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稳价惠民促发展
稳价惠民促发展依法行政转作风——市物价局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纪实
扬州市第六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市物价局认真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转变工作职能,着力完善价格调控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发展和稳定大局;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扎实推进依法治价,强化机关能力作风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干部队伍,为“三个扬州”建设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以创新为核心增强价格调控效果
1、创新价格调控机制,市县联动保供稳价成效显著。市物价局积极履行市场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能,强化价格调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县(市)、区价格调控工作的管理和引导,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政府责任层层落实的价格调控机制。通过价格调控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督查,促进调控措施的全面落实,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市、县级政府全部建立价格调控联席会议,设立价格调节基金,保证了各项保供稳价方案的有力实施。全市粮食连续8年增产,蔬菜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畜禽水产养殖效益稳步提升,重要物资储备及时到位,市场流通通畅有序。1-10月,我市CPI涨幅累计为105.3%,低于全国0.4个百分点,居于全省低位,价格调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得到省政府督查组高度评价。
2、创新民生价格公示,全程晒价引导菜价合理回归。密切关注重要商品的价格变化,全面落实粮油、猪肉、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日测日报制度,深入开展5大类1000多个品种民生商品“价比三家”活动,指导商家合理定价,引导群众理性消费。针对蔬菜价格高位运行的实际,首创蔬菜田头价、批发价、零售价全程“晒价”,通过发挥信息引导功能,有效促进蔬菜流通环节差价的理性回归,使高位运行的菜价出现“逆市”回落,28个主要品种批发价和零售价降幅达15%左右。在蔬菜晒价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将范围扩大到肉蛋、水产、菌菇等与“菜篮子”相关大多数品种,使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能够及时掌握各环节价格信息,挤出流通环节的“水分”。此举得到省督察组、省物价局、市民观察团的一致肯定,被誉为最具扬州特色的调控举措。
3、创新农超对接模式,平价商店挂牌管理规范有序。市物价局在全省率先引入平价蔬菜商店形式参与菜价调控,被市委、市政府列入迎接党代会十大民生实事之一。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扶持、资金补贴,在市区培植平价蔬菜商店24家,切实加强对平价蔬菜商店的规范化管理,设立收费监控点,实行平价蔬菜每日价格监测,每周统计销量,不断指导规范平价商店经营行为,争取到省级价格调节基金专项补贴200万元。目前,平价商店蔬菜日均销售量143.59万斤,销售额266.23万元,占市场份额的10%左右,“价格洼地”作用逐步显现。在物价部门的积极引导下,学校、物流企业纷纷与农村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进一步延伸出“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直销模式。
4、创新房价监管方式,房价备案阳光审议科学透明。市物价局在全省放开房价的背景下率先开展新建普通商品住房价格备案,为控制我市房价涨幅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来,又在房价备案中引入成本认证,实现了由告知性备案向审核性备案的转变。并进一步强化备案价格管理,完善操作办法,明确规定备案价格三个月内不得调整,本期备案价格不得超过上期备案价的3%。今年1-10月,共备案 40批次115.15万平方米,剔除不合理费用8.53亿元,全面实现房价调
控目标。市物价局还在全省率先试行普通商品房价格备案公开审议,邀请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财务等方面专家,市民观察团和行风监督员代表参与房价备案的工作过程,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充分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以监管为重点破解民生价费难题
