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财政与金融自考试题
入党申请书
敬爱的党组织
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有很多的学习机会,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等,通过学习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更多的兴趣,自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深入的认识,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共产党员的人生观: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人生,把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视为最高利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的最大价值和乐趣,把为在世界上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无产阶级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就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谋幸福,努力地工作,无私地奉献。
近两年,我国有很多的天灾人难,一年前512汶川大地震,震惊世界,那一刻看到了解放军战士竭尽全力救援灾民,看到了无数共产党员发扬了先锋带头做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怕牺牲。他们的行为感动了我,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我渴望更多的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性、先进性,获得更多学习中国共产党先进理论的机会。
我郑重地向党提出申请: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工作,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我深知按党的要求,自己的差距还很大,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政治理论水平不高等。希望党组织从严要求,以使我更快进步,我会自觉地接受党员和群众的帮助与监督,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弥补不足,争取早日入党。
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
此致,敬礼!
申请人:罗奋多
2012年6月10日
第二篇: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犯罪学自考试题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犯罪学
(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犯罪现象的产生及发展变化规律,探求犯罪原因及防控对策的科学称为()
A.刑事侦查学
B.刑法学
C.犯罪学
D.罪犯矫正学
2.研究犯罪人的犯罪生涯或预测犯罪人未来行为方向或研究、预测特定罪犯矫正效果的方法是()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个案调查
3.依龙勃罗梭的观点,社会防卫的前提是()
A.消除犯罪条件
B.鉴别犯罪人
C.消除贫困
D.严密立法
4.在当代犯罪学的研究中居主导地位的理论是()
A.犯罪环境学
B.犯罪经济学
C.犯罪心理学
D.犯罪社会学
5.菲利认为,犯罪饱和法则的主要表现之一是()
A.犯罪数量的周期性变动
B.犯罪危害的周期性变动
C.犯罪结构的周期性变动
D.犯罪性质的周期性变动
6.把犯罪分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的实证学派学者是()
A.龙勃罗梭
B.菲利
C.加罗法洛
D.胡顿
7.根据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而非依据主题灵活设问的访谈被称为()
A.直接访谈
B.间接访谈
C.结构式访谈
D.非结构性访谈
8.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犯罪产生的根源是()
A.财产矛盾
B.利益观念
C.社会分工
D.私有制
9.下列诸项中,属于犯罪统计规律的是()
A.恒比定律
B.差别规律
C.漏斗效应
D.反射效应
10.反映犯罪现象的影响和传播规律的是()
A.起伏律
B.消长律
C.辐射律
D.因果律
11.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70%-80%的时期是()
A.50年代初期
B.60年代中后期
C.80年代初期
D.2000年以后
12.暴力犯罪的情感特征一般是()
A.冲动性
B.冷静性
C.有同情心
D.好奇性
13.影响犯罪行为方式是隐蔽还是公开的是()
A.犯罪行为的动力机制
B.犯罪行为的运作机制
C.犯罪行为的抑制机制
D.犯罪行为的评估机制
14.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多用亚文化理论解释()
A.男性犯罪的成因
B.女性犯罪的成因
