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美容化妆品业发展报告 发展状况及潜在问题
中国美容化妆品业发展报告
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济机构调整地深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为下降,消费的贡献度上升;进出口依然强劲增长,宏观经济外部失衡严重;物价持续攀升,通胀压力依然很大。
具体分析如下: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放缓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1-2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535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2946亿元,增长17.9%;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786亿元,增长24.3%。从前两个月的投资增速数据看,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了2006年下半年以来整体回落的态势。23.4%的投资增长率比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的平均水平回落1.1个百分点,这表明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调控的效果良好(见图1)。从07年的中期形势看,由于国家的调控作用下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同比出现大幅回落,我们认为投资增速将维持目前比较温和的走势,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小
2、消费稳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步提速
2007年一季度,社会零售消费稳定增长,其中1-2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14.7%,较去年全年水平高出1个百分点,为2000年以来同期的历史最高值。从行业数据来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行业的消费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
1.9、3.9和2.5个百分点。
我们判断,从07年开始,政府将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加大投入,提升财政支出比率,中央财政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将会比06年增加14%,达到2019亿元,一方面居民在相关领域的支出负担将会有所减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消费者信心、提高消费意愿以及减少预防性储蓄动机。这些政策措施,无疑将会为居民消费的增长提供最为基础的长期动力支持。同时,与西方成熟市场消费占60%的GDP贡献度相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仍不高,中国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与潜力十分巨大。
3、进出口依然强劲增长,贸易顺差进一步激增
据海关总署数据,07年1-2月中国出口和进口分别同比增长41.5%和20.6%,而06年12月增幅分别在24.8%和13.5%,去年同期则分别为25.5%和27.4%,进出口呈现加速趋势。但是从进出口结构看,出口增速加快,而进口增速略低,这显然会推动贸易顺差提高,流动性问题进一步加剧,同时人民币升值压力也相应增大。
基于指标目前的增长趋势,我们预期二季度出口的同比增速仍会保持在40%左右的高位;进口的同比增速约在20%左右,贸易顺差则可能再次创出单月新记录。针对贸易顺差激增和外贸失衡的情况,我们认为可能对市场可能产生以下几方面后果:
(1)缓解宏观经济外部失衡将是今年对外贸易发展的重中之重;(2)贸易顺差持续维持在高位将使市场的流动性继续快速增加;(3)关于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取消等政策的出台,尤其是严格控制高能耗产品出口。
4、M2加速上扬,信贷增长强劲反弹
截至2月末,M2同比增长17.8%,消除季节和春节因素后,M2环比折年率为25%,比上月末上升8.2个百分点。M1的增长继续了过去一年的加速势头,M1余额为12.6万亿元,从去年2月的12.4%一路加速至今年2月的21%,并且创下05年3月以来的最高值,M0余额为3.1万亿元,同比增长25.1%。M1增长提速,主要由于贷款及活期存款加速增长所致。
07年2月,新增贷款承接了1月份高速增长的态势,达到4138亿人民币,高于上年同期的1491亿人民币。07年1-2月新增贷款共计9800亿人民币,比上年同期的7149亿高出37.08%。目前的贷款情况说明商业银行批准新增贷款的热度已很难遏制。
5、通胀压力仍将持续,但尚处于可控范围
尽管去年我国大部分月份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全年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仅为1.5%,但从11月份开始,CPI涨幅呈扩大趋势,11月CPI上涨了1.9%,创下20个月新高,12月的增速更是达到了2.8%,加上1月的2.2%和2月的2.7%,CPI增幅连续三个月保持在2%以上。尽管目前CPI涨幅仍在在全年调控目标3%以内,但我们认为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很大。这是我们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一直坚持的观点。并且已经引起央行的高度重视,3月份的央行的加息政策就是对2月份CPI数据的及时反应。
我们判断,在2007年第二季度,通胀压力依然很大,但尚处于可控范围,并不存在中期通胀加剧趋势。并且我们相信,央行有足够的能力控制通胀,达到政府“今年CPI总水平涨幅应在3%以内”的调控目标。
中国美容化妆品业发展报告: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期起步,中国美容化妆品业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二十余年。这二十年来,中国美容化妆品业从简单的“一把剪刀闹革命”与“雪花膏润肤、凡士林护肤”发展到现在集美容、美发、浴足、医疗美容、保健美容、造型设计、美容教育、专业美容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产与服务并行的一个庞大产业链。2004年,至12月底相关权威机构数据统计表明,美容化妆品业上游企业的销售额已突破500亿元大关。而整个美容化妆品业全行业总体服务产值早在2003年就已达到1600余亿元人民币。行业年发展速度平均呈30%以上的增长态势,而上游企业的销售每年以50%以上的增长率迅猛发展。
中国美容化妆品业因其经营、销售与服务特色的不同而分为专业线与日化线这两大类。专业线俗称美容院线,是指产品专走美容院、美发店、浴足及美容保健店销售渠道为特色,这一类的企业产品涵盖面宽而广、大而全,通常有美容、美发、美体、浴足及保健类产品系列,一个品牌通常有上百个品种,上游企业提供从销售、技术指导及全面的售后服务,如广州肽能、艾丽素、广东琪雅等。而日化线则是指产品专走商场、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等大众化渠道销售的企业,产品结构与体系比较单一,缺乏售后服务,但销售量大。如深圳小护士、北京大宝、广州雅倩、宝洁玉兰油等。
本报告就美容业为重点分析
中国美容业现状
1、美容业市场发展现状
美容业起步于80年初中期,而实际真正发展则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才进入高速发展期。以美容院为例,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时,大多数美容院只是开在小区家属宿舍楼里的“家庭作坊”,一两张床,几瓶按摩膏和护肤润肤乳就构成了“美容护理”的全过程。90年代中期,家庭作坊逐步走出宿舍楼开始以街面店专业美容院的面目出现。从90年代初中期起步至今,根据产品与专业美容护理项目的逐步延伸,专业美容共经历了这样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美容基础保养期
第二阶段(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美白去斑期
第三阶段(90年代末期至2000年代初期),减肥丰胸期
第四阶段(2000年代初中期),SPA休闲期
第五阶段(2002-2003年),光子嫩肤期(美容仪器时代)
第六阶段(2004年至今),男士美容期
2002年,以《中国美容时尚报》为首的专业权威调查机构协同中国美容美发协会、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及业内同行对中国美容业的一组调查数据更能反映这个行业目前的现状。具体摘录如下:
A、中国美容业基础数据
●中国美容业是第三产业中新生的民营经济形态。全国城镇美容业创造的总营业收入2002年为1680.4亿元,全国城镇平均每个美容就业者创造的营业收入为2.14万元。(注:此处的营业收入指在店内的所有收入,即占绝大部分的劳务加少量美容品销售收入。)
●全国美容业就业人员总数约为1120万人,全国城镇美容机构总数约为154.2万家。●中国每万城镇居民中拥有美容店32家,平均每家美容店的就业人员为5.1人。●全国城镇平均每家美容店年营业收入为10.90万元。
●全国城镇平均每个美容就业者年工资水平为1.16万元
●美容业总产值1680.4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680.4/94093)×100%=1.80%;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1680.4/32284)×100%=5.21%
