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教育事业通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

时间:2019-05-12 08:4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的教育事业通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的教育事业通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

第一篇:我国的教育事业通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问题是一个关乎民生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中国未来发展的问题。但教育问题目前还存在一些弊端,严重影响学校的环境、校风,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学生的素质。下面就我个人的理解、调查提出一些问题,为我县教育提供浅显的意见。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但是总会有一些存在的问题破坏这种和谐。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能为教育发展献计献策,我倍感荣幸。针对调查了解的一些情况,提出自己的一些浅显的见意。

一、学生配置不平衡

城市小学占据绝大多数优秀生源,学校之间缺乏可竞争性,造成教育发展动力不足。学校的师资队伍雄厚的,同学蜂拥而至;那些被认为是一般的学校则相对冷清。长期这样下去,造成的结果是两极分化严重,比较差点的学校师资跟不上,学生考出来的成绩比较不理想。学生为考入重点学校天天死读书,读死书,为了分数而痛苦。我认为应该想出缩小这种差距的对策,县教育部门要注重对普通学校投入多一点,比如校设、师资、招收的分数等等。分数不是衡量学生好差的标准。重点小学的门槛不能过高,与普通小学缩小差距;除了分数,可以把特长生等作为招收的标准之一。这个问题不解决会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二、师资队伍差距大

这点在城市和农村表现的比较显著,城市学校各方面提供的条件都比农村好。这样致使比较优秀的教师基本都集中在城市,农村小学师资队伍跟不上,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应该在为教师提供条件方面均衡一下,使一些优秀的教师不会抵触在农村教学,让学生有一个均衡授课的机会。可以鼓励毕业优秀人才去农村支教、援教,全面加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与工作、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安心农村教育;实行市里教师下乡轮岗制,让县城小学中的责任心差、教学能力不足的教师到县城乡镇小学进行挂职锻炼,既给他们加压,也能进一步缓和乡镇教师紧缺现象;财政上应加大对县城乡镇小学教师的生活补助,减少县城小学与普通小学之间教师的福利差额,让县城乡镇小学、县城普通小学也能留住人才。

三、基础教育薄弱

小学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设施配备不足,教师工资相对较低。经教育部门批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有偿选修课,由本校老师授课,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对学生进行音乐、体育、美术、传统文化、科技、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课外教育,达到提高教师、学生素质效果;在硬件设施上支持薄弱小学,让学生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相关教育部门要在政策上支持小学老师,比如通过评奖等活动,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只是单纯的每月拿工资激励不够。

四、加强校风、校纪建设

一个学校的校风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学校一定要严格校纪,形成一个良好的校风,使学生积极进取、学习热情高涨。现在好多学生在穿着上盲目攀比,有的打扮过于夸张等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成绩,学生应该穿着朴素。学校要严格贯彻落实,制定校规校纪,违反规定者严肃处理。不能培养学生盲目攀比,奢侈消费的不良风气;部分同学沉溺于电脑游戏,荒废学业,学校对于这种情况不能心慈手软,要严肃处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学校和家长要加强沟通与合作

有的家长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孩子就是学校的事。这种观念很不正确,教育孩子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学生的生活保障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样需要被关注,这正是好多家长忽略的一方面。我教学这些年就发现有的学生成绩不太好有部分原因是性格上的严重缺陷,而这些孩子都是家长由于各种原因疏忽管理的。学校要和家长沟通好,由班主任定期家访,开家长会,与家长面对面探讨、解决学生各方面的问题,家长不能以各种理由拒绝。学生的内心是健康的,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

六、培养多样化人才

现在的教育体制致使学生变成考分的机器,为了顺利进入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学生满脑子都是“考高分”,但是分数高不是唯一的标准,好多高分低能的也同样不能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不能把提高学生的素质仅仅当做口号,素质高是全方位的,不是单一的成绩高。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的特长和爱好从学生入学开始投入人力、物力培养他们,而不是认为这些特长阻碍成绩的提高。学生来学校一个最应该学会的就是做人,成绩只是一个方面,好多学生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在现代的家庭里,学生一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这也致使部分学生严重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与同学们相处,矛盾不断。应该强化这方面的培训,其一是让学生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其二是教会学生如何与别人好好相处,培养良好的心态。此外,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多开展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能把一些课程搬到室外上;多增加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目前学生接触社会、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几乎为零。

