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试题(共5篇)

时间:2019-05-12 01:1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三历史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三历史试题》。

第一篇:初三历史试题

初三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50分考试形式:开卷)

A、《唐本草》B、《金刚经》C、《黄帝内经》D、《伤寒杂病论》

16、扮演一位古代操作工的小明正按书稿内容把零散的模字排在铁盘中„„。小明同学演示的这一现象最早应出现在A、战国时期B、北宋时期C、南宋时期D、元朝时

17、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正式形成于隋炀帝时B、唐朝时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 C、明经科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D、明朝时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据此回答18----19题、18、下列属于维护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典型事例是:①郑成功收复台湾②戚继光抗倭③左宗棠复新疆

A、①②B、①③C、①D、①②③

19、藏族有一首民歌,名叫《唉马林吉》(“喂,听一听”的意思),一直到今天都广为百姓传唱。歌词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你。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表达了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怀念。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A、唐高祖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唐高宗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

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与时俱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促进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回答20――21题。

20“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八七会议21、20世纪20年代末,毛泽东通过分析中国当时的具体情况,提出了 A、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的主张B、“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 C、挥师北上、抗击日本侵略的方针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国共两党合则两利,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两伤,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据此回答22――23小题22、2005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时隔60年后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那么,60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握手后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赢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B、建立了国共两党联合政府 C、签订了《双十协定》D、确认了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合法地位

23、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挺进大别山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三大战役的胜利

其中

24、下列古代历史人物中曾去过印度的有

①②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古代的中国积极溶入世界,近代的中国被迫溶入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③

25、上海是我国的国际化大都市,近代历史上上海被迫开放通商始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阅读下列材料: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多次。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天竺的交拄大大加强。贞观时,天竺一再遣使唐朝,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到了天竺。唐朝时,许多波斯商人在中国开设“波斯店”。从唐高宗时起,大食与中国通使,持续了一个半世纪。中国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到大食。唐朝时与非洲也有来往。

材料二:1405年,郑和率领官兵、水手、工匠、翻译等27000多人,从刘家港出发,开始了第一次远航。„„郑和船队带去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颈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郑和下西洋期间,西洋各国纷纷遣使来中国,1423年,仅南京一次就接了16国使臣1200多人。„„郑和下西洋后,我国有更多的人去南洋做工和经商,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对开发南洋做出了贡献。

材料三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一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等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简述唐朝对外交往特点,并分析产生的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2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说明我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此变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3分)

27、2004年10月10日,陈水扁在讲话中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鼓吹“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这种赤裸裸的言论是对台湾和平与稳定的又一次严重挑衅。中华民族有着维护祖国统一的光荣传统,这是中国千百年来历经磨难而保持统一的强大力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党肩负的神圣使命”请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材料概括陈水扁讲话的实质是什么?(1分)

(2)台湾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开始于什么时候?(1分)

(3)清朝是怎样加强对台湾的管辖?(1分)

(4)近代台湾出现过两次与祖国的分离,这两次分离的原因有何不同?(1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河本中尉电告川岛中队长“北大营的中国军队炸毁了铁路,正在激战中”。

(引自1931年9月18日河本电文)

材料二:在炸毁路轨的同时,河本用随身携带的电话机向大队本部和奉天特务机关报告。这 时,等在铁路爆破点以北约四公里的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袭击北大营。在现场附近监督爆炸作业的今田大尉亲自挥舞着日本军刀,杀进了北大营。

这时,板垣代理司令下令第二十九联队和岛本大队,立即集合部队参加战斗。

(引自日本驻奉天特务机关花谷正)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该电文的目的是什么?(1分)

(2)依据材料二判断材料一的内容是否属实,举例说明。(2分)

(3)从两个材料中你得出什么结论?(1分)

29、请你仔细看图,并回答有关红军长征的问题:

回答:

(1)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1分)

(2)红军长征途中,有一次重要的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它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正确领导?(2分)

(3)什么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1分)

(4)如果让你开展一个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列出活动的主 题和采取的活动形式(2分)

30、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中的主体部分。孔子所奠定的儒家学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几经变迁,充实着和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态。

