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人为本”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并经过长期实践提出来的,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可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关键词]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民生
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关于构建和谐主义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温家宝也提出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表达了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反映了十几亿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并经过长期实践提出来的,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当合国家领导人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可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一、以人为本的涵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深入领会准确把握这个内涵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目的,而其他的发展都是辅的。人的发展包括主体和客体,人的主体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能力发展如智力发展等等。另外,还有人的客体的全面发展,包括人活动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等。没有有利于人的发展客观条件,人的活动与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一个社会给人们提供条件越多就越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讲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马克思所说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全面发展。既强调个人全面发展,更强调在这个基础上的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以人为本在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的同时,也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已经成为党夺取胜利的法宝,进入新时期以后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家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动力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并没有改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指出党依然代
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实现以人为本为目标,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迈进的一大步。
二、以人为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这两个概念是紧密相联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着眼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着眼点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同一历史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础工程。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到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强调必须遵循的原则。从中不难看出确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也是科学发展的社会。只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实现这个远大目标,现阶段就必须努力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实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目标,这正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关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体现了促进人的主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基本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创新国家基本形成,这是如今人内在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发展的基础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是促进人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基础条件,这些条件体现了目的与手段的统一,群体与个体的统一,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一个系统工程与促进人的主体发展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是促进人的发展,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要求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这是促进人的活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良性发展的基础条件,这些条件把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机统一起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系统工程中,充分考虑了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和谐,这为促进人个体的发展提供前提。
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密不可分的,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以人为本”。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需要我们处理一些重大关系问题,包括发展与和谐,公平与效率,改革与稳定,建设与生态等等,而最受人们关注的并且最难解决就是民生问题。那么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是什么呢? 前些时候,国家统计局洛阳调查队以“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为主题,对洛阳城市区102户居民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列出的22个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涉及社会生活多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居民最关注的问题一是物价,二是收入。
1.物价上涨
居民根据切身感受,从中选出了他们感受最强烈的、最关心的问题。本次调查显示,居民对价格上涨感受颇深,“物价上涨”选项以100%的关注度跃居城市居民关注问题的第一位。中国一直处于轻微的通货膨胀的状态中,而且尤其是这两年通货膨胀率最高,还有可能就是因为结构性的原因,从目前的外贸净收入可以看出,我国的顺差相当大,这说明大部分国内生产的商品都出口到了国外,在生产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本该为国内生产商品的原材料,造成的部分原材料的紧张,要知道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天的原物料消耗和资源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我们有很多的物料依靠进口,生产商品出口到了国外,在成品这一层次,也不够内消费,所以造成的结构性的物价上涨。当国际经济变化,货币问题发生的时候,物价显然跟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明显上涨.,而物价持续上涨,让百姓手里的“菜篮子”、“米袋子”、“油桶子”逐渐沉重起来。由于食品等基本生活品价格的持续上涨,群众的生活消费支出增加。老百姓的生活图什么?说到底,就是图生活过得舒服一点,因此,物价成了人们的关注热点,物价的涨跌牵动百姓的心。就我们学生来说,虽说长期在校园里,但是依旧感觉到很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饭菜价格的变化,更别说其他的生活消费。所以网上经常流传篇文章说上学上不起,列举了一个大学生每天基本开支,引起了广大学生的回应。物价上涨显然已成为老白姓关注的热点,因此如何控制物价上涨是政府解决民生面临的很重要的问题。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面对物价上涨的社会现状,果断应对,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如:积极组织货源投放市场,保证货源供应充足;一旦发现囤积商品、哄抬物价的投机者决不姑息,严厉打击;积极做好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工作,防止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过快对居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另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部分基本生产、生活资料,从源头解决生产成本与产量的问题等诸多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及时、有效地缓解了在物价上涨时期所产生的种类价格波动,但是这些只是暂时的,物价还是在以一定速度在上涨,人们还在备受煎熬。物价上涨显然已成为当今老白姓关注的热点,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如何控制物价上涨是政府将要面临的很重要的课题。
