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媒大讲堂第五场预告(胡泳)
“传媒大讲堂”系列报告会第5场专题讲座
报告题目:你知道什么,你相信什么?
——网络丛林时代的信任危机
时间:11月10日(星期三)8:00—10:30
地点:传媒科学学院西楼313教室
主讲人: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博士)
主讲人简介:
胡泳,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历任《中国日报》记者、《三联生活周刊》主笔、《互联网周刊》编委会主席、《环球管理》总编、《北大商业评论》副主编、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主编、《对话》总策划、《赢在中国》总编辑、《我们》总策划。
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被《光明日报》等11家媒体评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人物”,被搜狐评为“10年影响中国互联网的100人”。
多年来,发表译著5本,代表作《数字化生存》被评为改革开放20年来最有影响的20本书之一;专著13本,代表作为《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同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是新媒体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传媒科学学院
第二篇:北大 胡泳 介绍
胡泳 介绍
更新时间:2010-3-29 被阅读次数:1892
4所在系: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系
职称:副教授
学位:博士
简历: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政治学博士。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
拥有11年的平面媒体经验和6年的电视媒体经验,历任《中国日报》记者、《三联生活周刊》主笔、《互联网周刊》编委会主席、《环球管理》总编、《北大商业评论》副主编、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主编、《对话》总策划、《赢在中国》总编辑、《我们》总策划。其中,《经济信息联播》荣获《新周刊》“2002中国电视节目榜”最佳财经节目,《对话》荣获2003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十佳电视栏目奖,《赢在中国》荣获《新周刊》“2006中国电视节目榜”最佳创富节目。
中国企业研究的开创者之一,1998年出版《海尔中国造》,是中国最早的企业史著作之一,被《经济观察报》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20本书”之一;2002年出版《张瑞敏如是说:中国第一CEO的智慧》,荣获第13届浙江树人出版奖。
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发表论文数十篇,有多种著作及译作。自1997年至 2008年,参与策划了“网络文化丛书”、“数字论坛丛书”和“思想@网络.中国”丛书。先后被《互联网周刊》评为“中国网络风云人物”之一;被《光明日报》等11家媒体评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人物”之一,在国家信息化办公室批准并指导的“中国杰出网络人物”评选中获提名奖,被《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评为 “影响中国互联网的100人”之一,被搜狐评为“10年影响中国互联网的100人”之一,被《互联网周刊》评为“中国互联网商业精神名人榜TOP100”之一。
研究领域:
中国当代纪录片的传播与影响力;
世界电视现状及对中国的影响;
新媒体业务与经营;
媒体的商业运营;
新媒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网络政治学。
专著:
《网络为王》,1997年海南出版社,台湾捷幼出版社。
《时代英雄》,1997年三联书店。
《黑客:电脑时代的牛仔》,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收入“网络文化丛书”。《另类空间》,1999年海洋出版社,收入“数字论坛丛书”。
《我们是丑人和Luser》,1999年海洋出版社,收入“数字论坛丛书”。
《海尔中国造》,2001年海南出版社,2002年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2004年韩国SUHIJE出版社。
“海尔MBA教程丛书”(《企业文化与素质管理》、《竞争战略与核心能力》、《跨国攻略与领导之道》),2002年海南出版社。
《张瑞敏如是说:中国第一CEO的智慧》,2003年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台湾帝国文化出版社。
《我们都是喝西北风的》,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收入“数字文化与经济管理丛书”。《太阳照不到的角落》,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收入“数字文化与经济管理丛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商业领袖》,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像贝克汉姆一样营销》,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电信赢家:一个前沿市场的战略标本》,2006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街头的生存智慧》,2006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张瑞敏谈管理》,2007年浙江人民出版社。