材料一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回答梁惠王关于强国之道的求问时,指出:“地方百里可以 为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材料二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有关治理国家的方针大计的策问时,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回答:

(1)参照材料一,指出孟子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什么?(1分)

(2)汉武帝时,儒学在中国取得了独尊的地位。从材料中找出反应其地位的句子。(1分)

(3)结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史实,说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批判传统儒家学说的运动是什么?此运动后期宣传的内容上有了什么新的变化?(2分)

初三历史试题

第二篇:初三历史试题及答案(2018.4淄川)

初三历史试题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相应位置。

2.答第I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务必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15分)

第Ⅰ卷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 名人》中的第75 位名人的评语是“孔子之前对人类思想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第75 位名人是()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2.现陈列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商代青铜重器司母戊大方鼎(后改名为后母戊鼎),以其通体尺寸之大、重量之重,一直被誉为“中华第一鼎”。该鼎建造的时代以及它内部的文字应该是()

A.商代,金文

B.商代,甲骨文

C.西周,甲骨文

D.西周,金文 3.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璀璨。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A.《伤寒杂病论》与《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与《本草纲目》 C.《水经注》与《金刚经》

D.《史记》与《资治通鉴》

4.四大发明中,对信息的记录、储存和传播,影响最显著、最久远的是()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5.近代以来,腐朽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右图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①“民主”“科学”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7.“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让敌人屈服),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推崇的上策。在解放战

初三历史试题

第 1

共4页 争中,下列哪一城市的解放体现这一“上策”?()

A.沈阳解放

B.徐州解放

C.北平解放

D.南京解放

8.2018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1周年。以下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而实行的 B.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C.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五个省级自治区以外其他地区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9.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10.20世纪60年代,“冷战”发展到高峰,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始终将中国的国家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尤其在70年代,他高瞻远瞩,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1971年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现代中国以一个负责任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来自他的设计,“他”指的是()

A.朱德

B.毛泽东

C.叶剑英

D.邓小平11.文化交流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篇章。对下图文化成就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民族是()

A.古代印度人

B.古代埃及人

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波斯人

12.阿里巴巴是中国儿童非常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及他的故事出自()

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俄底浦斯王》

D.《哈姆雷特》 13.“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到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4倍”。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三角贸易

B.独立战争

C.南北战争

D.农奴制改革

14.19世纪以来,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化、系统化的是()

A.《人民宪章》

B.《共产党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论联合政府》

15.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分别是()

A.奥匈帝国和英国

B.德国和法国

C.意大利利俄国

D.德国和英国

初三历史试题

第 2

共4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5分)

16.(12分)艰难探索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

材料一 “……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摘编自历史教师用书

(1)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材料二 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材料二与哪一会议有关?(1分)这次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1分)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习近平

(3)习近平这一论断的依据是什么?(2分)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的指挥员是谁?(1分)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在哪里召开的?(2分)

材料四(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说:“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把’……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

——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4)材料三“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是指哪一事件?简述其战略意义。(2分)(5)从上述材料中得到哪些启示?(2分)17.(9分)2018年的春天激荡着改革的热潮,3月28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转折】

材料一 1978年邓小平指出:“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现在 我们的经济管理体制过于集中……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1)结合材料一回答,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是哪次会议?为了“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党的十四大作出了什么决定?(2分)【改革路上】

材料二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要走自己的路,不要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历次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

(2)材料二中所称“群众的首创精神”的典型事例是什么?(l分)最先提出“建设有中

初三历史试题

第 3

共4页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哪次大会?(l分)

材料三 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材料三是城市改革的重点内容,写出这项改革的名称。(1分)【初见成效】

材料四 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4)“事实胜于雄辩”。材料四证明了哪一伟大构想的正确性?(1分)材料五

身着民族服装的各经济体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前(5)材料五图所反映的是我国取得的什么外交成就?(1分)【新的征程】

(6)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促使改革成功的因素有哪些?(2分)

18.(14分)近代以来,民主化、工业化成为人类文明演进的主要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人类第一次将王权关在了制度的笼子里,标志着社会发展开始进入文明的法制时代。

(1)材料一中“人类第一次将王权关在了制度的笼子里”的法律文件是什么?(1分)是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实现的?(1分)该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1分)

