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专业英国文学总结
一、The Anglo-Saxon period(449-1066)
1、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分类: pagan(异教徒)Christian(基督徒)
2、头韵体代表作: The Song of Beowulf 《贝奥武甫》(national epic 民族史诗)采用了隐喻手法 【Alliteration 押头韵(写作手法)和metaphor暗语understatement婉转表达】
3、散文Bede比德Alfred
二、The Anglo-Norman period(1066-1350)
1、romance 传奇文学
佚名诗人:代表作: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是一首押头韵的长诗
2、Geoffrey Chaucer(1340-1400)杰弗里.乔叟 时期
① the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 英国诗歌之父
②heroic couplet 英雄双韵体:a verse unit consisting of two rhymed(押韵)lines in iambicpentameter(五步抑扬格)
③代表作:the Canterbury Tales 坎特伯雷的故事(英国文学史的开端)
3、Langland 朗格兰Piers the plowman《农夫彼尔斯》
4、Malory 马罗礼Le Morte D'Arthur亚瑟王之死
5、Popular Ballads大众民谣:a story hold in 4-line stanzas with second and fourth line rhymed代表人物:Bishop Thomas Percy 托马斯.帕希主教
代表作:Robin Hood and Allin-a-Dale 罗宾汉和阿林代尔
三、The Renaissance(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十四行诗sonnet和对白体无韵诗(主体)
1、key work: humanism 人文主义: admire human beauty and human achievement2、代表人物:
(第一阶段)
1)、Thomas More 托马斯.莫尔 Utopia 乌托邦 Book two is more important
2)、Wyatt 魏阿特1 st man to introduce into England sonnet
3)、Surrey 萨利1 st man to reform sonnet/to use blank verse/to use sonnet series
(二、伊莉沙白时代:)
4)、Sidney 锡特尼(田园)阿斯特罗菲尔与斯黛拉Astrophel and Stella
Apology for poetry 诗辨(人文主义、文学批评)
5)Spenser斯宾塞(田园)poet's poet
① The Faerie Queene仙后(epic poem 史诗)The Shepherds Calendar牧人日历
② Amoretti爱情小唱Epithalamion婚后曲
Colin Clouts Come Home Againe柯林•克劳特回来了
Foure Hymnes四首赞美歌
6)、Lyly 李雷Euphues 尤菲倚斯
7)、Marlowe马洛(戏剧)
Doctor Faustus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代表作)desire for knowledge
Tamburlaine帖木耳大帝desire for power
The Jew of Malta马耳他的犹太人desire for money
blank verse(无韵体:不押韵的五步抑扬格)是十六世纪英国戏剧的主要表现形式。
8)、William Shakespeare 威廉姆.莎士比亚1564~1616 戏剧 drama
四大悲剧:Hamlet(哈姆雷特),Othello(奥赛罗),King Lear(李尔王),The Tragedy ofMacbeth(麦克白)
⑴ the first period(历史剧)Julius Caesar尤利乌斯•凯撒
Henry IV⑶ The Third Period(四大悲剧)
Richard III Hamlet哈姆雷特
The Comedy Of ErrorsOthello奥赛罗
Titus AndronicusKing Lear李尔王
The Taming Of The ShrewMacbeth麦克白
The Two Gentlemen Of TheAntony And Cleopatra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
Verona 拉Troilus And Cressida
Love’S Labour’S Lost Timon Of Athens
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利⑷ The Fourth Period(传奇剧miracle)
叶 Pericles泰尔亲王佩里克斯
⑵ the second period(四大喜剧)Cymbeline辛白林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仲The Winter’S Tale 冬天的故事
夏夜之梦The Tempest暴风雨
Merchant Of Venice威尼斯商人 Henry Viii
As You Like It皆大欢喜⑸ Poetry:
Twelfth Night第十二夜 Venus And Adonis;
Richard II The Rape Of Lucrece(Venus And Lucrece);
King JohnThe Passionate Pilgrim,Henry IV亨利四世 The Sonnets
Much Ado About Nothing
(第三阶段:)
9)、John Donne 约翰.多恩 “metaphysical”poets(玄学派诗人)的创始人物
Songs and sonnets 歌曲与十四行诗
10)、Herbert 赫伯特the saint of the metaphysical school诗圣
11)、Marvell 马韦尔 结合玄学派和古典主义
12)、Ben Jonson本琼生[气质喜剧comedies of humous ]戏剧
volpone 福尔蓬纳
The Alchemist 炼金术士Bartholomew Fair 巴索洛谬市场
13)、Francis Bacon 弗朗西斯.培根 第一个散文家(essayist)
Advancement of Learning学术的推进
Novum Organum新工具Essays随笔
14)、Cavalier Poets王党诗人
①Suckling 萨克林②Lovelace 拉夫罗斯
③Carew卡利④Herrick 赫里克
四、the period of Revolution and Restoration(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与王权复辟
prose 散文
1、文学特点:the Puritans(清教徒)believed in simplicity of life、disapproved of the sonnets and the love poetry、breaking up of old ideals.清教徒崇尚俭朴的生活、拒绝十四行诗和爱情诗、与旧思想脱离。
2、代表人物
1)、John Milton 约翰.弥尔顿(poem 诗歌 blank verse)
《Defense for the English People》为英国人辩护
代表作:《Paradise Lost》失乐园 “Satan is not a villain”撒旦不是坏人
《Paradise Regained》复乐园)、John Bunyan 约翰.班扬
Pilgrim’s Progress》天路历程 prose 散文allegory(寓言)
3)、John Dryden约翰•德莱顿1631~1700
文学评论: An Essay of Dramatic Poesy 论戏剧诗
All for Love一切为了爱情政治讽刺诗: Absalom and Achitophel押沙龙与阿齐托菲尔
五、The Age of Enlightenment(18世纪)启蒙运动
1、提倡“自由、平等、民生”liberty,equality,democracy2、代表人物:
【第一阶段the moderate group 温和派】
1)、Pope 蒲伯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alism的代表
Paslord poems田园诗:Windsor Forest温莎林
哲理诗:Essay on man 人论—作者自己认为的杰作
教诲诗:Essay on Criticism论批评
讽刺诗:The Rape of the Lock卷发遇劫记---专家认为的杰作
②Moral Essays道德论Essay on Man人论The Dunciad愚人记
2)、Steel斯蒂尔和Addison 艾迪生
Prose periodical literature 报刊文学
合作创办:the tatler 闲谈者the spectator 旁观者
3)、Daniel Defoe 丹尼尔.笛福 realistic novel 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之一
Novel:《Robinson Crusoe》鲁宾逊漂流记
《Jonathan Wild》乔纳森.威尔德《Moll Flanders》摩尔.弗兰德斯
【第二阶段the democratic group民主派】
4)、Samuel Richardson 塞缪尔.理查逊小说书信形式epistolary form
代表作:《Pamela, or virtue rewarded》帕美拉或贞洁有报
第一部The method of psychological analysis 心理分析的方法
克拉里莎ClarissaClarissa Harhowe 查尔斯格兰迪生
5)、Fielding.菲尔丁father of modern fiction(现代小说之父)
①《Joseph Andrews》约瑟夫.安德鲁斯 受到了理查森的《帕美勒》的启发
作家之间的不同:Richardson —— no humor, minces words, moralizes.不幽默,咬文嚼字,说教 Fielding —— direct, vigorous, hilarious, and coarse to the point of vulgarity,full of animal spirits, tells the story of a vagabond life 语言直接、生动、欢快、粗糙,甚至有点俗,精神焕发,讲述流浪者的故事。
《The History of Tom Jones, a foundling》弃婴汤姆.琼斯的故事 the best novel of him艾米利亚Amelia大伟人江耐生魏尔得Jonathan Wild
6)、Smollett 斯摩莱特流浪汉小说
海上小说RR和PP
陆上小说HC代表作
7)、Samuel Johnson塞缪尔•约翰逊
①Dictionary =The Dictionary of English Language英语辞典
The Lives of Great Poets诗人传②The Vanity of Human Wishes人类欲望之虚幻
A Letter To His Patron文人脱离贵族保护的宣言书
8)、James Boswell
Life Of Johnson
9)、Jonathan Swift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
Gulliver’s Travels格列佛游记反讽的手法
A Modest Proposal一个小小的建议
A Tale of a Tub木桶的故事
【第三阶段:】
感伤主义sentimentalism:
10)、Goldsmith格尔德斯密斯
① poemsThe Traveller旅游人 / The Deserted Village荒村新古典向浪漫主义过度② novelThe Vicar of Wakefield威克菲尔德牧师传
③playsThe Good Natured Man好心人She Stoops to Conquer屈身求爱④ essaysThe Citizens of the World世界公民——中国来信Chinese letters
11)、Sterne 斯特恩感伤主义小说家代表
The life and opinions of Tristram Shandy 特里斯项迪的生平与见解
A sentimental journey 感伤的旅行
墓地诗人
12)、Thomas Gray 托马斯.格雷 《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墓园挽歌
13)、William Blake威廉•布莱克最复杂、最有个性
①Songs of Innocence天真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经验之歌
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天堂与地狱的婚姻
14)、Sheridan谢尔丹风俗喜剧comedy of manners
《School for Scandal》造谣学校朱离巷戏院
The rivals 情敌科文加登戏院
Pre-romanticism 先浪漫主义
15)、Thomas Percy 柏西collection
英国古诗遗 Reliques of Ancient English poetry
16)、James Macpherson 麦克菲生collection +forgery欧辛集Ossian
17)、Thomas Chatterton 杰托顿forgery罗雷诗抄the Rowley Papers
18)、Robert Burns 彭斯农民诗人
A red red rose一朵红红的玫瑰
六、the Romantic Period(1798-1832)浪漫主义
1、教育意义Educational: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 自由,平等,博爱
2、开始的标志:beginning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William Wordsworth’s 《Lyrical Ballads》
【Passive Romanticists :保守浪漫主义】
1)、William Wordsworth 威廉.华兹华斯lake poets湖畔诗人poet-laureate 桂冠诗人Lyrical Ballads抒情歌谣集
The Solitary Reaper孤独的割麦女
《The Prelude》序曲 自传性诗歌Autobiographical poetry
2)Samuel Taylor Coleridge塞缪尔•泰勒•科尔律治lake poets湖畔诗人
代表作: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古舟子颂 /老水手之歌
Christabel柯里斯塔贝尔Kubla Khan忽必烈汗
Frost at Night半夜冰霜Dejection, an Ode忧郁颂
3)、Southey 骚塞最年轻的lake poets湖畔诗人poet-laureate 桂冠诗人
不规律诗体 短诗the Battle of Blenheim
长诗 Thalaba the Destroyer
[Active Romanticists 激进浪漫主义]
4)、George Gordon Byron乔治•戈登•拜伦
①Don Juan唐•璜
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恰尔德•哈罗德尔游记
5)、Percy Bysshe Shelley 雪莱
《Prometheus Unbound》解放的普罗米修斯 drama 戏剧
《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颂 poem 诗
6)、John Keats约翰•济慈
《The Eve of St.Agnes》圣阿格良斯之夜poem
