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农谷”★

时间:2019-05-12 00:4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中国农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中国农谷”》。

第一篇:建设“中国农谷”

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打造中国农谷

我市擂响跨越发展战鼓

荆门晚报记者 章辉

农谷建设号角阵阵,跨越崛起战鼓隆隆,荆门集团军已经满弓出征!昨日上午,以深入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我市对推进中国农谷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动员,要求全市‚一盘棋‛,全产业、全地域、全体系推进中国农谷建设,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和富民之谷。

昨日召开的‚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暨打造中国农谷动员会指出,荆门要全面推进中国农谷建设,勇当全省跨越式发展的排头兵。在新型工业化上,要打好工业总量和增幅在全省‚双四‛的保位进位战,力争2016年建成全国新型化工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中部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生产性现代物流基地。在现代农业发展上,要加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的转变,力争2015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新型城镇化上,要加快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发展格局,力争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其中,要积极推进农民转移和土地流转,敢于先行先试,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确保各方利益不受影响。

农谷姓‚农‛不唯‚农‛!要把中国农谷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和富民之谷。产业之谷是基础,绿色之谷是要求,创新之谷是核心,富民之谷是目的,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四谷‛,全产业、全地域、全体系推进中国农谷建设,确保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五年大变化。‚要坚持‘生态立市’不动摇,通过实施最严格的农产品生产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让中国农谷成为纯天然、无污染、安全营养‘生态食品’的品牌标识;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把天蓝、地绿、水清、宜居的生态环境留给子孙后代……‛昨日的会议上,市领导字字句句令人鼓舞,令人振奋。

王玲在全市“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暨打造中国农谷动员会上强调 以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 掀起中国农

谷建设高潮

万勇主持 周松青作主题报告 王启泉等出席

2月20日上午,全市‚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暨打造中国农谷动员会在市群众文化中心召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玲在会上强调,要以深入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奋发进取,激情作为,迅速掀起中国农谷建设新高潮,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

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勇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周松青作主题报告。市政协主席王启泉,市委常委汪联舫、毕春群、周友坤、李涛、王本举,荆门军分区司令员邱明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想森、李珩、陈启华、赵志诚、文孝年、吴永佩,市政府副市长郑中华,市政协副主席杨希雄、张峰、舒行飚、张保民,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华等出席会议。

会议对全市‚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打造气场提精神、兴办实事惠民生、优化环境转作风、加强组织添活力、争创业绩促跨越这五个目标来设计、组织和推进主题实践活动,重点组织开展好七项活动,即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三联三促‛活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工程‛、深化‚跨越先锋行动‛、开展‚抓作风、抓环境、抓落实,促跨越‛活动、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开展‚沸腾农谷、辉煌荆门‛活动。要严格按照宣传发动、推进实施、评先表彰、成果运用四个步骤,有序推进主题实践活动。

王玲在讲话中指出,建设中国农谷,是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高度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荆门跨越崛起的历史性机遇。全市上下要提高认识抓落实,不断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作为意识,按照‚中国一流、湖北样板‛的要求,举全市之力,高起点、高标准建好中国农谷,奋力推动荆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

阶。要明确目标抓落实,高点定位、自我加压、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在发展速度上领先、质量上领跑、路径上领航,坚定不移做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推进‚三化同步‛,勇当全省跨越发展排头兵,真正成为‚支点‛的重要支撑。

王玲要求,要突出重点抓落实。全市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建设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富民之谷来谋划工作重点,细化工作举措,全产业、全地域、全体系推进中国农谷建设,确保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五年大变化。在产业之谷建设上,要大力实施化工、农产品加工‚双千亿产业计划‛,推进体育用品及建材、轻纺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以‚一核六片十五园‛为重点的园区建设。在绿色之谷建设上,要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为契机,着力构建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在创新之谷建设上,要在科技创新上求突破,在开放创新上求突破,在体制机制上求突破。在富民之谷建设上,要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为标准,坚持财力投入向民生领域倾斜、项目安排向民生领域集中,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发展潜力和幸福指数。

王玲强调,要提振精神抓落实。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始终保持开拓的志气、创新的锐气、拼搏的勇气,把解放思想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争当开路先锋,勇立时代潮头;进一步提升标准,勇于赶超,树立‚身在中部、眼望沿海、心向一流、位在前列‛的志气,以一流的发展方式、一流的发展环境和一流的工作标准,大气魄、大手笔规划建设中国

