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综述

时间:2019-05-15 04:47: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综述》。

第一篇: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综述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综述

王昉 喻梅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上海 200433;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 200433)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的主要议题,对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所提交论文的学术观点以及所进行的学术讨论进行了概括性和综合性的介绍与总结。

关键字: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于2008年11月14日至1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本届年会由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承办。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参加了本届年会。会议总结了上届年会以来学会开展的各项工作,并就本届年会的主要议题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改革学会领导机制,表彰优秀学术成果

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集体领导体制,促进学会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本届年会进行了学会领导班子和理事会换届工作。对领导体制进行了调整:(1)采用轮值会长制度;(2)在学会现任理事中选举常务理事,以加强学会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学会运作效率。本届年会还进行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五届科研成果奖的评奖和颁奖活动,以鼓励本学会的中青年会员发表优秀研究成果,促进经济思想史学术研究的进一步繁荣。此外,集中和反映了2000—2007年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优秀成果的论文集《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也在本届年会召开之前出版,并在年会上赠送给了每位会员。

二、中国古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动向

本届年会学术讨论的主要议题包括:(1)中国古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深化与拓展;(2)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发展与创新;(3)赵靖先生学术思想研究。

1、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研究内容的深化和视角的更新

许多学者对中国古近代经济思想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扩充和延展,大大丰富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更为具体、细致。河南师范大学余德仁教授的论文《嘉道年间经世派的崛起及其启示》研究了嘉道年间“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龚自珍、林则徐、魏源、包世臣的经世致用思想。北京大学周建波副教授以旅蒙晋商“大盛魁”为例研究总结了300年前晋商在蒙古地区开展业务时的经验和教训。山西财经大学阎应福教授的论文《先秦荒政 思想探讨》系统梳理了中国先秦时期丰富的救济灾荒思想。山东大学赵梦涵教授和李维林副教授指出商鞅的农本思想和农业激励政策是对战国李悝“尽地利之教”农本思想的发展和制度化,表现出强烈的时代进取精神。南京审计学院蒋大鸣教授的论文《中国古代审计监督思想起源及其早期演变历史探讨》对中国古代以国家审计形态存在的审计监督思想的起源以及审计思想、实践在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演变作了研究。天津财经大学陈曼娜教授的论文《荀子社会分工思想的现代阐释》从社会分工角度系统梳理和理性分析了荀子的经济思想,并与西方的社会分工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河南商丘师范学院韩东京副教授《中国古代三脚账思想》一文从账簿设置思想与记账规律两方面梳理了中国古代不完全的复式记账思想——三脚账思想。上海师范大学夏国祥副教授在《近代中国田赋改革思想初探》指出中国田赋改革思想兴起于清末,发展于北洋政府时期,至国民政府时期达到顶峰,虽以西方财税理论为改革依据,但仍带有中国传统财政思想的烙印。西北大学彭立峰博士的论文《晚清海关关税思想研究》通过研究晚清中国关税思想演进路径,全景展示了中国关税思想的现代化转型过程。河北经贸大学张增强的论文《王茂荫货币改革思想探析》指出王茂荫的货币思想“达到了当时中国人对货币理论认识的最高水平”。

一些学者采用了新的视角阐释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内容,得出了新颖的见解和观点。武汉大学李守庸教授的论文《略说孟轲与亚里士多德经济思想之异同——从在商品价值中发现了等同关系说起》通过比较研究,指出两位东西方古代思想巨匠不仅都发现了商品价值表现中的等同关系,而且在分工和交换的起源、土地问题、分配问题和义利观等都存在许多共同之处。西北大学赵麦茹博士《孟子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一文从生态角度解读孟子的经济思想,指出其经济思想中富含大量生态因子的三大根基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内圣外王、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的逻辑思路与敬畏自然的宗教文化。哈尔滨商业大学朱德贵副教授的论文《论先秦时期“公平”和“诚信”经济伦理原则》从经济伦理角度出发重新解读了先秦典籍中的经济思想,归纳出处理经济与伦理的规则。北京大学刘群艺副教授的论文《去伦理化的努力与中国近代经济学理念的启蒙——以严复译<原富>为中心》从严复的《原富》与原版的亚当·斯密《国富论》对比中,指出严复利用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三大教条”或破或立地阐释了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因而去除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伦理化的努力并不彻底。武汉大学严清华教授、杜长征博士等人撰写的《自强学堂商务门与中国近代第一次商学教育试验》一文,通过自强学堂商务门在晚清重商主义思想下的发展演变,勾勒出了中国近代商学教育发展情况。

近年来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已不再局限于挖掘和整理中国经济思想 的历史遗产,而是在梳理经济思想内涵的基础上考虑传统与现实的结合,追踪理论热点、关注现实问题。这一特点在本届年会论文中也得到了体现。复旦大学徐培华教授的论文《经济发展与义利追求》联系当前中国市场经济中遇到的困难,指出应该利用儒家经济思想中的“义利观”、“以民为先”的思想来分析和处理当今的各种问题。河北经贸大学武占江教授的论文《传统经济思想与正确财富观的建立——从三鹿事件谈起》,指出三鹿事件透露出当代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见利忘义”的不良倾向,因而需要用传统经济思想中“义利观”来重新树立当代中国人正确的财富观。西南财经大学刘方健教授的论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源》探寻了在中国历史上不同社会阶段社会主义思想的嬗变,认为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不断发展的原因是中国具有的“均平”文化根基和社会基础。

2、民国经济思想的开拓和整理

民国经济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诸多学者在这一领域不断探索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从本届年会提交的论文来看,对民国经济思想的研究已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既包括对民国时期一些重要人物的经济思想的深入探讨,同时也有对某一方面专题的系统整理和分析。由武汉大学“民国经济思想史研究”课题组主编的民国经济思想丛书已出版了《民国财政思想史研究》、《民国产业经济思想史研究》、《民国对外贸易思想研究》。复旦大学叶世昌教授和肇庆学院丁孝智博士的合作论文《伍启元的经济思想》从物价统制论、抗战时期物价论、利用外资论、和谐管理论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近代著名经济学家伍启元的经济思想。特别指出伍启元的和谐管理论与西方管理理论的Y理论不谋而合,即使在今天也能给人新的启示。复旦大学孙大权博士的论文《刘大钧的学术贡献与经济思想》研究了中国经济学社首任社长刘大钧的经济思想。武汉大学吴传清教授的论文《论任美锷的中国工业区划方案》利用区域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任美锷的中国六大工业区划方案,指出该区划方案是“民国时期最为系统、全面的工业区划方案”。武汉大学孙智君副教授的论文对民国学者吴景超的农业经济思想、工业经济思想和区域经济思想进行了评析。河南大学孙建国教授研究了民国学者于树德对西方信用合作思想和合作制度的传播与介绍以及他对近代信用合作思想的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朱华雄副教授和刘贵平的论文《民国时期保险思想的基本框架(1912-1949)》研究了该时期学者借鉴西方保险理论形成的比较全面的保险思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霞的论文《蒋介石的“三农思想”》指出蒋介石已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三农问题对于解决中国问题的重要性。河北经贸大学董平均教授和李银的论文《李大钊教育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基于唯物史观分析和评价了我国著名革命领袖李大钊的教育经济思想。