●美容业总产值未来5年内将翻番,2010年近5000亿销售额。
●城镇人口月平均美容花费(1680.4/47731/12月)×100%=29.33(元)/月均
●中国城镇平均每位美容业就业人员目前承担着52位城镇人口的美容消费需求(含20%的城镇流动人口)
B、中国美容业行业现状
(1)、行业概况
●经营面积普遍偏小。中国美容业以中小型店占主流。其中50M2以下的小型美容店占总量的65.04%;50—100M2中小型美容店占总量的24.12%;100M2以上美容店仅占美容店总量的10.84%.●经济属性以民营经济为主。在各种不同的经济类型中,民营经济所占比重最大,达87.13%.●经营形式以传统方式为主。在经营形态上,独立投资雇人经营方式所占比例达85.09%;合伙投资经营方式占10.7%;连锁、特许加盟等现代经营方式只占4.2%.●经营场所以租赁为主。从全国来看,美容店经营场所的使用方式以租赁为主,所占比重高达89.7%;自有房产和自己买房合计占9.5%
●中国每家美容店平均年租金水平为2.50万元
●中国美容业以单体店占绝大多数,以中小型店为主流,其比重达83.6%,开有一家以上分店者仅占16.4%.50平方米以下的小美容店占总量的65.04%,50至100平方米中小型美容店占总量的24.12%,100平方米以上美容店仅占美容店总量的10.84%.最近五年的新开店数占总数的78%,(2)、经营现状
●中国美容业总的经营效益较好。从被调查的美容店来看,2001年49.6%的店盈利,38.6%持平,只有10.6%亏损,表明该行业总的经营状况尚好。但2003年后,这一状况正在发生变化,亏损的美容院逐步占比达到30%以上。
●与餐饮、娱乐、保健等第三产业相比,美容业处于中等稍好水平。从被调查的四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看,美容店的经营者普遍认为,他们同餐饮、娱乐、保健等第三产业相比,经营状况处于中等稍好水平,既没有明显优势,也没有明显劣势。
(3)、中国美容业就业现状
●美容业从业人员高达1120万人。中国美容业近6年发展迅速,1996年从事美容业的人员仅为现在的1/4.这1120万从业者遍布于中国各地的154.2万家美容机构,85%的美容机构为个人所有。
●中国美容业是一个二元结构的就业市场,来自本地的就业人员和来自外地的就业人员几乎各占一半。
●中国美容业是一个女性就业人员占优势的产业。调查显示,美容业男女性别比为23.6:76.4.●中国美容业是一个青春行业。中国美容业就业人员平均年龄为25.5岁,其中,一级城市为24.6,二级城市为24.43,三级城市为25.92岁,县级市为25.25岁。
●接受教育程度中国美容业就业人员接受教育程度略显偏低。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占38.07%,高中/中专占50.2%,大专以上仅占11.7%.人均就业时间很短,仅为4.8年。
通过上述调查显示,中国美容业现在正处于市场发展的较快增长期,是一个完全竞争的成长型产业。仅最近五年的新开店数就占了总数的78%.美容业无论是在GDP中所占比重,还是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以及就业人数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均呈增长态势。美容业的这种快速发展态势表明:该产业属于朝阳产业。美容业是投入少、进入门槛低、民营资本占绝对优势的新兴服务产业,也是典型的青春产业,是吸纳新生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最有力的就业门路。
中国美容业潜在的问题
A、服务的问题
美容院的问题反映在两个大的方面,首先是技术方面,相当多的美容院缺乏正规的技术
培训,美容技师文化程度低,持有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美容师职称证上岗者在千余万从业人员中比例为数甚少。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容院很难保证通过技术来达到服务的质量,因此,通过美容院护理而出现毁容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是产品方面,相当多的美容院抱有争功近利的心理,为了获取暴利,不惜通过地下渠道购进劣质价廉的产品为销售。同时,为了留住顾客,美容院想方设法引进具有强烈副作用的所谓功效性的美白、去斑、丰胸、纤腰类产品,这些产品中有害成分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中严重超标,长期使用后对顾客的身体造成明显的损害。
服务品质的欠缺与不稳定性严重影响了美容院的形象,并在一定程度阻碍了美容业的发展。
在上游美容化妆品企业方面,服务因素仍然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主要症结。大部分化妆品企业缺乏高素质的营销队伍与技术指导服务人员,因此,无法及时周到地向美容院提供完善的人力与技术支持。上游企业服务不到位,从另一个方面影响了美容院的服务质量,造成诸多的服务事故。
B、价格的问题
美容院的盈利来自于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这两大块,在产品销售方面,美容院的产品价格历来就处于一个不透明的状态,并在大多数情况下,美容院的产品价格严重失真,超过了产品应有的价值。如以一套5件装的美白保湿套装产品为例,厂方规定美容院要按500元左右的中档价格标准零售,并按5折供货给美容院,但美容院却可以按800元或更高价格出售,以获取暴利,如该产品包装形象较好,则可以卖到更高的价格。
在技术服务方面,服务项目的收费更缺乏价格标准。在广州、深圳地区,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面部基础护理的单次价格已低至20元左右;而在上海、北京地区,同类项目的单次价格却高达120元左右。
上游美容化妆品企业市场控制不力,执行价格制度不严,对于美容院的销售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纵容这种价格失真行为的发生,这一方面也是导致美容院价格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
C、信誉的问题
美容院的信誉问题主要还是来自于其服务质量与服务承诺的不对称所造成的信誉缺失。大部分美容院在经营方面为了吸引顾客美容消费的兴趣,不切实际地随意承诺美容功效,致使无法达到预期目的而导致顾客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因而演变成为欺诈性消费。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综合上述三大问题的根源,其实质在于美容化妆品业缺乏统一严格的行为标准与服务规范,致使行业发展处于放任自流状态。除行为标准与服务规范性条文外,行业整体无明确的行政主管职能单位。从目前情况来看,似乎工商、卫生等部门谁都能管,而事实上,谁也没管着什么。在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和经营方向引导方面,无一部门产生真正的主导作用。而行业协会的功能相反在近几年内正趋于强化,其中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由于工作积极,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已越显广泛和权威,部分工作已显成效,对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二篇:中国美容化妆品业发展报告_1
中国美容化妆品业发展报告
序言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期起步,中国美容化妆品业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二十余年。这二十年来,中国美容化妆品业从简单的“一把剪刀闹革命”与“雪花膏润肤、凡士林护肤”发展到现在集美容、美发、浴足、医疗美容、保健美容、造型设计、美容教育、专业美容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产与服务并行的一个庞大产业链。XX年,美容化妆品业上游企业销售额达到300余亿元人民币;XX年,美容化妆品业再次发力,至12月底相关权威机构数据统计表明,美容化妆品业上游企业的销售额已突破500亿元大关。而整个美容化妆品业全行业总体服务产值早在XX年就已达到1600余亿元人民币。行业年发展速度平均呈30%以上的增长态势,而上游企业的销售每年以50%以上的增长率迅猛发展。
中国美容化妆品业因其经营、销售与服务特色的不同而分为专业线与日化线这两大类。专业线俗称美容院线,是指产品专走美容院、美发店、浴足及美容保健店销售渠道为特色,这一类的企业产品涵盖面宽而广、大而全,通常有美容、美发、美体、浴足及保健类产品系列,一个品牌通常有上百个品种,上游企业提供从销售、技术指导及全面的售后服务,如广州肽能、艾丽素、广东琪雅等。而日化线则是指产品专走商场、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等大众化渠道销售的企业,产品结构与体系比较单一,缺乏售后服务,但销售量大。如深圳小护士、北京大宝、广州雅倩、宝洁玉兰油等。
在本报告中,由于美容专业线涵盖面宽而广,涉及的社会影响面大而深,基于国计民生,因此,本人将重点就美容专业线的发展作重点分析、论证与提议。
中国美容业现状
1、美容业市场发展现状
美容业起步于80年初中期,而实际真正发展则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才进入高速发展期。以美容院为例,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时,大多数美容院只是开在小区家属宿舍楼里的“家庭作坊”,一两张床,几瓶按摩膏和护肤润肤乳就构成了“美容护理”的全过程。90年代中期,家庭作坊逐步走出宿舍楼开始以街面店专业美容院的面目出现。从90年代初中期起步至今,根据产品与专业美容护理项目的逐步延伸,专业
美容共经历了这样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美容基础保养期
第二阶段(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美白去斑期
