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批注,从“教会”到“学会”的有效途径(推荐)
批注,从“教会”到“学会”的有效途径
------林西县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研讨会总结
自08年第三小学何秀芳老师的班级进行语文能力展示后,我们和全县的小语教师同思考、研究与实践,用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以分片研讨的形式,与老师们共同商讨了操作层面的困惑与问题。随后,教研室在全面调研听课的基础上,撰写了《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对基本理念,年段要求和批注的内容与方式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在学年末对各校的“科研兴校”评估中,将批注式阅读教学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评价内容,进行打分排队。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寄宿制学校的课题实验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大营子的韩秀梅老师、窦小丽老师、张孝会老师,林西镇的黎敏老师、姜艳红老师,繁荣学校的韩秀梅老师,官地学校的王宗敏老师,她们班级学生的批注式阅读、理解表达能力,都特别突出。这充分说明了这项课题实验,正在走向基层,走向深入。他已经由个体的、一己的经验成长壮大为一个可以全面推广的课题实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将这次研讨会放在寄宿制学校的主要原因。
通过近一个学年的实践,对于第一课时操作的步骤与环节,大部分老师已经能够基本掌握。这一学期,我们重点探究的事第二课时如何操作。
笛卡尔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一过。对待教学、教研这些与我们的职业生活、学生的终身发展紧密相关的工作,更需要停下来思考和总结。下面,就结合全县各校的实践进展情况,对这一课题中的得失进行总结。
一、更新观念,正确认识
自进入课改以来,各种教学流派层出不穷。在语文界,谁不知道王崧舟倡导的“诗意语文”,窦桂梅的“主题教学”,孙双金的“情智语文”,薛发根的“组块教学”,孙建锋的“魔力对话”,刘云生的“心根”说等等,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他们的阅读教学或内蕴深厚,或热情奔放,或睿智洒脱、简约幽默,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这些语文教学中的时尚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如何在流行中保持清醒的态度,既不盲目跟风,导致邯郸学步的后果:也不固步自封,重复昨天的故事。事实上,对于语文教学艺术的风格与流派而言,虽然可以姹紫嫣红、各有千秋,但归根到底都必须落到实处,既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崔峦老师主张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杨再隋教授大力创导呼唤本色语文,其中的要点便是“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先生也把自己四十年语文教学之经验概括为“尚简、务实、求真、有度”······显然,这些主张的真谛,所关心的都是“实效”二字,不因时尚猎奇而遮蔽本真,不因目迷五色而忘记“回家”。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去创生所谓的风格和流派便难免偏离了主旋律,这往往会“走火入魔”而陷入泥潭,难以自拔。所以,求真、求实、求善,也正是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弘扬的“主旋律”,应当坚守的信念。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便是在一切喧哗中的沉静,一切流行中的回归。尤其是在一些初见成效的班级里,我们愈加感受到它的简单、真实、朴实与扎实的力量。
1.与传统一脉相承:“批注式阅读”是传统读书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直载体现,与古之所谓“评点”一脉相承。落实在阅读教学中,就是在阅读教学之前引导学生通过圈点批注,自学字词,潜心默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解读文本。包括内容理解、情感体悟、表达鉴赏和质疑问难等,来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学习习惯。他融感性的体验、感悟和理性的思考、评析与一体,是可受益终生的一种阅读方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自主进行“批注式阅读”基础上的一种全新阅读教学模式。
2.强化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批注式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未经老师讲读之前,潜心研读文本,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它改变了学生一贯依赖教师讲解、分析、提问等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阅读”。有了自主和个性,就有了实现阅读教学的多方对话、有效对话的保障。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一观点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也说:“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进行种种的阅读训练,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高的阅读能力。”“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圣陶语),过程则是让学生在精读、略读、浏览中,不断反复亲历阅读实践,学习并运用这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它重在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充分对话,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方式,来完成从课内到课外的阅读任务,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二、扎实基础,养成习惯
