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年级水墨画教学的一些想法[精选]
小学低年级水墨画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
【摘要】 水墨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光辉、灿烂、悠久的历史。让学生从小了解水墨画的墨色变化,了解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学习水墨画有助于不学生对美的悟性和创造力。本文结合我校实践,针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产生思想情绪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让学生从谜象中慢慢走出误区,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和进行传统艺术的熏陶,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低年级水墨画,现状分析,建议 水墨画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它历史悠久,具有简单、概括的特点,符合儿童的思维,容易被低年级学生理解接受,水墨画是通过水和笔墨的无穷变化产生出生动、古朴、简洁、概括的艺术效果。同时水墨画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它的愉悦性、形象性、可操作性和自主性深受儿童喜爱。小学低年级学生通过掌握用笔用墨的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他们手眼协调以及各种能力的发展,让他们从小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热爱自己的祖国。在开展水墨画教学的过程中,实际存在一定的难度。于鉴于此,笔者将自己的教学感悟作探讨分析:
一、美术科研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一是科研动力不足。在实际中不难发现真正主动研究水墨画的教师少,参与研究的较多;虽然认识到其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但没有找到研究水墨画技法实质。
其二是科研素养欠缺。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教研的研究。平时少阅读有关科研方面方法理论书籍,缺乏专家深入指导,觉得太难,缺乏自信心。
其三是科研方法不当。由于思维的局限性和研究方法不当,仅仅停留在以往经验性的认识上,没有真正做到解决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四是科研时间不充分。平时把时间和精力忙到其他的各种琐碎工作任务上,教学与科研处于分割状态。
二、影响教师深入开展实施的主要因素
根据开展水墨画教学实际情况来说,其影响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从我们学校联合办学以来,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由于他们都是来自各村,平时对毛笔接触非常少,更何谈得上对水墨的兴趣呢?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只是按照范画练习,很少对物体进行观察就直接动笔了。所以我们不能单调地为教会技法而进行教学,也不能按成人画法,依葫芦画瓢,总是没完没了地画梅、兰、竹、菊,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没有一点小孩子可爱活泼灵性。因为传统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量。所以笔者在水墨画教学时进行了一些的尝试,让学生自我发挥把心目中想要表现的形象直接画在纸上,各有不同的的感觉,让人有耳目一新非凡感觉,气氛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视觉效果非常明显,学生也非常喜欢。
第二,教师在研究水墨画教学缺少系统思考,研究范围过大,造成研究起来存在太多的困难,不深入进行研究,内容空洞,论述不到位。仍停留在零乱的、不成系统的状态,不能进入条理清晰、具有逻辑关联和系统化的境界。由于缺乏问题意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一些司空见惯。没有按要求阅读理论书籍,造成思路不够开阔,分析不够深刻,只是感性上的认识,本质上没有太多创造性。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缺乏理论指导。在平时,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效果挺好的,但由于理论素养相对欠缺,加上对教学研究的培训相对较少,不能上升到理论层面,不及时归纳、总结和概括,不能提炼出规律的东西,造成过程不能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例如,有的教师不能很好的了解论文的写作形式,不能很好地区别工作总结、教育教学故事与论文的不同写法。有的教师的论文要么就是太多理论,没有自己的事例;要么就是真的做了事情,但提炼和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均有所欠缺,只是把自己的作法罗列了出来,没能讲清楚道理。文章像一篇工作总结,缺乏论文应有的理论提升。大多是在讲做法,但未对自己的作法做出论证,即为何要这样做?这样做带来的效果是什么?再者就是表达不清,有的论文语言表达含糊,没有正确区分口语和笔头语,口语化语言严重,随意性较大。另一方面,有的研究是老生常谈,观点陈旧,缺乏新意,没有结合现行的教学实际来写,缺乏研究和创新。有的研究虽冠以“新课标、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等名堂,但内容上没有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挖掘亮点,缺乏创新性。从这些教师的研究结果来看,往往都是一些主观臆测、思辨陈述,停留在经验积累的层面上,没有把经验和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四,研究内容有差异。教师在研究时关注较多的是教师如何教,而没有把学生纳入研究的视野。对于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缺乏分析和思索,其解决思路和方法则更加谈不上。基本上没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没有把儿童当作儿童,像对待成人那样去要求学生,没有经常性地反思自身教育教学技巧,很少从
学生那里发现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由关注“教”转向关注“学”是教师真正走向专业成长之路。一个有问题意识的,就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能发现教育背后的因果关系,经常这样追问和思索,就不难发现这些教育现象的奥秘。
三、思考和建议
基于以上种种现状和原因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水墨画教学的游戏化
在教学中渗入游戏化,目的是想把枯燥的讲解笔墨知识溶到有趣的游戏当中,使笔墨教学具有游戏般的形式与趣味,追求游戏的境界,在游戏中积淀一个人的素质,淡化目的,强化手段,重过程,轻结果。