第三阶段(90年代末期至XX年代初期),减肥丰胸期
第四阶段(XX年代初中期),spa休闲期
第五阶段(XX-XX年),光子嫩肤期(美容仪器时代)
第六阶段(XX年至今),男士美容期
XX年,以《中国美容时尚报》为首的专业权威调查机构协同中国美容美发协会、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及业内同行对中国美容业的一组调查数据更能反映这个行业目前的现状。具体摘录如下:
a、中国美容业基础数据
●中国美容业是第三产业中新生的民营经济形态。全国城镇美容业创造的总营业收入XX年为亿元,全国城镇平均每个美容就业者创造的营业收入为万元。(注:此处的营业收入指在店内的所有收入,即占绝大部分的劳务加少量美容品销售收入。)
●全国美容业就业人员总数约为1120万人,全国城镇美容机构总数约为万家。
●中国每万城镇居民中拥有美容店32家,平均每家美容店的就业人员为人。
●全国城镇平均每家美容店年营业收入为万元。
●全国城镇平均每个美容就业者年工资水平为万元
●美容业总产值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94093)×100%=%;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32284)×100%=%
●美容业总产值未来5年内将翻番,XX年近5000亿销售额。
●城镇人口月平均美容花费(/47731/12月)×100%=(元)/月均
●中国城镇平均每位美容业就业人员目前承担着52位城镇人口的美容消费需求(含20%的城镇流动人口)
b、中国美容业行业现状
(1)、行业概况
●经营面积普遍偏小。中国美容业以中小型店占主流。其中50m2以下的小型美容店占总量的%;50—100m2中小型美容店占总量的%;100m2以上美容店仅占美容店总量的%。
●经济属性以民营经济为主。在各种不同的经济类型中,民营经济所占比重最大,达%。
●经营形式以传统方式为主。在经营形态上,独立投资雇人经营方式所占比例达%;合伙投资经营方式占%;连锁、特许加盟等现代经营方式只占%。
●经营场所以租赁为主。从全国来看,美容店经营场所的使用方式以租赁为主,所占比重高达%;自有房产和自己买房合计占%
●中国每家美容店平均年租金水平为万元
●中国美容业以单体店占绝大多数,以中小型店为主流,其比重达%,开有一家以上分店者仅占%。50平方米以下的小美容店占总量的%,50至100平方米中小型美容店占总量的%,100平方米以上美容店仅占美容店总量的%。最近五年的新开店数占总数的78%,●中国美容业为小生产、大市场型服务行业,全国平均每店就业人员人数为人,且同经营面积和经营规模成正比。
(2)、经营现状
●中国美容业总的经营效益较好。从被调查的美容店来看,XX年%的店盈利,%持平,只有%亏损,表明该行业总的经营状况尚好。但XX年后,这一状况正在发生变化,亏损的美容院逐步占比达到30%以上。
●与餐饮、娱乐、保健等第三产业相比,美容业处于中等稍好水平。从被调查的四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看,美容店的经营者普遍认为,他们同餐饮、娱乐、保健等第三产业相比,经营状况处于中等稍好水平,既没有明显优势,也没有明显劣势。
(3)、中国美容业就业现状
●美容业从业人员高达1120万人。中国美容业近6年发展迅速,1996年从事美容业的人员仅为现在的1/4。这1120万从业者遍布于中国各地的万家美容机构,85%的美容机构为个人所有。
●中国美容业是一个二元结构的就业市场,来自本地的就业人员和来自外地的就业人员几乎各占一半。
●中国美容业是一个女性就业人员占优势的产业。调查显示,美容业男女性别比为:。
●中国美容业是一个青春行业。中国美容业就业人员平均年龄为岁,其中,一级城市为,二级城市为,三级城市为岁,县级市为岁。
●接受教育程度中国美容业就业人员接受教育程度略显偏低。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占%,高中/中专占%,大专以上仅占%。人均就业时间很短,仅为年。
通过上述调查显示,中国美容业现在正处于市场发展的较快增长期,是一个完全竞争的成长型产业。仅最近五年的新开店数就占了总数的78%。美容业无论是在gdp中所占比重,还是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以及就业人数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均呈增长态势。美容业的这种快速发展态势表明:该产业属于朝阳产业。美容业是投入少、进入门槛低、民营资本占绝对优势的新兴服务产业,也是典型的青春产业,是吸纳新生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最有力的就业门路。
2、美容业企业经营现状
我们按行业经营特色,从生产、销售、服务三种经营态势出发,将行业经营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均包含了各自的经营特色与专长。
a、上游企业现状
根据国家工商局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在册的美容化妆品生产制造型企业共为4000余家(XX年),而以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品牌企业则有6000余家,冠以外资之名进入中国市场经营的化妆品企业则有1000余家。在目前中国美容专业线中,以oem方式经营品牌的企业约占50%,以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企业约占30%,以专业生产为主导的企业仅占20%。
以销售额而论,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为一线品牌,约占行业规模总数的5%;年销售额3000-5000万元的企业为二线品牌,约占行业规模总数的10%,年销售额1000-3000万元的企业为三线品牌,约占行业规模总数的30%,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内的企业约占行业规模总数的55%;而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内的企业90%以上均为oem模式经营自有品牌。
以经营规模而论,一线品牌已形成较具规模的营销体系,内部管理大部分引入了iso9002-XX国际质量标准,产品研发体系、生产体系与营销管理体系较为成熟,企业员工总数达100人左右,企业品牌有较强的知名度,品牌形成时间在五年左右。相当一部分一线品牌已达六、七年甚至十年左右,如创美时、雅兰碧斯、超飞斯、广东琪雅等;在二线品牌中,大部分企业正在形成一定规模的营销体系,内部管理逐步引入iso9002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已具备一定的产品研发能力、生产能力与较强的营销管理能力,企业员工总数在50人以内,企业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品牌形成时间在五年以内,大部分品牌形成时间在三、四年左右,如白大夫、赛莱拉等。而三线品牌中,80%以上的企业以夫妻型企业为主,即丈夫负责销售管理,妻子负责内部管理及财务管理,企业员工构成在20人以内,中高层管理干部较少,企业无成熟的营销管理体系、产品研发体系、生产管理体系,企业品牌的发展与销售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这一类品牌大部分抗风险能力较弱,在部分区域市场具有知名度,品牌形成时间一般在一至二年以内,年销售额在500-800万元这一区间的约占80%左右。
以资本构成型态而论,一线品牌大都以民营内资为主,如美素、柔婷、琪雅、超飞斯等;二线品牌大都以民营内资、港资与台资为主,如肽能、植丽素、白大夫、安婕?等;而三线品牌中则基本以民营内资为主,约占总比例的60%,港资台资占比约为30%左右,其他地区外资占比约为10%左右。
以上游企业结构模块而论,按经营模式分为三种状态,第一种为直接生产经销型,如广州肽能、艾丽素、雅兰碧斯、北京邦定、上海超飞斯等;第二种为直接(间接)生产特许加盟经销型,如上海美素、安婕?、娇雪贝儿、湖北永康等;第三种为直接生产直营连锁销售型,如西安柔婷、诗婷、圣梦等。
b、中游企业现状
从最早的代理经销制到现在的特许加盟连锁经营模型,代理经销仍是中国美容业最主要的经营型态。以省为单位计算,如广东、江苏、福建、浙江等地区,终端供货规模在100家美容院以上的代理经销商每省约占20家左右;而终端供货规模在100家美容院以内的代理经销商约在100家左右;据调查,60%以上的代理经销商是从本身成功经营美容院的过程中发展而来,对于美容院的经营有较为成熟的营销与管理经验,对终端美容院的维护力较强;40%左右的代理经销商是从陌生领域中介入本行业,缺乏对美容院的经营管理经验,对终端美容院的维护力较弱,主要操作手段以直接供货为主。
通过调查,90%以上的代理商是从个体户夫妻店发
展而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其企业营销管理体系处于初级阶段,经营素质较低。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加剧,企业生存周期从90年代的3-5年已缩短为年。
从各省的代理商经营情况来看,90%以上的大中型代理商均至少代理经销商着3个以上的品牌,相当一部分代理商手头代理品牌甚至达10个以上。这一状况一方面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代理商经营管理水平的低劣与商业心态的浮躁。
c、下游企业现状
如果要按数量规模而论,广东地区的美容、美发、浴足店达10余万家,雄踞全国之首。河南地区的专业美容院数量则达万余家,从美容专业的角度来说,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通过对全国近30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调查,美容、美发、浴足及美容保健店基本集中在华南、西南、华中、华东、东北、华北地区,而数量规模最少的要数西北地区,如新彊、西藏、宁夏、青海、内蒙古等,由于地广人稀,这部分地区的消费尚欠发达,美容业的生存基础稍欠薄弱。
从目前美容院、美发店、浴足店这三者的经营来看,美容院以产品销售与美容项目服务为主,美发店以专业美发为主,浴足店则是以保健、按摩与足道为主。而在这三者的业态中,相当一部分美容院又包含了这三者的项目经营,成为一家美容、美发、浴足综合店。XX年,男士美容刚刚兴起,有近20%的美容院或美容美发浴足综合店又开起了男士美容项目。
