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委办【2004】66号--加快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1:5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委办【2004】66号--加快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委办【2004】66号--加快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

第一篇:浙委办【2004】66号--加快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加快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

(浙委办[2004]66号 2004年11月15日)

近年来,我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积极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省属国有企业改制进程相对滞后,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够完善,产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国有资产监管营运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为进一步加快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国有资产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提高运营效益,实现保值增值,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根据中央有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按照建立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资监管新体制的要求,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充分调动和激励企业与职工的积极性,从整体上搞好搞活省属国有企业,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控制力和带动力,实现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以产权主体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省属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在关键领域、重要行业和优势企业的集中度明显提高,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监管新体系基本建立,营运效益更加显现,资产质量不断提升;国有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造基本完成,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国有产权交易市场规范有序,交易平台基本建立,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更趋完善。

三、基本原则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要在省属国有企业改革中,积极推动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有机融合,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坚持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原则。根据我省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导向,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引导国有资本向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重要行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实现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以改革促发展的原则。力争通过改革激活资源,做强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从而达到释放国有资本潜力、激发企业活力、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坚持以人为本、稳妥推进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改制和重组,做到成熟一家,操作一家。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的民主权利和合法利益,保持社会和企业稳定。

——坚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完善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机制和方式,切实增强国有资本营运能力,壮大国有资产规模,提高国有资产质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主要任务

(一)以产权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推动国资营运机构改革。

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行业的企业,或保持国有独资,或在保持国有绝对控股的前提下,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

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战略投资者控股、国有参股、企业经营团队和员工持股,或国有控股、战略投资者参股、企业经营团队和员工持股等多种形式的产权结构,有的竞争性行业的龙头企业,国有资本也可以全部退出。对具有专业投资功能并具有扩张力的企业,以资本运作和战略持股为主要职能,实施相关核心产业的整合,成为投资类资产经营公司。

对行业相同、业务相近的国资营运机构,通过辅业分离、产业整合的方式,重组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骨干企业。

对散布于各集团内具有鲜明产业特征的企业,通过依托强势企业,集中优质资产和稀缺资源,组建新的企业集团。

对处于竞争性行业但竞争优势不明显或经营困难的企业,采取外资民资收购、企业经营团队和员工持股等方式进行整体改制,实现国有资本全部退出。

通过改革,减少国有资产管理层次,提高营运效益。保持国有独资的,仍为国资营运机构。改制为股份制的监管企业,一般不作为国资营运机构,其股权划转给综合类资产经营公司或其他国资营运机构持有。其中绝对控股的监管企业,经批准可对其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

(二)以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为目标,拓展国有资本营运空间。

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再投入机制,通过国有资产存量整合、增量注入,重点培育建设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集中国有资本,重点投向亟需国有资本支撑和带动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行业,增强国有资本在重点领域的带动力;支持国有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主动参与民营经济新飞跃的进程,努力形成国有资本新的增长点,在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切实增强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控制力。

(三)以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实施规范化公司制改造。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推进规范化公司制改造,建立健全权责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权责,建立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规范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职责分工和议事规则,董事长与总经理原则上应当分设,切实发挥董事会重大问题统一决策和选择经营者的作用,积极探索外派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发挥监事会对企业财务活动和企业负责人经营管理行为的监督作用。以资产为纽带,理顺母子公司关系,减少管理层级,合理界定职能,增强母公司的控制力,营造子公司增强竞争力的环境。在党管干部的原则下,推进企业经营者市场化、职业化进程,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提高经营者的整体素质。

(四)以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为主线,建立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

把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与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促进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形成出资人监督、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根据国有独资、控股、参股等不同产权结构,建立行之有效的国有产权代表报告制度、财务报告制度、内部审计报告制度、监事会主席报告制度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监督和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行为的监督,绝不允许搞账外账,侵占、私分国有资产。构建企业经营决策行为和重大事项的全过程监督和制衡机制,企业内部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制衡机制,企业资金活动、资产运动、资本流动、信息对称的财务管理有效反馈机制。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改进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方式,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形成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机制。

