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抓好以工代赈项目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抓好以工代赈项目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兰州市榆中县人民政府
(2005年8月23日)
各位领导: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榆中县以工代赈工作作一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榆中县是全省18个干旱贫困县及4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全县总面积3301.6平方公里,包括中部川塬河谷区、北部干旱山区和南部高寒二阴山区三类不同地区。县辖23个乡镇268个行政村,总人口42.19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0.7388万人,涉及10个乡镇98个村,占总人口的27.1%。
一、工作成效
国家实施以工代赈建设项目以来,我县在省市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抢抓机遇,立足县情,积极实施县乡道路、农田水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工代赈建设项目。截止目前,已建成各类项目427个,总投资17834.8万元,其中国家投入以工代赈资金10179.1万元、省级配套资金1496万元、县乡自筹和群众投工投劳折价6159.8万元。近5年来,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主要成效有:
——县乡道路建设。投资3478万元(以工代赈资金2708万元、省级配套资金35万元、县乡自筹735万元),为贫困地区修建县乡村道路346公里、桥梁7座130延米、涵洞26道。全县交通状况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以国道为主干、县乡道路为脉络的公路网络,解决了12乡镇42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
——农村支柱产业项目。投资95万元(以工代赈资金30万元、县乡自筹65万元),建成苗圃1个、日光温室10个、简易大棚35亩,培育各种苗木50亩,绿化荒山1500亩,建成洋芋种署基地1处。——人畜饮水工程。投资150万元(以工代赈90万元、县乡自筹60万元),建成人饮工程4项,新打机井2眼,建成蓄水池4座,铺设输水管道3600米,解决了4村2.4万人的生活饮水问题。
——河道治理工程。投资1782万元(以工代赈资金37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200万元、县乡自筹1
212万元),建成防洪堤11.883公里,治理河道7.56公里,保护农田11000亩。
——小型水利工程。投资1847万元(以工代赈资金849万元、县乡自筹998万元),完成田间配套工程8项,铺设管道1400米,新打机井36眼,建成提灌工程18处、衬砌渠道18.39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7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07万亩。
二、主要做法
1、加大培训学习力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为了提高项目建设与管理水平,规范项目建设程序与管理工作,我县每年举办项目建设与管理培训班,邀请省市发改部门的专家就项目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知识做专题讲座,全县各乡镇和县属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学习。专家立足当前形势,结合我县实际,着眼未来发展趋势,就以工代赈项目和扶贫开发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做了具体生动的讲解,提高了广大干部的项目建设管理意识和工作水平。
2、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是党和国家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地区人民的深切关怀。为了把这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工代赈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交通局、水利局、农牧局、农建办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发改委设立专职办公室,具体负责以工代赈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各部门协调一致,充分发挥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按照省市以工代赈管理办法,从项目的筛选、立项、上报、勘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方面严格把关,进行全程的监督和管理,做好资金的拨付、报账和审计工作,确保项目正常建设,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3、明确项目责任,狠抓项目落实
在项目实施中,我们明确了项目建设单位责任,严格审核施工单位,落实施工主体。项目主管单位、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层层签定施工合同,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建设项目任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主管部门定期、不定期到项目建设地点进行督促、检查、指导,对项目建设工期、质量、资金使用情况加强监督指
导,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建设动态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进展顺利。对建成的项目,由项目验收组实地查看工程质量,查阅相关资料,听取项目区群众意见,出具项目初验意见书,切实克服项目建设中“重争取、轻建设、轻管理”的做法,确保争取一个项目,建成一个项目,为解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和脱贫致富发挥一定的作用。
4、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落实
我们对以工代赈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财政局设立了以工代赈专户,对以工代赈资金全部实行报账制,这样不但减少了资金拨付环节,而且强化了财政局和发改委对专项资金的监管,各项目单位严格按照《甘肃省财政扶贫资金县级报账制实施细则》和《榆中县财政扶贫资金操作规程》的要求,严格把握资金投向,根据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资金和报账,充分发挥以工代赈资金的效益。工程实施单位单独设帐,确保以工代赈资金专款专用。同时,严格按照《甘肃省以工代赈工程劳务报酬发放标准和办法(试行)》,及时兑现农民工劳务报酬。工程竣工验收前,审计局对工程支出进行审计,出具审计结论,以确认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防止发生资金的挤占挪用现象。对初步通过验收的项目,留取投资10%的项目质量保证金,确保工程质量。
