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一)企业在引入目标管理时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而且要有明确的目的。同时企业应该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按重要紧急程度罗列出来,然后从中筛选出可以通过目标管理解决的,再按照可能的效果、成本、难度等方面进行评估,选择一两项核心目的,然后依次建立目标管理系统。
(二)在设计与制造能力方面,重要的是由自己进行设计和生产,这样可以始终紧跟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技术和创新成果,以供未来使用。而且,主要部件的质量管理对于维持商誉和顾客对产品的信心也是必要的。因此,在企业内部寻求资源,更有利于企业保持在世界市场上的长期竞争优势地位。
(三)培育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注重长期培育的文化理念,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塑造企业独特的个性,整和企业的各种资源,在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必须把企业文化的培育过程作为企业的长期战略,精心设计,长期坚持,认真维护,全员参与,使企业文化成为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建构文化训练管理制度。企业要有一套文化训练管理制度来强化和引导员工行为。除了集中培训以外,企业要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制度,通过长期不断的训练,使企业文化达到塑造人、发展人和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目的。
(四)在用人方面,要转变观念,注意与企业的适合程度,不要过分注重学历与文凭。只要不适合企业的岗位,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那都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只要能够满足企业岗位的需要,那就是企业的人才。
第二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月10日,我厂召开了20 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廉政建设工作做了深入细致的安排部署,深入领会学习,尤其是通过学习王董事长在集团公司200 年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感触很深。下面就结合我分管的经营管理工作实际,谈谈几个方面的体会和感想。
一、提高认识,增强搞好反腐倡廉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把廉政建设与安全生产、稳定工作一样对待。
就象王董事长说的那样,对于我厂来说,办公写作网随着创建现代化新型企业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深入,严峻的市场形势,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经常性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很有必要,也很重要。加强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不但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企业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完成新时期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只有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才能形成好的风气;只有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才能更好地贯彻企业发展,职工富裕的理念。
一个企业,如果党风廉政工作方面出了问题,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要影响到对这个企业的整体评价。近年来我厂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明组织纪律,查处违规行为,有力维护了厂规厂纪的严肃性,规范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秩序。但是也要清醒看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我厂生产、经营、分配的各个环节中违规违纪现象还没有得到完全遏制,比如带帽工资现象时有发生等等。这些现象在职工中影响很坏,有的虽属个案,但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和职工利益,干扰了我厂的生产经营秩序,造成了干群关系紧张、职工队伍不稳。党员干部能否遵守纪律、廉洁从政,直接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到党的改革开放事业成败,关系到我厂的持续高速发展。所以应本着对党、对企业、对干部、对职工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加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出发,坚定不移地抓紧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为我厂健康高效稳定发展的大局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二、管好自己,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 起好领头羊作用。
我作为经营管理部门的主管领导,经营部门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在我厂加快发展、建设现代化一流企业的过程中,有责任带领经营管理部门全体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抓好分管的各项工作。为此,我时时以正面典型教育自己,以反面教材警醒自己,时时刻刻不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时刻做到慎始慎终、慎独自处。首先,在实际工作中带头模范遵守两个条例,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时刻把握住自己,经常约束自己,不为世俗所扰,不为物欲所动,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其次,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今年,我厂提出“打造一流企业,创建和谐厂区”奋斗目标。要顺利完成产品质量、成本支出等、产品销售等各项指标,经营管理部门的任务非常艰巨。这更需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加强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应当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
