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化论文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1:4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企业信息化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企业信息化论文》。

第一篇:中国企业信息化论文

中国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信息化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1)企业信息化是以IT与先进管理思想的结合应用为基础;

(2)企业信息化是依赖IT对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集成的信息系统;

(3)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4)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

1中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我国企业信息化起步于70年代中期,80年代掀起了高潮,进入90年代以来迈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而言,仍落后于发达国家l0到20年左右,并且各行业与各类型企业发展不平衡。

(1)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成效,但整体水平较低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目前,计算机在企业的应用已经从单项应用向集成化、综合化和网络化发展,重点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重大信息工程推广应用获得了较大进展。据国家经贸委近期的调查表明:300家国家重点企业中有80%以上已经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70%以上接入了因特网,5O%以上建立了内部局域网。但是从总体上看,1 50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仅有1半实现了信息化,中小企业中实现了信息化的比例则更低,可以说我国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

(2)企业信息化发展非常不平衡

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因企业类型、行业归属和所处地区经济状况而存在很大异。

从企业类型上看,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国际开拓能力的外向型企业、和新近发展起来高效益企业信息化发展较快;而中小企业、竞争性较差、效益较低、和老企业信息化发展较慢。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较高:相比之下,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较低。

(3)企业对发展信息化的认识普遍有所提高

有些企业已经从信息化建设中获得了一定经济效益,企业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趋于增加。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企业已经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的认识普遍提高,尤其是随着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大,企业对利用信息技术加强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管理的迫切性越发强烈。另外,网络、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商业突现出不断增长的供货能力、客户需求与全球性竞争的特征,迫使企业必须调整其组织结构与经营方式来适应这种变化。

2中国企业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首先,企业内部资源条件有所限制,这包括资金限制、人才限制和管理人员观念限制。

(1)资金不足。中国有一大批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虽然机制灵活、转型方便,但是由于其本身规模小,资金是最大的问题。由于资金实力不足,既而带来的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使得他们和大企业相比,在资金方面的劣势极为明显。信息化的进程需要一定量的资金投入软硬件,同时,还要保证维护和管理工作,这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资金物力的不断投入。而显然,目前国内的中小企业未有能力达到这个要求。因此,占中国企业总数90%以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极大的影响了中国企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

(2)人才缺乏。企业信息化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实现的,因此需要一批高技术人才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中国的网络人才多集中于IT界,或者任职于大型企业的IT部门,因此,一般企业中甚少有专业人才。这种人才的失衡也是导致企业信息化进程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

(3)管理水平普遍落后。由于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中国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并未能摆脱以往陈旧的管理模式。以前的信息量少,信息传递都是靠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量的不断增加,计算机已经成了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然而很多企业领导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重视信息化的建设、投入,这给信息化的普及带来了不少困难。

除了企业本身的问题之外。外部环境也给其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企业需要信息化,然而大多数的供应商却将其眼光投放到整个行业上,或者在行业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龙头企业上,忽视了占行业企业数量比重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有自身的特点,他们灵活多变,业务范围广泛,需要资源不庞大,需求相对简单。这些特点和许多供应商开发的多模块多功能价格高的系统并不吻合。

数据

1.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情况

据调查统计: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达到3929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666人,占11.9% ;工程师17235 人,占43.9%。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信息技术人员达到25917人,占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总数的 66%,高级工程师2970人。占638户企业高工总数的63 7%。由此可见,国家重点企业信息化人才资源拥度高于其他企业。企业信息化装备情况

上表显示被调查企业信息化装备水平和数量是不低的,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奠定了比较好的基 础。

3.基础性管理信息系统

在调查中有67.4% 的企业已全部或部分实现OA、MIS等基础性管理信息系统,但其中全部实现基础性管 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只有48户,占总数的7.5%。分行业看,电力、电子和煤炭行业实现基础信息系统的比例较高,在80%以上。

4.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此类系统也属于基础性管理系统范畴。在被调查的638户企业中,84.3%的企业全部或部分实现了财务科目编码,且其中57.5% 的企业科目编码符合国家和国际编码标准。401户企业建立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占总数的62.9%。资金投入为4.1亿元,其中硬件投入2.8亿元;软件产品及开发费投入1.31亿元,其中开发费为3201.1万元。355户企业购置了财务管理软件,46户企业自己开发了财务管理软件。软件产品选型基本都是国内开发的软件系统。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效果很满意的有46户,满意的320户,不满意的l2户。

5.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

有36%的企业全部或部分实现了ERP、CIMS等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合计投入8.6亿元。其中石化、电子、机械、石油等行业合计投入4.1亿元,有50%以上企业全部或部分实现。

3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几处误区

(1)信息化建设不等于自动化工程

实施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益,但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却可以多种多样。如果一味地强调自动化工程,反而未必能达到目的。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目前更不宜过分强调自动化。人是信息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而计算机只是为人所用的工具。在信息处理中,人与计算机各有所长;充分发挥人与计算机的整体优势,才能获得系统整体的效率。早期的数据