5、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工作透明度
为了使干部群众了解、关心、支持以工代赈建设项目,我们及时转发了省市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法,多次在省市报刊、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项目建设情况;先后举办了“以工代赈二十年”有奖征文活动,共征集各类稿件100余篇;制作以工代赈建设项目专题光盘30多张;举办了“以工代赈杯”篮球友谊比赛活动;在公路沿线和项目实施地区等显要位置设置宣传标语130多幅,全方位做好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的宣传。同时,做好项目的公示制度。在项目资金下达和项目完工后,及时向项目实施地区和以工代赈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公开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在年终公示全年资金使用情况,增强了以工代赈工作的透明度。
三、面临的困难
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客观自然条件的制约,我县的农村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工作中面临的困难较多。一是农业基础比较薄弱。我县农业生产基础还相当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南北两山地区还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农民收入不稳定,虽然基本解决了温饱,但一遇灾害仍有返贫的可能,扶贫形势不容乐观。二是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南北两山地区交通不畅、路面狭窄、坡陡弯多。若遇暴雨,毁坏严重,泥泞难行,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乡村道路建设仍需加强。三是水利设施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三电、和电、青电等水利工程,大多建于六、七十年代,机械老化,超期服役,设备效益不高,故障时有发生,再加上田间渠系配套建设滞后,节水灌溉面积少,现有水利设施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四是扶贫任务依然艰巨。我县还有一部分群众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地质灾害威胁严重地区,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扶贫任务依然艰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创业实干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做好全县的以工代赈和易地搬迁工作。一是立足于对贫困区域长远发展服务的原则,继续抓好县乡村道路建设。二是搞好电灌工程的设备更新改造、渠道衬砌工程和小提灌工程建设,节约灌溉用水,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加快小水利工程建设,合理利用地下水,有计划地打建机井,以适应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需要;继续搞好雨水集蓄工程,积极推广山地节水灌溉技术,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实施“坡改梯”及河道、塘坝、水库治理等工程建设,实现林业、种植和养殖业的协调发展。四是积极稳妥地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将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威胁严重地区的农户进行易地搬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移民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第二篇:抓好以工代赈项目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抓好以工代赈项目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兰州市榆中县人民政府
榆中县是全省18个干旱贫困县及4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全县总面积3301.6平方公里,包括中部川塬河谷区、北部干旱山区和南部高寒二阴山区三类不同地区。县辖23个乡镇268个行政村,总人口42.19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0.7388万人,涉及10个乡镇98个村,占总人口的27.1%。
一、工作成效
国家实施以工代赈建设项目以来,我县在省市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抢抓机遇,立足县情,积极实施县乡道路、农田水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工代赈建设项目。截止目前,已建成各类项目427个,总投资17834.8万元,其中国家投入以工代赈资金10179.1万元、省级配套资金1496万元、县乡自筹和群众投工投劳折价6159.8万元。近5年来,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主要成效有:
——县乡道路建设。投资3478万元(以工代赈资金2708万元、省级配套资金35万元、县乡自筹735万元),为贫困地区修建县乡村道路346公里、桥梁7座130延米、涵洞26道。全县交通状况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以国道为主干、县乡道路为脉络的公路网络,解决了12乡镇42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
——农村支柱产业项目。投资95万元(以工代赈资金30万元、县乡自筹65万元),建成苗圃1个、日光温室10个、简易大棚35亩,培育各种苗木50亩,绿化荒山1500亩,建成洋芋种署基地1处。
——人畜饮水工程。投资150万元(以工代赈90万元、县乡自筹60万元),建成人饮工程4项,新打机井2眼,建成蓄水池4座,铺设输水管道3600米,解决了4村2.4万人的生活饮水问题。
——河道治理工程。投资1782万元(以工代赈资金37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200万元、县乡自筹1212万元),建成防洪堤11.883公里,治理河道7.56公里,保护农田11000亩。
