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成长性的定义
企业成长的定义
“成长”的定义最早来源于生物学的研究,生物学上的成长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体积或重量的由小到大;二是能力的由弱到强,生命力的由成熟到衰老的过 程。经济管理学中的成长是一种变化和趋势,在经济学中,成长表现在数量的增 加,往往用增长代替,如“国民经济增长”、“消费指数增长”等;管理学中的成 长表现了一种趋势或者过程,如“企业成长”、“成长战略”、“素质成长”等。企业成长是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生存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生存的目的,企业只有在生存的条件下才能谈的上发展,企业只有发展了,才能创造更大的收 益,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国外有关企业成长的理论主要是对企业成长的动因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关于
企业成长定义的界定却很少。国内对企业成长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表 2-1。表 2-1 关于企业成长的定
Tab.2-1 the definition of the enterprise growth
代表人物 定义
综合以往学者的研究,本文对成长性的定义如下:企业成长性是以持续经营 为前提,以企业价值增长为最终目标的过程,企业成长过程的外在表现是企业规 模的由小到大,内在表现是企业素质的提高,是企业生存能力的由弱到强、企业 素质的由低到高、企业竞争力的由弱到强。
企业成长是质和量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两者的有机统一,见图 2-1。企业在 义
成长过程中,质和量不可能脱离对方呈现单方面的增长。当企业的规模扩大,量 增长时,会促进质变的产生,因为质变的前提是量变,当量达到一定的基础必定 会引发企业质的提升。量的扩大会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能够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促进质的提高。同理,企业质的提高必定会促进量的增加,因为质的提高会促进企业的经营效率,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在既定资源的基础上产品的数量会增加,同时企业的收入、利润等都会增加。
国外有关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
(1)古典企业成长理论
在古典经济学中,亚当#斯密最先对企业成长问题进行研究“斯密(1860)在5国富论6中通过对制针广制针程序的描述,阐述了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
效应及其原因,认为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是分工,不同行业因分工不同,企业成长的机会将会不同,他把企业的雇佣人数和分工程度作为度量企业成长的指标”
后来马歇尔(1890)引入了外部经济!企业家生命有限性和居于垄断的企业避免竞
争的困难性这三个因素,认为企业不可能无限的成长,但如果企业所有者能够认
识到个人的生命和能力的有限性,用一种更为有效的产权制度安排替代个人所有
者的管理,就可以突破企业盛衰循环周期,说明了企业制度影响企业的成长“
(2)现代企业成长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的创立者科斯(1937)从交易成本的角度阐述了企业扩张的动力
是为了减少市场交易费用,并认为/当追加的交易(它可以是通过价格机制协调的交易)由企业家来组织企业就变大;当企业家放弃对这些交易的组织时,企业就变
小0,把企业规模的大小看作企业成长的重要指标”与科斯的企业是对外部市场
价格机制的替代不同,彭罗斯(1959)从企业内部资源来考虑成长问题,认为:企
业的成长能力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
扩张的引致性因素又是限制性因素“彭罗斯将企业成长概括为包括企业的量的增 长(谊creaseinamount)和质的提高(inereaseinquality),企业的成长性包含素质与结
构的改善”马瑞斯(1963)分析了决定企业成长的因素,认为企业的目标是成长率
最大化而非利润最大化;资源的供给增长要等于需求增长;企业成长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每年的增长速度不变“而企业的增长率包括产品需求增长率和资本增长 率,企业的目标就是将两种增长率同时最大化”可见在马瑞斯眼中企业的销售增
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可视为衡量企业成长的财务指标“
(3)近代企业成长理论
在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出现了一些专著,从企业成长的过程出发,着重考
察企业成长的发展阶段和路径,把企业看作一个活的生命体,动态地评价企业成长各阶段的特点及对策”如伊查克#爱迪思(Ichak.Adizes)的5企业生命周期6(1988 年),阿里#德赫斯(Ariede.Oeus)的5长寿企业6(l9%年)“伊查克#爱迪思
(1988)认为:如同生物体会经历出生!成长到死亡的生命历程一样,企业也有
一个产生!成长!老化!消亡的过程,但/规模和时间都不是引起成长和老化的原因0,企业的成长和老化主要是通过灵活性与可控性这两大因素之间的关系来
表现的,随着灵活性和可控性间关系的变化,企业可分为成长阶段!再生与成熟
阶段!老化阶段”并认为资本不足和以销售为导向是成长阶段企业的主要财务特
征“
2.1.2国内有关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
杨杜(1996)从企业经营资源的数量!性质!结构和支配主体特征四个侧面来考察企业的成长,指出企业成长包括量的成长和质的成长,即企业成长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数量扩张,还必须包括质的变化”企业一般是先追求规模扩张,再追求继续成长,然后会追求多样化“
