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哲学史感想(共)
近来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觉得没什么大的感觉,像是读了一遍旧书。因为我以前读过范寿康的《中国哲学史纲要》,内容其实都差不多。但是,作为哲学爱好者的我,对哲学喜爱,当然也包括中国哲学了,感想还是很多,学到的东西也是不少的。
从哲学史上,几乎就可以看出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历史了。冯友兰的这本书分为两篇,子学和经学。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概括了。
子学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百家争鸣,为中国的文化奠定了基础。那是一个文化辉煌灿烂的神奇时代,哲学家辈出,他们的思想覆盖方方面面。那是一个自由的时代,哲学家们畅所欲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那是独一无二的时代,在此之后的中国再也找不出文化那么自由的时代了。春秋战国虽然是七百年的乱世,但是同样孕育了无与伦比的文化。
经学时代,就是儒释道发展融合的时代。我之前认为,儒释道数千年来,发展都不大,不可能与子学时代相提并论的。但是随着我的接触加深,自学时代人们智力水平和到明朝的时候智力水平是无法比较的,在哲学思想中就能反映出来。比如明代的王阳明,看了有关他的哲学思想后,发现,他的思想不可能用主观唯心主义一个名词概括的,那些看起来很荒谬的言论,其实是有着震撼人心的伟大的道理。
从《易》开始,到百家争鸣,到汉代的经学,无数的文人墨士,无数光辉闪耀的智慧之潮,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文化。千百种思想,或交织或碰撞,摩擦出最最神奇耀眼的光华。
书本中提到《华严经》是佛教哲学的极致(大乘圆教)。无碍法界观,这是从认识论出发的,这是在讲形而上学,这个和辩证法感觉也差不多。不过就其论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而言,我就当然觉得大乘佛教的这个无碍法界观最为厉害啦——这个就是马克思说的认识论中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了。
我个人觉得,中国的哲学,如今已经远远落后与西方世界了。差距是在于近代以来出现的。经历了文艺复习,启蒙运动的西方,西方哲学已经把中国哲学远远抛在了脑后。这个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在文化的政策制度上不够自由造成的。如果当今中国能有像唐代那样的文化政策,有三教并行般的大气和包容,中国这条龙怎么能不腾飞呢?
第二篇:对中国哲学史的感想
利用寒假闲暇时间读了哲学史,阅后感触颇深。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信仰神,信仰的唯一性创造了上帝。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敬畏神,敬畏的多元性泛化了宗教。古希腊神话中有许多的神,而其最高神是宙斯,掌握雷电,因为她是海洋民族。海上航行,远古先人,命系于风雨雷电,跟不可战胜的自然力相抗争,与其敬畏,不如祷告。到后来,原始的诸神退位,虔诚的信仰在西方社会产生了上帝,最终有了基督教。中国神话里也有许多的神,而其至上神就叫“帝”,或叫“天帝”与“上帝”。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中说:“人王乃天帝之替代,而帝号遂通摄天人矣。”中国的帝即是至上神,又是宗祖神,因为她是内陆民族,山林田泽各具不同的自然神力。对各种各样的神的敬畏,直到对至上神的敬畏都犹如对祖宗神灵的敬畏,所以她不会出现宗教,到最终也只不过是准宗教的泛化。信仰神的民族外向而重逻辑思维,有严格意义上的哲学体系或者说神学体系;因为他们要证明上帝的唯一性,要善于在论辩中建立自家的学问,而辩论当然得有逻辑的支撑。
敬畏神的民族内向而重悟性思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哲学体系或者说神学体系;因为他们无须证明神的多样性或至上性,只需表述自家的学问并非难于对手,所以更多智慧的思辨与理论的重沓。最让人回味的是中国哲人的执着精神,“吾道一以贯之”,虽然历代哲人都有各自的理论,但无论儒释道或三者的融合,睿智中都表现出了一种“仁”的内敛。在为人原则上,坚守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以贯之的中国哲学,代圣人言者多,自家创见少,后终无大的建树,即哲学难成体系。然而近代西方哲学的输入,量变而质变,一当走出敬畏的圈子,融会东西方哲学的合符人类仁善知识的精髓,哲学大厦的建立“必有王者兴”。
世界在发展,文化在交流,逻辑的严密与思辨的领悟相碰撞,东西方哲学优势互补而共追,完美的哲学体系必将产生,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吗?两书均未谈到。只是《西方哲学史》出自美国人,叙述客观而不重评述,《中国哲学史》出自国人研究机构,叙述简略而重评述,两书都很有阅读价值。相信凡读过的同仁,定有许多感想。在百家哲学中,由于儒家与中国的社会结构最为吻合,并且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所以是中央集权政府进行思想统一的最优选择。以儒家思想为标志的中华文明曾经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顶端。提到儒家,很多人会咬牙切齿,恨不得剥其皮,食其肉,因为它是中国在晚清没落和顽固不化的罪魁祸首。