通过调查,50%以上的美容院经营者缺乏规范的经营管理,缺乏专业的美容知识与技术培训。50%以上的美容师及相关服务人员缺乏专业的技能教育,这部分从业者文化程度大都在初中或高中以下。持有初级美容师证上岗的从业人员约占行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0%左右,持有中级美容师证上岗的为15%左右,持有高级美容师证上岗的仅为5%左右。
在经营方面,过分夸大美容效果,将美容院定位在“亚医院”状态是目前美容院乃至整个美容业一个奇怪的现象。如七天减肥、三天去斑、十分钟美白等。相当一部分美容院经营者以“消费信息不对称”状态来诱导顾客消费并达到获取暴利的目的。
美容院的利润来源主要有两个:护理收费(护理费也俗称手工费)和售卖产品赚取价差利润。到美容院做护理,收费方式有两种:
1、包卡(内含产品)收费。
2、买产品,另外支付服务费。
第一种方式是,美容院为顾客设计护肤方案,通过护理疗程收取费用;她们可以让顾客开卡消费,可以包疗程卡、月卡、季卡和年卡。在这里,美容院的收费自然包含了产品成本和服务成本。
第二种方式是,美容院向顾客推荐合适她皮肤的产品,由顾客将整套产品(通常是小套装)买下来,然后,向顾客另外收取护理服务费。在一些中小美容院,为了达到促销目的,美容院通常提高一套院装产品的价格再卖给顾客,然后让顾客将整套产品买下后,再给顾客“买产品送服务”。这个服务费当然就可以包含在产品价格上,属于偷换概念,满足顾客图实惠的心理。
中小美容院,通常收取较为低廉的护理服务费,她们的主要利润来源,更多是通过顾客来美容院护理的过程中,更多地向顾客推销产品,获取产品价差达到目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顾客去美容院的主要目的不单是为了买产品。相应地,顾客在美容院里会获得更多的护理,更多的享受,在水准好的美容院里还会获得恰当的皮肤诊断,专业的护理和建议,选择个性化的适用的产品。
d、居民消费现状
自美容业发展的二十余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与经济增长同步发展。以目前全国150余万家专业美容机构的分布情况显示,按平均每家美容院拥有100名女性顾客计算,则至少有亿人在美容院接受专业美容护理。每人年均花在美容方面的消费按1000元计算,则有1500亿的消费空间。
通过一项对美容院的调查得知,在以包卡消费的模式中,某美容院推出的白金钻石卡价格高达万元左右,一般普通会员年卡也达千元以上。在以省位城市为中心的一线城市中,大部分美容院的固定顾客以包卡消费为主,年最低消费金额也达1000元以上,如加上平时购买产品计算,每位顾客年消费额至少有XX元左右的花费。这还不包括如美体类等特殊护理项目的消费。
经济的持续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消费力的加强,与此同时,普通顾客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美容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而对美容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正是美容消费的持续增长,带动了美容产业二十余年来的蓬勃发展。
中国美容业潜在的问题
a、服务的问题
美容院的问题反映在两个大的方面,首先是技术方面,相当多的美容院缺乏正规的技术培训,美容技师文化程度低,持有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美容师职称证上岗者在千余万从业人员中比例为数甚少。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容院很难保证通过技术来达到服务的质量,因此,通过美容院护理而出现毁容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是产品方面,相当多的美容院抱有争功近利的心理,为了获取暴利,不惜通过地下渠道购进劣质价廉的产品为销售。同时,为了留住顾客,美容院想方设法引进具有强烈副作用的所谓功效性的美白、去斑、丰胸、纤腰类产品,这些产品中有害成分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中严重超标,长期使用后对顾客的身体造成明显的损害。
服务品质的欠缺与不稳定性严重影响了美容院的形象,并在一定程度阻碍了美容业的发展。
在上游美容化妆品企业方面,服务因素仍然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主要症结。大部分化妆品企业缺乏高素质的营销队伍与技术指导服务人员,因此,无法及时周到地向美容院提供完善的人力与技术支持。上游企业服务不到位,从另一个方面影响了美容院的服务质量,造成诸多的服务事故。
b、价格的问题
美容院的盈利来自于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这两大块,在产品销售方面,美容院的产品价格历来就处于一个不透明的状态,并在大多数情况下,美容院的产品价格严重失真,超过了产品应有的价值。如以一套5件装的美白保湿套装产品为例,厂方规定美容院要按500元左右的中档价格标准零售,并按5折供货给美容院,但美容院却可以按800元或更高价格出售,以获取暴利,如该产品包装形象较好,则可以卖到更高的价格。
在技术服务方面,服务项目的收费更缺乏价格标准。在广州、深圳地区,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面部基础护理的单次价格已低至20元左右;而在上海、北京地区,同类项目的单次价格却高达120元左右。
上游美容化妆品企业市场控制不力,执行价格制度不严,对于美容院的销售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纵容这种价格失真行为的发生,这一方面也是导致美容院价格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
c、信誉的问题
美容院的信誉问题主要还是来自于其服务质量与服务承诺的不对称所造成的信誉缺失。大部分美容院在经营方面为了吸引顾客美容消费的兴趣,不切实际地随意承诺美容功效,致使无法达到预期目的而导致顾客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因而演变成为欺诈性消费。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综合上述三大问题的根源,其实质在于美容化妆品业缺乏统一严格的行为标准与服务规范,致使行业发展处于放任自流状态。除行为标准与服务规范性条文外,行业整体无明确的行政主管职能单位。从目前情况来看,似乎工商、卫生等部门谁都能管,而事实上,谁也没管着什么。在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和经营方向引导方面,无一部门产生真正的主导作用。而行业协会的功能相反在近几年内正趋于强化,其中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由于工作积极,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已越显广泛和权威,部分工作已显成效,对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美容业发展提案:
1、尽快建立美容化妆品业行业规范与服务标准。建议采用并建立类似酒店星级管理式模块来规范美容院等相关美容保健服务中心的经营行为与服务标准,对于符合评级标准(如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的企业给予评级挂牌。
2、尽快建立和完善美容教育管理规范和教育标准。美容业是一个服务为主导的业态,服务标准通常要靠相关教育培训来进行强化方能达到实施服务标准的目的,因此,劳动教育部门必须制定统一的美容业服务标准技能授课教材,提高培训教师队伍的教学素质与教学水平。掐住上游,才能有效引导下游,而教育就是这第一环节。
3、尽快建立美容院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与监管处罚条例。定时或不定期对地区美容院进行突击检查,重点检查相关产品质量与卫生状况。对于不符合销售要求,伪劣产品、虚假广告资料等要严格查处,对于卫生状况差的美容院要限期整改或停业。通过这一措施,从源头上杜绝上游美容化妆品企业不负责任的市场经营行为与产品开发行为,彻底规范市场秩序,还市场一片净土。
4、建立本土民族美容品牌创业管理基金与相关扶持政策,支持优秀的民族美容品牌的创业发展,为民族美容品牌提供适当的政策保护,争取在近十年内培植出一批具备向国际化拓展有实力有品牌知名度的真正民族美容品牌企业来。
第三篇:中国美容化妆品业连锁经营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连锁经营概况
连锁经营的发展最早出现的连锁经营是正规连锁。1859年在美国纽约出现的“大西洋及太平洋茶叶公司”开创了正规连锁的先河。1887年,美国130多家食品零售商共同投资,创办了一家联合批发企业,为出资的成员服务,实行联合分销,统一管理,而各成员企业仍然彼此独立,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家自由连锁店。自由连锁是中小零售企业联合对抗大型零售商业垄断而产生的经营形式,经过几十年的不懈竞争,到1955年,自由连锁在美国的销售额终于超过了正规连锁。
随着企业销售渠道和方式的不断变革,连锁经营第三种类型——特许连锁在1865年出现了。第一家开展特许连锁的企业是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到1900年以后,这种通过合同契约,有偿转让经营特许权的连锁经销网络迅速在全美普及,并扩展到其他的零售、饮食、服务等领域,到20世纪80年代,特许连锁的势头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相继超过了其他两种形式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2中国连锁经营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显示:2002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的加盟店有了很大的增长,销售额达到244亿元,同比增长129%;加盟店3968个,同比增长89%;员工人数近11万人,同比增长20%。根据ApFC公布的数据,目前亚太地区七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的特许企业总合达4701家,加盟商总合达252620个。另据WFC的统计,欧美地区11个国家(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巴西、荷兰、瑞典、奥地利、比利时、芬兰、丹麦)的特许企业总数达到6632家,加盟商总数达253361个。
