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产生的背景与动因
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产生的背景与动因
根植于现代经济的企业价值评估(Corporatevaluation)与传统的单项评估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建立在企业整体价值分析和价值管理的基础上,把企业作为一个经营整体并主要依据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来评估企业价值的评估活动。企业价值评估考虑的因素更全面、更复杂,不但涉及到企业的外部宏观环境、行业发展情况、市场结构、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还涉及到企业内部的一般性资源,如厂房设备、土地、原材料等,以及企业特殊的资源和能力,如核心技术、战略思想、组织文化、品牌和商标、销售渠道等,而后者反映了“企业是由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构成的一个特殊契约[1]”的独特性质,是企业持续获利能力的重要源泉和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在现代经济中企业并购行为十分普遍的背景下,企业价值评估对于投资者正确分析企业的价值和发展前景、做出购并和出售等有关资本运营的重大决策、企业管理当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企业价值管理、提升企业市场价值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价值评估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并被广泛运用于实践中,但是在中国,企业价值评估还是一个新的评估领域,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估理论体系。作为一种“见林不见树”的思路,企业价值评估更适合于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经济。如果说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家和管理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则合理确定企业的价值则将成为评估师的重要责任和评估发展方向。
一、企业价值评估产生的背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伴随着产权市场的出现,专门从事企业买卖的产权市场迅速发展,使人们日益清楚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商品生产者的企业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使自身价值在市场中得到承认,并不断寻求增加价值的途径,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产权市场上,企业的购买者之所以愿意拥有企业,是因为企业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获取投资收益的途径。企业创造的投资收益率高,愿意购买它的人就多,它的价值就大。因此,企业价值反映的是企业在未来为其所有者不断提供投资回报的能力。对企业股东而言,股东把资金投入企业,委托企业通过组织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资金的增值。每一名投资者与企业都是契约关系,投资者为企业提供资金,企业则要承诺能够不断为投资者创造满意的回报。如果企业实现的收益低于投资者的预期,投资者将采取出售股份等形式撤回资金,中止与企业的契约关系。产权交易的需要,使企业价值评估应运而生,开始成为一项专门的评估活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企业兼并、重组、出售、股权投资等产权交易活动日益频繁,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经济金融化在奇迹般地提高了整个经济系统流动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它可以在一夜之间给人们带来巨额财富,也可以使亿万资产顷刻之间化为乌有。对企业风险和收益的界定、度量,对企业价值的衡量,已经成为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投资者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并据以做出买卖决策,使得股票市场价格达到新的均衡。企业理财人员通过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了解企业的真实价值,做出科学的投资与融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价值,增加所有者财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金融化和信息化不断深入,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已经进入了财务导向时期,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已经由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所有者财富最大化转变到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价值最大化已经成为一切财务管理工作的中心”[2]。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具
以下优点:(1)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2)能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大大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3)考虑了风险和报酬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最佳平衡。(4)在充分考虑了所有者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所有相关者利益最大化。(5)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使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不仅财务管理以企业价值为导向,企业管理也越来越趋向于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ValueBasedManagement),企业价值概念成为企业管理理念中的核心观念,企业价值估价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技术的重要技术,“价值是我们已知衡量绩效的最佳标准”[3]。
二、我国开展企业价值评估的动因分析
企业价值评估在国外有较长的历史,但是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渐引人瞩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价值评估将越来越受到各相关人士的关注。我国开展企业价值评估的动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实践基础和永恒动力