⑴.示范引疑 笔者在给一年级(1)班上的第一节课水墨游戏时,当教师拿着毛笔站在课堂上时,发现他们都很好奇地看着我手上的毛笔,当发现有些学生带来了油画棒,告诉我用油画棒是否可以画水墨画,他们对水墨画是-无所知的。于是便转身在宣纸上用侧锋画了具有墨色变化的一笔,然后请他们认真观察。于是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个问“老师,为什么你一笔画出的墨有深有浅呀?”那个说“有深墨有浅墨很好。”于是教师便会一个一个地回答了他们提出的奇怪的问题,并向他们讲解了墨色变化的原因,然后还利用与颜色的调配画给大家看,让他们个个都争先恐后地说要画水墨画,于是便就让他们大胆地作了尝试,在宣纸上面开始画鸡蛋和圆圈,看哪们小朋友画得最细最圆,就这样的做法,他们不仅对水墨画慢慢地有了浓厚的兴趣,便渐渐地对水墨画的神奇产生了想去画的欲望。
⑵.画图游戏 在第二册第9课上《水墨游戏——静物》时,第一步是让他们先熟悉笔墨,所以在这节课前的一堂课,我就进行了用
笔墨做《点线面》游戏,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点、线、面》,就是让笔用中锋、稍干的墨在宣纸上画出各种各样的点和线,用侧锋、湿墨在宣纸上表现出各种各样块面,然后再加上墨的浓淡和颜色的变化,这样就充分体现了水墨游戏当中的趣味性,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又可以让学生慢慢地掌握了笔墨技法。承上启下,静物也可用点线面游戏来完成,通过用面、用点线塑造静物。漂亮的花瓶和生动的水果就这样通过他们充满天真的想象力,花瓶里的花让他们去大胆地想象,再欣赏优秀作品,用水墨完成塑造静物,这样把烦琐的笔墨化简单了。
⑶.色墨感受 有时,水墨画也很讲究线条的表达,教师会先让学生练习一下线条游戏,比如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用毛笔分别画出各种浓淡干湿不同的线条来进行钓鱼比赛,然后再进行用毛笔画线条来走迷宫,安排下来之后,他们的兴趣更高了,很快就去完成了布置的作业了,而且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非常高,慢慢地他们用线条画画逐渐也变得得心应手了。有时候,他们玩的开心的时候,我就让他们围在一起来做以色冲墨、以墨冲色、泼墨、甩色、点色、吹色等用笔用色游戏的技法,在亲身的经历当中来体会水墨的神奇感觉,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不要求他们每个物体都必须要画出什么具体绘画的内容,只是随意画,用毛笔沾水使水墨相溶,再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笔触产生奇特的韵味,让他们在无意之中学到中国画水墨画的技巧。小朋友们边画边乐,在这样的活动里,画画不仅是画画,它早就变成了孩子们的游戏了。所以,要让教学成为游戏,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水墨画其中有许多奥秘和乐趣,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好奇,让它成为自愿尝试的一种活动。
2、提倡学生多进行写生
为了更好地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水墨画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生活中观察,积累资料,在大自然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在课余时间里,教师亲自带着他们一起到校园的四周去观察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让大家熟悉校园里树木不同的生长情况,从中掌握要了解的景物的主要特征,把平时观察的印象储存起来,为创作活动积累素材。当暑热退去,凉爽的秋风悄悄吹来时,结合秋天的教育,带学生们从大自然中找秋景感受秋天景色和春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让他们先从校园中找,然后到校园外去找,到松山湖边去找,引导观察小草颜色的变化,吹落的枯叶,丰收的水果,盛开的菊花……再让观察远近不同的花的大小,不同花的造型和颜色,观察有的花朵在前面,有的花朵在后面,并将他们看到的立体世界通过毛笔表现出来。在水墨画“花和树”中,大胆地尝试运用多种颜色画画,让他们自由地选择颜色,运用不同的技能,自主地画画,将自然界中的美通过水墨画表现出来。小朋友们的创造力超出了我的想象,看!一朵花正含苞欲放,另一朵花却害羞似地躲在它后面露出半个脸;一串红正从花丛中窜出向你打招呼;一朵花的花瓣有红颜色、黄颜色,花蕊却是绿颜色……真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尽管这些作品看上去幼稚可笑,但孩子们将心里美的情感通过笔尖流淌出来,非常具有明确的个性和心意。
同时在画水墨画活动中是非常自由的,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学生们的主动大胆表现,每位学生都是为了自己的表现而去画自己的想表现的事物,他们会自然地将心里美好的情感流露出自然、诚实、大胆、直率、稚拙的特点,同时在表现过程中萌发美感和创造力,促进其各种能力的发展。但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方法中,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大家能画出一幅幅好看的水墨画来。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是水墨画创作的起点,孩子们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只要我们引导得当,他们个个都能大手笔。当生活的体验唤
醒了他们的兴奋点的时候,他们会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来又无法完美表现时,不留痕迹地给于技法上的指导,一切便会水到渠成。
3、利用多种形式来表现水墨画教学
要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水墨画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笔者让孩子用各种感官,去听、看、身体感受水墨中的景和物。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音乐和美术灵活的结合,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上水墨游戏《花和树》课时,可让学生分别用身体模仿古老盘曲的树、飘拂的杨柳和笔挺的树,感受树的形态。而在教画情绪、画声音可和水墨中的点、线、块、面相联系。
同时结合学校每学期开展的节会文化和各种展览,组织兴趣小组的学生去进行创作,积极参与各种现场绘画活动,以此培养学生临场实践能力。并组织学生参观各种水墨画展览,欣赏大师作品,从中领略齐白石、李苦禅、崔子范等大师们的艺术风范,在孩子们扩大艺术视觉和思维空间的同时,使他们的作品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儿童那神秘莫测的笔墨,潜伏着巨大的艺术能量,这和一些大师产生返老还童、返朴归真的老来变法,真是殊途同归。这种新的水墨文化,让孩子有一个建构主客观经验的空间,使孩子们在相互合作和社会化气氛中不断获得多种绘画行为的主客观体验,对于他们的创作不进行干预,使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快乐地进行自由发挥。我们的目的就是发现他们闪光的优点和肯定他们的进步和,赞扬他们的创造性,保护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在水墨画中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塑造他们的自由不同的个性,为他们提供一个张扬个性的舞台。
