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的个人代理人是否构成贪污罪的主体[精选]

时间:2019-05-12 11:2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保险公司的个人代理人是否构成贪污罪的主体[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保险公司的个人代理人是否构成贪污罪的主体[精选]》。

第一篇:保险公司的个人代理人是否构成贪污罪的主体[精选]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王××,女,1968年10月21日出生,汉族,初中文化,2007年担任×县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代理人。王××在担任×县人寿保险公司业务代办员期间,在2007年2月为张××办理了一份康宁险保险合同,保险费是每年度1420元,保险赔偿金标的是2万元。死亡出险后的赔偿金是6万元。2007年10月

14日张××得病突然死在自己家中,出险后彭靖当天就向息县人寿保险公司报案,在办理了相关理赔手续后王××从息县人寿保险公司获得了张××的死亡赔偿金共计6万元。王××得款后谎称张××死亡观察期未满只给了张××妻子李××2万元并称能得这些就不错了,王××将剩余4万元的的死亡赔偿金据为己有。

二、观点分析

本案是一起法律适用争议较大的典型案件,尤其以贪法罪和职务侵占罪两种观点争论较大:

第一种观点认为,被告人王某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大型金融保险企业,被告人王某某是受委托代理办理个人保险业务的人员,在保险公司从事管理工作的经营人员,属于国有公司委托从事经营业务的工作人员。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欺骗手段侵吞了一万元死亡赔偿金,数额较大,其行为符合贪污罪的构成要件,应当依照刑法第382条第2款的规定,以贪污罪处罚。

另一种观点认为,被告人王某某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认为王某某不是受国有公司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物的人员,更谈不上国家工作人员,其只是保险公司的代理人,而非业务员。其将代为领取的6万元死亡赔偿金,在王某某领取6万元死亡赔偿金后这6万元便成为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王某某以欺骗的方式将部分赔偿金占为己有,其行为以构成侵占罪应当依照刑法第270条第1款的规定,以职务侵占罪处罚。

笔者同意后者的观点,理由是:

1、王××不具有贪污罪的主体身份。

王××与人寿保险公司签订的《个人代理人保险代理合同书》证实,被告人是保险公司的代理人,而非业务员。“个人代理人”和业务员是有严格区别的。

第一,两者的法律关系不同。业务员应属保险公司内部工作人员,接受保险公司领导,两者之间有隶属关系,即雇主和雇员关系;而代理人与保险公司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王××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个人代理人保险代理合同书》第一条明确约定:“本合同及相关文件内容均不直接或间接构成甲方与乙方之间有雇主关系。”这就是说两者之间无隶属关系,是契约关系。

第二、两者的待遇不同。前者发放工资,有各种劳保、福利,医疗保险、奖金等各种待遇,而后者则没有这些待遇。代理人提取的所谓“代理手续费”是招揽到客户就按一定比例提取的代理费,招揽不到客户,没有任何待遇。

第三、适用法律不同。前者受劳动法调整,如出现劳资纠纷,须先申请劳动仲裁部门仲裁,然后才能依据劳动法起诉,后者如出现纠纷,双方签订的合同第12条

(二)项明确约定:甲乙双方就本合同发生争议,应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双方均可向甲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被告人王××也不是受国有公司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物的人员。

从王××与人寿保险公司签订的《个人代理人保险代理合同书》的具体条款来分析,其不具有委托管理、经营的职能。

首先,委托管理、经营和委托代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委托是上位法律概念,系指一方委托另一方处理特定的具体的事务。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如委托看护婴儿,委托收取租金,委托拍卖,出售财产等。在司法实践中有一种惯性思维,一提委托就是代理,将委托和代理并列。其实代理是下位概念,两者并不是一回事。代理只是委托合同的一种形式。

其次,王××被委托代理的事务不属于经营和管理公司财物。

第一、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管理和经营的概念。

何谓管理?通常系指对企业人财物的指挥、调度、监督、检查、分配等职能,一般是指企业领导、会计、出纳、保管人员等。

何谓经营?经营是管理的延伸。通常系指在企业中负有一定权责的人,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和实施的人。有关刑法理论将刑法第382条第2款解释为受国有公司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包括:国有公司、企业的承包租赁人员和国有公司正式聘用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但是很遗憾,这些列举的国有企业委托管理经营的人员均未包括代理人这一民事主体,因王以被代理人的身份按照保险代理人行为准则的规定,其业务只两项:一是代理推销保险产品;二是代理收取保险费。这根本不属于管理和经营范畴,很难将招揽保险业务这一代理人主体涵摄进去。

