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08:13: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

第一篇: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

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答案要点】

(1)学生的知、情、意、形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众所周知,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是滴水穿石之功,不可急于求成。学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这几个因素简称为知、情、意、行。构成品德的这几个因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呢?下面就从如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遵循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规律

知,既道德认识,是人们对于道德规范极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别能力,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人的品德形成离不开认识,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必要条件。因此要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以基本的道德知识、理论和各种道德规范,逐步提高他们识别是非、善恶、美丑、公私、荣辱的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这对调节学生的行为,加深情感的体验,增强意志和信念都有极大的作用。

情,既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判断积极和消极情绪体验好坏的标准,是看它跟何种道德认识相联系以及它在“长善救失”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要善于激发学生对道德行为的敬佩、爱慕之情,要引导学生去体验进行道德活动所获得的愉快和满足,感到道德的价值和需要,以发展学生们深厚的道德情感。

意,既是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做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定战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把道德行为坚持到底。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培养、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使学生有顽强的毅力。这有助于学生坚持道德认识,深化道德情感,调节道德行为,以形成坚强的信念。

行,既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的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一般的行为和多次练习所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只有在履行道德规范的活动中,人们才能够深化道德认识和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增强道德信念,从而使自己的品德得到发展,道德能力得到提高。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特别着重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培养,要求学生言行一致,严格遵守学生守则、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社会的道德规范,长期坚持下去,以形成良好的习惯与作风。魏书生曾说过:“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我们知道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有的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有多种开端,既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以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道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这里需要教育者要明确“知”和重视“知”,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行”和实现“行”的目的。

二、遵循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作为教育者大家都熟知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表现出来并接受检验的。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因此要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研究和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既要考虑学生品德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又要考虑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成熟期,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及需要,增加对学生的情感投入,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长善救失,防微杜渐。做为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尤其需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做到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要求教育者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有预见的本领,善于洞察学生细微的变化,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即要求教育者要善于观察,发觉学生有一点好的萌芽,就加以培植;有一点不良的隐患,就加以杜绝,做到预先防范,把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消灭在刚刚萌发之时。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他人的肯定与赞扬声中证实自己的价值,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在此要求我们教育者要处处留心,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长处,给予肯定和赞许。教师的榜样作用,就是无言之教,以身作则,潜移默化,能够起到熏陶感染的作用。要求教育者要以身作则,重视言传身教,对学生真正做到诲人不倦,关怀备至。传统的德育经验告诉我们,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多半是在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影响下自然形成的。所以学校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营造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够有助于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为了让学生在感性上有认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把学生带入社会、工厂、社区,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直接参与交往和参加有益的活动,学校制度里有关于开展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的规定,学校到什么节日,就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活动。同时作为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人的品德影响的性质和作用也不同。

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教育者在对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时,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不脱离教师和同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遵循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这“两化“必然要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地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条件,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德育过程又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德育的任务就在于把青年学生从缺乏道德经验与能力、幼稚、天真、单纯的孩子逐步培养成为具有自我教育能力,能够独立自主地接人待物的社会成员。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构成。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自我调控能力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觉调节控制自己思想与行为的能力。儿童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大致是从自我为中心发展到“他律”,再从“他律”发展到“自律”。所以,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四、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德育过程具有长期性,是一个长期教育、逐步积累的过程。从教者都清楚,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都需要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诸方面获得相应的发展。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掌握,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志的锤炼,还是道德行为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日常的点滴积累,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教育、陶冶训练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总是在不断提高,任何人的思想品德都难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培养与提高,这也表现出德育过程的长期性。

德育过程又具有反复性,是一个不断反复、螺旋式逐步提高的过程。从学生自身来说青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思想不够成熟,情感不稳定,缺乏生活经验,因而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反复与波动。从外界环境来说,意识形态领域里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的斗争长期存在,这种斗争反映到学生思想上,也会造成思想品德的反复。已经初步形成的良好思想品德,也会因受到某些错误、落后思想的影响而停止,甚至倒退。思想品德作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不是靠一两次教育,搞几次活动,完成某一个道德行为就能够形成的,而是要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反复完成一些道德行为,并根据亲身体验和实践,深信自己的道德行为是正确的,直至这种行为形成经常的、稳固的特征时,才能够说他已经形成了这方面的思想品德。因此,德育过程必须要反复抓,抓反复。而且是常抓不懈。不能够掉以轻心,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综上所述青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处于道德品质形成发展时期,他们思想单纯,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富于理想,可塑性强;他们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因此,需要我们从教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必须始终不移地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品质、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完美的人格的人,使之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篇:德育过程的规律

