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中国读后感
论中国
我重点看了这本书关于近代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清政府如何在列强重重压迫下苟延残喘70年.在这方面,基辛格高度赞扬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中国官员的努力——主要是引进各种外国力量以达到相互制衡,不让任何一家独大.从而避免了中国像印度一样彻底被颠覆,沦为完全的殖民地国家.基辛格认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习惯使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中国官员自然而然而且娴熟地运用了以安抚为主要手段的所谓”五饵”政策,在各个国家之间合纵连横,从而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虽然这些争取来的时间还是被浪费了.从我对这本书不多的了解看,基辛格似乎更倾向于分析各个国家的政治考量、外交努力—书中有大量关于各个国家在国家事务方面心里及手段的描写.看来基辛格还是脱离不了自己外交家的局限,试图以外交家的视角解释整个中国近代史.所以这本书关于历史方面的看法、评价不是太有说服力.但是,作为一个杰出的外交家,基辛格对于政治事件的解读还是很有借鉴价值的.比如李鸿章的努力,他把这解读为中国传统文化在面临危机后自发的自我救赎—中国文化仍有相当的用处与活力.我喜欢这个观点.下面我主要就是要讨论,中国文化在近代史上的影响.近代,就如基辛格所说,对于中国是屈辱的.但是对于其他国家呢? 印度: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开始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日本:1853年黑船事件,被逼迫签订日美亲善条约,1863年下
关战争,萨英战争,1868年戊晨战争,1869年明治维新
所以说近代,在亚洲,没有谁日子好过.只不过日本知耻而后勇,中国苟延残喘,印度名存实亡.然而,为何同在亚洲,虽然开局相似,最后结局却如此不同呢?
我认为有这么几点
首先,财富.外国列强侵略只为财富(基辛格的观点,我觉得挺对,虽然英国的做法不太符合这个观点——侵占中国香港,侵占印度全境,侵占日本萨摩藩.....),中国印度自古在西方眼中就是黄金遍地——丰富的资源,雄厚的历史积累,精妙绝伦的艺术品.这么肥的肉,西方没理由不心动.相较而言,日本就要差很多.弹丸之地,资源匮乏,人口稀少.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好鞋不踩臭狗屎,西方只有美国还腆着脸伸着鼻子去嗅嗅,英国法国本着哪有你哪就有我的原则,胡乱扒拉两爪子,也退了.所以后来基本就是日本的内战,什么”尊王攘夷”,然后”倒幕”......这倒是便宜了日本天皇,完成了前人多年的夙愿,结束了德川幕府的统治.....而中国呢,被列强团团包围.今天这个找个借口啃一嘴,嘴边流着油欢天喜地的跑开了,明天那个扒一爪子,心满意足的发展本国工业.中国这块大蛋糕就这样在没有丝毫反抗能力的情况下日渐萎缩.当然, 印度也是这样,莫卧儿王朝在英国的打击下名存实亡,1764年莫卧儿皇帝投降东印度公司,成了英国的殖民地.其实按当时的实力对比看,中国跟印度一样,完全不具备反抗能力,英国完全可以像对待印度一样对待中国,把中国变为他的殖民地.但为
什么他没有这样做呢?基辛格的解释是,中国把其他列强引进到了中国,让他们相互制衡,互相忌惮.其实我对于”西方列强是中国主动引进的”这个观点持怀疑态度,但我不得不说,基辛格的这个观点真的出乎我意料.我此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说法.这便是第二个原因——中国结局不同于印度的原因,中国古老哲学的遗泽.基辛格原文:”为了渡过难关,中国没有依靠技术或军事力量,而是两个深感传统的资源:外交官的分析能力和人民的耐力和文化信心。它制定了巧妙的策略,互相抵销新入门的蛮夷。负责管理中国外交关系的官员在各个城市提供优惠,但他们特意邀请了多方外国人分享战利品,使他们能够“以夷制夷”,避免任何一个强权占主导地位”
好吧,如果这个是臆测的话,他的想象未免也太丰富了.我暂且把它当做是真的,那么清政府后来的一味忍让也有了合理的理由.”最终,他们坚持严格遵守与西方的“不平等条约”和外国的国际法原则,不是因为中国官员认为他们是有效的,而是因为这种行为提供了限定外国野心的手段”
中国未免也太用心良苦了些.我是一块蛋糕,为了不被你一个人吃掉,我就让更多的人来吃.而每个人都想吃到更多,那么这些人就会互相扯皮,互相竞争,而结果就是蛋糕被吃完的时刻被无限延长.所以清政府撑了远远比印度多的时间——70年.当然,其中一定有李鸿章这样的人的努力.好吧,时间有了,中国总算有了跟日本类似的发展条件.但为何最
后中国还是被日本打的满头包呢?
这便是第三个原因,中国封建残留的强大.中国近代有很多机会,不仅可以”超英赶美”,甚至能重新做世界霸主——比如戊戌变法,比如洋务运动.如果康有为刺杀慈禧成功,如果荣禄决定放弃慈禧,如果乾隆认真对待英国来使.....我当然知道历史没有如果,但是,这些”如果”真的很诱人,如果这些”如果”能实现的话,中国的屈辱怎么还会发生.那时中国不是没有有识之士,也不是没有有血性的人,也不是没有启动资金.但是,封建势力实在是太强了,几千年的封建历史还有清朝中期的强盛,让那些依附于封建制度的人无比强大,他们或许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去抵抗列强的侵略,但他们却敢于拼上一切向那些想要破坏这个制度的人拼命.太平天国灭了,义和团灭了,种种民间团体的反抗运动灭了.中国被厚的透不过气的封建黑云笼罩,星星点点的灯火根本不足以将他覆灭.中国在封建主义守旧思想的挟持下越走越偏,最终没能摆脱被列强玩弄的屈辱.