1.对于学生来说,要养成会自学一篇课文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曾多次指出:“教是为了不教”,主张让学生学会学习。他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书所务惟在启发引导,俾学生逐步增举国其知能,展卷而自能同解,执笔而自能合度。”批注式阅读就是要教给学生一种阅读方法,无论是精读、略读还是课外文章,都能够逐步在无人指导下自学学习。因此,我们的第一课时,重在让学生习得一种方法,养成一种习惯。
第一课时就是让学生直面文本,经历自学一篇文章的过程。重点是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明确读书任务,并对自读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扎实地进行自读、学有所获。
具体包括以下环节:
1.快速标出自然段后轻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圈画生字词,练习读好含有生字词的语句。同桌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互相帮助,当小老师教读对方读不正确、流利的句子。
3.自学生字:给二类字注音,给一类字写出音序、部首,并组词、归类。找出本课出现的多音字、四字词语,并按一定格式汇总于生字栏附近。同桌间或小组内互批,对有矛盾有争议的地方查找工具书解决。(官地经验)
4.老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以较弱学生轮读自然段的方式,来发现并及时纠正字词掌握中的问题,对难读的句子,要做好示范指导,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将字词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落实到这一环节、特别需要关注的易错字、易混字、难写难记字,要提出来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学生的记忆,留下鲜明深刻的第一印象。(夯实基本,尤其是字词基础)5.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默读思考,与文本进行对话,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做好批注。
让学生在批注中学会批注,批什么、如何批、怎样批好,老师在细节处给予示范指导。
批什么:凡有所感处均可批注,具体包括词语、句子、段落、标点、插图:课文题目、课文结尾、主要内容、文章结构、表达顺序、写作特点、作者情感:单元导学、阅读提示、课后习题等。
怎么批:符号批注与文本批注相结合。要求规范批注符号,对批注的语言要求既简短精炼、又完整通顺。注意保持书面的整洁美观。
批的怎么样:深刻——不流于形式,一目了然,文中自有的答案的不写批注,努力读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写出自己的理解:创造性——通过示范、激励等有效措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充满个性地理解文本。
此环节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①
批有重点、防止在细枝末节处打转转,在重点难点外绕圈圈。引导中高年级学生围绕单元导学。阅读提示和课后习题、选择重点难点进行批注。② 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避免批得过多,过杂,流于肤浅。③ 学生批注过程中,老师应与学生一同进行批注,也可巡视指导批注能力较低的学生,6.小组或同桌交换课本,对书写质量和批注质量进行简单的互评。
7.展示传阅在同学互评中获得较好评价同学的课本,并请他们介绍自己批注中的思考过程与好的经验。
以上重在让学生潜心读书,在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能够自学生字词,默读初步感知课文,以感性的方式写下关于内容、表达等方面的批注。需要指导学生在长期实践中,掌握自读课文的步骤与方法。
教师可与学生将以上环节进行归纳整理,以易于理解、上口的儿歌形式,让学生抄写与课本,对照操作。(史虎云。刘国风等)
2.对于教师来说,要养成逐步放手、加强评价的习惯
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德国莱茵兰教育部提出了“学生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我们的批注式阅读教学就是教给学生一个自读自悟的方法,并学生养成一个独立阅读的习惯。如果在实践到今天,我们在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上,仍然要时时刻刻要求学生去读课文,写生字,画句子,学生亦步亦趋,离开老师就茫然无措:那么,就说明我们还没有大胆的放手,真正的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我们许多老师已经养成了讲解提问分析的习惯,认为不讲学生就不懂,不问学生就不会思考,结果导致的就是没有老师学生果然不会学习。
但教给学习方法并不等于实现了学生自学,要实现学生自会还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对学习方法不断运用、体会、内化的过程。没有一蹴而就的成果,在形成能力养成习惯的过程中,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加强示范引领和及时评价。比如学生批注时画的语句非重点难点,过于零乱:学生批注写的不规范,写的杂乱:感受不深刻等等,都是在实际操作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这些环节上加强示范和引领,指导学生逐步形成自读自悟的能力。尤其是细节上的示范,加强训练力度,每次有所侧重。同时,还要相应的跟上评价,运用同学间的互评和老师总评来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和自学成果。
三、先学后教,指导点拨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多老师对第一课时已经基本能够熟练操作,并创造出了一些适合本人和本班实际的经验和做法。在第二课时阅读教学中,出现了几种比较极端的现象:一是被学生的回报交流牵着走,导致对课文理解的零乱无序和支离破碎;二是学生间一直在进行的是平行交流,对重难点的理解各抒己见,没有交叉深化:三是整堂课众说纷纭,没有时间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将阅读教学课上成说话讨论课。第二课时到底如何进行“先学后教,顺学而导”,已经成为这项课题实验发展的瓶颈,一些老师回到了传统的讲解,置学生的自读自悟于不顾:还有一些老师处处被动,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会议上的三节课,上的都是第二课时,在这些方面做了一有益的探索。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围绕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展开交流。2.在交流中深化学生的批注理解、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3.听说读写训练相结合,注重内容理解和表达方式的领会,进行语言积累运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4.进行拓展运用:教师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最终学会并运用这种阅读方法。一可在略读课文中加大放手力度,通过学生的批注和交流来完成阅读任务。二可拓展到课外阅读,将批注与读书笔记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会读书,而不是停留在看热闹的低级阅读阶段。三可与习作教学的互批互改相结合,教会学生以欣赏的眼光批注同学的习作,以修改补充的方式帮助同学。