——小型水利工程。投资1847万元(以工代赈资金849万元、县乡自筹998万元),完成田间配套工程8项,铺设管道1400米,新打机井36眼,建成提灌工程18处、衬砌渠道18.39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7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07万亩。
二、主要做法
1、加大培训学习力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为了提高项目建设与管理水平,规范项目建设程序与管理工作,我县每年举办项目建设与管理培训班,邀请省市发改部门的专家就项目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知识做专题讲座,全县各乡镇和县属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学习。专家立足当前形势,结合我县实际,着眼未来发展趋势,就以工代赈项目和扶贫开发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做了具体生动的讲解,提高了广大干部的项目建设管理意识和工作水平。
2、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是党和国家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地区人民的深切关怀。为了把这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工代赈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交通局、水利局、农牧局、农建办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发改委设立专职办公室,具体负责以工代赈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各部门协调一致,充分发挥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按照省市以工代赈管理办法,从项目的筛选、立项、上报、勘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方面严格把关,进行全程的监督和管理,做好资金的拨付、报账和审计工作,确保项目正常建设,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3、明确项目责任,狠抓项目落实
在项目实施中,我们明确了项目建设单位责任,严格审核施工单位,落实施工主体。项目主管单位、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层层签定施工合同,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建设项目任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主管部门定期、不定期到项目建设地点进行督促、检查、指导,对项目建设工期、质量、资金使用情况加强监督指导,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建设动态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进展顺利。对建成的项目,由项目验收组实地查看工程质量,查阅相关资料,听取项目区群众意见,出具项目初验意见书,切实克服项目建设中“重争取、轻建设、轻管理”的做法,确保争取一个项目,建成一个项目,为解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和脱贫致富发挥一定的作用。
4、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落实
我们对以工代赈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财政局设立了以工代赈专户,对以工代赈资金全部实行报账制,这样不但减少了资金拨付环节,而且强化了财政局和发改委对专项资金的监管,各项目单位严格按照《甘肃省财政扶贫资金县级报账制实施细则》和《榆中县财政扶贫资金操作规程》的要求,严格把握资金投向,根据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资金和报账,充分发挥以工代赈资金的效益。工程实施单位单独设帐,确保以工代赈资金专款专用。同时,严格按照《甘肃省以工代赈工程劳务报酬发放标准和办法(试行)》,及时兑现农民工劳务报酬。工程竣工验收前,审计局对工程支出进行审计,出具审计结论,以确认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防止发生资金的挤占挪用现象。对初步通过验收的项目,留取投资10%的项目质量保证金,确保工程质量。
5、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工作透明度
为了使干部群众了解、关心、支持以工代赈建设项目,我们及时转发了省市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法,多次在省市报刊、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项目建设情况;先后举办了“以工代赈二十年”有奖征文活动,共征集各类稿件100余篇;制作以工代赈建设项目专题光盘30多张;举办了“以工代赈杯”篮球友谊比赛活动;在公路沿线和项目实施地区等显要位置设置宣传标语130多幅,全方位做好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的宣传。同时,做好项目的公示制度。在项目资金下达和项目完工后,及时向项目实施地区和以工代赈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公开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在年终公示全年资金使用情况,增强了以工代赈工作的透明度。
三、面临的困难
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客观自然条件的制约,我县的农村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工作中面临的困难较多。一是农业基础比较薄弱。我县农业生产基础还相当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南北两山地区还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农民收入不稳定,虽然基本解决了温饱,但一遇灾害仍有返贫的可能,扶贫形势不容乐观。二是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南北两山地区交通不畅、路面狭窄、坡陡弯多。若遇暴雨,毁坏严重,泥泞难行,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乡村道路建设仍需加强。三是水利设施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三电、和电、青电等水利工程,大多建于六、七十年代,机械老化,超期服役,设备效益不高,故障时有发生,再加上田间渠系配套建设滞后,节水灌溉面积少,现有水利设施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四是扶贫任务依然艰巨。