第二篇:论中国读后感
论中国读后感
篇一:论中国>读后感
有一些书,你一旦拿起来,就不愿意放下,有些书,则需要收敛精神,屏气凝神地制定阅读计划,督促自己读下去。这本书无疑是前者。
用其他人的眼光来看周边熟悉的事物,是一种特别的体验。《论中国》作者基辛格全程参与了 70 年代两国关系改变以来几乎所有的重要历程,所以他对中国的认识,更是独到。
就其观点而言,中国的印象是:老大帝国,文化自尊,意识形态的狂热,战略的宏大与战术的灵活,对中国历任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对未来的期许,这些都不是新鲜事物,有两个观点,令我印象深刻:
一、中国在与俄罗斯比较中,是较为好斗的一个,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印度的纷争、与俄罗斯在东北和西北的对抗,与南越在海上的战争、对越南的惩戒,与台湾的炮战,„„ 在其他人的眼中,中国是比较好斗的,其中包括与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苏联和美国。而基辛格提出了一种解释:中国因为自身的经济原因,本质上并不求战争,但是战争隐患存在的时候,他并不畏惧战争,甚至通过精心设计地战术,事先挑起战争,然后主动熄火,最后实质性的目的,还是避免全面战争的发生。“中国比较好斗”与“中国好斗的原因分析”是我以前从来未曾接触和从未思考的东西,“好斗”是事实,原因分析更是道出了精髓(打得一拳开,赢得百拳来),这是基辛格厉害的地方。
二、美国的立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美国是我们头上的阴影,是巨无霸,是所有负面因素的集大成者。但是美国是吗?首先他没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够笼罩天空,他有强的地方,实际上也有虚弱的地方。更重要的是,“美国对中国没有恶意”是基辛格一再强调的东西,朝鲜战争是被迫还击,就如同在欧洲的希腊一样,不能允许共产主义在亚洲的蔓延;越南战争同样如此,美国的目的是稳定战线。而中国认为美国在孤立之外,又展开了包围圈。基辛格意图是说明美中两次战争(如果越南也称为一次直接的对抗的话),在美国认为本质上是意识形态,而中国则误解为了有地缘政治的一面,导致中国做了错误的决定(让北越统一了南越,亲手打造了自己的竞争>对手,给自己十多年后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基辛格一再强调,美国没有这麽多的恶意,世界的未来,取决于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怎么认识自己,认识对方,找到双方的“同”,宽容对方的“异”。
上述是思想上的>收获,其次是我个人通过这本书,以及傅高义所着的《邓小平》,学到了一种重要的思想,就是文字也好,语言也好,如果组织得当,一定能够将复杂的事务描述清晰。想一想,作为美国人,描述中国,描述邓小平先生,情感上一定是复杂的(几十万条生命的战争,加上意识形态几十年的对抗,几十年地缘政治的对抗与合作,可谓既有血海深仇,又有战友情谊,既有观念分歧,又有共同利益),但是两本书都阐述得非常客观,甚至可以说得体(客观阐述了差异,又说明了共同处),这是驾驭文字的能力,深层次是思想的能力。通过最近读的这两本书,让我体会到,无论自己有什么样的情感,都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和思考问题,最后自己能够找出最为客观冷静的立场来处理事情(如像两位作者一样进行客观的描述和阐述),这是我读这两本书最大的收获。本质上是读书得知识,却更深入地体会到了一种方法论的威力,哈哈,果然是开卷有益啊。
篇二:论中国读后感
最近在看基辛格的《论中国》,里面提到中国人考虑问题是围棋思维,任何一个棋子的落地,都会从整体考虑。其中,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均是此种思维下指导的行动。中国对朝鲜的支持,源自其对朝鲜在整体周边布局中的思考和认知;对越南抗美的支持,中苏交恶后,越南与苏联结盟,中国政府又一次的从围棋思维感觉到战略布局的危险,于是有了又一次的军事行动。此种解读有意思,也颇有启发性。
而且,单就这两次战争来看,是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先后挑战美国和苏联当时两大超级大国的过程。抗美援朝是与美国直接打,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在越南与苏联结盟情况下打的,其实质也是针对苏联。用华国锋的话讲,均是“摸了老虎的屁股”。结果第一次,老虎被打蒙了;第二次,老虎直接就没敢动。不管这两次战争如何评价,但中国共产党不惮自身实力弱的情况,敢于亮剑,为新中国打出了周边环境的战略气势,这一点应该肯定。
篇三:论中国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一百多年前,正值英、法等殖民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沙皇俄国趁火打劫。这个时候,也是中国人民对外反抗列强侵略,对内反对腐败清政府进行英勇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这一段。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散论可以摘录,见于其他着作和书信当中。
一,关于中国问题的主要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的主要论文有18篇,几乎都刊登在美国的《纽约每日论坛报》。如马克思的《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英国的金融危机》、《英中冲突》、《议会关于对华军事行动的辩论》、《帕麦斯顿内阁的失败》、《俄国的对华贸易》、《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恩格斯的《英人对华的新远征》、《波斯与中国》、《俄国在远东的成功》。揭露殖民主义的侵略。在这些文章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揭露了英国等国对中国的侵略,声讨殖民主义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野蛮罪行。指出,第二场鸦片战争是“极端不义的战争”,揭露英国政府勾结法国,进行这场侵略战争的罪恶目的,驳斥了英国为发动这场战争而制作的荒唐借口。
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是由鸦片输入而引起。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英国的鸦片贸易,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不仅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库空虚,社会经济濒临崩溃,而且使中国人精神受到摧残,道德败坏。英国政府一方面假装同鸦片走私无关,说是东印度公司的企业行为;一方面,殖民政府却在印度种植罂粟,提炼鸦片,通过走私运往中国,牟取非法暴利。