材料二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2分)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什么阶级的利益?(1分)

材料三 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 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大国崛起》(3)英国工业革命中最具影响力的发明有哪些?(2分)阐述法国大革命“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是哪一文献?(1分)哪一位“资产阶级的皇帝”用刺刀把革命思想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1分)

(4)指出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共同作用下,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巩固与发展有哪些重大事件?(回答两个即可,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分)谈谈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1分)

初三历史试题

第 4

共4页 初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Ⅰ卷(选择题 共15分)

1—5:A A D A D

6—10:C C D B B

11—15:C A A B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5分)

16.(12分)

(1)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1分)(2)遵义会议(1分)毛泽东(1分)

(3)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1分)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分)彭德怀。(1分)中共七大(1分)延安(1分)

(4)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分)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是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开始)。(1分)

(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的革命建设道路。(言之有理即可)(2分)17.(9分)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包产到户”或答“大包干”亦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也是正确的)(l分)中共十二大(1分)(3)国有企业改革(1分)(4)一国两制(1分)

(5)2001年,我国成功举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承办APEC会议)(1分)(6)a.改革的领导者要高瞻远嘱、意志坚定,同时掌握实权,做到政令畅通。b.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当时的实际。c.改革要措施得当、配套完备,行之有效。d.人民群众对改革要理解、支持和广泛参与。e.要有良好的策略,尽量减少改革中的阻力。f.改革应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其他答案言之有理者,亦可给分 2分。)18.(14分)(1)《权利法案》(1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分)君主立宪制(1分)(2)法:封建(君主)专制统治(1分);美:英国殖民统治(1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1分)。

(3)珍妮机,改良蒸汽机,火车,现代大工厂制度(答出任意两项即可);(2分)《人权宣言》;(1分)拿破仑。(1分)

(4)俄国农奴制改革(或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答对两个即可,2分)

(5)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1分)民主法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言之有理,答一点即可)(1分)

初三历史答案

第 1

共1页

第三篇:2014年荆州市初三四月质检历史试题

2014年初三质检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8.1846年,上海的出口贸易额占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7,到1851年,这一比例迅速增加到1/3,到19世纪50年代中期,上海的出口贸易额占到全国出口的一半以上。与近代上海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B.《辛丑条约》的签订

C.《南京条约》的签订D.《瑷珲条约》的签订

9.“非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欲为亡国之主。”这句话来自

A.李鸿章的奏折B.光绪皇帝的上谕

C.林则徐的文稿D.陈独秀的文章

10.1912年10月,梁启超在演讲中说:“在今日尤为一国存亡之所关者,则莫如经济之战争。”梁启超在这里主张

A.推翻北洋统治B.进行思想启蒙

C.实现君主立宪D.大力发展实业

11.在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键性的句子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12.邓小平说:“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也是对内开放,通过开放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一开放,八亿农民的积极性就起来了。”这里“农村经济开放”的主要是指

A.开放居住自由权B.开放土地所有权

C.开放私有财产权D.开放生产自主权

13.“两国邦交正常化,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日建立外交关系B.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关系正常化

14.观察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你会发现它们地理环境的共同特点是

A.都在大河流域B.都在高原地带

C.都在海洋边D.都在崇山峻岭

15.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每个穆斯林前往朝觐的圣地是

A.巴比伦B.麦加C.麦地那D.耶路撒冷

16.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雅典政府的公职。这里的“公民”主要是指

A.妇女B.外邦人C.成年男性公民 D.工商业贵族

17.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开始确立的标志是

A.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B.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1649年英国建立共和国D.1640年查理一世重开议会

18.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条件的是

A.蒸汽与煤炭B.丝绸与化工C.蒸汽与电力D.电力与钢铁

19.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的理论是

A.生物进化论B.相对论C.万有引力定律D.杠杆原理

20.到1927年,苏联农村中出现了一个广大农民向普遍富裕发展的上升过程。这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赫鲁晓夫的改革

21.当有人问罗斯福总统田纳西水利工程是根据什么思想来建立时,总统回答道:“这既不是鱼,也不是鸡,但是不管它是什么,对田纳西河流域的人来说却是极佳的美味。”罗斯福总统认为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的意义是