2.收入不均
十五大,提出的口号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几年,我国相对过去,比较重视民生问题.十七大有有更加明确的表述.这些年这方面会逐步改善,虽然很不够,虽然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需要指出,重视公平缩小分配差距,不是第一次分配来实现的.在现阶段和以后较长的时期,一次分配的差距不会缩小反而会加大.换句话说,两极分化会加大.体现公平的重视,主要在二次分配.一方面,加强税收,特别对企业和高收入人群;另一方面,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加强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工作(低保,医保.等)自己有好的生活,就得提升自己,参与竞争。而且由于物价的等的上涨,人们基本生活开支渐长,因此他们对收入的期待也大大提高。
对于当前我国存在的收入差距问题,应辨证地看,既要看到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的合理性因素以及一定的收入差距的激励作用,也要看到过大的收入差距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首先,过大的收入差距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观念。因此,一旦收入差距超过了老百姓的心理承受力,将会对中国的稳定产生巨大威胁。其次,不合法高收入问题会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并可能导致腐败的滋生和蔓延。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非法高收入者,为了保护自己,可能形成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
这些人数量不大,但具有很大的能量,甚至影响到决策。第三,由于垄断而引起的行业收入差距加大,不但不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反而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和攀比,从而阻碍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我们可以看出国家通过多次调节个人最低所得税来调节收入不平衡的问题,但始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如何缩小收入差距呢?首先,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通过自己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而先富起来,或者通过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加分配获得收入而先富起来,是我们党富民政策的结果,应该予以鼓励和保护。其次,取缔非法收入。对于那些通过侵吞公有财产和用偷税漏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谋取利益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第三,整顿不合理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凭借行业垄断的某些特殊条件获得的额外收入,坚决予以纠正。第四,调节过高收入。要强化国家税收政策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完善个人所得税税收法,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收入问题是是贯穿于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基本阶段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
当然,调查中显示的民生问题还有住房问题、环境污染、教育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一些百姓关心的热点,物价和收入只是两个典型的代表,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只有更好地处理好民生问题才能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二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维护社会公正、平等是人民群众普遍的追求和共同的愿望。因此,建立以维护社会公正公平和平等为目标的行政伦理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行为主体的基本要求。
第三篇:浅谈精神文明建设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
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邓小平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立足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全面系统,而且辩证统一;不仅立足国情,而且面向世界,一切优秀的民族文明都具有两重性,一是它的民族性,即这种文明的民族特征,二是它的时代性和开放性,这是文明得以不断发展的活力源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正体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一方面,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立足本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体现。它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既吸收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道德和文化成果,又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独特创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成果,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当代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特征,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廉洁奉公、无私奉献;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等。尤其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前进与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因。另一方面,邓小平从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高度出发,始终把中华民族的文明放在世界文明的前沿进行总体考察。他总结了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多次强调要在国际格局的变动中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更好地建设本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比资本主义文明更高层次的人类新型文明。这些论述,对于指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提高综合国力,迎接新世纪的国际挑战,具有伟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而现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关键时期提出的事关全局性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硬任务,精神文明是软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发挥优势,通过包括思想教育等“软”的手段和方式,积极服务、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着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一、从加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着眼,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民主在于使每个人的权利与利益得到充分的实现,法治在于使每个人应有的权利与利益获得切实保障。人的权利与利益得到充分实现和切实保障,人的积极性会得到最大程度地激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和谐,就是社会的每一个公民与主流社会有比较趋同的信仰与追求,公民与执政者有公平对话的机会,公民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与发展方向,对执政者所倡导的政治有着广泛的认同感,并积极拥护、努力参与到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去。所以,提高公民素质、培育公民文化对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和意义。公民素质主要包括责任感、效能感、参政的技巧与能力、权利意识和维权能力、义务意识和守法意愿等等,这些需要靠精神文明建设来实现。提高公民素质,有赖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在内容上使其由单纯的意识形态灌输重点转向为培养适应民主政治要求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服务,在形式上除了保持传统的理论宣传优势以外,更要着重从实践入手,正确引导公民的政治参与,增进公民对政治体系和民主程序的了解,传授公民政治知识,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技能;引导公民选择切实可行、与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政治参与形式。因而,着眼于民主法治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发挥培育公民意识和公民文化这一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只有培育较高的公民素质和建立其上的公民文化,社会主义政治和谐才会有坚实的根基。
