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人为本与新农村社会建设
“人本”视域下的农村社会建设
同学们好,今天晚上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就“以人为本与新农村社会建设”这个问题与大家进行讨论。
选题原因:
一是命题作文
二是中国实际: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是当前中国最大、最实际的问题; 由《小康》杂志社与有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专家联合组成的“中国小康指数”调查组,对我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医疗、教育、社保等社会问题排末尾,其中农村地区问题尤其严重。
三是所有问题的根本是人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以人为本”。
我主要讲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结合当前农村实际深刻理解以人为本;二是当前农村社会建设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从以人为本这个视域出发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检视;三是如何通过加强农村社会建设来切实贯彻以人为本。
一、新农村建设中的以人为本
大家知道,我们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而后,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科学发展观包含四个要点,即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这四个要点中,最根本的还是以人为本,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
我们党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之后,之所以要提出以人为本的问题,是有其深刻的实践根源和理论根据的。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们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令世人称奇的成就,以GDP的增长来看,这些年来我们平均以近10%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去年我国的GDP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今年的两代会上,温总理在关于十二五规划中宣布,我国的GDP总量已接近40万亿人民币,人们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在座同学们都是90后的学生,你们绝对想象不出,在三十多年前,也就是1978年底之前,全国人民都吃不饱饭,国家还没有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农民群众普遍缺吃少穿,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可是三十多年后,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不管农村还是城市,人民不仅能吃饱饭,而且能吃好饭。就我国的城市建设来说,可以说一年一个样,我们现在的大城市建设特别是象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硬件建设一点都不亚于美国的华盛顿、法国的巴黎、德国的柏林。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这些巨大的耀眼的经济成就后面,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矛盾,这就是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正像温总理所讲的,这些年以来,我们一直存在着经济发展这条腿长、而社会性发展这条腿短的矛盾。正像一个人走路,如果„„
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这个矛盾,表现在诸多方面,这个矛盾如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也就是从根本上讲,那就是物本与人本的矛盾。马克思把这种现象叫做异化,也就是人本与物本的异化,或叫人的自我异化。
„„
事实上,物本与人本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巨大的矛盾。我们纵观历史,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也就是奴隶社会之后,经过封建、资本主义社会,直到目前的社会
主义社会,社会的经济发展往往是以牺牲大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的。最典型的是奴隶制社会,它虽然超越了原始社会,使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但它却是牺牲百分之九十的奴隶的利益为血的代价的。我们以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奴隶制国家为例。当时,雅典作为古希腊最大的国家,若有30万人口。其中,百分之九十的人是奴隶,只有百分之十的人是自由民,即大小奴隶主。而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可见,为了使社会时入文明,必须让大多人成为非人。后来的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情形都差不多,仍然是社会的大多数人为社会的发展作了牺牲。所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是一部血与火的历史,历史进步的后面横亘着是人们苦难的长城。
社会主义社会是要消灭这种异化的。但是,我们不能不正视,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在飞速发展着经济后面,仍然存在着这种人本与物本的悖反。这主要表现在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使大多数人能够共享改革的成果,最典型的现在在我们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分配不公,我国家基尼系数有人说已超过了0.5。我们国家百分之二十的富裕家庭占有社会百分之八十的财富。而且这种分配不公表现在方方面面。我国社会建设排名在职191个国家中排在职188名。我国城乡差别有人说是5.9倍,创世界之最。
据《日本经济新闻》2月14日的报道,日本经济财政相与谢野馨14日上午举行记者会,就2010年日本名义GDP被中国赶超回应称:“日本将不会与中国竞争GDP排名,我们搞经济不是为了争排名,而是为了使日本国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中国GDP总量超过了日本,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中国的人均GDP才4283美元,在全球排名第95,而日本的人均GDP为42325美元,全球排名第17位,中国国民的富裕程度远低于日本国民。”
“在社会公平方面,日本的基尼系数只有0.25左右,而中国高达0.48;从区域差距上看,最落后的冲绳与最发达的东京人均GDP在2倍之内,而中国最发达地区与最落后地区能有10倍之差。日本城乡之间几乎没有差距,而中国至少存在3倍之差。在社会保障方面,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已实现养老、医疗保险的全覆盖,而中国,到今天也还有很多农村地区未能覆盖。此外,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中国的差距也都很大。” 《中国的一些让人沉痛的世界排名》