处理系统,着眼于手工作业自动化,计算机的确提高了工作效率。但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深入广泛,人们不仅希望计算机把人们从繁琐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希望计算机能够帮助人们进行决策,这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自动化问题了。事实上,在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只有改变旧的经营过程,改革旧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才能最终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如果仅仅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模拟旧的管理系统,自动化程度再高,也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效益也是十分有限的。这正是许多信息系统效益不显著的主要原因之一。把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改制、改革、改组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建立起既能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又能适应市场需要的体制、机制和经营流程,使企业高效运营,应当是我们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的技术变革

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面广,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涉及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和变革。特别是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企业信息化将影响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权力关系,进而引起部门之间、人员之间、部门与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这些问题的解决,没有企业各级管理层的计划、领导、组织、协调、控制,仅靠技术人员的努力是不可能的。实践己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多种参与者的协作过程,没有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特别是主管部门的真正参与,信息化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可以说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技术不是唯一的成功因素,甚至不是主要成功因素,其成功因素还有体制、观念等多种因素。因此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技术变革,而且还是管理创新,思想革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变革过程。

(3)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不等于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加上计算机信息处理

在规划和建设一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时,经常有可能误以为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在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上加入计算机信息处理。故而使得企业在选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时总会觉得条件和时机尚不成熟,总是觉得找不到完全符合自己需要的方案,因而迟迟不能下定决心开始组建自己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即便是下了决心,也会在建设中发现系统与实际管理过程的差异性,而没有达到期望的目标。其实,一个好的管理信息系统绝不是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简单相加,虽然这种简单相加可能会对管理效果起到某种程度上的改进。事实上,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实现对企业信息处理的现代化而达到高效完成管理工作,即要在当时的技术环境下,通过变革旧有的组织结构和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处理企业信息,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创造性、改进协同工作能力的目的。由此可见,应用一个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系统其实是一个“破坏与建设”的复杂过程。企业应根据现今信息技术水平,不断优化本企业的管理模式,使管理信息系统的各项优良性能得以充分发挥。

4对于中国企业信息化改革的建议

企业信息化改革不仅仅是软件或信息技术的运用.关键是企业网络经济时代中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们以超前的意识、更新管理观念、改变管理模式、转变管理方式和手段,才能适应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要求。人的创新行为受其思想观念的支配,一切创新都源于观念的创新。创新经济学鼻祖—— 熊彼特指出、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是最具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的人。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是否具有经营管理的创新观念,能否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直接关系到企业信息化改革的成败。据调查,我国企业现有的大多数管理人员是搞行政管理和与企业产品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出身。这样的知识结构若不加以改造,则很难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改造企业内部的管理层的知识结构,让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进人企业的管理决策层乃是当前企业信息化改革的当务之急。

据信息产业部最新报道:从80年代初至今,我国共扶持了近一万项已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点计算机应用项目,其投入产出比平均为1:5;根据科技部近期对已验收的五个“九五”科技项目计划CAO应用工程的统计表明,企业投入产出比达1:17。由于企业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主体,因此,信息技术在企业推广应用深度与广度的增加,便是企业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紧密配合企业经营体制的改革,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良好的企业制度环境。例如保证企业法人的地位独立性以保证资本运营的稳定性。这是因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投资较大的长期运作,需要保证资本运营的稳定性。因此,企业改革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发展企业信息化则可以促进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所以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不仅是关于技术问题,它更重要的是引发企业生产经营运作方 式、管理模式的变革,乃至全新的企业经营革命。

(2)坚持效益与务实的发展思路,找准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突破点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企业因基础及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如管理水平、资金实力、工作重点、目前所需等不同,因而各自所需的信息化发展的内容不同。因此不能要求

企业按相同的方案、统一的步调、一致的进程来建设信息化,这样不仅不能加快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反而可能挫伤企业的积极性。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企业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以生产控制为核心的自动化系统,其次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系统,再次建立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投融资决策与营销系统。企业应该根据其实际情况,坚持效益与务实的发展思路,分析信息化发展的“瓶颈”所在,找准其发展的突破点。

(3)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加大资金投入,重视信息人才培养

政府与企业都应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但企业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更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因为企业主要管理者的决心、关键时刻的决策与亲自领导、组织、协调是企业信息化顺利建设与取得成效的先决条件。面对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步伐,特别是面对加入WT0后势必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因为企业信息化的程度将成为其成败的关键。另外,足够的资金投入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得以开展并顺利发展的物质条件,企业应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足够的资金来源。同时,还应十分重视信息人才培养,造就一只过硬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现代化管理队伍。总之,企业信息化需要各方共同关注与参与,包括各级政府、企业自身、信息技术厂商以及第三方提供专业服务的企业等共同参与,真正帮助我们的企业加速实现信息化,促进高效率的信息化应用。

