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年会如何看中国经济

时间:2019-05-12 00:4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达沃斯年会如何看中国经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达沃斯年会如何看中国经济》。

第一篇:达沃斯年会如何看中国经济

达沃斯年会如何看中国经济

第43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于23日至27日在白雪皑皑的瑞士东南部小镇达沃斯举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期、中国投资环境和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成为全球精英高度关注的中国话题。中国快速增长并未停止

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为近13年以来最低。一些人由此判断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已经过去。对此,多位海内外的企业高管和专家在达沃斯年会期间“不约而同”地说,中国经济至少在未来十年将依然保持7%至8%的高速增长。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身边多位权威的经济学家得到的结论是,现在就断定“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已结束还为时尚早。“如果说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依然保持年均9%的增长速度,有一定的困难,但是7%以上的速度,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曾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济学家和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的波森说,城镇化,尤其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意味着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依然有一定的空间,而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也将释放巨大的增长潜力。

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

一、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詹姆斯·特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虽然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降

低了,但我们依然看好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今年甚至有可能会有一些„惊喜‟,实现8%以上的增速。”

特利说,除了此前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诸多动力在未来几年将继续发挥作用之外,中国经济还将有一些新的增长动力,如自主创新能力在增强,企业变得更加强大,国有企业的效率也在提高等。中国投资环境并未恶化

多位外企高管和专家表示,中国的外商投资环境更多的是在变化而非像一些外企所抱怨的那样在恶化。中国市场依然是众多西方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利说:“中国的外商投资环境在过去十年发生了变化,因此外企在中国的投资策略和方式也不能跟十年前一样。但是投资环境出现变化并不意味着恶化。”他说,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有了较大提升,因此外企在中国市场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经营状况也就随之更加困难,投资环境正在改变。“事实是,中国经济正在往价值链上游移动,中国企业和决策者在处理与外资的关系时也更加成熟,这让很多人还不太适应。”

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之

一、埃森哲公司全球战略总裁马克·斯佩尔曼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某几个行业的外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环境有些抱怨,但这并不是一个总体趋势,众多西方国家的企业依然将中国视为重要的投资目的地,而且全球经济形势

恶化时,几乎每个国家的外企都会有这种感受。

他说:“我并没有看到中国的(外商投资环境)情况与其他一些国家有根本的不同,印度也好,印尼也好,外企也都会有这种抱怨。”斯佩尔曼建议外国投资者在投资前首先要认识到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监管机制与环境是不同的。

中国经济增长仍有挑战

中国经济在未来数年的增长前景仍被广泛看好,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从国际环境来看,美国的“财政悬崖”和“债务上限”问题仍悬而未决,欧债危机虽然日渐趋稳但经济复苏前景仍不乐观。斯佩尔曼认为,虽然2013年的全球经济形势总体上会稍好于去年,但发达经济体的增速将依然以1%左右的速度缓慢增长,这种外部环境可能会带来一些挑战。

中国经济面临的另一大外部风险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特利说,近期多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都有抬头迹象,而且存在爆发“贸易战”“监管战”“货币战”的风险。“如果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对经营、监管环境没有信心,这种政策不确定性将打击企业的投资热情。”

从国内情况来看,中国经济也将面临多重挑战。波森说,首先是影子银行、银行呆账、坏账和地方债务风险的问题。“历史经验表明,经济上的问题通常都始于金融业的问题。虽然中国依靠其巨额的货币

储备有能力应对这个风险,但是要尽快采取措施。”

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就国内而言,现在最大的挑战来自物价和房价,这会影响中国的政策调整。

李稻葵说,中国在国有企业改革、建立最基本的社会福利体制、公共财政体制改革、金融监管等方面也面临一系列挑战。

第二篇:看谁在操控中国经济

看谁在操控中国经济

高居矛 中国的改革开放离不开一定的国际环境,资本主义复辟所产生的新生资产阶级具有的上述四大特征,与全球“一体化”环境中新殖民主义的渗透是密切相连的。改革开放中出现大量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现象表明,新殖民主义已经渗入中国。中美关系发生的巨大变化,就是明显的标志。美国本来不过是中国人眼里的纸老虎,但改革开放后却成了中国的“太上皇”,中国反而成了美国的哈巴狗,崇美、媚美,一切都得看美国脸色行事、言听计从、围着美国的指挥棒转,这是为什么?

中国经济主权的逐步丧失,表明改革开放的背后隐藏了某种力量。根据多方面资料提供的线索来分析,中国经济主权的逐步丧失,根源就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操纵在美国手里!美国一直在利用改革开放,不仅要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而且要把中国变成美国的殖民地!这种新殖民主义的趋向,证据何在?确凿的证据,恐怕要待若干年后美国情报部门的秘密档案解禁,或某些情报人员写出回忆录,才能完全证实。当然,如果中国无产阶级二次革命成功,在审判这些汉奸卖国贼的时候,也能真相大白。

但是,即便如此,仅从现有的资料分析,也不是没有蛛丝马迹可循。

——1978年12月22日结束的中共11届3中全会确定了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禁止再搞“以阶级斗争为纲”等重大决策。仅仅一个月后,1979年1月28日春节那天,邓小平顾不上过年,就急匆匆赴美访问,这是自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中国领导人首次访美。从当时报道中美签署了科技、文化、教育、商业、空间方面的合作协议的新闻来看,访问期间邓小平显然向美国通报了中国改弦易辙的重大转折,中美会谈不可能不涉及改革开放的话题。美国情报部门据此信号迅速作出一个重要判断:中国搞改革开放,肯定要抛弃毛时代的观念,在一段时间内,必然会出现一个“意识形态的真空”,因此,美国要趁此机会向中国灌输西方的意识形态,用西方观念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个判断,便成了美国操纵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虽然建国初期时任美国国务卿的杜勒斯在朝鲜战争失败后就预言:用时间来等待社会主义的变化,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党的第三代、第四代身上,通过西方意识和生活方式的宣传和渗透,和平地、不通过战争使社会主义蜕变为资本主义。中央情报局还为此秘密制定了专门针对中国“和平演变”的建议书,简称《十条诫命》。但他

们没想到中国的“和平演变”会提前到来,第二代领导便开始蜕变,因此,美国迅速调整战略,抓住操纵改革开放的机会复辟资本主义,把中国变成美国的新殖民地。——实际上,中共作出改革开放决策的前后,恰恰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经济不景气的萧条状态,尤其是美国,越南战争惨遭失败、国内反战情绪高涨、经济滞胀、生产过剩、资本找不到出路,新自由主义的推行还没有达到高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尼克松才不得不屈尊来中国恳求毛主席中美关系正常化。邓小平上台后把国际资本找不到出路的困境,当作改革开放中国正需要资金的难得机会,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对外开放。这一决策正中了美国的下怀,犹如灰姑娘见到了白马王子,中美合作“一见钟情”。如今已有美国人著书感谢邓小平,确认当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拯救了美国,一下子为美国打开了一个广阔市场!可见,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起,美国就把它纳入了他们的战略布署,出于巩固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的战略需要,美国有计划地以他们的意志来操纵中国的改革开放。

——美国操纵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步,是先给中国人“洗脑”!用西方的观念来填补中国人的“意识形态真空”!这种“洗脑”工程,邓小平恰恰与美国不谋而合。他反复号令全党全国人民“解放思想”,“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改错了不要紧”……。“解放思想”解放什么?不就是叫大家丢弃马列主义、丢弃毛泽东思想、丢弃社会主义吗?为此,他特地规定对“姓资姓社”的问题,“不争论”!然后又抛出“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让一部人先富起来”等假马克思主义谬论,以及“猫论”、“摸论”等垃圾理论来填补“意识形态的真空”。上有号召、下有呼应。一批怀有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知识分子便积极投身“洗脑”工程。其中,北京大学的老右派厉以宁的表演最为突出。他以西方经济学专家身份,八十年代初就被党内资产阶级民主派头面人物胡启立聘为私人顾问,后又安插到全国人大担任某委员会的副主任,直接运用立法权力落实西方的意识形态。他准确地抓住改革的要害:鼓吹股份制,以私有制取代公有制!为此而荣获“厉股份”的美名,成为复辟资本主义的急先锋,其子女则趁机疯狂敛取巨额不义之财。……