3、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和分析方法的吸收和借鉴

应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分析工具研究经济思想史是近年来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发展趋势,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南京大学蔡一教授的论文《<管子>论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运用西方经济学范式,从市场、货币、价格方面分析了《管子》中的轻重理论,认为轻重理论是 “中国古代可能出现的对市场关系最为完备并相当科学的理论概括”。复旦大学马涛教授和李绍东的论文《儒家的‘均平’观与现代经济分配和增长理论》指出儒家的“均平观”是一种相对而非绝对均平,文章利用现代经济学中有关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理论支持了这一论点。河北经贸大学李银的论文《从鄂君启金节看战国持节贸易》利用现代贸易理论分析出贸易许可制度与战国持节贸易的同源性。上海财经大学韩丽娟博士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村金融组织选择思想(1927-1949)》一文中根据农村金融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内生和外生两部分,构造数理模型分析内生金融为本、外生金融为辅的近代农村金融组织选择思想。上海财经大学毕艳峰博士的论文《中国近代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探索与争鸣》在工业化理论框架内,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近代农业机械化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上海财经大学喻梅博士的论文《中国近代两种会计制度长期并存的原因分析》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由民国时期会计学界的学术争鸣引发的两种企业会计制度在工商企业中长期并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三、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探讨

经济思想史作为理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学科界定应有范式框架的识别和限制,以实现分析技术的积累和理论的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应遵循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关于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研究范式问题和研究方法,是本届年会学术讨论的热点之一。谈敏会长在开幕词中总结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和学会发展的特点,指出古近代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仍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基础。上海财经大学赵晓雷教授的论文《20世纪上半期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界关于经济科学方法论的认识》遵循胡寄窗先生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一书中以“新的科学的起点”作为划分“五四”运动前后经济思想的分界基点的认识,对20上半期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界方法论的认识及其争鸣进行了梳理和评价。文章从经济学方法论一般认识、经济学方法论专论、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论著统计及对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之影响三方面展开论述,指出20世纪上半期中国经济学界对经济学方法论的讨论,从内容涵盖的广度、理论认识的深度、以及论述的专业性而言,对中国经济思想向现代经济学理论范式转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上海财经大学程霖教授题为《奠基时期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成就与地位》的论文从学术史角度出发,围绕着研究成果、学 术争鸣、学术价值等方面对奠基时期(1897-1948年)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主要贡献与历史地位重新做出了评价,并指出新世纪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主要范围将会转向建国前三十年和现、当代。上海财经大学熊金武博士在题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科学化及一些相关历史理论问题思考》的论文中指出中国经济思想史发展的前途在于科学化,必须建立起科学的研究范式。北京师范大学张跃副教授的论文《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认为研究经济思想史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可寻,因而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概念体系和研究范式。西南财经大学付志宇教授在《经济、思想与历史》一文中指出经济思想史研究中具体的方法应该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而定。北京大学张亚光博士在发言中也强调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应该走科学化、规范化的研究道路。武汉大学李守庸教授虽未参会,但仍委托其他老师向年会表达了他对于深化与拓展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必须具备三个前提的观点:一是学术自由,能自由发表学术见解;二是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三是实事求是,秉笔直书。

四、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回顾与总结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不仅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在经济理论和思想意识方面也实现了重要的进步。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发展进行回顾和总结也是本届年会的一项重要学术议题。海南大学王毅武教授的《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一文对十六大以来我国现代经济理论的逻辑结构和科学体系进行了概括,指出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继续完善,与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系统阐述共同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新贡献。王毅武教授提交的另一篇论文《市场经济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点、鲜明特点,指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与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内蒙古财经学院姜建华教授和邓强的论文对邓小平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进行了总结,指出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相关内容是新的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海南大学陈首哲的论文《论新时期新阶段》对十七大报告中的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解读。武汉大学吴传清教授和周志平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对区际梯度推移理论的引进过程以及该理论发展演进脉络的梳理,指出未来研究的拓展方向。上海财经大学李超民副教授提交的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新中国国防经济史进行了考察。《新时期国防经济史学术重点考察(1978-)》一文从国防经济理论体系角度对新时期国防经济史学术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和客观评价。《现代战争中的科技与经济因素:军委扩大会议与国防现代化学术(1975-1985)》一文系统梳理了新中国建立后两次军委扩大会议期间国防现代化学术思想,从学术史高度把握了新中国国防现代化思想过程。《观念与视 野:“17年”美国军事政治经济学研究(1949-1966)》通过分析和勾勒17年中我国研究美国国防军事经济思想的发展脉络,展现了对美国军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观念不断完整清晰、研究视野不断开拓、研究方法逐渐多元化的过程,并对该时期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模式进行了分析评价。

北京大学张亚光博士的论文《近30年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回顾和展望》从学科设置、招生规模、学会活动进行了回顾研究,并以期刊论文为视角展开分析,总结出本学科研究经历“继承拓荒”、“深化发展”和“综合创新”三个阶段,研究对象由窄变宽,学术创新不断涌现的特点。西南财经大学的付志宇教授和贵州财经学院缪德刚的论文《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总结与展望》对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指出中古思想研究亟待加强;研究方法单一;新老学者学术水平差异大等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中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积极进行跨学科研究和开展学术争鸣等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五、赵靖先生学术思想研究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界的前辈,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名誉会长赵靖先生于2007年8月8日逝世。为了缅怀赵靖先生,本次年会特设“赵靖先生学术思想研究”专题。本届年会收到多篇研究赵先生学术思想的论文。北京师范大学王同勋教授《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研究的新高峰——评介赵靖教授主编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一文指出赵靖教授主编的《中国经济思想通史》“是目前中国经济思想史领域最全面、最系统、内容最丰富、具有最高水准的权威性的大型学术专著”,“不仅是赵靖教授数十年学术思想的总结,也是本学科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海南大学王毅武教授撰文《老树春深更著花——赵靖先生与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深切回忆和记录了赵靖先生对中国现代经济理论这一门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新领域的支持与鼓励,对后辈学者的指导与教诲,对学术争鸣和学术批评的提倡。东北财经大学张守军教授的论文《赵靖先生与20世纪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总结了赵靖先生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特点:一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出发,二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同时指出赵靖先生在学科研究中的四个原则:即“坚持从社会的经济关系出发分析经济思想”,“重视分析经济思想所反映的阶级利益”;“重视社会政治制度和其他社会思想对经济思想发展的影响”;“重视经济思想本身的纵的和横的联系”。河北经贸大学张一农教授撰写《学习赵靖先生关于<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纪念赵靖先生逝世一周年》一文,指出赵靖先生学术思想的主要精华是:提出了本学科明确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具有坚定的服务祖国和人民的理念。北京大学颜敏博士的论文以赵靖先 生1947-2005年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学术道路和学术贡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进一步完善了学会领导体制和运作机制,在学术研讨和交流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严清华副会长在闭幕词中用“三个一”来概括本届年会:一次规模超过前几届的盛会;一次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尝试;一次透露经济思想史研究乐观前景的聚会。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将以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将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进一步推向前进!