所以说,进行水墨画教学目的,并不在于学生的绘画技能有多么熟练,能够画出惊人的杰作培养成为在画家。我们的教育根本目的是通过水墨画教学活动,使学生从中发现自己的潜在能力和培养他们动手能力,竖立起他们大胆创作的信心,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把
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充分表现出来。让他们体会到成功喜悦和快乐。同时也让他们从中学会了尊重别人,唤起美好的情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让他们用审美的目光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并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
1、(美)罗思菲德,创造与心理的成长,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10月
2、沈德立,艺术与教育心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3、【M】国画家,天津美术出版社,2006年2月
4、【J】水墨画教学现状分析,江西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5、徐明峡.当前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现状分析及发展构想[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37-38
6、吕世虎,金晶,岳艳萍.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科研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4)37-39
第二篇: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一些想法
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一些想法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也需要许多方法和技巧,如何让小学生仅快学习汉字并产生兴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像教师们常说的“六年级比一年级好交”.下边我回顾一下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人教版的一年级语文教材识字量特别大,从课文开始,几乎每一课都有十个或十个以上的生字需要识记,这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对教师来说,如何采取多种形式把枯燥的识字教学上得充满趣味性、又具有时效性,更是一种挑战。所以刚开始教学识字时,我经常绞尽脑汁想怎么这个字我能提供什么方法让学生进行识记,那个字是不是可以编个谜语,那过程真是对自己智力的一个考验。不过,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对识字教学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上面说过,这版教材每课识字量都比较大,对于中下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吃力。全班认读的时候,感觉大家都掌握,单个检查就会发现部分学生只能识记其中的二分之一。起先,我会很不能理解,明明自己如此费尽心思地一个字一个字教过去,怎么还会记不住,后来发现基础差的学生消化知识的能力也相对薄弱一点。对于他们,我们应该慢慢来。后来我把识字要求也分成了几个梯度:全部掌握、掌握三分之
二、掌握二分之一。这样一来,不仅自己课堂上情绪不会那么焦躁,而且对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来说,任务轻了、压力变小了、学起来也更有自信了,那学习效果也相应地提高了。再来说说学生识字方法的掌握。识字方法各种各样,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谜语、字理识记„„刚开始,教师要在识字教学中渗透这些方法,慢慢地引导学生学会用这些方法来进行趣味识记。而且,在学生述说自己的识记方法时,可以让他们形成一个完整的说话模式:比如“挑”,学生就可以说“我要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挑’,‘跳’的‘足字旁’换成‘提手旁’就是‘挑’”。这样一来,还可以规范学生的说话训练。
第三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点想法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点想法
识字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它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基础,关系到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必须在一年级起步时就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一直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享受。因此,要让学生学好汉字,就必须激发出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我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实践中,我注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1)编字谜识字
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在进行一年级识字教学时,我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比如,我教“风”字,谜面编成“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云儿见它快快跑” 小朋友猜对后,兴趣来了,我趁机教“手”字谜,编成“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字谜,小朋友猜对“手”字谜后,学习兴趣更大。再如,我教“雨”字,问小朋友:“谁能给这个字出一个谜面,请大家猜猜?”这样小朋友的思维得以发展,在“手”字谜的启发下,很快编成“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的字谜等。经过不断启发,小朋友们编出了很多字谜,如“两人坐在地上”,谜底“坐”;“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谜底“人”;“回”字,“四周不透风,口字在当中”等等,这样快乐的教学情境,使学习生动活泼,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
