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启航石磊考研政治总结
2014考研政治——会议著作总结
党的历届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有关的知识总结:
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知识点小结
一大:新的领导核心新的指导思想新的革命前途
二大:社会性质革命对象革命性质革命动力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新的革命方法
三大(瓦窑堡会议):革命的统一战线
四大(洛川会议):争取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八大: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
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
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六届六中全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七届二中全会:两个“转变”两个“务必”
七届三中全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在建国的头三年里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十一届三中全会:①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②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③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④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⑤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⑥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⑦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⑧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八七会议: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遵义会议:解决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挽救了党、红军、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下面的内容是关于一些著作的总结
附录二:著作总结
《四洲志》——中国近代第一本具体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魏源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盛世危言》——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的意义
郑观应在著作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主张。
《救亡决论》——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天演论》——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
严复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世界上一切民族都在为生存而竞争,中华民族也不能例外,中国如果不能自强,就会“弱者先绝”,亡国灭种,失去民族生存的权利。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超越和发展。不过,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洪秀全对其中绝大部分条款都表示赞同,并下令镌刻颁行。但是,由于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通篇没有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因而缺乏实现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写了《革命军》,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热情讴歌革命,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的形成1、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2、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3、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
二、《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论述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其条件;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
三、《反对本本主义》——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1、是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2、是中共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
3、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4、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四、《实践论》、《矛盾论》——科学的阐明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理论基础。
五、《<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
1、提出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
六、《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
1、第一次全面分析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
2、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
3、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一全新的科学概念
七、《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基本政策。具体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八、《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延安整风运动的文件
九、《五四指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
坚决地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取各种适当方法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这就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十、《中国土地法大纲》——激发农民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
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十一、《论联合政府》——中国人民胜利的指南
提出中共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十二、《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中共十二月会议)
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2、提出土改的两个原则: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3、提出三个转折点: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一个历史转折点;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十三、《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敌人;
3、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十四、《论人民民主专政》——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
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农联盟,利用一切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总结革命胜利的一点就是:党的领导。
十五、《论十大关系》——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1、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中心思想
2、指出工农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依靠工农群众。巩固民族团结,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3、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文化建设的方针——“双百”方针。
十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光辉典范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
2、明确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3、提出了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和方法
4、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013考研已经告一段落,希望参加2014考研的同学都能考出好成绩,2014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第二篇:石磊考研政治公式总结1
马原关于辩证关系原理的公式:
哲学的辩证关系一是并列关系,二是从属关系。
⑴A和B并列关系①总论:A和B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②区别:A和B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
③联系:A和B相互依存:A离不开B: B离不开A
A和B相互渗透:A渗透着B: B渗透着A;
A和B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A能转化成B: B也能转化成A
⑵A和B从属关系(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形式与内容)
①总论:A和B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②区别:A和B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
③联系:A决定B(A决定B的产生、发展、灭亡、性质和内容);
B 反作用于A(当B适应A促进A的发展,当B不适应A阻碍A的发展)。
⑶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即是并列关系也是从属关系。第二、哲学分析题的答题模板:
1、先写......认为:
①唯物论: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认为:
②辩证法: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
③认识论: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④唯物史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2、写出原理,并指出方法论意义。
3、概括材料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或摘抄材料。
4、指出材料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并反对错误。
5、再写一原理,并重复3、4操作。
6、此外,多写几个原理但不必解释。如果实在不会就写两个万能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和矛盾普遍性的原理),但着重考虑三个黄金原理(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
注:①如果分值较小去掉第五步。
②如果题目给出原理,去掉五、六步
形式与内容
第三篇:2013时事政治启航石磊总结(超级有用)
一、两个的东东
1、中国近代以来的两大主要矛盾及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第一个矛盾又是最为主要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主题第一是反帝以获得民族独立,反封建以获得人民解放;第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中国革命的两步走: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3、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他们一方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因而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但在某一特定时期,又有跟在买办大资产阶级后面,作为反革命的助手的危险。因此,对他们要采取慎重的政策。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赞成党的新民主主义政策,愿意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有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可能;另一方面,他们往往受追逐高额利润本能的驱使,而置国家和人民利益于不顾,干出许多违法乱纪的事情。民族资本主义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既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又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正确的政策,利用民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本主义积极的方面,克服其消极的一面,最终引导他们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4、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两次失败与两次胜利:从大革命的失败到人民军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红军长征的胜利。此后,中国共产党达到政治上的成熟期。
5、土地改革采取两种形式: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政策,变封建地主的土地为农民所有;削弱封建剥削制度的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6、解放战争时期关于土地问题的两个重要文献:①《五四指示》: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 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②《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 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7、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的革命性质:一方面反帝反封建、摧毁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解决大资产阶级与官僚资本问题,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8、新民主义革命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有时还包括与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暂时的联盟。前者是基本的、主要的;后者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
9、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具体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是我国大陆范围内,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所组成的政治联盟;二是广泛地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以拥护祖国统一为基础的政治联盟。
10、毛泽东论述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问题,指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兼备两个条件: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11、1947年12月,毛泽东针对土地改革中出现的“左”的偏差,强调必须注意两项基本原则:第一,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第二,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12、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两大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13、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要求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和攻击。
14、中国共产党现阶段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15、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1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两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17、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的两大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18、1956年中共八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两大方针。
20、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根据宪法的原则,提出了在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并指出其中最重要的两条标准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
21、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要看两大依据: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22、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大根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
23、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分析,同那种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一遇到矛盾又把它当做敌我矛盾来处理的理论和实践严格地区别开来了。
24、改革开放的两个宣言书: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言书。它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要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开辟了新时期新道路,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指导下,我国解决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顺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规律。
2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重要意义。它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开放的进行,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做出了两大历史性贡献:即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同志,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并且成功地找到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26、邓小平确立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有两个最重要的依据:“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7、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包括两方面内容: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28、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两个方面。
29、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
30、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即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二是认可,即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活动。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而且由国家保证实施。
31、依法办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二是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32、我国《民法通则》以民事责任发生的原因为标准,将其分为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和侵权的民事责任两类。
33、《刑法》明文规定了两种排除犯罪的事由,即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34、《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依法管理原则。二是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
35、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道德和法律。二、三个的东东
1、宣传组织变法的著名“三会三报三学堂”: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上海《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笔)、天津《国闻报》(严复主办)湖南的《湘报》。广州万木草堂(康有为主持)、长沙时务学堂(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他们还向光绪皇帝建议设立京师大学堂。
2、三大论战及论战的三大内容
①维新派与守旧派辩论的三大问题及其实质: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②关于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的三大内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③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同非马克思主义者的三大论战:包括“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强调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的出路只能是社会主义)以及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指出必须以革命的手段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通过这些争鸣和论辩,马克思主义的阵地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进一步壮大。3、1928年10月至1930年间,毛泽东在论证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概念,必须正确处理的三大关系: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紧密结合。
4、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5、党历史上的三次“左”倾错误: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盲动主义错误;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6、国民党的三次反共高潮: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1941年1 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针对南方的新四军。1943年春,国民党顽固派策划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
7、延安整风运动的三大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主观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
8、争取中间势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的极严重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中国共产党必须实现以下三大条件:①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②必须尊重中间势力的利益;③必须坚决地与顽固派作斗争,并取得胜利。
9、所谓“三三制”,是指在政权组成人员上,共产党员(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各占三分之一。
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三大特点: 第一、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第二、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第三、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
11、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12、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这些作风是:发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实质是把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13、中国共产党的三大纲领:①政治纲领: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阐明了新中国政权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而不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②经济纲领:1948年12月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把新民主主义社会所要实行的三大经济纲领概括为:“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③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4、毛泽东思想三大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5、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16、执政党必须接受党内外的三大监督:一是党的监督;二是群众的监督;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
17、江泽民指出的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三大标准: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8、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个坚持”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三个转变”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9、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它还很不完善,党和国家现行的具体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还存在一些缺陷。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20、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二,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第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
21、人民军队建设的三大基本原则: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第二,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第三,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建设的生命线。
22、军队政治工作有三大原则:即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优待俘虏。
23、执法公正的三方面要求:一是坚持合法合理原则;二是坚持及时高效的原则;三是坚持程序公正的原则。
24、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一对关系密切的概念,应当从两者的相互联系中去理解它们各自的性质。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性质。
从来源来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一般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或者法律虽未明文规定,但可以从法律的规定中推导出来。从基本内容来看,法律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依法作或不作一定行为,可以依法要求他人作或不作一定行为。从范围来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
25、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26、法律的教育作用的实现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法律做出规定,通过人们对法律的了解和学习,发挥教育作用;二是法律通过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教育;三是法律通过对各种先进人物、模范行为的嘉奖与鼓励,为人们树立良好的法律上的行为楷模。
2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法和外国法的成功经验。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改革与创新,使立法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28、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三个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29、经济法的三大原则:一是国家适度干预原则。二是效率公平原则。三是可持续发展原则。30、《集会游行示威法》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政府依法保障原则。二是权利义务一致原则。三是和平进行原则。
31、《环境保护法》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二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三是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32、《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本原则:一是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原则。二是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有机结合的原则。三是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相协调的原则。
33、理想信念的实现三大途径:第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这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第二、要有坚定的信念,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第三、要勇于实践、艰苦奋斗,这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34、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三大措施:第一,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第二,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第三,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35、树立正确的创业观的三大措施:第一,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第二,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第三,要提高创业的能力。哲学分析题的七步走答题模板:
1、先写......认为:
①唯物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②辩证法: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
③认识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④唯物史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2、写出材料反应的第一个原理,并指出方法论意义。
3、概括材料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或摘抄材料。
4、指出材料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并反对错误。
5、再写一个原理,并重复3、4操作。
6、此外,多写几个原理但不必解释。如果实在不会就写两个万能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和矛盾普遍性的原理),但着重考虑三个黄金原理(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
7、下结论:只有按照马克思的上述原理的指导正确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才能成功!注:①如果分值较小去掉第五步。
②如果题目给出原理,去掉五、六步。按照模板写哲学五年真题
1、(2011、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答: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注重实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消极,不过分,不要为所欲为,不要无所作为。
上述材料指出: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人们处理垃圾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焚烧,一个是掩埋,这样垃圾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后来,一句“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让人茅塞顿开,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资源。这样垃圾问题基本解决。上述材料中的“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既看到垃圾是废物的一方面,又看到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将垃圾“变废为宝”,全面的看问题,这是材料的合理性。而焚烧和掩埋传统的处理方法只看到垃圾的一方面,没能正确处理垃圾问题,片面的看问题,这是材料的不合理性。上述观点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只有按照马克思的上述原理的指导正确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才能成功!(2)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答:矛盾分析方法是指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解决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但要抓重点、抓关键、看主流。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正视矛盾,认识到人类每天必然产生大量的垃圾问题,我们不能回避矛盾,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处理垃圾问题,“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把垃圾变废为宝,分类处理垃圾问题,我们的实践活动就能成功!