——美国人实施的“洗脑”工程,主要是搞“拉出来、打进去”的一套。“打进去”,就是直接派人到中国参与改革开放。1981年1月他们就安排了新自由主义的鼓吹者张五常到香港大学任职经济系主任。此人政治上极端反动,他怀揣推行新自由主义填补“意识形态真空”的使命,以“产权理论”和“制度创新”专家的身份深受中共高层青睐,中共

给他可以走任何地方、看任何机密资料的特殊待遇,放手让他直接介入中国经济改革的设计,以至在圈内误以为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设计师。通过他的安排,88年赵紫阳会见了新自由主义大师弗里德曼,双方“都很欣赏对方”。还有一位从台湾偷渡到大陆的林毅夫,学术水平很一般,却受到中共高层的特别器重,“有意无意”地成了伪穷人经济学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舒尔茨的关门弟子。竟然连温家宝在人大记者招待会上谈到“穷人经济学”时,根本不提马克思,反而大赞舒尔茨,可见林先生的影响力有多大。最后还当了中国方面派出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这种“打进来”方式操纵中国改革开放的线索,不值得追踪一下吗?

所谓的“拉出去”,就是美国为中国人提供各种“留学”、“进修”的机会,或以基金的名义(洛克菲勒基金、索罗斯基金等)提供资金,从体制内拉出一些人创办“民间”研究机构,再把这些有官方背景的“民间学者”拉到美国进行培训。这些公派或“自费”的中国人,在美国接受西方意识的熏陶,并发展为间谍,形成一支汉奸别动队,在学习结束后,一般都有机会安排到美国的跨国公司或美国控制的国际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工作一段时间,既取得了实践经验,又抬高了身价,镀了一层“资深经历”的金。然后回到国内,散布在政、商、学各界,在各自的岗位上按照美国的指令,从各个领域影响、操纵中国的改革开放。比如,吴敬琏原本是“左”得离谱的并不出名的经济理论工作者,曾教训孩子在铅笔盒、橡皮上都不许写名字,“不要把这么一点点小东西都变成„私有财产‟”的公有制“捍卫者”,但在耶鲁大学进修一年回国后,突然变成了一个顽固不化的新自由主义大贩子,这是为什么?08年流传的“间谍门”,真的是无风起浪吗?他说“不要把学术思想与人品、道德搞在一起”不值得玩味吗?张维迎、许小年这类食洋不化的伪学者,海归回来以一种根本不讲道理的方式强行推销新自由主义,这是偶然的吗?周小川原本是学系统动力学专业的,银行的基础业务从没干过,仅在美国进修一年,怎么就成了“金融专家”、当上央行行长了呢?在他主持下的金融决策层贱卖工、中、建国有银行的股权给外资,难道也是偶然的吗?樊钢、茅以轼等人创建的“民间”研究机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民间”机构与主流派合伙鼓吹新自由主义难道是巧合吗?狗屁不通的茅以轼、高尚全等人,连新自由主义的书都没有读过却在鼓吹新自由主义,仅仅只是无知、可笑吗?……

——美国操纵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步,就是把中国套上WTO的紧箍咒。把加入WTO作为与操纵中国的重大步骤,鼓吹“全球化”,以所谓国际化的“现代企业制度”来铲

除公有制的理论根基,打击中国经济的独立自主性。用“产权革命”的名义,推行“不叫私有化的私有化”(股份制改革),瓦解国企,以便被西方跨国公司重组、兼并。

——美国操纵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步,就是逼人民币升值,加速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全面开放中国金融市场,控制中国的金融命脉。诱惑中国用外汇储备购买美元债券或投放到无保护的美国金融市场参与炒作游戏,一旦美元贬值和发生危机,中国国家外汇资源将被困锁和大跳水,使中国陷入严重的金融危机,最终丧失经济、政治的独立自主地位。

——以转基因主粮来操纵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以控制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彻底把中国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新殖民主义已经不一定需要象老殖民主义那样靠枪炮、靠战争、靠侵略领土的手段来控制殖民地国家的主权,而是越来越多采取“无形之手”的市场手段,用资本、用“银弹”,或用专利、控制销售渠道等手段,就可以达到侵占殖民地的目的;通过企业兼并、改制、重组等方式,就可以控制殖民地国家的经济主权。中国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就是一步步走进新殖民主义圈套的过程。国际资本先是与中国企业“合资”“合作”经营,然后把“合资企业”搞垮或用其它方法低价收购中方股权,转而成为外商“独资企业”。或不断提高合资企业中的外资股权比例直到控股,进而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控制整个行业。或高价收购中国的品牌商标,然后边缘化、丢弃一边不用,再用外资的品牌商标占领市场。或与地方政府“合作发展经济”,掌握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控制定价权,最后夺取经济主权。逼迫“民营企业”也不再生产中国品牌的产品,而是生产外国品牌的产品。导致中国的市场上充斥“中国制造”的外国品牌商品,见不到中国自己的产品。国际资本在中国享有税收、土地使用的“超国民”待遇,消耗中国的资源、污染中国的环境,剥削中国的劳动力,做出来的产品却是贴着外国品牌的商品,销到国内国外,而中央决策却始终不肯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在积累了占世界第一的巨额外汇储备、根本“不差钱”的情况下,仍然不停地引进外资,从而使中国的经济主权几乎丧失殆尽,沦为半殖民地、殖民地国家。

可见,中国经济出现的种种反常现象,都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都有它的政治背景!马克思、毛主席对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作过深刻的阐述: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始终在统帅经济,不管哪个阶级都是如此!中国经济主权的丧失,汉奸买办肆意地卖

国,本质上乃是中外政治关系的一种反映。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就是沦为殖民地的卖国政策!

买办性与卖国性。正因新生资产阶级的财富都不是自己辛苦劳动创造的,而是靠强取豪夺全民的财产形成的,因而都有“仔卖爷田不心痛”的特点,在对外交往过程中带有强烈的买办性和卖国性。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起,就打上了买办与卖国的烙印。在人人都想当个会抓老鼠的“好猫”、“先富起来”的歪理指导下,凡从事外贸、引进外资等涉外业务的人员,为了谋取私利,无一不是用牺牲国家利益、从外商那里拿回扣或“高薪”的方式,来搞“国际合作”的,由此形成一支宠大的买办队伍。这支队伍从经济领域迅速扩展到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并演变成汉奸别动队。他们整天把“双嬴”、“多嬴”、“利益均沾”的汉奸语言挂在嘴上,在各个行业形成卖国的“小圈子”。新生的资产阶级卖国卖得很艺术,其水平远比李鸿章、慈禧太后高明。他们不象慈禧那样赤裸裸地出卖领土主权,反而特别强调维护领土主权的完整,对台湾、西藏、新疆等问题动辄以“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来撤点娇情,伪装成“爱国斗士”。但在高调维护领土主权的幌子下,却无耻地出卖经济主权,不顾国家的经济安全,暗中向国际资本进行利益输送,以出卖全民的利益来换取国际资本回馈他们的私利。比如:

(1)明明知道美元的趋势在贬值,却偏偏要每年增持美元债券,其实就是向美国政府输送利益。用人民币8︰1买美元债券,再以6.8︰1换回人民币,等于输送了15%的利润。

(2)先把国有银行搞垮,形成巨额不良资产,然后用财政资金来冲销烂账,把落入个人腰包的“烂账”由全民来买单。在财政支持不下去的时候,造成银行理论上的“破产”,再找“理由”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通过低价贱卖银行股权实施利益输送。

(3)引进外资破坏国内的资源、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又以世界最低工资来赚取一点可怜的加工费,这本来就是得不偿失的买卖,但买办“精英”却坚持这种“比较优势”,乐意充当“世界加工厂”,长期保持对外资的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不变,以价低量大的出口形成巨额外汇储备,再去购买美国债券,讨好美国、借钱给美国、帮助美国解困。把改革开放的成果相送给美国人享受。引进外资的本质,本来就是打着“发展经济”、“国际合作”、“全球经济一体化”旗号的殖民政策,是资本输出国家掠夺殖民地原材料、廉价劳动力的剥夺方式,中国的买办“精英”恰恰甘当这些国际资本的走狗!