自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彻底摆脱了传统的计划体制的束缚,走上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产权制度的改革推动了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从无到有地产生和逐步发展。我国的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是国有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在宏观层次上、社会总量上保持公有制为主体,在微观层次上建立以多元所有者形成的、以混合所有制为主体的企业所有制结构,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不但出现了多种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发生了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极不相同的经济行为,而且出现了企业资产大规模的流动和重组。①企业兼并、承包、租赁、联合、集团化有了很大发展,股份制逐渐成为主要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大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厂,逐步按《公司法》改造和改组成为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有限公司和股合作制企业。②企业的整体买卖、企业的分割式买卖和资产折股买卖,尤其是股票上市企业的股票买卖有了较快的发展。③企业破产法冲破重重阻力得到贯彻,破产清算、企业整体式和资产分割式拍卖等成为见惯不惊的事情。④企业以资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以企业资产为其他企业作经济担保,企业向保险公司投保和发生事故后向保险公司索赔。⑤国有和非国有控股公司迅速发展,投资者(个人或机构)开展以保值增值为目标的股权投资管理。以上活动的蓬勃开展,极大地促进了企业价值评估的发展,企业价值评估的结果成为这些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依据。
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产生的背景与动因
作者:鲜文铎
贺…
文章出处:论文网发布时间:2006-10-1
4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产生的背景与动因
(二)产权交易活动的需要是企业价值评估的直接动因
产权制度改革要求有一个发达的产权交易市场。企业价值评估也要建立在发达的产权交易的基础之上。产权交易市场由五个要素所构成:一是多元化的产权市场主体,即作为商品的企业的买方和卖方;二是产权市场体系,包括产权买卖市场、企业兼并市场、企业租赁市场、企业拍卖市场等;三是市场机制,即产权的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四是法定的产权交易场所,即产权交易所或交易中心;五是企业价值评估机构和正确的评估工作。我国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近几年发展较快,但仍未成熟和规范,由市场竞争形成产权价格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做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价值评估工作对推动产权交易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为企业价值评估提供了大量机会
1981年,我国政府恢复发行国债,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初步发育,90年代证券市场得到迅速发展,相继建立了深沪交易所、证券交易委员会及其常设监督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并颁布了一系列法规。与此同时,资本运营高潮迭起,1997年深沪两地有211家上市公司发生了270余起并购事件。1998年,近400家公司进行了程度不一的资产重组。199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证券法》,对于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将起到深远影响。上市公司发行股票上市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避免企业以虚假经营状况来获取上市资格,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更加规范,同时恰当地规范了企业资产重组行为,放宽了收购条件,这些都为我国公司价值评估提供了用武之地。
(四)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的需要
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现状急待改善。据统计,1996年,A股公司有29家亏损,占当年挂牌A股的5.02%。1997年,A股公司亏损42家,占当年挂牌A股的5.61%。98年,833家A股公司有70家公司发出亏损公告,占当年挂牌A股的8.40%。同时还涉及一家B股公司和16只B股。上市公司尚且如此,其他企业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目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管理水平落后,不重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企业价值评估在西方国家获得了很大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就是西方企业普遍重视企业价值管理。企业价值评估及其管理作为国际上先进的手段,是我国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目前我们迫切需要改变股东及其代理人——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建立足够的证券投资和信托基金,完善中介机构,加强市场监督功能,切实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给企业价值评估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此,正确推行以价值评估为手段的价值最大化管理,是推动我国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尽管我国已经具备大力开展企业价值评估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障碍。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证券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存在许多问题,企业实际上没有,也不可能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主要表现在:(1)股市投机盛行,股价严重脱离上市公司经济效益。成熟的证券市场能够有效地执行优化资源配置、资本资产风险定价、提高资本资产流动性等功能,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较为真实、完整,在众多投资者的作用下,股价的变动反映了各企业的真实业绩和未来发展前景。我国股市的超常规发展,大大激发了股市投机功能,掩盖了投资功能,表现为缺乏以长期投资为目的的理性投资机构,多为零散股民,重行情、轻业绩,其短期投机心理大于投资心理。股价的高低不是企业业绩的真实反映,而是庄家炒作的结果,许多上市公司虚假的财务报告对股价也产生了误导作用。这样,价值评估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2)企业管理者缺乏责任心,管理水平得不到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组而成的,至1996年底,政府和国有企业绝对控制的上市公司占70%。上市公司股权资本结构存在着先天缺陷,国有股、法人股和个人股三股分割,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占相当大的比重(少量可以协议转让的非流通股还必须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这不但大大限制了资本运营,而且那些由国家控股的大公司,由于其他公司无法对之进行控股、收购和兼并,而感受不到市场压力,并不急于改善公司管理,提高公司价值。管理者的这种状况已经超出了一般的委托代理问题,价值评估作为改善管理的有效手段,没有得到重视。