吴世农、李常青和余玮(1999)提出,成长是一个上市企业在经营管理及发展趋势等多方面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特征;成长性的上市企业应该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股东权益报酬率高于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这样的企业才有通过扩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并求得发展的机会或前提条件;二是企业的净利润与上期相比有一定的增幅,呈现出上升趋势,根据其成长的动力不同可分为外力型成长和内力型成长,根据其成长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成长和长期成长” 朱和平(2003)企业的成长性是指企业持续挖掘内外资源潜力,在一定时期的整体发展和扩张态势“企业的成长过程是指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不断变革的过程”企业的成长性由发展性!持续性和结构变革三方面内容组成“企业成长性是对企业成长能力的较长时期的总体概
括,它包括总结过去,鉴定现状和预测未来”可见,成长性不是仅仅指某一时点,而是要从连续的整体状态来考察“
马璐!胡江娴(2005)认为企业的成长性最根本的体现是企业能力的增强,包括企业的管理与整合能力!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能力!企业的学习能力!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资本运营能力及人力资源管理和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
高鹤(2006)认为企业的成长性就是企业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期内,能否维持现有的经营状况,甚至具备更大的潜力“说明了企业的成长既要看当前的成长性,又要包括未来的成长性”
王怡(2007)认为成长性具有以下的本质特征:表现在规模上,但不等同于规模的扩大,科学成长要求企业在规模由小变大的同时内在要素质量也要同步提高“科学成长应当是可以持续的”企业成长性
在当今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技术变革日益加快,企业经营环境更加复
杂,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维持和发展持久的成长能力和竞争优势,成为企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企业成长没有固定的模式,也
不存在着统一的组织体制和成长道路,企业的制度结构和成长方式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是一种动态的演绎过程“然而,尽管企业成长千差万别,我们仍然可以对企业的成长过程和内在要素进行研究,从中发掘出一些共同的因
素及其组合”这种总结工作有利于减少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曲折和起伏,为企业的持续成长提供一些支持“
由于人们对企业成长的理解及研究角度的差异,很难为企业成长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同!所属的行业不同,组织结构不同,其成长的内含
和外延会有相当大的差别“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部门的报告中认为:/所谓
成长型中小企业,是指在较长时期(如5年以上)内,具有持续挖掘未利用资
源的能力,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整体扩张的态势,未来发展预期良好的中小企业”0
抛除企业的行业和组织结构的差异,从一般意义来看,企业的成长性是指企业持
续挖掘内外资源潜力,在一定时期的整体发展和扩张态势“企业的成长过程是指
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不断变革的过程”企业的成长性由发展性!持续性和
结构变革三方面内容组成“发展性是指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和整体扩张的扩张态
势;持续性是指企业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成长;结构变革是指企业的技术创
新!制度创新!产权结构!组织运作机制的变革和发展等”其中动态持续性发展
轨迹是成长的外部延续标志;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整体扩张是企业成长的量的积累过程;创新机制的构建!产权形式的变革和组织结构的发展等结构变革是成长的内在支撑机制和状态指标“
企业成长性理论
3.1国外理论发展现状
国外学者对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始于18世纪,在这个领域中,最早的研
究是亚当斯密(1776),他在古典经济学中用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解释了企
业成长问题”之后,企业成长性研究领域经过快速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
发展阶段:古典经济的企业成长理论!现代企业理论!现代企业增长理论“
在古典经济的企业成长理论中,斯蒂格勒(王975)以企业的功能划分为
基础,根据产业寿命周期分析了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重新解释了基于规模
经历利益的企业成长与稳定的竞争均衡条件相容的原因;在现代企业理论阶
段,科斯(1937)从交易成本的角度阐述了企业扩张的动力是为了减少市场
交易费用,并认为企业扩张的动力与企业的追加交易成本呈正向比例关系” 马瑞斯(1963)认为企业的目标是成长率最大化而非利润最大化“企业的增 长率应有产品需求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两方面组成,企业的目标就是将两方 面增长率同时最大化;在现代企业增长理论阶段,主要是考察企业成长的发 展阶段和方式,动态地评价企业成长各阶段的特点及对策”伊查克爱迪思认 为,企业与其他生命体一样,也要经历产生!成长!老化!消亡的生命周期,企业的成长和老化不是由时间和规模决定,而是通过灵活性与可控性这两大 因素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的,随着灵活性和可控性间关系的变灰暗从而产生不 同的生长阶段“