我县还有一部分群众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地质灾害威胁严重地区,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扶贫任务依然艰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创业实干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做好全县的以工代赈和易地搬迁工作。一是立足于对贫困区域长远发展服务的原则,继续抓好县乡村道路建设。二是搞好电灌工程的设备更新改造、渠道衬砌工程和小提灌工程建设,节约灌溉用水,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加快小水利工程建设,合理利用地下水,有计划地打建机井,以适应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需要;继续搞好雨水集蓄工程,积极推广山地节水灌溉技术,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实施“坡改梯”及河道、塘坝、水库治理等工程建设,实现林业、种植和养殖业的协调发展。四是积极稳妥地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将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威胁严重地区的农户进行易地搬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移民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第三篇:浅析如何促进镇域经济发展
**镇位于**市东郊,隶属于**市,是沿江大开发的后花园,镇域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近6万人。**镇地理位置优越,南连宁通高速、沿江高速和**港,北接328国道、江海高速、宁启铁路和即将开工兴建的“苏中机场”,西傍京沪高速,233省道(安大公路)贯穿全镇。近几年来,处于沿江经济板块的**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
提出的沿江开发战略,按照“融入沿江、错位发展、三区联动、三年倍增、跻身前
八、强镇强村”的总体工作要求,围绕打造沿江开发配套区这一目标,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方式,镇域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实现经济总量30.5亿元,财政收入43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59元。工业已形成“轻工纺织、车船配件、机械冶金、精细化工”四大支柱产业,高效农业蔬菜园区是全省知名、**一流的农业园区。
发展镇域经济不仅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下面就以**镇为例,就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从国土资源工作领域出发,发挥国土资源部门优势,探索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为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全力保障,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供规划保障。
要科学修编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过程中,一是要因地制宜,突出镇域特点。具体到**镇,应当突出**沿江开发配套区的功能定位。二是要注重衔接。注意与城镇体系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协调和衔接。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合理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三是加强引导。引导拟建项目在建设用地规划区中选址,确保项目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四是拓宽空间。对未列入土地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项目用地,只要其选址未占用基本农田的,积极协调予以办理。在规划控制指标不突破的前提下,更加灵活地采取业务技术措施,拓宽工业用地的政策空间。
二、提供资源保障。
作为沿江开发的经济腹地,**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沿江区域分工。作为农业大镇,一是要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有效落实各项保护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生产能力。二是开展以田、林、路、水、村为重点的综合整治,认真实施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实行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三是充分利用二次调查成果,结合清理闲置土地、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清查临时用地、建设用地跟踪管理等进行调查摸底,形成翔实、准确、现势性较强的第一手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做到心中有底,为保护资源、强化土地管理、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供更加扎实可靠的技术支撑。
三、提供用地保障。
**作为沿江开发的配套区,吸引和承接沿江大企业、大项目配套产业。在打造汽车配件、船舶配件、机械化工基地的过程中,要审时度势,明确挖潜增量、提高用地门坎的思路,积极形成控增量、用存量的倒逼机制,做足“点供”“盘活”“置换”“挂钩”文章,破解用地难题,全力保障重点用地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用地规模较大的项目,力促一次规划,按项目实施进度,分期供地;对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进区企业,进行因势利导,鼓励增资扩股,尽量不扩大用地规模;对公建配套设施及基础设施,采取统一规划,集中配套建设;禁止规划控制区内农户自拆自建,实行农民公寓统建,集中安置。
四、提供资金保障。