企业价值评估及其管理作为国际上先进的手段,是我国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目前我们迫切需要改变股东及其代理人——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建立足够的证券投资和信托基金,完善中介机构,加强市场监督功能,切实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给价值评估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王诚军:“国际评估业发展历史和当代特点”[J],《国有资产管理》,1997年4月,第3-8页
2.潘学模:“资产评估中的资产概念及其他”[J],《福建资产评估》,2000年4期
3.曹庆仁等:“关于企业价值的理论探析”[J],《经济问题》,1999年7期
4.杨丹:“西方资产评估理论简介”,《四川会计》[J],1999年2期
5.[美]布瑞德福特•康纳尔:《公司价值评估》[M],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第7页
6.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产评估操作规意见(试行)》第七条[R],1996年5月
第二篇:公允价值选择权产生的背景
一、公允价值选择权产生的背景
公允价值的出现,特别是在公允价值广泛应用于投资性房地产计量后,产生了会计错配问题。所谓会计错配,是指同一经济事项对资产和负债的影响程度相同,在资产负责表中反映出来的账面金额变化却不同。
为了有效解决会计错配问题,会计准则制定者首先提出了套期会计,即在相同会计期间将套期工具和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的抵消结果计入当期损益。套期会计的内容包括了套期关系的认定、套期有效性的评价、套期会计核算、套期披露等诸多方面,其处理方法复杂,技术难度大,对报告主体来说执行成本太高,对报告使用者来说理解较难;并且套期会计的适用范围有限,除了允许对外币风险进行套期,不允许将投资性房地产指定为套期项目。那么,如何解决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错配问题呢?对此,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提出了公允价值选择权。
二、公允价值选择权的定义、适用范围及使用原则
1、公允价值选择权的定义,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投资性房地产:确认与计量》中,公允价值选择权被定义为“报告主体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初始计量时,将其不可撤销地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选择权的提出打破了以报告主体管理人员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目的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分类标准的方式。
2、公允价值选择权的适用范围。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企业可以选择使用公允价值选择权:
⑴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⑵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投资性房地产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⑶包含一项或多项嵌入式投资性房地产,除非该嵌入式投资性房地产未曾重大地改变相关现金流量,或者有被明显禁止的情形。
3、公允价值选择权的使用原则。
⑴企业仅在初始确认时对投资性房地产能够使用公允价值选择权。⑵企业一旦选择公允机制计量模式,在整个会计期间不得更改指定的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属性。从而限制了企业通过重分操纵利润的行为。⑶对于嵌入式衍生工具,企业可以不再将嵌入合同从主合中分离出来并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而是将整个混合投资性房地产指定为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也就是说公允价值选择权针对的是投资性房地产的一部分。⑷在选择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后,有关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第三篇:“官员博客”产生的动因与问题解决的
摘要:随着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和个人传播手段的日益便捷化,博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一些官员纷纷开起博客,以博客文章表达尊重网络民意,架起与网民沟通的桥梁。本文对 “官员博客 ”的产生动因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新媒体生态下,官博应少些 “官气 ”与“应景 ”;完善政府与市民的互动模式;政府官员可设立私人博客和政府博客群;官博内容多些 “亲和”与“常态 ”。将“官员博客 ”打造成常态化表达意见的平台,促进官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据统计,2009年我国网民人数达 3.3亿,手机用户接近7亿。随着公众的参政意识和公民意识的逐步提高,网络问政、网上议政将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并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官员博客被赋予反映社情民意、促进官民互动的重要角色登上历史舞台。
一、产生的动因分析
“官员博客 ”在网络环境下,政府正面临着如何与网民进行坦诚公开沟通的严峻挑战。政府官员开博,主要是搭建一座连接官方与民间的桥梁。通过博客,官员将政府的政策意图和相关处理意见向外公布,并及时把公民对政府的愿望、要求、建议和批评直接传达给政府,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政府与公众互动。
据《环球时报》
2009年 10月 30日报道,中国政府在制定事关公共利益的重要政策过程中,经常通过互联网征求民众意见。互联网使中国公民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动 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对于互联网的强大作用,政府已经有深刻的认识。胡主席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 “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肯定了 互联网的作用:“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 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博客作为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并能够通过留言、分享等形式进行信息互动传播的平台受到关注和重视,官员博客是应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于官员博客,人们寄托着反映社情民意、沟通官民意见,推动民主建设的美好愿望。
互联网中广泛的民众基础为官员博客提供了人力支持。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收集信息、反映问题、发表见解的强大阵地。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说,世界上五分之一的网民在中国,平均每天有 24万人成为互联网的新用户,两年后,中国的互联网使用者将超过 5亿,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 38.5%。王晨说:超过“中国 300多万个网站中,60万个网站提供电子公告服务。据统计,中国前 10大网每天新产生的博客文章就超过200万篇,每天在各类论坛中新出现的信息数量之大难以计数。