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与正义。坚持公平正义原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融洽协调,人们的心情才会舒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整
个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因此,增强在发展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也就成为了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一,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以发展、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暂时的困难,从而形成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合力。其二,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奉献观,用精神利益来协调利益关系。其三,要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帮助国企下岗职工、失业人员、退休职工、关停并转和破产企业的职工以及贫困农民等弱势群体。尤其是对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为国家做出贡献,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员,必须给予必要的合理利益补偿,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
二、从倡导诚信友爱、激发活力入手,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核。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决定着社会的质量,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诚信友爱不仅是和谐社会里做人的准则,也是和谐社会里做事的基本准则。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诚信友爱的道德观。其一,倡导、培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诚信友爱的社会观念。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诚实守信、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其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外国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其三,要通过开展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生态文明村镇以及和谐楼院、和谐家庭、和谐社区等主题鲜明的创建活动,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一个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主体动力,形成社会大合唱。
三、从维护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着力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稳定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走向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到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一般来说,社会稳定环境需要两个方面的力量加以保障:一是通过制度、法律和规章的“硬性”制约;二是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等“软”的社会控制方式来加以保障。相比之下,后者的效果没有前者那么直观,但却是长期的可靠的保障。因此,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之一,就是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及各类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确保稳定大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增强人们的主人翁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引导群众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按照法定程序、依据政策法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和谐社会要求站在优化人类生存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资源的高度,着力创造一个适应人类自身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因此,从保证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的高度,人类为了优化生存环境,必须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为了优化延续繁衍,必须负起保护资源的责任。强化这种责任意识,必须匡正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倡人复归自然,融入自然,正是尊重自然界发展的权利,要求人承担起其他物种所无法承担的保护自然的责任。我们所说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是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是保证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
第四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是时代赋予公安机关的新的使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本质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公安机关在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十分广泛,尤其是基层民警的工作就在群众中间,警民关系直接影响党群关系。为此,各级公安机关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努力营造“四个环境”,为打造平安梅州,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作出新的贡献。
一、一、营造公正文明的执法环境。
良好的治安环境,首先是稳定。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去审视现阶段公安工作,会使我们产生许多更深更新的认识。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应当定位于消解社会对立,缓解社会的矛盾冲突,尤其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使其发展为对抗性的矛盾。从公安职能来看,维护稳定的工作内容既有对敌斗争,也有处置人民内部矛盾。我们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严打整治攻势,以解决梅州社会治安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全力维护梅州的社会政治稳定,保稳定树形象,以稳定促和谐。积极开展打击“两抢一盗”、侦破命案、打恶治烂和打击“六合彩”等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做到露头就打,绝不让其形成气候。消解社会对立和推进社会和谐是时代赋予公安机关的历史使命。尽管公安机关处于社会对立的漩涡中心,其职能、职责和职权的价值取向仍然要定位于建设和谐社会。公安机关要坚持在党 1 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配合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开展经常性的矛盾调处工作,最大限度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要坚持“三慎”原则,在处置群体性不安定事件中,把握用警时机,在坚决防止因举措失当而激化矛盾的同时,严厉打击挑头者、幕后者、操纵者。同时,各级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完善执法质量考核制度,细化执法考核内容,制定执法质量应达到的目标和计划,建立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定期组织执法大检查,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文明的执法环境,把其当作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首要任务,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二、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