1、落实价费政策,控减就医上学负担。扎实推进“规范医药价格行为,缓解群众看病难题”的法治扬州办实事项目,密切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医药卫生服务价格专项检查,制止乱加价、乱收费,切实减轻群众不合理的医药费用负担。贯彻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和集中招标采购价格政策,建立基本药物价格对比机制,降低基本药物价格20余种,基层医疗机构选用的1000多个品种的药品价格降幅在30%以上。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减免政策,为全市35.7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免学杂费8448万元、书本费6008万元、作业本费1000万元。大力推进“群众满意学校、群众满意医院”创建活动,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就学就医环境。
2、关注热点问题,规范民生服务价格。积极治理规范涉及民生收费项目,对全市所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等向公民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纳入政府定价管理的垄断性、强制性服务行业向公民收取的经营服务性收费进行清理,审定经营性收费项目及标准,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数据库,为民生收费提供可靠依据。积极化解民生价费矛盾,进一步明确有线数字电视月租费收费标准,完善新建居住区燃气配套工程建设费管理办法,规范小区物业收费行为,整顿停车收费秩序,及时处置并答复群众举报、咨询521件、寄语市长留言113件。并专题研究破解“停车难”问题,从停车场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转化为政府决策。
3、狠抓监督检查,整顿市场价格秩序。开展“市场价格行为监管突破年”活动,整合市、区两级执法力量,出动400多人次,坚持每周两天市场巡查、每月集中开展一次专项检查的“月一周二”检查方式,先后开展了商企促销备案、农贸市场标价、机动车停车收费、旅游景点门票、商品房和银行业明码标价等集中检查,处理了一批违反明码标价规定,虚构原价、虚假承诺等价格欺诈行为。在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集中力量对市区各大超市、卖场等商业零售企业进行市场价格检查,整治旅游景点及周边消费环境。增强价格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应对力度,果断应对食盐、洗化用品抢购**,迅速遏制哄抬价格行为。
4、加强行政指导,深化价格诚信建设。组织“价格结对1+1,携手共建诚信店”活动,与53家商场、超市开展结对服务,上门帮助企业建立完善价格管理制度及台帐,指导企业做好明码标价工作,督促企业在实行促销活动备案,引导企业参与价格诚信创建。组建“价格法律讲师团”,前后10次免费上门为600多名企业员工宣讲价格政策法规。及时发现并纠正结对单位轻微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对价格监测中发现的部分商家销售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的行为下发《价格监测结果告知函》,指导商家合理定价。定期上门了解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遇到的价格矛盾和困难,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活动开展以来,全市价格系统共督促企业整改价格不规范行为3100多项,解答价格疑难问题1800多条,为企业调解消费纠纷116次。
三、以服务为宗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1、清费治乱减负,优化投资环境。认真落实收费许可证和企业缴费负担登记卡制度,切实加强源头治理,做好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性收费、中介服务收费、社团涉企收费的清理和监管工作。今年来共取消涉企收费31项,社团收费20项,每年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1800万元。提
请政府修订《扬州经济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收费减免实施办法》,对开发区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和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减免8项政府性基金(资金)、1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9项经营服务性收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发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民资积聚的作用。
2、运用价格杠杆,服务经济转型。组织开展水稻定量栽培技术应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以及荷藕、花木、罗氏沼虾等高效农业成本收益调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主动向省物价局争取脱硫电价补贴政策,帮助热电企业年增加收入442.74万元,扶持电力企业发展;实施运价、油价联动机制,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科学实施旅游景点票价淡、旺季浮动政策,积极开展宾馆酒店客房价格备案,推动旅游服务业健康发展。制定医疗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探索乡镇污水处理费征收机制,促进生态城市建设;适时调整非居民用自来水、天然气价格,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3、涉税价格鉴证,助力财政增收。全面推进二手房涉税价格认定工作,在全国率先建成存量住房“一房一价”数据库,目前已拥有城区396个住宅小区8808个楼栋245135套住宅的房价信息。通过批量确定和个案认定计税价格,杜绝了存量房交易阴阳合同、虚假评估等恶意逃税问题,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同时也为存量房价格矛盾争议调处提供准确依据。1-10月,共完成市区存量房交易9428户次,实际成交面积80万平方米,契税收入1.44亿元,得到国家发改委、税务总局高度认可,被作为典型在全国推广。