Ode on a Grecian Urn希腊古瓮颂Ode to a Nightingale夜莺颂Ode to Autumn秋颂
7)、Jane Austen 简.奥斯丁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
《Sense and Sensibility》理智与情感 《Emma》爱玛
【城市浪漫主义City Romanticists散文】
8)、、Charles Lamb 查尔斯.兰伯 essayist散文家
The essays of eliot 伊利亚文集Dream children;梦中儿女
Tales from Shakespeare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9)、Hazlitt 赫兹里特
The characters of Shakespeare's Playsthe spirit of the age
Table talk闲谈集sketches and essays素描与文集
七、Critical Realism 批判现实主义,Victorian Period 维多利亚时期 humanism 人文主义
1、代表人物:
1)、Charles Dickens 狄更斯
《Hard Times》艰难时刻《Pickwick Papers》匹克威克外传
《Oliver Twist》雾都孤儿《A Tale of Two Cities》双城记(描述了法国大革命
2)、Charlotte Bronte 夏洛特.勃郎特
《Shirley》雪利《Jane Eyre》简.爱
3)、Emily Bronte 艾米丽.勃郎特
《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
4)、George Eliot 乔治.艾略特
《Adam Bede》novel 亚当比德--杰作
《The mill on the floss》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5)、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威廉•麦克匹斯•萨克雷1811~1863
Vanity Fair名利场
6)、Alfred Tennyson阿尔弗莱德•丁尼生
In Memoriam悼念
Break, Break, Break冲击、冲击、冲击
Idylls of the King国王叙事诗
7)、William morris 威廉 莫里斯
News From Nowhere 乌有乡消息A Dream Of John Ball梦见。。
8)、Thomas Hardy托马斯•哈代1840~1928
⑴ Novels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德伯家的苔丝Jude The Obscure无名的裘德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远离尘嚣
⑵PoemsThe Dynasts列国
9)、George Bernard Shaw乔治•伯纳•萧
Mrs Warren’S Profession华伦夫人的职业
Widowers’Houses 鳏夫的房产
10)、Oscar Wilde奥斯卡•王尔德
① 4Comedies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认真的重要
Lady Windermere’s Fan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An Ideal Husband理想的丈夫
A Woman Of No Importance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
1)、John Galworthy高尔斯华绥
① The Forsyte Saga福尔赛世家
: he Man Of Property 有产者In Chancery 进退维谷To Let 出租 ②A Modern Comedy现代喜剧:
The White Monkey白猿;The Silver Spoon银匙;Swan Song天鹅曲
③Plays
The Silver Box银盒子Strife战争
心理小说:
2)、David Herbert Lawrence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
Sons And Lovers儿子与情人
代表作:The Rainbow虹
Women In Love恋爱中的女人
Lady Chatterley’s Lover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意识流
3)James Joyce詹姆斯•乔伊斯
Ulysses尤利西斯Dubliners都柏林人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Finnegans Wake芬尼根的苏醒
4)、Virginia Woolf弗吉尼娅•沃尔芙
⑴ NovelsMrs Dalloway达洛维夫人The WindowTo The Lighthouse到灯塔去Time Passes
八、The 20th CenturyThe Waves浪The Lighthouse
意象主义小说
5)、William Butler Yeats威廉•勃特勒•叶茨1865~1939
The Wind Among The Reeds苇风
The Wild Swans At Coole库尔的野天Sailing To Byzantium 到拜占庭航行
6)、Thomas Sterns Eliot
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
The Waste Land
The four quartets
第二篇:英语专业最全英国文学简史
一、中世纪文学
古英语文学 英格兰岛的早期居民凯尔特人和其他部族,没有留下书面文学作品。5世纪时,原住北欧的三个日耳曼部落——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侵入英国,他们的史诗《贝奥武甫》传了下来。诗中的英雄贝奥武甫杀巨魔、斗毒龙,并在征服这些自然界恶势力的过程中为民捐躯。它的背景和情节是北欧的,但掺有基督教成分,显示出史诗曾几经修改,已非原貌。按照保存在一部10世纪的手抄本里的版本来看,诗的结构完整,写法生动,所用的头韵、重读字和代称体现了古英语诗歌的特色。
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出现了宗教文学。僧侣们用拉丁文写书,其中比德所著的《英国人民宗教史》(731年完成)既有难得的史实,又有富于哲理的传说,受到推崇,并译成了英文。此后,丹麦人入侵,不少寺院毁于兵火,学术凋零。9世纪末,韦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力抗丹,同时着手振兴学术,请了一批学者将拉丁文著作译为英文,并鼓励编写《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这是用英国当地语言写史的开始。
中古英语文学 1066年诺曼人入侵,带来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也带来了一批说法语的贵族。古英语受到了统治阶层语言的影响,本身也在起着变化,12世纪后发展为中古英语。文学上也出现了新风尚,盛行用韵文写的骑士传奇,它们歌颂对领主的忠和对高贵妇人的爱,其中艺术性高的有《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它用头韵体诗写成,内容是古代亚瑟王属下一个“圆桌骑士”的奇遇。
14世纪后半叶,中古英语文学达到了高峰。这时期的重要诗人乔叟的创作历程,从早期对法国和意大利作品的仿效,进到后来英国本色的写实,表明了英国文学的自信。他的杰作《坎特伯雷故事集》用优美、活泼的韵文,描写了一群去坎特伯雷朝圣的人的神态言谈;他们来自不同阶层和行业,各人所讲的故事或雅或俗,揭示了多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时,还有教会小职员兰格伦写的头韵体长诗《农夫皮尔斯》(一译《农夫彼得之梦》),用梦幻的形式和寓意的象征,写出了1381年农民暴动前后的农村现实,笔锋常带严峻的是非之感。同样宣泄下层人民情绪的还有民间歌谣,它们往往是在长时间的口头流传之后才写定的,其中最初见于15世纪抄本的罗宾汉歌谣,描绘了一群农民劫富济贫、打击教会僧侣和执法吏的事迹,传诵至今。
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6世纪,由于新航路发现后海外贸易发达,英国国力逐渐充实,民族主义高涨,1588年一举击败大陆强国西班牙派来入侵的“无敌舰队”。文化上也出现了一个活动频繁、佳作竞出的文艺复兴局面。
一如在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在英国是以重新发现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始的。大学里恢复了古希腊语的教学,接着出现了规模宏大的翻译活动,众多的学者、作家将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意、法等国的学术和文学名著译成了早期近代英语。哲学家、教育家、历史家、政治家、宗教人士纷纷从事著述,用不同方式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其中有托马斯·莫尔用拉丁文写的《乌托邦》(1516)。这部作品借一个旅行者谈海外见闻的方式,描绘了一个没有私有制和宗教压迫而崇尚学术的理想社会,而对为了能多产羊毛而大规模圈地、迫使贫苦农民流离失所的“羊吃人”的现实英国作了有力的谴责。
诗歌创作空前活跃,大批诗集出版,开一时风气的重要诗选也陆续问世,其中《杂集》(1557)发表了华埃特和萨里两人对于意大利十四行诗的仿作,使这一诗体在英国生根。到了90年代,锡德尼等著名诗人都出版了十四行诗集,虽然仍以歌颂爱情为主,却能突破旧格局而注入新内容。比十四行更重要的还有其他诗体,或抒情,或叙事,或讽刺,或探讨哲理,都有出色的代表作家,而成就最大的则数斯宾塞。他的主要作品《仙后》(1590~1596)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利用中古骑士传奇的体裁,以寓言为主要手法,在精神上却反对天主教而歌颂作为英国民族象征的伊丽莎白女王,传达了正在兴起的清教主义的严峻的道德观,并且出之以优美而多变的韵文,使得斯宾塞不仅独步当时诗坛,而且成为后世讲究诗艺的作家所仰慕的“诗人的诗人”。
诗歌的成就还包括无韵体诗在剧本里的成功运用。诗同剧的结合产生了这一时期文学最骄傲的成果:诗剧。从16世纪80年代起,诗剧作者们摆脱了中古神秘剧、奇迹剧、道德剧的宗教色彩和粗糙技巧,建立了一种生气勃勃的新戏剧,敏锐、强烈地表达了时代精神,在艺术上作了多方面的大胆创新。第一个成功地使无韵体诗变成戏剧媒介的是马洛。他用“壮丽的诗句”写壮丽的人物,如《帖木儿》(1590)中的中亚大帝国的创立者和《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604)中的追求无限知识的德国博士,同时又在《爱德华二世》(1594)里将一个国王的遭遇写成了英国第一个历史剧。马洛早死,但是诗剧继续成长,经过基德、格林、查普曼、德克、米德尔顿、马斯顿、海伍德等人的创作实践,题材扩大,技巧更趋成熟,至莎士比亚而集大成。
莎士比亚是演员和剧作家,一生写了37部剧本。他博采众长而又自有创造,在历史剧、喜剧、悲剧、传奇剧各方面都写出了杰作。他的9个历史剧包括了从约翰王到亨利五世(亦即从13世纪初到15世纪末)之间连续300年的英国历史,场面之大实属空前,而作者也写得波澜壮阔,反封建、反内战,热情地歌颂了民族国家的形成。他的喜剧活泼多趣,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中《仲夏夜之梦》(1596)和《皆大欢喜》(1600)又充满浪漫诗情,令人神驰;《威尼斯商人》(1597)用生动的法庭对抗的场景提出了海外贸易和犹太人放高利贷等经济问题;而结构完整、语言锋利则又数揭露清教徒虚伪的《第十二夜》(1601)。他写悲剧的天才首先见于《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这个歌颂自由恋爱的剧本象朝露一样新鲜,而一对纯真青年的死又对封建门第的残酷作了有力的控诉,为后来的西欧乃至世界的文学艺术提供了又一个有长远吸引力的主题。1600年以后,他的思想更深刻,技巧也更老练,创作了一系列卓越的悲剧,其中《哈姆雷特》(1601)写一个年轻的人文主义者面对邪恶势力,在怀疑、犹豫之后终于为“重整乾坤”而献出生命;《奥瑟罗》(1604)写一个威尼斯的黑人大将虽然武功盖世,却仍然受到邪恶势力的捉弄,以至亲手杀了无辜的爱妻;《李尔王》(1606)写一个国王在老年做了极不合情理的事,因此也受到极不合情理的对待,终于流落在民间,而在这过程中反而悟到了真理;《麦克白》(1606)则深入探索了野心的毁灭性,在充满迷信和恐怖的气氛里,作者却让他笔下的罪人不时剖析内心,沉思和反省给了这个悲剧以更大的深度。这一时期的作品标志着莎士比亚达到了他的戏剧艺术的顶点。以后他转入传奇剧的写作,以宽恕和解为主题,其中《暴风雨》(1611)仍是有魅力的佳作。
在莎士比亚创作的末期,诗剧仍然繁荣,不仅有鲍蒙特与弗莱彻等人在写传奇剧,还出现了莎士比亚所未曾尝试的社会讽刺剧,其代表作家是琼森。他的最好的剧作是《狐狸》(1606年上演)和《炼金术士》(1610年上演),它们把17世纪初年伦敦社会上的骗子、方士、食客、荡妇、清教徒之流暴露得淋漓尽致,诗句也典丽有力。但琼森后来为了投合宫廷所好而去写假面剧。同时舞台上出现了韦伯斯特、特纳等人写的凶杀剧,他们以绝好的诗才而渲染色情和恐怖,诗剧的败象已现。等到福特、修莱等人的剧本上演,不仅内容猥琐,韵文也虚浮,深为在政治上日益强大、信仰清教主义的资产阶级所不喜,他们所控制的国会于1642年通过法令,封闭了所有戏院。从16世纪兴起的英国诗剧,在经历了60年的光辉灿烂的成长过程之后,至此乃告衰竭
文艺复兴文学中还有丰富多采的散文作品。16世纪的英语虽然稍嫌芜杂,却十分富于表达力,叙事、状物、写景、辩难,无所不能,因此出现了各种风格的散文,繁丽工整如黎里的《尤佛伊斯》(1579~1580),明白晓畅如纳什的《不幸的旅人》(1594),绵密雅洁如胡克的《论教会政策的法则》(1594~1597),简约隽永如培根的《随笔》(1597~1625)。上述黎里与纳什二书也是原始形态的小说。此外还有德洛尼写小城镇手工业者的三本书,特别是写鞋匠的《高贵的行业》(1600),在细节的叙述上已接近后来的现实主义小说。正是由于这时英语表达力强,所以在大规模的翻译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译作,如诺斯所译的普卢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1579)和弗洛里奥所译的蒙田的《随笔集》(1603)。它们都是莎士比亚参考过的书。17世纪初最重要的译作则是1611年由国王詹姆斯一世下令出版的英文《圣经》。它是47位学者集体翻译的成果,吸收了以前英文译本的优点,用词纯朴而富于形象,韵律也饶声调之美,对后来的英语产生了重大而持久的影响。以上思想、学术、诗、诗剧、散文、翻译等方面的活动成就卓越,尤以诗剧为最,使这一时期文学成为欧洲以至世界文学的高峰之一。
三、17世纪文学 16、17世纪之交,英国国内政治经济的矛盾加深,人心动荡,反映于文学的,除了上述诗剧的衰败,还有在散文作品中围绕政治与宗教问题的论争文章的急剧增多,在诗歌中出现了以多恩为代表的玄学派诗和一些称为骑士派的贵族青年所写的爱情诗,前者用新奇的形象和节奏写怀疑与信念交替的复杂心情,显示出当时科学大进展冲击传统文化的影响;后者则表达了一种末世情调。
17世纪40年代,革命终于爆发。人民经过公开审判,处决了国王查理一世,并在打了一场激烈的内战之后建立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资产阶级政权。在文学上,革命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有大量的传单和小册子印行,各种集团特别是属于革命阵营左翼的平均派和掘地派通过它们来发表政见,其中李尔本、温斯坦利等人写得犀利有力;二是出现了一个革命的大诗人——弥尔顿。