分析国外企业成长理论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从规模经济角度分析,企业成长是以科斯的企业与市场相互替代理论为 出发点,主要是观察企业的外部环境”
(2)从生命周期角度分析,企业成长的出发点是组织规模的扩张以及企业文 化的不和谐性,主要是在观察企业的动态成长观“
(3)从基因组合角度分析,企业成长的出发点是企业内部管理过程和管理职 能的相互关系,主要是观察企业内部微观运作机理”
创业板公司成长性研究一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为例
3.2国内理论发展现状
与国外的企业成长理论相比较,国内的企业成长理论发展还处于探索阶 段,还未形成系统性理论“在此列举一些代表性的理论观点:
杨杜的企业成长论,基本观点是经营资源概念是理解企业成长的基础,未利用资源是企业成长的内在原动力;现实的企业成长那个,是在竞争和未 利用资源这两种动力推动下的增值和质变过程;能够同时享受由规模经济” 成长经济和多样化经济所构成的最大限度的复合经济效益,是现代大企业得 以成功的原因“
有效竞争与企业成长,傅红岩(1998)以/环境决定论0作为研究的逻
辑前提,强调企业成长所需要的竞争环境”提出应在中国建立企业成长的有 效竞争机制,从分利用专业化分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利益的企业分布格 局,以消除中国多年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1企业成长性界定
对于企业成长性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在此列举一些较 具代表性的观点:科斯(1937)企业成长性是由企业功能的扩大来体现;彭 罗斯(1959)企业成长主要是由规模大小是否扩张,以及获取资源能力是 否增强来表现;斯达巴克(1965)成长主要是指组织规模的持续扩张,而 发展则是指组织历史的延伸;托斯(1976)成长主要体现在销售额!资产 规模!员工等的增长,而以上指标属于成长性指标;特瓦沙和纽波特(1979)成长是指一个组织在其所属环境中生存!同时其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钱德勒(1992)成长主要表现在企业组织能力的增强以及市场范围的扩大” 本文认为:企业成长意味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企业结构的转换,及两者
间的互动过程“我们在认同企业也存在生命周期的同时,也需看到企业的成 长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而且不同成长阶段所 面临的影响因素不同或同一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因此,企业成长 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要素质量的基础上,使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的一种能力和状态,它决定了企业发 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程度“
(1)企业成长性可以于规模上体现”但是,它不等同于简单的规模扩大, 科学的成长要求企业在规模由小变大的同时,内在要素质量也同步提高“
(2)企业成长性是一个过程和发展趋势”研究企业的成长性要从企业过 去!现在和将来的变化趋势来研究,是一个动态研究“
(3)成长并不完全等同于发展”企业的发展是指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
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好的变化也包括不好的变化”企业的发展可能 表现为企业在行业内地位的提高,盈利能力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 影响的扩大,也可能是相反的表现“而企业的成长,是指随着时间的流逝, 企业规模扩大!盈利能力上升!在行业内的地位提高!社会影响扩大,也可 以理解为,成长属于正向的发展”
(4)财务指标能够直观的反映企业成长性的高低“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财 务指标,如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现金流动能力等,与历史水平相比较,通 过分析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化,来判断企业的成长性”
(5)对企业成长性高低的评价是相对的,这与公司的战略规划有关“比如 同样的标取得了同样的增长,某些企业制定的目标不高,那么这样的增长就 符合该企业成长性要求;但是某些企业制定的目标很高,那么同样的指标增 长却不能达到事先制定的目标,则该企业会认为成长性不足”因此,不同的 评价主体对成长性的结论也会不同"
第二篇:成长性企业的管理变革
成长性企业的管理变革
经济转型催生成长性企业
今天,有很多企业都在谈转型,转型的英文(Transform)也有变革的意思。中国经济在不断转型,尤其加入WTO之后,应该说是在更加剧烈的转型。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会催生出许许多多高速成长的中国企业。
前不久IBM的CEO郭士纳到访中国,他特别提到中国经济的转型特点,转型给IBM带来了很多机会。由于经济结构调整,转型过程中会诞生很多新兴产业,也会迫使传统产业进行结构转变,这种转变会喷发大量商机,同时会催生出许多成长性企业。但成长性企业往往也最容易失败,因为在高速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内部管理不当,管理模式转变不及时,就会掉入鸿沟、摔下悬崖。这样的例子在国内已经有很多,像过去的三株药业、巨人集团、爱多VCD等,都是在高速扩张的过程中,没有及时针对转型做出预见性的管理变革,它们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实是自己打败了自己!