A.通过兴建公共工程扩大就业B.体现了实用主义的新政理论

C.重振了战胜经济危机的信心D.扩大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

22.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23.3%下降到1989年的16.15%,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由1980年的1:15.3扩大到1989年的1:23.86。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B.区域战争对经济的破坏

C.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D.世界贸易壁垒的消除

二.材料分析题

39.(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说:“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目前是大变动的前夜。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材料二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谈话,他说:“政府对于卢沟桥事件,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材料一表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产生了什么政治影响?(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国民政府的什么政治态度?这一政治态度对国共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40.(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9世纪后半世纪中,整个世界都受到了不断增长的生产率的影响。新西兰的羊毛、加拿大的小麦、缅甸的稻、马来西亚的橡胶、孟加拉的黄麻以及西欧和美国东部的热气腾腾的工厂——所有这些资源都陷入了生气勃勃的、不断扩大的全球性的经济的网中。

材料二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这三个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是欧

洲政治革命的主要成分。

(1)材料一表明世界经济具有什么特点?(2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选择材料二中某一个主义的具体事例予以说明。(3分,写出主义名称和对应的1个具体事件即可)

(2)材料一、二中现象出现的共同推动力量是什么?(2分)

三.探究论证题

44.(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到56.7%,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1957年全国钢产量为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296%,机床产量达2.8万台,比1949年增长17.7倍。

材料二在我国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l%以下。(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经济取得了什么成就?这一成就有何意义?(3分)

(2)材料二表明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材料一、二表明:20世纪5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45.(8分)阅读下列材料:

1947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支持成立一个在联合国范围内的欧洲联合国”,美国还通过“欧洲统一美国委员会”的组织,支持欧洲联邦主义的活动,美国要求欧洲开放市场,统一分配美援,为此应建立超国家的权力机构。英国保守党政治家丘吉尔也号召建立“欧洲合众国”,他将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定位为“我们与他们在一起,但不属于他们之中”,要充当欧洲一体化的“朋友和监护人”。

(1)材料表明二战后美国和英国在欧洲联合上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是什么?(6分)

(2)美英不同的主张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2分)

第四篇:历史试题

湛江一中培才学校slj

八年级(上)历史期末模拟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相应的方框内。)1.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他爷爷当年参加的是()

A.新四军B.中国工农红军C.八路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 2.“八一”建军节的来历是()

A.武昌起义B.百团大战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进行“长征”()A.是为了北上抗日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C.是一次主动的战略转移D.粉碎了敌人的第五次反围剿

4.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以下对“星星之火”理解正确的是()

A.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发动武装起义,夺取中心城市的道路 B.建立乡村农委会组织,领导农民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建立城市工委会组织,策动市民暴动,夺取中心城市的道路 D.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5.下列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应 是()

①占领遵义②冲破四道封锁线③四渡赤水④渡过金沙江⑤强渡大渡河⑥与陕北红军会师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②①③④⑤⑥C.②①④⑤③⑥D.①②④③⑤⑥

6.在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产生的先后顺序是()①长征精神②井冈山精神③五四精神

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③① 7.关于西安事变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主要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B.结果是实现和平解决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D.目的是逼蒋联共抗日 8.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日队伍是()

A.抗日游击队B.国民革命军C.抗日义勇军D.东北抗日联军 9.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开赴抗日前线应该在 A.九一八事变之后 B.西安事变之后

C.七七事变之后

D.中共七大之后

10.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陪都是„()A.南京B.武汉C.重庆D.成都 11.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于()

A.卢沟桥事变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八一三事变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打败凶残的日本侵略者的法宝,它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七七事变爆发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红军长征胜利结束D《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第1页(共4页)

13.抗战老兵张步风回忆说:“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割了多少次电线,拔了多少根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在公路上挖了多少个大坑,现在已记不清了。”这次战役指的是()

A.台儿庄战B.百团大战C.血战卢沟桥D.平津战役

14.下面有关中共七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

B.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C.大会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中指出,抗战胜利后,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

D.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5.要想了解抗日名将李宗仁率领军队英勇抗日的英雄业绩,最好去参观下列哪一纪念馆