(4)引进外资进行企业重组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买办“精英”用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名义,已把中国28个行业中的23个行业的控制权相让给国际资本,在金融、机械等关系国家命脉的行业,外资股权的比例还在继续提高,中国原有的国产名牌基本上都被国际资本收购而彻底消灭。

(5)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存在风险,关系中华民族的存亡,但买办“精英”却要强行推广转基因主粮,受控于美国的孟山都(Monsanto)等公司。

第三篇:2011年中国经济年会主论坛

许戈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是凤凰卫视的主持人许戈辉,欢迎各位光临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经济年会的开幕式。

一年一度的盛会与我们如期而至,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回顾2010年,展望2011年,可谓是意义深远。中国经济年会是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先生倡导下举办的中国与世界经济交流的开放性平台,今天我们也特别高兴,因为我有一个真正内行的搭档,现在请允许我为大家隆重介绍一下,那就是商务部前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先生。

2011-01-15 09:05:55

魏建国:

大家好,十分高兴与许戈辉女士共同主持今天上午的论坛,本届中国经济年会将就过去的2010年的经济进行梳理和盘点,同时在2011年新的起点上共同展望未来中国经济,本届中国经济的主题是“把脉中国与世界经济走势”,有一个主论坛和四个分论坛组成。

2011-01-15 09:07:51

魏建国: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本届年会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他们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国务院前副总经理曾培炎先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顾问、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先生;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先生;全国社保基金会理事长戴相龙先生;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先生;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刘遵义先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先生。还有其他来宾,由于时间关系,我把发言嘉宾暂时介绍到这儿。

2011-01-15 09:09:09

魏建国:

参加今天年会的还有政府各部门的各级领导以及企业界的商业领袖和媒体界各位朋友,以及部分驻华使节、商务参赞,还有国内外经济金融研究机构人士,让我们用掌声再次欢迎大家的到来。

2011-01-15 09:10:30

魏建国:

今天,我们在这里将探讨中国宏观经济走向,并发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研究成果,同时还有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智慧。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国务院前副总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先生为本届经济年会致辞。

2011-01-15 09:11:14

曾培炎: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在从容而自豪地告别了过去的一年,迎来了充满期待和希望的新的一年,特别是正逢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在这儿欢聚一堂,参加第二届中国经济年会,把脉中国与世界经济走势,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2011-01-15 09:11:51

曾培炎: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风云变幻、喜忧交织的一年,世界经济的发展波翻浪涌,总体格局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济复苏总体向好,但是危机的阴影没有消除;变数和矛盾不断显现,但是推动经济复苏的积极力量凸现。中国经济就是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激流勇进,实现了由回升向好到平稳较快地发展转变。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转型压力,此时我们在这儿一起研究经济发展的宏观态势,探讨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为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才智。我想,这是我们理应恪尽的责任和使命,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人士能够围绕以下问题畅所欲言,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2011-01-15 09:12:37

曾培炎:

第一,正确地研判世界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上处于缓慢的复苏,深度调整和全面转型之中。与此同时,面临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主要的经济体持续地量化宽松政策,对世界经济将会产生哪些新的影响?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是否会再进一步扩大蔓延?新型经济体面临的通胀风险有多大?世界经济失衡的程度是否会重新加剧?全球的货币体系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调整?对此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在全面系统地、细致地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研判。十九世纪英国的作家狄更斯曾经这样说过,他是描述当时他的时代,他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用他经典的语言来描述今天的世界是否仍然贴切,繁荣和危机同在,进步和破坏并存,需要我们精确地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提出更有价值的建议和对策。

2011-01-15 09:13:47

曾培炎:

第二,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走势。过去的“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在经受国际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这些严峻考验情况之下,五年间我国经济仍然保持着平稳较快的发展,充分地证明了我国经济已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变能力。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在有效地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应对危机的经济措施也使我们付出了一些代价,当前我国物价水平高企,资产价格泡沫居高不下,通胀预期正在形成,体制机制不顺引发的矛盾仍然突出,经济结构调整压力依然较大。2011年,中国经济要为“十二五”时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就必须认真落实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把握好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保增长和调结构、防通胀之间的关系,做到在物价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地发展。

2011-01-15 09:18:33

曾培炎:

第三,清醒地认识“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大家可以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难点问题,比如如何有效地调整经济结构,成功地实现国内产业的转型升级,如何继续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的竞争力。如何增加公共服务的均等供给,以及如何合理地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等等这些重大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2011-01-15 09:19:53

曾培炎:

我认为解决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关键途径是要以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突破口。《易经》中写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十二五”时期就是要坚持改革的方向,坚定有力于转变发展方向的新体制,解决好人民关心的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问题,使经济在公平、包容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同时,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推动建立世界经济治理的新秩序,维护自由、公平、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使我国在世界整体经济格局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展望未来,世界经济将继续在变革和调整中发展,我国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一个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的中国,也同时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考验,多智才能多谋,多谋才能善断,让我们搭建一个为天下才智沟通的平台,在机遇与挑战和变革中提出我们中国的对策。

2011-01-15 09:20:55

曾培炎:

祝本届中国经济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1-01-15 09:23:18

许戈辉:

非常感谢曾培炎理事长为本届经济年会开幕式作的精彩致辞。就像刚才理事长所总结、引用的那样,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无论当前的经济危机是面临挑战,还是迎来机遇,我们都需要对当前的中国经济、世界经济进行深入的分析,来探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经验和教训。刚才魏建国部长也介绍了,我们今天的论坛分为一个主论坛和四个分论坛。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主论坛的第一位演讲嘉宾,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厉以宁先生,他的发言题目是“关于‘十二五’规划的进一步思考——当前重大问题和未来走势”,有请厉以宁教授。

厉以宁: 关于十二五规划的进一步思考——当前重大问题和未来走势

我发言的题目是关于“十二五”规划的进一步思考。我们当前遇到新问题,这个新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在西方国家,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研究得比较晚,主要是七十年代以后开始的,因为当时美国发生了滞胀,而滞胀的主要因素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凯恩斯的政策是没用的,因为凯恩斯政策对需求拉动会有用,而对成本推进是没用的。

而中国遇到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第一次,计划经济时代有通货膨胀,可那是隐蔽的通货膨胀,有钱买不到东西,表面上物价没上涨。后来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通货膨胀,主要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所以,当时对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采取了紧缩政策,紧缩政策是有效的,但后来也过了头,以至于在九十年代后期的时候又发生了通货紧缩的现象。而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是最近几年才有,尤其从去年开始越来越明显。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有四种原因造成:第一,原材料短缺,因为短缺而价格上涨。第二,农产品供不应求,农产品的供不应求引起了整个成本上升。第三,因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引起了物价的上涨。第四,土地价格和房产价格上升,关于土地价格和房产价格上升,使成本增加,但是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既是成本推进的,可也是需求拉动的。因为需求拉动以后,对土地消耗量、需求量大了,所以它是交织在一起的。

从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出来,既然这几种类型通货膨胀中,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紧缩的宏观政策是无效的,宏观紧缩政策不能解决原材料的短缺,也不能解决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问题,也不能把劳动成本上升的问题消除掉,可能对房价的上涨、土地价格上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既然已经上升了,成本还在推动着总价格的上升。所以,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1-01-15 09:30:17

厉以宁:

“十二五”规划要注意的问题,是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因为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因为中国劳动力是低廉的价格,这样使我们在出口中具有优势。但是现在工资成本要上升,从国家政策来讲也是要提高工资标准的,要增加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另外,从农村现在的情况来看,农民考虑的问题已经不单纯是城里工资比农村高就行,跟八十年代出来的农民工是不一样的,八十年代出来的农民工当时只要是城里工资比农村的收入多,他就愿意出来打工,所以民工的供给是源源不断的。

2011-01-15 09:31:52

厉以宁:

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有三个方面可以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农民成为了林区的创业者,因为林区承包是70年不变的,山都划界了,包山到户,在承包的林里可以养鸡、可以种蘑菇,还可以种树,劳动力是不够的,他要把那些同村的或者附近的农民都吸引到山区,这样是他本人创业,而且其他来工作 4 的人是就近就业,他何必花那么多成本到城市来打工呢。所以,从湖南、江西到广东的打工人数减少了。

第二,小城镇发展起来了,县城也发展起来了,他们也需要劳动力,何必要坐火车、两地分居、长期探亲回家,不如就近打工,就近打工对他来说既方便还容易照顾到家,并且收入也不低。

第三,沿海一带雇不到人,今年我得到了一个消息,新疆摘棉花都是从哪里去的?都是从河南、陕西、甘肃、宁夏,今年摘棉劳动力短缺,都不去了,即便是加了工资,还要计算整个收益和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不是坏事,从政策上讲,中国的经济规模这么大,工资标准是应该提高,因为廉价劳动力成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但是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些问题,什么问题呢?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有刚性的需求,一上去就下不来,在逐步提高,成了一种刚性,这种刚性如果累计起来看,不谈物价上涨以后工资应该上涨的因素,即使物价不变同样还会上升,因为劳动力供给越来越有限。因此,有的经济学家预言,“十年之后中国将缺少蓝领,中国城市将雇不到保姆”。不是危言耸听,现在已经这样了,这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企业已经机械化,新疆正在考虑如果长期找不到摘棉工的话,那就要采用美国的技术,用摘棉机,像喷农药、喷化学药品,把棉花、叶子全打掉,然后用机器来做,但是现在还有一部分人靠摘棉为生,会对中国带来影响。另外,缺少保姆怎么办,现在北京市雇保姆多难呢!这些情况都需要我们考虑。

2011-01-15 09:33:48

厉以宁:

当然,最近几年还不会产生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新的挑战,以前我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也是个新的机遇,我们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什么要加快转型呢?从三个方面来讲是需要这样做。

第一,对企业来讲应该由此得到一种认识和启示,靠低廉劳动力成本参与出口的时代从此结束了,我们应该靠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使我们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第二,对广大农村劳动力来讲,他们也认识到了粗工是没有前途的,工资始终是低下的,因此要加快自我的技术提升、技术训练。各地都把劳动力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工作,到广东调查,凡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毕业生,99%都毕业了,这对中国长远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人力资源结构非常重要。举个例子,鸦片战争的时候,中国的人口是4亿人,英国当时才1000多万人,可是人力资源结构不一样,中国的农民和妇女绝大多数是文盲,这还不算,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是读四书五经的,整天忙着考科举,有几个懂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经营。而英国就不同,英国工业化开始半个多世纪了,半个多世纪之内,英国的义务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技工培训,不断地出来很多科学家、工程师,人力结构就不一样。对我们来说第二个启示是加快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要做到工业强国以外,还要做到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

2011-01-15 09:36:35

厉以宁:

第三,对中国来说,意味着在劳动力成本上涨的背景下,现代服务业将会有好的发展时机,比如请不到保姆,加快了家庭的智能化。工人在减少,熟练技工增多了。整个现代服务业同样有发展,所有这些都给我们很多启示。在考虑“十二五”规划的时候,难道不应该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再认真地总结一下吗?

谢谢大家!

2011-01-15 09:39:35

魏建国:

非常感谢厉以宁教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在他的演讲中,他告诉我们,最近几年经济形势中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以及这个通货膨胀的起因。他提出了三点克服办法,使我们受益匪浅。接下来,我们有请的演讲嘉宾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先生,他同时也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他演讲的题目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戴相龙理事长作为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和天津市市长,对中国的经济金融政策有着深刻的了解,下面有请戴相龙理事长。

2011-01-15 09:42:17

戴相龙:

尊敬的曾培炎理事长、女士们、先生们,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个题目是一个很敏感也很专业的题目,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2011-01-15 09:43:23

戴相龙:

第一,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首先,我们现在的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绝对优势的体系,这是一个历史,但是现在越来越不适应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美元既是美国的本币,又是世界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当美元承担这两项功能有矛盾的时候,美元当然为他们国家的货币政策服务。但是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跟美国的周期是不一样的,所以必然带来了国际资本不正常的流动,带来金融的振荡。我认为,1997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也是这个原因,2008年美国自身发生的危机归根到底也是这个原因。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所谓新兴经济体和大量的外汇储备,现在外汇储备8万多亿,比1997年翻了一倍,还在增加。为什么?为了应对这个体系。另外,新兴经济体资本相互开放就非常害怕,同时储备了大量的外汇储备,美国的财政赤字、贸易赤字这么大,所以它有贬值的趋势,2002年以来已经贬值了40%多,所以给一些国家造成了资产损失。

2011-01-15 09:44:51

戴相龙:

第二,国际货币的多元化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比较现实的道理。现在很多人提出很多方案,有的提出来实行新的国际货币和黄金挂钩的方式,有的提出来要采取地区货币,当然有的提出来在现实的情况下采取国际货币多元化。2008年,第一次二十国集团会议,胡主席演讲指出了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原则、目标,特别提出国际货币体制要改革,改革的方案 6 就是要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我认为这个“多元化”理解是继续承认和发挥美元的作用,更加发挥好欧元的作用,同时推动其他货币作为国际货币,可能这个方案比较现实。因此,我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又是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

2011-01-15 09:46:17

戴相龙:

首先,人民币能不能国际化?我们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五年以后将是8万多亿、9万亿的美元总量,还没算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28000多亿,一年增加4000、5000千亿,还在上升,我们成为国际上最大的对外金融债权国。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贸易量28000亿,占世界10%以上,我们有这个条件逐步国际化。另外,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是一个稳定的货币,其他国家利用这样一个稳定的货币计价投资储备,可以保证它的资产不受损失,也可以促进世界贸易,同时也可以维护我国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的权益。所以,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是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不仅仅是中国自己民族的事情,是全世界要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2011-01-15 09:47:30

戴相龙: 第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概念、步骤和路径。人民币国际化是比较高的标准,不仅仅是可兑换,首先它要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完全可兑。二是应该承担国际货币的五项职能。三是在国际货币的储备货币中它应该占有较大的比例,这个比例起码和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例相当。如果中国的经济占世界比例12%,那我认为国际货币储备体系人民币应该占到10%。我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也可能需要三个到四个五年,那就是15年到20年。

2011-01-15 09:48:30

戴相龙:

人民币国际化的步骤有两种,一个是市场化常规步骤,先实行完全的经常项目下可兑换,更加方便,比现在方便,同时要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今后主要是鉴定它的真实性,只要它是真实的货币,它就是可以兑换的。从途径上来讲,先执行计价结算投资货币,然后才承担国际储备货币。从地区来讲,先在周边地区,再到亚洲,再到新兴经济体,再到全球。因此,这样一个过程的设计,是一个常规的市场化过程,应该是个主要的过程。另外,通过政府建立特定的安排,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政府之间的特定安排是双方有效的,但是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政府之间的特定安排,就明显推动了国际化过程,主要是实行货币互换,我们现在货币互换已经达到8500亿,这个货币互换跟2002年以前不同,它是直接可以兑换人民币。通过这样的方法,把人民币输出去,其他的特定安排就是只要双方政府、双方中央银行同意,可以往外国的中央银行或者是政府到中国来发债。还有一些国际援助,对方愿意,也可以这样。另外特定地区的投资,只要是双方政府、双方中央银行同意,是可以推进的,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也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对人民币的国际化的概念、步骤,一是通过市场化的方法逐步推进,因为市场认可以后才可以。二是通过政府间的特定安排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2011-01-15 09:49:36

