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考政治与社会复习 新农村建设
关于新农村建设
1、怎样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合理化建议,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答:(思路: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角度回答)
①落实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②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科技兴农③提高农民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培育新型农民④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实施村民自治⑤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⑥完善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制度等。
2、国家为什么要重视“三农”问题,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什么要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
答:(1)由国情决定的: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发展部平衡,城乡差距大。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2)重要性: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稳定。有利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3、党和国家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体现了哪些道理(教材中的观点)?
答: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国家的主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
4、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曾进行了哪几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的改革?经历了哪几次失误与挫折?
答:成功改革: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消农业税等
失误与挫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5、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针对土地所有制,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使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①1952年年底,完成了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②1956年年底,基本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有农民个人私有转归集体所有;③1978年年底,实行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承包土地,获得土地的使用权,但土地仍归集体所有,不得买卖;④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但是不得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的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6、国家的哪些政策使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答: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开展“汽车下乡”等惠农政策;取消农业税;实行“新农合”“新农保”等
第二篇:中考政治专题复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注三农问题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注三农问题
【时政热点链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新农村相关问题】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什么?新农村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
2、请你展望下若干年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象。
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工厂林立,特色农业活跃,家家户户有了宽敞的住房,拥有小轿车,人们重视生活质量。
②乡风文明:人人安居乐业,农民的孩子免费教育,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自主创业、创新、创优能力增强。
③村容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繁荣,绿水清山与人相伴。
④管理民主:人民积极参与政治、关心政治,民主管理得到有效的落实与保障。
3、你是怎样理解新农村建设目标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富强的新农村。
4、你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呢?(或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国情依据:
①我国生产力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改变,城乡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②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农村科技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素质不高。③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体现的道理):
①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②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体现了共同富裕的要求。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改革发展的大局,⑤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提高。⑥有利于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⑦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
5、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或者是:请你新农村建设提出几条建议)①统筹城乡发展②建设现代农业③深化农村改革④发展农村公共设施。⑤发展农村公共事业。⑥增加农民收入⑦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⑧加强党的领导
6、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①肩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成材,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努力学习,通过深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来要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去。②向父母建议:要利用农闲时间,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③向政府建议: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等。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是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以推动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8、请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提几点合理化建议?(具体做法)
(1)经济方面: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农村科技普及和推广,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实国家农村经济政策,加大对农村的扶贫力度,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2)政治方面:完善和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农村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现象,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3)文化方面: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消除各种迷信思想的影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思想阵地,武装农民的头脑.9、辩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做到村容整洁 观点片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包括全面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只有通过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科技,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只有 积极推进各种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的素质,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通过大力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完善村民自制制度,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规律。因此,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在实际行动中,决不能把新农村建设搞成新一轮的大拆大建,不能片面理解村容整洁。
【有关三农的一些问题】
(一)“三农”问题是什么?(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二)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为什么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什么要把“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
①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在我国,农民是最大的社会群体,保证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正是对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④这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民和睦团结需要。⑤是依法治国,保障人权的需要是保护广大人民利益的体现。⑥ 是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⑦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三)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或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做了哪些事情?如何让农民增收?)
1、最重要的是长期稳定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2、开展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
3、发展农村工业、服务业和多种经营,拓展就业领域,增加农民收入。
4、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为农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持和安定的社会环境。
5、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搞活农产品流通,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6、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让科学技术成为农民增收的决定因素。
7、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也可以从两手抓、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科教兴农、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角度来回答)
(四)关于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问题
1、为什么要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是贯彻“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体现了执政为民、以人为本(2)是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3)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4)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5)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2、如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坚持依法治国对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要依法惩处,切实保障农民
工的合法权益。(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遵纪守法和维权意识。
3、青少年应怎么做?
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明确时代所赋予的崇高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关心”三农”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法律宣传,为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五)相关问题
1、关注“三农”问题体现了我党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一重要内容?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三农”问题所反映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中央下决心解决“三农”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什么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4、你认为怎样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农民富裕起来?(1)从国家角度,应依靠经济行政法制科技教育等手段,为农民增收提供物质帮助和智力支持,提供法制和环境保障。(2)从社会角度,加强城乡联系,各行各业都要发扬团结友爱,顾全大局,乐于奉献的精神,支持农业和农村建设,为农民增收作贡献。(3)从农民自身角度,要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致富本领。
5、结合“一号文件”精神,你认为当地政府为农民增收应做些什么?