A.九一八事变纪念馆B.百团大战纪念馆C.平型关大捷纪念馆D.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16.日本帝国主义正式签署投降书是在()

A.1945年8月15日B.1945年9月2日C.1945年9月9日D.1945年10月25日

17.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有直接的关联()①甲午战败②戊戌变法③抗日战争胜利④解放战争胜利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 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跨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

A.美国应该支持中国抗战B.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

C美国对中国抗战持观望态度D.中国抗战有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19.下列四位都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他们中既领导了南昌起义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朱德D.贺龙

20.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始于()

A重庆谈判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辽沈战役开始

21.陈毅在某战役结束后,深情的说“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场战役是指()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2.解放战争中,北平的文物古迹得到了完好的保护,对此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是()

A.张学良B.李宗仁C.杜聿明D.傅作义

23.合力进行平津战役的解放军是:()

A.中原和华东解放军B.中原和华北解放军C.华北和华东解放军D.华北和东北解放军

24.1947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西北人民解放军同敌人周旋采用的战术是:()

A.蘑菇战术B.游击战术C.地雷战D.地道战

25.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②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③中华民国成立④日本法西斯制造大屠杀惨案⑤蒋家王朝覆灭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26.下列说法与北京大学历史相符合的是()

①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②是戊戌变法运动的成果之一③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④是中国近代建立的最高学府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7.“洗手用肥皂,铁路走‘人’字,增补《四洲志》,进化读‘天演’”。四句诗歌里隐藏着的四位近代科学家和思想家为()

①侯德榜②詹天佑③华罗庚④林则徐⑤严复⑥魏源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

28.在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同一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的一件大事是()

A.京师同文馆成立B.京师大学堂创办C.科举制度废除D.《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29.某同学要收集鸦片战争前后,国外的历史.地理情况的历史资料,你可以向他推荐的资料是()A《民报》B《天演论》C《国闻报》D《海国图志》

30.《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不朽的民族战歌”。它的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

A.冼星海B.贺绿汀C.聂 耳D.徐悲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

31.请阅读右边和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如下三大战役示意图材料二:

阅读分析后,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在材料一中的①②③长条形框内,根据要求分别填写上相关内容。(3分)

(2)材料一中,中国革命处于什么历史时期?这次主力决战有何意义?(3分)

(3)据材料二,“百万雄师过大江”指什么战役? “天翻地覆慨而慷”是指什么?(2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我跟蒋显示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张学良口述史》 材料二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未寒(未寒即8月14日)

——1945年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一封电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蒋介石对这一重大事件持什么态度?(2分)

(2)据材料二,张学良为使蒋介石从“安内”转为“攘外”采取了什么行动?此行动具有什么意义?(2分)

(3)依据材料三判断这封电报发于中国哪一重大事件之前?并分析指出蒋介石为何发起这一重大事件?(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指出这两份电报最终造成了什么结局?(4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日本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打倒。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请回答:

(1)据材料“半个世纪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哪些重大侵华事件?(3分)

(2)面对侵略,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你认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近年来,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不断制造“历史教科书”问题,否认南京大屠杀等事件,这种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4分)

34.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遭受到哪两次严重挫折?中共又是怎样挽救革命的?(12分)

第五篇:历史试题

初中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后括号中。)1.官渡之战前,曹操占据()

A.河南一带

B.河西走廊

C.四川地区

D.长江中下游一带 2.赤壁之战中,指挥联军火攻曹军的是()A.孙权

B.刘备

C.诸葛亮

D.周瑜

3.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的是()A.曹操

B.周瑜

C.孙权

D.诸葛亮 4.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A.淝水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巨鹿之战 5.三国鼎立形成后,整体实力最强的是()A.东汉

B.曹魏

C.蜀汉

D.东吴

6.三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发展生产,在吴国最发达的是()A.纺织业

B.造船业

C.制瓷业

D.农业 7.西晋的都城在()

A.洛阳

B.长安

C.东京

D.建康 8.五胡内迁后,对历史影响最大的是()A.匈奴

B.鲜卑

C.羯

D.氐 9.灭亡西晋王朝的民族是()

