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我省建筑施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推进我省建筑施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省国资委联合调研组
为推进我省国有建筑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分析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探求解决的措施办法,省国资委联合法律顾问单位****律师事务所组成调研小组,于2011年7-8月对我省地域内的部分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开展了一次调研。目前,我省建筑行业年产值500-600亿元,从业人口约八百万左右,企业四百五十家。虽然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特、一级资质企业比例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份,大部分企业仍以传统技术为主,管理粗放,任务不足和资金瓶颈仍是困扰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建筑施工工程环节多、要求高、责任大、承责期长,一些企业往往只关注于承接工程,对合同签订时的法律风险、合同履约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尤其是对出借资质、低价中标、垫资、承接境外工程等一些高风险的领域缺乏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承载责任的能力非常单薄。经过调研,调研组从政府、企业、社会等有关方面在政策扶持、制度完善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共同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健康发展提出了以下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政府指导推动,大力发展建筑产业
鼓励和支持企业之间打破界线,通过改制、并购、收购、联合等方式组建企业集团等形式,做大做强总承包企业。鼓励、引导、支持中小型建筑企业向专业化、技术型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专、精、特、新等技术和管理特色;推动银行与企业合作,通过资本运作,积极稳妥地采用BT、BOT等建设方式,逐步转变由单纯工程施工向项目开发带动施工,由建造建筑产品向经营建筑商品转变,由施工型建筑企业向资本运作型建筑企业转变;推动建筑企业发挥自身
优势,向与建筑施工关联度较高的上下游产业延伸,有选择地进入房地产业、建材业、服务业等行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努力形成“一业为主、多元并举”的经营格局。
制定支持建筑业发展的配套措施。建议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会同发改、财政、交通、水利、科技、国资等部门建立国有投资或控股大型项目以及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优选承包商名录,对省内优秀的施工企业推荐评选国家质量奖、“鲁班奖”、“詹天佑奖”、“黄果树杯奖”等,选择一定数量的省内优势骨干企业列入该名录,并根据企业综合指标,定期对名录进行调整;制定鼓励省内优势骨干企业参与省内工程建设的政策措施,从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和作用,建立项目信息平台。全面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和建筑业协会的协作关系,建立信息平台,资源共享,如省内地方政府项目的发展信息、行业现状信息、统计信息、规划信息等;对于国家项目、省外工程项目,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国内重点区域建筑市场的需求动态,制定鼓励本省企业走出去的扶持政策,切实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办实事,帮助建筑企业参与公平竞争、开拓省外市场提供优质服务。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2001年1月1日,按《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国家执行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其中规定了西部地区的相关企业的所得税由25%减按15%征收,这一政策减轻了西部地区相关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税收优惠政策在贵州没有得到落实。有关部门应积极争取将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着力扶持建筑行业的发展。
改革完善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制度。现行的35种企业资质类别,有23种是按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业务管理内容划分的,占65.7%。因此,企业要调整经营
结构,转型增项,不仅需要政府主管部门,还需要其它相关部门审批。建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省内建筑企业资质的管理,探索企业资质管理标准实行统一、简化、便捷的管理方式,使资质标准真正成为为服务企业的工具。
深化建设工程造价改革。建立工程造价监测制度,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改进工程造价信息服务,力求及时反映市场实际,引导工程建设各方合理计价,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进一步制订配套措施,实行优质优价,制定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优质工程的优质价格。对消耗量定额、取费标准、预算人工单价、机械台班单价进行动态调整,建立以品牌价为主的材料价格信息发布。政府相关部门对建筑工程合同中生产要素价格浮动幅度过大的情况应做出相应的调整规定,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招标、投标、合同签订以及工程结算等环节计价的规范管理,针对招标投标中盲目压价、工程款结算难等问题,加大监管力度,采取措施扭转工程结算难状况,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和各方的合法权益。
二、完善建筑企业监管制度
建立施工企业审查监督制度。由建筑行业协会建立审查监督制度,对施工企业除对资质、诚信度、过往业绩等常规项目进行审查外,还应该对企业是否有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如财务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禁止商业贿赂制度等进行审查。
积极推行采用综合评估法,完善招投标管理制度。依法依规加大整治规避招标、围标串标、资质挂靠、虚假招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招投标管理制度。制订全省统一的建设工程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规范性文本,对于大型项目和国家投资项目,积极推行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签订建筑工程合同。