关于沙皇俄国,马克思恩格斯揭露它如何利用英法侵华战争从中渔利,掠夺中国的大片领土。《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中说:“俄国人借两次鸦片战争之机,取得了“沿黑龙江航行并在陆上边界自由贸易”的权利,取得了“鞑靼海峡和贝加尔湖之间价值无量的地域”,“英法所得的一切明显利益,不管是什么,俄国都有份,而且还得到了黑龙江边的整个地区”。结果是,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的战争,只是让俄国得到了好处。
支持中国人民的反抗。仅有谴责显然是不够的,事实上,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也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如何看待他们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斗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态度是热情支持。这是由中国人民斗争的正义性所决定。恩格斯说,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并且驳斥了殖民主义者对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污蔑。尤其重要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太平天国起义,以及中国农民革命对欧洲革命的影响,因此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感到欢欣鼓舞。
他们预言,在太平天国起义的沉重打击下,旧中国的死亡时刻正在迅速临近,过不了多久,就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马克思在详尽考察了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掠夺政策,对中国国内状况所产生的影响之后,指出中国革命也将对英国并通过英国对欧洲发生影响。因此,因此,发生在中国的革命具有明显的国际意义。马克思的原话是“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今工业体系这个火药装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引爆,这个普遍危机一扩展到国外,紧接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马克思所提出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相互联系的思想,实际上指明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和国际无产阶级事业是密不可分的,这个论点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关于中国问题的散论。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散论,分散见于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各种着作和书信之中。这方面的材料,涉及范围很广,其中谈到世界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农民战争、中国与俄国等问题,还谈到中国的火药、印刷术所起的作用等。这些材料,可以对第一类的文章进行补充,也是马克思恩格斯中国观的主要依据。
当然,由于受到材料来源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论述,也有一些是不确切的,和事实有不符的地方。如马克思说:“在信用完全没有发展的国家,如中国,早就有了强制通用的纸币。”实际上,在北宋年间,正是在信用发展经济良好的时候,开始了最早的纸币“交子”的流通。而在明朝中叶,尽管有国家强制规定,大明宝钞最后也贬值得如废纸。
十九世纪中叶,当英国和法国侵略军联合向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沙俄便乘机而入,采取军事强占和外交讹诈相结合的手段,掠夺了中国的大片领士。对此,恩格斯于1858年10月下旬写了《俄国在远东的成功》的评论文章,发表的《纽约每日论坛报》上。下面是该文的节录:
当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俄国则保持中立,只是在战争快结束时它才插手干预。结果,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战争,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俄国这时的处境确是少有顺利。不稳定的亚洲帝国在一个一个地变成野心勃勃的欧洲人的猎获物,这里所谈的是其中的一个帝国;这个帝国是如此衰弱,如此摇摇欲坠,它甚至没有力量来度过人民革命的危机,因为连激烈爆发的起义也会在这个帝国内变成慢性的而且显然是不治的病症;这个帝国是如此腐化,它已经既不能够驾驭自己的人民,也不能够抵抗外国的侵略。正当英国人在广州同中国的下级官吏争执不下,并且在英国国内讨论叶总督是否真是遵照本国皇帝的意旨行事这样一个重要问题的时候,俄国人已占有了黑龙江以北的领土和该河南岸满洲的大部会土地;他们在那里建筑了工事,进行了铁路的勘查工作并预定了未来的城市和港口的地点。当英国终于决定了打到北京,当法国希望为自己捞到一点东西而追随英国的时候,俄国,——尽管它正好在这个时候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河流,——竟能挺身出来充当衰弱的中国的秉公无私的保护人,而在缔结和约时俨然以调停者自居;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十分显然,俄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亚洲的头等强国,它很快就会在这个大陆上压倒英国。由于征服了中亚细亚和吞并了满洲,俄国使自己的统治权扩到了一块与整个欧洲面积相等的领土(俄罗斯帝国不包括在内),并从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进入了温带。中亚细亚各河流域和黑龙江流域,很快就会住满俄国的移民。以这种方式获得的战略阵地之对于亚洲,正如在波兰的阵地之对于欧洲一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占领土尔克斯垣威胁着印度;占领满洲威胁着中国。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是携手并肩、共同密切合作四十年之久的伟大理论家,也是伟大的革命家。他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顶逆风、战恶浪,历经坎坷曲折,百折不挠地同各国反动政府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分子进行了顽强不屈的英勇斗争。了解具体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工作和斗争实践的活动,对我们今天感受和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魅力和革命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实践,都是很有意义的。