A.匈奴

B.鲜卑

C.羯族

D.氐族

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成全国短暂统一的政权是()A.北魏

B.西晋

C.东晋

D.前秦

11.下列关于淝水之战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北方少数民族继续内迁

B.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C.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D.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12.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A.雨量充沛,气候较热

B.土地肥沃 C.人民勤劳

D.大量北方人迁到江南 13.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开始于()

A.东汉末年

B.西晋初年

C.前秦时期

D.南朝时期 14.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是在()

A.317年

B.383年

C.420年

D.439年 15.北魏孝文帝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政治家()A.匈奴族

B.羯族

C.鲜卑族

D.氐族 16.北魏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A.长安

B.洛阳

C.建康

D.成都 17.孝文帝把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姓()A.贺

B.穆

C.刘

D.元

18.祖冲之在数学领域最突出的成就是()

A.造出了千里船

B.利用并发展了前人创造的“割圆术” C.写了一部数学著作《缀术》

D.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19.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项成果领先世界()A.800多年

B.近1000年

C.1100多年

D.1300多年

20.介绍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技术和方法的北朝科学家是()A.祖冲之

B.郦道元

C.贾思勰

D.张衡

21.南北朝时期,对江河山川、风土人情介绍最详实的书籍是()A.《水经注》

B.《缀术》

C.《齐民要术》

D.《脉经》 22.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是在()

A.西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魏晋时期

D.南北朝时期 23.中国历史上被后人称为“书圣”的是()A.顾恺之

B.王羲之

C.范缜

D.张衡 24.顾恺之创作的代表作有()A.《兰亭序》

B.《洛神赋图》

C.《屈原像》

D.《奔马图》 25.龙门石窟位于()

A.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新疆库车

D.河南洛阳

二、非选择题(50分)

26.识图题: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此图隐含的一个成语典故是什么?

②隆中茅屋高卧之人是谁?

③他一生中最大的作为是什么?

④唐代诗人杜甫是如何评价他的?

27.下图是《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请将图中的A、B、C、D、E所代表的少数民族名称,分别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

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魏书》 ①材料中的“魏王”是何人?

②此段材料反映出的是什么事件?

③根据材料内容,说出“魏主”的姓应改为什么姓?

④根据所学的知识,请你对“魏王”的这种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29.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①这是哪一书法的摹本?此书法在书法史上有何美誉?

②此书法创作者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

③他的字有何特点?后人对他的尊称是什么?

初中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

(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后括号中。)

1.为统一南北,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征讨的对象是()①刘表 ②刘备 ③诸葛亮 ④孙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次作战中,得到胜败两种不同结果的人是()A.袁绍

B.曹操

C.刘备

D.孙权 3.“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人是()

A.刘备

B.周瑜

C.孙权

D.曹操 4.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是()A.都发生在北方

B.都是曹操取得胜利

C.都是以少胜多

D.都是曹操军队人数占优势

5.三国时期,造成鼎立局面持续的决定性因素是()A.吴蜀联合对抗曹操

B.司马炎夺权影响魏国统一

C.三国经济发展形成相对均势

D.曹魏的国力日渐强大

6.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吴国最发达的是()A.冶铁业

B.造船业

C.制瓷业

D.丝织业 7.三国时期经济得以恢复的共同原因是()A.生产工具进一步改进

B.民族融合的加强 C.开垦荒地

D.统治者致力于恢复发展经济

8.三国时期,魏、蜀、吴统治者都积极发展经济,其主要动机是()A.改变东汉后期的经济状况

B.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D.满足军事斗争的需要

9.三国时期,吴国船队就到达了台湾,当时的台湾称()A.流求

B.琉球

C.夷洲

D.台州

10.建立西晋,结束三国鼎立分裂局面的是()A.曹丕

B.司马炎

C.司马睿

D.司马懿 11.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B.江南经济的开发

C.地方割据势力的衰落

D.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2.下列内容体现出西晋时期历史状况的是()①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 ②短期统一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 ④被农民起义推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13.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的主要有()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

B.匈奴、鲜卑、羯、氐、羌

C.乌孙、鲜卑、匈奴、羯、羌

D.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 14.“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成语,出自于中国古代史上的()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5.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只统一过北方地区的政权有()①曹魏 ②西晋 ③前秦 ④北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满足都城的粮食需要