弥尔顿对于革命的贡献,首先在于他的政论文。从1641年起,他搁下了早以优美著称的诗笔,而用英文和拉丁文写了许多政论小册子,为英国人民处死国王的革命行动辩护,也发表他的进步主张,如《论离婚》(1643)和《论出版自由》(1644)。他的文章虽然句式繁复,却有雄奇之美,在英国散文中自成一格。
1660年革命遭受了重大挫折,王政复辟。这时弥尔顿已经双目失明,受着政治迫害,但他痛定思痛,把自己的一腔孤愤写进了他一生最后的三大作品。首先是《失乐园》(1667)。这首以人类祖先失去乐园的圣经故事为主题的史诗表达了作者的清教主义,而在对于撒旦的描写中则又倾注着他的革命思想,正是那些歌颂叛逆者的响亮诗行构成了诗中最动人的篇章。继之而来的《复乐园》(1671)叙述耶稣拒绝撒旦诱惑的节操,虽见平淡,仍多佳句。同时出版的《力士参孙》是英文中最出色的希腊式古典悲剧,结构严谨而人物突出。作者写参孙双目失明,身陷囹圄,而仍力抗强暴,终于与敌人同归于尽。这当中有弥尔顿对自己不平凡的一生的回顾,炽热的情感溢出诗行,表示他依然壮怀激烈,不变革命初衷。在艺术上弥尔顿力求完美,以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为典范,然又不失英国本色,在他的笔下无韵诗更具有庄严灿烂之美,表现了“雄伟的风格”。
王政复辟以后,文学风气为之一变,盛行嘲笑清教徒的讽刺诗,法国式的“英雄悲剧”和反映浮华、轻佻的贵族生活的“风尚喜剧”。这类喜剧中也有意存讽刺的,如康格里夫的《如此世道》(1700)。这时文坛上的领袖人物是德莱顿,他有多方面的才能,主要成就在政治讽刺诗和文论。也有作家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如来自下层人民的班扬,他的《天路历程》(1678)用朴素而生动的文字和寓言的形式叙述了虔诚教徒在一个充满罪恶的世界里的经历,对居住在“名利场”的上层人物作了严峻的谴责。这里有清教主义的回响,而作品的卓越的叙事能力又使它成为近代小说的前驱。还有两类散文作品,带来了新气象。一类是科学文章。1660年成立的皇家学会要求会员用“工匠、乡下人、商人的语言”,尽力把一切事物表达得“象数学那样朴实无华”。另一类是哲学著作,先有霍布斯,后有洛克,都用清楚、有力的文字发表了他们的经验主义哲学和政治思想,特别是洛克的影响深远的社会契约论成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础。求实的文风和民主思想都是资产阶级所欢迎的;国王虽复位,实权还在他们手里。1688年,他们把另一个不得人心的国王赶下了台,从此政权被商人和地主的联盟所牢牢掌握,文学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四、18世纪文学
18世纪前半叶,英国社会安定,文学上崇尚新古典主义,其代表者是诗人蒲柏。他运用英雄偶句体极为纯熟,擅长写讽刺诗,但以发泄私怨居多。表现出启蒙主义精神的主要是散文作家,他们推进了散文艺术,还开拓了两个文学新领域,即期刊随笔和现实主义小说。
期刊文学是应广大读者的要求而兴起。斯梯尔与艾迪生两人有首创之功。前者创办《闲谈者》报(1709~1711),后者继出《旁观者》报(1711~1712),将街谈巷议和俱乐部里的风趣幽默写上了期刊。艾迪生的文笔尤见典雅。后来笛福、斯威夫特、菲尔丁、约翰逊、哥尔德斯密斯等名家都曾主编期刊或为期刊撰稿,可见此风之盛。由于他们的努力,英国式的随笔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题材更广泛,文笔也更灵活。
更具英国特色而又对欧洲大陆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散文小说。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1719)、《摩尔·弗兰德斯》(1722)等书把水手和女仆当做英雄人物来介绍,细节写得十分逼真,虽然书的结构松散,作者却有娓娓动听的说故事的本领,使读者始终保持兴趣。他的文字口语化,善于绘声绘形,而又迅捷有力。这些特点,加上笛福对英国城乡诸色人等的深刻了解,使他奠定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斯威夫特的《格利佛游记》(1726)是以讽刺朝政、表现人类的丑恶为目的的寓言,然而作为故事,也是十分引人入胜。他把现实细节放在十分奇特的幻想的情景之中,而幻想也是正在发展中的英国小说所需要的。世纪中叶,理查逊用书信体小说细致地描写遭遇不幸的少女的内心,以《克拉丽莎》(1747~1748)等大部头小说感动了一整代英国和西欧的读者,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称之为伟大创造力的表现。但在菲尔丁的眼里,理查逊只是市侩哲学的代表,于是他起而用仿作去讽刺之,其结果却掌握了写小说的艺术,于是有了他自己的创作,其中最受称道的是《弃婴托姆·琼斯的故事》(1749),它的人物、风景、场面都是典型的英国式的。作者歌颂真诚、热心、忠实而又不受传统束缚的青年男女,全书有一种爽朗、清新的空气,而又结构完整,把现实主义小说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当时及稍后还有斯摩莱特、哥尔德斯密斯、斯特恩等人的小说,或扩充了题材,或实验了新写法,都有建树,因此虽然世纪末出现了渲染神秘恐怖的“哥特小说”,但是现实主义已经成为英国小说中的主流,继续向前发展。菲尔丁的作品《弃婴托姆·琼斯的故事》插图
出色的散文还见于其他文学品种。约翰逊的《诗人传》(1779~1781)是传记和文论的卓越结合,鲍斯韦尔的《约翰逊传》(1791)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境界,伯克的《论美洲的赋税》(1774)展示了政治讲演术的力量,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1776~1788)更以其深刻的启蒙主义思想和典丽的文笔成为全欧钦仰的史学杰作。
然而散文之势虽盛,诗歌并未沉寂,不仅有世纪初的蒲柏和汤姆逊在创作,就是一些散文名家,如斯威夫特、约翰逊和哥尔德斯密斯,也善于写诗。等到世纪后半叶,感伤主义抬头,诗歌也复振,出现了扬格的《夜思》(1742~1745)和格雷的《墓园挽歌》(1750)等佳作,反映了英国许多人在产业革命加紧进行中所感到的痛苦和彷徨。珀西编的《英诗辑古》(1765)引起了对古民歌的爱好,于是仿作者有之,伪造者有之,形成一种对中世纪神往的风气。这时从经济不甚发达的苏格兰传来了农民诗人彭斯的声音,他既是旧民歌的整理者,又是新诗篇的创造者,而吟唱的内容则是爱情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新思想。后者正是法国启蒙思想的结晶,在80年代之末导致了法国大革命。对这次革命的迎或拒,同情或反对,使英国散文作家发生了严重的分裂,但大多数诗人却在革命初起的“黎明”时刻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在这样的气氛中产生了浪漫主义诗歌。
考研英国文学复习要点(参照教材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
本文供考研英国文学复习第二遍和第三遍的时候使用,第一遍要把教材细读一遍。
很多人觉的文学学的乱七八糟,主要是因为脑子里没有一个清晰的纲领,在临考前脑子里要对文学有很清晰的纲领,这样就算复习的差不多了。有人又问?什么是纲领?比如说英国文学吧,你要知道英国文学大致分为多少个时期,每一个时期有什么总体特点,有什么总体的literary trend,然后这个时期有那些重要的作家,每一个重要的作家都写过什么重要的作品,这些重要的作品大致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写作特色,除了这些之外,再对基本的文学术语有所了解就差不多了。当然如果要求选读的,选读作品得另看。这里名词解释都没有具体打上,因为我在做另外一份专门的名词解释的文件,做好了传上来。还有选读作品的,本人学力有限,诗歌部分学的不错,等有空了也制一份文件传上来。
Part One: Early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1.Beowulf: national epic of the English people;Denmark story;alliteration, metaphors and understatements(此处可能会有填空,选择等小题)
2.Romance(名词解释)
3.“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a famous roman about King Arthur’s story 4.Ballad(名词解释)
5.Character of Robin Hood 6.Geoffrey Chaucer: founder of English poetry;The Canterbury Tales(main contents;124 stories planned, only 24 finished;written in Middle English;significance;form: heroic couplet)7.Heroic couplet(名词解释)Part Two: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8.The Authorized Version of English Bible and its significance(填空选择)
9.Renaissance(名词解释)10.Thomas More??Utopia 11.Sonnet(名词解释)
12.Blank verse(名词解释)13.Edmund Spenser “The Faerie Queene”;Amoretti(collection of his sonnets)Spenserian Stanza(名词解释)
14.Francis Bacon “essays” esp.“Of Studies”(推荐阅读,学习写正式语体的英文文章的好参照,本文用词正式优雅,多排比句和长句,语言造诣非常高,里面很多话都可以引用做格言警句,非常值得一读)
15.Christopher Marlowe(“Doctor Faustus” and his achievements)16.William Shakespeare可以说是英国文学史中最重要的作家,一定要看熟了。四大喜剧,四大悲剧比较重要,此外就是罗密欧与朱立叶了,这些剧的主题,背景,情节,人物形象都要熟悉,当然他最重要的喜剧作品是Hamlet这是肯定的。他的sonnet也很重要,最重要属sonnet18。(其戏剧中著名对白和几首有名的十四行诗可能会出选读)Lecture 1 Part 1 Early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Early” here means English literature in primitive and slavery society.“Medieval period” is a quite special period in English history.In Chinese “Medieval” or “The Middle Age” means “中世纪”.You may hear something about this period.It was called “The Middle Age” because it was considered as the time between ancient world and the modern world.Here “Medieval” means English literature in feudal England before the Renaissance.I.Early English Literature(Anglo-Saxon Literature)1, Historical Background 1 The earliest inhabitants of the British Isles were Britons, a tribe of Celts.Today most Celts lived in Scotland and Wales.2 From 55 B.C.to 410 A.D.Romans conquered the Great Britain.The Roman army was led by Julius Caesar, who was a very famous figure in ancient Rome.He was a famous general and conquered lot of places in Europe and then he became dictator of Rome.He had famous words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You can see how strong this man’s will is.Consequence of Roman conquest: a network of highways;scores of towns, including London;Roman lifestyle 3 English Conquest •Shortly after Romans’ retreat, the Britain was invaded by Anglos, Saxons and Jutes.And by the 7th century Old English emerged.•Anglo-Saxon period witnessed a transition from tribal society to feudalism.•Anglo-Saxons were Christianized in the 7th century.Before Christianization, Anglo-Saxons believed in old northern European mythologies.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old Britain mythologies you may read the famous novel “The Lord of the Rings”, which was a collection of old northern European mythologies.The Christianization of Anglo-Saxons influenced the record of old English literature.2, Beowulf ?? National epic of English people 1 Definition of epic: an extended narrative poem in elevated or dignified language, celebrating the feats of a legendary or traditional hero 2 Story of Beowulf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story of Beowulf on textbook by themselves and then ask them “What are the three adventures mentioned in the story?” •The story of Beowulf includes three adventures: killing monster Grendel, killing Grendel’s mother and killing a fire dragon.3 Some important points •“Beowulf” is a folk legend brought to England by Anglo-Saxons from their continental homes.However it also reflected the features of the tribal society in Britain.•Originally Beowulf, the great epic, was in oral form and it must be a collective creation.•Beowulf in the epic is a legendary figure.In formal history you can not find a man named Beowulf.④ Artistic features of “Beowulf” •Using alliteration Definition of alliteration: a rhetorical device, meaning some words in a sentence begin with the same consonant sound(头韵)Some examples on P5 •Using metaphor and understatement Definition of understatement: expressing something in a controlled way Understatement is a typical way for Englishmen to express their ideas.You may find some examples on P6 ⑤ Epic tradition in Europe long narrative verse, part-historical and part-legendary origin This tradition can be traced back to Homer’s “Iliad” and “Odyssey”.Similar works in Europe are “Edda” and “Saga” from Iceland etc.(referring to 《欧洲文学史》)3, “Anglo-Saxon Chronicle”