按照一般的法律常识,代理是一种民事行为。《民法通则》第63条

明确规定:“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本案王××代理保险公司招揽客户,提取代理费的行为纯属民事代理行为,不存在委托其从事经营和管理问题。双方所签的合同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合同,不存在“公务”问题。该合同第一条第(一)项

开宗明义约定:甲方委托乙方在甲方授权范围内,以甲方的名义代甲方办理个人人寿保险业务,乙方在本合同有效期内,按照约定范围从事代理活动所产生的保险责任由甲方承担。甲方按本合同的约定支付乙方代理手续费(佣金)。第二条授权:第(一)项约定:“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乙方可在本县范围内以甲方名义招揽甲方开办的适合个人投保和人寿保险业务,收取保险费及提供售后服务。”这些约定没有半点经营和管理的内容,无论如何也不能认为被代理人在为代理人履行公务。

综上所述,将王××并非国有公司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因此以382条第2款确认王××的主体身份明显错误。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确认被告王××不是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亦非“国家工作人员”,不具有贪污罪的特殊主体,将其作为贪污犯罪的主体追究其刑事责任是不能成立的。我认为,王××在代受益人领取死亡赔偿金后,故意向死者亲属隐瞒赔偿数额只将部分赔偿金给死者家属的行为应以侵占罪论。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对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复(法释【2001】17号)完全可以适用本案性质的认定。该批复称:“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除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从事公务的以外,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对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应当依照刑法第271条第1款的规定,以职务侵占罪处罚。因该公司属国有控股公司,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批复精神,王××显然不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作为该公司的个人代理人不构成贪污罪的主体勿庸置疑。仅就人寿股份保险公司的性质而言,原为国有公司,现为国有控股公司。刑法382条并未涵盖该类型的公司,且有最高法院的批复可资参照。如果不顾本案的事实和法律规定,按照惯性的思维方式进行裁判将导致司法审判权的滥用,而且也导致对本案被告人量刑的不公。

第二篇:周某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一、案情简介

周某系市区某部门经理,曾从事建设工程施工行业。2008年,周某经某工程装饰公司总经理刘某介绍承包邦图建筑公司桥梁工程项目一宗,合同约定由邦图公司提供原料,周某工程队负责施工。2010年年中,周某因工程质量问题与邦图建筑公司产生分歧,邦图公司拒付剩余工程款,周某遂拉走部分钢筋,并带领其工程队撤出该工程项目现场。后邦图建筑公司经多方调查得知:周某并没有建设工程施工资质,与己方签订合同所用印章也系伪造某工程装饰公司公章。由于工程搁置造成损失,某建筑公司以周某涉嫌合同诈骗,向公安机关报案。

二、分歧

对于该案主要有两种意见分歧,一种认为,周某采用伪造公章的方法,冒用他人名义与邦图公司签订合同,后又拉走邦图公司的钢筋,属于典型的合同诈骗行为,应以合同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周某的行为虽然表面上符合合同诈骗罪的表现方式,但其主观没有诈骗的恶意,且也有履行的行为,因此不应认定为犯罪。

三、评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其表现形式共有五种,其中一种是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 合同,属于典型的合同诈骗行为。周某未经他人授权或同意而以他人名义签订合同,加之后期拉走钢筋的行为,从表面看,应该是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但刑法规定的合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也就是说该罪是典型的目的犯,即犯罪嫌疑人是需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才能构成犯罪。

区分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之间的界限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行为人是否采取了欺骗的手段,其次是行为人是否有实际履行的能力,再次是行为人是否实际履行了合同,最后是违约后行为人是否有承担责任的表现。要确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应综合考虑四方面的因素,达到主客观的统一,而不能仅以行为符合以其中一条为由轻下结论。