谋”,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执政为民,拒腐防变;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认真纠正不正之风。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的优良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对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一个一个去解决,一件一件抓落实,努力为我厂安全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负好领导责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认为,首先要淡泊名利,正确对待权力和荣誉。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看成一种责任,把人民给予的荣誉当成一种鞭策,更好地为人民用好权,做到坚持原则,任人唯贤,积极举贤荐能。其次,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坚持“两个务必”,发扬不畏艰苦、奋力拼搏、克已奉公、乐于奉献的精神,办一切事情都要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在工作和生活中坚决杜绝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现象。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实现党风政风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学习贯彻集团公司及我厂有关廉政会议文件,我觉得,对于经营部门的廉政建设工作,不仅自己要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要求、管好自己,还负有引领和管好其他同志的责任。不论是行政领导、党务领导,在抓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这个问题上责任都是一样的,都需要管好自己的人,管好自己的事,要有廉政的敏感性,既要明确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经营重点,也要明确所辖范围内的廉政重点工作。在布置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同时,要有廉政重点。哪个部门,哪个厂长期对廉政建设不管不问,看不到问题就是失察;看到的不管不问是就失职。对分管范围内切实负起勤政、廉政责任,抓好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保证在分管业务范围内不出现任何差错。
四、加强制度建设,服务职工群众,深入持久开展廉政建设工作。
制度建设应该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来抓,结合经营部门的实际,我们通过制订系列健全合理、易于操作的管理制度,推行厂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管理,增强分配的透明度,有效加强抽查监督工作,从而在源头上堵住违规违纪问题滋生的“土壤”。
反腐倡廉,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工作。经营部门的领导干部早已达成了共识,就是以职工群
众为先,用反腐倡廉新成果取信于广大职工群众。时刻把职工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把职工群众作为关注的焦点,想职工群众之所想,急职工群众之所急,办职工群众之所盼,努力满足职工群众的意愿,使全体职工都能思想稳定、安居乐业。去年我们召开了各车间党政领导班子及办事员参加的专门会议,制定合理制度,杜绝了戴帽工资现象;通过加强厂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确保了职工队伍的稳定;组织职工利用业余时间排练锣鼓队,节假日演出,满足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为照顾特困职工,我们共为患白血病的职工李扬、张小亮等捐款二万余元。
总之,我认为,只有通过认真的学习,不断提高完善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警钟常鸣,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勉,才会顶得住歪风、经得住考验,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得好、用得正,才能为我厂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篇:做好经营活动分析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做好经营活动分析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010企业创新发展论坛
作者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发展机遇,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要在这种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做到知已知彼,在搞好市场调查的同时进行本企业的经营活动分析,脚踏实地从自身着手,为实现本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奋斗。
一、企业经营活动分析的作用
1、企业经营活动分析是总结生产经营实践经验的重要手段。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并得到持续的改善和发展,必须对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有全面而彻底地了解,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周密地观察、计量和分析研究,正确认识经营活动的特点和发展的规律性,而经营活动分析正是认识客观实践的一个重要方法。
2、企业经营活动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企业经营活动分析就是通过收集和整理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的各种内外部资料,掌握实际情况,然后对提供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管理方案。它能使经营者具体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哪些因素增加了经济效益,哪些因素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取得,从而为作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决策实施过程中进行经营活动分析,既可监督、检查决策的实施情况,又能考察决策是否符合实际和有效。因此开展经营活动分析,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3、企业经营活动分析是完善经济责任制、推行全员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市场约束和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强化的形势下,企业围绕抓管理、增效益均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和方法,而经济责任制成为了一种有效调动全体职工挖潜增效积极性的管理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经营活动分析,查清各责任单位经营成果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从而分清责任和贡献大小,这对正确考核各责任单位和职工业绩、合理分配、明确奖惩、推行全员目标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4、企业经营活动分析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中心就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即:力求以最少的生产消耗,最少的资金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使企业得以不断发展。为此,企业在加强经济核算的基础上,开展对经济效益的分析比较,可以衡量生产经营取得的经济效益水平与存在的差距,判断各项措施决策的得失。同时,通过对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利用情况的分析,可以找出充分利用资源的更好途径,这对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二、经营活动分析的内容