(五)以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为手段,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在总结国有独资企业授权经营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多元投资主体企业授权经营的新思路,研究在多元产权制度下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新途径;制订完善企业重大事项管理、企业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国有资产经营综合评价考核等制度,规范国有产权代表行为;完善对产权代表实行契约式授权的方式,落实权利、责任和义务,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管理;建立短效与长效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在进一步完善年薪制的基础上,探索期权、模拟股权、管理要素入股等激励机制,研究经营者收入与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探索对在国资营运机构、企业集团公司和资产经营公司等不同机构中任职的国有产权代表,按不同岗位和目标实行有效管理和考核的办法。

(六)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建立国有资产合理流动的规范化市场运作体系。构造国资、民资、外资共融共存,信息透明公开,交易公平公正,行为规范有效的资本运作平台;制定和完善国有产权交易监督管理制度,规范产权转让行为,促进国有资产在合理流动中实现保值增值;以整合重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为重点,形成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交易、坏账处理、责任追究等一系列相衔接配套的独立、高效的运作体系,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能力和国有资产的流转效率。

五、政策措施

(一)规范国有产权转让行为。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令第3号),制定我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国有产权转让行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必须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并确立国有产权转让主体,严格审批程序。各省属国有企业的资产处置、产权转让须报经省国资委批准,特殊情况需采用协议转让方式的,由省国资委审核后报省政府批准实施。建立国有产权转让的市场准入制度,选择确定操作规范、诚信度好、执业能力较强的产权交易机构,从事国有产权交易,统一构筑交易平台。企业经营团队和员工受让本企业国有产权,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再实行一次性付款价格优惠。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经营业绩下降负有责任的,不得参与收购本企业国有产权。省国资委和有关部门要依法加强对企业国有产权转

让的监管,并注重发挥职工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作用。具体办法由省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二)继续实行工效挂钩。

为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对改制后继续保持国有独资、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仍可按原有政策继续实行工效挂钩。省国资委负责审核确定所监管企业的工效挂钩方案及清算,审核结果抄送省国税局、省地税局。

(三)进一步规范土地资产处置政策。

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土地资产的效益,进一步规范土地资产的处置行为,按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的有关规定,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必须把经评估备案的土地资产界定为国有资产,并按评估确认价统一折股为国有资本;若已改变土地用途或性质的,其增值部分,也应全部界定为国有资产。对上缴当地政府的土地出让金,要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研究返还办法,提高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的支付能力。具体办法由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制定。

(四)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

为确保企业改制顺利进行,改制期间,企业领导人员一般不作交流。改制后,对企业领导人员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留任、交流、离岗退养、提前退休、自谋职业等多种途径妥善安排。企业已取消行政级别,今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调到企业任职的,不再保留行政级别和公务员身份,退休时均按企业退休人员政策办理退休手续。企业国有产权代表由国有资产出资人委派,并不得持有本企业和下属企业股份。企业经营管理层与其他职工一样,按照有关规定与企业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具体办法由省委组织部会同省国资委、省人事厅制定。

(五)加强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

要统筹兼顾,稳妥处理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对改制企业的离退休人员要逐户进行研究,落实管理职责和相关费用。管理职责和相关费用原则上均由改制后的企业承担,并在改制方案中事先设计,在资产转让中予以通盘考虑。在属地化管理未落实之前,省属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继续由省国资营运机构分别负责管理。

六、方法步骤

根据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目标任务,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企制宜、分类指导,规范运作、稳妥推进的方针,分批、分步骤推进改革,切实做到成熟一家、改制一家,改制一家、成功一家。认真贯彻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法规,规范改革程序和方法,切实维护不同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确保在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

第一步,政策准备。力争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尽快出台企业改革涉及的产权转让、工效挂钩、土地资产处置等政策规范。同时,确定数家具备条件的企业率先实施改革,边探索,边总结,争取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取得初步成效。

第二步,全面推进。在总结首批改革企业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制和重组。率先改革的企业不断完善提高,做大做强。

第三步,总结提高。帮助企业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基本建立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企业监管体系。

七、组织领导

省属国有企业改革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一定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妥善处置。省国资委要切实承担起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积极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并确定联络员加强与省国资委的沟通。对具体企业改制,各有关单位可根据需要组建相应的改制指导组。省直有关部门和省属国有企业要按照改革的总体要求,抓紧制订本部门所属企业和企业自身的具体改制实施方案,并做好思想动员工作,紧紧依靠广大职工,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有关市、县(市、区)要从大局出发,积极支持省属国有企业推进改革,切实做好企业分离办社会、社会保障衔接等各项工作。

