启了学生洞幽察微的睿智,萌生了真实表达的情愫!兴趣犹如种子,有了种子就有了开花结果的希冀和向往;如果没有种子,即使土壤再肥沃,浇灌再用心,耕耘再努力,也会毫无收获。3.没有习惯,就没有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一书的序言中所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这固然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话语,但它也的确说明了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正如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说的:“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也正如该书的第一页所写的“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给孩子一生的财富;纠正孩子一个坏习惯,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教师不能要求学生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学生,先适应学生,才能改变学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历来主张把养成良好习惯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我非常赞同叶圣陶的观点,认为即使把养成好习惯放在各类教育中至高无上的位置也不为过,因为好习惯属于“为人”的范畴,而“为人”比“为学”不知要重要多少倍。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

4.没有赏识,就没有成长。懂得欣赏对一个教师来说尤为重要。要让学生心中有希望,因为学生的希望是自信的基础,而学生的自信是建立在欣赏中,良好的习惯是在欣赏中形成,优秀的品质也是在欣赏中发扬的。但在教学工作中,发现有些教师谈起自己的学生总是满腹牢骚,抱怨不断。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是我们有的老师太计较学生的缺点,而忽视了学生的优点罢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赞扬后进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更文明。”

当你以欣赏的态度看一件事,你一定看到许多优点;当你以批评的态度看一件事,你一定看到许多缺点,佛心自见。一个教师怎样看待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情绪。有人说:教师把学生当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当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教师如果视与学生打交道为烦恼之源,他的痛苦就是自找的。教师要对学生心怀感激。从某个角度说,教师的岗位是学生提供的,学生既是教师的教育对象,又是教师的衣食父母!换个角度想,那些难教育的学生,其实考验和锻炼了教师的教育能力;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其实考验和锻炼了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那些不会学习的学生,考验和锻炼了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如果我们能把教科书编活、教活、学活,必然能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燃烧起来。

50平方米的教室,空间是有限的;45分钟一堂课,时间也是有限的。教师应当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运用自己活用教科书的教学艺术,去发展学生无限的思考力。我想只要这样去思考去探索理应是为学好学会而教的境界。

第二篇:如何教好学好高中数学

如何教好学好高中数学

新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与学探析

邓力杰

(一)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2003年,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即高中数学新课标)的制定,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它使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充满了活力,同时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使数学课在形成学生的理性思维和促进学生个人品质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1.新课程同样注重了高中数学的基础性

在新课标的课程框架中,必修内容包括了原高中数学中的集合、初等函数、不等式、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圆锥曲线与方程、排列组合、复数等。新引入了简易逻辑、向量、概率统计、极限导数及其应用等。

从以上所列出的高中数学课程的大部分内容,不难看出新课标仍然十分重视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及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2.对“双基”的重新认识

新课标删减了原高中数学中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理论化的内容。在必修中增加了算法的内容,把最基本的数据处理,如统计概率,作为新的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因为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学生的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是每位教师面临的一个大课题。数学课本身就是一种数学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作“思维的体操”,在自己的教学中,去摸索、去实践、去总结,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二)明确教学内容及高考考纲

1.明确高考考纲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1)明确高考内容及深度(见高考考纲);(2)知识是指《全日制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中的数学概念、性质。(3)能力要求是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4)个性品质要求。

2.需要补充的各章节内容: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加深、二次方程根和系数的关系问题、yx1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几何中面积体积的一般求法、自变量有限制条件下的二x

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给出递推关系的数列求通项、yAsin(x)的综合问题、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综合题、近似计算问题、三次函数的求导综合问题、对称问题、含有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等。

(三)由初中到高中学习的转变

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和能力的要求都是一次质的飞跃,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准备。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有的内容为应付中考而不讲或讲得较浅(如二次函数及其应用),这部分内容不列入高中教材但需要经常提到或应用它来解决其它数学问题,而高中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学生的成绩的分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涉及到初高中知识、能力的衔接问题,所以由初中到高中要及时进行转变。

1.模仿与创新的转变

初中学生模仿做题,他们模仿老师思维推理较多,而高中模仿做题、思维学生有,但随着知识的难度大和知识面广泛,学生不能全部模仿,即就是学生全部模仿训练做题,也不能开拓学生自我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只能是一般程度。现在高考数学考察,旨在考察学生能力,避免学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势思维,提倡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学生自学能力的转变