《海尔的高度》,2008年浙江人民出版社。
《张瑞敏管理日志》,2008年中信出版社。
《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收入“思想@网络.中国”丛书。
论文:
《互联网是一场什么样的革命》,《读书》2000年9期。
《媒体变革:公众的角度》,《读书》2002年12月。
“What Sort of Culture Are Computers and the Network Creat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3/04, 35(2).《我们时代的知识生产》,《读书》2003年10月。《新华文摘》2004年第1期转载。
《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论博客与新媒体的逻辑》,《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9期转载。
《〈数字化生存〉需要重写吗?》,《网络传播》2004年5月。
《“推播”还是“拉播”》,《网络传播》2004年6月。
《十年一刊:从文化年代到媒体年代》,《读书》2005年9月。
《博客在中国》,《二十一世纪》2005年12月。
《人人都知道你是一条狗》,《读书》2006年1月。
《试论频道化管理》,《新闻战线》2006年1月。
《电子游戏:卧室里的大象》,《读书》2006年5月。
《“网络一代”的学习》,《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9月。
《在中国历险》,《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5-6月。
《比特城里的陌生人》,《读书》2007年9月。
《从大众媒体到“乱众媒体”——试论新媒体对未来新闻的影响》,《新闻战线》2007年9月。
《共有媒体初探》,《现代传播》2007年第5期。
《网络讨论的参与者》,《国际新闻界》2007年11月。
《新媒体环境下的“参与式新闻”》,《新闻战线》2007年12月。
《从敞视、单视到全视》,《读书》2008年1月。
《网络开展政治慎议的障碍因素》,《国际新闻界》2008年5月。
《共有媒体的种类》,《中国编辑》2009年第3期。
《面对共有媒体:编辑应有的新理念》,《中国编辑》2009年第4期。
《公私领域与中国社会》,《当代中国研究》2009年夏季号。
《网络“舆论场”在中国的兴起及其作用探讨》,《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第四辑,2009年6月。
《博客的私人性与公共性》,《二十一世纪》2009年4月号。
《谣言作为一种社会抗议》,《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年(总)第九期。
《应对互联网的个人化趋势》,《人民日报》2010年1月19日 15 版。
《在互联网上营造公共领域》,《现代传播》2010年第1期。
译著:
《数字化生存》,1996年海南出版社。
《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1998年海南出版社。
《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1999年三联书店。
《领导者性格:从文学故事中透视管理》,2007年商务印书馆。
《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科研项目:
我国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研究子课题:
我国网络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研究
第三篇:传媒领袖大讲堂 7月19日
7月19日
杨驰原
《传媒》杂志总编辑杨驰原
媒体融合的现状:竞争与合作并举
杨驰原认为,媒体融合是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即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不同的业态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他坦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比,仍具有品牌、公信力、行政资源、客户、人才积累五方面的优势。同时,新媒体也是不断变化的,比如新世纪初,互联网是新媒体,现在很少有人还把它当新媒体了。所以,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应该从悲观到乐观,“数字化对传统报刊业来说,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春风送暖。”
媒体融合发展三阶段:数字化、产业化、融合化 杨驰原用三个阶段总结了从2000年至今的媒体融合:
第一阶段:数字化实验阶段(2000—2005)。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媒体是伴随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的,这一时期新媒体形态主要是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等,是传统媒体的实验阶段。
第二阶段:产业化探索阶段(2006年—2009年)。这一时期涌现出很多新媒体:手机告别了简单地短信功能,手机报闪亮登场,并得到迅速发展;车载移动电视借助北京奥运会的东风得到广泛使用;博客方心未艾,微博2009年登场。
第三阶段:融合发展阶段(2010至今)。杨驰原表示,中国进入3G时代、iPad的诞生、微博的大爆发是这一阶段的三个标志性事件,进入2014年,媒体融合将进入深入融合阶段。