(2)编儿歌识字
儿歌或谜语,内容简单,有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兴味,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为低龄儿童喜闻乐见。我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 ,如我叫“问”字,编成“一个小朋友,进门瞧一瞧,见人就张嘴,等待结果到。”又如“磨”编成“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3)加减法识字
在教学识字中,我出一些花样翻新的练习来“考考”学生,激发求知欲,强化记忆。例如“门+口=?”(问)、“早+草头=?”(早)。“草—草头=?”(早)以次同时,让学生
学习。在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对于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
(1)开火车(分小组进行)
其他孩子学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 的声音,教师出示生字,问:火车、火车从哪开?生:从我们这里开!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音、认字及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停下,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修理好了继续开(读错的学生在车上表演读儿歌)。
(2)交生字朋友
教师准备一些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生字,学生戴生字头饰,读出后,选择字型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教师也可以把生字发给若干名学生,请他们分别拿着生字找朋友(字型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学生读后交朋友。教师随机给予表扬、鼓励。
这几年,在教学过程中,我对生字的教学有一定的认识。我认为难度是成递减式的,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二类字的不断积累,学生要掌握的一类字,就是十分容易了,年级越高认识生字越多,难度就越小。当然,生字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作为我们在一线的教师,要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通过反思、总结、提升,去寻找更好、更适合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真正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更好地为他们掌握祖国语言文字,打下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
第四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点想法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点想法
合肥市三十头镇中心小学 方有龙 ***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从古至今,汉字教学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繁衍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语言文字,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会认1800个,会写800──1200个”。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从语文学习的长远来看,它是日后语文学习的基础。其次从大脑发育的角度看,识字讲究视觉、听觉、语言、动手等多方面的综合,强化大脑各区的联系与贯通。再次,识字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是学生从运用口语到书面语过渡的桥梁。
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利的条件、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更应该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使我们的识字教学情趣化。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生字,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并且学以致用,自得其乐。
一、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乐于识字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而识字本身是枯燥无味的,而对这样的事物,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让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抓住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努力创设各种快乐的教学情境,以识字为基点,把故事、游戏、歌谣、谜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主动体验学习,在生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同时有层次、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使学生在感受识字之乐的同时,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1、鼓励学生做小老师 小学生有着非常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做小老师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如让小学生把课外搜集来的生字教给班级的所有同学;又如小组合作中,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老师,教小组成员识字,检查小组成员的识字效果,早读或认读生字时都可以让学生来做领读小教师。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奋性。
2、在游戏中识字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最愿意接受的。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抓特务”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3、有趣的识字方式,激发识字兴趣