A summarization of the 13th Fall Due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of the History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

Wang Fang1, Yu Mei2

(1.Institute of Finance & Economics Research,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ghai,200433,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ghai,200433,China)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topics and the academic discussion of the 13th Fall Due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 and it also gives some summarizing and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some of the major theses presented by representatives and academic view points.Key Words: History of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Associa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the 13th Fall Due Annual Meeting

第二篇: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

斯密的“两个人”假设与司马迁的“两者”描述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严清华 何 芳

[摘要] 根据斯密的理论假设,市场经济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市场活动的主体,其本质特征是理性“经济人”;另一个是管制市场的政府,其角色定位有如“守夜人”。无独有偶,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司马迁也将社会上活动的人描述为“两者”:一是社会经济的活动者,他们都是忙碌奔波的“利者”;一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者即政府,其理想角色是充当一个顺应社会经济自发发展的“善者”。斯密的“两个人”假设与司马迁的“两者”描述既有同工异曲之妙,又有交相辉映之趣,比较二者,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经济人 守夜人 利者 善者

一、斯密假设和司马迁描述的理论基础

(一)斯密假设的理论基础:自然秩序论

“自然秩序”本是法国重农学派的理论概念,斯密吸取了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理论,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秩序,“坚信自然规律一直是古典学派的信条”,并认为“这些规律不但不与个人自由相悖,而且是它的直接结果之一。它们是使一切自由人紧密结合起来的自发性纽带”①。在斯密等人眼里,自然界、自然物、自然状态等等一切最初存在于人类的纯天然的东西的变化都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的,这些规律的存在是客观的,有其必然性。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频繁使用“自然”一词,其内涵首先指的是“物”,“物”是天然的、物质世界或自然物本身所拥有的东西;但它并不排斥“人”,“人”被置于人类社会活动之中,其活动顺应市场的内在规律而不相违背,它们的共同特性是二者都具有客观性。

自然世界如此,经济世界也是如此。经济发展也同自然发展一样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秩序,也有其客观规律。斯密认为,在社会分工和交换中存在着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法则,这 ① 夏尔·季德、夏尔·利斯特著,徐卓英等译:《经济学说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12页。种行为法则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背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力量。在这种客观力量指导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由放任的社会就是最符合人的利己本性的“自然秩序”。“自然秩序”是一种自我实现的秩序,它通过每一个当事人按照其对这一秩序的认识而在自由行事时表现出来,是每个人的自由活动所造成的必然结果。他把自然秩序作为社会经济秩序的依托,把经济规律所产生的经济秩序等同于自然规律所形成的自然秩序,认为这种秩序的形成也具有客观性、必然性,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斯密的“两个人”假设正是以这种自然秩序论为理论基础的。

(二)司马迁描述的理论基础:自然之验论

“自然之验”是指得到自然规律验证的活动与现象,其本质在于强调遵循客观规律。司马迁认为经济活动有其客观规律可循,“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①。在司马迁看来,人类的经济活动就像流水一样有其自然规律,统治者不必对之进行干预,只要让人们各安其业、各从其事、各尽其能,物质利益规律就能自发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促进生产流通事业顺利发展,使社会经济发展和利益协调自发达到一个较为均衡的状态。

司马迁相当重视市场力量或价格机能的作用,把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交换活动看作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符合客观规律的行为。在他看来,“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就是一种完成符合自然规律的现象。当一种商品价格贱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就会使之价格上涨;反之,当一种商品价格贵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就会使之价格下跌。商品价格上涨或下跌的中间因素是物品的供求状况,而根本诱因则是人们的利益驱动。当物品价格比较低廉时,人们从追求利益的需要出发,大部分都会去选购廉价物品并使其需求量上升,此时供应商就会提高物品价格以获取更高的利益,这就必然导致这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反之亦然。司马迁认为这种现象出于人们的利己之心,会对经济起到自发的调节作用,符合“自然之验”。司马迁是把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物质生产的历史当作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史去看待的,强调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这是司马迁“两者”描述的理论基础。

二、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与司马迁的“利者”描述

(一)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市场经济中利益的理性追求者 ① 《史记·货殖列传》;以下凡引司马迁语而未另注出处的均见《史记·货殖列传》。“经济人”是指置身于市场经济中的利益的理性追求者。在《国富论》中,斯密并没有明确提出“经济人”这一范畴,但他认为每个人都以自利为追求目标,自利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动力,一切商品交换都由每个参与者的自利动机所推动,每个人对职业的选择形成了自然分工,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由每个人的自利所造成的等等,诸如此类的描述已透露出明显的“经济人”理论气息,这正是后人将“经济人”假设的功绩归之于斯密的重要原因所在。

斯密的“经济人”假设蕴含了如下基本内容:

1.“经济人”从利己本性出发。斯密认为人性的本质是自利,人所追求的都是自己的利益,从人的本性中产生出的自利追求是合符规律的行为。他指出:“任何一个想同他人做交易的人,都是这样提议的。给我那个我想要的东西,你就能得到这个你想要的东西,„„我们期望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我们不是向他们乞求仁慈,而是诉诸他们的自利心;我们从来不向他们谈论自己的需要,而只①是谈论对他们的好处。”在他看来,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和相互之间的交换都是出于自利心的驱使,他们不仅要明确自己的求利倾向,而且要承认他人自利心的合理性并利用他人的自利倾向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所以说,求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不能予以否定。

2.“经济人”会促成社会利益的实现。在斯密看来,虽然每个人都有利己心,但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又都会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达到一个并非它本意所要达到的目的,这种目的就是指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最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的确,通常他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在此种情况之下,与在其他许多情况之下一样„„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②这样,每个人在经济活动中所考虑的虽然并不是整个社会的利益,然而他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途径并进而促成整个社会利益的实现。

3.“经济人”应该是理性的。“经济人”具有理性的性质是指一个正常的为自己谋生的人,他们正常的甘愿节省,正常的甘愿为某种金钱报酬而努力,或者是为自己买卖寻找最好的市场等。在交换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利益能达到最大,这种趋势就是一种理性行为。每个人都是各自利益最好的判断者,对所面临的一切目标和机会都会选择一种趋利避害的手 ①②亚当·斯密:《国富论》,唐日松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4页。亚当·斯密:《国富论》,唐日松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327页。段,以求取自己的利益的最大值。除此以外,“经济人”的理性行为不能与道德、法律背道而驰,亦即“经济人”的自利不能采用违背社会道德的卑鄙手段来实现。

(二)司马迁的“利者”描述: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忙碌求利者

在司马迁的描述中,“利者”是指与生俱来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忙碌奔波的求利者。司马迁认为逐利求富是所有人的共性,他描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社会上各类人的“逐利图”:农、工、商等人的活动自然是为了“求富益货”;就是“深谋于廊庙,论议朝廷”的达官显贵,“守信死节,隐居岩穴”的清雅之士,也为的是“归于富厚”;至于“陷阵却敌”的军士,“攻剽椎埋”的少年,“走死如鹜”的侠士,“不择老少”的歌伎,“饰冠剑,连车骑”的游闲公子,“不避猛兽”的猎者,“博戏驰逐”的赌徒,“舞文弄法”的吏士等等,也无一不是“为财用”、“奔富厚”。在司马迁笔下,凡社会人士,不分贵贱,不分老少,无一不是在为逐利求富而忙碌奔波着,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司马迁的“利者”描述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求利是人与生俱有的本能要求。司马迁认为,求富之心人皆有之,它是人天生就具有并不经过后天学习的本能要求,即所谓“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在他看来,人们求利的本能要求是天经地义的,人们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生存,追求利益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故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破天荒地专门为春秋末至汉初以经营手工业和商业而致富的人做传,记述他们的言论、事迹和经验,富者被视为一代楷模。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因而他揭露那些为了求利而挺而走险的行为,包括“不避汤火之灾”,“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鹜”,“不避猛兽之害”,“不避刀锯之诛”等,认为人们的这些行为也是出于对利益的追求。

