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中学美术教学设计(4.19)
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中学美术教学设计(4.19)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
[中学美术教学设计] 【示例一】初中美术《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人物的特征与个性,了解五官比例的关系,掌握画人像的观察方法,尝试创作一幅人物画。
2.通过观察人像作品,了解人物的五官特征,学习绘制技法,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和绘画造型能力。
3.养成细心的观察的生活习惯,提高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人物头部特征和五官比例,尝试画一幅人物画。【难点】
体会不同人物的表情变化规律。
三、教具准备
PPT课件、相关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娱乐明星的画像,引导学生猜出他们分别是谁?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继续提问:你们是怎样辨认出来的?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 活动二:讲授新知(一)直观感知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同学,说一说相貌特点和性格特征?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总结:人物脸型不同;由、国、田等
教师继续提问:人物的脸型各不相同,五官的比例关系相同吗? 学生思考
教师总结:三停五眼(二)具体分析
教师展示不同角度的画家作品,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画中人物的头部由于视线的改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仰视、平视、俯视 活动三:示范练习(一)教师示范画人头像:
①观察描绘对象的头部形状,画出外轮廓。②根据比例关系,确定五官和发型特点 ③细致描绘对象的面部表情细节。④修改调整,完成画面。(二)课堂练习
学生动手练习,可以选择同桌或其他同学进行对画。(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活动四:展评交流。
以“班级全家福”的形式进行学生作品展览。
1.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自己描绘的对象。2.学生相互交换作品,交流创作心得。3.教师总结评议。
五、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路整理)
【示例二】高中美术《汉代雕塑画像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画像砖这一艺术样式,了解画像砖在形象、雕刻等方面的特点。2.通过对《弋射收获画像砖》的欣赏、描述,了解画像砖的艺术特点及其艺术价值,学会鉴赏的方法。
3.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提高分析鉴赏的能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画像砖的艺术特色。
难点:画像砖的艺术价值及其鉴赏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国宝档案的《汉画像石》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视频中汉代人是如何来记录生活的? 学生观看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汉代雕塑画像砖》。(二)作品赏析,描述分析
1.展示《弋射收获画像砖》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画像砖的创作形式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并讲授画像砖是一种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特殊艺术样式。
2.教师讲授画像砖的基本概况:画像砖是一刻了画像的墓范,压印于土坯上,经过烧制,再涂粉着色,完成后镶砌于墓室四壁,主要流行于四川地区。
3.继续展示《弋射收获画像砖》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这件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场景?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表现了生活场景-弋射收获。
4.继续追问:艺术家是如何表现这些场景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造型简练,人物表现形象生动,通过线条与块面
表现画面,具有较强的节奏感。
(三)总结评价,比较鉴赏
1.展示《骈车画像砖》并引导学生对比赏析,这件作品又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此画表现了送嫁的场景,造型生动形象。2.汉代画像砖有什么共同特点?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多以描绘生活场景为主,刻画上不以对物象刻画的细微为取向,造型简练、生动,部分图像中的形象有一定的夸张色彩。图像呈剪影式,以大的块面和简练的线条使物象的运动感得到了加强。
(四)小结作业,拓展延伸
1.师生共同回顾《弋射收获画像砖》作品的的特点及其汉代画像砖的整体艺术特色。
2.课后作业:搜集画像砖的相关资料,想一想其艺术特点是什么。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二篇: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小学美术教学设计(4.26)
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小学美术教学设计(4.26)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
[小学美术《自画像》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头部的不同特点,学习细致地观察、大胆地运用绘画方法表现自己的脸型、五官的特点。
2.在观察、体验中引导学生学习观察表现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线条造型表现力。
3.通过观察、表现自己,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胆运用恰当的方法表现自己。难点:抓住人物特征进行表现。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置游戏,激趣导入
引导谈话:同学们,看一看老师的长相有什么特点?你们能说一说吗?教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从脸型、五官到发型、体型等。
学生一边说老师长相的特点,老师一边画,边画边说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尤其是在关键部位。教师小结:老师给自己画了一张像,你也想画自己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画自己吧。揭示课题《自画像》。
活动二:直观感知,形式分析(一)赏析作品
课件出示书中徐悲鸿的《自画像》。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画的是谁吗?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析,并分小组研究汇报:这幅画画的是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年轻时的自画像;是一幅油画作品。
接着出示徐悲鸿的照片,引导学生对比说说:画家抓住了自己长相的哪些特点? 学生聆听或根据自己对画家徐悲鸿的认识参与课堂互动,并小结:画面上炯
炯有神的双眼、红扑扑的脸庞,表现了画家对艺术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向往。
(二)形式分析
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镜子,观察,并说一说:你的脸形像什么形状,五官有哪些特点?也可以请同学来补充。