C.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D.老年人犯罪的成因
15.犯罪动机是()
A.犯罪的直接原因
B.犯罪的条件
C.犯罪的相关因素
D.犯罪的根源
16.下列诸项中,属于犯罪直接原因的是()
A.犯罪意识
B.犯罪工具
C.犯罪时间
D.犯罪对象
17.下列诸项中,不属于犯罪社会原因的是()
A.犯罪观
B.不良的社会风气
C.私有制
D.法律严重滞后
18.易导致犯罪行为产生的文化冲突类型是()
A.审美观冲突
B.经营方式冲突
C.生活习惯冲突
D.行为规范冲突
19.家庭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可能导致易形成犯罪行为的()
A.不良气质
B.不良体质
C.不良体格
D.不良人格
20.个人对自身、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认知程度及评价被称为()
A.世界观
B.人生观
C.规范意识
D.自我意识
21.被害人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身体、物质、精神损失以及所引发的反应被称为()
A.被害现象
B.被害后果
D.被害原因
22.犯罪心理学发现,犯罪动机一旦产生就具有了明确的()
A.内部冲突性
B.控制性
C.目标指向性
D.自我意识性
23.趋势外推法所根据的预测原理是()
A.系统性原理
B.可知性原理
C.可控性原理
D.连续性原理
24.在犯罪预测的诸方法中,常采用匿名方式进行的是()
A.个人经验判断法
B.集体经验判断法
C.专家调查法
D.综合调查法
25.犯罪预防体系及措施针对的是()
A.犯罪人
B.犯罪行为
C.犯罪现象
D.犯罪原因
26.在犯罪的侦查、起诉、审判、改造环节中,采取的有别于成年人的、目的在于挽救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的方法是()
A.保护性预防
B.疏导性预防
C.堵塞性预防
D.控制性预防
27.下列诸项中,属于三级预防理论中第一层次的预防措施是()
A.通过环境设计堵塞漏洞
B.制定避免学生逃学计划
C.严密监控缓刑者
D.提高警察的反应速度
28.在犯罪易发区或多发区,进行预防犯罪的相关设计,采用制约和限制犯罪发生的措施被称为()
A.心理预防
B.社会预防
D.情境预防
29.以下措施不属于我国犯罪防控系统第二道防线的是()
A.限制犯罪工具和手段
B.目标加固
C.倡导主文化遏制反文化
D.贵重物品标刻
30.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社会帮教骨干力量的是()
A.社区民警
B.帮教对象的朋友
C.狱警
D.村委会治保人员
第三篇: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犯罪学自考试题(定稿)
飘香的季节,是离别的季节,更是独立的季节分离,总要经历,看如何面对。
枇葩草莓飘香的季节,是离别的季节,也是独立的季节,告别了一段旅程,开始另一段征程。几年的友情,即将就要面临离别,各奔东西。还没离别,但我这段时间脑海里出现了无数个画面,也时不时的想起几年前高考结束的当晚,抱头痛哭,最后依依惜别;笑着面对,若无其事,当转过去的时候,早已泪流满面;无言,连再见也没有说,只是站在那里,然后最后各散东西。
回想几年的大学,有收获也有遗憾,但现在想起来的那些遗憾对我来说算不上什么。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曾迷茫过一段时间,但还好遇到了一位学姐,教我怎样去规划大学的生活,很快我也适应了大学生活,曾经要求自己要在大学的热土上挥洒自己的青春,现在想想还没完全做到,大学里做的还不够好,至少通过了几年的学习,还没培养起系统专业的思维方式,很多的事只知道部分,没能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关于学习与友情,大学里时间呆的最多的地方是学习的图书馆自习室里,在自习室里认识了一群很有想法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在自习室里复习,作业,一起出去Happy,有过很多的欢笑,让我知道了什么才可贵,高中的要好的朋友至今还时不时地联系着,虽然我们都不能再会在同一教室上课,但我们之间的友情并没因此而变淡,中断。大学里最要好的朋友是通过演小品结识上的(在此就不说名字了,她们自己懂得),虽然我们几个没在一起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出来,但平时的点点滴滴就会让我记住一辈子的,很是珍惜!!关于工作,大学几年里除了在校上课,复习考试之外,平时的节假日周末的时间几乎都奉献给了兼职,以至于现在工作了还觉得大学过得有点后悔,周末没怎么耍。不过通过兼职我也早点接触了社会,认识了在后来工作上给我帮助的人(秀梅姐,孙姐还有杨哥),很是感谢你们,我也不会让你们对我失望的,滴水之恩,我会当涌泉相报。关于爱,我现在也不知道什么叫爱了,麻木了,只觉得一个人现在过得还行,偶尔和朋友出去耍,聊天同样的可以过完一天。大学几年里坚持了两年多的异地恋,最后我们还是分手了,当初的承诺想必我们之间早已忘记了吧,现在说孰对孰错也没必要了。这份感情让我刻骨铭心,很难想像我是怎样才走出来的,你当初又是怎样过的,至少你现在过得很快乐。不属于自己的真的不必强求,与其让你不爽,还不如我去学会释怀,时间久了就好了,珍惜拥有的现在,这是我常对自己和朋友说的一句话。
与其说六月是离别季,还不如说是独立季,虽然离别总有那么多的不舍,但证明我们长大了,至少我们现在去面对社会不会再像之前那样茫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花父母的钱,我们终于可以独立了。十年,十年后的我们又是怎么样,这都难以想像,我深信我现在不努力的话十年后的我肯定还是一无所有,加油!!