本案中,周某虽然伪造了他人公章,但究其原因是其自身不具备建设工程施工资格,因此才冒用他人名义与邦图公司签订合同。虽然采取了欺骗的手段,但目的却是要真正履行合同。且合同签订后,周某与其施工队一直从事该工程的建设施工工作,虽然后期产生分歧,拉走了工地上的部分钢筋,但其根本目的是以钢筋折抵后期的未付的工程款,并不具备非法侵吞他人财物的意图。加之邦图公司报案后,公安机关向周某了解情况,周某并没有潜逃或躲避,也没有想方设法逃避

责任,未给对方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虽然周某有了“骗”的行为,但究其根本不具备非法占有他人目的的意图,因此以合同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显然不妥,应以普通的经济纠纷予以处理。

第三篇: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联防队员是否构成刑讯逼供罪主体问题的复函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0-09-26 【生效日期】1990-09-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关于联防队员是否构成刑讯逼供罪主体问题的复函

(1990年9月26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

你室函询,关于联防队员是否构成刑讯逼供犯罪主体的问题,经研究,基本同意你室意见。即:治安联防队是群众性的治安、保卫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及基层组织聘用的联防队员不属国家工作人员,因此不能成为刑讯逼供罪的主体。其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致人伤残的行为,不能以刑讯逼供罪论处。如果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应以故意伤害罪处罚。

附: 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

关于联防队员是否构成刑讯逼供罪主体的函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最近,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向我院请示:企业、事业单位及基层组织聘用的联防队员是否构成刑讯逼供罪的犯罪主体。

经研究,我们认为,治安联防队是群众性的治安、保卫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及基层组织聘用的联防队员不属国家工作人员,其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致人伤残的行为,不构成刑讯逼供罪,应以故意伤害罪处罚。

以上意见,请你们提出意见,回复我室。

1990年9月13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财产保险公司个人代理人团队建设六要

财产保险公司个人代理人团队建设六要

有人说,作为中国保险业老大的中国人寿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其背后有近70万个人代理人,更因为这70万人还为中国人寿创造了无尽的财富。中国人寿的成功归功于她对个人代理人管理体制的成功运用。

1996年,在现代中国的保险史上是具有里程碑纪念意义的一年。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一分为三,分成了中保财险、中保人寿和中保再保险三家公司。且不说中保再保险公司的发展,就拿分业经营时占全部业务和全部财产份额大部分的中保财险来说,从1996年到2007年,十多年的经历和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没有让她变得比中保寿险更加强大,反而与昔日中保人寿这个小兄弟相比,自己成了小兄弟。而让中保人寿即现在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迅速强大起来并进入世界500强的是其近70万个人代理人队伍的功劳。

自从1992年美国友邦将寿险个人代理人管理体制引入中国大陆以来,这种行业特有的、独特的保险团队管理体制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感觉像是一夜之间,全国几乎所有的寿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开始了效仿,以至于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全国的个人代理人总数超过两百万。这是一个惊人的发展速度。但是,就在寿险个人代理人团队快速发展的同时,财产保险公司的个人代理人团队建设却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失败,财产险的个人代理人团队能够渡过“危险期”的实属凤毛麟角,着实不易。

为什么同样的个人代理人管理体制在不同的公司差别会如此之大?许多财产保险公司的管理人员认为个人代理人管理体制不适合财产险公司,也有人认为个人代理人管理体制是专为寿险公司准备的,还有的人说寿险公司的佣金比例高,好留人,而财产险公司的业务均为短期业务,每年一保不确定因素大,不易于留人……如此种种,众说纷纭。难道财产保险公司就没有个人代理人团队成长的土壤?难道每年一保的业务就会在第二年丢失?难道在财产保险公司的个人代理人收益就不如寿险公司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笔者以为,所有的问题都出在财产保险公司的团队管理人员没有掌握团队建设的要点。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起一支有战斗力的个人代理人团队并让她永葆青春呢?笔者以为,财产保险公司个人代理人团队建设,必须把握以下要点。