四、以作风为关键提升机关建设水平
1、强化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工作,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认真实施法治实事,“六五”普法启动工作获得市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好评。坚持依法行使价格管理、执法权力,完善回避、公开、告知、听证、说明理由等程序制度,严格执行定调价集体审议和价格违法案件集体审理制度。将行政指导纳入日常工作,通过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与机关建设相结合,不断提升行政指导效能。按时报备规范性文件,组织开展定调价、行政执法和“双认定”卷宗督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网络建设,落实行政执法问责制,逐步形成完善、科学、系统的监察考核体系。
2、开展“十项活动”,提升能力作风。以读书、培训、走访、帮扶、竞赛、创建等十项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干部队伍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价格工作提供能力作风保障。邀请专家学者就会计电算化、政府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七一”重要讲话等内容进行专题辅导,举办“读书一得”交流活动,提升干部队伍理论素养。开展部门工作绩效述评和中青年干部竞岗、轮岗,以业绩论英雄,树立公平竞争、唯才是举的用人导向。开展领导干部“三下三联三交”活动,深入基层群众,收集社情民意,积极为定点村、社区和企业办实事。组织“为群众办实事,为党旗添光彩”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创造人民群众满意机关,打造能力作风过硬队伍。
3、抓好教育管理,深化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权力内控体系建设,完善工作决策议事规则及工作程序规范,强化制度约束。认真贯彻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岗位职责明确、廉政风险清楚、防范措施得力。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活动,通过反腐倡廉“电教月”活动、参观反腐倡廉成果展等,让大家直观、深切地感受到腐败行为给国家、家庭和个人所带来的损失和痛苦,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邀请行风监督员参与定价成本监审、房价备案审议,推行阳光行政,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市物价局将继续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主线,将思想、认识统一到“三个扬州”建设上来,充分发挥物价部门职能作用,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坚持解放思想、创新驱动、特色发展、民生为本,为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贡献更多力量。
第二篇:凝智聚力谋发展稳价惠民谱新篇
凝智聚力谋发展稳价惠民谱新篇
--10大亮点尽展11年物价风采
今年以来,枣庄市物价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物价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党组打下的坚实基础上,新一届党组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树立“团结、创新、廉洁、务实”的理念,确立“大物价”观念,按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确保、三个争创”和“构筑幸福和谐物价”的总体工作思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审时度势,深度分析,及时提出经济发展到哪里,物价工作就服务到哪里,价格执法就延伸到哪里,全力维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营造和谐的价格环境,为稳物价、促发展、保民生、促和谐和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新贡献,开创了物价工作新局面,谱写了稳价惠民新篇章。十大亮点展示出物价风采:
一是机关文化建设凸显巨变。高度重视机关文化建设,短时期内建立起机关文化墙、文化室、文化院,在视角直观处悬挂名言警句牌128块,安装配备各类影像、播放设备,使全体干部职工时刻感受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利用闲置车库改建成职工餐厅,建起“温馨之家”,解决干部职工就餐难问题;统一更换新式执法服装、佩戴执法标志,以庄严的执法形象、规范的执法行为和崭新的精神面貌服务企业、维权消费者;统一更换现代化办公设备,提升,提高了工作效率。积极为帮扶村筹措资金12万元,解决生产生活难题,为矿难抢险人员捐送5万元慰问金,提升了干部职工的思想境界;突出人文关怀,解决