**是革命老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国土部门要积极通过土地运作,以土地为媒,搭建融资平台,运用土地这根杠杆,全力撬动区域经济,使之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全力推进工业用地招拍挂。根据国家及省、市有关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文件规定,结合园区建设的工业项目实际情况,及时商定拟上市挂牌工业用地的产业定位、投资规模和规划要点等,严格执行用地最低价标准,全力推动工业用地招拍挂工作。二是适度加大经营性土地上市力度。随着沿江开发步伐加快,**区域优势凸显,中心镇的集聚效益日益明显,经营性用地指标适度向沿江地区倾斜,加大经营性土地上市力度。三是有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流转。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权属合法、界址清楚,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允许村庄、集镇、建制镇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转让、出租、作价入股和抵押(房地产开发项目除外),其土地收益主要留在所在镇、村优先用于农民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建设。
镇位于**市东郊,隶属于**市,是沿江大开发的后花园,镇域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近6万人。**镇地理位置优越,南连宁通高速、沿江高速和**港,北接328国道、江海高速、宁启铁路和即将开工兴建的“苏中机场”,西傍京沪高速,233省道
第四篇:抓好乡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抓好乡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抓好乡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冒水乡人民政府胡增利
面对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要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突出“移民、迁城、兴库、富民”战略重点,把握“向家坝与溪洛渡大型水电站”主体工程开工在即的关键机遇,多措并举,配套联动,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冒水乡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发展。
一、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村整体素质和效益
(一)面向市场,注重效益,调整农业种养结构。
调整的重点是品种结构、质量结构和季节性结构。要加快选育、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及配套生产技术,提高种植优良品种覆盖率,不断扩大优质专用、特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生产规模。要通过加工、保鲜和反季节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的时间价值,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加快发展畜牧业。
(二)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调整农业区域布局。
各村因地貌、资源、气候和生产条件、农民种植习惯有一定的差异,调整农业结构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果则果,宜菜则菜,什么效果好就发展什么。通过优化布局和区域分工,形成具有区域竞争优势,又有规模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三)利用向家坝电站修建之机遇,积极规划实施小城镇建设。
用现代的建筑技术,把迁城新址——干海子建设成具有少数民族(若清平与冒水合并挂民族乡的牌)风格的建筑群,成为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溪洛渡电站——马湖——冒水大峡谷——屏山湖——老君山——龙华八仙山——乐山佛都等旅游线上的亮点,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四)着眼农业竞争主体,调整农业组织结构。
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采取协会或股份制和股田制等形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要象重视民营企业一样重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要象优待企业一样优待合作组织牵头人。积极引导,支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使之成为生产基地与市场连接的桥梁,达到扶持一个经合组织,带动一片产业,切实打造冒水新形象的良好效果。
(五)调结构,重落实。
冒水具有独特的立体气候,适宜多种优质水果和农作物的生长,利用热资源丰富的大石、冒水两村(在海拔380米以上)建设果水配套工程。对已高换的1500亩椪柑,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并高起点高标准新植甜橙类水果1000亩、龙眼1000亩,中药材:沙仁1500亩(复种)、银花1500亩(复种),大棚蔬菜500亩,真正形成沿江经济特色带(除了为农民增加收入外,更重要的是作为后靠移民的生产、生活支撑)。荒山荒坡较多的前山、岩坪、龙宝、后山等村,大力发展黑山羊,达到存栏10000只,出栏10000只,肉牛3000头。前山、后山、岩坪三个村以现有3500亩绿茶为主,加强抚育管理的同时,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办法,加大名优茶技术的培训力度,依托名优茶公司,拓宽我乡名优茶的销售渠道。再辅以退耕还林、天宝工程,冒水、大石两村种植酸梅2000亩,龙宝、岩坪、前山、后山四个村已种植黄栀子1500亩,黄柏、杜仲3000亩,核桃、板栗各2000亩。在大石、冒水、前山、岩坪等村实施丰产魔芋示范2500亩,同时积极扶持茶叶、魔芋、椪柑、黑山羊等龙头企业经合组织牵头人,让更多的劳动力从粮经型转移到特色经济上来,让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外出务工或经商(到城市就业)。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我乡农民的收入将持续稳定快速得到增加。
二、坚持基础先行战略,加强基础实施建设,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要得富,先修路”。按照“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省道、县道的布局,努力打造大石村(307省道)——岩坪村——老海龙和唐家湾——龙宝村;冒水村(307省道)——前山村——后山村和龙宝村;基本形成全乡交通环行网络。
(二)、抓好全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至3年内完成冒水、大石两村的果水配套工程,岩坪大堰的续建工程,大石风岩堰的整治工程,场镇在清水湾的管道引水工程,冒水、前山、岩坪、后山、的堰塘整治,确保全乡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灌溉。