我想,有两类哲学家:一类哲学家热衷关心人类的前途,他的哲学是想用来济世安民的;另一类哲学家只是对哲学问题发生了兴趣,为学术而学术,没有其它实用目的。明显的例子是古代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理想是让哲学家为王,以他的哲学创造一个实现正义的理想国家。为此目的他三次远访西西里的叙拉古城邦,想找到一个能贯彻他的思想的君王;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被当奴隶出卖,还几乎丧了命。不得已著书立说,在最后著作《法篇》中还在为理想城邦制定一条条具体法律。亚里士多德是他的学生,却没有他老师那样的雄心。当时远征欧、亚、非三洲,建立西方历史上大帝国的马其顿王亚历山大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他却没有想依靠这位学生来实现他的哲学。他认为哲学产生于惊奇,只是由于人对周围事物发生许多问题,要想寻根究底地去解决它们,才产生哲学和各种科学思想。因此他以为只有这种思想本身才是目的,如果为了其它的实用目的,在他看来是低一等的。虽然他也研究政治学和伦理学,却只是客观地研究各种政制和学说的是非得失,将他自己置身事外。
在百家哲学中,由于儒家与中国的社会结构最为吻合,并且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所以是中央集权政府进行思想统一的最优选择。以儒家思想为标志的中华文明曾经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顶端。
冯先生对金先生的哲学思想的解释当然是正确的,但他在最后一章总结中说明的哲学的性质和作用,我以为并不是金先生所想的哲学。金先生在《论道》等著作中做了细致的概念分析,确实类乎概念游戏,对人生并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对哲学有用处,用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理论,为后来的探索开辟新的途径。我想金先生写那些书的时候,决没有想到要像冯先生所说的那样“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我并不是说金先生没有政治热情,他的确是一位热烈的爱国者。五十年代初期他是北大哲学系主任,我是系秘书,亲眼看到他为当时我们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而高兴激动的许多情景,至今还记得一九五三年听到斯大林逝世的消息后,他含着眼泪和我谈论世界革命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的担心。
古代中国注重中国与夷狄之分。但是所注重的分野,不是种族的不同,而是文化的不同。传统上中国人把生灵分为三类:中国人、蛮族和禽兽,中国人是其中最有文化的。依此看法,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明从未中断过。
从民族主义的观点看来,中国已经被异族侵略统治过多次,例如蒙元和满清。秦当时也被中原诸国称为夷呢。在政治上,这些外族处于统治地位;在文化上,汉族处于统治地位。(近代泛滥民族主义,使得本来不是问题的民族问题突然成为了问题)。
在中国知识界,提起历史学家陈寅恪,谁个不知?说到哲学家冯友兰,何人不晓?他们生活在20世纪,历史的阴云并没有让他们无遮拦地把学术之光尽情地散发出来,这样,他们把光芒留给了21世纪。今年初,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庄重地摆放在书店的显著位置,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这其中的一部作者是在双目失明,一部是在作者双目视物不清的情况下全凭口述而“写”出来的呢?,我想到作为知识分子的哲学家的命运。最合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的人,儒家称为“圣人”。儒家认为,圣人最宜于做社会最高统治者,因为他是廓然大公。柏拉图认为,在他的理想社会中,最合适的统治者是哲学家,即把哲学与政治实践结合起来的所谓“哲学王”。儒家也认为,有圣人之德者,才宜于居最高统治者之位,这就是所谓“圣王”。《庄子·天下篇》认为,最高的学问是“内圣外王之道”,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哲学。
当然,以后要靠谁来振兴儒学呢?像朱熹这种饱学之土都完成不了,说到这个饱学,我就觉得知识太多了也不是好事,就是匠气太重,不可能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我们的道家就认为成圣之道需要摒弃知识,要忘掉知识,达到无知之知,这才是最高的智慧。而智慧跟知识从来就没多大关系,你可以看到一个不识字的老农比很多博士要有智慧的多。而如今的信息泛滥和欲望横流,人们越发的愚昧,所以说我不是对我们古人的文化没有信心,而是对当今的人类没有信心,当今哲学的进展几乎等于零。如今的我们跟动物园里的猴子或者跟饲养场里的猪没什么分别,假如明天人类灭亡,地球的明天绝对会更好。咱们古人一直讲究天人合一,强调作为一个宇宙的公民,要意识到除了个人和社会之上,还有一个大全的整体,就是宇宙,人要与宇宙融合为一体,归于永恒的天地之境。由此可见,哲学的表达是一种思想,而思想左右着我们的手脚,控制着我们的行动。在这种应用层面上,哲学关注的不是一己的私利,她关注的是每个人的遭遇、每个人的心灵,哲学的应用,不是为了营救一个人、一伙人,而是遍及到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此种意义上的哲学,必然是饱含社会良心和无限悲悯的学问。她怀的是道义,行的是侠义。
以上是哲学在较大层面上的应用,作为研究人的学问,她大到可以影响人类,改变世界,建设国家;从小的层面来说,她必然是我们心灵的指引者、人生的引路人,这即是哲学生活化的一面。这是一种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抽象,可以教导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更加舒畅自如。