德育过程的规律

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知、情、意、行驶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学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这几个因素简称为知、情、意、行。构成品德的知、情、意、行这几个因素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伴随品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判断积极或消极情绪体验好坏的标准,是看它跟何种品德认识相联系以及它在“长善救失”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篇:留日申请过程简述

2.1联系时间

先说一下联系时间的问题,很多人关心的问题。首先因为研究生学制上弹性比较大,联系教授的时间也是弹性比较大的。但注意尽量在自己准备比较充分,特别是语言考试的成绩都已经出来的情况下联系教授。语言对于申请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而这次联系了这个教授失败了,下次就不能联系了。虽然学校和教授很多,但自己中意的学校和教授还是有限的,所以要慎之又慎。

然后就是联系时间的上下限问题,因为每个学校的时间不同,所以这里说的只是大概。理论上联系教授时间可以无限早,我就是一个可以提前19个月联系教授的莽人。结果教授第二封信和第三封信之间足足相差了5个月,这5个月刷邮箱我都刷崩溃了。一般来说,8月底9月初很多大学院试的结果就出来了,这时候教授对来年10月的学生基本上有了大致的估计,可以决定是否要招收新学生。上一年9月上旬是联系教授时间的上限,早于这个时间即时教授对你有意,也不能立刻下决定,徒增你的困扰罢了。终点的话,一般学校的研究生出愿时间是开学前半年,也就是4月左右。而且从第一封信到教授决定收你,中间大约也要一到两个礼拜左右,所以3月中旬应该是下限。以上内容针对10月生,4月生的话,就是上一年3月上旬到9月中旬。另外筑波开学比别的学校要早一个月,所以想去筑波的同学要把时间表再往前拨一个月。

2.2学校的选择

选择学校和专业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多人迷惑的问题。首先还是要明白的由于研究生这种学制的特殊性,只要你能找到教授的邮箱,你就可以给任何一位教授发信。虽说教授不一定给你回信吧,但是联系过程也存在运气成分。君不见中介每年把大把大把的人送到京大东北等一流学校。所以我认为,联系学校的策略应该还是尽可能得先联系好学校,通过教授回信的反馈,再给自己更准确地地位,最后结合自身条件,特别是考虑好院试的难度,最终选定学校。学校方面,根据自己看过的不多的排名,感觉文科方面,东大、京大、阪大、东北、名大、九大、北大、一桥、神大、横国、筑波、早稻田、庆应都不错,理工科的话,东大、京大、阪大、东北、名大、九大、北大、东工、广岛算很好的。

私立大学中招研究生的比较少,不过它们有差不多的科目屡修生,但是私立大学高昂的学费还是令人望而却步,一般中国学生的选择面还是局限于国公立大学。另外学校的地理位置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在大城市的学校,打工方便时给高,虽然物价也相应提高,但总体来说还是大城市比较经济。当然了,有的学校在大城市,但是学校处的位置不一定好,所以最好再上google地图上看一看学校具体在城市的哪一块。

2.3专业的选择

推荐研究生还是申请本科专业,联系教授和院试的成功率都会高很多,到了日本也没有很长的过渡期。当然还是有想转专业的,那你要向教授说明你转专业的理由以及你有学习新专业的能力,才有可能让教授接受你,然而能否考上新的专业的院生又是一个变数。另外,文转理和理转文都比较难,一个受限于文科对日语的高要求,一个受限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当然,转专业也是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呢。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日语专业的,他们相当于没有专业,据我所知,大部分都转到了经济经营专攻去了。

还有哪个专业比较利于就职,理工科的话,情报好像相当火,文系就是比较看重学校。另外就职中,日语占了很大的权重。

2.4联系教授

先说一下联系教授的人数,第一次最好不要联系太多教授,1个到3个足矣。然后参考回信的情况修改自荐信,不行再联系新的学校。不能同时联系头一个学校的教授已经是公认了,不过同一专业的教授其实基本都认识。我联系过一个教授,他回信给我列了几个教授的名字,让我综合参考再选择,我看了看上面的人大部分都是我正在联系的。所以还是不要联系太多的教授比较好,教授虽然不会说闲话,但是将来没准学会上还能碰到,省得尴尬。