• The book was conceived by King Alfred the Great.He also organized and supervised the writing process of the book.•This book is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document and specimen of Anglo-Saxon prose.II,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1, Historical Background 1 Norman conquest in 1066 marks the establishment of feudalism in England.2 By the end of the 14th century, the Middle English emerged.3 The ecclesiastics, from the monks and the clergy to the bishops and archbishops, together possessed over one third of the land in the country and owned numerous serfs, and had their tithes and ecclesiastical courts and the backing of the Pope in Rome.They had much political as well as religious power.Understanding the great influence of Christianity in the medieval Europe is very important for you to understand their literature because Christianity is one of the two resources of European culture.(referring to 《欧洲文化入门》)
一、中世纪文学
古英语文学 英格兰岛的早期居民凯尔特人和其他部族,没有留下书面文学作品。5世纪时,原住北欧的三个日耳曼部落——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侵入英国,他们的史诗《贝奥武甫》传了下来。诗中的英雄贝奥武甫杀巨魔、斗毒龙,并在征服这些自然界恶势力的过程中为民捐躯。它的背景和情节是北欧的,但掺有基督教成分,显示出史诗曾几经修改,已非原貌。按照保存在一部10世纪的手抄本里的版本来看,诗的结构完整,写法生动,所用的头韵、重读字和代称体现了古英语诗歌的特色。
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出现了宗教文学。僧侣们用拉丁文写书,其中比德所著的《英国人民宗教史》(731年完成)既有难得的史实,又有富于哲理的传说,受到推崇,并译成了英文。此后,丹麦人入侵,不少寺院毁于兵火,学术凋零。9世纪末,韦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力抗丹,同时着手振兴学术,请了一批学者将拉丁文著作译为英文,并鼓励编写《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这是用英国当地语言写史的开始。
中古英语文学 1066年诺曼人入侵,带来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也带来了一批说法语的贵族。古英语受到了统治阶层语言的影响,本身也在起着变化,12世纪后发展为中古英语。文学上也出现了新风尚,盛行用韵文写的骑士传奇,它们歌颂对领主的忠和对高贵妇人的爱,其中艺术性高的有《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它用头韵体诗写成,内容是古代亚瑟王属下一个“圆桌骑士”的奇遇。
14世纪后半叶,中古英语文学达到了高峰。这时期的重要诗人乔叟的创作历程,从早期对法国和意大利作品的仿效,进到后来英国本色的写实,表明了英国文学的自信。他的杰作《坎特伯雷故事集》用优美、活泼的韵文,描写了一群去坎特伯雷朝圣的人的神态言谈;他们来自不同阶层和行业,各人所讲的故事或雅或俗,揭示了多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时,还有教会小职员兰格伦写的头韵体长诗《农夫皮尔斯》(一译《农夫彼得之梦》),用梦幻的形式和寓意的象征,写出了1381年农民暴动前后的农村现实,笔锋常带严峻的是非之感。同样宣泄下层人民情绪的还有民间歌谣,它们往往是在长时间的口头流传之后才写定的,其中最初见于15世纪抄本的罗宾汉歌谣,描绘了一群农民劫富济贫、打击教会僧侣和执法吏的事迹,传诵至今。
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6世纪,由于新航路发现后海外贸易发达,英国国力逐渐充实,民族主义高涨,1588年一举击败大陆强国西班牙派来入侵的“无敌舰队”。文化上也出现了一个活动频繁、佳作竞出的文艺复兴局面。
一如在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在英国是以重新发现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始的。大学里恢复了古希腊语的教学,接着出现了规模宏大的翻译活动,众多的学者、作家将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意、法等国的学术和文学名著译成了早期近代英语。哲学家、教育家、历史家、政治家、宗教人士纷纷从事著述,用不同方式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其中有托马斯·莫尔用拉丁文写的《乌托邦》(1516)。这部作品借一个旅行者谈海外见闻的方式,描绘了一个没有私有制和宗教压迫而崇尚学术的理想社会,而对为了能多产羊毛而大规模圈地、迫使贫苦农民流离失所的“羊吃人”的现实英国作了有力的谴责。
诗歌创作空前活跃,大批诗集出版,开一时风气的重要诗选也陆续问世,其中《杂集》(1557)发表了华埃特和萨里两人对于意大利十四行诗的仿作,使这一诗体在英国生根。到了90年代,锡德尼等著名诗人都出版了十四行诗集,虽然仍以歌颂爱情为主,却能突破旧格局而注入新内容。比十四行更重要的还有其他诗体,或抒情,或叙事,或讽刺,或探讨哲理,都有出色的代表作家,而成就最大的则数斯宾塞。他的主要作品《仙后》(1590~1596)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利用中古骑士传奇的体裁,以寓言为主要手法,在精神上却反对天主教而歌颂作为英国民族象征的伊丽莎白女王,传达了正在兴起的清教主义的严峻的道德观,并且出之以优美而多变的韵文,使得斯宾塞不仅独步当时诗坛,而且成为后世讲究诗艺的作家所仰慕的“诗人的诗人”。
诗歌的成就还包括无韵体诗在剧本里的成功运用。诗同剧的结合产生了这一时期文学最骄傲的成果:诗剧。从16世纪80年代起,诗剧作者们摆脱了中古神秘剧、奇迹剧、道德剧的宗教色彩和粗糙技巧,建立了一种生气勃勃的新戏剧,敏锐、强烈地表达了时代精神,在艺术上作了多方面的大胆创新。第一个成功地使无韵体诗变成戏剧媒介的是马洛。他用“壮丽的诗句”写壮丽的人物,如《帖木儿》(1590)中的中亚大帝国的创立者和《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604)中的追求无限知识的德国博士,同时又在《爱德华二世》(1594)里将一个国王的遭遇写成了英国第一个历史剧。马洛早死,但是诗剧继续成长,经过基德、格林、查普曼、德克、米德尔顿、马斯顿、海伍德等人的创作实践,题材扩大,技巧更趋成熟,至莎士比亚而集大成。
莎士比亚是演员和剧作家,一生写了37部剧本。他博采众长而又自有创造,在历史剧、喜剧、悲剧、传奇剧各方面都写出了杰作。他的9个历史剧包括了从约翰王到亨利五世(亦即从13世纪初到15世纪末)之间连续300年的英国历史,场面之大实属空前,而作者也写得波澜壮阔,反封建、反内战,热情地歌颂了民族国家的形成。他的喜剧活泼多趣,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中《仲夏夜之梦》(1596)和《皆大欢喜》(1600)又充满浪漫诗情,令人神驰;《威尼斯商人》(1597)用生动的法庭对抗的场景提出了海外贸易和犹太人放高利贷等经济问题;而结构完整、语言锋利则又数揭露清教徒虚伪的《第十二夜》(1601)。他写悲剧的天才首先见于《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这个歌颂自由恋爱的剧本象朝露一样新鲜,而一对纯真青年的死又对封建门第的残酷作了有力的控诉,为后来的西欧乃至世界的文学艺术提供了又一个有长远吸引力的主题。1600年以后,他的思想更深刻,技巧也更老练,创作了一系列卓越的悲剧,其中《哈姆雷特》(1601)写一个年轻的人文主义者面对邪恶势力,在怀疑、犹豫之后终于为“重整乾坤”而献出生命;《奥瑟罗》(1604)写一个威尼斯的黑人大将虽然武功盖世,却仍然受到邪恶势力的捉弄,以至亲手杀了无辜的爱妻;《李尔王》(1606)写一个国王在老年做了极不合情理的事,因此也受到极不合情理的对待,终于流落在民间,而在这过程中反而悟到了真理;《麦克白》(1606)则深入探索了野心的毁灭性,在充满迷信和恐怖的气氛里,作者却让他笔下的罪人不时剖析内心,沉思和反省给了这个悲剧以更大的深度。这一时期的作品标志着莎士比亚达到了他的戏剧艺术的顶点。以后他转入传奇剧的写作,以宽恕和解为主题,其中《暴风雨》(1611)仍是有魅力的佳作。
在莎士比亚创作的末期,诗剧仍然繁荣,不仅有鲍蒙特与弗莱彻等人在写传奇剧,还出现了莎士比亚所未曾尝试的社会讽刺剧,其代表作家是琼森。他的最好的剧作是《狐狸》(1606年上演)和《炼金术士》(1610年上演),它们把17世纪初年伦敦社会上的骗子、方士、食客、荡妇、清教徒之流暴露得淋漓尽致,诗句也典丽有力。但琼森后来为了投合宫廷所好而去写假面剧。同时舞台上出现了韦伯斯特、特纳等人写的凶杀剧,他们以绝好的诗才而渲染色情和恐怖,诗剧的败象已现。等到福特、修莱等人的剧本上演,不仅内容猥琐,韵文也虚浮,深为在政治上日益强大、信仰清教主义的资产阶级所不喜,他们所控制的国会于1642年通过法令,封闭了所有戏院。从16世纪兴起的英国诗剧,在经历了60年的光辉灿烂的成长过程之后,至此乃告衰竭
文艺复兴文学中还有丰富多采的散文作品。16世纪的英语虽然稍嫌芜杂,却十分富于表达力,叙事、状物、写景、辩难,无所不能,因此出现了各种风格的散文,繁丽工整如黎里的《尤佛伊斯》(1579~1580),明白晓畅如纳什的《不幸的旅人》(1594),绵密雅洁如胡克的《论教会政策的法则》(1594~1597),简约隽永如培根的《随笔》(1597~1625)。上述黎里与纳什二书也是原始形态的小说。此外还有德洛尼写小城镇手工业者的三本书,特别是写鞋匠的《高贵的行业》(1600),在细节的叙述上已接近后来的现实主义小说。正是由于这时英语表达力强,所以在大规模的翻译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译作,如诺斯所译的普卢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1579)和弗洛里奥所译的蒙田的《随笔集》(1603)。它们都是莎士比亚参考过的书。17世纪初最重要的译作则是1611年由国王詹姆斯一世下令出版的英文《圣经》。它是47位学者集体翻译的成果,吸收了以前英文译本的优点,用词纯朴而富于形象,韵律也饶声调之美,对后来的英语产生了重大而持久的影响。以上思想、学术、诗、诗剧、散文、翻译等方面的活动成就卓越,尤以诗剧为最,使这一时期文学成为欧洲以至世界文学的高峰之一。
三、17世纪文学 16、17世纪之交,英国国内政治经济的矛盾加深,人心动荡,反映于文学的,除了上述诗剧的衰败,还有在散文作品中围绕政治与宗教问题的论争文章的急剧增多,在诗歌中出现了以多恩为代表的玄学派诗和一些称为骑士派的贵族青年所写的爱情诗,前者用新奇的形象和节奏写怀疑与信念交替的复杂心情,显示出当时科学大进展冲击传统文化的影响;后者则表达了一种末世情调。
17世纪40年代,革命终于爆发。人民经过公开审判,处决了国王查理一世,并在打了一场激烈的内战之后建立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资产阶级政权。在文学上,革命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有大量的传单和小册子印行,各种集团特别是属于革命阵营左翼的平均派和掘地派通过它们来发表政见,其中李尔本、温斯坦利等人写得犀利有力;二是出现了一个革命的大诗人——弥尔顿。
弥尔顿对于革命的贡献,首先在于他的政论文。从1641年起,他搁下了早以优美著称的诗笔,而用英文和拉丁文写了许多政论小册子,为英国人民处死国王的革命行动辩护,也发表他的进步主张,如《论离婚》(1643)和《论出版自由》(1644)。他的文章虽然句式繁复,却有雄奇之美,在英国散文中自成一格。
1660年革命遭受了重大挫折,王政复辟。这时弥尔顿已经双目失明,受着政治迫害,但他痛定思痛,把自己的一腔孤愤写进了他一生最后的三大作品。首先是《失乐园》(1667)。这首以人类祖先失去乐园的圣经故事为主题的史诗表达了作者的清教主义,而在对于撒旦的描写中则又倾注着他的革命思想,正是那些歌颂叛逆者的响亮诗行构成了诗中最动人的篇章。继之而来的《复乐园》(1671)叙述耶稣拒绝撒旦诱惑的节操,虽见平淡,仍多佳句。同时出版的《力士参孙》是英文中最出色的希腊式古典悲剧,结构严谨而人物突出。作者写参孙双目失明,身陷囹圄,而仍力抗强暴,终于与敌人同归于尽。这当中有弥尔顿对自己不平凡的一生的回顾,炽热的情感溢出诗行,表示他依然壮怀激烈,不变革命初衷。在艺术上弥尔顿力求完美,以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为典范,然又不失英国本色,在他的笔下无韵诗更具有庄严灿烂之美,表现了“雄伟的风格”。
王政复辟以后,文学风气为之一变,盛行嘲笑清教徒的讽刺诗,法国式的“英雄悲剧”和反映浮华、轻佻的贵族生活的“风尚喜剧”。这类喜剧中也有意存讽刺的,如康格里夫的《如此世道》(1700)。这时文坛上的领袖人物是德莱顿,他有多方面的才能,主要成就在政治讽刺诗和文论。也有作家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如来自下层人民的班扬,他的《天路历程》(1678)用朴素而生动的文字和寓言的形式叙述了虔诚教徒在一个充满罪恶的世界里的经历,对居住在“名利场”的上层人物作了严峻的谴责。这里有清教主义的回响,而作品的卓越的叙事能力又使它成为近代小说的前驱。还有两类散文作品,带来了新气象。一类是科学文章。1660年成立的皇家学会要求会员用“工匠、乡下人、商人的语言”,尽力把一切事物表达得“象数学那样朴实无华”。另一类是哲学著作,先有霍布斯,后有洛克,都用清楚、有力的文字发表了他们的经验主义哲学和政治思想,特别是洛克的影响深远的社会契约论成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础。求实的文风和民主思想都是资产阶级所欢迎的;国王虽复位,实权还在他们手里。1688年,他们把另一个不得人心的国王赶下了台,从此政权被商人和地主的联盟所牢牢掌握,文学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四、18世纪文学