动作识记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表示动作的字。如:“蹲”字的字形比较复杂,若要学生做一个蹲下的动作,然后再出示这个字,通过认读加上学生前面做的动作,他们一定记得很牢。同样的方法还适用于趴、推、眨等许多表示动作的字词。图画记忆法:比如:教学“网”字,我是这样做的:请学生回忆看到过的网,然后画一画。不一会儿,学生画出了鱼网、蜘蛛网,有的还画出了一个小男孩正坐在电脑前上网。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将这个“网”字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字形联想记忆法:我们的汉字虽说是表意文字,但是是经过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帮助识记字形。例如:“帘”字,让学生想象:上面的穴宝盖就像一扇窗子,下面的这个“巾”就像挂在窗户上的布帘,所以这个字是窗帘的帘。
二、教给方法,引导探究识字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快的“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课堂上摆正彼此的位置,学生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实现。学生在熟读课文后,老师就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识字。这时,老师就应该有耐心、有创造性地教给学生一些简便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各显神通,在探究中记忆识字。
1、加加减减 “加”就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学习生字,用以前学习过的生字加上偏旁成新的生字,这样记忆起来就比较简单。“减”就是把以前学过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变成新的生字。例如学习了“百”去掉一横就是“白”。“多”去掉了一半就成了“夕”。学习过程也可以变成一个游戏过程,让学生来扮演不同的生字,让他们说加上或去掉哪一个部分就可以变成新的生字了。这样课堂上的气氛也活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记住的生字就多了。
2、猜一猜
就是把字变成一个字谜让学生来猜。例如: 1+1不等于2——王,通过这样的猜字谜游戏,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认识的效果大大提高。
3、寻规律 巧识字
有人说汉字最难学,是因为汉字是方块字,构件比较复杂,但是学汉字有诀窍,如果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学起来并不难,识字教学更主要的就是要给学生一种识字规律,让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
循造字规律 汉字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以形表义,绝大多数汉字能通过字的形体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字义。古人最初造字并不是随意性的,他们会运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方法来造字。通过字的本义找到与字形、字义的关联,渗透一些汉字的演变以及造字规律的知识,让学生能更深刻地明白字义,更准确的认清字形,更熟练地运用汉字,这种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的识字方法,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教学实践也应证了这是一种科学的,有趣的,高效的识字方法
循学习规律 汉字具有象形—结构性,表意—联想性,构词—组合性的三大特点,识字效率的优劣,主要表现在能否使学生在头脑中迅速而有效地建立音、形、义的长久的牢固联系,使三者达到熟练程度,我们应该遵循在语境中识字,识用结合的学习规律。教师要将所教的内容放入一定语言环境中去,把字词句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在教完后要及时为学生创设练习和运用新知识的机会。
三、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儿童的言语发展是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善于发掘孩子身边的识字资源,让孩子走出课堂,让我们的儿童广读生活有字书,把发现、关注、寻找、比较、交流的乐趣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孩子看到汉字就兴趣盎然,就会浮想联翩,就会用自己的方式识记汉字。
1、在校园中识字 校园里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是孩子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校的校训、德育墙、黑板报、宣传栏都是很好的识字资源,引导孩子们开展校园识字活动,看谁认得多、记得多。走出教室,孩子们通过观察、交流获得更多识字途径,而且很多学过的生字也能在校园中找到影子,使他们识字写字的兴趣更为浓厚。
2、在校园外识字 广阔的生活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识字素材,广告牌、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电视广告等等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识字内容,有了引导,孩子们就会留心观察,去发现,去记忆。生活是自主识字永远不竭的资源。
四、识读结合,巩固识字效果
识字教学必须与阅读同步,在阅读教学中把识字与学词、学句、口语表达等有机整合,让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和巩固。尤其是低年级阅读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巩固识字效果。识字的目的之一就是阅读,而阅读可以让孩子走进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识字的乐趣,他才会更加自动地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勤于思考,想出更多的好方法、好点子,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课堂上,老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巧妙的方法识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还要鼓励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掌握所学的生字.参考文献: [1] 马秋芬.尽情游戏 快乐识字——小学低年级“游戏识字”教学的尝试[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7,(05)[2] 周家钤.小学低年级学生轻松识字教学谈[J].新课程(教师), 2008,(02)[3]张永强.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05).[4] 张茜.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语文天地, 2009,(01).