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脸形及五官特点,教师小结: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引导提问:你能说说老师刚刚是怎么画自己的吗?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先观察镜中的自己分析特点,先画脸形,然后画五官、头发,最后上色。
活动三:教师示范,课堂实践(一)教师示范
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部位,比如鼻子、眉毛、脸形等,教师有重点地示范。
(二)课堂实践
作业要求:坐在镜子前,仔细观察自己面部的特点,大胆地画出自己的相貌。学生实践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活动四:展示评价,扩展延伸(一)展示评价
展示作品,并引导学生从五官、脸形、表情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最后全班同学将自画像展示在黑板上,鼓励学生主动大胆的对本节课重点内容做以总结,主要强调表现人物形象时需要抓住的特征等。
(二)课后扩展
引导学生课下尝试以不同的表现形式画一幅人物肖像。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三篇: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初中美术教学设计(5.2)
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初中美术教学设计(5.2)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
[初中美术《认识编钟》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青铜器的主要分类,掌握编钟的形式美和内涵美。
2.通过音像结合的方式赏析编钟这一青铜乐器,提高艺术品鉴能力。3.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青铜器,尤其是编钟,是艺术和科技的完美结合,凝结了古代匠人的智慧和汗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青铜器及青铜器编钟的艺术成就。难点:体会青铜器的历史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大秦帝国》中秦孝公宴赏群臣,钟鸣鼎食的片段。请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并思考先秦时期诸侯显贵的宴礼用器是什么材质的,你能认出哪些?学生回答出青铜器之后,教师继续引导发问:古人说的钟鸣鼎食中的“钟”指的是什么,对应着视频中的哪件器物?学生指出编钟后,教师揭示课题。
活动二:直观感知
1.多媒体播放关于青铜器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青铜器是由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夏商周时期。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
2.多媒体展示钟、鼎、爵、壶、卣、鬲、尊、盘、鉴、钺等各类青铜器,请学生观察其外形特点,并大胆猜测其用途。
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引导介绍以上几种主要青铜的基本用途,并利用大屏幕呈现青铜器的主要分类: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和刚才教师的介绍,将以上几种主要青铜器进行连线归类。
活动三:形式分析
1.教师出示编钟的图片,请学生思考,编钟属于哪种青铜器,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编钟是由青铜铸成的古代大型打击乐器,而它往往演奏于重要的祭祀、飨宴、典礼、群会等场合,代表拥有者的权位,因而编钟既是乐器也是礼器。
2.教师展示湖北随州的曾侯乙编钟,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件作品造型有什么特点?组合方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单个编钟形状扁圆而中空,顶部有直方耳柄,表面有凸起的圆点构造“枚”,鼓部刻有商周时期的典型纹样蟠虺纹和错金铭文;成套的编钟分组悬挂在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能演奏出气势恢宏的乐响。整套编钟形制规整,古朴厚重。
3.教师利用模拟软件,请学生依次敲打不同的编钟,感受音律的高低变化,并思考编钟是按照什么方式进行排列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编钟按照音阶高低有序排列,体现了当时宫、商、角、徵、羽的音律规制,对应可演奏现代音律中五个半八度的音域。
4.多媒体播放97年庆祝香港回归时,用曾侯乙编钟演奏的《交响曲1997:天·地·人》的视频片段,请学生再次感受编钟带来的艺术震撼。
活动四:总结领悟
请学生小组讨论青铜器及青铜编钟的艺术成就。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青铜器是中国奴隶社会最有代表的艺术品类,青铜器,尤其是编钟,是艺术和科技的完美结合,凝结了古代匠人的智慧和汗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
活动五:比较鉴赏
教师展示《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等青铜器,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其艺术特点,进一步深化对青铜器的历史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并巩固鉴赏青铜器的角度和方法。
活动六:小结作业
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都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升华:编钟是我国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的完美融合,它演奏出的音乐清脆明亮,悠扬动听,既奏出了恢弘浩荡的先秦文化,也奏出了锦绣绵长的华夏历史,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骄傲和自豪。
2.课后请学生搜集查阅资料,了解青铜器的主要形制和纹样;通过网络上的模拟软件,利用曾侯乙编钟演奏一首简单的乐曲,感受编钟的艺术之美。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四篇:2017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小学美术《吊饰》教学设计
2017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小学美术《吊饰》教学设计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面试考试时间为20—30分钟。
[小学美术《吊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吊饰的特点及材料,学习吊饰的制作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赏析、讨论、练习,学习剪、贴、画、塑等装饰方法,并能利用纸材质制作吊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制作吊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观察生活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学习剪、贴、画、塑等装饰方法,掌握设计制作吊饰的方法。【难点】
吊饰造型的新颖美观。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从前,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白兔,有一天,小白兔要搬新家了,它想买一些漂亮的吊饰来装饰自己的房间,于是它来到了商场,看到很多漂亮有趣的吊饰,一时之间它不知道该选哪一串好,于是小白兔想请大家来帮它挑选一下,你们能给它出出主意吗?大家注意睁大眼睛看看,这些吊饰在形状、颜色、花纹以及材料上有什么不一样的?你想帮小白兔选哪一串呢?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形状、色彩、花纹、材料去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这些吊饰不但造型有趣,色彩也很漂亮,而且是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材料制作成的,老师相信你们刚才选的那些吊饰吊在小白兔的