庞大的网民群体为官员博客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持。在这些网民中有专家、学者、学生、工人、公务员、普通民众等等,遍及社会的各个阶层、各行各业,人数多、范围广,为官员博客提供各种层面的意见。互联网的虚拟性为官员博客创造自由平等的氛围。互联网的虚拟性,为民众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提供了畅所欲言的自由平等的环境。网络名言:“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说的正是网络环境虚拟性所提供的自由与平等。因此,在官员博客中,不论是哪个社会阶层,从事哪种职业的民众都可以大胆地揭露政府工作中的不足、曝光社会的不良现象,发表意见,提出观点。
互联网的互动性为官员博客提供沟通的便捷平台。只要拥有一台电脑、甚至是一台手机,只要能够连接到互联网上,群众就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官员博客,了解最新的政府动态,并能够留言,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同样的,官员能够查看网民在博客中的留言关注网民关注的问题,思考网民提出的问主题和建议。通过官员博客,官民在这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而这种互动所要求的仅仅是能连接到网络的工具,便捷性和互动性为官员博客的产生创造了沟通的平台。
官员开博的问题和分析
媒
(一)定位疑惑:官博是 “上访之道 ”还是 “观点的自由市场”?
博客具有私人性质,在那里,博主独立思考、写作、传播信息,并由此引发网民对同一话题、同一现象等讨论、争辩。它是反映各种观点的场所,并在差异之中寻求和谐,是一个开放、多元的平台。博客从诞生之初就带着独立、平等、自由、争论、开放、多元的气质。抛弃这些气质,必然会导致官员博客角色混乱。官员开博被赋予过分沉重的期望。无论是政府 还是民众,都把官员开博看作是反映民意、吸收民智、官民互动的重要渠道。“其绕过了森严的行政壁垒和重重的人为障碍,抛弃了陈规陋习、繁文缛节与公文旅行,使之成为一个成 本最低、速度最快、最为直接的民情官意的互动站。”[5]
把官员博客被定义为民众向上反映心声的场所。这恰恰是对博客歪曲的、偏差的认识。博客不该被看成民众上访的主要场所,而是信息观点的自由市场,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关乎自由、分享和社群精神。在网络时代,“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然而却并非 “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 ”。
官员博客变成民众上访的渠道。民众希望透过在官员博客中留言解决自身问题,但官员博客的独立性必然导致对民众问题爱莫能助,由于其独立性仅仅是代表官员本身,而非政府。因此问题无法解决,民众对官员博客的失望延展到对官员和政府的不信任。北京海淀区副区长于军开博后很快就关闭了博客留言,一方面实属无奈,因为 “一干闻风而至的普通百姓,一下把这里变成 ‘网络信访处 ’,将教育改革、出行难等身边大小事,一股脑倒在留言栏里,许多事情完全超出了于的分管范围。”[6]
把官员博客看成是网络民众上访的途径,正是正式的民众上访途径受阻的表现。在民众无法借助正式的传播途径反映心声、意见和建议时,官员博客作为沟通民意的传播交流平台的出现,必然成为吸引群众注意力的焦点,也就成为群众反映问题的希望之路。然而,博客的独立性注定了其不能负载群众如潮水般问题。官员博客作为一种独立思想发布的场所,是对某一问题进行观点上是探讨的场所,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场所。这种官员博客当作民众上访处的误读,将官员博客至于问题公共性与博客独立性的矛盾中。这将导致下文将要讨论到的官员博客公私混淆问题。若要官员博客回归到原始的纯粹的状态,就需要政府打通民众上访的正式渠道,发挥好政府网页的信息传播等政务办理功能。
(二)公私混淆:官员是
“代表个人 ”还是 “代表政府 ”?面对官员博客中对于公共事务的讨论,网友一般会发出这样的疑惑:你的发言是代表了普通博客还是政府官员呢?是个人的看法还是集体的看呢?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教授毛寿龙说得好,在私人性的博客空间里,讨论公共问题,往往 存在公中有私、私中有公,最后导致公私难分,让很多公共问题更加复杂化。官员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不能够在博客中代表官方发表看法。但现实是,现在一些官员权力至上,常 常公私混淆。也有人这样评价官员博客的尴尬处境:当话题过于敏感、观点过于尖锐时,博客不应该 “封口 ”,但官员在博客上发言却必须谨慎 “出口 ”。[7]
对官员博客中公私混淆问题,一些官员深有体会。以“推动网络政治互信 ”著称的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开明官员”伍皓在宣布关博的消息后,面对媒体的追问,他回应道: “我认识到确实很难区分公务身份与个人身份,这会给我带来许多困扰和压力。我更愿意去推动一些机制性东西的建立,只有这样才能对社会进步产生持久的影响,同时也免却一些个人作秀的嫌疑。” [8]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坦言,我这样干,绝对不为出风头,我只是想为政府多做些事,为百姓多解决些实际问题!当然,也有压力。自己作为副厅长,一言一行都代表和影响着政府形象,虽然有 “纯属个人博客,本人在这里不会处理公务和案件,文章也是以学术探讨为主、感情抒发为辅,请勿对号入座 ”之类的声明。[9]
官员博客公私混淆,将会导致民众对政府信息发布系统的质疑。官员博客具有独立性,是发表独立思想的场所,它不能作为政府发布权威信息的正式场所。否则,将使人疑惑,政府的权威信息不在政府网页,或通过其他正式途径发布,而居然是通过官员博客这个甚至不能被看作是否权威的场所,不能确定是官员自己的观点还是政府的观点的场所发布,这不是让民众心存芥蒂吗?
(三)流于形式:官员博客是 “办实事 ”还是 “图虚名 ”?江西在开出实名博客的70名书记县长中,首次评选出 “江西十佳民生博客 ”,10名县委书记、县长 “榜上有名
”。消息传出后,网友跟帖,认为这是 “作秀、幼稚 ”,甚至 “浪费流量的新闻 ”,更有网友寄语书记县长们不要 “浪得虚名 ”。报道说,这些 ‘县官 ’的博客是在省文明办的官网上开出,相对而言,影响力和流量不是很大。而且,博客内容既有某个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也有不要以异样目光和冷嘲热讽看待 “官员开博”的个人呼吁,而一般主流网站博客上常见的调侃式、批评式、辩论式的跟帖,在这里并不多见。与网络论坛和知名博客 的热闹程度相比,这里显得有些拘谨、冷清。”[10]
而在有些官员博客中,“政务之声 ”仅供 “了解政务情况 ”,网民交流讨论要去“公众论坛 ”版块,反映问题到 “咨询投诉 ”版块,在这两个栏目中也基本只见网民发问,不见回帖。这又与那些领导干部端坐上方,借着扬声器扩大音效,“自言自语 ”充斥着官话 套话的会议相比,官员博客似乎也只是一个摆设而已。有些博客由于留言过多而把留言版删去。作为官员与群众交流沟通的互动环节被删除,官民互动又从何谈起?正如一官员博客中的网友留言 “希望县长回复大家的留言!不要只有方面的发表,要与群众互动,才能更好更多的了解民意。”[11]
(四)缺乏坦诚:官员开博是 “零距离互动 ”还是 “县官升堂”?作为信息观点的自由市场,博客从诞生之初就带着独立、平等、自由、争论、开放、多元的气质。平等是自由争论、开放多元的基础。缺乏平等的精神,官员博客根本不可能赢取民众的信任、拥护和追随。然而,在现实的官员博客中,官味十足。在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的博客里,有网友留言,想证实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是否调任发改委工作。王勇平回复了该留言,明确否认铁道部部长调任发改委的传言。王在博客里写道:“这个信息毫无根据,请不要以讹传讹。” 结果招致了网友的批评: “书记县长开博不是县官升堂,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为官一任,主政一方,多少会有点居高临下的官气。而在人格独立、表达自由的网络空间里,充满了草根、平等、智慧的民间话语力量,个别官员常用的空话、套话甚至是假话,自然没了用武之地,随时可能受到网友批评。”[12]
“官文博客 ”“枪手博客 ”
(五)传播内容:是 还是 “原创博文”?
