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女大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女大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影响
【摘要】:在中国社会里,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受到传统文化的很深影响。中国传统女子受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侍奉公婆、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而足球是集对抗、快速、多变、个人魅力与集体合作的完美结合于一体的典型的体育竞赛项目,这些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冲突。因此传统文化影响了当代女大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激情,因而也影响了我国女子足球运动的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 女大学生传统文化影响足球女性文化
【正文】:足球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大运动,风靡世界,在中国也不例外,虽然我们中国人把足球踢得那么烂,但是全民对足球的喜爱却日趋渐增,这点在各高校开设足球课的数量上就可以看出来。并且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女子足球班,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女子的思想还是有一定的影响。中国当代女大学生,虽然从小接受的是新式教育,对那些传统的文化知道的不多,了解的也不深,但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对女子的浸润影视不容忽视的,她们的骨子里已经潜移默化的受到了这些思想的侵蚀。
传统文化中对女子的教育是“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的奴化思想,在社会中也没有地位,“女子出生既不得人欢喜,及其既长,又处处受人歧视。”这句话很好的体现出了当时女子在社会上的地位。虽然这些封建思想在人们的叫嚣中差不多销声匿迹,但是依然存在。中国古代文化,反应到体育上呈现的特点是:重文轻武,重“静”轻“动”; 重规范、制度,轻集体合作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重中庸,重和谐,轻竞争,这些对女子更胜。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中国社会里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女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侍奉公婆、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古代的女子未出阁前几乎是不出房门的,即所谓的“躲绣房”。成婚后更是上不得厅堂,只是做个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连见外人几乎都是不可能的事,更别说出去参加什么社会活动。走路步子不能迈得太大,还得接受残忍的酷刑“裹脚”,连跑步都是失德,这些传统思想对女子的影响深刻至今。
随着全球化的蔓延,早就在中国呼喊了千百遍的男女平等又增添了新的有力筹码,并且在这几年互联网的零距离信息互递效果催动下,中国女人,在越来越突出其坚韧的性格强项同时,更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坚硬个性特征。也可以理解为采纳了男人的个性优点,并很默契的结合成一个完全适应现代社会节奏的人生理念。如果说以前的中国女人非常感情化,柔情似水,那么现在的女人们则是具备知性和理性的感情个性。而且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也很明显,各个领域的女性职业化就是其见证之一。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而在现代的舞台上无论如何多姿多彩的各种女性都具有一个特点,就是精致。当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加深了自我个性的认识后,原本就细腻的女性特征更促使中国女性倾向于生活中各方面的自我精致要求。从化妆到服饰,从网络写作到现实工作,中国女性不再是只
对传统的完美和经典追求,而是更注重每个细小部位的精美雅致。并且随着女人们的社会成分逐日加重,这个特点也在进一步的扩大,构造出中国女性精致化的大趋势。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现代化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而在面对这个我们自身制造出来的物欲横流的多元化社会时,心理压力精神压力无疑首当其冲的对性格敏感的女性产生影响。当然现代中国的女性经受了长期的半开放式的人文教育,似乎学会了很聪明的去面对这些现代文明所带来的负荷产物,很多女人不再诚实不再真实了,因为没有这个必要,因为谁都不想活的太累,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会拿出那份宝贵的真精致的个性出来。在现实至上的多元化社会面前,虚幻,是个很好的感情保护伞。在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同时中国女性渐渐懂得善待自己,追求体现自我价值和丰富自身内涵的鲜明个性。并不一定要坚强的性格,独一无二的个性来诠释了现代女性的风格。糅合自然情致和中国文化精神相信中国女性与中国男性一起在新到来的时代中生生不息,延续中国文明悠久历史的伟大品德,并闪耀出新时代中国独特的女性特性。
受过高等教育的当代中国女大学生,虽然她们呼吁男女平等,巾帼不让须眉,但是天生的体质的差别和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让她们依然怯于涉足足球。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足球不再是校园里男子汉的专有项目,而且受到女大学生的青睐,尽管女大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观念产生了较大变化,可是她们依然大都停留在观赏阶段,真正的参与实践和亲身体会的还很少。所以很多高校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我的学校,虽然说采取的是自愿的形式,但是我们都没得选,80%都是被迫选足球课的。我想这是学校为了响应社会的趋势,鼓励女学生积极参与这门运动,不得已而为之的吧。这本来就无可厚非,在我看来,这是学校的无奈也是国家的悲哀。这说明封建社会的那些束缚人的糟粕文化还在继续荼毒着我国女子,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也不例外。
中国的传统文化,明显的与足球的集对抗、快速、多变、个人魅力与集体合作的完美结合于一体的典型的体育竞赛项目发生冲突,对女学生参加这项运动产生深远影响,很可能成为影响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
大学生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中国文化是经历史传承,影响深远的。演讲中,易中天老师强调“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个体意识”,那中国传统文化的“群体意识”对当代大学生有什么影响吗?