充实招投标评标专家库人员,扩容全省评标专家库,规范评标专家行为,建立培训、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工程招投标各方主体信息平台,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电子招投标工作,减少投标成本,提高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公正度。
严格建设监理、招投标代理服务、质量检测等中介机构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强化建设监理、招投标代理服务、质量检测等各类中介机构的市场行为,全面落实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严格审查,动态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对违规代理,在代理中组织和参与违法违规活动,损害招标人、投标人合法利益的代理机构,要严肃查处,依法清出。
严格执行履约保证金缴纳制度。推行建设方工程款支付担保、承包商履约担保为主要内容的工程担保制度,增强合同履约主体的责任,建立健全从源头上防止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建筑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培养内部法律队伍,借助外部法律力量,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法律支持。进一步延伸法律管理深度,从项目的招投标、合同签订及履行、工程结算索赔等过程由法律人员全程跟进,实现全过程法律监督防控,完善合同和证据管理,及时解决施工过程的各种矛盾,最大限度规避法律风险。
建立科学签约意识。聘请有经验的法律专家和工程咨询顾问审查和参与合同谈判,增加谈判的力量,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在合同中制定限制风险和转移风险条款,同时对建设方的免责条款进行研究和限制,避免建设方推卸责任,明确建设方的风险责任条款,使合同质量提高,降低合同风险。
建立合同管理制度,要明确设立授权限制级别制度、专业人员合同审查制度、合同档案管理制度、合同履行跟踪制度、意外事项处理制度等。
实行以全面履行合同为核心的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提高防范意识,尤其要加强证据的保留和收集,对每一份合同、往来文件信函、签证、收据借据、照片等都要注意收集和保留,以备发生纠纷后能有凭有据,据理力争,最大限度地维护施工的合法权益。
建立依法索赔制度。在实际工程中,施工企业应熟悉索赔业务,注意索赔策略,学会科学的索赔方法,建立索赔制定,严格要求按合同规定和索赔制定程度提出索赔,推行索赔制度是转移风险的有效方法,尽可能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建立工程项目保险制度,合理转移风险。将工程社会保险作为一种制度推行,对于没有购买相应的工程保险,不得承接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建设中债务拖欠、责任不清等问题。
我们由衷地期望,在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省建筑施工行业的内外部环境,大力提高我省建筑企业的规模,加强各种法律风险的识别和管控,规范运作,使其得以健康持续发展,为我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篇:关于推进我省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推进我省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那么,在我省,如何在促进大西安和关中城市群,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有效地推进农村小城镇协调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我到一些县城和乡镇进行了调查研究、反复思考,现谈点个人浅见。
从调查看,发展农村小城镇,意义深远,任务艰巨,势在必行。归纳起来说,其作用和好处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小城镇是各类农产品和物资进行流通的重要渠道。我省农产品资源丰富,目前,全省已经培育出了果品、蔬菜、畜产品、蚕桑等十大主导产业,特别是苹果生产,人均产量居全国首位。但由于农村小城镇建设水平低,服务功能不健全,农产品卖难买难的问题时有发生,限制了流通的发展,使优势产业的优势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镇安县率先以县城为龙头,以乡镇集镇为纽带,着力构建环境优美、各具特色、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山区小城镇群,结果来自湖北、四川、江苏等省市的客商纷纷落户县城和农村小城镇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等企业,过去那种流通不畅,许多农产品销售难的情况迅速好转;鲜活农产品损失浪费的现象明显减少;大批农产品在交换中实现了增值价值,不仅活跃和繁荣了农村市场,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培养了一大批务工经商实用人才。事实表明,市场兴、百业旺。建设一处小城镇,就能引导一批农民经商,发展一个地方的生产,繁荣一个地方的经济,富裕一个地方的群众。
(二)小城镇是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纽带和桥梁。现在,很多地方都提出了城市带动战略,但无论是城市带动农村,还是工业支援农业,离开小城镇这一纽带和桥梁、都无法实现。因为城市工业向农村扩散,离不开小城镇,先进的科学技术很多也要通过小城镇向农村传播,城市的一切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只有以小城镇为基地,才能尽快为分散的农民所掌握、所享受。同时,小城镇建立起的那些固定的永久性的场房、库房,以及为其服务的工商、税务、文化等综合性的建筑设施,可以给农村增加风貌,给农民带来美好的向往。一句话,从长远来看,小城镇的发展,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神木县超前规划,集中投入,重点抓了县城和大柳塔、店塔、锦界和大保当四个小城镇建设,完善设施,发展产业,集聚人口,为进城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和稳定的工资收入来源。到2007年,县城和小城镇范围内已聚集人口26.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68%,城镇化率达到70%,实现了农民工人化,城乡一体化,在全省率先跨入全国百强县的行列。
(三)小城镇是吸引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这是历史潮流。据测算,全省农业剩余劳动力将达到500万人,如此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大军,单靠向城市转移是不现实的,其根本出路还在于积极发展农村小城镇,实行“离土不离乡”的方针,引导部分农民到小城镇建门店办商业,建厂房办工业,建堂馆搞服务,购车辆跑动输,或从事各种文化事业,就可以容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三原县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用产业化的思维富裕农民,通过小城镇建设安置剩余劳动力,使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截至2007年底,全县规划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7家,年转化粮、菜、果、奶等农副产品40万吨以上,年产值近10亿元,上缴税金6800多万元,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多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全省能够加快建设500个现代化的农村小城镇,每个小城镇吸收1500个农村劳动力,那就能吸纳剩余劳动力150万,就能大大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大中城市的压力。