发布部门:浙江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4年11月15日 实施日期:2004年11月15日(地方法规)

第二篇:浙政办发【2005】69号--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资委

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

(浙政办发[2005]69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省国资委《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八月十七日

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

(省国资委 二○○五年八月十日)

为加快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规范改制程序,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现就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规范有序地进行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

(一)根据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的通知》(国资发产权[2005]78号)精神,规范有序地进行企业国有产权向企业管理层转让。

(二)省属国有企业管理层参与受让国有产权的,应当制订参与受让的方案,主要包括受让意向、参与人员、认购份额、参与形式等内容。管理层参与受让的方案需获得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的审议认可,并按以下批准权限报批:

1.管理层参与受让大型企业国有产权的方案由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审议,报省政府批准。

2.管理层参与受让中小型企业国有产权的方案根据产权关系由产权持有单位批准;如直接或间接持有改制企业国有产权的企业管理层集体参与受让,由上一级的产权持有单位批准。

方案批准后,管理层即具备参与受让的资格。

(三)管理层参与受让的企业所具备的资质、商誉和经营业绩等内容可作为管理层对应的能力说明。符合下列情形的可以优先受让,并在产权转让项目的招标文件中予以体现:

1.改制企业在改制前三年连续实现盈利;

2.已纳入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考核范围的企业,近三年均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

3.管理层素质较高,对企业发展有较大贡献,群众认同度高,无违法违纪现象。

(四)省属国有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原则上应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公开进行,经批准也可按资产评估价值协商作价的方式转让。

(五)管理层用于受让行为的资金,通过专门设立的临时性专用银行账户结算。受让成功结算时,由开户银行提供相关往来凭证,并出具所有资金往来与改制企业和其他关联企业无关的证明。

(六)管理层参与受让国有产权过程中,通过压低国有产权交易价格、损害国有产权交易公平等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等行为的,一经发现,产权转让行为未经实施的,即取消其参与受让的资格;产权已由管理层受让的,该转让行为无效。省国资委和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七)省属国有企业中退休后可享受公务员待遇的企业领导人员,如参与国有企业产权受让的,不再保留公务员待遇;已经持有的,应按原价退出,否则不再保留公务员待遇。

(八)省属国有企业中,属于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行业的企业以及政府专营性质的企业,其国有产权暂不向管理层转让。具体企业名单由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审定。

二、有条件地开展按资产评估价值协商作价转让国有产权

(一)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及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第3号令)有关国有产权转让的规定,省属国有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在省及省以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认定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信息、竞价转让,具体转让方式可以采取拍卖、招投标、按资产评估价值协商作价转让及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二)为了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保证改革工作健康、规范和有序进行,结合省属国有企业实际,有条件地开展按资产评估价值协商作价方式转让企业国有产权。

经批准,以下范围内事项,可以按资产评估价值协商作价转让国有产权:

1.引进战略投资者,并以货币形式增资扩股且其所持股权在一定期限内不另行转让的合资合作事项;

2.国有持股比例相近的省属国有控股企业间的国有产权转让;

3.省属国有独资企业向非省属(包括中央所属、省内地方所属和外省所属)国有独资企业转让所持有的产权,省属国有控股企业向国有持股比例相近的非省属国有控股企业转让所持有的国有产权;

4.企业其他股东对省属国有参股企业进行控股式收购时,向国有股东发出要约收购的;

5.企业持续经营亏损,历史包袱较重,意向方愿以承债式整体收购的;

6.国民经济关键行业、领域中对受让方有特殊要求的国有产权转让事项;

7.企业实施资产重组中将国有产权转让给所属控股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

8.省属国有独资企业和其他不属同一集团内的省属国有独资企业间的产权转让。

以资产评估价值协商作价方式转让的事项,转让方必须充分说明明显优于公开转让的效果,或难以组织公开转让的理由。

(三)经批准采用按资产评估价值协商作价方式转让的事项,应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资产评估、转让公示和进场交易环节。

1.资产评估。按照浙国资企改[2004]10号文件有关规定组织开展清产核资、财务审计后进行资产评估。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由省国资委直接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须在转让标的企业内部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的评估结果按规定程序由省国资委核准。对特别重大的资产评估项目,可由省国资委组织专家进行咨询论证,严把评估结果审核关。