第二篇: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

姚坦 信息化对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将吸取各国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发挥后发优势,在较高的起点上实施“跨越式”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全民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益处。国家信息化建设具有战略性、长期性、整体性的特点,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了信息化的发展思路,这个发展思路包括国家信息化定义、国家信息化体系六个要素、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原则、奋斗目标、主要任务等内容。

(一)关于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这个定义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四个现代化;二是国家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信息化建设;三是各个领域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四是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二)关于国家信息化体系及六个要素。包括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六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完整的信息化体系。

(三)关于信息化建设的二十四字指导方针。即:“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二十四字指导方针集中体现了中国信息化建设的特点,为处理好信息化建设的重大关系问题提供了依据。

(四)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奋斗目标。第一步,到2000年,形成一定规模和初步的国家信息化体系;第二步,到2010年,建立起健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先进的国家信息化体系。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信息网络建设、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政策法规建设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都有与当时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目标和具体任务。

(五)中国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大力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如:大力组织具有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信息资源上网,促进信息资源网络化、社会化和商品化。

第二,加强国家信息网络建设和管理。加快建设和调整布局,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尽快形成国家信息网络。与此同时,积极发展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并逐步促进相互间融合。

第三,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使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新的增长点。

第四,加快“金”字工程的建设。已经启动的“金”字工程,都是国家急需的跨部门、跨地区的重大项目,必须集中力量,抓紧抓好。

第五、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努力培育信息市场,促进信息流通,促进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使公众能够及时获得所需信息。

第六,加快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特别是农业、工业、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政府决策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

第七、促进科技和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提高科技教育水平。多出科技成果,加快人才培养,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第八,研究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通过法律法规和标准,调整社会信息关系,规范社会信息行为,加大执法力度,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认真分析中国国情,总结多年来中国推进信息化的实践经验,以厂原则和发展方向将得到进一步的把握。

--中国的信息化,一定是国家统领,要坚持国家主导的方针,国家一定要抓好符合国情的信息化总体规划,发挥整体优势。

--中国的信息化,一定要走自己的道路,即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道路。要紧紧围绕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以信息化的思路和技术手段,促进国民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中国的信息化,一定要带动我国民族信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和软件产业的发展。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为总的目标,通过信息化的发展来规划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抓应用促发展,以信息化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

在上述原则和方向指导下,当前,各地区、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将按照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的思路推进。

(一)围绕经济发展的重点推动领域信息化工作

领域信息化是指业务内容和业务处理相关联的行业、部门的信息化,诸如金关、金卡等工程,都属于这个范畴。提出领域信息化的意义在于避免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从根本上促进资源共享,网络联用。如,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在金卡、金关、金税等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将财政、税务、金融、外贸等部门的信息系统进行联网,逐步实现网上纳税业务的全过程,完成国税,地税和关税的电子支付,减少或消除纳税中的漏洞。这样的工程项目就典型的领域信息化项目。

推进这一领域信息化、必须将相关业务统筹考虑、建立综合性的数据库,对纳税人的资信和纳税行为进行记录,从而实现财政、税收、金融、外贸等业务的电子监管。

(二)在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导下搞好区域信息化。

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很多,当前要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快建立区域内共享及跨地区的信息资源库,把静态的、孤立的信息资源变为网络化、可共享的信息资源;

二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建设先进的、适用的、规范的、安全的、综合性的公用信息基础网络;

三是要积极研究制定既符合国家法规标准,又适合本地区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 四是要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全面的、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信息化服务队伍; 五是要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创造条件,培育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六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一批传统产业,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成为信息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通过建设示范工程,示范小区,创立地区特色,努力构筑推进信息化带动信息产业,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三)总结典型经验分类指导推动企业信息化

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细胞,特别是我国的大中型企业,既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主体,又是支撑力量。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实质L是与物质流、资金流紧密结合的各种数据、信息的生成、处理、传输和使用过程,产品和资金是这些数据和信息的具体体现。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

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对于我国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推进企业信息化,一是要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二是要按照国家信息化的发展方针和规划目标,抓好企业信息化的规划;三是要选择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企业信息化典型示范工作。

总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是一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世界各国积极推进的一项战略任务。希望来自世界各国的与会代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努力寻找开展国际合作的共同点,共同推进这项伟大的事业蓬勃发展。

第三篇:中国企业信息化实施分析盘点

中国企业信息化实施分析盘点

出处: 企业信息化网 时间: 2005年09月28日

萧伯纳曾经说过,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当我们交换之后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当我们交换之后每人就会有两个思想。

企业信息化实施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将企业内部的思想进行共享,从而能够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开始向信息化转型。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建设了诸如企业内部网等硬件设施,实施了ERP、CRM、SCM等种类不同的管理信息系统,这就让我们有机会利用信息技术重新启动资源积累计划。特不是在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启动“企业信息化工程”以后,一大批企业信息系统蜂拥而上,很多企业相继宣布实施信息化战略,但是,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企业信息化的效果究竟如何?信息化为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带来多少动力?