2、(2010、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答:上述材料讲述的梅兰芳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其哲学依据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的原理;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理。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
答: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和谬误是辨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真理和谬误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离不开谬误,任何真理都离不开谬误,离开了谬误,真理也不存在了。谬误离不开真理,任何谬误都离不开真理,离开了真理,谬误也不存在了。真理和谬误相互渗透,真理渗透着谬误,谬误渗透着真理。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真理能转化成谬误,谬误转化成真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正确处理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上述材料讲述的梅兰芳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的小故事。梅兰芳正确的处理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凭借对剧情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解,以及自身具有深厚的艺术实践功底,所以能化险为夷,变失败为成功。
(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答: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3、(2009、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6分)
答:马克思唯物辩证主义认为:现象和本质是辨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现象和本质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现象和本质相互依存,现象离不开本质,任何现象都离不开本质,离开了本质,现象也不存在了。本质离不开现象,任何本质都离不开现象,离开了现象,本质也不存在了。现象和本质相互渗透,现象渗透着本质,本质渗透着现象。现象和本质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现象能转化成本质,本质转化成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既要看到现象,又要看到本质。
上述材料讲的是华佗给同样是犯了一种病的两个人治病开了截然不同的处方,两个人按照不同的处方治疗完全康复的故事。华佗既看到病人生病的现象,又看到病人生病的本质,华佗对症下药正是透过了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使病人康复,全面的看问题,这是材料中的合理性。而两个病人只看到现象,没看到本质,孤立的看问题,这是材料中的不合理性,两个病人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马克思唯物辩证主义认为:原因和结果是辨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原因和结果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原因离不开结果,任何原因都离不开结果,离开了结果,原因也不存在了。结果离不开原因,任何结果都离不开原因,离开了原因,结果也不存在了。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原因渗透着结果,结果渗透着原因。原因和结果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原因能转化成结果,结果转化成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既要看到原因,又要看到结果。
上述材料讲的是华佗给同样是犯了一种病的两个人治病开了截然不同的处方,两个人按照不同的处方治疗完全康复的故事。华佗既看到病人生病的原因,又看到病人生病的结果,华佗对症下药,使病人康复,全面的看问题,这是材料中的合理性。而两个病人只看到结果,没看到原因,孤立的看问题,这是材料中的不合理性,两个病人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只有按照马克思的上述原理的指导正确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才能成功!(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4分)
答:这个故事对给我们的启示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求我们具体分析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才能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如果我们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就不能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所以要想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述材料讲的是华佗给同样是犯了一种病的两个人治病开了截然不同的处方,两个人按照不同的处方治疗完全康复的故事。华佗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正确处理病人生病的现实,使病人康复。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像华佗那样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就能成功。
4、(2008、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医生换位体验”活动中蕴含着何种哲理?
答:上述材料“医生换位体验”活动中蕴含着的哲理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材料中医生和患者之间存在着对立、同一的关系,对立表现在二者的身份不同,同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有着共同的目标。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从人的本质属性说明为什么“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答: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渗透着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从属和包含于社会属性之中。上述材料“医生换位体验”活动中“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这讲的是人的自然属性。“更要看到生病的人”,这说的是人的社会属性。医患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按照矛盾辩证法该如何对待和处理? 答: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按照矛盾辩证法我们应该看到:矛盾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能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的、具体的分析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正确的方法化解矛盾。
5、(2007、34)试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角度分析以下问题:(1)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会“全错了”?
答: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之所以发生错误,其哲学依据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的原理;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理。因而他的想象缺乏客观的现实基础,势必造成他对成仿吾的想象与实际脱节。
(2)丁玲对成仿吾的认识的“转变”过程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何启示?
答:丁玲对成仿吾的认识的“转变”过程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启示是要看到认识过程的复杂性。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做到:第一,经过实践和调查研究,掌握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第二,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特别要抓住表现事物本质的主要事实。第三,事物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我们的认识也要随着事物的变化而不断深化。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上述材料中丁玲之所以犯错误就是因为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我们克服这种错误,我们的实践就能成功!
时政补充:
时政补充(请配合视频课间使用,否则背的内容太多):2011年11月份至12月16日
1、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此次会议2011年11月13日在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举行。这次会议以“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为主题,主要讨论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绿色增长、能源安全、规制合作等议题。与会领导人围绕议题交换意见。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题为《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信心和决心,拿出勇气和智慧,切实落实去年横滨会议通过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增长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推动经济平衡、包容、可持续、创新、安全增长,实现亚太地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此,应该重点作出以下努力。
第一,加强协调,积极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提振市场信心;继续推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遵循相互尊重、集体决策原则,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提高金融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和跨境资本流动等监管,保持主要储备货币流动性的合理稳定,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第二,坚定不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达国家应该实施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妥善处理主权债务和财政风险。新兴市场国家应该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持财政、货币、贸易、产业等政策可持续性。把促进就业作为巩固和拓展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最大限度创造劳动者就业和发展机会。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贸易、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建设健全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有利于劳动者成长成才的引导机制、培养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第三,凝聚共识,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切实履行已经作出的承诺,不采取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坚决反对和共同抵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确保各国人民共享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益处。积极推进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亚太地区经济可持续复苏和发展提供活力和动力。胡锦涛指出,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机制,亚太经合组织应该根据国际经济发展和贸易投资新形势,在支持各成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一)全面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全球供应链合作,加强区域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网络化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中小企业参与全球产业链。发挥政府作用,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提高各成员创新能力。同时,全面推进本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实现各成员共同发展繁荣。
(二)深化亚太地区绿色增长合作。兼顾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不同国情和差别待遇,稳步降低环境产品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加强亚太地区森林可持续恢复和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共同稳定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保障各国能源需求,维护能源市场正常秩序。改善能源结构,加强先进能源技术研发和推广,大力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提高能效等领域国际合作。
(三)加强经济结构改革和规制合作。加强经济结构改革重点领域合作,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亚太经合组织应该重点开展能力建设和经验交流等活动,推动在本地区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贸易和投资发展的政策环境。
2、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次会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11月7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温家宝在讲话中表示,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十年来,朝着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共同发展的既定目标稳步迈进,在成员国之间营造了团结和睦的政治环境,形成了打击“三股势力”的强大合力,密切了经济合作关系,培育了世代友好的信念。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为我们今天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挑战、维护共同利益奠定了基础。当前,国际格局正在经历大变化、大调整,上合组织不仅要经受住严峻考验,更要抓住机遇发展壮大,造福本地区人民,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出应有贡献。
温家宝指出,中方作为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愿与各方一道,积极制定和实施本组织政治、经济、人文等各领域未来十年规划。与成员国一道团结合作,不懈进取,努力实现上合组织既定的目标和任务,为促进本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与会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领导人积极评价上合组织成立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一致认为上合组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发展潜力巨大。面对当前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格局和地区形势,上合组织成员国应加强团结协作,积极推进本组织建设,深化政治、经济、安全合作,把上合组织建设成为促进本地区交流合作的平台,更好地维护共同利益,为促进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3、第十四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 2011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十四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上发表讲话。讲话全文如下:
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债务问题严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胀压力加大。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自然灾害等全球性问题突出。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世界经济前景变得不确定、不稳定。
这些年,东盟一体化取得重要进展,东盟整体实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东亚国家相互帮助,加强合作,共谋发展,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和金融稳定,地区经济融合进一步加深。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为此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看到,东亚各国在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经济结构调整、改善民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艰巨任务,地区发展还很不平衡。在外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我们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凝聚力和内生发展动力,通过进一步深化合作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整体竞争力,在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占据主动位置。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第一,加快推进本地区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今年8月,中日共同提出加速推进东亚自贸区和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建设的倡议。中方愿在充分尊重东盟中心地位、循序渐进、兼顾各方关切的基础上,务实推进,希望得到各方支持。我们要用好东亚自贸区研究专项资金,推动相关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二,进一步提升区域财金合作水平。10+3财金合作取得显著成果,前景广阔。《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生效,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成立,区域信用担保和投资基金筹备进展顺利,未来财金合作重点领域研究已经启动,10+3财长会将扩充为10+3财长与央行行长会。建议下一阶段着力提高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有效性,在危机救助功能基础上拓展危机防范功能;推动储备库资金由当前分散管理实现实际汇集,更好发挥储备库资金作用;增强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的经济监测能力;积极推动亚洲债券市场建设,促进本币债券发行,使亚洲储蓄更多投资于本地区,投资于实体经济,为东亚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也要加强区域贸易本币结算等新领域的研究,寻求本地区缩短贸易时间、降低贸易成本、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更好途径。积极推进区域金融安全网建设,提高东亚国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第三,加大对东亚互联互通建设的投入。中日韩三国要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发挥在资金、技术和人力上的优势,更好地支持《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的实施,促进东亚互联互通,为推进东亚一体化建设打下基础。中方支持泰国提出的10+3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倡议,将于明年举办“10+3互联互通:共识与前景”国际研讨会,以此为平台进一步探讨10+3开展互联互通合作的方式。我们要拓展思路,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10+3国家已决定就区域基础设施融资开展研究,希望早日取得具体成果。
第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10+3机制要加强在科技、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合作,为各国特别是东亚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为此,中方将于明年举办10+3创新论坛,探讨推动科技创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入动力。