媒体融合新态势:前途光明
对于媒体融合所面临的新形势,杨驰原如此总结:在政策层面,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在现实层面,纸媒下滑趋势加;在技术层面,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
他用数据向传媒学子证明了以上几点。根据《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2013年报纸出版形势严峻,多项指标明显下滑,总印张比前一年降低5.1%;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国民期刊阅读率从2007年58.4%下降到2013年的38.3%,而数字化阅读方式,从2008年的24.5%上升到2013年的50.1%。这说明,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纸质媒体阅读与数字化阅读多年来一直呈现着此消彼长的势头。同时,在技术上,互联网迅速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国网民规模达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最后,对于媒体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杨驰原预测:未来媒体边界逐渐消融,全媒体集团大量涌现;新业态下新盈利模式逐渐清晰;新终端会成为媒体融合的助推器。
杨晖 唯众传媒总裁杨晖
伴随着互动传媒的电视代表节目《开讲啦》和互联网代表产品《你正常吗?》精彩的宣传视频,杨晖老师在与学子们在调侃的互动氛围中开始了主题为“一个传媒人的自我修养”的演讲。
“我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喜欢的事情”
在创办唯众传媒之前,杨晖一直在湖南卫视工作。1993年大学毕业后,正逢湖南卫视《蒲公英》栏目招聘节目策划,杨晖放弃了做大学教师的机会,在三百人的竞争当中被选中,自此开始了传媒之路。
当今中国很多当红节目都制播分离,例如《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等,而这样的节目需要引进、需要改造、需要一系列极其复杂的工序,而最后的观念还是属于别人的。唯众传媒在2013年创造了12档节目,也是去年国内节目做多的传媒公司。而唯众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原创节目,杨晖说,“花同样的时间,足够想出自己的点子来了。”
若干年前风靡全国的《波士堂》,用杨晖的话来说,就是“说人话、接地气、正能量”,颠覆所有人对财经节目的看法。杨晖说,“做传媒不是有了政策、能力、勇气就可以,而是找自己的定位、寻找竞争差异。”在湖南卫视的十余年,CNBC的两年,到今天的唯众传媒,以及唯众出品的节目都带着一股的“唯众范”,杨晖的传媒梦想从来没有变过,“我觉得做传媒是我喜欢的事情,我也很感激湖南卫视给我的机会和平台让我一路走到今天,但我还是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喜欢的事情。”
关于市场红利
对于媒体而言,几乎所有电视台都享受的是政策红利和体制红利;而市场中的制播分离的公司,即民营媒体公司能够攫取的一定是市场红利。而在传媒领域,市场红利的基础就是制播分离的竞争环境。
关键词一:制播分离
制播分离已经悄然渗透到生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栏目有《中国好声音》、《出彩中国人》、《开讲啦》、《你正常吗?》等,而许多好的制播分离节目出自制播分离的民营媒体公司之手。在6月18日人民日报对媒体的文章中提到目前中国民营媒体的三巨头分别是光线传媒、灿星传媒、和唯众传媒。但杨晖老师有着自己不一样的看法“谈巨头为时过早——在中国制播分离的路上,中国的制播分离公司仍旧非常弱小。灿星传媒不过三年,唯众传媒不过八年,光线传媒更长一些。”
制播分离顾名思义,就是制作和播出分离。制播分离最早引用自英国,其通过两部广播电视法鼓励和保护制播分离公司。规定:每家电视台拿到的制播分离公司节目内容不少于50%;只要节目的创意是独立制片公司,那么版权属于独立制片公司。因此现在中国观众可以看到欧美模式满天飞,是来源于版权保护。杨晖老师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保护或者促进民营媒体公司的发展,虽然存在着不足和差距,但是中国制播分离一直在路上,虽然脚步踉踉跄跄,但是用星星点点的节目已经证明星星之火也许可以燎原。”体现着民营媒体人的期盼与信心。
只有引入充分市场竞争,才可以让实力去作证。关键词二:实力作证
拼实力是尊重市场的表现。一线节目制作人、导演、制片人需要有市场意识,懂得市场规律,有勇气参与市场竞争。杨晖老师拿出自己在湖南卫视时的感受来劝诫在场青年,要学会珍惜,提到:“在大的广电集团会有领导帮你遮风避雨,会觉得大树底下好乘凉,只关注自己的节目即可。但是当你变成别人的一棵树,需要根基牢实,树干有力量,枝繁叶茂,不然如何为手下遮风避雨呢?”因此,面对市场的实力和勇气是必备的条件。
杨晖老师谈市场红利,并不是鼓励媒体人在没有积淀的时候出来创业,而是说在体制内工作和在民营媒体公司工作求职学到的东西得到的机会是不一样的。在体制内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而在民营媒体公司,会更开放,敢于给年轻人机会。
市场红利并不仅仅指能够给公司带来良好的财务状况,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更是给每一位有梦想的年轻人提供更多和更大的舞台。杨晖老师举出了《开讲啦》是由一群九零后制作的例子,并自豪的提及《上班这点事儿》制片姑娘对她过的话“杨老师,你能够不来演播厅吗?我觉得我们可以,你让我们试试!”而这位姑娘也创办《大声说》和《开讲啦》节目,其中《开讲啦》在《新周刊》2013电视新闻榜上斩获四枚大奖,也把唯众传媒和《开讲啦》放在了《新周刊》的封面上。因此杨晖老师说“给更多年轻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给公司机会。自己的成长固然重要,但如果你能成为别人的树,能够让每个叶子都枝繁叶茂,饱满,开出花来,那么你的内心将会是无比骄傲的!”