1:中国医疗公平性全球倒数第四。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倒数第4位。
2:从支付能力看,中国现阶段大学学费是世界最高从支付能力看,中国现阶段大学支出是世界最高的3倍以上!颇有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独步天下”气象。
3: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过数年跟踪所做出的一份全国性调查报告显示,近年,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
4:中国税务负担全球第二。在2005年《福布斯》发布的“全球2005税务负担指数报告”中,中国被列为第二位。
5:中国“清廉指数”排名全球第71位。总部位于德国柏林的全球著名非营利性反腐败组织“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简称TI)调查世界各地商界及公众对当地贪污情况的观感,总结出“清廉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简称CPI),中国内地得分为3.4分,排名全球第71位。
6:中国环境可持续指数144个国家地区中仅排名133位。2005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正式对外发布的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显示,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列第133位。
7: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去年公布的报告,在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排名中,中国有包括北京在内的七个,山西省的太原市名
列第一,是世界上空气污染最重的城市。在实行环境统计的300个中国城市当中,70%处于或超过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目前中国已有七成城市不适合居住。
8:中国的矿难死亡人数占全世界矿难死亡总人数的80%。
9:中国为全球自杀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自杀人数则占世界自杀人数的四分之一,为全球自杀人数最多的国家。在中国,自杀是人口死亡的第五大死因;而在15-34岁的人群中,自杀是首位死因。
10:中国是全世界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政治和行政问题专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刚建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说:行政审批制度是造成高成本的主要原因之一;繁琐的行政审批程序使政府机构设置臃肿,人员增加,不仅直接导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更因行政经费开支庞大而带来了行政效益的降低。
11:中国是世界上规定死刑罪名的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是至今保留死刑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规定死刑罪名的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
12:中国又是世界上文盲半文盲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有数量最庞大的剩余劳动力,人口负担是将长期困绕中国的社会问题和沉重负担。同时,中国又是世界上文盲半文盲数量最多的国家。
有人说,中国当今有新三座大山。
事实上,我们感觉到,在物的增长的同时,人却被忽略了,甚至遭到物的压迫。
这些年来我们注重经济建设,强调以物为本,这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是合理的。但是当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总体上达到小康之后,我们就要把着力点放在如何协调物本与人本的矛盾关系上来。从强调以物为本的指导原则,转移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上来。
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就是为了纠物本之偏,彰人本之维。
以上问题,在农村表现尤为严重。
这些年来,我们托胡、温的福,“三农”问题有所缓解,但根本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这主要表现在城乡二元结构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反而,这几年来,其差别进一步扩大。
所以,提出以人为本,将其贯彻到新农村的建设之中,尤为重要。
二、当前农村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透析
1、什么是社会建设
广义、狭义
社会建设主要包括教育事业、科技事业、文化事业、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建设、旅游事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
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社会事业最主要的特征。
2、农村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文化教育事业严重滞后于城市,且有进一步扩大化的趋势
义务教育得到了落实,农民负担减轻,但城乡
如自主招生的问题、教育资源
当今重点大学,农村孩子所占比重越来越少
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大会代表言
农村文化建设更是一片荒漠。有点绝对,但是事实
相反,农村宗教文化、庙宇文化、宗族文化、封建迷信大行其道。
(2)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在大步前进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农村普遍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大缓解了农民治病难的问题。
但是问题仍然存在:乡镇和县级医院检查费、门诊费过高,很多农民宁愿到赤脚医生、土郎中看病;乡镇医院医疗设备简陋,医生技术水平低下;新农合的经济管理不规范,存在制度上的漏洞;大病、绝症到省城医院看病报销比例低30%,农民无法承担
(3)农村社会保障严重滞后
农村现在有低保制度,但不规范
不该低保的低保,低保不保,低保过低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有限地区建立起来了,但大多数地市处于空白。即便建立,(4)人口、计划生育问题
近几年来,农村多生多育,违反计划生育的现象较为普遍,政策上出现回潮,这个问题值得关注
还有诸如卫生、乡风、社区建设等,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特别提及农村基层组织比较松散,财务管理比较混乱。
三、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切实贯彻以人为本