2.求利途径和手段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分。虽然求利是人们的本能要求,但并非任何求利行为都是正当的。他把求利分为三等:“本富”、“末富”和“奸富”。“本富”是指从事农业而致富,“末富”是指从事工商业而致富,“奸富”是指“弄法犯奸而富”,他的基本看法是“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本富”和“末富”是通过农、工、商等经济活动来致富,是获取财富的正当手段,这类致富途径和手段是无可指责的;而“奸富”则不同,是应明确予以反对的,包括“劫人作奸,掘冢铸币”等,对于这种手段不能放任,应该严厉打击。

3.求利结果会导致贫富差距的出现。司马迁意识到人们的自发求富活动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有人成为巨富,有人又求而不得,仍然处于贫困状态,社会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贫富差距。他认为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这种差距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是人们个人能力 的体现,即所谓“巧者有余,拙者不足”。在他看来,富者,不是因为有人送给他们财产;贫者,也不是因为有人剥夺了他们的财产,出现贫富差距只是在于人们巧拙的不同。正是基于这一认为,因而他明确反对对富人进行各方面的限制,尤其反对夺富予贫。他的基本主张是“贫富之道,莫之夺予”,即不能够也不应该夺富予贫。因为富者是有能力的表现,贫者是无能力的结果,我们不能打击有能力的“巧者”而支持无能力的“拙者”;同时有能力的人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就会成为富者,而无能力的人即使赐给他财富他也会最终丧失,即所谓“不肖者瓦解”,因而统治者决不能实施打击富者的政策。

三、斯密的“守夜人”假设与司马迁的“善者”描述

(一)斯密“守夜人”假设: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定位

依据“守夜人”假设,国家的主要任务是营造一个发展生产、积累财富的和平环境,防止外来侵略,维护国家治安,不必干预其他方面的发展。斯密是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来对政府角色进行定位的,他的基本思想是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在利己心的引导下,通过个体经济利益和动机的调整,经济活动就能够正常进行,社会总利益也能够得到实现,用不着政府直接干涉。

斯密的“守夜人”假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政府“守夜人”的基本职责。在《国富论》中,斯密描述了政府的“守夜人”职责,其主要职责有三项:一是“保卫本国社会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略与欺侮”;二是“尽可能保护社会所有成员不受其他成员的欺侮或压迫,即设立严正的司法机构”;三是“建立和维持某些对于一个大社会当然是有很大利益的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①。

2.政府应在如何“守夜”上恪尽职守。斯密思考的重点不在政府是否是“守夜人”,而在政府应如何“守夜”这一问题上。在斯密所处的时代,连大英银行都是私人经营的,因而政府所能管的主要是国防、司法和公共设施等。斯密提出了关于政府“守夜”的各种建议。以国防为例,斯密分析了狩猎和游牧民族的全民皆兵,以及农业文明的业余战士模式,认为当时情况下不需要政府专项财政开支来维持国防,但是随着制造业的进步和军事技术的复杂,就必须要由政府抽税来维持装备纪律严明的常规军了。再如,斯密分析政府怎么去维持运河、道路等公共工程才能花费最小、最经济。他认为,运河的通行税与其让委员会负责倒不如像其他国家一样交给私人负责,这样效果更好;而道路的通行税则不一样,因为运河如 ① 亚当·斯密:《国富论》,唐日松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507、508、516页。果修理不好是完全不能进行河上运输的,所以把道路交给委员会管理也并非下策。总之,斯密“守夜人”假设的重点是在国防、司法和公共设施等方面政府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3.“守夜”并不等于政府对经济活动撒手不管。实际上,政府仍需通过各种手段来干预社会经济发展。第一,实施管制。政府通过法规来干预市场,政府管制的出发点更多考虑的是社会价值而不是经济价值,范围包括酒类管制、食品和药类管制、劳动合同鉴定等。第二,运用财政手段。针对某些特定商品和特殊人群实施财政补贴或限制政策,如公共交通工具的补贴,老年人的补贴,还有在环境遭到污染时限制交通工具的使用等。第三,政府直接提供公共产品。如医疗,教育(中小学),农村的道路、桥梁以及供电供水的设施等。第四,实行收入转移。一种是与特定的支出相联系,比如买房,购房者可以享受政府的住房补贴,又如教育,上大学者可以享受大学提供的好处;再一种是不与特定支出相联系,而是针对某些特定人群实施的政策,如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等。

(二)司马迁的“善者”描述:政府履行职责的最佳选择

“善者”是司马迁对政府履行职责所做出的最佳选择的一种描述。他认为政府对于民间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做出五种优劣不同的政策选择,而其中最理想的是“善者”所选择的顺应民间经济自由发展,以保持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的放任政策。各种政策选择的顺序依次是:“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其中,“因之”就是顺应民间经济的自由发展;“利道之”是对之加以诱导;“教诲之”是对之进行教化;“整齐之”是对之进行约束或限制;“与之争”是政府直接经营经济事业与民争利,这是最差的政策选择。

司马迁的“善者”描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善者”应采用“因之”的放任政策。“善者”就是要让民间经济自由发展,而“因之”政策就是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主张放手商人活动,听凭人们追逐财富,发展生产,国家可以获得取之不尽的财富,他说:“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徒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这就是汉初实行的“因之”政策,它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2.“善者因之”并非政府放弃管理和干预。司马迁将程度不同的干预用“利道”、“教诲”、“整齐”等概念加以概括,并不绝然反对政府对私人求富活动进行必要的管理和干预,相反,他认为国家正常的管理和干预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的。实际上,当国家面临自然灾害,社会经济不能正常运行时,政府采取一些干预措施就成为必要,亦即需要通过政府干预使得社会经济得以尽快的恢复和有序的运行。3.“善者因之”只是一种理想的政策选择。汪锡鹏认为:“司马迁‘善者因之’的思想是对工商业不加限制、听其自然发展的一种政策措施”,“文景时期,封建统治者对工商业实行的也不是什么‘因之’政策”,“司马迁对于工商业的态度前后相互矛盾”①。也就是说,司马迁的“善者因之”思想只是一种理想境界。

四、斯密假设和司马迁描述的比较与启示

(一)“两个人”与“两者”的简要比较

1.二者的主要内容与精神实质大体一致,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二者均承认人类的利己本性,并认为其本性会影响社会的发展。人本自利,此为自然赋予,它的存在有其客观性与必然性。斯密认为,符合人们利己要求的一切措施都会适应自然的发展,人们追求自己的利益也会不自觉地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司马迁也认为求利不是一件坏事,它对个人和社会都会带来积极效果。

其次,二者均认为国家不应干涉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不能完全放任其发展。承认人的利己本性,必然在经济上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涉。尽管斯密被描述成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倡导者,但他从未否认过政府的作用。斯密把政府的基本职能视为经济自由的内在要求,在他看来,国防要比国富更重要,没有国家的独立和安宁,其经济的发展就失去了最为必要的保障。这点和司马迁的“国家无事”有相似之处。司马迁认为,汉初70年的经济迅速发展就是因为国家无事,无兵荒马乱,政治上也保持安定。所以他反对对商人的限制和打击。但他同时又认为经济过分自由发展会产生富豪兼并,竞相奢侈现象,出现“物盛而衰”的局面。因而,在《货殖列传》中,他对计然所讲的包括控制粮价以使“农末俱利”在内的各种干预措施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2.二者揭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与共同要求,有入木三分之奥。