(四)小城镇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扩大对外开放是农村进步的强大动力。我省是内陆省份,又属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起步晚、积累少、起点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招商引资难度大。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加快建设农村小城镇,充分发挥小城镇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加快我省招商引资步伐。韩城市龙门镇,近年来重视抓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产业立镇、发展靓镇、和谐兴镇,吸引了全国22个省、57个县、市共1.5万多人务工经商,兴办企业,成为韩城市知名度很高的对外开放的“窗口”。
总之,建设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城镇是龙头。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作,一定要因地制宜地解决好六个关键问题,力促全省小城镇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
第一,思想要有新认识。从调查看,我省在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认识不足,没有把小城镇建设提到战略高度去重视。抓小城镇建设机构不健全,甚至有的地方还未设相应的机构,小城镇建设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二是缺乏统一规划、统筹发展,乱批乱建问题严重,短期行为依然存在;三是措施不具体,管理跟不上,城镇化水平低,全省总人口近80%仍生活在农村。
国内外大量事实证明,小城镇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农村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又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已经达到总人口80%—90%,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达46%左右,我省的城镇化水平较低。这一薄弱环节,影响着我省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农民增收和非农就业岗位的增多。所以,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有效推进我省农村小城镇建设就尤为重要和迫切。各级政府一定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和产业政策要求,把我省小城镇的发展放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重新审视,科学定位,合理布局,遵循“既要青山绿水,又要经济快速发展”和“开发与节约并重”的原则,依托资源优势,建设一批基础好、集聚力强的中心小城镇,走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的小城镇建设路子。
第二,规划要有新特点。规划是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行动纲领,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有句话说得好,“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由于小城镇建设是一种长远建设行为,如果规划不周,盲目开发和无序建设,一旦造成偏差,就难以弥补,再推倒重建,势必会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浪费。所以,一定要把好编制小城镇规划这一关。要坚持大农业、大工业和大市场规划理念,贯彻“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集约化的思路和“固地制宜、突出特色、个性发展、节约资源”的原则,结合当地历史、现状、人口、区位等实际,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的选址、规模、标准和设施配置,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紧凑型的小城镇,彰显规划的合理性、实用性和科学性;要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将小城镇规划与村庄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教育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有机地衔接起来,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实行村镇、田块、道路、绿化综合治理,做到科学布点,配套成龙、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形成网络,从而更好地发挥小城镇的基础潜力,着力打造区域板块经济。
第三,改革要有新力度。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城里人”和“乡下人”的身份区分,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迁移,阻碍了人口城镇化进程。据此,建议省、市政府
借鉴上海的做法,加快户籍、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和劳动保障等多种制度的配套改革,打通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动和迁移渠道,为农民进城镇创造公平、公正、有序、有利的制度环境。要不断提高行政办事效率,下决心解决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安家、就业、生活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切实保障进城镇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城镇人口、产业、就业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实现优势产业集约高效发展。