企业经营活动分析内容概括地讲就是全面系统地分析生产经营全过程,各单位要充分考虑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内外部因素,在实际与计划、当期与上年同期进行对比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要用数据说话,分析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原因一定要清楚,影响金额一定要明确,措施一定要得力,方法一定要得当。结合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利润为中心展开,主要包括:收入分析、成本费用分析、资产状况分析、安全分析。
(一)收入分析。开展收入分析首先要明确:在收费标准一定的情况下,用我们提供的优质服务(包括人员和设备、技术水平),为业主营造一个舒心的环境,吸引尽可能多的客户能够自
觉自愿地来公司接受我们的服务,并积极主动缴纳相关费用。基于此,应考虑到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外部因素(1)政策因素。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起着引导和推动的作用,我们要及时掌握行业的发展方向,掌握和利用好国家的相关政策,充分分析它们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并及时制定应对策略。如: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限制性规定、油料价格波动、税收政策风险、地方政府的城市规划、交通管制等。(2)市场因素。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作为企业的经营者要做到充分了解市场、了解竞争对手、关注行业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水平,并根据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变化及时调整我们的经营方向和方式,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改进劣势。(3)其他因素。指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某一个月的法定假日过多、挂靠车辆的正常报废过多、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合作单位增加带来的契机影响等。
2、内部因素(1)业务开拓。业务开拓工作做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生产经营,要充分利用公司已经取得的业务资质,积极对外开展宣传,以承揽更多的客户。要对目前已采取的宣传途径和方式进行重点分析,对各种方式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对效果不好的要及时予以改进。(2)服务质量。我公司属于现代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全公司上下均要做到转变思想认识,不要让“提高服务意识”这一观念只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针对自身的经营项目,以客户为中心,从细节入手,查找原来存在的不足,改进服务方式,增加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3)人员配备。各单位要根据现有经营项目分析必需的人才类型和人员数量,如各类型人员的业务水平方面的配备是否能够满足各单位的实际生产经营需要、是否人员不足或超员;现有人员的业务能力是否胜任当前的工作,人员变动及工资总额变动带来的人力成本影响金额有多少等。(4)生产设备。对公司现有的生产设备或可利用资源的现状分别从设备的技术水平、有效利用率和维修保养情况方面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产生的影响进行有效地分析。(5)生产组织。对公司现有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否使企业的资产、人员达到了最佳利用效果进行分析,要科学合理地组织安排生产,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最大效用。
(二)成本费用分析。进行成本费用分析不仅是促进企业节约各项费用、杜绝浪费、降低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推进企业改进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对于成本费用进行分析,必须遵循一个目的,即:成本费用的支出是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支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而不能单纯地认为支出越少越好。在这个前提下,结合我公司实际,我认为应当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
1、单位成本分析。为了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必须具体查明影响单位成本变动的因素和使成本升降的原因,为此,应对成本组成项目作深入具体的分析,主要是运输支出、修理支出和培训支出。要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和现实情况,逐车进行车况分析,以单车百公里油耗、千公里维修费用、人均培训支出等指标为重点,查找各目标值偏离的金额和原因,寻找解决的措施。
2、管理费用。管理费用包括管理性费用、发展性费用、防护性费用等,因为它们的经济用途不同,引起变动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因此分析时应根据各自的特点,联系有关因素的变动从而评价其变动的合理性。如办公费、招待费、会议费等管理性费用应从压缩开支、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出发;而职工教育经费等发展性费用因与企业的发展有关,所以应当建立在规划的合理、经济、可行的基础上,不能盲目支出;而劳动保护费等这类防护性费用的变动直接与劳动条件改善、安全生产有关,因此应结合劳动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费用支出情况。
3、人力成本。人力成本主要包括:工资、五险一金和三项经费。主要受实际从业人员的数量及工资数额的影响,可结合前面所说的人员配备方面的分析一并进行,重点是要做到在满足生
产经营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员配备,降低人力成本。
(三)资产状况分析。资产状况分析就是在全面清理和盘点所占有和使用资产的基础上,了解各项资产的实际状况和技术性能,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做最优化用途设计,使各项资产达到最大利用效能,避免出现资产和资源浪费现象。
(四)安全分析。交通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安全工作,抓好安全工作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力保障,因此也要对安全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如何发现和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并及时做好应对措施。
结:进行经营活动分析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分析经济效益、挖掘和动员企业内部的一切潜力、研究利用潜力的可能和条件为目标,将企业中的人、财、物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都能够发挥到极致,做到人尽其才、财尽其能、物尽其用,达到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不断发展的目的。
第四篇: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070310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山东滨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石油化工为中心,精细化工、氯碱、炼油、热电相配套的综合性的国有大型