七、开发学生非智力潜能

教师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而且更应该开发学生的非智力潜能。一个人是否有成就,起决定的作用可能是非智力因素。

第二篇:2008年思想汇报:我国改革开放30年

2008年思想汇报:我国改革开放30年.txt偶尔要回头看看,否则永远都在追寻,而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男人掏钱是恋人关系,女人掏钱是夫妻关系,男女抢着掏钱是朋友关系。男人爱用眼睛看女人,最易受美貌迷惑;女人爱用心看男人,最易受伤心折磨。尊敬的党组织:

回看中国近30年的发展,无论经济还是科技中国都取得了飞跃的发展。虽然有些技术还是在引用其他国家的,但我们也有了自己的产业,有了自己的产品。

从新中国城里以来,先后经历了大生产和十年文革,这给中国的发展造成了很大阻碍,真正的发展是从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快的发展,同时国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中国要走的还很长,至少现在还没有实现完全摆脱贫穷,一些地方的孩子还是上不起学,虽然现在上学已经没有了学杂费,但没有师资,那里的还是没法接受教育。

现在的发展转向三农问题,我想未来中国的发展建设会更多的指向农村的建设。只是发展城镇,而忽略了农村,这无疑会使两极的矛盾加深,同时还会是城乡的差距加大。如今提倡和谐发展,但以现在农村的状况来看,想和谐发展真的很难,同时农民工受到很多城镇人们的歧视。他们对农民工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想要和谐发展有增加了很多的困难。

也许人们认为中国这3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我认为这只是刚刚起步,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在很多方面中国还做的不够,也许科技方面我们取得很大的成就,但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完善。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也许有些乱,有些片面。但我就是这么想的。中国的道路还很长,落在我们身上的任务也很艰巨。我虽然不会有很打的成就,但我会进我最大的努力去为社会做贡献。

汇报人:中国教育文摘

2008年思想汇报:明确入党动机,树立远大理想

尊敬的党组织:

经过党校的学习,我身心受到深深的熏陶和洗礼。我了解了党的光辉历史,学习了党的先进党章,认识了党的光荣任务,更加深刻、清晰地认识到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党校的培训,我明确了入党的动机,更加坚定了入党的信念。

一、我为什么要入党。

当老师问我们为什么要入党时,同学们都各抒己见,可我对自己的入党动机认识不清楚,不知道为什么要入党,“党员是光荣的”“党员容易找到工作”等等思绪一直伴我走过两周。现在,党课上完了,我内心深处有了唯一的答案——“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通过党课学习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了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有着远大的理想,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国家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顺利实现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入党能给我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平台。所以,我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二、努力达到党的要求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最理想的、最进步的社会,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了这种社会制度的实现,无数革命先烈为之献身,用他们的鲜血谱写了一曲共产主义的壮歌。革命前辈们有着坚强的信念,而我们作为祖国的后备军,青年一代,不仅

要拥有知识技能,而且要有坚定的革命信念,有为人民、为祖国献身的精神,将热爱祖国的精神化作动力,在加强学习的同时,更要加强精神的熏陶。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有正确,科学的政治理论作为精神支柱。从小事做起,在学习方面积极进取,力争上游;在生活作风方面,严于厉己,处处起先锋模范作用,带头作用,作出表率,热情帮助他人,努力达到党组织的要求,积极向组织靠拢。

汇报人:韦克林

2008年12

第三篇:改革开放30年泽普教育事业发展成就回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开放30年以来,xx的教育事业在党的优惠政策的普照下,在泽普历届党政领导和全县各族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下,与全县各项事业一样取得了长足发展,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多年稳居地区前列,师资队伍显著加强,双语教学稳步推进,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xx的教育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为xx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深化德育工作为抓手,教育阵地进一步夯实。