家里一定很漂亮,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吊饰,大家想不想自己亲手制作一串漂亮的吊饰呢?顺势导入新课《吊饰》。
环节二:初步体验,探究新知(一)设计吊饰的形状
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吊饰,你们想设计什么形状的吊饰呢?组织小组根据问题进行讨论,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造型都特别有趣,有动物、植物、人物、交通工具还有我们前面刚学过的几何形。
(二)感受吊饰的寓意
出示中国结及“春”字样的节日吊饰,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吊饰上要写“春”字和“福”字?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吊饰中的“春”和“福”都有吉祥的寓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吊饰的制作方法
那么你们知道这样的小吊饰是怎样制作的吗?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 学生思考,教师小结:1.构思图案,设计草图;2.用剪刀剪出轮廓;(注意用剪安全)3.将图案“吊”起来。
环节三:创造表现,展示评价(一)创造表现
布置作业:下面我们就根据刚才的制作步骤利用手中的纸材,合作制作一串有趣的吊饰,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互相配合!比一比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设计的小吊饰最有趣、最漂亮!作业要求:1.构思新颖,设计巧妙;2.制作认真,注意安全和卫生;3.组合有规律,体现美感。
学生合作创作,播放轻快音乐,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创新。(二)展示评价
1.学生自愿展示作品。
2.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从形状、色彩、花纹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展示评价活动,学生相互学习,发现优势,检验不足,提高评述能力。
3.教师小结评价
同学们的吊饰做的真有趣,不但形状可爱,色彩搭配的也很漂亮!环节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可以做成小吊饰的材料还很多很多,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课后尝试利用别的材料,做一串更有趣的吊饰来装扮自己的小房间,使自己的房间变得更美!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五篇: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设计(9.7)
2018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设计(9.7)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
[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设计]
[示例]小学美术《静物一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静物的组合,以及构图中主次关系的基本知识,感受绘画作品中构图的美。
2.通过观察、体验掌握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并能够生动地描绘生活中的对象。
3.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能用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难点】
静物的合理组合并进行描绘。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活导入,教师出示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图片,请同学根据图片上的物品,说说生活还要哪些较为常见的物品。
学生交流回答,揭示课题:静物一家亲。活动二:赏析作品,体验构图 1.感知静物画概念
①利用课件出示静物画作品,并讲授静物画的概念:静物画是以日常生活中静止的物体为表现对象的绘画。
②教师展示生活中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并说出物体的轮廓的大致形状。
2.感知静物画构图
教师展示6幅同一物品的不同构图,请同学们选出正确的构图和错误的构图,并说明理由。
学生体验,教师总结静物画的构图规律:物体朝向一面可多留些空间,使画面舒朗;主体物放置画面中心偏上的位置感觉稳定;组成物品的搭配要注意前后位置。
3.体验静物画构图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桌面上的物品进行组合摆放,看谁摆得最美观和谐。学生体验,教师指导。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一)教师演示
演示静物画构图,完成一幅静物画,讲解要领: ①写生时,可对物体进行适当的添加、省略或位置调整。
②根据内容需要可以同类或相关的物品摆放在一起,这样表达的主题会更加鲜明。
(二)课堂练习
同桌二人为一组,将桌上的物品自由组合,用线描的形式进行绘画;注意物品的聚散、前后空间关系。
(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活动四:交流评议,拓展提高(一)学生展示交流
1.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自己的绘画思路和方法。2.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并从构图、线条等方面交流评议。3.教师总结评议。(二)拓展提高
尝试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生活中的静物,体验生活中别有的情趣。
五、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小学美术《各种各样的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鞋的不同特性,了解鞋的基本结构,动手设计制作一双自己的鞋。2.通过剪切、拼接、粘贴等方法设计制作一双鞋,提高动手能力。3.养成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难点】
制作出使用、新颖有特点的鞋。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粉颜色与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置游戏,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教师给学生出谜语: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晚上横卧在床前。
学生交流回答,揭示课题:《各种各样的鞋》。活动二:欣赏图片,学习新知
(一)观察不同类型的鞋,分析其结构特点
老师通过多媒体出示各种类型的鞋。并提问:这些鞋有什么独特的功能? 学生回答:有雨鞋、运动鞋、高跟鞋、登山鞋…… 老师继续提问,这些不同的鞋,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老师总结:不同类型的鞋都由鞋底、鞋帮、鞋面几部分构成。
(二)名作赏析,启发思想
多媒体出示,有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所装饰的鞋,学生赏析。老师简单讲述毕加索和作品《格尔尼卡》,并提出:大家自己动手做双鞋。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一)教师演示
演示制作一双拖鞋,讲解要领:
1.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自己的脚形,画出鞋底轮廓,用剪刀剪下。2.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鞋面。
3.将鞋底和鞋面粘连在一起,注意要合脚。4.剪切小图形做装饰贴在鞋面上。(二)课堂练习
学生动手练习,自己设计有创意、新颖的鞋。
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强调安全使用工具。
活动四:交流评议,拓展提高
(一)创办“创意鞋城”活动,展示学生作品。
1.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自己鞋的特点和功能。2.学生互相推选,交流评议。3.教师总结评议。(二)拓展作业
为环卫工人设计一双有特点的鞋。
五、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