加速老海龙水库的争取立项工作,老海龙水库建成后海拔在1200米左右,蓄水量可达1500多万立方米,库中有五个以上的岛屿,再经过人工培植,将极为壮观、优美,又是一山、二站、三湖旅游线的好去处,即老君山——向家坝电站——屏山库区——老海龙水库——马湖——溪洛渡水电站。
(三)、加大通信设施力度,力争村组通电话,努力促进对外信息的沟通。逐步改善全乡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水平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各村经济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培养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和提倡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确定保底收购价,按农户出售产品的数量返还利润等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加强农业质量标准和接受检验检测,保证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四、坚决执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上,减轻农民负担能够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减负就意味着增收。沉重的农民负担抑制了农民的投入和消费,阻碍了农村生产的发展,又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必须坚决执行现行的税费改革政策,认真执行中央的“一项制度”、“八个禁止”的规定,把农民负担切实减下来。冒水乡在2002年税费改革中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全乡5302人,减负金额9万余元,减负率41.1;今年又减去4个百分点,加上粮食直补共10万余元,总共人均减负40余元,极大地调动了全乡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五、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要有重点地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降耗增效技术。逐步建立高效率、高效益的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教育培训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要逐步改变农民科技素质普遍较低的状况,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业技术培训体系,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培育科技示范带头人和农村企业家。在每个村民小组选2——3户敢闯、实干、经济意识较强的农户作为项目实施的科技示范户,再进行定时、定点的实用技术培训,采取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点面结合,覆盖全乡,从而形成规模经济。同时,加强农经网的开发和利用,对农民增收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为农民增收提供保证
要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以扶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使农民能够分享加工增值的效益。要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支持,使农民能扩大再生产,开辟新的增收来源。
第五篇:抓好廉洁从政促进经济发展
抓好廉洁从政促进经济发展
张延生
5月份,县廉洁在全县掀起了“廉洁从政”学习教育活动高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廉洁从政意识,首先,这表明县委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高度重视。廉洁从政若学习教育活动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无疑具有重要作用,也必定会受到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但关键还是要使廉洁从政重要思想在具体工作中得到实践。为此,首先要加强对廉洁从政的学习和宣传,让廉政准则重要思想入心入脑。廉洁从政教育活动是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践成果,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我们各级党组织要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迅速传达贯彻,广泛学习宣传。要按照省、市、县委的统一部署,集中时间,组织开展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学习宣传活动,把廉洁从政纳入中心组学习计划,带头组织开展专题学习,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带动本地区、本系统的学习。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拓宽宣传教育渠道,切实把廉洁从政学习教育活动的内容传达到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在全镇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廉洁从政的浓厚氛围。
其次要切实抓好廉洁从政学习教育活动的贯彻实施,用廉洁从政重要思想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我认为要从六个方面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即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禁止私
1人从事营利活动;禁止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禁止借选拔任用干部之机谋取私利;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这六个禁止,明确划出了领导干部从政的禁区,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自律意识,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拒腐蚀、永不沾,永葆清廉本色。具体要做到:对权力要常怀审慎之心,对名利要常怀淡薄之心,对制度要常怀敬畏之心。同时,还要把廉洁从政重要思想作为自己从政行为的坐标系,时时对照条款进行自我检查、自我纠偏、自我净化,切实提高制度的约束效果。