第四,建设要有新措施。首先,要建立城乡联动和整体推进建设机制。各级政府要敏锐地把握国家政策走向,把发展特色产业、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新农民和大市场作为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抓手,按照“资源集中利用、企业集群发展、环境集中保护”的原则,打破所有制和城乡界限,实施城乡经济融合和一、二、三产业联动,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以县城和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的建制镇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高标准创办乡镇工业园区,高起点建设蔬菜基地、畜牧基地、林果产业基地、小杂粮加工基地和药材基地,以基地为支撑,推进各种生产要素加速向小城镇聚集,吸引各类投资机构来农村小城镇落户创业,实现小城镇建设由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转变。其次,要制定一系列吸引本土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外商和本地民营企业家在小城镇创业、扎根,发展乡镇企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家庭工业,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经济发展中心,提高小城镇的综合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制度,制定出土地使用、租售、管理相关政策,探索农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途径和办法,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化开发利用,促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确保农民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创造最佳效益。
第五,投资要有新机制。要适应新形势,改变现行的投资体制,广辟资金渠道,广泛发动群众,大力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进程。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建设、经营和管理,使其产业化。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性资金的导向作用,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加大政府对小城镇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逐步形成小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同时,要深化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吸纳各种资金的优惠政策,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资方经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农村小城镇建设资金的有效保障机制,加速建设农民自己的生财、聚财家园。
第六,管理要有新办法。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关键在领导。领导要解放思想,理顺思路,转变作风,做到“四到位”:一是领导力量到位。省委、省政府和各市县以及乡镇有必要设立专门领导机构,由主要领导负责,并列入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常抓不懈。村小城镇建设中,要引入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理念,积极实施各类企业进农村、先进文化进农村、科技服务进农村、基础设施进农村、信息网络进农村、现代管理进农村和各级干部进农村,形成合力抓小城镇建设的工作机制。二是典型宣传教育到位。在农村小城镇建设方面,省上曾抓了240个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村镇作为试点,但是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的试点工作仍较薄弱。因此,建议省上能够集中抓100个建制镇作为试点,树立典型,大力宣传,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各市、县也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选择一批中心乡镇开展试点工作。三是各种保障建设机制到位。及时出台有关规章、制度和章程,使小城镇建设有章可循,并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同时,还应通过建立健全选派机关干部支持小城镇、企业与村镇结对共建小城镇、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建设小城镇、城乡学校、医院对口帮扶和科技人员定项包扶指导小城镇建
设等制度,形成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强大合力。四是检查落实到位。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农村,检查指导小城镇建设工作,也可以开展现场办公等活动,及时解决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保证农村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
第三篇:建筑施工企业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议
摘要: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逐渐暴露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招投标、项目管理运作模式、资金、成本管理等八个方面进行了认真分析阐述,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项目管理;施工企业;质量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心环节。是效益的源泉。也是市场开发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业主的需求日趋苛刻,垫资、压价的幅度越来越大,工期越来越短,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已经很难适应。一些影响建筑施工企业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暴露出来。
1、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现状分析
1.1对招投标意义认识不清,导致项目招投标盲目压价
招标是为了选择一个合理的价格。达到招、投标方双赢的目的。目前,工程招投标大多是进行价格竞争,有些招标单位违背对投标报价书需全面评估、综合考虑、合理中标的原则,只注重标价的高低,低价中标。有时仅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顾国家政策、法规和价格规律,拼命压低标价,迫使投标单位让利垫资,任意取消国家给施工企业的合法利益,将不合理的工程价款结算方式等强加给施工单位,严重扭曲招投标的真正意义。施工单位“靠低价中标,靠索赔盈利”的片面认识把招投标工作引入误区。
1.2项目管理运作模式混乱
企业与项目的职责、权限不清,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导致经营监控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1、责权不明,使项目无所适从;或过于大胆,企业难以实施监控,结果是肥了个人,害了企业;或畏首畏尾,难以获取所需资源,难以完成项目管理责任,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达到项目管理最佳效果。
2、项目责任考核流于形式,配套措施不到位或执行不力,缺乏有效的动态管理机制。干好不激励,使职工失去竞争热情。
1.3资金短缺成为制约项目发展的瓶颈