1干部职工生活中难题,消除后顾之忧,把宿舍区建成文体区、花园区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开展红色教育、唱红歌等活动,为促进和谐机关建设提供了精神力量。我局被市文明办考核推荐为“省级文明单位”。
二是机关党建、廉政工作成效显著。在全市率先开展“转作风,提效能”活动,市政府《每日要情》、《枣庄纪委信息》、《枣庄日报》刊发推介,市纪委领导高度赞扬物价部门行动早、动作快、力度大,安排媒体专题报道宣传推广。5月18日,全省物价系统廉政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实地参观了我局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现场,得到了各地市与会代表的肯定和认可。省局陈充局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蒋英建对我局廉政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做出重要批示。8月2日,市纪委在我局召开廉政文化建设现场观摩会,推广我局的经验做法。11月17日,全市机关创先争优现场经验交流会议上,我局作了典型发言。12月5日,国家机关工委调研我市党建工作,我局作为典型进行经验交流。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被市委干部理论学习委员会评为“全市先进县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全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荣获前五名的好成绩。
三是自创《物价之歌》传唱全国。我们自己作词,全国著名作曲家羊鸣谱曲,中央合唱团演唱的《物价之歌》,得到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并通过国家发改委网站在全国推广传唱。《物价之歌》通过LED电子屏在上下班前后播放,并用作全市物价系统固定电
话、移动电话彩铃,提升了机关文化“精、气、神”,成为了枣庄物价的精神象征,时刻鼓舞着干部职工的昂扬斗志。
四是创建学习型组织推广全省。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5月,邀请国内著名培训机构北京明德经纶管理科学研究院,举办“全市物价系统创建学习型组织强化培训班”,编印了《枣庄市物价系统学习型组织强化培训心得体会汇编》,并制定《创建学习型组织三年规划》。省物价局局长陈充对我市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做出重要批示,并在全省物价系统推广。
五是价格调节基金彰显威力。在今年价格调节基金征收过程中,曾一度出现一些企业拒交现象,物价部门严格执法,迎难而上,敢于碰硬,主动承担责任,采取有力措施,不仅保证了基金的按时征收,而且加大了征收力度,我市价格调节基金已征收1.42亿元,年底可突破1.5亿大关,创历史最高水平,在全省名列前茅;共投放使用价格调节基金6153.7万元。主要用于提高低保补贴标准和一次性价格补贴,对粮油储备、居民采暖供热、城市公交等补贴。其中,为确保人民群众特别是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启动联动机制,对全市城乡低保对象、优抚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共计21.6万困难群众首次发放一次性价格补贴1557.7万元,为调控市场、保障弱势群体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是服务树形象,增强“三为”价格公共服务意识。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强对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监
督和落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实施好惠农价格政策,减轻农副产品流通和销售环节的负担。建立油运价格联动机制,适时制定《枣庄市客运出租汽车油运价格联动办法》,有效疏导油运价格矛盾。稳步推进电价改革,适当提高了我市火电企业上网电价、销售电价,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积极推进供热计量价格改革,继续执行两部制热价和“多退少不补”的鼓励政策,妥善疏导供热价格矛盾。全面开展商品房明码标价和价格备案制度。在滕州、薛城率先试行重要民生商品(收费)价格采集公布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通过晒价格、比价格,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准确、及时、便捷的价格信息,全面改善市场价格环境。我局“三为”价格公共服务被评为“全市十大文明服务名牌”。
七是执法树权威,增强部门公信力和执行力。组织开展了涉农、涉企价格与收费政策落实情况、教育、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节日市场、明码标价等专项检查,对保险、银行、通讯等垄断行业收费进行试点检查,加强对垄断行业价格监管,加大反价格垄断执法力度。全市共立案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97起,查出违法所得419万元,实施经济制裁280万元,维护了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特别是对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进行专项检查,对14家房地产企业进行立案处理,并在《枣庄日报》、《齐鲁晚报》等新闻媒体公开曝光。强化“12358”价格举报电话、政风行风热线、市长公开电话、民意通的接访查处工作,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全市共受理各类价格咨询、举报585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4.44万元,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充分发挥价格举报工作了解社情民意、服务社会、联系群众、为民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