本书编着者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内,反复认真地阅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及其亲属、战友有关生活、学习、工作、斗争、着述的实际材料,从中选择了近三百个生动具体的事例,真实地描绘了马克思、思格斯当时的具体生活环境;记录了他们科学世界观形成的时间和标志;叙述了他们感情真挚的恋爱婚姻状况;展示了他们一生历次参加革命实践活动的情景;讲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业余爱好以及一些家庭趣事;记录了他们多年相互关心体贴、工作密切配合的革命友谊;描述了他们屡次遭到多国反动政府残酷迫害的境遇;记录了他们如何撰写《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理论着作„„本书内容真实,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与时俱进的工作精神,起到广泛传播和学有楷模的积极作用。
我们主要是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应该他们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对具体的个别论述就完全相信,甚至盲从。在学习的同时,我们应该和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恩格斯的中国观。
第三篇:《论中国》读后感
《论中国》读后感
说起基辛格,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历史课本上毛主席与尼克松握手的那一张经典照片在当时震撼世界,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先遣队和推动者之中就包括亨利·基辛格。由此,中美两个大国经过长达20多年的相互对峙后,终于走向了和解。
基辛格在 2011年5月27日迎来了自己88岁的生日,其重磅大作《论中国》也在这一天在美国各大书店正式上市,引起各界普遍反响,并迅速荣登亚马逊排行榜前十。今年10月,《论中国》简体中文版隆重上市,各大网站争相报道,不啻为十八大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作为公认的第一位叩动新中国门环的美国高官,作为过去40多年中出访中国50余次的资深外交家,有着“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之称的基辛格,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论中国》这本书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对每个曾经或正在关注中国命运的人,对每一个曾经或正在阅读中国历史的人,都值得一读。“世界之王”的陨落
书的前半段,基辛格介绍了中华民族从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沦落为晚清时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清以前的中国,国运昌盛,四夷咸付,是以中国人酿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自我意识。至于愿与中国通商的周边国家,天朝皆视其为“蛮夷”,称通商为“朝贡”,以示承认中国的至尊地位。
中国“挟其独特的传统和千年养成的优越感”步入近代,清廷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其对外国通商和技术革新漠不关心。于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借助工业革命的洪流,西方超越了中国。
英国人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自此,列强环伺。仅仅10年,中国从辉煌中跌落,沦为殖民实力争夺的目标。大国博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本书的下半部以更大篇幅讲解了基辛格眼中的当代中国外交史。作者试图从“围棋”和“孙子兵法”出发,形象地阐述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杰出的政治战略思想,读起来令人拍案叫绝,敬服不已。基辛格甚至认为:“美国在亚洲的几场战争中受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违背了孙子的规诫。”
例如,1958年8月23日,为了试探美国保卫台湾的承诺坚决的什么程度,也为了提升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对金门进行大规模炮击。毛泽东解释说道,中国表明了军事决心后,将重启与美会谈,如此“既有行动场所又有谈判场所”。基辛格把此解释为《孙子兵法》“斗中求存”古为今用,目的是化强敌为弱敌,进行进攻性威慑策略。
开始发展霸权主义的苏联早为毛主席所不喜,即便中苏还是盟友。有趣的是,在炮击金门的3周前,赫鲁晓夫刚刚访问北京,致使艾森豪威尔指控苏联授意毛泽东这么干。而在台湾问题上,毛泽东又利用赫鲁晓夫的左右为难诱使他发出核威胁,这个赫鲁晓夫自己都承认无意付诸实施的核威胁使苏联和美国关系限于紧张。毛主席将赫鲁晓夫当成了棋子,当成了剧本里的一个演员,获得了宣传上的重大胜利,“底气十足”地重回中美大使级会谈。于是,两位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毛泽东和赫鲁晓夫,高下立判。
1978年越南得到苏联的支持,全面发动了侵略柬埔寨战争并占领柬全境,妄图永久占领老挝与柬埔寨,将其合并到越南的版图中以便建立“印度支那联邦”,实现其地区霸权的野心。
为了“遏制越南的野心,适当地给他们有限的教训”,1979年2月17日,中国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争之前,邓小平效仿当时的毛泽东高调出访美国,使外界认为这次行动得到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同意,从而吓阻另一个超级大国插手干预。接着,邓小平又出了一招妙棋:遍地落子。他遍访缅甸、尼泊尔、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并在2月4日“在围棋棋盘上布下了最后一颗棋子——路径东京停留”,达到了将中国融入世界、孤立越慢的目的,为对越反击战取得舆论上的支持。基辛格用《孙子兵法》和围棋解释中国领导人的精妙政策,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将复杂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化繁为简,让我们普通老百姓也能见识到大国博弈的神奇。中国两代领导人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巧妙地运用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在现代外交和战争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放眼世界,除了中国人,谁还能有这般才能?