总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
1、政府进一步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农村问题千条万绪,其根子还是二元经济结构,农民还没有享受到平等的国民待遇。所以,以加快取消户籍制度的步伐,还农民以迁徙的自由。
2、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我认为,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发展农村工业经济,一是实现农业经济的集约化、产业化、机械化程度。
这就要求我们在农村土地流转上加大改革的力度,使之小农经济向农场化发展。
3、针对农村社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大改革的力度。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要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受教育难、社会保障难等迫切的实际生活问题,逐步缩小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和寄宿生活费补助。
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经济基础薄弱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
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扶持经济基础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改造,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4、关键是制度,要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制度保障。
要深入开展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重点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事业的供给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各方面制度的创新发展;
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取消一切限制农民创业的政策规定,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创业的体制弊端,营造鼓励农民干事业、帮助农民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在市场准入、融资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积极引导各类资本投入农业和农村,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第二篇:建设社会新农村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
调查时间:2013年5月8日
调查人员:调研组所有成员
指导教师:余明
一、调查简介
(一)、调查主题:新农村建设
(二)、调查对象:全校师生
(三)、调查形式:问卷调查与提问回答
(四)、调查目的:
1、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我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我们通过大学阶段的理论学习后,要想尽快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学习期间,就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摆正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各种困难和挫折的磨练,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的准备。
2、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时间,了解新农村建设对国家的意义,引导当代大学生深入社会,认识国情和民情。开展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提高所必须实践的一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主动去关心新农村建设。那么建设怎么样的新农村,怎么样建设好新农村是我们大家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便成了一项从根本上改变“三农”落后状况的系统性、综合性极强的宏大工程。而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总结经验、增添措施、创新机制、激发各方活力。而进行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有助于累积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从而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五)、调查背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是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课题,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而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新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新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们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起城市和农村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党的十八报告中也强调“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二、调查内容
(一)、调查步骤:同学们分工合作,通过查阅书籍、报刊以及上网查询、询问老师等渠道来收集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做成问卷形式。问卷分为两种:一是看看同学们是否了解农村目前的情况;二是对于新农村建设,同学们希望在哪些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是针对学
生,对于老师,我们采取的是提问回答的形式。(问卷见附件)
(二)、调查过程: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我们对学校的同学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例外,也对老师进行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提问。杨红霞老师说:新农村的建设是必须的,肯定的,党和国家也在这方面加大力度进行着。但是执行时,地方官员与政府却只注重形式,在工作上并未做到位。尽管建立了小区房,农民都集中在一起了,而把分散的农民集中到一起的优点是对环境卫生的改善起了一定的帮助:垃圾不在分散而是集中分类处理。就如习主席最近提出“中国梦”时,各大高校也都分别做出了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为实现中国梦而做出的努力,可大多数却只是在形式上。“中国梦”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努力的结果。新农村的建设同样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也决定了新农村建设是需要长期进行的,而政府却注重效率,注重表面工作,并未深入带基层工作当中去,就如现在大学生去当村官,只是为了以后考公务员后者其它政治上能加分。他们并没有深入到农民中去,或者说政府并没有给他们一个归属感。从某种程度上,他们就如同虚设。