(一)化工企业。公司现有员工2450人,拥有总资产9.8亿元。
近年来,公司先后获得了“山东省化工优秀企业”、““全国行业经济效益百强企业”、“山东省工交财贸系统进行经济效益排头兵企业”、“山东省AAA特级信誉企业”、全国信息工作先进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2000年实现利税总额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6.34亿元,按销售额排序名列山东省同行业第1名。今年1-9月份,滨化又实现了工业总产值5.4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66亿元,实现利税2.06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企业重视信息化建设是分不开的。
下面,就我公司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做法和体会作一下汇报。
一、领导重视是企业信息化保证。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企业管理技术;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企业管理方式的变化和流程的调整;与应用MIS相适应的机构与岗位的调整、信息公开和规范化管理所导致的管理人员的权限变化等,这些问题单靠信息技术部门推进信息化进程是做不到的。因此,我公司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始终坚持“一把手原则”。所谓“一把手原则”,即在“一把手”的统一指挥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计算机技术、企业管理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人才等的筹备,同时动员企业的方方面面从各个层次、专业角度围绕提高企业信息化这个主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整个企业统一目标,统一步调,上下贯通,顺畅衔接,有效调度,默契配合。正是由于公司领导对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才为滨化集团的信息化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逐步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搞好总体规划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我们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确定了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办公管理自动化、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产品设计信息化,市场营销售信息化以及建立决策支持系统(DSS)和战略信息系统SIS。确立了信息化的目标是以效益为中心,坚持效益至上的原则。同时,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逐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第一步:计算机接入国际互联网,打开滨化了解国内外市场的窗口。滨化集团公司地处欠发达的滨州,经济的落后导至企业所处的环境信息比较闭塞。97年6月,滨化总经办信息室的计算机率先全部接入国际互联网,实现了网上查寻、网上信息发布,打破了地域偏辟的限制,企业化信息建设从此开始起步。
第二步:建设企业内部四大网络系统。
(一)面向Internet,构建滨化Internet/Intanet信息系统。
在97年接入Internet的基础上,滨化于1998年建立了企业Internet/Intanet系统,以128KDDN专线与滨州电信局相连,服务器安装Unix操作系统作为主DNS服务器,采用Linux系统作为辅DNS服务器,Sun服务器含有内存清理的纠错系统和高速缓存,具有高稳定性。
滨化网站同时配备了拨号用户接入服务器,TACACS认证软件和用户计费、用户E-mail管理软件,实现了滨化内部无话费拨号上网,实现了滨化内部与Internet的高速互连,同时开通了滨化综合信息窗口——滨化网站(.cn)。
山东滨化集团公司网站(http://.cn)作为与外界高速连接的窗口,内容涉及整个公司的各个方面,栏目有:关于滨化、销售热线、产品简介、新闻传真、创业历程、前景展望等。目前,滨化网站正在建立以氯碱、石油化工、油田化学品和精细化工四大系列产品的大型在线数据库系统,提供售后服务或动态服务状态查询或者直接进行销售,并将在线数据库与企业内部网络上的数据库关联起来,进入售后级和知识级网络应用阶段,为将来实现电子商务打下基础。
(二)发挥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建设滨化财务信息系统。
滨化于2000年成功应用了浪潮国强财务管理系统,该系统以业务流程为基础,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进行分析、设计,采用组件技术构建软件,结构更加严谨合理,并于2001年3月16日通过会计电算化验收,成为滨州市第一家通过会计电算化验收的企业。这标志着滨化的财务核算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了财务核算的电算化管理。
1、通过应用滨化财务管理系统,提供了方便灵活的报表格式定义功能和方便直观的计算公式定义,使会计人员根据要求任意进行报表公式定义,使滨化会计核算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会计核算速度加快,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2、为全面分析财务状况提供了依据。财务管理系统中提供的财务指标分析、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综合分析,可以较为全面的分析出整个企业的财务报表的各种情况,在财务预算的控制中,管理软件系统提供的预算管理,可将实际核算发生的财务指标和计划、定额、标准的财务指标进行对比,以不断发现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领导提出纠正方案提供依据,从而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3、管理系统后台采用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系统设置的“权限组”和“操作员”组,具有严格的授权管理和权限管理控制,有利于把现行财务收支活动的事后核算监督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核算监督,防止侵吞、挪用、私存公款和乱收乱支等不良现象。
4、有利于加强内部控制、节约支出,对各部门的费用支出严格按照预算的规定进行管理。在帐务系统中,对各部门按不同的支出水平设定了相关的预算预警水平线,因而对超过预警水平线的部门能够及时进行控制,仅第一季度就节约资金200万元。
(三)建立工控系统,提高企业生产控制水平
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实时的工控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采集控制系统中的实时数据,及时监测现场情况,并可以对取得的实时数据进行优化、分析,从而为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降低生产成本提供重要依据。
滨化在工控系统建设中,实施完成了三大子系统的建设。
一是Smar公司的FF(现场总线)系统,它是应用于各种现场仪表与控制室系统之间的一种开放、双向、多站、全数字化数据通信系统,其监控软件采用TA公司的AIMDX软件。二是浙大中控Supcon TX-300XDCS系统,网络通信采用现今通用的Ethernet方式。三是北京和利时公司opcs系统,它把一台站号较小的操作站为MIS(管理信息网)通信,把实时信息广播到MIS网上共享,针对企业中的不同控制系统,分别连通控制系统与管理网,起到数据桥梁作用。