要做事先做人,哲学对此意义重大。正如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的功能就在于使人成其为人。而做人,是有限制的。康德曾说:“有两种事物,我们愈是沉思,愈感到它们的崇高与神圣,愈是增加虔敬与信仰,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于我们个人而言,清晰的是非观念,明确的荣辱观念,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和底线。坚持做一个善良的人,厚道的人,时常反省自己的过错,包容别人的过错。在与人交往相处的过程中,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时刻谨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良好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更是我们的工作所需要的。
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怨天,不尤人。时刻保持一颗诚敬的心,对待他人充分尊重、谦恭有礼;对待工作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人处事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有进取心,但不强求;力求完美,但不求全责备。由此看来,哲学的亲切和成熟,是以任何人都可以了解和掌握的姿态出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哲学思想,哲学孕育在我们的头脑中,反映在我们的行动上。
以上是读书所得,讲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时刻牢记自己的教师身份,以理论指导实践,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成熟,在生活中磨砺。这就是我读完此书后的一点见解,不是很成熟,却是自己的感受。
鼓励奖:读《中国哲学简史》的感想
发布时间 : 2008年04月25日
文章来源 : 国资委直属机关团委
国资委纺织机关服务中心北京新中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王 鹤
终于看完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原来一位老师跟我说过,这本书要仔细阅读,昨天一读,发现果然如此。不仔细阅读,这本教科书就失去意义了。每一句话都要仔细琢磨,就能读出味道,就能理解作者的思路。我还是先引用冯老先生的第一句话来做开头吧:“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即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所以说呢,我们中国的哲学和西方的哲学是不同的,西方的哲学可以说是一种科学,而我们中国的哲学更像是一种宗教。这是我的第一点认识。
而回顾整个中国哲学的发展史,给我最深的体会还是两个字——融合。中国的文化即是融合之道也,而正是这包容之道,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先说汉朝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但儒家要取得“独尊”的地位,并不是仅靠一纸法令便奏效的,而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儒家不断吸引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而逐渐树立起来的,而这树立起来的儒学与东周时孔子的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这个逐渐确立的过程也就是折衷混合的过程。再来说中国的佛学,佛教传入中国后,我们一些热心的道家因为老子最后的“莫知其所中”而发展出一个故事:说老子最后西行,到了印度,孝了释迦和另二十八位弟子,由此又衍生出佛经源自老子《道德经》的说法。这说明咱们古人的自尊与自信是强悍的,为什么现在一切全颠倒过来了,西方的所有文化都是先进的呢?那时候咱们古人认为外来文化都是低级的,甚至是错误的,佛教传入中国,进而激起了中国道教的兴起,这是一种以中国本民族宗教抵制外来宗教信仰的努力。道教和道家是不一样的,道教应该是以道家的一些内容为本再吸收佛教的一些形式和内容炮制加工而成的,这就是我们古人的融合之道。书中第四章提到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如何。传统学术界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六经都是孔子的著作。另一派则认为,孔子是《春秋》的著者,《易》的注者,《礼》、《乐》的修订者,《诗》、《书》的编者。而我倾向于第二派,但不太相同,基本上,我认为孔子是《春秋》的讲授者,门人记录之;《易传》成于多人之手,认同欧阳修的意见;《礼》和《乐》基本上被孔子所实践,但像《礼记》之类的成书,要到战国中晚期了。《诗》是孔子讲授的东西,但诗三百是否属于孔子所编,不好讲。《书》,据钱穆说,28篇的今文,是秦代一统天下之后,东方儒生(齐学)为了迎合政府而编写的,所以终以秦誓一篇。《尚书》的各篇成书年代跨越太大了,不能归给孔子。这本书的第一章还写到:当我们思知识或谈知识的时候,这个思、谈的本身就是知识。用亚力士多德的话说,它是“思想思想”;思想思想的思想是反思的思想。哲学家若要坚持在我们思想之前必须首先思想我们的思想,他就在这里陷入邪恶的循环;就好像我们竟有另一种能力可以用它来思想我们的思想!实际上、我们用来思想思想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用来思想的能力,都是同一种能力。如果我们怀疑我们思想人生、宇宙的能力、我们也有同样的理由怀疑我们思想思想的能力。