关键词三,差异化竞争。
在市场不是有了政策、实力、勇气就可以,还需要审时度势。为了防患于未然,还需善于做差异化竞争。以唯众传媒为例,它的商业模式是模式B2B。最初从大财经类节目《波士堂》入手,商业领袖接受三个观察员的“审问,颠覆了中国财经节目的表达方式。接下来的定位为大文化,如《青年中国说》,请年轻人上台开讲;易中天老师的《一起聊聊》;杜文涛老师的《滔滔不绝》等一系列人物类脱口秀和话题类节目。从去年到今年,定位为大生活和大综艺,如设计师真人秀节目《中国爱美丽》,如养生健康,情感,理财等属于大生活。
不是说差异化竞争就不去抢蛋糕,以《你正常吗?》为例,将社会调查节目、话题类节目做成娱乐节目。做综艺要走新,因为唯众传媒不一样的积淀,因此有不同的角度切入。虽然表面节目够欢乐,但是是价值观念的调查,描摹了当下中国的年轻人面孔。
关于极客精神 关键词一:手艺人心态 在杨晖老师看来,在当下的极客精神,就是要有手艺人的态度和心态。没有手艺人的心态,很难把节目做到极致。她对自己的定位为首席产品经理、首席体验馆。
关键词二:极简主义+极致主义
大道至简,如《开讲啦》虽然形式极简,但在操作和执行到极致。并没有把它当成演讲节目,更像自媒体发生器。如微博发帖,嘉宾需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青年代表抢沙发,拍砖,点赞。因此能有更多互动,赢得观众支持。找到核心竞争力,可以顺势而为。
关键词三:创新与坚持
杨晖老师要求员工:进公司前3年,不看模式,不削足适履。拒绝板凳,拒绝依靠。因此培养了唯众传媒的原创DNA。而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持续创新的能力,在于是不是能坚持。杨晖老师的检验标准是:不断地让市场看到惊喜,让观众觉得新。持续的坚持与创新,让产品枝繁叶茂,才能够使公司以领跑者的姿态出现。
关于企业家思维
关键词一:取其上上者,才能得上
杨晖老师希望在每个人心里种下一颗企业家精神的种子。并不是让青年人走出校门就尝试企业梦,但是每个人心里都需要有住着一个企业家。因为它会影响你的格局和对未来的思考。青年人需要是一个手艺人,但不仅仅是一个手艺人。
建立思维格局要求我们必须有战略,懂经营,会管理。
当胸怀变得宽广,会有不一样的思考。对于手下得力导演离开自主创业,杨晖老师说出了她的观点:“只有大家每一个人的努力,才能让行业风生水起,每一个市场中企业、每一个主体、个体才有希望,才有更大的翱翔空间。”
关键词二:内容为王+商业模式为王
如果产品没有市场前景,只是为了证明个人的才华,那么这只是个人秀的平台,是没有生命力的。需要打造产品成为品牌,才会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而经济价值是其社会价值的基础。
关键词三:企业家精神——责任与担当
商界人物打人文交道,贴近去看企业家是岁月和企业积累的魅力。而传媒作为精神产品的制造行业,与责任与担当离得更近。每一个节目里,要有价值精神的背书和价值观念的注入。杨晖老师强调“如果没有价值观念,那么这档节目是没有灵魂的;如果是没有灵魂的节目,哪怕是无害的,也是没有价值的。”
当谈及唯众传媒的理想是什么?杨晖老师真诚的说道:“做最受人尊敬的媒体公司!” 一家公司,只有越来越成熟才会有鲜明的气质和格调。作为一家好的传媒公司,需要考虑观众在想什么,公司能为观众实现什么。在满足观众的同时,引导其需求,甚至去创造有价值需求。“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这是杨晖老师送给每一个学子的箴言。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才会体会到这人生的价值。
小记
高束的马尾、清新的淡妆、浅灰色的棉质修身连衣裙,俨然一副青春的摸样——这就是杨晖老师给大讲堂学子的第一印象。伴随主持人介绍杨晖老师的丰富经历,大讲堂学子一片惊呼!柔和温润的台风,真诚却不失谦逊的演讲风格,深深的打动了台下的三百余名学子们。
如何做一个令人尊重的人,杨晖老师用自己在大讲堂上的热情与真诚为解答这一问题作出了榜样。
第四篇:胡泳 世界如此多姿多彩:《万物皆无序》导读
胡泳
世界如此多姿多彩:《万物皆无序》导读
超文本:制造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
互联网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超文本(hypertext)。什么是超文本?这必须先从互联网的核心应用万维网(World Wide Web)谈起。万维网的主要概念来自于范内瓦·布什(Vannevar Bush)。1945年,他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诚如我们所想”(As We May Think)一文,设想了一种能够存储大量信息,并在相关信息之间建立联系的机器。布什把这种可搜寻的、个人的知识储存库称为“记忆扩展机”(Memex),认为它可以采取一种非常接近人类思想的运作的信息组织与搜集方式,因为人经常从一个点子联想到另一个点子。这样的机器从未被制造出来,但它清晰地提供了今天的网络浏览的概念框架:在文本与图像之间的链接,可以在网页上前进或后退,等等。[1] 1960年,当泰德·纳尔逊(Ted Nelson)开始着手“桃源计划”(Project Xanadu)——一种用户自由运动的非顺序的写作方式——的时候,数据互联的原则开始结出果实。纳尔逊和布什一样,认为思想是非顺序的或曰非线性的,它的特点是联想性。纳尔逊把计算机看作实现这种非顺序的、联想的逻辑的工具。1963年,他发明了“超文本”和“超媒体”(hypermedia)这两个词,用来指他的项目中字词和图像的联想性链接。此种链接表明文本中暗含着其他文本,并能将它们即刻调出来。它意味着跳跃的概念。有了跳跃的概念之后,文本的主次、原文与参照等整个旧有的观念垮掉了。[2] 1989年,蒂姆·伯纳斯-李(Timothy Berners-Lee)提出以超文本为基础建立信息网。这一网络后来被称为万维网,运行这一网络的软件首先在1991年被安装在位于瑞士的欧洲高能物理实验室(CERN),然后在互联网上得到免费散发。伯纳斯-李的两个基本贡献是:他发明了在互联网上交换文件的协议,同时设计了一种新的图形屏幕文件的标识方法。随着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和超文本标识语言(HTML)的出现,布什“记忆扩展机”的梦想开始成为现实。[3] 简单地说,超文本是包含与其他数据的链接的数据,之所以有超文本这一称呼,正是由于它有自身的特殊性,难以用普通的文本来衡量。