①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做出实效;②要增强服务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与农民的感情;③要带领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走勤劳致富的道路。
6.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举措?(1)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减免农业税。
7.用事实说明,建国以来,我们党在第一代和第二代集体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哪几次调整和变革?调整的结果如何? 当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有何启示
(1)土地革命,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农村合作化,进一步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3)人民公社化,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5)减免农业税。
启示: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8.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1)①是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②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④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⑤我国宪法规定,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应创造一切条件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⑥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是我们党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⑦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⑧有利于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正,有利于加强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⑨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⑩义务教育不仅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应该履行的义务,而且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履行的义务。
9、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免征农业税的认识。
(1)可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2)有利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4)有利于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10、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请你列举一、二加以说明。例如:农业不发达,农民不富裕,农村不繁荣;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农村水电、道路、交通、信
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农村商品市场总量不足,分布不尽合理等等。
11、农村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或是什么给农村注入了活力?)
①党和政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出台为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②广大农民合法经营、勤劳致富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④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等
第三篇:浅谈中考政治复习
浅谈中考政治复习
【摘要】中考试题题量大、题目新、材料广、答案活,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重视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学生思想觉悟的考查„„中考要获得政治科目的好成绩,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关心时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政治课具有时政性的特点,这也是与其他学科相比的最大特点„„中考命题注重试题的实用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时代性、教育性和综合性,更加注重体现情感品质,关注同学们的全面发展、个性特征„„
【关键词】政治中考复习
政治作为一门中考必考科目,各个学校的师生都很重视,都希望能在中考中能取得好的成绩,因为政治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个中考成绩,影响到学生的升学。加上现在的中考试题题量大、题目新、材料广、答案活,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重视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学生思想觉悟的考查。而如何做好考前的复习工作对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怎样的复习才是理想的复习呢?本人认为做好中考前的复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中考要制定复习计划,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
地毯式复习法,即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以便做到知识掌握于心,在考场上才能灵活运动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要提高课堂效率,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复习巩固。对此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抓住重点知识点,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重点知识是复习的主体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放在突出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
(1)根据教材内在联系,可采用比较法,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一些内容相似或有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比较,划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加深记忆。
(2)设计针对性强的试题,帮助学生练习巩固,利用课余时间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与辅导。“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选题,顾全学生。
(3)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发现问题。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地讲解。
(4)利用好手中的复习资料,特别是时政热点材料,2、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
即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部分时间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如党的“十八大”;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发展;南海问题和钓鱼岛问题;最美人物,感动你我;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实施科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学习榜样人物,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扩大两岸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平安校园;预防沉迷网络;节能减排、建设两型社会;抗击自然灾害,建设美好家园;严厉打击手机淫秽色情网站,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民生,促和谐;破解三农难题,城乡统筹发展等等。
3、第三轮复习:创新深化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通过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回归教材、学生自由复习、并进行考试方法的指导。
二、是要注意复习的方法。
1、即多练:复习中的“多练”并不是搞题海战术,使学生负担加重,而是通过多种题型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掌握基础知识。“多练”要求我们首先要精心选择题目,由浅入深,要采取多种形式,如口头回答、讨论、试卷分析等。在复习教学中要积极创设一些模拟现实问题的情境,把抽象的理论寓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情境中,引导、启发学生认识和理解。多练要注意练习的题目要对应中考,中考试题大致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客观题是单选题;主观题包括简答题 和分析说明题等。其次,要培养临场经验,经过平时考核和模拟考试,力求把题答准答全,要正常发挥出自己的知识水平。
2、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社会生活。中考要获得政治科目的好成绩,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关心时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政治课具有时政性的特点,这也是与其他学科相比的最大特点,不仅考查知识,还考查运用知识分析国内外重大时事的能力。
如:聚焦“十八大”,这里面考查的知识点就比较多,它可以从以下知识点去考查:
(1)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已经顺利完成。请你简要谈谈对顺利完成这次党代表换届选举意义的认识。
(2)代表人选的推荐提名和代表的选举过程符合程序规定,坚持了
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了党内民主。这反映了我国哪一项政治制度?实现这一政治制度有何意义?
(3)假如你是一名新当选的十八大代表,你怎样做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呢?
(4)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进行反腐倡廉工作?