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促进民族大融合

17.在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中,最有利于统治者学习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内容是()

A.在朝廷中必须用汉语

B.把鲜卑族姓氏改为汉姓 C.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D.迁都洛阳 1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是()

A.扩大了统治区域

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C.使北魏成为了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

D.完成了对南北方的统一

19.小美想写北魏题材的小论文,拟了以下几个题目,其中有错误的是()A.《北魏统一了全国》

B.《胡人汉服与汉人胡食》 C.《从平城到洛阳》

D.《人口迁徙与民族融合》

20.下列对江南经济开发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人口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C.南方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D.孝文帝改革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21.祖冲之最突出的成就是()

A.著写了《齐民要术》

B.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C.发明了一些农具

D.创造了“割圆术”

2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领先世界近一千年的重要科技成就是()A.秦兵马俑

B.书法和绘画

C.祖冲之的圆周率

D.石窟艺术 23.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A.《缀术》

B.《水经注》

C.《兰亭序》

D.《齐民要术》 24.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开凿于()A.三国时期

B.西晋时期

C.东晋时期

D.北朝时期

25.对南北朝石窟艺术的表述,最能体现当时社会发展特点的是()①继承了秦汉以来的艺术传统 ②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③吸收了外来佛教艺术的优点④兼容道教艺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二、非选择题(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江南地广人稀……不忧冻饿,亦无千金之家。──《汉书》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 请回答:

(1)材料二记载的江南经济状况与材料一相比,出现了什么变化?

(2)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7.下列为图画故事梗概,请判断正误。

公元200年,袁绍发兵南下,企图完成统一战争,但在赤壁一带遭遇孙刘联军的顽强阻击。由于北军不习水战,经不住黄河之水对战船的冲击,所以采取连环计策,把战船的铁链统统连了起来。这一致命的弱点被曹操部将黄盖发现后,他建议用诈降计和火攻策破之。一天夜里,东北风起,十艘装满浸油柴草的战船乘着风势驶向南岸。冲天大火很快蔓延开来,并波及到岸边的营寨,袁军大败,损失人马过半。袁绍捶胸顿足:“本想统一天下,不想遭此惨败,唉……倒便宜了曹阿瞒这小子。只有先回北方休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这段故事叙述中有许多错误,你能说出至少6处吗?

28.阅读下列引自《资治通鉴》的一段史料,回答问题。

秦王(苻)坚与阳平公(苻)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军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秦兵逼淝水而阵,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等引兵渡水击之……秦兵遂溃……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请问答:

(1)这两段材料叙述的是历史上哪一件大事?它发生在哪一年?

(2)这里的“秦”是由哪个民族的统治者建立的?

(3)这里的“晋”史称什么?是由何人建立的?

(4)此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初中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

(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以下战例属于火攻致胜的是()①巨鹿之战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三国时期辅佐刘备成就三分天下的是()A.王猛

B.诸葛亮

C.徐庶

D.周瑜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经济发展的侧重点中不包括()A.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B.造船业发达 C.修建许多水利工程

D.丝织业兴旺

4.280年,统一南北结束分裂局面的是()A.曹魏

B.蜀汉

C.东吴

D.西晋 5.下列王朝没在洛阳定都的是()

A.曹魏

B.西晋

C.前秦

D.北魏 6.下列不属于曹魏、西晋共同点的是()A.通过权臣篡位建立

B.都城在洛阳 C.一开始即十分腐败

D.短命而亡

7.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陆续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

B.匈奴、鲜卑、羯、氐、羌

C.乌孙、鲜卑、匈奴、羯、羌

D.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 8.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南京定都的王朝有()①吴 ②前秦 ③东晋 ④北魏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9.南北朝时期南朝比北朝存续时间()

A.要早要长

B.要晚要短

C.正好相等

D.要晚要长 10.下列对淝水之战的结果描述准确的是()①前秦的统治瓦解 ②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③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④东晋历史结束,南朝历史开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在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中,最有利于统治者学习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是()

A.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B.把鲜卑族姓氏改为汉姓 C.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D.迁都洛阳

12.一位西域商人来到北魏都城洛阳后,不太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宫殿巍峨屋宇华丽