第四篇: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工程力学自考试题(定稿)
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工程力学
(一)试题(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如图所示两楔形块A、B自重不计,二者接触面光滑,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沿同一直线的两个力F1、、F2的作用,则()A.A平衡,B不平衡 B.A不平衡,B平衡 C.A、B均不平衡 D.A、B均平衡
2.力F在图示坐标系Oxy的y轴上的分力大小和投影分别为()A.B.C.323F和F 23233F和F 3233F和F 2311D.F和F
223.已知作用在简支梁上的力F与力偶矩M=Fl,不计杆件自重和接触处摩擦,则以下关于固定铰链支座A的约束反力表述正确的是()
A.图(a)与图(b)相同 C.三者都相同
B.图(b)与图(c)相同 D.三者都不相同
4.点作曲线运动时,“匀变速运动”指的是()A.aτ为常量 C.a为常矢量
B.an为常量 D.an为常矢量
5.设ε和ε′分别表示杆件轴向拉压时的轴向线应变和横向线应变,μ为材料的泊松比,则下列公式中正确的是()A./ C./
6.连接件切应力计算的基础是假设()A.构件沿剪切面被剪断
B.剪切面与作用力平行
第 1 页
B./ D./ C.切应力在剪切面上均匀分布 D.切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剪切比例极限
7.图示悬臂梁,若已知截面B的挠度和转角分别为vB和B,则C端挠度为()A.vC2vB B.vCBa
C.vCvBBa
D.vCvB
8.圆截面细长压杆的材料和杆端约束保持不变,若将其直径缩小一半,则压杆的临界压力为原压杆的()A.1/2 C.1/8
B.1/4 D.1/16 9.构件受冲击载荷,若要降低其动应力,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构件的刚度 C.减少构件的刚度
B.增加构件的强度 D.减少构件的强度
10.交变应力的变化特点可用循环特征r来表示,其公式为()A.rmin B.rmin
maxmC.r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己知图示简支梁AB上作用的力偶(F,F)对A点的矩为-Fa,则该力偶对B点的矩为________.m aD.ra m
12.如图所示,重P=20kN的物块A放置在粗糙的斜面上,受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F=5kN,物块处于平衡,斜面与物块的静摩擦因数fs=0.5,则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13.图示边长为a的正方体,在其边上作用一力F,则该力对z轴的矩为________.第 2 页
14.A点作圆周运动,弧坐标的原点在O点,顺时针转向为弧坐标的正向,点的运动方程为s=rt2/2,圆形轨迹和直角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当该点第一次到达y坐标值最大的位置时,其法向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15.图示平面机构,已知O1A=AB=O2B=O1O2=l,AC=CB,T型杆CD段长为时针转动,则在图示位置时,D点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16.图示折杆OAB的OA段质量不计,AB段为均质细长直杆,质量为m,OA=AB=l,则该折杆对O轴的转动惯量为________.17.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均质滑轮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的常力偶,吊升一质量为m的重物,当重物升高h时,力偶所作的功为________.3l,杆O1A以匀角速度ω绕O1轴逆2
18.在材料力学中,显示和确定内力的基本方法称为________。19.构件承载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即强度、________、稳定性。
20.等直杆轴向拉压时的强度条件公式可解决三方面的问题:强度校核、________、确定许可载荷。21.连接件挤压实用计算时,假定挤压应力在挤压面上________分布。
22.在弹性范围内,等直圆轴的扭转角与扭矩T和长度l成正比,而与轴的________成反比。23.直梁的弯矩、剪力和线分布载荷之间的微分关系表明,弯矩图上某处斜率等于该处的________值。24.矩形截面梁纯弯曲时,在横截面的________上各点处正应力等于零。25.提高压杆的稳定性,可从合理选择材料和减小________两个方面进行。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Fr的力偶作用下26.半径为r的圆弧形杆AB(C为其圆心)的一端A固定于墙上,杆在已知力F和力偶矩为M=2平衡,若不计杆的自重,试求固定端A处的约束反力。
第 3 页
27.均质细长直杆AB的质量为m,长度为l,可在铅垂面内绕A轴转动。若在图示杆与水平线夹角30°处将杆无初速释放,不计轴承处摩擦,试求该瞬时固定铰链支座A处的约束反力。
28.一直径d=16mm、长l=3m的圆截面直杆,在轴向拉力F=30kN作用下,伸长出Δl=2.2mm,试求杆材料的弹性模量E.29.图示受扭圆轴,已知截面的极惯性矩Ip和材料的切变模量G.试求A、C两截面间的相对扭转角AC.30.作图示外伸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求出|Fs|max和|M|max.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1.图示结构自重不计,A、B处均为固定铰链支座,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C处为圆柱铰链,受集度为q的均布载荷、水平集中力F=5ql及力偶矩为M=ql2的力偶作用,结构尺寸如图所示。不计各处摩擦,试求A、B处的约束反力。
第 4 页 32.一夹具受力如图所示,夹具立柱的横截面为矩形,抗弯截面系数Wz=6667mm3,夹具的[]=120MPa.试校核该夹具立柱的强度。
第 5 页
第五篇:2013年1月财政与金融自考试题
2013年1月财政与金融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实现
A.公平分配 B.资源最优配置
C.经济增长 D.充分就业
2.最低费用选择法计算的成本只是
A.有形成本 B.无形成本
C.直接成本 D.间接成本
3.文教科卫支出是