如果成长性企业能够及时预知它下一阶段的即将来临和发展特征,并提前进行管理变革,就可以避免失败,也会使在转型过程中的企业真正能成长起来,真正使我们国家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长成参天大树,能够走出国门,直接参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
成长性企业发展的五个阶段
从该图可以看到成长性企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创业阶段
在企业创业的初期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更多地依靠创业者的个人创造性和英雄主义。由于此时的重点是强调研发,重视市场,第一重要是怎么把新产品迅速销售出去,因此不需要太复杂的管理,透过创业者本人就可以控制整个团队。
经过1-3年的发展,可能进入一个危险期,企业会出现剧烈振荡,振荡的原因是因为随着员工日益增加,更需要一个职业化的领导来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管理控制,所以这个时候要么是创业者成长为职业化的领导,要么他委派代表进行控制,找到一个更职业化的经理人。这时比较困难的是,需要我们的创业者自我变革、有足够勇气放弃很多东西。同时他会发现,要继续监控这个企业还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了。
这个阶段的鸿沟是需要一个职业化的领导,所以怎样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和信息基础平台去迎接这个变革是这一阶段的重点。
集体化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集体化阶段。所谓集体化,是指企业透过很多专业化的经理人去管理若干部门,建立一个管理团队去指导员工工作,引导员工执行决策层的决定。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会出现一次振荡,主要原因是员工需要获得自主权,中、基层经理希望增加自主权。由于指导作用和员工的具体实践使其工作经验和水平不断提升,企业规模扩大、管理层次增加,都会刺激员工对自主权的渴求,从而导致企业发展出现新的鸿沟,此时就需要授权,并建立一个更为规范的管理体系,那么企业就能进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规范化阶段。
规范化阶段
第三个阶段的重点就是授权,通过授权使企业跨越了第二个发展鸿沟。这时大多数企业高速成长,产品由过去的利基市场,转向更为广泛的主流市场。随着员工人数迅速膨胀,部门快速分拆,销售地域和网络越来越分散,此时需要更多的授权。但企业经过1-3年的高速发展后,同样又会遇到新的问题,被新的危机所困扰,这个危机需要通过加强控制来解决,但依靠过去传统的控制手段不能解决危机,那用什么样的方法呢?授权过多就会导致自作主张,出现本位主义,控制过多就会出现不协调、合作困难的现象,因此协调是跨越第三个发展鸿沟的主要手段。
精细化阶段
跨越第三个鸿沟后,马上进入了企业发展的第四阶段,即精细化阶段,企业需要通过更规范、更全面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或者说是更多、更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支撑。但官僚主义的出现又会引发新的危机,管理层次过多,决策周期拉长,人员冗余,因此企业在面对新的鸿沟时,需要加强合作,这时要更多采用项目管理的手段,建立很多团队,通过按产品、地域设立适宜的部门和团队来增强市场竞争的快速应变能力。
合作阶段
这一阶段,企业的规模迅速壮大,也许已经进入国际市场,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司了。
但发展若干年后又会遇到新的麻烦,就是企业变得越来越大,反应也越来越迟缓,此时企业需要组织扁平化,需要恢复活力,因此要有小公司思维,通过适当拆分和多元化运作,并努力恢复创业阶段的创新意识和激情作风。
一个成长性企业一定会经历发展的若干阶段,每个阶段一般是1-3年,甚至更长。我们看到中国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跨越某个阶段的鸿沟,掉了下去,因此而失败。我认为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都处在第二到第三阶段之间,正在跨越第二个发展鸿沟。
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组织惯例
结合每个阶段的特征我们再来看看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组织惯例:
第一个阶段侧重生产和销售,组织结构是非正式的,高层管理风格崇尚个人主义和创业精神,管理控制体系以追求市场结果为导向,这时管理人员的报酬很简单,就是创业者拥有所有权。