金克木先生说:“不会读,书如干草:会读,书如甘草。”通过“批注式阅读教学”,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质量,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学会还是教会
学会还是教会?
我以前上课总是想尽千方百计的教,见缝插针地教,结果是事倍功半。而一天因家中有事请假时,我布置了一些学习任务,结果我检查时,发现96%的学生完成了任务,效果要比我讲好多了。于是我就想,知识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新课标重视教学过程,而不只注重学习结果,是正确的。再一想,初一上学期时,因去石家庄学习,我把学习任务布置给了课代表,让他们布置、讲解、检查,通过期末一考试,发现结果是特别理想的,不客气地说是全县第二名。自己的教学发现:学生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
刘永佳
开学这一周多来,我发现刘永佳变了,变好了。尽管或多或少地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总的来说,优点多于缺点。
像今天晚上,英语王老师检查背诵,一些英语差的同学也开始嗡嗡地背起来,临放学时,仍有部分同学未背过。刘永佳在放学时,边往外走,边给王文豪说:你一句一句地背,只要第一句背过了,第二句就能会,第二句背会了,第三句就能会,并且还是像传授什么秘笈似地搂着同学的脖子说。我看到这个场面,我很高兴。
第三篇:从追求“教过”到追求“学会”(xiexiebang推荐)
从追求“教过”到追求“学会” ——再谈围绕本体眭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口 吴忠豪
我在一篇文章中将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成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所谓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指的是反映语文课程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则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这类教学内容是由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的。语文作为一门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展开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教学内容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的。遗憾的是,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课都是以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为主要目标,并且围绕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来组织教学的,这就造成了语文课程本体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教学内容的错位,异化了语文课程性质,这是我国语文课程长期难以走出教学效率低下的直接原因。
常态的语文课教学流程大多是“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提升”。这样的教学流程主要是为了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瞄准的是非本体教学内容。比如一位教师设计《爬天都峰》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三、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四、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明白什么道理呢?就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鼓励,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这样设计教学,学生最后获得的只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偏重的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教学。这当然是不可取的。
另一位教师设计的《爬天都峰》教学过程,没有把重点放在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上,而是抓住每段课文的特点教学课文的写作方法:
一、初读课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学习景物描写;
三、学习第三至五段,学习人物对话描写;
四、学习课文第六段,学习人物动作仿写;
五、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应该肯定的是,这位教师是围绕本体性内容展开教学的,各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抓的都是语文知识或语文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景物描写,学习人物动作描写,学习人物对话描写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应该学习的阅读方法或写作方法。三年级学生开始学习写作,要把内容写具体,需要掌握这些基本的人物和景物描写方法。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否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我们知道,教师课堂上教了什么,这只是教师的主观愿望;学生事实上学到了什么,有没有学会,特别是中等以下的学生是否学会,这才是判断一堂课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在一节课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交给学生三四种阅读、写作方法,显然只能是蜻蜒点水,浅尝辄止。教师追求的是“教过”了,而不是学生的“学会”了。从追求“教过”到追求“学会”,是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一大转变。