18世纪前半叶,英国社会安定,文学上崇尚新古典主义,其代表者是诗人蒲柏。他运用英雄偶句体极为纯熟,擅长写讽刺诗,但以发泄私怨居多。表现出启蒙主义精神的主要是散文作家,他们推进了散文艺术,还开拓了两个文学新领域,即期刊随笔和现实主义小说。
期刊文学是应广大读者的要求而兴起。斯梯尔与艾迪生两人有首创之功。前者创办《闲谈者》报(1709~1711),后者继出《旁观者》报(1711~1712),将街谈巷议和俱乐部里的风趣幽默写上了期刊。艾迪生的文笔尤见典雅。后来笛福、斯威夫特、菲尔丁、约翰逊、哥尔德斯密斯等名家都曾主编期刊或为期刊撰稿,可见此风之盛。由于他们的努力,英国式的随笔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题材更广泛,文笔也更灵活。
更具英国特色而又对欧洲大陆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散文小说。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1719)、《摩尔·弗兰德斯》(1722)等书把水手和女仆当做英雄人物来介绍,细节写得十分逼真,虽然书的结构松散,作者却有娓娓动听的说故事的本领,使读者始终保持兴趣。他的文字口语化,善于绘声绘形,而又迅捷有力。这些特点,加上笛福对英国城乡诸色人等的深刻了解,使他奠定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斯威夫特的《格利佛游记》(1726)是以讽刺朝政、表现人类的丑恶为目的的寓言,然而作为故事,也是十分引人入胜。他把现实细节放在十分奇特的幻想的情景之中,而幻想也是正在发展中的英国小说所需要的。世纪中叶,理查逊用书信体小说细致地描写遭遇不幸的少女的内心,以《克拉丽莎》(1747~1748)等大部头小说感动了一整代英国和西欧的读者,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称之为伟大创造力的表现。但在菲尔丁的眼里,理查逊只是市侩哲学的代表,于是他起而用仿作去讽刺之,其结果却掌握了写小说的艺术,于是有了他自己的创作,其中最受称道的是《弃婴托姆·琼斯的故事》(1749),它的人物、风景、场面都是典型的英国式的。作者歌颂真诚、热心、忠实而又不受传统束缚的青年男女,全书有一种爽朗、清新的空气,而又结构完整,把现实主义小说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当时及稍后还有斯摩莱特、哥尔德斯密斯、斯特恩等人的小说,或扩充了题材,或实验了新写法,都有建树,因此虽然世纪末出现了渲染神秘恐怖的“哥特小说”,但是现实主义已经成为英国小说中的主流,继续向前发展。菲尔丁的作品《弃婴托姆·琼斯的故事》插图
出色的散文还见于其他文学品种。约翰逊的《诗人传》(1779~1781)是传记和文论的卓越结合,鲍斯韦尔的《约翰逊传》(1791)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境界,伯克的《论美洲的赋税》(1774)展示了政治讲演术的力量,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1776~1788)更以其深刻的启蒙主义思想和典丽的文笔成为全欧钦仰的史学杰作。
然而散文之势虽盛,诗歌并未沉寂,不仅有世纪初的蒲柏和汤姆逊在创作,就是一些散文名家,如斯威夫特、约翰逊和哥尔德斯密斯,也善于写诗。等到世纪后半叶,感伤主义抬头,诗歌也复振,出现了扬格的《夜思》(1742~1745)和格雷的《墓园挽歌》(1750)等佳作,反映了英国许多人在产业革命加紧进行中所感到的痛苦和彷徨。珀西编的《英诗辑古》(1765)引起了对古民歌的爱好,于是仿作者有之,伪造者有之,形成一种对中世纪神往的风气。这时从经济不甚发达的苏格兰传来了农民诗人彭斯的声音,他既是旧民歌的整理者,又是新诗篇的创造者,而吟唱的内容则是爱情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新思想。后者正是法国启蒙思想的结晶,在80年代之末导致了法国大革命。对这次革命的迎或拒,同情或反对,使英国散文作家发生了严重的分裂,但大多数诗人却在革命初起的“黎明”时刻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在这样的气氛中产生了浪漫主义诗歌。
考研英国文学复习要点(参照教材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
本文供考研英国文学复习第二遍和第三遍的时候使用,第一遍要把教材细读一遍。
很多人觉的文学学的乱七八糟,主要是因为脑子里没有一个清晰的纲领,在临考前脑子里要对文学有很清晰的纲领,这样就算复习的差不多了。有人又问?什么是纲领?比如说英国文学吧,你要知道英国文学大致分为多少个时期,每一个时期有什么总体特点,有什么总体的literary trend,然后这个时期有那些重要的作家,每一个重要的作家都写过什么重要的作品,这些重要的作品大致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写作特色,除了这些之外,再对基本的文学术语有所了解就差不多了。当然如果要求选读的,选读作品得另看。这里名词解释都没有具体打上,因为我在做另外一份专门的名词解释的文件,做好了传上来。还有选读作品的,本人学力有限,诗歌部分学的不错,等有空了也制一份文件传上来。
Part One: Early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1.Beowulf: national epic of the English people;Denmark story;alliteration, metaphors and understatements(此处可能会有填空,选择等小题)
2.Romance(名词解释)
3.“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a famous roman about King Arthur’s story 4.Ballad(名词解释)
5.Character of Robin Hood 6.Geoffrey Chaucer: founder of English poetry;The Canterbury Tales(main contents;124 stories planned, only 24 finished;written in Middle English;significance;form: heroic couplet)7.Heroic couplet(名词解释)Part Two: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8.The Authorized Version of English Bible and its significance(填空选择)
9.Renaissance(名词解释)10.Thomas More??Utopia 11.Sonnet(名词解释)
12.Blank verse(名词解释)13.Edmund Spenser “The Faerie Queene”;Amoretti(collection of his sonnets)Spenserian Stanza(名词解释)
14.Francis Bacon “essays” esp.“Of Studies”(推荐阅读,学习写正式语体的英文文章的好参照,本文用词正式优雅,多排比句和长句,语言造诣非常高,里面很多话都可以引用做格言警句,非常值得一读)
15.Christopher Marlowe(“Doctor Faustus” and his achievements)16.William Shakespeare可以说是英国文学史中最重要的作家,一定要看熟了。四大喜剧,四大悲剧比较重要,此外就是罗密欧与朱立叶了,这些剧的主题,背景,情节,人物形象都要熟悉,当然他最重要的喜剧作品是Hamlet这是肯定的。他的sonnet也很重要,最重要属sonnet18。(其戏剧中著名对白和几首有名的十四行诗可能会出选读)Lecture 1 Part 1 Early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Early” here means English literature in primitive and slavery society.“Medieval period” is a quite special period in English history.In Chinese “Medieval” or “The Middle Age” means “中世纪”.You may hear something about this period.It was called “The Middle Age” because it was considered as the time between ancient world and the modern world.Here “Medieval” means English literature in feudal England before the Renaissance.I.Early English Literature(Anglo-Saxon Literature)1, Historical Background 1 The earliest inhabitants of the British Isles were Britons, a tribe of Celts.Today most Celts lived in Scotland and Wales.2 From 55 B.C.to 410 A.D.Romans conquered the Great Britain.The Roman army was led by Julius Caesar, who was a very famous figure in ancient Rome.He was a famous general and conquered lot of places in Europe and then he became dictator of Rome.He had famous words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You can see how strong this man’s will is.Consequence of Roman conquest: a network of highways;scores of towns, including London;Roman lifestyle 3 English Conquest •Shortly after Romans’ retreat, the Britain was invaded by Anglos, Saxons and Jutes.And by the 7th century Old English emerged.•Anglo-Saxon period witnessed a transition from tribal society to feudalism.•Anglo-Saxons were Christianized in the 7th century.Before Christianization, Anglo-Saxons believed in old northern European mythologies.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old Britain mythologies you may read the famous novel “The Lord of the Rings”, which was a collection of old northern European mythologies.The Christianization of Anglo-Saxons influenced the record of old English literature.2, Beowulf ?? National epic of English people 1 Definition of epic: an extended narrative poem in elevated or dignified language, celebrating the feats of a legendary or traditional hero 2 Story of Beowulf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story of Beowulf on textbook by themselves and then ask them “What are the three adventures mentioned in the story?” •The story of Beowulf includes three adventures: killing monster Grendel, killing Grendel’s mother and killing a fire dragon.3 Some important points •“Beowulf” is a folk legend brought to England by Anglo-Saxons from their continental homes.However it also reflected the features of the tribal society in Britain.•Originally Beowulf, the great epic, was in oral form and it must be a collective creation.•Beowulf in the epic is a legendary figure.In formal history you can not find a man named Beowulf.④ Artistic features of “Beowulf” •Using alliteration Definition of alliteration: a rhetorical device, meaning some words in a sentence begin with the same consonant sound(头韵)Some examples on P5 •Using metaphor and understatement Definition of understatement: expressing something in a controlled way Understatement is a typical way for Englishmen to express their ideas.You may find some examples on P6 ⑤ Epic tradition in Europe long narrative verse, part-historical and part-legendary origin This tradition can be traced back to Homer’s “Iliad” and “Odyssey”.Similar works in Europe are “Edda” and “Saga” from Iceland etc.(referring to 《欧洲文学史》)3, “Anglo-Saxon Chronicle”