初中学生自学能力低,但高中的知识面广,知识要全部由教师带领学生训练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较少的、较典型的一两道例题讲解去融会贯通这一类型习题。如果不自学、不靠大量的阅读理解,将会使学生失去一类型习题的解法。另外,高考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题型的开发也在不断的多样化,近些年提出了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只有靠学生的自学去深刻理解和创新才能适应。

3.思维习惯上的转变

初中学生由于学习数学知识的范围小,知识层次低,知识面狭窄,对实际问题的思维受到了局限。高中数学知识的多元化和广泛性,将会要求学生全面、细致、深刻、严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递进性。

4.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的转变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四)如何进行课堂教学

1.在课堂教学中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要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五官能协调活动是最好的习惯。抓数学学习习惯必须从高一年级抓起,无论从年龄增长的心理特征上讲,还是从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要求上讲都应该进行学习习惯的指导。同时还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第2页

教师为了培养这些能力,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比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应用模型、电脑等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参与,做到能够用数学方法阅读,能够用口头和书面形式表达数学关系,进行逻辑分析;能够有效地进行数学交流,即会阅读并理解数学课本,会口头和书面把数学研究和问题解决的结果向别人表达等等。

2.加强4 5 分钟课堂效益

要提高数学能力,当然是通过课堂来提高,要充分利用好这块阵地。

(1)抓教材处理。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通过老师的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

(2)抓概念的掌握和知识形成。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等,数学的一个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都是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一个定理的证明,往往是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就培养了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要把知识形成过程看作是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

(3)抓学习节奏。数学课没有一定的速度是无效的学习,慢腾腾的学习是训练不出思维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是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这就要求在数学学习中一定要有节奏,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才会逐步提高。

(4)抓问题暴露。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书,有时还伴随着问题讨论,因此可以听到许多的信息,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结症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现出现问题及时抓,遗留问题有针对性地补,注重实效。

(5)抓课堂练习、抓好练习课、复习课、测试分析课的教学。数学课的课堂练习时间每节课大约要占10—20分钟,这是对数学知识记忆、理解、掌握的重要手段,要坚持不懈。这既是一种速度训练,又是能力的检测。学生做题是无心的,而教师所寻找的例题是有心的,哪些知识需要补救、巩固、提高,哪些知识、能力需要培养、加强应用。

(6)抓解题指导。要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这不仅是迅速运算的需要,也是运算准确性的需要,运算的步骤越多,难度就越大,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因而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合理地选择简捷的运算途径不但是提高运算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其它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7)抓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能力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地运用中才能培养和提高。

3.体验成功,发展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如听懂一节课,掌握一种数学方法,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测验得到好成绩,平时老师对同学的鼓励与赞赏等,第3页

都能使他们从这些“成功”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热情。

4.善于总结

总结不仅是指师生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汇报问题的学习研究过程,包括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所走的弯路、如何找到探究问题的方法、利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同时以谈学习体会、学习方法、学习经验、数学概念、性质、定理等的学习意义来替代传统的小结形式。通过这样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小结交流,既能充分暴露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特征;也能培养他们的概括、综合能力。这样既能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以便进一步优化今后的教学策略,也能使每一个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进一步加深对概念、性质、定理等理解的深刻程度,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所学的知识概括化、系统化。

5.课堂上还要多留些时间让学生多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其蕴藏的学习潜力,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从数量上说,教师要少讲;从质量上说,教师要精讲;从内容上说,学生易懂的坚决不讲。整个教学活动,教师既要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也要注意给学生以想、说、练的机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顺利达到新课程标准。

6.进行必要的课堂强化训练

指在师生对教学内容作出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将预先准备好的一些围绕本节课的主题并有较强针对性的问题(通常是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应用性的问题等)组织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五)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过去的数学教学中,人们更多关注了学习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关注不够。当前,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必须特别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重视学习的过程,强调研究性学习,这里,对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应当作全面理解。应当说,接受式学习仍然是学校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接受学习并不一定就是被动的。

1.改进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法,应尽量学习比较成功的同学的学习方法。改进学法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积累过程,一个人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有不断地提高。学习要经常总结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更一步的发展。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步骤,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

2.引导探究、合作学习

引导探究就是指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或独立形式或小组交流讨论形式展开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究。这种活泼有意义的学习,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确能起到促进作用。比如:在学完教材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后,让学生畅谈一些集合的实际意义、等价命题、充要条件的学习的意义和体会,学生不第4页

仅从数学知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交流,明确了数学的解题过程实际上是不断正确利用等价关系,充要条件的过程,明确了只有正确利用这些关系进行解题,才能获得正确结论的道理。同学们通过这一系列有意义的学习,一方面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亲历了学习的全过程,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六)学好数学的几个建议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增加的课外知识。

2.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

4.与同学建立好关系,争做“小老师”,形成数学学习“互助组”。

5.争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

6.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7.学会总结归类。可: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各自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数学科各分支的不同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最适合学生接受、确能培养学生创造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每个教学工作者应该追求的目标。

2004年11月10日

欢迎访问 http://

第5页

第三篇:学会还是教会

学会还是教会?