一、把目标定位在学生“学会”上
其实一堂课的教学效率不在于教师“教过”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究竟“学会”了多少知识。这一点语文教师应该向数学教师学习。数学教师在一堂课里教学的内容非常有限,比如有关圆的知识,可能分解出:认识圆的半径、直径,认识圆周率,求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等等。数学教师不会在一堂课里将有关圆的知识全部教完,一般只教一点。数学教师教学时间的分配,一般是三分之一的时间新授知识,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操练。这样教学有何道理?道理很简单,因为小学生学习这些数学知识,“理解”是一回事,“会用”又是一回事。数学教师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的,更多考虑的是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仅仅是优等生的接受能力,而是瞄准中等以下学生的接受能力。
当下语文课教学语文知识或语文方法,教师追求的往往是“教过”了,而不是追求学生是否“学会”。比如《爬天都峰》第三环节学习“人物动作描写”,这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1.默读第六段,画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2.交流学生画出的动词。(教师板书)3.学生朗读第六段,体会课文是如何通过这些词语把人物动作描写得很具体的。接下去叉开始教学后面几个小节,认识人物的语言描写。
我们发现,语文课的问题就出在教师的目标定位上。我们的教学目标往往定位在学生理解、认识这种写作方法,“认识、体会”了课文中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就完事了。其实认识“人物动作描写”这种写作方法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写作。学生仅仅“认识”或“理解”了人物动作描写,而离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描写人物动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语文教师教学一些语文知识或方法,往往满足于“教过”了,因此几乎每篇写人的记叙文都在教学“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每篇写活动的课文都在教学“环境描写”“场面描写”,每篇说明性课文都在教学“说明的方法”,等等。从小学一直教到中学,可有些学生写作文还是不会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只管“教过”,不管学生是否“学会”。
二、如何实现从“教过”到“学会”的转变
其实无论是语文知识教学还是语文方法教学,教师都应该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进行。一般来说,学生学习一项新的语文知识,都需要经历“认识一实践一总结”这样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无论是比较简单的语文知识的学习,还是比较复杂的阅读方法或写作方法的学习。
再回到《爬天都峰》这篇课文的教学。如果将学习“人物动作描写”作为这一课的教学内容,那么首先要通过实例来辨认什么是人物动作描写,接下去教师的工作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尝试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段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1.读下面两段话,比较课文是怎样描写人物动作的:
(1)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井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2.画出第(1)段话中具体描写“我”爬天都峰时的一系列动作,想想这些动作有哪些作用。
“我奋力爬,一会儿攀着,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爬呀爬,终于爬上„„”把“我”奋力爬天都峰时的动作描写得很具体。第(2)段话只写了“爬呀爬”,没有把动作描写出来,所以看不出“我”究竟是怎样爬天都峰的。3.朗读这段话,想象“我”爬天都峰时的动作。
课文没有描写老爷爷爬天都峰时的动作,你来试着描写一下老爷爷的动作,然后再体会动作描写的作用。
4.交流总结动作描写的方法。
首先是通过两段话的比较,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什么是“人物动作描写”;接下去通过画出动词和朗读,体会文章中动作描写的作用;然后是让学生通过想象描写老爷爷爬天都峰时的动作,尝试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如果只是读读、画画、议议,学生只是认识了动作描写,获得的只是抽象的、模糊的概念;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践,学生才能真正学会这种写作方法。也只有通过实践运用,学生对这种方法的认识才能变得清晰、具体,才能真正“学会”。
三、按照“认识一实践一迁移”的程序设计教学
语文课应该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按照“认识一实践一迁移”的程序来设计教学流程。必须认识,“初读课文一分段讲读一总结提升”这样的教学流程,其实只是适合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组织教学,学生获得的只是碎片化的语文知识或方法,留下的主要是课文思想内容的痕迹;只有按照“认识一实践一迁移”的程序设计教学+学生才能真正学会这堂课教师所选择的本体性教学内容。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读于永正老师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这堂课于老师设计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事物和联想’,体会文章中联想的作用,并通过修改习作,认识司作中加上作者联想的好处”。
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朗读教学生字词语。这些是这堂课必须完成的基础性教学内容。第二课时重点教学“事物和联想”,这是这堂课教师新授的教学内容。于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
1.认识“事物和联想”。
(1)读第九自然段,分辨哪些写事物,哪些是联想。(2)去掉了这些联想的句子,这段文字有什么变化(失去99%的美)。(3)小结:读文章时分辨“事物和联想”的作用。
2.拓展延伸,实践操练。
读短文,画出联想的句子,再想一想,如果去掉了这些句子会怎么样?加上去有什 么好处?