由此我们也认识到,政治不是儿戏。咱们老百姓想当然的事件其实都包含着领导人激烈的政治博弈,因为他们必须为国家的长远考虑,思索如何才能为自己国家带来最大的利益。我们唯有多读历史,汲取百家评论,才能体会其中的博大精深。中美外交风云
中国和美国,地广人稠。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庞杂;一个发展迅猛,领先世界。中美两国遥远的地区性差异加上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注定难以相互包容。因此,如何成功地发展两国的外交关系对所有领导人来说都是一大难题。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始终将利益与意识形态明确区分的。作为一个党员,我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作为一个21世纪的青年,我也喜欢美国的电影,喜欢超级英雄,甚至还翻译过美剧和动画。我认为,排除政治因素,这些都是全世界的财富。在政策方面,中国领导人主张独立自主,不干涉他国内政,不向国外传播意识形态。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决拥护者,基辛格声称:“美国坚持通过施压和激励来实现价值观的普适性,也就是干涉别国的内政。”在外交上,中国含蓄而深刻,毛主席一句乍看之下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语往往包涵数层含义,往往令喜欢直来直去的美国人头痛不已。他们经常煞费苦心,热烈讨论,方能解出此中曲直。
美利坚与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如何从长期敌对转变为盟友的?答案是出于地缘政治考虑,共同反对苏修的霸权主义。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恢复,这是冷战时期改变世界格局的大胆举动,而在这之前,时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为尼克松访华之行打前站。因此,基辛格身为亲历者,他的描述无疑具有准确性,他所披露的细节也是其它历史书上绝对看不到的。
基辛格是著名的外交家,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他多次访华,有幸与中国的三代领导人交流切磋,对他们的理解是不同寻常的:他称毛泽东为“哲学王”,周恩来儒雅、随和,他还特别欣赏邓小平的实用、江泽民的灵活,认为这两人都在审时度势,为把中国带出备受孤立的国际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奥巴马2008年竞选团队亚裔事务顾问薛海培认为:“美国进入全民思考中国带来冲击的时刻。想跟中国干仗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对中国崛起的焦虑,这对美国民众影响很大。”世世代代生活在优越感之中的美国人第一次感到了威胁。
然而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美国无法忽视这个大国的存在。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必然会对世界未来的格局和走向产生较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在总体上是有利于国际社会和人类发展的。美国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国来共同维持世界的和平。
在今年的美国大选中,中国的崛起成为奥巴马和罗姆尼的独立辩题。相比之下,奥巴马对华态度比较温和,而罗姆尼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十分激进。事实上,美国大选的候选人为了拉选票,通常会在竞选中对中国强硬,但是上任之后马上变脸,开始缓和对华关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92年美国选举时,克林顿激烈谴责老布什的对华政策,他攻击老布什“纵容”中国,扬言要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与中国人权挂钩。可后来,克林顿对华的亲切有目共睹。只有过来人才懂得,与中国搞好外交关系才是硬道理,纵使美国总统为了国内的呼声而采取一些不利于中国的政策,也不会在深层次上影响中美的正常关系。
鉴往知来,本书的最终落脚点,仍是为今天的中美关系谏言献策。当前,中美两国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成了互相依靠的经济大国,在基辛格看来,这样的态势也给双方出了个难题,因为两国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下各自所承担的角色,一时还找不到一个能够统领一切的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他在《论中国》的结尾部分提出了一个新词——“太平洋共同体”。在他眼中,中美关系的恰当标签应是“共同进化”,而不是“伙伴关系”。这意味着任何一方都不完全赞同对方的目标,也不假定利益完全一致,但双方都努力寻找和发展相互补充的利益。
中美应当齐心协力建设世界,这是基辛格的愿景。作为普通老百姓,和谐发展的中美关系是两国人民都希望看到的。《论中国》这本书对中美关系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美国人应该多读,因为它能消除人们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中国人更应该多读,因为基辛格对中国的发展和中国领导人的决策不吝大加赞扬,这是一个外国政治家对中国的客观评价。中国人读此书,既能了解历史,又能看清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对思想素养和政治觉悟的提高大有裨益。
叶海林 2013-9-22
第四篇:论中国 读后感
中国智慧之于世界命运
——《论中国》读后感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分分合合动荡的历史进程中,泱泱中国文明得以延续。带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小农经济”、“儒家学说”等标签,中国从辉煌的古代艰难步入近代,经历过低谷甚至灭顶之灾,而后脱胎换骨奋起直追,坚定地在复兴之路上走着。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中国总是作为比较对象被拿来和西方国家作对比,同时也吸引许多西方学者深入研究,这也恰恰体现中国五千年的积淀里蕴藏的无穷智慧为人所渴求探知。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具有极强的独特性,逐渐成为了东方文明的一个代表。这种独特性似乎是与生俱来,通过地理坏境等因素衍生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并借助统治者开疆拓土和宣示威望的意愿传播,慢慢形成了东亚文化圈。尽管东亚文化圈里的各国文化有异,但汉字、汉语已经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中国文化可历久不断且实现发展与传播,它包含的智慧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军事著作,它不仅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军事的宝贵财富。书中提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中国文化包含着含蓄的特征,不似西方战争追求决胜,而是运用一系列的策略谋划来取得胜利。古代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不在少数,而用计策破敌的同样不在少数。孤注一掷的办法固然可能有高收益,但同样伴随着高风险。而采取“步步为营”才是利用智慧稳扎稳打再等待突破口从而转被动为主动的不二法门。“不战而胜”的思想