戴相龙:

第三,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采取的措施,我认为现在已经提出来这样的说法,叫发挥人民币在境外贸易中的结算和境外投资中的作用,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这已经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人明确的意见,这句话概括起来,我认为就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所以,现在应该在这方面加快步骤,我有几条建议,也许是应该研究的问题。一是扩大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尽快地加快大型金融企业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对外开放,现在人民币“走出去”途径已经很多了,特别是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最近下发的一系列文件都是很好的消息,都是很正确的做法。比如把境外贸易人民币结算扩大到20个省市和6万多个企业,我相信中国将来的进出口贸易28000亿很快有很大的比例会用人民币来结算。二是境内的企业可以用人民币到境外去投资,境外银行特别是中国的银行可以对在境外发放人民币贷款或者人民币贸易融资,最近在英国、美国纽约等很多国家,人民币在他们那儿银行柜台进行兑换,这都是很好的消息,说明人民币汇迅速地扩大在国外的流通,我认为这些措施是很好的,要坚定不移地去落实。

2011-01-15 09:51:01

戴相龙:

但是我也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中国的大型商业银行不“走出去”,上述措施落实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因为人民币出去都需要结算,需要人民币业务的经办行,人民币业务的经办最好的银行还是中国的商业银行,所以我认为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应该更多地在国外设立分行,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据理力争,我们可以吸收外国的金融人才,应该加快这个步伐,我们对有些国家应该理所当然地提出要求。我在交通银行当行长的时候,曾经在有一个国家设立代表处,现在已经时隔了十七年了,可能要筹备分行了,这么好的一个银行都不能设立,我们为外国设立了那么多银行分行,我觉得中国的大型商业银行经过改革以后,有条件加快对国外设立分行,国内也应该采取支持的措施。这是一点建议。

2011-01-15 09:52:04

戴相龙:

第二个建议,要改善国际收支的状况,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这个问题不解决,人民币“走出去”也困难。我们现在外汇储备已经28500亿美元了,正因为20万亿人民币,现在还在上升,外汇储备这么多,占用了人民币,增加了中央银行调控的压力,增加了中央银行调控的压力,增加了外汇资产缩水的压力,这本大帐要好好算。所以,我认为应该要加快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就是说对进来的钱、引进外资要提高质量,把好关。

2011-01-15 09:54:28

戴相龙:

第三个建议,应该走出去投资。这两年我们对外直接投资600多亿,增长很快,最近三年兼并成果也非常明显,所以要加快对外开放。现在温州已经开始有个人用人民币买外汇或者用自己的外汇到外面去投资,原来是搞香港股票直通车,时隔三年了确实是个机会,因此要加快对外投资。我非常赞成一些专家的建议,我觉得这些建议非常好,现在外汇储备一年增加4000多亿,如果不收购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过快,如果中央银行发票收购外汇,货币发行量就更多,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前两天我见野村证券的人,日本从1949年就开始,他 8 们在市场上收购的外汇储备是通过日本政府大藏省发行短期债券来收的,到现在为止,现在他们11000亿美元外汇储备,95%是政府的大藏省、日本银行。这个意见可不可以考虑?我们也可以通过中央财政发行一部分短期债券,把市场上的票子收回来,同时又把外汇买回来,不至于人民币升值过快,也不至于市场货币供应量太大。这样一方面是负债,一方面是资产,这种增长不是增加财政赤字。今天我在这儿提出这个意见,只是我赞成一些专家的意见,这个问题确实需要我们认真考虑。

2011-01-15 09:55:09

戴相龙:

第三,要加速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要进、要出,如果在外面利率只有1%,在国内假如利率一年期三点几,如果同样一个货币两种价格,是不利于流通的,既不利于流出,也不利于进来。所以,我认为应该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现在人民币毛利差是三个多百分点,在台湾只有1.5个百分点,在香港也只有1.5,在美国也差不多。人民币要想市场化,其结果就是利差的缩小,利差的缩小对企业有利,对银行有利,对我们走向国际有利。同时要让商业银行开征更多的中国经营,来弥补利差缩小的问题。我问过汇丰银行总裁,他说他们的收入来自于利率的只有50%,来自非利息收入占50%以上,他利用网点、利用结算国,可以取得其他收入。所以,利率市场化的同时,要推进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从现在来说,利率市场化马上可以做的事太多了比如一年期的存款2.75%,一万块钱也是这个利息,给他100亿也是这个利息,要组织100亿是多少成本?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我建议商业银行应该发行一种大面额的存单,比如10亿、50亿或者更多,可以在市场流通,这样对商业银行有利,不要搞那么多网点,对投资人有利,回报增加了。现在地方养老金,包括我的社保基金,还有企业,也可以增加收入,这样吸收存款就更规范,这都是可以做的事情。

2011-01-15 10:00:31

戴相龙:

第四,要发展人民币的离岸中心,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认识有个过程。所以,要有一个离岸市场,美元出去也是这样,当时苏联就不相信把美元放在美国,有的国家也一样,所以在伦敦、纽约,也算是示范,就发展起来了。中国也是一样,香港是我们特别行政区,跟大陆联系那么密切,我们把香港作为人民币的离岸中心,我认为是最好的选择,根本不要担心什么,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扩大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等于香港金融中心有了一个新的国际货币。所以,缴税或者服务还是用港币,不能代替港币,所以港币的法律地位不会受到影响。另外,人民币汇率还是根据以美元为主的“一篮子”货币来调节的,这样从方向上来讲,香港实行跟美元挂钩,和大的方向来讲差别不大。所以人民币在香港的使用,对当地的联系汇率,我认为也不会形成巨大的挑战。把香港办成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同时,我们应该想办法扩大人民币在香港的投资,开辟新的渠道,让香港的人民币回到境内来投资。总而言之,要发挥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作用。

2011-01-15 10:02:22

戴相龙:

第五,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步伐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和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国很重要的利益,是国家的一个长远方向,要从这个方面来想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央在 9 92年明确地提出要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我看到2009年国务院下过一个文,提出要在202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现在正在推进中,但是我感觉到步伐慢了,不适应我们长远的目标,也不适应国际上给我们这个绝好的机会。从美国来讲,政治中心在华盛顿,经济金融中心在纽约,日本和英国的首都既是政治中心,也是金融中心,我们国家比较特殊,我们的金融中心设在上海,金融管理中心在首都,我觉得这种体制需要历史检验。从现实出发,我们可以做一些其他的工作,比如说大型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银行,设立的子公司、附属公司能不能更多地设在上海?这是一个问题。另外,我们可不可以通过重组,在上海建立几家超大型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金融集团呢,我国金融管理机关能不能在现实的体制下来改进管理,发挥上海在金融机构加强监管的作用,更多地促进把上海变成国际金融中心。这些问题都是要研究的。

2011-01-15 10:06:53

戴相龙:

因为这些问题都很专业、都很敏感,全世界都研究了,我们中心更应该研究,我说的这些话可能也很敏感,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2011-01-15 10:08:03

许戈辉:

非常感谢戴相龙理事长作的有关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精彩演讲。就像您所说,这是非常敏感的话题,敏感是因为它被全世界所关注,它直接影响到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贸易的发展。我相信,培炎理事长在当初发起这个经济论坛的时候,就希望能够听到更多重量级嘉宾的声音,把他们的思考和他们在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大家充分开放的交流、碰撞,真正为中国和世界经济进行把脉,对于我们政府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和政策制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再次感谢戴相龙理事长的精彩演讲。接下来让我介绍下一位演讲嘉宾,他是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先生,贺铿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统计教育家和经济计量学家,中国经济计量学的开拓者,曾经担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等职务。他今天给我们带来的演讲主题是“2011年中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和政策导向”,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贺铿先生。