而对于目前农村的情况,杨红霞老师谈到村民集中居住在一起,导致农民与耕种土地远离。因此远处的土地被荒废,而大量的有力青年涌入城市,不仅导致城市人口拥挤,更重要的是农村土地的荒废。那么,面对目前的情况,政府又应该如何做呢?既然农民可以集中化,那么土地也可以,引进外资,开设本村的特色农业,有了外资外商的引进,就需要有人来管理。那么这些人从哪里来?村里的青年就可以在家工作,从而城市拥挤的现状就能过该善,荒废的土地也被利用了。杨老师还说道其实新农村建设还有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村民官员的素质问题。就如此次的雅安地震必定会有人并没有受伤受灾,但却谎报灾情。当然这中间也有人会趁机“捞油”,就如国家关于低保补助的政策,某些政府官员会做手脚,导致该需要帮助的弱势村民并没有得到帮助。因此,国人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必须基本因素。
三、调查结论
调查结束后,我们小组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与理论分析。发现就目前情况来看,同学们对于新农村建设并不是很了解,对于国家关于这方面的政策也不是很清楚。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民生、国情的关注并不是很积极,而身为当代大学生,关注民生、国情是我们应当的责任与义务。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的是目前许多农村都已开始进行了建设,比如村里修了水泥路,村民开始饮用自来水,村民用上了沼气、太阳能等。但也有部分农村还未实行新农村建设。那么从这里可以知道的是,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当地政府却没有积极施行相关政策,积极施行的地方却是表面工作做的极好,并没有深入到群众中去。这是值得我们大家去思考,是不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问题?而这类问题,我们该如何去解决。
对于此次调查,老师的谈话是收获的最多。就如老师说的一样新农村建设必须长期坚持,不能急于一时的生成,就如“中国梦”一样是持久战。新农村建设是中国梦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主义阶段是相联系的。如果急于求成,只会是结果适得其反,并不会达到期望的结果,如豆腐渣工程等一系列的问题的出现。不仅浪费了国力人力,更重要的是伤了民众的心。新农村建设本是为农民服务的,而结果却是给农民带来了伤痛而不是幸福。“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因此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实行,政府应当用心去做,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这与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相结合的,脱离了群众,如何来谈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从周围我们就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小组成员都谈到国家政策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像社保、医疗保险、粮食补差、家电下乡等一系列的优越政策。从农民的脸上也看出了他们正沉浸在幸福之中。但对于新农村建设,同学们也有自己的担心,政府的以权谋
私、豆腐渣工程,成为政绩或豆腐渣工程,农民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等。我们想这应该是国人的道德素质问题。因此,从根本上讲,进行新农村建设还是要从最根本做起。国人的思想道德观的提升,“为人民服务”不只是一个光荣的口号,更是一个光荣神圣的历史使命,应该把“为人民服务”的这种思想植入到每个人的脑海,体现在每个人的行动当中去,而要提高国人的道德素质是长期日积月累的结果,并不是一时就能完成的。从这里讲新农村建设必须是长期坚持的。那么身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未来繁荣神圣责任,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做呢?仅仅是表面的关注民生国情,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提升自身道德素质修养。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牢记于心,并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中。本次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其收获的不仅仅是新农村建设是怎样的一个概念,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身的能力,进一步的认识民生与国情,也可以看出自身的不足,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民生国情的一个关注力度是多么的不够,那么我们自身就应该从此刻改变,为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使祖国更加的繁荣富强。
附件:
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
(一)1、您是来自农村还是城镇?您对新农村建设了解吗?()
A、农村;了解B、农村;不了解C、城镇;了解D、城镇;不了解
2、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这一措施,您是()
A、已知道,非常关心B、听说过,不太清楚C、还不知道
3、您所在的家庭能够承受新农村建设自筹资金负担吗?()
A、可以B、勉强可以C、不可以
4、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您尽义务出力时怎么办?()
A、乐意参加B、不愿意参见C、给一定补贴才参加
5、您们村用上自来水了吗?()
A、是B、没有
6、您们村看病方便吗?()
A、方便B、不方便
7、您们家加入农村医疗保险了吗?()
A、加入B、没有加入
8、您所在乡镇有敬老院吗?()
A、有B、没有
9、您家用上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了吗?()
A、没有B、已用上了
10、您村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吗?()
A、不丰富B、丰富
11、您对农村状况最不满的地方在哪里?()
A、村镇规划不合理B、卫生条件差C、饮用水不达标D、治安状况不理想
12、您认为现在农民的税费负担()
A、还比较重 B、一般 C、比较低
13、您认为现在农村的社会风气()
A、很好 B、一般 C、不好
14、您村获取各类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是()
A、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 B、与人交谈C、阅读公告、通知、广告等