(5)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2020年实现什么社会目标?这一目标的远景蓝图是什么?
这就要求同学们经常收听或收看新闻,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和热点、焦点问题,同时联系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巩固和发展学生的理论水平。
3、整理归纳、查漏补缺。随着中考的临近,教师与学生愈发感到时间的紧迫,在中考冲刺阶段要让学生自己检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把零散的知识点理成“线”再织成“网”,做到既能分散又能集中,使自己能灵活地掌握知识,及时补缺堵漏,不留后患。①抓平时复习中的薄弱点。复习时根据学生实际查一查知识的薄弱点,对症下药,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复习。②抓思维易错点。通过对一些典型问题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错误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③抓规范训练。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做题,在解题中提高分析能力,特别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解题技巧策略
1、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1)选择题是中考的主要题型之一。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它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步骤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有四个步骤:
①审对题意,把握题眼。题意是题干内容的规定性,审清题意就要全面、准确的把握题干的特定内涵;题眼是具体体现题意的关键性字词或句子,它决定选项的取舍。因此,审清题意,把握题眼,是解题的关键。
②审视选项,明确大意。四个选项一般说明四个方面的内容,在逐个审查中,要领会每个选项所表明大意。
③上下结合,有所取舍。根据题干和选项各自的内涵,把一致的挑出来。要注意选择最能够体现题意的,既选择最佳项。
④理顺思路,注意复查。选出答案后,还应检查一下解题的思路是否正确。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否成立,以确保选择的正确性。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最常用的就是“排除法”、“优选法”和“比较分析法”。
(2)主观题是中考题常见的题型。题目设计灵活,角度多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活于教材。但万变不离其宗,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预料之外,情理之中。从形式上看,大多采用了设置情景材料的方式,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答好此类题目,必须仔细阅读题目所给背景材料,边读边联想其可能涉及和考查的课本知识点,思维要开阔,分析要透彻,表述要完整,并有所创新。
①认真审题,准确把握命题指向。一是在认真阅读情景材料的基础上弄清材料包含哪几层意思,然后归纳出各层的意思所提示的中心。二是要明确题目的设问角度,按设题角度要求组织答案。
②用所学知识联系材料,准确组织答案。忌知识与材料“两张皮”。一析(剖析材料)、二联(联系材料)、三解(解答问题)是做好主观性试题的三大步骤。具体求是:观点原理要准确,紧扣题意来表达,事理交融要要点全,扼要简明层次明。
2、把握中考命题的规律、趋向遵循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结合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联系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把握命题动向。具体来说,应把握好以下中考命题的趋向:中考命题注重试题的实用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时代性、教育性、和综合性,更加注重体现情感品质,关注同学们的全面发展、个性特征;提供材料考查同学们从中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强调试题同社会实际和同学们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发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鼓励抒发真情实感,培养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中考前的复习方法,有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究竟如何是最佳的复习方法,是对我们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出的新的挑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武泽涛《广西2013年中考面对面》
第四篇:以人为本与新农村社会建设
“人本”视域下的农村社会建设
同学们好,今天晚上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就“以人为本与新农村社会建设”这个问题与大家进行讨论。
选题原因:
一是命题作文
二是中国实际: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是当前中国最大、最实际的问题; 由《小康》杂志社与有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专家联合组成的“中国小康指数”调查组,对我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医疗、教育、社保等社会问题排末尾,其中农村地区问题尤其严重。
三是所有问题的根本是人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以人为本”。
我主要讲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结合当前农村实际深刻理解以人为本;二是当前农村社会建设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从以人为本这个视域出发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检视;三是如何通过加强农村社会建设来切实贯彻以人为本。
一、新农村建设中的以人为本
大家知道,我们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而后,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科学发展观包含四个要点,即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这四个要点中,最根本的还是以人为本,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