第二个阶段管理的重点是强调经营的效率,组织结构一般是集中式或职能型,指导型风格成为高层管理的普遍特征,控制体系通过建立责任中心和成本中心来实现,管理人员报酬的重点是进行薪金和绩效的挂钩考核。
企业发展到规范化阶段,市场开始快速扩张,组织衍变成一种分散式和以地域为责任中心的结构,高层管理人员通过广泛授权,并采取定期述职报告和利润中心的手段来考核下属机构,此时管理人员报酬的重点是强调个人绩效奖金。
到了精细化运作的第四阶段,通过组织的重新整合,把基层人员分成若干产品组,按产品设立适宜的部门,高层管理者在广泛授权后,又重新开始强调监督,企业的控制体系是通过新型的计划中心、责任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和投资中心来组成,管理人员更加融入到企业,参与利润分享,并拥有股票期权。这一阶段组织会越来越庞大,也越来越分散,企业需要有一种整体感,需要员工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所以我们看到,国外很多公司都是通过股票期权这种长期利益方式来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的。
第五个阶段管理的重点是要解决复杂化问题和进行创新,要有小公司思维。组织结构更多强调团队和矩阵式管理,高层管理者的风格是参与式的,与下属共同制定目标,过程中不过多干预,合作的方式一般是充分协商,管理人员报酬的重点是团队奖金。
通过组织惯例分析,使我们更容易确定企业发展阶段的特征和变革的重点,并采取对症下药的管理模式。
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变革策略
管理模式
借助上面这个图,我们可以了解到成长性企业一般要经过四种管理模式变化的过程,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这些管理模式有时可以互相结合。
从纵坐标看,越往下走越来越强调灵活程度,体现了管理的柔性;越往上走控制力度越大,体现了管理的刚性。从横坐标看,越往右走就越强调管理的开放程度,往左走更偏重于内部管理。成长性企业发展第一阶段的管理模式,可以称之为“以人为本”,仅透过创业者本人就可驱动企业的发展,体现了最大程度的人性化和自由度;第二个阶段的重心是过程管理,需要有一个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第三和第四阶段,由于管理弹性增加、强调合作与开放,处在这两个阶段的管理模式可以统称为“开放体系模式”;第五个阶段,更是目前绝大多数中国企业远未达到的境界,就是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模式,简称目标管理。
成长性企业的发展要经历若干阶段,并要跨越五个鸿沟,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创造适应它这个阶段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是否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
著名的管理学家Larry E.Greiner讲过这样一句话:在某一阶段有效的管理惯例,也许会导致下一阶段危机的出现。但我们看到很多中国企业的管理策略却是以不变应万变,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组织规模不断扩大,它还是拿过去这套管理惯例和办法来处理现在的问题,当然就会遇到挑战,甚至可能失败。所以,一个成长性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管理所处的崭新环境,提早在鸿沟发生前引导一场新的管理变革,并目标明确地来跨越这个鸿沟。
变革原则
我们所谓的变革策略一般有四个基本原则:首先是要组建一个合适的管理团队;第二个就是控制成本,毫无疑问,成本战略是企业最基本的策略之一,而且成本管理是永无止境的。第三需要有明确的定位,要着重于核心业务,寻求企业最大的差异化特征,正如中国民营企业首富刘永好先生所说,要做减法,把企业不能有助于核心能力形成的业务都统统砍掉。最后是要有一个很好的战略和远景目标,并给员工和管理层不断传达企业的发展意图。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美国有一家成长性企业,在1998年聘请了一位名叫Albert.J.Dunlap的CEO,他在两年时间里,把企业从30亿美元的年营业额带到了90亿美元,做得非常成功,并获得了两亿美金的回报。他变革的手腕很强硬,一上台就把原来的主要管理者统统赶下去,找来一拨新的职业经理任队伍;他为了控制成本,把总部搬到与工厂很近的地方,并把原来非常漂亮的总部大楼卖掉,在员工心目中树立了一个控制成本的威严形象;为了使有限的资源高度集中,他把很多与核心业务无关的副业统统砍掉。Dunlap先生是一位军官出生的企业家,在贯彻执行变革决定方面是非常果断的,他有一句名言:做管理者不是为了做朋友!有人说,做管理者就是为了做朋友,他说,不是,商业就是商业,应该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天条,他认为如果要做朋友,就去买一条狗。