15、您家的田地现在是()
A、自己耕种 B、承包给别人耕种C、自己种了一部分,租给别人一部分
16、您的居住意向是()
A、不会搬走 B、搬到集镇 C、搬到城市
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
(二)1、您认为新农村建设重要吗?()
A、重要B、不重要C、无所谓
2、您认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突出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A、乡风民俗的改善B、资金的保证C、规划的制定
3、您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哪里?()
A、培育新型产业B、农民素质的提高C、优化居住环境D、增加资金投入
4、您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新”在哪里?()
A、新的村容村貌B、新的思想观念C、新的生活习俗D、完善的生产设施
5、在新农村建设中您最担心出现哪些问题?()
A、自筹资金比例过高B、有人从中以权谋私C、豆腐渣工程
D、生活没有得到改善E、成为政绩或形象工程
6、您最希望对农村进行哪方面改造?()
A、进村和村内的道路B、自来水C、卫生设施D、农田标准化改造E、校舍
7、您认为当前扶贫开发最先做的是什么?()
A、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 B、加大资金和项目
C、加强和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和医疗条件D、加大农村道路、农田、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8、您认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当务之急是什么?()
A、选好村党支部班和村委会B、推进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C、积极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D、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9、您认为一部分村民先富起来,最主要靠的是()
A、胆识和气魄B、机遇和关系C、技术和勤劳
10、您认为以村为单位筹资修建敬老院()
A、非常有必要B、时机还不成熟C、没有必要
11、您认为以村为单位开办幼儿园(托儿所)()
A、非常有必要B、时机还不成熟C、没有必要
12、您认为以乡镇为单位,在城里设立办事处(提供政府引导、招标设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中介和接待服务兼营其它商业服务)()
A、非常有必要B、时机还不成熟C、没有必要
13、您认为以村为单位组织农业生产资料和家用大件商品集体团购招标。()
A、可行B、很难说可行与否C、不可行
14、您认为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扶持重点应该放在哪方面()
A、扶持企业和种养大户,解决大众就业 B、补贴慰问贫困户 C、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15、您认为现在农村搞哪种模式最好()
A、搞集体B、搞单干C、既有集体经济的积累,又有单干的自由
16、您认为以下城市支持农村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行措施是()
A、取消城市中各项对农民身份限制的政策,便于农民进城发展。
B、城市大规模组织送资金、送科技、送文化下乡等活动
C、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精神,农村(含乡镇企业)上缴的税费能返回地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篇:建设新农村要坚持以人为本
建设新农村要坚持以人为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真正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各方面的任务完成好、落实好,关键在人。因此,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
一、努力把基层领导班子锻造成新农村建设的“火车头”。县、乡、村领导班子和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因此,要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专业型人才,努力建设科学发展、致富群众本领强,执行政策、依法办事本领强,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本领强,艰苦奋斗、务实创新本领强的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干事”;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积极引导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深入学习领会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上来,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己任,激发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新农村建设中“想干事”;要完善工作推进举措,通过落实责任、办点示范、完善考核,充分激发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在“生产发展”中发挥定向作用,统筹协调抓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干成事”。
二、努力把广大农村党员教育成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教育培训实行由重视理论培训向重视能力提高转变。新农村建设也要发挥政治优势,就是要努力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加速培育一支始终走在时代发展前列的中坚力量,形成在新农村建
设中充分发挥作用的致富带头人群体。因此,要科学制定党员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和规划,丰富充实培训内容,在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更应把现代理念、科技、管理、法律、实用技能等方面的知识纳入党员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教育培训方式,针对党员的实际需要,实行菜单式教学,做到教与学对路、学与用对路,激发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热情,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创业致富的能力、组织发动群众的能力、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为民办事谋利的能力,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三、努力把乡土人才开发培养成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发挥“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发展,搞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的人才效应。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搞好传帮带,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发挥科普效应;引导乡土人才创办、领办经济实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挥示范效应;通过乡土人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学用科技的进取意识、勇于超前的经营理念,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吸引广大农民群众跟着学、跟着干,发挥感化效应;通过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吸引在外致富的能人返乡“二次创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发挥回流效应。