所以中国佛学和“佛学在中国”的含义是不同的,佛教的某些宗派始终坚守印度佛教的宗教和哲学传统,和中国思想不相关联,例如唐朝的玄奘法师由印度介绍到中国的法相宗,可以称之为“佛学在中国”。而中国佛学是在佛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哲学思想相接触相作用后的发展,例如“中道宗”和道家思想的相互作用导致“禅宗”的兴起,它是佛家,而在思想上又是中国的,并形成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确又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正是看完了这一章后,我的脑子里突然跳出了几个字:天下大同。我忽然觉得在中国的融合之道下,儒、佛、道根本没有很大区别,儒家更为务实一些,佛教更为出世一些,道教更加空灵一些,而且中国佛教是所有佛教中演化的最为入世的一种了。我并不是说他们三家真的没什么区别,而是说突然间“顿悟”到了一些东西,那就是“天下之道,殊途同归也!”
顿悟是禅宗非常强调的一个东西,这本书上有这么一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的,可以看作是“打即是爱”的佛家版本。“当禅僧处在顿悟前夕时,他特别需要师傅的帮助。当学僧要在心灵中跳过那道悬崖时,师傅给与的些许帮助,就意味着极大的帮助。在这时候,禅师采用的方法往往是“一声棒喝”。禅宗的文献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师傅向徒弟提出许多问题后,会突然用棒或竹篾打他几下。如果时间正对,徒弟往往因此而得到顿悟。怎样解释这一点呢?看来,师傅打徒弟,正是藉着这样的行动,把徒弟推入在悬崖上向前一跃的那种心理状态,而这是徒弟在精神上早己等待着的一刻。”只有跳过了那道悬崖,也就意味着跳向了彼岸,也即是涅槃,涅槃不是终结,在此之的后,他还要离开禅定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间。这便是禅师所说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到了百尺竿头,便是象征着顿悟,“更进一步”是表明到了顿悟,已经到了悟的顶峰,但前面还有事情要做。还要做的无非还是寻常生活中的寻常事情。这就是从出世又回到入世的境界,哈哈,所以说我们中国的禅宗是一个非常入世的宗派,这已经是到了佛教的极限,再进一步就不是佛教了。
文中写到:墨子认为,“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焉”:(l)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鬼不悦”。(2)儒者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因此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都浪费了。(3)儒者强调音乐,造成同样的后果。(4)儒者相信前定的命运,造成人们懒惰,把自己委之于命运(《墨子?公孟》)。我认为这段话很能说明儒家的流变,特别是第四点,对照《论语》中的孔子形象和《中庸》《易传》对天的态度,就能发现一些问题的。
先秦道家哲学的发展,一共有三个主要阶段。属于杨朱的那些观念,代表第一阶段。《老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二阶段。《庄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三阶段即最后阶段。《老子》、《庄子》的大部分思想,是因为在《老子》里也有代表第一、第三阶段的思想,在《庄子》里也有代表第一、第二阶段的思想。这两部书,像中国古代别的书一样,都不是成于一人之手,而是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写的,它们实际上是道家著作、言论的汇编。文章在第七章提到了人性:人性的情况也一样,圣人的本性与其他人的也相同。所以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圣人。只要他充分地发展他的本性就行了。正如孟子断言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这是孟子的教育学说,历来的儒家都坚持这个学说。这就是阳明所说的,不要在分量上计较轻重,要在成色上计较好坏。一个人要学圣人,就像聚金子,是不要聚8000两金子才算圣人,金子的多少,就像一个人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后天不能过多的强求,但是,只要尽自己的所能,尽了自己的力量,在这个成色上计较,哪怕一辈子你只有1两金子,但纯度很高,那么,你也就是圣人。至于什么是纯度呢?那就是你的“良知”。
最后我想谈一下宋朝的程朱理学,怎么说呢。我首先认为朱熹是一个最最杰出的哲学家,但这个哲学家是从现代的或者说是西方意义上来说的,而并不是从中国的意义上来说的,这就好像类似于科学和宗教的差别。可以说中国的儒学到了朱熹后就基本定型了,定者死也,死者腐也,而儒学的腐朽没落就此注定了,就好像宗教一科学化的结果是一样的。当然这也并不是朱熹个人的功劳,而是从儒学的整个发展周期上来说,经过朱熹以后儒学的枝枝叶叶都生长完成了,完全成型了之后就很难有很大的发展了,等于一个碗已经装满了水,不破不立,除非有一种外来的文明把它先打破,然后它又会重新生长起来,我们现在的儒学就面临着这种情况。