我们党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之后,之所以要提出以人为本的问题,是有其深刻的实践根源和理论根据的。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们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令世人称奇的成就,以GDP的增长来看,这些年来我们平均以近10%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去年我国的GDP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今年的两代会上,温总理在关于十二五规划中宣布,我国的GDP总量已接近40万亿人民币,人们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在座同学们都是90后的学生,你们绝对想象不出,在三十多年前,也就是1978年底之前,全国人民都吃不饱饭,国家还没有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农民群众普遍缺吃少穿,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可是三十多年后,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不管农村还是城市,人民不仅能吃饱饭,而且能吃好饭。就我国的城市建设来说,可以说一年一个样,我们现在的大城市建设特别是象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硬件建设一点都不亚于美国的华盛顿、法国的巴黎、德国的柏林。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这些巨大的耀眼的经济成就后面,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矛盾,这就是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正像温总理所讲的,这些年以来,我们一直存在着经济发展这条腿长、而社会性发展这条腿短的矛盾。正像一个人走路,如果„„
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这个矛盾,表现在诸多方面,这个矛盾如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也就是从根本上讲,那就是物本与人本的矛盾。马克思把这种现象叫做异化,也就是人本与物本的异化,或叫人的自我异化。
„„
事实上,物本与人本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巨大的矛盾。我们纵观历史,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也就是奴隶社会之后,经过封建、资本主义社会,直到目前的社会
主义社会,社会的经济发展往往是以牺牲大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的。最典型的是奴隶制社会,它虽然超越了原始社会,使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但它却是牺牲百分之九十的奴隶的利益为血的代价的。我们以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奴隶制国家为例。当时,雅典作为古希腊最大的国家,若有30万人口。其中,百分之九十的人是奴隶,只有百分之十的人是自由民,即大小奴隶主。而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可见,为了使社会时入文明,必须让大多人成为非人。后来的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情形都差不多,仍然是社会的大多数人为社会的发展作了牺牲。所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是一部血与火的历史,历史进步的后面横亘着是人们苦难的长城。
社会主义社会是要消灭这种异化的。但是,我们不能不正视,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在飞速发展着经济后面,仍然存在着这种人本与物本的悖反。这主要表现在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使大多数人能够共享改革的成果,最典型的现在在我们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分配不公,我国家基尼系数有人说已超过了0.5。我们国家百分之二十的富裕家庭占有社会百分之八十的财富。而且这种分配不公表现在方方面面。我国社会建设排名在职191个国家中排在职188名。我国城乡差别有人说是5.9倍,创世界之最。
据《日本经济新闻》2月14日的报道,日本经济财政相与谢野馨14日上午举行记者会,就2010年日本名义GDP被中国赶超回应称:“日本将不会与中国竞争GDP排名,我们搞经济不是为了争排名,而是为了使日本国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中国GDP总量超过了日本,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中国的人均GDP才4283美元,在全球排名第95,而日本的人均GDP为42325美元,全球排名第17位,中国国民的富裕程度远低于日本国民。”
“在社会公平方面,日本的基尼系数只有0.25左右,而中国高达0.48;从区域差距上看,最落后的冲绳与最发达的东京人均GDP在2倍之内,而中国最发达地区与最落后地区能有10倍之差。日本城乡之间几乎没有差距,而中国至少存在3倍之差。在社会保障方面,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已实现养老、医疗保险的全覆盖,而中国,到今天也还有很多农村地区未能覆盖。此外,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中国的差距也都很大。” 《中国的一些让人沉痛的世界排名》
1:中国医疗公平性全球倒数第四。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倒数第4位。
2:从支付能力看,中国现阶段大学学费是世界最高从支付能力看,中国现阶段大学支出是世界最高的3倍以上!颇有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独步天下”气象。
3: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过数年跟踪所做出的一份全国性调查报告显示,近年,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
4:中国税务负担全球第二。在2005年《福布斯》发布的“全球2005税务负担指数报告”中,中国被列为第二位。
5:中国“清廉指数”排名全球第71位。总部位于德国柏林的全球著名非营利性反腐败组织“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简称TI)调查世界各地商界及公众对当地贪污情况的观感,总结出“清廉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简称CPI),中国内地得分为3.4分,排名全球第71位。
6:中国环境可持续指数144个国家地区中仅排名133位。2005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正式对外发布的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显示,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列第133位。
7: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去年公布的报告,在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排名中,中国有包括北京在内的七个,山西省的太原市名
列第一,是世界上空气污染最重的城市。在实行环境统计的300个中国城市当中,70%处于或超过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目前中国已有七成城市不适合居住。
8:中国的矿难死亡人数占全世界矿难死亡总人数的80%。
9:中国为全球自杀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自杀人数则占世界自杀人数的四分之一,为全球自杀人数最多的国家。在中国,自杀是人口死亡的第五大死因;而在15-34岁的人群中,自杀是首位死因。