今年,10+3国家正式签署了大米紧急储备协定,中方愿与各方一道积极落实这一协定,进一步提升东亚粮食安全合作水平。中方愿扩大与东盟和日韩的卫生合作,用好10+3传染病信息通报网站,逐步建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合作联络机制。
4、第六届东亚峰会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11月19日出席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六届东亚峰会,并发表讲话。
温家宝表示,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东亚各国最为关心的议题和最为迫切的任务是保持东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改善民生,为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发展提供动力。我们要继续同舟共济,加强合作,东亚峰会应在这方面发挥战略指导作用。温家宝提出:
第一,要继续把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危机作为当务之急。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施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振市场信心,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金融合作。第二,要认真实施、完善已达成的自由贸易安排,稳妥推进新的自贸区建设,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挖掘内需潜力,增加区域内贸易规模,提升贸易水平。各国要以实际行动反对保护主义,妥善处理国际贸易摩擦。
第三,要鼓励扩大投资,努力消除影响企业投资的各种障碍,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增强投资者信心。通过产业转移、互联互通等方式,增强区域发展内生动力。第四,要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今后较长时期的主要合作方向,推动峰会在重点领域加强合作,帮助各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强节能环保、教育、灾害管理等领域合作,增强发展后劲。
第五,要携手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信息交流、能力建设、应急反应等方面加强合作。
温家宝强调,多年来,东亚峰会作为“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促进了东亚各国的相互了解与合作。新形势下,我们应继续在峰会合作中坚持东盟主导,努力寻求和扩大利益汇合点。中方愿与各方携手努力,使峰会取得更多成果,惠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
与会领导人表示,在各国共同努力下,东亚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为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东亚合作应继续发挥东盟主导和现有机制的作用,加强相互支持与配合,深化在经贸、金融、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救灾等领域的合作。
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七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开幕
当地时间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七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开幕。南非总统雅各布•祖马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代表团副团长、首席谈判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代表基础四国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并在会后接受中外媒体联合采访。
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开幕,各方在会议开幕式上呼吁坚持多边谈判原则,进行建设性的谈判,达成包容、平衡、公正、可信的结果,让各国根据自身能力做出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
原定12月9日闭幕的德班气候大会10日继续进行。截至当天,会议各方尚未就《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绿色气候基金的具体设计等达成一致意见。各方谈判代表几乎连续经历了两个不眠之夜,但有消息说,会议有关谈判仍可能会持续到当地时间11日凌晨才结束。据记者在现场观察,会议中心的人数已经比前一天少了很多,一些国家的工作间已空无一人,工作人员已在拆除部分设施。根据大会10日凌晨发布的有关文件草案,有关《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以及绿色气候基金的表述更为详细。有分析说,会议最终可能达成折中协议,但不到最后一刻,各国代表团都不愿透露进一步的消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当地时间12月11日在南非德班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了延长《京都议定书》、尽快启动绿色气候基金等在内的一揽子协议,并为2020年后的全球减排行动作出了安排。
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高层论坛
截至201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承诺全部履行完毕。中国认真履行承诺的实际行动得到世界贸易组织大多数成员的肯定。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月7日发表《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系统介绍。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就对外贸易情况发布白皮书。白皮书指出,2001年12月11日,历经16年谈判,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国扩大了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快推进贸易自由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中国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完善外贸法律法规体系,减少贸易壁垒和行政干预,理顺政府在外贸管理中的职责,促进政府行为更加公开、公正和透明,推动开放型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高层论坛12月1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坚持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相结合、实现自身发展和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相结合,积极化挑战为机遇,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1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我们不断扩大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市场准入,不断降低进口产品关税税率,取消所有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进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大幅降低外资准入门槛。中国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9.8%,达到并超过了世界贸易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中国服务贸易开放部门达到100个,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我们大规模开展法律法规清理修订工作,中央政府共清理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地方政府共清理地方性政策和法规19万多件。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可预见性不断提高。10年来,中国坚持实行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政策,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有力推动。中国全面享受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权利,经济发展获得了良好外部条件,同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中国货物贸易额的全球排名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跃居第一位,进口额累计达到7.5万亿美元;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595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2010年达到688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中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为贸易伙伴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和投资机会。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汇出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10年来,中国积极承担应尽国际责任,努力推动各国共同发展。我们积极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同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我们坚定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参与二十国集团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建设,致力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机制等改革和完善,致力于促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我们高举自由贸易旗帜,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建立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国际贸易体系。我们积极推动建立更加平等、更加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加强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加大对外援助力度,近10年累计对外提供各类援款1700多亿元人民币,免除50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近300亿元人民币到期债务,承诺对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的税目的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为173个发展中国家和13个地区性国际组织培训各类人员6万多名,增强了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
10年来的实践,丰富了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的认识,坚定了我们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信心。实践证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大对外开放,惠及13亿中国人民,也惠及各国人民;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进步,才能破解发展进程中的难题。30多年前,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我们正确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顺应人民愿望,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同时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从中国来看,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跃升,中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同时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国际竞争力不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国将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根据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质量,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更好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我们将适应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更加注重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将继续通过开放市场、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我们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我们将扩大服务业开放,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我们将稳步推进农业领域对外开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朝着集约化、效益型方向发展。我们将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吸收外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进行文化科技研发、发展服务外包。我们将更加注重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的市场准入待遇,更加注重在开放中增强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动力。
——中国将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我们将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把扩大进口和稳定出口结合起来,把积极扩大进口作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我们将完善进口支持政策,降低进口成本,提高进口便利化。今后5年,随着中国扩大内需战略的有效实施,中国消费结构将继续提升,居民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2015年有望达到32万亿元人民币,国内市场规模将位居世界前列,今后5年中国进口总规模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这将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商机。我们将加强同主要顺差来源国的经济合作,通过共同努力逐步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我们也希望有关国家尽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放松高新技术产品对中国出口管制,方便中国企业前往投资,为双边贸易平衡发展创造条件。——中国将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国区域多样化和发展不平衡蕴含着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机会。我们将把扩大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新格局。我们将继续深化沿海地区对外开放,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沿海地区技术研发、高端制造、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进。我们将积极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办厂,参与中国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我们将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繁荣双边经济,实现互利共赢。我们将积极扩大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在扩大开放中促进中国社会事业发展。
——中国将进一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深化对外经贸合作、促进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国将继续扩大各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强化产业政策与外资政策的协调,继续欢迎各国投资者来华投资兴业,鼓励外商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利用全球科技智力资源推动国内技术创新。中国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重视开展有利于不发达国家改善民生和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合作,承担社会责任,造福当地人民。
——中国将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我们将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继续开展涉外经济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措施的清理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推动政府服务朝着更加规范有序、公正公开的方向发展。我们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和司法保护力度,健全市场信用体系,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大市场,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良好经营环境。中国将加强自身投资环境建设,继续优化公共服务和管理,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公平、稳定、透明的投资环境。
——中国将进一步推动共同发展。我们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承担力所能及的义务和责任,继续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同各国一道分享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使中国发展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我们将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和人才培训,扩大同发达国家的互利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经贸摩擦。我们将致力于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继续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将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好更快发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粮食危机、气候变化以及重大自然灾害,中国将同各国合力应对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新贡献。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进行改革开放,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与各国友好合作密不可分,中国未来发展需要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我们衷心感谢所有理解、关心、支持、帮助中国发展的国家和人民。
我们多次郑重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致力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面向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我们坚信,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一个繁荣发展的中国,一个和谐稳定的中国,必将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7、2011年12月6日俄罗斯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第八次部长级会议16日在日内瓦正式批准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俄罗斯18年入世历程由此画上句号。这一横跨欧亚的重要经济体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当属2011年全球“收官”大事之一。
世贸总干事称为历史性时刻: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埃莉维拉·纳比乌林娜在俄入世协议获批准后表示,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是本国和国际社会双赢的好事。世贸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表示,俄罗斯入世对于俄本国和多边贸易机制来说都是历史性时刻。他表示,世贸组织从此将覆盖全世界97%的贸易。俄罗斯将在协议批准后30天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根据入世协议,俄罗斯总体关税水平将从2011年的10%降至7.8%。其中,农产品总体关税水平将从目前的13.2%降至10.8%,工业制成品总体关税将从9.5%降至7.3%。协议生效后,俄罗斯有义务立即对超过三分之一的进出口税目执行新关税要求,另有四分之一税目将在三年内调整到位。入世协议对俄罗斯一些产品给予较长关税保护期,其中禽肉制品保护期最长,为八年,汽车、直升机和民用航空器为七年。