农谷,实现科学发展一步到位,真正体现‚中国一流、湖北样板‛的水准;进一步强化责任,敢于担当,以荆楚儿女‚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来推进中国农谷建设。要树立‚实干是真功夫、落实是真本事‛的理念,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务求取得实效。要健全领导机制,确保思想到位、力度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健全对接机制,尽快在规划、项目、政策上与上级部门高位对接,借智、借力、借策、借势加快建设步伐;健全督办机制,以目标倒逼责任,以时间倒逼进度,以考核倒逼实效;健全共建机制,同心同德、同向同力,形成推进中国农谷建设的强大合力。

会上,屈家岭管理区、市经信委、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作了表态发言。(记者 邓显军)

2月16日,东宝区召开区委工作会,传达学习全市三级干部大会精神,动员全区上下行动起来,紧紧抓住中国农谷战略契机,加快东宝“强区富民、跨越发展”步伐。会议提出,推进现代化林业发展,形成上中下游完整的森工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健康养殖业、特色种植业、休闲生态农业,彰显中国农谷的金字招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德源石碾米”、“仙居红”等打造自己的品牌;突出抓好杨竹流域生态等10个文明新农村示范区建设,打造“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的农村新景观;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社会保障民生工程等。

第二篇:党在我心中,服务“中国农谷”建设

党在我心中,服务‚中国农谷‛建设

罗峰

如果有人问我,党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地说,党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如果有人问我,党在我心中有多重?我可以郑重地回答,党在我心中重千斤;如果有人问我自己是否践行了党的伟大精神,我可以明确的说,我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铭记党的精神,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本职工作!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以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面貌登上历史舞台,充分显示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如何引领时代的潮流,如何指引前进的方向,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崭新的课题和艰巨的挑战。解答这个课题,迎接这个挑战,需要我党继续她不断创新的先锋境界,能够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勇于坚持真理,不断修正错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先驱者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弹指一挥间,上下一千年,黯淡与辉煌、幻灭与再生,永恒的悲怆与不朽的豪情,贯穿于这一清晰的脉络。这便是我们的党坚韧的求索过程,我常常在内心里重复着这几句话,每一次都热血沸腾,我是党的儿子,我的血管里奔流着革命前辈的鲜血,我的胸膛里燃烧着对祖国的热爱,尽管我还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但我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哪怕我只是一

块砖,也要去构筑祖国繁荣昌盛的大厦;哪怕我只是一颗螺丝钉,也要去铺设民族走向辉煌的路轨;哪怕我只是一棵小草,也要为祖国的春天奉献自己生命的绿色。我还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说明自己离党员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我还要加倍努力,以实际行动接受党的考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我知道,每个人在入党的道路上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在入党的道路上有挫折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只要勇敢的面对它,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它就会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我坚信不管刮什么风,不管出现多浓的雾,我心中三十多年来铸成的信念不会改变,我永远是党的孩子,时刻准备着为党的事业而努力奋斗。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风险,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突破,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我党取得的巨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我党积累的宝贵经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我们党和国家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亿万人民欢欣鼓舞,全党同志充满自豪。

今天荆门迎来了发展的大机遇,那就是打造荆门“中国农谷”发展荆门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农谷”是以创建荆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主题,紧紧围绕建设“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地、农业产业化 的展示地、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地、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引领地”的目标任务,以生态文明为总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发展特色,着力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农业科技示范、休闲观光农业展示、农耕文化传承、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集中探索实践,奋力打造“产业之谷、文化之谷、科技之谷、休闲之谷”,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国农谷”着眼全国,范围更大;“农业硅谷”侧重于农业内部的配套发展,而“中国农谷”不仅涵盖农业,而且涵盖二三产业和社会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因此,“中国农谷”的提出,在全国应该说是独一无二的。建设‘中国农谷’,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荆门实际、符合300万荆门人民的期望。

我将在荆门“中国农谷”建设中爱岗敬业,公正廉洁,热爱本职工作,将对‘中国农谷’厚望转化成拳拳之心,用燃烧的生命之火在自己的岗位上书写着火红的誓言。时刻牢记党誓言,把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行动,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在平凡的岗位履行着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庄重承诺。

希望在明年的今天,我能够荣幸地站在这里自豪地对大家说:‚我已经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了!‛