最后要重抓监督检查,把廉洁从政重要思想落到实处。在贯彻落实廉洁从政学习教育活动过程中,各部门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各方面的力量调动起来,共同抓好廉洁从政学习教育活动的贯彻落实。把贯彻廉洁从政学习教育实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督促检查,注意总结贯彻实施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及时发现贯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贯彻落实廉洁从政学习教育的相关配套措施。对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廉洁从政行为的,要严格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要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得力、不抓不管、敷衍应付,以致造成工作落空、出了问题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当然,贯彻实施廉洁从政学习教育,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环节要抓。但是,强化党员干部的自律,始终是最最关键和最最重要的,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出席贯彻实施《廉政准则》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的,贯彻《廉政准则》、促进廉洁从政,贵在身体力行,重在狠抓落实,切实解决涉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突出问题,坚决杜绝违反《廉政准则》行为的发生,真正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成效取信于民。这一点十分重要。这是确保准则得以真正贯彻落实的可靠保障。同时,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确实做到身体力行、狠抓落实,还必须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提高认识。广大党员干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实施廉洁从政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全面把握规范要求,切实增强贯彻执行廉洁从政学习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贯彻落实廉洁从政学习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廉洁从政学习教育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其二,克制贪欲。贪如水,不遏则滔天;欲如火,不遏则自焚。如果有贪欲的存在,那么一个人是很难坚持正确立场的。有些曾经十分优秀的领导干部,后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人们所不齿的腐败分子,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他们违纪违法的情形千差万别,但最初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性的原因,那就是管不住自己的物欲、情欲、权利欲,甚至无边地纵容自己的欲望,结果有第一次搞腐败就有第二次,有第二次就
有第三次。无法满足的贪欲使他们在那些行贿者面前将人格和血性消失殆尽,使他们远离刚强,最后沉陷于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这样的教训,各位领导干部一定要汲取,一定要克制自己心中的贪欲、贪念、贪婪,要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每个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做到“八个禁止”,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况、任何时候都要牢记“两个务必”,严于律己,洁身自好,廉洁奉公,用准则规范自己的从政行为,决不“开口子”、“留空子”,决不放松要求,切实做到勤政廉政。一定要修成“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德操,一定要树立“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的名利观,一定要信奉“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的荣辱观,一定要养成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习惯。领导干部只有做到清心寡欲,才能“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任天外云卷云舒”,才能立大志、做大事,才能心无旁骛,全心全意为民谋利。
其三,防微杜渐。党员干部没有天生就不廉洁的,从廉洁到不廉洁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它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日积月累过程。从发现查处的一些腐败分子来看,他们也就是从一点一滴突破禁令开始走向深渊的。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常“洗脸”,始终用廉政准则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要求自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充分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坚持从我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以身作则、严格自律,模范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要把廉洁从政当作自己的人生底线,不迈违规违纪的第一步,不犯廉洁从政的第一错。要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教育提醒。要带头管好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凡是有碍公平、公正和廉洁的事,坚决做到不打招呼、不批条子、不徇私情,坚决杜绝违反廉洁从政的行为发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廉洁从政学习教育的贯彻实施。
学习贯彻好“廉洁从政”学习教育活动,意义重大,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广泛宣传、严格执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推动“廉洁从政”教育活动的贯彻实施,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推向前进,为实现赤眉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