2.转让公示。在评估基础上,转让双方应进行充分协商,依法妥善处理转让中涉及的相关事项后,在省国资委指定的产权交易机构网站、报刊和转让标的企业内部,就该次转让行为内容进行公示。公示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转让双方的基本情况、转让标的、转让价格、作价依据、资金来源等,公示期为20个工作日。对公示期间提出的异议及问题,须按规定妥善调查处理。

3.进场交易。公示后无异议或经妥善调处后的转让项目,须在省国资委指定的产权交易机构内完成交割手续,产权交易机构要对转让的相关内容进行监督审查,并出具相应的交易凭证。

涉及国家机密、安全或其他特殊原因不适宜进行公示、进场交易的,经批准,可不进行转让公示、进场交易。

三、积极探索国有产权全部退出后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办法

(一)2000年机构改革中省级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或行政性公司转为经济实体的省属国有企业,在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同时,继续完善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按政策规定保障离退休人员的有关待遇。改制后企业保留国有股份的,离退休人员仍由改制后存续企业管理。改制后企业不保留国有股份的,通过建立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做好离退休人员待遇落实的管理服务工作。

(二)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依托改制后的存续企业建立和管理,工作人员2至3人,管理经费在财政预算内列支。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按规定向离退休人员传达中央和省有关离退休人员待遇的政策规定,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负责管理好剥离资产的租赁收益;按规定向离退休人员发放统筹外福利费用;承担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其他有关事项。

(三)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离退休人员生活待遇的经费来源和发放。省属国有企业国有产权全部退出时,可视本企业资产的实际状况,单独剥离部分可租赁的优质资产,保留国有性质,租赁收益用于支付改制前已离退休人员的门诊医药费补助、省直房改办审批同意的住房

补助费以及目前由企业发放的其他统筹外福利费等。发放标准按照浙财国资字[2003]198号、浙劳社医[2005]67号等有关规定执行。由省财政承担的离退休人员统筹外经费渠道不变。

省国资委要明确相应的职能部门,配备人员,加强对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的指导与监管。

四、积极鼓励非国有资本参与省属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一)省属国有企业改制后仍保留国有股本的,经省国资委核定后原企业国有净资产与改制后企业国有股本之间的余额,在不超过该企业非国有股本总额的范围内,由改制后企业提出申请并以该企业优质资产作抵押,经省国资委同意,双方签订合同后,可以借给企业使用,并交纳资金占用费。

(二)资金占用费按上一企业资本收益率逐年确定,并以现金支付;资本收益率低于合同规定期限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按银行贷款利率计算。

(三)企业占用资产期限不超过三年,并应制订还款计划。其间,如企业进行增资扩股,可以用企业占用的国有资产余额支付国有股的增资扩股。

五、进一步明确省级各部门所属企业和事业单位改制中方案审批和国有资产处置事项

省级各部门所属企业及其下属企业的改制方案由其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省级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其改制工作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省属事业单位改制的若干政策意见》(浙政办函[2002]45号)等有关规定进行。改制工作中涉及资产处置、国有股权设置等事宜,由其主管部门报省国资委审批(省政府另有规定的文化、宣传等单位除外)。改制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就改制的合法合规性、资产的可靠性作出书面承诺;参与改制事项的中介机构要就资产审计和评估的准确性作出书面承诺;改制企业或单位法定代表人要就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作出书面承诺。上述承诺是省国资委审批资产处置、国有股权设置等事宜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第三篇:加快推进市、县属国有企业改革

市、县属国有企业改革亟需加快推进

当前,从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层面来讲,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整合重组、规范治理、做强做大的阶段,但在市、县属企业层面,仍然停留在产权转让、关闭破产阶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两个置换”的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一是企业丧失了发展机遇,由于没有及时解决“职工多、包袱重、外欠大”等历史遗留问题,难以引进战略合作伙伴,难以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二是引发了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由于企业经营困难、职工生活困难,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由此引发职工上访不断;三是加大了政府改革成本,随着《劳动合同法》、《企业破产法》等一批法律的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有关政策逐步规范,职工维权意识逐步增强,国企改革成本也逐步增大。从2006年到现在,短短五年时间,职工经济补偿金标准从10468元增加到现在的29361元,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从537元增加到现在的1766元,而且最低工资标准逐年提高,企业改制成本增年增大。以2011年为例,平均每名职工改制成本达到10万多元。