一、要定好规矩,找准入点。

个人代理人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必须时刻遵循个人代理人团队管理办法或代理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基本法),一切按规章办事。如何制定符合财产保险公司实际的基本法是个人代理人团队建设和管理成功的基础。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性质和经营管理办法都不同于寿险公司,决定了寿险公司的基本法不能拿来就用,必须找准财产保险公司个人代理人团队的特点,突出财产险公司业务范围广、产品品种多、业务技术含量低、客户认同度高、客户服务直观、团队主管业务辅导任务重、业务员容易留存的特点;在团队架构设置上突出:环节要少、队伍可小;在收入分配方面突出:底薪要设、收入透明、直管间管津贴齐全,专兼职待遇差别要明显;在管理方面突出:主管管控及时到位、转正期考核期严格执行等要点。有一部成功的基本法就等于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要了解财产险的优势。

财产保险公司有增员的先天优势——业务范围广,容易做,好留存,还有一个特别诱人的条件是,办理财产保险业务一般不需要与客户进行观念沟通,因为普通客户大多数都了解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品种和价格。这样的业务对于刚刚加盟财产保险公司的个人代理人来说简单、易学、好上手,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达到转正业务员的标准。这样的优越条件,在个人代理人入司之初就应该明示,让大家了解财产险公司的优势。

三、要明确目标,开拓进取。

财产保险公司做个人代理人团队建设往往目标不明确,有的干脆就是照搬寿险公司的个人代理人模式,既没有明确的团队发展前景,也没有订立个人代理人的个人发展目标。因此,许多时候,由于团队发展目标不够明确,导致团队职场准备不足,有时即使增员效果不错,也因为团队没有足够大的个人代理人职场组织正常的经营活动而使团队人员很快流失;同时,因为对增员对象没有明确其个人发展方向,尤其是对一些个人综合素质好,胸怀大志的个人代理人,由于没有及时给其指明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使其看不到个人的前途,这样的人不会长期专注于做业务,更多的时候是很快就流失。笔者的经验是,增员起步就要增人才,增主管是团队成长的基础。

四、要选好主管。

个人代理人团队的主管是团队的灵魂,他们在团队中起着举足轻重和无以替代的作用。参与过个人代理人团队管理或了解个人代理人管理体制的人是个人代理人团队主管的理想人选。还有一个关键环节,个人代理人团队的主管必须是能够严格遵守基本法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基本法的模范,他们不可以任何借口改变基本法的相关内容,不可以越雷池一步。优秀的主管,是团队成功的关键。

五、要做好培训,提升团队素质。

财产险公司业务及产品的多样化和个人代理人管理体制的规范性要求,决定了财产保险公司必须重视教育培训,而且必须通过经常性和持续不断的培训来提升个人代理人的业务水平和个人素质。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长期与经济方面的所谓成功人士(有车、有企业、有财产、有经济实力)打交道,注定其必须保持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注定其必须经历长时间的学习和培训才能熟悉本职工作。一个不重视教育培训的个人代理人团队很快就会被淘汰。

六、要重视优质服务,永续经营。

财产险服务工作的基本表现形式是理赔。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财产险行业业务发展很快,尤其是机动车保险,不仅业务增速快,而且车险的出险率越来越高,这就为业务人员的服务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捷条件,也通过理赔服务拉近了客户与业务人员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寿险公司的客户服务来讲,财产险公司的客户服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续期收费工作,而是更具人情味,看得见摸得着的理赔服务,而其客户服务工作也表现得更加直接。长期的优质服务和客户积累也是一名个人代理人留存和继续发展的基础。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任何强劲的竞争对手也不容易撼动其业务发展的基石。