连锁经营是一项理论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程,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要在推行中注重连锁经营的长远规划,就不会被一些问题遮住双眼而走弯路。
许多专家认为连锁经营的实质就是:“连锁经营是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在商业流通领域的应用”,通过连锁扩大企业的规模,降低交易费用和流通费用,优化商业资源配置,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连锁经营,不是为了连锁而连锁,或者是仅仅改变一下经营管理方式。连锁不是目的,而是以连锁经营为手段,大幅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步扩大经营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费用,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规划连锁经营时,要制订连锁经营的发展战略,如发展多少连锁店?用几年时间?发展区域是局限在本省内还是全国?还必须明确提出实行连锁后要达到什么样的具体目标,比如各连锁点的经营成本和费用是否降低,降低多少?利润是否增长,增长多少?管理手段和方式是否适应?未来的预期目标能否实现?等等。
连锁经营的三种类型,即“正规连锁、特许连锁、自由连锁。
正规连锁具有资产一体化的特征,每一家连锁分店的所有权都属于同一主体,归一个公司、一个联合组织或单一个人所有,所以在经营管理权方面基本上高度集中,各连锁店不仅店名、店貌等完全统一,经营管理的决策权,如人事权、进货权、定价权、财务权、投资权等也都高度集中在公司总部,公司总部为每个连锁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保证公司的整体优势。
特许连锁具有资产独立性的特征,即特许连锁店之间以及连锁店与总公司间的资产都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在经营管理上往往不采取强制性的措施,一方面通过特许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有效的服务、指导和监督来引导特许店的经营行为。
自由连锁,各成员店的所有权、经营权和财务核算都是独立的,成员店可以使用各自的店名商标,总店或主导企业与成员店之间并不存在经营权的买卖关系,他们主要是靠合同和商业信誉建立一种互助互利关系,以达到规模经营的目的;总店与成员店之间是协商和服务的关系,总店主要负责统一进货和配送,各店铺在核算、盈亏、人事安排、经营品种、经营方式及经营规模、经营策略上都有很大的自主权。
从对连锁经营的几种形式可以看出,连锁经营的实质是:专业化经营与分散化开店相结合。集中化采购与分散化销售相结合。
中国连锁业发展背景
中国引入连锁商店经营是在80年代中期,主要是合资的餐饮业。当时也有少数零售企业连锁店,经营状况一般。到了90年代前后,国内市场疲软,零售企业普遍陷入经营困境。一些中小企业在经历了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之后,却到了难以维持的程度。在大企业发展集团化经营的同时,中小零售企业的连锁经营开始起步。近二三年中国的连锁商店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原有区街综合食杂店、商业公司等,为了摆脱困境,各企业纷纷改造,匆匆连锁,一时间大中城市的中小商业企业几乎都在走连锁经营之路。中国的连锁商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的连锁商业在各地的发展不均衡,东南沿海一带和大城市发展比较快,管理也比较规范。上海的联华超市公司1991年开办,到1995年末共开业46家连锁超市,到1999年末,已经发展到600家连锁门店,并且步入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据统计,2000年初上海的连锁门店已达到3200个。
连锁经营在中国起步较晚,但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发展速度非常快快。据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已有连锁经营公司1,000多家,各种形式的直营店和加盟店近15,000个,实现销售额达到420 亿元,成为流通产业新的增长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大批连锁明星企业也相继涌现。我国连锁经营的市场占有率正逐步提高,其发展领域已延伸到商业、物资、粮油、医药、烟草、服务等众多行业,显示出强大的竞争优势,“价廉、放心、方便、增效”的优越性已明显地发挥出来。此外,连锁企业正逐步从中心城市向小城镇、农
村市场扩散,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外资企业等各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参与连锁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连锁经营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以大型商业企业为龙头的百货及餐饮连锁经营企业,带动小企业加盟。
(2)在原有国营副食商店和国营粮店基础上采用自由连锁形式发展起来的便民连锁店。
(3)以专业经营为特色的连锁店。
(4)平价仓储式连锁超市。
连锁经营发展战略和目标
实行连锁经营,不是为了连锁而连锁,或者是仅仅改变一下经营管理方式。连锁不是目的,而是以连锁经营为手段,大幅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步扩大经营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费用,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规划连锁经营时,要制订连锁经营的发展战略,如发展多少连锁店?用几年时间?发展区域是局限在本省内还是全国?还必须明确提出实行连锁后要达到什么样的具体目标,比如各连锁点的经营成本和费用是否降低,降低多少?利润是否增长,增长多少?管理手段和方式是否适应?未来的预期目标能否实现?等等。无论是战略目标还是战术目标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连锁也有区别。一是直营店,属于美容品牌直接管理和规划;另一种是加盟店,即投资者以一定比例的资金,直接购买下美容品牌已经成熟的一套经营模式。不过,不管哪一形式的连锁美容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做好“服务”这一环节。诗丽堂营销总监欧阳莉说:“每个美容连锁品牌,都应该具有自己的独特企业文化并根据加盟商的个体情况做出调整。对新开张的店给予技术和硬件上的支持,一般会有2-3个月的培训期,对销售业绩不俗的老加盟商,则会给予更高的回报与优惠。”思妍丽执行经理代丽萍女士说:“要留住顾客,就一定从服务上抓起。一是产品的品质保障;二是服务意识和专业性的有效结合,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三是以人为本,美容行业应该是高素质人群的聚会,不仅顾客是如此,美容从业人员更应当如此。”
根据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的调查,全国前30家连锁企业2005年上半年销售额为2365.3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29.9%,店铺总数为13467个,比2004年同期增长21.2%(其中,直营店的销售额为2015亿元,占销售总额的85.2%)。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商业连锁部分)以364.9亿元销售额、5910家店铺的业绩,名列全国首位,销售额与店铺数分别比2004年同期增长13.7%和23%。国美电器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大连大商集团有限公司、家乐福(中国地区各企业)分别以195.7亿元、178.3亿元、129.5亿元和102.3亿元的业绩排名第2至5位。
位列第6至20的企业是:苏果超市有限公司、上海永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农工商超市(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三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商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五星电器有限公司、北京物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好又多管理咨询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华润万佳有限公司、北京市大中电器有限公司、家世界连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文峰大世界连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沃尔玛中国有限公司、新一佳超市有限公司。