一般而言,教授和准教授都有带研究生的资格,我见到过论坛上有讲师甚至助教带研究生的例子,不过没有证实。如果是同一个研究室的,准教授收人似乎要经过教授同意。但如果研究室只有准教授,他就是老大了,而且应该马上也要升教授了。

寻找教授的email主要有四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访问学校网站,然后再访问专业首页,在这或者是链接进入的实验室首页中找到教授的email。第二种是通过这个网站进行搜索(),大家可以参考。

2.8后期联络

教授同意接受,到出愿大致还有一段真空期。这段时间可以减少对教授的骚扰,一到两个月发一次邮件就可以了,内容可以包括报告近况(当然是好事),询问院试相关问题,要求推荐参考书之类,总之不要让教授忘掉你就可以了。然后这段时间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和办手续的人接上头,他可能是实验室的助手或者教务,总之要尽快联系上。然后到了规定时间就可以出愿了。

在此感谢在论坛上给过我巨大帮助的风淡霜天版主、锦瑟版主、sxk版主、sheng版主、inlee版主、ouyucat版主、miko_xpl版主、arakaki大哥、realcrusade前辈、zshua前辈等同学,祝他们一切顺利。也祝福各位准备申请留日的同学,申请之路一路走好。

最后是广告时间,介绍一下我和几个同学建立的系列群。大家从我的签名里看到,群发展得很迅猛,从去年的1个群迅速发展到今天的7个群,基本都是满编制的。每个群中,固定的是我们几个经验相对丰富的核心人员,其他人各个群都不同。我们的口号是,让更多的人用更少的钱去更好的大学。欢迎同学们加入,相信多数人的选择。

第四篇:简述我国国际地位新变化

准确把握我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

国际地位的含义: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在过去30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或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理性地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准确地把握这种变化的意义和启示显得尤为重要。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消长。客观说,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几个世纪来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以后,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深入互动的关系表现得更加明显。具体表现有四个方面的变化:

变化一,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

(1)中国找到了一条正确发展的道路,将现代化规律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008年,中国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三,2009年将超过日本,约5万亿美元,升至世界第二。(1978年中国GDP总量3645亿元人民币,到了2008年是30多万亿元人民币,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1978年只有百分之一点多,2008年提高到7.25%。人均GDP1978年只有381元人民币,到了2008年达到22698元人民币。进出口总额1978年只有206亿美元,2008年达到2万多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1978年只有1.6亿美元,2008年底达到2万亿美元,已排世界第一。)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首先取决于综合国力,所有这些数字都体现了中国实力的变化。

(2)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2007年首次超过美国。据联合国发布《2009年经济报告》显示: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能仅为1%,而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为7.8~8.9%,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由2008年的22%增至2009年的50%。(3)其他主要国际力量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实力地位发生变化。

美国在伊战后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受损,秘密监狱、虐待战俘等行径使美国“民主、自由、法治、人权”旗手形象大打折扣,金融危机又使其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受到质疑。欧盟一体化进程放慢,俄罗斯受金融危机冲击大,日本经济发展面临新困难,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受金融危机影响增大。变化二,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决定性力量。

⑴中国应对危机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内需保增长一揽子计划)

⑵金融危机将成为中国从地区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标志性事件。

中国积极参与应对危机的国际合作,有关举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誉:①在面临巨大困难形势下,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②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公司贸融资计划,首批提供15亿美元融资支持;③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额达6500亿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促进地区金融合作和贸易发展;④组织海外大型采购团,显示中国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坚定态度;⑤承诺落实中非论坛北京峰会确定的各种援外举措,增加对外援助,减免非洲国家债务等。

⑶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积极姿态和果敢行动。展现了处在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感;与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一样,中国成为重要的稳定力量;国际社会普遍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认为危机后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将进一步提升。

变化

三、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牵动世界格局走向,正从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

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拉开序幕,国际格局深刻演变。受金融危机影响,西方国家深陷衰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从金砖四国的迅速崛起,到发展中国家有一席之地的20国集团(G20),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作为金砖四国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正从世界舞台不太中心甚至一度边缘的位置向中心位置靠近。作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进出口国、第三大经济体,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同时也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及国际秩序变革中的作用和影响备受瞩目。美欧等西方国家主动深化与中国的合作,新兴大国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协调,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维护其利益,各国对中国的借重明显增强。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金融危机凸显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上的话语权提高,在联合国改革、气候变化谈判、粮食和能源问题等其他重要国际议题方面,中国的主张和建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公开称:“历史学家将会审视2009年发生的一切,看到中国在稳定全球资本市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未来数十年里,中国将与美国并肩成为世界两强。” 变化