工控系统的建立,保证了生产计划的及时、合理制订,生产部门能根据销售需求及企业资源情况自动生成计划及物料需求、设备需求、质量检验计划,并进行成本模拟,随时进行计划的修改和重排。同时在质量管理与监控方面,企业可随时查询采购的原料、库存物资、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检验记录、生产记录、留样记录。可对原材料、在产品、产品进行批量跟踪。
(四)建设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提高综合设计水平
PCCAD软件是一个集设计、计算、绘图于一体的综合设计软件,有符合设计要求的各种模板、线形,标注方便,可以自动生成各种明细表,进行各种几何计算,可以对图纸进行项目综合管理,它是设计工作走向标准化,设计走向正规化的基本途径,经过调研比较,滨化于1996年5月引进了清华天河公司的PCCAD绘图软件,配备了HPDJ600大型绘图仪、大型扫描仪等设备用于滨化设计室。同时将设计室所有的微机作为工作站,设计人员设计好图纸之后,可经绘图仪输出,也可经网络实现共享,供其他相关设计人员调用或查看。
随着发展的需要,1999年又增上了压力容器计算设计软件和建筑结构计算设计软件PKPM。以上软件的使用,大大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误差,提高了效率。
第三步,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项目,打破部门分割、信息分散管理的状态,建立全公司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把一个个信息孤岛通过ERP联为一体,实现企业变封闭闭信息系统为开放型信息系统,信息处理由传统的事后走向适时处理。目前,这一步骤正在启动当中。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改变了公司领导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成为企业实现全面现代化的换脑工程。从建厂投产伊始到现在,滨化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企业个别领导和不少老员工,由于他们长期习惯于传统的思维,开始,他们对信息化不理解,也不明白,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不仅在他们眼前打开一扇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管理手段、营销手段的信息化大大提高了效率,让企业得到了实惠,让公司领导及员工的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
(二)企业信息化推动了企业对外开放和横向联合。滨化集团以网络为纽带,不断与国内外各大知名网站和国内著名院校的携手合作,大大加快了以信息高科技启动企业向高新技术方向融合以实现更快发展的步伐。
2000年6月,作为国内知名的同行业权威网站,中国化工决策信息网(http://.cn)访问量不断提高,滨化内部网页——滨化网络社区也即将开通。滨化信息网络发展中心正成为一个重要的服务窗口 和信息交流窗口,通过Internet向世界宣传滨化,使我公司的知名度大幅提高,并在欧美等地与一些商业伙伴,建立了联系。由滨化抢先注册的国际顶级域名(中国沥青),更是抢占了信息时代的制高点,为下一步滨化产品36-1重交沥青的推广创造了难是的优势。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促成了企业与清华大学联姻,成立了清华大学远程教育滨州站,为企业建立了培养高层人才的基地。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滨化集团利用企业网络及人才优势,于2001年投资近100万元建立了清华大学远程教育滨州站。目前清华大学远程教育滨州站已采用卫星数字广播网、计算机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互补的现代远程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用VAST、ISDN视频会议系统、可视电话等实时交互手段,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的E-mail、BBS等非实时交互手段完成课堂讨论、答疑。在2001的春季学期滨州站已招生160多人,其中研究生进修人员90多名,专升本学历教育人员70多名。
清华大学远程教育滨州站的建立,为滨化向学习型企业迈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亦将为滨化创造出更多的人才储备。
四、面向新世纪,实施“三大提高”工程。
进入新的世纪,全球信息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由政策推动转向机制接轨。加入WTO之后,国家将实施全国统一的对外开放政策和对外经贸政策,地区和行业之间将在公平的环境下竞争,市场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信息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滨化集团着手实施“三大提高”工程。
(一)提高“网速”,实施宽带网工程
公司主管领导高瞻无瞩,决定于2001年上半年采用宽带方式接入互联网,以使滨化的上网速度有一个质的飞跃。
宽带接入完成后,滨化将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努力将滨化住宅小区建设成为一个新型的智能小区,届时,滨化职工在家中就可接受网络教育、浏览信息、远程炒股、进入VOD视频点播等宽带网服务,这将大大改善职工们网络生活的质量,使滨化职工紧随时代步伐,走在信息社会的前列。
(二)提高业务流程效率,精心实施ERP项目。
滨化将在宽带接入完成的基础上,于2001年下半年实施ERP项目一期工程。滨化集团ERP系统,是在对业务流程全面重组、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流程速度,使管理流程、生产流程更加科学化、先进化、快速化。新系统不仅面向供需链,体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同步工程的精神,而且结合全面质量管理(TQM)以保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结合准时制生产(JIT)以尽最大限度消除无效劳动与浪费、降低库存和缩短交货期;它还要结合约束理论(TOC)来定义供需链上的瓶颈环节、消除制约因素来扩大滨化供需链的有效产出。
滨化ERP同时是一个面向供需链管理的管理信息集成。除了传统MRPII系统的制造、供销、财务功能外,在功能上还增加了支持物料流通体系的运输管理、仓库管理(供需链上供、产、需各个环节之间都有运输和仓储的管理问题);支持在线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OLAP)、售后服务及质量反馈,实时准确地掌握市场需求的脉搏;支持生产保障体系的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设备维修和备品备件管理;汇合了离散型生产、流水作业生产和流程型生产的特点;支持远程通信、Web/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电子商务(E-commerce、E-business)、电子数据交换(EDI);支持工作流(业务流程)动态模型变化与信息处理程序命令的集成。此外,还支持企业资本运行和投资管理、各种法规及标准管理等。滨化ERP系统的目标是超出制造业的应用范围,成为一种适应性强、具有广泛应用意义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滨化ERP系统还将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成就。除了已经普遍采用的诸如图形用户界面技术(GUI)、SQL结构化查询语言、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面向对象技术(OOT)、第四代语言/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客户机/服务器和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等等技术之外,滨化ERP系统还要实现更为开放的不同平台互操作,采用适用于网络技术的编程软件,加强了用户自定义的灵活性和可配置性功能。