俄罗斯1993年6月正式申请加入世贸组织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俄发言人表态称得偿所愿:12月16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在莫斯科表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俄罗斯和其合作伙伴是互利共赢的重大事件。卢卡舍维奇说,在18年的入世谈判中,俄罗斯克服了极大障碍,最终得偿所愿。他说,俄罗斯的入世条件符合其国家利益,将为进一步完善俄商业环境创造条件,便于吸引外国投资,并在保留对关键行业进行国家支持的基础上扩大俄罗斯出口。卢卡舍维奇认为,入世是俄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阶段,也将强化世贸组织的地位。他说,俄入世将对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关税同盟以及欧亚经济同盟框架下的一体化进程产生促进作用。
俄罗斯终于成为世贸“局内人”:在16日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上,俄罗斯结束了长达18年的马拉松式谈判,正式获准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迎来了对外经贸合作和自身经济发展的崭新起点。分析人士指出,俄入世不仅有助于俄罗斯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为俄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助力,也将为推动国际贸易发展和多边贸易机制建设创造契机。三因素拉长入世过程 作为最后一个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经济体,俄罗斯的入世过程艰难漫长。从1993年申请加入世贸组织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算起,历时18年。为何俄入世之路如此漫长?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信息局局长、高等经济学院教授波尔坦斯基对记者说,这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首先,要求与俄进行双边谈判的世贸组织成员数量多,利益千差万别,导致谈判进展缓慢。俄经济发展部的数据显示,在世贸组织153个成员中,有57个成员与俄就货物贸易进行了双边谈判,另有30个成员与俄就服务贸易进行了双边谈判,远多于其他国家。围绕农业补贴、金融和保险市场开放等敏感问题,俄与谈判对象的分歧一直难以消弭。
再次,政治因素作祟,特别是格鲁吉亚因素延缓了俄入世进程。俄格关系一直不佳,2008年俄格冲突后更是断绝了外交关系。直到今年3月,俄格才在瑞士的调解下恢复双边谈判。另外,俄罗斯与欧美关系的变化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俄入世的掣肘。
最后,俄白哈关税同盟近年来加快建设并已正式运转,三国曾打算集体入世,不过世贸组织没有捆绑入世的先例。俄罗斯就如何协调世贸组织和俄白哈关税同盟关系也花费了时间进行谈判,这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俄入世进程。
除了以上原因,分析人士指出,围绕入世利弊,俄国内一直存在争论,国内利益集团的游说也对入世进程产生了影响。俄国内反对入世的力量,特别是轻工、农业、金融、保险、汽车和航空制造等行业担心入世会对本土企业造成毁灭性打击。此外,各党派意见也不一致,俄罗斯共产党、公正俄罗斯党、俄罗斯自由民主党的领导人都曾表示,反对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在入世谈判中过于让步。与世界互惠共赢
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今年6月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说,“市场就像降落伞,只有在打开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俄经济如不够开放,该国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可以说,俄入世是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追求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入世同样也是俄建设创新经济、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能源、原材料出口是俄罗斯经济的痼疾,这使得俄经济结构失衡,易受外部环境左右。近几年,俄罗斯加紧实施创新经济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没有与其他国家自由的货物和服务贸易以及技术交流,没有基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进步和变革,创新发展和经济现代化无从谈起。
世贸组织已成为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支柱,在协调各成员贸易政策和平衡国际贸易关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一直以来,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11位、拥有1.43亿人口的俄罗斯却是国际贸易俱乐部的“局外人”。俄罗斯入世后,世贸组织将最后一个重要经济体也纳入贸易规则之内,使该组织更加全面和更具代表性。尤为重要的是,由此可能带来的鲶鱼效应将为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和全球经济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入世之后,俄罗斯将在国际贸易规则下开展对外经贸合作,理顺与贸易伙伴的关系,这必然提高双边和多边贸易的合作水平。以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为例,俄入世将使两国贸易规范化,中国商品和投资进入俄罗斯将更加便利,解决两国贸易纠纷的渠道也将更加通畅。
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入世还将推进俄在金砖国家和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内与其他成员的合作。俄经济发展部长纳比乌林娜认为,俄入世将成为推动金砖国家内部经贸合作的重要因素。此外,俄入世有助于金砖国家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协调立场,维护新兴经济体的利益,促使谈判尽早达成平衡结果,为建立新的、更平衡的国际经济关系体系提供助力。俄总体关税水平将降2.2%
和其他成员一样,俄罗斯的入世谈判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并最终达成彼此都能接受的入世条件。世贸组织和俄经济发展部公布的文件显示,入世后,俄总体关税水平将从目前的10%降至7.8%,其中农产品关税水平从13.2%降至10.8%,工业产品关税水平从9.5%降至7.3%。
俄罗斯在入世之后,必须接受国际贸易普遍规则,履行入世承诺,降低关税和开放市场,改善国内投资环境。这对俄罗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事实上,俄国内对入世条件是否争取到了利益最大化众说纷纭,而不同行业对风险评估也存在巨大差别。俄罗斯纳米技术集团总裁丘拜斯认为,入世将使俄创新行业产值大幅提高;而俄罗斯农业科学院经测算认为,俄农工综合体将因入世而遭受损失。
不过,俄入世首席谈判代表、俄经济发展部贸易谈判局局长梅德韦德科夫认为,俄罗斯在谈判过程中基本达成了预定目标,入世条件能够较好地保障俄本国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短期内入世的好处不明显,但对俄经济发展的冲击也不会很大。波尔坦斯基指出,金融危机爆发后,俄罗斯提高了许多商品的进口关税,入世后,这些商品的进口关税只是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因此总体而言关税调整的影响不大。
从长远来看,入世无疑对俄罗斯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大有裨益。入世的好处除了有助于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扩大出口等,还会促使俄进行内部改革,完善经济制度安排,建设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由此提高俄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这对社会经济处于转型阶段的俄罗斯来说,或许更为重要。
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深刻阐述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必须把握好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大政方针、主要任务。温家宝在讲话中全面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对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有关重大问题作出具体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2011年经济工作,部署2012年经济工作,强调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石磊考研政治经典总结(必须打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个原理
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
①物质观: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②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第一,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第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③实践观: 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两原理: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
3、一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辩证法(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四个四)23个原理
1、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③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任何一方都从对方那里吸收到了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共同地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四,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斗争性首先引起事物的量变,一旦矛盾双方的斗争突破原有事物的限度,就会引起事物的质变。⑤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两个二是指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联系:
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联系的含义和特征); 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从属); ③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从属)。发展:
①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新事物符合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前进性,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的母腹,它对旧事物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优越性;
社会领域的新事物符合人民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
②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正、反、换)。
③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而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发展是有限的,世界的无限发展是由无数个事物有限的发展过程的集合而成的。
3、三个三是指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1)质量互变规律:
①度的原理:度是质和量的统一。
把握事物的度,可以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做到胸中有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
把握事物的度,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掌握“适度”的原则,不能随意超出事物所允许的范围。②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③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2)否定之否定规律: ①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②辩证的否定观的原理:
第一,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否定的根源存在于事物的内部,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第二,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否定是批判和继承、克服和保留的统一。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
(3)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见一个一。
4、四个四是指四对范畴:原因与结果,现实与可能,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 ①现象和本质(并列,都有); ②必然与偶然(并列,都有); ③原因与结果(并列,都有); ④现实与可能(并列,都有)。⑤形式与内容(从属)
(三)、认识论(三个一,一观一论一方法)10个原理
1、一观——真理观
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②真理的具体性的原理
③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④真理的价值性与客观性的原理:
第一,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价值性。
第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附加任何主观随意想象的成分。
第三,真理的价值性是从真理对主体的意义和效用上考察,是对真理的作用、意义、功能的揭示和反映。
第四,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⑤价值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原理:
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能实现价值的满足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另外,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的价值满足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
⑥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原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2、一论——认识论
①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③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所谓具体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适应。认识、理论要根据具体实践不断地补充、丰富和完善。
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不断发展的实践相适应,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落后于实践。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无限发展的全过程。
3、一方法——辩证思维方法。
注意:辩证思维方法、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见03年、04年真题)
(四)、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的因素、规律、特点和动力)15个原理
1、因素:
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③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规律: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3、特点:
①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原理; ②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原理; ③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原理。
4、动力:
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 ②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④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⑥社会革命和改革推动着社会发展;
注:本章还有一个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意义总结
一、唯物论的方法论意义:
1、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客观规律办事。
2、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其一,在认识世界时,由于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我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
其二,在改造世界时,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践目的的需要改变规律赖以起作用的条件,从而限制和防止规律的有害作用,利用其有利作用。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
1、把握矛盾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分析方法):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解决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但要抓重点、抓关键、看主流。
2、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3、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4、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既要看到量变又要看到质变,注意特殊量变引起的质变。
三、认识论的方法论意义:
1、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2、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四、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意义:
1、要尊重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要尊重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
3、要尊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4、要尊重社会存在的第一性,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按照模板写哲学五年真题
1、(2011、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答: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注重实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消极,不过分,不要为所欲为,不要无所作为。
上述材料指出: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人们处理垃圾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焚烧,一个是掩埋,这样垃圾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后来,一句“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让人茅塞顿开,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资源。这样垃圾问题基本解决。上述材料中的“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既看到垃圾是废物的一方面,又看到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将垃圾“变废为宝”,全面的看问题,这是材料的合理性。而焚烧和掩埋传统的处理方法只看到垃圾的一方面,没能正确处理垃圾问题,片面的看问题,这是材料的不合理性。上述观点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只有按照马克思的上述原理的指导正确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才能成功!(2)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答:矛盾分析方法是指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解决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但要抓重点、抓关键、看主流。
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正视矛盾,认识到人类每天必然产生大量的垃圾问题,我们不能回避矛盾,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处理垃圾问题,“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把垃圾变废为宝,分类处理垃圾问题,我们的实践活动就能成功!