八是优化发展环境,倾力惠及民生。通过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审验,注销《收费许可证》195个,查出违纪金额125.26万元,有效的制止了乱收费行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各区(市)驾校收费浮动幅度,避免了恶性竞争和乱收费现象。降低户外广告资源有偿使用费收费标准,减轻了企业负担。严格规范中小学、高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维护了学生的合法权益。落实药品价格调整政策,年减轻患者负担约5000万元。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拟定4000余项医疗服务收费标准,降低了群众医疗负担。取消、停止征收社团、涉企收费项目51项,优化了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充分运用价格杠杆,促进新能源和环保事业的发展。积极争取价格政策性支持,为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争取电价补贴达7043万元,同时,年可减少政府对污泥处理的财政支出2000万元。
九是提升话语权“大物价”观念全市树立。在《枣庄日报》开辟“稳物价、促发展,保民生、促和谐”专栏,在市电视台开设“物价与民生”专题栏目,利用枣庄物价网站、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各类价格政策信息,通过专栏对12家超市和14家房地产违规企业进行公开曝光,有效震慑了价格违法行为,提升了部门形象,树立了执法权威。特别是在年初,我市出现食盐抢购脱销现象中,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反应,形成合力,果断处置,严厉打击哄抬盐价违法行为,仅用一天时间,迅速平息食盐**。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蒋英建在市政府全体
扩大会议上,高度赞扬物价部门“政治敏锐感强、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为稳定我市市场物价做出了巨大贡献”,分管商贸流通的陈爱莉副市长称赞物价部门“能干事、会宣传、成大事”。
十是拓宽价格认证领域,涉税认定工作全省率先。在做好公、检、法、司和行政部门执法涉案物品价格鉴证工作的同时,不断拓展价格认定工作领域,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开展涉税财物价格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率先进驻房管交易大厅,办理房屋认定业务。对涉税财物价格认定工作进行了有效地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省局的赞扬,国家发改委陈主任就此前来调研指导,给予充分肯定。
第三篇:全市农产品保供稳价工作汇报
全市农产品保供稳价工作汇报
**市**%以上的靠外地输入,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和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压力增大。为稳定市场秩序,保障城市安全,**市通过创新管理机制体制,加大财政投入等方式,加强“米袋子”“菜篮子”工作,全力保障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工作小组。
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的“米袋子”“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为提早谋划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重大节假日及特殊情况下菜篮子保供稳价工作,**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研判保供稳价态势,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值班制度,全力保障蔬菜和猪肉的市场供应。(二)制定工作方案。
编制《**市****年疫情防控常态化及春节期间菜篮子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及其配套的蔬菜临时储备工作实施方案、蔬菜应急采购工作方案、重点农产品交易场所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生猪及其产品保供稳价应急工作方案、储备冻猪肉应急投放工作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三)部门协同联动。
将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商务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海关等部门和各区政府纳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公安交警部门作为协办单位,形成相关部门分工合作的联动机制,市农产品集团、市食品物资集团发挥市属国企主渠道作用,市米袋子菜篮子联合会、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市标准促进会等行业协会主动承担协调沟通工作,动员组织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市级菜篮子基地经营企业积极参与保供稳价工作,形成权责明晰、分工有序的合力工作局面。二、提高供应能力