滨化ERP的实施,将有效地促进现有滨化集团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要求,它的导入,将最大程度地发挥厂房、生产线、加工设备、检测设备、运输工具等硬件资源和人力、管理、信誉、融资能力、组织结构、员工的劳动热情等软件资源的作用。同时,增加与客户或供应商实现信息共享和直接的数据交换的能力,从而强化了企业间的联系,形成共同发展的生存链,使决策者及业务部门实现跨企业的联合作战,更直接地与网络时代的经济紧紧结合。
(三)加强培训,提高信息化人员的水平和信息应用水平
信息化建设是广大职工不断学习信息技术,掌握并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水平的过程,是信息技术在企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过程。信息在流动过程中的加工只有信息源点人员最清楚,信息流动终点的使用者主要还是各级职工。因此,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没有人参加是不可能完成的。滨化下一步将配合ERP项目的实施,利用多种形式,通过对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培训,使信息技术为更多的员工所掌握,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对员工工作的支持力度,最终达到提高应用效果的目的。
企业信息化对滨化是一个富有挑战的工程,也是一次机遇,实践证明,滨化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过结合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不断夯实信息基础建设,增进了企业内部的协作,改进了顾客服务,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创新水平。相信滨化随着在信息领域的技术和应用方面的进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广度和深度的加强,滨化的人员素质和技术支撑能力都一定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在企业的未来竞争中,会赢得更多的优势。
第五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王维兴
(中国金属学会北京100711)
一、管理节能的重要性
节约能源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钢铁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是钢铁企业应尽的社会则任,是钢铁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钢铁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管理节能,不断加大对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坚持绿色制造.关键是能耗和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率要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以及追求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依靠现代化管理和科技进步两个轮子的支撑和前进。两个轮子同步运转,企业行走会是直线。那一个轮子运转慢,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当前,大多数钢铁企业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展企业的动力较足,认识水平也较高,促进了企业进步。一部份企业对现代化企业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或措施不足,已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通过对千家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点评中,可以看出存在着一些管理方面的缺失和不足。其主要表现是,企业能源管理部门不健全,不完善,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实际购入、外销、使用能源数量和质量等方面情况有些不准确,表现出企业用能和节能现状表达不科学;用科学技术观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部分企业用能现状和节能潜力描述上尚有欠缺和不足等。
管理节能是钢铁企业开展节能工作的基础。这个基础的内容包括:企业的节能工作要有专人来管,要建立企业的能源管理系列规章制度,企业的节能工作要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地作业,企业的主要领导要掌握本企业购能和用能的真实家底,同时要了解国内外同类型企业先进节能指标等情况,进而才能科学地制订出本企业的节能发展规划。
管理节能效果是,可以实现节约企业总用能的5%.二、能源管理控制体系的基本内容
钢铁企业的管理节能应当包括在企业现代化管理范畴之内。钢铁企业现代化管理是指人们为实现企业生存和发展目标而采取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钢铁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各类资源优化配置、生产组织、技术措施(包括技术升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等)、结构优化、营销服务、人员培训、人材培养、思想教育工作(包括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环境治理、实现清洁生产、促进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钢铁企业要建立能源管理控制体系.其体系是以能源计量为基础,科学统计和专业审核为手段,以减量用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方向,运用企业生产能源平衡和生产过程优化的理念,辨识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用能情况,科学和优化控制物质流,能源流,低成本运行,工艺技术装备的匹配等,力争实现用最少的能耗,产生最大的效益.能源管理控制体系要不断完善,要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体现出钢铁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1.能源管理控制体系的架构
能源管理控制体系是由二个层面6个因素组成.二个层面是公司层面和二级部门层面.公司一级层面有5个因素:目标控制、能耗因子控制、能源计量和
统计管控、能源专业审核、节能技术和技术改造管控.二级部门层面有1个因素是:用能和能耗识别及管控.2.设立企业专职能源管理部门,建立能源管理网络
2008年4月1日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五十五条中指出“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经验以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中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同时提出,“能源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单位用能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组织编写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提出本单位节能工作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和“能源管理负责人应当接受节能培训”。
这说明,国家强调企业的节能工作要专人来管,大型钢铁企业应当设立公司、二级厂矿、生产车间三级能源管理网络。并且从事能源管理工作的人员要有一定的节能专业知识,主要负责人要从节能工作的明白人向能源专家过渡。这样,企业的节能工作不但要有人管,而且要向高水平管理方向发展。
目前,一些中小钢铁企业专职能源管人员缺失,或只是兼职,造成对企业能源管理工作不得力。建议钢铁公司一级要设专职能源管理岗位,二级厂矿要在技术科中设立能源专管员,生产车间可是兼职的能源管理员。