10:中国是全世界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政治和行政问题专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刚建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说:行政审批制度是造成高成本的主要原因之一;繁琐的行政审批程序使政府机构设置臃肿,人员增加,不仅直接导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更因行政经费开支庞大而带来了行政效益的降低。
11:中国是世界上规定死刑罪名的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是至今保留死刑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规定死刑罪名的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
12:中国又是世界上文盲半文盲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有数量最庞大的剩余劳动力,人口负担是将长期困绕中国的社会问题和沉重负担。同时,中国又是世界上文盲半文盲数量最多的国家。
有人说,中国当今有新三座大山。
事实上,我们感觉到,在物的增长的同时,人却被忽略了,甚至遭到物的压迫。
这些年来我们注重经济建设,强调以物为本,这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是合理的。但是当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总体上达到小康之后,我们就要把着力点放在如何协调物本与人本的矛盾关系上来。从强调以物为本的指导原则,转移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上来。
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就是为了纠物本之偏,彰人本之维。
以上问题,在农村表现尤为严重。
这些年来,我们托胡、温的福,“三农”问题有所缓解,但根本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这主要表现在城乡二元结构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反而,这几年来,其差别进一步扩大。
所以,提出以人为本,将其贯彻到新农村的建设之中,尤为重要。
二、当前农村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透析
1、什么是社会建设
广义、狭义
社会建设主要包括教育事业、科技事业、文化事业、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建设、旅游事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
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社会事业最主要的特征。
2、农村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文化教育事业严重滞后于城市,且有进一步扩大化的趋势
义务教育得到了落实,农民负担减轻,但城乡
如自主招生的问题、教育资源
当今重点大学,农村孩子所占比重越来越少
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大会代表言
农村文化建设更是一片荒漠。有点绝对,但是事实
相反,农村宗教文化、庙宇文化、宗族文化、封建迷信大行其道。
(2)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在大步前进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农村普遍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大缓解了农民治病难的问题。
但是问题仍然存在:乡镇和县级医院检查费、门诊费过高,很多农民宁愿到赤脚医生、土郎中看病;乡镇医院医疗设备简陋,医生技术水平低下;新农合的经济管理不规范,存在制度上的漏洞;大病、绝症到省城医院看病报销比例低30%,农民无法承担
(3)农村社会保障严重滞后
农村现在有低保制度,但不规范
不该低保的低保,低保不保,低保过低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有限地区建立起来了,但大多数地市处于空白。即便建立,(4)人口、计划生育问题
近几年来,农村多生多育,违反计划生育的现象较为普遍,政策上出现回潮,这个问题值得关注
还有诸如卫生、乡风、社区建设等,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特别提及农村基层组织比较松散,财务管理比较混乱。
三、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切实贯彻以人为本
总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
1、政府进一步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农村问题千条万绪,其根子还是二元经济结构,农民还没有享受到平等的国民待遇。所以,以加快取消户籍制度的步伐,还农民以迁徙的自由。
2、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我认为,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发展农村工业经济,一是实现农业经济的集约化、产业化、机械化程度。
这就要求我们在农村土地流转上加大改革的力度,使之小农经济向农场化发展。
3、针对农村社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大改革的力度。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要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受教育难、社会保障难等迫切的实际生活问题,逐步缩小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和寄宿生活费补助。
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经济基础薄弱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
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扶持经济基础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改造,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4、关键是制度,要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制度保障。
要深入开展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重点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事业的供给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各方面制度的创新发展;
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取消一切限制农民创业的政策规定,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创业的体制弊端,营造鼓励农民干事业、帮助农民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在市场准入、融资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积极引导各类资本投入农业和农村,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第五篇:建设社会新农村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
调查时间:2013年5月8日
调查人员:调研组所有成员
指导教师:余明
一、调查简介
(一)、调查主题:新农村建设