目前,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群,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错综复杂。面对转型跨越发展的大潮,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加快推进市、县属国有企业改革。

第四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定稿)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

——鲁政发〔2003〕62号

发布时间:2003-07-10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八届五次会议精神,进一步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现就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省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一批核心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公司、大集团,一些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劣势及资源枯竭企业通过关闭破产等形式逐步退出市场,一些企业的不良资产、债务、办社会职能等历史包袱得到初步解决,市场竞争力有所增强。但从总体上看,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滞后、投资主体单

一、国有股比重过大、出资人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历史负担沉重等问题比较突出。必须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出资人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这既是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山东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省属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对此,各部门和广大省属国有企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共同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政企分开,从建立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入手,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国有资本原则上从一般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培育发展一批对全省经济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骨干企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市场体系,着重解决好职工劳动关系转换、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国有资产处置和企业债务包袱处理等问题,促进省属国有企业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二)任务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省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除国家规定的专营企业、涉及国家安全的企业实行国有独资,资源性重点企业、支柱产业中的骨干企业以及投资公司实行国有控股外,其他企业中的国有资本退到参股地位或全部退出;劣势国有企业退出市场;上市公司国有股调整到平均30%左右;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完成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健全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建立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省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三、改革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对省属国有企业总体上通过六种方式进行改制和调整重组。

(一)授权经营。1.对国有资产规模大、经营管理水平高、品牌优势突出、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企业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暂行办法〉的通知》(鲁政发〔1999〕39号)要求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2.充分发挥现有省属投资公司的作用,同时组建几家省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授权其经营其他属企业的国有资产。

(二)改制。1.整体改制。通过转让存量资产、吸收外资和民间资本等,将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将资产规模较小的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合作制企业。2.分块改制。对不宜整体改制的企业,在征得出资人、债权人同意的基础上,实行分块改制。3.对暂不具备改制条件的企业通过租赁、承包、托管等实行国有民营。

(三)股权转让。1.对省属上市公司采用以下途径和方式调整优化股本结构:①向外商转让国有股权;②向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转让国有股权;③向公司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转让国有股权;④采取配股、发行新股形式,降低国有股比重;⑤转让上市公司母公司的国有股权(产权);⑥上市公司依法回购国有股权。2.对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股比重大的有限责任公司和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规范上市、引入外资和国内法人、自然人(包括内部职工)资本等方式,降低国有股比重。

(四)下放。对适合下放到市、县管理,尤其是分布散、省里管理难度大的国有中小企业,整体划归企业所在市进行改革重组,相应调整其财政、劳动、统计等关系。

(五)重组。打破现有行业、部门界限,对产业、产品关联性强、经营领域相近的省属国有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划转等多种方式进行资产整合重组,壮大现有优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具备条件的可组建新的大型企业集团。对省直部门所属的基本无资金、无经营场所、无经营活动的“三无”企业,依法予以清理整顿。

(六)关闭破产。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以及资源枯竭的省属国有工业企业,争取列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计划》,实行政策性关闭破产;不能列入全国计划、符合破产条件的,依照《破产法》实施破产。

四、配套政策措施

(一)国有资产处置方面。

1.省属国有企业改制时,对无法收回的债权和淘汰报废待处理的资产损失,由企业根据中介机构的落实情况、专业技术和司法等有关部门提供的证明材料,经主管部门审核,报省财政部门批准后,可从企业净资产中核销。核销的应收账款移交省有关部门、单位或资产经营公司继续追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2.省属国有企业划拨土地的处置权、收益权归省政府。土地处置方式和程序等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由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破产企业原使用划拨土地的变现资金优先用于安置职工。对资不抵债企业实施整体出售、兼并的,可将其部分划拨土地资产价款、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业权价款与其他国有资产一并充抵企业负债,购买方或兼并方对剩余的土地使用权享有优先受让权或优先承租权。

3.将省属国有企业自办的普通中小学校、公安、消防、居委会等社会职能单位所占用的资产及人员分离出来,移交当地政府管理。

4.省属企业国有资产按规定扣除有关费用后的剩余部分,凡全部购买、一次性付清价款并安置全部职工的,给予价格优惠,具体优惠比例由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确定。对一次性付清价款确有困难的,可采取分期付款方式,但首期付款不得低于总价款的50%,其余价款由受让方提供合法担保,并在首期付款之日起1年内付清。