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低价中标、不合理合同的签定,使得企业常常处于垫款施工、贷款施工的困境,项目施工管理费用严重不足,材料费、设备工具租赁费、人工费不能及时支付,长此以往,使得三角债进一步形成,相关资源价格进一步上涨,使生产经营管理举步维艰。而发包单位对工程的任意分包、肢解又给竣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结算难以按时形成,拨款也常常在各方的推脱中变得遥遥元期,形成竣工难、清欠难的现状。
1.4成本管理粗放,难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降低成本是实现利润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但当前许多国有施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责任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内部定额、取费标准等基础内容,施工组织、管理方式还是沿用旧经验、老办法,以包代管,重包轻管,不进行科学测算、成本分解,项目成本控制流于形式。造成施工成本居高不下,经营管理费用逐年加大,企业利润越来越薄。
1.5安全生产流于形式,安全事故频发
随着工程中标价的降低,一些项目为了降低成本,对安全生产的投入能省则省,安全教育应付差事,安全设施形同虚设,安全资料造假多、现场实际监督少,总的来说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不出安全事故则罢,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损失远大于安全生产的正常投入。
1.6项目团队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项目经理素质有待提高。现有项目经理队伍大多为凭多年施工经验积累而成长起来的一代,缺乏现代项目管理基本知识,技术意识、创新意识、法制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淡薄,有的家长作风严重、团队意识不强,个人英雄主义严重,不会团结班子成员充分发挥项目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项目管理内耗多,效能低,严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2、应对策略
2.1以成本测算为依据,确定报价策略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尤其是面对低价中标的大趋势,在投标报价过程中,要坚决防止饥不择食、饮鸠止渴的恶性循环,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仅为提高中标率而造成未中标已亏损。要坚持科学分析,慎重决策,建立科学的投标制度。一般来说,仅从工程量清单预算报价,恐怕难以中标,必须让利才行。具体让利幅度,则应以保本盈利为限度。要确定一个工程报多少价才能保本,或者有多少盈利,这就要靠准确的成本估算来决定。成本估算不能以国家定额为依据,而应当以企业内部定额为依据,还应考虑到通过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降低消耗而使成本降低的因素。企业要根据工程量清单报价和估算的工程成本,结合收集到的业主和其它竞争对手的各种信息,研究使用投标技巧,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做出既能盈利,又能中标的报介决策。
2.2建立与项目管理相配套的经营监控机制
推行项目管理,必须建立与其运行机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在企业内部要素管理上引入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中心的动态管理机制。一方面将各项目经理部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要赋予项目经理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使其有职有权,能够放开手脚大胆地使用权力履行职责;另一方面,不能因为对项目经理下放了经营自主权就放任自流。要明确责权利,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从开工就要签订经营管理责任状,明确责任指标、权力范围以及考核方式、标准,确定奖惩额度。同时坚持定期审计,做到及时激励,激发项目经理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3完善制度,改变项目资金紧缺现状
要改变项目资金紧缺的现状,首先要从投标抓起,坚持选择开发战略,选择资信状况好、拨款比例高的建设单位;第二要认真研究施工合同,把相关条款以文字明确写在合同中,为及时收款及索赔奠定基础;第三,要及时上报施工预算,并按照合同规定催收工程款,密切关注资金状况,以资金状况确定施工进度;第四,要彻底改变项目经理只管施工不管要钱的现状,明确项目经理是收款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在合同期内收回工程款的予以奖励,否则,予以罚款处理;第五,要注重对平时资料的搜集积累,做好证据收集,加快竣工结算清欠速度,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解决。
2.4建立严格的成本管理核算体系,实施目标管理
施工企业应从主要依靠经验管理成本的做法中走出来,将现代管理科学中的ABC管理法、价值工程、本量利分析法、系统工程、目标管理、数学模型等应用到成本管理工作中来,使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形成个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前后衔接的有机整体,使成本管理从被动型、算帐型、经验型、经济型向主动型、经营型、科学型、经济与技术结合型转变。首先要建立严格的成本管理核算体系,实施全员成本管理责任制,明确体系流程、工作程序、以及每一名员工的成本管理职责、指标,做到人人心中有成本,人人肩上有指标;第二要提前做好成本策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如:地质情况、人文环境、交通情况、市场材料价格、租赁市场价格、劳力提供情况等因地制宜做出与实际施工相吻合的成本策划,增强策划的指导性;第三,在责任成本控制和核算中严把“五关”,控制“四要素”,即:把住劳动力配置关、材料采购关、材料用量和储备关、工程质量关、机械保障关,并结合实际采取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来控制好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现场管理费等四大成本费用要素;第四。要定期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重点对责任成本预算、责任成本支出、目标利润等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查明盈亏比例异常的原因,并分段采取措施。加以纠正;第五,拓展实现利润的思路。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相对成本最小化。
2.4要加大监管力度,保障安全生产
(1)切实加大安全投入,保障职工在安全的环境中生产;
(2)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要求进行施工,坚持一以贯之,做到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
(3)加大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使安全生产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从被动地“要我安全”,变为主动地“我要安全”:
(4)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和防范,切实做到万元一失;