一、企业信息化实施现状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极其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由高层到低层,由整体到局部,由决策到执行等各个层次,涉及多个管理部门,以及企业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配置,点多面广、千丝万缕,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事.儿,必须有一个总体规划,要进行统筹安排和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否则企业盲目上马,必然造成实施失败,从而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

调查表明,由于缺乏源动力、认识模糊、技术手段不足、企业信息化基础较差等多方面远迎,有些企业信息化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信息化系统实施不下去的情形。这固然与企业盲目跟风,对自身信息化需求不清楚有关,更重要的根本原因是对信息化的意义认识不清,信息化的意义在于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信息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信息的高度集成与综合是其核心,企业要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快速、准确地对获得的各类信息作出决策,企业只有实现信息化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性因素和起主导作用的在于人。信息化是否能实施下去,在财务保障的前提下关键在于企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的知识更新比学会一种新的技术更为艰难。实际上许多信息化失败的案例,不是信息系统不先进,而是企业人员的知识

水平太陈旧,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学习是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一种学习型组织—一种能够使各阶层所有成员全心投入,并持续不断学习的组织。企业未来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速学习的能力。

在我国由于刚开始用的都是直接从国外照搬过来的ERP,有些失败的案例。但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案例,企业业务流程没有重组,虽然引进ERP,但企业的运作模式仍然采用典型的国内生产企业运作模式,况且ERP的数据库是基于信用制社会设计的数据库,与中国的准信用制是有差别的,照搬ERP,就难免失败。

针对中国企业的客观情况,实施适合中国企业应用的ERP,许多国内的软件行业。如:用友公司、金蝶公司研制的ERP管理软件在我国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例如:德棉集团、宁波富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家化有限公司、上海益民百货公司、广州五十铃客车有限公司都成功运用ERP解决各自的管理问题。就ERP本身来讲,它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它的运用能够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是不容置疑的。

二、企业信息化失败的原因分析

企业信息化实施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我国的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企业现有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人员技术素质相对较低,造成了ERP软件实施困难重重。

2.中国企业的基础管理还很薄弱,包括那些在业内名列前茅的企业。许多企业对业务流程、财务核算等简单流程都不能理顺,更不要说销售和分销的业务流程。

3.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不正当竞争、合同意识淡薄、拖欠货款现象严重,使得ERP软件的开发和应用难度加大。

4。多数企业对ERP理论及软件产品了解不深,能够理解并接受的更少,甚至有的企业认为上了ERP,就等于花上100万替换几个员工而已。

5.上全套的ERP耗资大、时间长、收效慢、失败多,使得许多企业未敢轻易引进ERP。

6.有些ERP软件提供商不在理论推广、软件研制、实施服务上下功夫,而是热衷于做铺天盖地、言过其实的广告,伤害了广大用户企业的信任。

7.许多企业高层领导认为,目前的ERP软件最明显的缺点是以财务或进销存为软件核心展开、为企业高层领导提供的服务支持不够,基本上没有用于分析决策、制定规划等工作的软件,而这些工作在企业中又是最为重要的。

当前形势迫切要求中国企业尽快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企业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全面而残酷的竞争;另一方面,具有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三大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款款而至,企业资源的综合运营能力业已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标志。中国企业既要考虑自身体制的转换和管理的加强,又要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因此,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市场应变能力,是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针对实施企业信息化失败的原因,要想成功实施企业信息化,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必须要在失败的基础上找到相应的对策,以此为切入点,增加信息化实施的成功率。

三、解决企业信息化实施问题的对策

1、从需求出发、抓住瓶颈、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企业只要能从实际出发,真正期望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ERP规范企业的各项管理,提高信息表达的准确性、业务处理的合理性、规范性,ERP的实施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ERP实施应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选准实施的切入点,从最需要改进的地方着手,分步骤、分阶段地实施ERP系统的各个模块,边实施边见效,增强企业员工对ERP实施的信心。

2、各级“一把手”的决心与认知是关键

ERP成功实施的60%以上工作量需要投入在管理流程、管理架构的改进上,因此必须有包括中层在内的各级一把手亲自领导整个实施过程,解决实施过程重大决策性问题,做好管理与技术集成,做好与企业的三改一加强、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相结合,才能使实施工作顺利地进行下去。如果企业各级领导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形式上支持,ERP的实施是不会成功的。

3、必须重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建立与优化调整

ERP致力于消除一切冗余的物流、价值流、信息流,进而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制造。因此,实施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通过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以及在实施过程的不断优化,完成适合ERP高效运行企业再改造。业务流程设计应注意控制和监督环节,以保证各项业务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避免遭受人为损失。控制环节的设计要兼顾控制和效率,避免过多降低工作效率或不足造成业务失控。