2012年5月9日

第三篇:湖北省委省政府在荆门召开现场办公会建设中国农谷

湖北省委省政府在荆门召开现场办公会建设中国农谷

昨日,省委、省政府就支持“中国农谷”建设在荆门召开现场办公会,省委书记李鸿忠,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等出席现场会,并参加荆门市三级干部会议。

李鸿忠、王国生强调,建设“中国农谷”是我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省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省级战略。荆门市作为实施主体,要把建设“中国农谷”作为引领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战略,提升精神区位,抢抓难得机遇,按照建设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富民之谷的思路,全力推进“中国农谷”建设。省直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切实解决“中国农谷”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李鸿忠在讲话中对荆门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给予充分肯定。他说,荆门正迎来最佳发展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荆门结合发展实际,高举“中国农谷”旗帜,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干部群众精神焕发、斗志昂扬,全市上下形成了炽热的发展氛围、强大的发展气场。当前,面对重大战略机遇的历史性惠顾,精神状态、精神风貌至关重要,荆门虽然地处内陆,但要拿出堪比沿海的精神区位,满怀豪情壮志,以建设“中国农谷”为引领,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勇当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排头兵。李鸿忠指出,“中国农谷”姓“农”不唯“农”,是推动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平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建设“中国农谷”,要以产业为支柱和核心,突出发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全力打造“产业之谷”。要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全力打造“绿色之谷”。要创新体制机制,以最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方法,探索发展新模式,培育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发展文化,全力打造“创新之谷”。要以造福人民群众为落脚点和根本目的,全力打造“富民之谷”,让人民群众在“中国农谷”建设过程中同步共享发展成果。他强调,加快推进“中国农谷”建设,关键要解放思想,从更新思想观念理念、搞好战略谋划入手,用开放的思维、市场的办法、改革创新的路径,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统筹各方资源,破解发展难题。

王国生在讲话中说,“中国农谷”既是标准,又是品牌,更是机遇。高起点、高标准推进“中国农谷”建设,要树立宏观视野和战略思维,将“中国农谷”建设放在全省、中部乃至全国发展格局中去思考谋划,科学定位“中国农谷”建设,致力于构建“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宜荆荆”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科学发展的创新高地,着力把“中国农谷”打造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金字招牌”,打造成为推动荆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载体和平台。王国生指出,建设“中国农谷”,既要抓好外延发展,更要注重内涵建设;既要争取外力支持,更要增强内生动力。要立足“农”字塑特色,跳出“农”字促统筹,做大做实做强工业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实现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最大限度放大“农谷”效应。他强调,加快“中国农谷”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省直部门要全力支持和服务好“中国农谷”建设;荆门要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体制机制创新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发展大跨越,以敢闯敢干、先行先试的胆略推进工作落实,以“精神高地”赢得“发展高位”,为推动湖北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战略支点作出新贡献。

第四篇:用“互联网 ”打造智慧农谷

用“互联网+”打造智慧农谷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的迎来了“中国农谷?带头人”论坛的第四届年会暨国家治理高峰论坛第二届湖北峰会,在我们荆门的美丽乡村――彭墩村隆重举行。这么多的专家学者,全国各地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来到我们荆门,给我们荆门带来了人气,也提高了我们荆门这座城市的影响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的向各位专家请教,与全国各地的优秀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面对面的学习、交流的机会。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共荆门市委、市人民政府向此次论坛暨高峰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代表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荆门地处湖北中部,是一座历史文化非常厚重的城市,在这里孕育了长江中游最古老的文明屈家岭文化,诞生了中华第一县――权县,也出土了神州第一书――郭店楚简。荆门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生产基地,是全国五大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之一,是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再生资源利用产业示范基地。荆门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我们正在打造中国农谷,按照省委省政府对中国农谷的定位,我们正在建设三区三中心,即建设农耕文明展示区、生态农业旅游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华中地区现代种业中心、南方农业机械装备研发推广中心。也正在与软通动力、中兴通讯共同打造中国农谷大数据中心,正在实施“互联网+智慧农谷”行动计划,要把中国农谷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乡村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这些路径、这些措施来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来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并通过农业现代化带动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绿色化的一个路径。

此次论坛以“互联网+大众创业的乡村治理”为主题,对推动我们中国农谷的建设,推动农业的转型,提升我市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乡村治理的水平,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将认真地学习运用此次论坛和高峰论坛的成果,以此来推动荆门农业的转型。以这次论坛为一次新的起点、新的契机,为我们的国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作出荆门的贡献、荆门的实践。

我祝愿此次论坛和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全国各地的优秀农村党组织的带头人在荆门期间身体健康,谢谢各位!