前几年曾听到一句话“中国人一个人一条龙,一群人一堆虫”,说中国人个人主义,不会团队合作,就像中国人乒乓球,体操这样的单人项目,赛绩很好,但像足球,篮球这样多人合作的运动,赛绩很差;也有人说过中国的80后,90后都是垮掉的一代,自私自利,好逸恶劳,无法撑起中国的未来······很多言论都表示对当代中国青少年的担忧。经济全球化使得地球变成一个“村落”,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互相渗透,互相影响。西方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大,西方文化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西方提前消费的观念使得中国很多人变成了“房奴”,“车奴”,“卡奴”等,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体现出其他国家,民族的痕迹。在这种大的文化冲击下,中国人还保留了多少中国传统的思想?
一个国家,民族若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价值观念,就会被彻底的消灭,“思想上的统治才是真的统治”,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它本质上是消亡的。保留自己文化的精髓,学习他人的文化才会发展的更好。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的使命!
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刻进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了“中国风”。大学生是中国一股新鲜的血液,他们向往潮流,追求标新立异,行为、思想都很大程度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思想的最核心内容仍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仍深深影响着几千年后的中国大学生。“孝、悌”是中国人特别重视的,在中国人眼中血缘是人与人这间一根特殊而重要的纽带,父母养育孩子,孩子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不这样做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孩子与父母的一生是紧密相连的。在西方,孩子一般被父母养到成年,就开始过自己的生活,很少有和父母一起生活的,他们与父母的羁绊没有像中国人那般深。
中国人讲究孝顺父母,新时代的大学生虽然极力最求自己的生活,但“孝”是刻在骨子上的。曾帮助老师做过一项“大学生择偶标准”的小调查,统计数据时发现,不论男生、女生都有很大比例的人选择“孝顺父母”,大学生的眼中孝顺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品质。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会选择回家乡寻找工作,其中可能有“根”文化的影响,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去建设家乡,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家乡有父母。在大学生的眼中,赡养父母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乌鸦反哺的故事人人尽知,“孝、悌”这一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大学生手中将继续传递!儒家代表人物孔老夫子宣扬“中庸”,讲究谦卑、礼让,这种不激进的思想仍活跃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美国人喜欢演讲,喜欢表现自己,乐于将自己的想法、意见表达出来,时常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看到美国人因为某种不满而上街游行,宣泄、表达自己的意见;各种影视作品中看到,美国等西方的国家,大学生是“离经叛道”的,他们打架斗殴,极力宣扬着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风芒,时常表达自己的要求、不满,是十足的“出头鸟”。而这样的情形很少可以在中国的大学校园看到,中国的大学校园是非常平静的,没有游行,没有暴力······中国大学生习惯了“忍”,他们不善于激烈的表达自己想法和情绪。大学生,血气方刚的年纪,却很少发生激烈的冲突,校园暴力事件也是很少发生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古人的豁达仍影响着今天的大学生们,面对事情,不乐于争先,这种“让”,“忍”的文化深深影响着新时代的大学生。
儒家这些思想的核心是群体意识,“孝、悌”,孝顺父母是是家族关系的维系,中庸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的大学生的群体意识是非常强的。大学刚入学时,每个人都会参加“老乡会”,一桌子来自同一个省的人,相互自我介绍,同食一桌菜,一顿饭拉近了一群本不相干的人,使大学有了“亲学长”,“亲学姐”;大学刚入学时,寝室的人来自五湖四海,相互不熟悉,为了接下来四年的相处,大部分大学生会选择寝室聚餐,大家每人点一盘菜,凑成一桌,桌上吃喝、畅聊,为同伴夹他喜欢的菜肴,不自觉地每个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大学刚入学,同专业的人互不认识,为了扩大人脉,聚餐又成了最佳的选择,吃喝间相互介绍,很快每个人都成了认识的人,都成为朋友;高中时代是大多数学子最难忘的时光,高中的同学与自己一起坚守过最苦的日子,进入大学,即和高中同伴分开,为了补回因距离产生的感情变淡,寒暑假