不管如何定位官员博客,它总能够在官员和民众之间架起一座交流沟通的桥梁。然而有的官员开博只是追逐潮流,博客只是一个空壳,里面只是一些官样文章。“某省 60多位县(市、区)主要领导先后实名开设 ‘民生博客 ’,共发表博文 300余篇。但记者观察发现,有的博客其实就是 ‘官文博客 ’没有原创博文,全是会议上的讲话稿、致辞等 ”。[13]
此外,尽管一些官文博客是 “原创博文 ”,然而却不是官员的博文,而是 “枪手博文 ”。石飞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官员开博: “原来他专门雇佣了一个博客枪手,其 20多篇博客全部是他雇佣枪手的功劳。再就是某市一个文友来电说,他们那里官员开博蔚然成风,开博成了与时俱进、紧跟潮流的表现,否则就是后进和落伍,各个党政机关的头头脑脑几乎一夜之间都 “博”起来了。不过,他们的博客没几个是自己写的,大多都雇佣了枪手。”[14]
“官文博客 ”和“枪手博客 ”,一个冷漠生硬,一个虚假丑陋。这两者都表明了官员缺乏诚意与真心,它不仅割断了官员与民众的联系,无法促进的官民互动;更严重的是它将进 一步破坏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当前,民众把官员博客与政府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官员博客即政府博客。因此,官员博客的冷漠虚假,即转变为政府的冷漠虚假。
三、解决 “官员博客 ”问题的路径选择
(一)官员博客应该少些 “官气 ”
首先,政府官员要提高对网络媒体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我国政府通过长期的实践,在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与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重视程度也比较高;然而,政府对于网络媒体特性的认识,特别是网络在舆论形成的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的认识尚不够充分,对于如何应用网络与公民进行沟通互动的把握仍处于初级阶段,一些政府网页、官员博客更新速度慢,或官员关闭留言板,或在官员博客中只刊登会议内容等都充分说明这一点。有些官员仍固守着 “主流媒体(传统媒体)形成主流舆论,网络媒体形成非主流舆论 ”的观念。而事实上,随着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和个人传播手段的日益便捷化,网络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扩展,其影响已经不亚于传统媒体。对此,政府官员应有充分的认识。[15]
其次,放开胸怀,与网络合作。网络成为人们获取收集和发表信息的主要途径已是不争的事实。政府官员应该转变观念,放开胸怀,与网络合作才是与时俱进,适应时代之举。面临着网络更注重个性化和自由之精神的理念,官员该给予博客更加宽松的空间,避免更加严禁的控制与管理。采取宽松和宽容的态度,使得多元化的意见得以表达,平民的草根文化得以影响和渗透到主流话语之中。
再次,争鸣是网络自由平等地传播信息的必然特征。在网络中,只需要具备链接到网络的设备,一台电脑或一台手机,并掌握连接网络的能力,任何职业、任何身份、任何年龄都能够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作为观点自由市场一部分的博客,承载着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政治观点的人对同一件新闻事件的报道、看法、意见等。因此在博客中,意见的争鸣是不可避免的,政府官员应该放下成见,更重要的是放下 “身段 ”,才可能与民众进行有效地交流沟通,从而促进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
(二)完善政府与市民的互动模式
当前,官员博客所面临的定位错误和公私混淆,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服务意识薄弱造成的。官员博客误读为民众上访的途径和发布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因为政府缺乏正式民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和正式的信息发布渠道的缺失,或者存在这些渠道,但这些渠道尽是摆设所造成的。因此,政府官员欲充分发挥官员博客的作用,首先必须建立通畅完善的民众上访渠道和信息发布机制。完善政府网站的服务功能是最主要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
政府网站以服务为主,它不同于一般的门户网站,它的突出特征就是要为公众、企业和政府系统服务,服务是政府门户网的生命线。新浪网(2003)分析纽约官方网站后指出:“它(政府)的主旨不是要在网上完成所有政府部门的事务,而是要以互联网这种形式作为政务公开的有效补充,与其他形式相结合,形成更完善的政府与市民的互动模式,实现市民办理政务的方便、高效”。[16]
在政府网站中,民众能够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政府及时回复和处理民众所反映的问题;在政府网站中,民众还可以及时地了解到相关事件最新的最权威的信息。通过完善政府网站的服务功能,还了官员博客的独立性,使得官员博客中有更多的意见讨论,而非上访或发布信息。
(三)政府官员可设立私人博客和政府博客群
“政治博客为公民与国家之间构建起一种民主、自由、公共、平等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利益机制,已经在启蒙和影响着中国民间社会的完整发育,而且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政治博客无疑会成为主导中国民间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无疑将见证国家与公民社会生长和互动的过程。”[17]
可见,博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不可忽视的力量,但作为独立性、私人性质的博客,如何在发挥作用时必须处理好定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郧杰认为,对于官员博客要考虑好两个问题。一是定性问题,因为私人博客和官方博客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官员个人的博客,作为了解民意的非正式交流渠道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为官方博客,一方面有利于加强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沟通,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处理不好定性问题,会引起法律方面的纠纷,例如在博客上面发表一些看法,老百姓会把它当成是政 府的看法。二是定位问题,官员博客作为正常行政途径的辅助手段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但是如果代替了正常行政渠道的沟通,就会起反作用。[18]
据此,政府官员可设立两种博客。一是私人博客,在博客中谈论的均是私人观点,是一种纯学术上的探讨,或者只是官员日常生活的展示,不涉及到任何公务性问题。二是政府博客群,可以作为政府网站的辅助场所,其中发布的信息、观主点等均代表政府立场,民众亦可通过其反映问题,获取权威题信息。
(四)官博内容多些“亲和”与“常态”
—传作为政府网站的辅助场所的政府博客,是民众与政府直媒接沟通的非正式途径,是政府听取民意、吸纳民智的场所。而与听取民意,吸纳民智,则需要创造官民间的良好互动。因此,官员的首要任务是剔除生硬冷漠的态度,多些“亲和”,以平等、包容的姿态与民众接触,并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共万年县委书记陈荣高的博客,就与民众间形成比较良好的互动关系。网友所反映的问题,能够及时给予答复,并着手解决问题。
作为私人性质的官员博客,是官员展示个人魅力的平台。官员应摒弃“官气”,真正坦露自己的真知和真情,将其博客打造成常态化的表达意见的平台。正如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的博客,自由平等的氛围洋溢其中。在博客里,廖新波更像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抒发自己对生活的领悟。官员博客展现的是一个政府官员的人格魅力,让民众领略政府官员鲜为人知的一面。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官员博客是适应民主建设的需要,是与网民互动的新途径。官员有开博客的勇气,至少说明政府和官员有“执政为民”的理念和信心。如同火车在刚试验时跑得比马车还慢一样,新生事物出现问题在所难免,只要正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必将化 为,“官员博客”“稀奇”“常态”成为一种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新途径。
第四篇:我国聚合营销产生的动因分析管理论文
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曾指出,从客户的观点来看,市场营销就是整个企业活动,而市场营销的产品策略又是市场营销中的核心策略。进入21世纪,网络经济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的进步、网络用途进一步多元化以及人们对互联网使用的越来越频繁,并且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因此,可以将聚合营销理解为在数字时代,基