在传统的图书馆里,信息量是按一定规律排列起来的,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又是随意组织的,或者按信息出现的先后顺序编排,或者按字母顺序。这样的顺序一点都不反映不同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在超文本世界里,信息是根据相互间的联系来组织的。实际上,不同信息间的相互关系往往比信息本身更有价值。
在一个传统的图书馆里,一本书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放在一个书架上。比如一本关于大脑保健的书,要么放在“医药”这一栏下,要么放在“心理”这一栏下,但它不能同时既属于“医药”又属于“心理”。而超文本却不受此限制,它允许同一套资料同时以多种方式编排。一个文件若要同时与“医药”和“心理”这两个科目发生联系,对超文本来说,一点都不成问题。举个例子,假设你对某个特定的历史人物究竟受到了哪些影响这一问题很感兴趣,你可以从基本的传记资料入手,弄清楚他是何方人士、出生年月、父母姓甚名谁、他的宗教信仰及其他有关的信息。然后你可以在每一点上加以扩展,去查询在当时他所处的地区发生了哪些大事,在世界的其他地区又发生了哪些事,以及他的宗教信仰对他产生了哪些影响,把这些方面的材料都集中起来并弄懂它们之间相互的联系,你就得到了一幅关于此君的画面——一幅很难从单纯的名字和日期目录中得到的画面。这种方法的思路是连接文档的不同部分,信息不仅可以按传统的线性方式查找,还可以用交互方式查找。
超文本能制造出不同文本间的联系,从而打破线性阅读,打乱思维的逻辑轨迹,使所有文本事实上融于一体。当你得到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的时候,你就可以开始设想由这些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了。万维网之所以迅速流行,原因就在于它能天衣无缝地把全世界的、不同机器上的、不同数据库中的信息连接起来,在于它能满足人们寻求事物间彼此联系的需要。打破知识组织方式的唯一性 超文本构建的这种关系,在戴维·温伯格的著作《万物皆无序》中,被称为第三秩序(third order)。秩序共有三种,第一种秩序中,我们整理的是事物本身——比如上文讲到的书,只能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占据一个位置(除非你有好几本,可以放在其他合适的地方)。又比如旧式相册里的照片,必须按照某种线性理由加以排列,否则数量多了以后将难以找到。第二种秩序,可以以卡片目录和索引为代表,这些工具构造第一种秩序的对象代理,并指向对象的物理位置。通过这样做,我们把信息和事物分开,为事物创造了元数据(metadata)。元数据允许我们用多个指针指向一个物理位置,所以我们可以同时在作者卡和书名卡下指定一本书。然而,前两种秩序都是原子式的,由原子构成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来越不稳定。所幸人类发明了第三种秩序——内容被数字化以后变成了比特,造成了全新的知识组织方式。旧有的限制消失了,比如,亚马逊书店的任何一本书,都可以被放入多个类别中,也可以用读者评论加以注释,或添加到阅读列表,或使用标签进行标注。如果你把新增添的这些东西看成一张大“卡片”的话,它的容量可能超过书本身,而书的内容则构成了元数据,因为你是靠搜索书来获取这些东西的。
我们这里谈到的秩序都和知识相关。温伯格认为,我们如何组织知识会影响我们对知识的看法(有点像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比如,如果知识必须按照其物理位置来排列,我们就会倾向于用亚里士多德式的思维来思考:对象是某个类别的成员,并且与该类别的其他成员共享相同的特征。这就是知识树:知更鸟是一种鸟,而鸟是一种动物。
我和孩子们一起外出的时候,常常会玩一种游戏:一个玩家在心里想好一个对象,其他玩家争取用最少的提问,问出他/她心里想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回答者只能用是或否来回答提问,而提问者要想节省步骤,必须先从对象可能所属的类别问起。提问者通过精巧的提问,可以从一开始的极为宽泛的概念,迅速缩小到很具体的概念,可见知识树的组织能力之强。
在这种秩序中,我们期望树的叶子共享其分枝的属性,并且也期望每个叶子只适合于一个特定分枝。然而在第三秩序、也就是数字化秩序中,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会通过故意打破完美的树状组织系统,将分散在各个分枝上的叶子全都连起来,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并且销售更多商品。
为了适应第三秩序,一个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他人的做法是,尽量把一片叶子黏上更多的分枝,构建一棵拥有一堆超链接的叶子的树。
温伯格认为,每一个事物都可以构成元数据,这么多无序的元数据,却可能让我们得以拽取那些适合我们需要的信息团块。所以,我们应努力为我们可以想象的事物添加尽可能多的元数据,而不是以绝对方式对事物进行分类,或者决定在系统中包括及排除哪些内容。将元数据应用于一切,使得我们以对我们每个人都有意义的方式来操作信息。
最重要的是,需要放弃有一种“正确的方式”来让事物遵守秩序、从而井井有条的想法。我们曾经十分认真地尝试将主题归结入整洁的主题层次结构中,但这些层次结构往往不能为不同的用户社群所认识和使用。如果知识的组织现在仿佛一种任意形状的叶子堆而不再是一棵树,那么我们的知识型态将会如何改变?