4、正确选择软件厂商与组织好实施队伍

ERP软件的选择也是决定实施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企业管理结构不断得到改进的过程中,需要厂商、实施咨询机构及用户的共同参与和有效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在软件选型时,要考察供应商技术支持力量,发展战略等,确保软件购入后实施过程得到必要的技术支持。必须建立一支核心用户和ERP技术人员组成的精干实施班子,在一把手领导下开展工作,定期召开例会,协同开展工作,进行软件与企业有机结合的二次开发,制定实施方案,培训最终用户,并负责各个部门是运行的技术保障工作。

5、技术基础工作和人员培训必须同步落实

ERP实施必须依靠各级人员完成,同时它由涉及大量的技术基础工作,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归纳,标准化工作,制度的制定,岗位和人员的安排等等,因此,必须同步落实技术基础工作和人员的培训。

6、ERP项目的实施监理不容忽视

借助于监督机构,对ERP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和跟踪,并提高防范措施,将对成功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监督机构可以是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也可以是外部的咨询公司。监督应贯穿于项目从规划、准备、实施到系统运行的全过程,跟踪实施进展和工作质量,保证项目实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达到预期目标。

在成功实施了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其信息化对于企业发展的最直接表现和推动之处在于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已不再仅仅支撑企业战略,而且还有助于决定企业战略,信息战略成为企业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企业的竞争优势也不再仅限于成本、差异性和目标集聚三种形式。企业信息化形成的独特竞争优势——知识优势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优先级竞争优势。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将信息技术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一种建立在互联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全新竞争战略在西方企业中得到成功应用,并日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四、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领域,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开发效率,获取信息经济效益的过程。企业信息化由于信息技术的大量采用,改进和强化了企业物资流、资金流、人员流及信息流的集成管理,对企业固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产生了强烈冲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发展与融合,使企业竞争战略管理不断创新,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1、推动业务流程重组,促进组织结构优化。由于市场竞争加剧,顾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企业面临日益复杂动荡的市场环境,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方式,从而导致组织形式的巨大变革,推动了业务流程再造乃至组织结构的重构。原有的塔型结构为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化“动态网络”结构所取代。在这种结构中,一方面计算机系统将取代中层监督和控制部门的大量职能,加强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使中层管理的作用大为降低,从而减少了管理层次,削减了机构规模。另一方面,各种建立在基层组织上的基本单位将成为企业的基本活动单位,管理方式从控制型转为参与型,实现了充分授权。这种组织形式通过信息传递来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活动,实现了动态管理,不仅使信息沟通畅通及时,降低监督协调成本,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了相互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形成学习型组织,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2、有效降低成本,扩大企业竞争范围。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涉及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它可以直接影响企业价值链任何一环的成本,改变和改善成本结构。首先,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不仅可以使企业降低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成本,还大幅度降低了对现有

产品进行修改或增加新性能的成本。其次,由于柔性制造技术对库存管理具有替代效应,使信息化企业减少了库存量,降低了管理成本。另外,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从而形成成本优势。信息化企业成本的下降,其实质是通过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扩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范围,使企业能以低信息成本实现共享管理成本,并随着管理规模的扩大形成规模管理效应,从而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方式,给企业提供了新的竞争空间,使众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能通过“虚拟企业’夕这种战略联盟方式赢得超常竞争优势。

3、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提高差别化。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思路的效率,给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消费与开拓市场的机会,使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联系,从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了解市场的能力;使企业能迅速将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及时反映到决策层,促进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不断向市场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不易为竞争对手模仿的独特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的各种企业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敏捷性和适应性。此外,集成制造技术在产品设计开发中的扩散和渗透,将稳定产品质量,大规模替代复杂工艺,使企业工业化大生产升级为工业化精细生产。其结果使企业“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和服务方式成为可能。

4、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信息技术实现了跨越地域的同步信息交换,使企业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更加灵活、快捷、广域和开放。人的行为与经营流程组成了一个整体的人机系统,形成信息—决策—行为三者高度集成化,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拓展了决策者的思维空间,延伸了决策者的智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理性、科学性及快速反应,提高了决策的效益和效率。在信息化过程中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实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近年来,虽然企业信息化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必须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通过企业信息化,推动企业全面的管理变革,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最终提高企业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

第四篇:2005 中国企业信息化500 强大会议程

2006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大会

日 程

(最终日程以现场为准)

2月3日 8:00-8:45 大会注册

第一部分 “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高峰论坛

8:45-11:50 大会主论坛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1号会议厅

8:45-9:20 大会开幕 主办方致欢迎词 领导讲话

主题演讲

9:20-9:30 商业银行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与对策

中国工商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 林晓轩

9:30-9:40 坚持“五统一”原则,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统管理部部长 李德芳

9:40-9:50 战略驱动,建设一流信息化企业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副总裁 蒋宏

9:50-10:00 信息化支持企业高速发展,加快国际化步伐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侯德根