教育战线各级各类学校历来是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多年以来,各级党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始终从讲政治的战略高度,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区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方针,把稳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政治家办教育、管学校,教育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主题,认真落实党组织全覆盖化和职责具体化,切实加强了学校党组织建设,全系统党组织达到68个,党员教师达到1500多名,占教职工总数的65%,党员覆盖所有学校和教学点,学校党组织80%被授予“五好学校党支部”称号,每年有一大批学校党组织被评为地区和县级“先进党组织”,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办学体制已确立。通过落实以党带团、以团带队,积极构建纵横贯通的德育工作体系,学校德育(政教)主任、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和无神论、民族团结、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公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的课堂化,学生运动会、校园艺术节、民汉学校结对子、民汉学生一帮一活动及文明单位、家长学校、平安校园、绿色学校、花园式学校的创建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的两个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全社会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氛围已基本形成,教育反分裂、反渗透的思想防线,社会主义教育阵地得到有效夯实,保证了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贯彻落实。

以“两基”攻坚为中心,基础教育程度全面提升。

30年前,我县的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滞后,中小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高中入学率和高考上线率极其低下,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等问题十分突出。多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基础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普及教育,学前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至今全县已建成了22所农村学前幼儿园,实现了县城园、乡村园加民办园的全覆盖幼教办学模式。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等措施,我县的基础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全面开展“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两免一补”和“管理到位、领导到位、队伍到位”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政策,使我县的基础教育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1999年,我县“两基”攻坚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两基”人口覆盖率达了100%,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7%。目前全县学龄前幼儿入园率为5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48%,辍学率为0.15%,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为105%,辍学率为0.15%,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5.95%,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3.1%,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

我县自2003年被列入喀什地区课改实验试点县以来,从两方面着手大刀阔斧地进行课改活动,一方面,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开展课改实践活动,多次聘请自治区、地区课改专家组的成员到我县进行实地讲课和召开经验交流会。同时加大课改师资培训,近五年来,共培训课改教师3000余人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多媒体应用、远程教育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逐步建立“多媒体渗透课堂教学”的现代教育体系。2006年我县被自治区授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实验区”。在新课程改革获得成功的同时,也使我县教育教学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五年来,我县共有404名学生考入内地新疆高中班,共有425名学生考入疆内初中班,内地新疆高中班和疆内初中班录取人数持续位居全地区前列,高考上线率保持在90%以上,尤其是2007年高考中我县维高考生一举囊括了喀什地区高考理科第一名和文科第二名的好成绩,该校高考上线率和录取率更是稳居全区民语系学校之首,为我县争得了荣誉的同时打造教育强县的魅力得以彰显。

以增加投入为手段,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以建设双语幼儿园为突破口,双语教学稳步推进。

双语教学作为一件利民、惠民和未来工程,历来受到历届党政的重视与支持。各乡党政给政策、保投入、抓统筹,始终作为双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坚强后盾。在政策引导上,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泽普县双语教学工作五年规划》、《泽普县民汉合校实施方案》、《泽普县双语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泽普县双语教学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泽普县双语教学责任追究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双语教学的良性发展。在抓投入上,尽其所能,倾其所能,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支援、加大县乡政府投入、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搬迁机关部门让位学校等方式,经统筹规划学校布局,同时共投入建设与改造资金4000余万元,相继撤迁机关部门50余个,招聘双语教师300余名,培训双语教师2000余人次,完成了23所县乡村双语幼儿园、8所民汉合校建设,奠定了全县双语教学发展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全县双语教学发展势头迅猛,全县人民群众期望程度很高,今年我县还将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1个县乡幼儿园、7所乡村幼儿园的建设,我县的双语教学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提高劳动力综合技能为落脚点,职业教育规模不断壮大

多年来,泽普县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加快职业教育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确立了“重点建设职业高中、稳步推进职业初中、加快发展农村职业班”的总体思路,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我县职业教育之所以飞速发展,与历届县委、政府和全县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是分不开的,据统计,近年来县乡各级党政制定下发关于支持和加快职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20多个,县乡财政共投入职教发展资金2000多万元,无偿划拨职教实践用地10000多亩,招聘各类职教专业教师150多名,为本县职业教育的顺利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重心,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1978年,我县经济水平发展滞后,师资条件较差,当时全县仅有667名教职工,其中具有大专学历的教师仅有几十人,大部分为中专、高中学历,还有部分教师为初中学历,教师学历水平整体偏低。