于消费者身上出现的新科技和人类持久的行为习惯的聚合,企业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新科技(计算机、互联网、手机以及PDA个人数字处理助手等)、多渠道(网站和非网站、数字和传统)或多手段(交易营销手段和关系营销手段)的组合,建立、保持和加强与顾客以及其他合作者的关系,使各方的利益得到满足和融合的一种社会过程与管理过程。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与应用是聚合营销理念产生的技术动因。
关键词:市场营销,聚合营销,互联网,信息技术
前言
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曾指出,从客户的观点来看,市场营销就是整个企业活动,而市场营销的产品策略又是市场营销中的核心策略。进入21世纪,网络经济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的进步、网络用途进一步多元化以及人们对互联网使用的越来越频繁,并且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免费。但当今的消费者是传统消费者与数字消费者的聚合,他们的消费行为即包括采用传统的渠道也包括网络所提供的数字化渠道来满足其需要和欲望。因此,可以将聚合营销理解为在数字时代,基于消费者身上出现的新科技和人类持久的行为习惯的聚合,企业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新科技(计算机、互联网、手机以及PDA个人数字处理助手等)、多渠道(网站和非网站、数字和传统)或多手段(交易营销手段和关系营销手段)的组合,建立、保持和加强与顾客以及其他合作者的关系,使各方的利益得到满足和融合的一种社会过程与管理过程。
1.我国市场营销发展及现状
我国营销理念主要经过了以产定销、以销定产和以需定产三个阶段。虽然20世纪90年代按需定产的市场营销理念在中国兴起了,但由于正规的市场营销理念的传播和教育相对滞后,而且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错误的思维惯性,我国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简单地把推销就当成营销。到1995年后,因国际学术交流进一步加大,很多企业才开始从推销导向向注重顾客导向发展;开始采用整合性的营销策略,并且注重采用整合营销传播IMC的理念;此外,我国企业越来越注重关系营销,把建立与消费者的长久关系作为自己营销建设上的重点。这表明虽然我国的现代营销路并不算长,但是我国市场营销理念的发展却是空前的,以致有学者感叹“中国营销用短短2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历程”。90年代后,由于互联网的兴起以及我国互联网基础的渐渐成熟,网络营销在我国快速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网络营销大致经历了网络营销的混沌、应用和发展三个阶段。综观我国市场营销理念的发展和现状,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为聚合营销理念作为一种融合传统与现代、网下与网上的营销理念在我国发展兴起提供了应用的背景。
2.聚合营销产生的动因分析
2.1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后应用范围逐渐扩散到了民用。由此在90年代引发了影响深远的互联网革命。近年因科学技术以及商业应用的驱动,互联网经历了爆炸式的增长,人们对网络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和广泛。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开始于1986年,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为1986―1993年,主要实现了与互联网的电子邮件连接;第二阶段从1994年起,实现了与互联网的TCP/IP连接,开始提供互联网的全功能服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4年7月发布的《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数据表明:从宏观的角度看,我国互联网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网民数、上网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8700万、3630万;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了382216个、626600
个;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数达到53941M;我国大陆的IPv4地址数达到了49421824个。该报告还对历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几个关键指标——上网计算机数、CN下注册的域名数、www.xiexiebang.com”以吸引“眼球”烧钱,到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游戏以及电子竞技等新业务层出不穷。网络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每个国家都致力于大力发展网络经济的技术基础,试图通过发展网络经济,强化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节约国民经济基本资源,优化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最终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2000年3月,纳斯达克(NASDAQ)应声落地,自此网络经济的泡沫开始破碎。很多网络公司想当然地认为通过互联网将购物过程变得更有效率就能让消费者获得巨大的利益,但是这些企业显然没有料到实际上很多的消费者是喜欢购物的体验。在网络经济繁荣的时期,网络公司的市场营销人员常常意识不到人们购买东西的原因,以及这些情绪是怎样影响他们采取哪种方式购买的。网络经济的繁荣与泡沫破碎为聚合营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时代背景。
2.3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
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是聚合营销产生的商业驱动因素。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主动权越来越大,并且随着我国进入WTO逐渐开放,曾经受到国家保护的众多行业、企业如何才能在“狼来了”的残酷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是很多企业商家所主要关注的问题。在市场竞争激烈的21世纪,市场营销显然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一环,因为我们都知道“市场上的成功者是那些最能适应现行环境要求的公司——他们向真正需要购买的人提供商品”。网。但在如此激烈的商业竞争下,企业需要做的是认识到在数字时代消费者的价值和购买行为已经有所改变,当然也不能像技术鼓吹者那样认为消费者已经完全改变,过去的营销策略、营销方法都不管用。企业应该明白当今的消费者是混合型的消费者。因此,如果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企业需要认真通过聚合营销理念去思考现在的消费者,并且创建一套全新的市场营销策略,从而在这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中取得胜利。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是聚合营销理念的产生及应用的商业动因。
2.4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与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与应用是聚合营销理念产生的技术动因。由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形成的现代信息技术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应用。在现代通讯技术上,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电子通讯还是光通讯,固定通讯还是移动通讯,在近年来都有了巨大的进步。而在现代计算机技术上,由于空前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资,使其发展速度更是空前的。计算机芯片的处理能力在不断提高,其磁盘的存储能力在不断扩大,以及输出输入的外围设备在不断丰富,但计算机的价格、体积以及重量却在显着下降。