(5)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将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做到保障不了安全不生产;
(6)做到安全生产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动态管理。从而建立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项目的隐性成本,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企业的无形收益。
2.5加强团队建设,优化整体效能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能否建立一个团结、高效的项目管理团队是实现项目绩效最大化的关键。在项目团队配置上,第一,对项目经理的选择要坚持德能勤绩廉综合考评,竞争上岗,唯才是举,量德而用;第二,要根据项目大小和管理人员性格、特长、管理方式等因素合理组合,既要减少磨合困难效能低下等弊病,又要防止自由组阁,形成独立王国,集体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发生;第三,要不断提高团队素质,坚持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先导,以岗位业务知识学习、岗位技能素质提高为重点,实施全员素质提升;第四,要坚持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教育职工,努力培育求真务实、廉洁高效、勇于创新,充满竞争力、富于战斗力的团队精神,营造积极进取、人才辈出的良好企业发展环境,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结语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施工企业惟有认真研究形势,不断加强项目管理,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适应复杂多变建筑市场,才能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参考文献
[1]贾平。企业动态联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杨斌。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2,4.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深入探讨。
[3]王组和,杨毅。施工项目成本动态测算系统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3,12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
第四篇: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的几点建议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作者:XXX
工作单位:中建XX
摘要: 建筑施工做为一个高危行业,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会给社会、企业、家庭带来让人难以承受的损失,而有效的杜绝或者减少安全事故最有效的措施莫过于工人自身安全意识的提高,而提高安全意识就必须依靠我们企业的安全教育。
关键字: 安全教育 安全意识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想达到理想安全目标必须要具备两方面的要素,其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其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然而我们的管理人员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点每个人都能顾及到,所以绝大多数的时间是靠我们的广大工人群众以较高的安全意识进行规范的作业,消除自身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工人安全素质的提高会同时消除两种安全隐患的要素,会使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众所周知,大多数建筑工人接受的教育程度比较低,工作强度大,认识问题角度的局限,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匮乏等决定了大部分工人安全意识较为薄弱,所以我们的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安全是生产赖以正常进行的前提,安全教育又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安全管理水平和防止事故发生的,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1、工人“三级安全教育”
新工人“三级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非常重要的形式之一,他对工人安全意识及安全技能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新工人必须进行公司、项目、班组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40小时。但是,要想使安全教育真正能给工人加深安全感性、理性知识的意识我想提一些我的看法。
公司级的安全教育由于受制于工人人数较多,距离较远,成本较高等许多现实性的问题使的公司级的安全教育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针对这一点,我的建议是我们的企业能否成立一个业务知识精,讲授能力强的专业安全讲师队伍,这个队伍建设可以从项目上抽调或向社会招聘一些业务知识强,管理能力突出,讲授能力出色的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合格后再让他们代表公司不定期的到公司所属的各个项目去给工人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我相信这样的一个专业的讲师队伍全面深入、多频次的教育培训一定会加深工人的安全感性、理性知识的意识。
2、项目及劳务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
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我发现我们施工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安全职责认识不清,也给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阻力。比如一个栋号长,他可能认为他所负责的栋号的各种安全隐患以及整改是安全部门的事,跟自己无关;还有安全技术交底也应该是安全部门去向工