B.佛教寺院数以千计

C.市场汇集四方商人

D.满街都是说鲜卑语的汉族人 13.下列对三国以前江南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许多地区非常落后

B.经济发达战乱较多 C.战争较少社会安定

D.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14.东晋和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南方统治者施仁政

D.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15.小明挥舞着手中的一本正版线装书高喊:早在南北朝时期,三峡两岸的猿猴就非常多。他依据的这本书是()A.《缀术》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兰亭序》

16.对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表述,最能体现当时社会发展特点的是()①继承了秦汉以来的艺术传统 ②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③吸收了外来佛教艺术的优点 ④兼容道教艺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7.下列成语跟前秦皇帝苻坚无关的是()

A.投鞭断流

B.破釜沉舟

C.草木皆兵

D.风声鹤唳 18.魏晋南北朝时期统一过北方的王朝不包括()A.曹魏

B.前秦

C.东晋

D.北魏

19.小华想写北魏题材的小论文,但下面哪一个标题不能选()A.《北魏统一全国》

B.《胡人汉服与汉人胡食》 C.《从平城到洛阳》

D.《人口迁徙与民族融合》 20.标志着南朝历史开始的年代是()

A.317年

B.383年

C.420年

D.439年

2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领先世界近一千年的重要科技成就是()

A.秦兵马俑

B.书法和绘画

C.祖冲之的圆周率

D.石窟艺术 2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A.《水经注》

B.《缀术》

C.《齐民要术》

D.《脉经》 23.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A.西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24.其成就获得“遒媚劲健,绝代更无”赞美的人是()A.祖冲之

B.贾思勰

C.郦道元

D.王羲之 25.南北朝时期两大著名的石窟是()①龙门石窟 ②敦煌莫高窟 ③云冈石窟 ④麦积山石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制表题(本大题12分)

26.依据“三国鼎立形势图”,按国家名称、建立时间、开国帝王、都城名称等相关信息设计一个表格,体会图表归类的妙用。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12分)27.阅读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魏书》

(1)魏主是谁?

(2)改姓前后他的名字有何变化?

(3)改姓应该发生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后?

(4)造成这一历史事件出现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四、问答题(本大题12分)

28.淝水之战时的兵力对比,前秦对东晋拥有十比一的绝对优势,却不能统一江南,苻坚酿成失败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你能举出多少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

五、开放探究题(本大题2小题,第29小题6分,第30小题8分,共14分)

29.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看后请回答:

(1)两幅图片中各隐藏着一个什么成语?

(2)两幅图片中戴冠之人分别是谁?

(3)他们身边曾经都有一位治世能臣,分别是谁?

(4)在能臣辅佐下,两位戴冠之人曾经成就了什么样的霸业?

30.下面是用算筹摆的两组数字:

(1)在括号里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法写出数筹表示的数字。

(2)你能否用算筹法摆出上述两组数字的和是多少?

(3)你对用算筹来计算圆周率有什么最直观的感受?

(4)你觉得祖冲之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下载初三历史试题(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三历史试题(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陕西中考历史试题评析(共5则)

    西安博迪中学中教二级赵玉浩:试题难中求变 紧扣现实 今年的试题,试题结构和题型与以往无甚区别,难度有所增加。但是难中求变,紧扣现实。 总体看来,六道选择题紧扣了考点,突出了历......

    九年级期中历史试题(共五篇)

    坡头初中2015-2016学年上九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

    历史试题(推荐阅读)

    六年级上期中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40分) 1、 现在一般认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 2 、下列原始居民中,生活于北京周口店地......

    八年级历史试题(★)

    2017-2018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八年级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2......

    初一历史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单元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7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国庆长假,小红实......

    初一历史试题

    华一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中段考试题 (初一年级历史) 2013年11月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5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45 分钟。 第I卷(共 60 分) 1、某校历......

    九年级历史试题

    九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国家都曾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它们在历史舞台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阿拉伯帝国②亚历山大帝国③奥斯曼帝国④罗马帝国⑤拜......

    历史试题20135(定稿)

    2013.5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七大题,39小题,考试形式为闭卷书面笔答,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为l00分。 注意事项: 1.作答前,考生务必用0.5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