• The book was conceived by King Alfred the Great.He also organized and supervised the writing process of the book.•This book is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document and specimen of Anglo-Saxon prose.II,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1, Historical Background 1 Norman conquest in 1066 marks the establishment of feudalism in England.2 By the end of the 14th century, the Middle English emerged.3 The ecclesiastics, from the monks and the clergy to the bishops and archbishops, together possessed over one third of the land in the country and owned numerous serfs, and had their tithes and ecclesiastical courts and the backing of the Pope in Rome.They had much political as well as religious power.Understanding the great influence of Christianity in the medieval Europe is very important for you to understand their literature because Christianity is one of the two resources of European culture.(referring to 《欧洲文化入门》)
第三篇:英国文学课程建设总结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建设总结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是外语系英语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之一,总学时为72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英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初步掌握各个时期的流派、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等,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并能就某一作家或品写出一般性的评论文章,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综合能力。文学是语言的载体, 通过文学的学习能使学生把语言与文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学习语言与文学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英国的社会时尚、风土人情及人文思想等。
作为外语系理论教研室重点课程建设之一,自2004年以来,《英国文学史及选读》一直按照课程建设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着工作: 2004年被评为院级优秀课程;2005年成功发布了英国文学校园网络课程,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并于2006年11月成功改版;2006年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原计划在2005年达到院级精品课程,因学院当年尚未评选,本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院精品课程,这样,《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这门课程已经完成了课程建设规划中的全部预定目标。
1.师资状况
1.1课程带头人
课程带头人,李伟娟(副教授,外语系理论教研室主任)于1990年7月毕业于四平师范学院(现吉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到白城师专现白城师院任教。(2007年获吉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学位。)先后担任了综合英语、听力、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口语、高级英语、英国文学简史等课程的主讲工作。近五年内,发表省级论文10篇,核心期刊论文2篇。从2002年起,分别主持了三项院级课题,一项省级重点课题,并参加了三项省级、两项院级课题的研究。主持的院重点教研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英国文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于2004年获我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同年,主讲的《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被评为院优秀课,2006年被评为省优秀课,2007年被评为院精品课。2005年课程带头人被评为院骨干教师。2004、2005年连续被评为优秀党员。从2003年起,一直承担本课程的授课任务,并为该课程的负责人,教学效果一直优秀。1.2 教师结构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吸纳年轻教师。《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组由7名教师组成,其中副教授3名,讲师1名,助教3人。成员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年龄结构:40岁以上2人,35~40岁2人,35岁以下3人; 2)职称结构:副教授与讲师、助教的比例为3∶1:3 3)学历结构:博士1人,硕士2人,大学本科学历4人。(其中在读硕士4人)4)主讲教师资格及职称:本课程组的6名教师都担任系内课程的主讲工作,而且均承担了2门以上的课程,担任主讲的教师均具有主讲教师资格。为了更好地将现代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这门课程有效地整合,使之更好地为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服务,我课程组与教育技术系横向联合,聘请了徐锐英老师为我课程组技术指导。
自2004年《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组成立以来,每位成员都能认真钻研业务,积极进行教研、科研活动,课程组其他成员共发表省级、省级以上教研科研论文近20余篇,获院优秀教学成果奖及其他奖项10余人次。同时,均主持或参加了至少一项院级或省级教研、科研课题。
2.教学改革与建设
2.1教学改革状态
本课程组围绕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课程特色建设等开展以本学科为主的教学改革,依据本学科特点来规划本和整合教学内容,改革课程结构,采用模块教学,把教学与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建设立体化教材,自编网络课程、电子教案,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体系的各要素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以教研课题为依托,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以科研带动教研从而促进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2006年完成了院级重点教研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英国文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并获得了院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6年,“现代信息技术与英国文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教研课题,该课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其中成果之一是英国文学校园网络课程被评为省优秀教学技术成果三等奖。为了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本课程采用了实时和非实时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系统讲授基本知识,为学生提供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示范,课外开展学生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作为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其信息素养得到了增强,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模块化
由于英国文学史的课时有限,我们实行模块教学,围绕《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了表格式内容提要板块、背景知识板块、作家生平板块、作品分析板块、电影(歌曲)欣赏板块、网络文献板块等项内容,并根据具体作家增设相应的板块,如文学贡献板块等。2)教学资源立体化
本课程除了使用国内一些优秀教材外,还提供了有助于学生课外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自编网络课程、电子文字教材、电子教案、教师共享空间、教师个人网页等。
建设立体化教材,包括英国文学网络课程1部,多媒体电子教案1套,电子文字教材1部;素材料库包括作家图片库、名著插图库、经典影碟库、习题库、试卷库等。多媒体电子教案、电子文字教材以及素材库全部刻录光盘。3)实践教学多样化
本课程重视实践教学,为学生设计各类课余活动,如名著表演、多媒体课件制作、模拟论文答辩、名篇朗诵、文学常识竞赛等,使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充分发挥作用。4)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
围绕课程建设我们对英国文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的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索,全程采用多媒体授课。我们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网络与本学科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从而改善了教与学的效果,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与质量,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并重新定位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2.2教学文件及教材 1)教学大纲及教学日历
近五年来,课程组对《英国文学史及选读》教学大纲进行了多次修订,使其内容和体系上更加科学、合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各位教师都具有完整的教学任务书,教学进度计划表(教学日历),教材使用说明等纲领性文件。2)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料
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先后采用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王守仁主编的《英国文学选读》、商务出版社出版的陈嘉编《英国文学史》,以及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黄际英等人编写的《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等教材,并为学生指定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吴伟仁主编的《英国文学史及选读》、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善编著的《英国文学简史》、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陈嘉著《英国文学史》等参考书。根据教学的需要,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补充教材料,购买了百余种图书资料、音像资料,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课程组每位教师都能认真备课,都有内容丰富、翔实的教案及题库等,教学档案齐全。教学实施与管理
3.1教学质量与管理
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完善,能较科学、准确地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课程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使得教学管理制度化、检查定期化、教学规范化。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主要有:
1)教学工作计划:对每学期课程组的工作做详细说明;
2)集体备课制度:对备课的含义及备课的各项要求做了明确的规定; 3)辅导答疑与批改作业制度:对辅导答疑内容、批改作业方式方法、以及教师的职责作了规定;
4)学生成绩考核制度:对命题、阅卷及如何公正地考核学生成绩作了规定; 5)听课制度:规定观摩教学、教师听课次数及评课的制度;
6)教学研究制度:对教学研究的开展,学术报告会的次数,讲师以上职称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要求作了规定;
7)教学业务档案管理制度:对教学日历、教学大纲、文件等的保管及借阅情况作了规定。
课程组还具有运行良好、确保教学质量的相关机制和自我调控机制,形成了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系统。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整体评教。同时,以个 别沟通、测评或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双向交流活动;同行测评等活动。3.2课堂讲授及辅导答疑、批改作业
1)每位教师都严格遵守教学大纲、教学设计,认真授课,每节课都能做到教学目的明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方法灵活,深入浅出,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听课评价均良好以上。
2)作业题目适量,符合教学要求。全部教师均能做到认真批改作业,坚持每学期集体辅导答疑一、二次,个别辅导随时随地进行。公布教师电子信箱、QQ号,较好地满足了学生需求。部分教师利用电子邮件,采取网上批改作业。3.3实践教学
教学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 堂活动,如英文名篇阅读、朗读,文学常识竞赛等活动。我系学生历来擅长戏剧表演,我们倡议成立了戏剧社,我们还倡议学生成立了课件制作小组。1)名著表演:改编英国文学名著,要求学生组成协作小组,自编自导自演。2)多媒体课件制作: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利用Powerpoint, Authorware, Flash 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3)名篇朗诵:开展读书周活动,撰写读书心得。