(二)企业债务处理方面。

1.省属国有企业拖欠的职工工资、医疗费、津贴、补贴、住房公积金、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欠缴的社会保险费以及预留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等,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省属企业改革中国有产(股)权管理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02〕62号)规定,企业改制时经中介机构核查,省劳动保障、财政部门确认后,从企业净资产中扣除,由改制企业支付和缴纳。改制企业净资产不能足额支付拖欠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其不足部分从省专项资金中予以解决。改制企业一次性补缴社会保险费有困难的,可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分期缴纳协议,期限不得超过3年。企业未退还的职工集资款,以现有资产清偿,也可在职工自愿的前提下,转为职工对改制企业的股金。

2.坚持维护金融债权安全的原则,不得借企业重组、破产之机恶意逃废金融债务。同时金融机构也要积极支持企业依法规范改制。引导省属国有企业与金融机构加强沟通协调,充分利用有关政策规定,通过折扣变现、债务更新等方式妥善处理金融债务。

3.支持投资公司、资产经营公司受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打包”处置的不良资产。

(三)人员分流安置方面。

1.省属国有企业中符合内部退养条件的职工,在企业改制时,经本人申请,按规定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内部退养职工从改制时到符合法定退休条件办理退休手续期间的生活费、社会保险费,从企业净资产中扣除,由改制企业负责发放和按规定缴纳。对实行企业内部退养的职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2.自谋职业的职工,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后,可自行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接续手续,或委托劳动保障部门职业介绍机构代办;到新的用人单位就业的,由用人单位办理保险接续手续。

3.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并经县级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1-10级的伤残职工,原则上由改制企业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负责管理或安置。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优先拨付依法应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和基本医疗保险费。其中,经鉴定伤残等级达到1-4级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预留至当地平均期望寿命,并移交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由该机构负责发放;伤残等级达到5-10级的,其一次性工伤待遇可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

4.60年代精简下放人员、供养遗属的生活费,经主管部门同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从企业净资产中扣除,由改制企业按规定发放。

5.简化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程序,方便职工以个人身份参保缴费。对分流人员通过多种灵活形式再就业的,可依托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或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代理社会保险关系。对分流人员未再就业的,社会保险机构保留其社会保险关系,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规定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四)调整劳动关系方面。

1.建立企业自主用工、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新型劳动关系。改制为非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全部退出或国有参股)的,给原企业国有身份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并解除原劳动合同,职工不再具有国有企业职工身份。改制后仍为国有企业(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变更职工劳动合同,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对未与改制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职工与改制企业重新签订或变更劳动合同的期限应不少于原劳动合同未履行的期限。

2.经济补偿金支付标准,依据《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有关规定,按职工在国有企业的工作年限,每满1年给予改制前企业正常经营情况下职工个人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计算。职工个人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计算;职工个人月平均工资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原则上按3倍计算;企业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经职工本人同意,改制企业可将经济补偿金转为职工入股的股金。省属国有企业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实施办法由省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制定。

(五)调整改制企业管理关系方面。

1.省属国有企业改制后,职工档案由改制企业统一存放管理,也可移交当地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职业介绍机构统一存放管理。破产企业的职工档案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破产清算组移交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职业介绍机构管理,并由职业介绍机构代办各项社会保险业务。

2.改制重组企业的职工计划生育管理及其他社会工作,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企业(破产企业为破产清算组)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移交。职工到新单位就业的,移交到新就业单位;职工自谋职业或失业的,移交到职工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管理。

3.省属国有企业改制后国有资本全部退出或退到参股地位的,退出省属企业行列,改由企业所在地管理。

(六)降低企业改制费用方面。

1.工商行政管理、土地、房产、税务、车辆等过户收费,只准收取工本费。

2.审计、资产(含土地)评估、产权交易、验资、法律诉讼、公证等中介收费,一律按国家规定标准下限收取。除此之外,任何部门和中介机构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企业改制有关费用。???