二者均看到了在人们充分发挥个人的利己本性的前提下,自由市场的市场机制可以自发的调节利益关系,无需国家干预。斯密认为市场领域存在着一种自发力量,即“看不见的手”,它自发地调节和平衡经济主体在追求个人利益时的要求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利益的增进。司马迁也认为社会经济发展有其内在的动力,不需要谁去命令,自己就不停地运转。从其对价格机能的描述中既可看出,在他眼里物价变化与社会经济自动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在努力追求自身利益的前提下,物价的变动起着调节作用,使整个社会经济有秩序的运行,实 ① 参见汪锡鹏:《评司马迁“善者因之”的经济思想》,载《江西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质上就是看到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自发调节作用。

3.二者基于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特色各异、交相辉映之趣。

斯密假说产生于西欧资本主义开始兴起的时代,当时的英国已基本成为以工场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国家;而司马迁所处的时代,中国的封建经济制度还刚刚建立不久,商品经济还只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还远未孕育出资本主义的萌芽。因而,二者之间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背景还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反映到精神文化层面上,斯密时代已出现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如牛顿力学揭示了宇宙万物在运动、引力、能量守恒的自然法则下达到均衡的机制,经济学说方面,在斯密之前不仅产生了西欧重商主义经济学说,而且出现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等一批经济学家;而司马迁所处的时代,中国尚未出现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家,在司马迁之前也没有一位像威廉·配第那样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出现。

基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二者自然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特色。相比而言,从出发点上看,前者即斯密假设似乎更注重于揭示近代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内在驱动力,而后者即司马迁描述则在于谋求封建经济关系形成和确立时期的“商人地主的利益”①;从主要内容上看,前者似乎更注重于经济行为的利益性,而后者则更为关注经济行为的伦理性;从方法论上看,前者似乎更注重于理论推断与逻辑推演,而后者则更注重于事实陈述与实证分析。但二者却关注了同样的问题并做出了大体相同的阐述,呈现给世人一幅描绘市场经济内在关系与共同规律的亮丽图景,在今天看来,这幅图景堪称中西合璧,相映成趣!

(二)二者比较的现代启示 1.人之求利本性的启示

“经济人”与“利者”的核心在于“自利”和“理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遵循市场规则来追求各自的利益,能够保证社会利益的实现。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求利本性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要求的。而且,求利本性应该排斥道德意义上的“自私”。因为自利并非纯道德意义上的“自私”。斯密和司马迁都面临过经济与道德的困境,其实这两者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人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人的利己心与同情心作为一个相互对立的统一体存在于人的本性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倡以人为本。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当代的理性求利者应该协调好当代利益与后代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才是人的求利本性的最长远、最根本的利益要求与目标取向。2.政府角色定位的启示 ① 参见赵靖:《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讲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8页。斯密和司马迁都有认为在遵循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政府干预必不可少。事实上,无论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当代,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都是不可或缺的,二相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只是从政府角色定位的角度来看,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政府干预的“度”。在我国转轨经济的条件下,相对于以前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而言,此时政府干预的范围应大大缩小,从“无所不管”转向“有限领域”,从“过度干预”转向“适度干预”,同时也要从公共服务方面的“缺少干预”转向“加强干预”,使之成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有效政府。在目前情况下,我国政府需要重点从事的工作是:注重公共投资,加强基础性设施建设;实施合理的产业政策,提高产业结构的效率;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保持区域稳定发展;控制人口增长,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提高其质量;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以使政府职责得到正确有效的履行。

主要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富论》,唐日松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2]《史记·货殖列传》,中国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3]严清华:《中国经济思想史论》,前进出版社2004年版 [4]石世奇:《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聂文军:《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胡宏斌、唐振宇、何继想:《“经济人”与现代社会》,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赵靖:《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讲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王明信等:《司马迁思想研究》,华文出版社2005版

[9]雪里埋:《政府不能只当城市的“守夜人”》,载《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4月22日 [10]汪锡鹏:《评司马迁“善者因之”的经济思想》,载《江西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11]吴俊培:《对斯密“廉价政府”的重新思考》,载《涉外财务》2005年第1 期

第三篇:中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思想史》教案

第一章

西周及西周前的经济思想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中国经济思想 史》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明确其研究对象和学习的意义, 认识到中国经济思想史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导 论

一、中国经济思想遗产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社会经济形态与经济思想

经济活动是人们经济思想产生的源泉。有两个方面内 容:一方面是经济思想是人们改造自然活动在头脑里的反应,另一方面是一定的经济制度又对经济思想的产生有着如影随形的直接联系。

经济思想史作为一门科学,就是研究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社会经济的各种见解、主张,政策方案以及它们赖以产生的思想基础和相互之间的影响等。西方经济思想史如此,我们中国经济思想史同样如此。

2.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中国经济思想史是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历史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人们关于经济问题的思想,理论以及对政府的经济方针、政策、措施、方法的主张和观点。

3.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①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②运用中西对比的方法 ③坚持古为今用的方法

二、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意义

1.从智育角度讲,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应该把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同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学习结合起来,中西合璧,为我所用,才能构成更为完整 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产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2.从德育角度讲,中国经济思想史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修养,找回丢失的人格家园,把握人生的 方向,比单纯的说教效果会更持久,而且事半功倍。

三、《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诞生

《中国经济思想史》这门学科的产生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前 50 年为草创起步阶段。2.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为学科建立基业阶段。3.改革开放以后至今为开始初步繁荣发展阶段。

复习与思考题 1.如何认识中国经济思想遗产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2.学习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意义。

参考文献目录

1.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社 1998 年版; 2.赵晓雷主编:《中国经济思想史》,东北财经大学 出版社 2007 年版;

3.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主要经济思想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秦统一之前,即西周和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思想,认识到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是灿烂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深刻认识到挖掘这些经济思想 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

一、西周的社会经济基础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所以,土地所有权问题是社会生产中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分析古代社会土地所有制是研究古代各种经济思想的出发点。

西周时期的土地所有制是以农村公社为基础的领主占有制,各分封诸侯们的领地虽然可以世袭,但却是代领性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西周时期并没有土地私有制,也就没有土地的买卖和兼并。秦以后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二、财富的观念

1.自然形态的财富观。西周时期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财富观念。因此,以自 然形态上的使用价值作为财富的标志,个人的富裕程度基本 上以自然形态的财富来体现。

2.劳动与财富的关系。西周时期人们对劳动与财富的关 系已有了萌芽的认识,认识到劳动会使人富裕。

三、农业生产观念。西周时期对农业生产更为重视。传说周民族的始祖是后稷,他正是帝尧时代掌管稼穑工作的,不论此事真否,周民族重视农业生产这一事实是很清楚的。在我国古代典籍中, 如《尚书》、《诗经》、《周易》等均有关于各种农业活动 的纪录。

四、对工商业的认识。我国古代市场的产生相当久远。在周代,货币的运用已相当普遍,既有以 “朋” 为计算单位的贝,也有以 “锊” [lüè] 为计算单位的金属。认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轻工、抑商”观念,这是误解。实际上在西周时期,从现有的文献来 看,并未发现轻视工商业的迹象。相反,到显示出一种农商 并重的认识。这种农商并重的认识,到了春秋就形成了较为 系统的“农商俱利”观念。

五、工商管理思想。西周时期已经有了较丰富的市场管理思想,市场管理制 度也相当突出。《礼记》等文献中有记载。

六、财政思想。财政思想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中最为显着的一页,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