2、(2010、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答:上述材料讲述的梅兰芳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其哲学依据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的原理;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理。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
答: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和谬误是辨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真理和谬误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离不开谬误,任何真理都离不开谬误,离开了谬误,真理也不存在了。谬误离不开真理,任何谬误都离不开真理,离开了真理,谬误也不存在了。真理和谬误相互渗透,真理渗透着谬误,谬误渗透着真理。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真理能转化成谬误,谬误转化成真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正确处理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上述材料讲述的梅兰芳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的小故事。梅兰芳正确的处理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凭借对剧情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解,以及自身具有深厚的艺术实践功底,所以能化险为夷,变失败为成功。
(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答: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3、(2009、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6分)
答:马克思唯物辩证主义认为:现象和本质是辨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现象和本质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现象和本质相互依存,现象离不开本质,任何现象都离不开本质,离开了本质,现象也不存在了。本质离不开现象,任何本质都离不开现象,离开了现象,本质也不存在了。现象和本质相互渗透,现象渗透着本质,本质渗透着现象。现象和本质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现象能转化成本质,本质转化成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既要看到现象,又要看到本质。
上述材料讲的是华佗给同样是犯了一种病的两个人治病开了截然不同的处方,两个人按照不同的处方治疗完全康复的故事。华佗既看到病人生病的现象,又看到病人生病的本质,华佗对症下药正是透过了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使病人康复,全面的看问题,这是材料中的合理性。而两个病人只看到现象,没看到本质,孤立的看问题,这是材料中的不合理性,两个病人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马克思唯物辩证主义认为:原因和结果是辨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原因和结果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原因离不开结果,任何原因都离不开结果,离开了结果,原因也不存在了。结果离不开原因,任何结果都离不开原因,离开了原因,结果也不存在了。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原因渗透着结果,结果渗透着原因。原因和结果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原因能转化成结果,结果转化成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既要看到原因,又要看到结果。
上述材料讲的是华佗给同样是犯了一种病的两个人治病开了截然不同的处方,两个人按照不同的处方治疗完全康复的故事。华佗既看到病人生病的原因,又看到病人生病的结果,华佗对症下药,使病人康复,全面的看问题,这是材料中的合理性。而两个病人只看到结果,没看到原因,孤立的看问题,这是材料中的不合理性,两个病人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只有按照马克思的上述原理的指导正确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才能成功!(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4分)答:这个故事对给我们的启示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求我们具体分析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才能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如果我们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就不能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所以要想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述材料讲的是华佗给同样是犯了一种病的两个人治病开了截然不同的处方,两个人按照不同的处方治疗完全康复的故事。华佗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正确处理病人生病的现实,使病人康复。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像华佗那样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就能成功。
4、(2008、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医生换位体验”活动中蕴含着何种哲理?
答:上述材料“医生换位体验”活动中蕴含着的哲理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材料中医生和患者之间存在着对立、同一的关系,对立表现在二者的身份不同,同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有着共同的目标。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从人的本质属性说明为什么“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
答: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渗透着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从属和包含于社会属性之中。上述材料“医生换位体验”活动中“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这讲的是人的自然属性。“更要看到生病的人”,这说的是人的社会属性。医患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3)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按照矛盾辩证法该如何对待和处理?
答: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按照矛盾辩证法我们应该看到:矛盾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能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的、具体的分析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正确的方法化解矛盾。
5、(2007、34)试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角度分析以下问题:
(1)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会“全错了”?
答: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之所以发生错误,其哲学依据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 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的原理;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理。因而他的想象缺乏客观的现实基础,势必造成他对成仿吾的想象与实际脱节。
(2)丁玲对成仿吾的认识的“转变”过程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何启示?
答:丁玲对成仿吾的认识的“转变”过程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启示是要看到认识过程的复杂性。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做到:第一,经过实践和调查研究,掌握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第二,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特别要抓住表现事物本质的主要事实。第三,事物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我们的认识也要随着事物的变化而不断深化。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上述材料中丁玲之所以犯错误就是因为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我们克服这种错误,我们的实践就能成功!
第一部分(34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如果34题考哲学就按照七步走答题模板和六种解题技巧去解题:
1、先写......认为:
①唯物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②辩证法: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
③认识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④唯物史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2、写出材料反应的第一个原理,并指出方法论意义。
3、概括材料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或摘抄材料。
4、指出材料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并反对错误。
5、再写一个原理,并重复3、4操作。
6、此外,多写几个原理但不必解释。如果实在不会就写两个万能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和矛盾普遍性的原理),但着重考虑三个黄金原理(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
7、下结论:只有按照马克思的上述原理的指导正确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才能成功!注:①如果分值较小去掉第五步。
②如果题目给出原理,去掉五、六步。
二、34题还有一种可能用哲学原理分析政治经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原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具体表现在: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主要表现为: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实际过程和情形是十分复杂的。新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但并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不适合生产力状况而阻碍其发展;旧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但也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的调整和改变,能够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它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其次,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第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由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因而它必然在上层建筑领域也占统治地位,并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上层建筑的各个部分由于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对独立性,其改变有早有晚、有快有慢。这种情况决定了上层建筑中思想文化领域里新旧斗争的长期性。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从服务的方式看,上层建筑通过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的调控来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服务的效果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促进、阻碍两种情况。
第二、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则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社会主义国家里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上层建筑中的核心政治力量,其先进性的发挥,就集中表现在它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第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这是因为: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使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上层建筑仍然维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命题角度与例题: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内容及其实质
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思想,并以此为指导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制国家。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但其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第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选举事实上是有钱人的游戏,是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
第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本主义法律的实质是将这种不平等合法化。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因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的政治工具。
③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是通过论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合理性、资本主义民主的普遍性等观念来实现其维护职能的。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这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把资产阶级的 阶级意识内化为本阶级成员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又可以成为统治阶级进一进行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成为这个社会制度的理论辩护者。
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下来的。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并经过一段时期的巩固和发展以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要起着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做论证的作用,因而其社会作用就开始走向反面,逐渐地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我们应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而其中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需要而有意编造出来欺骗民众的虛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批判。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的内容及其实质
①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的表现: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由以所有权和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的个体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以私人资本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兴起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第三、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第四、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第五、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第六、政治制度的变化。
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并没有改变。尽管资本占有的社会性提高了,但资本雇佣劳动的制度依然存在并运行着,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支配与反支配、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依然在进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3、运用唯物史观相关原理对金融风暴的原因、后果进行分析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第二,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深化不断发展的最突出表现,就是频繁出现并不断加深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国家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但仍然不能消除经济危机。但在当今,经济危机的形态发生了若干变化,比如: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失业率有所降低,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大规模的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相对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发生了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消除,因此,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也无法消除。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困难:经济周期停滞和经济危机始终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法解决的痼疾。失业率居高不下,结构性失业持续存在,贫富差距继续扩大。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持续扩大。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中也存在着结构性问题,金融体制过度自由化,体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管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存在的深层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克服市场经济弊端的同时又带来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矛盾。科技革命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又造成结构性失业,加速了社会分化。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扩张中也造成各种矛盾的加剧。跨国乃至全球经济活动在极大地扩展经济发展空间的同时又造成经济失控现象。资本主义深层矛盾的本质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体制的调整表现在:①调整经济政策,建立国家宏观调节机制,包括利用财政货币政策,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等,寻求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点。②调整所有制形式,大大提高资本的社会化程度,经济结构不断变化。③调整经济关系,主要反映在微观、宏观和国际经济关系等方面。④国家垄断资本同盟得到发展。这是经济关系的调整在区域经济中的明显表现,欧洲一体化是最为突出的例子。
尽管上述调整政策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效果,但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深层矛盾没有改变,所以此次源自美国的世界金融危机爆发是不可避免的。
4、运用唯物史观相关原理分析马克思提出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也称“两个不可避免”),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制度的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和对抗的尖锐化,以及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社会危机,从而促使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需要相应的主客观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问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基本矛盾的发展、激化有个过程。我们既要坚定树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要面对现实,坚持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脚踏实地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当今世界,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没有因为西方国家经济、科技的发展而有本质的改变。但是,自从社会主义这个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在世界上出现,并且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千方百计同社会主义进行斗争,这种斗争尽管形式不断变换,但从未停止过;另一方面,他们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管理机制作了不少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能够容纳现实的生产力,而且生产力还在发展,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程度的缓和。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西方国家大力发展新经济,加速推动经济全球化,在造成西方国家的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使这些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加剧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
5、运用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原理分析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观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纵向方面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从横向方面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身特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种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充分显示出人类以及各个民族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革命实现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文错的现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了。从历史上看,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资本 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已有不是从最发达的地方开始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先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6、运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的原理分析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国人民和历史的选择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指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它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过程决定性的原因:一是社会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人口,特别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二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七层建筑,决定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必然性。三是社会发展是由许多个人意志和活动构成的“总的合力”作用的客观结果。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使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社会形态。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是指在历史转折时期出现多种可能性时主体对具体道路的确定作用。主体选择性是一种自觉的选择:一是这种主体选择取决于内在矛盾与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取决于不同阶级、集团实际力量的对比;二是这种选择取决于人民大众的愿望与要求.取决于领导集团对所史必然性和本民族特点的认知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民族的根本利益。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形态具有多样性。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充分说明了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一致性。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体现了历史决定论的作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确选择的结果。
第二部分(35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分析题
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第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措施
第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第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化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事业。第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4、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1)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经营性文化 产业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第二,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分析题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当前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
当前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追求投资、追求出口、追求数量扩张,第二产业特别是资源性产业、行业如钢铁、水泥、煤炭、电解铝以及汽车、房地产等发展过快过热,有的甚至主要靠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房价轮番上涨等等。
然而在我国经济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在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又积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表现为以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一二三产业”发展比例不协调、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协调、国际收支不协调和自主创新能力低下为表征的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也表现为以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为特征的经济发展中不和谐因素的存在;不仅使我们为经济增长所付的代价日益增大,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也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矛盾性结构。而在当前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和较低通胀率的表象下,上述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可能隐蔽着较大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