四、努力把广大农民造就成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胡锦涛同志指出:“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因此,我们一是要充分发动农民。新农村
建设任重道远,只有使亿万农民认识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业,才能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通过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完善乡村文化设施和扶持发展文化团体,建立健全农村养老、帮困助学、新型合作医疗等制度,开展争创“文明村镇”、“五好家庭”、“星级农户”等活动,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走向富裕、迈向文明,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三是要充分尊重农民的选择。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怎么做,项目如何定?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保留什么,改造什么?都要充分听取农民意见,让农民自己决定。四是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即在推广农业科技、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培训农民技能、维护农民权益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五是要充分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等制度,探索建立村民理事会等民主管理组织,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第四篇:社会调查报告---新农村建设
社会实践报告
——XXXXXXX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示,我们这里在开始了建设的步伐。在建设的初期,村上带头人首先进行的是村里的公路建设。只有建立好了这条经济的通道,才能进行我们村的实质性的建设。在建设公路的过程中,当时,负责工作的共产党员,刘启山刘书记对我们的建设做了很大的贡献。
刘启山书记63年加入的中国共产党,他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该同志自任职以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法律水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制度,严格执行“两个条例”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生活朴素、作风正派,用党员标准,用《公务员法》规范行为,正确使用权力。团结班子,摆正位子,维护党委权威。树立勤政、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团结全镇干部,同心同德,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在我们建设新农村的时候,由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尽管我县已建立了“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群众自助”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但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庞大工程,这些资金还远不能满足教育、文化、卫生、道路等方面的建设需求。
在资金不足的时候,刘书记的带头作用凸显了出来。他用自己的行动带领大家在困难的时候渡过难关,情真意切,爱心无限,以亲情待人、感染同事与党员。他对同事总是热心帮助。他虽然是主要领导干部,但从不自摆架子。平时总是能像关心亲人一样关心同事,如谁家有什么困难,他总是挺身而出,全力相助;对待同事是这样,对待单位其它党员、职工也是如此,他常说,整个政府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也就必须履行一员的义务。因此,他一旦听说有干部职工、党员病了或要退休了,都总能关心并看望。平时有一些老党员退休时到组织部办理转组织关系的手续,刘书记总是笑脸向迎,热情接待,及时办好手续,该同志为人服务的心境和友善态度,深受党员群众的好评。
他这种不为名利的高贵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倾入工作的满腔热情,深深打动着每一个干部职工,也深受党员、群众的好评。
在刘书记的领头下,我们村的新农村建设有了很伟大的成就。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河道的净化、路灯的亮化以及断墙残壁的拆除,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机制的保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村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各项实事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在新农村建设之后,我们村的面貌可以说是已经焕然一新了,有了一个全新的,更加舒适的面孔。建设留下的思想上的变化已经刻进了我们村每个人的脑子里,村里的风气也产生了不小的变化,所以说,上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于改进我们村是起了很大的,关键性的作用的,是推动我们进步的。
第五篇:以人为本推进新农村建设调研文章
以人为本推进新农村建设调研文章
以人为本推进新农村建设调研文章2007-12-12 17:23:10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以人为本推进新农村建设调研文章以人为本推进新农村建设调研文章(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真正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各方面的任务完成好、落实好,关键在人。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努力把基层领导班子锻造成新农村建设的“火车头” 抓住关键,健全选拔任用机制。县、乡、村领导班子和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因此,要积极探索建立科学规范、充满活力、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干部选拔任用新路子。结