1.量入为出、要有盈余(储备)的基本原则。

2.税收政策。

七、富民思想。富民思想是我国古代经济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也是优良传统,它首先为春秋时期的儒家学派所正式倡导,但其思想 的萌芽却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这种“富民”思想自孔子以后不断为了历代思想家与政治家所主张,成为我国古代重要 的经济思想之一,直至影响至今。富民思想是我国古代经济 思想的基础,不仅派生出许多富民政策和措施,而且还与其 它一些经济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章 春秋时期的经济思想

一、时代背景 春秋时期虽然仍保持着贵族经济的性质,但已名存实 亡,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 社会经济大变革时期,必然会孕育和产生多种多样的不同社 会意识,当然也就会导致许多经济思想的出现,其中不少思 想是极为卓越的。

二、管仲的主要经济思想 1.四民分业定居思想

管仲主张将社会职业化分为四大类——士、工、农、商, 进而将从事这四种职业的人们分为四大社会集团。他们不能 混合居住,必须各按其职业“群萃而州处”。这种分业定居 论有以下一些意义: ①社会职业分为四大类,至今我们仍有“工、农、商、学、兵”的说法,可见其影响之大。②把工商业者与士兵并列,足见他对工商业者社会地位 的承认与重视。③这种分业定居论有利于安定团结和一致对外。④从经济意义上分析: 第一、同业聚居有利于交流技术,促进生产的发展。第二、有利于信息的沟通,对商品生产和流通有很大的 作用。第三、有利于本职业的发展,为本行业提供稳定的劳动 力。第四、有利于养成专业技术氛围,为社会技术教育提 供良好的环境。

2.经济伦理观和富民思想

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水平是社会伦理标准的基础,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就把“德、义、礼”等论理观念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 很少见的。

三、范蠡的经济思想简介

1.基本经济思想 范蠡的基本经济思想与他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分不开 的。他主张,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应该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 应,这表明他已意识到在客观事物的运动中都有某种内在的规律性,并试图将其应用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去。

2.价格思想与政策 范蠡已经认识得到谷物的价格是波动的,这是经济规 律,“八谷亦一贱一贵,极而复返”。范蠡的价格思想,在近代经济学中是一种常识,但在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却是相当精神的。

3.经济循环学说 经济循环论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经济周期思想。范蠡的经 济循环论是世界上最早的经济周期思想。他的这一学说是建 立在当时天文学知识,五行学说和农业生产丰、歉收经验相 结合的基础上。从世界经济思想史范畴来看,范蠡可以说是 最早试图探讨和说明社会经济活动变动规律性的思想家,虽然它并不十分科学。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主要经济思想

一、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

儒家学派在我国历史上是第一个建立起来而又影响最大的学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这一学派的重要 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和荀子。

(一)孔子经济思想

1.孔子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目的性 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历史大变革时代,他的思想是 那个时代的反映。孔子思想的本质是“克己复礼”,即是为 了维护旧贵族的统治。因此,孔子的思想在那个时期是逆历 史潮流而动的。但是,这不应该成为影响我们研究他的经济 思想中所包含的合理性,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才能做到古为 今用。

2.“义利观”与富民思想问题 传统观点认为孔子是“贵义贱利”的,这是对孔子义利 观经济思想的误解。实际上孔子对财富和欲利的态度是很肯 定的:“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我所好。”不过,在孔子看来对利的追求,君子和小人因 社会地位不同,其谋取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孔子认为,取利 必须合乎义,这样多取不为贪,不合乎义的利,一点也不应 该取。所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的富民 思想是以“仁”为政治出发点的。我们应该正确评价孔子的 义利观。

3.生产观点。孔子的生产观念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 面他很重视物质资料的生产,认为这是民生之本。另一方面 孔子又反对士人阶层和君子直接从事生产劳动。这种轻视体 力劳动的思想在我国历史发展中起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作用。另外,在孔子的生产思想中还有一种主张值得注意和研究,即“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和“废山泽之禁”的思想。

4.财政思想。孔子的财政思想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提倡节用,反对聚敛。第二、强调培养税源的财政思想。第三、宣传什一之税。孔子财政思想的核心是:藏富于 民,轻徭薄赋,“使民以时”。这一思想为后来孟子进一步发挥和丰富,对后人影响笃深。

(二)孟子的经济思想

1.义利论。从仁政的思想出发,孟子提出: “仁义而已,何必曰利!” 这比孔子的“罕言利”更进一步,即根本不必要言利。孟子 认为只有讲仁义才是利,即利是建立在仁义基础上的。在财 富的来源问题上,孟子的观点与《中庸》中的思想相近似,即认为土地是一切物质生产品的源泉。

2.分工与劳动。分工概念是孟子的一个卓越经济思想。孟子是了解社会 分工必要性的。对分工的好处也是有认识的。孟子对分工的 认识并没有使他得出正确的结论,反而在他看来脑力劳动者 是高贵的,体力劳动者是卑微的。他说: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此天下之通义也。”

3.恒产论和井田论。所谓“恒产论”是指使民长期拥有财产的理论,在农耕 社会中主要恒产使土地。所以孟子把“制民之产”定为行人 政治本。“恒产”的标准是五亩宅、百亩田。从这里我们可 以借鉴的思想。井田论孟子在“恒产论”思想基础上具体实 施。“井田制” 通过 把土地分给老百姓,以使农民有 “恒产” , 这样才能实现王道,仁政的首要目标。井田制在我国古代是 一种类似于乌托邦式的理想土地制度,实际上是无法实现 的,因为它不切合实际,也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同时其 本身也存在着许多矛盾。

4.财政思想和赋税论。首先,孟子的财政思想是以他的 “仁政” 思想为基础的。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租税的征收要以是否有利于民为准 则。其次,他主张轻赋税和单一税制。在税率问题上,他主 张薄税敛,即低税率,推行“什一而税”的税制。

5.工商业思想。孟子对工商业的思想是主张自由放任的。他认为市场上 的店铺不征税,法律规定征的地税(指什一税)不包括商宅 地,天下的商人都高兴,市场也就会繁荣。对关卡检查,查 看,但不征税,天下的商人都会高兴来这里做生意。他批评 当时设关征税的做法违背了“讥而不征”的原则。6.价格与垄断。孟子认为商品的价格决定于商品的品质,不同商品的不 同品质是形成各种价格的基础。他认识到商品的质量对价格 的影响作用。这种试图从商品的内部寻找决定价格的因素应 该说一种天才的猜想。因为朝着这个方向思考就会向揭示价 值决定的秘密前进。“垄断”一词是在《孟子》中首先使用 的。

(三)荀子经济思想

1.欲望论。欲望论早在我国古代先秦时期就有论述,唯有荀子作了 深刻而独到分析。荀子认为,人生而就有欲望,这是人的生 理机能,应该肯定对欲望的追求是合乎自然的行为。他反对 两种欲望论,即寡欲论和去欲论。同时他主张对欲望的追求 应该是有“节制”和合乎“道义”的,称为“节欲”和“道 欲”。

2.富国、富民思想。(1)将富国与富民统一起来,把富民看成是富国的基础。荀子讲:“足国之道,节用欲民,而善藏其余。”这一思想 不仅在先秦时期就表现为一种新的境界,即使在今天,也对 我们建设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强本节用”是富国、富民的基础。在荀子那里,本末不是指农本商末,而是用来说明生产与财政的关系问 题。他说:“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窖仓廪者财之末也; 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 这一思想是很值得称道的。