在近代体现在清政府“以夷制夷”的对策,“步步为营”的思想在抗日战争中体现在“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孙子兵法》在西方的军校中被列为必读教材,也证明其思想智慧具有相对独立性。这部兵书只是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的其中之一。得益于古代的史官制度,我们如今能够看到断代史、通史等史书,总结历代的政治得失。习近平主席在各种讲话之中不断引用古代名言警句,即是他带头愿意低下头来看看古书提升智慧的表现。虽然古今的社会环境截然不同,但是古代传承下来的经验教训却是如茶一般仔细品来余味绵绵。很多国家没有我们这样悠久的历史传统,自然也无可在本国历史里得到如我们这样多的参考。我们为此自豪。
思想家墨子有主张曰“非攻”,即是对和平的呼吁。“和”的概念也从古代传承至今。习主席说“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也的确如此。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四邻为其吸引而逐渐向中原地带靠拢,华夏文明的范围因而扩大。一些游牧部落如匈奴等曾长期与中原地区对抗,统治者为保边境和平采取过“和亲”政策,后来这些游牧部落迁徙中原逐步汉化,华夏文明得以传播得更远。在中国版图大体确定后,国内一系列制度也逐步确定并沿袭发展,同时也渐渐有了天朝上国的观念。这样也使中国统治者对于邻国只是驾驭让其成为自己的藩属而无心去完全征服。在近代蒙受屈辱之时,统治者选择“避战求和”可以说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在短期内中国无法战胜列强,只能付出一些代价来换取国家的存在,尽管这些代价是巨大的。而到了现代社会,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贵和”
观念仍然在各处显露着。商量更多以谈判、签协议的方式进行,仅仅靠争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一观念在外交领域的应用尤其显著。中国强调“和平崛起”,也如此做着,用和平手段处理着自家问题,同时也尽着一个大国的责任,在联合国多次倡导和平解决问题。习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是世界的大和,各国在彼此帮助中发展。
新世纪是中国走向复兴的跬步之旅,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正在世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代的中国曾以四大发明引领古代科技,如今,中国诞生的新四大发明在世界上仍具有领先地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进程也需要中国发挥巨大作用。中国是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的发展正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将其重新解读并加以利用,就能不断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特色不只是一个标签,在未来,世界命运将出现更多中国的影子。巨龙腾飞,带起一片祥云。
第五篇:论中国读后感
论中国读后感
(一):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这块土地上活了十八年,对中国还是比较了解的。当读了《论中国》之后,从一个外国人的眼中,又发现了另外一个中国,与我以往的认知大相径庭。
基辛格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对于中国的了解和接触不必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少。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1979年的中美建交都有基辛格的功劳。多亏基辛格,让中美双方搭建了友谊交流之桥。
多亏基辛格,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在十多年间,我对中国的认识都是透过生活得来,却并没有深入探究自己的祖国。以前,我也好奇中国为什么是共产党执政,弄不清中国的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不明白孔子如何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屹立千年不倒,想明白中国终将向何方发展。但是,这些突发奇想只是奇想,我并没有更进一步思考千奇百怪的表象背后潜藏着怎样的缘由。许多问题在历史课本上,在人们饭后闲谈中,在电视节目的讲授里略有解说,只是不够具体完备,且带有很多主观色彩。
在史实方面,基辛格是很负责的,冷静客观陈述了中国的历史,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还包括鲜为人知或者少有人提的历史真相。比如,看完这本书,我不再简单地把中国与苏联的关系看成盟友,而是更加清楚的理解了两国关系复杂多变相生相杀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再比如,对于美国出兵朝鲜,我也不再天真认为那是所谓的反社会主义反人民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这实质上就是二战后全球两大正营的较量和角逐。
《论中国》的重点,自然在一个论字。透过漫溯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基辛格深入浅出讲述了中国的发展历程,勾勒出了中国的社会模型,呈现给读者一个全面清晰的中国面貌。在整本书的论证中,最触动我的就是对于中国建国后六十年建设进程的解读。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无疑让人难以看清,基辛格透过独到的视角用细腻的笔触由浅及深探讨了中国的转型过程,客观评价了中国的建设和改革,论证了中国在今后的世界中将成为一支独立的强大的力量。
当然,基辛格是令人佩服的。能够以宽阔的视野和严谨的方法研读一个人类历史中最复杂独特的国家,并能用宽广的胸怀辩证看待中国的当前与未来,实在难能可贵。
感谢基辛格,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读完整本书,对中国有了更加透彻的了解。虽然很多资料我都只能囫囵吞枣,但这番阅读确实带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受,让我再一次走进了我的祖国。
读罢《论中国》,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情怀和眼界。
论中国读后感
(二):
《论中国》读后感