各一次的同学聚会成了必然,半年的不见面,使得同学聚会分外热闹,聚餐后即使又是分离,感情却不会淡薄的厉害······西方人无法理解中国人对餐桌的热衷,更无法理解中国人同食一盘菜的习惯。东西方文化成长于不同的文明之下,中国文化的思想核心是群体意识。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中国高速发展时期成长起来的跨世纪青年,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青年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比其他人接受更多的教育,有着更为广博的知识,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观念也受到更猛烈的冲击,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着他国、他民族文化的痕迹,但值得肯定是,当代大学生仍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他们为人处世,思考问题的方式都充斥着“中国化”,在文化冲击中,他们仍保留的中国文化的精髓。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不会在大学生手中断掉,而是会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研究
随着我国走向世界,中国的文化领域既对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批评继承,也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1.请问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认为大学生需要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吗?*
A.需要B.不需要
3.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吗?
A.感兴趣B.不感兴趣
C.看哪个方面_____________(你感兴趣的那个方面)
4.你觉得你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多少?*
A.了解很多B.了解很少C.了解一点
5.你了解以下哪些中国传统文化?*
(多选)
传统节日,如:元旦,春节……
传统文学,如:中国四大名著……
传统艺术(国粹),如:四川变面……
传统习俗,如:元宵节吃汤圆或元宵……
传统思想,如:儒家文化思想……
6.你喜欢过哪些中国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更喜欢中国传统节日还是外国的节日?*
A.中国的B.外国的C.都喜欢
8.你通过哪种途径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多选)
上网调查
课堂知识
长辈教授
参加一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
传媒的宣传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平时更多阅读中国传统文作品学还是外国文学作品?*
A.中国传统文学作品
B.外国传统文学作品
C.两者的阅读量差不多
10.你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在的社会里发展状况如何?*
A.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发展得很好
B.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发展得不好
C.不清楚
11.你觉得当代大学生有义务、有责任去保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吗?*
A.有B.没有C.不知道
12.你会参加一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吗?*
A.没兴趣参加
B.视情况而定,有时间、有能力的话才参加
C.会积极、主动参加
13.你觉得哪些活动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知道中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吗?*
A.知道,并且比较了解
B.知道,但不是很了解
C.不知道
15.如果学校开设相关的兴趣班你会参加吗?
A.会B.不会
16.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你最认同的是?(多选)(把字体标记成红色即可)古文诗歌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射覆酒令歇后语传统节日
17.你担心中国传统文化会出现断层现象吗?
A.担心B.不担心
18.你是否有深入了解过某种传统文化?