“写作空间”的产生
写作向来是知识的主要源泉之一。
由于超文本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网络的本质,彼得·卢恩菲尔德称数字媒体中弥漫着一种“未竟的文化”(culture of unfinish),[4]从这样的角度看网络文本,几乎总像是“过程进行中的工作”(works in progress)。不论是网站、博客、论坛,都允许不断重建和修正,这种重建和修正,甚至不只是原作者进行的,这在旧媒体当中根本无法想象。
虽然罗兰·巴特早就为“作者”(author)写过讣告,[5]但超文本的鼓吹者把数字媒体当作“作者”棺材上的又一颗钉子。[6]这些看法不免有绝对之嫌,但如同巴特的“作者之死”给了我们洞识——在文本中寻找一个唯一固定的意义是注定失败的——一样,“未竟的文化”能够帮助我们形成同暂时的、部分的、分权的世界和谐相处的感觉,因为文本之外总有文本,一种文本可以用多种手法接近,一种看法会有多种评论,等等。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不得不多样化。
“未竟的文化”对于知识的一个直接影响,是我们要重新认识写作本身。美国文学教授杰·戴维·波尔特提出了“写作空间”(writing space)的概念。[7]他认为,在印刷年代的末期,我们已经更多地为文本的暂时性和多变性所打动,而数字技术通过把读者变为作者,极大地缩减了两者之间的距离。在不朽和多变、强化作者和赋权读者之间出现巨大的张力,这种张力充分体现在当下的写作之中。
其实,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对于印刷物中的思想和知识,从来就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内心里对这些思想和知识进行很多思辨,试图对传递思想和知识的人作出回应。柏拉图在写作《对话录》的时候,一方面邀请读者参与到对话之中,另一方面又剥夺他们的充分参与权,这种写作方式早已失去了市场。数字化技术质疑传统的论述手法:过去的作者对其论辩如何展开拥有完全的控制。今天的写作教育很多时候仍然按着惯性在走,教育者没有想到,经由超文本的方式,一段论述是可以同许多其他观点或诠释紧密相连的。
波尔特问道:为什么一个作者要被迫给出一个单线条的论述,或是一种排斥性的因果关系的分析?是不是可以设想一种写作空间的存在,使得作者可以同时思考和呈现几条不同的叙述线?
“写作空间”是一个了不起的概念。在下面所说的新型写作环境中,一段文本只能以一种声音表述,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情:
“出版从根本上来讲是严肃和持久的;一位学者或是一名科学家甚至难以在不使自己受窘的情况下收回他曾经发表的东西。然而,一个对话却非如此,它传递着不同的声音,因而分担了或者说延迟了言说者的责任。电脑上的一篇超文本作品可以被理解成为一个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展开的对话,读者也被要求分担言说后果的责任。”[8]
举一个在中国常见的例子,在网络新闻中,跟帖发挥着独有的作用。以“无跟帖,不新闻”而知名的网易,是这样认识跟帖的价值的:
“跟帖有什么价值?第一就是简单的情绪表达,这个影响大家一定不要低估,简单的情绪表达是人最重要的需求,跟帖很好地满足了一个用户看新闻时的情感需求。第二,读者可以提出对某个观点的质疑。一个经济学家发表了一个看法,到底要先保护穷人还是先保护富人,这种话题永远值得讨论,话题发表之后,很多人在争论,这种争议其实比主体文章有价值得多,因为每个人都是感同身受的。第三,跟帖能够为新闻事实提供补充。以前在报社里做记者,大家最喜欢说的是我去采访、我发现了新闻的真相,随着当记者的时间越来越长,就看到自己以为发现的是真相其实是表象,真相往往隐藏在后面。事实的真相通常远远超出了记者、媒体能够看到的层面。现在在这种跟帖参与之后,对新闻事实的差异提供的补充往往超出了记者的采访。”[9]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看网易的新闻,有时还不如看新闻后面的跟帖来得有趣。而跟帖的诞生,实际上跟网易的编辑们意识到“写作空间”的存在是紧密相关的。2003年12月3日,第一条网易新闻跟帖出现在网站的页面上。当时,网易采用了一个与新浪和搜狐都不同的界面设计:网民想发布评论的时候,不需要用户点击“发表评论”单独打开一个窗口,而是将评论和回帖直接体现在新闻页面的下面,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直接阅读跟帖评论,并激发了人们看到精彩跟帖,马上前赴后继持续跟帖的热情。
2005年2月24日,编辑们发现,在一条回复者甚众的新闻下面,网友们通常会直接回复前一位网友的跟帖,这就造成了奇特的视觉效果:一层一层延续下去,整个回帖叠在一起,就像一座基石坚固的塔形高层大楼——“网易大楼”就这么诞生了。
编辑们马上意识到,跟帖已成了一个“无心插柳”的产品。在之后的时间里,网易改进了跟帖管理技术,进一步完善跟帖系统,让用户发布新帖的速度变得更快,同时对界面的格式和字体进行优化,使“网易大楼”变得更美观,以刺激网民们不断“盖楼”的兴致。最终,“跟帖”成为网易新闻的一个亮点,而且也是它与其他门户网站展开内容竞争的一个利器。“知识守门人”应有的新理念
“写作空间”的产生,颠覆了古老的写作传统,带来了崭新的表达主体和表达方式、角度,丰富了文本的内容。文本的价值,现在不仅仅来自于文本所包含的内容本身,而且包括文本所联系的内容。
在数字化时代,文本的混乱并不是失序的标志。相反,它是成功秩序的标志。混乱是一种美德。以温伯格描述的一些Web 2.0服务来说,在http://www.xiexiebang.com这样的照片服务和http://delicious.com这样的社会性书签中,用户可以给保存下来的网址或是自己储存的照片加上自定义标签(tag)予以描述,这使得他们拥有了一种有效组织信息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任何人都可以循标签找到特定的信息。举个例子,在Flicker中,当用户上传一张在米兰大教堂广场前拍摄的鸽子照片时,可以输入“鸟”、“鸽子”、“米兰大教堂”、“意大利”等标签,这样一来这张照片就拥有了可供索引的资料。而其他人在上传照片时也会定义自己的标签来识别。因为有了这样的资料,日后想要寻找米兰鸽群的照片时,只要在Flicker输入“鸽子”、“米兰大教堂”等进行搜寻,就不仅能够找到自己的照片,还能找到其他有相同喜好的用户的照片。此举将所有的照片都转换成极有价值的资产,图片的可搜索性大幅度提升。