(本文为荆门市委书记别必雄在“中国农谷?带头人”论坛第四届年会暨国家治理高峰论坛第二届湖北峰会上的致辞)

责编/李辰夏 美编/孟宪强

第五篇:加强农网建设

加强农网建设,造福甘州人民

------甘州电力改革发展10年回顾

甘州区电力局成立于1994年,1998年12由张掖供电公司代管。主要担负着甘州区农村18个乡镇、243个行政村、1991个村民小组、32.4万人以及石岗墩开发区、国营张掖农场的供电任务,供电营业区 4240平方公里。

1998年以来,甘州区电力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加内需的文件精神,在甘州区农村全面开展“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加快农电体制改革、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以下称两改一同价)”工作,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甘肃省加快乡(镇)电管站改革实行电网一体化的管理办法》的要求,在张掖供电公司和甘州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实施 “两改一同价”工程,经过该局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历时10年,全面完成了省发改委批复的甘州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的实施受到了甘州区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和用电客户的一致好评,工程项目的建成投运为甘州区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电网建设发展迅速。经过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实施“两改一同价”工程以来,甘州电网基础设施的 1

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与1998年实施“两改一同价”前相比,全区新增35千伏变电站6座,主变11台,容量37900千伏安,变电站总数达到12座,总容量86650千伏安;新增35千伏线路8条,长度85.2千米,形成35千伏线路12条总长度达158.6千米;新增10千伏线路512.4千米,形成10千伏线路48条总长度达1847.07千米;新增0.4千伏线路106.9千米,0.4千伏线路总长度1621.86千米;新增配电变压器396台,配电变压器总数达至3499台,总容量183094千伏安。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竣工投运,有

解决了过去甘州农网中效地改善了甘州电网的网架结构,普遍存在的网架薄弱、损耗大、电价高、事故隐患多的问题,达到了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平均小于10千米,0.4千伏线路供电半径平均小于0.5千米的技术要求。2008年甘州区电力局根据国务院拉动内需的政策要求,认真组织筛选农村电网建设改造项目,共确定申报项目24项,总金额约1.6亿元,为做好拉动内需工程打好基础。

二、供电能力大大提高。电网建设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甘州区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为全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生产条件的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对促进甘州区新农村建设、推动甘州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与1998年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前相比,全区农村新增

各类用电客户2万多户,用电客户总数达 10.1万多户,增长25.6%;供电区内各类用电设备17486台(件),总容量达 206838千瓦。2008年甘州区农村售电量达到1.67亿千瓦时,比1998年的1.07亿千瓦时增加0.6亿千瓦时,增长56%;户均年用电量增加326.5千瓦时,达到1620千瓦时,增长25.2%;人均年用电量增加220千瓦时,达到 515千瓦时,增长74.6%。通过农村电网改造,甘州区农村电网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明显改善,综合线损率由农改前的23%下降到2008年的9.6%,低压线损率为5.3%,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分别达到99.5%和96%以上,为用户提供了更为优质、安全、可靠、经济的电能。全区乡、村、社通电率达到100%。

三、用电价格更加规范。1998年“两改一同价”工程实施以来,甘州区电力局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政策和有关规定,取缔了一切电价外加收、代收及其它附加收费,切实减轻了农民用电负担,经省市区物价部门和减负办检查,无加重农民负担行为,企业连续几年被市区物价部门评为“执行电力价格诚信”单位。从2000年开始,甘州区电力局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用三年时间逐步实行城乡电网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价格的总体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同网同价”工作。2003年元月,甘州区城乡居民照明用电实现了同网同价,2006年7月,甘州区城乡商业、非居民照明用电实现了同网同价,2008年7月份甘