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中,各级公安机关乃至全体民警要进一步规范行为,心系群众,进一步完善便民利民措施,想方设法寻求各种途径,多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各级公安机关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原有市公安局制定的公开服务承诺的基础上,近期内要结合各自部门的业务实际,开通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绿色通道,开通便民利民、方便快捷的快车通道,开通宾至如归优质服务的便民通道。通过开设上述“三条通道”,推动各项便民措施的完善和落实,言之有信,兑现承诺,让群众感受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实在效果。以贯彻新《信访条例》为契机,努力做好“大接访”工作。认真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近期应精心组织开展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活动,坚持每月1日、15日局长接访日制度,面对群 2 众,敞开大门,确保群众上访、信访渠道畅通。切实改变信访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民警下访,掌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权,加大督查督办力度,要在“事要解决”上下功夫。通过富有成效的信访工作,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三、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十六大提出的以德治国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公安机关据此要积极实施人文警务,倡导道德治安。要改变以往存在于一些人身上的冷硬横作风,严禁刑讯逼供,要更多地将人文精神注入警务活动和警务行为之中,更多地发挥道德的力量去开展治安工作,率先实现公安工作与社会的和谐。
近期我们要以深入开展“千警连千户”活动为载体,不断完善和充实活动内容,即要求:每位联系民警帮扶一户困难户,如期实现脱贫;每位联系民警要物建一名治安情报信息员,及时掌握治安动态,并以此作为全市情报信息网络构成的要素之一;每位联系民警要帮助当地组建一支义务巡逻队、护村队或调解小组,做到社区警民共建,确保一方平安;每位联系民警年内要帮助当地解决一个突出治安问题,使群众直接感受到警民共建带来的社会效果;每位联系民警要建立一本工作联系记事簿,接受群众监督和意见建议,拓宽渠道加强沟通。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整改工作,对征求收集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分析研究,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整改成 3 效。通过教育学习,使广大民警充分认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观念。同时,要全面推动大练兵活动的巩固、规范、深化和提高,全面落实“三个必训”,组织开展评“八个十佳”等活动,进一步增强民警克敌制胜、服务人民的本领。
四、营造浓厚的沟通和宣传环境。
人民群众是公安工作最直接、最客观、最公正的评判者,对公安民警执法形象、服务态度十分关注,在服务形式上是否更加亲民、爱民,在管理方式上是否更加规范、便民,仍然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要注重沟通和宣传的效能作用。通过沟通,使公安机关广大民警和群众能够互相了解,消除隔阂,建立积极有效的互动关系,使民警可以了解群众的情感和需要,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同时,要充分发挥公安宣传的积极作用,借助外力宣传自我,弘扬新时期的警察精神,不仅使群众了解公安,调动群众的力量,使社会和群众产生对公安公正的评价,更好地支持公安工作的开展,也使警民之间增进了解,互相鞭策。如市公安局开展“警察开放日”等活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良性互动的新型和谐警民关系不断改善就是成功一例。为此,我们要重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营造浓厚的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打造平安梅州的氛围,开展“我为警徽添光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开辟电视和公安专版宣传专栏,要努力做到每周有宣传活动内容,电视上有画面,报纸上有文字,社会有识之士有建言献策。要树立全警公关意识,推动和促进 4 公安机关警察形象战略的有效开展,警民互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总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打造平安梅州,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新形势下建设高素质公安队伍,推进公安工作不断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各级公安机关要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的重大意义。
第五篇:浅论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浅论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浅论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 诚信不仅是一个人取信于他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的根本,还是一个社会稳
定与和谐的起码条件,尤其是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基本准则。诚信不仅有利于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感和凝聚力,也会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人生的美好和生活的幸福,激发出不竭的创造力,是和谐社会之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还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因而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如何加强诚信道德建设两方面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诚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用
1引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诚信是为人之本,是统治者当政之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兴业的根本,是社会建立正常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的根本。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诚信的内涵
诚信,即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是一种行为规范,取决于自身的品德。诚实守信,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上。“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反映了古人重诺言、重信用胜于一切。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诚信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品行。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也是现代市场交易的一个必备要素。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说明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几个基本要素, 在这个论断中, 人是根本,诚信是基础。民主必须在取信于民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充分发扬,法治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诚信的过程;只有尊重和遵守诚信规则,人们的创造活动才能得到保护和发挥, 社会才能充满活力;没有诚信与法治的保护, 社会秩序就会出现混乱, 人的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 公平公正就难以实现, 安定有序就会成为空话;惟有在诚信的基础上, 人与人之间才能坦然相处, 也才能建立起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社会是以“以人为本”为理念的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主张把人的生存和发展看作人类活动的出发点的归宿。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就是: 人的自由和基本权利能够得到最基本尊重, 人与人之间能够互利、合作。诚信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础, 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必须要求诚信, 有了诚信, 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 整个社会才能和谐, 人的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得到尊重。人们才能生活在一个充满亲善友爱和充分发挥才智的环境之中, 才能真正成为自由的人,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1]