第五篇:水墨画教学案例
水墨画教学案例 ———有趣的甲骨文
王淼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一、教学背景
“水墨情趣”是苏教版《美术》第三册的课例,对于刚刚接触水墨画的二年级学生,我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将游戏变为有意义的美术学习。因此,我借助甲骨文字,将其引入水墨画教学中,让水墨画教学充满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问,它是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字具有象形特点,自行生动有趣,内涵丰富。所谓象形文字就是“像实物之形”,每个字都是一个图像符号。运用在美术教学时甲骨文字经过构思都可以扩展为一幅与字的含义有关联的画面,还可以运用几个甲骨文字自编一个小故事,那就更加趣味十足,孩子们可以大胆地运用水墨韵味表达自己的故事,拉近了古老文字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从而充分的理解和感悟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和感受甲骨文的艺术特色及其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尝试用水墨的方式表现生动的甲骨文,感受水墨的韵味。
3.运用水墨方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创作体验的过程中感受甲骨文的内涵与水墨韵味。教学难点:对甲骨文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对象
二年级学生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范画 学生准备:水墨画工具(毛笔、墨汁、生宣纸、中国画颜料、调
色盘、水杯、报纸等。)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评述
1.展示神秘礼物,认识甲骨文。(导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神秘的礼物(出示图片),这时动物的骨头和乌龟的甲壳,他们的历史可久远了。再让我们看看龟甲兽骨上有些什么(放大龟甲的局部)?这些像符号又像画的线条究竟是什么呢?这时我们祖先发明的一种文字,它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因此叫甲骨文。甲骨文是现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它的历史文化价值非常之高,堪称“国宝”。(揭题)
2.了解有趣的甲骨文,表演甲骨文中有关“人”的文字。例如“人”字如一个侧立的人形,教师用形体表现侧立的人,使学生深刻感受甲骨文的字形特点。再让学生表演甲骨文字的动态,分析理解所列甲骨文字。如“立”字为人立在地平线上;“艺”字为人手持树苗做栽树状;“步”字为人奔跑状,下面有一足,强调奔跑的速度,“大”字为人正面站立状,表现人的高达伟岸;“舞”字为人手持牛尾做舞蹈状。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表演拉近了甲骨文字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了解早期文字的形成方法和特点,使学生更加亲近这一古老的文字。
3.感受甲骨文字的永恒魅力。(教师语)通过欣赏这些甲骨文,我们了解了汉字的演变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多么聪明啊!这些文字象征着中国的古代文明,在今天它仍然熠熠生辉。(出示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你说说奥运图标中那些地方受到了甲骨文字的启发?这些代表着中国文明的古代文字吸引了外国友人的目光,让他们赞叹不已,我们作为中国人,要好好掌握它的精髓,并把我们古老的文明传承下去!