变革速度
此外,我们还可通过麦肯锡的7S模型来分析变革的要素和速度。Structure(结构)、Strategy(战略)、Systems(体系)属硬元素,通过对这些的调整,变革进行起来会快一些。而Skills(技能)、Style(风格)、Staff(员工)则属于软元素,变革起来要慢点。这些因素围绕Sperordinate Goals(超常目标)来进行优化组合,以实现变革效益的最大化。
硬元素和软元素按两种方式来体现变革的不同速度,一种是渐进式,另一种是快速式。渐进的方式是先动型的,即管理者主动实行变革,先从内部和基层员工开始,给他们做工作,采取至下而上的形式;而后动型的快速式变革一般是由外部环境引发的,从外面引进人才,通过外部压力来促进变革。渐进式的变革借助7S中的软性元素,作用于人,能影响到每一个员工,是广泛的变革,虽然慢一点,但它的变革是深远的。快速式强调结果导向,强行制定目标,它借助7S中的硬性因素,自上而下进行,但变革效果有限。
成长性企业的变革,因根据自身情况,最好采取软硬结合的方式。
信息技术创造变革的战略优势
那么,信息技术到底能够创造变革的什么优势呢?信息技术除了能使企业反应更为快速,创造时间的优势外,还能帮助企业创造低成本优先的优势,以及产品或者说是业务差异化的优势。通过低成本优势,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促进部门间协调,通过协调产生协同,实现协同效应,达到快速供货的目的。业务差异化的优势可以确保业务定位准确、锁定目标顾客,为顾客创造更好的服务,同时有助于企业开发出新产品,并在全新业务的拓展上创造出更大的优势,产品或者说业务差异化优势是一种更具竞争力的优势。
如果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得当就可以创造这两种主要优势,成长性企业要变革,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竞争能力。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信息系统随着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它为企业管理的层次,特别是为高层管理提供的服务就更有价值。在信息系统复杂程度较低的时候,它一般处理一些事务性交易,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这是成长性企业在第一、二阶段特别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发展到第三、第四阶段,需要把信息系统当作一种商业资源,尤其需要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东西,如ERP、CRM、EIS等,因为企业跨越第二个发展鸿沟后,客户会越来越多,面对一个更为庞大的主流市场,需要运用客户关系管理的手段,并创造业务差异化的最大优势。当企业发展到第四或者更高阶段之后,就需要一套战略管理系统,这时的信息系统应该变成一种战略武器。所以信息系统随着复杂性地不断衍进,能够帮助成长性企业不断创造出变革的优势。
对应成长性企业发展的五个阶段,我们可以较为具体地看到信息技术是怎样帮助成长性企业创造变革优势的。
第一个阶段,我认为企业有财务软件,有办公自动化系统就可以了,能实现简单的关键性事务的处理,能收发Email即可。
到发展的第二阶段,需要有一套面向基础管理的ERP,因为企业的人员增多、部门增多、组织变得庞大,就需要把这些资源进行更加有效的计划和利用。
进入第三个阶段,企业需要一套更为完整的ERP。因为需要拥有更多的商业资源,组织变得越来越大,在充分授权后,需要把企业的流程更好地进行优化,并借助商业智能系统,初步为高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如果能顺利跨越第三个发展鸿沟,进入精细化阶段,企业就需要采用电子商务系统,如SCM、CRM等,有助于实现敏捷制造和敏捷经营,为全球化发展做好准备。这个阶段的企业需要更多的商业资源,并要把分散的组织更为有效地连接起来,把客户、供应商和企业紧密连接,真正形成一个供应链。这时候的信息系统更要有助于企业消除组织沉积,使官僚主义降到最低。最后,通过广泛合作,帮助企业实现全球化经营。
当然,这只是一个概要的模型,成长性企业要跨越发展的五个阶段还有更详细的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来配合。
我们知道,成长性企业面临的管理烦恼是众多中国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成功的企业经营就如同攀越一座座险峰,困难重重。面对困难,我们是继续前进,还是停滞不前?