目前,全县专职教师已达到2065名,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职称教师74名,中级职称教师603名;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小学99.6%,初中98%,高中86.47%;59.46%的小学专任教师取得了专科以上学历,30.86%的初中专任教师拥有本科学历,教师资格认定人数为1960人,占教师总数的85%。

在加强师资建设的同时,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教师生活质量的提高,多年来,我县教师的政治、经济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先后投入资金数2400余万元,建设了教育园丁小区两个,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教师们解除了后顾之忧,潜心从教,为本县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辛勤耕耘,开拓创新,教师工作愈来愈成为大家崇尚和羡慕的职业。

以促进教育和谐发展为最终目的,社会支教重教氛围日益浓厚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泽战略,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党以重教为本、政以兴教为先、民以支教为荣,全社会尊重教师劳动、支持教育事业的良好氛围。历届县委、县人民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新建扩建大批校舍,真正做到了制订全县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教育;财政拨款优先考虑教育;选拔干部优先考虑教育;为群众办实事优先考虑教育;对涉及教育发展的困难优先研究解决。确立了“一切让位教育事业、一切工作优先支持教育事业”的思路。

为确保教育经费得到有效保障,我县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教育局设立了教育经费核算中心,开设“教育事业经费专户”,对农村中小学实行“校财局管校用”的管理办法,切实杜绝教育经费被挤占、挪用和截留的现象发生。同时,我县建立了贫困生资助体系,按照《自治区农村中小学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制度实施办法》的精神,及时组成了贫困学生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将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按月及时拨付各学校,使贫困学生享受到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尤其“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以来,落实“两免一补”资金3061万元,40余万人次学生享受了这一优惠政策。为了更好的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解决实际问题,在全社会营造重教、支教、助教的良好氛围,我县先后制定下发了《泽普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泽普县关于加强双语教学的实施意见》、《泽普县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泽普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关于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泽普县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泽普县中小学教师竞聘上岗试行办法》《泽普县县级领导联系学校、县直单位定点帮扶学校工作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不断推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在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我县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建立促进泽普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的决定》,对先进学校、先进老师和高考状元进行物质奖励,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营造出一个社会重教、支教的浓厚氛围。

改革开放30年,是xx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发展的30年;各级党政和各族人员支教重教的30年;各族人民群众得到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实惠最多的30年。当前,我们国家全面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社会的冲锋号已吹响,教育事业与其它各项事业一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良好发展机遇,广大教育工作者相信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各族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下,有信心、有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排难而上,书写泽普教育事业发展又一个辉煌的明天。>>>>改革开放30年泽普教育事业发展成就回顾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四篇:中国教育事业30年改革开放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事业30年改革开放发展历程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句让中国百姓心里感动、切身感受的话,正是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开放30年来的写照。

改革开放30年,是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30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的30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30年,是促进教育公平制度建设显著加强、更多惠及困难群体的30年。

1977年,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在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倡导下,因“文化大革命”一度中止的全国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得以恢复。当年,全国570万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进考场,他们的命运由此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人沉积多年的求知热情如火山喷发,中国社会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改革开放的春潮,为中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注入活力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28亿,录取人数约5386万,其中,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至2008年的录取人数约4010万,10年间录取人数占改革开放30年来录取总数的75%。

从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起,经过10多年奋斗,中国终于在2000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2007年进一步扩大到99%,跻身于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国家行列。2007年,普通高中在校生、幼儿园(含学前班)在园学生数量、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30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共为国家输送了1亿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驶入快车道。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总量突破80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分别占据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30年来,各级各类教育的飞速发展,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各种急需的人才,提升了我国国民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改革开放的春风,把教育公平的理念传遍神州大地

2003年开始,“远程教育”这项重大工程覆盖了中西部36万所农村中小学,丰富了1亿多农村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