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节能管理规章制度,是调动企业全员节能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约束性的好方法。特别是企业的节能奖惩制度,对职工们有约束作用,也有鼓励作用,可以充分反应出企业的节能工作,是全员行为,不只是领导的任务。奖惩条例要对兑,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并且要表彰典型模范,要有促进职工节能知识普级和提高的作用。
节能减排工作是钢铁企业的一把手工程,企业的主管领导要经常过问企业的节能工作情况,并指派企业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来主抓本企业的节能工作。
公司一级的职责是:能源管控体系总体工作的策划、目标实施的推进者.负责管控体系的分工,制定各子系统的推进计划并促进实施,定期检查和分析体系运行状况.协调处理管控体系运行中的问题.二级部门的职责是:分解公司下达的节能目标,落实节能目标任务,制定节能具体措施,和实施计划,对各用能工序和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节能指标、节能项目进展进行检查和监测管理.3.建立健全企业能源管控体系的规章制度
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节能政策和法规,各钢铁企业要根据本企业的自身特点,制定出相关的企业能源管控体系规章制度。这里包括钢铁公司和二级厂矿两个层面,有宏观管理和微观控制的相关内容,其具体内容有《企业能源管理工作手册》、《节能工作程序文件》、《企业节能作业指导本》三个方面。每个方面是均有不同的内容:
《企业能源管理工作手册》主要是企业节能工作方针,目标,实施方案,能源管控体系机构、职责、以及能源管控体系的描述等。这是企业能源管控工作的大纲,并且还要列出国家有关节能方面的政策文件,钢铁行业能源指标体系和指标体系解释,各能源介质折标准煤的标准等。
《手册》要反映出企业决策层对节能工作的要求,企业节能发展规划等;这是企业二级节能文件的基础。
《节能工作程序文件》指出企业能源管控体系中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关键岗位如何操作有明确的规定;同时要有“能源产生、供应管理”,“能源质量管理”、“能源计量、测量管理”、“能源统计管理”、“能源设施管理”、“节能技术管理”、“能源管理审核”、“动力介质管理”等方面内容。
《企业节能作业指导书》是针对重点耗能岗位(工序),节能潜力较大岗位的操作做出明确工作规定和记录;是支撑《手册》和《程序文件》,也是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细化。
钢铁企业的能源管控工作是要实现规范化、标准化运行。企业节能应依法进行,依制度来办事,而不因领导人的意志变更,也不因人事变动而动荡。
4.能源仪器仪表的配置
计量是钢铁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只有完善企业的计量器具,完好率和周检率达到《用能单位计量器具和管理通则》标准,才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购能、用能、节能情况。同时,也为企业制订节能发展规划,节能管理操作提供出可靠的数据。这是评价企业能源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要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完善计量的法律法规的技术标准。钢铁企业要加强计量基础工作,把节能挖潜落实到实处,要不断提高能源计量检测能力,提高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对能源计量检测过程的控制水平,要对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处理、使用全过程实施有效管理,充分发挥能源计量检测数据在生产经营、成本检算、能源利用分析,对标挖潜等项工作中的作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钢铁企业还要加强对能源计量仪器仪表的监督管理,提高能源计量仪器仪表的质量,及时淘汰落后的仪器仪表。
能源计量是企业能源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开展节能量化管理的前提,能够为企业科学地、合理地进行节能管理提供基本依据。一些钢铁企业仪器仪表配置到公司、二级厂矿比较齐全,但到生产车间、主要耗能设备等方面出现缺失和不足。如炼钢厂有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四个工位。每个工位应配有相应的能源计量仪器仪表。这样才能反映出四个工位的准确能耗数值。进而也能够分析出炼钢厂内四个工位的节能潜力有多少。但是,一些炼钢厂的仪表配置不齐全,只能计算出炼钢工序能耗,分解不出四个工位的能耗。如炼钢车间内有三座转炉,均应分别设置计量器具,才能分别考核出每座转炉的能源利用状况.能耗计量的范围包括一次能源(煤、电、油、气等),二次能源(余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和载能工质(焦炭、副产煤气等)等。各类能源的数量和质量均要有说明,同时也要反应出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出能源、使用能源和能源转换等方面的数据。
钢铁企业能源计量是由三级系统购成:一级为外购的原燃料计量系统,由煤炭、电力、蒸汽、水、重油、柴油、焦炭、天然气等组成,形成公司购入能源统一对外计量,经济结账及内部用能差额(亏损)判定;二级为各生产分厂所消耗各种能源介质的计量,由煤、焦炭、电力、蒸汽、水、重油、柴油、煤气、鼓风、氧气、氮气、压缩空气、氩气等组成;三级为各生产车间,炉窑及重要电机所配计量组成。
5.企业能源统计管理
能源统计是企业能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编制企业节能发展规划的主要依据,又是对企业进行能源利用分析、监督和控制能源消费的依据基础。只有对各部门能源消耗进行科学统计,建立企业能源消费平衡表,掌握能源的来龙去脉,才能发现问题,找出能源消费发生变化的原因,从而提出技术上和管理上的节能措施,不断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只有通过对能源消费的统计分析,才能制定出先进、合理的能耗定额指标,确定考核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否则难
以调动全员节能的积极性、创造性。
钢铁企业能源统计的描述应按照国家标准对企业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四个环节设置对各工序及车间主辅生产系统各种能源消耗建立分类统计报表,原始记录应备案保存。报表内容按工序细化到:主要生产、辅助生产、附属生产、其它,以利强化对各生产工序及产品的能耗。
5.1钢铁企业能源统计的工作原则:
1)遵守国家统计局和钢铁行业关于统计的规定
在企业能源统计工作中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钢铁行业已颁布的有关节能政策和法规,特别是各能源介质折标煤系数。只有这样,企业的用能情况分析,企业之间的节能对标挖潜,编制企业能源发展规划才有真实数据,有科学数据。
2)统一统计基准和范围,概念要明确,数据要可靠,不重计不漏计。
3)谁消费,谁统计
遵循能源消费在那个单位,那个单位进行统计,能真实反应出本单位实际消费能源的真实情况。
4)回收利用的二次能源不能作为能源消费统计
5)自产和外购的耗能工质(如水、氧气、压缩空气等)的消费,均不作为企业能源消费统计,计算单位产品能耗时要在计算范围之内。
6)能源进入第一道生产工序,改变了原来的形态或性能,或者已经实际投入使用的就算消费。已经拨给生产车间但在报告期尚未消费的能源,应办理“假退料”手续,计入库存量。
7)企业自产能源凡作为本企业另一种产品的原料,又分别计算产量的统计消费量,如煤气厂用焦炭制气等。但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费的半成品和中间产品不计入消费量。
8)多次周转使用的能源,只统计第一次投入,以后重复使用不应该统计消费量。
9)能源的标准量单位采用标准煤。
5.2钢铁企业能源平衡统计
钢铁企业能源平衡工作是对企业生产体系的收入能量和支出能量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进行考察,在各个用能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测试,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企业的能源平衡表是以表格的形式,将各种能源资源、加工、转换、损失及终端消费的数据集中在一张表格内,从而直观地、一目了然地反应出报告期内能源系统流程的全貌。