二、法家学派的经济思想

(一)李悝的经济思想

1.重农和禁技巧论 尽地力之教是其主要的经济管理思想,表明他特别重视 农业劳动力的作用。这种“重农抑工”的思想,标志着先秦 时期对待工商业态度转折的开始,对以后中国历代经济发展 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平籴论。

李悝的“平籴论”是指政府根据农业丰年的程度不同按 相同的价格收购不同数量的粮食,然后在歉年按同一价格出 售,这样就不会使粮食价格上涨,做到“使民适足,价平则 止,……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

(二)商鞅的经济思想

1.农本论 商鞅认为农业是财富生产的源泉,他说:“农则易勤, 勤则富。”这也表明他对财富的认识。

2.农战论 他主张农战论,即将农和战结合起来。商鞅的农战政策 就是做到种田靠农民,打仗也靠农民,“入使民属于农,出 使民壹于战”。

3.名利思想 商鞅的名利思想有别于孔子,孔子认为只有“小人喻于 利”,而商鞅则认为好利是一切人的本性。商鞅对人追求名 利的欲望持肯定的态度,并且从物质利益原则出发制定国家 政策,这是一种深刻的见解。

4.财政思想 商鞅的财政思想主要可从三个方面讲: 第一、财政的来源。他认为农业是国家财政和积累的源泉。第二、他主张统一的财政政策。第三、他主张对非农业课征重税。5.抑商思想。商鞅明确地主张抑商政策,不过他是在肯定商业作用的 前提下主张抑商的。说商鞅主张抑商政策,毋如说他认识到 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关系问题。

6.人口思想。这一思想体现在他的《徕民》中。他主张对人口的出生 与死亡进行登记,对全国人口总数进行调查,统计“壮男壮 女之数,老弱之数”。他是中国历史上进行人口登记和调查 的第一位思想家。

(三)韩非的经济思想

1.重视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对人的思想变化的影响 他说:“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 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2.自为论。韩非把人的自利思想称为“自为心”,这有点像英国古 典经济学家的“自利论”。他认为好利是人的本性,并且他 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均设想为是从“自为心”和“计算 之心”出发的。

3.人口论与财富的关系论。韩非的这一认识可能是世界经济思想史有关人口与财 富增长关系中最早提出的论述。他是试图从人口与财富的对比关系上去分析社会**根源的第一人。

4.财富增值论。他总结出六条财富增值的途径。

5.从耕战论到“农本工商末”口号的提出。韩非同商鞅一样力主耕战论,并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述。他对非农业活动的攻击比商鞅有过之无不及。

三、道家、农家的经济思想

(一)道家的经济思想 道家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光辉的哲学思想,但其经济思想 内容比较少。主要是“无为”思想在经济思想方面的表现。其代表著作是《老子》。

(二)农家的经济思想 先秦各家学派的经济思想都涉及到农业生产经验,但只有农家学派独精此道。不过,先秦农家不同于 18 世纪法国重农学派,与古罗马的农家有些相似,主要关心国家对农业的经营管理政策和种植技术。其代表人物是许行,他提出 “君敏并耕论”。

四、其它学派的经济思想

(一)墨家的经济思想

1.义利论 2.价格论 3.劳动论

墨翟经济思想最突出的是他的劳动论,它是先秦诸子中极其重视劳动问题的思想家。墨翟已经意识到人类劳动的重 要性,也意识到劳动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别。不仅如此,他还认识到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4.人口论。墨翟的人口思想则是为了发展社会经济,解决人口与土 地之间的关系问题,即地广人稀问题。他看到了当时人地关 系中缺乏劳动力的情况,说:“然则土地者,所有余也。王 民者,所不足也。”他提出用多种办法增加人口:第一、早婚。第二、禁私蓄妾媵。第三、非攻。第四、重税的影响。第五、短丧薄葬。

5.财政论。6.消费论。在消费方面墨家主张“节用”。所谓“节用”是指公共消费和私人消费而言,提倡“自苦为极”。他主张人民的生 活应该保持适当的标准,一方面他说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另一方面又明确说“饮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 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二)白圭的商业论。白圭是与儒家孟轲,农家许行同时代人,是一位鼓吹商业致富论者,被后人称为商业的祖师爷。《史记·货殖列传》 中有关于他的专门论述。他的商业原则是“乐观时变”,根据对年成好坏的预测是想“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方针。

(三)《吕氏春秋》中的经济思想

《吕氏春秋》是以秦相吕不韦名义问世的,但他是集体著作,书中也包含了各家学派的观点,故有人称其为 “杂家”。但也有其自己的主流思想,这决定了它对各派学说的取舍。其中关于农家经济思想主要保存在《伤农》、《任地》、《辩 土》、《审时》四篇中,其要点如下: 第一、认为使人民从事农业有三点好处:一是可以保障 边境安全;二是少私义,便于发令推行,力量易趋专一;三 是人民的财产固定不愿迁徙。如果舍农而务他业,也有三点 害处,与三点好处相反。第二、主张限制农民与外地人通婚家,使人民长期固守 农业,农村的劳动力不致缺乏。第三、主张在农村推行五项保护农业的禁令,即所谓 “野 禁”。第四、限定土地的最低生产量,在农忙季节不许兴建工 程,不为军旅之事,不许打猎,嫁娶祭祀不准浪费,不准私 雇农民为佣工作其它工作。第五、总结出农业生产技术方面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其 中有些是很杰出的贡献。

复习与思考题 1.西周时期的主要经济思想有哪些?

2.儒家经济思想核心内容是什么 有什么现实意义?

3.法家经济思想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 义?

参考文献目录

1.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社 1998 年版;

2.赵晓雷主编:《中国经济思想史》,东北财经大学 出版社 2007 年版;

3.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考核要求

一、西周时期的主要经济思想 1.财富的观念 2.农业生产观念 3.对工商业的认识 4.工商管理思想 5.财政思想 6.富民思想。

二、春秋时期的主要经济思想 1.管仲的主要经济思想 2.范蠡的经济思想简介

三、战国时期的主要经济思想 1.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 孔子经济思想、孟子的经济、荀子经济思想 2.法家学派的经济思想 李悝的平籴论、商鞅的农战政策、韩非的经济思想 3.道家、农家的经济思想 道家的经济思想、农家的经济思想 4.其它学派的经济思想 墨家的经济思想、白圭的商业论、《吕氏春秋》中的经济思想

第四篇:2012第十三届中国经济人物

2012CCTV第十三届中国经济人物评选颁奖盛典

11月12日,2012CCTV第十三届中国经济人物评选颁奖盛典启动倒计时30天仪式,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新浪网执行副总裁、总编辑陈彤等嘉宾12时12分点亮倒计时水晶球,预示12月12日举行2012CCTV第十三届中国经济人物评选颁奖盛典。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新浪网执行副总裁、总编辑陈彤为倒计时活动致辞。郭振玺在致辞中表示,今年的评选选将是一个新的开始,会把创新奉献给大家;评选将重点关注实业,从推动力、影响力、创新力、领导力、社会责任和贡献度等六个维度考察候选人。陈彤在致辞中称赞今年的主题“实业的使命”着眼长期,并预祝中国经济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取得圆满成功。

启动仪式还邀请了中国经济时报社长许宝健,《英才》杂志社社长宋立新,2006年和2010年中国经济人物、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副总监韩青,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总监助理陈红兵。

30天后,谁将站在2012CCTV第十三届中国经济人物评选颁奖盛典的舞台上,那一刻他们身上将绽放出什么样的实业的光芒?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悬念,带着这样的关注,持续期待30天后的12月12日2012CCTV第十三届中国经济人物评选颁奖盛典!