当然,以后要靠谁来振兴儒学呢?像朱熹这种饱学之土都完成不了,说到这个饱学,我就觉得知识太多了也不是好事,就是匠气太重,不可能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我们的道家就认为成圣之道需要摒弃知识,要忘掉知识,达到无知之知,这才是最高的智慧。而智慧跟知识从来就没多大关系,你可以看到一个不识字的老农比很多博士要有智慧的多。而如今的信息泛滥和欲望横流,人们越发的愚昧,所以说我不是对我们古人的文化没有信心,而是对当今的人类没有信心,当今哲学的进展几乎等于零。如今的我们跟动物园里的猴子或者跟饲养场里的猪没什么分别,假如明天人类灭亡,地球的明天绝对会更好。咱们古人一直讲究天人合一,强调作为一个宇宙的公民,要意识到除了个人和社会之上,还有一个大全的整体,就是宇宙,人要与宇宙融合为一体,归于永恒的天地之境。
这就是我读完此书后的一点见解,不是很成熟,却是自己的感受。读完此书后,更加对哲学二字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此书中引用的很多佛教故事很精奥,可以拓展文学知识,以后如有需要还可以作为参考。
第三篇: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呈现了一个纷繁的文化盛世,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它用严谨的取材精确地论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将古今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渗透了古典文化,打通融合,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充满了哲思与对现实问题的关怀。
《中国哲学史》主要内容概述
在《中国哲学史》的开头,冯友兰老先生讲哲学之于中国与宗教之于西方作了简单的比较,西方人将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当作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中国人却将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当成精神基础。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科学不断发展,冯友兰老先生在书中写道:“宗教倒是给予实际的信息。不过宗教给予的信息,与科学给予的信息,不相调和。所以在西方,宗教与科学向来有冲突。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的权威降低了。”而相较之下的哲学却并不受科学发展的负面影响,“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我是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无论是对于信奉宗教的人们来说,还是对于推崇哲学伦理的人们来说,假如这个世界上宗教已经达到最高价值没有什么能够再弥补它的存在,那么人们宗教意识的淡薄和宗教的逐渐淡出的确令人感到惋惜。但是事实却是哲学相较宗教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它能达到更高的价值,因为比起宗教来说,哲学更直接更纯粹,直击生活的智慧与真理。哲学在中国能够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在对哲学与宗教作了一番深析后,冯友兰老先生随后阐述了中国哲学的问题与精神。他认为中国的哲学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出世的哲学,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入世的哲学,中国哲学应该是既出世又入世,既理想主义,又现实主义,实用而不肤浅。这些在人们看来都是对立的反命题,而将这些反命题统一起来就是中国哲学所追寻的,所要解决的问题。冯友兰老先生认为中国哲学求解决的这个问题,就是中国哲学的精神。而后他又从人文地理角度详尽阐述了中国哲学发展的背景,并与西方做比较,得出两种文化实用主义与实证主义在中西方发展起来不同的背景因素。
在论述了中国哲学的精神与背景之后,冯友兰老先生从中国各派学说的起源起笔,主要着眼于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从起源到发展的各个时期,深析了各个学说的主要主张。其中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占据主要篇幅。《中国哲学史》的中心思想与核心问题
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中国哲学各流派的发展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在对彼此的相互影响中共同促进与发展。冯友兰老先生希望我们通过学习哲学提高自己的心灵境界,将哲学当做生活的目标与理想,而不是生活的手段,希望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找寻到心灵的慰藉。
《中国哲学史》的主要观点
一、中国重伦理哲学是为了提高心灵,超越现实,体验道德的价值,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与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可以替代宗教的存在。
二、中国哲学的精神就是寻求将入世与出世统一起来的办法。
三、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的关注点都被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中国哲学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