州区城乡非普工业用电实现了同网同价。实行同网同价以后,解决了城乡居民用电差别,有力地促进了电费回收上缴工作,确保了供电企业的正常运转。

四、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国务院国发[1999] 2号文件精神和《甘肃省加快乡(镇)电管站改革实行电网一体化的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全区实际情况,及时编制上报了《张掖市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和城乡用电同价实施方案》。1999年撤消了乡(镇)电管站,成立了由甘州区电力局统一管理的22个供电营业所,全面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通过考试考核,择优招聘录用农村电工,农村电工全部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营业管理上建立规范的电力营销制度,积极推行微机开票和电费储蓄等电费管理办法,推行电费公示制,让客户用上了明白电、放心电。在财务管理上实行统收统支,各项费用严格执行计划审核、一支笔审批和统一报销制度。建立健全优质服务承诺、精神文明和思想政治、营销管理、线损管理、安全管理等制度,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共建立各项管理制度212种、工作标准138种、管理标准88种。通过体制改革,规范了农村供用电秩序,消灭了“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和“乱收费、乱加价、乱摊派”的现象,基本实现了网改工程的规划效果,增强了农民的用电消费意识,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了职工敬业爱岗意识,提高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特别是供电营业所的管理水平与乡镇电管

站时期的管理水平相比变化较大。全区18个乡镇设立的19个供电营业所全部达到省电力公司农村供电所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服务窗口标准。甘州区电力局,2004年被省电力公司命名为“安全文明生达标单位”,2007年被省电力公司命名为“一流县供电企业”。

五、优质服务迈上新台阶。1998年以来,甘州区电力局坚持把“让政府放心、百姓满意”作为工作标准,把人民群众最关心、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供电服务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 “供电服务十项承诺”、“三公调度十项措施”和 “员工服务行为十个不准”等优质服务措施,严格规范电网调度信息披露、电价标准、电能质量、抢修服务、接电报装等企业经营和服务行为,建立和完善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加强电压质量管理及电力营销管理企业标准。通过电视和新闻媒体等形式向社会公布优质服务承诺、事故抢修和举报、投诉电话。积极开展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活动,不断强化供电服务规范化工作,优化服务程序,完善服务标准,规范工作人员服务行为,逐步建立健全了上下联动、社会监督、制度约束、群众评价的服务机制。落实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加强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源头治理工作。投资150多万元建成了内部局域网,开发应用供电营销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客户缴费实现了微机开票,缩短了客户等待时间,方便了客户。开通了95598客户服务专线电话,配备专职人员及时接听和受理客

户投诉及用电咨询,保证了客户用电要求,杜绝了违规、违纪和安全问题的发生。落实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措施,农村用电实行了“五统一、四到户、三公开、两监督”和一户一表,有效地杜绝了关系电、权力电、人情电和乱加价、乱收费、乱摊派现象。在各营业窗口及局机关实行了挂牌服务制、值班主任制、首问负责制和无周休日制的“四制”。在办理用电业务中,实行“一口对外”、“一站式服务”、“内转外不转”,让客户真正享受“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虚心接受社会监督,经常深入基层进行明察暗访,定期召开局层面和基层供电所的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广泛征求用电客户、人大代表、地方政府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对出现的问题,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亲临现场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及时解决,真正做到了让政府放心,使客户满意。在区委区政府2008年行风民主测评中名列第一。2008年甘州区电力局被省电力公司命名为“文明单位”,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行业”。(甘州区电力局潘虎 撰稿)

下载建设“中国农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中国农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网建设情况汇报(定稿)

    焦家庄乡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中共焦家庄乡委员会焦家庄乡人民政府 (2012年6月8日)按照此次调研安排,现就我乡近年来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情况做如下简要汇报,不妥之处......

    三农建设

    村村通工程 摘要:“三农”问题是我国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的简称,农村的发展如何及“三农”问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

    中国新三农范文大全

    中国新三农网,是中国首家双网运营的三农门户网站,也是全国第一家涉及农贸信息、畜牧养殖、水产果蔬、致富及人脉等方面的多元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网站以提供三农新闻、信息、......

    谷金楼平安建设讲话稿

    平安建设讲话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有幸代表乡镇向各位领导汇报平安建设工作。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乡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工......

    谷岗乡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谷岗乡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破解当前“三农”问题的一项有效举措。2011年以来,我乡各级组织和广......

    谷里镇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谷里镇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我镇按照“五园新村”的建设要求,积极筹措900多万元资金,打造仙鹅、香山、中狮、五里、新金、龙井等6个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示范村。2009年以来,共新(改)建......

    农网工程建设工作总结

    2010年度,工程建设部在公司领导、关心、指导下,各相关单位、部(室)、各供电所的大力协助下,全体员工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多项工程的设计、施工、竣工结(决)算审计等工作任务......

    农网工程建设工作总结

    农网工程建设工作总结2010年度,工程建设部在公司领导、关心、指导下,各相关单位、部(室)、各供电所的大力协助下,全体员工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多项工程的设计、施工、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