排在第21至30位的企业是: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合肥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武汉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方家园有限公司、北京京客隆超市连锁集团有限公司、武汉中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由此可见,一个朝阳性的行业会产生一个大的国际化企业,会使该企业进一步推动这个朝阳行业的发展,企业与行业共同发展。家电行业产生海尔,pC机行业产生联想、戴尔,汽车行业产生大众、通用,地产行业产生万科、顺驰,通讯行业产生华为、中兴,便利店产生了7—
11、零售店产生了沃尔玛。美容化妆品业连锁经营,将会由谁来主载,我们将拭目以待。
第四篇:中国美容化妆品业连锁经营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连锁经营概况
连锁经营的发展最早出现的连锁经营是正规连锁。1859年在美国纽约出现的“大西洋及太平洋茶叶公司”开创了正规连锁的先河。1887年,美国130多家食品零售商共同投资,创办了一家联合批发企业,为出资的成员服务,实行联合分销,统一管理,而各成员企业仍然彼此独立,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家自由连锁店。自由连锁是中小零售企业联合对抗大型零售商业垄断而产生的经营形式,经过几十年的不懈竞争,到1955年,自由连锁在美国的销售额终于超过了正规连锁。
随着企业销售渠道和方式的不断变革,连锁经营第三种类型——特许连锁在1865年出现了。第一家开展特许连锁的企业是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到1900年以后,这种通过合同契约,有偿转让经营特许权的连锁经销网络迅速在全美普及,并扩展到其他的零售、饮食、服务等领域,到20世纪80年代,特许连锁的势头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相继超过了其他两种形式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2中国连锁经营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显示:2002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的加盟店有了很大的增长,销售额达到244亿元,同比增长129%;加盟店3968个,同比增长89%;员工人数近11万人,同比增长20%。根据ApFC公布的数据,目前亚太地区七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的特许企业总合达4701家,加盟商总合达252620个。另据WFC的统计,欧美地区11个国家(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巴西、荷兰、瑞典、奥地利、比利时、芬兰、丹麦)的特许企业总数达到6632家,加盟商总数达253361个。
连锁经营是一项理论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程,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要在推行中注重连锁经营的长远规划,就不会被一些问题遮住双眼而走弯路。
许多专家认为连锁经营的实质就是:“连锁经营是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在商业流通领域的应用”,通过连锁扩大企业的规模,降低交易费用和流通费用,优化商业资源配置,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连锁经营,不是为了连锁而连锁,或者是仅仅改变一下经营管理方式。连锁不是目的,而是以连锁经营为手段,大幅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步扩大经营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费用,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规划连锁经营时,要制订连锁经营的发展战略,如发展多少连锁店?用几年时间?发展区域是局限在本省内还是全国?还必须明确提出实行连锁后要达到什么样的具体目标,比如各连锁点的经营成本和费用是否降低,降低多少?利润是否增长,增长多少?管理手段和方式是否适应?未来的预期目标能否实现?等等。
连锁经营的三种类型,即“正规连锁、特许连锁、自由连锁。
正规连锁具有资产一体化的特征,每一家连锁分店的所有权都属于同一主体,归一个公司、一个联合组织或单一个人所有,所以在经营管理权方面基本上高度集中,各连锁店不仅店名、店貌等完全统一,经营管理的决策权,如人事权、进货权、定价权、财务权、投资权等也都高度集中在公司总部,公司总部为每个连锁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保证公司的整体优势。
特许连锁具有资产独立性的特征,即特许连锁店之间以及连锁店与总公司间的资产都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在经营管理上往往不采取强制性的措施,一方面通过特许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有效的服务、指导和监督来引导特许店的经营行为。
自由连锁,各成员店的所有权、经营权和财务核算都是独立的,成员店可以使用各自的店名商标,总店或主导企业与成员店之间并不存在经营权的买卖关系,他们主要是靠合同和商业信誉建立一种互助互利关系,以达到规模经营的目的;总店与成员店之间是协商和服务的关系,总店主要负责统一进货和配送,各店铺在核算、盈亏、人事安排、经营品种、经营方式及经营规模、经营策略上都有很大的自主权。
从对连锁经营的几种形式可以看出,连锁经营的实质是:专业化经营与分散化开店相结合。集中化采购与分散化销售相结合。
中国连锁业发展背景
中国引入连锁商店经营是在80年代中期,主要是合资的餐饮业。当时也有少数零售企业连锁店,经营状况一般。到了90年代前后,国内市场疲软,零售企业普遍陷入经营困境。一些中小企业在经历了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之后,却到了难以维持的程度。在大企业发展集团化经营的同时,中小零售企业的连锁经营开始起步。近二三年中国的连锁商店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原有区街综合食杂店、商业公司等,为了摆脱困境,各企业纷纷改造,匆匆连锁,一时间大中城市的中小商业企业几乎都在走连锁经营之路。中国的连锁商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的连锁商业在各地的发展不均衡,东南沿海一带和大城市发展比较快,管理也比较规范。上海的联华超市公司1991年开办,到1995年末共开业46家连锁超市,到1999年末,已经发展到600家连锁门店,并且步入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据统计,2000年初上海的连锁门店已达到3200个。
连锁经营在中国起步较晚,但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发展速度非常快快。据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已有连锁经营公司1,000多家,各种形式的直营店和加盟店近15,000个,实现销售额达到420亿元,成为流通产业新的增长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大批连锁明星企业也相继涌现。我国连锁经营的市场占有率正逐步提高,其发展领域已延伸到商业、物资、粮油、医药、烟草、服务等众多行业,显示出强大的竞争优势,“价廉、放心、方便、增效”的优越性已明显地发挥出来。此外,连锁企业正逐步从中心城市向小城镇、农
村市场扩散,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外资企业等各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参与连锁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连锁经营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以大型商业企业为龙头的百货及餐饮连锁经营企业,带动小企业加盟。
(2)在原有国营副食商店和国营粮店基础上采用自由连锁形式发展起来的便民连锁店。
(3)以专业经营为特色的连锁店。
(4)平价仓储式连锁超市。
连锁经营发展战略和目标。
实行连锁经营,不是为了连锁而连锁,或者是仅仅改变一下经营管理方式。连锁不是目的,而是以连锁经营为手段,大幅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步扩大经营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费用,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规划连锁经营时,要制订连锁经营的发展战略,如发展多少连锁店?用几年时间?发展区域是局限在本省内还是全国?还必须明确提出实行连锁后要达到什么样的具体目标,比如各连锁点的经营成本和费用是否降低,降低多少?利润是否增长,增长多少?管理手段和方式是否适应?未来的预期目标能否实现?等等。无论是战略目标还是战术目标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连锁也有区别。一是直营店,属于美容品牌直接管理和规划;另一种是加盟店,即投资者以一定比例的资金,直接购买下美容品牌已经成熟的一套经营模式。不过,不管哪一形式的连锁美容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做好“服务”这一环节。诗丽堂营销总监欧阳莉说:“每个美容连锁品牌,都应该具有自己的独特企业文化并根据加盟商的个体情况做出调整。对新开张的店给予技术和硬件上的支持,一般会有2-3个月的培训期,对销售业绩不俗的老加盟商,则会给予更高的回报与优惠。”思妍丽执行经理代丽萍女士说:“要留住顾客,就一定从服务上抓起。一是产品的品质保障;二是服务意识和专业性的有效结合,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三是以人为本,美容行业应该是高素质