企业能源平衡表的作用是:
1)全面反映企业各类能源的生产、消费、转换或调入出之间的平衡关系,了解各种能源的自给程度及对生产的影响。
2)全面反映企业内部从能源投入到产出全过程的能源加工转换情况,包括转换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能源转换率。
3)全面反映出企业消费能源结构、能源供给结构、各生产工序能耗情况,为研究企业能源流向是否合理,生产结构是否优化,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结构等方面提供依据。
4)全面反映出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可分析出节能潜力和途径。
5)为促进企业生产技术进步,预测发展态势提供基础材料。
6)全面反映出企业生产过程中非能源物质流运行状况,及生产工序物耗和损失.6.能源消耗定额管理
企业能源消耗定额是反应企业能源利用经济效果大小的综合指标,其定义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为生产一定质量和数量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作业,所规定的能源消耗定额。能源消耗定额管理主要是定额的制定,贯彻执行和考核分析三个基本环节,其工作内容包括:
建立能源消耗定额体系和定额管理组织体系;
制定和修订能源消耗定额;
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组织措施,保证定额的完成;
考核和分析定额完成的情况,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GB/T12723《产品单位能源消耗定额通则》国家标准中规定了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定额分三种实施管理,即单项能源消耗定额、综合能源消耗和可比能源消耗定额。
1)制定能耗定额的办法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参照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综合能耗考核定额和单项能耗定额,以及参考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的能源消耗指标,确定适合于本企业的各种能源消耗定额指标。
所制定的定额必须是科学、先进、有可操作和促进节能。有些能源消耗定额是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后才能够实现。这就要求企业要分阶段、有步骤地确定不同的定额指标。
要把企业综合能源消耗指标分解为若干工序能耗定额,甚至是一些重要岗位的定额指标。要学习邯钢的企业管理经验,把定额分解到二级厂矿、车间、班组、具体岗位,定额才能得到落实。
随着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能源消耗定额要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同时,也要不断收集国内外同类型企业能耗定额的变化,进行技术分析,提出本企业改进的意见。
每项能源消耗定额指标的实现,均需要有一批技术条件来支撑。这就是钢铁冶金生产的条件论,也是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指标的内在因素。要完成定额,就是抓住对定额影响大的技术条件。努力创造出好的技术条件,来支撑定额的完成。所以说,能源管理人员要懂生产技术,要与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紧密结合,加强沟通和协商,促进定额的完成。
2)能源消耗定额的考核
对能源消耗定额进行考核可以验证定额是否合理,是否先进,找出本企业定额与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的差距,还可以验证本企业过去在能源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也还可以为修正企业节能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建立企业能源管理的奖惩机制,将定额考核落实到基层。采用节能定额承包的方式,进行考核有优点。承包责任制有以下几种方法:按生产任务、使用能源量和节能量承包;按定额承包实行分等计奖;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工期、资金和工程质量承包计奖;按用能总量承包计奖;按节能目标承包计奖等。
3)节能目标责任制
新的国家能源法中提出,要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内容。要建立严格的能源统计和能源消耗指标公报制度,加强对能源消耗的监测预警。建全企业节能责任制。通过对降低能耗、减排污染物等约束性指标的考核,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转变企业增长方式。
国家已颁布出《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
知》中有“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办法”。上述文件中有总体思路,考核对象、内容和方法,考核程序,奖惩措施,对省政府和千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目标评价考核统计表。
7.对企业节能效果的评价
对钢铁企业节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在节能量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同时要兼顾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污染物排级减少10%是硬性指标。
在评价过程中要把握住节能量的计算方法(明确计算范围、确认基准期,注意产品结构和产量变化的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重视能源亏损,与同类型企业进行比较等。)科学进行节能效果财务评估(原燃料价格被动,生产经营成本因素,销售价格因素,产品积压库存等因素)等重大因素。
8.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可促进企业的节能
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的工作内容是:监测、控制、调整、预测企业能源利用情况,对能源故障进行技术分析,绘制企业能源平衡表。对企业的能源管理要从只秋后收割、算账转变为生产在线管理,并且要开展预案制能源管控工作。所谓预案就是要有企业能源管控工作中要有,应急处理能源工作方案,要根据企业总体发展规划,做出能源发展规划。超前开展有关能源管控方面的工作,就可以减少损失和浪费。
企业的能源管理中心要参与企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要对企业重大项目的技术改造项目提出有关节能的意见的建议,并拥有节能项目的一票否决权。
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要对企业重大技改项目投产后,进行能源利用状况的后评估。
钢铁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优化企业的能源管理,可实现节能量5%左右。宝钢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促进了企业的节能。马钢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使企业节能量在7%左右。
9.编制企业能源发展规划
编制企业能源发展规划有总结企业工作经验,寻找存在的差距,制定今后发展方向的作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企业能源发展规划应当有下列内容:编制依据、企业概况、指导思路、和基本原则,企业的差距、规划的目标、主要措施、节能篇、环保篇、经济效益分析、结论、论证材料和附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