(一)强生产。
激励和引导食品行业落实社会责任,动员农业龙头企业和市级菜篮子基地,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基地生产管理,鼓励节假日期间正常生产,努力提高产量。(二)调得进。
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市菜篮子基地扩宽货源渠道,加大回运供深力度,督促**批发市场、各区农贸农批市场在重大节假日提前备足货源,建立农产品应急采购调配渠道,确保关键时点农产品供应。如春节期间**批发市场每天进货量稳定在****吨以上,特殊情况时按照平日惯常进货量的**倍来组织货源。(三)多备货。
进一步挖掘自有冷库库容,提升库容利用率,提前做好备货计划,及时储备耐储农产品,尽量做到满库容储备。同时加大货源组织力度,加强蔬菜直供和仓储库存,切实做好“米袋子”“菜篮子”市场供应保障工作。加大重大节假日供应保障力度,合理安排仓储物流配送和人力资源配置,将备货频率提升至平日的*—*倍。(四)稳渠道。
积极开展产销对接,鼓励本市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在粮食、蔬菜、水果、生猪等产区建立基地,形成稳定的购销合作机制。倡导无接触式配送、线上销售等业态,探索推出节日套餐、一日套餐、三日套餐等销售模式,以投放无接触货架等方式解决“最后一百米”难题。三、完善应急调控机制
(一)建立蔬菜临时储备制度。
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由市食品物资集团结合实际情况牵头制定蔬菜临时储备方案,明确蔬菜储备主体、储备方式、储备种类、储备数量、投放方式等内容。按照满足****万人*天蔬菜供应需求,春节期间蔬菜储备累计进货量*.*万吨,在保应急的同时也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平抑了蔬菜价格。(二)建立蔬菜应急采购制度。
由**集团牵头落实蔬菜应急采购方案。与蔬菜临时储备方案配合联动,当研判蔬菜临时储备投放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或将出现蔬菜供应短缺时,立即启动蔬菜应急采购工作方案。由**集团动员**批发商户建立应急供应网络和应急采购名录,到产区开展应急采购,明确定向调运计划、定向应急加工、定向运输方案,及时组织调配蔬菜货源供应**。(三)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制定**批发市场、农贸农批市场等重点农产品交易场所受疫情影响关停时的应急预案,明确临时替代交易场所、来深在途运菜车辆疏导、新增货源补充、临时交通组织及人员防疫抗疫等措施,确保应急处置快速果断高效。倡导全市农贸农批市场、商超、餐饮店在重大节假日期间不停业、不歇业,让市民吃得舒心、买得放心。(四)建立应急投放工作机制。
市发展改革部门加强农产品价格监测力度,坚持价格形势分析研判,做好粮食、食用植物油和冻猪肉储备工作。当出现粮油、猪肉市场存在市场供应紧缺、价格快速上涨等情形时,及时启动储备应急投放工作机制,将储备食品投放市场。通过政府、协会、企业形成三方联动的保供稳价应急工作机制,保障重大节假日重要民生商品市场稳定。四、强化资金保障
(一)出台疫情防控补贴政策。
为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出台《**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对重点“菜篮子”经营企业保供稳价进行临时性补贴,按照蔬菜根茎类***元/吨、叶菜类***元/吨、家禽*元/只、生猪***元/头的标准进行临时性补贴,截至目前已下达第一批临时性补贴****万元。(二)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为应对CPI涨幅对低收入人群影响,****年市发展改革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向低保、低保边缘、优抚对象、特困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等低收入人群,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万人次,发放金额*****万元,其中*—*月,实施阶段性“提标扩围”,增加*倍补贴标准、扩大发放人群至孤儿和抚养儿童、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此外,向低保、低保边缘、特困人员以及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了节日慰问金或追加临时生活补助。(三)开展以奖促供。
为鼓励全市屠宰企业加强重大节假日期间生产运营,积极发动生猪采购批发商户组织充足货源,市场监管局出台了****年春节期间**市生猪保供稳价奖励方案,确保春节期间全市每天屠宰约****头生猪的供应量,对屠宰企业、生猪采购批发商紧急采购生猪、白条边猪供深给予生猪奖补****万元,确保市场猪肉供应。(四)实行“菜篮子”临时补贴政策。
设立“菜篮子”企业临时财政补贴机制,根据实际储备完成情况核拨储备运营补贴费用,目前市财政部门已下达****万元财政资金用于临时蔬菜储备补贴。当出现蔬菜临时储备投放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时,将启动蔬菜应急采购工作预案,并对应急采购费用予以财政补贴。第四篇:扬州市稳价安民措施
扬州市出台七措施稳定市价
为迅速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保持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扬州市物价局于近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稳定市场价格行”活动。