3.2 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明礼诚信则是构建和谐社会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
3.2.1 诚信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当进一步发扬光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应当是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新型关系。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人们之间以诚相待,才能处理好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使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些人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言而无信、尔虞我诈;一些地方存在道德冷漠症,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不信任。因此,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培育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3.2.2 诚信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道德规范
用诚信道德引导和规范经济行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交换关系,要求双方以信用作为守约条件。日益扩展的市场关系逐步构建起彼此相联、互为制约的内在链条,维系着市场关系和市场秩序。所以,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同时,市场经济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属性,如果对经济活动缺乏有效的约束和规范,一些人就可能以失信行为来谋不义之财。因此,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
3.2.3 诚信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诚信,关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决定着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增强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任务一是体现在制度的公正性层面;二是表现在政府作为的诚信层面。制度公正是政府公信度的基础,制度不公正就会导致社会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引发社会利益分配失衡或利益冲突,并为各种不法行为、失信行为提供孳生的土壤。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五个统筹”的关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解决分配公正、司法公正、教育公正与群众特别关切的问题,是诚信政府建设的重中之重。但是,符合社会公正的制度,要通过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去维护和实施,其实施的状况以及由此形成的政风,决定着政府的公信度和形象[2]。
3.2.4 诚信道德建设是保证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精
神支撑
诚信道德建设不仅是道德建设的重点,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其它各方面的建设也是不可缺少的。胡锦涛同志指出,和谐社会的几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这一深刻阐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和谐社会构建方面的具体运用。它揭示了和谐社会各个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说明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诚信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
3.3 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健全社会信用,培养公民的诚信友爱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传统社会的和谐需要诚信友爱,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更加需要诚信友爱。现代社会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而契约要能生效,义务得以履行,必须以忠诚信守为先决条件。离开了信用,正常交易就无法进行,市场经济就难以维系。所以,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
基础,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3]。因此,在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诚信的重要作用尤为突出。信用是和谐秩序的制度基础。
现代社会是一个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平等社会,建立在契约基础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现代社会关系的主要形式,权利义务主体的契约意识和诚信精神对于维持社会关系的正常运行具有决定意义。
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开放、多元的社会,要求社会成员要以诚相待、相互包容、尊重个性。
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要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4如何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4.1 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必须努力提高全民道德素质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遵纪守法、以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信用即是财富的共识和理念,强化全社会的信用意识[4]。
4.2 加强诚信道德建设,需要法律、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密切配
合4.2.1 加强法制建设,为诚信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5]
诚信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加强公民的诚信道德建设,需要法律与道德相互配合,优势互补,使诚信真正成为公民的道德自律。
4.2.2 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诚信道德奠定坚定的经济关系
基础
4.2.3 把诚信道德建设与社会管理结合起来
建设诚信社会,要加强社会管理薄弱环节的建设,逐步完善诚信教育与社会管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长效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有效地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规范人们的行为。
5结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诚实守信, 诚信道德建设密切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自觉地把诚信道德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程来对待, 诚信道德建设才可能更加有效、更有质量, 我们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才能实现。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 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而在人类的道德规范体系中, 诚信道德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最有价值。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R].2005-02-19.[2]陈潭.政府信用失范与政府信用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2004,(2):34-35.[3]林其屏.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两大基石的缺损与重构[J].福建论坛,2002,(1):63-65.[4]于春梅.诚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2):61-62.[5]牛继玲.诚信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集团经济研究,2006,(207):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