最近在看基辛格的《论中国》,里面提到中国人思考问题是围棋思维,任何一个棋子的落地,都会从整体思考。其中,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均是此种思维下指导的行动。中国对朝鲜的支持,源自其对朝鲜在整体周边布局中的思考和认知;对越南抗美的支持,中苏交恶后,越南与苏联结盟,中国政府又一次的从围棋思维感觉到战略布局的危险,于是有了又一次的军事行动。此种解读有意思,也颇有启发性。
而且,单就这两次战争来看,是中共建国后,先后挑战美国和苏联当时两大超级大国的过程。抗美援朝是与美国直接打,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在越南与苏联结盟状况下打的,其实质也是针对苏联。用华国锋的话讲,均是摸了老虎的屁股。结果第一次,老虎被打蒙了;第二次,老虎直接就没敢动。不管这两次战争如何评价,但中共不惮自身实力弱的状况,敢于亮剑,为新中国打出了周边环境的战略气势,这一点就应肯定。
论中国读后感
(三):
从《论中国》中看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论中国》是基辛格先生晚年的一本巨作,本书对中国近2500年来的的外交和对外政策进行了解读,基辛格先生站在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给我们深刻的诠释了中国外交文化的变迁过程,同时也较为深刻地解读了中国的独特文化。全书文笔流畅,记叙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空间。
我有幸能够借着这次机会拜读了基辛格先生的力作,同时也得到了许多教诲,个性是在中国文化独特性这一方面收获颇多。所以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阅读体会,从而能够更加好的理解《论中国》的文化内涵。
在本书的第一章,基辛格先生就以生动文笔记叙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那里之所以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强调,我认为这是为了给后面写中国近代的外交埋下伏笔。第一章分了五个小节,第一节是总评,以后各节的主题分别是中国的强盛、儒家学说、国际关系观念、中国人的实力政策和《孙子兵法》。
在第一节中,作者阐述了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国文化难寻源头。其实刚看到这观点的时候,我是十分的奇怪,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我们总能够把我们中国的文化现象追溯到孔子以及和他差不多时代的思想大儒身上,但是当我们之后向下阅读时,就会惊讶的发现,其实孔夫子也说自己的思想并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在他之前的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他只是想重振大同观念。另外,一位欧洲的传教士、旅行家也在他的日记中有相同的论述。由此可见,中国人认为自己的文化是一种永恒的自然现象是不无道理的。这种思想就决定了中国古人认为历史是衰弱与复兴的循环,或者用一句更加经典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西方人与中国人的历史观大相庭径,他们认为,历史是走向近代化的过程,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过程。我觉得古人的历史观也许在冥冥中注定了杯具的发生。理解了这层意思,我们也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在200年前,为什么当中国的统治者们看到马嘎尔尼使团访问中国时带来的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成果时表现得毫无兴趣。历史的车轮冷酷地从中华大地上碾过,当我们再次回顾那段历史时,我们就应清楚的看到,文化是没有绝对优秀的,一个民族要想永久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她务必时时刻刻吸收更加优秀的文化成果。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古代确实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的前列。基辛格先生在书中第一章中就着重描绘了中国古代的强盛。
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她逐渐将四邻吸引过来,构成一批不同程度上受中华礼貌影响的社会。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不逊于西欧诸国、印度和阿拉伯国家,而且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除此之外,中国的人口,疆土面积、生产力也远远超过欧洲,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基于此,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外交是一种不平等的外交。在中国官方记载中,外国到中国觐见皇帝不是为了谈判或谈国事,而是前来领受圣上的教化,使者奉上贡品证明他们对皇帝俯首称臣。而中国派遣的使者不是外交官,而是来自天朝的御史。所以中国古代对待外国的政策通常选取防御。这种政策的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修建长城和以夷制夷。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而以夷制夷的策略这是为了分散蛮夷的实力,从而到达驾驭蛮夷的目的。以夷制夷在中国历来已久,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一位官员提出用五饵之策控制蛮夷,而到19世纪大批欧洲国家抵达中国时,中国官员的策略与前朝官员如出一辙:以夷制夷。基辛格先生认为,以夷制夷的策略是相当成功的,它利用敌国之间利益使敌国之间相互斗争,从而使本国获利。虽然中国近代在战争上输得一塌糊涂,但是晚清在受到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之下仍喘延了70年之久,那么这不能够不说是中国的外交策略发挥了
作用。所以我们站在这天的角度去省视李鸿章当初的卖国行为,我们也许就应承认他为防止中国被西方强敌完全吞食而做的不懈努力。
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有效的维护了封建统治,它让人们用心入世,透过个人的修养拯救这个社会。基辛格先生认为,中国人的价值观本质上是世俗的,它不同于宗教宣扬人死后还有来生,它要求每个人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它更强调的是人活在现世的作用,而不是什么来世的救赎。儒家学说中君子以自强不息,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许就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基辛格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饶,坚韧无比的民族,我认为这与儒家学说中自强的思想密不可分。中国人没有像西方或印度一样拥有传统好处上的宗教,这也说明中国人在关键时刻,相信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另外,儒家学说也维护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它强调人就应安守本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中国人更加恪守传统。