(七)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方面。

省属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后,应及时调整理顺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实行以资产为纽带的管理办法,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省属投资公司以及拟组建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领导人员,仍按现行管理办法管理,待省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到位后再作调整。其他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根据企业产权关系变动作相应调整。

五、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稳妥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

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关系全省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全局,各部门和省属企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委工作会议的部署上来,明确任务,落实措施,通力合作,共同推动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负责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审查确定省属国有重点企业改革方案,协调解决企业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做好稳定工作。

(二)落实部门责任。计划、经贸、外经贸、交通、建设、教育等部门,要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负责本系统省属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对省属重点企业,由企业提出改革方案,部门审核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后组织实施;对其他企业,由企业提出改革方案,部门研究批准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后组织实施。

??? 财政、国资、劳动保障、国土资源、公安、信访、教育、卫生、工商、税务等部门要研究制定支持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措施,明确分管领导、处室和联络人,及时办理有关手续。组织人事部门负责有关企业领导班子的考察调整,宣传部门负责做好企业改革的宣传和舆论导向工作。

(三)依法规范操作。省属国有企业改革调整中,要严格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产权界定和资产处置,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企业改制时转让资产,具备条件的应面向社会公开拍卖。改制企业代管的原企业非经营性资产,由国资监管部门与改制企业签订协议,落实管理责任。向企业外部转让国有资产,有关部门要严格考察受让方的资信、实力、经营管理水平和受让动机,不符合条件和要求的不得转让。省属国有企业改制要依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操作,要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经理、财务负责人等不得在权属企业出资入股和兼任领导职务。

(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稳定。充分发挥企业党政工团组织的作用,做好思想发动、组织宣传等工作,制定保持企业稳定的预案和措施。坚持职工入股自愿,不得强迫或阻挠职工入股。改制后的企业原则上应全部接收原企业职工,并在平等自愿、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与留用职工重新签订或变更劳动合同。企业改制重组或破产方案、国有股权转让方案、职工安置方案等须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从省属企业国有资产变现收入、国家股分红、收取国有独资企业部分利润等渠道筹措设立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解决省属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费和改制企业职工经济补偿金不足等问题。

以上意见,各市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第五篇: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土地使用权采矿权处置意见

关于山西省省属国有企业改革 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处置的意见

(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省国资委,2006年4月)

第一条为促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保障国有土地资产权益,进一步规范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土地使用权处置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在省属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矿业权的处置,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处置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经批准,采取以下方式处置:

(一)改革后的企业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可继续以划拨方式处置。

(二)改革为国有独资公司,不改变原划拨土地用途的,可以以划拨方式使用,也可以采取出让或租赁方式处置。

(三)改革为国有控股企业,不改变原划拨土地用途的,可以划拨方式处置土地五年,也可以作价出资、出让、租赁方式处置;改变土地用途的,必须以出让或者租赁方式处置土地。

(四)国有企业改革为非国有企业的,企业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必须采取出让或者租赁方式处置。

(五)省人民政府批准实行授权经营的企业在授权经营文件下达后1至2年内必须办结授权经营手续,过期作废。市、县级政府不得批准授权经营企业用地。授权经营的土地经批准可以作价出资。

不改变土地用途和国有企业性质的,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可仍以授权经营方式处置。但授权经营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只能在本集团(企业)范围内出租,不得出租给本集团(企业)范围外的单位、企业、部门。

授权经营企业改变土地用途和国有企业性质的,原划拨土地使用权以出让方式或租赁方式处置。已经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批准授权经营的企业,在原授权经营范围外新增加的建设项目用地要经批准才能实行授权经营、作价出资。

第四条关闭破产企业处置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收回,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公开出让。出让所得收入减去出让业务成本费用后全额缴入省国有企业改革专项资金账户,用于安置该关闭破产企业的职工。对收回后不能及时变现的,由当地土地收购储备机构、土地交易中心储备、管理。

第五条国有企业主辅分离的单位用地按该单位土地利用现状使用、处置。主辅分离后辅业单位改制为非国有企业的,按本办法第三条第四款的规定办理。

移交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单位用地按单位原使用现状无条件划转,有关用地与原主业企业共用的部分要明确产权后签订共用协议。

第六条鼓励国有企业盘活存量土地使用权

国有企业退城进郊、退城入园、退城进山的,优先考虑选址供地;企业原使用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收回,进行公开出让,土地出让所得优先用于新企业的建设或原企业职工安置。

第七条企业改制中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包括由政府收回的土地使用权、改变用途的土地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以及以土地使用权为标的物的转让,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涉及地上建筑物及其他机械设备时,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一并组织在土地交易市场公开交易。