评选主题呼唤实业回归与振兴

颁奖盛典将于12月12日在央视新台址举行,届时将公布备受瞩目的十名获奖人名单。本届评选的主题为“实业的使命”,呼唤实业的回归与振兴,表彰在实体经济方面的优秀践行者和为实体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群体。

以“实业的使命”为主题,根基在于国际经济错综复杂,中国经济挑战不断,稳增长成为中国当前的首要任务。中国经济需要实业,需要高端制造,需要推动产业升级,需要在全球竞争格局中找到我们的优势。

以“实业的使命”为主题,目的在于让实业的光芒照亮中国经济,通过人物评选,把中国优秀的实业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介,同时也推动中国产业风气的转变,在全球竞争格局下,让中国经济成为低迷的世界经济形势中的亮丽风景。

事实上,在过往12年的评选当中,中国经济人物评选也一直关注实业,李嘉诚、张瑞敏、柳传志、王石、李书福等一大批实业家的名字都曾出现在人物的榜单上。不管

是在获奖之前,还是在获奖之后,这批企业家都在中国的实业领域有着亮眼的表现。评选标准全面、综合2012年第十三届中国经济人物评选标准为推动力、影响力、创新力、领导力、责任和贡献度等六个维度。六个维度从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全局到候选人的个体表现,建构了一个多维度的综合考察体系,评选出最有价值的中国经济人物。

推动力:候选人和他所带领的团队或机构2012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我国经济转型方面的突出贡献以及在推动行业、产业重大变化中的贡献。

影响力:候选人和他所带领的团队或机构2012的品牌形象,及在公众中的影响力。

创新力:候选人和他所带领的团队或机构2012在技术、业态、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及市场表现。

领导力:候选人2012在企业家精神、商业思想、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号召力。社会责任:候选人和他所带领的团队或机构2012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贡献度:候选人和他所带领的团队或机构2012在“实业的使命”主题方面的突出表现。

12月12日当天,还将举办“第十三届中国经济人物评选主题论坛——央视财经论坛”,分享中国经济精英智慧。

30天后,谁将站在2012CCTV第十三届中国经济人物评选颁奖盛典的舞台上,那一刻他们身上将绽放出什么样的事业的光芒?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悬念,带着这样的关注,持续期待30天后的12月12日2012CCTV第十三届中国经济人物颁奖盛典!

第五篇:第十三届论文年会总结

职业学校第十三届论文年会总结

学年初,学校向中国冶金教育学会申报了《“蓝双工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专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两个研究课题,本届论文年会校学术委员会号召广大教师围绕这两个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并产生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本届论文于2011年4月20日开始,共收到论文23篇。为体现“公开、公正”原则,本届论文年会采用论文无署名评议方法,经过评委认真评议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

23篇论文中,围绕课题研究的论文共13篇:其中《“蓝双工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论文有6篇获奖;《中专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论文有5篇获奖。

就本届论文年会,总结如下:

1、教学研究项目来源于实践,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蓝双工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专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两个课题围绕近年我校两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我们既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有些特色非常鲜明,就要宣传出去,宣传我校教学工作成绩。教科研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的基本责任。大家不要想,理论研究都是大学者、大教育家的事,事实上,基层的教学实践才是理论研究的基础。我们学校本次论文年会,多数作者扎根于蓝双、中专顶岗实习教学一线,深入企业、学生调查研究,为课题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教学实践就是教学研究的源。在本届的论文上,我们可以看到诸多的数据资料,说明我们的教师真的干了,真的做了有心人,把我们的资料统计起来了,我们为有这批潜心做研究的教师辛勤的工作而感到欣慰,也感谢他们为学校做了这么大量工作。

2、教学研究成功于“做”,在做中学、在做中教

本届论文,突出一点,内容详实,不空洞,多数课题论文注重资料文献的引用、教学理论的升华、数据资料收集,图表辅助表达,教学研究的套路逐渐被研究者所掌握。其实教科研并不是什么神秘的工作,只要干,就慢慢得成熟起来。从本届论文年会来看,几位前几届论文写得空洞的作者,初步学会了在学校、企业一线调研,其中好多位教师的论文逐步走向成熟。这些事实说明,“做”!就会学习到东西,就会逐步成长;给自己压担子!就会有压力,就能学会挑担子,就会逐渐担起更重的担子。我校部分教师总觉得自己做不了,再这儿我们要说,你真正做了吗?不作为,你永远学不会!

3、教学研究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研究与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教学搞教研,把自己的教学时间上升到理论,再由教学研究理论促进自己的教学,使自己教学工作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有教师说,我是教师,我干好教学工作就行。事实并非如此。就我们学校来讲,大凡多年来能有上乘之作的教师一般在教学上都有自己一套教学思路,反映到平时教学工作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教学钻研,教案书写认真、板书设计规范、教学思路有特色。他们在自己教案上琢磨了,在自己板书上下功了,在自己教法上理顺了,最终能产生了文笔上的升华是自然而然的事!我们看到,我校许多教师,平时很注意学习同行教案,认真听同行的课,去学习别人的论文写法,这样的教师就是有心人,他们的教学业务就会进步。希望广大教师要认清教育形势,争做教学有心人,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的更好。

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请将自己的论文整理后重新打印,下周将进行课题中期检查、汇报。下一学年,我校教学研究将围绕专业与课程建设进行展开,希望各教研室、各位教师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加强调研,为把我校办成具有天铁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而努力!

教育教学研究室

2011年5月12日

下载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经济思想史练习题(推荐五篇)

    中国经济思想史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重农作为重要国策形成于(B ) A.夏B.西周C.商D.春秋 2、富民思想最先为哪一学派正式倡导( C)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3、西周财政......

    第十三届世界贸易网点联盟年会议程

    第十三届世界贸易网点联盟年会 暨第二届世界贸易便利化论坛议程 2012年11月21-23日主办:世界贸易网点联盟 承办:联合国贸易网络北京中心 朝阳区商务委员会 支持单位:联合国贸发......

    第十三届篮球联赛策划书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学院“艺术杯“篮球联赛 艺术学院 第 一 届 艺 术 杯 篮 球 联 赛 策 划 书 艺术学院体育部 艺术学院体育部黄友坚 二0一二年四月 1 长沙民政......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会议期间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纸 第号 2014 年2月日代表姓名:等名代表 代表团:联系电话:标题: 请代表根据实际情况打勾注明: 1、此建议......

    第十三届校运会闭幕词

    第十三届校运会闭幕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下午好! 华昌中学第十三届校运会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校老师、裁判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第十三届记者节主持词

    第十三届记者节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新闻同仁们: 晚上好! 今天,是平凡的一天,因为太阳正常升起,侯鸟正常南迁。今天,是不平凡的一天,因为我们又一次迎来了欢聚的时刻......

    第十三届艺术节主持词

    “辉煌东辰 闪亮青春”第十三届校园艺术节主持词 第一篇章:大美东辰 歌舞年华 有一种辉煌叫东辰,她磅礴有力,掀起壮美的波涛。 有一种青春叫东辰,她闪亮明媚,起舞动人的旋律。 有......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创始与发展优势论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创始与发展优势论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内容提要:本文系笔者近年来倡导并获准立项的中国经济学术史研究的一个重点 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