这样强大的图片搜寻功能就是大众分类所带来的力量。所谓“大众分类”(folksonomy)是一种基于用户的平面化标签分类机制。它有几个特点:首先,它是由个人自发性定义;其二,标签分类是公开共享的,可以被所有人看到;其三,它由用户群体定义的频率来决定。大众分类摆脱了固化的传统分类法,并且跟大众的认知程度密切结合起来,它是平面化的,没有等级层次的划分,虽然它相对不够严谨,缺乏准确度,但是在社会性软件中,这种平面延伸的分类方法却在无形之中形成了沟通的渠道和网络。这是Flicker不仅仅是一个共享照片的网站,也构成一个社区的原因所在。
而在社会性书签(social bookmarking)服务中,这种自定义标签的大众分类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社会性书签是一种提供网络书签、文摘收集的社会性软件,用户通过它来收集、分类、聚合感兴趣的网络信息,如新闻、图片、资料、网站等。同时,也能方便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个人收藏,并从其他用户的收藏中进行信息采集。最有名的社会性书签就是上面所说的Delicious(美味书签)。在Delicious上,用户可以把他们的网络书签用自定义标签予以标记,突破地域限制在网上加以使用,不仅可以进行个性化的知识管理,也可以分享别人的知识成果。Delicious同Flicker一样,也是一款优秀的搜索工具。无论是Delicious还是Flicker,似乎都并不存在一种正确的添加标签的方法。一张英国白金汉宫前的卫兵的照片,可能被第一个人标记为“白金汉宫”,第二个人标记为“卫兵”,第三个人标记为“伦敦”。由此我们可知,对知识加以系统化并不像从前那样只有一种方法。所有乱贴标签的人所做的事情恰恰是传统的知识守门人所极为恐惧的事情:他们不管不顾,径直按照自己的所好整理知识,懂得计算机会在其后把这一团混乱一点一点化为秩序。
计算机会把知识体系完全有序化吗?当然不会。我们永远也不会找到所有关于伦敦的照片,也许是因为某些人把照片标记成“度假”和“漂亮的风景”了。但这样做有问题吗?并不然。在一个知识超载的社会里,我们不再需要完美的知识。我们只需要足够好的知识,所以,传统的“知识守门人”就失业了。所以,网络时代要谨记,对传统守门人来说是混乱和退化的东西,对网民可能恰恰意味着智慧的几何级增长。这里的认识差异来自于对智慧的不同理解。旧有的观念把智慧视为许多知识的集合体。一页印刷品对我们有用,是因为它包含了知识;而一个网页的有用性却不仅仅在于它包含了什么,而更多地在于它指向了什么。没有了链接,网络就不存在。这也意味着,网络建立在人类的慷慨精神上。如果每个网站都吝惜自己的对外链接,网络也就不成其为网络了。以此来看,网络反映了我们更好的社会本性。链接,而不是容器;多重标签,而不是单纯的意义;混乱,而不是清晰的秩序,这就是我们在知识和智慧体系中所看到的变化。通过网络,我们得以逃离传统的、令人不快的主客观对立的世界,而第一次获得了多主体性。仅以博客日志为例,它们看上去也像出版物,但实际上它们却是对话。博客们彼此链接,互相争吵,强化一些共识,开别人的玩笑,扩大了交流的场域。
再如,如果你想了解某件事情,你当然可以去图书馆查阅百科全书,看专家们是怎样说的。但你也可以寻找一个谈论这件事的博客,由此展开一系列的超文本跳跃。你不仅会接触多个不同的观点,你还能够听到这些观点的对话。这样,对任何个人来说,世界是什么和世界应该是什么的看法变得极为多元化,这使得他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把握自己的生活,认识到更为广泛的可能性,并因此获得更丰富的观照以衡量自己作出的实际选择。
一句话:世界如此多姿多彩,学会享受它,并利用它。注释:[1] 可参见Zachary, G.Pascal, Endless Frontier: Vannevar Bush, Engineer of the American Century, New York: Free Press, 1997.中译本见G.帕斯卡尔·扎卡里:《无尽的前沿——布什传》,周惠民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年。[2] 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钢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3] 蒂姆·伯纳斯-李、马克·菲谢蒂:《编织万维网:万维网之父谈万维网的原初设计与最终命运》,张宇宏、萧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4] Lunenfeld, Peter, Snap to Grid: A User’s Guide to Digital Arts, Media and Cultur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0.[5] 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6] Landow, G.P., Hypertext 2.0, Balt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7.[7] Bolter, Jay David, Writing Space: Computers, Hypertext, and the Remediation of Print, NJ: Lawrence Erlbaum, 2001.[8]同上书,p.107.[9] 对网易前副总编方三文的访谈beingdigital
第五篇:胡场小学校本培训方案
胡场小学校本培训方案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是学校实现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我校为保质保量对全体教师实行新课程改革的校本培训,通过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现根据我校实际,充分运用本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特制订2010学校本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1.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进一步发展教师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3.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4、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师基本达到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中级应用水平。提高教师获取、处理和利用教育信息的能力,逐步养成上网查找教育资料的习惯。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实现备课办公电子化。