我国的信息化虽然发展的时间没有发达国家长,但是同样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甚至发展速度更快。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研究分析资料:2002年12月,我国电子商务网站比2001年增长12%;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电子商务交易额2002年比2001年增长66.2%;B2C交易额2001年比2002年增长率9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无论是从市场规模、交易额还是电子商务网站数量来讲,我国的信息化都在以空前的速度在发展,年增长率达到了60%以上。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与应用为聚合营销理念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其本身也构成了聚合营销理念产生的技术动因。
3.小结
网络经济和互联网的影响,数字时代的消费者出现了很多不同于传统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和购买行为。但是,由于数字时代的消费者同样具有人类基本的价值及行为属性,因而,有着传统消费者身上的一部分不变的价值观念和购买行为。这种体现在数字时代消费者价值观念与购买行为上的变与不变导致了数字时代综合型的消费者的形成,并直接促使了聚合营销理念的产生。聚合营销一方面,针对消费者在数字时代所特有的价值和购买行为,通过对网上和网下两种市场的分析与整合,提供了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分析框架,为企业在21世纪进行营销活动指引出全新的视角和营销的依据。另一方面,它又在传统交易营销理论、关系营销理论以及互联网和高科技手段上取得了融合。因此,其营销策略应该结合传统营销的4Ps、交易营销的4Cs以及新科技和互联网所带来的变化,形成以产品策略的聚合、价格策略的聚合、渠道策略的聚合以及沟通策略的聚合四个方面为框架的聚合营销的市场营销策略。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数字时代的中国企业都可以采用聚合营销的方法,提高自身在21世纪的市场营销力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1、沙轩,高红:浅议网络促销形式的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8年01期.2、徐清华:如何有效实施整合营销[J],企业研究, 2004年08期.3、连漪,梁健爱:基于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营销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4年04期.4、曾伟球: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创新及其实践应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08期
第五篇:企业价值资产评估
摘 要 《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于2005年4月起实施,打破了价值评估中单一使用成本法的局面,使得收益法、市场法的应用有了政策上的依据,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如何正确、合理的选择三种方法应用于评估实践这一问题。
关键词 企业价值资产评估 成本法 市场法 收益法引言
2004年12月30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书(试行)》(简称“意见书”),从基本要求、评估要求、评估方法和评估披露等方面对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企业价值评估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于2005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意见书明确提出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三种基本方法,这一规定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单一使用成本法的局面,拟促成三足鼎立的评估方法格局。基于此,在具体的价值评估实践中方法的选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进行深入的讨论具有现实意义。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应用现状
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估方法有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期权法较少采用。而在我国的价值评估实践中,成本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首选和主要使用的方法,收益法、市场法很少采用,期权法几乎不用。赵邦宏博士对我国2003年企业价值评估使用方法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业务中所占的比例达95%左右,而收益法一般作为成本法的验证方法,不单独使用,市场法很少使用,期权法一般无人采用,而且在2004年12月30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的《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书(试行)》中也未涉及到期权法,基于此,本文中对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及选择研究中不考虑期权法,仅以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三种方法为研究对象。3 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比较分析
要选择适合于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首先应从不同的角度对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明确各种方法之间的差异性,以下从方法原理、方法的前提条件、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对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进行比较分析。
3.1 各方法的原理
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重建或重置评估对象,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精明的潜在投资者,在购置一项资产时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建造一项与所购资产具有相同用途的替代品所需要的成本。
收益法的基础是经济学中的预期效用理论,一项资产的价值是利用它所能获取的未来收益的现值,其折现率反映了投资该项资产并获得收益的风险的回报率,即对于投资者来讲,企业的价值在于预期企业未来所能够产生的收益。这一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艾尔文·费雪,费雪认为,资本带来一系列的未来收入,因而资本的价值实质上是对未来收入的折现值,即未来收入的资本化。
企业价值评估市场法是基于一个经济理论和常识都认同的原则,类似的资产应该有类
似的交易价格。该原则的一个假设条件为,如果类似的资产在交易价格上存在较大差异,则在市场上就可能产生套利交易的情况,市场法就是基于该理论而得到应用的。在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中,市场法充分利用市场及市场中参考企业的成交价格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和判断被评估对象的价值。
3.2 各方法的前提条件
运用成本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应具备的前提条件有三个:一是进行价值评估时目标企业的表外项目价值,如管理效率、自创商誉、销售网络等,对企业整体价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二是资产负债表中单项资产的市场价值能够公允客观反映所评估资产的价值;三是投资者购置一项资产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具有相同用途所需的替代品所需的成本。若选择收益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应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一是投资主体愿意支付的价格不应超过目标企业按未来预期收益折算所得的现值;二是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能够合理的预测,企业未来收益的风险可以客观的进行估算,也就是说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和风险能合理的予以量化;三是被评估企业应具持续的盈利能力。