A.有_________(请说明)
B.没有
谢谢您的参与!灯谜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作用及影响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实用化和矛盾化的特点。中国传统美德在大学生价值观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大学生的价值观的特点,传统美德也在与时俱进,以一种新的形势表现出来。在大学生价值观培养中,传统美德以一种新的形势融汇进去,成为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与基调。
关键字 大学生 传承 弘扬 传统文化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作为青年中最富有创造精神和超越意识的大学生群体,能否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前,我国已进人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和变化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很大的必要对其进行探讨分析,探寻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根源。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着哲学的、科学的、伦理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宗教的等等各个方面的思想观念,有着儒墨道法释等众多流派,但其中对我们后世最具影响力的又莫过于儒家思想。
儒家传统的伦理观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伦理”二字,“伦”有类、辈份、顺序、秩序等含义,可以被引申为不同辈份之间应有的关系。“理”则具有治玉、分别、条理、道理、治理等意义。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伦理就是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而其基础则是儒家思想。儒家的伦理道德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统治的核心思想,也几乎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核心价值标准,对古代中国和近现代中国都有极大的影响。
忠”,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尚忠。首先,对国家、组织要忠诚。在中国最被人唾骂的不是偷盗抢掠、杀人越货,而是背叛国家,当汉奸、当卖国贼。秦桧、汪精卫不知为多少国人所唾骂。其次,对朋友要忠。一个人如果背叛朋友,抛弃兄弟,以后是很难在这个圈子里呆下去的,旁边的人全都会唾弃你,瞧不起你。
“孝”,中国人同样也是世界上最注重孝的。万事孝为先。古代的选官制度中,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就是“举孝廉”,可见对孝的重视程度了。在古代,如果你的父(母)去世,那么你必须放弃你的正常工作三年,在你的父(母)坟钱搭个凉棚,素衣淡饭,满面哀思,守孝三年,谓之“丁忧”,孝在古人眼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孝在现今社会中也是一样重要。人们认为,一个人如果连生你养你的父母都能不管不顾,那你还怎么敢指望他能对工作上心,对领导忠心,对朋友真心的了。这成了每个中国人的共识和统一的道德标准。
“义”,在古代其主要含义有道德、行为、道理、情谊、义气等等。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义正辞严、义愤填膺、义薄云天等,至现代,义则被主要理解为义气之意了。关羽之所以被中国人奉为武圣,为多少人所供奉敬仰,就是因为关羽是义的象征,是国人“义情怀”的寄托。水浒中众英雄不就在“忠义堂”聚义吗?而如今义依然是每个人心中不变的价值准则,重义轻利,见利思义,舍生取义仍然是大多数人的道德选择。
“礼”,其在古代被解释得较含糊,其主要含义有礼法、礼节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传统习惯、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之意,越到后来,“礼”字的含义范围就越小,单成了“礼貌、礼仪”之意了。其实古代的“礼”也就是通过礼貌、礼节、礼仪来体现等级、地位,起到规范的作用。如周王适用什么样的礼,王侯适用什么样的礼,大夫适用什么样的礼。后来,在官方文化的引导下,人与人之间的礼貌、礼仪的普遍使用,使得国人心中普遍有了礼的意识与礼的标准、体系。慢慢也以注重礼仪而视己为礼仪之邦。说你不懂礼貌你会很没面子的。
“诚”“信”,即诚实,诚恳;讲信用,讲信誉,讲信义。自古中国就以诚信为荣,以欺诈虚伪,背信弃义为耻。
这些在传统的伦理道德的规范约束下形成的美德对每一个中国人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以众多细微的要求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道德体系,成为了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核心价值标准,引导了每个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对我们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起了很大的至细至微又至大至伟的作用。我们也以拥有这些美德为荣,以没有这些美德为耻。
但是,传统的伦理又有其落后、消极、甚至反动的一些东西。儒家伦理实质上是对封建专制制度的维护,是对封建皇权等级的捍卫,是对人身的限制和对进步思想的禁锢。他维护传统,反对进步;维护儒家的独尊地位,视他家学说为异端。僵化的伦理导致了国家整体的僵化,导致了整个民族思想的病态和瘫痪。随着伦理走向极端,“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出现,他的好多东西也成了民族思想的毒瘤,让我们中华民族日渐老迈,衰落。