人群的聚会,不仅顾客是如此,美容从业人员更应当如此。”
根据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的调查,全国前30家连锁企业2005年上半年销售额为2365.3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29.9%,店铺总数为13467个,比2004年同期增长21.2%(其中,直营店的销售额为2015亿元,占销售总额的85.2%)。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商业连锁部分)以364.9亿元销售额、5910家店铺的业绩,名列全国首位,销售额与店铺数分别比2004年同期增长13.7%和23%。国美电器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大连大商集团有限公司、家乐福(中国地区各企业)分别以195.7亿元、178.3亿元、129.5亿元和102.3亿元的业绩排名第2至5位。
位列第6至20的企业是:苏果超市有限公司、上海永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农工商超市(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三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商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五星电器有限公司、北京物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好又多管理咨询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华润万佳有限公司、北京市大中电器有限公司、家世界连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文峰大世界连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沃尔玛中国有限公司、新一佳超市有限公司。
排在第21至30位的企业是: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合肥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武汉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方家园有限公司、北京京客隆超市连锁集团有限公司、武汉中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由此可见,一个朝阳性的行业会产生一个大的国际化企业,会使该企业进一步推动这个朝阳行业的发展,企业与行业共同发展。家电行业产生海尔,pC机行业产生联想、戴尔,汽车行业产生大众、通用,地产行业产生万科、顺驰,通讯行业产生华为、中兴,便利店产生了7—
11、零售店产生了沃尔玛。美容化妆品业连锁经营,将会由谁来主载,我们将拭目以待。
中国美容化妆品业现状调查
美容行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起步,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行业从最初的遍布街头巷尾的小型美容美发店,小化妆品厂发展到现在的集各种大中型的美容美发美体中心、美容美体美发器材生产、美容美发教育等等于一体的综合型产业。
我国美容化妆品的销售额1982年为2亿元,1985年为10亿元,1990年为40亿元,1995年为190亿元,2000年为335亿元,比前一年增长16.6%。2003年中国的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从众多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这是国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一个转折点,人民的生活消费逐渐从生存型向发展和享受型过渡,人们对美容业的消费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2003年全国美容市场产值达1680.4亿元;化妆品生产企业有约5000余家;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中小型化妆品企业,占化妆品企业总数90%左右;外资、合资企业占主导地位,总体市场份额已接近80%。截至2003年年底,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化妆品企业有50余家,而数量不多的外资、合资企业依然是整个市场的霸主,包括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资生堂、花王、强生、雅芳、安利、玫琳凯等。美容经济成为继房地产、汽车、电子通讯、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
2004年10月16日出炉的长达212页的《中国美容经济报告》里,首次确立了中国美容经济的“经济学地位”。这份报告是由国内经济学界以“京城四剑客”之称闻名的四位专家提交的:何帆是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
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巴曙松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钟伟是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赵晓则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博士后。他们完成了对中国美容业的第一次全景式关照,一些数字开始浮出水面,过去不为人所关注的美容行业开始让人们大吃一惊。《报告》则称,2004年,中国的美容服务业直接就业者达到800万人,营业总收入达到1762亿元。未来五年,这个数字还要再翻一番,老百姓的美容消费支出也将随之翻番。而在1982年,我国的化妆品销售额只有2亿元,2003年这一数字已是520亿元,增加了259倍。2004年,中国已有美容院154万家,经劳动部门正式签发确认的美容教学机构673家,每年培训出来的各级美容师25万名;化妆品企业3750多家,其中一半以上为民营企业。而全国目前用于美容业投入和改造的资金大约在2000亿元以上。很多人形容连锁美容院就像产钱的机器,这一点从近年内资、外资大量涌入开办直营连锁美容院或加盟连锁美容院得到印证。以法国知名品牌思妍丽为例,在走高端品牌路线不变的情况下,从1996年进入中国之后,就从上海一路将品牌拓展至北京、成都、深圳、青岛、西安、武汉、大连等大中城市;同样走高端品牌的还有深圳的一个品牌“梦圆皇宫”。中国台湾的克丽缇娜及自然美公司目前在中国大陆的连锁加盟网络均已达600家以上;法国诗婷也以快速的市场战略,在全国设立了600余家连锁店面。另外,来自法国的依贝佳,也以专业美容品牌路线,在全国各大城市及二级城市发展了属于自己的连锁美容中心;连锁已经成为品牌美容企业欣欣向荣和占有市场的一种重要模式,美容院的特许加盟、连锁经营模式将是美容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美容企业的连锁经营是美容化妆品业发展的必然。这是因为,美容化妆品业本身就是一个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在这个产业中,服务是占主导地位的。开在街头大大小小的美容院是所有化妆品企业所要占领的终端阵地。连锁经营也是国际美容化妆品行业的趋势和潮流。通过美容连锁店搞专卖则意味着更大意义的市场化,更大的占有率和更高的普及率。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让人头疼的假货问题。据媒体调查发现,中国连锁美容院90%以上都开办成功,失败的比率不超过10%。
在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举办的一次沙龙中,会长骆燮龙指出,规范我国美容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应该关注资金、品牌、产品、管理四个环节的问题,发展品牌连锁店对这四个环节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规范美容化妆品业的可行思路之一。
目前我国的4万家美容院中,连锁店只占7%。而欧美等发达国家一般的连锁店占到45—50%。单体美容院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没有品牌、管理、宣传方面的优势,从业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很容易造成对消费者权利的侵害。
国内一些已经崭露头角的品牌店的发展模式值得在行业内推广。一些品牌店与美容教学相联系,通过标准化的教学培训使人员达到业内较高水平。其中部分培训机构已经通过国际ISO体系认证,这等于对美容业源头——美容培训教育和从业人员进行了规范。
另外,品牌店的正规化发展可起到规范源头下游的各个环节的作用。在资金投入保障、品牌的维扩与宣传、品牌产品的统一使用和管理方面都会按一个较为成熟的模式进行,这样的美容院才可能做到诚信,更有效地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他呼吁,我国应该尽快提高美容院的连锁率,争取在2005年以前达到30%。
从社会认知程度上,美容机构前景喜人。北京、广州、深圳、武汉、重庆、成都、上海等数家城市的美容机构的认知度要高于其它城市,2002年华南市场广州、深圳两地的美容机构销售总量已占到全国美容化妆品市场销售总额的40%以上。其中,汇聚在广州市的专业美容化妆品机构就达3000余家。调查得知,相当多的女性都认为专业美容机构属于一种中高档次的服务,是一种令人向往的享受方式,因此吸引了大量的白领女士前往消费,由此足以证明:连锁机构美容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即便在中小城市,进连锁机构护肤美容的也不在少数!