第五篇:法律知识犯罪本案财务主管是否构成

本案财务主管是否构成犯罪

一、案情介绍

李建国,男,山东省某国有事业单位财物室主任,负责财务室的全面工作,对财务室的行政工作、财务业务以及会计人员负责管理,并对财务室所设的八个帐户以及稽核人员负责管理、检查、监督,还负责组织每两个月对各单位的会计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抽查。2000年6月份左右,该单位开始机构改革,财务室的工作人员大部分被调到下属事业单位,李建国多次向领导反映财务人员不足,不好互相监督,财物稽核岗位没有专人负责,会影响财物稽核,单位领导对此一直没有明确的答复。在日常工作中,李建国作为财务室的主任及财务主管人员,也定期对财务室及下属单位的财务工作进行检查,但不全面,只是比较注重对事业户等大帐户的检查(本案中造成损失的公款,全部来源于事业户)。对会计凭证也能经常检查,而且每月检查一次往来款的清理情况、现金借款情况,对支票使用情况和汇款情况也定期检查。财务室的支票和印鉴是由出纳一人管理。在2001年7月3日至2001年 12月29日,会计林勇和出纳张强分两次挪用公款200万,共计归还174万,还有26万没有还上,为了通过年底的财物审计,张强从其他帐户上转入26万元,把帐做平,并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伪造了假对帐单,掩盖出借资金和短缺26万元的事实,使年终审计时没有发现该问题,在2001年1月28日,林勇和张强再次挪用事业户公款400万元,4月初,张强让银行工作人员刘静出具一份假对帐单来应付李建国的财务检查,4月中旬,李建国收到银行送来的真对帐单,发现有400万元公款挪出帐外,就找张强和林勇落实,张林二人共同欺骗李建国说是帮助朋友拉存款,400万存在其他银行,随后两人用单位其他帐户的公款及个人所得的好处费将事业户的400万元转回,慌称400万元亏空补齐,并将有关帐目交给李建国检查,李建国认为公款已经转 1

回单位,便未再过问此事,也没有向有关领导汇报。以上挪出及归还公款在单位均没有记帐,只能从银行对帐单上看出款项的进出情况,挪用时李建国均不知道,2003年4月4日由我院在侦查过程中发现。

二、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李建国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其主要理由是:(1)从本案来看,李建国构成玩忽职守罪应该具备两个条件,即林勇和张强在挪用公款前他知道而不管,或者挪用公款后知道而放任不管。就本案来看,这两个条件李建国的行为都不具备。(2)就职责的履行问题来看,不论是公款被挪用之前还是挪用之后,李建国的职责都不明确,在单位机构改革之后李建国曾经向有关领导反映过稽核岗位没有专职人员负责,但领导没有答复。李建国既是财务主管又是财务主任,职责不明确,工作中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做到。李建国已经正确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只能说是他的工作失误,而不能按犯罪论处。(3)本案是典型的会计、出纳共同作案,作案后又实施了一定的犯罪掩盖,李建国在财物工作的检查中是很难发现的,所以说他的行为不能构成玩忽职守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李建国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其主要理由是:李建国既是财物室主任,又是财务室主管,负有检查、监督的职责,正是由于他检查不到位,才导致了林勇和张强挪用公款行为的发生。(1)开出的支票没有领导的签字,李建国作为财务室的主管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具有严重的失职行为。(2)李建国作为财务主管对帐户进行检查时,只是对事业户等大的帐户进行检查,忽略了对小帐户的检查,如果他对小帐户也能进行检查,应该会及时的发现挪用和调帐的问题。而且,李建国在发现公款被挪用后没有及时向领导汇报。(3)李建国作为财务主管和财务室主任,负有特定的义务,岗位人员不足不能成为其没有正确履行职责的理由,李建国的失职行为是造成会计和出纳共同犯罪的直接原因。所以李建国的行为构成了玩忽职守罪,应当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三、本人观点

本人同意第一种意见,认为李建国的行为不能构成玩忽职守罪。看李建国的行为是否构成玩忽职守罪,主要看他的失职行为与林勇、张强挪用公款所产生的危害结果之间是否具备可以追责的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面就来分析一下李建国的失职行为:第一种失职行为,发现公款被借用,没有汇报以及没有发现调帐,填补亏空的情况。上述失职行为是发生在林勇和张强挪用公款的犯罪既遂之后,此时危害结果已经发生,失职行为本身对危害结果的产生不起作用,如果没有李建国的失职行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失,但能够减少多少不能确定。即使向领导汇报,积极履行职责,发现亏空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追款,也没有证据证实能否减少损失,以及减少损失的具体数额。所以该失职行为不属于玩忽职守罪中可以追责的危害行为。第二种失职行为,印鉴和支票由出纳一人保管。本案中危害结果的产生,是由会计林勇和出纳张强共同挪用公款的行为造成的,即使印鉴和支票由会计和出纳分别保管,李建国的失职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也不产生任何作用,所以不能因此追究他的刑事责任。第三种失职行为,即财物稽核岗位应设专人而不设,造成会计、出纳的工作长期没有专人检查、稽核。在本案中,财物稽核岗位的空缺是造成林勇和张强挪用公款的最主要原因。李建国多次向领导反映财务人员不足,不好互相监督,财物稽核岗位没有专人负责,单位领导对财务室存在的问题是知道的,但一直没有给李建国具体答复。就此引发的危害结果,单位领导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虽然李建国为财务室主任,应当设立财务稽核人员,但是在财务室人员不足的情况下这种设立能否起到稽核岗位所应起的作用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我认为对此李建国只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领导责任,属于工作上的失误,而不应追究其法律上的责任。