儒家的伦理道德对我们大学生的亲情观、友情观、爱情观、评判标准、道德规范的形成是有决定性的作用的。比如对忠孝仁义的赞赏和推崇,对传统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默许,尊老爱幼的自觉体现,尊敬师长,同情弱小的本能行动等等。既有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有对不良思想的不自觉默许和不积极改变等等。总之,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是父母、老师、社会所潜移默化的,对我们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关键看我们如何看清和取舍了。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对我们今天的大学生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其一,崇尚伦理,自强不息。《易经》中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贯穿始终,强调“人道”法于“天道”。褒善贬恶、追求崇高的思想品德,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涵养美好的精神情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导思想,是大多数思想家所一贯追求的。在人和人的相处中,一个人既要有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创造精神,又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爱人如己的博大胸怀。只有“与天地合其德”,才算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些传统思想激励我们应该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工作的箴言。同时他也引导我们用仁之心爱去面对生活用爱心对待他人,培养高尚的道德和美好的情操。
其二,是贯穿中国的传统文化始终的公忠为国、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近代以前在中国虽然没有爱国主义这个概念,但是爱国的思想和行为早就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之一。屈原“眷顾楚国”以自沉汩罗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辟总结,把中国古代奉公尽忠的思想推到了最高境界,表达了中华儿女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豪情壮志。这种自强不息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爱国主义情操是一种极为宝贵的传统,不仅对过去,而且对现在以至将来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三,在中国传统美德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的东西,比如:博爱大众的利民济世精神、成仁取义的献身精神、见利思义的重义精神、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尊老爱幼的公德精神、勤俭节约的勤俭精神、谦敬礼让的谦虚明礼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精神、乐群贵和的和合精神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应该很好继承的优秀传统。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她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是浸入骨髓,深入灵魂的。她在给予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文化资本的同时,又让我们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甚至是枷锁。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她对我们的学习观、政治观、历史观、荣辱观、亲情观、友情观、爱情观、择业观以至道德标准的形成、价值体系的建立都起着极大的作用
但是,传统的伦理又有其落后、消极、甚至反动的一些东西。儒家伦理实质上是对封建专制制度的维护,是对封建皇权等级的捍卫,是对人身的限制和对进步思想的禁锢。他维护传统,反对进步;维护儒家的独尊地位,视他家学说为异端。僵化的伦理导致了国家整体的僵化,导致了整个民族思想的病态和瘫痪。随着伦理走向极端,“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出现,他的好多东西也成了民族思想的毒瘤,让我们中华民族日渐老迈,衰落。
下面是我们就传统文化对我们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的具体分析:传统文化中学习的功利性造成大学生学习观的应试性、功利性传统文化造成大学生的信仰真空和理想虚无。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中,是一种主旋律,却又不同于任何一时期的状态的体现,无时无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状况调差问卷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状况调差问卷
这是一份针对当今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度的调查问卷。面对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请您抽出几分钟来帮助我们。真诚的感谢您的合作!
1、请问您所学专业是()
A、文科B、理科
2、您所在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您认为您所在大学的氛围()
A、现代化,商业氛围浓重,传统文化气息 薄弱
B、古色古香,学术氛围浓重,传统文化气息较强
C、没特别感觉
4、您认为您身边的朋友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A、认同,感到自豪,对传统文化认同感较高
B、反感,非常排斥,对传统文化认同感较低
C、倾向于中国传统文化,但不排斥西方文化
D、倾向于西方文化,但不排斥中国传统文化
5、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有阅读四大名著的必要么()
A、有,四大名著文化内涵丰富
B、没有,四大名著已经过时了
C、读不读取决于个人爱好
7、您有关注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或新闻么()
A、经常B、偶尔C、从来没有D、没听说
8、同样是情人节,您会选择过()
A、中国七夕节B、西方情人节C、两个都差不多
9、对于现在世界各地都掀起一股孔子热,您如何看待()
A、是对儒家文化的肯定B、纯粹商业炒作C、不了解
10、您觉得我国的传统文化过时了么()
A、的确过时了B、没有过时,其内涵是永恒的C、没有过时之说,只有不合时宜之说
11、你喜欢把家讲坛等一类的讲座节目么()
A、喜欢,因为这些节目很有意思,讲解通俗易懂
B、一般般C、不喜欢,这些节目很无聊、很沉闷
12、对于韩国“端午节的申请成功,您有什么看法()
A、对此感到气愤C、韩国的端午节和我们的不一样
B、端午节被抢了,从另一方面说明人们对一些传统节日的不重视
13、您觉得您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多少()
A、很了解B、一般了解C、完全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