(二)、调查对象:全校师生
(三)、调查形式:问卷调查与提问回答
(四)、调查目的:
1、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我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我们通过大学阶段的理论学习后,要想尽快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学习期间,就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摆正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各种困难和挫折的磨练,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的准备。
2、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时间,了解新农村建设对国家的意义,引导当代大学生深入社会,认识国情和民情。开展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提高所必须实践的一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主动去关心新农村建设。那么建设怎么样的新农村,怎么样建设好新农村是我们大家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便成了一项从根本上改变“三农”落后状况的系统性、综合性极强的宏大工程。而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总结经验、增添措施、创新机制、激发各方活力。而进行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有助于累积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从而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五)、调查背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是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课题,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而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新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新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们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起城市和农村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党的十八报告中也强调“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二、调查内容
(一)、调查步骤:同学们分工合作,通过查阅书籍、报刊以及上网查询、询问老师等渠道来收集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做成问卷形式。问卷分为两种:一是看看同学们是否了解农村目前的情况;二是对于新农村建设,同学们希望在哪些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是针对学
生,对于老师,我们采取的是提问回答的形式。(问卷见附件)
(二)、调查过程: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我们对学校的同学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例外,也对老师进行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提问。杨红霞老师说:新农村的建设是必须的,肯定的,党和国家也在这方面加大力度进行着。但是执行时,地方官员与政府却只注重形式,在工作上并未做到位。尽管建立了小区房,农民都集中在一起了,而把分散的农民集中到一起的优点是对环境卫生的改善起了一定的帮助:垃圾不在分散而是集中分类处理。就如习主席最近提出“中国梦”时,各大高校也都分别做出了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为实现中国梦而做出的努力,可大多数却只是在形式上。“中国梦”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努力的结果。新农村的建设同样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也决定了新农村建设是需要长期进行的,而政府却注重效率,注重表面工作,并未深入带基层工作当中去,就如现在大学生去当村官,只是为了以后考公务员后者其它政治上能加分。他们并没有深入到农民中去,或者说政府并没有给他们一个归属感。从某种程度上,他们就如同虚设。
而对于目前农村的情况,杨红霞老师谈到村民集中居住在一起,导致农民与耕种土地远离。因此远处的土地被荒废,而大量的有力青年涌入城市,不仅导致城市人口拥挤,更重要的是农村土地的荒废。那么,面对目前的情况,政府又应该如何做呢?既然农民可以集中化,那么土地也可以,引进外资,开设本村的特色农业,有了外资外商的引进,就需要有人来管理。那么这些人从哪里来?村里的青年就可以在家工作,从而城市拥挤的现状就能过该善,荒废的土地也被利用了。杨老师还说道其实新农村建设还有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村民官员的素质问题。就如此次的雅安地震必定会有人并没有受伤受灾,但却谎报灾情。当然这中间也有人会趁机“捞油”,就如国家关于低保补助的政策,某些政府官员会做手脚,导致该需要帮助的弱势村民并没有得到帮助。因此,国人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必须基本因素。
三、调查结论
调查结束后,我们小组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与理论分析。发现就目前情况来看,同学们对于新农村建设并不是很了解,对于国家关于这方面的政策也不是很清楚。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民生、国情的关注并不是很积极,而身为当代大学生,关注民生、国情是我们应当的责任与义务。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的是目前许多农村都已开始进行了建设,比如村里修了水泥路,村民开始饮用自来水,村民用上了沼气、太阳能等。但也有部分农村还未实行新农村建设。那么从这里可以知道的是,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当地政府却没有积极施行相关政策,积极施行的地方却是表面工作做的极好,并没有深入到群众中去。这是值得我们大家去思考,是不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问题?而这类问题,我们该如何去解决。
对于此次调查,老师的谈话是收获的最多。就如老师说的一样新农村建设必须长期坚持,不能急于一时的生成,就如“中国梦”一样是持久战。新农村建设是中国梦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主义阶段是相联系的。如果急于求成,只会是结果适得其反,并不会达到期望的结果,如豆腐渣工程等一系列的问题的出现。不仅浪费了国力人力,更重要的是伤了民众的心。新农村建设本是为农民服务的,而结果却是给农民带来了伤痛而不是幸福。“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因此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实行,政府应当用心去做,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这与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相结合的,脱离了群众,如何来谈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从周围我们就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小组成员都谈到国家政策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像社保、医疗保险、粮食补差、家电下乡等一系列的优越政策。从农民的脸上也看出了他们正沉浸在幸福之中。但对于新农村建设,同学们也有自己的担心,政府的以权谋