【设计意图】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融合了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易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使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显现出了鲜明的运动特征、优雅的运动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了行与意的和谐统一。通过出示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让学生感受到古老文字的永恒魅力,增强了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认知感受
1.了解感受甲骨文字的象形特点,“象形”就是象实物之形,每个甲骨文字都是一副有趣的图画。(例字:牛、羊、象、鹿、马、鱼、龟)2.欣赏《甲骨文动画》,学生边看边记录其中的甲骨文。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更多的甲骨文字,为后面的创作积累一定的视觉形象,体验甲骨文字的象形之美。
(三)探究表现
以象形文字为表现对象,进行水墨画的探索表现。
1.首先了解有韵味的水墨线条。(教师演示)用笔尖蘸墨,轻松在宣纸上游走,时快,时慢,时直,时曲,时转,时翻。让学生看看毛笔留下的痕迹,并与学生一起归纳出了粗、细、浓、淡、枯、湿等线条变化。水墨的点和线富有韵味,充满变化。教师再让学生细致观察这么丰富的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告诉学生如何掌握笔尖蘸墨的要领,了解中锋用笔线条细,侧锋用笔线条粗,以及毛笔水分多和少的区别。
2.学生进行水墨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水墨线条,感受其中的韵味。画每根线条都带着情绪去表现,让笔下的水墨线条富有(粗细、干湿、浓淡等)变化,这样的有水墨线条才有韵味。(学生尝试画出水墨的边框)
【设计意图】相对于临摹式的学习而言,自主与探究的方式更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发现的能力和自我参与的过程,学生在教室的引导下,通过不断的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和交流,进行大胆的尝试和体验,并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去理解、发现水墨画的特点和魅力。
3.教师示范演示。将甲骨文书写在水墨框中间,笔尖蘸墨,大胆落笔,突出文字的形象特点,如写"牛”字,牛角部分用浓重的墨一笔写成,要写的又大又长,毛柔软的质感。其他每个甲骨文字都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运用富于变化的墨色表现它的情趣和韵味。4.创作水墨韵味的甲骨文字。墨非黑,因为墨里有天地。墨里的世界,包含了文化、精神和生命。吧墨画活了,便黑的有韵味。
【设计意图】这是教学的一个重点,采取边于学生交流,边进行示范的方式进行。水墨画教学中必要的现场示范是非常有意义的,关键是示范必须是开放性的,照顾到学生的思考和感受,尽可能把学生遇到的问题通过笔墨演示出来,同时把表现的基本技法、关键点、难点、过程等展示清楚,使所有的学生在表现上有一个基本的掌握与运用,然后鼓励有创作的表现,这能提升学习效果和自信。
(四)情趣创作
1.用几个甲骨文字,编写有趣的小故事。
甲骨文故事画一《回家》:一个人(古代的男子称:夫)跨上一匹骏马,马儿飞快的奔跑,尾巴和鬃毛在风中飘动,他穿过草地和树林,小鸟给他唱歌...他正急着回家呢!
(故事中所用的甲骨文字:马、夫、草、林、鸟)
甲骨文字故事画二《打鱼》:太阳刚刚从山那边升起,一个渔夫就出海打渔了,他的小舟在波浪中飘摇,鱼儿真多呀,渔夫今天可以收获很多鱼了。
故事中所用甲骨文字:(夫、网、鱼、日、舟、水)
甲骨文故事画三《母爱》:一头大象妈妈带小象来到小河边,河水哗哗的流淌着,河水真清呀!象妈妈吸足了河水朝小象喷洒过去,小象高兴的洗起澡来!
(故事中所用甲骨文字:象、水、山、日)
2.学生创作,教师个别指导。尊重和鼓励孩子们用自己认识的甲骨文字进行故事画创作,大大表现水墨的特有韵味。
【设计意图】适当的技巧传授和演示是必要的,它使孩子顺利实现自由的表达。情趣创作的环节是借甲骨文字表达孩子们自己的故事,让古老的文字充满童趣。
(五)评价展示
可以创设一个有趣的评价活动,组织学生展示各自的作品,讲述自己的甲骨文故事,并重点从用笔用墨、水墨的艺术效果等方面展开,如“你最喜欢谁的水墨故事,谁的水墨画有非常特别的效果,它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设计意图】教师尊重孩子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善于运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发现并捕捉每个孩子闪光点加以引导,肯定特色,珍爱鲜活的水墨趣味,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水墨的兴趣和信心。这一环节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结束语
长期以来,中国水墨画的普及教育偏重“师承”和激发传授,忽视中国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如芥子园花圃上的梅兰竹菊、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吴昌硕的花鸟······我们画来画去也就是那个样子,似乎不可能超越这些大师,孩子因单调机械的重复,导致兴趣缺失而远离水墨画,让人叹息。
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试图用一种新的水墨理念来传达和表现,通过整合优秀的文化资源,引领孩子在自由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中拓展希思维,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水墨的独特韵味,提升儿童的审美品质和自由创作的能力。水墨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当是十分吸引孩子的,关键看老师怎样引导和利用可能的资源去引导。我国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水墨画的表现题材,用水墨表现悠久的传统文化无疑会赋予二者更加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
作者简介:
王淼,女,1975年,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邮编:2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