人交底,但事实是一个栋号长是他所负责片区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技术交底应该是他向劳务班组进行交底。因此如果我们的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安全职责都认识不清或者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强,更不可能说能做到能有效参与安全管理了,才会有我们的管理人员到施工现场对我们的工人未佩戴安全帽的现象视若无睹。所以我们的项目的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也应该得到重视,通过给我们的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不仅丰富他们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更能让他们认清自己岗位的安全职责并且能形成一个共识,安全管理工作不是某个部门及某个人的问题,他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企业和项目领导以及全体员工都重视起来,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安全意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法》和行业的各种安全管理规程,认识到我们每一位管理人员都有责任,都有义务对所见的不安全应为进行制止,对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整改。这样,我们的安全管理才能会富有成效,才会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项目上其他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
项目上的安全教育其实可以有条件适时适地使用多种形式来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并且要讲究实效。比如在工作面还没出来时工人闲暇时组织工人观看安全生产教育影片,既丰富了工人的业余生活,又提高了工人的安全意识。或者可以面向工人开展安全知识及技能竞赛,并对表现优秀者给予一定的奖励。也可以每月评选一次安全生产标兵,树立起我们身边的安全学习榜样,并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提高工人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或者邀请工人亲友参观慰问等一亲人家属送关怀的形式,教育工人们注意生命安全。相信,只要我们肯在安全教育上下功夫,一定能以更加创新的、更富有成效的模式,提高工人兄弟的安全知识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同时又能拉近我们企业和工人的感情,使得工人们更加爱岗敬业。
作为一个区域性较有影响的大型施工企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未工人提供一个安全、文明、卫生的施工环境,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能投入较多人力物力在教育培训上,从而去提高工人们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从而让他们终生受益。我想也是我们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
第五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建议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建议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生命财产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近些年来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相应提出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安全事故 原因分析 建议
近些年来,房地产业迅猛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建筑施工中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伤及施工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员生命,并造成财产重大损失。本文将近些年来发生在本区建筑施工企业的重大安全事故大致作了分类,对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相应提出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对策建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
近些年来,发生在本区建筑施工企业的9起重大安全事故,侧重事故直接原因大致分为以下4种类型:
1.1 使用设备引发的安全事故 事故之1:物料提升机吊篮坠落事故。某建筑施工单位,在承建安装一综合楼第五层预应力空心板时,物料提升机吊篮突然从5楼坠落,致1人死亡、3人重伤、1人轻伤的重大安全事故,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60多万元。
事故之2:塔式起重机起重臂坠落事故。某建筑施工单位,在某小区7号楼工地安装QTG25A塔式起重机,在安装拉杆时,钢丝绳断裂,起重臂以?q接点为轴心坠落。在起重臂上工作的5名操作人员随之坠落,4人死亡,1人重伤,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1.2 员工擅自操作设备、违章作业引发的安全事故 事故之3: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某建筑施工单位,承建由群体相连的A、B、C三幢32层高层公寓楼工程,在工程围墙装修即将结束,内装修进入修补阶段,A楼的施工升降机拆卸至13楼层高度,外架已拆至后三步,3名泥工擅自驾乘施工升降机,发生吊笼冒顶,致使吊笼从13楼(约40米高度)坠落至地面,吊笼内3名员工全部死亡,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事故之4:拆除坍塌事故。某施工单位,在拆除施工时,悬跳墙板失稳向外倾倒,冲垮外围护脚手架,坠落高度46米,砸向正在下方的裙房面支模作业的员工,导致5人死亡4人受伤的重大安全事故。
1.3 坍塌引发的安全事故 事故之5:住宅楼工程围墙坍塌发生的安全事故。某建筑公司承建一商品住宅楼工程,在基础开挖时,施工单位将挖出的土方就近堆积在附近围墙的一侧,因围墙受到外力作用,从而导致围墙坍塌,造成围墙外人行道上的3名儿童被砸死。
事故之6:模板坍塌发生的安全事故。某施工单位,承建某大学新校区剧院工程,在施工中发生模板坍塌事故,作业的24人坠落,造成4人死亡,20人受伤的重大安全事故。
事故之7:工程脚手架坍塌发生的事故。某建工集团二分公司,未等脚手架交接验收确认,将运至现场的网架部件(约40t),全部成捆吊上脚手架,使脚手架严重超载,在用撬棍解捆时产生的振动导致堆放部件处的脚手架坍塌,脚手架上的网架部件及施工人员同时坠落,造成7人死亡,1人重伤的重大安全事故。
事故之8:墙体模板坍塌发生的安全事故。某施工单位,承建8幢各类办公楼时,发生一起墙体模板坍塌,引起脚手架倒塌,导致正在墙体及脚手架施工的11名工人掉落地面,造成轻伤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6万元。
1.4 边坡土方坍塌发生的安全事故 事故之9:某建筑公司,为确保工程完工,组织工人对档土墙基础宽度不够部分(系淤泥和松软土结构,高约13米,存在坍塌隐患)进行施工,档土墙后边坡发生大面积坍塌,在基础中施工的6名妇女被泥土掩埋而死,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2.1 发生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①使用设备引发的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使用不合格的机械设备。事故之1中,施工单位使用的提升机不符合JGJ59第3.0.9和3.0.13的规定,特别是该提升机没有自动限位保险装置,是明文禁用的机具。事故之2中,施工单位使用的QTG25A塔式起重机,无图纸、无生产工艺、无产品检验报告、无材料质保书、无产品合格证、无QTG25A塔式起重机整机装配安装工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全无产品”。另外,安装人员技术素质低下,无产品质量意识,施工现场监管不力,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②员工擅自操作设备、违章作业引发的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较为典型的管理不善引发的。