由此可以判定:当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未来发展的因素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增长模式,而是已扩大和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除非有有力的政策干预,否则上述矛盾的持续和发展将会极大地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并最终导致发展本身的不可持续。因此,只有在宏观上加强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调控,才能实现和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即高质量)又快(即高速度)地发展。因此,及时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具有第一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如何理解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第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第二、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第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四、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第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变,而是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在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体现了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道路上的拓展,国际环境认识上的提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道路上要根本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在发展的国际环境上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经济发展的理念、道路、环境,都是对经济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问题。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艰苦的过程,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我们要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转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根本性突破。
5、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一,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第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第三,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分析题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创新型国家的内涵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决策的提出依据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第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第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第三,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改变这种状况,也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措施
(1)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2)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4)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4、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的类型:原始创新(独立自主地完成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集成创新(把各种已有的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的创新活动)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创新)。
6、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分析题
四、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第一,就深度而言,改革开放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第二,就目的而言,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三,就改革开放的实践而言,通过这场伟大革命的洗礼,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党昂首阔步走在了时代前列。
2、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的依据:第一,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第三,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3、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
4、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过去、现在和未来始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因此,在新的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新的更加错综复杂的环境面前,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坚决走充满生机活力的新路,决不走实践证明的邪路。惟有坚持改革开放的必由之路,始终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我们才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航船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光辉的未来。在这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上,全党要坚定不移,全国人民也要坚定不移。
5、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其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其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其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分析
五、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2、解放思想的含义。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胡思乱想;同时必须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当做最高权威,不做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奴隶。解放思想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既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正确部分的坚持,也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错误部分的纠正;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
3、如何理解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第一,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恢复和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重要的思想基础。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然而,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能不能做到解放思想关系重大。如果思想不解放,一切工作就很难推得动,本来可以办成的事情也办不成;反之,如果思想解放了,想问题的思路就开了,办法就多了,路子就宽了,本来很难办成的事情也能办成。
第三,进入21世纪,我们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需要继续强调解放思想,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在实践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第四,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深人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分析题
六、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
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后三个方面不仅是产生收入差距的经济条件,而且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2、如何解决我国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应当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第一,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鄙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天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三,着力提高低收人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第四,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人。第五,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第六,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分配差距大趋势。
3、要充分认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重要性。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人分配体系,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
4、必须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当前要更加注重公平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就把公平问题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公平问题不只是再分配要解决的问题,在初次分配中同样有一个要解决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只有在初次分配中使效率和公平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再分配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更加注重公平的功能。这些提法的变动,反映了分配理论在解决利益分配和收入差距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
5、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因
(1)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私有制、剥削和压迫的存在,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极大的不平等。从此,人们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期待和设计,始终贯穿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向往与追求。
(2)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和奋斗目标。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自己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一项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
(3)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比以往任何社会形态都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公平正义是我们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过程中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旗帜。
6、公平正义的内涵
在现阶段,其基本目标就是胡锦涛同志所讲的:“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正确兼顾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处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公平正义具体体现在人们从事各项活动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之中,切实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益,使全体人民在共建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
第三部分(36题)毛泽东思想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分析题
一、中国共产党的三件大事
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的第一件大事及其意义
第一件大事: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意义: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2、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的第二件大事及其意义
第二件大事: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意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时,党带领人民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3、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进的第三件大事及其意义
第三件大事: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总结:(1)9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中国人民命运的变化,其广度和深度,其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2)事实充分说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3)事实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分析题
二、统一战线理论
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革命阶段里,曾经有过的统一战线形式有
第一、1924年——1927年国民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①决定在保持中国共产党独立性的条件下,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中国共产党与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的合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国民革命的联合战线的是:中共三大。②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③国民党一大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四个革命阶级的政治联盟。④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取得伟大成功的是北伐战争的胜利。
⑤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是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为目标的民族民主革命。
第二、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基本上是三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这三个阶级是: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
②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革命政权组织。
③这一时期党在统一战线中忽视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犯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逐步修正了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的口号,后又改变为“民主共和国”的口号,将抗日反蒋的口号转变为“逼蒋抗日”的方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则实现了由国内战争到国内和平、由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转变。
第三、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②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贯彻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发展进步势力”就是放手发动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抗日斗争,积极扩大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力量,广泛地发展共产党组织。进步势力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力量,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依托和支柱。因而,发展进步势力是有效争取中间势力和孤立顽固势力的基本条件,是三个环节的中心一环。
“争取中间势力”,就是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这三部分人。他们虽然阶级属性不同,对待土地革命与民主的态度和顽固派也有差异,但他们都可以与共产党合作抗日,中国共产党应当而且可以争取他们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中间势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的极严重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中国共产党必须实现以下条件:①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②必须尊重中间势力的利益;③必须坚决地与顽固派作斗争,并取得胜利。
“孤立顽固势力”,主要是孤立英美派大资产阶级,其代表就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是当权派,他们实行合作抗日和摧毁进步势力的两面政策。中国共产党必须以革命的两手对付之,既要坚持团结抗日,争取他们留在统一战线中,又要同他们在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进行坚决斗争。在对顽固派斗争中,中国共产党要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和“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方针。③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原则: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
④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壮大。⑤所谓“三三制”,是指在政权组成人员上,共产党员(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各占三分之一。
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 第一、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又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第二、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国共两党的合作实际上是两党分别领导的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在全民族抗战总目标下的合作,但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防政府和联合统帅部。第三、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在共同目标之下,各自贯彻自己的纲领。涉及合作抗日的事,一般都是采取临时协商、谈判的特殊形式加以解决。
第四、1945年——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统一战线工作,包括:坚决实行土地改革;坚决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在国统区大力开展爱国民主运动;尽力争取国民党军政人员弃暗投明;坚持与民主党派的真诚合作,扩大和加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第五、1949年-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阶段的统一战线
我国处于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个统一战线是由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组成。
第六、1957年-今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统一战线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统一战线的构成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统一战线已不再是四个阶级的联盟了,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了,农民、小资产阶级已成为集体劳动者,统一战线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联盟。这个统一战线是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服务的。
2、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错误
必须注意克服两种错误的倾向:一种是“左”倾关门主义,即忽视资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参加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另一种是右倾错误,即主张无原则的合作,无条件的合作,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从而变为投降主义的合作。
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在国民党日益右倾的严峻形势下,“一切联合,否认斗争”,造成了大革命的失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以王明为首的党中央,在统一战线问题上“一切斗争,否认联合”,错误地把中间阶级当成最危险的敌人加以打击,使革命遭到严重挫折。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刻地总结了这一沉痛教训,及时开展了反倾向斗争,既反对了王明在抗战初期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的倾向,又反对了皖南事变后党内 滋长起来的“左”的情绪,始终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政策和策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3、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
首先,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斗争中必须领导和组织统一战线,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再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阶级构成上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作为革命领导力量的无产阶级虽然革命性最强,但人数毕竟很少;作为革命对象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尽管人数不多,但掌握着强大的反动国家机器;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再加上民族资产阶级,即处于无产阶级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间的社会阶级力量占着绝大多数。因此,作为革命领导者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关键就在于依靠最广大的农民,团结小资产阶级,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结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最后,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和敌我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与不平衡性,中国革命不可能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取得全国胜利。这又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采取统一战线的策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以便在长期的斗争中逐步壮大自己,削弱敌人,是敌我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最终压倒反革命势力,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4、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现实可能性:
在内部,既有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又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外部,既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有帝国主义之间瓜分中国的矛盾。同时,各个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争夺和矛盾,又造成中国统治阶级的四分五裂,呈现出各种政治派别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问题上,又不断发生推移、转化和变迁。以上这种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5、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第二,坚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利用矛盾、团结多数的原则。
第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问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以及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第四,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的原则。
6、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是:
首先,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确定统一战线的策略,但工农联盟始终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其次,坚持反倾向斗争是统一战线策略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
再次,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又联合又斗争是坚持统一战线策略的总方针。
最后,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7、新时期为什么仍然要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统一战线工作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统一祖国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也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因此,在新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党的一个政冶优势,党的一项长期方针。
8、新时期的统一战线与民主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有何异同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因此,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与以往的统一战线相比,其性质、任务、阶级结构和内部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没有改变,这是根本的共同点。此外,统一战线的阶级基础工农联盟也没有变。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两次合作及其主要经验教训。