10:00-10:15 面向全球化的信息基础架构

EMC大中华区总裁 叶成辉

10:15-10:30 实时企业,全球商务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王文京

10:30-10:40 茶歇

10:40-10:55 基于SOA的新一代企业应用软件

SAP中国公司首席技术官 张侠

10:55-11:10 借力信息化,推动企业现代化

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 廖庆丰

11:10-11:15 微软最新移动商务解决方案演示

微软公司

11:15-11:30 互联世界,满怀信心--赛门铁克软件保护企业的架构、信息和交互

赛门铁克公司副总裁/大中国区总裁

郭尊华

专题报告

11:30-11:50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方法与实践》

CECA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常务副主任 胡建生

11:50-13:00 午餐

13:10-15:40 大会主题论坛

第一主题论坛

企业信息化最佳实践讲堂 第二主题论坛

企业信息化关键应用与技术 第三主题论坛 企业信息化价值与公司治理 第四主题论坛

知识管理高峰论坛

各主题演讲者: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最佳实践企业;著名信息化高级专家。具体演讲内容见《大会各主题论坛介绍》

15:40-16:00 茶歇

第二部分 政府领导会见及参观

15:00-15:50 政府领导会见出席大会的主要代表

15:30-15:50 政府领导和大会主要代表参观“企业信息化最佳实践示范与体验中心” 15:50-15:55 政府领导与出席大会的主要代表合影

第三部分 2006“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颁奖典礼及酒会 16:00-16:05 颁奖典礼开幕 介绍主要来宾 16:05-16:10 主办方致辞 16:10-16:25 领导讲话

16:25-16:40 历届企业信息化领袖人物演讲 16:40-16:45 发布《2006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调查报告》要点16:45-16:50 发布《2006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名单》

颁发第一部分奖项

16:50-16:55 颁发杰出CIO奖

16:55-17:05 颁发杰出信息化领导者奖 17:05-17:10 颁发中国企业信息化CIO大奖 17:10-17:35 颁发最具远见的信息化领导者奖 17:35-17:40 颁发中国企业信息化领袖人物大奖 17:40-17:45 颁发推进中国企业信息化杰出人物奖 17:45-18:00 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前二十名颁奖,等

18:00-18:10 休息、观摩《企业信息化最佳实践示范与体验中心》

颁发第二部分奖项及颁奖晚宴(含精彩文艺演出)18:10-18:15 主办方致词

18:15-18:30 颁发最具贡献信息化服务商奖,等

最具贡献的服务商代表讲话

18:30-18:40 颁发重大奖项 18:40-18:50 颁发优秀CIO奖

18:50-19:10 颁发单项奖

19:10-21:00 颁发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荣誉证书,等 21:00 晚宴结束

第四部分 “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俱乐部”咖啡沙龙

21:10-24:00 北京五洲大酒店(紧邻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紫云咖啡厅

2月4日 第五部分 “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俱乐部“专项活动

地点:国际会议中心三层10号厅

9:00-10:30 首届大型企业信息化灾难恢复模拟演练

在信息化灾难恢复强大技术支持下,参与者将臵身于真实的环境中,了解应急管理的流程和组织,了解应急管理预案的重要性以及应急管理的技巧和方法。

10:30-12:00 专题讲座

1、价值发现-《商业智能在大型企业中的应用》

2、最佳实践-《如何建立企业信息化内部考核评价制度》

13:30-18:00 俱乐部活动

组织企业代表在北京著名滑雪场参加滑雪活动

(至此,大会活动全部结束)

第五篇:中国企业信息化问题对策与研究

中国企业信息化问题对策与研究

企业在现代化发展中,信息化无疑是重要指标之一,无论是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人员管理的协调还是产能控制、环境污染控制,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中各个企业存在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对39家企业信息化状况的文献调研,分析了目前中国企业信息化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财富软件总裁何雪峰总结说:企业信息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起步阶段:企业重点关注硬件设施的架构和应用软件的安装使用,对于人员与设备的融合、业务流程与软件的配套还未关注,具体来说就是,企业拥有容易维护的信息系统,一般以协同OA、简单会计核算、企业网站、简单的薪资核算和简单的员工考核等应用为特征;(2)局部覆盖阶段:企业内部部分实现了信息化,如办公软件的使用,在某些业务上实现了信息化,各个应用模块却并未实现互联互通、数据交换,主要的应用代表有全面会计核算、基本的成本和资金管理、企业核心业务系统(采购、生产、营销、库存等)和人力资源管理等;(3)过渡阶段:这个阶段介于创新应用与局部信息化之间,企业领导已经意识到了人员素质、流程再造等问题与企业信息化之间的关系,但还没能在战略层面利用信息化提高企业生产效益,这时信息化应该是面向整个流程的,跨领域、跨组织的信息化应用,代表性信息化应用包括:全程供应链应用、CRM、电子商务等集成的应用;(4)创新应用阶段:当企业的一举一动都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直接的反映到管理层,管理层又可以利用企业信息系统指定发展战略,传递管理决策时,企业信息化就进入创新应用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企业高层管理者可以利用企业信息化机制来制定整个企业的战略部署,整个企业和信息化系统完全融合,代表性的应用有:商务智能、全面绩效管理、随需应变的架构和机制等。