四、中国的传统虽然恪守严谨与保守,但是哲学的发展并没有固步自封一成不变,它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每个时期的思想都大放异彩。在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思想与文化激烈碰撞交流的今天,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和海一样的包容,与西方哲学相互交融,然而却仍然绽放着自己的光彩。《中国哲学史》的逻辑结构
《中国哲学史》的写作层理分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各种思想学说一一铺陈开来,虽然内容繁多,但是它思路清晰,逻辑性强。从先秦时期的思想流派百家争鸣,写到汉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唐朝以来佛学的建立到宋明理学的兴起,再到近代西方哲学体系的传入与现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严格按照时间的先后叙述全文。我读《中国哲学史》的评价、收获与反思
冯友兰老先生这部作品在我看来并不仅仅是一部学术作品,更是一部启迪读物,他将生涩难懂的哲学细化开来,让大众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国哲学,触摸中国哲学,理解中国哲学的意义和价值——哲学并不是生活的手段,也不是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培养一颗高贵的心灵,体验道德的价值,是生活的目的和理想。哲学并不只是哲学家的事情,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学问,生活就是一门哲学,它散落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人生中舟车劳顿的我们,如果能够用心去感受、理解哲学,那么我们也能从中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心灵的安详。
《中国哲学史》中我最欣赏的五个句子及理由
一、人只有在人伦即人与人的关系中,才得到充分的实现和发展。
理由: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社会的动物。”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人就在这种联系中依托着社会给予的资源发展生存,每个人都不能将自己孤立起来。
二、君若没有圣君必备的道德条件,人民在道德上就有革命的权利。
理由:儒家提倡“仁政”,国家是一个道德的组织,而君主应当是一个道德的领袖,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国家的统治应当要充分发展人伦。
三、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在它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积是同等地幸福。
理由:我们可以联想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人的空虚与痛苦大概就在于自己时常处在一个本不应该处于的地方。坚守自己的位置,把应该尽的本分做好,在社会中扮演负责人的角色的人,往往能够找到真正的快乐。
四、骑驴觅驴。意思是指,于现象之外觅真实,于生死轮回之外觅涅盘。
理由:这大概就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所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很多时候都是当局者迷,若能跳出来看看,很多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然而人们总是执迷。
五、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理由:我们生活的时代很纷杂,人人都有自己的声音,我们不能一味的沉默,要善于表达自己的声音。却不是毫无意义的嘈杂之声,应当有足够的力度,在你说完沉默之后仍然振聋发聩。《中国哲学史》中我不理解的五个句子及理由 一、一个人的行为若是很坏,受到社会惩罚,显然不是全生的方法。但是一个人的行为若是太好,获得美名,这也不是全生的方法。《庄子》另一篇中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间世》)一个享有有才有用的美名的人,他的命运将会和桂树、漆树一样。
理由:这段话我读到的意思大致是一个人如果过于优秀反而对自己有消极的影响,书中为什么会有这么消极的思想,我们提倡的不应该是鼓励每个人去追求更高的目标让自己更加优秀吗?
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理由:我觉得这四个境界划分的很没有意义,现在功利社会,每个人都很强的功利心。相处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利益关系,后两种境界的独立划分不存在讨论的价值。
三、所以修行的道路,就是要充分相信自己,其他一切放下,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禅师们所说的不修之修。
理由:绕了一圈还是没明白不用功的用功,不修之修是怎么一回事儿。放下一切,不于日用平常行事要怎么用功,怎么修行。
四、那么,涅盘状态的确切意义是什么呢?它可以说是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同一,或者说与所谓的佛性的同一;或者说,它就是了解了或自觉到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固有的同一。他是宇宙的心,可是以前他没有了解或自觉这一点。
理由:这段的意思大概是涅槃是心灵的飞升?以前的理解都是肉体的寂灭。按照这么说,只要活着,但是心和宇宙的心达成同一也可以称作涅槃吗?