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新三民主义的纲领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建立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但在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对资产阶级妥协退让,统一战线终破裂,革命遭受挫折。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并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1937年9月,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不仅同民族资产阶级再次建立了统一战线,而且把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两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处理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是:第一,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这是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的根本保证。第二,正确处理两个联盟的关系,坚持工农联盟为基础,扩大非劳动人民的联盟。第三,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同时注意: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1、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二,中国人民民族觉醒、民族团结、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持也是分不开的。
3、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分析题
三、党的建设理论
1、革命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首先,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党的建设的突出特点。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思想上保证共产党组织的纯洁性。
其次,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发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实质是把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再次,注重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结合。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实行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其中,全党服从中央是这一原则的核心。
最后,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即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2、革命党的建设意义:
使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成功地保持了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其经验和原则对今天 党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又反复强调执政党的自身建设
①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着新的考验。这主要是地位的变化和权力的掌握,使党的干部容易滋长各种不正之风,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②执政党必须接受党内外的监督。一是党的监督;二是群众的监督;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③必须保持党的优良作风。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⑤党的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党的领导。分析题
四、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时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又是土地问题。消灭封建地主阶级,实现土地制度的根本改革,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中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同时注意: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领导权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国家政权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中国革命一切问题最基本的依据。
1、土地革命时期土地政策
党在创建和大革命时期,对土地革命认识不足。国民革命失败后,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土地革命时期,第一个土地法是井冈山土地法,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1928年中共六大明确提出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的阶级路线,调整了侵犯富农的策略,但土地所有权等问题尚未解决。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第二个土地法是兴国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1931年前后,基本形成了一条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便使广大农民减轻负担,提高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又照顾地主的利益,保障解放区的社会稳定。
3、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政策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5月4日,党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同年12月,毛泽东针对土地改革中出现的“左”的偏差,强调必须注意两项基本原则:第一,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第二,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完整地概括了党的土地革命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在土地改革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4、过渡时期土地政策 1950年至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了这次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这次土地改革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历次土改运动中进行得最好的一次。
总结: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最先存在损害中农利益的问题,也没能满足贫雇农对土地所有权的要求,后都得到改正。抗日战争时期土地政策调动一切力量抗日,团结了各个阶层。但承认土地的私人占有,没有担负起反封建的任务。解放战争时期和过渡时期的土地政策表现出明显的反封建性。土地政策不一样的原因是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过渡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都是要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广大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得到翻身,从而调动他们发展生产和参军参战的积极性,为革命的胜利发展奠定深厚的群众基础。
土地改革的意义:解放区土地改革的胜利进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取的全国胜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政治上,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巩固了解放区的后方,巩固了工农联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第二,在经济上,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第三,在人力资源上,土地改革为人民解放战争提供了取之不竭的人力资源。
分析题
五、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清王朝是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它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人们的精神解放。
第五,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第一,从根本上说,由于当时中外反革命势力联合的力量远远大于革命力量。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第二,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其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其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
其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同盟会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甚至有人主张“革命军起,革命党消”。有的还另建党派,自立山头。孙中山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非袁氏兵力之强,实同党人心之涣”。
其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3、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第一,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第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反帝发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第四,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关于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
总之,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实现并进一步实现着孙中山振兴中华的美好夙愿。
解题技巧:
36、史纲与毛思结合的分析题第一问无论怎么问我只回答以下内容:
①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 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为此,农民阶级进行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 团运动,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进行了洋务运动,而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维新运动,资产阶 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这些斗争虽然从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推动了 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客观上由于敌人力量的强大,主观上各革命阶级的局限性的影响,这些 斗争最终都走向失败。
②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此时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
僚资本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此时的主要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新中国。中国 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使人民当家作主。所以说,(把题干变疑问句为陈述句)
第四部分(37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分析题
一、从小悦悦事件及食品安全问题看道德的本质及社会作用
1、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 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2、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除了上述主要功能,道德还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
3、道德的社会作用。
⑴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⑵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⑶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⑷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⑸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⑹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4、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意义
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已成为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分析题
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治建设的原因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这一论断概括了市场经济与法律制度的密切关系,也申明了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虽然在非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活动也有效益目标,其经济活动的社会环境中也存在法律,但是,唯有市场经济可称之为“法治经济”,这是市场经济对法律的制度依赖以及法律在经济运行机制中的功能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需要社会主义法律作为其有效运行的制度基础。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离不开规则,离不开法治。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化,就是国家按照人民的意愿,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式和途径,确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的地位,规范和引导市场经济的运行,保障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上现代化法治的轨道。
2、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化建设,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
第一,大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提高执法机关的执法水平和效率。第二,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完备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第三,努力培养全体公民法律至上的现代法治意识。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因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它要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加快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有助于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轨道有序健康的发展。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措施
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要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一致,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着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和有力的道义支撑。
要正确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成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效应,避免市场经济的消极效应,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
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推动社会的道德进步。但也要看到,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如趋利性、自发性等也会反映到道德生活中来,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现象,这些因素都会干扰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
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处理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自主与监督、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要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既要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去获得正当的个人利益,也要大张旗鼓地褒奖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的言行,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分析题
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1、诚实守信的内涵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
2、诚实守信的意义
就个人而言,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诚实守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的原因
①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市场经济是讲究信用的经济。市场经济越发达,对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就越高。
②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③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4、当代青年要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的原因 ①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②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③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5、现实生活中当代青年“诚信缺失”的原因
第一、当代青年自身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是导致诚信缺失的内在原因。
第二、现实生活中监管机制乏力、失信成本偏低是导致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第三、评价机制和信用体系的不完善是导致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分析题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1、如何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
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坏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重要条件,而且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
2、怎样认识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的关系
网络道德终究是一种现实社会道德。网络道德亦称“网络伦理”,网络道德是道德在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发展。如果离开了现实社会大地,它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它的构建必须也要依照人类共享的道德准则来进行。
但是,由于网络生活的特殊性,它也有区别于现实社会道德的不同之处。一方面,两者适用空间不同。网络道德是在虚拟的网络生活平台建立起来的,适用的范围是一个电子空间。二现实社会道德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适用于真实存在的物理空间;另一方面,两者约束机理有差异。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里,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判的机理是不相同的。
3、当代青年生如何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第一,正确使用网络工具。第二,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第三,自觉避免沉迷网络。第四,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第五部分(38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部分
分析题
一、从全球应对欧债危机、中国入世十周年与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
1、全球应对欧债危机
近期,西方主权债务危机四伏。美债上限闹剧平息后,主权信用评级被调降,欧债危机频频告急,希腊濒临债务违约,葡、西、意岌岌可危。金融危机阴霾再次笼罩全球,“二次衰退”恐惧蔓延全球,投资者清仓出逃,股市跌宕起伏。当前美欧政府债务危机是金融危机后的后遗症,是私人债务向主权债务蔓延的结果。毫无疑问,西方债务危机恶化宏观环境,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上升,不确定性剧增,但全球性“二次探底”可能性不大。遭遇大危机与大衰退后,世界进入“后危机”混乱期,环境异常复杂,形势混沌不清,信心脆弱多变。尤其是,全球经济呈“双速”复苏,具“西方不亮东方亮”特征,发达经济低迷不振,出现U型轨迹,新兴经济在高风险下依然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全球经济呈现“东高西低”发展态势。
当前国际金融形势不同于三年前。一是起因不同。二是性质各异。三是世界经济陷入“二次探底”概率较小。四是西方金融危机使新兴经济体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火车头。五是美国主权债务危机是全球面临的最大难题。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惠及中国,也惠及世界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坚持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相结合、实现自身发展和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相结合,积极化挑战为机遇,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第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可预见性不断提高。中国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中国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9.8%,达到并超过了世界贸易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中国服务贸易开放部门达到100个,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大规模开展法律法规清理修订工作,中央政府共清理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地方政府共清理地方性政策和法规19万多件。
第二、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货物贸易额的全球排名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跃居第一位;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汇出利润2617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居世界第五位;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为贸易伙伴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和投资机会。第三、中国积极承担应尽国际责任,努力推动各国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致力于促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举自由贸易旗帜,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建立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国际贸易体系;积极推动建立更加平等、更加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加强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加大对外援助力度。
实践证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大对外开放,惠及13亿中国人民,也惠及各国人民;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二、经济全球化 1、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其突出表现为: 第一,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第二,国际投资,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已经国际化。第三,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第四,跨国公司遍布全球,产品的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第五,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2、然而,由于经济全球化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以及世界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仍在危害世界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只能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成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优势互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它们更多地获得资金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有利于它们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有利于它们更快地得到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跨越。但经济全球化也有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剧了各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使南北的发展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使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当发达国家有意利用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干预时,问题就更严重。发展中国家既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又要趋利避害。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各国“共赢”、“平等”、“公平”、“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由于各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的境遇,在发达国家占尽经济全球化发展先机的同时,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却是利弊共存,机会和挑衅同在。
第一,就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来看,重要表现在: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获得比较好的贸易条件,有利于扩大出口;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接收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补充自身的资本技术不足;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本国工业化过程;有利于应用海外资源,参与跨国投资。
第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衅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对国际经济依附性加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添,冲击着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公民经济的把持权;国际资本流动的增添容易带来金融风险;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规矩和秩序的制约。
三、区域经济集团化
1.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含义:是指地理上毗邻的若干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合作、经济联合和经济融合的一种趋势。