企业信息化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有所不同,有的行业由于其本身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具有优势,因而更早的开展企业信息化,而有些传统型企业对市场环境变化反应较迟缓,信息化改革则相对滞后。本文通过对39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资料的整理(资料来源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典型经验座谈会交流资料),对多个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做了统计,其中既包括石化、冶金这样的重工业、也包括纺织、造纸类的轻工业,以及物流等新兴工业门类,主要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也包括像美特斯邦威这样的民营企业,因此本次企业信息化调研样本涵盖了大中型企业的多个行业类型。

在被调查的39家企业中,24.5%的企业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重点关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43%的企业处于信息化局部覆盖阶段,各单项业务应用有一定成熟度,但协同集成尚未开展。22.2%的企业正在向集成阶段过渡,不同程度开展了关键业务系统间的协同集成。10.3%的企业处于创新应用阶段,在市场开拓创新、决策支持和综合节能减排等方面成效显着。其中,冶金和石化行业进入创新应用阶段的较为普遍,重型机械和棉纺织行业总体处于由局部覆盖向集成过渡阶段,化工、造纸和食品行业基本处于局部覆盖阶段。

1.3 信息化各阶段的代表性技术及企业数量

调查显示,39家企业全部实现硬件设备架设和OA办公自动化,说明我国大中型企业均已进入信息化建设时期。有46%—70%的企业安装了财务、人力资源管理、CRM客户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仅有11%和13%的企业实现了ERP整体实施,建立了像金蝶,财富软件等大品牌下的管控与决策信息平台。

结果显示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两头小指的是处于起步阶段和深度创新阶段的企业占少数,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进程都处于局部覆盖阶段和过渡阶段,单项业务的信息化程度已经趋近成熟,但是协同集成尚未展开。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企业信息化实施存在认识误区

很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只是简单的将其看做技术层面的东西,并没有将管理中的问题融合进去,某家纺织品制造企业,其使用了财富的ERP系统可以统计“每日断纱数目”和“每日走机次数”等数据,对质量反馈做出反应,进行“质量控制”。但是国外的纺织企业,通过ERP实现的是“质量成本控制”。仅仅就技术层面而言,两者的实施难度没有多大差别,资金投入也没有太多的增加,最大的差别在于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思想上。

2.2 对企业信息化实施困难预期不足

现代的企业信息系统是对企业业务活动和各种资源的整合,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例如广药集团成立后,各业务系统之间不能很好的衔接,数据无法共享,而下属各家公司采用的信息系统不一致,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导致商业体系信息系统整合3年都没有完成。为了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集团委托财富软件整合下属8家制造企业和3家商业公司的信息系统,但之前各个子公司,如广州医药公司、药材公司、采芝林的信息系统都不一致,信息化的程度也参差不齐,商业体系信息系统的整合3年都没有完成。

2.3 企业信息化目标不明确

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实施是整个组织的变革,不但涉及修改作业流程,而且要求改变领导方式、内部政策、组织结构、考核程序和标准。企业管理体系的升级仅仅依靠技术人员、IT经理,根本没能力完成这样的转变,而如果追求在不触动企业原有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化,这样的信息化也没有实际价值。只有企业领导、中层经理和IT经理共同参与实施、分担责任,才能动员全体员工使各部门朝一个共同目标努力,才能减少实施过程中的阻力,才能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如果企业对实施过程中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转变缺乏准备,或者是过多地以现行的流程评估系统,都可能造成信息化失败。

2.4 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流程相脱节

信息化实施的困难,主要还在管理问题上。企业信息化通常要求部门间建立新的工作关系、分享原来独享的信息资源、还要承担独立抉择的责任;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对原先的利益关系带来冲击。这些变化往往引起内部人员的消极合作、甚至抵触情绪。某国企在实施ERP的过程中,各车间、分厂的主管认为系统使他们的管理过于透明,阻碍了他们运用权谋治理下属,因此消极观望。企业信息化也使得流程简化、责任明晰,高层领导想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强化监督,但中下层的管理者和基层工人则排斥、拒绝这种管理方式,在这种压力下,ERP最后也无法推行下去。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3.1 以业务为主导,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

对企业信息化认识的误区,我们更应该以业务为主导进行企业信息化。什么是以业务为主导?财富软件何雪峰提出,第一,企业应有发展战略,无论是否形成书面性的文字战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一定要明确。第二,支持企业发展的核心业务必须明确。第三,明确核心业务之后,在此基础上,梳理企业流程、实施信息化,即企业信息化是以业务需求作为建设的基础,是以解决企业问题为目的的。