一、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出台的价格调控措施。把握好价格调控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协助政府和相关部门搞好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物资储备,确保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监管,力保今年价格调控目标的实现。
二、暂缓出台部分价格改革措施。按照扬州市委、市政府和省物价局的统一部署,暂缓出台部分民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措施;暂停出台权限内涉及民生的价格改革措施,减少政策性新涨价因素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三、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密切跟踪主副食品及其他重要商品价格变动情况,增加价格监测的范围和频次,及时预警预报;继续开展民生价格“价比三家”活动,把“价比三家”活动延伸到社区,主动引导居民消费;加强少数商品价格异动监测,及时提出价格应急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深入开展主副食品保供稳价情况调研。分组开展主副食品价格调查,分析今后的价格走势,研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搞清是否存在囤积居奇、趁机涨价、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促进主副食品保价稳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加大市场民生价格监管力度。认真清理涉农收费,落实扶持农村合作组织价费优惠政策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开展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价费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有计划、有组织地整合价格监督检查力量,加大市场价格监督检查的频次和密度,规范农贸市场、超市、商场、宾馆、饭店等行业价格行为;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施临时价格干预。
六、密切关注低收入群体生活。及时掌握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日常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与财政、人社保、统计、民政、总工会等部门的联系,按照省价格动态补贴机制的要求,适时建议政府启动对低收入群体的价格补贴,确保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
七、注重对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信心和决心,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关心和关怀;大力宣传价格部门为稳定市场物价适时调整价格改革力度、加大市场价格监管力度、开展行政指导、实行“价比三家”等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力宣传“价格诚信单位”、“明码实价示范店”等模范执行价格法律法规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
第五篇:全市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汇报
全市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汇报
近年来,**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提高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能力作为提升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扎实做好“六稳”任务、全面落实“六保”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强前端、畅中端、优后端,夯实保供基础、延伸保供链条,打造从地头到餐桌的高效供给,以重要民生商品供应稳促价格稳。
一、强化生产供给
坚持从供给端发力,不断完善联动保供机制,着力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有效夯实生产供应基础,推动重要民生商品“量”“质”同步提升。
(一)站位全局,引领供给新规划。
**市委市政府立足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高起点谋划、高标准部署、高质量推进“十四五”时期保供稳价规划,印发《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意见》,创造性提出“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以打造“中国最具生活成本竞争力”的超大城市为目标,强化实施民生商品保供稳价计划,加快推进市场化供给。系统性发展社区商业,推动消费场景营造,实施“舒服社区”“舒畅消费”“舒美品质”生活计划,推动生活消费品价格稳、种类多、品质优。(二)区域协同,构建保供新格局。
落实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成渝两地在农产品流通市场方面政策衔接、标准互认、监管互通。落实四川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部署,同城联动,探索构建同城化保供新路径。深化**同城化发展,签订《**同城化粮食生猪蔬菜区域生产保供合作协议》,建立应急保供联动机制,合力推进同城化生产基地、产销渠道建设,与**、**等**个市(州)签订总计***万头的生猪生产承接协议,联动保供生产主体**家,有效保障**市猪肉、蔬菜供应。实施“走出去”建基地战略,着力建设自有可控农场(牧场)保供基地。与**等地签订供应合作协议,跨区域协作提升全市“菜篮子”“米袋子”自给能力。****年,新建**个直采直销与季节性蔬果调剂基地,***万头生猪首批种猪场、**万头褐牛养殖基地、*万头牦牛养殖基地等项目已开工建设。(三)金融赋能,助推农业新发展。