3.拓展延伸,迁移写作。
(1)修改短文《荷花》。(2)修改后交流。
首先认识什么是事物描写,什么是作者的联想,这时学生学到的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种陈述性知识;接下来让学生认识联想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通过比较和小结,让学生明白读文章时要分辨“事物和联想”的作用,这样学生学到的是一种阅读的方法,一种程序性知识;然后还需要通过实践,在新的语境中去运用,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并掌握这种阅读方法;最后再引导学生去修改一篇习作,让学生认识联想在写作中的作用,通过运用将“事物和联想”迁移为一种号作方法。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从“认识一实践一迁移”的完整学习方法的教学流程。
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教学流程,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一堂课“教什么”。也就是一堂课除了完成生字新词教学,读懂理解课文内容这些基础性的教学内容之外,还准备新授什么教学内容,新授内容应该就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碎片化地添加,一定要明确、集中。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语文教师必须学会”舍弃”,明白“有所失”才能“有所得”的道理。
第二,按照“认识一实践一迁移”的程序设计教学流程。常态化的“初读课文一分段讲读一总结提升”的教学流程瞄准的是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学生语文知识或语文方法学习的规律。语文教学流程理所当然地应该瞄准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学习来设计。
第三,一定要保证学生“实践”活动的时间。“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一大特点。教师必须明白,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习得”的,而不是教师“讲会”的。
以往的语文课教学效率之所以不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讲得太多,因为教师只管“教过”,不管学生“学会”,现在要追求学生“学会”,那么必须最大限度地压缩教师讲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保证学生有充分时间进行语文的实践活动。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深刻的课程意识,围绕明确的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流程,那么我们的语文课的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第四篇:教会学生学会感恩
教会学生学会感恩
现代小学生缺乏感恩的心,情感淡漠,难感动。这句话经常在报道中看到。其实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的起码品德,也是处世哲学,也是人和人性的高贵所在。可为什么现在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呢?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感恩犹如心灵的泉水,它会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生命充满生机,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作为小学生又该如何学会感恩呢?我曾经也想过很多方法:如用歌声来感化孩子的心灵;用阅读来净化孩子的心灵;用网络来亲近孩子的心灵。但都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孩子总是是懂非懂,云里雾里,很难明白什么是感恩。直到去年“德基金”的出现让我醍醐灌顶,一下找到了开展感恩教育的要领,那就是——用实际行动来延续。
一、找准入口,懂得感恩
那是在2013年6月3日,“德基金”乡村文艺支教活动在流口小学拉开帷幕,十多名志愿者加入“德基金”支教行列,这些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画家、音乐人、媒体的工作者(大家都称他们为“德先生”)在流口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文化艺术支教活动,“德先生”带来了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摄影、服装等艺术课程。这些课程,打开了乡村孩子的视野,让孩子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知道更多的人生方向。这不是很好的感恩教育教材吗?