2004年,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正式启动。中央财政投入100亿元建设8300多所寄宿制学校,解决学生“进得来”的问题;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解决学生“留得住”的问题。

2006年9月1日,修订后颁行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这一年,西部农村首先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

革。2007年春天,这项改革推行到全国农村;同年秋季,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在免交学杂费的同时,还免收教科书费,1.5亿学生因此受益。2006年至2010年,国家财政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

2007年,国家实行新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对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一、二年级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连续2年的资助。三年级学生可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获得一定报酬。近1200万名在校学生因此获益。

同年,国家实施以奖、免、贷、助、补等全方位的新的学生资助政策。每年500亿元的各级财政资金覆盖全国1800多所高校的400万大学生和1.5万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600万学生„„

30年来,一项项不断推进、力度空前的助学政策,既得益于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卓越成果,又体现了改革成果为人民共享的和谐社会理念。亿万学子在感受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同时,更增添了投身改革开放建设事业的热情和决心。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加速着教育事业自身的调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需要创新的教育,适应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继1999年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后,于2001年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和深刻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截至目前,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学生已全部使用新课程。21个省份在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突出学生多元发展的机会,倡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随着这项改革的推进,曾经的“满堂灌”、题海战术和教师不容置疑的授课方式已逐渐淡出,对学生的评价也从过去单纯的成绩冒尖向兴趣广泛转变,学校也开始根据自身特色进行课程设置。

国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大中等职业教育助学力度的重大举措,使一直受到歧视的职业教育开始拥有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平起平坐”的地位。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正在形成,“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的图景日渐清晰。

面对质量下滑、债务沉重等扩招带来的新问题,高等教育积极统筹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把重点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十一五”以来的3年里,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总体保持相对稳定,招生计划增幅控制在5%以内。本科教学评估、新一轮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等多项举措的推进,使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内涵,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中国教育拥有国际化的水平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同志作出了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中国的留学工作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1978年到2007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21.2万人,出国留学规模由1978年的860人发展到2007年的14.45万人,30年扩大168倍。中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1.97万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30年来,中国已累计接收来华国际学生123万人次。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与世界上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33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相互承认学历学位协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1034个。

30年来,教育逐渐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汉语国际推广取得新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达到3000万人。全球已启动孔子学院(含孔子课堂)262所,分布在77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已有46个国家设立汉语水平考试考点„„

教育的开放,历史性地放大了中国人视野,也向外界释放出中国思想解放的重要信号。透过教育这个窗口,中国人正在向世界展示好学、善学的精神风貌。

改革开放的远景,期待教育事业迈出新的步伐

近年来,为了解决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发展不均衡等突出问题,国家财政每年用于义务教育的投入达数百亿元,并逐年增加。各地通过教师交流、对口支援等方式,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中国在2007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后又于今年秋季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力度。

抓住“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核心问题,中国积极探索,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逐渐形成了县域内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大中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实习支教等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教活动。同时,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贴补贴制度,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使有志于从教的人可以安心从教,终身从教。

在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中国,教育事业起步晚、底子薄,改革与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仍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曾在一定历史时期被人们认可的教育制度正在经历新的挑战和考验。

30年来,高考制度在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考试次数以及录取手段等方面推进改革,不断顺应和满足人民在新时期对教育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巩固完善的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确保高考持续发挥着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

近年来,根源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监管体制松散的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择校乱收费明显减少,学校收费行为逐步规范。校务公开、依法办学等新理念的提出,使各级各类教育正在阳光下健康发展。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指导下,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正在迎难而上,循序破题,向着“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的目标坚定迈进。

1977年,党中央决定恢复高考制度,是教育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也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从恢复高考这一标志性事件至今,中国教育事业经历了从恢复到改革、发展和创新的一系列巨变。回顾30年的艰辛探索,教育事业前行的每一步,都使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发生改变;回望30年的非凡历程,教育事业改革的每一次努力,都在为国家和民族书写着更加辉煌的未来。