立足破解农业农村金融瓶颈制约,进一步优化蔬菜价格指数保险、政策性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等政策性特色农业保险险种,积极开展水稻收入保险、鸡蛋价格指数+期货保险试点。提升“农贷通”金融综合服务能级,疫情期间,推出“抗疫惠农贷”等助农金融产品,促成贷款*.*亿元。****年,开展特色保险**个,政策性农业保险签单保费达到*.*亿元,有效保护农业生产者积极性。二、畅通流通环节
充分调动市场主体保供积极性,构建政企合力保供格局,全面梳理掌握流通关键环节,提升政府调控能力。
(一)做好生产调度,畅通保供环节。
建立保供企业联系制度,形成重点保供企业联系清单。确定农产品重点保障企业**家、蔬菜生产合作社(大户)**家、畜禽水产养殖主体***家、生活必需品重点保供企业**家。为确保元旦、春节等重点时段市民生活物资供应不断档,**市定期开展市级多部门联合保供企业、商超市场生活物资调度演练,有效提升流通环节应急处置和快速反应能力,确保紧急情况下“米袋子”“菜篮子”等商品调得动、运得走、供得上。(二)稳定销售主体,确保市场供给。
建立销售主体联系制度,形成重点销售市场联系清单。确定白家、濛阳等大型批发市场骨干批发商户**余家、大宗蔬菜水果经营户***余户、下游采购配送商****余户,确立全市市级生活必需品重点保供企业近****家门店,建立保供资源库,统筹资源应急调配,确保重点时段市场运营稳定可靠。(三)国有企业牵头,签订保供协议。
以国有企业**益民集团为主体运营**益民生鲜菜市场,专业菜贩作为“合伙人”,向市场提供平价蔬菜。紧扣菜肉粮等农产品需求,加强与供货企业、生产基地沟通联系,提前签订保供协议,提升调运能力。益民集团通过发布倡议书、优惠租金等方式,鼓励商家留“蓉”保供,做到重大节日期间不打烊不歇业,供应不断档、价格不大涨。三、优化零售服务
坚持以市民消费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服务方式,创新“米袋子”“菜篮子”商品销售模式,多渠道促进产销精准、有效对接,打通民生保障“最后一公里”。
(一)打造社区“便民流动菜市”。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有效保障**市蔬菜、猪肉等主要农产品供应,避免防疫期间出现“卖菜难、买菜贵”现象,政府部门联手**市农产品流通协会,组织各大农业生产企业、流通配送企业开展流动菜市服务,减少市民出行,提升巩固疫情防控成效,确保防疫期间市民群众生活需求。****年,便民流动菜市累计服务社区***次,销售农产品***吨。(二)培育农产品产销新业态。
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流通”行动,持续开展“农商”“农超”“农社”直采直销等活动,鼓励社区团购、社区定制及电商直播直销等新模式。****年,组织直采直销系列活动**余次,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零售额达到***.**亿元,同比增长近**%。(三)“线上+线下”拓宽服务方式。
聚焦社区供应保障,建设覆盖全市*个城区益民生鲜菜市***余家,推出“益民网上菜市”“**益民生鲜”等网上服务,通过“线上下单+线下自提(或送货到家)”模式,将“菜篮子”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四、加强监测调控
建设全产业链价格监测机制,加强应急储备宏观调控能力,兜住民生底线。
(一)整合全链信息。
充分整合发改、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菜篮子”商品全产业链价格信息,延伸价格监测链条,共建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三端合一的“菜篮子”商品综合信息监测平台。监测生产、批发、社区零售、商超供应数量和价格信息,全面掌握全链条重要民生商品信息,提高价格监测预测预警灵敏度、科学性。建立城市居民生活价格服务公益平台“蓉价网”,每日向社会公开发布全市各区(市)县农贸市场农副产品价格信息,推动价格信息透明可及,更好服务便民。目前,“蓉价网”已成为市民、食堂日常采购比价的重要渠道。(二)加强应急储备。
充分发挥政府储备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战略保障作用,落实冻猪肉储备*万吨,推动猪肉、粮油等重要物资政企协同保供,有效实现政府储备精准调节。春节及“两会”期间,**市落实市县两级储备粮**.**万吨、食用油*.*万吨,可保障全市**天和**天的粮油需求,全市日均生猪屠宰*万余头,协议应急可临时调入猪肉***余吨。(三)兜住民生底线。
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突出保障重点人群基本生活,形成“以价格临时补贴为基础,一次性补贴为补充”的价格补贴联动体系。印发《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期间向全市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体发放一次性价格补贴的通知》,增加因疫情新增致困的保障对象。****年,全市共发放价格补贴*.*亿元,惠及困难群众***.*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