如果单店美容院的经营在实际的市场运作过程中以品质和服务取胜,而连锁美容机构则是以专业品质、服务和规模取胜!这两者可以说是有天壤之别
连锁经营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建立一套高效率的信息物流系统,仓储中心、配送中心、生产中心、培训中心等部门。
例如:
当产品库存不足而采购又不及时,会造成加盟店缺货。缺货带来两方面的损失,一是失去销售机会;二是使顾客产生不信任感,损害企业形象,造成潜在损失。
8、规模化发展
要努力打破行业、区域和各种经济成份的界限,在对现有连锁企业进行调整、兼并、重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连锁企业中店铺的数量,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取得规模效益。从国外情况看,多数国家都规定连锁企业的店铺数量应在10个以上,以保证其规模效益。
综上所述,连锁经营是美容化妆品业发展的趋势。连锁美容院有别与传统的单店经营,传统的单店经营是固定在某一个地点,经过长时间的辛苦经营,慢慢将美容院品牌和形象树立起来,我们常常在讲的“老字号”、“百年老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了。连锁经营是在某个地点设立一总部,门店则分散在许多不同的地方。在日益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如果要像经营传统单店那样主要经由时间的积累来树立品牌和企业形象,连锁企业很难在市场上存活。现代化的商业必须在充分的规划、组织之后,快速地拓展,这才能够应对现代的商业竞争。
21世纪的中国美容化妆品业,连锁经营无疑是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速度最快、范围最广、最具有发展潜力和活力的经营模式,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新的时期。推动美容化妆品业连锁的发展,这是时代赋于我们的责任和机遇。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法国诗婷国际美容连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管理科学院院士,澳洲格林威治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美国大西洋国际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电子邮件:xuxinjun007@vip.sina.com
第五篇:中国美容化妆品业连锁经营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中国美容化妆品业连锁经营发展情况调
查报告
连锁经营概况
连锁经营的发展最早出现的连锁经营是正规连锁。1859年在美国纽约出现的“大西洋及太平洋茶叶公司”开创了正规连锁的先河。1887年,美国130多家食品零售商共同投资,创办了一家联合批发企业,为出资的成员服务,实行联合分销,统一管理,而各成员企业仍然彼此独立,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家自由连锁店。自由连锁是中小零售企业联合对抗大型零售商业垄断而产生的经营形式,经过几十年的不懈竞争,到1955年,自由连锁在美国的销售额终于超过了正规连锁。
随着企业销售渠道和方式的不断变革,连锁经营第三种类型——特许连锁在1865年出现了。第一家开展特许连锁的企业是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到19XX年以后,这种通过合同契约,有偿转让经营特许权的连锁经销网络迅速在全美普及,并扩展到其他的零售、饮食、服务等领域,到20世纪80年代,特许连锁的势头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相继超过了其他两种形式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XX中国连锁经营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显示:XX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的加盟店有了很大的增长,销售额达到244亿元,同比增长129%;加盟店3968个,同比增长89%;员工人数近11万人,同比增长20%。根据apfc公布的数据,目前亚太地区七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的特许企业总合达4701家,加盟商总合达252620个。另据wfc的统计,欧美地区11个国家(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巴西、荷兰、瑞典、奥地利、比利时、芬兰、丹麦)的特许企业总数达到6632家,加盟商总数达253361个。
连锁经营是一项理论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程,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要在推行中注重连锁经营的长远规划,就不会被一些问题遮住双眼而走弯路。
许多专家认为连锁经营的实质就是:“连锁经营是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在商业流通领域的应用”,通过连锁扩大企业的规模,降低交易费用和流通费用,优化商业资源配置,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连锁经营,不是为了连锁而连锁,或者是仅仅改变一下经营管理方式。连锁不是目的,而是以连锁经营为手段,大幅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步扩大经营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费用,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规划连锁经营时,要制订连锁经营的发展战略,如发展多少连锁店?用几年时间?发展区域是局限在本省内还是全国?还必须明确提出实行连锁后要达到什么样的具体目标,比如各连锁点的经营成本和费用是否降低,降低多少?利润是否增长,增长多少?管理手段和方式是否适应?未来的预期目标能否实现?等等。
连锁经营的三种类型,即“正规连锁、特许连锁、自由连锁。
正规连锁具有资产一体化的特征,每一家连锁分店的所有权都属于同一主体,归一个公司、一个联合组织或单一个人所有,所以在经营管理权方面基本上高度集中,各连锁店不仅店名、店貌等完全统一,经营管理的决策权,如人事权、进货权、定价权、财务权、投资权等也都高度集中在公司总部,公司总部为每个连锁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保证公司的整体优势。
特许连锁具有资产独立性的特征,即特许连锁店之间以及连锁店与总公司间的资产都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在经营管理上往往不采取强制性的措施,一方面通过特许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有效的服务、指导和监督来引导特许店的经营行为。
自由连锁,各成员店的所有权、经营权和财务核算都是独立的,成员店可以使用各自的店名商标,总店或主导企业与成员店之间并不存在经营权的买卖关系,他们主要是靠合同和商业信誉建立一种互助互利关系,以达到规模经营的目的;总店与成员店之间是协商和服务的关系,总店主要负责统一进货和配送,各店铺在核算、盈亏、人事安排、经营品种、经营方式及经营规模、经营策略上都有很大的自主权。
从对连锁经营的几种形式可以看出,连锁经营的实质是:专业化经营与分散化开店相结合。集中化采购与分散化销售相结合。
中国连锁业发展背景
中国引入连锁商店经营是在80年代中期,主要是合资的餐饮业。当时也有少数零售企业连锁店,经营状况一般。到了90年代前后,国内市场疲软,零售企业普遍陷入经营困境。一些中小企业在经历了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之后,却到了难以维持的程度。在大企业发展集团化经营的同时,中小零售企业的连锁经营开始起步。近二三年中国的连锁商店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原有区街综合食杂店、商业公司等,为了摆脱困境,各企业纷纷改造,匆匆连锁,一时间大中城市的中小商业企业几乎都在走连锁经营之路。中国的连锁商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的连锁商业在各地的发展不均衡,东南沿海一带和大城市发展比较快,管理也比较规范。上海的联华超市公司1991年开办,到1995年末共开业46家连锁超市,到1999年末,已经发展到600家连锁门店,并且步入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据统计,XX年初上海的连锁门店已达到3200个。
连锁经营在中国起步较晚,但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发展速度非常快快。据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已有连锁经营公司1,000多家,各种形式的直营店和加盟店近15,000个,实现销售额达到420 亿元,成为流通产业新的增长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大批连锁明星企业也相继涌现。我国连锁经营的市场占有率正逐步提高,其发展领域已延伸到商业、物资、粮油、医药、烟草、服务等众多行业,显示出强大的竞争优势,“价廉、放心、方便、增效”的优越性已明显地发挥出来。此外,连锁企业正逐步从中心城市向小城镇、农
村市场扩散,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外资企业等各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参与连锁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连锁经营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以大型商业企业为龙头的百货及餐饮连锁经营企业,带动小企业加盟。
(2)在原有国营副食商店和国营粮店基础上采用自由连锁形式发展起来的便民连锁店。
(3)以专业经营为特色的连锁店。
(4)平价仓储式连锁超市。
连锁经营发展战略和目标
实行连锁经营,不是为了连锁而连锁,或者是仅仅改变一下经营管理方式。连锁不是目的,而是以连锁经营为手段,大幅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步扩大经营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费用,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规划连锁经营时,要制订连锁经营的发展战略,如发展多少连锁店?用几年时间?发展区域是局限在本省内还是全国?还必须明确提出实行连锁后要达到什么样的具体目标,比如各连锁点的经营成本和费用是否降低,降低多少?利润是否增长,增长多少?管理手段和方式是否适应?未来的预期目标能否实现?等等。无论是战略目标还是战术目标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连锁也有区别。一是直营店,属于美容品牌直接管理和规划;另一种是加盟店,即投资者以一定比例的资金,直接购买下美容品牌已经成熟的一套经营模式。不过,不管哪一形式的连锁美容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做好“服务”这一环节。诗丽堂营销总监欧阳莉说:“每个美容连锁品牌,都应该具有自己的独特企业文化并根据加盟商的个体情况做出调整。对新开张的店给予技术和硬件上的支持,一般会有2-3个月的培训期,对销售业绩不俗的老加盟商,则会给予更高的回报与优惠。”思妍丽执行经理代丽萍女士说:“要留住顾客,就一定从服务上抓起。一是产品的品质保障;二是服务意识和专业性的有效结合,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三是以人为本,美容行业应该是高素质人群的聚会,不仅顾客是如此,美容从业人员更应当如此。”
根据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的调查,全国前30家连锁企业XX年上半年销售额为亿元,比XX年同期增长%,店铺总数为13467个,比XX年同期增长%(其中,直营店的销售额为XX亿元,占销售总额的%)。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商业连锁部分)以亿元销售额、5910家店铺的业绩,名列全国首位,销售额与店铺数分别比XX年同期增长%和23%。国美电器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大连大商集团有限公司、家乐福(中国地区各企业)分别以亿元、亿元、亿元和亿元的业绩排名第2至5位。
位列第6至20的企业是:苏果超市有限公司、上海永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农工商超市(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三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商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五星电器有限公司、北京物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好又多管理咨询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华润万佳有限公司、北京市大中电器有限公司、家世界连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文峰大世界连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沃尔玛中国有限公司、新一佳超市有限公司。
排在第21至30位的企业是: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合肥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武汉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方家园有限公司、北京京客隆超市连锁集团有限公司、武汉中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由此可见,一个朝阳性的行业会产生一个大的国际化企业,会使该企业进一步推动这个朝阳行业的发展,企业与行业共同发展。家电行业产生海尔,pc机行业产生联想、戴尔,汽车行业产生大众、通用,地产行业产生万科、顺驰,通讯行业产生华为、中兴,便利店产生了7—
11、零售店产生了沃尔玛。美容化妆品业连锁经营,将会由谁来主载,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