因此无论规模多大的企业,在管理方面都必须进行持续变革以增强竞争力,满足成长性企业不断创新的需要。
金蝶通过这种模式,针对成长性企业发展各阶段的特点,开发的面向中国成长性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已成功促成了大量明珠企业的诞生,帮助它们实现了管理变革,这样的案例有很多,如科龙、珠海祥乐、TCL、希望集团、新华制药、建设银行等等。但我们深知,客户的成功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前提,我们的知识和力量来自于广大客户,我们每走一步都离不开客户的关注和支持。“跨越发展鸿沟”是中国许许多多成长性企业需要面对的共同难题,而金蝶希望在这个进程中,成为“引导管理变革”先行者。
第三篇:2012四川最具成长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
2012年四川最具成长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
1、四川明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四川同兴达城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3、四川明华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4、四川京都君益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5、四川德维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6、四川开元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7、四川天华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8、四川利翔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9、四川鑫海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10、四川大家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11、四川建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2、四川汇丰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篇:公司成长性分析
公司成长性分析
公司成长性分析的目的在于观察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能力发展状况。一家公司即使收益很好,但如成长性不好,也不会很好地吸引投资者。成长性比率是衡量公司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比率分析法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比率,这些指标主要有:
1、总资产增长率,即期末总资产减去期初总资产之差除以期初总资产的比值。公司所拥有的资产是公司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处于扩张时期公司的基本表现就是其规模的扩大。这种扩大一般来自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二是公司负债规模的扩大。对于前者,如果是由于公司发行股票而导致所有者权益大幅增加,投资者需关注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如果募集资金还处于货币形态或作为委托理财等使用,这样的总资产增长率反映出的成长性将大打折扣;对于后者,公司往往是在资金紧缺时向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资金闲臵的情况会比较少,但它受到资本结构的限制,当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时,负债规模的扩大空间有限。
2、固定资产增长率,即期末固定资产总额减去期初固定资产总额之差除以期初固定资产总额的比值。对于生产性企业而言,固定资产的增长反映了公司产能的扩张,特别是供给存在缺口的行业,像现在的电力、钢铁行业,产能的扩张直接意味着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像通宝能源、皖能电力、九龙电力等都是去年固定资产增长较大的公司,投资者可适当关注。在分析固定资产增长时,投资者需分析增长部分固定资产的构成,对于增长的固定资产大部分还处于在建工程状态,投资者需关注其预计竣工时间,待其竣工,必将对竣工当期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增长的固定资产在本较早月份已竣工,则其效应已基本反映在本期报表中,投资者希望其未来收益在此基础上再有大幅增长已不太现实。
3、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即本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之差再除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通常具有成长性的公司多数都是主营业务突出、经营比较单一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高,表明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大,业务扩张能力强。如果一家公司能连续几年保持30%以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基本上可以认为这家公司具备成长性,像安徽合力就是这样不可多得的股票,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4、主营利润增长率,即本期主营业务利润减去上期主营利润之差再除以上期主营业务利润的比值。一般来说,主营利润稳定增长且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呈增长趋势的公司正处在成长期。一些公司尽管内利润总额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主营业务利润却未相应增加,甚至大幅下降,这样的公司质量不高,投资这样的公司,尤其需要警惕。这里可能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也可能存在资产管理费用居高不下等问题。
5、净利润增长率,即本年净利润减去上年净利润之差再除以上期净利润的比值。净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最终结果。净利润的连续增长是公司成长性的基本特征,如其增幅较大,表明公司经营业绩突出,市场竞争能力强。反之,净利润增幅小甚至出现负增长也就谈不上具有成长性。
第五篇:企业社会责任定义
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
2009-
5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一词越来越多地见诸媒体,类似的提法还有“企业公民”、“企业责任”、“三重底线”等„„这些词汇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欧利文•谢尔顿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是英文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直译,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CSR。目前理论界一般认为,是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 Sheldon)在1924年最早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在不断充实和完善
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所代表的含义不尽相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也不断充实、完善。
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权威的观点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通过管理获取最大利益。1919年,美国密歇根法院就曾宣称:企业机构运营的主要目的是为股东赚取利润。这种观点完全确认了企业的经济功能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得到企业界的普遍认可和推行。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 代早期,企业管理者的角色从原来的授权者变成了受权者,其职能也相应地由追求利润扩展为平衡利益。企业从要向所有者负责转变为要向更多的利益相关者负责。在这一阶段,公众成为推动转变的主角。他们要求企业更多地关注员工和顾客的利益和要求,更多地参与改善工作条件和消费环境的工作,为社会的发展发挥更突出 的作用。他们不断在公开场合喊出他们对企业的期望。优秀的企业积极响应公众的期望,并且取得公众的支持。