四、“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此次金融危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影响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框框,又不盲目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而是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相结合。在强有力的国有经济支持下,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监管,使得中国具有较强的规避危机与应对危机的能力。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新自由主义碰壁,西方主流媒体认为,当前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在西方兴起并主导世界后遭遇的最大一次挑战,集中暴露了自由资本主义的深层次缺陷,呼吁对21世纪的资本主义进行重大改革。美欧日陷入同步衰退,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最大亮点。国际舆论普遍关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势头,认为中国政府采取的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行动快、见效快。美国《新闻周刊》置评,中国是此次危机中“唯一没有出现信贷危机或信任危机的大国”,这彰显了“中国模式”强大的适应性和竞争力。高盛公司称赞中国是在当前危机中“凭借自身政策第一个创造经济转折的重要国家,为世界经济绘制了一种蓝图”。

一些国际舆论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模式”、“拉美模式”、“东亚模式”相继失败之后,“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种真正可行的“替代方案”。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代表了世界发展模式的未来潮流。如果说欧洲“莱茵模式”和美国“盎格鲁-萨克森模式”分别在19世纪和20世纪引领风骚,“中国模式”将主导21世纪。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和做法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肯定,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希望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经验,中国模式的影响在全球范围日益彰显。

结论:总的看,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世界的目光逐渐聚焦中国,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第五篇:微电影制作过程简述

微电影制作过程简述

相信各位企业家现在都已经寻觅到企业微电影这块肥猪肉,对此也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但是可能现在唯一头痛的就是招哪家微电影公司对其进行拍摄,制作?现在就由澎澎小编对微电影制作过程进行简单的陈述。

澎澎影视对微电影制作过程基本分为四大步骤:

微电影制作过程一:出创意,相对传统广告,微电影以情节的高低起伏带动用户的情绪,通过故事主人公的“事与情”达到升华,潜在的引发用户对品牌的共鸣以及支持。

微电影制作过程二:配团队,相对传统广告,微电影对创制团队的要求更加严格跟专业,要求导演等相关人员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而且必须有从事电影,电视剧等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将微电影的故事情节以调动人心,发挥共鸣达到淋淋尽致。

微电影制作过程三:去执行,微电影改变了传统广告单向传播模式,而微电影却能够充分实现双向性和互动性,能跟很好的用户进行交流。

微电影制作过程四:出结果。微电影因它的短小精悍,俗话说浓缩就是精华,所以其传播速度十分迅速,企业家能够第一时间检测到点击率、转换率等数据,分析出用户对该品牌的认知度以及关注度。

每间微电影制作公司的微电影制作过程以及微电影制作价格都是有所差异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需挑取适合自己。

澎澎影视

下载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1. 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之一是( A ) (P25) A.发展基础教育 B. 发展中等教育 C.发展普通教育......

    简述美国总统选举过程(最终版)

    简述美国总统选举过程. 总的来说,目前的美国总统选举需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候选人提名、竞选、选举总统选举人,最后由选举人投票选出总统。一、候选人提名:一般上,在总统选举年的......

    留日申请过程简述(精选五篇)

    2.1联系时间 先说一下联系时间的问题,很多人关心的问题。首先因为研究生学制上弹性比较大,联系教授的时间也是弹性比较大的。但注意尽量在自己准备比较充分,特别是语言考试的成......

    中小学教学过程的规律

    中小学教学过程的规律?(特点?)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传授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教师教育专业能力是指具有先......

    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推荐五篇)

    心理学与教育学作业 韦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论点: 1、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 2、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

    2012年9月我国经济环境简述

    2012年9月我国塑机行业环境简述随着现代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经济的波动将成为一种常态化,这就意味着以往期待借助好的经济环境带动企业的发展的想法应当有所转变,而应......

    简述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

     简述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 文/北京市集佳律师事务所 李洪江【摘要】本文试图从我国民事诉讼领域关于司法鉴定的法律规定、启动主体、性质、证明力等方面论述目前我国司法鉴定......

    我国文化事业体制改革过程

    我国文化事业体制改革过程文化艺术管理系2011级2班修翔宇01135193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深入推进,文化生产力得到解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