我以前上课总是想尽千方百计的教,见缝插针地教,结果是事倍功半。而一天因家中有事请假时,我布置了一些学习任务,结果我检查时,发现96%的学生完成了任务,效果要比我讲好多了。于是我就想,知识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新课标重视教学过程,而不只注重学习结果,是正确的。再一想,初一上学期时,因去石家庄学习,我把学习任务布置给了课代表,让他们布置、讲解、检查,通过期末一考试,发现结果是特别理想的,不客气地说是全县第二名。自己的教学发现:学生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

刘永佳

开学这一周多来,我发现刘永佳变了,变好了。尽管或多或少地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总的来说,优点多于缺点。

像今天晚上,英语王老师检查背诵,一些英语差的同学也开始嗡嗡地背起来,临放学时,仍有部分同学未背过。刘永佳在放学时,边往外走,边给王文豪说:你一句一句地背,只要第一句背过了,第二句就能会,第二句背会了,第三句就能会,并且还是像传授什么秘笈似地搂着同学的脖子说。我看到这个场面,我很高兴。

第四篇:教会学生学会感恩

教会学生学会感恩

现代小学生缺乏感恩的心,情感淡漠,难感动。这句话经常在报道中看到。其实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的起码品德,也是处世哲学,也是人和人性的高贵所在。可为什么现在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呢?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感恩犹如心灵的泉水,它会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生命充满生机,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作为小学生又该如何学会感恩呢?我曾经也想过很多方法:如用歌声来感化孩子的心灵;用阅读来净化孩子的心灵;用网络来亲近孩子的心灵。但都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孩子总是是懂非懂,云里雾里,很难明白什么是感恩。直到去年“德基金”的出现让我醍醐灌顶,一下找到了开展感恩教育的要领,那就是——用实际行动来延续。

一、找准入口,懂得感恩

那是在2013年6月3日,“德基金”乡村文艺支教活动在流口小学拉开帷幕,十多名志愿者加入“德基金”支教行列,这些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画家、音乐人、媒体的工作者(大家都称他们为“德先生”)在流口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文化艺术支教活动,“德先生”带来了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摄影、服装等艺术课程。这些课程,打开了乡村孩子的视野,让孩子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知道更多的人生方向。这不是很好的感恩教育教材吗?

我班是最幸运的,分来的是一位武术老师(王文粉老师)。她在这短短的一周时间里,她的尽职,敬业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班的全体师生。她每天顶着烈日在操场上一招一式认真地教着孩子们,用她的实际行动证“明德基金”的真心实意,是实实在在为乡村孩子服务的宗旨,确确实实是“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一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操——英雄少年。在一个星期内,孩子们都学会了,可想而知王老师是花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他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打消了许多不知情人的顾虑;他们的工作热情,消除了学校的当心;他们的一心为山区孩子的作为,打动了教师们的心房。当短暂的一周即将结束时,孩子已经和他们难舍难分了。离别的场面更是让人的动容,泪眼模糊了大家的双眼。这一幕幕无不让我震撼。同时,我也非常明白,这只是短暂的留恋,时间是会冲淡一切的。如何留住这份感动,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永久记住这份恩情呢?那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我们是有一颗感恩的心的。

二、运用行动,升华感恩

之后,我和王老师商量把这套操拷贝到我的电脑中,在他们离开的这段日子里,每天早上我班都坚持做这套武术操,直到现在从未间断过。因为我知道只有口令响起,孩子就会想起他们,想起他们的点点滴滴,心灵的震撼远比我们的任何教育都来得深刻,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会让孩子们发至内心的领会。每当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是那样的幸福和甜美,瞧着他们那股认真做操的劲,我体会到“感恩教育”,甚至是一切德育教育——实践才是硬道理,离开了实践的体验是不完美的也是没有实效的教育。前不久,有几个孩子说想王老师了,我拨通了她的电话,让孩子们与她交流谈心,双方都特别感动,一句句发自内心的问候,一行行发自感恩的泪水,一声声真切的呼唤,一遍遍细心的叮咛。我听着,想着,看着,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我深深地知道,我的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感恩了。这一刻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三、唤起意识,激发感恩