合县、乡、村班子换届,优化结构,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专业型人才,增强班子的整体执政能力。探讨“公推直选”、“两推一选”、“一肩挑”等做法,努力建设科学发展、致富群众本领强,执行政策、依法办事本领强,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本领强,艰苦奋斗、务实创新本领强的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干事”。突出重点,建立激励保障机制。一方面,要突出思想政治建设,积极引导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深入学习领会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上来,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己任,激发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新农村建设中“想干事”;另一方面,要完善工作推进举措,通过落实责任、办点示范、完善考核,充分激发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在“生产发展”中发挥定向作用,在“生活宽裕”中发挥帮扶作用,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中发挥治理作用,在
“管理民主”中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协调抓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干成事”。
二、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努力把广大农村党员教育成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教育培训实行由重视理论培训向重视能力提高转变。新农村建设也要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就是要努力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加速培育一支始终走在时代发展前列的中坚力量,形成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的致富带头人群体。因此,要科学制定党员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和规划,丰富充实培训内容,在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更应把现代理念、科技、管理、法律、实用技能等方面的知识纳入党员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教育培训方式,针对党员的实际需要,实行菜单式教学,做到教与学对路、学与用对路,激发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热情,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创业致富的能力、组织发动群众的能力、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为民办事谋利的能力,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作用发挥实行由依靠组织引导向依靠内力推动转变。通过开展党员挂牌上岗、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活动,亮明党员身份,增强党员的身份荣誉感;通过完善党内民主决策、常任党代表建议案办理、“公推直选”乡镇党委负责人、党务公开等制度,扩大政治参与,增强党员的政治责任感;通过落实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党员的要求,关心爱护党员,增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争做执行政策的模范、带头致富的模范、和谐稳定的模范、服务群众的模范、文明新风的模范。
三、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努力把乡土人才开发培养成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拓宽渠道,走好育才路。“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打破人才流动“瓶颈”,使城市人才向农村自由流动;定期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挂职锻炼,直接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第一线;采取新录公务员到农村实
习、招聘村务助理、选派农村优秀青年到高等院校深造等途径,全面提高农村大学生覆盖率。另一方面,要借助劳动就业、农广校、农村远程教育等平台,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岗位技能、实用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培训,提高乡土人才总量;通过评选表彰“农村致富明星”、“农村带富能手”、“远教学用标兵”、“优秀民营企业主”等,激励广大农民成长为农村能人;让乡土人才每人联系3—5户搞好帮带、担任村级组织或产业协会职务、列席支村两委会议、参加党组织活动、吸收为村级后备干部等,让他们尽快成长,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促进党员与乡土人才的良性互动。
创新机制,念好用才经。发挥“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发展,搞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的人才效应。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搞好传帮带,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发挥科普效应;引导乡土人才创办、领办经
济实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挥示范效应;通过乡土人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学用科技的进取意识、勇于超前的经营理念,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吸引广大农民群众跟着学、跟着干,发挥感化效应;通过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吸引在外致富的能人返乡“二次创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发挥回流效应。
四、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努力把广大农民造就成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要注重依靠农民。胡锦涛同志指出:“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
以人为本推进新农村建设调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