2011-01-15 10:08:25

贺铿:

培炎理事长、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中国经济年会,根据这次会议的主旨“把脉中国与世界经济走势”,我选择的发言题目是“2011年中国面临的经济形势与对策”。刚才戴先生讲了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我可能要涉及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因为时间关系,我尽量按我的稿子来说。

2011-01-15 10:09:26

贺铿:

我认为,2011年我国所面临的形势与2010年所面临的形势相比可能更加复杂,更直白一点说,对于2011年,我对于世界经济形势的担忧可能好于对中国经济形势的担忧。2010年,10 我们担心的是“二次探底”,2011年我担心的是出现经济滞胀,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由于我们从1998年开始为了应对亚洲的金融危机,一直以来我们实施了12年的扩张财政政策,而且一味地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使得经济结构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已经到了不可持续发展的地步。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至少凸显出来四个问题或者四个加大。一是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而且显示出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刚才厉以宁教授已经讲了这个问题,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恰恰就是经济滞胀的一个重要特征。二是债务风险,我们过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巨大,效益又很低,因此相关部门是债台高筑。三是部分城市的房地产泡沫明显,金融风险压力加大。四是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使得进城谋生的农民加速地增加,城镇就业的压力加大。所以,我认为至少有这么四个加大。

2011-01-15 10:10:01

贺铿:

这四个加大就引出了经济滞胀的可能性,什么是经济滞胀呢?经济滞胀,刚才厉教授讲了,首次出现在美国的七十年代,它是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交织并存的一种经济状态,我们现在唯一的经济增长率是比较高的,去年超过10%,但是这个“高”是投资拉动的高,不是真正由经济自身的需求拉动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出现了这样一种经济状态,许多人认为这是对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否定,也有人认为这是实施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直接的结果。我们现在面临这样一些问题,我觉得不能小视,应该高度地重视。为了防止和应对和出现经济滞胀的状态,在政策上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我们的宏观管理应当由以需求管理为主转向以供给管理为主,认真地实行结构性的减税,扶植低利润、高就业的行业发展,以增加就业。要实行差别税率和差别工资津贴,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千方百计地促进全国各个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2011-01-15 10:11:16

贺铿:

第二,实行紧财政、宽货币的政策,以降低通货膨胀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我认为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它主要的功能是促进社会公平,而不是依靠财政来拉动经济增长,或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经济增长,不能在总量控制上过多地做文章,要让商业银行能够自主地进行贷款,但前提条件当然是保证资金的安全。

2011-01-15 10:12:12

贺铿:

第三,要下力气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不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内需就不可能扩大,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就不可能增强。但是从现在各个省市的“十二五”规划透露出来的情况来看,我看还是在一味地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怎么样调整收入分配的结构?怎么样保民生?这个问题不突出,多数省都在提GDP翻番、财政收入翻番,没有看见有居民收入翻番的提法。所以,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就不可能真正形成。第四,要稳定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外需,以促进经济发展。这个问题我就不展开了,在这个问题上,我跟有的部门的意见是非常不一致的,我一直不赞成人民币升值,因为升值没有任何道理,凭什么要升值?

2011-01-15 10:13:19

贺铿:

第五,要尽快出台房产税的办法,如果不出台房产税征收办法,不征收房产税,房地产当中的投机行为就不可能得到遏制。房地产的泡沫不但不会消除,而且会进一步扩大。如果房地产的泡沫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不仅是居民有意见,房价太高,更重要的是会加大金融风险。因此,在房地产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唯有出台房产税,加大多余房屋保有环节的成本,才能真正遏制炒房的现象。同时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问题也一定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不解决,房地产就不可能健康地发展。如果我们在2011年房地产的问题还解决不好,经济当中积累的危险性就会越来越大,而且老百姓的意见也会越来越大。

2011-01-15 10:14:35

贺铿:

第六,要认真转变执政理念,切实将GDP为经济发展的目标转变到以民生问题为目标。我曾说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归根到底是各级政府要真正转变执政的理念,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而不要围绕一个GDP去做各种各样的努力,非常令人担心。我们“十二五”规划从中央五中全会的建议是很不错的,但是从各个地方的“十二五”规划来看,是比较令人担心的。如果这个问题中央解决不了,在各级党委政府换届的前期,用哪一个跃进式的投资,用投资来推动我们的GDP上升,这样我们的经济就会出现很大的风险。

我谈的这些是一家之言,说得不对,请大家批评。谢谢各位!

2011-01-15 10:16:30

魏建国:

非常感谢贺铿先生的精彩演讲。贺铿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的领导,他提出了一个当前的争议话题,提出了可能有经济滞胀的可能性。大家知道,我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是一个民间智库,我们就希望有智慧的学者通过论坛把当前难点、重点、热点、焦点的问题,特别是刚才大家所提到的物价、房价、地价、投资、人民币、工资收入等问题能够谈出自己的观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我们正是把脉中国和世界经济的时候,我们所提出的建议将一定会对政府的决策者有一个更好的选择,我们以热烈掌声再次感谢贺铿先生。接下来有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刘遵义先生演讲,刘遵义先生是国际知名的学者,长期以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研室担任中心主任,同时又是美国著名的智库胡佛研究所的名誉研究员,他发言的题目是“全球经济新形势下的中国外贸和外汇政策”。

2011-01-15 10:17:48

刘遵义:

尊敬的曾培炎理事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非常荣幸有机会在中国经 12 济年会发表一些我个人的意见,我发言的题目是“全球经济新形势下的中国外贸和外汇政策”,强调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意见。

中国传统上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北美和欧洲,但这两个地区目前基本上还没有重新开始正常增长的迹象,而中国本身的内销市场非常蓬勃,零售业是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个趋势在前一段时期,尤其由于中国家庭收入水平经过最低的工资调整后,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国外市场的购买力疲软,中国不能也不需要再依赖对欧美的出口,作为今后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中国必须尽量应用和发展自己庞大的购买力、强劲的国内市场。同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比它所有的贸易伙伴都大,除了美国之外,再有15年的时间,中国也会赶上美国。所以,也不可能再依赖出口大量增长来带动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已经比它的顾客大了,不可能再靠顾客来持续高速增长。现在是一个改变发展方式,就是从出口带动转变为内需带动的好时期,这也是“十二五”计划中的一个要点,就是逐渐改变发展方式。

2011-01-15 10:22:19

刘遵义:

但是转变到以内需带动的发展方式,并不等于要实行保护主义,我们不要忘记平等的自由贸易是双赢的。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在全球新形势下,中国是出超好还是入超好。以前大家都没有讨论过这个问题,表面来看出超多是占便宜的,因为出超出口多,中国是货真价实的出口,美国只是印几张纸头,股票也好、债券也好,究竟是我们占了美国的便宜,还是美国占了我们的便宜,这需要仔细思考是不是继续出超?出超有什么好处?其实对美国来说有短期的好处,不用生产,就印几张纸,可以买到全球的货物。美国现在在用有很多债务,所以他也慢慢想到入超减少。中国要不要走入超的路?中国也不希望要走入超的路,中国应当不要追求入超,但是也不要学美国一样大量入超,最主要的是要追求进出口平衡。

2011-01-15 10:25:35

刘遵义:

另外有一个看法,以前中国很需要外汇,需要外汇就需要出超,不出超就赚不到外汇。现在中国外汇太多,不是太少,所以也不必专注再创汇。中国对外贸易应当是有限的出口换取质与量,让中国在出口方面产生更多的增加值、更多的境内收入和境内所得。在增加出口的时候,中国其实更需要的是增加进口各类的商品,进口商品可以弥补国内的短缺,但是无论是投资比或者是消费比,都可以弥补国内的短缺,但是也会有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的作用。国内短缺的时候,用进口来弥补这个市场,价格就不会大幅度上升。所以,人们要利用外汇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怎么样增加进口?我想有几个方向可以考虑:

2011-01-15 10:31:43

刘遵义:

第一,可以大幅度降低关税,关税在中国财政收入里面占的比例已经不算太大,但是关税引起很多问题,比如香港现在红酒没有税了,为什么这个钱不让大陆流通行业来赚呢?为什么要在香港去买呢?应当可以考虑降低关税,很多进口变成直接进口,而不是经过其他地方来进口。第二,鼓励海外旅游和海外留学,好好利用外汇。我们应当降低外贸的成本与风险,最重要的风险其实是汇价的风险,现在全球汇率波动性很大,做进出口生意的人最害怕汇率波动太大。刚才戴相龙理事长也提到,慢慢开始可以用人民币来做贸易,用人民币报价、人民币清算,这样的话,很重要的一点不但是不依赖美元,而且还降低了出口商的风险,他们用人民币来出口,也会降低外贸的成本,从而增加出口和进口。

2011-01-15 10:36:08

刘遵义:

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28500亿美元,超过了正常储备的需要。随着人民币结算的普遍化,对于外汇储备的需要还会持续下降,所以我们现在的政策应当从以前强调创汇的政策转变到怎么样有效率地用汇。我们有几个方向可以考虑,一是要想办法减少外汇的流入,很多境外企业希望在中国境内做直接投资,这对中国来说是很好的做法,因为他们会带来技术、带来专利、带来品牌和管理方式,但是我们实际上不需要他带钱来,我们可以考虑贷款给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做直接投资,只要他的母公司能够保证他进来就借钱给他,借了钱要买外汇储备,用人民币结汇,这样可以吸引直接投资。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放宽外汇的流出,现在每年每个公民应当可以汇一万美元出去的限制,现在外汇这样充裕,我想也可以放宽这个限制,可以让多一点美元出去。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另外,允许中国人投资到外国去,我们也可以考虑允许境外的机构和企业在中国集资、在中国放债、在中国上市,当然他们筹到的资金,也允许他汇回到本国,这样可以降低外汇的压力,外汇进来,我们不想汇率上升太厉害,人民银行一定用人民币去买外汇,还要对冲,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我们减少外汇的流入,放宽它的流出,会对整个经济有很大的帮助。谢谢大家。

2011-01-15 10:36:56

许戈辉:

非常感谢刘遵义先生,刘遵义先生刚才引领我们一起探讨了全球经济新形势下的中国外贸与外汇政策。下面有请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张晓强先生,张晓强先生从2003年11月底起就担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和党组成员,他专门负责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高技术产业、经济贸易和外事方面的工作。他今天给我们带来的演讲题目是“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张晓强主任。

2011-01-15 10:39:53

张晓强:

尊敬的曾培炎理事长、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金融危机之后,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成为世界多国促进经济复苏、抢占下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选择,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借此机会,我向大家介绍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

2011-01-15 10:41:17 张晓强:

一、总体部署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十七届五中全会闭幕的当天,10月1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正式公布,进一步明确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战略。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转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轨道。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抓紧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作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加快推进促进重点领域跨越发展。可以说,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而今年既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集中力量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开局之年。

2011-01-15 10:41:54

张晓强:

根据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决定提出,我国将着力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以有效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发展生物产业及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突破关键薄弱环节,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考虑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国家确定了“三步走”思路,提出三个阶段性发展目标:第一阶段,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第二阶段,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和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第三阶段,到203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11-01-15 10:42:39

张晓强:

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任务

第一,把科技创新作为中心环节,不断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超前部署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鼓励企业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并形成系统集成技术能力,强化人才激励机制。二是以规模化发展为目标,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创新环节,实施若干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形成突破口和发展优势。三是大力推进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转移,积极支持企业实施创新成果产业化,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向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的产业区域和骨干企业集聚。

第二,强化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一是培育市场,重点围绕提高人民 15 健康水平,缓解环境资源制约等紧迫需求,组织实施若干重大应用示范工程。二是开拓市场,重点加强有利于新兴产业市场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大力发展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三是规范市场,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为各类企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2011-01-15 10:44:06

张晓强: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一是突出引智的作用,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共同创造和分享创新成果。二是有效利用全球资本,切实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我国到境外投资发展高端产业。三是促进企业跨国经营,开拓国际市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

第四,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体制机制。一是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集中支持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等,建立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以吸引社会多元投资。二是从激励创新和引导消费的角度,研究流转税、所得税等环节的支持政策,研究完善地方税政策。三是加快完善创业板、场外交易和债券等资本市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现代方式融资。四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包括建立促进“三网融合”高效有效开展的政策和机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空域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新能源配额制,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探索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度等。

2011-01-15 10:44:43

张晓强:

女士们、先生们,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在新时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重大举措,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能够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从而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国家现代化做出重要的贡献。谢谢大家!

2011-01-15 10:45:40

魏建国:

非常感谢张晓强副主任的精彩演讲,晓强副主任长期在国家发改委主管我国对外投资、吸引外资以及高新技术和经贸工作,他所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我们谢谢他。

今天我同大家一样,享受到一席丰盛的智慧大餐,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感到很充实,因为今天上午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词汇就是“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调整经济结构”,这将是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近期中央召开的一系列经济工作会议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就是要让全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未来的政策将会更加持久。

回顾2010年,中国经济迎风破浪,为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注入了活力,带来了希望。展望2011年,中国经济将站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上,有挑战,更有机遇。我们再次感 谢曾培炎理事长和各位嘉宾的精彩演讲,感谢各位领导和来宾的参加。主论坛到此结束,我相信我们的分论坛将会更加精彩,请继续关注。接下来是15分钟茶歇时间。

第四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2014年会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第十三届“中国改革论坛”议程

会议主题:“十三五改革:创新与突破” 会议地点:北京远望楼宾馆 会议日期:2015年12月13日(周日)上午:

第一项:开幕式(9:00-9:50)

主持:宋晓梧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理事长 1.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同志致辞 2.原名誉会长高尚全同志致辞 3.会长彭森同志致辞

第二项:主题发言(10:00-12:00)

主持:迟福林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副会长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院长

1.杨伟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重点 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2.吴晓灵:十三五时期金融改革与创新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3.刘世锦:十三五改革闯关与风险防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4.刘尚希:十三五时期财税改革新突破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5.王志乐:十三五构建更加开放的经济新体制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下午: 第三项:“十三五改革:创新与突破”大家谈

分会场一

●第一单元:十三五时期的要素市场化改革(主持:宋晓梧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理事长)(1)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2)资本要素市场化改革(3)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改革 主讲嘉宾:

陶然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张明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 刘燕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 评论嘉宾: 张燕生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外经所所长

●第二单元:十三五时期债务风险与结构改革(主持:樊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副会长)

主讲嘉宾:

李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韦士歌 财政部国库司国债管理处处长

评论嘉宾: 石小敏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孔泾源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分会场二

●第一单元: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主持:刘建兴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 副主任)

(1)国有企业混改的边界与空间(2)混合企业的治理结构(3)混改的资产定价难题(4)员工持股与特殊管理股问题 主讲嘉宾:

陈清泰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季晓南 国资委监事会主席 宋志平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

黄 清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XXX 魏桥集团总经理 李维安 天津财经大学校长 ●第二单元:人民币国际化

(主持:杨燕青《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第一财经研究院 院长)

(1)(2)(3)主讲嘉宾:

魏本华 汪寿阳 张礼卿 李伏安 曹文炼 马 骏

人民币跨境资本项目可兑换 汇率市场化

加入世界银行特别提款权(SDR)

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院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教授 渤海银行董事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