事故之3中,3位泥工在专业操作工尚未上班到岗的情况下,擅自驾乘施工升降机,违规操作,显露企业管理存在漏洞。事故之4中,施工单位在拆除时,项目管理人员忽视现场管理,拆除人员盲目抢进度,未按先上后下,先外后内,分区拆除的方案进行拆除,监理公司对工程没有实施有效监理,建设单位未办理施工安全监督和工程质量监督手续。显露施工过程管理空缺。③坍塌引发的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施工技术存在问题和管理混乱,忽视管理,监理失职造成的。事故之5中,围墙设计厚度仅为120mm,且砂浆标号低,围墙整体稳定性差,并在围墙一侧堆土过高,致使坍塌事故发生;该工程施工管理混乱,违章指挥,工人违章施工,无人检查,隐患不能及时解决,最终发生事故。事故之6中,屋面模板施工前施工单位只编织了简单的支模施工方案,而支模板的木工班组又不具备搭设钢管扣件支架的专业知识,在搭建过程中立杆间距过大,步距、剪刀撑等搭设存在严重问题,租用的钢管及扣件材料质量也不合格;建设单位及监理失职,建设单位报审的该屋面模板方案,始终未获监理审批,事故发生时,监理人员始终在施工现场,并没有对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隐患提出任何整改措施;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严重不负责任,施工管理混乱。事故之7中,脚手架方案设计有误,施工组织设计本身就提供了一个带有不安全隐患的方案,然而并没有引起建设单位和监理的注意;建设单位组织不力,监理方监理疏漏,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施工人员蛮干,最终发生事故。事故之8中,施工企业没有针对该女儿墙浇注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没有针对支撑荷载进行计算,违反施工程序;施工企业管理混乱,安全机构不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地工面积58808m,只配备1名安全员,且安全员业务素质低下,连基本的安全知识都不懂,更谈不上管理工地安全。④边坡土方坍塌发生的安全事故。事故之9中,反映的是一起典型的工程违法承包,未对工程进行招投标,未提供标准施工图,未办理施工许可证,未报建批准擅自开工,建设主管部门对工程非法施工制止不力;加上工人不懂安全技术知识,现场安全管理指导不力,没有落实安全防范措施、违章指挥,盲目施工等的直接原因,导致发生了重大的安全事故。
2.2 发生安全事故的深层次原因 对上述9起建筑施工企业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分析可以看出,主要由设备不合格引发的安全事故2起,主要由管理不善引发的安全事故2起,主要由技术问题和管理不善引发的安全事故4起,主要由违法承包引发的安全事故1起。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引发上述9起重大安全事故的共同点和深层次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在9起重大安全事故中,普遍存在着:各级管理责任制失职,企业安全管理失误,甚至不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没有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严重违反管理程序,施工管理混乱,严重不负责任,现场管理指导不力,企业承包工程管理形成盲点,建设单位和监理失职,监理人员素质不高,不负责任,施工过程中管理空缺,安全机构不健全,管理松散,熟悉专业的管理人员较少,项目经理没有上岗资格证书,忽视现场监督管理,违章指挥等等问题。由于管理存在问题,所以使用不合格机械设备,所以员工违章操作,所以施工设计方案存在技术隐患,甚至违法承包施工,最终酿成重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些企业,安全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就是不能落实在行动上,后果是让灾难落到工人甚至是无辜的百姓身上。②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存在严重问题。在9起重大安全事故中存在着:使用不合格机械设备,甚至使用“全无产品”,企业技术人员无人提出异议,施工设计存在严重技术隐患,缺乏安全技术措施,专业人员技术素质差,施工人员不懂相应的技术,甚至对脚手架结构表现无知,安全员不懂安全技术措施,这些毕竟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③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规避安全事故能力差。从9起重大安全事故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对事故潜在的隐患和灾难的发生一片茫然,规避安全事故能力极差,在灾难来临时,只有被动无助的接受。预防发生安全事故的对策建议
3.1 把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到施工的全过程 有一句老话说:向管理要效益。管理的好,是会出效益的。管理的不好,不但没有效益,还会损失效益。从上述9起重大安全事故的分析中我们还体会到,管理不仅是个效益的问题,管理实质上还是一个对待生命的态度问题。管理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就是不能落实在行动上,这是对生命采取蔑视的态度;把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到施工的全过程,这是对生命采取尊重的态度。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内设施工安全隐患检查组。三是建立安全管理问责制,责任到人,由企业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安全员3方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奖惩制度。四是挑选懂技术、有责任心的员工作安全员。五是建立施工安全检查周例会制度。六是善于总结,抛弃随意性,固化行之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流程。七是要向安全工作做得好的企业学习。八是企业要树立端正的赢利观。
3.2 严把施工技术关 施工企业要建立一支技术骨干团队,这既是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也是从技术上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点。企业要使技术骨干成为各施工环节的领军人物,通过他们严把施工技术关,并把安全施工技术教给工人。尊重技术,尊重技术人员,应该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从上述9起重大安全事故的分析中我们看到,施工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受到伤害的主要是一线操作的工人。因为疏于管理而让创造财富的劳动者受到伤害,用员工的生命作代价为企业管理不善买单,这是说不过去的。建议:一是建筑施工企业要发挥技术骨干的作用,对职工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工作,向他们传授岗位施工技术,教给他们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教育职工不能违章作业,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二是针对不同的岗位,通过培训(实地演练)提高职工利用安全措施或手段规避安全事故(即逃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