A.生产性支出 B.社会消费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国防支出
4.政府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政策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向某些特定的企业或个人提供的无偿补助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财政补贴
5.如果价格水平的增长率低于名义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则实际财政收入水平
A.下降 B.提高
C.不变 D.无法判断
6.纳税人与负税人同为一人,不发生税负转嫁关系的税种称为
A.从量税 B.从价税
C.间接税 D.直接税
7.房产税属于我国现行税收体系中的A.商品课税 B.行为课税
C.所得课税 D.财产课税
8.公债最基本的功能是
A.筹集建设资金 B.弥补财政赤字
C.调节经济运行 D.货币政策操作对象
9.我国正式实施分税制是在A.1950年 B.1984年
C.1990年 D.1994年
10.决定税负转嫁实现程度的关键因素是
A.纳税人的主观意志 B.商品供求弹性
C.自由价格制度 D.商品经济
11.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
A.使用价值 B.价格
C.供求 D.生产成本
12.合约购买者可在合约规定的执行期内的任一天执行的期权是
A.看涨期权 B.看跌期权
C.美式期权 D.欧式期权
13.间接融资方式中的核心中介机构是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证券公司 D.保险公司
14.下列属于中央银行中间业务的是
A.再贴现 B.存款
C.贷款 D.清算业务
15.我国的商业银行属于
A.单元银行制 B.总分行制
C.代理行制 D.控股公司制
16.下面属于中央银行负债项目的是
A.政府债券 B.金融机构存款
C.财政借款 D.贴现及放款
17.当总需求不足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税收 B.缩减政府支出
C.降低利率 D.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8.我国货币层次中的M0是指
A.流通中的现金 B.活期存款
C.现金+活期存款 D.现金-活期存款
19.货币政策的根本目标是
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稳定物价 D.国际收支平衡
20.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时间间隔是
A.内部时滞 B.外部时滞
C.认识时滞 D.行动时滞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基本职能包括
A.提供公共产品 B.制定市场运行规则
C.决定资源配置 D.分配企业利润
E.对经济运行的计划指导或宏观调控
22.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A.经济发展水平B.政府职能范围
C.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 D.价格变动
E.税收管理水平和税收政策
23.按征税对象不同,可将税收分为
A.直接税 B.所得课税
C.商品课税 D.财产课税
E.行为课税
24.公债管理的主要目标有
A.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B.满足投资者的需要
C.争取规模最大化 D.争取利息成本最小化
E.减少公债的流动性
25.属于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的有
A.商业贷款理论 B.风险防范理论
C.利率平价理论 D.可转换性理论
E.预期收入理论
26.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在于
A.统一发行银行券的需要
B.集中办理全国票据清算的需要
C.信用货币创造的需要
D.为商业银行提供最后的资金支持的需要
E.代表政府管理全国金融业的需要
27.影响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
A.一国人口规模 B.一国经济发展水平
C.一国经济结构 D.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
E.汇率和利率变动
28.治理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措施有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削减财政支出
C.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 D.增加税收
E.出售政府债券的公开市场操作
29.货币的职能包括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信用手段
30.金融行业公会的主要功能有
A.协调功能 B.救济功能
C.服务功能 D.沟通功能
E.监督功能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政府采购
32.紧缩性财政政策
33.信托
34.汇率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5.某公司2011年取得经营收入100万元,特许权使用费50万元,其它收入20万元,当年税法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等共计80万元,计算其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36.某甲在银行办理了5000元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当时,一年期存款利率为
3.5%,但甲在存款半年后要求提前支取,当时的活期利率为0.6%,计算甲在提取存款时银行支付的利息额。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7.简述构建财政投融资体制的重要意义。
38.简述消费税的特点。
39.简述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40.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论公共产品及其特征。
42.试论通货膨胀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