4)文学常识竞赛: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各个年级学生均可参加。
5)论文写作:鼓励学生自选研究专题,通过网站学习自主阅读等撰写课程论文。3.4成绩考核
1)学生成绩考核规范,由平时(包括出勤情况、作业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平时占10%,期末考试占90%。
2)试卷流水批改,试题符合大纲要求,题目分文学史和文学选读两部分,形式多样,试题难易适中、覆盖面广。
3)能对学生的作业、考试做认真分析,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教学效果
几年来学生对课程组教师的教学效果都非常满意,在近年来学校教学质量测评中,本课程组教师测评胜任率均在良好以上。在教师授课各重要环节上学生的满意率在85%以上。
5、课程特色
围绕课程建设,我们对英国文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网络与本学科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从而改善了教与学的效果,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与质量,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并重新定位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本课程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英国文学史电影改编视觉资源、西方美术视觉资源、西方历史文化视觉资源,以及制作语言表述的视觉图,把文字性的静态英国文学变为视觉性动态英国文学,并逐步形成具有文化性、科学性、交流性和实用性与一体的课程特色。
6、课程继续建设计划
虽然本课程已经全部完成了课程建设的预期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建 设的终结。我们将继续该课程的建设,在近三至五年内,将《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建成具有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的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内容体现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结合,跟踪研究学科前沿性的知识并不断地注入教学内容中,激发学生的探求愿望和钻研热情。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做如下计划: 1)加强教学改革力度
教学方法上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教学过程规范化,教学设计合理化,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进一步提高制作和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学习课件的水平,使其成为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名符其实的学院精品课程。2)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要进一步调整教师资源,形成合理的课程教学梯队。通过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3)提高教学梯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
使用网络对建设课程进行教学与管理,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课件以及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参考文献目录等全部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4)完善网络教学环境
目前,本课程在实践性教学环境方面还有待提高,现有教学条件只可以用多媒体软件授课,但教学中还不能直接与网络联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英国文学课课程软件制作前,主讲教师对课程进行了精心设计,使教学课件不仅可以做幻灯片播放,同时将主要内容与网络联接,可随时获得网络信息,给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空间和领域。但现在由于网络教学环境还不健全,不能充分实现主讲教师 的设计理念,这些都需进一步完善。5)以科学研究带动教学研究
围绕本门课程,负责人主持了“现代教育技术与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并获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该课题的成果之一为本门课程的全部多媒体课件,该课件的使用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在该课题的基础上,负责人又主持了省重点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英国文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围绕网络课程建设,进一步改进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使用。
第四篇:英国文学选读(推荐)
文学体裁:诗歌poem 小说novel 戏剧drama Origin起源: Christianity 基督教 bible 圣经
Myth 神话 The Romance of king Arthur and his knights 亚瑟王和他的骑士
一、The Anglo-Saxon period(449-1066)
1、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分类: pagan(异教徒)Christian(基督徒)
2、代表作:
3、Alliteration 押头韵(写作手法)
例子: of man was the mildest and most beloved, To his kin the kindest, keenest for praise.二、The Anglo-Norman period(1066-1350)Canto 诗章
1、romance 传奇文学
2、代表作:
三、Geoffrey Chaucer(1340-1400)杰弗里.乔叟时期
1、“the founder of English poetry”(英国诗歌之父)
2、heroic couplet 英雄双韵体:a verse unit consisting of two rhymed lines in iambic pentameter(五步抑扬格).3、代表作:
大致内容:The pilgrims are people from various parts of England, representatives of various walks of life and social groups.朝圣者都是来自英国的各地的人,代表着社会的各个不同阶层和社会团体
小说特点:Each of the narrators tells his tale in a peculiar manner, thus revealing his own views and character.这些叙述者以自己特色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无形中表明了各自的观点,展示了各自的性格。小说观点:He believes in the right of man to earthly happiness.He is anxious to see man freed from superstitions and a blind belief in fate.他希望人们能从迷信和对命运的盲从中解脱出来。
4、Popular Ballads 大众民谣 :A story holds in 4-line stanzas with second and fourth line rhymed.Ballads are anonymous narrative songs that have been preserved by oral transmission.歌谣是匿名叙事歌曲,一直保存着口头传播的方式
代表人物:Bishop Thomas Percy 托马斯.帕希主教
代表作:Robin Hood and Allin-a-Dale 罗宾汉和阿林代尔
四、The Renaissance(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Greek and Roman)戏剧drama 诗章canto
The term Renaissance originally indicated a revival of classical(Greek and Roman)arts and sciences.文艺复兴最初是指经典艺术和科学在英国的复兴。
The epoch of Renaissance witnessed a particular development of English drama.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key word: humanism: admires human beauty and human achievement
2、代表人物:
1)、Thomas More 托马斯.莫尔
2)、Francis Bacon 弗朗西斯.培根 第一个散文家 3)、Thomas Wyatt 托马斯.怀亚特 引入十四行诗的第一人
Sonnet(十四行诗):form of poetry intricately rhymed(间隔押韵)in 14 lines iambic pentameter 4)、Edmund Spenser 埃德蒙.斯宾塞 poet’s poet(诗人中的诗人)< The Fairy Queene>《仙后》(epic poem 史诗)5)、Christopher Marlowe 克里斯托弗.马洛
blank verse(无韵体:不押韵的五步抑扬格)是十六世纪英国戏剧的主要表现形式。
6)、William Shakespeare 威廉姆.莎士比亚 戏剧 drama 四大悲剧:
五、The period of Revolution and Restoration(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与王权复辟
prose 散文
1、文学特点:The Puritans believed in simplicity of life, disapproved of the sonnets and the love poetry, breaking up of old ideals.清教徒崇尚俭朴的生活、拒绝十四行诗和爱情诗、与旧思想脱离。
2、代表人物:
1)、John Donne 约翰.多恩 “metaphysical poets”(玄学派诗人)的代表人物
sonnet 十四行诗 《Death be not proud》
作品特点:① strike the reader in Donne’s extraordinary frankness and penetrating realism.(坦诚的态度和现实描绘)
② novelty of subject matter and point(新颖的题材和视角)③ novelty of its form.(新颖的形式)
2)、John Milton 约翰.弥尔顿 a great poet 诗人(blank verse)
《失乐园》 “Satan is not a villain”撒旦不是坏人
《复乐园》
六、The Age of Enlightenment(18世纪)启蒙运动
prose 散文
1、Emphasized formality or correctness of style, to write prose like Addison, or verse like Pope.强调正确的格式和写作规范,像艾迪生一样创作散文,和蒲柏一样创作诗歌。
The Enlightenment was an expression of struggle of the then progressive class of bourgeoisie against feudalism.启蒙运动实际上是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同落后的封建主义斗争的一种形式。
The enlighteners repudiate the false religious doctrines about the viciousness of human nature, and prove that man is born kind and honest, and if he becomes depraved, it is only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corrupted social environment.启蒙主义者颠覆了宗教所宣扬的人类本恶的观点;论证了人生诚实而友善,而腐化堕落则是后天腐败的社会环境所致。
Contrary to all reasoning, social injustice still held strong, found the power of reason to be insufficient, and therefore appealed to sentiment as a means of achieving happiness and social justice.无论怎样讲究理性,社会不平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理性的力量明显不足。因此呼吁把情感的诉求作为一种谋求幸福和社会公平的手段。
2、18th century 文学的三个方面:Classicism(古典主义)、revival of romantic poetry(新兴的浪漫主义诗歌)、beginnings of the modern novel(刚启萌的现代派小说)
3、代表人物:
1)、Daniel Defoe 丹尼尔.笛福 realistic novel 现实主义小说
Novel:
2)、Jonathan Swift 乔纳森.斯威夫特
作品特点:no visible sign of anger, nor raising the voice;the tone is cold, restrained, ironic, varied only by some flashes of fooling when Swift’s sense of the ridiculous gets the better of him.努不动颜,骂不扬声,语调冷酷,锋芒暗藏,讽刺辛辣,仅在讽喻之情难以抑制时才偶露揶揄之态。
七、the Romantic Period(1798-1832)浪漫主义
散文 prose
1、前浪漫主义代表人物:William Blake 威廉.布莱克 诗人
Robert Burns 罗伯特.彭斯 苏格兰诗人
Pre-Romanticism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前浪漫主义极大地影响了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2、教育意义Educational: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 自由,平等,博爱
3、开始的标志:beginning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William Wordsworth’s