第五篇:改革开放30年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税制改革之路

30年前,中国实行的是完全的计划经济。在农村以人民公社的形式体现,城市的工厂和商店都是国营企业。并且对西方紧闭着国门。

因此,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个惊天动地的路线转换。

以后的30年里,中国导入了市场经济原理,对外敞开了大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工厂还是学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岁月流逝,时驰势易。伟人小平逝世已整整11年,他的宏钟大音“南方谈话”发表已有16年。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车轮,也驶过了30年的历程。30年,成就辉煌;30年,又问题多多。中国的前进,什么时候都不会没有问题,重要的在于科学的前瞻和认真的回顾总结。可以说,这3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冲破束缚、改革体制、谋求发展的历史。思想解放,是改革和发展的火车头。历史经验表明,坚持思想解放,中国就改革就发展就进步;反之,就停滞就倒退就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税制改革经历了两大时期、两次大的变革。

第一个时期是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3年,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国营企业全面实行利改税和工商税制改革。此间不但实行了1983、1984年的两步利改税,国营企业由上缴利润改为上交所得税;同时又完善了很多方面的税收法制,比如个人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和外商合作企业所得税,这是过去根本不可能有的。这次改革力度比较大,面也比较宽。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于1994年进行了改革开放后第二次大规模税制改革。这次改革,在中国税制改革历史上是最为彻底的一次,是力度最大、范围最广、成效最好的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成效明显。它简化了税制,使中国的税种由原来的30多个,简化到了18个(不包括农业税);它基本上适应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设计现行税种,包括增值税;它均衡了企业税负,有利于企业的竞争和经济发展;同时,税制的改革和完善,也带动和促进了税收征管的改革,制定了税收征管法,还催生了现行的税收征管模式。

另外,这期间我国税收收入实现了持续大幅度增长,这是最能证明税制改革成功的。

1994年的税制改革,当时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比较困难,中央当时最担心的问题是税制改革会否造成税收收入的减收。而1994年改革当年,全国税收收入达到507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近千亿。今年国家税收收入已经突破5万亿元,税收收入达到1994年的十倍左右。

1994年的税制改革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遗留问题或新产生的问题。十几年来,税制改革开始逐渐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的发展,各种矛盾问题日益暴露,改革已成为必须。

中国税制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多方面的。比如,目前税收立法层次低,授权过多,容易造成政出多门、透明度差、随意性强。中国现有税制,只有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和即将施行的企业所得税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税法,其他税基本都是国务院颁布的暂行条例。

在税法的授权方面,税法解释长期、大量地授权,不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有些税法的解释,谈不上是法律解释,实际是行政解释。

在税收征纳双方的关系上,没有实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真正平等,仍然是征收方强势,纳税方弱势,信息不平衡,纳税人权益的保护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税种的改革上,大税种改革不到位,小税种长期排不上位置,新税种迟迟不能出台。而所谓依法治税,在法不到位,改革不到位的情况下,不规范、不科学治税现象就很难避免。同时,各级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太多、太乱,容易肢解实体税法,破坏执法程序,征收执法不规范,甚至违法违章的现象存在,造成税收漏洞和税收流失。

上述问题和矛盾,都要通过新一轮税制改革加以根本解决,而不是小打小闹的调整。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税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成为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关键所在。

按照这一建议,中国未来的税制改革将“实行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资源节约的财税制度”。

这是一个总体要求,包括的内容非常具体:完善增值税制度,实现增值税转型,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调整和完善资源税,实施燃油税,稳步推行物业税。规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办法。新一轮的税制改革就以这几句话为标志。这是党中央的要求,同时也是中国加入WTO,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必然选择。

未来税改的大思路:

增值税是中国第一大税种,占总税收的45%,除此之外,无论从增值税本身固有的特点、在中国的现状还是从它对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意义来考虑,也都应该把增值税的改革作为下一步税制改革的重点。