这一趋势往往表现为五种区域经济集团组织(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和发展。这些组织通过制定严格的条约和法规,建立相应的执行机构,彼此自愿约束经济主权,甚至让渡一部分经济主权,逐步实现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共同增长,提高中、小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0世纪80年代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以经济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焦点。美、日、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激烈竞争,直接推动着西欧北美、亚太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三大区域组织相互依赖、相互斗争的新格局。
2、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一,有助于生产要素在本地区的自由流通与优化配置,促进本地区市场的扩大与经济增长。
第二,使经济集团和组织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和尖锐,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规模和层次空前提高。第三,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赋予世界经济多极化以新的内容。
3、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并行不悖的。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经济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活动国际化加深和国际经济竞争加剧的产物。它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争夺世界市场成了国际竞争的热点。现在主要是按经济实力分割世界市场,得失标志已经不是占领多少领土或势力范围,而是对市场占有的广度和深度,其手段更多地是依赖资本输出。
分析题
二、从西亚北非局势、美国从伊拉克、阿富汗撤军、现代恐怖主义看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及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及如何认识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1、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2、为什么说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第一、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今世界上各国的实力对比和意愿。
第二、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国都把国家利益放在对外关系的首位,谋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最佳位置,矛盾和斗争是必然的,国际形势为此会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并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
第三、美国构建单极世界、谋取世界霸权的图谋,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最大障碍。第四、国际旧秩序是阻碍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中国的主张
第一,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我们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秉持公道,伸张正义。我们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动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第二,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我们将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我们将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我们将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将继续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加强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团体对外交往,增进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注意:中国关于国际问题主张的万能模板:
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解决问题,尽量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美国);要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不要干涉这一地区的内政,维护这一地区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4、如何认识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联合国建立以后的最初时期,其宗旨和原则没有得到执行。它最早被美国所控制,20 世纪60 年代,又成为美苏争霸的场所。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崛起,大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逐渐形成了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从而大大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1971 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进一步改变了过去少数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有:第一,积极推进非殖民化运动,支持被压迫民族自决和独立;第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防止和制止战争的爆发和扩大;第三,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第四,在解决人类面临的众多问题,如环境、人口、生态、资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0 世纪80-90 年代,它在维和方面、在核军控和裁军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联合国还是大国间调整相互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结交朋友、维护权益、交换意见、共同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最重要场所。
5、现代恐怖主义恶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和平与发展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尤其是与冷战结束后南北差距的拉大、民族宗教矛盾日益尖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发展以及极端宗教势力、民族分裂主义的抬头有密切的关系。
6、如何消除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造成的威胁:
对恐怖主义,要坚决反对,严厉打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加强反恐合作,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联合国及联合国安理会的主导作用。在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同时,要着手解决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经济发展的问题,重在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同时,应以国际法为准绳,以确凿证据为基础,不伤及无辜平民。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或文明混为一谈。不能搞双重标准;更不能借反恐推行影响世界和地区稳定的别的政治意图。
分析题
三、从“中国威胁论”及《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看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和谐世界
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
第一、中国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最好诠释; 第二、中国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的国情和自身发展需要决定的;
第三、中国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第四、中国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是由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所决定的。
2、中国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措施:
第一、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第二、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第三、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始终不渝的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中国和平发展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对外政策的宗旨和首要目标。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致力于增强综合国力。中国正在和平崛起。这是大国崛起的一种新形式,是历史上所没有过的。中国的和平发展不对任何国家、地区或国家集团构成威胁,相反,它大大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争取建立国际新秩序。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它反映了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崭新道路。
4、胡锦涛主席用八个字来描述和谐世界的美好图景:持续和平、共同繁荣。
具体地说,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民主平等的世界,和睦互信的世界,公正互利的世界,包含包容的世界。第一、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是和谐世界的基本前提;第二、各国相互合作、和睦相处是和谐世界的重要保障;第三、各国普遍发展、共同繁荣是和谐世界的坚实基础;第四、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共同发展是和谐世界的鲜明特征。
5、为了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中国认为应主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二是同各国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三是同不同文明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相互促进,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四是同各国加深互信,加强对话,增强合作,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第五篇:2011考研启航考研政治冲刺班总结资料
答题技巧总结:针对主观题,尽量不要举例,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用结论性语言;对于不会做的材料题,总结材料中心思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胡锦涛总书记的大部分发言为四点或者五点,复习时把只三点的加以总结记忆;经过经验教师总结发现,形势与政策一般不会出现胡锦涛以外的人发言的题目,所以在做题中看到其他中央领导人发表谈话之类的题大可不做;形势与政策出题,国内部分一般为胡的讲话活动和热点问题,国际部分一般关于主要组织,重要会议和热点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重点: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
作为解题方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核心原理: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
二、核心原理作为理论线索的贯穿
1、科学性(物质性和客观性)和革命性(主题型和能动性)(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思维和存在(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3、物质和意识(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4、主管与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5、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例:黑格尔是辩证法大师,但却是唯心主义
6、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7、逻辑和利时的统一(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8、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9、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与主题选择性(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的规律)
10、反映论(唯物论在认识论里的观点)和先验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1、实践与认识、行与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0、11是多选高频题)
12、真理与价值、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3、必然和自由、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必然:盲目客观性,自由:认识了的客观性,王国:领域
1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5、物质的社会关系(经济)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6、经济和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本质)
17、经济和文化、意识形态和经济功能(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发展规律)
18、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相对于社会存在)(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0、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的关系,具有特殊性,但他们并不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具有物质性,生产力是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也具有物质性。他们之间是决定与被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属于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三、原理的突出表现形式
1、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考其之间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含义、关系)
2、历史和逻辑:含义、关系、方法论意义扬弃性
3、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大题考点
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家电下乡,都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种错误观点:A唯意志论:夸大主观能动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机械论:贬低
主观能动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宿命论:抹煞主观能动性(客观唯心主义)
4、社会发展决定性与主题选择性:可能性空间(社会发展决定的是可能性空间,主体可在可能性空间进行选择)
第一章:唯物论和辩证法
一、唯物论:物质观(理论重点)、意识观(考试重点)、实践观
1、列宁物质的定义
2、物质的存在形态
3、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半截子唯物主义
4、意识的本质
5、意识的能动性:例:网络语言的出现和流行,体现了意识能动性的调控性
6、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例:直接现实性:“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是把他做出来”“主观之于客观”“知道——做到”
7、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对立与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辩证法:
1、对立与统一
2、两大特征
3、三大规律
5、五对范畴
4、四个方法
(一)两大特征,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1、联系的普遍性:多选,及其方法论意义
2、过程论和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二)三大规律:对立与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
3、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4、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成功与失败)
5、和谐
6、两点论和重点论
7、否定之否定三段式:否定之否定、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意义(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三)五对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
第二章、认识论
认识的基础(实践)、本质(能动性反映)、过程(两次飞跃)和目的(真理和价值)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源于实践,但并不否定间接经验
2、能动反映论3唯理论和经验论4第一次飞跃即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的两个
基本条件
5、真理标准及其确定性原理:逻辑证明
6、哲学范畴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
7、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二者的对立是人类实
践的内在矛盾,对立的体现:效率与公平、经济与环境
第三章、历史唯物论
社会结构、社会动力体系和社会发展主体
1、生产力的两要素2两大历史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和上层建
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3人的本质
第四章、资本主义论
1、商品
2、价值规律: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深化(深化内容、主体和要素)
3、劳动力商品二要素
4、资本的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5、资本构成6、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7、帝国主义的五个经济特征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五章、科学社会主义论
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3、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新生事物、过程、全球化)
4、共产主义基本特征
5、两个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毛中特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存在两种资本主义和两种资产阶级: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出题:统一战线(史纲4、5、6、7章)又联合又斗争,革命性和妥协软弱性,陈独秀王明的右倾错误时过高的估计了资产阶级的作用,对民族资本主义保护发展并节制资本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原理
出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100多年民主革命的连续性、继承性和发展性、阶段性(革命任务和性质不变,新旧革命的区别:领导阶级、指导思想、前途和所处时代不同),100年中中国主要阶级的地位、作用(主力军、领导权、和资产阶级)、为何新民主主义革命会成功?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农村包围城市和武装夺取政权
出题:中国为何不能走和平革命道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暴力革命,共产党为何多年一农村为工作中心。。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非公有制经济:为何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如何引导
2、收入分配制度:八九十年代(先富后富)——十四大、十五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六大十七大以及十二五规划(公平)这一变化,从背景、内容和效果上进行分析(当然公平的效果还没出来但是我们看到了政策导向性)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二五报告的第一个大问题)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背景、目标、如何做到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对国际局势的判断 2多极化3全球化: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国的基本态度 对外开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三个大题: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3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为何行不通?(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为何取得胜利及经验)
第一章——第三章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斗争
1.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基本特征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3.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和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起探索
1.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的社会理想(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关于土地、产品分配和社会保障,具有进步意义,却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资政新篇: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学习西方,外交主张各国平等、自由,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性3.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失败原因
4.维新变法内容:政治、军事、文化、外交方面5.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旧三民主义: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2.临时约法:1912年3月颁布,我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主权在民,三权分立)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以及原因
第四章——第七章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
1.五四运动钱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新青年杂志,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德先生democracy”“赛先生science”
2.十月革命的影响3.五四运动的特点,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4.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是最早的组织,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23日成立
5.1922年7月中共二大确定了党的纲领: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当前阶段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6.第一次国共合作: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平权为一般平民所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国民党一大(1924.1)为标志7.大革命的失败及教训(同样也是共产党成功的经验)
第五章:中国革命道的新道路
1.1927.8.7召开八七会议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3.1928.12,第一个土地法4.遵义会议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西安事变,以及1937。2中共对国民党的思想保证,是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第二次国共合作2.论持久战的内容:持久战、中国必胜、经历三个阶段
3.中国共产党制订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同顽固派斗争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4.三三制原则5.根据地的土地政策
6.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毛的三篇文章,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7.整风运动,及内容8.中共七大(1945.4.23),正式命名毛泽东思想
9.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1.1946.5.4土地改革2.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3.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为何行不通?(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为何取得胜利及经验)
第八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949——1956)
1.这段时期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各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制度,五种经济成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及矛盾
2.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一体两翼
3.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的发展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赎买政策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1978)
1.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是探索阶段的三个成果,分别掌握2.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1.1)(1979年也有一个八字方针)
3.国际地位和外交关系的改善4.两步走,六又,双百,两个务必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1978——1982:1978.12十一届三中全会,四项基本原则,科学评价毛泽东
2.1982——1992:中共十三大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1992——2002:南方谈话,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作用,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
4.2002——现在:科学发展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主观题可能考题方向:
1.整顿三俗:例如:相亲节目的整改,思考人生价值问题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自然灾害同民族精神的联系
4.大学生就业:就业观,择业观
5.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要靠道德和法律的共同规范
6.低碳,公共交通:社会公德,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
7.两会中关于道德法制的相关提法
8.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爸是李刚)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掌握14个知识点,通过不同材料能够答出相关要点。
形势与政策:1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2西部大开发十周年3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4澳门回归10周年与两岸关系5 中外关系:中美/中俄/中欧6国际组织与国际会议: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上海合作峰会组织/欧盟开启合作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