不过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始终伴随着反对的声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之父米尔顿•弗 里德曼成为反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领军人物。他多次在各种场合论及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无一例外地坚持批判的立场。弗里德曼认为,公司只有在追逐更多利润的 过程中才会增加整个社会利益,如果公司管理者出于社会责任的目的花公司的钱,实质上就是像政府向股东征税一样,那么就失去了股东选择管理者的理由。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跨国公司遍布世界各地。但是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破坏、贫富差距加大等全球化过程中的共同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不仅是发达国家,而且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和不安。恶意收购、“血汗工厂”也引起了人们对过分强调股东利益的不满。企业在发展的同时,承担包括尊重人权、保护劳工权益、保护环境等在内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期望和要求,关于社会责任的倡议和活动得到了来自全世界的广泛支持和赞同。
三重底线理论
1997年,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提出了三重底线理论,认为企业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底线,即要拥有确保企业生存的财务实力,同时必须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三重底线理论提出之后,逐渐成为理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共同基础。
21世纪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新发展
进入21世纪,企业社会责任呈现出促进力量多元化、责任运动国际化、责任发展标准化的趋势,联合国、世界银行、欧盟、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定义,现介绍如下:
(1)联合国全球契约(GLOBAL COMPACT)
联合国全球契约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遵循“全球契约”十项原则,包括人权、劳工、环境和反腐败四个方面。定义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体现联合国推崇的价值观、关注重点和新千年目标。
(2)世界银行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方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 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
(3)欧盟
欧盟先后提出过四个企业社会责任定义,应用最为广泛的是2001年提出的,即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把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整合到企业运营以及与利益相关方的互动过程中。
(4)世界经济论坛
世界经济论坛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良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标准,主要包括遵守法律、道德准则、商业伦理等;二是对人的责任,主要包括员工安全、平等就业、反对歧视等;三是对环境的责任,主要包括保护环境质量,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四是对社会进步的广义贡献,如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服务 消除社会贫困等。
定义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认为企业在性质上要承担法律、道德和伦理责任;要对员工、环境和社会承担责任。
(5)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
该机构先后提出了两个概念:
1999年: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致力于推进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与员工及家属、所在社区以及广义社会共同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000年: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采取合乎道德的行为,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员工及家属、所在社区以及广义社会的生活质量。
(6)国际商业领袖论坛(IBLF)
2003年,国际商业领袖论坛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以伦理价值为基础,坚持开放透明运营,尊重员工、社区和自然环境,致力于取得可持续的商业成功。
定义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和内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要遵从商业伦理,对员工、社区和环境担负责任,并且认为只有这样,企业的商业成功才可以持续。
(7)社会责任网络(CSR Wire)
2003年: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政策、运营和行为要充分考虑投资者、消费者、员工和环境等利益相关各方的利益。定义强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强调企业不但要对股东负责,而且要对其他利益相关方负责。
(8)国际雇主组织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自愿性的举措,企业有权决定是否在超越国家法律范围之外做出其他社会贡献。定义强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性质。
(9)国际标准化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积极推进社会责任标准ISO26000的制定工作,目前提出了社会责任的最新定义:组织社会责任,是组织对运营的社会和环境影响采取负责任的行为,即行为要符合社会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以道德行为为基础;遵守法律和政府间契约;并全面融入企业的各项活动。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在中国的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从视其为单纯的贸易壁垒到认为其符合和谐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巨大转变。
20世纪90年代中期,跨国公司的“工厂守则”运动在中国兴起。家乐福、耐克、锐步等跨国公司开始对其供应商进行社会责任审核。在此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更多的是等同于《国际劳工标准》,且在相当程度上被认为是发达国家对中国企业实施的贸易壁垒。
20世纪90年 代末,中国的理论界,主要是法学界,从法律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如刘俊海、卢代富等。卢代富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一 书中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公益的义务。这一定义采用狭义的社会责任观,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利润目标 以外的其他义务。法学界的研究对修订《公司法》加入社会责任条款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我国政府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引起了政府、企业与社会的极大关注。在翻译借鉴国外文献的基础上,社会各界提出了很多大同小异的定义。例如,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委员会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不仅应对股东负责,还应该向其他对企业做出贡献或受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的利益相关方负责。在层次上,这些责任包括经济的、法律的、伦理的和其他方面酌情而定的要求。”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表述千差万别,说明此概念的内涵丰富,是一个在动态中不断发展的概念。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定义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三方面维度:内容(履行哪些责任,WHAT);方式(如何履行,HOW);动力(为什么履行,WHY),