采用市场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需要满足三个基本的前提条件:一是要有一个活跃的公开市场,公开市场指的是有多个交易主体自愿参与且他们之间进行平等交易的市场,这个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代表了交易资产的行情,即可认为是市场的公允价格;二是在这个市场上要有与评估对象相同或者相似的参考企业或者交易案例;三是能够收集到与评估相关的信息资料,同时这些信息资料应具有代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3.3 各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成本法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相对于市场法和收益法,成本法的评估结果客观依据较强。一般情况下,在涉及一个仅进行投资或仅拥有不动产的控股企业,以及所评估的企业的评估前提为非持续经营时,适宜用成本法进行评估。但由于运用成本法无法把握一个持续经营企业价值的整体性,也难衡量企业各个单项资产间的工艺匹配以及有机组合因素可能产生出来的整合效应。因而,在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不宜单独运用成本法进行价值评估。
收益法以预期的收益和折现率为基础,因而对于目标企业来说,如果目前的收益为正值,具有持续性,同时在收益期内折现率能够可靠的估计,则更适宜用收益法进行价值评估。通常,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收益具有上述特点,可用收益法。基于收益法的应用条件,有下述特点的企业不适合用收益法进行价值评估:处于困境中的企业、收益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企业、拥有较多闲置资产的企业、经营状况不稳定以及风险问题难以合理衡量的私营企业。
市场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具有简单、直观便于理解、运用灵活的特点。尤其是当目标公司未来的收益难以做出详尽的预测时,运用收益法进行评估显然受到限制,而市场法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小。此外,站在实务的角度上,市场法往往更为常用,或通常作为运用其他评估方法所获得评估结果的验证或参考。但是运用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因为评估对象和参考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往往不尽相同,因而要找到
与评估对象绝对相同或者类似的可比企业难度较大;其次,对价值比率的调整是运用市场法及为关键的一步,这需要评估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技术能力。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的原则
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不是主观随意、没有规律可循的,无论是哪一种方法,评估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殊途同归的服务于市场交易和投资决策,因而各种方法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结合前文对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可以总结出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的一些原则:
4.1 依据相关准则、规范的原则
企业价值评估的相关准则和规范是由管理部门颁布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部分强制性。如在2005年4月1日实施的《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书(试行)》二十三条中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根据评估对象、价值类型、资料收集情况等相关条件,分析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三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的适用性,恰当选择一种或多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第三十四条中指出:“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对企业进行评估时,成本法一般不应当作为唯一使用的评估方法”;第二十五条中指出:“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根据被评估企业成立时间的长短、历史经营情况,尤其是经营和收益稳定状况、未来收益的可预测性,恰当考虑收益法的适用性”。显然,这些条款对选择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4.2 借鉴共识性研究成果的原则
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的一些共识性研究成果是众多研究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基于价值评估实践的一些理论上的提炼,对于选择合理的方法用于价值评估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如在涉及一个仅进行投资或仅拥有不动产的控股企业,或所评估的企业的评估前提为非持续经营,应该考虑采用成本法。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进行企业价值评估,不宜单独使用成本法。在企业的初创期,经营和收益状况不稳定,不宜采用成本法进行价值评估。一般来说,收益法更适宜于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此外,如果企业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经营、收益状况稳定并有充分的历史资料为依据,能合理的预测企业的收益,这时采用收益法较好。在参考企业或交易案例的资料信息较完备、客观时,从成本效率的角度来考虑,适合选择市场法进行价值评估。
4.3 客观、公正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评估师在选择价值评估方法的时候应始终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科学态度,尽量避免用个人主观臆断来代替客观实际,尽可能排除人为的主观因素,摆脱利益冲突的影响,依据客观的资料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选择合理的方法。公正性原则要求评估人员客观的阐明意见,不偏不倚的对待各利益主体。客观、公正这一原则不仅具有方法选择上的指导意义,而且从评估人员素质的角度对方法选择做了要求。
4.4 成本效率的原则
评估机构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之一,也需要获取利润以促进企业的生存、发展,因而在评估方法选择时,要考虑各种评估方法耗用的物质资源、时间资源及人力资源,在法律、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及满足委托企业评估要求的前提下,力求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委托企业和评估机构互动发展的双赢模式,更有利于评估机构增强自身实力,提高服务水平。
4.5 风险防范的原则
企业价值评估的风险可以界定为:“由于评估人员或者机构在企业价值评估的过程中对目标企业的价值作了不当或错误的意见而产生的风险”,根据这一定义,企业价值评估中的风险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是指评估机构的外部因素客观上阻碍和干扰评估人员对被评估企业实施必要的和正常的评估过程而产生的风险。内部风险是指由于评估机构的内部因素导致评估人员对拟评估企业的价值作了不当或错误的意见而产生的风险。显然,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作为价值评估中的一个环节,可能会由于方法选择的不当带来评估风险。基于此,在选择评估方法的时候要有强的风险防范意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分析可能产生的评估风险,做出客观、合理的价值评估方法选择。
参考文献阿斯跃斯,达蒙德理.张志强译.价值评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企业价值评估知道意见书(试行)讲解[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王海粟.企业价值评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王少豪.企业价值评估:观点、方法与实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