第五篇:高考政治温家宝出席达沃斯年会

2009年高考政治三轮冲刺专题教案

温家宝出席达沃斯年会

一、热点背景

2009年1月27日~2月2日,应瑞士联邦主席默茨、德国总理默克尔、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英国首相布朗、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和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邀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上述四国和欧盟总部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温总理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表的题为《坚定信心 加强合作 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特别致辞以及中德、中西、中欧联合声明阐述了中国对世界金融经济形势的看法和主张以及采取的政策举措,表示中国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此访是一次“信心之旅”,展示了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信心,传递了对中欧携手共同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合作的信心,以及对促进国际社会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信心。

二、考点链接

(一)经济生活角度

1、加强改善宏观调控。市场调节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这些会带来经济的波动和资源的浪费,引起社会矛盾,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导致的金融危机使各国面临外部需求明显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经济增长下行等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和各国的当务之急,是继续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通过加强改善宏观调控来尽快恢复市场信心。

2、这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要求。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加强金融监管合作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举措,也是战胜危机的有效途径。

(二)政治生活角度

1、这是顺应当前国际形势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努力推进与欧盟各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才能在互惠互利中增强各国综合国力,实现共赢,也有利于在和平共处五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这是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则是国家间发生分歧乃至引起摩擦、冲突的根源。中国与欧盟成员国间关系的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具有共同的国家利益。

3、这是对我国外交政策和和平发展道路的彰显。此次出访旨在以携手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为契机,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继续扩大和深化中欧关系和各领域合作,推动中欧关系健康发展,进而实现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温家宝多次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谋求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中国愿意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积极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为实现世界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既是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政策主张的落实,也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准则。

(三)文化生活角度思考

1、这是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途径的要求。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这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中英、中西以及与欧盟其他成员国间文化教育交流既是各国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中欧间进一步深化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经济上共克时艰的紧密联系和政治上推进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决定的,文化交流的深入有利于国家间经济合作和政治关系的改善。

(四)生活与哲学角度

1、一切从实际出发。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温家宝总理此次推进我国同有关国家关系、促进多领域合作的出访是基于当前国际社会共同面临金融危机这一客观实际决定的。

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温总理此访传递的信心、勇气和希望来自于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日渐完善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必将使各国携手合作,共度危机,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增长。

3、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同欧盟及其成员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体现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把克服当前困难和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这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4、发展的观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加强与有关国家间合作、深化关系的出访,是不断解决共同发展道路上困难的过程,也是注重量变的体现。同时,也能表明我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心。

5、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温总理此访的重点是加强与欧盟国家经济合作,共度危机,同时在经贸、科技、能源、气候变化、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取得新进展。

三、创新练习

2009年1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世界经济论坛发表了题为《坚定信心 加强合作 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特别致辞,全面阐述了中国对世界金融经济形势的看法和主张以及采取的政策举措,表示中国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据此回答1~3题。

1.上述材料表明

A.我国的宏观调控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B.我国政府使用行政手段对市场进行调控 C.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很小

D.我国能够对市场经济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我国战胜困难和挑战的信心、条件和能力,来源于

①改革30年来积累起来的经济总量和财政盈余 ②政府日渐成熟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③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日益完善

④我国大多数企业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管理制度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3.温家宝说,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带来了严峻挑战。我们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把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这说明

A.经济全球化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B.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C.资本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对重要体现 D.消费决定生产发展

4.2009年1月30日,温家宝总理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宣布,中欧领导人会晤将尽早举行。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原定于2008年12月初在法国举行,但时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的法国总统萨科齐高调宣布将在中欧领导人会晤后会见**。中方在多次耐心做法方工作无果的情况下,推迟了中欧领导人会晤。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 A.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B.独立自主 C.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 D.和平共处五原则

5.中欧关系虽然有过法国宣布会见**等愉快,但双边关系不断前行是总体发展趋势。这一认识体现了 ①意识随着事物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②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③要抓主要矛盾 ④看问题要分清楚主流和支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6.温家宝表示,国际金融危机是一场全球性的挑战,只有加强合作,携手努力,同舟共济,才能有效应对危机。这启示我们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②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③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④坚持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7.2009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布朗向英国华人发表新年致辞,祝愿 华人牛年愉快、成功。他说,在牛年,只有发扬华人一贯吃苦耐劳的“牛的精神”,英国才能在这种富有挑战的时刻取得成功。这说明

A.民族文化具有开放性 B.民族文化具有包容性 C.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D.走出去的民族文化才是世界文化

8.2009年1月30日发表的中西联合声明指出,要充分发挥孔子学院和塞万提斯学院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互办“语言年”。这表明两国

①加强了与不同文明交流与对话 ②维护文明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③促进不同文明相互包容 ④践行了和谐世界的理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材料一

英国各界普遍希望加深对中国的了解,“中国热”持续升温,两国文化教育交流活动日益活跃。伦敦连续4年举行“中国在伦敦”活动,2009年春节活动吸引了30多万人参加。布朗首相在参加奥运会闭幕式前对新华社记者表示,英国将会加强与中国在文化事务上的交流。

材料二 2009年1月29日,温家宝总理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出席第五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温总理表示,密切的经济关系一直是中德双边关系的一个核心支柱。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加强中德合作对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增进两国人民福祉有利,对推动中欧关系健康发展有利,对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有利。中国将始终坚持推进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愿继续深入推进中德在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默克尔说,德中互为重要合作伙伴,双方经济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保持同中国密切的合作关系对德国至关重要。

(1)联系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更好地开展与英国的文化交流?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德之间保持密切合作关系的原因及意义。

三轮冲刺之温家宝出席达沃斯年会参考答案

1.D 2.D 3.B 4.B 5.D 6.B 7.C 8.A

9.(1)①通过商业活动、教育活动等多种文化传播活动,借助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文化传播。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正确处理英国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英国民族文化;遵循两国文化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必须以英国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其有益成果。

④在学习和借鉴英国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⑤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英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做中英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2)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的形势下,中德双方为加快两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是双方共同的愿望。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中德之间保持密切合作关系,促进两国经济发展,符合中德双方的共同利益。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中德保持密切合作关系,谋求共同发展,符合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对外活动的基本目标。

意义:中德之间保持密切合作关系能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德双方互利共赢,推动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共同应对金融健危机,从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下载达沃斯年会如何看中国经济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达沃斯年会如何看中国经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达沃斯论坛年会 中国为何缺席

    2012达沃斯论坛年会 中国为何缺席 先来了解下达沃斯论坛的由来。1971年,现任论坛主席、日内瓦商学院教授克劳斯·施瓦布创建了“欧洲管理论坛”,因为这个论坛在全球的影响力不......

    华尔街观后感-从华尔街看中国经济

    华尔街观后感------从华尔街看中国经济华尔街具有强大的力量,这是毋庸置疑的,它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历史中无法抹灭的一笔,从荷兰人到英国人,再到发扬它的美国人。它一次次地受到挫......

    2017中国经济50人论坛年会会议纪要5篇

    这届很犀利!2017中国经济50人论坛年会(完整会议纪要) 2017-02-15财经会议资讯 今天,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7年年会”于2017年2月15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 斯密的“两个人”假设与司马迁的“两者”描述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严清华 何 芳 [摘要] 根据斯密的理论假设,市场经济中最值得关注......

    从国富论看中国经济——读国富论有感

    《从国富论看中国经济——读国富论有感》 管理学院会计1303班 程亚超 摘要: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被誉为经济学开山之作,其中的科学思想对当时的经济发展乃至当今都......

    达沃斯聚焦中国经济未来 新的增长引擎在何方

    达沃斯聚焦中国经济未来 新的增长引擎在何方 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美国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随之进入“慢车道”。面对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中国经济是否会现“硬......

    夏季达沃斯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共5篇)

    首届夏季达沃斯年会在中国大连成功举行 “从达沃斯到大连世界经济论坛主办的首届——新领军者年会”(简称“夏季达沃斯论坛”)于9月6日至8日在大连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

    达沃斯论坛范文大全

    达沃斯论坛之世界经济篇 了解: 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 21世纪,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这就是知识的经济化日趋明显。以高科技信息为主导、高科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