4、lake poets(湖畔派诗人):Coleridge Southey Wordsworth
5、代表人物:
1)、William Wordsworth 威廉.华兹华斯 poet-laureate(桂冠诗人)
With S.T.coleridge, they jointly published the “Lyrical Ballads”.与s.t.coleridge一起,联合发表了“抒情民谣” 作品特点:simplicity and purity of the language, fighting against the conventional forms of the 18th century poetry 简单而纯洁的语言,反传统形式的18世纪诗歌
2)、Lord Byron 拜伦
3)、Percy Bysshe Shelley 雪莱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drama 戏剧
4)、John Keats 济慈 poet 诗人
第五篇:英国文学 女性主义
近代英国文学中女性主义思想的嬗变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等女性作家在她们作品中反映出的女性主义思想,试图研究近代英国文学中女性主义思想的嬗变以及所经历的过程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英国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思想嬗变
简·奥斯汀作品中对女性智力的肯定
19世纪的英国妇女地位非常卑微,在经济、政治,甚至在受教育方面的权利都被限制。与男性相比,妇女被认为天生智力低劣,而且当时绝大多数妇女似乎也承认这种观念,她们对自己的卑微地位毫无自觉意识。简·奥斯汀却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女性争取到她们应有的空间。她的作品充分肯定了女性的智力,认为妇女和男人一样智力发达,女性甚至比男性更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她一反传统文学中正面主人公都为男性的模式,将不少女性提升为作品中的主人公。她笔下的这些女主角们不再是以“花瓶”的面貌出现,而是理性、美德和智慧的化身,她们代表了既敏感又富有思想的年轻一代女性独立的个体,都经历了从不完美到完美这样一个过程。奥斯汀在作品中着意于表现女性作为与男性完全平等的“人”的性格魅力,并且她把长期处于边缘的失势地位的女性作为全知视角下的限制性叙述角度,唤醒了女性沉睡已久的主体意识,由此,奥斯汀使英国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提前半个世纪被表现出来。
在某种意义上说,简·奥斯汀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在她那个时代,妇女是不允许按部就班地接受教育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埃德蒙·伯特伦去的伊顿公学以及牛津和剑桥这样的学校都是不会朝妇女敞开大门的。像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男爵的妻子伯特伦太太,《理智与情感》中的米德尔顿女士,《爱玛》中的埃尔顿太太这样的上层社会的个别女性才有机会接受一些非家政性的教育,如绘画、唱歌、乐器演奏以及语言学等,但她们掌握这些技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取悦自己的丈夫。结婚以后,她们的这些技能将会逐渐被荒废。但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班尼特则表现出相反的态度,她认为弹琴完全是无所谓的事情。小说《苏珊女士》的女主人公更是有着愤世嫉俗的观点,认为自己尚未成年的女儿弗雷德丽卡所接受的教育不过是在今后找丈夫过程中为自己增加些魅力,甚至认为女子所掌握的这些技能纯粹多余。简·奥斯汀通过笔下的这些妇女形象说明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造成了女人这样的境遇,因此她创作的女性形象不仅对女性文学,而且对整个英国文学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简·奥斯汀的作品始终是在爱情的领域——当时女性唯一能表现出女性意识觉醒的空间。她笔下的女性都是平等爱情的呼唤者,这在妇女处于被轻视和贬抑的社会无疑代表了女性自觉意识的最强音。不过她们在爱情领域里还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她们只是安静地等待男性的求婚,缺少主动出击的勇气和魄力,而且全无谋职以求经济独立的想法与愿望,仅仅停留在空谈感情的水平上。
勃朗特姐妹作品中对女性独立人格的确立
如果说是简·奥斯汀的作品把女性推向文坛的中心,那么继之而起的勃朗特姐妹的作品则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也成为世界女性文学的转折点,因为她们的作品宣告了女性意识的真正觉醒。勃朗特姐妹率先提出了女性独立人格的问题,并指出独立的人格是建立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之上的。她们的作品深入到女性的内心世界,凸现了女性自尊自爱的美好人格。
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代表当首推夏洛蒂·勃朗特所创作的小说《简·爱》里的女主人公。这部小说叙述了一个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不断奋斗的孤女的故事。在小说中,简·爱是一个新型女性,她改变了英国传统女性中温柔可爱、逆来顺受的形象。她出生贫穷,貌不惊
人,但坚决反对压迫屈辱的行为,始终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并最终以和罗切斯特先生的美满爱情结局表达出作者对爱情、理想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通过这个人物,夏洛蒂更多地否定了当时社会男性与女性角色的差别,正如作品中简·爱对罗切斯特所说,“在人格上我们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意识显然是英国文学中女性意识的一大进步,它使得女性意识从对女性特点的强调转到了对女性作为人的价值的强调;从对女性修养、尊严等的强调,转到了对女性真挚、坦诚和独立人格的强调;从对女性的社会认知度等外在价值的强调,转到了对女性内在情感价值的强调。夏洛蒂试图透露这样一个信息:我虽不是一个你们所喜爱的女性,但我并不因此而自卑。我身材矮小,相貌不扬,但我独立,自尊。勃朗特姐妹认为女性最可悲之处正在于没有一个独立的生活目标。因此,从对女性智力的肯定和对女性性别角色的强调到对女性独立人格的强调,是简·奥斯汀到勃朗特姐妹的作品的变化和发展。
然而,无论是简·奥斯汀还是勃朗特姐妹都只是在家庭或是在经济领域内关照女性的觉醒,而没有拓展到深入而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即政治层面。要真正为女性找到有力的支点,必须在社会意识下反映女性意识的自觉性,盖斯凯尔夫人首先做到了这一点。
盖斯凯尔夫人作品中逐渐走向社会的女性
在男权社会中除了家庭生活以外,女性几乎全部的社会领域都被男性控制和垄断。女性无论在道德和人格上多么自立,都始终无法彻底改变她们的从属地位。其主要原因就是她们与社会政治处于隔绝状态,只有主动参与广泛的社交与政治生活,女性才有可能取得根本的自主地位。盖斯凯尔夫人的作品描写了一群逐渐走向社会领域的女性,她在简·奥斯汀和勃朗特姐妹探索的基础上,把女性意识纳入了社会的轨道,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女性意识社会化的突破。
在《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中,盖斯凯尔夫人把女性意识的自觉性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使女性意识摆脱了以往狭小而闭塞的情感体验,为女性意识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社会领域。作品中的玛丽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与爱玛有几分相似,不过爱玛的成熟是为自己造了一面镜子,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批判和自我剖析来实现,而玛丽的迷途知返则是把社会作为自己判断的参照对象,她把自己的爱恋者放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予以考察,这种爱情本身带有更多的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权衡,这是妇女参与社会思考的开始。
盖斯凯尔夫人的作品不仅把女性带入了社会,而且还表现了女性在社会政治领域中的能力和素质。她笔下女性的成长和觉醒主要依靠的是自身的力量,她们的思想成熟代表着传统社会观念向新的价值观念体系的转变。通过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成长和自我意识的觉醒,盖斯凯尔夫人意欲说明女性意识和社会意识应同步发展,这是她对女性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充分肯定。
乔治·艾略特作品中独特的女性意识
乔治·艾略特的作品融入了同时代女性写作的主流,述说着女性琐碎的婚姻故事与心灵体验。她的作品蕴涵着独特的女性意识:作者除了把女性细微的心灵空间和边缘地位归咎于男权社会的无情压制外,还把矛头直接指向女性群体本身,即对女性自身弱点与不足进行剖析和展示。乔治·艾略特的小说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人们的真实生活,展示了女性的价值,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尽管作品主题很一般,但它所蕴涵的深刻道德感和现实意义却对当时的作家和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前期小说主题多涉及情感、宗教与人性的冲突,不断突出“心中的神灵”善之美德对人的影响,但在她后期作品中,女性的命运成了她创作的主题。她以严肃的创作态度全面而深刻地探讨了女性的处境、体验和对生活的看法,揭示了女性与男性各自的弱点以及由于环境的限制,不能实现各自的远大抱负。如在小说《米德尔马契》中,艾略特对女主人公的内在精神与心灵进行了探索与挖掘,控诉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精神的残酷统治和对女性理想的扼杀,祭奠
了幻灭后灵魂的升腾与凝重。艾略特以一个知识女性的身份和体验在小说里指出,女人可以用知识来拓宽心灵,指导自己的行为和想法,但“为了保障社会和家庭生活的安全,这些主张自然不宜当真实行”。小说中女性的这种边缘状态既是男权社会压制的结果,又是女性自身历史积淀的集体无意识所导致的。
在艾略特的作品中女性人物总是极为优秀,她们虽是男性主宰的社会制度的受害者,不得不屈从于世俗习惯并放弃自己的远大理想,但她们能“在自己有限的活动领域里获得心灵上的成功”。她们虽不能在公众的、社会的领域发挥出她们的作用,但她们能以间接的方式对周围的男性施加影响,并借助男性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作用,间接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并推动社会的民主进程。因此,女性对男性人生的影响是艾略特作品中的一个常见主题。
在作品中,艾略特用自己的成就证实了女性能摆脱诸多限制并获得史诗般的成就,但要在男性主宰的世界里获得成功需要非凡的勇气和坚强的毅力。大多数女性没有足够的选择余地,不得不屈从于传统的世俗力量。在此,作者表明了她鲜为人知的女权主义观点,即女性要取得真正的平等并实现自身的价值,不仅要打破社会强加在她们身上的枷锁,摧毁一切世俗障碍,还要摆脱自己给自己套上的链条,以真实的自我展现自己,并改变对自身价值的认识。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品中的女权意识
与前面几位女性作家相比,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个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她一生都在通过写作和演讲、语言和行动来建立和完成自己的伟大事业。她不仅要反对男性文化的压迫,解除男权思想的束缚,求得与男性和解式的“平权”,而且还不时想通过与男性对抗来解决现实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在作品中,她首次提出了女性写作是有别于男性的“性别写作”,公开向以男性写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创作领域挑战。由此,弗吉尼亚·伍尔夫掀起了一场女权主义思想的革命。
作为系统地把女权主义思想引入文学批判的第一人,她的《一间自己的房子》和《三个基尼金币》成为后世女权论者的典范著作。《一间自己的房子》是她妇女意识与女权思想的重要论著,在其中她提出了“双性同体”的创作思想,唱响了女权主义的号角,成为女性主义作品的经典。从此,“自己的屋子”为女性写作打开了新天地,这是妇女写作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三个基尼金币》是伍尔夫向男性政治宣战的宣言书。她以缜密的逻辑思维、睿智的思想维度和辛辣讽刺夸张的笔法,通过捐赠三枚旧金币给名誉司库这样一个事实,以书信体的形式对男性热衷战争的法西斯本质进行了深刻批判,对妇女与政治、文化、职业和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提供文件的方式批驳了男性特权、男性偏见、男性虚荣与男性主宰,指出战争的别名就是政治,将战争与政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伍尔夫对于战争的控诉也就势表现出对于男权政治的控诉。她的女性主义思想是如此深刻和犀利,树立了女性反抗男性社会的一面旗帜。
在控诉女性的自我被社会排挤得几乎消失,在痛心于女性的自我被女性几乎全部抛弃的同时,伍尔夫一直试图探索一条重塑女性自我、恢复女性社会地位和树立女性坚强自信的道路。怎样才能“成为自己”是摆在伍尔夫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女性要真正成为“自己”最重要的前提是要获取必要的物质条件,只有这样,女性才能最终摆脱历史和现实强加给她的不利地位。
首先,要拒绝臣服,要克服自我贬抑和妄自菲薄的心理。如果说获取必要的物质条件是恢复女性社会地位的必要前提,那么克服女性对自己的自我贬抑、妄自菲薄的态度就是真正树立女性自信的前提,而这两者都是重塑女性自我意识的先决条件。其次,要建立女性自己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表现为一种复杂的力量,一种独特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是数千年来最严厉的规矩换来的,没有别的东西可以代替。”最后,要走出封闭的、狭小的个人世界。假如女性能勇敢地走出私人的领地,走向广阔的公共社会生活,那么女性的“独立”就指日可待,女性真正“成为自己”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伍尔夫表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关于女性的观点体系。她所主张的女性“成为自己”,实质上是要建立一种自足而又开放的女性自我,这样一种自我既独立,又与男性、与整个世界有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正是这一质朴的思想对后世的女权主义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