第四种失职行为,没有认真检查会计和出纳的工作。在本案中被告人李建国作为财务室的领导,负有检查、监督会计、出纳会计工作的职责,在执行检查过程中不全面不具体。李建国辩解说:出于对同志的信任,之前也没有发现可疑的行为,所以没有逐笔核对会计、出纳人员所经手的帐目,而且财务室的人员比较少,不具备全面、细致检查的条件,对会计的管理情况,主要是检查会计和

出纳之间的监督工作,对会计、出纳的帐目检查,主要是检查凭证、帐簿、现金等情况,是一般性检查,是抽出一部分检查,不是全面检查,还主要是会计自查,款项的转进、转出林勇和张强都不记帐,又伪造帐单,发现挪用、调帐比较困难。被告人的辩解符合情理,符合财务室的现状,只是一种轻微的失职行为,属于工作失误,不能说构成犯罪。

综合以上分析,被告人李建国的失职行为,情节轻微,不属于严重不负责的失职行为,不符合玩忽职守罪中失职行为的客观要求,只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领导责任,而不应该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卢金增 孙运双

下载保险公司的个人代理人是否构成贪污罪的主体[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保险公司的个人代理人是否构成贪污罪的主体[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内部举报是否构成名誉侵权

    内部举报是否构成名誉侵权 一、案情: 甲、乙、丙为某公司派驻A地的业务员,乙是A地销售业务的负责人。1998年初因工作调整,甲调往B地开展业务,后甲将其在A地办理的业务同丙进行了......

    投案后外出务工,是否构成自首

    投案后外出务工,是否构成自首 作者: 王挺 梅怡萍 发布时间: 2011-08-22 09:13:57 【案情】 2009年3月30日,揭昊岷邀被告人陈志标携带砍刀窜至被害人乐若平等人开设的赌场寻找......

    伪造印章签订合同是否一定构成合同诈骗(本站推荐)

    伪造印章签订合同是否一定构成合同诈 骗? 2011年04月20日 来源:人民法院报 [案情] 被告人冯某承包了H建工集团A工程项目的部分木工工程,因此向杭州R出租站租赁钢管、扣件用于工......

    常用姓氏申请商标注册是否构成侵权?

    常用姓氏申请商标注册是否构成侵权? 【案情介绍】  以姓氏或姓名作为商标申请注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上海振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海斯鞋业分公司在第25类鞋商品上提出......

    政府行为是否构成不可抗力(共5则)

    政府行为是否构成民事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政府行为是否构成民事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中名律师事务所 黄长雄 案例:凌某和某县文化和体育局签订了一份租房合同,由凌某租用该局的原招......

    两张信用卡恶意透支万余元是否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两张信用卡恶意透支万余元是否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作者: 魏文斌 付建国发布时间: 2011-09-20 09:35:28【摘要】多张信用卡恶意透支,但每张卡透支数额都没有达到刑事立案标准,恶意透......

    刑法诉讼本案房地产公司是否构成违约

    本案房地产公司是否构成违约 [要点提示] 房屋预售合同纠纷常常涉及到所有权属登记义务的实际履行问题,办案中一方面必须正确理解合同约定内容,另一方面应当全面掌握一时性债权......

    医务人员收受“回扣”是否构成贿赂犯罪?

    医务人员收受“回扣”是否构成贿赂犯罪? 对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的行为,理论界存在违背职业道德与受贿之争。如何界定“回扣”的性质?对于这一行为,能否一律认定为受贿行为?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