是啊!感恩就是一束金色的阳光,能化解冰雪,启迪智慧,产生力量,只有用感恩的心做人做事,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其实我只是捕捉了这份瞬间的场面,却换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收获了如此大的力量,改变了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想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情感教育,切入学生个体心理世界,激发个体心灵共鸣,促使学生对某些事件有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和升华他们道德情感的教育方法。我们呼吁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多一些实践教育的基地。我想:只要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只要家长与教师齐心协力,让感恩教育成为孩子的必修课,我们身边将不会出现冷漠、自私的孩子,我们将会看到的是一个个有情有义、懂得感恩的孩子。

总之,只要我们老师善于运用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感人事例作为契机,对孩子进行心灵的洗涤,孩子们都会长成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感恩树”。

第五篇:教会学生学会感恩

教会学生学会感恩

感恩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做人,才能做到心有他人,回报社会,才能塑造完美人生。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呢?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懂得感恩的意义,明确感恩的对象,掌握感恩的方法,长期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将得到滋润。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感到世界原来是那么美好。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有人说善良的本质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对别人的帮助,哪怕是一点、一滴,我们都应当怀感恩之心。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应当成为每个人的美德。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

恩的心,我们就会勤奋学习,真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我们就会明白事理更快地长大,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未来。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感受最深的身边人、身边事开始,学会感激父母,感激父母给我们生命,感激父母养育了我们;学会感激老师,感激老师为我们导航,感激老师培育我们。从感激父母老师开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再引导学会感激他人,感激社会,感激一切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其具体做法是:

1、要学会感恩父母。因为他们不仅赐予我们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同学、爱社会。

适逢母亲节、父亲节,给父母过节,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为父母送上一个温馨的祝福,让父母享受一份感动。

2、要学会感恩同学。因为他们不仅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陪伴着自己度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更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安慰,在交流中获得欢乐和充实。

3、要学会感恩老师。因为老师不仅赐予了知识,更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正是老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解开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结。

4、要学会感恩祖国。爱国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爱国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基础,爱国是全体国民的神圣职责,爱国是当代民众的精

神需求,爱国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旗帜,爱国是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活在世上,我们应该感激的东西确实很多,我们应该感激生我养我的父母、感激我们的国家、感激社会、感激学校、感激家人,我们更应该感激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修养,甚至我们还要感激苦难逆境,是它们教会我们坚强。感谢曾帮助过我们的人,他们用暖暖的心灯让我们发现生命是如此丰厚而富有;感谢肯接受我们帮助的人,他们用淡淡的柔弱让我们可以把这份良善续延。

下载如何教好教会、学好学会[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教好教会、学好学会[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会孩子学会感恩

    教会孩子学会感恩 感恩是爱的根源,也是快乐的必要条件.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生命的回报和付出差不多,如果我们为某个理由拿一张臭脸面对世界,世界也不会给我们好脸色看;如果我们对......

    教好基本字,学会一类字

    教好基本字,学会一类字 去年11月1日,我去南京观摩了“七彩语文杯”第五届课堂教学大赛。扬州宝应的陈林老师和云南玉溪的王丽梅老师都执教了二年级上册《识字8》一课,教学内容......

    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学会感恩

    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学会感恩 山东省平度市南村镇宗家埠小学 史祖寿 一、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江西心理学会会员邹艳认为,当前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缺乏感恩心的现象十分普遍,究其......

    学好语文,学会做人德育

    学好语文,学会做人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黄桂清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 ,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

    如何教会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如何教会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邢台市沙河桥西学区张敏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常常发现学生作文有不少错误;有的中心不明确,不突出;有的没把内容写具体,空洞无物;有的用词造句不准确,词不......

    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学会感恩[推荐五篇]

    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学会感恩 平果县第九小学 唐卫民 一、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乐于助人、知恩图报,有道是“......

    教好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文言文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丰富灿烂的文化,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高尚道德情操教育,有助于学生今后从......

    如何教好初中英语

    怎样才能教好初中英语 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英语方面,虽然学过,但是不系统。所以,初一新生还是得从音标入手,因为只有掌握音标,学生自己学会拼读,单词学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