中国的实力政策与《孙子兵法》浑然相成。基辛格先生说:中国人是实力政策的出色实践者,其战略思想与西方流行的战略与外交政策截然不同。西方人崇尚决战决胜,强调英雄壮举。而中国的理念强调巧用计谋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基辛格先生认为:中西方这一差异反映在两种礼貌流行的棋类上。中国人发明了围棋,围棋的下法以战略包围为主。双方最后的输赢往往是微弱的优势。而西方的国际象棋目标就是全胜,目的就是把对方将死。孙子与西方战略家的根本区别在于,孙子强调心理和政治因素,而不是只谈军事,在孙子看来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佳上策。《孙子兵法》中有一个概念叫势,在西方却没有类似的概念。在军事上,势是指战略发展趋势和演变形式中蕴含的潜能,即各种因素之特定组合及其发展趋势中蕴含的巨大能量。在孙子看来,决定战争的胜负就是要看这个势存不存在,不存在则需要耐心的等待,一旦势出现了,那就好像犹如从山顶上滚下来的石头,高坡上落下的瀑布,其能量巨大,势不可挡!中国的统治者认识到,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过分强调对具体事件的完全驾驭有可能会打乱大同世界的平衡。所以中国的圣贤都赞成人就应顺应自然。黑格尔说,中国人视海洋如沙漠,从未想过要在海外建立殖民地。陆地把人束缚在数不清的依附关系上,这使得中国人的思维是狭隘的,因而中国与海洋历史的发展失之交臂。实际上,我觉得黑格尔此言差矣,与西方人不同的是,中国人讲究顺天应人,自得其乐。而所谓的西方人海外探险并不是什么视野开阔,而是欲望驱使。一种是海盗式的掠夺欲望,另一种是宗教式的精神征服欲望。
基辛格先生的《论中国》精神内涵绝不仅仅如此,我也只能盲人摸象般的窥探全书,仅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这一章去发表一些浅陋的看法,而且说的东西又是肤浅易懂的,所以我觉得各位看官还是就应抓住这次机会,找来基辛格先生的原著,细细品味书中的真谛。
论中国读后感
(四):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闻名遐迩的亨利.基辛格写了一本书《论中国》,这本书有这样的观点,就是说中国的历史其实只是重复封建王朝的轮回,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并由此彻底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我说这么说太片面了,中国古代在基辛格的书里被称为中华帝国,以下都以中华帝国代称中国。
中华帝国的历史在《论中国》的书中是从黄帝时期算起,那个传说的时代开始,中华帝国开始了盛衰有常的变化,在这一种独特的变化中,伴随着民族的融合、疆界的拓展、文化的繁荣,其中有的规律就好像人的一生一样,各种变化都有,最后一个时期的文化彻底死亡。但是它的精华会随着礼貌的流传在另一个部落中再次壮大。优秀的、有生命力的文化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散,它会改变自己的状态以适应环境的改变。
在中华帝国向这天演进的过程中,人们进行了许多的探索,并在发现和运用规律解决生存中的问题时,留下了许多的文化典籍,有的已经失传了,有的在这天仍然焕发着生命力。这些流传下来的文化典籍里包含了古代的思想,这些古代的思想是在当时看来最实用的,在这天能够有用,也能够没有。
有用和没用是谁说了算呢?当然是统治者了。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现代社会。这天就是现代社会,古代的奴隶社会时期,底层的奴隶的主要任务是充当劳动力,世代为奴的人几乎没有机会和时间来掌握知识和文化,是比封建社会的平民还愚昧。至于伊尹、姜尚什么的是因为人家祖上曾是贵族,即奴隶主阶层,家里面有书,有学习的传统和习惯,属于自学成才。
奴隶持续愚昧,奴隶主掌握文化知识,当然好管理和统治了,你想啊,好比你啥也不会,只能听人家明白人白话,人家说啥是啥,你只能说,是啊,是啊。根本没有知识储备来支撑你去反思和总结。所以奴隶社会时期,能上位成功的主要是凭借君权神授、跳大神忽悠人这种方法树立统治根基的。
你听我说跳大神你肯定说这是封建迷信,我可告诉你,封建社会了跳大神的和这天不一样,人家是有文化的人,这些人俗称先知、大祭司、国师等等。擅长领域比较多,比如部落里有人生病了整点草药给人治病,有矛盾了断案,选取部落的聚居地,总之,是生养死葬一条龙服务。和这天的那些骗子简直是云泥之别。那为啥就先知会,别人不会呢。还是从根上说,平均起来文化素质几乎都没有,没法教育和推广,人家不讲道理,就信跳大神的。这和这天某些偏远落后的农村的迷信活动猖獗的道理是一样的,人民愚昧,就只能信这个了。
之后周王朝建立,由敬祀鬼神(即跳大神文化)改为崇文重礼,团结宗亲。所以中国人从那时起开始有了家谱。那么周超树立统治根基的理论是,说这个鬼神啊,在实践的时候是时灵时不灵,那是因为鬼神是有天上的大神管理,这个大神叫圣人。说这个周文王姬昌就是圣人下凡,替大神教化你们这些人类的。
那些鬼神什么的,你给它供上它就保佑你,稍有怠慢就降下灾祸与你,不是好鬼,就是黑社会嘛。所以大神决定打黑了,改由圣人降世。为啥圣人就好呢,因为圣人研究出了规律,能够用规律明白人们的生活,以后不用给这些收保护费的黑社会面子,不用买它的帐了,要远离它们。
周朝时的政治理论课就是以周易为基础的思想的周易文化,所以那时想考国家公务员,务必学习周易。人们的思想意识由鬼神万能变到了人能够总结规律解决问题,就是以前有啥问题不会就得杀生祭祀,此刻改为算一卦就解决。
论中国读后感
(五):
本书着重书写的是清末民初直至中国现代发展这段时间,前面秦朝统一到清朝只是大致概括一下。
让我印象最深的事写清末那段,中国几千年下来留下的儒家文化以及中国人与身居来的优越感使得中国在一战之后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在欧洲人眼里中国是一块巨大的肥肉,欧洲人想进入中国市场以此过去利润。但中国自古以天朝自居,不仅仅视欧洲人的要求为蛮横无理,还认为欧洲的科技只能算夷技,思想上的排斥导致中华闭关锁国。最后,欧洲人运用夷技打开了中国国门。在列强瓜分中国时,中国人作用了迂回战术,与其让欧洲人自己瓜分,还不如自己掌握主动权,去与各列强谈判。这样中国不会像印度那样由一个国家占领。中国韬光养晦,等到有了自主潜力,再从各列强手中拿回属于中国的土地。当时的中国有人说李鸿章是卖国贼,如今一看,李鸿章是个深谋远虑的爱国主义者。
然后就是解放后的中国,中国百废待兴,虽然国际上稍处于和平阶段,但强国还是在打中国的注意,要想在霸权主义下安身立命,中国务必自强,务必要发展起来,毛泽东其实已经想到了,但是刚刚解放的中国要想进出发展的轨道,还有个过渡缓冲期,再加上老百姓深陷五千年的封建思想环境下,还不能完全的投入其中。所以对外,毛泽东主动挑衅,透过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界战争,台海危机,越南战争向强国示威,让强国明白刚刚解放的中国是还是能够继续抗战的,更是不怕核战争,这样的一种威慑,让美国不知所措,也让美国为战争付出了代价。而对内,毛泽东发动了革命。
之后,邓小平领导我们走向了新时代,实事求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说毛泽东是哲学家,周恩来是儒林学士,那邓小平就是实实在在的务实者,他把每一件事都落到实处,求真务实。把文革后中国重新带起来,让中国身上的每一个齿轮动起来。
其实治国与教人是一个道理,人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要不断学习先进知识,挖掘创新,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