二、培训对象和内容。
(一)培训对象:全校所有在职、聘用教师。
(二)培训内容:
1.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培训,要求教师普遍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2.教育科研知识的培训。逐步培养教师教科研工作的意识、水平和能力。
3.教师基本功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在三笔字、普通话计算机,、教育组织管理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4.师德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三、培训方式和方法
每位教师都有权利和义务开展和参加各种校本培训活动。校本培训采取多元培训的办法,注重立足校本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同时,走出去、请进来,注意吸纳校外资源并加以研究利用。通过专题培训、观摩研讨、课题研究、远程教育、等模式开展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培训。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一)基于网络的开放的培训方式。
利用网络资源,鼓励教师积极从网上寻求学习资源,促进教师自主学习。任课教师随时将学习研究的成果发布到自己博客上,丰富、共享培训资源、信息。定期由学校推荐并筛选出一个反映教育教学热点、难点、疑点、焦点的博客,作为学习主题,让教师围绕主题进行学习讨论。
(二)基于校园的培训方式。
1、校际培训:学校经过调查了解,根据教师普遍性实际需要,组织开展全校性的校本培训活动。
2、教研组培训:根据各教研组特点,开展与各教研组专业紧密关联的培训内容。
3、备课组培训:根据各备课组特点,开展与各备课组教学紧密关联的培训内容。
4、自我培训:老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表,根据自己发展计划,为自己设计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三)校际之间合作培训形式
与兄弟学校组织开展合作培训活动,共享各校优秀资源,促进共同发展,让
我校老师得到更多培训机会,得到更多收获,同时也可以宣传我校优秀的教育人才和资源,提升学校形象。
四、校本培训时间与主要形式:
1、政治理论学习时间(政策、法规、制度、规范要求、职业道德要求、新课程方案、学科要求)。
2、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时间(理论学习、问题研究、实践研讨反思)。
3、聚焦课堂教学、教学时间(理论转换为实践、互帮互学、专家诊断性指导)。
4、空课、课余时间(记录问题、相互交流、合作学习)。
5、自学时间(理论学习、反思与教案、课件设计)。
6、集中培训时间(每周一次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
五、保障措施:
1、营造浓郁的校本培训氛围,让教师从要我学变为我需要学;创设良好培训条件,在经费、设备、设施、时间安排等方面予以保证。
2、业务骨干引领,开设讲座,学科教学指导小组帮助诊断指导,同时去发现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亮点,阶段性地开辟教师讲坛及沙龙活动。
3、评价与考核。教师参与校本培训作全程记录,其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4、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长:刘德鹏程 副组长:尹业早 周容 成员:邹容闵巨才 李磊
六、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参加各学科教材培训。
2、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理论。
3、制定培训计划。
4、新教师交流课。
十 月 份:
1、教科研活动月
2、青年教师“学记语文”网研
3、集体备课:
主题:怎样构建新型的“学记语文”课堂教学关系?
怎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怎样设计一堂好课?
4、收集教师的月教学反思随笔。
5、计算机培训
十一月份:
1、开展教育教学征文,择优向报刊杂志推荐。
2、集体备课
主题:怎样组织一堂好课?如何评价一堂课?
3、计算机培训
十二月份:
1、继续开展集体备课:
2、组织教师讨论:如何写课后反思?怎样检测一堂课?
3、计算机培训
元 月 份:
1、总结、评比。
2、做好资料归档工作。
3、培训工作总结。
二月份:
1、参加各学科教材培训。
2、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理论。
3、制定培训计划。
三月份:
1、开展教学管理月活动
2、集体备课
3、教研组学科培训。
四月份:
1、继续落实间周一次的集体备课。
2、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3、教研组培训。
五月份:
1、集体备课成果展示
2、学科培训
3、教学常规互评互学
六月份:
1、继续开展集体备课
2、专题讨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迎接期末考试。如何复习备考
七月份:
1、学年总结
2、老师、学生评优
3、档案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