五、我们行丧祭之礼的时候,是在欺骗自己,而又不是真正的欺骗。《礼记》记孔子说: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智,而不可为也。"(《檀弓》上)这就是说,我们对待死者。不可以只按我们所知道的,或者只按我们所希望的,去对待。应当采取中间的方式,既按所知道的,又按所希望的,去对待。这种方式就是,对待死者,要像他还活着那样。理由:既按所知道的,又按所希望的是怎样一种统一?用对待活着一样对待死者的方式也不太能理解。因为死了才给死者葬礼,既然有葬礼,又怎么能够说是像活着一样对待死者?
第四篇:中国哲学史论文
《道德经》读后感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对现代人来说有些晦涩难懂,但并不能影响我们去解读老子的思想,感受他卓越超群的精神境界。《道德经》包含着很多到今天还能称之为精粹的思想见解,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过分。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头,也可以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在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的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用《道德经》命名的一个主要内涵。
《道德经》总体上讲“遵循事物其本身的规律” 和“无为”的思想。书中一开头就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字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老子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
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字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
由此可见,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老子对无为的崇拜。
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
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关于无为《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臵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臵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脍炙人口的名句。无为,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
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当然,在这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无为”事件的判断是必须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在现实和一
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子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子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具体来说,表现在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
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它来合理地指导我们的人生。
中国哲学史课程论文
《道德经》读后感
文理学院
公管081班
张洁(39)
营销部新员工实习报告
员工姓名:递交报告日期:实习部门:实习日期:
报告内容:
第五篇:中国哲学史论文
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论文
倾听了每周二晚在逸夫十阶杨洪兴老师对中国哲学的精彩讲说,我对中国哲学还是有些许了解了。但本人毕竟才疏学浅,故结合网上书中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写下此论文,不妥之处,还请老师指正。
百度百科上释义,中国哲学是世界几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它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重视哲学与伦理的联系。它以本民族特有的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过程,曲折地反映中国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
而我认为,中国哲学的产生有其独特的中国背景,它以中国古老且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积淀。它重视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有其历史演变性。它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决定了从一开始就根本上区分于欧洲古典哲学、政治经济学,与伦理显得尤为密切。
对中国哲学史的概述可以如此表达:中华民族的世界观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成形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它的发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截至1949年,大体可分为:奴隶制及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的哲学;封建制时期的哲学;从封建
制经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哲学。前两段称为中国古代哲学,后一段称为中国近代哲学。
总的来说,中国文明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文明发现最早的国家之一,文明也很发达,有将近四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记载。据考古发掘,在陕西蓝田县发现的“蓝田猿人”化石,是生活在距今约六十万年以前的人类。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又发现了“元谋猿人”的两枚门齿,据鉴定,其生活年代可能比“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更早。“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均处于原始群时期,约在二三十万年前开始由原始群向氏族制度转化。中华民族经过了长期的原始社会生活,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的人们在劳动生产中,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认识能力。我国古代流传的神话和传说,例如,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等等,反映了我国古代人类思维发展的原始状况。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我国古代流传的这些神话和传说,反映了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积极意义,但它是在想象中并通过想象来表达的,终究是不切实际的。
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魔鬼、神怪、灵魂不死等即是这种幻想观念的一部分。据我国考古发掘发现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已有随葬物品,这说明原始社
会人们相信人死后还继续其生前的生活,所以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随葬。同时由于当时人们对梦境也不能正确理解,所以认为有离开肉体而存在的灵魂。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与自然界的斗争,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理解。
其实,有许多人说,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哲学。很难说这些人说的完全对了,或完全错了。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不能说这些人说错了,因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无论哪一家思想,都是或直接或间接地讲政治,说道德。在表面上,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理想人格,也是入世的。中国哲学中所谓圣人,与佛教中所谓佛,以及耶教中所谓圣者,是不在一个范畴中的。从表面上看,儒家所谓圣人似乎尤其如此。在古代,孔子以及儒家的人,被道家的人大加嘲笑,原因就在此。
不过这只是从表面上看而已,中国哲学不是可以如此简单地了解的。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我们不能说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又出世。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小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
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了。
由此可见,中国哲学是很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史的学习,对于当代青年对祖国泱泱几千年的文化理解有极其重大的作用。一直认为,按中国的传统,中国哲学家讲到内圣外王之道。当今大学生,更应强调好中国哲学的“内圣外王”,努力提高自己外在与内化的能力,早日茁壮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