增值税是全世界110多个国家实行的一个优良税种。它有三个明显的优点:其一是全覆盖。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增值税应该覆盖到全部行业。其二是全链条。因为不论任何行业都执行增值税,所以它这个链条是完整的,比如从开矿开始,一直到形成最终商品到消费者这儿,这个链条都是不断的,环环紧扣。其三,是全抵扣。正是因为全链条,把前一个链条已经纳过的税收全部都抵扣掉,剩下部分才是本环节该交的税收,你增值就纳税,不增值就不纳税,多增值就多纳税,少增值就少纳税,税负公平。这三个条件构成增值税税负公平的基本条件。然而,咱们现在实行的增值税是有其名而不具其实。既不全覆盖,也不全链条,更不全抵扣,漏洞很大,不标准、不规范,增值税的主要优点和特征都没有。中国1400多万增值税纳税人,只有120多万是一般纳税人,其余1200万都是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中,商业的税率是4%,工业是6%,相当于比例税,他的票别人不能抵扣,别人的票他也不能抵扣,说是增值税,但实际就是营业税、产品税。现在中国实行增值税的也就那120多万户。

同时,中国现行的增值税是生产型增值税,与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消费型增值税比较,土建及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购置是不能抵扣的,这就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目前中国正启动的增值税转型,就是要逐步从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

这将有利于企业技术改造和生产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有利于企业产品的升级,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同时,增值税是一个链条,环环相扣,人为割断这个链条进行试点,长期下去会带来试点地区和其他地区间新的矛盾,比如同样类型企业,购进同样设备,试点地区得以抵扣,非试点地区就不能得到抵扣而造成成本相对偏高,这会使得不同地区的企业面临不公平竞争。目前看,增值税改革的技术性问题不大,难点在于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以及宏观调控因素的考虑(生产型增值税具有抑制投资的作用)。

一方面,增值税改革带来的减收,可以迅速转化成企业利润,带来25%的所得税,这是肯定的。另一方面,它会推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技术改造可以改善结构,加大规模,提高效益,税基也就随之扩大。

除了增值税的改革,下一步税制改革的重点是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额的调整,只是调整,不能说是个人所得税的改革。真正的改革,是要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其他的比较重要的税制改革还包括两、三个比较新的税种。一个是燃油税。燃油税出台有利于节能,因为你烧油你就得纳税,油贵了你可以选择少跑,就少纳税。同时,因为养路费在税里,你跑的多就多交养路费,因为你烧的油多,是公平负担的,而不是现在的养路费的概念,跑不跑路都要交养路费。同时推行燃油税还可以规范养路费征收。一个是物业税。物业税现正在一些城市模拟空转试点。它的推出,有利于均衡贫富,减少贫富差距。你房子多,你有资产,那你就纳税吧;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也有利于限制投资规模。物权法的出台,给物业税的顺利推出提供了法律基础。对推出物业税而言,私人资产的界定,价值的评估,税率的确定,都是很关键的内容。此外,属于费改税性质的环保税、社会保障税改革等等,都是新一轮税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分步坚定推进。当前,我们再次面临新的思想解放的形势。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然要解决许多体制转型、社会转轨的深层次问题。这就要求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综合改革。税制改革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今天,要在深化税制改革中调整利益关系,转变思想观念,遇到的阻力必然更大。我们不能回避深化税制改革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思想问题,要勇于创新,积极应对思想理论上的挑战。只有新一轮的思想解放,才能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税收制度,逐步走向一条科学发展之路,体制完善之路。

下载我国的教育事业通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的教育事业通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革开放30年(范文大全)

    不知不觉中,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了。3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公元......

    改革开放30年

    观看《改革开放30年》观后感 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峡工程,人类历史......

    改革开放30年

    改革开放30年 2008年12月18日,我国召开纪念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改革开放是20世纪70年代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30年

    革开放三十周年变化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

    改革开放30年

    30年的记忆 摘要:又是一个洒满金色的秋天,又是一个喜获丰收的季节,我们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30岁韶华!神州大地,国旗飘扬,歌声如潮,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洋溢着胜利的豪情。全国......

    改革开放30年

    忆改革开放,现中华雄威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30年

    改革开放30年 服美系 广告艺术设计081班1978年确实是一个很不寻常的年份。从那一年开始,中国正式打开了封闭的大门,全方位走向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最终定稿]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