我班是最幸运的,分来的是一位武术老师(王文粉老师)。她在这短短的一周时间里,她的尽职,敬业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班的全体师生。她每天顶着烈日在操场上一招一式认真地教着孩子们,用她的实际行动证“明德基金”的真心实意,是实实在在为乡村孩子服务的宗旨,确确实实是“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一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操——英雄少年。在一个星期内,孩子们都学会了,可想而知王老师是花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他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打消了许多不知情人的顾虑;他们的工作热情,消除了学校的当心;他们的一心为山区孩子的作为,打动了教师们的心房。当短暂的一周即将结束时,孩子已经和他们难舍难分了。离别的场面更是让人的动容,泪眼模糊了大家的双眼。这一幕幕无不让我震撼。同时,我也非常明白,这只是短暂的留恋,时间是会冲淡一切的。如何留住这份感动,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永久记住这份恩情呢?那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我们是有一颗感恩的心的。
二、运用行动,升华感恩
之后,我和王老师商量把这套操拷贝到我的电脑中,在他们离开的这段日子里,每天早上我班都坚持做这套武术操,直到现在从未间断过。因为我知道只有口令响起,孩子就会想起他们,想起他们的点点滴滴,心灵的震撼远比我们的任何教育都来得深刻,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会让孩子们发至内心的领会。每当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是那样的幸福和甜美,瞧着他们那股认真做操的劲,我体会到“感恩教育”,甚至是一切德育教育——实践才是硬道理,离开了实践的体验是不完美的也是没有实效的教育。前不久,有几个孩子说想王老师了,我拨通了她的电话,让孩子们与她交流谈心,双方都特别感动,一句句发自内心的问候,一行行发自感恩的泪水,一声声真切的呼唤,一遍遍细心的叮咛。我听着,想着,看着,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我深深地知道,我的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感恩了。这一刻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三、唤起意识,激发感恩
是啊!感恩就是一束金色的阳光,能化解冰雪,启迪智慧,产生力量,只有用感恩的心做人做事,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其实我只是捕捉了这份瞬间的场面,却换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收获了如此大的力量,改变了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想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情感教育,切入学生个体心理世界,激发个体心灵共鸣,促使学生对某些事件有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和升华他们道德情感的教育方法。我们呼吁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多一些实践教育的基地。我想:只要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只要家长与教师齐心协力,让感恩教育成为孩子的必修课,我们身边将不会出现冷漠、自私的孩子,我们将会看到的是一个个有情有义、懂得感恩的孩子。
总之,只要我们老师善于运用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感人事例作为契机,对孩子进行心灵的洗涤,孩子们都会长成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感恩树”。
第五篇:教会学生学会感恩
教会学生学会感恩
感恩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做人,才能做到心有他人,回报社会,才能塑造完美人生。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呢?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懂得感恩的意义,明确感恩的对象,掌握感恩的方法,长期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将得到滋润。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感到世界原来是那么美好。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有人说善良的本质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对别人的帮助,哪怕是一点、一滴,我们都应当怀感恩之心。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应当成为每个人的美德。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
恩的心,我们就会勤奋学习,真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我们就会明白事理更快地长大,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未来。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感受最深的身边人、身边事开始,学会感激父母,感激父母给我们生命,感激父母养育了我们;学会感激老师,感激老师为我们导航,感激老师培育我们。从感激父母老师开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再引导学会感激他人,感激社会,感激一切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其具体做法是:
1、要学会感恩父母。因为他们不仅赐予我们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同学、爱社会。
适逢母亲节、父亲节,给父母过节,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为父母送上一个温馨的祝福,让父母享受一份感动。
2、要学会感恩同学。因为他们不仅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陪伴着自己度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更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安慰,在交流中获得欢乐和充实。
3、要学会感恩老师。因为老师不仅赐予了知识,更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正是老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解开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结。
4、要学会感恩祖国。爱国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爱国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基础,爱国是全体国民的神圣职责,爱国是当代民众的精
神需求,爱国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旗帜,爱国是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活在世上,我们应该感激的东西确实很多,我们应该感激生我养我的父母、感激我们的国家、感激社会、感激学校、感激家人,我们更应该感激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修养,甚至我们还要感激苦难逆境,是它们教会我们坚强。感谢曾帮助过我们的人,他们用暖暖的心灯让我们发现生命是如此丰厚而富有;感谢肯接受我们帮助的人,他们用淡淡的柔弱让我们可以把这份良善续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