3.2 打破信息化规律,摆脱企业信息化“黑洞” 企业信息化初期很容易出现信息化“黑洞”现象,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企业信息化却离企业家的理想越来越远。信息化“黑洞”的出现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初期对企业及其员工的要求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随着信息化的深入不但要求技术层面的支持,更多的是要求员工素质、管理理念与具体的信息化系统相匹配,而各种软件条件的缺失使得信息化的投入越来越多,但是离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却越来越远,形成“黑洞”。

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首先应该高层管理者应该确定企业是否有能力投入信息化建设,从而设立企业信息化项目;立项后企业应该进一步进行信息化建设规划,需要对企业有一个完整的“勘察”诊断;充分认识企业管理所处的阶段,企业管理划分为隐性管理阶段、显性管理阶段、量化管理阶段、精细化管理阶段以及优化管理阶段,企业在充分认识自身现状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切合实际的信息化规划。

3.3 分阶段建设,充分认识企业信息化存在的困难

企业信息化作为一项工程,其实施要经过支持、排斥、磨合、认同和协同应用多个发展阶段。企业信息化要获得投资和最初的立项,首先应该得到企业上下一致的认同和支持。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企业原来的工作习惯和管理制度,甚至组织结构也都会发生变化,这时员工会感到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遭到排斥。在这一阶段,如果领导不能坚定自己的立场,信息化建设就会夭折。度过排斥期,企业还将与新建的信息系统进行一段时间的磨合。在磨合期,信息系统与实际工作在具体操作和应用方面存在很多不契合的地方,企业在经过调研后与软件厂商协调,对具体的不适进行调整和改进,除了技术方面之外员工的工作方式也需要重新适应。在磨合到企业的员工认为,信息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变得更透明、公正,这时,企业进入到认同期。统一的办公平台提升了企业管理,使得企业业务处理更加流畅,这时分布在各个岗位上的员工除了利用信息系统处理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更应该注意的是,利用企业信息系统进行各个岗位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只有员工与系统融合,整个企业才能成为一个有机体,信息化建设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3.4 以标准化促信息化,实现系统与管理的衔接

企业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应达到逐步提升,从规范化、标准化走向信息化。可以说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规范化和标准化。信息化无法管理起散沙一样的企业,有一定标准化基础的管理才有可能走向信息化。我们可以利用信息化先进的技术促进标准化的推行,而最后能进入信息系统的模块都是流程梳理通畅,标准化制定完成的,逐步实现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标准化只是相对与具体的企业而言的,企业应用的技术不一定是最先进的,但是标准化管理的思想却必须渗透下去,只有企业思路清晰,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予以实施,才能可以获得很大的提升。

3.5 建立有效评估机制,保障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目前的信息化评估体系往往强调企业应用水平,而忽视了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性、可持续发展能力,无形中导致企业对有效发挥信息化价值关注不足,最终导致信息化建设“黑洞”的出现。建立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促使企业重视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是避免信息化建设“黑洞”现象重要举措。

最后财富软件总裁何雪峰也给出了总结性意见: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三个评估要素,IT应用满足企业需求的能力;企业信息化的管理控制能力;以及企业信息化绩效能力。首先,通过改善企业信息化管控能力,将促进企业信息化绩效的改善,而企业信息化绩效又为管控能力和IT应用的改善提供了依据。其次企业信息化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确保IT应用的目标实现,避免信息化投入风险。第三,IT应用的完善和增加对企业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提出新的要求,促进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下载中国企业信息化论文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企业信息化论文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外资物流扩张 中国企业信息化面临挑战

    外资物流扩张 中国企业信息化面临挑战2008-07-18 来源:赛迪网 作者:标签:专题导航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之路自人类从事生产活动,就有了储存和搬运活动,可以说物流是最古老的行业......

    首届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调查报告正式公布

    首届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调查报告的发布,为热情高涨而经验不足的国内企业提供了自我检测及彼此借鉴的第一手数据月日,首届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调查结果公布,报告显示,中国企业正加......

    信息化战争论文(推荐)

    信息化战争 摘要: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信息社会以后的必然产物.农业时代的战争,有信息但谈不上信息技术,信息的传递靠自然信道和人体信道,军队的指......

    统计工作信息化论文(精选合集)

    1统计政务电子化统计政务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一个组成内容,它包括统计工作人员的资格认定、统计调查单位登记备案、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涉外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备案等,统计政务电......

    信息化建设论文

    信息化建设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小平同志提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物流信息化论文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掀起了“互联网+”狂潮,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得地球越变越小。这就不得不说阿里巴巴了,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物......

    幼儿园信息化论文

    如何构建小班家园共育新途径—网络交流平台 幼儿园:盘龙区新迎第二幼儿园 教师:张月 【论文摘要】小班幼儿家长与班级教师的有效沟通能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并建......

    信息化校园论文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InstituteofTechnology.EastChinaJiaotongUniversity毕 业 设 计(论 文)GraduationDesign (Thesis) (2011-5-8—2011-5-23)题目:信息化校园分院:电信分院专业: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