私、豆腐渣工程,成为政绩或豆腐渣工程,农民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等。我们想这应该是国人的道德素质问题。因此,从根本上讲,进行新农村建设还是要从最根本做起。国人的思想道德观的提升,“为人民服务”不只是一个光荣的口号,更是一个光荣神圣的历史使命,应该把“为人民服务”的这种思想植入到每个人的脑海,体现在每个人的行动当中去,而要提高国人的道德素质是长期日积月累的结果,并不是一时就能完成的。从这里讲新农村建设必须是长期坚持的。那么身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未来繁荣神圣责任,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做呢?仅仅是表面的关注民生国情,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提升自身道德素质修养。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牢记于心,并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中。本次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其收获的不仅仅是新农村建设是怎样的一个概念,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身的能力,进一步的认识民生与国情,也可以看出自身的不足,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民生国情的一个关注力度是多么的不够,那么我们自身就应该从此刻改变,为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使祖国更加的繁荣富强。
附件:
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
(一)1、您是来自农村还是城镇?您对新农村建设了解吗?()
A、农村;了解B、农村;不了解C、城镇;了解D、城镇;不了解
2、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这一措施,您是()
A、已知道,非常关心B、听说过,不太清楚C、还不知道
3、您所在的家庭能够承受新农村建设自筹资金负担吗?()
A、可以B、勉强可以C、不可以
4、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您尽义务出力时怎么办?()
A、乐意参加B、不愿意参见C、给一定补贴才参加
5、您们村用上自来水了吗?()
A、是B、没有
6、您们村看病方便吗?()
A、方便B、不方便
7、您们家加入农村医疗保险了吗?()
A、加入B、没有加入
8、您所在乡镇有敬老院吗?()
A、有B、没有
9、您家用上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了吗?()
A、没有B、已用上了
10、您村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吗?()
A、不丰富B、丰富
11、您对农村状况最不满的地方在哪里?()
A、村镇规划不合理B、卫生条件差C、饮用水不达标D、治安状况不理想
12、您认为现在农民的税费负担()
A、还比较重 B、一般 C、比较低
13、您认为现在农村的社会风气()
A、很好 B、一般 C、不好
14、您村获取各类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是()
A、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 B、与人交谈C、阅读公告、通知、广告等
15、您家的田地现在是()
A、自己耕种 B、承包给别人耕种C、自己种了一部分,租给别人一部分
16、您的居住意向是()
A、不会搬走 B、搬到集镇 C、搬到城市
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
(二)1、您认为新农村建设重要吗?()
A、重要B、不重要C、无所谓
2、您认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突出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A、乡风民俗的改善B、资金的保证C、规划的制定
3、您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哪里?()
A、培育新型产业B、农民素质的提高C、优化居住环境D、增加资金投入
4、您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新”在哪里?()
A、新的村容村貌B、新的思想观念C、新的生活习俗D、完善的生产设施
5、在新农村建设中您最担心出现哪些问题?()
A、自筹资金比例过高B、有人从中以权谋私C、豆腐渣工程
D、生活没有得到改善E、成为政绩或形象工程
6、您最希望对农村进行哪方面改造?()
A、进村和村内的道路B、自来水C、卫生设施D、农田标准化改造E、校舍
7、您认为当前扶贫开发最先做的是什么?()
A、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 B、加大资金和项目
C、加强和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和医疗条件D、加大农村道路、农田、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8、您认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当务之急是什么?()
A、选好村党支部班和村委会B、推进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C、积极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D、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9、您认为一部分村民先富起来,最主要靠的是()
A、胆识和气魄B、机遇和关系C、技术和勤劳
10、您认为以村为单位筹资修建敬老院()
A、非常有必要B、时机还不成熟C、没有必要
11、您认为以村为单位开办幼儿园(托儿所)()
A、非常有必要B、时机还不成熟C、没有必要
12、您认为以乡镇为单位,在城里设立办事处(提供政府引导、招标设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中介和接待服务兼营其它商业服务)()
A、非常有必要B、时机还不成熟C、没有必要
13、您认为以村为单位组织农业生产资料和家用大件商品集体团购招标。()
A、可行B、很难说可行与否C、不可行
14、您认为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扶持重点应该放在哪方面()
A、扶持企业和种养大户,解决大众就业 B、补贴慰问贫困户 C、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15、您认为现在农村搞哪种模式最好()
A、搞集体B、搞单干C、既有集体经济的积累,又有单干的自由
16、您认为以下城市支持农村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行措施是()
A、取消城市中各项对农民身份限制的政策,便于农民进城发展。
B、城市大规模组织送资金、送科技、送文化下乡等活动
C、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精神,农村(含乡镇企业)上缴的税费能返回地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