划拨用地转让所得扣除出让业务费用后缴省财政专户,各市、县财政不得截留。出让土地的转让所得扣除转让业务费用后,用于企业改制成本。

严禁国有企业与任何单位或个人私下转让国有土地。第八条将划拨土地改为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的,按土地市场价的40%收取土地出让金;市场价的60%增加原企业国有资本金(股本金),也可以用于原企业职工安置费。将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工业用地改为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的,按土地市场价补交土地出让金差价。

以授权经营方式使用的国有工业用地改为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的,按土地市场价的40%收取土地出让金;同时,调整原授权经营土地资本金。

改制为民营企业缴纳100%的出让金,安置原单位职工70%以上(含70%),并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经批准土地出让金可以部分或全部用于改制成本。

第九条改变土地用途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十条国有企业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全部进入省属企业改革专项资金专户,经批准用于支付省属企业改制成本。

第十一条未依法缴纳矿业权价款的国有矿业企业,在改革或关闭破产时,均应按照以下规定对矿业权进行处置:

国有矿山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的,应缴纳的矿业权价款,经逐级上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批准,可采用协议方式确定转增国家资本金。

国有矿山企业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的,其矿业权可采用协议方式出让或作价入股,应缴纳的矿业权价款,10%缴入山西省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90%经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批准用于原企业作为改制成本或作为国有股投入改制后的企业。

国有矿山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其矿业权可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应缴纳的矿业权价款,全额缴入山西省省属企业改制财政专户,经省国土资源厅和省财政厅批准,90%可用于国有企业作为改制成本。

省属国有矿山企业关闭破产的,按有关规定办理矿山闭坑和采矿权注销手续,其资源保有量可继续开采利用的,经批准首先给安置职工而组建的新公司,由新公司缴纳矿业权价款;其次由省人民政府收回,可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缴纳的矿业权价款可用于改制前原国有企业的职工安置等。

第十二条国有企业改革土地使用权处置程序:

(一)拟订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方案由企业或出资方根据企业改革的批准文件拟订。主要内容应包括企业改革的方式、企业现使用土地总体状况、拟处置土地的状况、土地处置方式、处置价格或作价出资的注入方式、优惠请求及理由等。

已经改革的国有企业使用的划拨土地未纳入企业改制范围的,要根据本规定完善手续。本轮改革涉及的国有企业使用的划拨土地,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要全部纳入改革的范围。既不完善手续,也不纳入本轮改革范围的不得办理任何手续。

(二)企业持改革方案、企业改革批准文件、土地使用证书、土地估价报告和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等资料到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土地估价报告备案和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审批等手续。

(三)签订土地出让合同。采取出让方式处置的,企业应持土地使用权处置批准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与土地所在地的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四)办理土地登记。企业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土地使用权处置批复、土地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费缴讫凭证、作价出资(入股)入账凭证和有关完税凭证,按国家有关规定限期办理土地登记手续。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处置土地使用权,权属应当合法、四至明确无争议,并已办理土地登记,领有国有土地使用证。

国有企业尚未进行初始土地登记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根据有关规定为企业办理登记手续。

企业土地权属有争议的,可以将无争议的土地剥离出来先行确权、处置无争议的土地使用权,并给予办理登记发证手续。

第十四条对按有偿方式使用国有土地的企业进行重组或转让股权,只要不改变企业性质、土地用途,企业不需再报土地资产处置方案,可直接进行土地变更登记。但股权是以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的,在转让股权时应报原批准机关备案。

第十五条企业改革涉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应根据经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划拨土地使用权权属、四至、面积、价格、年期,作为国有土地资产计帐并管理。未经国土资源部门核定和批准的不得作为土地资产处置的依据。土地资产处置核定工作由省国土资源厅牵头组织实施,中介机构承担,核定费用在土地资产评估费用中一并支出,不再另行收费。

第十六条中介机构接受国有企业改革土地评估时,收费标准不得高于原国家计委、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土地价格评估收费的通知》(计价格〔1994〕2017号)规定标准。

第十七条 省属集体企业改革涉及的原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参照本意见执行。

第十八条山西省人民政府授权省国土资源厅审查、批准国有企业改革中土地使用权、矿业权的处置。

第十九条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各市、县政府、部门、开发区管委会制定的有关国企改制政策与本意见不符的,一律停止执行。

第二十条本意见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下载浙委办【2004】66号--加快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委办【2004】66号--加快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